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藏经阁!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藏 > 论疏部三 >
  • 瑜伽论记卷第十七(之下)

    论本卷第六十二

    上来摄决择分有十二段之中。初二段讫。自
    下第三有一卷半文。决择三摩?涠嗟亍S谥?br> 初结前生后。次正决择。后余下复现。就正决
    中文分有五。初以十一门杂决择。二引四经
    解释。三以六门重决择。四以九门解释。五以
    六门还杂决择。初中先明三摩?涠嗟卣稀S?br> 中有三。初列标随烦恼有十八。次一一别释
    后。辨其所依。景云。就此十八随烦恼中。或就
    根本或上随义假立。或别有体俱禀贪气分
    而生。如前已说。基云。此中名随烦恼者。随
    恼于心名随烦恼。亦随烦恼而生名随烦恼。
    此中两释。若染污心所随他烦恼而生。如俱
    舍随眠品说行蕴心所并此。是中准前。如离
    事中一切皆是。然据胜者。此论唯言二十二
    等。此中二十二外所有。不出二十二体。以相
    收摄寻之可知。就别释中有十七段。合无惭
    愧故。言谓由谄诳增上力故者。景基等云。矫
    无别体。但于谄诳增上力施设矫。诳中略无
    此语。趣向前行者。谓受利养他请等时在前
    而行也。云何舍远离轭谓于远离边际卧具
    等者。景云。阿兰若处为远离彼故。卧具最是
    下品。故名边际。若住此处远离众恶。远离人
    所习近。虽住空林似寂静室。何者住此远离
    之中。如牛被轭不得纵逸。今时远弃舍之。不
    生欲乐故舍远离轭。泰云。谓差善轭最胜卧
    具极处名边际。恶人近静室。谓可作?H处似
    定室。若能离边际卧具及恶人静室。即是善
    轭也。此舍名舍离善轭。基述两释。前解同景
    后解同泰。下辨依处中有二。初前十一随惑
    违四处起。次明后七随惑依前建立。言最初
    四随烦恼者。所谓谄诳矫诈。依戒违犯无惭
    愧者。犯戒之人必无惭愧。依心及慧发起不
    信乃至恶慧者。明违定慧起不信等五。此文
    是总。下别分别如文可知。下明依前起后。文
    相可见。下次第二明三种人依三处引随烦
    恼。一依正法出家。由放逸故起随烦恼。二是
    在家。由耽欲处故起随烦恼。三是外道。依邪
    行处引随烦恼。有三。一者随逐远离。谓住行
    苦行颠倒远离起随烦恼。此复有三。一住染
    污。二住苦恼。三无有对治。二者随逐愦闹。谓
    各别执异见异欲相违言论者。或立我常或
    立我断十六论等。三者随逐学处此即有三。
    一毁戒。二恃定慢。三少有听闻不能观察。第
    三明修十遍处有五胜利。景云。一由修地水
    火风青黄赤白八种色观。能广能略得自在
    故。便能现化无而忽有。或复现变转换物形
    质。二由假修空。初观色法是空。后观空处四
    蕴五空无边。空处观成已。后能于山石往还
    无碍。三由数观识广略自在。若细心故便能
    引发无诤等。四即由此识遍处成满。便能成
    无所有处及非想解脱。五即由得非想解脱。
    能入彼灭尽解脱。又由识无遍处故无遍
    无量遍满行转。以无边观遍满已。十遍观成。
    是故已上更复不立遍处观也。言遍处是诸
    解脱能清净道者。解脱有二。一如量智中作
    入解脱观。谓内有色外观色等。二如理智中
    作解脱观。观前七种解脱所观之境平等真
    如。若依如量智中作解脱观。即解脱而为初。
    次修胜处后修遍处在上有文。?酬既〈舜?br> 第说三功德。若依如理智中作解脱观。即先
    修遍处。次修胜后修解脱。今依此义。故言
    胜处遍处是诸解能清净道。不同成实遍处
    唯因。解脱唯果胜处通因果也。言又诸解脱
    至心得解脱者。若分三障各别。此八解脱障。
    即是定障所收。谓障禅定不得自在。即是事
    中无知异熟生心之类。若摄三为二。但立烦
    恼及所知障。此之定障但是所知障摄。以非
    染污故依此文即说。声闻独觉等于所知障
    心得解脱。问若尔何故说云所知障唯菩萨
    断。解云。二乘分断不得断名。菩萨究竟故得
    断名。备云。五事谓由前八遍所故。能引发
    三事。谓化事一。变事二。诸圣神通三。此有神
    通也。空一切处故引发往还无碍诸圣神通
    四。识一切处故引发无诤等诸胜功德为第
    五。以下文是解第五识一切处功能。基弹云。
    若准此文势言。前八引发中言诸圣神通即
    别为一者。空引发中言往还无碍诸圣。诸
    圣神通通之言应别有体为一也。今解云。前
    八引发一事。化事变事但是一物本无本有
    为异。空一切处引发往还无碍神通为第二。
    识处引发中有三故五。谓无碍解等功德是
    一。成辨无所有解脱非想解脱灭尽解脱为
    二。无边无量遍满行转为三。问何故灭尽解
    脱别有又字。合无所有等为一。答文势如此
    故。唯识处有三。上中下皆言由此识无边处
    故。言此灭尽解脱中即无。但言由此成满因
    故即是由此成满无所有等因。故知合为一。以
    是解脱类故。大义曰。识处有三。一引发无诤
    智等。二无所有非想地解脱。三灭尽解脱。言
    无边无量边满行转者。此总结前识处成
    辨。故得诸功德以下并大义。此诸功德显扬
    第二十四说。问何以成前八遍处故引发化
    事变事耶。答以前遍处于境色中得自在故。
    故能引发化事变事。此处有碍神通未得空
    处定。但依第四禅得故。岂不得化事耶。约胜
    用语。诸凡夫不得前八遍。问何为得空遍处。
    故引发往还无碍神通。答以空定故。故能
    引往还无碍。故对法第十三言。以得无定
    伏除色想无能除故。若得往还无碍未得空
    处亦得。然障未尽。今约定障尽处语。要得空
    处能除此障。问何故修习识遍处故。引发无
    诤愿智等诸胜功德。答诸功德法皆依心识。
    功德皆是心所法故。由识处得自在故。即如
    识为境。得自在后依第四静虑引发此无诤
    智等。前往还无碍神通亦依四禅。要依空处
    除碍色障故。却入四静虑往还无碍。虽有不
    得空遍处等而得往还无碍。非是增胜者语。
    以定色碍障未尽。故有处有碍。今据胜者一
    切处无碍。又无量遍满行转者。行此识处作
    无量无边观故。无量边行此处究竟故。更不
    立遍处。胜处遍处是诸解脱能清净道者。谓
    以解脱为果。以胜处为前方便。故对法第十
    三末云。依解脱故造修。胜处故起加行。遍处
    故成满。成满故即于解脱究竟。不同萨婆多。
    解脱唯自初修恶。先依解脱一分取断障。
    遍处唯果末后修故。胜处通因果。在解脱遍
    处前修故。即如对法文。此中以解脱为果。胜
    处遍处为因。不同成实论。彼云遍处为因解
    脱为果。胜处通为因果。后修若已如是次第。
    故同此论。又对法云。解脱究竟道。萨婆多约
    初时。谓初修习时以解脱为初故。对法言依
    解脱故造修。依解脱断障故。成实论约后。谓
    究竟时要成胜处遍处故。解脱方满。以解脱
    为果故。此言胜处为解脱能清净道。对法
    亦云。若遍处成满解脱即究竟。此中据究竟
    时语此。如是和会大当道理。检文亦尽。言
    又诸解脱由所知障解脱所显等者。此是变
    易不变易异熟生受。即是白清无记法。障所
    知故是所知障类。又通染受但障所知。故得
    所知障名。二乘断此名断所知障。第四明爱
    味等至。于中先明味定三相。后明上下地法
    起通局。前中景云。言或证得等至出已计为
    清净等者。此爱过去。或未证得者。此全未得。
    故于未来生爱。或已证得未来爱味者。已得
