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藏经阁!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藏 > 论疏部三 >
  • 中观论疏卷第8_法品第十八

    法品第十八

    此品所以来者凡有三义。一明通方观行。前
    观业空今观法空。二者破病故来。从初品至
    于观业谓破法中之别。则是别观。今总若人
    若法皆称为法。名为总观。故论有总别破
    于四缘。经明广略二相说法。问为破颠倒法
    名为观法。为观诸法实相名为法也。答俱有
    二义。一者求颠倒之法不可得故云观法。二
    者观若人若法万化不同皆是实相之法。使
    求理之徒因而悟入。故文云。若诸法毕竟空
    是实相者云何入耶。此正意也。问此论破
    一切虚妄偏邪显正道实相。何故不命初即
    辨。不尔最后方明而中间说耶。答略有二义。
    一约破申次第。邪教覆正经其义不明照。要
    须破邪玄宗乃显。故至此章方得说也。又
    此论二十五品大开三意。初十七品破洗人
    法明诸法实相。今此一品次明得益。从破时
    品已后更复破执重明实相。问何故作此分
    耶。答依智度论解习应品。初说菩萨习应波
    若。次中间明得益。谓重罪消灭诸天守护。
    辨得益竟明习应。如来说经既有此三。菩萨
    造论义亦如是。自上已来破邪显正。而闻者
    不知破显得何等利。是故此品明其得益。得
    益虽竟疑执未尽。更复破邪重明实相。又既
    闻得益便乐欲闻。前虽得益后更进深悟。又
    虽后得益而得无所得。故更复破邪显实相
    也。三者自上已来明实相体。此之一品明实
    相用。问云何为实相体。何者为实相用。答
    九十六术皆云。天下唯我一人。天下唯我一
    道。各谓已法实余并虚妄。阿?酬既艘运恼?br> 谛理名之为实。成论云。唯一灭谛空平等理
    称之为实。南土大乘以破谛之理称为真实。
    北方实相波若名之为实。乃至摄大乘学者
    二无我理三无性理阿摩罗识称真实余为虚
    妄。今总而究之。若有一理名为常见即是
    虚妄。不名为实。若无一理又是邪见亦为虚
    妄。非是真实。亦有亦无则具足断常。非有非
    无是愚痴论。若具足四句则备起众见。都无
    四句便为大断。今明若能离此等计心无所
    依。不知何以目之。强称为实相。此之实相
    是迷悟之本。悟之则有三乘贤圣。故涅??云。
    见中道者凡有三种。下智观故得声闻菩提。
    中智观故得缘觉菩提。上智观故得无上菩
    提。迷此实相便有六道生死纷然。故净名经
    云。从无住本立一切法。然实相体含众德。无
    有出法性外。用穷善巧。备一切门。今略举
    其二。一者约人明体用。二者约法明体用。
    人明体用者。下偈云。诸法实相中非我非无
    我。此就人明实相体。诸佛或说我或说于无
    我。我无我体用既尔。常无常真俗三乘一乘
    五部十八部涅??经三十余诤论乃至五百部
    八万四千法门皆是实相用。以四门通之无
    相违背。一者随世界故说。二对治故说。三
    各各为人说。四依第一义门说。故学此论者
    遍悟一切佛教。二就法明体用者。下偈一切
    实不实亦实亦不实非实非非实。此之四门
    皆是实相方便。游心四门便入实相。故以
    四门为用不四为体。后当具足。近从业品生。
    前品举重化明人法因果皆毕竟空即是诸法
    实相。外人云。若尔者云何得入。今答此问。
    明入实相之先须洗汝能入所入见乃可得
    入。故有此品来也。问法是何义。答以理言
    之。只是一正法。如云正法性远离等。又云。
    一切无碍人一道出生死等。若随义用有三
    种法。一者轨则名法。即是佛理教法。二者
    自体名法。亦得通理教。谓色心等。三者意
    识所缘名之为法。此约境为言。眼所缘为色。
    乃至身所缘名触。今是意之所缘故名为法。
    意识所缘通得上来十七界法故名法界也。
    大论十八明识所缘法智所缘法。诸外道亦
    有此三法。但外道更别有神所缘法。数论同
    明此之三法。但无别神所缘法耳。十地经
    云。尔时过意界住在智业中。故知颠倒所缘
    皆是幻化不可得也。问净名经云。但除其病
    而不除其法。今品何故称破法耶。答不除其
    法凡有二种。一者以病故见法。犹如眼病故
    见空华。无法可除故云不除其法。今云破法
    者破其病法耳。二者涅??经云。但断取着不
    断我见。我见者即佛性也。今亦尔。但破外
    人取着之心。亦不破诸法实相。故但云观法
    也。品为三。一长行发起。二偈本正明观法。
    三长行解释。初有二问答。前问意云。从因
    缘品至观业品明一切法皆毕竟空。是名诸
    法实相者。此牒论主上来所说也。详此牒意
    则?诸法实相以之为法。今观此法故云观
    法品。云何入者。入是悟也证也。是故问入。
    然虚妄不可得入实相。实相复不得入实相。
    又求虚妄不可得。将何物入实相耶。若以实
    相入实相者。则应建立实际。于实际而实不
    尔。二门之中云何得入。答曰灭我我所名为
    入者。外意云。有实相是所入。行人为能入。
    如今学大小乘人皆言。有人能证得菩提。菩
    提是所证。论主云。若能除能入之人所入之
    法毕竟无能入所入乃名为入。华严云。如来
