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藏经阁!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藏 > 论疏部四 >
  • 成唯识论了义灯卷第六(本)(论第七未尽)

    言余识识故。本释如疏。西明云。第六意识。
    及大众部等所立细意识。自宗七.八皆是有
    法余识识故。然七.八识前依理.教已成立。
    故有法得成 今谓不尔。若前成立有法得
    成。非取外法前已立讫。应立已成。若云
    前立为有。今立不离故非已成。前亦数成
    不离识讫。又大众部立?.细二第六意识。今
    亦立彼岂不违宗。若云彼细即我第八。何
    成立彼大众所立细意识耶。立自八故。又
    若不置极成之言。后身菩萨不善意识。他方
    诸佛第六意识。亦有法中应有一分所别不
    成。若置极成即七.八识非他遍许 要集
    云。若余识中兼七.八者。有法虽言余识。仍
    有不定。由此有释于理为胜 今谓不尔。
    余识有法既兼七.八。更有何识而为不定。
    以避此过。但云余识不言第六故。又设
    非兼七.八。亲所缘境不离能缘心。亦无
    不定
    论。谓识等生时无实作用等者。大乘镜中实
    无色起。萨婆多许有别色生故。此论云。但
    如镜等似外境现。本释如汝即是如彼萨
    婆多等。若经部师宗虽无别色亦有似现。
    非大乘宗许有别色故。维摩经等云。如??br> 谷芽。如谷响。如镜像等。并喻无故 若尔
    何故摄大乘等以镜像等喻依他起。不可
    就他他是实故。自无别色。何喻依他 答
    有二义。一取不离义二取似义。且如镜像。
    萨婆多许。一不离镜。二似面等像而非实
    面。不取像色实与非实。对萨婆多取其二
    义。对经部师取似有义。实不离心 问大
    乘镜中既实无像。云何解深密心意识品云。
    如一影生缘现前。唯一影起等。佛地经云。如
    依圆镜众像影现 答就他宗及世间许
    取以为喻。亦复无违。经部虽无实影。取似
    亦复无失。摄论云。由迷乱故谓见影像
    等。据自实义以破他宗。故解深密云。如镜
    为缘还见自质。非镜有影。大智度论三十
    六云。如油中见像等者。亦是就他非龙猛
    等执彼为实 问难他心智应缘外境。今
    云缘自心非亲缘他心。亦应如镜为缘还
    见自质者。为镜喻心。为当取质 答设尔
    何失 二俱有过。以镜喻心。应云以镜为
    缘还见自镜故。心为缘还见自心。如何得
    云还见自质。以质喻心为难准此 答二
    解。一云且约散位应云如质以镜为缘还
    见自质。今他心智以他心缘还见自心。二
    云约定如定为缘。自心变作种种影像不
    离自心。如似散心以镜为缘还见本质。非
    离于质镜中别生 问自心他为缘还能见
    自心。自质镜为缘质不能见。质如何为喻
     答喻取少分。如似眼质以镜为缘还见
    眼质。故云还见自质。虽所见非眼。眼依处
    故。随世俗故 问所见之中据大乘宗质.
