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藏经阁!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藏 > 论疏部三 >
  • 瑜伽论记卷第十(之下)

    论本卷第四十一

    自下第二明轻戒中文分为三。先总劝知犯
    非犯相。必犯罪时有品阶降故言软中上也。
    第二别解。第三总结无犯。就别解中。若依旧
    论有四十二轻戒。新论有四十三。勘当二本。
    旧论无第九杀盗等七支性罪。一向不共故
    数有四十二。新论则有故具四十三。于中若
    其八遮罪有共不共别开为二。应言数有四
    十四。又其第二十九闻菩萨藏诸佛神力不
    生信解。毁谤中两舌别开为二。应数成四十
    五。而今两处皆合故云数有四十三也。若依
    仁王经云有四十八种。然不列名。梵网经中
    有四十八。一一别说。然与此论所明戒相多
    是不同。此四十三中大分为二。初犯四十二
    轻障于六度摄善法戒。后犯十一种轻障于
    四摄利众生戒。前中初犯七轻障施。次犯七
    轻障戒。次犯四轻障忍。次三障精进。次三障
    定。后八障慧。障施七中。初五障财施。次一法
    施。后一无畏施。前中初一空度日夜不供养
    三宝。制多者此云灵庙。言若不恭敬等者。测
    云。决择说言。菩萨于摄善法戒勤修习时略
    于六心应善观察。一轻蔑心。二懈怠俱行心。
    三有覆弊心。四勤劳倦心。五病随行心。六
    障随行心。广说乃至如是六心前三生起而
    忍受者一向有罪。病随行心进后忍受一向
    无罪。余之二心若生起已而忍受者或是有
    罪或是无罪。又于作有情利益或中勤修习
    时当观察六处摄行。所谓自他财衰财盛法
    盛。此中菩萨作自法衰令他财盛此不应为。
    如令财盛法盛亦尔。作自财衰令他财盛不
    引法衰此则应为。若引法衰此不应为。如令
    财盛法盛亦尔。又作自法盛令他财盛此则
    应为。如令财盛法盛亦尔。广说如彼。今此
    中云不恭敬当彼轻蔑心。?龆栊傅≌呒淳?br> 行心。误失念而犯者即是障随行心。喜乐谈
    论等分或可六心所不摄无违犯。谓心狂乱
    者即当病随行心。自不犯不受明初地已上
    不犯。如已得四不坏净?刍。第二名利无足
    障自布施。测云。言有其大欲等者。即当决择
    六心中第三覆弊。谓为断彼生起乐欲等者。
    由发勤精进故虽数起惑而名不犯。此当彼
    六心中劳倦心也。第一于长者有德不起承
    迎生谈论。测云。此明法施。又云。懈怠忘念者
    总说喜无记心。心法暂时不进义说懈怠忘
    念。非随烦恼故非染犯也。无违犯中有遭重
    病等十句。言或有违犯说正法者欲将说者。
    泰云。谓或耆长故来违犯说法。法师为欲将
    护说法者心故不起迎。第四他施资具?x慢
    不受障他布施。第五他施重宝恒恨不受亦
    障他施。生色可染者。金名生色。以始终不变
    故。银名可染。以可染变故。或后知彼于施
    迷乱者。谓彼不欲施但由迷乱错行施等。随
    舍随受者。谓施主多乐施得财即施。若随舍
    即受。施主由是定当贫匮。故拒不受无犯。?
    都波者此云高胜处。第六悭法障法施。不犯
    中有八句。若依旧论。第七句中开为三句别
    有若字。谓若彼钝根闻深妙法生怖畏心。若
    知闻已增长邪见。若知闻已毁?柰嗣弧Q曰?br> 复知彼法至其手转布非人者。非是法器故
    名非人。旧论云向恶人说。第七于破戒者弃
    舍不作饶益者障无畏施。次明戒七中。初一
    遮罪共不共。先明共学后明不共学。小事小
    业小希望者。旧云小利小作小方便。测解。不
    能广受檀越多施令生施福名小事。不能为
    人广有所求名小业。不能积财广摄众生名
    小方便。又解。五篇戒中唯约三十事有同不
    同。于中十一不同小学。一从非亲房士乞
    衣。二过知足取衣。三过三反六默怠功素衣。
    四纯黑卧具。五纯白卧具。六减六年作卧具。
    七不揲坐具。八受畜宝物。九乞钵。十自乞缕
    使非亲里织。十一过前求雨衣过前用。除此
    十一余皆是同有此释而大小行别未可定
    判。?x世耶衣者。梵云俱舍此云茧。西方无家
    神蚕茧唯有野神茧。蚕茧所出丝作衣名?x
    世耶衣。旧云?x舍耶衣。音讹也。第二七支性
    罪一向不共。菩萨为物权行不犯。若因守戒
    阙利物大行者亦名为犯。此一段文旧论全
    无。飜译偏脱。若依景师。此文还属戒六中
    初。今寻文相亦可同景。然以遮性不同故别
    取为一戒。于中先总标。后别释七测云。此中
    杀生据大地菩萨说。若八地已上于一切时
    恒入观故唯有善心杀生。七地已下有出入
    观位故得有无记心杀。故非地前。问地上菩
    萨不生地狱。何故言我若断彼恶众生命当
    堕地狱耶。解云。此假说而论。据实不生。嫉
    戒中出家菩萨一切不应行者。在家得行。出
    家菩萨为护世间诽谤重故制而不许。妄语
    中云为多有情解脱命难故说妄语。问曰。亦
    有菩萨为自命难不依正所知境说于妄语。
    何独为他耶。论通云。虽诸菩萨为自命难亦
    有不依正所知境说于妄语。然今说为救有
    情知而思择故说妄语。第三明邪命法生起
    诡诳现异相。第四掉动。第五起见立论令厌
    涅??于诸烦恼不应厌怖。第六菩萨自身能
    发他人不信重言不护不雪。第七应行梵罚
    利物加行不行为犯。次明障忍有四。初释打
    骂不能安忍。第二于他有所侵犯或自不为
    彼疑侵犯由慢不谢不雪。第三他侵来谢不
    受名犯。第四于他怀忿坚持不舍。次明障精
    进有三。初一染心御众。第二懒惰懈怠耽睡
    眠。第三胜心谈说虚度时日。次明障定有三。
    初为惰慢不求禅法。第二不除五盖定障。第
    三贪味静虑。次明障慧有八。于中前五约法。
    后三就人。前五中。初一起见立论不许学小。
    第二学大未精舍大学小。基云。何故不云若
    于菩萨藏已精粹究方学声闻藏非是违犯
    也。答曰。以菩萨但有日分三时学。未有于菩
    萨已精碎究舍大学小义。故于次下戒时总
    开无犯。日分三时。上分修佛语。一分学外论。
    即小乘与外论俱。下开中义等也。第三于佛
    教未精研究而精研学异论。即外道论泛尔
