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藏经阁!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藏 > 论疏部三 >
  • 十二门论疏卷中_观缘门第三

    观缘门第三

    所以有此门来者凡有八义。一者因缘一门
    略破生义。第二门广破生义。今此一门凡有
    二义。一者结上略广无生。二者举非缘决破
    生义。具此四义破生乃周。是故要须三门。问
    初上二门云何略广。答初门长行与偈俱略。
    偈略者但明无自性门以破于生。长行略者
    以文略故。次门偈与长行二种俱广。偈备开
    三门。长行即有三十四门。故名为广。略广求
    既无踪故。此门初双结二义。上求已无若必
    谓有生者故举非缘决之。所以须备四义。故
    有三门。二者因缘门总就因缘中求果无踪。
    次门别就因中捡果不得。今门别就缘中求
    果无生。则要须备三门方具总别观也。三者
    经有二说。一者但作因名不作缘名。如六因
    十因。二者但作缘名不作因名。如四缘十缘。
    三者因缘两说。如十二因缘。众生随名著名
    随相着相。故初品具破因缘。次品破其因义。
    今门次破其缘。要穷此三病义乃圆。是故有
    三门也。四者因缘义总。预是佛法无非因缘。
    从第二门至于生门。此是因缘中别义。以因
    缘义总故贯在论初。但因缘中别出因果义
    故有第二第三两门。所以别相明因果义者。
    因果是众义纲维立信根本。故诸佛菩萨敷
    经说论。但为显于因果。是故就总义中别明
    因果。所以有后二门。五者上有果无果门通
    破内外。今破四缘。正为破内。六者上二门
    捡无所生果。今捡无能生缘。七者为释疑故
    来。初门略求生不得。次门广捡生无踪。或
    者云。若二门求生无踪。何故佛说四缘生法。
    若四缘生诸法云何言毕竟无生。是故今明。
    佛所以说四缘生者。为明无生故说四缘生。
    如为令深识第一义故说世谛耳。汝闻四缘
    生不知无生。岂识生耶。既不识佛意岂识佛
    语。又四缘生只是无生。汝计四缘生则无生
    四缘于汝成生。非是四缘义也。今言破四缘
    者。无汝所计四缘。何时无佛因缘无生四缘。
    又此是外道迷权实义。论主为其开方便门
    示真实相。佛说四缘为表不四。不四为实四
    是方便。汝但知权四为实不知不四。既不知
    不四亦不识四。故权实俱迷则无二智。今示
    不四四为方便。四不四为实令外人生二智。
    即有自然无师智故得入佛知见得成佛。问
    论中何处有此意。答中论云。如诸佛所说真
    实微妙法。于此无缘法。云何有缘缘。下释
    云。佛随凡夫分别故说。实法可信随宜之言
    不可为实也。又论主今欲摄用归体即明从
    体起用。摄用归体者明四缘毕竟空。即辨四
    不四义。既知四不四即明不四四。故是从体
    起用。三世佛唯有体用。故收入出生。故论
    主申此二条则一切义尽。问何故就四缘明
    收入出生耶。答四缘摄一切义尽故就此明
    之。问论文何处有此收入出生意耶。答观性
    门中明有二谛。因世谛故有第一义。即收入
    义。因第一义故有世谛。即出生义也。外人
    闻四缘但住四不得收入。如穷子住立门外
    不肯入门。既不知收入岂悟出生。如长者往
    就穷子辨出生义也。又此论正申一乘。如??br> 师序令六道回宗三乘改迹。今明四缘生六
    道三乘。若有六道果三乘果必从四缘生。四
    缘是能生。今求四缘生不得则无复六道三
    乘因。终归于空常寂灭相。即整归驾于道场
    毕趣心于佛地。八者上二门末结言一切法
    空。然四缘摄一切法。外人疑云。若一切法
    空佛何故说一切法为四缘生耶。论破若是。
    经说应非。经说若是。论破应非。今请。论主
    会通经论是非。故今明。佛说空者明一切法
    毕竟空不言一切法自是有。毕竟空自是空。
    汝起空有二见。故谓经论相违。今论还申佛
    说一切法即是毕竟空意。故经论相成不相
    违也。问破四缘与破有果无果何异。答有同
    有异。所言同者。上破外人横计有无。今破横
    计四缘。此二但破而不取。是故言同。所言
