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藏经阁!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藏 > 论疏部三 >
  • 百论疏卷上之余

    复有十不善道下第三明十恶外恶。又开二
    别。初明十恶所不摄恶。二明十恶前后方便
    恶。十恶所不摄恶者。十八部论明身口中有
    八。身中四者。如鞭杖等不断命。此非杀业摄。
    又如烧人屋即失财或障他行施令傍人不得
    财物并非盗业摄。若俗人非时非处非道行
    ?H名为邪?H。若直尔摩触非邪?H摄。此三是
    身业摄。非十恶摄。故知身中有四。口业又四。
    故合有八种。因嗔故妄语等。故有口四业。因
    痴故起口四业。故口具八种业。因嗔痴起身
    四。复成八。因贪起身口八。合三八为二十四
    邪业。依此复四种。一信邪行此二十四。二正
    行二十四。三教他行二十四。四见他行随喜。
    合成九十六。此九十六中有正是十恶摄非
    正十恶摄。及十不善道下第二明十恶前后
    方便恶。如行杖有二。一为杀故行杖。此是杀
    家方便。二直尔行杖。但是身业。谓十不善道
    所不摄也。何等为止下释止亦三。谓标释结。
    释中又三。息恶不作者。此第一句总释止义。
    若心生下第二别释受戒方法。此中明三业
    得戒。一者上根人心生得戒。随大小乘。大乘
    人于佛像前或无佛像想念五师。从今身尽
    未来劫誓息。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
    众生。即便得戒。故普贤观云。但生心请五师。
    不须和上及以?梨。即便得戒。次中根人得
    口语得。如迦叶等自誓佛为我师我为弟子。
    作是语时即便发戒。若受戒者。谓下根人内
    有求戒之心。外具人法二缘。方乃得戒。人缘
    谓十师。法缘白四羯磨。问受菩萨戒具得心
    生口语受戒三种不。答得也。八戒等亦尔。但
    多就师受耳。问受菩萨戒具几种受。答通具
    三受。一就大乘师受。二者若千里内无师就
    像前受。三直对想十方佛受。出普贤观经。余
    戒亦通方例之。又释此文。一人受戒必具三
    业。意为求戒之心故云若心生。口随顺师僧
    故云若口语。合掌礼拜即是身业故云若受
    戒。问此中三种摄十种得戒尽不。答十种得
    戒不出三根及以三业。今明此三则摄十种。
    问辟支佛于十种中是何得戒。答依俱舍论
    是自然得戒。与佛同。问佛定是何时得戒。答
    旧引二文明两种得戒。一引弥沙塞律十九
    卷云。佛剃头着出家衣时得自然戒。二用僧
    只律二十三卷。云种智初心得戒。有人会之
    云。依前得是共声闻戒。依后得不共声闻戒。
    故佛具二木叉。今依俱舍论同僧只。所以尔
    前不得戒者。若尔前得戒。佛六年苦行受外
    道法。应当破戒。而未得戒虽受外道法不破
    戒也。从今日终不复作下此第三明要期受
    戒时有三。一短时谓今旦至明旦。二中时谓
    尽形也。三长时至佛。以初时必同后则三种
    有异。是故今文但明要期前时不明后也。问
    无作于前何时生耶。答成论师云。从止恶心
    第二念生无作心。作是因无作是习果。因果
    不俱生故至第二念方生无作。道定无作亦
    尔。数人在道定心时有戒。出道定心即无。论
    人出定时亦成就。属行人故常有无作。问于
    众生及草木发戒云何异。答一云于众生边
    别发多无作。于草木边总发一无作。又释。众
    生与草木同。于众生边总得一不杀戒。于一
    一众生边皆得不杀戒。以杀一一众生皆犯
    不杀戒故。于草木边总得一不杀草木戒。别
    于一一草木得无作戒。以杀一一草木皆犯
    此戒故。问制戒意本取不恼众生。云何于草
    木发戒。答以杀草木恼于众生故就草木边
    制耳。数人但现在发戒。以现在有众生去来
    无众生。问三归为属止为属行。答因三归得
    戒。三归属行善。戒属止善。问三归止邪。云何
    属行。答虽复止邪意在归向。如下云布施虽
    止悭而善行为本。问俗人亦得授他八戒不。
    答得也。如夫前受后为妇授。如昔有轮王授
    人八戒。八戒既尔。五戒类然。但多从出家人
    受耳。何等为善下第三释善亦三。此总标也。
    释义有五。一云。善是符理恶是乖理。二云。善
    是清升恶是腐坠。三云。善是利他恶是损他。
    四云。善是感乐恶是感苦。五云。并有四义。但
    前二为体后二为用也。身正行下第二解释
    为三。一明三善二明十善三明十善外善。初
    如文。身迎送下第二明于十善。迎送翻杀。合
    手翻盗。恭敬翻?H。翻口四易知。慈对嗔。悲
    对贪。正见对邪见。又不净观对贪。慈悲观对
    嗔。因缘观对痴。问前明十善与今何异。答前
    是止十善。今是行十善。如是种种清净法者
    下第三明十善外善。智度论问云。尸罗总是
    一切戒。不饮酒不过中食不杖加众生是事
    十善道不摄。何故但说十善。答云。十善为总
    相戒。别相则无量戒。不饮酒不过中食入不
    贪中摄。不加众生入不嗔中摄。此明摄之则
    入十善。若不摄则不入也。龙树十住婆沙引
    宝顶经明尸罗。身口各有四种。如前所说。此
    八种戒从受生。身口心受合二十四戒。教他
    受随喜受修习行时亦二十四。合九十六戒。
    今但言十善戒者但是略说耳。何等为行下第
    四释行。外曰汝经有过下第二傍破吉义。问
    何故傍破吉。答上标二善总辨三世佛出世
    大意。谓诫恶劝善。今总明破一切邪。以一切
    外道经初皆说吉。此义既破则一切邪破也。
    若就外人难立名者。论主标二善舍罪。外道
    始末凡有三双六难。第一作两不吉难。次作
    两颠倒难。第三作两烦重难。论主通其六难。
    即明二善无不吉过离颠倒过非是烦重。则
    二善义成。故得依之以舍罪。问外人就何义
    作六难耶。答舍恶行善内外理同。此不可咎。
    但外人谓。论主立言不巧故招六过也。初二
    难正在今文。后四难在后流章也。又初四字
    标二善章门。下六难六答都是科简释章门
    也。今前作有无二难者。外人广述师宗。论主
    拨云诸师内有邪见外不能说深净法。外人
    仍问论主。佛说何等善法。论主答云。恶止善