    定者于未起者生爱。亦缘未来生爱未来。言
    现行爱味者。此爱现在。下问答释。问意正障
    治不并。云何于现在定而生现爱味耶。答意
    总言爱味三世定。非谓现爱爱现在定。故云
    爱味者谓于是中遍生贪着。基云。一者得定
    出已。方爱过去等住。二者或未证得未来爱
    味。爱味未来定。或已得近分。爱味未来根本。
    或已得下品。爱味上品者。由爱味增上力。追
    求未来定等而生爱味。三者已得近分及根
    本等。随一与定心相入出。似定心不住散乱
    位而起爱味。下明上下法起通局。中景云。言
    生上下地诸法不现在前者除上地命终将生
    下时起下地爱。又生上地起下四识见闻触
    等。未离欲者于上地爱或染不染。染者是贪。
    不染是欲界已有此爱不上缘。同小论说。然
    轻微爱亦得上缘。基云。言若生下地于上起
    爱未得离欲不定心者。当言此爱是欲界系
    者。谓前三相爱味中第一未得定爱味即欲界
    贪。缘上界生贪为他界缘。或不同小乘缘求
    上定。皆名善法欲。以彼心中染不染故。如文
    相状。即同前五十九。上地下缘下等。互得相
    缘。此亦云我当得时如是爱味即是缘上。名
    自心之相分。第五明三种断法。以大乘宗中
    无有诸共事是初断灭者。色等事法但断缘
    缚。名为断灭也。若生上地弃下地诸行。入无
    余涅??舍一切行。弃舍断灭。第六明三退。未
    得退者未得法不能起得故名退。已得退者
    即已得法。退已起烦恼。习行退者现所得法
    不起名退。问后二退若为差别。解云。圣人已
    断惑种。退起现前失诸功德。名已得退。若诸
    圣人所有功德不得并生。名习行退。以不起
    烦恼故。不同已得退也。第七明近分定四道。
    初明四道境。后明与七作意相摄。前中景云。
    复依世间诸近分定至观上寂静者。谓世间
    诸近分定方便道若无间道随伏一品。或亦
    名无间。若解脱道或为伏。或为证得。定中神
    通等德而修习者。彼于所缘境观下失观上
    静。此六行道伏修惑时亦有四道。言若胜进
    道至或无漏缘者。胜进道中通缘上下。通欣
    厌二心名遍满所缘。圣人若起世俗六行。胜
    进道中通起无漏。此文退证。基云。谓依四禅
    近分方便无间解脱三道。观下六地为过失
    观上诸地为静寂。唯第四胜进道。或依一切
    法无我遍满所缘是有漏。或作谛现观无漏
    缘于上地者。此游观无漏。若欲断惑观。随是
    何地无漏皆为之。下明与七作意摄。第三作
    意断上三品。第六作意断下三品。并是无间
    道。摄乐作意断中三品。亦是无间道。故通四
    道。第七作意在根本地。故略不说之。第八明
    静虑境不可思议。以久修习所作成辨。法尔
    难思。第九明三种修定互相障碍。景师但云。
    有二种修静虑者。得定相似同于一事变水
    火异。一心相续所作事成。一心异缘便有障
    碍。泰云。有三种修定者。于一事中俱欲发转
    变事。此二人胜解神通皆得自在。一欲作火。
    二欲作水。此二通非互相障碍。皆成此通。偏
    无胜者。故不相映夺。若有偏胜者相映夺者。
    即便一成一不成也。以无偏胜不相映夺。初
    皆不成。为作退不已。彼后无间。一于此事神
    通无碍如其所欲皆能转变。第二神通便被
    障碍。何故初时二皆不成。后时一成一不成。
    此中所以云何应知。下释。由彼二人神通势
    力平等。然其所作不相似。故此一地事上水
    火神通互相障碍皆不得成。以威德相似不
    能相夺故也。彼后无间。尔时有一作是思。将
    无我定有退失耶。以起此余心故通不得成。
    第二定者即于此所缘变事如如专住心无散
    乱。故所发皆无碍。若二通威德不等。随其胜
    者成辨。映夺劣者不得成。若二通威德相
    似。先作意者成。后作意者不成。若二通相似
    同时作意于一事中所变各别。互相妨碍共不
    成。第十明四种修静虑者。一者依未至定修
    六作意。若修根本定六作意者。了相胜解。唯
    加行道是有漏。远离作意加行究竟。唯无间
    道是其无漏。摄乐作意通于四道通漏无漏。
    观察作意唯是有漏。二者由得爱上静虑等。
    故名唯起上爱。三者依根本世间静虑。能引
    现乐发神通等。四者依??等善根修得见道。
    言决择所摄受三解脱等者。决择分是有漏。
    空等解脱门是见道无漏。由决择分故得有
    空等。故言所摄受。决择分中虽有空等不名
    解脱门。何以知者。如显扬第二云。言解脱门
    唯是无漏之修。故知举决择分能引发。取所
    摄受无漏者也。即为依得彼故修决择分也。
    依者求即为求彼。以所求为依也。乃至第一
    为得近分故修等。又即决择分中空等作出
    世间解行。故言第四出世间空。从果行解
    为名。故言解脱门。此中初是大义。后为泛解。
    第十一分别二定。景云。言无想定有漏灭定
    无漏。由烦恼不相应。即于相应中生长诸漏。
    今既不与烦恼相应。即非生漏名为无漏。下
    展转释。以此灭定非相应法故。非所缘故。是
    故不与诸漏相应。生漏名漏。言非诸烦恼之
    所生故是出间者。前明不能生漏。今明不
    从漏生。故非有漏。略不释言非漏住处故名
    无漏。一切异生能行故唯除已入远地菩萨
    者。向下文说。六地入灭定。七地菩萨念念入
    灭尽定。道理初地以上皆得灭定。以得地相
    初二三地相同世间。四地预流五地一来。故
    前五地未得灭定。六地当不还。七地当阿罗
    汉。故论偏说得灭尽定。言菩萨虽能起出世
    法等乃至似涅??故者。凡论学无学义自有
    三种。一就身说。如说学人身中所成忧苦亦
    名为学。无学身中所成苦根说无学。二就漏
    无漏辨。若彼学人所成无漏五蕴总名为学。
    无学亦尔。三者就无漏中。若有行解作意修
    学方名为学。学满足时说名无学。今灭尽定
    以无行解作意修学。故不名学。由非是无学。
    若依第二门说体是无漏。不还人得得名为
    学。阿罗汉得得名无学。泰云。八地已上名
    入远地。又释。初地已上名入远地。远地菩萨
    能入此定。若渐悟菩萨地前亦入。若顿悟者
    地前是凡故不入。初地已上菩萨虽起出世
    无漏法令现在前。然由方便善巧化生力故。
    不舍修道烦恼。留惑助业受生故也。测述三
    藏言。三地菩萨得入灭定。基云。又大义曰。远
    地者即入十解心人亦得灭定。灭定是相似
    无漏故体是有漏。今言非异生及有漏。非一
    切异生及凡尔有漏也。或是入位异生作涅
    ??相心方得故。若菩萨得伏定障亦得惑。
    是有漏或是无漏。二乘一向无漏。不能伏定
    障故。上来于五段中第一以十一门杂决择
    三摩?涠嗟鼐埂W韵碌诙??木?馐汀R唤?br> 随身念住经。于中初标所释之经。次正释经
    文。后就正释经中文分有二。初举所治四烦
    恼后明能治。能治中先释后结。释中即释五
    句。初辨不定地清净。于中两番。初解者。谓
    为治初犯戒障修正知作意知犯为失。为除
    第二散乱三种过失修三作意。治缘过去不
    知无常令知无常。修摄顺所缘作意。治于现
    五欲境不知是苦耶。寻思故生恶见闻掉举
    流散。令了彼相故修了彼相。治彼寻思作意。
    治于前二种长时串习散乱难除。修彼所依
    心调练作意也。为除第三保着内身起积聚
    执。修分折积聚作意。为除第四保着外境是
    清净修不净作意。第二番解。又初作意能断
    妄念者。谓正知作意治缘过去随念散乱。第
    二作意。能断保着内身外境二贪著者。谓积
    顺彼所缘作意治随烦恼中第三第四也。第
    三作意断恶见等所有散乱者。谓了别彼相
