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藏经阁!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藏 > 论疏部三 >
  • 百论疏卷下之余_破空品第十

    破空品第十

    此品非但是一论之玄宗。亦方等之心髓。言
    约而义显。辞巧而致深。用之通正则正无不
    通。假之摧邪则邪无不屈。可以降天魔制外
    道折小乘挫大见。依之伐惑即累无不夷。用
    之行道即观无不照。能发?淙酥?凵???br> 之辩。实调心之要方亦忏洗之明术。余息慈
    之岁?此希微。将耳顺之年秉为心镜。但疏
    记零落今存其大纲。来意不同略明十义。一
    者若就三段分之。破神一品明众生空。破一
    已后竟于破常辨诸法空。今此一品明空病
    亦空。净名以此三门为调心之术。故略阐于
    前。提婆亦以此三为练神之方。广敷于后。二
    者若二段分之。舍罪福有二。一明舍罪二辨
    舍福。破邪亦二。一破有见二破空见。从神讫
    常破有见也。今此一品次破空见。有无是众
    见之根障中道之本。故须破之。则诸见根倾
    中实便显也。三者能破所破分之。从论初已
    来破于所破。今此一品次破能破。令能所并
    夷破立俱泯则傥然靡据。事不失真萧焉无
    寄。理自玄会。四者若就缘观分之。自上已来
    明缘尽于观。今此一章明观尽于缘。缘尽于
    观者。谓若罪若福若法若人生死涅??凡圣解
    惑求并无从。尽于观内故名缘尽于观。观尽
    于缘者。在缘既尽正观便息。缘尽于观是则
    不缘。观尽于缘是则非观。故非缘非观。不知
    何以目之。强名正观。亦假号波若佛性法身。
    故随义目之。如云波若。是一法佛说种种名。
    随诸众生力为之立异字。五者宾主明之。从
    破神竟于破常是外道立义提婆论义。此之
    一品明提婆明宗外道论义。外道立义提婆论
    义。则难无不摧通无不屈。提婆明宗外道论
    义。难无不??无不塞。所以然者。外道不依
    空问答。故问不成问答不成答。论主依空而
    问故难无不摧。依空而答答无不塞。以此示
    末代众生。明世间问答尚须依空。况欲离苦
    求寂灭之道而存着有耶。六者自上以来名
    为破邪。今此一品称为破正。然本对外道之
    邪故有内之正。邪既不立故正亦不留。如是
    生死涅??真之与妄乃至理外理内有得无得
    义并类然。释迦一期亦尔。从初鹿苑逐诸外
    道。穷至双林六师邪道既亡。释迦之正亦息。
    提婆亦尔。故前除外邪今息内正。如胡公之
    药既隐即胡公亦藏事亦尔也。七者上来别
    破诸师。此品总破一切外道。八约人论之。上
    破有见外道今破空见外道。上破萨婆多今
    破方广。上破爱多今破见多。故智度论云。爱
    多者着有见多者着空。九者上来正破外道。
    今此一品名为释破。释破者破妄见。止于水
    想故名破耳。实无水可破故名释破。十者上
    来正破今此一品名为简破。所以然者。九十
    六种外道亦互相破。小乘五百论师亦互相
    破。乃至有所得大乘人亦互相破。而智力强
    者则胜智力劣者堕负。今提婆亦破外道异
    彼众师。众师皆心有所得言有所住。是故破
    他。提婆心无所依言无所住。故非破不破。但
    为妄谓所存求之无从。是故云破。实无所破
    故异彼众师。大业四年为对长安三种论师。
    谓摄论十地地持三种师明二无我理及三无
    性为论大宗。今立此一品正为破之。应名破
    二无我品及破三无性品。何以知之。破神明
    人无我理。破一已下明法无我理竟。今言破
    空即是破人法二空。岂非破二无我理耶。此
    是提婆自尔。勿咎讲人。言破三无性理品者。
    汝以生死尘识等为分别依他二性。以涅??