    相有别。云何得云还见自质 答摄相从
    质以似于质。据实所见亲见自相。取少
    分喻喻他心智等所取之境。皆悉无过。故
    无性论第五云。非等引地善恶思业本质为
    缘。影像果生亦复如是 问诸迷乱见所见
    影像。以何为体。何处所摄 答独头散意
    分别。妄执谓镜有影等是迷乱等所见影像
     何处摄者。要集云。有说还是色处似前相
    故者 本疏无文。本释法苑法处章中云。
    影像色是色处者。据独意识散。缘五尘名
    分别意。以相从质在色处摄。不解镜中执
    有实色为影像者。法师本释不托于质
    妄执镜像为实有者。是法处中遍计所起
     问显扬论中五尘色境亦有影像色。法处
    色中定所行境。亦有影像色。遍计色中亦有
    影像色。有何差别 答色处影像有其二
    解。一云分别意识缘五尘相。以境对根应
    法处摄。今者从质及所生果故色处收。二云
    五识所变名影像色。本识所变为所余色。以
    根对境第八所变应法处收。以?从明故
    色处摄。二解俱得。然第二胜 遍计影像前
    已略辨。定所行者。所变金等无实用等名
    定影像 问以镜为缘。何故不言还见自
    影。缘影像故 答缘影不极成。摄相云
    见质
    释他心智名唯识中。西明云。安惠三释。护
    法二释。安惠无违。护法释中第二云。一切所
    缘不离能缘故名唯识。通一切位者。言中
    有监。云一切所缘不分亲.疏。疏所缘缘
    监亲所缘。总云不离能缘故。若疏所缘缘
    亦不离能缘心。何须云缘他心智。不亲
    缘他心故非离识取。设亲缘他心。亦不离
    自心故。又前如何言应不亲缘离自之
    色等。以彼所缘无离自故。正解应云一切
    亲所缘不离能缘故名唯识
    论。一切种子识。西明云。能引自类及引同
    时自类现行。是因缘性。即自问云。若尔如何
    牵引种子为因缘性。解云实非因缘。然菩萨
    地假名因缘。因缘类故 今谓不尔。远望
    当现名为牵引。未润等种自类相生亦是此
    因。故名因缘
    论。极微圆故。西明三释。第三云。前文通释因
    果第八。即无所熏故。后文通释因果第八
    因微果圆 要集云。于诸释中有释第三于
    理相顺 今谓不尔。谓七转识。别释前七。
    第八心品下。别释第八。极微圆故。通释八
    识在因异熟。果位无漏不熏所以。以业异
    熟极微劣故不熏。果位无漏极圆满故不
    熏。不尔前言除佛果善极劣无记不能熏
    者。有何所以。由此本说于理为胜。以疏解
    云又解因中第八。及六识中异熟之心。并不
    熏者以极微故。果上第八以极圆故。偏简
    第八果方无漏。五识异解有许通因。佛身
    善法无增减故。实果八识俱应简之。通释
    八识。由此前论但说有七能熏本识生自
    类种
    论。异生求趣色界心后引生无漏等。本释顿
    悟至第八地生第四禅。初得胜身方受变
    易 西明云。异生求佛是顿悟人。未断烦
    恼随眠力故。色界心后引生无漏 今谓若
    已随眠未断即生彼天。初二果人随眠。及未
    断色第三果人回心求佛。亦应定生第四
    静虑。有随眠故由此故知。顿悟胜能不厌
    生死。取最胜身方受变易故必生彼。二乘
    不然故不定生 要集云。八地已上亦不
    断随眠受生有用。故第十地方生自在。余
    地菩萨未极熏修故不得生。由此瑜伽第
    四云。由极熏修第十地故得生其中。显扬
    第二云。若善修习不思议三摩地所引第十
    地中第四静虑处者。受出过净居大自在
    天生果。经论文显。二乘回心。若无学者。一切
    后生皆得非择灭。欲界经生初之二果。上二
    界生亦非择灭。即于欲界受变易生。不还果
    人欲界回心。即于欲界受变易报。色界回
    心即色界受。此学无学受变易已必无死
    生。但往自在不名为生。顿悟菩萨唯除三
    恶。余一切生未得非择。烦恼未断虽受变
    易亦有生死 今谓不尔。诸受变易必无
    舍寿别受生死。若别受报。为广果天业。为
    大自在天业。若广果业不异前受。何须更
    受。若自在天业彼何时造。若是新造非名后