    俗书。第四越菩萨法碎求异道深心实?非
    如辛药而习近之者。景云。如为除病服辛味
    药即着辛味。为识邪宗暂之须披谈即爱邪
    论。又味药有除病用。外道邪论无生智用。又
    言非如辛药而习近之。基云。此外道论状同
    辛药。应厌背之不可近也。是此中意。第五闻
    菩萨藏诸佛神力不生信解增背厌谤。于中
    有二。初明毁谤有犯。后明强信无犯。景师云。
    此后段文仍属第五。基师云。此中言。菩萨
    名信佛语应强信。自知无慧眼于如来所说
    不应生谤。但知自无知不应诽谤。推佛能知
    等。是此中意也。言如来密意语言者。如密迹
    力士经说。如来秘要有三。谓身密口密意密。
    广说如彼。第六有爱有恚自赞毁他。第七闻
    说正法论议决择恒不听。第八于说法师轻
    毁嗤笑。上来三十二轻障于六度摄善法戒。
    自下有十一轻障于四摄摄有情戒。于中初
    一障同事。次一障爱语。次四障布施。后四
    障利行。前中初一不助事业。次一不共瘦病。
    基云。若准前卷十一种相无问广略。已如前
    辨。今此中但是彼十一相。初者谓于事业同
    助伴。第二于苦为助伴。此中不说第六虎狼
    狮子等畏。若依前卷无问广略。助伴令为第
    一乐事助伴。第五明救狮子等畏有二解。一
    解如旧地持标十一相三等名。二解如此论。
    略中解十一相为十一也。会此不同者。以为
    乐救苦事别所以此间开二。前卷以同为助
    伴故说合。此中以开助伴为二。故不说狮子
    等畏。又即共失财相似不论。彼卷令助伴故。
    所以论狮子等畏。又下四十三与前略十一
    相同。虽开助伴为二义。只是第一若为二。即
    十二相非十一相。问曰。何故前三十二略戒
    中不论十一相。此中以十一相属之也。义曰。
    三十二略戒中以六波罗蜜别摄故不以十一
    相属。今此十一相一一相具度。故不同前三
    十二略戒。三十二略戒义狭。此中义宽。下总
    结无犯。上来总是第一明从他正受竟。自下
    第二专精守护。由善清净求学意者。乐求受
    律仪戒心。菩提意乐者。求受摄善法戒心。饶
    益已下求受摄有情戒心。设有已下第三犯
    已能悔。初略后广。一切违犯皆是恶作者。景
    云。若轻若重皆可悔除皆名恶作。测云。即是
    菩萨四十五轻罪聚中第五恶作摄也。于语
    表义等者。测云。谓是能解语表非聋盲等人。
    大小虽异同是行人故得对之。上来三段总
    明从他正受。又诸菩萨乃至若不会过下第
    二明自障心受。若依璎珞经有三种受。一佛
    菩萨在世亲从受者名上品戒。二佛过去世
    后从受菩萨戒凡夫受名中品戒。三千里内
    无受人。要须多时悔除得好善相然后受名
    为下品戒。所余一切如前应知者。如前受戒
    已启白诸佛菩萨相现等事广学戒相专精护
    持忏悔还净。广说如前。又于菩萨犯戒道中
    无无余犯。已下第二逐难重解。于中初简声
    闻戒。声闻戒中若犯四重于现身中不可悔
    名无余犯。今明菩萨戒舍而还受故云无无
    余犯。明法师云。就前四他胜处法。第一以
    食犯。第二以悭犯。第三?。第四邪见。若邪
    见犯第四戒者不同。上中下皆失菩萨戒。若
    ?犯第三戒。上中犯者即失。下品不失。若悭
    犯第二戒。上品即失。中下不失。若合三品犯
    第一戒者皆不失。声闻不尔。故云菩萨无无
    余犯。一解。声闻戒中一切烦恼并犯戒。故云
    言无余犯。菩萨戒中起贪烦恼或不犯。若利
    益有情贪不犯菩萨戒。为自利益即犯菩萨
    戒。若?烦恼为自为他并能犯戒。故云无无
    余犯。明度无极经中贪?相对分别失戒。?
    上品失戒。中下不失。贪三品犯不失戒。次明
    须受分齐。多分应共?所起犯非贪所起者。
    景云。起?犯戒。起贪不犯。若依旧论。如世尊
    说。菩萨起?。?恼犯应更受。非受贪欲犯。测
    云。问前说四他胜处法中贪犯亦失。云何此
    贪答若依旧论但言染犯失戒非贪。是故前
    后相违。今依新论。既云多分在?。即知贪犯
    亦失。是故前后两文不相违也。言非非所犯
    者。简非?所起。下明犯之轻重。如摄事分应
    当了知者。旧论中错云如四摄品应当了知。
    远师云。四摄品中无此义。不知为指何经四
    摄耶。彼不知此论别有摄事分第九十九卷
    说。上明依戒修学。如是菩萨依正一切自??br> 奈耶下第二明学戒胜利得三圆满。如是若
    略广宣说已下大文第三结上在家出家戒
    文。如是广宣说者。结上广明三聚戒文
      第四十二卷
    难行戒有三。第三中准旧论即有三一切。一
    一切修行。二一切住定。三一切忆念。一切门
    戒有四。一正受戒。即从他正受及自净心受。
    二本性戒。谓十信已前由性种力所起身语
    恒清净转。三串习戒。即入十信已去习种姓
    中所有自利戒体。四方便相应戒。即四摄事
    利他戒也。善士戒五种如文。一切种戒中。尸
    罗庄严如声闻地者。旧人等知十七中自有
    声闻地所辨庄严之事。谓言别指小乘经中
    声闻地讫。止息戒等七者。景云。初是律仪戒。
    二转作戒。即摄善摄生二聚戒也。三防护戒。
    即总护前二以为第三。后四是果。第四大士
    相异熟戒。即三聚戒得涅??相。第五增上心
    异熟戒。即前三聚得上二界果。第六可爱起
    异熟戒。即前三聚戒得欲界人天果。第七利
    有情异熟戒者。此当利他戒果。泰云。止息是
    止持。转作戒是作持转名为起。有所起作名
    转作戒。测云。增上心异熟戒者。谓定共戒能
    感色无色界异熟果。利有情异熟戒者。谓感
    人报殊胜果摄利有情。遂求戒者。旧名息苦
    戒。有八种。谓身语七。不善业道及手块杖等
    杀之方便以为第八。基云。问此中何故不论
    意三业也。义曰。若取意三参身口七即为十。
    若十者不成增数门。是以不取。前一切种门
    有六种七种。后二世乐有九门。今此遂求乘
    上来合增为八。故不取后意三以成十种也。
    又前七所发身口不离后三。能发身口必由
    后三故不论也。若尔岂无起后三耶。义曰。
    虽有隐不说。摄在能发前七中故不说也。二
    世乐戒中景云。遮止是律仪戒。开许是摄善
    戒。摄受调伏是饶益有情戒。无过者应摄受。
