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藏经阁!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藏 > 论疏部二 >
  •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八

    从此第三。明世间品。于中有二。一者明
    有情世间。二者明器世间。就明有情世间
    中有二。一总辨有情。二判聚差别 就
    总辨有情。复分三段。一明有情生。二明有
    情住。三明有情没 就初明有情生中。
    复分九种。一明三界。二明五趣。三明七识
    住。四明九有情居。五明四识住。六明四生。
    七明中有。八明缘起。九明四有。此下第一。
    明三界者。论云。已依三界。分别心等。今次
    应说。三界是何。各于其中。处别有几。颂曰
     地狱傍生鬼  人及六欲天
     名欲界二十  由地狱洲异
     此上十七处  名色界于中
     三静虑各三  第四静虑八
     无色界无处  由生有四种
     依同分及命  令心等相续
    释曰。初一行明欲界。次一行明色界。后一
    行明无色界。初两句者列五趣名。梵云那
    落迦。此云苦具。义翻为地狱。以地下有狱
    故。非正翻也 言傍生者。以傍行故 言
    鬼者谓余生中。喜盗他物。又复是多。他
    所祀祖。宗又多希求以自存济。又多性怯
    劣身心轻躁。故名为鬼 言人者。多思虑
    故。名之为人 言天者。有光明故。或复尊
    高。神用自在。众所祈告。故名为天 六欲
    天者。一四大王众天。二三十三天。三夜摩天。
    此云时分。谓彼天中。时时多分。唱快乐哉。
    四覩史多天。此云喜足。于五欲乐。生喜足
    心。五乐变化天。于五欲境。自变化故。六他
    化自在天。于他化中。得自在故 第三句
    名欲界者。结上也。此上五趣。器及有情。总
    名欲界 言二十者。明欲界中处有二十。
    由地狱洲异者。明二十所由也 于上
    五趣。由地狱异。及由洲异。故成二十。地狱
    有八。名地狱异。一等活地狱。谓彼有情。虽
    遭种种斫刺磨?F。而彼暂遇凉风所吹。寻
    苏如本。等前活故。立等活名。二黑绳地狱。
    先以黑绳。秤量支体。后方斩锯。故名黑绳。
    三众合地狱。众多苦具。俱来逼身。合党相
    残。故名众合。四号叫地狱。众苦所逼。异类
    悲号。发怨叫声。名为号叫。五大号叫地狱。
    剧苦所逼。发大哭声。悲叫称怨故。名为大
    号叫。六炎热地狱。火随身转。炎炽周围。热
    苦难任故名炎热。七极热地狱。若内若外。
    自身他身。俱出猛火。互相烧害。热中极故。
    名为极热。八无间地狱者。受苦无间。或无
    乐间苦。故名无间 言洲异者。有四大
    洲。一南赡部洲。此洲南边。有赡部树。今此
    洲名。或从林立名。或从果为名。名赡部
    洲。二东胜身洲。身形胜故。或身胜赡部。名东
    胜身洲。三西牛货洲。以牛为货易。故名牛货
    洲。四北俱卢洲。此云胜处。或云胜生。于四
    洲中。处最胜故。名为胜处。生最胜故。名为
    胜生 地狱及洲。合成十二。并六欲天。傍
    生饿鬼。处成二十。若有情界。从自在天。至
    无间狱若器世间。乃至风轮。皆欲界摄。此上
    十七处者。标色界也。此欲界上。有十七处。
    名为色界。三静虑各三第四静虑八者。列十
    七名也。谓三静虑。处各有三。第四静虑。处
    独有八。合成十七处。器及有情。总名色界。
    第一静虑。处有三者。一名梵众天。大梵天
    王。所领众故。二名梵辅天。卫侍梵王。为臣
    辅翼故。三名大梵天。广善所生。故名为梵。
