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藏经阁!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藏 > 论疏部三 >
  • 瑜伽论记卷第十一(之上)

    论本第四十四
    供养亲近无量品

    上来七品明自利利他自分行讫。自下二品
    明其胜进。于中初供养品总明自利利他随
    缘造修之行。后菩提分品明其内证之行。今
    此品中广明供养三宝亲近善友修四无量故
    以题名。文中先问后答。答中初举颂开三章
    门。后依门辩释即为三段。初解供养文分为
    二。初明十种供养。后明六种增上意乐。前中
    复二。初明供佛。后类供法僧。前中有三。初问
    次答后结。答中先列十门。后依门辨。十门之
    内初二一对谓供佛身及以制多。景云。设利
    罗者此翻名体。谓供养佛体。迦耶名身。舍利
    是稻谷。又佛弟子名舍利子者。应言奢利弗
    多。奢利是能言之鸟。母名奢利似其鸟故。弗
    多名子。今此奢字难道。还云舍利子。言制多
    者。三藏云积聚。积聚?t石乃至金银为佛塔
    故。由营造此佛塔故。能令自他积聚福业亦
    名积聚。于中或安舍利或不安舍利处俱是
    佛塔俱名制多。?堵波者是高显义。犹当此
    处浮图义也。泰云。设利罗此云身。谓亲供养
    如来色身。舍利者音讹也。?堵波者此云供
    养处。旧云浮图者音讹也。梵本云名勃陀。制
    多者此云高胜。谓胜上之处也。基云。设利罗
    是体即佛体。下文虽言供养色身。意供养真
    佛法身故言体。测云。依西方法多是安置佛
    舍利处曰制多。若僧只律云有舍利处名之
    为塔。无舍利者名曰支提。次二现前不现前
    一对。次二自作教他一即前六种以财敬供
    养以为第七。即前七种。于多财事运广大心
    名广大供养。即前八种。净心供养名为无染。
    上来九种是财供。第十正行是行供养。依门
    辨中即分为二。初明前九财供养。后明第十
    行供养。前中初明有财行九供养。第二若无
    力下次明无财运心供养。前中复二。初别明
    九种。第二总明。前中初二可解。就解现不现
    前中文分为二。初明现不现供养。后明供养
    得果差别。前中有三。一现对佛及现对制多
    供养。第二通现不现。第三不现供养。言若一
    如来法性即是三世如来法性一制多性即是
    一切十方制多法性者。真如理同法身体一。
    今时菩萨对一如来及一制多缘其法性兴供
    养意。即是运心普遍十方如来及制多真如
    咸兴供养。第三于不现前一切如来一切制
    多总对三世佛及制多施设供养者。当运心
    时不见佛及制多。总对余方现在之佛及与
    制多。并想过未佛及制多不现供养。下明得
    果。得果有二。一成因德。二成果德。因德有
    三。一摄梵福广多功德。二明离过不堕恶道。
    三能成胜菩提资粮。文中略明不现前供以
    成因德。成果德中。先明现供唯对一佛及一
    制多心境少狭唯得大果。次缘不现佛及制
    多心境渐宽得大大果。三供现不现前境普
    心遍行得最上果。次明自作教他中。初明三
    种供养。后明得果不同。言不依懈惰诸逸
    处者。旧论无处字。云处者。今谓常所倚卧及
    过非之处也。不得依此处而设供养。解财敬
    中。若旧论云无尽财胜财。然勘梵本无胜财
    语。今云无量财者。已得定自在菩萨所现财
    物以用供养养无尽故。三藏云。远法师无尽
    者多也。广大中景云。初牒前起后。谓上所陈
    财敬供养以牒前也。下辩广相。若多妙者。此
    二明物广。若现不现若自作教他作者。此四
    明事广。若淳净心下明其心广。下以向前七
    供养善迥求菩提。释广大义。基云。七种名上
    是多所供养。即奉施无尽财是所妙供养。第
    三又即如上所陈财敬供养是总。总言如上
    陈若多供养第一妙供养第二。乃至淳净心
    猛利胜解为七。远师云。若诸菩萨于如来所
    为一。制多所二。乃至财供养多妙等三。现
    前四。不现前五。自作六。他作七。若淳净心下
    释上支心。义意有妨。又文意有违。何以为
    七者。此中明广大。意在菩养以及物自求菩
    提。而取如来制多者。不然。所供养境故。法
    师同此。今大师依第二释以多财为第一。财
    妙为第二。乃至纯净心第七。测同远师。无染
    供养有六者。景云。一不坏轻慢。二不住放
    逸懈怠。三不轻弃掷不散漫心无杂染心。四
    不诈设供养。五不得雌黄涂于经像以其臭
    故。不得苏灌洗像。六不以局崛罗香者。烧时
    大臭故。似此间烧胶臭。遏迦华等臭华香等
    而为供养者。此华大如人手。色赤似肉。则是
    盘立时缚迦华。泰云。西方人供养诸天及鬼
    神形庙。或以雌黄涂酥灌洗。皆是臭物故名
    染污供养。菩萨不尔。局崛罗此言安悉香。遏
    迦华是赤色华。皆是供养神鬼香华。故不应
    供养佛也。基云。言无染有六者。谓有五供养
    字为五。于第三供养字中分二。不轻弃掷者。
    谓不掷物供养即为一。不散漫不杂染为一。
    故有六种。远师此中全别。测云。一自手供养。
    二离轻慢。三离放逸等过。四离轻蔑等。五离
    [言*舀]诈贪。六离财物染过。上来别明九种供养。
    自下总明。于中初明以三种财为前九种供
    养。二明自在菩萨化事供养。三种财者。一自
    力得。二从他得。三得众具自在财宝。第二文
    中即有四句。初明化众多身恭敬礼拜。二明
    一一化身化出多手持华供养。三明一切化
    身出妙音声歌赞于佛。四明化出诸庄严具
    供养如来。下云由此菩萨已得证入不退转
    地等者。测云。谓由已入第八地已上。故常在
    净土恒见诸佛他受用身而作供养。又解。不
    退有二。一八地已上证得无相无功用故任
    运恒有进无退。二初地已上证见真如无分
    别等诸见烦恼及诸苦触所不能动。今于此
    中通据一种不动也。上来广明有财供养。自
    下明无财力运心缘彼大千界中所有三品供
    具供养如来。上来总是前九财供养讫。下明
    第十行之供养。初正明行。二??量显胜行。中
    景判为六。一修四无量。二修四法。三修习随
    念。?焱夏洗嗽坡砸遄芤濉H??安?廾坌?br> 习随念。四信解离言真如。五修三学。六修六
    度四摄。基云。言修无常想苦想无我想者。此
    为三法印也。不言空者即无我同。故不说。又
    言其涅??修胜利想者。谓此为诵言常诵也。
    伽他为颂。?焱夏衔?槭?4搜杂谄淠??