    有过者应调伏。此之四种总是戒度。余五度
    俱行戒复为五种。因戒得定名现乐。后得菩
    提名后乐。基云。即遮止开许摄授调伏为四。
    不取身口二业也。及五度不论戒度。此九即
    戒度也。测云。初分戒为四。后五度为五。合为
    九种。前四中前二自行后二利他。亦可前二
    就法分别。恶即遮善法即开。后之二门对人
    分别。善者即摄恶者即伏。此四是别解脱戒。
    后五中静虑俱行是定共戒。慧俱行是道共
    戒。施忍精进三俱行亦是别解脱随行摄。清
    净戒有十。景云。初一是受。第十明持。中间八
    种明离戒障。言不太沈及不太举者。由太沈
    故违犯于戒。设生惭愧亦复微薄。今远离之。
    由太举故非应悔处而生悔愧故今亦远离。
    泰云。不太沈举者。菩萨若犯戒时起增上惭
    愧也。又有人实不犯戒辄生悔愧名非处悔
    愧。是大举心菩萨亦离也。基云。十相如地持。
    此中第二彼开为二。太沈为一太举为一。摄
    此第六轨则第七净命为一。其实轨则净命
    义别不可为一。彼之谬也。此第二中太举戒。
    言非处者。谓据戒大过遂持非处可持之处
    名处过。此可持不可持处为非处。若大举过
    此至非处可生悔愧也。测云。如下七十五卷
    决择云。复次前戒品中已说十种尸罗清净。
    当知初一是意乐清净。余九是加行清净。于
    加行中复有五种。一无间断缺加行。二遍修
    加行。三通向加行。四助伴加行。五守护加行。
    第二第三为初加行。第四为第二加行。第五
    为第三加行。第六第七第八第九为第四加
    行。第十为第五加行。其第二第三明无间加
    行中。前一明离沈举以明无间加行。后一离
    懈怠等明无间加行。言太沈等者。明离小犯
    生于悔愧妨利他行。太举等者。于非戒处作
    悔愧。如外道鸡猪戒等。言如前所说五支
    不放逸者。指前戒品初持。谓三际俱行及先
    时所作俱明随行不放逸行。后摄事分亦明
    之。若依旧论。第六第七合之为一。今开为
    二。第二第三合为第二。准决择无间缺加行
    及助伴加行。得知旧论开合者错也。上来解
    九门净戒讫。下第二明戒胜利中。初明大尸
    罗戒当得菩提。二明未成佛来得五胜利。五
    中初二现报胜利。第三第四后报胜利。第五
    通现后胜利。自下第三明戒行所作。于中初
    摄九为三。次明三聚各有所作。后明摄所
    作尽。言律仪能安住心者。因戒得定名安住
    心中品。大段有三。前二已讫。第三结中云
    唯有尔所菩萨净戒者。牒前九门。唯有尔所
    净戒利者。牒第二门。唯有尔所净戒所作
    者者。牒第三门。除此无过增者。明摄周尽
    结无增减。过去已下结前诸戒。三世共皆同
    修学
      忍品
    对境情安名之为忍。此品广明故云忍品。文
    中初问。次释。后结叹功能。释中有二。初开九
    章。二依章释。自性中云或思择力为所依止
    等者。景云。乃至堪忍怨害者。他不饶益忍体。
    此对一切苦具能忍故云遍于一切。对一切
    怨家等人能忍故云普于一切。以此文势偏
    解他不饶益。亦可思择力等明他不饶益忍。
    遍于一切已下明安受苦忍。普于一切已下
    明思惟解忍。言由无染心者。无志善根也。
    纯愍故者。众生缘悲也。者此后文顺于前
    解。泰述四释。一云。思慧忍名思择力。修慧忍
    名自性。以修慧自性能堪忍故。二云。地前忍
    者思择力。由作意故。地上忍名自性忍。任运
    起故。三云。初学忍名思择力。久学成名自性
    忍。前忍遍一切皆能忍。后忍普一切皆能忍。
    又释。遍一切众生皆能忍。普于一切事皆能
    忍。一众生中有多事。谓或打或骂等事非一
    故也。基云。竖通三界名遍忍。横润四生是普
    忍。又总通有情是遍忍。通怨亲是普忍。如是
    无量分别。由无染心能悲愍故者。依地持。无
    染心即无贪。以忍依无贪及悲心号忍。今无
    染心。染心即贪亦得。又即?亦得。测云。思择
    力为依者。明其忍因。或由自性者。对缘正出
    自性忍体。于中初正出忍体。遍于一切等者。
    对有情能忍。后普于一切等者。对法能忍。由
    无染心能悲愍故能忍者。释成忍义。由贪染
    爱己身逢违即忿。故依无染心能有堪忍。由
    ?无悲怜物遇违便怒。故依悲愍能有堪忍。
    一切忍中初征次释后结前开后。释中有二。
    初约人分二。后约境开三。于中无约二开
    三。后依章列释。前中一耐他怨害忍。景云。用
    无恚及众生缘悲为性。测云。用无叹及慧为
    性。二安受苦忍。用精进及慧二数为性。三法
    思胜解忍。景云。用智慧无缘大悲为性。测云。
    用定慧二数为性。依章释中。初释耐他怨害
    忍文分有三。初问次解后结。解中有三。初举
    忍境。次应知如是学下对境修忍。后云何名
    忍下释忍者义。初云猛利者是重苦。无间者
    相续苦。种种者是多苦。长时者是久远苦。从
    他所生众苦现前者。则前四苦现前逼迫。对
    境修忍中有二。先修三观后修五想。言三观
    者。一自惟往业观。二诸行性苦观。三以小呪
    大观。言于性苦上更增是苦者。一切有漏法
    以行苦为性。即此性苦上增苦苦坏苦故云
    也。然五想中初结前略标。第二广释。亲教轨
    范尊似尊等者。和上名亲教师。?梨名轨范
    师。大同学及有德人名尊是此下类名似尊。
    无常想中云诸有情若生若长者。基云。生谓
    化生类增长故。长谓余三生渐增长故。今解。
    初生长大终归于死。释名中景云。自无愤勃
    不报他怨者。于怨能忍也。亦不随眠流注恒
    续者。设暂起?不久相续。测云。自无愤等明
    无上心。亦不随眠等明种子断。次释安受苦
    忍文分有三。初问次释后结。解中有三。初举
    昔况今总标能忍。二云何下广释一切事苦
    三。又诸菩萨虽触众苦下总叹显胜。就广释。
    初列八苦。后次第释。依谓四依者。即是粪扫
    衣。常乞食。冢间树下座。病缘陈奇药。即此
    四种名为什物。世法处苦有九中。前四是八
    世法中四也。即违缘合故苦。此中不论利等
    四者。以是若欣非苦相故。后即爱法离故生
    苦。泰云。坏法坏等者。于可坏法坏时生苦。于
    可尽法尽时生苦。乃至可死法死时生苦。如
    是八法一时遇缘名若总。别缘一一而会名
