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藏经阁!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藏 > 论疏部三 >
  • 中观论疏卷第8_业品第十七

    业品第十七

    此品为五人故来。一有我部。谓有人能造业。
    业得果。有人作有人受。破此见故有此品。
    二者无我部。但谓有业体能感果。三小乘无
    人无法部亦知业空。但是拆法明空耳。四方
    广邪见谓无业果。五学大乘无所得人令其
    进行。所以然者。法执难除。如云初地犹有法
    我执。乃至十地菩萨见法有性故见佛性不
    了。亦言住十住故见不了了也。又此品来意
    有通别。所言通者有四。一者此论历法明中
    道。因中发观灭诸烦恼。今就业门显于中道。
    故下偈云。虽空而不断虽有而不常。长行释
    云。此论所说义离于断常。故知就业明于中
    观。故说此品。二者诸大乘经皆明忏悔转业
    障义。如涅??师子吼云。一切诸业无有定性。
    唯有愚智。愚人则以轻为重无而成有。智者
    转重为轻转有令无。今明若执业决定则是
    愚人。如今品观之名为智者。普贤观云。一
    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念
    实相。众生无始已来起六道业深而且大。故
    喻之如海。非实相观无由灭之。今此品观业
    即是实相故能灭业障。故说此品。三者内外
    大小虽立诸业义并不成。如须跋陀罗谓众
    生果报皆由往业。无有现缘。尼干子云。一
    切诸业必定受报。今虽修道不能断之。二者
    如萨卫之流执三世是有。众生未造善恶未
    来已有善恶之业。又善恶二业虽谢过去体
    终不无。如此名为于业门中起决定有见。
    不知此业本性自空。故不识第一义谛。亦不
    知业如幻梦而有。故亦迷世谛。今破此二谛
    所不摄业故云观业品。成实之流虽知业假
    而拆业得空亦坏世谛。既坏世谛亦坏真谛。
    下偈云。诸业本不生。以无定性故诸业亦不
    灭。以其不生故。岂可拆业业方空耶。今破
    此等人业明业本性空。故云观业品。四者又
    为一切有所得畏罪忏悔之人故说此品。所
    以然者。彼谓造作恶业心生怖畏。故依大小
    而行忏悔欲灭此罪。如此之人非唯犯罪不
    灭乃更增过。所以然者。其本起罪谓罪业为
    有名为有见。复欲行于忏悔灭除此罪。于罪
    起于无见。既起有无则是烦恼。烦恼因缘是
    故有业。以有惑业便受业报。故净名呵优婆
    离。无重增此二比丘罪。当直除灭。勿扰其
    心。直除灭者观此罪性即毕竟空。如此品所
    明。是以为无方便有所得行忏悔人故说此
    品。问如此人有何过耶。答业本不生灭。今
    谓业生灭。岂非破第一义谛。既破真亦破俗。
    破二谛则无二慧。故无三世十方佛菩萨。亦
    破世间故其罪极大矣。问若尔但应有实相
    忏悔无有依篇聚法门行忏悔耶。答因缘品
    云。佛有二种说。一真实说二随宜说。若作
    实相忏悔。为大利根众生依真实说。若依篇
    聚令舍罪修福。此为凡夫薄福钝根人说。
    故实法可信。随宜说法不可为实。又说此
    品者为邪见外道。如六师等言。无有黑业无
    黑业报。白业亦尔。次方广之流亦言一切皆
    空无有罪福。是故今明虽毕竟空而善恶之
    业宛然不失。故下偈云。如世尊神通所作
    变化人如是变化人复变化作人。岂无业耶。
    故九道业宛然而常四绝。如是悟则生波若
    与方便亦生四智。便入佛知见。故得成佛。
    今是大乘论。正令一切众生因业门得成佛
    矣。次近生者。缚解品明无缚解。外人云。缚