    深境界其量齐虚空。一切众生入真实无所
    入。大集云。无入之入乃名法入。亦如开波
    若宗身子问。云何菩萨行于波若。佛以五眼
    不见。而却责之。若能不见能行菩萨体。不
    见菩萨字。不见波若。不见行。不见不行乃
    名菩萨行于波若。今尔。智度论第一卷摩犍
    提偈云。非见闻觉知。非持戒所得。亦非不见
    闻。非不持戒得。彼难云。若尔者行哑法得
    道。佛答云。若不见诸法。汝尔时自哑。并是
    今文意也。问上来以破我。何故更破。答我病
    难除。又是众惑之本。是故重破。又上来多
    破实有我义。今此中正明入实相观除微细
    假名之我。若言有大乘之人名为菩萨。欲
    行实相观。即是我我所见。故异上也。次问
    答如文。偈本关内旧分之为三。初五偈明声
    闻禀教得益。次六偈明菩萨禀教得益。后一
    偈明缘觉得益。所以偏明声闻次菩萨者。此
    二同禀佛教故一类明之。缘觉既出无佛世
    不禀佛教故在后别说也。犹如声闻藏菩萨
    藏。不名缘觉藏。以缘觉不禀教故也。前之
    二章即是明二藏。亦是大小乘亦是半满。故
    申一切教尽。禀此二教得益。明一切益周。不
    明人天教者。若明出世则具得世间。问既是
    大乘论。但应明菩萨得益。云何明二乘教
    及益耶。答示此论无迷不破无教不申无益
    不备。始是大乘。以大包小故也。所以先小
    后大者。示教益次第。复欲以示小是方便大
    为真实。前开方便门后示真实相也。近代
    人云。此是北土瑶师分之。盖不远寻古疏故
    有此谬耳。又依长行末。青目自作此文。讲者
    宜用也。一师相承开之为五。初一行半明所
    离。次一行半明得无我慧。第三二行明两种
    涅??。第四五行广序佛教。第五二行明三乘
    得益。今明作此分之于文则乱。宜用前意也。
    就五偈明声闻观以为二别。初一偈半序声
    闻教。第二三偈半明禀教得益。就初又二。
    前一偈明人无我教。次半偈明法无我教。亦
    是生法二空也。初偈又二。上半破即阴我。
    下半破离阴我。上半云。我既即阴。阴有生灭
    我亦应然。若尔但见五阴不见有我。又我是
    五阴。阴五我亦五则失一我。一无则多亦
    无。亦应例之。我既即阴。我一阴亦一则失五
    阴。多无故一亦无。但今正破我不破于阴。
    故但以我从阴不将阴等我也。下半云。既离
    阴有我体。亦应离阴有我相。若还以阴相为
    我相。亦应还以阴体为我体。计我是示相烦
    恼。又云。我有赤白等四色。又云我如净珠
    灯炎。皆以阴相为相。是故今责。别不见我
    相令异阴相。不应还以阴相为我相也。问计
    我者何故阴相为我相。答阴摄有为。计我者
    闻以有为相证我。无为无有相貌。不得举以
    证我也。若无有我者第二明法无我。亦是法
    空。前借阴以除我。此借我以除阴。问智度论
    明大小乘具二无我智。十八卷云。论主引小
    乘经云。何等是老病。谓法空。谁为老病死。
    谓人空。而楞伽摄论等明小乘但得人空。云
    何通会。答小乘有二。一钝二利。利者具得
    二空。钝者但得人空。即?酬汲墒凳且病6?br> 小乘多明人空少说法空。大乘多说法空少
    明人空。以少从多为论。故楞伽但明人空。
    三者小乘得人空尽。以皆知毕竟无我故说
    得人空。得法空不尽。不知法本性空。不知三
    界内外法空。故是以不说声闻法空也。灭我
    我所故下第二明禀教得益又二。前明得二
    无我智益。次得两涅??益。前是因益次是果
    益。前智益后是断益。前是得道后是证灭。又
    前是有为功德后无为功德。亦是为无为二
    解脱也。声闻宗要不出斯二也。初又二。第一
    正明得无我智。次叹法美人。初如文。得无
    我智者下第二章叹法美人。上半叹法下半
    美人也。内外我我所下第二明得二涅??果。
    以修二无我智因故得两涅??果。盖是声闻
    义之大宗。就文为二。初偈明无余。次偈明有
    余。约修行次第。前得有余次得无余。今前明
    无余后明有余者凡有二义。一者今是说门。
    前说共深令慕仰求之。二者文势钩锁既明
    灭我我所故即得无余。上半牒前。内外我我
    所者。我为其内。所为其外。又即阴我为内。
    离阴我为外。所亦二种。五阴为内所。瓶衣
    为外所也。诸受则为灭者。我我所是见烦恼。
    受是取着爱使。亦初是见谛。次是思惟。诸
    见灭故诸受即灭。爱见灭故报身便灭。前是
    见灭故爱灭。受灭则身灭。此是因灭故果灭。
    业烦恼灭故第二明有余涅??。上半正明结
    业灭。下半释灭所以。由业烦恼虚妄非实悟
    毕竟空则戏论斯灭。问余无余有几种耶。答
    略有三种。一小乘余无余。二大乘余无余。
    三大小合说余无余。小乘余无余者。一云。
    子缚尽名有余。以其犹有余累故名有余。肇
    师云。余迹未泯余缘未尽故名有余。若除报
    身无复余累名无余。次云。断子缚尽得无为
    未足故。无为犹有余名曰有余。若灭报身无
    为便足故名无余。大乘余无余者。灭五住烦
    恼名为有余。二死报亡称为无余。但小乘得
    二涅??有前后。大乘一时而得。五住惑尽二
    死便倾。又小乘前得有余后得无余。大乘前
    得无余则是法身。后起应化二身名为有余。
    又大乘就三身辨三涅??。法身为无余涅??。