    差别也。景云。坏尽者。是外资具住处由园林
    屋宇衣服坏尽名依上处苦。老病死者内报
    怀苦。基云。坏法坏者。且谓诸欲法性是坏法
    而至坏时名坏法坏。尽法者。谓诸欲法体至
    尽无时为尽。前坏法田有买。今尽法尽无
    质。老等准知。问曰。若尔尽法尽共死法死
    坏法坏共病法法病何别。义曰。一是外法
    一是内法。所以别也。摄法七中景云。前五是
    闻慧。小乘说受持经论是生得慧。大乘即闻
    慧心受持三藏。第六是思慧。第七是修慧。
    利他处。苦十一如前者。谓助伴等十一种事。
    下释法思胜解忍。初明八种生胜解处。后明
    由二因缘忍得安立。前中云于一切法能正
    思择者。明修观之始。由善观察等者。明修观
    终成。下出境体。若依旧论。不置一二等数。是
    以旧人三宝开为三。因果合为一。不数一切
    所知所应行处为别一数而成八也。今此八
    数如上力种姓品广说。但彼所列数之次第
    与此少异。彼处第二是威力。第三是真实义。
    今此威力为第三。实义为第二。余文可知。由
    二因缘一长时串习故者。力姓品云。多修胜
    解故。二证善净智故者。力姓品云。积集猛利
    忍故。善士忍中若远师云。谓诸菩萨乃至天
    世界中为一。见胜利已下为二。劝化下为三。
    赞忍为四。见能行忍下为五。景泰同之。测云。
    文分有三。初总明见忍胜利。二谓能堪忍下
    正明五忍。三见胜利下明胜利所作。言五忍
    者。初于当来世无多怨敌为一。无多卒难为
    二。有喜乐为三。临终无悔为四。于身坏后等
    为五。善戒经中说。一者不着恶心?心。乃至
    五者死已受天人乐。第三明胜利所作中有四
    句。初是自利。后三是利他。今依后释。即依见
    五利故生忍名为五忍。一切种忍中六种七
    种。云何六种。一非爱异熟怖故行忍。二愍诸
    有情亲善行忍。三于无上菩提起猛利心圆
    满忍度而能行忍。四出家法受忍。言由法受
    故者。景云。谓为欲法爱所正行。五已串习
    今安住忍。六知法无戏论忍。云何七种。一不
    饶益忍。即耐他怨害忍。二从一切忍。即安受
    苦忍也。此之四种对境分别。三一切处忍。四
    一切时忍。此二时处分别。五身忍。六语忍。七
    意忍。此即三业分别。前六自分别行。后七胜
    进行。总十三种。遂求忍中先解八种名遂求
    忍。后释忍名义。八中测云。前三是耐他怨害
    忍唯除自恼。后五是安受苦忍除自他恼。前
    中于诸有苦来求索者要通能忍者。善戒经
    云。贫穷之人数从菩萨乞索。依法大悲不损
    恼忍者。由依教法及依大悲故能忍故也。谓
    能堪耐除遣有苦有情众苦所有勤苦者。由彼
    有情有众苦故。菩萨依彼不生于疲倦能忍
    受也。若于有情所损恼由忍故离者。旧论云
    所可之小堪忍饶益。此他世乐忍中有九者。
    测云。旧论师生老病死即四。寒热饥渴合为
    一。除前不放逸故有九种。今解不然。初住不
    放逸为一。于诸善法为二。余句可知。又解。住
    不放逸者是总句。若身若心即合为二。余句
    可知。景基同后释。即于善能忍为第一。次寒
    热二。饥渴三。蚊虻四。风日五。蛇蝎六。身劬
    劳七。心劬劳八。生老等九。清净忍中有十者。
    谓诸菩萨乃至终不返报为一。亦不意愤二。
    亦无怨嫌三。意乐相续乃至非一尽已舍而
    不益四。于有怨者自性悔谢五。终不令他乃
    至才便受六。于不堪忍成就增上猛利惭愧
    七。依于堪忍乃至猛利故爱八。依不损悔乃
    至爱乐九。一切不忍下十。准旧地持中置一
    一等数。景云。一切不忍者。?恚也。并助伴法
    者。共?俱生身语业等。云并助伴法者。与
    ?相应心心数法及根尘等法。皆得断故离
    欲界欲者。由前九种思择忍为因所生等十
    修习力忍故能断欲界烦恼欲入静虑地。七
    十五说。复次忍波罗蜜多十清净中略有二
    种清净。谓前九种名思择力清净。其第十种
    名修习力清净。思择力清净复有四种。一远
    离罪生清净。二彼不现行清净。三无罪生清
    净。四远离彼因缘清净。一种二种三种四种
    如其次第。下第三结叹功德
      精进品
    策励勤修名精进。即用善位勤数为体。此中
    广明故名精进品。科文准前。解自性中测云。
    言其心勇悍堪能者。即是下擐甲精进。摄受
    无量善法者。即是下摄善法。利益安乐一
    切有情者。即是下饶益有情。今判其心勇
    悍是下释甲。堪能摄受善法是下摄善。一
    切精进中。无间章后别释。擐甲中云其心
    勇悍等有四句。初明其勇悍。二若我为脱
    一有情苦者明所为。故对法云。所为最胜
    为利益安乐一切有情故。三以千大劫乃至
    亦无退屈者明长时。故对法云。长时最胜
    经三千劫阿僧只耶所积集故。四于求无上
    正等菩提下明究竟回向。故对法云。无尽
    最胜由回向大菩提究竟无尽。摄善中云谓
    诸菩萨有精进等者。地前能为六度加行。复
    能辨地上故。波罗蜜多略有七种者。远师
    云。然此七种行实同时随相以分。非无阶降。
    初三种姓行位。次一解行。次一初地。次一在
    于二地已上。后一在于八地已上。言一切分
    别种种分别者。如对法种种分别是十散动。
    一切分别即散动。次前解之。言方便相应精
    进乃至平等通达故者。泰云。无上菩提是所
    应得义。十地已上还名无颠倒道也。难行精
    进中有三者。测云。初无间修。次长时修。后无
    余修。意重一种义冠前三。一切门四中。初二
    对是四正勤。后二对明修胜利。由断二染三
    业净。因修四善三慧增。善士中云不舍一切
    欲加行者。谓不舍广大欲愿有善皆修。一切
    种中六种七种。六中测云。名虽有六摄为三
    对。初无间修殷重修以为一对。次二先因现
    起以为一对。后二自分胜进以为一对。无动
    中二。下辨不动。一不为现在众苦所动故名
    不动。二菩萨所修精进不转成余二乘三有
    性分故不动。基云。所以说言有势有勤等六
    属前六种者。谓有坚有猛等余四有六种也。
    七种中测云。初六是专后一是还。前六中初
    一是擐甲。次四是摄善。后一是饶益利他。精
    进十一相指同饶益有情精进说。清净精进