    为真实性。上并破此三性竟。今复破空。岂非
    破三无性耶。亦是论主自明。非余横造也。问
    二无我三无性并破欲明何物耶。答道岂是
    我无我性无性耶。如是五句自可知也。又序
    此品来意者。非但结成提婆一期出世意。亦
    是重结释龙树出世意。以人讲龙树四论不
    识论意。是故提婆破外道竟更撰斯论申明龙
    树出世破申之意。既叙提婆出世及龙树意。
    及释迦一期并十方三世诸佛大意尔也。又
    叙此品来意者。明正论解惑义。一切大小乘
    人言。以空解断惑。惑即是所破解为能破。故
    无碍正断解脱证破。又无碍正破解脱遮破。
    乃至言佛智断障。是故今立此一品明不立
    不破。即明无惑可断。有何解之能破。故说此
    一品。又辨诸方等经明忏悔意。世间人皆云。
    无始世来所造众罪今欲忏悔。即谓罪为所
    破忏悔为能破。如此忏悔者名为罪过忏悔。
    何以知之。有能破所破既是外道。今复云有
    忏为能破罪是可破。岂非外道。此言正可为
    入理人说耳。昔山中大师云。出讲堂不许人
    语。意正在此。恐闻之而起疑谤故也。又序此
    品来者。欲释诸大乘经本性清净不生灭义。
    所言不生者。本无人生本无法生。何有立耶。
    竟无有灭。何所破耶。故不立不破即不生不
    灭义也。又释诸方等经不断烦恼亦不与俱。
    以不立故不俱。无所破不断。如是一切义类
    可知。吉藏昔在江左陈此品有十七条。老年
    多忘故略述一二数耳。所言破空品者凡有
    二义。一者诸外道等执万化为有。上求之无
    从。故人法并空便堕空见。今破外人横谓之
    空故名破空。故涅??云。众生起见凡有二种。
    一断二常。又云要因断常。所以然者。要由常
    起断见因断起常见。二者论主初品明依福
    舍罪依空舍福。从破神竟破常求人法无从
    释成空义。空义既成舍福便显。若利根外道
    从此空门便入正道。但钝根之者更复着空。
    则空便非门。今此一品破除此空令得悟入
    故云破空。问空是无法。何所破耶。故外道呵
    提婆云。譬如愚人欲破虚空有徒劳之弊。今
    何因缘言破空耶。答破其执空之病故言破
    空。实无空可破。问若尔应云破病品不应云
    破空品。答病是能执空是所执。若言破病品
    者十品皆是破病。今将所执之空显其能执
    之病故云破空品。问论主上破外之有。外既
    受屈。今此一品外道难提婆之空。提婆何故
    能通。答外人有有可破。是以受屈。论主无无
    可责。是故萧然。问此品但破于空亦破四句。
    答空有四句皆破。但对前八品破有故今明
    破空耳。又有空有有有亦空亦有非空非有。
    皆名为有。无此四句乃称为空。作此论之破
    空即四句内外皆悉破也。问若四句内外皆
    悉破者应无有申。答破此内外诸见便悟诸法
    实相。即是申也。问若尔但申实相应不申教
    门。答教本诠理。既得见月何须指耶。问若尔
    后应不明二谛。答若了悟者亦无须二谛。又
    上来破外道四句无遗。壅障始除方得申明
    二谛。品开为二。一破外道断灭空。第二申二
    谛中道结论旨归。所以有此二者。自上已来
    破其有病。今此品次破空病。然此想谓空有
    障佛二谛。要须前破壅障始得申明二谛也。
    又前破空有明非空非有。即是中实义。以非
    空非有然后始得假说空有。此假名空有为
    欲显非空非有不二之道故明二谛中道。又
    前破空有外人便起断见。故次说二谛接其
    断心。又前明空有等四句毕竟无所有。即是
    第一义谛。次明无所有有名为世谛。故如来
    依二谛说法。论主学佛亦依二谛。若离二谛
    发言即是虚妄。是故前明第一义后明世谛。
    但宜熟观文勿信人语。然总括一论有五节
    意。论初已来破外所立一节意也。品初破
    破二节意也。次破他法故汝是破人已下明
    不成不破三节意也。次应有诸法相待有故
    已下破外谓内终有所存四节意也。次若空
    不应有说已下外没于断无不识二谛五节意
    也。此五节非止是斯论所用。观一切佛法六
    根所对四仪动静皆须用之。所以有此五节
    者。须精密取之能离菩萨微细碍相。裁起一
    毫人法生死涅??等见即心行道外。名为外
    道。即是立也。自论初已来破如此立故名破
    立。即初节意也。次谓有一无生正观破上来
    所立。言上来所立是所破。无生正观是能破。
    作此想谓则堕能所见中。破立心起。故第二
    节明本不曾生死涅??等为所破。亦未曾有
    无生正观是能破。能破所破并出谓情故有
    第二节意。外人复谓。若无生死涅??是所破。
    亦无无生正观是能破。此则无正无邪无内
    无外。破灭一切法是大邪见人也。是故明诸
    法本不曾成何所论破。汝横谓言成横谓言
    破。以过内者则翻是破法之人。故有第三节
    不成不破意来也。外人复谓。若言都无成破。
    云何能无难不通无通不难。既能无难不通
    无通不难。必应有一妙术。则终有所存。故论