    应化两身名有余涅??。合就三身是无住处
    涅??。以法身故不住生死。应化两身不住涅
    ??。以其俱灭二著名无住处涅??。此并出七
    卷金光明经三身品。摄大乘明四涅??。三如
    上。次明本性清净名为涅??也。大小合论余
    无余者。小乘余无余并是有余。大乘余无余
    并称无余。胜?经意也。诸佛或说我下第二
    明菩萨观。问何故前明声闻观后辨菩萨观
    耶。答欲明从浅至深故初小后大。又欲回小
    入大故前小后大也。问大小观云何有异。答
    声闻观浅。以我为方便无我为真实。此中明
    我与无我皆是方便。非我无我方是真实。则
    菩萨观深。既以我无我为方便。声闻望菩萨
    则声闻为方便。菩萨观为真实。即是法华唯
    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其文相会也。即时大乘
    人若以二我为方便无我是真实者。犹是声
    闻观耳。又本得大故小成。既不得大亦不成
    小。故有所得人执二无我乃成虚妄见耳。又
    菩萨以我无我皆是方便非我无我乃是实。
    有所得人执无我皆是得方便耳。既不得实
    亦不得权。总而言之。有所得人执二无我。
    大小不收权实不取也。我无我既方便。三
    性三无性方便。非三性非三无性方是真实。
    一切皆例。问何以知前是声闻观后是菩萨
    观。答即简浅深之言证之。故知尔也。又声
    闻之人修无我观因欲求二涅??果。但是自
    度之义。上来正明此法。故知是声闻观。今
    此章广辨菩萨无方化物具一切教门。故知
    是菩萨观。又下长行青目释菩萨观引大品
    故。菩萨有我亦非行无我亦非行。盖是长行
    自作此引。非讲者穿凿。就文为二。第一三偈
    明菩萨所观之法。第二三偈明菩萨得益人
    相。上声闻法中亦作此二章也。一人无我教
    次法无我教。即是双教。后明智断两益。今
    大乘中亦前明两教后辨双益也。三偈为二。
    初偈标方便实相二种章门。第二两偈释二
    章门。初上半标方便章门。下半标实相章门。
    问何故前明我无我方便耶。答正对声闻以
    我为方便无我为真实。如?酬际??锌瘴?br> 我理。又如成实者云。世谛有我第一义谛无
    我。是故今明声闻若我无我望菩萨皆是方
    便。所以命初辨我无我方便也。然我无我既
    是方便。常无常等例然。故昔说无常既是方
    便。今说常乐亦是方便。如是三乘一乘万义
    皆类。下半明真实章门。即是非我无我亦非
    常无常非三非一等万义皆类。上半是世谛
    下半是第一义谛。上半为三悉檀。下半是
    第一义悉檀。亦得上半是真俗二谛。智度论
    云。人等世界故有。第一义故无。故知以我
    为世谛无我为真谛。下半非我无我则是中
    道一实谛也。又上半名为半字法门。下半
    究竟乃为满字。若论具足满者。上下二半皆
    是半字。非我无我我无我具足方圆满称为
    满字。又上半即是教门。下半称之为理。偈意
    多含不可一途取尽也。诸法实相者下第二
    两偈释章门。初偈逐近释实相章门。第二
    偈释方便章门。又前明从方便入实相。故前
    明方便后辨实相。今从实相起方便。故前实
    相后方便。诸法实相者牒前偈下半实相章
    门也。心行言语断下释实相义也。初就法说
    门释实相。竖超四句故四句心亡。横绝百非
    故百非心断。在心既尔。言语亦然。四句之
    言不能言。百非之说不能说也。又非但实相
    不可言。即言亦是实相故虽言无言。故天女
    诘身子云。汝但知实相无言未悟言即实相。
    故言满十方常是四绝。问云何尔耶。答若
    有言体即是本有。名之为常。常不可言。今
    因缘言言无自体。故无言。以虽言即本来不
    言故。业品云。诸业本不生。以无定性故。亦应
    言诸言本无言。以无定性故也。在言既尔。心
    行亦然。一者实相绝四句四句心不能缘。二
    者即缘是实相。虽遍缘万法亦常是四绝也。
    无生亦无灭者。下半就譬喻门说。四生不能
    生故称无生。力负不能灭故称无灭。又上言
    断心灭者。明四句言本不生今亦无灭。非是
    有四句言生然后灭之。言既尔。心亦然。寂灭
    如涅??者。惑者皆谓生死有生灭涅??无生
    灭。故借涅??喻其生死。汝所谓生死如汝涅
    ??。故云寂灭如涅??。今明实相不同南方真
    谛之理北土实相波若。亦异旧地论梨耶晚
    摄论大乘阿摩罗识。如此等并同犊子计我
    有理存焉。今只论色是实相。如假名色不可
    有不可无。四句求色不可得。故色即是实相
    也。智度论四十二卷解。云何为色相。云何
    为识相。无所有为色相。无所有是受想行识
    相。又天主叹须菩提所说。不坏假名而说实
    相。故知假名宛然而即是实相也。一切实非
    实下第二释前方便章门。问前以我无我为
    方便。今云何以实不实释之。又前以我无我
    二重为方便。非我非无我为实。今何以实不
    实四句解前方便。答余听之累载。讲之积年。
    未见符文释此意者。今少分识之用简来哲。
    前明我无我为方便者。此是对二乘以无我
    无实我为方便。故明二乘若权若实望菩萨
    皆成方便。非我非无我乃为真实。今此中
    论真实者。上明诸法实相者心行言语断。
    此明菩萨所悟实相则绝于四句。实相虽绝
    四句之言。要因四句之言方得悟入实相。故