    中有十种。如决择七十五卷说。复次精进波
    罗蜜多有十清净。一安处清净。二纯熟。三策
    发。四方便。五不虚所住。六不艰辛住。七出
    离。八摄受助伴。九速疾神通。十无尽性清净。
    始业初业者。基云。始业初业即初发心前明
    五停心观等是。测云。种解脱分善根名为始
    业。五停心观名为初业。于具种种止举舍相
    入住出相者。如前三摩?涠嗟厮怠Q阅苌屏?br> 知等者。旧论唯有二句。谓常善观察不妄分
    别。今依此文有其三句。一能善了知者能知
    入相。能无妄失者不妄住相。能善通达者通
    达出相。言无间修作殷重修作者。旧论无此。
    如三摩?涠嗟厮怠N藜渥饕庹摺N揭磺惺蔽?br> 间无断相续而转。殷重作意者。谓不慢缓加
    行方便。言闻说种种最极广大者。是尽所有
    性即俗谛境。最极甚深者。是如所有性即胜
    义谛境。不思议成前俗境。不度成胜义境
      第四十三卷
      静虑品
    如对法云。其心纯善系心一境故名静虑。此品
    广明故云静虑品。科文准前。解自性中。于菩
    萨藏闻思为先者修定方便。所有好善者简
    别味定也。世出世者。有漏名世间。无漏名出
    世。又无漏中缘世谛者名世间。缘真谛者名
    出世。心一境性者出静虑体。心正受住者释
    静虑义。或奢摩他品等者。景云。于正修时定
    势偏多或智慧偏增。此据同聚出体。以四支
    五支皆名定故。言双运道通二品者。定慧均
    平二品俱转。基云。此中何故言?巢?崮恰>?br> 云。沈举也。意取奢摩他。又义曰。此中不然。今
    此中皆有品言。若在定时同时品中非无有
    慧余心心法等。若在观品时同时非先余心
    心法等。但以随增说为定品观品。持实当时
    具定慧等。其偏句既尔。俱句俱那亦然。测
    云。此四句即明四种正修。一奢摩他品。二??br> 钵舍那品。三能双运道。四俱通二品。即此
    所时与上力种姓品所说四种正修同。彼云。
    一者奢摩他。二者?巢?崮恰H?咝尴吧菽?br> 他?巢?崮恰K睦中尴吧菽λ?巢?崮悄?br> 至广说。一切静虑中。初就位分二。后约行分
    三。测云。言远离一切分别等者。离见惑故身
    心轻安。远离?x举等。离修惑故泯一切相。次
    解引等持中。初明不共德。后明共二乘德。后
    解饶益有情十一相中。基云。此中同前戒中
    略十一相。以事业同伴能为救苦合为第一
    故。下第十与第十一别故。十是调伏第十一
    观通故。与略戒十一相同已。如前四十一二
    卷会之。难行静虑中有三难行。第一难行者。
    谓菩萨已得引发神通极善成熟静虑应生上
    界。为利有情故还生欲界。是为难行。此中意
    也。景云。此不起烦恼。但种子润生起或润
    生此亦无损。以七地已来皆有利益。须起烦
    恼尔时即起。善士静虑有五。一者无爱味静
    虑者。谓有漏净及无漏静虑也。后得智唯取
    无漏者。据胜而语。一切种中云一者无记变
    化静虑者。谓菩萨若嬉戏故现通此唯无记。
    若摄化故现神通此唯是善。如决择及杂集
    说。名缘义缘者。以修慧中缘似法及似义故。
    然理门论等云现量不缘名等者。据散心现
    量说。入定之心缘名义皆是现量。是故集量
    论云。一切定心皆是现量。遂求中云一者于
    诸毒药乃至能息能成呪术所依静虑者。菩
    萨依定能息诸毒药乃至灾患亦能成也。清
    净静虑中第六与第七何别。基云。第六顺入
    住出自在。第七逆入住出自在。故有别也。景
    云。九者离一切见趣者。离见惑也。十者一切
    烦恼所知障净者。离修惑也。测云。一清净
    清净。二无漏清净。三根本修方便清净。四证
    得根本清净。五自在方便清净。六住自在清
    净。七引发神通自在清净。八成熟有情自在
    清净。九降伏外道自在清净。十无上障除清

      慧品
    梵云般若此名为慧。当知第六度。梵云若那
    此名为智。当第十度。前明定品心专得照明。
    故次辨慧。此中广明故曰慧品。解自性中景
    基等云。说谓能悟入一切所知者。即无分别
    智也。及已悟入一切所知简择诸法等。是后
    得智。泰云。自性慧有二用。一能悟入一切所
    知境。二悟入已于所知境中重更简择普缘一
    切五明处而简择也。测云。此中初明缘真慧。
    二普缘下明缘俗慧。准上应有漏生慧性。略
    而不论。亦可利生随缘更无别性。言悟入一
    切所知者。谓加行正证二智。及已悟入下明
    缘理后得智。或可前是加行后是正证。后得
    言悟入一切所知简择诸法者。简择一切诸
    法圆成实性。非谓简择依他起性名简择也。
    普于一切下明缘俗智。如前力种姓品说。一
    切慧中云于离言说法无我性者。此举真智
    之境。或于真谛将欲觉寤者。即加行智。正觉
    寤者。正体智觉悟也。所有妙慧者。是后得智。
    最胜寂静明了知现前无有分别下明前三慧
    行相。入大总相者。谓真如是总相。又二无我
    是总也。基师问曰。何故此言有漏加行智耶。
    义曰。前明世间出世间有三种。故此中退有
    漏加行智。第二慧中基云。若真如行相唯无
    漏后得智。若退而言有漏种类后得智亦有。
    若持性而言。如三解脱门义说无分别亦有。
    今取退有漏无漏者好。如前加行智难。释言
    八处者。谓五明处为五。三性法为三也。此慧
    品上下皆以加行等三智配摄之。难行慧三
    者。一明证理甚深以明难。二能知有情调化
    方便以明难。三约智境无碍以明难。一切门
    慧有四者。一闻所成慧。二思所成。三应作而
    作应不作而思慧。测云。此即所成有漏修慧。
    四明修所生无漏修慧。善士慧有五者。景云。
    前三即是三慧。第四即法应知谓知因果智。
    五舍烦恼慧即证理慧。泰云。第四谓诸法自
    性名诸法法住。诸法差别名法安住。于诸法
    自性差别中无颠倒慧也。基云。法谓果法果
    法住在因法中故言住法也。测述两释。一云。
    知十二缘生中因智。一云。法有二种。一谓有
    一法。谓一切有无等五尘等诸自相各住其
    位。二法谓有法上种种差别。谓色等上常无
    常等可见不可见等差别义。言于诸法法住
    者缘有法。安立者缘法智。复有异门等者。景
    云。一处如所有。二知尽所有。此之二句论释