    修胜利想则常诵也。测云。初明资粮道。二少
    时下明方便道。三离言法性下明见道。四何
    况下明修道。前中初明四无量。次明四法印。
    后明四念。则佛法僧波罗蜜多。如是菩萨于
    三宝所下第二明兴供养时发起六种增上意
    乐。邬昙妙华者。此间无名可飜。西方大有。此
    树无华。但在叶间有子而出。轮王出时方生
    华也。如青莲华有华无子。与邬昙钵树有子
    无华正相违也。自下第二解亲近善友。先为
    七问。于中前四问善友体相。后三问求法者
    相。前中初问成几功德能为善友。二问几德
    相应能为善友所化不虚。三问成就几相令
    他远闻极生净信。四问由几种相于所化生
    为善友事。后三问文可知。下依七问次第解
    释。言胜妙威仪等者。测云。于初句内有四句。
    初句久习今成。第二被服祥审。第三三千
    威仪都备。第四举身齐整望之俨然。言四于
    善友若正依止于如法义若合若离随自在转
    等者。基云。谓所依止师说法。若与旧同名合
    若别名离。或依经论等名合。若别出见经
    不依等名离。并如法之见也。随师自在而不
    倾动。又自性名合差别名离。又合者即令此
    义相符。如因明中合等。若离者令此义别。如
    因明中离等。一作宝想难得义故者。教法难
    得。二作眼想者。由法开导得广大慧因。如眼
    导引能有所得。亦可教法开导能生慧眼。是
    眼因故名作眼想。因受果名。三作明想。已得
    广大俱生慧眼者。牒前义也。于一切所知等
    照义故者。教所生慧等照名明。因受果名说
    教为明。第三解修四无量中文三。初约三缘
    修四无量。二对百一十苦偏明修慧。第三结
    叹胜利之相。前中复三。初举数列名。第二解
    释。第三义门分别。前中将解先释名体。体者
    景云。谓四无量慈悲喜舍。若众生缘者。依小
    乘说唯假想观。慈悲即用无恚为体。喜是喜
    根。舍是无贪。依大乘解通有假实。若初学菩
    萨为调心故假想修习。出体如前。若久学自
    在与乐拔苦能有实益。即用智慧为体。法缘
    无量。即用诸佛菩萨人空观智以之为体。唯
    观五蕴因缘假有毕竟无人。由此观智说示
    有情令其同得。名为法缘四无量心。故维摩
    经说。云何观众生。答如?鞴妊俊H缧胪愉∩?br> 见。如阿那含人胎。如阿罗汉三毒。如得忍菩
    萨贪恚毁禁。若尔云何名慈。答曰。得此法已
    为众生说。是即真实慈也。无缘四无量者。即
    是无分别智。远离一切分别戏论。由得此智
    见平等理利他事成。是故此时名证极爱一
    子之地。故无缘慈无分别智以为体性。涅??
    亦云。无缘者。缘于如来无缘法身。如来离分
    别故名作无缘。问曰。证智缘理既无分别无
    利物相。云何名慈。答曰。如诸菩萨为利有
    情求如意宝。得此宝时虽无分别。能随众生
    福力上下起云雨宝利益事成。此亦如是。本
    为利他于多劫中修习此智。得此智时虽无
    分别。而随众生福力上下起后智云施法施
    财雨种种宝。一切成办。虽无分别而是大慈。
    若尔云何论中皆判此智名为自利。答曰。差
    别二智故作此说。今据后智利他事成皆由
    智故说证智是真慈体。基云。慈无痴善根为
    性。悲无?善根性。喜无贪善根性。舍如舍数。
    若依小乘。为除与上相违惑故假以明观。而
    今大乘以所缘三境故实起无量救之。释其
    名。哀怜名慈。恻怆名悲。庆物名喜。亡怀名
    舍。并从义得名。此就众生缘中释名。若然法
    缘无缘慈悲喜舍云何得名。法缘无量是人
    空智。无缘无量是其证智。二智起时实无哀
    怜恻怆等四行差别。由此智故能起有情缘
    中慈悲喜舍别相行解。从果受称。是故亦立
    四种之名。解释中有二。初举四无量境。二对
    境辨修。初云若诸菩萨于其三聚一切有情安
    立以为无苦无乐等者。一邪定聚。谓作五逆
    定入地狱故。二正定聚。得忍已去定得涅??
    故。三不定聚。除前二外余众生是也。大小共
    许此义。今瑜伽约三乘定性众生名正定。无
    三乘性人名为邪定。三乘不定性人名为不
    定。菩萨初学于此三聚假想安立以为三种。
    一无苦无乐即慈境。慈能与乐。慈不缘苦。缘
    苦悲故。慈境无苦。为无乐者。而与之乐故。
    无苦乐是慈境。有苦者是悲境。有乐者是喜
    境。喜彼乐故。则前三境通是舍境。测云。若?