    行。外今即云。若恶止善行有二不吉过。一
    者建恶在初故初不吉。初既不吉中后亦然。
    法既是恶则人非世尊。行此法者不名上众。
    故三宝皆坏。即名有难。二者一切诸经阿沤
    在初名之为吉。汝经无有阿沤名为不吉。故
    名无难。问何故作二难。答二义。一者明有恶
    故就内难内。次明无吉将外难内。二者初明
    有恶二明无善。一切过中莫出斯二。问文有
    此事不。答偈本即有。此文汝经有过谓初文
    也。初不吉故第二文也。又初句标过次句释
    过。注中为二。第一明外经无过。第二明内经
    有过失。就初又四。一标经体二明经用三出
    经名四结经德。而言诸师三师二天皆作此
    说也。若智人下第二明经用。读诵念知此是
    三业行经。便得增寿威德尊重明行经。得二
    种果。内感长寿外为物尊。如有经名下第三
    出经名字。广主经者。明治化之道广明国主
    之德。或言是彗星天子所造。或云镇星天子
    所造。如是经等初皆言吉者第四结彼经德。
    外云。昔有梵王。在世说七十二字以教世间。
    名?衣ナ椤J兰渲?辞榻ケ h笸跗读咝钠?br> 收取吞之。唯阿沤两字从口两边堕地。世人
    责之以为字王。故取沤字置四韦陀首。以阿
    字置广主经初。四韦陀者外道十八大经。亦
    云十八明处。四皮陀为四。复有六论。合四皮
    陀为十。复有八论。足为十八。四皮陀者。一
    荷力皮陀明解脱法。二冶受皮陀明善道法。
    三三摩皮陀明欲尘法。谓一切婚嫁欲乐之
    事。四阿闼皮陀明呪术算数等法。本云皮陀
    此间语讹故云韦陀。六论者。一式叉论释六
    十四能法。二?迟ぢ蘼凼椭钜羯?āH?麓?br> 波论释诸天仙上古以来因缘名字。四竖底
    (张理反)沙论释天文地理算数等法。五阐陀论释
    作首卢迦法。佛弟子五通仙第说偈名首卢
    迦(强河反)。六尼鹿多论释立一切物名因缘。复
    有八论。一肩亡婆论简择诸法是非。二那邪
    ?橙?嗦勖髦罘ǖ览怼H?恋缀瞧怕勖鞔?br> 记宿世事。四僧?衣劢舛??遐小N蹇钨ぢ?br> 明摄心法。此两论同释解脱法。六陀菟论释
    用兵杖法。七楗阐婆论释音乐法。八阿输论
    释医方。?称派吃啤v?惩悠怕廾旁扈笫椤??br> 卢仙人造?衣?椤4笃怕廾旁炱ね勇邸H昃?br> 初说下第二明论主有过有二。初正明过。第
    二结过论主。内曰断邪见故说是经第二论
    主答。答中有二。初总非不然。第二别?其有
    无二难。即二别。初答有难。次答无难。答有难
    者。汝言我经初有恶者。以恶先出故前明于
    恶。所言恶者。谓阿沤在初则吉。无不吉。此是
    邪见。以佛未出世诸外道等前有此邪见恶。
    是故如来出世止于此恶。故言恶止。佛之正
    教宜须奉行故云善行。今欲断汝邪见恶故
    说恶止善行经。此是反掷答也。外闻论主经
    初明恶。云是论主内经之恶。今明经初乃说
    外道之恶。是故恶属外经内教无过。故名反
    掷答也。问此是何等邪见。答非是拨无因果
    故云邪见。乃是无而谓有乖于正理故称邪
    见也。然数论律师不得辄用百论明二善义。
    此乃是一往破邪。为欲舍罪故说之耳。罪去
    福则不留。邪去不存于正。不应定谓有二善
    也。注云是吉是不吉是邪见气者。内怀邪见
    外宣之于口故称为气。又初起此计为邪见
    体。遂至于今枝流不绝秤之为气。又拨无善
    恶名邪见正体。谓吉不吉是邪见余势。故秤
    为气。是故无过下自免。复次无吉故下第二
    ?其无难。汝言无有阿沤则是不吉者。若道
    理有之而我不安。是则为过。以道理实无无
    故无所安。所以无咎。又道理实无而汝谓有。
    无而谓有则是邪见。故过在于外。内经无咎。
    又断邪见谓标二章门。谓邪见及断章门。从
    此下释二章门。以求之不得无而谓有故名
    邪见。而释邪见章门。求之不得邪见便坏。故
    是释断章门。又开二别。初理夺破次纵关。破
    理夺者。妄情谓有道理实无故云无吉。故庄
    周一色从三情。欲明无有定性色。摄论明一
    境从四人。亦明无有定境。又一色从二情。凡
    谓色为有。圣知色为空。色未曾空有。注文为
    四。一纵二夺三释四呵。若少有吉者此纵关
    也。若少有吉。我经应安亦许汝立。此实无吉
    者夺也。以道理实无故我无所安汝不应立。
    何以故下第三释。愚人无方便下第四呵。以
    外道求乐不达乐因。妄作此执言是乐因也。
    复次下第二纵破。前明道理实无。今纵有之。
    故开三门检也。又恐外人言有一物从于三
    情。故复以三门责之。又云。约一人故说之为
    吉。如女色从爱者说之为好。又如破方中云。
    于一天下说有定方。故开三门以责之也。问
    何故破吉乃破生耶。答吉是有为必是生法
    故破生也。又寄破吉生显一切法都无有生。
    令诸外道悟无生忍。注释为二。初别释三门
    次总结。前释不自中前夺后纵。明无有吉法
    还从吉自体生。若从吉自体生者。不假梵王
    及笔墨等而生阿沤。亦二相过故下第二纵
    关。若言还从自体生者。则有体所从有物能
    从生。便成因果不同。不名为自也。破他有三。
    一相待破二无穷破三重生破。相待易知。无
    穷者。吉望一法为他。望一切法并皆是他。既
    从一他而生。便应遍从一切他生。故云无穷。
    又此是逆推无穷。吉既从他他复从他。是则
    无穷。无穷则无因。无因则非他。故得他堕无
    穷。免无穷则失他重生破者。他中无一既得
    生一。亦无百千应生百千。问破他中有无穷。
    破自中亦有以不。答二体之中有二种无穷。
    一者能生同所生。所生既有从能生亦应有
    从。若有从则无穷。若穷堕无因。又若能不更
    从能则所亦不从能也。次以所生同能生。能
    生既有所生。所生亦应更有能生他。是则无
    穷。若不能生他亦应不从他生。破共有二义。
    一者理夺既无自他合何为共。二纵合自他
    以为共者则合二过以为一过。凡生法有三
    种下第二总结凡二义。一者结上三门明无
    生义以示外人。二明此三门摄一切法遮其
    异计。问若就情有三。理无阿沤两字。又就理
    自他共求无三。理实无者佛经初既标如是
    等六事亦同此责。若尔亦无如是之字亦同
    皆破不。答二义。一者阿沤实非吉。外道横谓