    有二。一如对法总举世谛事法皆尽名尽所
    有性。即彼事法有多义门。有漏无漏有对无
    对种种义门名如所有性。第二直就真谛
    理中以辩二种。如次第九清净门说。谓一
    味真如名如所有性。此真如即摄诸法如尽
    名尽所有性。一微细慧悟入所如知所有性
    缘理故。二周备慧悟入所知尽所有性缘事
    故。可皆云真如及四谛十六谛等者。如所
    有性。缘生蕴界处等一切事法名尽所有性。
    此如对法及瑜伽上下大有此文。三俱生慧
    等者。自性念生智菩萨得故。非生处得智。余
    趣得故。四具教慧即是闻慧。五具证慧即修
    慧。测云。前五闻思及修法证分别。后五境因
    具教住故地分别。后五中初二是境。一微细
    慧悟入所知如所有性故等。依真谛三藏云。
    如理智名如所有性。如量智名尽所有性。今
    解。皆通二智。言如所有性者。称法而知诸法
    自性。尽所有性者。于理及事分量尽知是诸
    法差别。如是二种皆有三句。一唯缘于理有
    其二种。二唯缘于事亦有二种。三理事命缘
    亦有二种。若准下文偏约缘理分其二种也。
    言俱生慧宿智等者。由前生数习智力故。于
    现身中任运智生名俱生慧。具教慧等者。能
    受闻义智故名教慧。具证慧者。初者初地已
    上所有智慧。如文。一切种慧中六种七种。六
    中四谛据在学地。尽无生在无学。七门法智
    类智义有种种所同。瑜伽说。缘下界名法。
    上界名类。成实说。缘现名法。缘过未名类。对
    法缘理名法智。缘能缘智名类。此缘自类名
    类。如对法九心见道中说。或初念法后念已
    去同缘初念家境名类。如对法意见道中说
    前二心是法第三是类。世俗智者即等智。神
    通智者即尽智。谓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无学
    初相名为相智。十力前行智者。即无生智。有
    无生智者根性最利能得十力名十力前行
    智。四道理中正道理智者即四谛智也。于四
    谛理中正遍知也。泰云。知诸法相名相智。十
    力前方便智名十力前加行。旧远师云。前三
    如上。神通智者六神通智。相智者是法智相
    也。十力方便是十力因。亦可用巧故名方便
    事。具足智者四无畏智。旧论云事具足。今云
    四道理智。基云。六七十六中何故不言余
    智。此以六门作法故。若取余智即数增之。故
    不说也。又因果门。因中四智摄智周故。果中
    二智摄智周故。又因位约谛故唯四四行智。
    果位通论故据二智摄说智尽之建七种智
    前不明取之。相智即尽智。十力前行智即无
    生智。若尔何故前四谛智此不取。有人云。相
    智谓缘三十二相智。十力前行智即欲起十
    力时方便之智。今释云。若据实而论。法类二
    智即四谛智。今以十智各相别论之非前四
    谛智。余智可知。相智者谓缘诸法相智。或缘
    一切法体相之智名相智。十力前行同前释。
    二世乐慧中有九者。五门处慧为五。即依此
    五于他愚痴放逸怯弱勤修正行后四。如其
    次第于愚示现。于放逸教导。于怯弱赞励。于
    勤行庆慰。基云。内明一种菩萨所行所证所
    为之慧是善安住。余四不然。非所安住。测云。
    初五明知法差别。后四化益差别。后四为化
    愚痴等四有情故。如次示现教导赞励庆慰。
    即是余经中所说示教利喜也。又如戒品说。
    所化有情有四差别。于无德善人随顺心转。
    即当此中赞励怯弱有情二于有德善人赞扬
    实德。当此庆慰勤修正行有情。三于有过软
    性有情调伏驱摈。当此教导放逸有情。四于
    有过刚强恶人神力制伏。当此示现愚痴有
    情也。清净慧中五对十种。景云。言于真实义
    有二种慧谓尽所有性及如所有性取真实义
    者。此于真如中义说为二。泰云。于真如理有
    二种慧。知真如自性名尽所有性。知真如实
    际法界差别门名如所有性。谓如差别也。基
    云。若自性缘一味如是如所有性。若十六行
    缘差别真如是尽所有性。因为一果为一流
    转二也。生死流转慧执常等例为一。执无常
    等不倒为一。为执受二也。究竟中二者与倒
    何别。义曰。彼唯约四倒。此约一切诸惑。测
    云。如决择说。复次慧波罗蜜多有五清净。一
    通达相清净。二通达缘起清净。三通达教导
    清净。四通达士用清净。五通达证得清净。如
    次即当此中五对义也。上来自利有三段中
    前二已说。复次已下第三总结六种引证叹
    胜。文分为二。初引经证成。二异名结叹。前中
    复二。初明六度是佛所说。令他正生信。二又
    诸如来下明此六度是佛因中本所修习令他
    乐修。前中复二。初总引说。后别引六度九门。
    言复次如是六度乃至应知者。三藏云。勘善
    戒经。初有如是我闻三纸许经。以是佛说三
    纸已后并是地持更无差别。疑初三纸翻译
    之人不解方音翻为经也。其实但是弥勒所
    造。谓若是佛说善戒者。此即佛于善戒中一
    处专说六度。不应此瑜伽说。此之六度处处
    散说。弥勒后时摄在一处。言趣入摄受者。谓
    于此九门趣入何门随义摄受。次明六度是
    佛本修。于中有二。初总明苦行依止六度。二
    戒唯依施下别明苦行依止差别。此中意云。
    谓如来本为菩萨时所行苦行舍身等。当知
    一切与施行相应。菩萨依止于施故行苦行。
    或时示现但行一度或二或三乃至五六。如是
    六种下第二异名结叹。于中有三。初明修所
    为。二是大白法溟等显六度异名。言是大白
    法溟者。一切白法中最为大故。名大法法海
    者。一切白法皆摄入中不离此六故。大宝泉
    地者。涌生功德无穷尽故。第三又即如是下
    明果称因
      摄事品
    自利之行推前六度自利尽满须有利人。故
    次明摄。摄谓摄授有情。此中广明名为摄品。
    前于施品已明施讫。此中唯明三摄事。问若
    尔三摄事以慧为体。何故更明。义曰不然。一
    布施前已广明。三摄事虽慧摄前未广明。故
    今辩之。文中初以颂长行总开九章。后别释
    三事。初解爱语以九门。解自性中景测同云。
    悦意语者不?恶语。谛语者是不妄语。法语
    者不离间语。引摄义语者是不绮语。基云。可
    意语谓不离间。谛语谓不妄语。法语谓不?