    报。若是旧造应五那含人旧造净居业。彼既
    不尔此如何然 又复二乘有学回心至第
    十地应别生死。文说第十地菩萨生。不云
    直往非渐悟故。又此论第八云。谓不定性独
    觉.声闻.及得自在大愿菩萨。已永断伏烦恼
    障故。无容复受当分段身。恐废长时修
    菩萨行。遂以无漏胜定愿力。如延寿法资
    现身因。令彼长时与果不绝。数数如是定
    愿资助。乃至证得无上菩提。若第十地有生
    死者。应更容受当分段身。亦非永伏烦恼
    障。又不得云资现身因与果不绝 问
    二乘见道前回心趣大。为渐。为顿 答如
    本法花疏。及法花义决广.辨。恐烦不叙
    论。大自在宫者。对法第六.解深密经.瑜伽七
    十八九皆总相说。如瑜伽七十九所说。净土
    或三地菩萨等往生。十地亦在其中。对法但
    明佛之净土。云唯佛所觉非得静虑者静
    虑境界。总相说土不简何佛。亦通菩萨而
    得往生。文中亦含大自在宫菩萨生处。不
    尔十地菩萨不生。由文隐故。要集家说余
    本不获 然自在宫受佛位处。居他用土
    处所不定。何以得知。准十地经云。是时菩
    萨三昧现前时。有大宝莲花王。周圆如十阿
    僧只百千三千大千诸佛世界。是时菩萨其
    身殊妙称可花坐。世界既有十方。非同有
    部傍布。故自在宫处所不定。然十地经论。后
    报利益摩醯首罗智处生故者。据第十地初
    往而说。第十地满欲受佛位所居之土。非
    必住在自在宫处 问如初地菩萨见他受
    用土。如百三千。已上渐倍。计第十地所覩
    净土。无量无边。如何犹生净居之上大自
    在耶。又初地已去无恶道畏。以常生佛土。
    非彼佛土唯净居上故 答佛土虽大小有
    殊。菩萨有漏诸现起识。犹是有漏属界地
    故。非离三界有别众生。随生何土约第
    八识皆属界故。约此而言十地菩萨由极
    熏修。超五净居生自在宫故亦无失 然
    自在宫非净居摄。瑜伽第四云。色界之中十
    八住处。无想天者广果天摄。非别处所。既
    云十八住处。复言无想广果天摄。故自在宫
    非五净居。若净居摄处应十七非十八故
    论第六转识三界九地更相引故者。问总有
    几心从欲何心生欲何心。生上二界心及
    不系心为问亦尔 答准显扬十八云。欲
    系有八心。一生得善。二方便善。三不善。四
    有覆无记。及无覆无记分为四种。谓异熟.威
    仪.工巧.变化心。色系有六心。除不善.工巧。
    无色系有四。除不善.威仪.工巧.变化心。不
    系心有二。谓有学.无学 总二十心。然总相
    说。欲起三界。色起二界。无色起无色。并各
    起不系。又自欲界无变化心。从相似说实
    是上界。故六十九云。如色界果欲界变化心。
    即从色界善心无间此欲界无记心。又说此
    心为欲界者。当知是彼影像类。非自性
    故准此据实欲界七心。除变化心。非欲系
    故。言互相生为无间者。且约欲界略为颂

     欲生得起七  得定或九.十
     自从于十生  方便亦定七
     初得定生九  自在起十三
     从他生亦然  不善自地七
     余界有二说  自.上各七生
     有覆同十二  从他十六生
     生死等分别  异熟唯生九
     自七二有覆  亦从自七生
     威仪.巧定九  或十五不定
     二从他自七  上二界不定
    言欲生得起七。得定或九十者。且欲生得
    非得定者无间生七。谓欲界七。若初得定
    无间生九。加色.无色有覆无记。即润生位。
    若久习者无间生十。加色威仪。故瑜伽六十
    九云。若已起静虑.无色不退失者。彼从欲
    界善心无间。随其所乐上地诸心及学.无
    学心欲起现前。先已善取彼行相故。于彼
    诸心如意能起。准此文意总说二善。今取
    生得。故起威仪 自从于十生者。亦从欲
    七并上三起。色界二心威仪有覆无色有覆。
     据在欲说 或可。十二亦从上二方便
    善生 前说为好。邻彼胜心非起生得
     方便亦定七。初得定生九。自在起十三
    者。若方便善生欲七心。若初得定即能起
    九。加色定善。故六十九云。若先未起静虑.