    以绝四句为实。以四句为方便。此释实是契
    文旨也。问何故以四句为方便。绝四句为真
    理耶。答欲摄一切理教尽。夫论教者不出四
    句。则四句摄一切言教尽。夫论至理极乎绝
    四。故以绝四明极理。虽是一章之论总摄
    一切佛法理教事圆也。问何故上以我无我
    为方便。今以实不实为方便。答欲示实相是
    体体更无二。故前明实相还牒实相。以释实
    相。示方便是用用有多门。故前示我无我方
    便今示实不实方便。问上何故以我无我为
    方便。今明实不实方便耶。答上声闻人我为
    方便无我为实。以法为方便无法为真实。上
    对声闻明我无我皆方便非我无我为真实。
    今亦对声闻有法无法皆方便非法无非法为
    真实。是故今明实不实也。就文为二。初三
    句正明方便。第四句总结教意。此中四句为
    三根菩萨说。一切实一切不实化中根人。喻
    如开善义。生死涅??皆是世谛虚假。名为不
    实。入第一义非生死涅??。名之为实。第二
    句亦实亦不实化下根人。如庄严义。生死是
    虚假故不实。涅??非虚假故实。第三非实非
    不实为上根菩萨明生死涅??未曾是实亦未
    曾不实。此部得是今龙树所学意。若三句遣
    病次第。下根人云。生死不实涅??是实。中
    根人云。此生死涅??一切不实。非生死非涅
    ??一切实也。上根人云。非个非生死非涅??
    之实。亦非生死涅??之不实也。又第一句是
    一说部义。谓生死涅??皆是虚假故言一说。
    第二句是出世说部义。生死世间法从不真
    实因生。故名为实。又将此文望今摄大乘
    等学者备此二门。分别依他二性是名不
    实。分别无相依他无生名真实性。则同下
    根人义。若以三性为不实。三无性理称为
    真实。是中根人义。彼不说非三性非三无性
    故无上根人义也。天亲之意乃当有之。而学
    人不禀龙树之风致阙此玄宗一句也。是名
    诸佛法者第二结四句教意。若因此四门悟
    入绝四之理。此则四种名为佛法。亦四种
    为门。若守其四句不能因四悟无四各执作
    解者。则此四句非是佛法。亦不名门。以其
    不能通入理故。若尔龙树之风四论学者此
    之四句并是今时方便巧用。旧义但得方便
    用中之一枝。又不识此一是方便而执权为
    实。甚可伤哉。他云。?酬技?械玫馈3墒?br> 见空得道。今明作空有解并不得道。因空
    有悟实相方能得道。故下云。得实相者有三
    乘人耳。问三乘人同解实相何异。答二乘
    随分见。菩萨尽其原。智度论云。二乘见人
    法空。如毛孔空。菩萨如十方空。问经何处有
    此三方便文。答大品如化品云。为新发意菩
    萨说生灭如化不生不灭不如化。此下根人
    义也。为久发意菩萨说生灭不生灭皆悉如
    化。此中根人义也。又云。菩萨不行真实不
    行无真实法。上根人义也。问智度论亦引此
    偈解第一义悉檀。第一义悉檀既绝四句。云
    何将四句释第一义悉檀。答智度论师亦无
    好通。今所明者如前释之义。此四句是门。
    因此四门入第一义无言之理。故将四句以
    释于无四。问何故将四句释无四。答四句之
    道此不可言。凡论发言必有四句。要因四句
    之言得显无言。如因指得月。又非但因四句
    言得显无言。即须知此四句本来不四。名四
    句绝故。所诠之理绝言诠理之言常绝。故天
    女呵身子云。汝乃知解脱无言而未悟言即
    解脱。今亦尔。非但理绝于四。即言亦绝四。
    又言既绝四即绝四常言。勿谓绝四之理有
    理存焉而不可言。是故文殊之言常绝。净名
    之默常言。在言既尔。心行亦然。所绝之理
    绝心即绝理之心常绝。须深得此意可用通
    方等经。问今文何故前明中根次辨下根后
    辨上根。答三根实应次第。但此中论四句次
    第不明三根次第也。问为三人有二根。一
    人三耶。答具此二义。一人三者。从下入中
    中转为上也。自知不随他第二示得解人相。
    前明方便实则是理教。今明禀教悟理故发
    生二慧。问何故明得解人相。答造论影傍大
    乘经。波若说菩萨所行之法亦明得解人相。
    故大品云。欲?痴断是性相貌。论解云。三
    毒断是悟波若人相。趣智品明行波若人有
    五种相。一于诸法不着。二不为六弊所使。
    三具行六度。四不以他语为坚要。五闻波若
    信乐无厌。不以他语为坚要者。广为种种说
    法其心不动。又大品就二种门说波若。一就
    法门说波若。二就人门说波若。今亦尔。上
    就法门说实相方便。今就人门说实相方便。
    就三偈开为二别。前二偈明得实方便二智
    益。次一偈明得中道大涅??益。所以明此二
    者。为对前声闻。声闻初明生法二空教。次禀
    教得空无我智及二涅??益。今菩萨亦尔。前
    明绝四之理四句之教。禀教悟理故亦得二
    益。谓权实二智及大涅??。权实二智为因。大
    涅??为果。又权实二智则是德无不圆。大涅
    ??果谓累无不寂。累无不寂不可为有。德无
    不圆不可为无。既禀中道发生正观也。又前
    明二智则菩提果。后明大涅??谓果果也。不
    开声闻菩萨两教及大小二人益者并失此文
    意也。自知不随他者。天魔外道虽有形声两
    乱不能干之。华严云。有所闻法即自开解不
    由他悟。寂灭无戏论者。无生死可舍无涅??