    恶。引摄义语不绮语。又未必配之。但随一一
    皆有此四。一切爱语中初明三种。后摄三为
    二。随世仪转顺都人性者。泰云。随顺在朝
    都邑仕人性不顺田野人性也。其所昌盛而
    不自知如应觉悟以申庆悦者。众生有昌盛
    事未自觉知庆慰而告。难行爱语有三。第一
    即以能杀一切人者。是怨家恶友能摄益之。
    余可知。一切门中一欲断诸盖向善趣者为
    先时所应作法者。景云。人天善业无始世来
    数数曾得名说先时所应作法。基云。菩萨化
    物欲令证大涅??。不可直为说道。故先为人
    天之行。人天之行名先所应作法也。基云。令
    入佛法先说五停心观。最先所应作法也。善
    士爱语中云得处有因制立学处者。景云。??br> 尼中依有所犯得罪处制立学处。基云。即??br> 奈耶因事制戒也。若所说法四依所摄施设
    无倒法律正行者。景基同云。如说常乞食粪
    扫衣树下坐乐断乐修。依此四事而修行道故
    名四依。泰云。依法不依法依人不依人等四
    依所摄也。今又解云。四依者。一粪扫衣。二乞
    食。三树下座。四腐烂药。显示出苦不退行者
    有勇决者。景云。为说见修二道出苦之行名
    不退还。三神变者。神通轮记心轮教诫轮也。
    一切种爱语中六种七种。六中初二即是开
    遮。后四即说四无碍境。法义词辩如其次第。
    七中景云。初一慰喻语。第二庆悦语下就
    胜益语中分为五。后五中初一教示于他资
    具小欲广恣。次一爱语无畏施语。次一法施。
    后二可解。测云。七中初二同事语。次有三布
    施语下二利行语。施中初一财施。次一无畏。
    后一法施。遂求中四即离语四过。八种实语
    名八圣语。泰云。言依四净语八圣语者。实见
    谓见他问言见。实不见谓不见他问言不见。
    此二是想境俱阙摄。不见谓不见他问言见。
    实见谓不见他问言不见。此二是顺相遣境。
    此四是其圣语。言非圣语者。实见谓不见他
    问言见。实不见谓见他问言不见。此二是违
    想顺境。实见谓见他问言不见。实不见谓不
    见他问言见。此二是境想俱相违。此四是其
    凡语。基云。遂求有者。谓不取四净取后见等
    八也。二世乐有九中。初五除难。后四赞善。前
    中景云。初三无畏施。四说正法。断正戒难者。
    除彼外道所行苦行戒法。五除量见。泰云。
    第四第五破戒邪见。是净戒正见之现作。来
    生感三涂众苦。菩萨说圣语为除断也。测云。
    余三除异熟难。次一除恶业难。后一除烦恼
    难。第八轨则如声闻地。清净有二十种。如前
    力种姓品者。彼说有二。一依随顺说有十五。
    二依清净说有五。合成三十。如彼广说。上
    来已明爱语竟。自下明利行。于中初指广说
    如爱语中。次辩差别。后还依九门界以分别。
    说差别者谓诸菩萨乃至故名利行者。景云。
    爱语泛说理教果法。今利行中随机正授大
    乘之行令其修习名为利门。故与爱语为别。
    测云。前直说法。今将此法劝物起修。名余差
    别也。自性中云由彼爱语为诸有情示现正
    理者。明利行所依法即是爱语。说种种法示
    其正理。随其所应等者。正明利行量根所宜。
    偏指一门令如说行。如是行中安住悲心者。
    明起行因。无爱染心者。明除利行障。劝导等
    分别行相。一切利行中云未成熟者。测云。若
    依大乘未入三只耶前名未成熟。若入只耶
    之始已去名已成熟。亦如三十七卷中明三
    品成熟。于现法利劝导利行者谓正劝导以
    法业德招集守护等者。景云。教学作金银法
    或种植等法名法也。业者教作工巧等业。德
    者教修学道德。由有法业德广招集财得大
    名称及现法乐。泰云。或由传教法等。或由精
    进事业等。或由道德等。能集名称及利益守
    护增长资财之位名现乐也。基云。法谓如法
    不以邪命而得财。业谓商主等业而得财。德
    谓道德。有德故得财。他供养者是。于后法利
    劝导利行者谓正劝导等者。测云。现与后乐
    后决定故名为后。现报不定故不明现。难行
    中云彼于广大极放逸迹极放逸处耽着转故
    者。泰云。谓放逸之人所履迹所依停止之处
    也。测云。园林[榫-十+(舄-臼)]射往还之处名放逸迹。楼
    观殿堂栖宿之所名放逸处。意大同之。一切
    门利行即七圣财中略取其四也。善士中有
    五者。即是律中所明举罪五德也。声闻地有
    文。一切种七中景云。初五是行后二是果。安
    处一分所化有情者。简取三乘种姓故名一
    分。于善资粮守护长养等者。三乘道前七方
    便行总是资粮。或依小乘出离或依大乘出
    离。出离方便亦名出离。如今所化于善资粮
    守护长养彼地前行。如是或下类释见修离
    障摄善。棱法师云。或于远离者。见道离障行。
    或于心一境性者。见道摄善行也。或于清净
    诸障者。修道离过行也。或于修习作意正安
    处之者。修道中摄善行也。后亦约果即大小
    别分所以为异。泰云。言或于远离者。阿兰若
    处等。或于心一境性者。正修定也。或于清净
    诸障者。或依定断惑也。或于修作意者。依定
    修七作意也。基云。言七种者。依二乘出离第
    一远师云。是闻慧也。以财等长养摄入闻慧
    远离。是思慧也。第三止。第四观。第五舍。余
    二大小根。今准不然。依二乘出离第一。即依
    二乘之教方便令出离。此约随一乘一分善
    巧。二者远离。谓或远离一分惑等。又总望远
    离自乘惑等。三或于心一境性得定。四清净
    诸障得慧。前远离者总言离惑。不言得慧等。
    五修习作意正安处之。谓修道中作意。或于
    一切作意而可立之。第六第七尽安处已
    得自乘果。遂求有八者。景云。此中但菩萨有
    情八缠略不明忽覆。旧名除恼。即顺此文除
    他缠故。基云。何以唯此八者。谓障三学等故。
    无惭无愧二障戒。?该叨?隙ɑ蚧邸5艟俣?br> 作二障慧或定。嫉悭二总障三学。故不说余。
    或可是八缠。测云。摄八为四。谓无惭无愧为
    戒障。?该呶?ㄕ稀5艋谖?壅稀<点ノ???br> 者。展转受用财法障。故八十九卷云。复次一
    切烦恼皆有其缠。由现行者悉名缠故。然有