    主明。若有一法不存可有其存。竟无一法不
    存。云何有一法可存。故有第四节来意也。外
    又云。若言不得有一毫可存。复不得无一毫
    可存。三世诸佛云何说十二部经八万法藏
    教化人耶。是故次明虽未曾有无非有非无
    为众生故随俗而说。故有第五明于二谛。就
    五节意中。初节属前九品。第五属此品内第
    二段。余三节在初段中。即为三意。此论本是
    长安旧义。昔在江左常云。关河相承晚有所
    得人不学斯论。多是相着。今为对此病亦作
    四节生起之。初节正破二无我及三无性。第
    二节外人便云。空品前破三性。空品破三无
    性。若三性三无性二我二无我一切破。则是
    破法人及灭佛法人。是故答云。汝见有成法
    及破法生法与灭法。汝是破法人耳。我不曾
    成法亦不破法。不曾生法亦不灭法故我非
    破法人也。第三节云。汝若言我有成破及生
    灭我义为非。汝无成破及生灭汝义为是。则
    终有所得所依。云何言无依无得。是故答云。
    汝自谓我有所依得。我未曾有一毫法可依
    得也。第四节云。若无依得不依得。云何经云
    从法身流出十二部经八方法藏教化众生习
    因成佛。是故答云。此是佛随俗言耳。至道未
    曾一言。况复八万法藏。像法决疑经云。从初
    成道乃至涅??。不曾说一句亦不度一人。而
    众生自见说法度人耳。此是用长安旧义答
    晚摄论师等人也。就初二问答明破于破即
    为二意。第一破外人谓论主用空破有。故破
    外空破。次问答破外人谓论主用有破诸法。
    明无有此破。又初问答破外谓内用就缘假
    破。次问答破外谓内用对缘假破。又初问答
    破外谓内用正破邪。次问答破外谓内借邪
    破邪。夫一切能破所破不出此之三双。今明
    实未曾有此所破。亦未曾有斯能破。初番
    前问次答。问有二意。外曰应有诸法破有故。
    此就有门破能破也。凡有五义。一者既有能
    破则有所破。故一切法有不应言空。二汝有
    能破我有所破。二俱是有我所破既被汝能
    破。破汝能破亦被破。若尔则提婆与众人无
    异。云何谓外为所破内为能破。三者能破所
    破二俱是有。若以能破所亦应用所破能。则
    内为所破外为能破。四者能破所破二俱是
    有。俱是所破。则无能破。既无能破则无所破。
    若尔则无能无所。何有屈申。五者若能所俱
    有则虚设三空。舍福义坏。若舍福坏则一切
    不成。若无破余法有故者。次就无门以破能
    破亦有五义。一者若无能破以何破我。既无
    能破则我义还成。二者若无能破有无相对。
    待于无能则便有所。三者若无能破我有所
    破。我有所破我是有见。汝无能破汝是空见。
    则我是萨卫汝为方广。则二俱有过。四者我
    有所破则不失因果。汝无能破便无罪福。故
    宁起身见不恶取空。不以是见堕恶道中。故
    有过义轻无执最重。五者若无能破亦无能
    申。汝云何建立三论欲申正教耶。内曰破如
    可破答上有无难也。今不作有答无答。若作
    有答还着其有难。若作无答还着其无难。亦
    不作非有无答。堕愚痴论故。又平钝故。亦不
    默然答。以外见默然谓无答故。今答者反掷
    还外人也。汝上来见立今见有破。故掷此破
    立还于外人。今言如者有二种如。一计如二
    破如。计如者。汝上计可破今计能破。二破如
    者。上就汝觅可破无从。今就汝觅能破亦不
    可得。又今过甚于上。上计有可破。我就汝觅
    无从。汝今计能破。汝自将有无破之。故此能
    破自无。不须我破也。又汝将有无乃破立能
    破家。不问我也。我立能破可受汝问。我不立
    能破故不受汝问。如十二门悬构责中说也。
    又汝问为有能破为无能破。今将有无还问于
    汝。汝为有所破为无所破。若有所破上求何
    故无从。若无所破只汝是所破。所破既无谁
    问能破。又能破若有还是汝有。能破若无还
    是汝无。汝有所破所破既被破。能破是有还
    是所破。汝便无能破亦无所破。何所问耶。又
    上来实不成。今何有破。汝本不成。我何曾破。
    今忽问能破之有无。如人言汝以兔角刀断
    我马角。既失兔角。今问觅马角也。又破如可
    破者。能破若有如可破有。能破若无如可破
    无。如是五门皆如可破。又破如可破者。汝计
    有破可破。皆是汝计。则皆是可破。故云破如
    可破。又本有物然后论破可破耳。未曾有物
    论何破可破耶。如空中华论何物破可破耶。
    问乃无法可破而汝破病则有病可破。乃无
    水可破而止水想则应有破。答汝言想水是
    无水想是有。故作是问。只汝水想还如想水。
    论何破可破耶。注释为二。一序外情二答外
    难。汝着破故者。明外人上来实无可破而着
    可破。亦实无能破今着能破。即是罪重钝根
    也。又释。明外道有四痴。一者是无立谓立是
    一痴。二者此品复无破谓有破是二痴。二者
    复将有无二破欲破此破是三痴。四者此三
    并是外道自谓。而今安置论主上。此是四痴