    可取。故名寂灭。离爱见二种戏论名无戏论。
    无异无分别者。既无二种戏论。则知法无有
    无之异心无有无分别。以心无有无分别故
    无心于内。法无有无异相故无数于外。彼此
    已寂灭。浩然大均名为实相。若法从缘生下
    第二明得方便慧益。上了生灭无生灭。今悟
    无生灭生灭。即是世谛。世谛虽有万化不同。
    因果是立信之根诸法之本。故偏说之。上半
    明因缘因果不一不异。如卷指不同不可言
    一。更无两体不可言异。故云若法从缘生不
    即不异因。即破僧?椅朗酪灰炝讲俊R喑?br> 上座大众一异二宗。下半明因缘因果离于
    断常。因果一即是常。异即是断。此中言
    实相者盖是世谛之实。以俗既称谛故名为
    实。异上实也。又能如此解因果不常不断
    不一不异名之为实。若异此者即名虚妄。
    不一亦不异下第二明得涅??果益。上半法
    说。此明不一不异异上不一不异。上不一
    不异就世谛因果明不一不异。今明中道涅
    ??不一不异不常不断。不见六道生死之异。
    亦不见涅??灭六道为一。不一故不常。不异
    故不断。下半举譬说。明涅??如天甘露。世
    间得甘露故无老病死。实相涅??是真甘露
    味。服此味者累无不寂德无不圆。若佛不出
    世下。自上已来明声闻菩萨二教两益。今此
    一章辨缘觉得益。所以但明得益不辨教者。
    以缘觉自然悟道不禀于教故也。声闻菩萨
    既同禀教则一类说之。今不禀教故在后别
    说。问何故明缘觉得益耶。答今为显此论破
    邪申明实相之意。此论所以破邪显实相者。
    三乘人皆得益故。又是劝信义。不信此论破
    邪显正者。非但不得大乘之益。亦失小乘之
    利也。上半明出世时节。前佛已去后佛未兴。
    辟支之人于中出世。华严云。菩萨将欲下生
    前。以道眼观大千界。有辟支佛放光照之。
    若觉知者即取灭度。不觉知者徒着他方。与
    此文同也。问其人何故不值佛耶。答其耻声
    闻从师惮佛道长远。二盈之间故出无佛世。
    问辟支既不值师。于何时中回小入大。答法
    华玄义已具辨之。今略论四句。一者缘觉果
    人既不值佛。于三界外闻法华经回三入一。
    二者缘觉因人及声闻三果于三界内闻法华
    经回小入大。三者罗汉之人若值佛闻法华
    经界内入道。若不值佛生三界外闻法华经
    方受一乘。四者增上慢二乘保小拒大。于界
    内外并不入一乘。问劫初劫后缘觉何时出
    世。答杂心云。劫初转轮王。劫末佛兴世。二
    时间辟支佛也。问辟支有几种。答略有五种。
    一本乘辟支。谓百劫修行乃至极疾四世成
    道。二者退菩提心辟支。智度论云。菩萨若
    证四谛成辟支佛。三声闻辟支。如初果人。第
    七生中若不值佛法成小辟支。不及身子。问
    此人为在家为出家。答俱舍论云。往外道
    法中出家着木皮袈裟也。又云。往山林中净
    居天等施其法服。四者有犀角喻辟支。独自
    出世则大辟支也。五者有部行辟支。亦有部
    党眷属。问辟支亦有多人共出世不。答经云。
    五百辟支一时出世。别有因缘不具述。诸义
    委曲如法华玄章以论之也。长行释声闻菩
    萨缘觉即为三别。释声闻教中又二。前释二
    无我教。修习八圣道下次释得益。释二无我
    即二。释人无我为三。初双牒二我。次双破
    二我。后结无二我。若五阴是神者第二双破
    二我。即为二别。破即阴我为四。初正释。如偈
    中下第二引偈证。何以故下第三解释。解释
    中又二。前以生灭二相验五阴法体是无常。
    如五阴无常下第二明生灭二相亦是无常。
    所以明二相无常者凡有二义。一者欲显五
    阴能相所相皆是无常。神与五阴一故神亦
    无常。二者欲破异部。如?称抨A提明生灭相
    是常。昙摩崛明灭相是常。故今明生灭二相
    亦是无常。神若是五阴下第四总结。若离五
    阴下第二破离阴我。亦开为四。初正破。如
    偈中说下第二引偈证。而离五阴下第三解
    释。就此文凡有五破。第一责相破。若谓神
    如虚空下第二取意破。前求神相不可得。外
    云。神如虚空无有相貌。故无相有神。是故今
    破虚空。若谓以信故下第三破外人以信故
    证神。前责相破有法中无神。次取意破虚空
    法无神。即是颠倒品云。我法有以无。是事
    终不成。外云。虽复空有求神不得。而终信
    有神。故今破其信。就文为四。初牒外义。是事
    不然下第二总非。何以故下第三释非。就文
    又二。初列四信。是神于一切信中下第二释
    四信无神。现事中亦无下释第一现事可信。
    既是现事中无。不须解释。比知中亦无下释
    第二比知中无神。又开二别。初略明比知中