    是烦恼。若无烦恼云何有业。以有业故必有
    烦恼。又业有二种。一有漏业二无漏业。有漏
    业者名之为缚。无漏业者称之为解。既其有
    业即有缚解。问业有几种。答业有多门。约身
    则有身口意。就界有罪福不动。就报则有现
    生后。约垢净则有黑白杂及无漏业。如是一
    业二业三业七业十业如文广明也。问云何
    为业体。答?酬既∩贫裆???砜诙?堤濉?br> 以思为意业体。成实云。三业并以心为体。
    身口但是业具而非业也。问意地三烦恼与
    业云何异耶。答?酬既?衬掌鸨赜胨季恪?br> 思自是业三烦恼则非业。此易见也。成实师
    破此义立正义。意即是业。离意之外无有别
    思。成实者云。善法习报二因。报因正是业。
    习因边非业通名业耳。不善边则有多释。开
    善云。不善心亦是烦恼亦是业。若为治道断
    之。则是烦恼而非业。若招生之义。但取前
    轻者为烦恼。取后重者为业。庄严光宅云。
    取决定者为业。不决定者为烦恼。如是十种
    决边通名为业。十不决边名为烦恼。次建
    初师云。不善还同于善。不善习因边为烦恼。
    报因边为业。又释十使云。疑是烦恼而非业。
    五见是业而非烦恼。余四使决者为烦恼。不
    决者为业。今不论同异。诸有计业。此品求
    之皆毕竟空。故以目品。品开七番。第一正
    破业体。问曰如牙等相续下第二破业相续。
    问曰今当复更说下第三破不失法。问曰若
    尔无业果报下第四破断灭邪见。问曰若诸
    烦恼下第五破果报。问曰汝虽种种因缘破
    业下第六破起业人。问曰汝虽种种破业下
    第七破现所见事。一一章中皆有前立次破。
    故有七立七破。初立中有长行与偈。长行有
    四。问曰汝虽破诸法者第一牒论主破也。而
    业决定有者第二外人立业因也。如法句中
    云。非空非海中。避之不得脱。故称决定有。
    故佛十力中业力最深。能令一切众生受果
    报者。上辨业因今明得果。释迦受于九罪。
    释迦过去以九珠罗?刺调达足。是故今受
    木锵报。目连以神通拔不出。世尊避之?亦
    遂去。以业报决定故?刺如来化为金锵。仲
    尼厄于陈蔡。贤圣不免。况复凡夫。故知决
    定得果。如经说下第三引经。略明三业。一下
    品业。谓恶者入地狱也。二中品业。修福者生
    天。三上品业。谓行道者得涅??。前二有漏
    业后一无漏业。是故诸法不应空下第四结
    呵论主。就偈有五分为四章。初明一业。次
    明二业。第三一偈明三业。第四两偈明七业。
    初一业者即一善业。于善业中但明慈业。慈
    为众善之本。又知论主是菩萨。必有慈心不
    应破慈。故偏引也。人能降伏心利益于众生
    者。此明慈业之用。能降伏恶利益于众生。
    然慈业益物。益物即是行善。伏恶即是止善。
    又降伏是自行。利益是化他。是名为慈善者。
    以有慈故能伏恶益物。自行化他。二世果报
    种者。上辨行因今明得果。种谓因也。大圣
    说二业下第二明二业。前明一业谓别业。但
    明慈善业故。今明通业通于善恶。又前别
    明业用今明业体也。上半明二业而举大圣
    者。恐论主破之故引佛说为证也。次半偈总
    为下三业七业作章门。次一偈开二业为三
    业。即是释上二业义。上半明意业下半明身
    口业。二偈次明七业者。有人言。身口为二。
    作业无作业。故是四。善不善中随取一故为
    五业。从用中有善恶。亦随取一故为六。思
    即七也。二释云。身中有作无作。口中有作无
    作。为四。善从用恶从用为六。思为七。影师又
    云。此青目释也。又释云。前二并有失。今明
    身中有作无作口中有作无作。此四句同第
    二释。于善从用中自有事在善复有从用善。
    及思为七业。此释就善中自七恶中自七。所