    也。此四痴并各反掷答。次天亲还用外道二
    难即为论主双答。此是不动尺兵寸刀而令外
    军土崩瓦解。现在注文。以有无法欲破是破。
    明外人自计有破。复自将有无还破外破。是
    为失中之失。倒中起倒。竟不关我。汝不知耶
    下第二答外难。始终有六转意。初纵有能破
    答。明破义既成则一切皆空。所以然者。既称
    为破则能破所破一切皆破。则一切皆空。以
    破是空之异名故也。是破若有者第二句。外
    人即云。若破成者便有此破。则着我有难。是
    故今明。此破若有则已堕可破中。云何更问
    有耶。是破若无者第三意。外人即云。若能破
    堕可破中便无能破。则着我无难。是故今明。
    能破既无则所破亦无。则无外无内。谁欲难
    耶。如说无第二头者第四意。外云。若言能破
    所破皆悉无者。汝上来何故破我神耶。乃至
    破我法耶。既破我人法。则知有人法可破。便
    有能破。云何言破可破相与俱无。是故今明。
    如说无第二头。不以破故便言有头。第二头
    本来自无。汝神法亦尔。不以破故便有神法。
    神法本来无。既本来无所破何有能破。如人
    言无者第五意。外人云。若第二头本来无者
    能破亦本来无。若尔则不应言无。今遂言无
    即有能无之无。以无前物。若尔即有诸法可
    无复有能无之无。是故有能破可破也。故今
    明。如人言无此是实无。以无能无所故名为
    无。非是将一无以无前物。破可破亦如是者
    第六总答合上义。外曰应有诸法执此彼故。
    上来一番破外人谓论主用空破有。今第二
    破外人谓论主用有破有。前问次答。问有二。
    应有诸法此立所破也。执此彼故立能破也。
    我谓汝以空破有。汝遂言无空。是为上来用
    有破有。又我言汝用汝义破我。汝遂言无汝
    义以破于我。若尔应还用我义破我义。如是
    有得无得内外等亦类然。又有二破。一就缘
    假。谓就外觅外无从。即初问答也。二对缘假。
    即今文是也。问何故不言执一破异执异破
    一。而言执此彼耶。答一异语局彼此语该。此
    常彼无常此生死彼涅??。如是一切也。注中
    但偏计一异。以一异是彼大宗故。内曰一非
    所执异亦尔。上明不以空破有汝自谓空。今
    不以有破有亦出汝谓情。上不以正破邪。今
    不以邪破邪。又我就汝觅一异不得。何所执
    耶。又我若执一则同僧?摇V匆毂阃?朗馈V?br> 亦一亦异同勒沙婆。执不一不异同若提子。
    非是四师故无所执。又提婆不与四师同故
    言不一。不与四师异故言不异。求四师得可
    论同异。求竟无从。云何同异。又本无一异。妄
    见一异。我上来欲止妄情故借妄破妄。实无
    妄可借亦无妄可破。问若言借妄破妄者。谁
    借妄耶。若有能借必有所借。答若作此问应
    云借如所借。由汝故谓汝义为所借。谓我为
    能借。并出汝之谓情。我未曾有能借。问若尔
    上何得言借。答心生于有心。像出于有像。借
    见于有借。注释为二。前释内通。复次下教作
    难。若有人言汝无所执者。假设有人明他无
    执也。我执一异法者。彼自立一异也。若有此
    问应如是破者。应将一异破有执家也。此意
    欲明论主不执一异故不应将一异难论主。
    若余人执一异。可用一异以破之耳。又释。若
    有人言汝无所执。我执一异假设。外问内言。
    汝无所执耶。内言。我无所执。外言。恐汝执法
    破我。汝若无执我自执一异。何惧汝破我耶。
    若有是问应如是破者。教内答外也。我虽无
    执非不借一异以破于汝。汝宁得无惧。外曰
    破他法故汝是破法人。自上已来第一破外
    人谓有能破。今第二破外人谓论主是破法
    人。问意云。从论初已来破于所破。品初二
    番复破能破。是则破能破所。触法斯无。破
    法无道。故是破法人。又尔前破所破明无外
    邪义。品初已来破于能破则破内正义。若邪
    若正有得无得一切皆破。故名破法罪人。内
    曰汝破法人。明如我怀中无破可破故非破
    人。汝执法执破故汝是破人。又汝作此执
    破于实相。若破实相三宝四谛一切皆破。故
    是破人。我无所执与实相相应故不破实相。
    则一切不破故非破人。又汝欲自成破他故
    是破人。我不自成又不破汝故我非破法人。
    汝义本成可言我破名破法人。汝义本不成。
    本不成是汝不成故汝是破法人。又诸法非
    破不破。汝见破不破故汝是破人。我不见破
    不破亦非见不见故非破人。外曰破他法故
    自法成。论主上云成己破他名为破人。我无
    所成故非破人。外今问内。夫胜必对负屈必
    对申。我既堕负汝则应胜。我义既破汝义自
    成。汝既破他自成故是破人。我但被破不成
    故非破人也。汝破他乃不言汝义成。但他法
    若坏汝法道理自成。又汝口破他义而心成
    汝义。若心不自成汝义何故口破他耶。又上
    来三问答明论主有破论主悉云无破。外今
    云。若无破则有成。此是对无明有。问上云内