    分别。四禅已上名无苦无乐。三恶趣名为有
    苦。三禅已下乃至欲界人天名为有乐。巨细
    分别。于无色界具有三种。故智论云。摩诃衍
    义说四无量通缘三界通漏无漏。对境辨修
    中。初对初境修三种慈。二如有情缘下类明
    对三境修三无量。前中虽不牒无苦乐境。如
    有苦等境而言与乐即已解竟。安住无倒者。
    测云。但于蕴中假立有情无真实我。故名无
    倒有情等。第二类明。言远离痴?贪惑者。景
    述两释。一者云。舍所缘生无苦乐者多生于
    痴。由舍无量令彼舍痴。有苦有情多生于?。
    由舍力故令其舍?。有乐有情多生于贪。由
    舍力故令其舍贪。故道如其次第离痴?贪
    修舍俱心。二云。一切有情或有一分于菩萨
    身不生苦乐。如是之人多生菩萨痴心。或有
    一分于菩萨身是怨生苦能生菩萨?心。今
    时修舍于能生苦有情不起?心。一分是亲
    生菩萨乐。菩萨于彼应起贪心。今时修舍不
    起贪心。故云随其次第离之。基解亦同之。又
    云。又令生离惑至圣果位而放舍之名舍。又
    怨亲平等故名为舍。此亦且约令离三惑。前
    三现乐非利益。舍一令离三惑。当来出苦名
    利益。此中已下第三义门分别。初辩三缘有
    共不共。有情缘者与外道共。道理亦与二乘
    共也。法缘共二乘者。二乘亦观唯法无人。此
    法缘者不共外道。以诸外道皆有我执故无
    法缘。无缘唯大乘有。次就利乐分别。景云。前
    三唯名安乐意以与现在及世间益故。舍名
    利益意以与后世及出世益故。泰云。前三无
    量正能拔苦与乐名安乐意乐所摄。舍无量
    除其违顺平等利物名利益意乐所摄。三辨
    异名。自下第二对百一十苦偏明修悲。于中
    有三。初明对苦修悲。第二因解大悲之义。第
    三结叹修悲胜利。前中复三。初总明对苦修
    悲。第二问答广辩一百十苦。第三释已总结。
    就辩百一十苦中。初就增一门中明五十五
    苦。第二别就九苦门中辩五十五苦。如是两
    番如戒经说。前五十五观众生苦。后五十五
    自观己苦。前中云无差别流转苦者。即是苦
    谛。复有二苦等者。泰云。言欲为根本苦者。因
    欲故贪着内外可爱事。可爱事若变坏时便
    生诸苦也。言痴异熟者。由受痴报无黠慧故。
    若为增上猛利苦受体所触之时。即于自身
    执我我所。愚痴迷闷极自怨嗟。为身心苦箭
    所射不能自明解。若黠慧人虽遭苦触自开
    解无二箭也。景云。凡受苦触计我怨嗟。必在
    盛年已去。故言猛利体受所触计我我所等。
    现所受苦乃是前业所感。遇此报苦不知何
    从。故名痴异熟生苦。自逼恼苦谓无系外道
    者。则尼犍子悬头刺股拔发类等。一类威仪
    多时位者。坐卧立等随一多住也。后五十五
    苦不取根本九苦。但取余随生苦。第二门中
    有四种苦故。故得成五十五。复有二苦等者。
    远师云。即前二门中苦。谓宿因所生苦即前
    痴异熟生苦。现缘所生苦即是前欲为根本
    苦。但以义别故来。增九中景云。坏法尽法者。
    此据依外依果坏尽所以生苦。泰云。坏法坏
    时苦者。可坏时生苦也。尽法尽时苦者。可尽
    之法若至尽时便生大苦。前但坏不尽也。八
    法中不言苦但言利等三者。即此内明苦故
    不言苦也。谓如前说五乐所治有五种苦者。
    如前自他利品所说。一因乐。今翻云因苦。所
    谓恶业翻善业。根境顺苦受触翻顺乐受因
    苦。二受乐。今翻云受苦。即苦受也。三苦对治
    乐谓饥得食等。今翻不得苦。四受断乐谓入
    灭定。今翻之在有心位故苦。五出离乐即出
    家乐。故下言家即在家苦也。远离即得色界
    初定远离欲界结。今不得色初定故有欲界
    结苦。寂静即第二定离初禅寻乐。今不离初
    禅故有寻苦。菩提乐即三菩提。今在异生位
    故苦。故家欲界法寻异生苦。如次配之。后五
    苦中前三苦苦。次一坏苦。后一行苦。又诸菩
    萨下第二因解大悲。于中有二。初明大悲所
    缘。二解大义。旧论开新论第六自作逼恼苦
    为二。谓自作苦及逼恼苦。乘有一苦谓他作
    苦。少第十四一切流转苦及第十七随逐苦。
    故唯十八。今十九中前之八种前五十五苦
    中末。后十一苦后五十五苦中来。问曰。何
    以尔许苦来余不来耶。义曰。取一一门中增
    上者来以为大悲境故。所谓愚痴苦者即前
    二门中愚痴苦。行苦即前三门中行苦。毕竟
    苦即前四中毕竟苦。因苦即前六中因苦。生
    苦即七门中生苦。自作逼恼苦者前八门中
    自逼恼苦。或衰损苦即前九门中或衰损
    苦。宿因苦者是后五十五苦二门中宿因所生
    苦。广大苦者即是四门中总名。那落迦苦即
    四门中那落迦苦。善趣所摄苦还是四门中
    善趣苦。一切邪行所生苦即是五门中总苦
    名。一切流转苦者即是六中总苦名。无智苦
    者七门中无智现行苦。增长苦者八门中诸
    出家者贪等烦恼增益生苦。随逐苦即九门
    中第八苦名也。受苦即十门中受苦。?重苦
    者即十门中三界烦恼?重苦。显扬中广解
    五十余苦。然与此稍异。次解大义。由四缘故
    悲名大悲等者。若悲在四无量名悲不名大
    悲。尚与声闻共。初地以去菩萨亦有。若悲名
    大悲唯在佛地及第十地。问曰。何故初地至
    九地不名大悲。义曰。由四缘方名大悲。九地
    以前菩萨虽有缘甚深行苦及猛利作意二因
    缘。无长时习及极清净因缘故。由长时习等