    以然者。身自有善作善无作。善口亦尔。从
    用中有事在善从用善。罪亦自有事在罪及
    从用罪。犹如造经。是事在善。若转诵之即
    是从用善。望下长行具有此意。今所释者开
    偈为二。一者正明七业之体。最后一句称叹
    七业之用。就初又二。一行半偈明身口六业。
    次有一句明于意业。即是七也。就初又二。
    前一偈明身口内业。次半偈明身口外业。所
    言内者。自起身口业故名为内。从他而生目
    之为外。身口二业不出此内外也。就身口二
    业中又开为二。上半明业相下半辨业性。身
    业及口业者。此句总明身口二业。作与无作
    业者。别明身口二业。身有作无作口有作无
    作。故以作无作释身口二业。如是四事中下
    第二明业性。四事者身作无作口作无作名
    为四事也。亦善亦不善者。作无作但有善恶
    二性。是业无记虽有作不名为业。又善恶二
    业能发无作。无记力弱不发无作。故云善不
    善也。从用下上来明内四业竟。今次明外两
    业。上内业有二。一业相门二业性门。今外业
    亦二。从用生三字是业相门。但从用有二。
    一身从用二口从用。身从用者如身运衣与
    他。他若受用着之便生无作之善属于施主
    名身无作也。口无作者如法师讲说学士覆
    述之。即生口无作属于法师。问内业具有作
    无作外业亦有作无作。何故偏云身口二种
    无作为外业耶。答欲明一人具七业。然内
    业有身口作无作四业属于行者。次复有外
    二无作业还属行者。若从用二种作业则属
    前人故不数之。所以但取二无作也。福德
    两字已下第二明外业性门。内业性既有善
    不善。外业性亦有善不善。有人数罪福为二
    此事不然。若以罪福为二者。前内业中亦应
    数之。不应云如是四事中有善有不善也。以
    前既不取善不善。今亦尔也。此内外六种是
    身口业。第七名思即是意业。能了诸业相者
    第二称叹。精识此七业者能了身口内外作
    无作等一切诸业。问彼何故立此七耶。答此
    七是一科之数。摄义事周。其犹善恶等三黑
    白等四之流类也。长行还依偈次第释之。第
    一前释七业。是七种下释第二叹业偈也。从
    初文释身口六业。第七名思下释第二意业。
    就释六义又二。第一正释六业。如是名为六
    种第二总结六义。初又二。初释内业。复有
    从用生下第二释外业。释内业中前释上半
    业体相门。是二种有善不善下释业性门。初
    又二。前释第一句总明身口二业。是七种
    下释第二别明作无作。答曰业住至受报下
    第二论主破。上虽一业乃至七业并明得果。
    今总问之。业为待果起方灭。为果未起时业
    已灭耶。若待果起方灭者则业是常。今业是
    有为法。一念尚不住。岂得待果起方灭。若果
    未起业已灭者则无复业。谁牵果耶。萨婆多
    云。现在起善恶业。过现相而去入于过去。
    为得得之属于行人。后若果起此得则断然。
    此义具断常。起而即谢为断。在过去不灭为
    常。僧只昙无德譬喻明。现在业谢过去体是
    无。而有曾有义。是故得果。此亦具断常。谢
    过去为断。有曾有义则常。次迦叶?双用两
    家义。彼云。现在业谢过去未得果时常在。
    此同萨婆多常义。后果起此业复谢灭无。同
    僧只断义。次成实师。庄严云。业谢过去体
    是无。而有曾有义故得果。引论文云。如过去
    诸禅曾于心有。若与果报则无所害。次开善
    云。业谢过去成就来现在故。现在心中有成
    就业有现起业。论文云。昔起贪心相续至今。
    今心不异昔。故言我有。如此等亦不离断常。
    入今偈破。摄论师云。梨耶持善恶世出世种
    子。是故得果。今依偈责之。种子为待果而灭。
    为未起而灭。若待果起而灭即常。未起而灭