    无破则外有立与今何异。答上是内无破外
    有立。今是内若无破内则有立。故与上异。又
    并他破自不成应?破明不成。明不成?何
    犹破。解若不生惑何由灭。又外人回过还论
    主。论主上云汝是破人。汝既?我为破法人。
    我则为非。汝理数是。则自是非他。是非心生
    故汝是破法人也。我见汝破他故还述汝所
    说。我云何是破法人也。又汝从来明因缘义。
    言无则召有言有则召无。汝既言无成则召成
    言不破则召破。若言无成不召成。言不破不
    召破。复堕自性之失。又汝破为有所申为无
    所申。若无所申应无所敬。那敬三宝。若有所
    申则有所成。内曰成破不一故。此中始末有
    三种答。此第一。汝若言汝义既破我义即成。
    成破便一。胜负屈申应是一。而成破不一。何
    得言汝义既破我即成。故外人反滞论主成破
    一难。而论主复离自执之失。成破若一则有
    四过。一俱是破。二俱是成。三成破若一而成
    是成破非成者。亦应破是成而成非成。四有
    成有破则非一也。又次第答上诸难。汝初云
    他义若破自理数成者。则成破是一。汝立成
    破一义者。汝破我即破。云何汝破我成。我成
    汝即成。云何我成汝破。又现见一物。成时无
    破破时无成。云何言破即成。汝言惑坏解即
    成。则惑坏是解成。犹着成破一难。若言惑自
    坏解即成如?灭有灯生者。则成坏是异。云
    何汝坏我即成耶。又现见?灭灯成。今未曾
    有。汝义坏何时有我义成。又?灭灯成。上亦
    破无。云何更引。汝上云我既无破应当有立
    者。在破既无。何有立耶。又破不有则不无立。
    不无则不有。何所待耶。汝上难云。若有所申
    则有所成。若无所申应无所敬者。正由一无
    所成故无能申耳。又亦得例答之。本对邪故
    有申正。而未曾有邪可破。何曾有正可申。
    余难并漏上诸答通之。复次成有畏第二重
    显成破不一。成则有畏破则无畏。畏无畏
    殊故知成破不一。问此明何义。答斥外道
    也。汝上来欲成于法不能成。是故怖畏不
    复敢立。于我法不畏故欲破我。故知成破
    不一。故用此言以讥外道。非是论主成法
    有畏破无畏也。若破他法下第三天亲义生
    违言破也。外曰说他执过自执成。问此与
    上破他法故自法成何异。答前成为成立。今
    成为成破。是故异。汝乃言成破不一。故不
    自立法而终破他。若尔终应为成此破。若
    成此破则是自成法也。又更一义。汝乃言
    成破不一不言无有成破。若尔终有成破。若
    汝不成法则不破他。既破他。终为成立也。
    内曰破他法故自法成一切不成。外谓内为
    成于破。内今一往许之。破他法故则破义
    成。此破若成则一切不成。所以然者。夫论破
    者。自他一切皆破故名为破。此破若成则自
    他内外一切不成。既称一切不成。我义在一
    切内。我云何独成耶。此破即是毕竟空之异
    名。故一切无成。又如以我不平破汝不平。令
    汝得平则是我平。故一切平也。又一义。夫破
    他明他不成者。即是自不成也。我以汝为他。
    汝又以我为他。故一切皆他。既云他不成则
    一切不成也。此是势破非正文意。又此就相
    待门破。破他法故自法成者。明他立被破则
    破义成也。所以须成此破者。正为外道有所
    得大小乘人有立病故也。一切不成者。本待
    立故有破。立既不成无立可待。故无有破。故
    云一切不成。此正当文意也。外曰不然世间
    相违故。汝若言成破并空一切不成者。与世
    间相违。谁信此法。以内外唯有二义。一成二
    破。成者立己义破者破他义。如僧?页梢黄?br> 异等。成实成空破?酬加小4蟪顺纱笃菩 S?br> 成己正破他邪。汝无成破。则与一切相违。谁
    信此法。内曰是法世间信。答此一问多种形
    势。有时云道与俗反。岂为俗信。信俗则不信
    道。信道则不信俗。如信波若则不信一切法。
    信一切法则不信波若。又答我所以与世间
    相违者。世间智浅见于有无见于破立。以如
    此见不见圣所见见圣所不见。不行圣所行
    行圣所不行。又答我不与世间同。亦无可与
    物异。何者是世人何者是我明同异耶。外即
    难云。即此不同不异便是反于世人。即答云。
    将何物反耶谁反耶反谁耶。而今论主不作
    余答明为世人信者。此是破不信以明信也。
    外谓论主此言无道理不可信。是故今明因
    缘生法宛然而毕竟空。虽毕竟空因缘宛然
    了了可信。故中论云。世间现见故世间眼见
    故。是故明世间信也。注释为四。一明可信之
    法。二明不可信法。三结不可信。四结成可信。
    初如文。汝谓下第二出不可信法明五家义。
    皆不可信。第一明僧?乙濉S殖?捍?碌?br> 二出卫世义。或言因中有果下第三勒沙婆
    义。问何以知此是第三师义。答上已云乳中
    有酪出因中有果义竟。今更说者当知是第
    三师义。或言离因缘诸法生者第四无因外
    道义。其实空不应言说世事者第五邪见外