    故被破。如是六事实是吉。故不被破。二者佛
    经明如是字即具二谛。以字是因缘因缘常
    寂即第一义。第一义常寂因缘字即世谛。外
    道决定执性有不知二谛。是故被破也。外曰
    是吉自生故如盐下自上已来破其自吉。从
    此已后双破自他。上有五难。今并救之。言五
    难者。初明邪见。二者理夺。后自他共三门。外
    救初云。若定有吉不吉是邪见者。亦应有咸
    不咸应为邪见。而世谛之中有咸不咸。既是
    正见。吉亦如是。通第二云。从情有三理实无
    吉者。亦应从情有咸理实无咸。然于一切情
    皆咸者。吉亦然矣。通第三三门难者。他共二
    关本非我义。何所难耶。前虽破自。今正救云
    盐体自咸非是外物咸盐令咸。吉义亦尔故无
    前过。内曰前已破故者。偈本为二。一指前破
    其自咸。二正破其咸他。破自即破其体。破
    能咸他谓破其用。又指前即是夺破。谓夺无
    有自。次纵其有自。不能咸他。言指前破者凡
    有二义。一者我前破自遍破天下之自。汝立
    盐自已漏我破中。但外道心?不觉已破更
    复救之。则是堕负。问上云何破盐自耶。答自
    则非咸。咸别非自。如指自则非触触则非自。
    故漏前破也。亦盐相盐中住者。此第二纵自
    破他。盐守咸自性则不能咸他。既失咸他亦
    无自性。问现见盐与食合。是故食咸。岂非咸
    他。答食中之咸为是盐咸为是食咸。若是食
    咸则失自咸。若是盐咸则失咸他。考而言之。
    食中之咸终是盐咸。故守自性失于咸他。考
    而言之。世间?心言食中盐此是食咸。然共
    终是盐咸耳。则食不咸也。注文前释夺破。复
    次下第二纵破解此云三。今正意者开文为
    二。一取外人意。二正破之。汝意谓盐从因缘
    出者。外人立咸凡有二义。一者盐不假余物
    故咸是自性咸。二食中之咸假盐故咸名因
    缘咸。故体咸是自咸。用咸为因缘咸。故自是
    自咸。他是因缘咸。是故盐不自性咸者。此是
    食中之咸是因缘咸。故无自性。非外人改自
    性咸立因缘。此句是外人本宗亦非是论主
    破也。故旧之二释于文并谬。我不受汝语下
    第二明论主破。不受汝语者。外人盐咸能使
    他物咸是因缘咸。此二语相违是故不受。今
    当还以汝语破汝所说者。二语既其相违。故
    还捉自性咸语破其他物咸语。如??J相违。
    盐虽他物合物不为盐。此正破。以盐守盐性
    食则不咸。如牛守牛性虽与马合牛终非马。
    此文正尔也。不须异释。若破旧义者。数人谓
    淡物有咸性假缘发之。成论淡物有咸理缘
    会则咸。今问。理之与性为是淡为异淡耶。若
    是淡者毕竟无咸。虽与咸合但是盐咸则非
    物咸也。又破外道者。咸有咸性亦淡有淡性。
    今淡遂反成咸则失淡性。若无淡性云何有
    咸。又若汝淡性可反成咸。亦咸性可反为淡。
    如少盐投于多水则失咸性。亦应少吉入多
    不吉失于吉性。又如色心虽合不可相反。咸
    淡亦尔不可相反。若可相反即无自性。无性
    则空。不应执有。外曰如灯。破灯为二。一破明
    能见?故破于?。二破明不见?而能破?。
    破此二义则明破?理尽。初四。一立二破三
    救四破救。前一番破已成明不能见?故不
    破?。次一问答破初生灯不能破?。夫论明
    能破?不出此二。此二不成则明破?理尽。
    问何故舍盐立灯耶。答盐守自性则他物不
    咸。他物若咸则失自性。灯守自照不失照他。
    虽能照他不失自性。是以舍盐而立灯也。问
    佛法谁立灯自照照他。答婆沙云。僧只人明。
    智自知知他。如灯自照照他。评家破之云。此
    喻非三藏中。世俗法与贤圣法异故不应引。
    又破云。灯若自照复何所照。灯若非照则是
    暗。复何能照。内曰灯自他无暗者。上盐得自
    失他得他失自。今引灯自他俱失。炎内无暗
    故无自照。炎外亦无故无照他。自他无?则
    无所照。既无所照亦无能照。故堕不?不明
    不能不所一切都失。又若言自照则自体有
    ?。若言照他则他处有?。若两处有?唯有
    所照竟无能照。既无能照亦无所照亦堕一
    切都失。又若言自照。则自体有?复自体有
    明。则一灯之中具明?两质。若有具两质则
    应相害。既其相害则无明?亦一切都失。又
    若言有自照之明复有所照之?。则一灯内
    具有明?。亦应即自吉体应有不吉。而吉体
    无有不吉。则灯体有明而无有暗还堕无自
    他之失。注为三。初释自无暗。次释他无暗。三
    总结无照。释自二破。夫论照义不出二种。一
    者照暗。二者照明。初辨炎内无暗故不名照
    暗也。灯亦无能照下第二辨不能照明。前辨
    无暗可照。今辨有明不能照。故无有明暗一
    切不照。此有二破。初夺次纵。灯无能照者。亦
    炎无有自照之能也。不能照故者。此句释上
    所以。无自照己体之能者。以其自体不能还
    照自体故。如指如刀。无有自斫自触故。亦二
    相过故者第二纵也。有自照己体之能。则应
    有受照之体。便成二炎两灯。故前得自失照。
    今得照失自。进退堕负。余文易知。外曰初生
    时二俱照故。自上已来破已成灯无照暗义。
    今破初生灯不能破暗。救意云。已成之灯暗
    体已灭故无两暗可照。今初生灯二俱有暗
    故有所照。以有所照便有能照。故照义得成。
    如灯未生时暗体未灭。一豪明生则一豪暗
    灭。明体渐成暗便渐灭。明若都成暗便都灭。
    当知破?是初明之功。初生之灯照体未足
    故有自照。住处亦昧故有照他。然外人立初
    生明凡二义。一者明暗并。二明除暗。初生之
    灯犹有细暗。故明?并已破于?。故有除暗。
    内曰不然一法有无相不可得者。已成之明
    无暗可破。如前说之。初生之明不离已未。已
    生则是有。未生为无。有无相乖。何名一体。故
    云不可得也。注中为二。一夺二纵。夺中又二。
    一夺初灯二夺两照。夺初灯者。外谓有初生
    灯异于已未。今夺云。初生名半生半未生。还
    堕已未故无初生灯也。生不能照下次夺两
    照。半生是已则无?可照。又不能自照半明。
    故云生不能照也。何况未生。未生是?有所
    照无能照。云何名照。复次下第二纵。有初灯
    若不受两半而言是一体者。则应明?共体
    生死一命。何得然乎。复次不到?故。自上已