    则无果报。问曰下第二番破业相续义。前立
    次破。立中为二。初通明业相续离断常。第二
    别出十善业能得果报。初又二。前两偈明
    外法相续离断常。即是喻说。次两偈即是
    内法相续离断常。即是合喻。二偈为三。初
    偈正明相续。次半偈明相续故有果。三半偈
    结离断常。文易知也。是善业因缘果报者
    下第二别出十善业能得果报。所以偏举十
    善者同上慈业义也。慈是众善业中之胜。十
    善亦尔。智度论云。有佛无佛常有十善故十
    善是旧善。若是余善有佛则有无佛则无。称
    为客善。问文云十白业道。云何为业。云何
    为业道耶。答经论不同。优婆塞经云。如是十
    事三是业而非道七亦业亦道。智度论云。三
    道而非业七亦业亦道。今须会释之。经正取
    意为业。但意不自通故是业而非道。论明三
    烦恼起业而非业。故云道而非业。各据一途
    也。论师明四句。一业而非道。如优婆塞经。
    二道而非业。如论明三烦恼也。三亦业亦业
    道。如七业是也。四非业非道。如身口色声。
    ?酬际σ嗨木洹S氪舜笠臁R坏蓝?且怠N?br> 贪?邪见。能畅思为道。体非思故非业。二
    业而非道。即思是也。思造作故名业。无更有
    思故非思之道。三亦业亦道。即身口七。当
    体是业。又畅思为道。四非业非道。即思前三
    不善根。但能生思不能畅思故非道。而复
    非思故非业也。问依智度论三烦恼是道非
    业。今云何言十业道。论主答云。以少从多
    故皆名业道也。答曰下第二破。所以但总
    非者。一者外人虽有此救终不离于断常。是
    故不受。二者欲至后总一时破之。是故此
    中但略非也。又知其义势未尽。所以直非引
    其后救一时总破。长行为二。初夺破。复次
    下纵破也。问曰下第三番立不失法。前立
    次破。就立中为三。一序说二正说三解释。
    问曰今当复更说顺业果报义者。此品七番
    破立。初番立业体即破。次番辨业不断不常
    救上立论主即破。今立持业果报总救上义。
    故云今当复更说也。顺业果报者。谓己所立
    义符顺因果不违法相。论主若破则逆因果
    理违法相也。以符顺因果三乘贤圣所叹。论
    主若破则佛菩萨所毁也。此一偈明序说竟。
    所谓不失法如券业如负财物下第二六偈正
    立义宗也。就文为二。初标二章门。次释二门。
    不失法如券标不失法章门。业如负财物标
    业章门也。今总释之。世人出债要具四种一
    有财主。二有负债人。三立券书持负债主令
    不失财。四债主必还财物。财主者六道众生
    也。负债主六道善恶业也。作业之时必有一
    法随业起。持业令不失果。如取财时必立券
    也。负债人必还财主物。善恶业必辨六道果。
    还行人受之也。论文唯明券与负债人。但举
    其要事为存略故也。问财主出物与前人。前
    人然后还债。可得言果从众生出与业。业
    然后辨果还行人耶。答大略举喻。不必全合。
    若必全合。义亦有之。六道果报并从众生心
    内所出故。地经云。三界皆一心作也。问外人
    举此云何救上断常耶。答现见事中具此四
    种。因果业行亦具此四。斯既合事符理贤愚
    并信。则知决定有于业果。但业是有为念念
    生灭。是故不常。此不失法持之令果不失。所
    以不断。不断不常免上过也。问业是有为念
    念生灭。不失法亦是有为念念生灭。云何得
    不断不常耶。答真谛三藏出正量部明不失
    法。是功用常。待果起方灭。中间无念念灭。
    譬如券还债竟然后乃裂破耳。此二章门俱
    有法譬。不失法谓法说也。如券譬说也。业
    法说也。如负财譬说也。善业如他负财。恶业
    如负他财。亦得通喻善恶业。必还报如负财