    三缘故。极清净要第十地等故。故九地已还
    菩萨不名大悲。自下第三结叹胜利。于中初
    先结叹。次明胜利。后引说证成。胜利有二。初
    明地前修悲胜利。二明地上修悲胜利。地前
    有二。初明地前由修悲故速入初地得六种
    心。二过小乘见道无学厌离之心。悲前行心
    者。地前修悲。乃是初地悲前行心正观有情
    堕在百一十种极大苦蕴。自下第二明地上
    修悲所得胜利。谓能满六度。自下第三引说
    证成。与旧论全异。彼云若有人问何等名为
    菩萨。应正答言住大悲者是。上来解修四无
    量大文有三。中前二段讫。自下第三总结叹
    四等胜利之相。初总结叹。二明得四胜利。何
    等为四。得现法乐住一。得福资粮二。于菩提
    意乐坚固三。为生忍苦四
      菩提分品
    上来胜进行中前供养品明随缘造修行说。今
    此所明菩提分品即是内证行。如颂所列有
    十五法皆趣菩提。总名菩提分法。亦可十五
    法中第九明菩提分。从此标品名菩提分品。
    文中先问后答。答中初有二颂列十五门。后
    长行中次第别释。二颂之内初颂列九。后颂
    列六。若依十地经论明通行菩提分法有其
    十种。一信二舍三慈四悲五惭六愧七坚力
    持八无厌九论十世智。彼经惭等六法与此
    处同。信等四法略而不说。所以然者。测师解
    云。前种姓品明八种。施戒品等中广明舍等。
    供养品内广明慈悲。所以此处不论。长行别
    释中即为十五段。初解惭愧。云于自所生恶
    作有依随逐不舍而生羞耻者。景云。恶作是
    悔。悔已还作故名有依随逐。泰云。谓为悔所
    依处。然不能舍。依此悔所依处而生惭耻。当
    知是名第四依处。基云。谓由第三作恶已悔。
    悔已复作。后作依前作故名有依。测云。于已
    作善恶及疑起故而生惭愧。恶作是悔有依
    是疑。故旧论云。若是疑悔自能除灭续起羞
    耻。是名第四依处。次解坚力持姓。景云。言
    能禁染心者。即念慧为性。堪忍苦性者。安忍
    是智。于多猛利怖畏无倾动性者。难坏精进
    为性。乃至能正思择。还是智也。寻文采拾。即
    用念慧精进为坚力持性。测云。性勇相应下
    出持体也。言性勇者是精进。言相应者是定。
    能思择者是慧。故庄严论中问无畏体相云
    何。偈曰。进定慧三起也。第三心无厌倦者。景
    云。即用无足精进慧悲三法为体。五因缘内。
    一自性有力。二数贯习。由此二缘故无厌倦。
    下三出体。第三精进。第四妙慧。第五悲心。故
    知三法为体。测云。旧论云不动。今此云心无
    厌倦。若依庄严论名为不退。四门分别。一品
    类者有三。一闻法无厌不退。二恒大精进不
    退。三生死苦恒不退。二依止者有二。一惭二
    勇。有惭者不退退者可羞耻故。勇者不退退
    非猛健故。三自性者。谓欲乐大菩提。欲乐若
    回即退故。四差别者有三。一未成谓信行地
    菩萨不退。二成谓初地至七地菩萨不退。三
    极成不退谓八地已上菩萨不退。故知以欲数
    为无厌倦体。第四善知论者。景云。此即有四。
    初一闻慧。第二则于已下次辩思慧。第三如
    是知法知义已下温故不忘即用念与精进为
    体。第四又为了知已下知新亦通闻思。测云。
    若依庄严名为知法。六门分别。一知法者。谓
    知五明论。二知业法者。谓知自利利他以此
    为业。知内论者。为自修及为他说。知因论者。
    为申己义及屈他义。知声论者。为自善音令
    他信受。知医论者。为除他疾。知巧论者。为令
    他解。三知论相。谓知此五论得有五因。是菩
    萨知论相。一闻得。二持得。三诵得。四思得。
    五通得。菩萨先论有闻。闻已受持。持已习诵。
    诵已止思。思已通达。通达者。知是功能知是
    过失。此是善语此是恶语。四无尽相者。谓如
    此智乃至无余烦恼亦无尽故。五得果者。自
    知得一切种智故。六二门者。一三昧门。二知
    陀罗尼。知论菩萨以三昧门成熟众生随彼
    化摄故。以陀罗尼门成熟佛法随所得法皆
    能持故。今此文中有三。初明闻慧。即当庄严
    论知相中闻持诵三相。二即于如是下明思
    慧。则当庄严思得相。三又为了知下明修慧。
    即当庄严通得相。于中有二。初明有漏修慧。
    后于此下明无漏修慧。能知体即慧数也。第
    五善知世间中初问次释后结。释中初知世
    间。后随顺世间。庄严论说菩萨有三种知世
    间。一身知世间。谓舒颜熙怡欢笑。二口知者。
    谓即先语慰问赞美。三谛知者。一知世生。即
    此知苦集。二知世灭。即此知灭道。广说如彼。
    就初知世间中有五。一知众生世间。二知器
    世间。三作八观。四作胜义人无我观。第五牒
    结。前中有二。初知世间于厌生死上升出离
    不如实知。泰云。无漏道能断生死名上升出
    离。而诸有情于生死出离道不如实知也。测
    云。人天异生出下三趣名为上升。三乘菩萨
    解脱三界名为出离。二知世间秽浊增减。五
    浊体性者。一寿浊。大乘以阿赖耶识连持不
    死假立命根。即以此命根为寿浊体。二有情
    浊。谓下解中云。不识父母沙门以不信为
    性。若婆罗门以?x慢为体。不畏今后世罪
    以无明为体。不修善等以懈怠为体。即以五
    法为有情浊体。若同时五蕴者。通五为体。三
    烦恼总浊。谓除见及前五余烦恼为此浊体。
    见浊谓五见者。下表异取内道妄见为体。即
    不正智也。劫浊谓饥馑疫病以触中二数为