    来破其明到?能破?义。此下次破明不到
    ?而能破?。此一偈本亦是结前发后。结前
    者。莫问已成初生。凡厥有明悉不到暗。若不
    到暗悉不破暗。所以然者。明暗相乖。暗若现
    在明在未来。明若现在暗便过去。不相见理
    故不相破。发后者。今外人引呪星譬立不到
    ?而能破?而能破?义。外曰如呪星者。论
    主上云明不到?则不破?。外受不到不受
    不破。故引呪星不到于物而有功用。内曰太
    过实者。明所引之喻过彼灯实。故云太过
    实也。又以灯例呪。呪能及远。灯亦应尔。则
    灯坏。以呪例灯。灯不及远。呪亦应尔。则呪
    坏。又俱相类并是神灵同为顽碍。又吉应悬
    吉。不烦贯初。又我经亦应是吉。则一切是吉
    便无有不吉。不吉无故亦无有吉也。又就此
    凡有四并。一近远俱不到则近远俱破。二远
    近俱不到远近俱不破。三破近不破远。应到
    近不到远。则有到有不到。四若俱不到破近
    不破远。亦应破远不破近。注中云振旦者。此
    云汉国也。复次若初吉余不吉。自下已来破
    其初吉及中后皆吉。从此已下偏破中后吉。
    以上来破譬既穷。今还归法说也。又从此文
    去至众手皆[雨/只]开起。若初吉者促自吉。余不
    吉者破他吉也。汝言阿沤在初以为吉者。中
    后既无。云何名吉。故言余应不吉。注中开二
    种妄语以破外人。若吉性通三。汝言初吉则
    隐于中后。有而言无故名妄语。若言吉唯在
    初中后无吉。汝言以初吉故余亦吉。即是无
    而言有故为妄语。外曰初吉故余亦吉者通
    二妄语也。吉唯在初中后无吉。故无无而言
    有过。以初吉力润益中后相与皆吉。则无有
    而言无过。内曰不吉多故吉为不吉。此有二
    难。一者少多相敌。以少吉力令多不吉皆吉。
    亦应以多不吉不吉于吉皆成不吉。二者就
    二力难。汝义吉与不吉各有自性不应移改。
    今不吉不能自守为吉所吉遂成吉者。吉亦
    应不能自守吉性为不吉所不吉皆成不吉。
    外曰如象手。此救上以少从多难也。象有七
    枝。以手胜故从胜受名为有手。故外国人呼
    象以为有手。婆沙云。佛经说信是象手。如象
    手能取众生数非众生数物。信能取善法。故
    知外国道俗通?象为有手。虽有多分不以
    少从多。问譬喻无穷。何故破象手耶。答傍破
    吉义。大有二门。自上已来破其外法。即是外
    空。今破内法明其内空。欲使外道悟内外法
    毕竟皆空故也。所以明内外空者。以见有内
    外法故生凡失二乘有所得烦恼。今悟本性
    空故不起烦恼便得解脱。若言外道见有提
    婆明空。则各一是见耳。内曰无象过故。有百
    论师释云。诸法实相毕竟空寂故云无象。又
    云。此是标无象章门。下自解释故云无象。所
    言过故者。外人引于象手堕无象之过故云
    无象过也。今明。都非释不足弹之。今开为二。
    无象者夺破也。过故者纵关也。所言夺者。外
    人引于象手。以手标象。以象从手。若尔即堕
    无象。所以然者。外道既名象为有手。则象与
    手异。如人有手人与手异。母有子母与子异。
    若象与手异亦与头异。四支百体一一皆然。
    故除诸分外则无有象。问四外道中是何人
    过。答俱有此失。异于手外无有总象。故卫世
    师堕于无象。若象即手但见于手则无总象。
    是故僧?叶橛谖尴笠病@丈称乓嘁灰嘁炀?br> 堕二无。亦异则别外无总。亦一则唯别无总。
    若提子非一非异。非一还堕异无。非异还堕
    一无。又四处无象。一者具在中无。二者分在
    中无。三者总即别无。四者别则有总无。所言
    过故者第二纵有也。纵有别象则四师俱堕
    过。故卫世则有头中有足之过。僧?以蛴型?br> 是足过。勒沙婆亦一则头足一过。亦异则头
    有足过。非一非异还招两失也。注中为二。一
    释偈本破其譬说。二结无吉明无法义。释偈
    为二。初就卫世释无象过故。次就僧?沂臀?br> 象过故。问此论皆前破一后破于异。今何故
    前异后一。答外人立于象手以象从手。则手
    外有象。以手标象。则象外有手。正堕异义。故
    前就异破。一一门中开为三别。异门三者。一
    无象二释过故三指后品。若象与手异者。此
    牒外义也。外道明。手外有象故以象从手。象
    外有手故以手标象。如其无异。则无别象从
    手。无手标象。既有从标则知异也。头足等亦
    异者。此是论主次破之也。象与手既异。与头
    足亦异也。如是则无别象者。正明无象也。若
    分中有分具者。此释过故。即是纵关。若离诸
    分外别有一象故以象从手以手标象。则有一
    全象在于头中。故头中有足。头内既有全象
    则头内具有七枝。但据颠倒过甚故偏言有
    足。如破异品中说者。第三指后品。所以指后
    品者。后明分在具在二门。今但破具在余有
    分在故指后品说。若象与手不异。第二就僧
    ?沂臀尴蠊?室嗳?3趺魑尴蟠伪婀?嗜?br> 指后品。若象即手亦即余分。则但见诸分无
    别总象也。若有分与分不异者。第二纵关次
    释过故。若言总揽手足诸分以为象者。头足
    二分既与象一。则头足亦一。前明以总即别。
    得别失总。今明以别即总。得总失别。失别无
    手标象。失总无象从手。云何引于象手救以
    多从少耶。如破一品中说者。第三指后。此中
    略破未尽指后广说。大师于此文广破由来。
    五阴成人四微为柱。得文意者可例破之。如
    犊子计四大和合有眼法。五阴和合有人法。
    则别有总眼总人。庄严假有体有用有名。此
    二师既别有总象。则堕无象与过故。以除别
    不见有总故堕无象。必言别外有总则堕头中
    有足。开善无假体有假用。此不成义。既以实
    法作体无假体。假用附何物耶。无有假家之
    用将实作体。若以实为体还是实用。既实法
    和合别有假用起。则实法和合别有假体起。
    光宅无假体假用但有实法体。亦不然。无假
    云何有实。无总云何有别耶。今恐于文意为
    烦故直释而已。如是吉事下第二总结。外曰
    恶止止妙下自上已来傍破吉竟。今是第三
    伏流辨宗。邪教覆正经其义不明照。在邪已
    破故二善义成。故伏流说也。若答难明者。自
    上已来答两不吉难竟。今第二次?两颠倒
    难及两烦重难即成二别。就答两颠倒为二