    道义。如邪见人拨无诸法。是人所执谁当信
    受第三结所不信。我法不尔第四结所信。外
    曰汝无所执是法成。上来百方求觅论主一
    毫之义不得。而内遂云我因缘法与世间同。
    若尔乃不执于自性遂执于因缘。则知有因
    缘义。为外之所捉得。二者汝若言不执于性
    亦不执因缘都无所执。若尔汝畏于执遂守
    无执。此乃不执于执遂执于无执。则知有执
    也。三者汝若言无执者不与世同亦不与世
    异。遂不与世异而与世同。世间既执。汝亦应
    执。内曰无执不名执如无。答中有二。一法说
    二譬说。无执不名执者法说也。我明执无故
    云无执。言其无执者明其无有执。非谓有无
    执。故不执于执亦不执无执。如无者譬说也。
    如人口中言无物。其实无物。今言无执其实
    无执。非是口中言无物便有于物。亦非是无
    执便是于执。又执既无无执亦无。如对有所
    得故有无所得。有所得既无无得亦无。答上
    因缘问者有多种形势。一者即用因缘答。明
    因缘生法即寂灭性故无踪迹处所。有所执
    着便非因缘。二者有时答云。本对性故有因
    缘。既无性亦无因缘。亦性亦因缘如是五句。
    外曰汝说无相法故是灭法人。汝言不执于
    执亦不执无执。则执无执一切灭名灭法人。
    问与上破法人何异。答上明破立俱破名破
    法人。今明不见破立无所执着复无此无执。
    深上一阶。是故为异。内曰破灭法人是名灭
    法人者。当我怀中无灭不灭故非灭法人。我
    实非灭不灭无所执着。汝谓我有所灭欲破
    我者。汝是灭法人。文正尔也。又我明因缘法。
    因缘法即是中道亦是假名。汝今欲灭因缘
    法。即破于中假乃至三宝四谛因果罪福。名
    灭法人。又云。我今是灭法人。所以然者。我灭
    一切戏论诸法名灭法人。又我名断见人。断
    一切见故。又我名阐提。毕竟不信邪见法故。
    又我名无心。尽一切观故。我名哑人。以灭一
    切语故。是故我名灭法人。此并势破耳。外曰
    应有诸法相待有故。此品第三段破外人谓
    论主有所存法。此文来意有近有远。若远来
    者。随论主所明悉皆有法。若云一切无所依
    必有依对之。论主若无言则有言对之。若非
    默非语则有语默对之。若有语默则有非语
    默对之。若云未曾有如此事则有如此对之。
    此问实难答也。次近生者。论主上云外是灭
    法人内非灭法人。若尔则有灭法人待非灭
    法人。既有所待则便有法。云何言都无所执
    耶。若都无所执对谁论灭法耶。既无所对则
    无汝不灭无汝灭法。汝上不应谓我是灭法
    人汝非灭法人。内曰何有相待一破故。有人
    言。有是一边。上已破竟。何所待耶。今谓非
    无此意。今明有一毫法求并无从。将何待耶。
    又汝有一毫法论其待者。此一物若在一内
    一中已破。若在异内异中已破。又一是数法。
    前已破无。既其无一。云何有万法欲明相待
    耶。又一切皆一。如二一名二三一名三。如是
    皆悉是一。则便无多无多故亦无一。何一耶。
    此答非是论主向前走避。外人但是向后退
    觅答。汝言有待者必应有物然后论待。今了
    未知何者是一物而作待问。故为失也。外曰
    汝无成是成。若依前答有之一边上已破竟。
    汝乃不为成有。应当成无。故云无成是成。
    二者汝言一毫法并已破竟。则都不为成一
    切法。如此则为成毕竟空。故云无成是成。三
    者汝言一切无成。此终有成。如云一切法不
    生。则波若之不住一切法则住般若。便有波
    若可住。宁得都无所住。四者若言毕竟无所
    依者。汝那能难我种种通令我通不通。那能
    通我种种难令我难不成难。既有难通之能。
    汝必怀一妙术耳。故若有此妙术则是成也。
    五者汝既有此妙悟终有所悟之一法。有此
    一法可学故有此能耳。又无成是成者。不可
    言成不可言不成。则是妙成。故经云。非成非
    不成。始是好成。非苦非乐。乃是大乐。又以非
    成非不成方能知成不成。又无成是成者。汝
    乃无相待。应有绝待成。注释云。如言屋无马
    者。智度论云。如庙堂上无马则有无马法。汝
    虽无成则有此无成之成。故欣空者闻空则
    喜。恶空者闻空则忧。故知有此空法能生人
    心也。又若无此空法。则信之不得福。毁之应
    无罪。既能生罪福。必有此空法也。内曰不然
    有无一切无故者。若答为成空问有无一切
    皆无。既不成有。岂成无耶。答生心问者。既有
    无皆无。以何生心。如中论云。有无既已无。知
    有无者谁。故有无皆无。缘观俱寂。答终有所
    成问者。既无不成。云何有成。亦成不成非成
    不成。既无诸法之不住。宁有波若之可住。答
    绝待问者。若有相待可有绝待。竟无相待何
    有绝待。答终有妙术问者。竟不见汝之无术。
    岂有我之妙术。故云有无一切无。外曰破不
    然自空故。此难来有近远。远来者。总难论主
    三空也。我法空及本性自空则不应破。若破