    此梵即大。故名大梵。由彼获得中间定故。
    最初生故。最后没故。威德等胜。故名大梵。
    第二静虑。有三天者。一少光天。于二禅内。
    光明最少。故名少光天。二无量光天。光明转
    增。量难限。故名无量光天。三极光净天。光
    明胜前。遍照自地。故名极光 第三静虑。
    有三天者。一少净天。意地乐受。故名为净。
    于第三禅中。此净最少。名为少净。二无量
    净天。此净转胜。量难限故。名无量净天。三
    遍净天。此净周普。故名遍净 第四静虑。
    有八天者。一无云天。此下空中。无所居地。
    如云密合。故说名云。此上诸天。更无云
    地。在无云首。故名无云。二福生天者。更有
    异生胜福。方可往生故。说名福生。三广果
    天。于色界中。异生生中。此最殊胜。故名广
    果天。四无烦天。烦谓烦杂。于无烦中。此最
    初故。得无烦名。五无热天。已得杂修上中
    品定。能善伏除上中品障。意乐调柔。离诸
    热恼。故名无热。六善现天。已得上品杂修
    静虑。果位易彰。故名善现。七善见天。已得
    上胜杂修静虑。离修定障。余品至微。见极
    清彻故。名善见天。八色究竟天。有色天中。
    更无有处能过于此故名色究竟。此五天
    名净居天。唯圣人居。无异生杂。故名净居。
    于色界中。立十七天。依经部宗也。若萨
    婆多宗。唯立十六天。除大梵天。谓梵辅天。
    中有高台阁。名大梵天。一主所居。更无别
    地。如世尊处座。四众围?。故别不立大
    梵天也。除无想天者。谓广果天中。有高胜
    处。名无想天。非别有地。故不立也 经部
    师。立大梵天者。谓大梵王。与梵辅等。处虽
    不别。身形寿量。皆不等故。故须别立。此经
    部宗。除无想天者。以无想天。与广果天。身
    寿等。所以无想摄入广果。更不别立 若
    上座部。亦立大梵天。由身寿不同故。亦立
    无想天。谓与广果。因果别故。由此色界。即
    有十八天。无色界无处者。明无色界都无
    处所。以非色法无方所故。由生有四种者。
    此明无色虽无处所。由异熟生。差别有四。
    一空无边处天。修此定前。于加行位。厌有
    色身。思无边空。作空无边解。名空无边处。
    二识无边处。厌先外空。复思内识。作识无
    边解。名识无边处。三无所有处。次厌无边
    识。思无所有。作无所有解。名无所有处。四
    非想非非想天。谓此定体。非前七地?想。名
    为非想。若想全无。便同痴暗。有细想故。
    名非非想。前三无色。从加行立名。第四无
    色。当体受称。又论云。复如何知彼无方处
    (问也)谓于是处。得彼定者。命终即于是处
    生故。复从彼没生欲色时。即于是处中有
    起故。解云(答前问也)。谓于是处得彼定者。谓
    随何等洲。修得无色定处也。即于修定处。
    命终受无色界生。后时从无色没。生欲色
    时。还即于过去。修得定处。中有起故。明知
    无色。无方所也。依同分及命令心等相续
    者。明无色界所依也。欲色有身。心依身
    而转。无色无身。心依同分及命根转 问
    何故名欲界等。答界是总名。欲等是别。以
    别依总。名欲界等。具足应言欲所属界。名
    为欲界。色所属界。名为色界。无色所属界。
    名为无色界。略去所属字。但名欲界等。如
    言胡椒饮。及金刚环。饮与环俱是总名。胡
    椒金刚。并为别称。以别依总名胡椒饮。及
    金刚环。具足应言胡椒所属饮。金刚所属
    环。略去所属字。但名胡椒饮等。况法可知。
    问此中欲言。为说何法。答略说段食?H所
    引贪(解云。?H贪食贪名之为欲耳也)。如经颂云。世诸妙境非
    真欲。真欲谓人分别贪。妙境如本住世间。智