    也。此性则无记者第二释二章门。前二偈半
    释不失法有五门。一三性门。二系不系门。
    三断不断门。四释名门。五破异门。问何故
    独破无记不失法。不破通三性得绳耶。答
    二义。一者通三性得亦能感果属上业门破。
    无记不感果上未破今破也。二者得通三性
    此但小乘义耳。不足破。无记通大小。正量
    是小乘。阿梨耶不失法是大乘。阿梨耶翻为
    无没识。无是不之异名。没是失之别目故。
    梨耶犹是不失法。又梨耶体是果报无记。能
    持一切善恶种子。正是今外人义。又所以前
    明三性门者为对二部。一有券部二无券部。
    有券部如萨婆多人。亦有四种。谓假名众生
    如财主。作善恶业如负财人。别有得绳得善
    恶业令果不失如券。业感果如还债人。无券
    部者佛陀提婆人譬喻成实等。但明三种无
    别得绳为券。但言众生为能成就。善恶业为
    所成就也。若即以此为不失法则无别财主。
    故但有三也。昙无德明。心为能成就。亦无有
    别法为券也。正量部前对有券义故就三性
    分别。所以然者。萨婆多明得绳通三性。若尔
    得绳既是善恶。还复感报则与业同。并是负
    财之人。何名为券。是故今明。善恶业自感报。
    而不失法是无记不感报。如世间负财人自
    还债耳。而券不还债。是故立不失法为无记。
    问数人得绳感何报。答婆沙云。但逐业感
    受报耳。不能感生。又但是报因感果故不作
    业感果。四相亦尔。问何故不同无券部。答经
    中说有券义。如智度论引集法经诸罗汉说
    偈病老死券已裂破。此明罗汉还过去报债
    竟不复更取未来债。则不失法券便灭名为
    裂破。而佛陀诃梨既无别不失法则无别有
    券。但有负财人故不与经相应。所以不同无
    券部也。问与有券部几种异耶。答一常无常
    异。萨婆多得绳是无常念念生灭。正量是功
    用常无念念灭。但有大期灭。二萨婆多券通
    善恶故感报。正量明但无记故券不感报。三
    萨婆多明感报故券义不成。正量明不感报
    券义得成。四萨婆多正明断得绳而惑自去。
    正量得是无记。不断无记。正断不善惑也。
    但同明非色非心。与萨婆多不异也。释此性
    无记不同。有人言。此犹是数义。数义得绳乃
    通三性。今但释上券譬。数人明卷但是无记。
    如金石价殊而券无贵贱。故但是无记。若解
    法说则通三性。有人言。此非数义。乃是佛
    陀譬喻成实以众生为能成就。故婆沙云。佛
    陀提婆说曰。众生不离是法名为成就。众生
    不当善恶故是无记。有人言。昙无德部辨心
    为能成就。心不当善恶名为无记。为能成就
    善恶。又依正量部义。正量本是律学。佛灭
    后三百年中从犊子部出。辨不失法。体是无
    记。明了论是觉护法师造。而依正量部义。
    论云。正量部有二种。一至得二不失法。不
    失法但善恶有之。外法则无。又但是自性无
    记。又待果起方灭。若是至得逐法通三性。
    通内外法皆有。果未起时若忏悔则至得便
    灭。而不失法虽忏悔罪不灭。要须更待果起
    方灭也。始终有五部。一萨婆多通三性。余
    四部皆无记。一佛陀人二昙无德三正量四
    摄论并是无记。此四所以同是无记者。彼深
    有所以。善恶业自感报耳。此持业法不感报
    故是无记。如世间负债人自还债耳。券不还
    债。分别有四种者第二系不系门。正是梨耶。
    梨耶通持三界内外种子。持三界内种子即
    三界系。持三界外种子即不系。将摄论意释
    之太易也。依数义。得绳通漏无漏。漏则三
    界系无漏则不系。依论义。假人亦通漏无漏。
    亦得有四。六道众生是有漏人。三乘贤圣是
    无漏人。依昙无德。心通漏无漏。亦得有四。
    有人言。四种谓报生威仪工巧变化四无记。