    八种。诸随烦恼于四时中数数现行。是故唯
    立八种为缠。谓于修学增上戒时无惭无愧数
    数现行能为障碍。若于修学增上四时?干?br> 睡眠数数现行能为障碍。若同法者展转受
    用财及法。嫉妒悭吝数数现行能为障碍。二
    世乐有九中。初三身业不杀不盗不邪?H。第
    四不饮酒。若依旧论。但言一切种不饮酒。今
    云一切?罗若者是米酒。迷隶耶者景基同
    云药酒。泰测等云。是甘蔗等根茎枝叶酒。末
    陀者此云蒲桃酒。次曰离四过。后意三根本
    总合为一。足前为九。清净利行有十。依外有
    五。依内有五。谓依有情外缘而起名外清净。
    依自内有悲起利众生行名内清净。若依善
    戒经说。前五就所化离过名外净。化功归己
    故名内净土。后五就四无量心宗为利他名
    外。化时化心无染名内。善戒经错不谓诸菩
    萨于诸有情杂恶行者。若依旧论。唯有前三。
    阙无第四杂染行句。景云。此四句中前二在
    家。杂恶行者杂善行恶。先行者凡有所位以
    恶为先。下二出家。一有诸罪。二心有杂染。泰
    云。于诸有情杂恶行者。先作恶后修善也。有
    罪行者遮罪也。是罪非染故。杂染行者性罪
    也。基云。或先时以来造恶者名先恶行者。测
    云。有罪行者于善无记心犯所受戒。如在无
    学位犯罪。杂染行者杂即杂染犯罪也。又云。
    初之二种于己起过纯杂分二也。不于非解
    脱非定清净处等者。泰云。谓不于无想天等
    非解脱处求为真解脱。不四无色定非定清
    净处求为定净。即于其中能正劝导名不转
    利行。又释。非道计道名定清净也。测云。求世
    俗伏道为定清净。基云。谓不转佛法令入邪
    中。非不转邪而于进道。四姓者测云。三乘及
    善趣位为四姓。或刹利等四姓如应。利行中
    泰云。言于自义诸善品随下中上功能差别
    可劝导者。若于诸善法品自性成熟。下中上
    功能差别可劝导者劝令修习。及由方便功
    能差别可劝导者。于现起加行方便功能差
    别可劝导者令修加行差别。于彼如彼者。于
    彼自性义如彼方便而劝导之。基云。此中意
    若有有情于自乘德三品善果法可劝导者而
    劝导之。若入自乘已后之法而劝导之。下明
    同事中略辩其相。不遍历九门分别。测云。准
    上类释应有九门。以其同事用前诸行共众
    生同。更无别法。准上可知。故略不论耳。所以
    知有九门者。如下文说从一切施乃至同事
    乃至清净施乃至清净同事。故知皆有九门。
    今此文中初问后答。答中初约法辨。第二约
    人四句分别。前中有二。初正辩同事。二何以
    故下重释。言若于是等者。旧人云若于是义
    者。是自今善。于是善根者。依境所修同事体。
    下云。若等者成上自分修义。若增者成上胜
    进分修义。今释。泛论能化与所化有情若等
    若胜方成能化。若劣舍彼不名能化。故言或
    等增也。重释中先释同事。二释离讥谦。四
    句中景云。初句明能化菩萨自谓为师。所化
    菩萨实功德者而隐自善故而不显己德威力
    故受化。第一句非他同事显共事。为度下劣
    有情。现于旃荼罗类。乃至狗等而生其中。第
    三句者。有诸菩萨是他同事亦自类现共他
    同事。谓见所化所受善根犹可摇动。为令不
    动现共同事。或增者。行位虽等然未成满。有
    退动义。故共同事而共行之。泰云。第一句
    者。有一菩萨共诸众多菩萨功德威力皆悉
    平等。于菩萨道或起增上慢自谓为师或实
    受师位。其余众生须隐自善故而不显己德
    威力共师相似。行业同故名是他同事。以自
    隐善故而不自显共他同事。第二句者。为化
    狗等生狗等中。然不共狗等同行狗行。名非
    他同事。而自显现生彼。故名而自显现共他
    同事。第三句者。谓诸菩萨见所化者所修善
    根不坚住故。现共同修令便坚住。或言共彼
    修相似善或胜善。第四句可解。上来自分行
    中义判为三。前二明讫。自下第三双结二利
    作业彰成益。于中分三。初明六度四摄自利
    利他作业差别。六谓六度自成佛法。四摄成
    熟有情。此就胜说。次明六度四摄现行现行
    最胜及以清净三种因缘。第三明六度四摄。
    后八门中得果义别。就第二文中初总标次
    别释后结。释中初由身语意三种因缘施等
    现行。二由广大无杂染二因缘故最胜广大。
    次三。普为众生。二普众行。三普于一切时
    修。欲由四相成之无染。测师以四相如次配
    初地二地三地四地已上释之。第三由三因
    缘施等清净。谓由炽然故无动转故清净故。
    初地已上名炽然无动。第十地名清净。到究
    竟地即第十地。或系属一生即住天者。最后
    有即已下生身。就第三明得果别。初明得佛
    果。后明得辩因中果。但明后八明得八果不
    辩自性者。景云。此中欲明得差别果。后之
    门辨差别义得果义显自性门总。所以不论。
    又复但辨后之八门得果。即摄自性亦入其
    中别外无总故。又复自性明体不能得果。八
    门正辨义用故明得果。基复云。以自性门不
    离后八门故不说。问曰。若尔如上来但云第
    二一切后方经七是此差别。若不离故不说。
    应说第二门所感果。义曰。不然。初自性第二
    差别。差别感果自性不说。此感果中得相似
    者。非克体感共一。自为诸果因门故。景云。言
    若多修习者初修也。若善清净者次修也。若
    具圆满者修成也。亦可配三僧只解此三义。
    难行感果中景云。难施等感解脱法门希奇
    神变等果。基云。感希奇法。谓圣教希奇法。或
    神通希有法。又云。清净感果中言四净者。谓
    所依净。神足为依。取住舍自在。即是促命
    等。境界净。即化变起三种自在。心清净者即
    一刹那入无量定等。智清净。即一字中说一
    切法。如对法第十四解。或所依等。如二十三
    功德中辨。亦感生死流转顺菩萨行果者。景
    云。菩萨行因之时久流生死。由修施等故增
    上缘资感。若有漏行望有漏果是正感

    瑜伽论记卷第十(之下终)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