    无神。若有三种比知下第二广明比知中无
    神。即开三别。初列三种比知。如本下第二
    释三种比知。第二释中初借人日譬示比之
    相貌。如是苦乐下外人正举共相比知证有
    神。如见人民依王下引类也。是事皆不然下
    第三释比知中无神。但释第三共相比知中
    无神不释余二比也。问此中破共相比知与
    百论何异。答百论许其将人比日。不许将人
    民依王苦乐觉知亦依神。今文直破。先明人
    与去法合。后见人即知去。此事许之。无有
    先见神与知合后见知即有神。此破之也。圣
    人所说中亦无下释第四信无神。略不释第
    三譬喻中无神也。是故于四信等下第四总
    结四信无神。复次破根品中下五破中第四
    指前破。又眼见?法下第五举况破。是故知
    无我下是破离阴我中第四结无我。此文两
    属。一者结前离阴中无我。二者总结即离二
    种俱无有我。欲发起法无我故前结人无我。
    因有我故下释第二法无我。修习八圣道分
    下释第二禀二无我教后得益。得益中本开
    二别。一明得二无我智益。二明得两涅??益。
    今此二则为二别。二无我益中为二。前正明
    得无我智。次叹法美人。今前释初也。小乘
    无我在于见谛。八圣道亦在见谛。故今云修
    习八圣道灭我我所得无我智。大乘人无我
    在十住。出摄论也。又无我我所者于第一义
    中亦不可得者。前明世谛中无有我我所。今
    明第一义中亦无有我我所。故三法印云一
    切法无我得无我无我所者释第二称叹门。
    前释上半叹法。凡夫人下释下半美人。初举
    凡夫不能见。次叹圣人能见。内外我我所下
    释第二得二涅??益。前释无余。问曰下释有
    余。释有余中前释上半。是诸烦恼下释前偈
    下半。实相法如是下此文结前生后。结前声
    闻法生后菩萨法。诸佛以一切智下释第二
    菩萨法。就释菩萨法为二。前明菩萨理教。次
    明得益。今释此二也。释理教为二。前释标
    二章门。次解释章门。释标章门前释上半为
    二。初明佛内智察缘。种种为说下第二明赴
    缘说教。初又开三。谓标释结。总明说我无
    我。若心未熟者下第二别释我无我。初明为
    圣凡二人说有我。又有布施下次为凡圣两
    人说无我。生时空生者。此明不从我生。故云
    空生。非是明法空也。问为凡说我无我于凡
    有益。为圣说我无我于圣何利。答为令圣传
    法利人。如为阿难令说如是我闻。如为圣人
    令传无我教也。是故偈中说下第三总结。若
    于真实中下释第二真实章门。又开四别。一
    正释。问曰下第二小乘人问。?酬既嗽啤N尬?br> 是实。世俗假名故说有我。成论亦然。故云
    世谛中有我第一义无我。是名正见。世谛无
    我第一义有我。是名邪见。有所得大乘人执
    二无我谓是实。亦同此问。故有所得大终是
    小乘。今既云若于实相中不说我非我相。故
    知无我未为极。答曰下第三破小乘人执。如
    波若中说下第三引大乘为证。问曰下此解
    第二释章门偈。前释实相章门。次释方便
    章门。释实相章门中前释上半法说。次释下
    半譬说。初有二问答为二。前一问答生起上
    半偈来意。次一问答料简心行灭义。问中易
    解。答曰下有三义明圣心亦灭。一者涅??名
    灭。灭圣心向涅??故亦名为灭。第二引例通。
    初举空定。次举灭定。空定为心空。灭定辨
    心灭。又亦终归涅??下第三义。即是法华经
    终归于空。故圣心亦灭。问此是何等圣心。
    答有为无漏小乘圣心亦灭也。诸法实相者
    下释下半譬说。初正释。次问答料简。易见也。
    问曰若佛不说我非我下释第二方便章门。
    就中为二。初一问答释前三句。次一问答释
    第四句。初问生起来意。问意云。实相既绝
    言。云何令人知于实相。答中为三。初总生起
    四句之意。次列四句章门。三解释四句。总
    生起来意有二种。一者明佛有无量方便。二
    者诸法无决定相。为此因缘可得说于四句。
    为众生故下第二列四章门。一切实者下第
    三释四章门。前释一切实一切不实章门即
    为二别也。一切实不实者下释第三句。众
    生有三品者。问何故不命初即为三根开于
    四句。至第三句方辨三根耶。答今欲依偈
    四句次第故次第而释。但第三句与前二句
    相违故以三根而解释之明不相违。即是各
    各为人悉檀。若据教门应是相违。以为人不
    同故不相违也。即此一半偈具四悉檀。为三
    根不同即各各。治三根病为对治。此四句是
    世谛即世界悉檀。因四悟不四谓第一义。四
    悉檀通十二部经八万法藏。今一半偈亦尔。
    非实非不实者释第四句。问曰下释偈中第