    章。第一答其止善颠倒。次?其行善颠倒。即
    显如来说于二善其义深远其言巧妙无颠倒
    失。外人前与颠倒难者。自上已来立外破内。
    从此已后就内难内。恶止者牒二字也。止妙
    者明?妙也。恶是所止之?。止是能止妙戒
    也。何不在初者。止既妙止于恶。何不前言止
    恶而言恶止。故知颠倒。内曰行者要前知恶
    然后能止。明恶止?妙。实如所言。但行者要
    前知恶过患然然受戒止之。如来制戒亦得如
    是。故经云。见衣有孔然后乃补。是故前恶后
    止。问一切制戒皆先犯然后以制耶。答就释
    迦声闻戒如此耳。菩萨戒皆是在华台上舍
    那佛说。尔时无起恶缘。此是顿制也。外曰善
    行应在初。第二合说就二善作颠倒难。难有
    二意。一并决难。若要前知恶过故前恶后止。
    亦应要前知善有妙果然后方能止恶。则应
    前说善行后明恶止。二者汝之二善言巧理
    深。今应前为众生说善行有于妙果。众生为
    贪妙果然后受戒止恶故。前应明善行后说
    恶止。内曰次第法故前除?垢次除细垢。此
    是偈本。但为脱落故无?妒路。就文为二。前
    法次譬。法门有二。一修行次第门。二说法次
    第门。前示妙果此就说门。修行次第要前离
    过然后受戒息于?垢。次行善法除于细垢。
    内外清净方可受圣道染也。若行者不止恶下
    第二注释。前释法说。譬如下释譬说。外曰已
    说恶止下。就答难者明此二善体相不同无二
    烦重过。初明止不摄行行非烦重。次明行不
    摄止故止非烦重。外难云。无恶即是善。如无
    痴即是慧。既已说恶止。不应复言善行。恶止
    者不言无恶而已。乃明恶止有戒善。既其有
    善即是善行。何烦重说善行。又从上生者。垢
    虽?细止义无殊。但言恶止已摄善行。而复
    说者岂非烦重。内曰布施是善行者。恶止任
    运无作而生。善行修习方有。故止不摄行。如
    不盗他物名为止善。以物施他秤为行善。故
    止行不同。故非重说。复次如大菩萨下。前就
    身口明止行异。今约意地辨止行异。诸大菩
    萨无恶可止而行于善。当知善行非是止恶。
    故不得恶止而摄善行。又前就凡夫辨止行
    异。以凡夫有恶可止复有施善可行。今就圣
    无恶可止有善可行。故二文异也。外曰布施
    是止悭法者。布施破悭法。故当知行善属止
    摄。内曰下答有五。一返并答。二无悭可止
    答。三有悭不能止答。四本末答。五总结答。今
    是初。若言布施是止悭者。凡圣之人不行施
    时应有悭罪。复次诸漏尽下无悭可止答。若
    言布施是止悭者。无悭人施何所止耶。或有
    虽行布施下第三有悭不能止答。现有人虽
    行布施悭心不止。故知布施非是止悭。纵复
    能止下第四本末答。夫布施者必前起慧与
    之心后为求世出世果。虽复因此止悭。非其
    本意故以善行为本。是故布施第五总结。外
    曰已说善行第二明行不摄止。故说止非是
    烦重。外意恶止善行同皆是善。则应但说善
    行不须说于恶止。而今说于善行复说恶止。
    即是烦重。内曰止相息行相作者。外人明善
    义既通说一则得于二。内辨二善体性恒别。
    故说一不得兼二。故止善冥伏任运而生。体
    是静义。行善是兴起修习其相是动。既动静
    不同不得说一摄二。外曰是事实尔。我不言
    动静体一。但善义无异故应相摄。内曰应说
    恶止善行者。答中为三。谓标释结。二善凡有
    两异。一者通局异。止善三性心中皆有。是故
    止通。行善唯善心有二性则无。所以为局。二
    者止善常生。行善修习方有。不作则无。何以
    故下第二释也。释中为三。一明二善达心各
    异。止善达心为欲息恶。行善达心为欲修善。
    域心既异故二善不同也。若但说下第二反
    难答。但说行善不说止善。行善唯善心中有
    余二心中无。止善亦应尔余二心中无。若无
    止善应非比丘道。以无戒故。是时恶止故下
    第三顺释。亦有福者。三性心中有无作福。问
    何以故知止恶别有善耶。答从善心生必有
    善果。又持此戒者必得乐果。故应有善因。又
    得此戒故则改卑成贵。故知有也。是故下第
    三总结。是恶止善行法下。自上已来明舍罪
    竟。今第二次明舍福。然通而为言皆是舍罪。
    以悉乖道故皆是罪。宜并舍之。但今就于乖
    中自有轻重。乖中之重故秤之为罪。乖中之
    轻目之为福。故前言舍罪今言舍福耳。然利
    根者知罪福是相对而明罪既其舍福则不
    留。但为钝根人明次第法门。故前舍于罪今
    明舍福。罪福既尔。万义皆类。对三说一。在
    三既去亦不存一。既舍生死亦不依于涅??。
    就文亦三。第一明开二善为三人。二明三教
    垢净。三正明舍福。故舍罪三章。舍福亦三。初
    偈本中前牒二善者凡有二义。一者前牒二
    善为欲舍恶。今牒二善为欲舍福。二者欲证
    上止行不同体不相摄故重牒来也。随众生
    意故者。明佛随缘开二善为三教。初双标缘
    教。随众生意谓标缘也。佛三种分别即标教
    也。下中上人者释缘也。施戒智释教也。注释
    为三。第一明为三缘说三教。二明三教体相。
    三明三教差别。问前舍罪中前戒后施。今何
    故前明布施后持戒耶。答前明修行次第。要
    前止恶然后行善。故前戒后施。今就人优劣
    难易故前后为异。外财易舍故配以下人。戒
    防身口。此则为难故教于中智。智慧最胜故
    教上智也。智度论释三次第品。明次第行次
    第学次第道。论有多释。一与此同。故云行名
    布施学名持戒道名智慧。今文正明次第之
    义。故以三教配彼三根。又杂心明。为三怖说
    三法。为贫穷怖说施。为三恶道怖说戒。为生
    死怖说智慧。与今大同。布施名利益他舍财
    相应思者第二明三教体相。智度论十卷三
    解。一云。相应思数以为檀体。二云。非但善
    思。假身口业及以外财三义助成以为施体。
    三云。施者受者财物三事和合生于舍数以
    为施体。今此中正用第二解明以思为体身
    口助成也。释戒体亦有三。数人以无作色为
    体。论人非色非心无作为体。譬喻部云。离思
    无报因离受无报果。此明无无作义。但以心
    为戒体。今此文但出得戒因缘不别明其体。
    当时是适缘为用也。不复作三种身邪行四