    能对治彼寻思作意。能治依掉举流散恶见。
    第四作意断先串习所持散乱者。谓彼所依
    止调练作意所治可知。第五作意能断于身
    清有情想者。谓应修分折积聚作意。第六作
    意能断四贪者。谓不清作意。能断色触形及
    承事四食。依小乘解作青瘀观能治色贪。贪
    红白等色。骨锁观除去触贪。作骨节分离观
    除去形容贪。作死尸观除去承事贪。此第二
    番中不论犯戒。将初正知作意。除彼第二于
    过去境随念散乱。将第二随顺彼所缘作意。
    越治后保着内身保着外境贪。了知内身外
    境是无常法。不应保着此治于欲界身生着。
    第三了别彼相作意。还除向前恶见恶闻掉
    举流散。第四调练作意。还除向前先所串习
    势力住持所有散乱。第五应修分折积聚作
    意。别断于身清有情想。此治于色界身生
    着。第六不清作意。能断四贪去来威仪承事
    等贪。第二辨定地清净。复有两番。初云如是
    作意修习为依至根本胜定者。明作意所成。
    又能证得有喜离喜清净安乐者。得下三定。
    又解。初二定名有喜。第三定名离喜。第四定
    名安乐清净。又解。第三定名离喜安乐。四定
    已上乃至非想名为清净。又解。四定已上乃
    至非想名安乐清净。又解。第三定已上总名
    离喜。第二番云。又依如是正定心故至诸行
    无常性等者。得天眼通见诸众生此死彼生。
    了知诸行二世流转。谓过去十支复招未来
    生及老死名行无常。第三辨摄清净。云依于
    三处等者。一依增上心。二依增上慧。三依慧
    增上初修业地。依增上心慧学处为断余结。
    修念住等菩提分法之所依止故名摄清净。
    第四辨不共清净。由三因缘不与外道共者。
    即是次下三处故字也。第五辨不共果清净
    中。文有三节。谓依前三缘不共故。四果五果
    及以九果清净。四果清净者。处聚落世法所
    生烦恼不染一。处练若生恼不染二。总合前
    二复为第三。于二处所不能堪忍淋漏等苦
    烦不染为第四果。言二处苦者聚落中舍破
    雨水淋漏等。若于空闲处蚊虻啮血淋漏等。
    若以资粮圆满故难忍能忍烦恼不染。五果
    清净中景云。即指四空总为第五寂静解脱。
    基云。谓四禅寂静解脱得无色定入灭定。灭
    定是寂静解脱。九果者即四沙门果中初三
    及六神通。不取第四果者即漏尽通故。已下
    结上所明有五清净。如次属当。初明六作意
    是欲界心故。名不定地清净。余四可知。下释
    经中随身念名。又随逐身转故者。起随逐身
    境界而转。彼所摄受故者身念住是慧。为同
    时念助伴摄受方得作用。故复名念。是故彼
    得身念住名。二解摩诃俱瑟耻罗经。于中初
    标所释之经。摩诃俱瑟耻罗者。即旧云摩诃
    俱稀罗也。摩诃云大。俱瑟耻此云肚罗。此
    云持。即大肚持也。大肚是大藏义。即是舍利
    弗舅长爪梵志也。次正释经文。于中先标二
    种解脱名。一慧解脱。下文通取漏无漏慧学
    无学慧皆名慧解脱。道理应取彼慧相应胜
    解之数为总解脱体。文中直举彼慧为慧解
    脱。二心解脱。正取灭定为心解脱。然下文中
    兼取出灭尽定时。漏无漏学心学无学心为
    心解脱。道理亦全取彼诸心相应解脱五数
    为心解脱体。大意如此。文相??杂难可了
    知。此中已下别释其义。于中有四。初辨解脱
    果。次辨解脱心住。第三辨果差别。第四辨住
    差别。初中先别辨漏无漏解脱果相。后明说
    为正见果相。前中先明有漏慧心解脱。次明
    无漏慧解脱。从此中依慧解脱下。乃至即慧
    心解脱增上力故以上来。明有漏慧心解脱。
    从即慧解脱增上力故。出世间慧之所得
    者下明无漏慧心解脱。就初明有漏中此中
    依慧解脱至下。又依心解脱以上明慧。又依
    心解脱下明心。就明慧中初明慧境。彼体性
    下明慧体。初云此中依慧解脱谓世间慧之
    所行者牒经。当知即是建立恶行善行并彼
    因缘者。景云。世间正见能了善恶趣体及彼
    因缘名为建立。泰云。谓善恶二行及起行因
    缘是世慧所行。次云彼体性者牒经。当知乃
    至如实正知者出能知体。能了善恶因缘体
    性差别如实正知。是慧解脱体。就明心解脱
    中复二。初明所染净心。二明心解脱果。初云。
    又依心解脱谓心染净之所依者牒经。当知
    至能取了别者。景云。谓彼心王是彼染净所
    依止处。谓于色等能取了别。是彼心体。基又
    云。此明所染净心。即是色等境界能所之心。
    次云彼世间慧心解脱果等者。景云。由世间
    慧了知心王是染净依。断除染法。后起心王
    不与染俱名心解脱。心解脱体由慧故成。故
    是慧果。故云彼世间慧心解脱果。下释心解
    脱于何解脱。当知即是于彼相应相杂下类
    杂染出故者。净心从相应杂染下类中出名
    心解脱。即由慧力心得杂染。如六十四云。
    烦恼障者谓由彼故说慧解脱心得解脱。定
    障者。谓由彼故说诸如来心得解脱者。即前
    定障是所知障。如来离此所知障故心得解
    脱。故云即慧解脱增上力故。基师又云。乃至
    即慧解脱增上力故明心解脱果。谓由前世
    间慧力故。其心于相应缚及缘缚中出。谓相
    应想想缚也。相杂者缘缚也。又相应者俱时
    起或。相杂前后杂生。此是世间心解脱果。
    唯能不染相应及间生。非离缘缚等。若离者
    即是无漏心解脱果也。今解。及至下类杂染
    出故明心解脱果。与前二师判文不同。然未
    见所释经本不知何正。下明无漏慧心解脱
    中复二。一境二果相。初云。即慧解脱增上
    力故。出世间慧之所行者此牒经文。当知即
    是至一切境界者。景云。由世间慧及以心解
    脱故。能引起出世间慧了一切境。泰云。由前
    世间慧解脱增上力故及得出世无漏慧之所
    行者。即是前心慧二解脱增上力故。了知一
    切境皆空。次云即出世慧心解脱果等者。即
    出世慧断染种尽。能令彼心究竟离染。故心
    解脱。又出世慧果故。言当知是一切种类杂
    染中出故。已下次第二明正见果相。于中有
    二。初明世间出世间慧。总略为一说名正见。
    二又出世间等已下别明出世正见果相。于中
    景云。当知即是前后常故无所对故者。明彼
    二空所显真如。即是正见所了之果。即凡名
    前圣名后。虽经前后体常不变。不同学道待
    有所余烦恼故生。所除若无即灭不起。待所
    治或有生有灭。故名有对。此句立宗。下释有
    二。先及后顺。言若法所治若有生已无灭者。
    谓学道法故言若法。由有所治若无漏学道
    相续无灭。言所治若无灭已有生者。或种断
    恶名所治。若学道随漏故。灭已无学道起故
    言有生。彼法名有所对者。结彼道谛名为有
    对。下顺结真如是无对法。虽复解或有无
    生不生异。而彼真如体常是有故名无对。又
    即此果乃至得清净者牒经。当知乃至及令
    诸根顺清净故者。染心已灭净心起时于境
    不染令报顺清。基云。此明为是正见果故
    言为常。若法所治下简有为非常。一解云。若
    法者即一切通名法也。所治若有生已无灭
    者。谓所治之惑若有。无间道生已与惑俱不
    灭。已所治若无灭已有生者。谓所治之惑若
    无。无间道与惑俱灭已有解脱道生。此所治
    能治有灭有生故。当知有所对故非常。又解。
    若法者道谛法也。所治若有者。谓金刚心前
    乃至见道已来或犹有故所治有。金刚心已
    前道等名生已无灭。数数起故现能起故。后
    金刚心时一切惑无。名所治若无。前所得道
    灭已。后圆满果道生。故言灭已有生。此道谛
    有生灭故名非常。无为非此故常。此唯简道
    谛。若不作金刚心已前解。大乘或得不俱。