    无色。初欲生时要从欲界善心无间。初静
    虑地善心得生。受生位中起上有覆。若久习
    者无间生十三。欲界六心。除其不善。色界
    三心方便有覆并及威仪。起无色二方便善
    心及以有覆。并学无学心。总望善说 从
    他生亦然者。亦从前十三此方便善生
    不善自地七余界有二说。定得无间生自地
    七。上地二说。一云若诸异生离欲界欲。虽
    不能伏欲见道惑。而定惭等力所制伏不
    起不善。即欲不善非为无间生上地心。
    以其迷理惑总不伏故彼得起。缘事无渐
    类等已伏。虽起迷理故非不善 二云既
    不能伏见所起惑分别见等。故容不善无
    间生色异熟生心威仪有覆。生无色二异熟
    有覆。总十二心 自上各七生者。从自地七
    亦上七生。从色有覆生得威仪并异熟生。
    据定姓人所知障说下不善起。非方便善
    势强胜故。非业异熟。起非杂故。无色界三
    生得有覆异熟生心从十四生。若准初解
    但欲七起 有覆同十二者如第二师不善
    心说 从他十六生者。从自地七色界五
    心二善异熟有覆威仪无色四心。除色威仪
    故 生死等分别者。六十九云。退先所得二
    界定时。由染污心现前故退。此下染心从
    上善染无间而生。此说退定起下心者。又
    从上殁从上地善.染.无记无间。唯生下地
    染污。此说润生从彼类起。又见道惑亦容
    上界三性间生。但除方便。义如前说 异
    熟唯生九自七二有覆者。生自地七上二有
    覆。即润生位 亦从自七生者。六十九云。
    从欲界系若善若染污若无覆无记。无间遍
    生欲系一切。故知异熟亦自七起 威仪巧
    定九或十五不定者。生自地七上二有覆。亦
    润生位。或十五不定者。得定自在从此二心
    亦可起二。若无工巧但起威仪。及二方便
    学无学心。或总不得。势力劣故。约似欲心
    变化无记。生色善心。六十九说文如前引
     二从他自七上二界不定者。威仪.工巧从
    欲七生。上界不定。上下间生从二有覆色界
    威仪生得异熟。或总不得。势隔远故。且约
    欲界心生他自。余者准知。恐繁故止。俱舍
    第七说与此别。披对可知。杂集第五但约
    生因。有其十种心生次第。略示大纲。亦不
    具述
    五识等无间有二师 问第二说因位何故
    不生无漏 答以因位五根第八相分。不
    可有漏不共必俱同境有漏发无漏识。明昧
    异故 问且如五根亦有有漏无漏种子。然
    异熟识许缘有漏不缘无漏但持不失。何
    妨五根亦起无漏持而不缘发无漏识。无
    漏相好亦复如是 答无漏种隐第八不缘。
    无漏根显如何不缘。无漏相好不变非执故
    亦不缘不同五根。又云五根必觉受。未有
    五根八不缘。种子非觉受。自有种子八不
    缘 问初二果人得初近分无漏圣道。回心
    之后受变易生起何无漏 答第四定地。何
    以故。由此回心胜修习故得第四定。故瑜
    伽论第八十云。若有善修四神足者。或住
    一劫。或一劫余。彼文乘前虽约无学据决
    定说。今前三果若不善修应不住寿。既许
    得通方能住寿。故极熏修静虑无色。瑜伽
    六十九云。云何愿智。俱分解脱利根罗汉。熏
    修边际第四静虑为依止故 虽说无学
    准知回心有学亦然。若无愿智云何能知寿
    将欲尽受变易耶 问既依第四无漏胜
    定方受变易。如何不断下地惑耶。若许断
    者应得不还方受变易。如何涅??经云须
    陀洹人经八万劫。斯陀含人经六万劫 答
    虽起无漏依胜进道非无间道故不得
    果。故杂集第九。解入无色寂静解脱未离
    色界欲云。谓诸圣者已得第四静虑不求
    生无色。舍断结道依胜进道。渐次能入无
    色界寂静解脱定。此言未离色欲约不断