    体。刀兵以四尘或五蕴为劫体。若约界分别。
    唯欲界唯南阎浮提。所以知者。文中自说。如
    于今时人寿短促等。乃至如于今时渐入饥馑
    劫等。若论对治。由行杀故得于短命。今修不
    杀离于命浊。由不恭敬痴悭懈怠故有情浊
    起。若修恭敬离痴悭等离有情浊。若得圣道
    离烦恼浊及离见浊。劫浊者。若于今世一日
    一夜持不杀戒。终不生彼刀兵劫中。若以一
    食施僧福田。终不生彼饥馑劫中。以一诃梨
    勒果施于病人。终不生彼疫病劫中。言习非
    法贪者。不避母女及以姊妹等。不平等贪者。
    贪取他物。渐次入饥馑中劫等者。当知今时
    已入三灾之内。然未究竟。究竟饥灾至三十
    岁时。病至二十岁时。刀兵要十岁时。又诸菩
    萨于其世间下第三作八观。旧论略无第四
    于能往趣世间集行有余七句也。景云。言于
    世间者。即观苦也。于世间集于世间灭者。即
    观集灭也。于能往趣世间集行者。此观受也。
    因受生爱。爱是集体受为往趣。集之行也。余
    处但作七观不观于受。于能往趣世间灭行
    者。此观道也。爱味者重观于集。过患者重观
    于苦。及出离者重观于灭。略不重观于道。以
    能观心即是道故。以集是生死之本所以三
    度观之。泰云。于世间集者受因也。基云。问
    曰。何以集谛三重观空谛灭谛二重观耶。义
    曰。苦集深可厌故二三观之。灭甚可忻故亦
    重观也。又前五观四谛唯重观集。趣集之行
    谓受者。以深可厌故故重观之。前别观四
    谛下重观四谛。爱味谓集谛或是苦谛。过患
    谓苦谛或是集谛。出离谓无漏二谛为一观
    也。测云。相传解言八种观者。以七处善为七。
    无我为第八。此说不然。三藏勘梵释论而释
    之。义同景师。上之八观名安立谛观。下第四
    明人无我胜义之观。谓此长老有如是名等
    者。旧论但有前七略无第八尽具寿量边际。
    自下第五牒结前四。可知。上辩知世间竟下
    明随顺世间。于中有四。一明化顺物情爱语
    行转。二若识不识下明化称物机利行转。三
    或为现法利益事义下明化遂物心施行转。
    四于所应作彼彼事中下明化合时宜同事行
    转。十四垢业者。此出阿含善生问经。彼解十
    业云。离四结业。谓杀盗邪?H及以妄语。离四
    非处所起之业。谓贪?痴怖。离六损财。所谓
    一耽酒。二博戏。三放荡。四耽着伎乐。五恶友
    相损。六懈怠?龆椤2匾??秸摺1宋史鹧浴?br> 如我事于六方鬼神未知佛法亦同我否。佛
    言。我佛法中亦说众生事于六方。但不同汝。
    所谓父母为东方。师长为南方。妻子为西方。
    亲友为北方。奴仆为下方。高德沙门为上方。
    供事六方名为藏隐。远四恶友者。一畏伏友
    以畏故伏非好心。二美言友心不真实。三敬
    顺友善恶但顺是。四是恶友恶事皆作。摄
    四善友者。一止非友。二慈愍友。三利人友。四
    同事友。依彼阿含经一一别解。但旧地持云。
    离十四垢业。谓隐覆六方。难四恶友。摄四善
    友。地持应是错也。尸?抑斟日摺4擞χ副税?br> 含中说。从彼诸经人以为名。此名顶髻持。下
    第三总结。云如其世间正所应知者。结其第
    一知世间也。如其世间正所应所转者。其第
    二随顺世间也
      第四十五卷
    十五门中前五已讫。自下第六明修四依。分
    之为三。初明修正四依。二明略现四量。三明
    修功能。前中景云。四依次第经论不同。略有
    五种。一观入次第。如成论说。第一依法不依
    人。第二依了义不依不了经。第三依义不依
    语。第四依智不依识。此就闻思修等观入次
    第。初依法不依人依了义经不依不了。简非
    取是习成闻慧。第三依义不依语。简非取是
    习成思慧。第四依诸贤圣智行之法习成修
    慧。第二从本起末作用次第。如涅??说。第一
    依法不依人者。法是真如理体。第二依义不
    依语者。义是佛果。所谓般若解脱法身。依理
    成德故次辩之。第三依智不依识。智是佛智
    即是用。闻依德起用故次辨之。第四依了义
    经不依不了者。依智起说故后辨之。第三举
    果寻因以明次第。亦如涅??经说。第一依义。
    义即般若解脱法身。此是佛德是以先论。第
    二依法不依人者。法是真如之理。果依理成
    故次辨之。第三依智不依识。智是了因。由智
    显如故次辨之。第四依了义经不依不了者。
    由依了义经教渐修习故方成证理之智。故
    次辨之。第四举深寻浅次第。如维摩经法供
    养品说。第一依义。义是二空所显真如。第二
    依智。智是证智。依理方起故次辨。第三依了
    义经。经是义诠。前所辩义由诠故显故次辨
    之。第四依法。法谓地前行法。依于行法修习
    方得证理之智。第五依义道理起修次第。如
    此中说。初依义不依语。即用教下所诠一切
    义以为所依不依于语。虽复依义。义若与彼
    四道理法不相违者。方可得依。是故次辩依。
    第二法。法是四种道理之法。此上二种依义
    道理以明次第。后之二种起修次第。第三依
    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即诠三性教法为了
    义经。余教不了不可为依。由依了义教故修
    成证智。是故第四次辨依智不依闻思。基云。
    依诸经论次第不同。如涅??经从果推因说
    次第。谓真如是果。可依真果不可依人。即缘