    如何所治有生已无灭道惑俱。此后释大义
    同景。第二辨住。云又解脱心住者至相属而
    住者。心解脱人由寿??识展转相持。故得安
    住也。第三辨果差别中(景师补阙云)又此世间及出
    世间二种解脱果差别者牒经。当知乃至后有
    不生者。若出世解脱一向无后有。若世间解
    脱体是有漏。若学人犹有痴爱后有当生。无
    学无痴爱后有不生。又彼相杂而相应故等
    者。谓彼染心与诸烦恼相杂相应而不解脱。
    若染心断净心生时能依心所亦得清净。故
    彼净心不为现缘所染领受前境。基云。言于
    诸受中及因缘中者。触是受因缘。缘之起爱
    取等故后有生。言又彼相杂而相应故等者。
    此解正见果无别义。第四辨住差别中(补阙云)言
    即二解脱住差别者。当知即是六寂静等者。
    初离沈掉是一寂静。言由清净识没平等故
    者。没者是况于定不况不没平等。言非由
    彼所依平等者。由依掉故心多浮动。今离彼
    掉名依平等。二明入定不由加行名入寂静。
    三明出定不由加行名出寂静。四在灭定三
    行不行名为寂静。五于远离出心寂静等者。
    灭定名远离出心恒寂静。六于亲近出心静
    寂故等者。从灭定出入彼三心讫。彼三心名
    为亲近。亲近灭定故。一色界胜定。二无色胜
    定。三是出世无漏定。心从灭定出入色界定
    者。此据展转初入无色定中后入色界定心。
    亦可此据诸佛菩萨从灭定出即入色界定
    中。若出灭定入无色定时近入非想。次入无
    处有所。远入识处或入空处。若出灭定入
    无漏心。于下三空随入一处。从灭定出先起
    无色定。次起色界定。或出灭定入无漏定。如
    此三心由出灭定方起。名于亲近出心寂静。
    言又此识诸定非唯灭定出已方得亦先已
    得亦起现前者。此据曾得种类故言先得。亦
    有未曾得心出定方起。故云亦先已得。言此
    中乃至后一不由次第定故等者。从灭定出
    有漏净定。先入无色后入色界故。明次第无
    漏。但入无所有处。或入识处空处。无漏现行
    故言后一不由次第定入于此无漏之定。然
    由通达无相真如界时故起此定。言又有相
    定乃至当知出定者。又后得智之有相定。由
    分别有相作意入住出定。若无分别智无想
    定。由无想作意入住。当知出有相分别心中。
    基云。六寂静故者即是下远离出心三时。亲
    近出心寂静三时。由清净识没平等故非由
    彼所依平等故等者。此解灭定中胜用。谓灭
    定但无漏清净识没平等。不由前方便有心
    定。与灭定所依身平等故名灭定也。三行不
    行者若出定先起心行。次起身行后起语行。
    今定无此不同有心定中有身行等。三解法
    因缘经。于中初标所释之经。次正解释之。中
    初总牒经文。补阙云。谓于三藏中善巧?刍
    或近事男欲依解了而请问者。依八相问。泰
    云。对法?衬嵴呶瓷嬗喽?4温壑魇汀O日髁?br> 八相。后次第别释。初明解了事即解了五蕴。
    二解了所治所治有二。一由诸在家爱染故。
    于后有灭不生欣。由诸外道见染故虽欣不
    证。三解了果者。即是爱见二杂染断。四解了
    自性。言对治三种杂染故建立三蕴者。即戒
    定慧三名为三蕴。谓正语业命为戒蕴对治
    恶行。正念正定合名定蕴对治诸欲。正见正
    思惟正精三合名慧蕴对治诸见。五解了果
    差别者。谓诸惑断灭无为所摄。前约增上以
    辨解了果。今约离系以辨果差别又解。前约
    自性后约差别。六解了所依此复四种者(景补阙云)
    一由种性者即定种子即是因缘。二由相者
    即是定体。三由所缘者定境界。四由成辨等
    者即次第缘及威势缘。助前二缘方有成辨。
    基云。成辨因缘者即得定因缘也。余三同景。
    亦言定是成辨诸功德因缘故。测云。一因缘。
    二静虑体相。三起定缘。四成辨无诤等胜
    功德。七解了功德。此复五种。一谓灭事故者
    即是定体。以不相应厌心种子功能为灭事
    体。二寂相似影像故者。基云。即知定是假
    有非实有体。但是相似影像故。又解。此定欲
    入缘涅??。是真寂静法。定与涅??相似。寂静
    之影像。此即灭定虽有为似涅??故名影像。
    有释亦可与影心相似故名相似影像。三四
    入出因缘者。有恐命难故入灭定。以彼定力
    无加害故。或为饮食大小便利众病大等事
    故出定。五出定功德故者。谓出定时所起功
    德。即身心安适离诸?重。若施之人即得报。
    八解了证得。补阙云。四谛名证得。上论已明。
    即婆沙中七种善法也。加重观集谓业为受
    集。加此一种故成八也。观察自性者观受体
    苦。观现法转因缘者谓转为受集集谛。观现
    法转灭因缘者此观受灭。当来转因缘者观
    业为未来受集。转之与业并能生受名转因
    缘。观彼二转灭因缘者。道谛能灭前二种观。
    转因缘因缘者观受爱味。复与转业作其因
    缘。是故名转因缘因缘。观还因缘因缘者还
    是灭谛。前说道谛灭转及业与灭为因。今重
    观受以为过患。能灭爱味助道显灭。名观察
    因缘因缘。及观察还者重观灭谛。乐俱行下
    亦举经释。乐俱行对治者牒经也。谓于最胜
    根本静虑者。释依第三静虑起对治名为乐
    道行。下依未至定修起观。治定慧不均作用
    显故。名为苦道者。第四静虑所起对治名非
    苦乐。言为欲显示至皆悉苦者。为欲令受爱
    味及业因缘得断灭故。佛说诸受皆是苦言
    由彼三受约第一义皆是苦故者。皆是行苦。
    行苦是其理若名第一义。言相对者牒经
    也。谓有此故施设于彼名相对等者。待苦说
    乐待忧说喜施设五受。然由行苦一切皆苦。
    故云此中诸受展转相对。由彼一切苦所摄
    故又由有此第一义苦施设无智者。行苦唯
    圣乃知。异生不了名为无智。由有此故施设
    治彼出世之慧者。由有如此行苦苦因。施设
    治彼出世之慧。故俱舍云。譬如一睫毛在掌
    人不觉。此若落眼中若损及不安。凡夫如手
    掌不觉行苦睫毛。圣人如眼精由此生厌怖。
    由有此故施设彼果寂静涅??者。由有苦集
    道谛。施设彼灭寂静涅??。其故彼彼诸法说
    与彼彼诸治相对者。然由相对立有诸受。据
    第一义皆是行苦。基云。八相观即如本地第
    八末。亦如五十三末说。此中言相对者即对
    苦受言乐受。非乐受非是苦。此有三相对。如
    五十六说。相对勘之。曰解眠经。基云。谓明
    因眠入定故曰眠经。有释。辨除眠得定故名
    眠经。五种对治相者。远离?相一。至加行道
    理二。害诸见三。诸见功用四。诸见所依功用
    五也。第一离?相修光明。第二正发起举加
    行。言于能随顺举欢喜法者。?相顺沈欢喜
    顺举。故于欢喜法发举加行。第三损诸见不
    起见取等。第四见功用。谓能生恶行能生六
    十二见等。今治之也。第五损诸见种子名损
    所依。五种任持定法者。基云。一者远离也。
    是定远离处也。二者远离处谓修定处及顺
    定言教。三顺无染心资具。即边际卧具。四从
    有智者下。五于诸世下。又解。诸远离远离处
    所为第一。顺无染心下二种。从有智下三。
    于诸等持下四前第五中分为二。无漏行为第
    五故。今复解云。远离一。处所二。顺定言说三。
    顺无染心资生众具四。从有智者已下乃至
    如理作意为第五。自下第三以六门重决择
    三摩?涠嗟亍3趺饔腥?蛟翟独胙八拧R辉?br> 离所寻思事。二厌患寻伺自性。三由先起厌
    今正远离故。名远离自性。由三因缘离寻思
    根。一上根顿离。二中根渐离。三者下根于诸
    寻思深见过患。二明六顺出离界。景云。谓三