    种。寂静解脱定即灭尽定。小果尚尔。况回心
    已而不能耶 问准彼无学趣大时疾。有
    学回心何不取果 答虽知趣疾以厌小
    果所以不取
    所缘缘中第二师说。第八相分皆杖质生。第
    三师云非诸有情种皆等故。西河隽法师云。
    因位第八不缘无漏。虽五性别非可为
    难。又如长养色一切有情胜劣不定上得
    为缘。虽五性殊何妨得虑。且为一解。
    长养色等虽或胜劣有情皆有。故得为缘。
    无漏种子有无无体不得所虑。又种多少不
    唯无漏。于诸有情且约有漏断未断别故
    得为难。正解如本 西明解云。第三师难
    第二师言。应无凡圣等异 此难非理。因
    八不缘无漏种故。又复前师但云自第八
    影必须枝质。非自无种必须变化。若
    以他有即例为质。应眼等起所有色等恒
    具彼影必枝质故。既眼等起或唯缘青等。
    故约自相必须杖他。非他所有皆须为质
    故。今此难约自所变有多种子。所对有情
    非必相似 今准难意通因果位。若果位
    八缘无漏种。或有有情无无漏种。若望此
    说自相无质若云依有为质无者不杖。何
    故不许于已有用杖彼质变。于自无用
    但自亲缘即不杖质 然西明云。护法依
    自八变有用以难于他者。亦不应理彼师
    亦许有用变故。前第二卷变自他根。俱许
    有用非无用变。又难变器亦取有用。非是
    许有无用亦变
    论。除后刹那等。本释义准。菩萨三心相见道
    中。前二初根。第三心去属第二根。论文不
    简除何见道最后刹那。总相说故。或依杂
    集总十六心随他相说。杂集第九云。未知
    摄见。已知摄修。具摄无学。以萨婆多第
    十六心判属修道故是随他 或一刹那少
    故。隐之从多说修 又由小乘说。十六心
    缘于四谛。至第十六无所未知故已知摄
     若大乘说总十六心通缘理智。道类智忍
    缘智已周。与有部别。故第十六已知根摄
    者。或依二乘。或依他转。今据瑜伽唯识第
    九。菩萨相见复有三心。以法前真无间.解
    脱别.总建立。初二别观。第三合法。即是重
    观。二十六心皆云法真见道无间.解脱。故
    亦重观。非未当知可当知故。又杂集第十
    云。如是十根先未知真。为欲得知修习转
    故。名未知当知根。二心正知。故第三心即
    属第二。虽是见道属第二根。然要集云。菩
    萨不观二十六。可如所言至第三心名
    已知根。然无文简二十六心。又若唯观真
    智十六可如所说。上下四谛十六如何。又
    瑜伽等云。初无相从世第一无间而生。三
    心.十六但云从此。不可即说真.相同时。
    由此道理真后三心 及二十六皆名相见
     准此意说。不许本释三心第三属第二
    根 复云无相从世第一法无间而生者。
    谓本师许真.相同时义说前后 今谓不
    然。三心见道瑜伽五十五亦云从决择分边
    际善根无间而生 此论亦会诸相见道依
    真假说世第一法无间而生非唯无相 又
    二十六皆是重缘。何者二十六心俱法真见。
    即三心后重观法彼。何非已知。若约观俗。
    上下十六第十六心。未有智知应名当知。
    若云论说除后刹那者。论亦说云无所未
    知。即属第二。故知杂集说前十五为未知
    者随他相说。如说已知即摄修道。据自大
    乘第十六心虽已知根是见道故。故知诸说
    义意各别。然本疏中自分大小立三根别
    论。前三无色等者。本疏解云。彼无加行。又
    曾未起现行无漏故。取异生先修得者名
    现观边。虽不现行亦此根摄。修道得起。今
    者又准六十九文。资粮.加行.见道亦增。修
    道中起。彼解世俗智初中后际生起次第云。
    五见.贪等是染污等。诸世俗智应断。应知