    四句是名诸佛法也。问曰知佛下此释第二
    章菩萨得益。就文为二。前释得二智益。后
    释得断益。初又二。前问次答。问中又二。一者
    领前四句之法。又得实相者云何第二问。后
    问中为二。初问得解人相。又实相云何问人
    内证之法。即发起偈二文。故生此二问。答
    曰下答其二问即为二别。答第一问释偈自
    知不随他一句。此中无法可取下释偈下三
    句。答第二问。凡释三义。初释寂灭。寂灭
    相故下释不戏论句。二戏论无故下释无异
    无分别下两句也。问曰下释得方便智益。前
    问次答。问中作断常二问。欲发起后不断
    不常也。答中文二。一指前用第一义门答。
    第一义中无有断常。得实相者下第二就世
    谛门答。一切答中不出二谛。又显二谛并离
    断常俱是中道。答文正释偈本。问曰若如
    是解下第二释得涅??益。前问次答。答中前
    释上半法说。得常乐涅??者。问前以明涅??。
    今何故复说。答前是小乘余无余涅??。今是
    菩萨大般涅??常乐我净。若不作声闻菩萨
    两教分此文者则成烦重。故后代讲者宜须
    依之。是故说下释下半喻说涅??。佛说实
    相有三种下释第三段明缘觉得益。就文为
    二。一总标三种。若得诸法实相下第二别释
    三种次第来意。即是偈中三章。初释第一声
    闻法。若生大悲释上第二菩萨法。若佛不出
    世释第三缘觉法益。是青目自开偈为三也。
    问三根俱入实相云何异。答二乘随分。菩萨
    尽原也

    时品第十九

    所以有此品来者。二十一品开为三章。第一
    十七品破洗迷情显中道实相。第二法品迷
    执既破实相既显。故有三乘得益。从此已后
    第三重破迷情重明实相。使未悟之徒因而
    得晓。已解之者观行增明。故有此一章也。二
    者诸佛菩萨说经造论凡有三门。一者正说
    门。二者称叹门。三者称叹竟更复说之。上
    二门已竟。听者既闻称叹则悦耳。会心乐欲
    闻说。是故论主重复说也。问何故次法品后
    而破时耶。答上既观法。今次观时。时法相对。
    二者论初已来虽处处观法。而别立一章名
    观法品。虽品品破时。今亦别立一品以捡时
    也。三者法品末最后偈云。前佛已去后佛未
    兴。辟支之人因而出世。既有三时惑者便执。
    是以破也。问两品观门何异。答法品多就因
    成门明三乘观行。故初求五阴与假人一异
    不可得为声闻观。若不见我非我为大乘观
    也。今此品正就相待门以明实相。求三世之
    时一异等法相待不可得即显实相。故三乘
    人见实相即便得道也。问若无三世及三乘
    人。上品何故说有耶。答说不三三欲令众生
    悟不三三。而执着便作三故三解。是以破之。
    又上明不三三。今明三不三。互相成也。所
    言时者外道有二师。一云。时体常。但为万物
    作于了因。不生诸法故非生因。次云。别有
    时体。是无常法。能为万化作生杀因。故偈云。
    时来众生就。时去则摧促。是故时为因。佛法
    中亦有二师。一者譬喻部云。别有时体。非
    色非心。体是常而法是无常。但法于是时中
    行。如人从房至房。如物从器至器。婆沙云。
    为止此说明法即是时法无常时即无常。辨
    因法假名时离法无别时。三世之时虽无别
    体。而时中之法则决定不无。萨婆多部中有
    四大师。立三世不同。一者相异。即是瞿沙
    人明九世义。一世兼有二也。如一人着青白
    黑三色衣。一色为正二色为傍。如未来有
    三世。一为正未来。傍有过去现在义。现在等
    亦尔。二者事异。即达摩多罗。只一法为三世。
    一法是有。而事为异。如金未作器名未来。
    正作器为现在。而金体是有也。第三时异。即
    和须蜜。如法有三世。迎送正望不同为三世。
    如今日为现在。昨日望今日为未来。明日望
    为过去。正现在曾未来当过去。正过去曾未
    来曾现在。正未来当现在当过去。第四异异。
    即是佛陀人义。亦三义为三世为十刹那无
    定。如一刹那为现在。余九为未来。未有过
    去。第二刹那为现在。第一为过去。八为未来。
    如是第十为现在。九为过去。无未来时。今谓
    为大乱三世。今总求此时不可得。故云破时
    品。品开为二。一立二破。立中为二。初立有
    时。上中下一异等次立有法。问上品未明三
    世外人执有三世。何因缘故立上中下法及
    一异耶。答上明三乘人得益即执上中下义。
    对三乘之异辨一乘之法。故复执一异。大品
    云。诸法如中非但无有三乘异。亦无独一菩
    萨乘。今欲释经无一无三破外人定执有三
    一之理故今明上中下及一异也。答中六偈分
    为二章。初四偈就待不待门破。次两偈就体