    人有三缘定即名为六。若三人若三定皆顺涅
    ??出离界体。一增上心修者。于四有情有众
    生缘定。即是内法异生。二勤修习趣究竟者
    有法缘定。位在修道通于无学。三勤修习谛
    现观者有法缘定。位在见道已前求谛现观
    作意。欲令有情同我。同见安立非安立谛法
    名法缘定。基云。谓三人各修一行相。人法合
    说故有六。义同前释。又解。三人行六行六行
    为出离。谓初人修四行余二各修一行。谓于
    怨行修慈。于恶行起悲。于净行起喜。于恩行
    起舍。皆名众生缘定。此即为四也。总合为一。
    众生缘定同故。第二法缘定者是解脱分善
    根人。第三修谛观者是决择分善根人。以法
    为顺涅??界。故有六也。虽举三人以法三行
    故缘境有六。别故有六顺法。三明大性及远
    离。言所缘大性者谓缘真如故也。二精进大
    性于多劫中恒策砺故。三方便大性。谓般若
    大悲不偏住故
      卷第六十三
    上来第三重决择有六门。前卷中释三门竟。
    自下第四定相违法有五如文。第五有三远
    离如文。第六明定障中初明五种后明八种。
    前中先标列能所障后别释。初文即以忿等
    五失为能障。有其五种厚重等持相。由彼忿
    等五种。如其次第于此五种等持之相障碍
    而住。说名五种厚重过失。就别释中初列解
    五失。后对定以配之。前中言不净有三相等
    者。景云。粪秽相者观在胎时住处不净。谓在
    生藏之下熟藏之上。彼等流相者父母遗体
    是种子不净。从彼而生彼等流相。能依所依
    差别相者。则是三十六物互相依托自体不
    净。泰云。色身是粪秽资故见秽等流等。观自
    身不净是能依。观山河大地不净是所依。基
    云。第一则体是粪秽也。第二是粪秽等流。
    第三但有四大及造色所依能依也。解身见
    中有六复次。一由身为欣戚涂染。设欲弃舍
    欣戚涂染。便为身见相违而住。如广论说。诸
    异生类世八法中遇得等四便为高欣。遇失
    等四便为下戚。如其次第生爱生恚。言恒常
    执着世法所依无常诸取等者。依蕴界处无
    常法。立身见。取彼世法所依无常诸法。见变
    坏时为忧悲等所逼恼。下明八种弃舍近住
    弟子因缘。测云。前约圣者辨不堪忍。此约异
    生辨不堪忍。今解不尔判文如初。言八种者
    泰师判。一于弟子有增恶心。二唯自身受恭
    敬利养。三以自身不如法故。便令弟子破戒
    行恶。四于众弟子有受增上戒。教弟子时诸
    不堪忍勤苦。五于增上戒教授折伏不堪。六
    于定。七于慧。八于营众务所有扰恼不能堪
    忍。基判憎恶弟子欲自身受恭敬一。利养二。
    毁戒须弃舍之三。有饶益师者须损减师者
    不须四。戒五。定六。慧七。于弟子大众事毁
    僧事不能堪忍。虽善大众为是弟子故不忍
    八。又解同泰。自下第四复以九门解释。初举
    一颂列其九门。后次第释。释初数门中答意。
    立四静虑为超苦乐。初禅超忧。二禅离苦。三
    禅离喜。四禅离乐。若不至四离苦乐不尽。若
    其过四。是则无用。为是义故。但立于四不增
    不减。第二辨所对治中初定治五。一欲贪者
    谓五欲贪贪通三界以欲简之故云欲贪。三
    忧苦者问。初禅除忧苦。何故二定复言除苦。
    初定断苦自性及二缚。然其?重不堪任性二
    定方断。若依?酬汲蹯??妒强嗨?谰荻?br> 所依说。言二禅断苦。言踊跃者此有二释。一
    解则是增上之喜也。前是体后是增上用。一
    解。与喜相应作意支动于喜故名踊跃。定下
    劣性者。泰云。第二定体。为不巧便慧?重所
    随。故性下劣障第三定。基云。定下劣性为此
    喜随不巧便慧。第二禅有今无故言除定下
    劣性。初二禅中有此喜。不可言除下劣。然分
    分亦得除下劣性。测云。以此文知定障通善。
    第四定治入出息者。彼定细身毛孔合。故出
    入息断。于乐支悟者。景云。一解则乐取境
    发动。故名发悟。二解。相应作意策支于乐。
    故云也。基云。则缘乐作意也。乐极故作意
    缘之名发悟。则杂心云于缘发悟也。显扬云
    于乐作意也。第三辨支分。将欲释文。先作三
    门分别。第一列名出体第二释名第三废立。
    初列名中禅支多小。说处不同。若广论余师
    云四禅四空。根本近分各别立支。总有六十
    八。谓根本静虑有十八支。初二等五。后二齐
    四故。四近分定亦有十八。数同根本。但近分
    定彼约舍受建立支分。四无色定根本近分各
    有四支。名同第四定。故总积数有六十八。若
    身子对法解四静虑中。若根本定若近分定各
    有十八。中间定有四。一观二喜三乐四一心。
    四无色定不立支分。上座正量二部并立十
    一支。初定有五。名同此论。二定有三除寻伺。
    三有二。一乐二定。四定有一则一心支。故有
    十一。大集经明十七支。本业经云有三十八
    支。四禅十八。同此论解。四无色中各有五支。
    一想二淡三念四止观五一心。此中舍根名
    淡。慧名止观。依止发慧。总约自体及所依定
    作支名故。有三十八支。萨婆多说唯有十八。
    初二等五。后二齐四。合依此论数同萨婆多。
    名既十八。体有几种。若依萨婆多即十一。谓
    初禅有五支。名五体亦五。二禅加内净。净是
    信为六。三禅加四。念舍正智及乐足前为十。
    第四定中加不苦不乐。此为十一。若克性论
    唯有九法。以喜乐舍同是受故。寻伺是地外
    二法为体。初二定喜。三定乐。第四定中不苦
    不乐。总是通地受数为体。初二定乐。即用善
    地轻安数为体。内等净是善地中信数为体。
    但杂心说用念正智舍为体者。是萨婆多不
    正义也。三四定中舍。亦是善地舍数为体。念
    定及正智。亦是通地中三数为体。于此九中
    四是通地。谓念定慧受。三是善地。谓轻安舍
    信。二是地外。所谓寻伺。今依大乘名有十八
    体有十种。谓初定名五。体但有四。喜乐一故。
    第二定中加内等净为五。第三定中加四。谓
    念舍正智乐。第四定中加不苦不乐。如此十
    法克性唯七。以喜乐舍同是受故。彼内等净
    无别有法。则念正智舍以为体故。但对法说
    内等净为信者。是随转理门。体即初定寻伺
    为二。四定之中喜乐舍总是受。足前为三。四
    地一心总是定体。足前为四。第三定中加正
    智此为第五。三四地中加念及舍。足前为七。
    如此七种从何位来。寻伺二法是不定中来。
    受是遍行中来。念定正智三种别境中来。舍
    从善位中来。问初二定喜乐同体。云何分二。
    解云。此喜乐二种一体义说。若令意识心悦
    适边名喜。若令赖耶及色身适悦边名乐。此
    依对法文。若依瑜伽直言令所依赖耶适悦名
    乐。赖耶虽知恒是舍受。然在地狱等苦处亦
    令所依赖耶不多安适。若在人天乐处。则令
    赖耶悦适安稳。初二定中虽明喜乐。但喜受
    性以明功德及烦恼与受相应门。但言初二
    定与喜根相应。不言与乐相应。次释其名。静
    心思虑故名静虑。支是分义。相随顺义。亦是
    因义。名静虑支。萨婆多说。定是静虑支。余是
    静虑支摄非静虑。如实义者如四支军。各对
    治故。舍念正智三依于定位。因能除障名内
    等净。净诸障故。余名可解。下明废立。略有七
    重。初约百法以明废立。何故色法及不相应
    法不立禅支。答随顺义是禅支义也。不随顺
    故不立支。又相应缘境有势用义则立禅支。
    不相应法不尔故不立支。问若相应缘境有
    其势用立禅支者。心王何故不立禅支。答不
    随顺故佛不立支。有何义故而不随顺。答同
    为欲治障建立禅支。所治障中唯是心所。禅
    支能治不立心王。又复禅支是出要法。心王