    者于中已除欲(此颂是佛说。舍利子为人。诵意取贪心。名欲非境也)。邪命
    外道。便诘舍利子言。若世妙境非真欲。真
    欲谓人分别贪。?刍应名受欲人。起恶分
    别寻思故(解云。此外道意。取外境。为真欲体。不远而住难舍利子也)。若世
    妙境是真欲。真欲非人分别贪。汝师应名
    受欲人。恒观可意妙色故(解云。此外道师。实观可意色。舍利子报
    言。汝师实观可意色。而不名受欲人。明知真欲是贪。非关外境外道于是。默然而去也)
    从此第二明五趣。论云。已说三界。五趣云
    何。颂曰
     于中地狱等  自名说五趣
     唯无覆无记  有情非中有
    释曰。前两句列五趣名。下两句诸门分别。于
    中地狱等自名说五趣者。于三界中。有地狱
    等。说名五趣。谓前所说。地狱.傍生.鬼.及
    人.天。是名五趣。唯无覆无记者。三性分别。
    此五趣体。不通善染。唯无覆无记。过去业
    所招。是异熟生无记。若通善染。五趣便相
    杂。谓一趣中。具有五趣业烦恼故。亦不通
    外器。以外器中通于五趣。共受用故。有情
    非中有者。五趣唯是有情数摄。体非中有。趣
    是所往。中有是能往故中有非趣也。施设足
    论。作如是说。四生摄五趣。非五趣摄四
    生。不摄者何。所谓中有(解云。中有是化生故。四生摄 是能往故。不
    是趣摄也) 上来所明。五趣不通善染外器中有。
    明知界宽趣狭。以彼善染。外器中有三界摄
    故。由此理故。若是趣体。必是界摄。自有是
    界而非是趣。谓善染等
    从此第三。明七识住。论云。即于三界及五
    趣中。如其次第。识住有七。其七者何。颂曰
     身异及想异  身异同一想
     翻此身想一  并无色下三
     故识住有七  余非有损坏
    释曰。身异及想异者。是第一识住。谓人趣
    全。天趣一分。故论云。契经中说。有色有情。
    身异想异。如人一分天。是第一识住。一分天
    者。谓欲界天。及初静虑。除劫初起(解云。如劫初起。
    是第二识住。故今除也。次即辨之)。言身异者。状貌异故。彼由
    身异。或有异身。故名身异。言由身异者。
    约体以明。言有异身者。据成就说。言想
    异者。苦乐舍想。有差别故。彼由想异。或有
    异想。故名想异。言由想异者。约体以明。
    言有异想者。据成就说 第二句者。是第
    二识住。于初静虑。取劫初起。故论云。有色
    有情。身异想一。是第二识住。如梵众天。谓
    劫初起(解云。理实亦取梵王梵辅。唯言梵众天。者举初摄后)。所以者何。
    以劫初起彼诸梵众起如是想。我等皆是。
    大梵王生。大梵尔时。亦起此想。是诸梵众。
    皆我所生。同想一因。故名想一。大梵王身。
    其量高广。容貌威德。言语光明。一一皆与梵
    众不同。故名身异(已上论文) 问何故梵王。梵
    众起一因想。答谓大梵王。于劫初时。独一
    而住。更无侍卫。遂发愿言。云何当令诸余
    有情。生我同分。时极光净天。见已悲愍。从
    彼处没。生为梵众。梵王才发愿。见有天生
    故。大梵王起如是想。我表能生也。彼诸
    梵众。初见大梵威德特尊天。又忆念知先
    因梵王发誓愿故。我来生此。是故梵众起
    如是念。我等皆是大梵王生 翻此身想一者。
    此一句中。有两重识住。言翻此者。谓翻
    上身异想一。应言身一想异。是第三识住。
    故论云。有色有情。身一想异。如极光净天。
    为第三识住(解云。理实亦摄少光净天。无量光天。唯言极光净者。举后摄初也)。
    彼天显形。状貌不异。故名身一。乐非苦乐
    二想交参。故名想异。传说彼天厌根本地喜
    根已。起近分地舍根现前。厌近分地舍根
    已。起根本地喜根现前。如富贵人厌欲乐