    种口邪行者。上人持戒通防三业。既是中人
    但遮七非。智慧名诸法相中心定不动者。未
    得智慧多生疑惑。犹预不定故名为动。若得
    智慧决了诸法故秤不动。此中智慧通世出
    世及大小乘。今既欲舍之。多是世间智慧。故
    布施之业未免三涂。持戒得欲界人天。智慧
    是色无色界诸智慧也。何以说下中上第三
    释三教差别又三。谓问释结。初即问也。释
    中为二。一明利益少多。二辨报有三品。利
    益就现在果报约未来。亦得利益据前人。果
    报属自己。布施者少利益者。施于珍财济彼
    穷乏。正可令行者现有名声为人所敬。故名
    小利。若望前人者。但施衣食施其外命亦是
    少利益。戒能防于七枝。又使内结羸弱。若望
    前人则布施无此益。故云中利。智慧能断于
    疑心及除结使。若望前人通利群品。生他慧
    解名为上利。施报少者。布施果报能衣食自
    然受诸欲乐。而未离三涂。如龙金翅鸟等。戒
    能防诸恶离于三涂得人天报。故名为中。智
    慧多闻修禅弃结得色无色天。又能舍凡成
    圣。是故为上。是故下第三结也。外曰布施下
    第二明三法垢净。所以明垢净者凡有二义。
    一者以三法配三人其言未尽。然此三法一
    一并通三人。今欲简之故论垢净。二者欲明
    舍福故辨净不净。净不须舍不净须舍。又提
    婆论本但明不净三法。为成舍福。罪则内外
    同见其过。不须彰之。福过难明。故须叙其过
    然后方明其舍。如天亲三法并明垢净者。欲
    怜愍末世众生令善巧修福等。是一施。无方
    便行则堕不净。有方便行便成清净故也。又
    开垢净者。欲示五乘根性。自有乐求人天而
    行布施则说不净施。求三乘行施明于净施。
    余二亦尔。外曰已下第二明三种净不净即
    三。外人今问有二意。一明若施是下智。佛行
    施时便应是下。二者若佛行施非下智人。则
    违前宗下智人教布施。后是违言负。前是违
    理负。内曰下开施垢净答于二难。不净行施
    是下智人故不违言。清净布施上人所行故
    不违理。但上总相说故言布施教下智人。外
    曰何等名不净施者。前虽双标未出其事。故
    今问之。内曰下答中有二。初是法说。如市易
    故谓譬说也。智度论中明四种檀。一净不净。
    二世出世。三圣所秤誉所不秤誉。四有魔檀
    佛檀。施既有四。戒智例然。今但说净不净者。
    彼是广说。此是略说。又虽有四摄在二中。净
    出世圣所秤誉佛檀此四摄在净中。余四摄
    不净中。故但明二也。今云为报是不净者通
    而言之。一切心有所希求悉名为报施。今此
    中略说。为今世后世二种果报名为不净。外
    曰何等名净施下外道意局。唯言前施是净
    不知更有不净施。是故问也。内曰下出于净
    施。爱敬利益他故者。此明但为利他故也。田
    有三。一悲二敬三亦悲亦敬。如施苦恼众生
    为悲田。施圣人等名敬田。施老病父母亦敬
    亦悲。老病故为悲。父母故为敬。不求今世后
    世者。前明利他此辨不自为己。问众菩萨上
    人云何异。答如普贤等为菩萨。初发心行施
    是上人。问菩萨行净施有何利耶。答能以一
    粒白米净心布施胜十万黄金。则四智皆圆
    五百便度。问此是何言。答大品云。虽有所施
    实无所与。实无所与故不着有。虽有所施故
    不染无。不着有则度三百由旬。不染无则度
    二百。又不着有则波若。不染无是方便。任运
    如此是自然慧。不复须师谓无师智。故具四
    智。便是佛也。既为佛行施复是大悲。故行一
    布施万行圆足。问经中何故简福田及不简
    耶。答明简不简各有其意。言不简者。就己
    心知实相平等。又欲等以乐法与前人故。所
    言简者。域心虽等为欲将励前人令持戒勿
    犯。外曰持戒下第二次辨戒净不净。亦如二
    意如施中说。内曰下明戒净不净还答二问。
    亦如上说。外曰下偏问不净。内曰下答于不
    净。初正答。如覆相者此引难陀覆相事来证。
    内有求乐外现清白名为覆相。注为二。前释
    求乐报。次释覆相。施中以今后为二报。戒中
    以人天为二报。一者互现。二明持戒多现若
    后乐。就现在彰报不显。故就未来说。二释覆
    相中前正释。次引难陀事证。净饭王见千罗
    汉形不端正云如鸟集紫金山。后度难陀等
    竟云如凤集须弥顶。难陀短佛二指。昔在家
    为妇庄严。佛与阿难乞食至其门。即出看佛。
    佛授钵与之。将钵取饭。妇语云。汝送钵疾归。
    授佛佛不取。次授阿难亦不取。遂至只洹。佛
    遣剃头师剃难陀头。难陀弩?巢豢鲜芴辍T?br> 汝何不剃一切人头。后佛遂逼之出家。乃至
    周历天宫地狱。因求天女故一心持戒。佛见
    其道缘应熟语阿难云。我化不得。汝与其同
    类。宜可化之。法师云。此阿难陀事出出曜经。
    是故阿难说此二偈。偈为三。半行譬说。一行
    合譬。合譬之中半行总合。次半行别合。第三
    半行呵责。难陀闻之遂回心为道持戒得于
    三果。佛更为说法仍证罗汉。外曰何等名净
    持戒次问净戒。内曰答净戒也。一切善法戒
    为根本者。戒如大地为众善之根。地持云。如
    来三十二大人相由持戒得。若不持戒尚不得
    下贱人身。况大人相。则心不悔者。犯戒违道
    则心生热悔。持戒之人则无此过。悔故生忧。
    无悔便喜。喜心内发则乐遍五识。故云即心
    乐。既无苦缘心便静一。故云得一心。在心既
    一实智便生。实智内生便不乐世间。故云得
    厌。既厌有为怖须永息。故云离欲。有欲即缚。
    无便解脱。未得解脱则受生死苦。既得解脱
    苦果永亡。故得涅??乐。此文有因有果。初明
    持戒。从得一心下明因戒发定。一心则生实
    智明因定发智。此则三学次第明于因也。从
    离欲得解脱前明三因。今明二果。解脱谓有
    为解脱果。涅??谓无为解脱果。瞿沙人云。生
    实智既是见地。厌是离地。解脱是无学地。阴
    不生是涅??。问此中明何等三学及二涅??。
    答对世间不净持戒。总明出世三乘净戒也。
    余二亦然。问厌与离欲何异。答厌为伏道。离
    欲为断道。解脱为证道也。故持一净戒则三
    行圆二果满也。外曰若智上者第三论智垢
    净。外人闻前智配上人。理不可咎故不难之。
    但引取上智以配彼师。问前列三师二天。何