    通与漏为依。不顺出要。故不立支。问诸心
    所中遍行有五。别境有五。善中十一。不定中
    二所谓寻伺。如此二十三数。据善义边并顺
    出要。何故唯立七法为支。答随顺是支义。
    以是不随顺支不立禅支。问何故无为不立
    为支。答支是有为行。无为非行故不立支。第
    二直就七法?立。问七法之中加彼定数。通
    四禅地皆立一心。是则无妨。受通四地。立喜
    立乐立不苦不乐。亦无有妨。寻伺唯至初定。
    上地不立亦无有妨。如念舍慧三。诸地皆有。
    何故初定不立为支。答初定念舍慧三。由彼
    寻伺之所扰乱。不得明显故不立支。故下论
    云。由寻伺门之所引发虽有不说。第二静虑
    虽离寻伺。犹有彼喜。随烦恼之所缠缚。是故
    总立念舍慧三为内等净。三定已离寻伺与
    喜。故并建立念舍正智。问何故三立智为支。
    四定不立。答三定自地于生死中有最胜乐。
    恐退没故。立正智而防护之。四定但有他地
    留难。无自地难。是故不立正智为支。又正智
    如明。舍受如无明。明无明相违。故不立支。第
    三就于四定立支多少以明废立。如婆沙八
    十。问何故初及第三定俱立五支。第二第四
    定俱立四支耶。答欲界诸恶难断难破难可
    越度。故初定建立五支为牢强对治。第二定
    重地极喜难破难可越度。故第三立五为强
    对治。初及第三俱无如是难断等法。是故二
    四唯立四支。复次为对治欲界增上五欲境
    贪故。及为治第二定五部重地爱故。初三各
    五。复次为欲随顺超定法故。其义云何。如从
    初禅超入第三。从五入第二禅超入第四。从
    四入四。是故初三立五。二四立四间若尔如
    从三禅超入空处处处亦应立有五支。从第
    四禅超入识处。识处亦应立有四支。答初超
    难故从五入五从四入四。后成时易无发亦
    人如造金时。用多方便始乃能成如?麦许。
    即自念言我造金毕。从是已后若化金山不
    多功力。此亦如是。第四次就三定?立。三
    藏云。除味定余二定中皆具立支。若有漏净
    定中。寻伺二种与修慧俱。随何功德时于前
    方便得有寻伺。若至根本即无寻伺。若在有
    漏八正道中。则立寻体为正思惟。就无漏八
    正支中。若后智俱则于寻数立正思惟。起言
    说故。无分别智同时八正。就一慧体义说为
    二。离邪见故名正见。离邪思惟故名正思惟。
    以正证智非言说故。不得就彼寻体立正思
    惟。云何得知后智起说与寻相应。十地经云
    何净觉人等于染定中。俱舍二十八云。初染
    定无离生喜乐。非离烦恼而得生故。第二染
    中无内等净。彼为烦恼所扰浊故。第三染中无
    无正念智。彼为胜乐所迷乱故。第四染中无
    舍念净。彼为烦恼所染污故。此亦可然。第五
    诸边无色?立。问诸边无色何故不立支耶。
    答支所摄禅是其乐道。诸边无色是苦道。故
    不立支。小论云咸及难得故当知是说苦。又
    解。唯依根本定慧均故。对法论说。诸无色中
    不立支。此奢摩他一味性故。第六对治利益。
    彼二依止三种?立。问何故初禅寻伺为对
    治。喜乐为利益。二禅但言内净为对治。喜乐
    为利益。三禅即立念及行舍正智三支。为对
    治乐为利益。四禅即立净念行舍。为对治不
    苦不乐为利益等。同是禅地。何故对治利益
    多少不同耶。答初禅治于欲界。欲界非法最
    多。故须寻伺二法为治。创离乱始故立喜乐
    二为利益。初禅过少故二禅中立内等净一
    法为治。创离定地烦恼。故立喜乐二为利益。
    第三禅中有自地种种留难。故立三治。为防
    下喜立念行舍。防自地乐故立正智。于生死
    中此乐最胜。故立一支乐为利益。瑜伽有说念
    舍正智。唯防下喜。第四禅中但有他地留难。
    谓三禅乐故立念舍为治。既离苦乐变法毕
    竟。是故唯立不苦不乐以为利乐。第七禅支
    道品对辨通塞?立。如此二法体相流入有
    其同异。是故对论中先定二法宽狭四句。后
    就四句以明?立。禅支名有十八。体有其
    十。谓寻伺喜乐心一内等净念舍正知不苦
    不乐。道品名有三十七。体但有十。谓信进念
    定慧喜安舍思戒。于中或有禅支非道支有
    其三法。谓伺与乐及不苦乐。或有道支非禅
    支有其四法。谓信精进轻安与戒。亦禅支亦
    道支者有其六法。所谓寻喜一心念舍正知。
    俱非除上说。既识四句是非。下辨?立。问
    伺乐及不苦乐。何故但立禅支不立道支耶。
    解云。正见是道支体。随顺彼道即立道支。彼
    伺等三不随顺道。故不立道支。有何不顺
    耶。解云。伺为寻势所覆。乐为轻安所覆。不苦
    不乐为行舍所覆。故立禅支不立道支。问何
    故信进轻安戒等四不立禅支。答禅支据已
    入法。信是入法初方便门。故信在道品不立
    禅支。禅支顺住。精进策发故不顺住。故在道
    品不在禅支。又禅支是乐道精进策勤苦而
    非乐。故在道品不顺禅支。轻安在道品。由离
    恶故身心止息故立轻安。禅有受乐覆彼轻
    安。不立轻安。问何故戒在道品不立禅支。解
    云。相应缘境有势用义。故立禅支。戒体非缘
    不立禅支。但戒八正道中道轮为毂。故立道
    支。次下随文解释。言内等净念正知舍为自
    性者。谓二定念正知舍不缘外境。于内门中
    离沈浮。三法平等令心清净名内等净。第四
    静虑舍念皆言清净者。以离寻伺四受及出
    入息八上烦恼。故名清净。言第二静虑由彼
    自性能有作业者。于第二定中有舍念正知。
    对除寻伺实有作业。然由当地踊跃心随烦
    恼所乱总立内等净名。第三静虑已远离故
    显彼自性者。第三定离喜相应随烦恼。显彼
    念慧舍三有其自性。第四明建立。先问。问意
    于四静虑建立如是四支五支有何意耶不
    论等意明一一定中为欲建立对治利益。彼
    二依三昧三种义故。是以便立四五支。于此
    文中有六复次。初云住所依等者。即是十地
    论说对治利益安乐也。住者以定住一境故
    名为住。由对治支能断定障。令定生起与定
    为依。名住所依饶益者。是利益支。内有喜乐
    入定圆满名饶益。自性者是其定体。即是彼
    二依止三昧。第二复次。云思惟所缘者。观所
    治障而生厌离。是对治支。受用所缘者。喜乐
    对缘而有受用。是利益支。于缘不散。是心一
    支。第三复次。云饶益所依者。由对治障为所
    依故饶益于定。增上心所依者。谓喜乐等与
    增上定为依。增上慧所依者。定为慧所依。此
    则前为后依也。第四复次。为治三杂染住所
    对治。一染污住者。对治支所除。二苦恼住者。
    利益支所除。三愚痴住者。由定发慧断彼愚
    痴。第五复次。约喻以辨。正求财者譬对治支。
    正受用者譬利益支。于彼自在譬一心支。第
    六复次。为治自苦行建立静虑支者。谓苦行
    烦恼能令圣道缺减。名此烦恼为对治缺减。
    寻伺能治此故名对治缺减对治也。喜乐为
    身心逼恼对治。心一境性为于外境流散对治。
    第五解远离中先问。何故经中于彼初禅说
    离欲已复说远离恶不善法。答中有五复次。
    初离五欲自相说名离欲。离于恶行名离不
    善。第二断烦恼欲。断先业染以别于二。第三
    断彼在家受用事欲。及断出家三恶寻伺以
    别于二。第四断欲寻思断悉寻思以别于二
    第五复次中景云。亦同外道说名离彼退已
    行呪诅等。名离恶不善。泰云。外道初能离欲
    得五通相。及为显示离彼退已行呪诅。名离
    恶不善法。第六解其苦门。先问。道理忧苦唯
    在欲界初禅已断。云何得知初禅有苦二禅
    方断。下答文之中景云。苦受虽无犹有苦?