    已。便受法乐。厌法乐已。复受欲乐。身想一
    者。是第四识住。论云。有色有情。身一想一
    如遍净天。是第四识住(解云。理实亦摄少净天。无量净天。唯言遍净天
    者。举后摄初也)。言身一者。状貌不异。言想一者。唯
    乐受想。又论云。初静虑中。由染污想。故言
    想一。第二静虑。由二善想。故言想异。第三
    静虑。由异熟想。故言想一(解云。此文结上。简差别也。由染污
    想者。谓同想一因。是戒禁取也。由异熟想。谓乐受想。业所招故)。并无色下三
    者。除有顶也。谓空处是。第五识住。识处是
    第六识住。无所有处。是第七识住。故识住有
    七者。总结也。言识住者。识所乐住。若欲色
    界五蕴为体。若无色界四蕴为体。余非有损
    坏者。简非也。余谓三恶趣。第四静虑。及有
    顶天。此等诸处。皆非识住。言有损者。简三
    恶趣也。谓三恶趣。有重苦受。能损于识。言
    有坏者。简第四禅。及有顶天也。谓第四禅。
    有无想定及无想事。有顶天中。有灭尽定。
    能坏于识。令相续断。故非识住。又论云。复
    说余处有情。心乐来止。若至于此。不更求
    出故。说名识住。于诸恶处。二义俱。无第四
    静虑。心恒求出。谓诸异生。求入无想。若诸
    圣者。乐入净居或无色处。若净居天。乐证
    寂灭。有顶昧劣。故非识住(解云。于第四禅。无云福生。广果三天。
    通凡圣居。若是凡夫。求入无想。若是圣者。乐慧者。求入净居。乐定者。求入无色。余可知也)
    从此第四。明九有情居。论云。如是分别七
    识住。已因兹复说九有情居。其九者何。颂

     应知兼有顶  及无想有情
     是九有情居  余非不乐住
    释曰。前七识住。兼有顶天。及无想处。是名
    为九。诸有情类。唯于此九。欣乐住故。立有
    情居。余处皆非。不乐住故。言余处者。谓诸
    恶处。非有情类自乐居中。恶业罗刹。逼之
    令住故。彼如牢狱。不立有情居。第四静虑。
    除无想天。所余八天。非有情居。如识住释
    从此第五。明四识住。论云。前所引经说七
    识住。复有余经说四识住。其四者何。颂曰
     四识住当知  四蕴唯自地
     说独识非住  有漏四句摄
    释曰。言四识住者。标名也。当知两字。流入
    下句。如经说言。识随色住。识随受住。识
    随想住。识随行住。四是所住。识是能住。识
    所住故。名四识住。当知四蕴者。辨体也。色
    受想行。名为四蕴。有漏四蕴。为识住体。自
    地者。唯取自地四蕴为体。以自地蕴爱所
    摄受识随爱力。依着于彼。得名识住。若
    于他地。无爱摄受。故非识住。故论云。非
    于异地色等蕴中。识随爱力。依着于彼。说
    独识非住者。此明识蕴非是识住。谓此识
    蕴。是能住识。不可能住立为所住。故识非
    识住。论云。非能住识。可名所住。如非即
    王可名王座。或若有法。识所乘御。如人船
    理。说名识住。非识即能乘御自体。是故不
    说识名识住。?称沛妒λ?K等缡?解云。王喻能住识
    也。王座喻所住。四蕴也。如人船理者。人喻识蕴。船喻色等。四蕴义可知也)。又佛意说。此
    四识住。犹如良田。总说一切有取诸识。犹
    如种子。不可种子立为良田。仰测世尊教
    意如是(已上论文) 有漏四句摄者。明同异也。同
    者。此四识住。与七识住。俱有漏摄异者。四
    句分别。谓四识住。位宽体狭。通恶趣等。故
    位宽也。非识蕴故体狭也。若七识住。体宽
    位狭。通识蕴为体。故体宽也。非恶趣等。
    故位狭也。互有宽狭。得成四句。有七识
    住。非四识住。谓七中识。以七中摄。是七识
    住。以识蕴故。非四识住。有四识住。非七
    识住。谓三恶趣。第四静虑。及有顶天。中有