    异者有无但出谓情。故破而不取。四缘既是
    佛教。则有收取之义。故与前异也。问此门为
    从能破立名。为以所破立名。答以所破立名。
    外人立有四缘。今以略广二门求缘无踪。从
    所破立名。故云观缘门也
    就文亦三。初长行发起。第二偈正明门体。第
    三长行末总结齐法
    略广众缘法者第二明门体。凡三偈。开为二
    章。前二偈正就四缘中求果无生。第二偈举
    非缘决破也。又初二偈破四缘中求果无踪。
    后偈就非缘中捡果不得。故一切法无生。初
    又二。第一偈正标章门。次长行与偈释章门。
    初偈又二。上半正破。下半呵责。释略广备如
    中论。有人言。总为因缘名之为略。离为四缘
    名之为广。故中论题观因缘品而后破于四
    缘。即是斯意。二者初门名之为略。次门目之
    为广。今双牒上略广题示外人。上略广二门
    就众缘中求果无踪。汝云何言果从四缘生。
    即是用前二门破今因缘生义。三者第二门
    名之为广。此品捡之为略。故名略广。四者开
    中云。前门会因。推之曰略。此品列缘。推之
    曰广。此意明从所破立名。前品直作因名而
    就因中推之。故名为略。今品离为四缘。推
    果无从。故名为广。五者直就此品自有广略。
    因缘合推为略。因缘别捡为广。下半呵责。可

    瓶等下第二长行与偈解释。就解释为二。第
    一略释。第二广释。略中初释上半。若于二门
    中下次释下半。问曰下第二广释。亦二。第一
    释上半。次释下半。释上半为二。第一前释初
    句中众缘法三字。次释略广及第二句。所以
    不依偈次第释者。欲明破立次第故前明于
    立。即是所观。次辨于破。即是能观。初又二。
    前问次答。外人所以作此问者。既闻上略广
    众缘无生。未知破何物缘意。谓破外道缘不
    破佛法四缘。以内外未分是故致问。而意谓
    有内法四缘生果不被破。故致斯问。又作论
    之体假问发起于答。亦不须作余意。答曰四
    缘生诸法者第二答也。答意云。我上言略广
    众缘求生不得者。此是汝所计四缘耳。外道
    所计不足破也。就答为二。初偈本次长行。初
    偈为三。初句明四缘用。次句辨四缘体。下半
    列四缘名。问此偈与中论何故颠倒耶。答二
    论互举一义。中论从名辨用后辨其体。此自
    末至本也。今前明其用。次辨其体。后列其
    名。从本至末也。长行但释下半则兼释上半。
    前牒下半四缘名。因缘者下释四缘名。则释
    上半四缘义。中论已出。余未尽者今略明之。
    四缘六因能生所生体无广狭。而有六因者
    作物不同故也。四缘得名有三。增上从果受
    名。以果是增上为增上作缘名增上缘。因缘
    当体立名。以摄五因为缘故名因缘。余二因
    果通称。心心法是诠次之法。故名次第。为
    次第作缘名次第缘。则从果立名。又云。用次
    第法为缘。从因立名。论文用前释。缘缘者初
    缘字是心。谓心体是能缘之法。万法为缘作
    缘名缘缘。从果立名。集师旧用。又解。一切
    法皆是所缘法。故名缘。此法能生心缘。故名
    缘缘。从境立名。论文用前。数论异者成论
    次第缘果。唯是心法。数通二聚。万法境是缘。
    心又诧之复为一缘。从缘立名谓缘缘也。成
    论过去业及习因依因。此二力强。又从缘立
    名谓因缘也。六根生识胜于前境。亦从胜立
    名谓增上缘也。问四缘通三聚耶。答次第缘
    但是心。果通二聚谓灭尽定及无想定。定上
    四相遂定而来。虽与定俱不为心所求。非次
    第缘果也。杂心四句释之。一无间而次第。初
    念定也。二无间非次第。初念定上四相也。三
    次第非无间。第二念定也。四非次第复非无
    间。第二念定上四相也。二定既非心法。乃是
    次第。不能开发后心故非缘也。后心果者故
    是定前心为缘。无想天非心所要。但任运而
    来。前心虽灭彼非次第也。前心乃非次第缘。
    是无想天增上缘也。心尽得无余涅??亦尔。
    但前心非是涅??增上缘。所以然者无为是
    缘缘。不从四缘生也。次第缘最难解。有二十
    心不出四句。一非缘非次第。二亦缘亦次第。
    三缘而非次第。四次第而非缘。方便.生得.