    相门破。初又二。前三偈半就待不待门破时。
    次半偈破法。三偈半为二。初三偈就待过去
    不待过去无有二时。次半偈例破余二时。三
    偈为二。初二偈就相待门破。次一偈就不待
    门破。初二偈即二。前偈明相待则在。次偈明
    不相在。则不相待。初偈上半牒。下半破。破
    意云。法有自体不假因他。因他而有则无自
    体。若无自体则在他中。长行为四。一牒外义
    则牒偈上半。即过去时中下第二难牒偈下
    半。何以故下第三释难。就初难中有五。一明
    相待即相在。二明若相在即同名过去。第三
    若同名过去无有二时。第四若无二时亦无
    过去。第五明过去无因则无过去。以无未来
    可因故无过去。如是生死涅??相待亦作此
    中五难。问灯明一时可得灯处有明。三世前
    后何得为类。答虽复前后一时不同。而相因
    无异故得作此责也。是故前说下第四结非。
    余文易知。若谓过去时中下生第二偈。明不
    相在则不得待。偈上半牒下半破。破意云。若
    不相在而各自有体。何假相因。如他义长短
    已成何须更待。问曰若不相因下生第三偈。
    不相待破。问待不待破何义。答待是因缘义。
    不待是自性义。一切义不出斯二。破相待明
    第一义中道。破不待明世谛中道。又待是相
    待。不待是绝待义。如十八空是相待空独空
    为不待空。若尔破相待明第一义中道。破绝
    待明非真非俗中道也。答中上句牒。下三句
    破。破意云。汝上自言相待故有不待则无。若
    尔今既不待则无二时。然立三世义不得不
    待。以过现而去名为过去。现若不待过云何
    有现耶。如是义故第二半偈例破二时。前三
    偈就待过去不待过去门破无二时。今还捉
    未来现在为端。亦应各有三偈。合有九偈也。
    下半第二章。次例破其法。他云。一丈木有长
    短二理。形二丈则短。形五尺则长。今问以有
    此理则不须相形。若无此理虽形不出。又若
    须长方知有短。亦应须形方有长短理。理若
    自有者长短事亦自有也。问曰如有岁月日
    下生第二就体相互相破。前问次答。上待不
    待二门责无有时。外无以答但举眼现见事
    以问论主。若无时者云何有岁月等耶。今既
    有岁月等。当知有时。摄论约五种明时。一
    日时。二月时。三年时。四行时。五双时。以明
    暗为异故以日夜为数名为日时。有黑白之
    异故分为两半。两半合论则亏盈事成。故有
    月时。十二月分为三分。一分有两时。一时有
    二月。故说年时。日则六月从南行至北。故以
    六月为一行时。五年五月五日有两润以为
    一双。故说双时。次有一小劫时。十九小劫为
    中劫时。八十小劫为一大劫时。小乘六十数。
    大乘八十数。为一僧只也。问几许为一须臾
    时。答智度论一弹指六十生灭。康僧会云。一
    弹指有一百九十转。僧只律云。二十念名一
    ?。二十?名一弹指。二十弹指名一罗颇。二
    十罗颇名一须臾。答中两偈为二。初偈时体
    无故相无。第二偈时相无故时无也。上半明
    时无体。下半明体无故相无。若过去犹住则
    是现在。不名过去。过去若不住失自相。失自
    相则无时体。便无过去。同百论过去过去
    者不名为过去。未来亦尔。若未来未有则是
    无。无则无时。若未来已有则是现在。亦无未
    来。前二门责无过去。过去无故余二时亦无。
    二门责无未来。未来无故余二时亦无。又时
    体若住则常是一念无有岁月。既无岁月亦
    无一念。时若不住则念念各灭并无相续。何
    有岁数。汝本积时成日。积日成月。积月为
    岁。若一日灭则有后无前。云何积日成月。
    日若不灭则唯有一日则有前无后。复何得
    积日成月。故住不住并不可也。他义云。十劫
    为一念。此是佛智力尔。今问实有长短云何
    得尔。若以佛力令短长自在。亦应以佛力故
    色得为心。又问时若是常。常无三世。时无
    常。念念生灭亦无三世。又常言。无明初念未
    有四住地以名为初。既未有后何得有初。若
    未有后名初。亦可名为后。又若无后名初则
    是自然初。又若无后有初亦应无初有后。第
    二偈上半明因物有时。则物为时体。下半
    明物无故时无。如因华果等物知春秋时。华
    果等物上来种种破故无物。无物故时无也。
    尔问。时法互相待何不互为体。又问时无别
    体。意识缘应不得。亦应非是法尘。而意识缘
    之遂得。又是法尘。则应是别体也。若无体
    则无时。又现在若待未来则应相在。若不可
    在亦不可待也

    中观论疏卷第八(末终)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