    受等四蕴。以四蕴故。是四识住。恶趣等故。
    非七识住。第三俱句者。谓七中四蕴。第四俱
    非句者。谓除前相。即前恶趣等中。识蕴是
    也恶趣等故。非七识住。以识蕴故。非四识

    从此第六。明四生。论云。于前所说诸界趣
    中。应知其生。略有四种。何等为四。何处有
    何(此有两问)。颂曰
     于中有四生  有情谓卵等
     人傍生具四  地狱及诸天
     中有唯化生  鬼通胎化二
    释曰。前两句答第一问。下四句答第二问。
    于中有四生者。标数。于三界中生有四生
    也。有情谓卵等者。列名。谓诸有情类有四
    种生。卵生。胎生。湿生。化生。如孔雀等。生
    从卵[谷-禾+卵]。是名卵生。如牛马等。生从胎藏。
    是名胎生。如飞蛾等。生从湿气。是名湿生。
    如诸天等。诸根顿具。无而?H有。是名化生。
    人傍生具四者。人傍生趣。各具四生。人卵生
    者。谓如世罗邬婆世罗。生从鹤卵。鹿母所
    生。三十二子。??遮罗王。五百子等。解云。世
    罗此云大山。邬婆世罗。此云小山。近山生
    故。以山为名。婆娑论云。昔于此洲。有商
    人入海得一雌鹤。形色伟丽奇而悦之。遂
    生二卵。于后卵开。生二童子。端正聪明。年
    长出家。得阿罗汉果。大者名世罗。小者名
    邬婆世罗 鹿母是?成?曳蛉恕?成?摇J?br> 二月星名。从星为名。此云长养。即功德生
    长也。是弥伽罗长者。儿妇有子名鹿。故名
    鹿母。从子为名。生三十二卵。卵各生一儿。
    般遮罗王有妃。生五百卵。生已羞耻。恐为
    灾变。以小函盛弃??伽河。随流而去。下
    有邻国王。因观河水。有函遣人接取见
    卵。将归城内。经数日间。各出一子。养大
    骁勇。所往皆伏。无敢敌者。时彼邻国王。与
    彼父王。久来怨雠。欲遣征伐。先作书告。今
    欲决战。寻后兵至围?其城。即欲摧破。般
    遮罗王。极大忙怖。王妃问委。慰喻王言。王
    不须愁。此五百子。皆是我儿。具陈前事。
    夫子见母。恶心必息。妃自登城。告五百子。
    说上因缘。如何今者。欲造逆罪若不信者。
    各应张口。妃按两乳。有五百道乳。各注一
    口应时信伏。因即和好。两国交通各无征
    伐 人胎生者。如今世人 人湿生者。如
    曼驮多。遮卢。邬波遮卢。鸽?。?罗卫女。解
    云。曼驮多。此云我养。是布杀陀王。顶?
    而生。颜貌端正。王抱入宫。诸宫皆言我能
    养也。故以标名。旧云顶生。此是义翻。然非
    正目。此王长大。为金轮王。遮卢。此云髀
    生 邬波遮卢。此云小髀。于我养王。两髀
    之上。各生一?。?生一子。从所生处。为
    名以小标别。亦为轮王 鸽?者。昔有一
    王。名为静授。于王腋下。有一?生。生一
    女子。名为鸽?。如鸽飞出。王重如?。故以
    为名焉 ?罗卫女。从?罗树湿气。而生。
    从树为名 人化生者。唯劫初起。傍生三
    种。人所共见。化生如龙。揭路荼等。解云。此
    云顶瘿。亦名苏刺尼。此云妙翅。旧云金
    翅鸟。地狱及诸天中有唯化生者。一切地狱。
    诸天中有。皆唯化生。鬼趣唯通胎化二生。
    鬼胎生者。如饿鬼母。白目连言。我夜生五
    子。随生皆自食。昼生五亦然。虽食尽而无
    饱(解云。意表有胎生)论云。一切生中。何生最胜。应
    言最胜唯是化生。若尔何缘。后身菩萨。得
    生自在而受胎生。见受胎生有大利益
    故。谓为引导诸大释种亲属相因。令入
    正法。又引余类。令知菩萨是轮王种。生敬
    慕心因得舍邪归于正法。又令所化生
    增上心。彼既是人。能成大事。我曹亦尔。何
    不能为因发正勤。专修正法。又若不尔。
    族姓难知。恐疑幻化。为天为鬼。如外道