    重。?重则是苦根不调柔性不安隐性。二禅
    方断。如痈肿就断脓血尽。于其身中犹有不
    安稳不调柔性名为?重。次则反难。若于初
    禅苦根已断。与二禅相应无差别。是故下结。
    泰云。于初定中喜未满故苦根种子有。余定
    中等种子不调柔性名彼品?重。是苦根所
    引?重性未灭。故初禅不说苦根断。入第二
    定时喜满足故。一切种子并皆适悦。苦根所
    引不调柔性无。故说二定灭苦根。若据苦根
    种子。乃至无学亦不断其苦根?重。犹如黑
    铁入火便成赤色出还生黑赤色灭。故其苦
    ?重亦尔。入二定时灭喜增成故。出二定入
    初定时还生成喜灭故。基云。?重者则随
    所依无堪任性。但以初禅三识尚有喜未满。
    ?重未尽。三识苦根相随顺故。喜与苦根正
    相违故。此是断者断苦根上?重漏依附性
    等。非谓断种及识相应前已断故。若不善种
    者。可言初禅已断与识俱故。若善无记者。罗
    汉犹起。其若有漏二禅。伏苦?重有漏故。
    无漏二禅断若?重无漏喜故。非不退者等
    有此。入初禅?重生。第七解散动门。景云
    然者此文寻伺则在根本地中。故论问言若
    寻伺等于初禅虑等中皆能摄益胜三摩地
    又能摄受自地静虑皆令清净何故世尊说名
    为动。然西方相传唯在方便地中有寻伺也。
    第八解上支分。问意何故二禅四支胜初禅
    五支。乃至第四四支胜第三五耶。答有三因。
    一所治能治。初禅寻伺为能治。欲恶为所治。
    第二定中内等净为能治。寻伺为所治。第三
    定中以舍念正知为能治喜所治等。故知上
    胜。初禅寻伺为对治。望第二禅为所治。乃至
    三禅乐为利益。望第四禅即为所治。以此故
    知上胜下劣。证得胜利者。诸地利益亦上胜
    下劣。所证得者。明一心体亦下劣上胜。言五
    支所摄随应者。举多兼少故。但言五支也。第
    九解差别门中。说第二定体圆满胜初定。第
    三则约利益支满胜于第二。第四则约离染
    清净故胜第三。上来正决择三摩?涠嗟赜?br> 五大段中。前四已讫。自下第五以六门还杂
    决释。初明四种修定。先举数列名。后约人
    建立。于中初明依人四立四修定。后随难重
    辨。景师等云。此修定四诸论并明。然辨所修
    非无小异。今此文中复举四种行人别四修。
    余所无文。唯瑜伽有。初苦速通已见谛者。此
    利根人更不求利根。但未得根本现乐。依未
    来禅得初二毕竟。但求根本禅现乐而修习
    定。若迟钝根贪求胜根。以无求彼根本现法
    之乐。是故不说。二异生未得行迹已得有情
    缘无量已离欲者。此人虽复可求现法乐。而
    乐求未来生处。故修天眼见未来事。是故偏
    说。三乐迟通已得行迹已见谛者。钝根罗汉
    诸事已满。但求转根故修第三分别慧者。即
    是世间闻思修证。四乐速通已得行迹已见
    谛者。此利根那含人。已得根本四禅更无所
    作。唯求漏尽罗汉果。随下难重辨。于四人
    中初后易解。中二少难论家重辨。此中乃至
    智见清净。此凡夫人已伏欲界修惑。得根本
    禅现法乐。修四无量修生死智通。遍观察未
    来故。言若已证得生死智通是名知见。言若
    乐迟通行迹转时乃至当起正智者。景云。此
    明罗汉欲求转根修分别慧定。尔时寻伺受
    想起于爱见。爱见为本。发业招生。即观苦集。
    欲求离出即观于灭。如是数数起闻慧修修
    分别慧。转得利根数观四谛。修分别慧住当
    正念。是无间道。当起正知是解脱。无学转根
    有九无碍九解脱。方转成利。此准小乘故作
    此说。泰云。由软根故。复于欲界起善根法欲
    受想寻思闻慧等。名利根分别慧。基云。此钝
    根故。于欲界善法受想寻思。住正念正知分
    别慧也。即求利根而恐退法。受谓受数领纳
    义。增受欲法乐等。谓取像诸法境界。寻思
    者即受想俱寻伺也。于此中起正念想变失
    念故。当起正知生分别慧。第二明静虑离欲
    有六。如对法第六有十种。开合不同。第三解
    静虑四种异名。何故名三摩地乃至任持心
    故者。泰云。梵音三摩地此云等持。于本识所
    现事前后相似名同分为同分。为定心本境
    所缘所知。定心相分有一切影像境起。缘此
    境时离沈浮住平等持。心住一境名等持。景
    云。定缘相分影像似彼本质。名为同分。第四
    明退缘有十。马胜者则旧俱舍云黑齿比丘
    名阿轮。实应言阿湿缚。此云马。伐多此云
    胜。与梵王论义比丘也。获敬养故退如提婆
    达多者。天授利根何故退耶。泰云。见行未必
    利爱行未必钝。是故不可以见爱行判利钝。
    何以得知有此道理。准广论云。若利根人依
    空三昧得入见道。若钝根人依无愿三昧入
    于见道。而发慧论云。爱行人入见道中。或有
    成就过去空三昧。见行入见道中。于过去世
    或有成就无愿三昧。以此将证爱行见行有
    六种。测光等云。以约圣人说不动不退。若约
    异生。虽是利根而有退者。是故天授虽是利
    根而有退者。是故天授虽不动性而有退定。
    或有寿尽至退没下生者。如生梵天。有不动
    业牵引本识名言种子。二十劫中功能增长
    假合命根。二十劫满名为寿尽。能引业势亦
    尽。名为业尽。又有感彼宫殿衣服等业名福。
    二十劫满即名福尽。由三种尽退生欲界。第
    五明进退速迟。即有四人。初人以烦恼下品
    故多念艰辛方乃退定。善法下品故多念艰
    辛方乃入定。中二可知。第四人者如广论说。
    天授速退速入。第六明定间杂不间杂。景云。
    言已离欲至而转者。散心与定心间杂而转。
    或于一时不间杂若遇声缘从定而起者。初
    念耳识在定闻声。当时意识仍未出定。言与
    定相应至能取此声者。在定闻声自是耳识。
    意识在定。若缘定境不取此声。若不尔者已
    下反难外人。若言在定耳识不能闻声。故言
    若不尔者。言于此音声不领受故不应出定
    者。在定耳识若不领受于声。不应由声而出
    于定住。由闻声故出于定。非彼耳识取声之
    时则出于定。非彼耳识取声之时则出于定。
    故言非取声时则便出定。领受声已若有希
    望后时方出者。在定耳识领受声已。若有寻
    求此是何声有此希望方名出定。若其在定。
    虽闻外声意不出定。如佛菩萨。是则耳识一
    念闻声则灭。但有率尔。无寻求及与决定。问
    意识相续虽闻声而不出定。傥其外声相续
    而至。在定耳识相续生耶。若相续者云何论
    云五识一念不相续耶。为有斯妨。直言法尔
    五识率尔之心。一念则灭。设有外声相续而
    至。耳识不得相续而生。问在定闻声。意识出
    定寻求彼声。必是无记。何从定出。欲界但许
    方便善心及善得善心为出定心。答三藏云。
    大乘宗中许有此义。不可持小论以为妨难。
    泰云。有人已得九无碍九解脱道离欲。从定
    起已。住胜进道定中。或于一时彼定与散心
    作意而转。或于一时唯定相续不与散心相
    杂起。则于定中遇声缘故从定起。此总举大
    宗。不言则出定在定时与定相应。意识同时
    余耳识生。独一耳识缘于外声。非则彼定相
    应意识能取此声。以此文证意识不必与五识
    同取五尘。余部小乘云。定中耳识不生。由声
    导故。即便出定起耳识闻声。今破云。若不在
    定耳识闻声。若尔者于音声不领受故。不应
    为声逼故出定。余部又言。耳意二识不并故。
    耳识闻声时意识已出定。故今破云非取声时
    则便出定。则于定中耳识领之。基云。谓通
    凡夫及圣者。得九无间解脱道已。住胜进道
    中。或于一时其胜进道心与散心相杂而起。
    此散心或色界系。闻慧等摄故。不然是欲界
    闻思慧等。或于一时以纯定心住胜进道。非
    无间解脱道住胜进道中。若遇外强盛声缘。
    从定起耳识缘之。与定心第六识俱时转。此
    是唯耳识缘。无第六识与耳识同缘一境。故
    论云非即彼定相应意识能取此声。此义意
    言。定中闻声从定起耳缘。与意识俱转。然意
    不与耳识同缘一境。故言非定相应意识能
    取此声。问如解深密经云。若眼识等随一识
    起时必与意识俱转。此如何耳识独起意不
    同缘。释曰。彼经据散心中五识一起时恒常
    俱语必有意识故。问若尔。对法第七如何言
    以在定中五识无。故释曰。彼论据无五识定
    语。又据若任运境定中五识则不起故。若增
    上新境现在前故。如此文定中有耳识。大义
    但有此一解。又言。定中一向无五识者非也。
    问如散心准定心二有五识者与意识同缘
    不。答不也。以取明了境必现量故。若有别缘