    今不失法是报无记也。正量部自有四无记。
    一根本无记。二自性无记。三有覆无记。四
    无覆无记。根本无记谓心王及心数也。自性
    无记者除善恶色余无记身口色及外一切色
    也。有覆无记者身边二见及上二界烦恼也。
    无覆无记者白净无记也。此四摄数人四无
    记者。威仪工巧报生变化此四中心属根本。
    色则属自性。故为二无记摄。今依青目明是
    不失法。三界系及不系故云四种。所以通四
    种者。正量部云。随起一念善恶则有不失
    法与之共起令不失果。若起三界系业则有
    三。界系不失法故。不失法为三界系。起无漏
    业亦有不失法与之共起。不失法名为不系。
    问不失法为三界系可是无记。既称不系即
    是无漏。云何名无记耶。答有人言。此部立无
    记无漏故不妨也。例如萨婆多明一无为是
    无记而是无漏。成论明罗汉识想受三心是
    无记是无漏。今虽得于无漏名为无漏。而是
    无记。故不失法亦是无记。今谓正量部唯善
    恶业起有不失法。若无漏及余法起但有至
    得无不失法。而云分别有四者。上总唱无
    记耳。今广泛分别。则三界业之不失法是无
    记。所持之业既三界系。能持之法亦三界系。
    若不系者此是至得通三性也。所以然者。若
    不失法通系不系者便应通断不断。下不应
    偏言见谛不断思惟所断。而下偏言其断不
    言不断。则知无记偏释不失法不释至得也。
    摄论梨耶长观是生死果报心。是有漏。而
    梨耶通三界内外故通漏无漏。故有四种也。
    见谛所不断但思惟所断者第三断不断门分
    别。摄论依大乘义判见思。初地为见道。二
    地至金刚为修道。梨耶至金刚心治际时本
    识都灭。梨耶既是果报心是苦谛摄。解渐明
    生死果报心渐灭。至治际时断梨耶中集谛
    尽。梨耶苦谛边亦灭。实不断也。就见思解
    断本识中见思惑种子但是断集了。而梨耶
    苦谛边都不被断。而集灭故苦亦灭也。今文
    言见谛不断思惟断者。梨耶是生死苦谛报
    无记。被见思惑缘缚。见谛解断缘缚不尽。思
    惟解断缘缚尽。故言见谛不断思惟断。佛陀
    人众生是果报无记。昙无德心是无记。正量
    不失法是无记。例同此义并不被断。俱为二
    惑缘缚。见道断不尽。思惟断缚尽。故言断耳。
    问亦得见谛解起损本识。本识未尽至治际
    本识都尽。?此为见谛不断思惟断耶。答亦
    有此义。但今文论断。而梨耶是报无记无有
    被断义也。昙无德人都不断业。但断烦恼业
    种自枯。数人得绳通二断及不断。不得释此
    文。成论假人无有被断法。但无学道舍假人
    入涅??亦非是断。正量明见谛但断八十八
    不善烦恼耳。不断无记法故不断不失法。明
    了论云。起一念恶有二。一者至得二不失法。
    至得既通三性。若起心忏悔则至得便灭。而
    不失法非是不善。治道起时不断要必须得
    果。故罗汉之人受果者此是不失法持之故
    也。问见谛惑云何缚无记。答无记是苦集摄。
    见谛惑缘苦集理而缚苦集理。故缚无记也。
    问但应断心上惑。云何断所缘境上惑耶。答
    断心上惑故所缘境上惑则断。故言断耳。以
    是不失法诸业有果报者第四释名门。以见
    谛不断但思惟断则无记义成。能持业令不
    失果。故名不失法。此结成正义也。若见谛
    所断而业至相似者第五破异门。影师云。见
    谛所断都无无记一向得报。此不失法若为
    见谛所断便得报。其已是无记复得无记报。
    故云至相似。无记得报名破业也。又释。业
    至相似者。至是至得。至得通三性。就善恶边
    亦感报。不失法但是无记则不感报。今见谛
    遂断不失法。则不失法亦是不善便应感报。
    与至得相似故云而业至相似。又一释。四家