    论矫设谤。言过百劫后当有大幻出现世
    间。故受胎生。息诸疑谤。有余师说。为留身
    界。故受胎生。令无量人及诸异类。一兴供
    养。千返生天。及证解脱。若受化生。无外
    种故。身才殒逝复无遗形。如灭灯光。即
    无所见(已上论文。梵云驮都。此云界。佛身界也。亦名室利罗。此云体佛身体。旧云
    舍利。讹余可知也)
    从此第七。明中有。于中有二。一正明中
    有。二正破外道。就明中有中。曲分三段。一
    正明中有。三证有中有。三诸门分别。且初
    正明中有者。论云。此中何法。说名中有。何
    缘中有非即名生(此有两问)。颂曰
     死生二有中  五蕴名中有
     未至应至处  故中有非生
    释曰。上两句答初问。下两句答第二问。死
    生二有中五蕴名中有者。谓死有后在生有
    前。二有中间。有五蕴起。为至生处。故起此
    身。二趣中间。说名中有。未至应至处故中有
    非生者。答第二问。中有已起。不名生者。谓
    未至彼当来。所应至处。是故中有。不名
    为生。论云。何谓当来所应至处(问也)。谓引
    异熟。究竟分明。是谓当来。所应至处(答也)。解
    云。中有唯天眼见故。昧劣不明也
    从此第二。证有中有。依大众部。不立中
    有。故论云。有余部说。从死至生。处容间绝。
    故无中有(述大众部宗也)。此不应许(论主总非)。所以者
    何(大众部征也)。依理教故(总答)。何谓理教。颂曰
     如谷等相续  处无间续生
     像实有不成  不等故非譬
     一处无二并  非相续二生
     说有健达缚  及五七经故
    释曰。前六句依理证。第七第八句依教证。前
    两句立比量破大众部。如谷等相续者。谓
    如谷等种。春种秋收。中间必有芽等相续。
    处无间续生者。如谷种果。既是相续。要处无
    间。刹那续生。言无间者。谓无间绝种果中
    间。芽茎等也。如谷等相续处无间绝。有情
    相续。理亦应然。有情死生。是相续法。如何
    间绝。言无中有。此有比量。如谷等者。是
    同喻也。处无间者。是宗法也。续生者。是因
    也。量云。死生是有法。要处无间。是宗法。因
    云。以续生故。同喻云。犹如种果。种果是续
    生。种果无间绝。死生是续生。死生无间绝
    像实有不成不等故非譬者。破大众部救
    也。论云。岂不现见。有法续生。而于其中。处
    亦有间。如依镜等。从质像现。如是有情死
    有生有。处虽有间。何妨续生。解云。此大众部
    救也。言续生为因。因中有不定过。死有生
    有为如种果子。以续生故。必无间绝耶。
    为如质像。以续生故。亦有间绝耶。并曰。
    质像是续生。质像许间绝。死生是续生。死生
    亦间绝。为破此救。故有斯颂。此有二理。
    破之。一所立质像。实有不成。二像喻不等
    于法。由此二理。故非譬也。故论云。谓别色
    生。说名为像。其体实有。理所不成。设成非
    等。故不成喻。一处无二并者。释上像实有
    不成句也。论有四义。释一处无二并也。
    一云谓于一处。镜色及像。并见现前。二色
    不应同处并有。依异大种故(解云。于一镜处。不可实有
    像与镜色。二并生也。既二并生。故像不实也) 第二云。又?水上。两
    岸色形同处一时。俱现二像。居两岸者。互
    见分明。曾无一处。并见二色。不应谓此二
    色并生(解云。于一水处。两岸像生。二像既是。同生故知像非实有也) 第三云。
    又影与光。未曾同处。然曾见镜悬置影中。
    光像显然。现于镜面。不应于此。谓二井
    生(解云。障光明生。名之为影。故知影处。不合有光。既见影中镜之光像。像非实也) 第四
    云。或言一处无二并者。镜面月像。谓之为