    不配之而指二外道耶。答为欲讥呵论主。佛
    未成道就此二人受学。涅??经云。从阿罗罗
    学无想定。从郁头兰弗学非想定。此之二人
    既是佛师。应上智故以此讥内。注中云外道
    者盖是天亲之言。非彼自说也。内曰下亦开
    净不净。如文。余并可解。外曰何等名不净智
    下问不净智。内曰为世界系缚故者为二。前
    法次譬。阿罗罗修无想定生无想天。为色界
    系缚。郁头蓝弗修非想定生非想天。为无色
    界系缚。如怨来亲者譬说也。此智诱人至
    上界如亲。后还堕落故是怨诈亲。阿罗罗生
    无想天定寿五百劫。寿将尽时起于邪见便
    堕地狱。郁头蓝弗非想报尽受飞狸身亦入
    地狱。问施戒皆明净不净。智中何不明净智
    耶。答去下空无相慧文近故此中不说也。外
    曰但是智能增长生死。作此问者。上来辨过
    不同。明不净施戒但言为求报故名为不净。
    说智之咎乃言增长生死。以辨过有异故致
    斯问。施戒亦尔耶者。问此施戒感报亦同智
    增长生死耶。内曰取福舍恶是行法者论主
    总答。明取一切福舍一切恶同是行生死法
    义无异也。又智是胜法尚行生死。施行戒故
    自尔也。有所得人行善乃是增长生死法。一
    何可伤。注中释偈本四字即为四别。初释福
    字。前标福名为报。次问答料简。问云。若福
    名报。偈本中何故但说福。答云。福是名因福
    报名果。此定因果两义。或说因为果或说果
    为因。泛明众义受名不同也。此中说因为果
    者。福受报名凡有二义。一为舍罪。二为舍福。
    为舍罪者。福以富饶为义。行于善因得富饶
    果。罪以摧折为义。行于恶因得摧折果。行者
    闻此故舍恶修福。为成舍福者。福报灭时生
    于大苦。故须舍福。为成两舍故因受果名也。
    食金譬因中说果。见书譬果中说因也。取名
    著者释偈本取字。恶前已说释偈本恶字。行
    名下释偈本行字。不释舍者后俱舍中自明
    之也。外曰何等是不行法下第三正明舍福。
    舍福三章前二已竟。今正明舍福。此中有二。
    初总问。第二福不应舍已下别为六难。问意
    若取一切福舍一切恶皆是行生死者。何等
    是不行耶。内曰俱舍者。以有取舍故行生死。
    若能俱舍便不行也。不言罪福但称俱者。横
    舍万法竖舍四句。问但应舍福。上已明舍罪。
    何故称俱。答外问不行。罪福俱行生死故答
    俱也。外曰福不应舍。从此已下第二上明依
    福舍罪外有六种难之。今标俱舍亦有六难。
    六难者。一福果妙。二不说所以。三佛令于福
    莫畏。四相违。五常福。六本不应作。以有六事
    不应舍福。问上六难与今何异。答上就言难。
    今就理难。就言难者。依福舍罪内外理同。但
    言不巧故招六过。今就理难者。内明舍福外
    明不舍。以违彼道理故兴六难。此初二难。一
    明罪报是苦?可得言舍。福果乐妙故不应
    舍。二罪有过患则有可舍因缘。福果无患无
    可舍因缘。因缘者所以也。一难在注文。内
    曰福灭时苦答二难也。福灭大苦何得称妙。
    以其灭生苦即是可舍因缘。亦得以灭故非
    妙。有苦故可舍。注云助道应行者答第三难。
    彼既引经。今会通之。答福有助道之功故
    劝使行之耳。外曰福罪相违故。此第四作相
    违难。此中相违凡有三对。一罪福二生灭三
    苦乐。外以罪福相对用生灭苦乐掎角为难。
    既罪福相违。生灭苦乐亦应相违。若福灭苦
    应罪生乐。若罪生苦应福灭乐也。内曰罪生
    住苦。此答二意。一者成俱舍义。前偈明福
    灭苦。今明罪住苦。二俱是苦宜并舍之。二
    答外相违难。罪住既苦福住便乐。福灭既苦
    罪灭便乐。即是相违。注释二意即二释。初如
    文。汝言罪福下答上相违难。然福自有生灭
    苦乐。罪亦如是。汝云何以福家之灭对罪家
    之生。外曰常福下第五明福常故不应舍。前
    问次答。问意云。汝福有二义。一灭二苦。是故
    应舍。我明福常无灭无苦不应舍。自上已来
    就内难内。今此一义以外难内。由来云。凡夫
    回向三有福有所得故须舍。为求常住佛果
    而修福此不应舍。然有所得常犹同外义。注
    云作马祀者。众生初起禀于妙气得妙四大
    则生常天。若禀?气得?四大则生人中。为
    求常天故修马祀。取一白马放之百日。或云
    三年。寻其足迹以布黄金用施一切。然后取
    马杀之。当杀马时唱言。婆薮杀汝。马因祀杀
    亦得生天。真谛三藏云。四韦陀中有马祀法。
    智度论亦云。六十四能中祀天。即是一能。作
    祀法者。竖一柱高十七肘有三丈四尺。案兰
    ?以种种物而庄严之。取一白马系着此柱。
    诸婆罗门在边燃火诵呪散华香着火中。取
    草缚马腹火边炙。莫令毛?鳌B硭焖乐?#21610;力
    既成。谓马死无罪。马既死即剥并出肉骨尽。
    头尾宛然无异。与金银宝物置马皮裹缝之。
    诸婆罗门更燃火诵呪。呪事亦成马则起走。
    少时还躃地。齐马行处作方兰界城。以诸宝
    物布置城内令遍满。又取马腹内宝物悉用
    置中。作大功德布施一切。婆罗门云。若一两
    过作生天犹退。若能满三过作永不复退。故
    名为常。福报常生处常者。上明度衰老辨所
    离。今明所得。福报常据正报。生处常据依报。
    内曰下有七破。一二相破。二苦乐破。三以因
    征果破。四变异破。五无常破。六举况破。七征
    经破。二相破者。外虽言是常理实是无常。故
    还有灭苦二相。故还用前文破之。又所以还
    作二相破者。汝之常天不出无想非想。彼二
    仙人尚非是常。况复余耶。故还作二相破也。
    又修因之时有苦乐二相。如放马三年为乐。
    后杀之则苦。因既苦乐。在果亦然。复次有福
    报下第二就苦乐破。福非但灭时方苦。未灭
    之时亦已是苦也。成实论云。外道说。三祠故
    得生处常。外经又云。外道帝释作百祠亦得
    退落。又汝经梵天作祠持戒功德。故知无常。
    若是常者。何用修因。又汝言下第三以因征
    果破。马祠之因或三年百日。因既有量果亦
    然也。若因无常果是常者。有语无义。故云但
    也。成实论又破云。三界因皆有量。故知无常。
    复次下第四变异破。天若是常应无嗔喜。今
    嗔喜变异。故知非常。涅??云。自在天嗔众生