    如智名义。可依此义不可依语。即因此智起
    后得说法。可依此智不可依识。既闻法已可
    依了义不可依不了义。又却推从因至果。即
    以法为证真如。智即是因义。为真如即是果
    可依了义。即先观因后方观智不依于识。合
    此五重不能烦记。今此文即为第三重也。测
    云。此四依中前二明摄法次第。义能成行故
    先为依义为理也。义藉诠显故次依法法为
    教也。后二明起修次第。依前教法修习正解
    故。次第三依了义经。依理义修习起行故。次
    第四明其依智。?说大说者。测云。谓胜论等
    外道所说名?。诸佛所说名大说。正慧了此
    说已以道理圣法为依。不同庄严论唯用教
    法为依。于真实义者。谓于四种真实理。法??br> 奈耶者。此有两释。一云。法是二藏。?衬我??br> 是?衬我?亍6?ㄊ侨?亍<词侨?孛鸲裰?br> 用通名?衬我?1拘砸逭摺;?啤<粗罘ū咎濉?br> 言识有八种。是识之本性。小乘不了义不说。
    故辨于本性亦不能了也。测云。依于一切异
    种种门辨尽所有性如所有性。故云依种种
    门辩本生义。依智不依识中基云。闻思是智
    何故不依。义曰。虽是智散智也。未圆满故不
    可依。若尔世间非应可依。义曰。亦不依。且
    以三慧相对。今不依者。论唯言闻思慧。其修
    慧中亦有不依也。显四量中景云。谓所说义
    即是依义。正理者即是依法。大师者即依大
    师所说了义经也。修所成慧者即依智也。第
    七明无碍中景云。四并用如量智为体。法无
    碍中一切异门者。名味句教多种差别故名一
    切异门。尽所有性者。教诠俗谛。如所有性者。
    教诠真谛。亦可直就俗谛中总诠俗谛名尽
    所有。别诠俗法一一差别有多义门名如所
    有性。直就诠真理亦二义。如总诠真如名尽
    所有。别诠真如名为无生无灭法界实际等
    义名如所有。义无碍中谓辩所诠义种种不
    同名一切异相。余义同前。并言依修所成。故
    知唯取修慧。释词无碍则善知方言训释不
    同。辨无碍中于一切法一切品别。所对机根
    及能起业差别非一故名品别。若机若业皆
    有尽所有性如所有性分别可知。基云。法以
    能诠之教也。能诠慧是法无碍体。其义无碍
    解。即前法下所诠之义。故能诠法中有异门
    之言。所诠义中有异相之谈别也。即于能诠
    得智名法无碍。于所诠得自在名义无碍。如
    杂集第十四云。法无碍于一切名差别。谓依
    无明等于无智无见不现观等差别名中无碍
    智。义无碍智相及意趣。相谓自共相。意趣
    谓别义等。词无碍。此但有训释法言词。如杂
    集亦言。谓于诸方言音谓无量国邑众生自
    想音词。释诸论言词谓可破名世间等。以一
    音演说众生随类各得解等种种言音也。其
    辨无碍。此唯言于一切法一切品别。如杂
    集一切品别者。谓实有假有世俗胜义有等
    种种差别之辞辨也。测云。依庄严论第十卷
    四门差别。偈曰。于门相言智。释曰。第一者谓
    知门智能知义中所有名门差别故。第二者
    谓知相智能知此义属此名故。第三者谓知
    言智能知异立言音故。第四者谓知智智能
    知自能说法故。乃至下云举法者以门故。释
    法者以相故。令解者以言故。避难者以智故。
    广说如彼。第八辨菩提资粮。若依庄严论。二
    聚摄六度门。偈曰。初二为福体。第六则是智。
    余三二聚因。五亦成智聚。就下释中。余三者
    则忍进禅通为福智二聚因。五亦成智聚者。
    后由般若能回向故诸波罗蜜皆成智聚。余
    门广说如彼论中。第九明三十七菩提分法
    中。初牒前生后开列两章。后次第解。前中谓
    大乘声闻二种菩提分法名二乘理趣。菩萨
    于声闻涅??如实了知。为欲伏声闻具一切
    种智故而于其中不作证取。于大乘理趣与
    声闻别。测云。诸菩萨如实了知离言自性离
    于有无而不偏执故言而不作证。下解二章
    中。声闻菩提分法指如声闻地。解第二章文
    为二。初就三性真俗二观以明道品。二约四
    谛安立非安立观以辨道品。前中景云。谓不
    于身分别有性者。于彼他因缘身上谓不分
    别决定有性则于遍计离增益执。言亦不分
    别一切种类都无有性者。遍计所执定性身
    虽彼不有。而因缘身法不得言无。故言亦不
    分别一切都无性。则离损减执。又于其身乃
    至如实了知者。此于依他法身法真如圆成
    实性如实了知。基云。不分别有性不为遍计
    执分别身有。不分别无性者。不分别依他圆
    成二性是无。又其身远离言说自性法性等
    者。此重解圆成不起言说分别。真如是不可
    言说自性法性也。若准下如是菩萨于身等
    法不分别在等文。则亦不分别一切种类都
    无有性唯观依他。远离言说自性法性者则
    圆成实。今离言说言说不相称不同依他。故
    下文言是四谛法性。法性则真如也。即不分
    别有性是遍计。不分别一切种类都无有性
    是依他。远离言说自性法是圆成实也。次约
    四谛安立非安立门辨真俗二观道品。初云
    于身等法不分别苦集灭道者。加行智中趣
    真如观虽寻四谛而不分别名为胜义观。言
    又则于此远离言说自性法性乃至如实了知
    者。观四谛如非安立谛正体智观也。当知名
    依胜义理趣修菩提分等者。结前二番名非
    安立胜义观也。若诸菩萨随顺无量已下。别
    观八苦为苦谛爱为集谛乃至八支圣道名道
    谛等。则是安立世俗门后智观也。第十明修