    二。近远别见。如观井水。若有并生。如何别
    见。故知诸像。于理实无(解云。于一镜处。有面月二像。看面像则近。
    观月像则远。二像若实岂容一处。近远别见也)。又论云。然诸因缘。和
    合势力。令如是见。以诸法性。功能差别。难
    可思议(解云。令如是见者。谓镜质等势力。返见本面实无像)。非相续二
    生者。释上不等故非譬也。非相续者。汝所
    立像。非一相续。不等于法。夫言相续。此灭
    彼生。唯从镜中。有像现故。明知质像体类
    各别。非一相续。又像与本质。俱时而有。故
    知质像非是相续。若死生法。是一相续。要
    从此死后彼方生。汝将质像非一相续法。
    而喻死生一相续法者。不实等也。言二生
    者。汝所立像。托二缘生。不等于法。谓本质
    及镜。为二缘也。生有唯从死有为缘。故生
    有起。唯一缘生法也。汝以二缘生法。以喻
    一缘生法。是则不可等于法。故非譬也。已
    依正理。对破彼宗。故知死生必有中有。说
    有健达缚及五七经故者。引教证也。如契
    经言。入母胎者。要由三事。一者母身是时
    调适。二者父母交爱和合。三者健达缚。正现
    在前。此经既言健达缚。明知有中有。健达
    缚者。此云寻香。中有食香。名寻香也。及五
    七经故者。如契经言。有五不还。一者中般。
    二者生般。三者有行般。四者无行般。五者上
    流般。此经既说有中般。明知有中有。在中
    有中。般涅??故。名中般也 及七经者。又
    经说有七善士趣。大众部中。有余师释云。
    中般者。非是中有。有中天名中。住中天
    中得般涅??。名中般也。故引七善士经。
    破彼所说。显成中有。故论云。又经说有七
    善士趣。谓于前五。中般分三。由处及时近
    中远故。譬如札火小星迸时。才起至近。
    则灭。初善士亦尔。譬如铁火小星迸时。起
    至中灭。二善士亦尔。譬如铁火大星迸时。
    远未堕土而灭。三善士亦尔。非彼所执。别
    有中天。有此时处。三品差别。故彼所执。定
    非应理。解云。初善士者。才受色界中有。未
    出欲界。得般涅??。时处俱近也。第二善士。
    受中有已到二界中间。得般涅??处时俱
    中也。第三善士。临到色界。未及受生。便般
    涅??处时俱远也 又大众部。更有释云。寿
    量中问。得般涅??。故名为中般。非中有也。
    论主破云。又无色界。亦应说有中般涅??。
    彼亦有寿量中间。般涅??故。然无色界。无
    中般者。以?焱幽腺に?小K底芗?谑ハ汀?br> 四静虑各十(注曰)初禅有十人。得初禅定业。
    为第一人。又得初禅已。种解脱分善。为第
    二人。又得初禅已。现般为第三人。并前七
    善士。为十人。二三四禅准斯数说也 三
    无色各七(于十中除中般三也)。唯六谓非想于前七
    中。又除上流。无上生故。准此颂文。无色界
    中。必无中般。故彼所执。皆成虚妄。又大众
    部引一经颂。证无中有。颂曰
    再生汝今过盛位(注曰)有外道婆罗门。名再
    生。年老来见世尊。世尊呵啧。汝今年老。已
    过盛位。胎外有五位。一婴孩。二童子。三少
    年。四盛年。五老年也 至衰将近琰魔王
    (至衰老位)欲往前路。无资粮(无戒定慧资粮也)求住中
    间。无所止(大众部云。此颂云中间无所止。明知无中有若有中有。即有所止) 论
    主释通云。此颂意显于彼人中。速归磨灭
    无暂停义。名无所止。或可中有名无所
    止。为至所生。亦无暂停。行无碍故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八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