    者则违集量论等五识同时意识是现量过
    量过。以散心位识不坚。五识不起则已。若
    起必同时。不同定中闻强盛境故耳识能缘。
    意识坚住一境故不与同缘。备等述西方二
    解。一云。尔时耳识无同缘意识。意识不移前
    定境故。但由耳识闻声引彼意识次念出定。
    一云。尔时意识正缘定境。兼亦缘声。今谓五
    识亦与意识同缘一境  非三摩?涠嗟亍>鲈?br> 分有十二大段之中是第四段。于中初结前
    生后。次正决择后余不复现。就正决择中初
    明十二种名不定地。后明十二种修为能对
    除。初中景云。前六体是不定。后六随义以明
    不定。或未圆满故名不定地。谓未证得方便
    究竟作意者。已得未至定中前五作意未得
    第六。名不定。或杂染故名不定地至多生爱
    味者。谓根本地四分定中。退分净定与爱相
    出入故名不定地。或不清净故名不定地谓未
    永害烦恼随眠者。凡夫伏结得定。以不清净
    故名不定也。泰云。言或阙轻安名不定地谓
    欲心心法者。轻安唯与定心相应。欲界散善
    心无轻安。唯十善俱转。色无色界散心亦应
    尔。今解以本决俱云在欲界诸心心法。故不
    可例言上界亦尔。下明十二种修以为能治。
    如次治前十二所治  有心地。是大段之第五
    也。初结上生下。次正决择。后余不复现。就正
    决择中先开五门。后依门解释。于中分二。初
    辨世俗道理指如意地。谓未立赖耶已前。但
    五六识名依世俗。具立八识名依胜义。或依
    世俗门施设八识。名有体性。依胜义门八识
    一体。不相离故。二辨胜义理。于中初牒章许
    说。后征问别释。别释之中约胜义理以辨三
    门。初辨所依能依。先举法喻以辨后总结之。
    前中泰云。七识次第者如第一末那意为第
    六依。依意起识名意识。识为第七为皆转识
    者。以缘境起灭漏缚不定故也。今解亦可此
    据末那名意识。水浪喻者如楞伽及马鸣论
    等。镜像喻者如深密等。然此二喻如五十一
    说。以胜义谛故八识一体。如浪不离水。亦
    俗谛故八识各别。浪用殊故。如摄论师义以
    此文为证。次辨俱有门。于中初辨心意识。次
    辨俱有相。后释已还结。初言此中诸识皆名
    心意识者。此就通门。八识皆有集起之义故
    得名心。思量名意了别名识。不解别名心意
    识。言不可知一类器境者。泰云。有二义。一理
    实而言。念念随本识起灭。而一类相续相似。
    不同同内抑起灭可知。二众人本识所现各
    别由如众灯现明各别同在一处。一类差
    别难知。不同内报本识现前差别可知。末那
    名意执我我所等者。景云。末那但计于我。无
    别行解计于我所。但计我时谓此之我是我
    家我义。名为我我。所亦可末那总计赖耶心
    王数以之为我。计心王边义说计我。计数法
    边义说我所。识论曰解。第四护法正义。言
    我我所无别所执。就辨俱有相中。初明识俱
    转。次问答辨末那名义。后明受俱转相。初云
    如是三种至八识俱转者。此正辨俱转多少。
    又一意识至不可思议者。偏约意识。辨取境
    相。测云。不可定判五识俱起意识所缘必是
    六境。是故前云定中耳识缘声。意识不缘声。
    今准唯识此说非理。次辨末那名义。问若彼
    末那至云何建立者。问意。向前解意言与四
    惑相应思量我相是其意者。出世末那既无
    四惑。以无分别又不思量于我。云何名意。答
    名假施设不必如义者。景云。答意。诸法立名
    但假施设。未必如名则有其义。由是义故出
    世末那虽非思量而得名意。又染末那有染
    思量。清净末那有清净思量。泰云。以能生意
    识假施设名意。不必如义有思量名意也。又
    对治彼远离颠倒正思量故等者。景云。此复
    重释出世末那离颠倒故。正思量故亦得名
    意。言即此末那任持意识令分别转是故说
    为意识所依者。此偏解染末那意义。泰云。对
    治起时对治彼末那远离我见等颠倒故。与
    二十一法相应正思量为性。虽非思量我能
    思量无我。故亦得名意。任持无染意识今分
    别转。若人空对治起远离非理颠倒。既人空
    智未起时。人执末那常相续。故知初地法空
    对治未起时。法执末那常相续。以此证理。人
    无我无漏观中远离人执四惑。然与法执四
    惑相应。思量法我无人我染故亦名无染。然
    有法执所染。是有染。于二乘非染污无明。于
    菩萨是染无明。以与无明惑俱故。人空无漏。
    作人无我解故。是无漏。虽未证法空然不别
    思量诸法有定性。故非法执。下明受俱转相。
    言又诸转识至俱有而转者。或有六转识并
    同生乐受。以三受解义竟。地喜受亦名为
    乐。言所余三受思惟引发非是俱生者。六识
    三受多分待于作意引发。非任运生。下明染
    净建立。景云。此中广辨末那有众多义。余处
    分别不及此中。显扬录此处文总作一颂。彼
    处分别。一明与四烦恼任运恒行。不共无明
    者。不与余识相应。故名不共。如十八不共法
    不与二乘共故名为不共。又以恒行不同余
    识所起无明。故名不共。二明末那四惑与余
    三性六识并起而不相违。三唯隐没无记。四
    唯任运起。言当知诸余分别所起随众缘力
    差别而转者。五识久习起不用功名为任运。
    若由意识方便引生名不任运。意识通二。若
    对末那皆名分别。以彼别根境作意方生起
    故。末那唯从自种子。不待别根别境作别意
    故。五明世间治道不能损伏。已离欲者犹现
    行故。六明末那随自生处则此地系。已离欲
    者此地烦恼现行不绝。下释所以。以末那共
    唯种子所引故任运恒生。言非所对治至差
    别转故者。明末那识不同所治六识。要待根
    境作意缘力方生。亦不同彼能治圣道要待
    见真如境解力方起。由此道理世间治道若
    起不起此惑恒行。七明圣道起时相违不起。
    有学圣道起此惑不起。出圣道已此惑还起
    者。对法亦言末那三处不行。谓一起圣道。二
    入灭定。三在无学。问文中但说离非想欲一
    时顿断。非如余惑渐渐而断。云何定判与非
    想第九品惑一时顿断。解云。彼设与非想初
    一品惑一时顿断不至第九品者。余之八品
    则无染污根生之过。此人断悲想初品惑竟
    便出圣道。尔时末那即不现行。何故但言无
    学不行。末那应有四处不行。上言末那若有
    心位若无识恒行者。则据法执末那为论。善
    通达故者。释不行所以。良由圣道通无我真
    如。是故末那我执不起未来永断者。释还
    起义。由未断种出圣道时此惑还起。无学不
    行已断种故。八明断处此惑微细。金刚治道
    一时顿断。泰云。言不共无明者。护月释云。六
    识缘外境明了故。见爱等明了便强。无明力
    弱随见爱起。具相应无明。末那内缘不明了
    境。无明力强见爱慢弱。无明力用胜余三惑。
    名不共。理实而言。见爱慢等应名相应。但以
    小乘无明中立相应不共二无明。故无明中
    说不共。见爱慢中不说相应名。戒贤师解云。
    末那无明与三性心。六识则不尔。不与六识
    共故名不共。释论中引十八不共法释。不与
    二乘故名不共六识无明亦不与末那无明。
    应得不共名也。十八不共法不与二乘共。然
    与同类德俱行。末那无明亦尔。不与六识无
    明共名不共。然自类见爱使等俱行。不同小
    乘释不与便共行名不共。依释论引十八不
    共法释。但可名不共无明。不应得独行无明
    名。末那见爱慢等亦不与六识共。应名不共。
    亦不违。小乘中立相应不共二名故。今无明
    中说不共。见爱中不说。基云。言若诸无学此
    一切种皆不现行等者。此中人执法执二释。
    护月云。末那唯有人执故。二乘无漏观唯第
    八识。第七一向无。戒贤论师云。法执亦有。此
    据所障法则唯人执故言不行。非法执亦灭。
    如佛地论。此一类无?细故一时顿断。不障
    有学对治道故。所以金刚心断  无心地。是段
    之第六也。初结前生后。次正决择后结不现。
    就正决择中。辨心不生因有七种。后明翻此
    七因诸心得生。前中先问答标列。后次第解
    释。缘阙中问意根云何名坏。答如遭病者。意
    根羸劣不能生识。解由未得故心不生中。初
    以欲界对初定辨。次后七地相对以辨。后生
    死涅??相对以辨。前二复次义通小论。后一
    复次局在大乘。余文可解也

    瑜伽论记卷第十七(之下终)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