    止观中。初总标两门。言无所分别当知名止
    者。静虑一缘离诸分别当知名止。次明真俗
    二智名观。次别明品类差别。言一胜义世俗
    智前行者。景云。先起于定依定修智名智前
    行。亦可先起于智依智修定故名智前行也。
    基云。则无分别智后得智之前方便定。则与
    加行智同时定。问曰。何以得知此中世俗智
    是后得智。义曰。前总标门中有二智。一如实
    真观。二安立世俗妙智。故知此中世俗智是
    后得智。二胜义世俗智果者。景云。若依定修
    智智是定果。或依智修定则定是智果。基云。
    则与正智后得智同时定是前加行定之果。
    故二智同时定体则是果也。又释。则二智后
    所生等流之定故言胜义世俗智果。则二智
    家果也。问曰。何不明二智俱时定。义曰。下第
    三第四定则二智同时定也。三普于一切戏
    论无功用转者。景云。明离恶也。泰云。是俗谛
    智也。基云。转则转灭。谓正智普于一切戏论
    想中皆能转灭。若如前解二智果者。此则说
    正智同时定之业用。若如后解者。则正明正
    智同时定。四则于如是离言唯事乃至一味
    实性者。景云。明无分别定正证真如。泰云。则
    于如是俗谛中推求言说分别性不可得。于
    离言唯事依他性其心寂静是真智也。基云。
    说正智观依他不分别有性故入一味真如
    义。若依前解则说二重说二智之业用。若依
    后解。则重明二智之业用。第三正明体。今此
    明业用也。若约位者。第一在地前加行道中。
    第二入地以去乃至七地以前。第三在八地
    以上乃至九地。第四十地为止之入于佛地。
    略有四行当知名观已下文者。景云。言谓则
    四行止道前行者。此第一句明依四种止行
    以修于观名止道前行。亦可依观修前四种
    止行名止行前行。于一切法远离增益不正
    执边者。此第二句知遍计无相也。远离损减
    不正执边者。此第三句了知圆成有也。及与
    随顺无量诸法差别等者。此第四句明于依
    他因缘之法差别观也。泰云。言谓即四行止
    道前行者。四止道前方便思量观察故名四
    观也。从四观后任运而转不作意思量即名
    四止。基云。谓即四行之止道前行是第一即
    加行智。前四止中之前行智有有漏闻思也。
    且论四止行之智。其实与第一止同时观是
    加行智。亦在此第一摄。离增益执第二。离损
    减执第三。二即无分别智离二过也。及与随
    顺乃至安立理趣是第四后得智。此四智地
    地皆有。别配稍难。下第三结也。第十一明方
    便善巧。先总标举。后别征解。既言为内外二
    别。何得内中有成熟众生之义外中有自成
    之义。义曰。于内中虽言外众生。意取菩萨心。
    故言内。于外义在有情。不存于内自熟。解外
    六之中。初征开六。后次第解。于中初别解前
    二。次总解后四。一月不食是外道计。投岩赴
    火是尼犍子计。婆罗门吠地迦呪者。此云明
    呪也。究竟净谓为无漏出世净也。解后四中
    先并作四问。第二解释。第三总结。释中开六
    章门。后次第解。解初方便中。谓诸菩萨乃至
    又于趣入遍缘一切三摩地门能为随顺等以
    来明随顺。以下明会通。随顺顺彼。会通为释
    经说。随顺其生欣乐方便偏缘故也。随顺中
    先爱语则美语也。次布施亦复现行近施随
    顺转等者是也。近施随顺转者谓随起施而
    摄近之。或近施则行施摄事而近之。随转则
    同事摄事。由布施财同伴事除所生恚等。生
    爱敬下明利行。为现神通记显说等者则三
    轮也。又于趣入遍缘一切三摩地门能为随
    顺教授教诫等者。谓有三摩地能遍缘一切。
    则一切种智定也。若有趣入者随顺彼故教
    授教诫是此中意也。会通中。云为彼说言此
    经不说一切诸法都无所有但说诸法所言自
    性都所有等者。不说依他等二性都无。然说
    遍计所言自性是无也。虽有一切所言说事
    依止彼故诸言说转然彼所说可说自性据第
    一义非其自性等者。虽有依他等所言说事
    依此事起遍计言说。如此言说所说自性如
    兔角故据第一义。非如遍计所执言说自性。
    言无事则无遍计事也。非无依他。譬如空中
    有众多色色业可得容受一切诸色色业等
    者。此喻真如。如空遍计如色等。如下唯遣遍
    计诸似色色业证真如似空之性。又如幻梦
    悲如显现如实是有等者。上来明喻真如似
    空。色业似遍计就此以下喻依他如幻等。如
    遍计执者非有如计实人等。其假相似不无
    则依他也。如是诸法如愚夫言说串习下。总
    结上来明依他圆成有遍计无也。约胜义离
    言自性。此性非无所有存二性也。由此方便
    悟入道理一切诸法非有非无犹如幻梦其性
    无二者。此结上三性。言遍计亦非有非无非
    有同兔角也。非无有妄情也。依他亦尔。非有
    如遍计也非无有假梦也。圆成亦尔。非有同
    遍计非无胜义有也。不取小分不舍少分等
    者。不取遍计不舍依他真实。不作捐减者。知
    二性有也。不作增益者。知遍计无也。故此道
    理无所失坏。十资身具者。相传云。如下田宅
    等以为十种。此说不然。今依意识相应地文。
    究竟善巧中。初问二解三结第四别解清净
    究竟义。第二解中明八相。文中不具。具足应
    言一住都史多天。二下生入胎。三住胎。第四
    初生。第五出家。第六成道。第七转法轮。第八
    大般涅??。文中阙少四事加一苦行。又以净