    则非本空。二者若不空而破则违法相。若空
    而破便是痴人。又若不空而破虽破终不可
    空。如虽空而不可破。若空而破有应不破。近
    来意者。从上有无一切无故生。若有无本空
    何事破有无耶。若本不空汝云何说有无皆
    空。不空而破则有违理之负。若空而破则有
    徒劳之弊也。内曰虽自性空取相故缚答进退
    难也。虽自性空答其一难。然诸法本性自空
    实无所破。但为汝等外道取相故所以须破。
    虽破倒想实无所破。故虽破而空虽空而破。
    义不相违。注为三。谓法譬合。法说如文。譬说
    中举愚人者。对上外道呵论主若空而破是
    为痴人。是故今明。愚人见炎生于水想。外道
    颠倒无神见神。无法见法无空见空。今欲止
    其水想。实无水可破。此是但除其病而不除
    法。谓病故见法。无法可除名不除法。此一问
    答大明三义。一者论道。谓一切法本性空寂。
    性空是正道之异名众经之要意。?笔μ臼?br> 道安。凿荒涂以开辙标玄旨于性空。唯性空
    之宗最得其实。此今问答正论性空。外道谓。
    性若本空则不应破。破故非本性空。则未解
    性空意。论主答虽性空应须破。虽破而是性
    空。此释成性空意也。二者释六道三乘人起
    迷意。谓是性空实无六道亦无三乘。无六谓
    六无三谓三。故有九道之异。即是释起迷意。
    次释十方三世佛菩萨出世破病意。昔破六
    道今破三乘者。实无六道三乘可破。但止其
    想谓故言破耳。故是释诸佛菩萨破病意也。
    问乃无所谓六道三乘有能谓之性不。答能
    谓若有不名为妄及以颠倒。既名为妄则无
    一毫。故能谓同所谓也。问能谓所谓是无不。
    答本不有。云何有无。如是五句也。外曰无说
    法大经无故。自上已来就内难内。此之一番
    以外难内。难意有二。初牒内九品破有明非
    有。空品破空明非空。非空不可说空。非有
    不可说有。名无说。问实相四句不可说。云
    何言非有非无不可说。答诸外道等多滞空
    有二边。今欲破其二边故明非空非有。而
    意在舍于二。是不存两非令悟入实相也。大
    经无故者引外难内。三种大经此是旧义。无
    有此法。故不可信。内曰有第四。然答外此
    问多有形势。若涅??经德王品中明闻不闻
    义。谓外道大经无有此法。唯方等有之。是
    故名为昔所不闻而今得闻。而今此中引彼
    经。二有第四者。以诸外道着于有无不信
    非有非无。今欲令舍于有无信非有无。故
    还引彼经明有此法。汝若不信非有无。非
    但不信于内。亦不信外。如中论及大品欲
    令小乘人信诸法空故还引小乘中明法空以
    化小乘。三者又欲耻诸外道明痴如小儿。非
    但不识于内亦自迷于外。内外无识痴无所
    知。四者论主欲除第四明非好法是愚痴论
    耳。如是?法汝上有之。云何不信。五者欲
    显外偷得佛法非有非无安置己典。提婆今
    还夺取故。彼经有于第四犹是佛说。又外道
    设有此法。如虫食木耳。然震旦玄儒但有有
    无二句无非有无。天竺外道三外道。三大经
    文亦无之。今言有者直有不可说之言。非是
    非有无不可说。若有此言便即自见。不应责
    论主也。三外道之外六十二见及十四难中
    有第四两非之言。如非常非无常。此与论主
    非有无意异也。问涅??经言外道三种经无。
    提婆云何言外道有。答如前释之。涅??明无
    者无有显了辨非有非无中道。论言其有者
    如声不名大小等也。又涅??明无据理实无。
    今言有者据盗得耳。又涅??言无如虫不知
    字。今言有者偶得成字。注云声非大小者。一
    解云。声及大小俱是求那。求那不自相依皆
    依陀罗骠。故云声非大小也。又释于听者声
    不名小。重听人声不名大。又释如钟比雷不
    名为大。比磬不名为小。泥团非瓶非非瓶者。
    泥形异瓶形故言非瓶。更无别体故非非瓶。
    光非明非?者。月光比日故非明。比星故非
    ?。又释寸炎为光满室称明。而光异?复殊
    于明也。外曰若空不应有说。此第二大段明
    中道二谛结会旨归。生起具如品初。今更示
    一势。此文来意有近有远。远来者。九品破有
    空品破空明非空非有。此是洗颠倒有所得
    性有无。今明从非有非无始得假说有无名
    依二谛说法。此假有无为欲表非有非无不
    二中道。是故有此章也。次近来者。上破有无
    明非有无。外人着非有无。今破非有无明假
    有无。欲显正道未曾非有无亦未曾有无。是
    故有此章也。外问意云。若言内外二经并以
    无说法为至极者。汝师何故说善恶法以化
    物耶。若有所说即不应明于无说。若辨无说
    即不应说。又若有说即不应明有无皆空。如
    其不说则受哑法。内曰随俗故无过者。外道
    不解二谛。我上不说此是第一义谛。今明说
    者随俗故说。即会通前语也。又诸佛体道非
    说不说。今随俗说。何失说耶。虽随俗说实无
    所说。何曾说耶。注云常依二谛说者。凡夫以