    报生.威仪。此四心备四句。二烦恼心与工巧
    心此二心备三句。变化心唯备二句。无有一
    句也。现亲心广心章。问四缘几通三性。答
    次第缘缘缘增上缘缘果并通三性。因缘中
    有五因。须简别之。四缘并通漏无漏。而遍报
    二因但有漏。四缘中凡圣备有。但因缘有具
    不具。如五因中说。四缘中次第缘。缘果隔
    世。缘缘增上缘亦隔不隔。四缘中心法能作
    四缘。色及不相应能作三缘。无为能作二缘。
    问法既具从四缘生。何故不具从六因生。答
    缘门是疏。又是总相明义故得云具从四缘
    生。因门是亲。又别相明义则分别染净法。如
    烦恼是染法必不从报因生。如无记等是净
    法必不从遍因生。故无有一法备从因缘中
    五因生。问摄五因为缘名因缘者。亦摄三缘
    为所作因何故不名缘因。答若言缘因即滥
    恐谓四缘并为因。故不言缘因。问若言因缘
    亦谓六因并为因缘。答缘门是疏。可得尔也。
    因门是亲。所以非类。问云何开所作因为三
    缘。答取一切法别生心义为缘缘。别取前后
    相生义为次第缘。取不障义为增上缘。增上
    缘与缘缘二果异者。缘缘果但心。增上缘果
    通三聚。又增上缘乱生果。缘缘生果不乱。如
    色是眼识缘缘一切法是意识缘缘。问几义
    非次第缘。答有三种法。一无学最后心。二隔
    念心。三未来心。此三非次第缘。如杂心说
    也。文释四缘即四别。易知也
    如是四缘皆因中无果下。自上以来释偈本
    众缘法三字竟。今释略广求果不可得。又开
    二。前释广求不可得。次释略求不可得。此中
    以因缘别推名之为广。因缘总推为略。所以
    作略广者。一为根有利钝。钝者具须略广方
    悟。利者开一便了也。又欲穷法边底故备作
    二门。有人言。总五因为一因缘。将因缘望
    余三缘。若因缘有果应离余三缘。三缘有果
    应离一因缘。今谓。谷是牙正因。地水人功是
    其外缘。若谷子中先有牙者。应离地水人功
    等缘而有。若地水等缘中有者应离谷因而
    有。又如眼识以过去行业为因现在空明为
    缘。亦作此破。若于缘及因下第二次释略义。
    即以总为略。谓总就谷子之因地水之缘求
    果不得也。如是一一中下广释前偈下半呵
    责门
    若果缘中无下。自上以来就四缘中求果无
    生。今第二偈举非缘决之。上半牒下半决。决
    有四意。一者缘非缘俱无则应俱生。二俱应
    不生。三非缘应生。缘不生。四非缘不生。而
    缘生者非缘可无。缘应有也。问此中以何为
    非缘。答有三义。一者如泥是瓶缘乳非缘。二
    四缘为缘。微尘世性名为非缘。三责外四缘
    则成非缘。此三备得作前四难。望前三乘六
    道意者六道因无六道果而生六道。亦无三
    乘果应生三乘。三乘因中无三乘果而生三
    乘。亦无六道应生六道。而实不尔。故毕竟无
    三乘六道因果。故终当毕竟空尽成佛也
    长行云缘果空故下。品第三举三空以齐法也

    十二门论疏卷中之本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