    苦恼。自在天喜众生安乐。智度论引自在韦
    纽鸠摩罗伽云。爱之令所愿皆得。恶之令七
    世皆灭。成实论又云。闻汝梵天有恶欲。恶欲
    必有嗔等烦恼。故知非常。又汝马祀下第五
    无自性破。由时节及马布施等既缘合而有。
    必缘离则无。故知非常。复次下第六举况破。
    不杀行施尚应须舍。况杀马布施而不舍耶。
    复次下第七征经破。金七十论出四皮陀中
    恶事。如韦陀中说。作马祠法汝父母及眷属
    悉皆随喜。汝舍此身必生天上。彼偈云。尽杀
    六百兽。少三不具足。则不得生天。为戏等五
    事。若人说妄语。诸天仙人说此为非罪。此实
    是罪。皮陀经说为非罪。故伽?陈蘼圩院侵?br> 也。问马祠是僧?乙宀弧4鸱且病I?伊⑹佬?br> 是根本而破马祠法。故云僧?宜德盱舴ú?br> 净无常也。外曰下第六难。明作故不应舍。外
    难云。若必舍者初不应作。若作初不应舍。如
    涅??经呵责童子取果还弃。内曰下有三种
    人。一不舍不作。如菩萨正观。二作不舍。谓
    无闻非法众生。以人天善根而成熟之未堪
    舍也。三亦作亦舍。为舍罪故须作。为入道故
    宜舍。注中浣衣喻舍罪。净喻修福。染喻受涅
    ??道。外曰舍福依何等。自上已来明舍罪福
    二章竟。今第三次明能舍空无相慧。外道情
    近。谓罪外有福故依福舍罪。福外更无妙可
    依故不应舍福。内曰无相最上答外人问。明
    依无相以舍于福。问有空无相无愿。何故不
    列初后偏引无相。答此无相是无依无得不
    住不着之异名。正为外道心多取相故偏说
    无相。此无相是总三空名也。又依智度论。见
    多者说空。爱多者说无作。爱见等者为说无
    相。外道具足爱见。是故今明于无相。最上者
    略有三品。作罪堕三恶道名为下品。修善生
    三善道名为中品。无相智慧出于六趣故名
    最上也。今略释三门要义前明来意。问何故
    说三空门耶。答小乘人云。道理有三。如谛唯
    有四。开四以为十六观。十六谛理名十六行。
    摄十六行以为三空。大乘明义此无定也。今
    略明四种。一明展转破病。为破有病是以说
    空。破取空相故说无相。于无相中起心造作
    故说无作。又空门破有。无相门破空。此明
    非空非有中道之法。观中道者名为正观。次
    说无作者。前二虽泯空有之境。今次息于能
    观之心。此三门明非空非有不缘不观。明义
    既足。故但说于三。又智度论云。为好实者说
    空。空最实故。为好寂静者说无相。以涅??最
    寂静故。为好远离者说无作。以远离无所求
    作故。又为见多者说空。爱多者说无作。爱
    见等者说无相。问若尔治惑有少多耶。答约
    小乘义。摄十六行以为三门。摄行既有少多。
    治惑亦有少多。今明。为治见人说于空门。则
    破见多人一切烦恼。乃至为治爱见等人说于
    无相。亦破此人一切烦恼。故治惑无多少也。
    依地持论说三门者。彼明法唯有二。一者有
    二者无。所言有者。谓有为及无为也。所言无
    者。谓我我所也。于有为厌离名为无愿。于无
    为欣乐名为无相。观有为无为皆空故名空。
    又经云。为治婆罗门三谛故说三门。外道自
    称言。是婆罗门修行梵行而杀生祀天。谓是
    实义。佛言。不害一切生命名真婆罗门。即是
    空解脱门。二者外道为天女色修行梵行令
    有所得。佛言。不应为天女色而修梵行。我非
    彼所有彼非我所有。即是说无作解脱门。三
    者外道贪着诸见谓。言诸因集皆是有法。佛
    言。一切法集即是灭相。名无相解脱门。问云
    何名三昧。答依小乘。五阴法体无我我所故
    名为空。观空之智相应静定离乱调直故名
    三昧。从境受名。无有十相故名无相。观无相
    智相应静定离乱调直故名三昧。亦从境立
    名。于三有因果更不愿求故名无愿。观无愿
    智相应静定离乱调直名为三昧。亦从境立
    名。成论师二释。一云。明慧自体凝寂故名三
    昧。二云。从三昧生真慧。果中说因故名三昧。
    又言三解脱门者有二种义。一者当体立名。
    即此三昧离三种系缚故名解脱。如空离有
    缚。无相离相缚。无作离作缚也。二者无余涅
    ??名真解脱。此三通至解脱。从果立名。而言
    门者。依前义。当体虚通称之为门。依后义。通
    至涅??为涅??之门。问要由三门入涅??耶。
    答小乘毕定备用于三。智度论云。一人不得
    从三门入。若知诸法本来无所有从空门入。
    若复言有此空则不名门。余二亦尔。问单空
    重空云何异耶。答数人单空通因果通利钝。
    重空但果但利根人。单空通漏无漏。重空但
    有漏。成论明重空亦通因果及以钝利。问单
    空重空云何浅深。答依数人。重空唯不动人
    得故深。成论单空空境。重空空智。大乘单空
    破法浅。重空破法深。约人则名不定。利根人
    闻单空则悟。钝人闻单空不悟。更须破空。则
    钝根用于重空。问此三昧依何身起。何地摄。
    答依数人。初起在法界身。说身起故。终成色
    无色界身。依禅作故。大乘则通依。数人三三
    昧通漏无漏。若无漏在九地。六禅三无色。若
    有漏在十一地。加欲界及非想。又三解脱但
    无漏。三三昧通漏无漏。注前遂近释最上。无
    相下第二次释无相。又开三别。前释无相。次
    明舍福。三明用无相意。就初又三。标释结。初
    则标也。名一切相不忆念下第二释无相也。
    然相本自无。由想念谓有。若能内无忆念则
    外相自无。故云一切相不忆念也。离一切受
    者。上明不取外相。今明内无爱着。过去未来
    现在心无所著者。前明于一世中不念外相
    内无爱着。今明于三世法亦不取外相内无
    爱着。一切法自性无故则无所依释上也。所
    以不取外相者。以一切法自性无故。则无所
    依者。释内无爱着也。是名无相总结也。以是
    方便故能舍福者。第二明用无相舍福。而称
    方便者。巧用无相也。若拙用之。舍相而着无
    相。则无相还成相。今巧用无相。舍相不着无
    相。故名方便。何以故下第三释用三解脱门
    意。所以必须用此三者。以此三是解脱之门
    故也。第一利者即是涅??也

    百论疏卷上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