    为欲生起彼对治故起无倒见。是善有漏
    世俗智摄。乃至云。又即以彼世第一法所摄
    俗智。为依止故能入见道。升见道时即先
    所修善世俗智所有种子。由彼熏修皆得
    清净。亦名为修。此则名为谛现观边诸世俗
    智。出见道已生起此智。证见所断诸法解
    脱 此文通说三乘俱起故。次下文云。又
    能了知我已证得预流果等。故知大乘于
    见道前解脱分位。起无色善亦生无色。故
    知资粮通修无色。入见傍修论中不言。傍
    修之者唯根本位。唯是无漏。准论后解。无
    色亦有三无漏根。五十七云下三无色有十
    一根故。通漏.无漏。准此大乘不同有部
    入见道已更不现起 问若于修道四善
    根等皆得重起。何不杂乱 答亦不然。以
    位别故。若修道位非名善根。如见道种后
    亦生修不尔修道从何种起。虽见种生不
    名为见。后修道位虽彼种生。不名善根。又
    本无漏种在资粮.加行亦名彼道。杂集说
    为道谛摄故。皆许不杂故彼亦然。问在
    根本位傍修世俗。亦得名根本不 答名
    根本何失 非无漏故失 答言无漏者
    据现行说。据未知当知根说。非约种子
     要集云。世俗非无漏。不得名根本者亦
    应无色无见道。不得名根本。虽无见道
    说为根本。虽有漏摄。相从名本故亦无失
     问论云回趣大者。为证法空所起生空。
    顺益法空可此根摄。有漏不顺何亦此摄
     答二乘生空有不顺者。但举回趣大乘。
    所修有漏皆顺见道。傍修为根何失。故要
    集云傍修之者唯取无漏。世俗智等不资
    见道。可详得失 要集等云。菩萨地前未
    起无漏。二乘生空无漏智者是彼种姓。非
    是菩萨。以量成立。生空无漏地前不起 今
    谓不尔。此论明说。或二乘位回趣大者。为
    证法空地前所起九地所摄生空无漏。彼
    皆菩萨此根所摄。今者不许岂不乖耶。二
    乘圣者回心向大。岂可不起无漏智耶。回
    心已前既名菩萨。所起无漏何非此根。法
    花经云。汝等所行是菩萨道。据不定者皆是
    此根
    问学无学法通漏无漏。云何后二皆唯无漏
    不通漏耶 答据增上义以立于根。有漏
    于诸谛现观中非增胜故。若准杂集第十。
    后二亦通有漏.无漏。已知通忧。具知除忧。
    故此说无漏据增胜故 若尔初根应不
    通漏 答于异生中。此增胜故 问瑜伽
    五十七问云。几根入初静虑。答八。后三一分
    能入。一分不能 初言八者即总相说。谓
    信等五.乐.喜.舍根。后三一分能入。利根超
    果及入大乘。一分不能钝根慧脱阿罗汉等
     言第三亦八 然非即喜。此约为依能
    入彼说。故通喜根 非即彼者 非入
    彼地 第四静虑及无色定七根能入 据
    乐为依入第四定。非无色定亦乐为依
     或据邻超。举一显余 后三云一能入
    有一不能。次第.惠脱三不能入超取第三。
    独觉.菩萨此等能入 或通种.现非唯约
    现 问非乐.喜.舍三受俱生。如何皆说九
    根为体 答三无漏根通彼九根。非说刹
    那一一皆具。如依近分但有喜根。下三静
    虑即有乐根。依第四定即有舍根。故但通
    说 问准大乘宗。非非想处亦有无漏。何
    故不言四无色定皆有此根。而五十七云
    非想地但只有八。准此即有信等五根及
    意.舍.命。无三无漏。何故尔耶 答准大乘
    宗虽有无漏。随他相说故无无漏 或彼
    无漏以昧劣故非三根体 若尔何故此论
    复云从见道后所有信等无漏九根。一切
    皆是后二根体准此所难前释为胜

    成唯识论了义灯卷第六解论第七未尽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