    有为实故称为谛。圣人达空为实故称为谛。
    以依二实说故二说皆实。问何须明依二实
    说耶。答欲防外难。上既云诸法不可说。今遂
    云说。便是妄语。是故今明。依二实说故二语
    皆实非妄语也。外曰俗谛无不实故。外道聪
    明悬知二谛义有相违。真有三义可得是谛。
    一者空是真实故名实相。可得是谛。二者空
    于圣人为实。此亦是谛。三既名为真。真故是
    谛。俗有三义不应名谛。一者有是虚妄不应名
    谛。二于凡为实不足称实。三名中无真不得
    称谛。故云俗谛无不实故。俗若是谛便入于
    真。又若二种俱谛则二俱应真。又开真俗异
    应开谛不谛异。又若俗遂谛真则不谛。又直
    难云。若谛则不俗若俗则不谛。云何言有于
    俗谛。内曰相待故如大小答上俗是谛义也。
    可作二义明之。一者真唯是谛无非谛。二者
    俗亦得是谛亦得非谛。俗于凡是实故称谛。
    于圣不实故不名谛。是故此俗亦谛不谛。如
    大小者。如奈形于瓜枣大小皆实。问奈定譬
    何物。答异三论师云。奈譬虚实谛不谛瓜枣
    譬凡圣二缘。又云奈譬一色瓜枣譬两缘。今
    谓文义俱不然。奈正譬俗也。如奈望瓜实小。
    形枣实大。形枣实大譬俗于凡是谛。望瓜实
    小譬俗于圣非谛。文意正尔。不得改易一言。
    问奈譬一色。何故非耶。答外人正难俗应非
    谛。今正答俗是谛非谛。故不得譬一色。问若
    奈望瓜枣大小皆实者。本以实名为谛。大小
    皆实则皆应是谛。答譬意不尔。如前释之。正
    取俗。于凡实是谛。于圣不实非是谛。取谛不
    谛二实不言。二实以譬二谛。是故文云。俗谛
    于世人为实。于圣人为不实。故以大小之譬
    不得作余释也。又于圣不实。不实故空。以空
    为圣实者。此亦得云此二皆实即是二谛义
    也。问俗于凡是谛于圣非谛。亦得云真于圣
    是实为谛。于凡不实故非谛不。答众师并云。
    此是一例义。今谓通可例之。凡实是圣虚。圣
    实是凡虚。凡虚是圣实圣虚是凡实。别则不
    例。俗有谛不谛义。真唯谛无不谛。以俗是颠
    倒不实故非是实。但于俗是谛耳。真是实相
    故是谛。又名之为真。复为圣所证知故唯谛
    无不谛也。文正尔。不得作余释之。问今明二
    谛与他云何异。答就二于论者。然一色未曾
    真俗。于凡圣二解故成二谛耳。他则道理有
    真俗二境。是故为异也。又于二缘成二。色未
    曾二不二。如是五句。亦未曾谛不谛。亦如是
    五句。问俗于凡称谛。是何等凡耶。答此文是
    总想说。世俗凡夫谓有瓶衣地柱。言实有此
    物故名为谛。问大品云。凡夫不知世谛。若知
    则是须陀洹。今云何言凡夫有俗谛。答今文
    就二于论之。于凡是实故名谛。故涅??云。世
    人知者名为世谛。大品云不知者。不知此有
    是空有故不知俗谛。圣人达有无所有即知
    无所有有。故圣人知世谛也。又有四种义。一
    者二谛义。二依二谛说法义。三说二谛义。四
    二谛说义。二谛义者。如前有于凡是实为谛。
    空于圣为实是谛。依二谛说者。若说空是实
    依真谛说。说有是实依世谛说。说二谛者。依
    二谛还说二谛也。二谛说者。一往言于无言
    名说真谛。言于言名说世谛。此则世谛说得
    说世谛得说真谛。真谛不可说。如中论四谛
    品言说是世俗也。然世谛虽言言而常绝。故
    世谛虽说即是不说。真谛虽无说而不碍说。
    故得真谛说。问此事云何。答非但所诠之真
    绝言。即诠真之言常绝。故此言即无言言。既
    得即是言无言。无言岂不得即是言。故真谛
    得说。若尔具得四句俱说俱不说互说互不
    说也。外曰知是过得何利。论有三分。二分前
    竟。今是第三回邪入正请求利益。就文为二。
    初番明得益。次番辨益相。今前外问。始舍罪
    福终讫破空横摧万法竖穷五句。作是知者
    有何利耶。内曰如是舍我名得解脱正答利
    也。问上来横穷竖破无一可存。何故偏言舍
    我。答外道欲令舍我得解脱故偏言舍我。又
    上明三空。一我空二法空三空空。我为其初。
    举初摄后。又诸外道用我为主谛。今举主例
    依。又我见摄六十二见。举本例末。又我为观
    主。言我能作三空之观。故偏明舍我。兴皇大
    师每登高座常云。不畏烦恼唯畏于我。所以
    然者。他云。断除烦恼留众生置故令众生作
    佛。以此见难除故众生可畏。兴皇大师借李
    耳之言。为学者曰增。为道者曰损。损之又损
    之。终至于无损。内外并泯缘观俱寂。乃得道
    也。外曰何以言名得解脱第二辨得益相。外
    谓实应得道。云何言假名解脱耶。如小乘实
    断见思实得解脱。大乘人实断五住二障实
    得解脱。今外道亦然。内曰毕竟清净故。此是
    偈本。而今无者文脱落故。非脱非缚不所不
    能。不知何以目之。强称为脱故云名得解脱耳

    百论疏卷下余(终)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