    眼观察世间勿使有情作如是谤但由梵王躬
    自来请敬梵王故宣说正法非于有情自起悲
    心等者。泰云。为坏计等一类有情故。于菩提
    树下梵王初请不则为说。以佛眼观五拘邻
    等有机故。后至鹿园方说法也。第三总结。云
    若略广者。有释。约别解六或略或广。随顺要
    契究竟三广。余三名略故云也。第十二解四
    陀罗尼。先问后答。答中有四。一举数列名。二
    征问别解。三约位分别。四明得因差别。景云。
    法义呪三持用如量智为性。忍持通用如理
    如量二智为性。若约法数出体。法义二持即
    用念慧为性。呪持一种用自在定为性。以禅
    定力加被诸呪文句令有神验。第四忍持即
    用智慧为性。即是法思性解忍为性。基云。能
    得忍陀罗尼者。以无分别智为忍体。即证真
    如。能得忍者即加行智。能有持呪功能得证
    真如故。三藏云。此以无分别智为体。若尔何
    故言能得忍。此于加行道中持思此呪故速
    得真智证于真如。故下文在胜解行地。解第
    四中初云成熟妙慧者出体也。第二独处空
    闲已下明方便。第三于佛所说下广明修相。
    基云。言成就自然贤四因行者。谓在地前。具
    足妙慧者。即成就趣出世妙慧也。或于不动
    因行中具足妙慧。言独处空闲等者。泰云。空
    寂之处眼所游略无物可观。故名空无有物
    见路而行也。景云。不畜资缘见路而行。夜无
    他涉待晓方进。广明修相中有三。初举无义
    呪词为思惟境。二于呪句正起思惟。三由思
    惟成忍胜义利。呪词有二。一是有义。二者无
    义。即举无义呪词思惟观察。类知一切随言
    自性皆不可得。由此思性得成于此陀罗尼
    忍。第二文云则于如是呪章句义等者。景云。
    谓依于无义呪句正起思惟。类知一切言说
    自性皆不可得名为通达。言了知如是诸呪
    下重明通达长牵成句。谓了知如是诸呪章
    句都无有义是圆成实但唯无义。如实了知
    此章句义所谓无义。是故过此呪文之外无
    余义可求。基云。谓此呪无有义但。唯有名谓。
    地前菩萨诵此无义之呪亲除计执。此唯但
    名何处有义。故知诸法但有妄计名无如实
    执义。故不可依名生执。由此思惟故便能入
    真观证菩萨忍。备云。呪句正诠依他圆成离
    言无生故。菩萨谛思自然得解无生法忍。论
    云无义意在于此。法义成中而不决定者。由
    有谬错。亦不坚住者。由有退故。亦不广大者。
    持有分齐故。非如无边。第十三解所修正愿。
    初问后答。论愿体性诸师不同。有古师依成
    实以忍为体。备师云。以智为性。故此论云智
    于后后希求故。三藏云。思欲信上假立愿也。
    景师云。用胜解欲思信为体。答中则辨五愿。
    发心愿者。准对法论发心有二。一总二别。今
    此初发心则是总也。受生愿中云随顺饶益
    有情诸善趣中者。问何以此中不言随顺生
    恶趣中。基师解云有二意。一谓善趣利多恶
    趣利少略不论也。二顺八相唯在善趣故。又
    恶趣无自在为王等化故。又说善趣时意显
    生恶趣从胜处说唯论善趣。正愿中云若总
    若别者。有释。总求诸德名总。别求戒定等名
    别。第五大愿从正愿出。大愿差别有其十种。
    案地经辨十愿与此论大义同。彼云一供养
    愿。二受持正法愿。三摄法上首愿。四增长众
    生心行愿。五教化众生愿。六知世界愿。七净
    佛国土愿。地论释云。净佛国土相有七种。一
    同相。二自在净。三庄严净。四受用净。五住处
    众生净。六因净。七果净。如彼广释。地经第八
    愿得一切菩萨同心同行共集善根无怨嫉故
    一切菩萨等观故。第九三业不尽愿。第十成
    菩提愿。第十四辨三解脱门。初辨三相。次明
    建立。后结劝修学。前中景云。此明大乘不共
    三三摩地以无分别智相应定数一体义说。
    下约十六行辨三三摩地与二乘共。基云。此
    中空意若相见道唯苦下二行。无愿文意由
    有烦恼等言故唯集四行苦二行。无相文意
    由有永灭寂静言唯灭下四。若约余处文有
    多别。一文如前。又文无愿并摄道下四行。
    余如前。有文无相摄道下四行。无愿不尔。余
    如前。有文三谛如前初释。道下四行通三解
    脱门摄。如显扬第二卷。有义空行若约断惑
    通四谛。余可知。又此中论文意在真观中义
    用分三此三解脱门。若断惑唯空行。若俱时
    亦有无愿无相义者。无愿中文意有烦恼等
    言。以唯集四行苦二行准下增减门中。总于
    有为而立无愿。无愿通三谛。又此总言若此
    中意如前说。建立三中云我及我所名为非
    有者。地持云。无我我所名无有。结劝学中
    基师云。如是乃至精勤修学者。此劝学也。于
    是建立如实了知者。结前正明三解脱门。又
    结不增减义。于余行相三三摩地如实悟入
    者。以了知此所明解脱门。于余行相如实悟
    入悉能解之。安立理趣如实悟入者。即初悟
    入真三解脱门。修习理趣如实了知者。劝修
    习三摩地之法故。下重解之。谓于其中诸声
    闻众精勤修学即学行。及圆满证即悟入也。
    更别解思之可知。今解。如是菩萨乃至修学
    者。结前正辨三解脱门相。于是建立如实了
    知者。结前次文建立门。于余行相三三摩地
    如实悟入者。举此建立例余行相建立悉皆
    悟入。余同基释

    瑜伽论记卷第十一(之上终)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