    并明不失法是无记不被断。今遂言不失法
    被断。则不失法便是惑性非复无记。若是惑
    性便能感报。即是业故言而业也。既是业便
    得果报名至相似。如善业得乐果名相似。恶
    得苦果亦名相似。此即相似因相似果。此释
    最胜。问云何名破业耶。答不失法若被断则
    感报。以无记感报故是破业。如令券书还债
    故名破业。一切诸行业下第二释上业如负
    财物章门。就文八门分别。一似不似门。二
    三界门。三业果不俱门四轻重门。五三报门。
    六破异门。七二灭门。八漏无漏门。一切诸行
    业者总牒所持之业也。相似不相似者正分
    别业。前章牒不失法。次即就三性门分别。
    故云此性则无记。今前牒所持业。故亦次以
    三性门分别。善业还望善业为类。恶业亦尔。
    名之为似。善恶互望名为不似。又善得乐果
    名似。善望苦果名不似。具此二也。有人言。
    欲界同有男女。色界同无男女。无色界同无
    形色。名为相似。若互望为不相似。一界初
    受身第二三界门分别。前释不失法三性门。
    后即辨界门。故云分别有四种。今亦尔。上似
    不似门释业体性竟。今释二业得报之义。三
    界业不可并受。随感一界报。故言一界。尔时
    报独生下第三业果不俱门。业是报因因果
    必先后隔世。故因灭于前果生于后。名报独
    生。不失法待报起即灭。亦是报独生义。如
    是二种业第四轻重门。一者即上似不似二
    业二者似不似二业中复有轻重二业。三者
    依后长行从业更生业亦名二业。后当释也。
    现世受果报下第五三报业门。三报不可并
    受。随重者前受。故且据一世。同上一界之
    义。故言现世受果报。或言受报已而业犹故
    在下第六破异门。此可具二义。一者对上业
    果不俱今明业果俱义。因必养果。如百年之
    果未灭。前三十年果虽受此业犹在。要至百
    年业方谢灭。十八部中有因果俱即分别部
    也。二依下长行释者。上明果起业灭。则是
    二世无义。故业谢过去尽无所有。今明二世
    有义。虽复果起而业谢过去。冥伏性有不得
    是无。故下云。以不念念灭也。此犹是业果不
    俱。但据二世有无为异。若度果已灭第七二
    灭门。上来但偏释业如负财物明凡夫有漏
    业义。今遍料简凡圣漏无漏业果义。度果已
    灭得上果舍下果。亦是得果舍向义。死已而
    灭者。上明三果学人。今辨凡夫与罗汉。罗汉
    无上果可度。故业与报死已便灭。凡夫亦无
    果可度。一形之业与一形之报死已而灭也。
    于是中分别有漏及无漏者第八漏无漏门分
    别。可有三句。一得果舍果。此之二灭但是
    无漏。二者凡夫业果灭但是有漏。三者罗汉
    舍故业及报身是有漏。若舍智入涅??是无
    漏。第三长行解。前释四种后释无记。与偈倒
    者。偈中正为对萨婆多亦有券通三性故。初
    明券是无记。而后广分别。故方释四种。长
    行中欲取无记义释成见谛不断。故回无记
    在后也。复次不失法于一界诸业下释上业
    如负财物章门。但应解业。更牒不失法来者。
    正量部明一切众生随起一念业必有不失法
    随之起。如世间出债随财多少必须立券。故
    释业而举不失法也。于现在身从业更生业
    者释上如是二种义也。从作业生无作业。亦
    是从业更生业。又从业自分因相生。亦是
    从业生业。如前念善恶业生后念善恶业等。
    三从意业更生身口业。又从轻业生重业。如
    初习业轻习不已则重。是业有二种者释现
    世受报也。谓从业更生业不出轻重二种。随
    重前受报。然又有临终猛利业受报而一生
    业不受报。又自有过去业熟则受报不用一
    生业亦不用临终业。又自有一生业无轻重
    从现行滑利业受报也。或有言是业受报已
    业犹在以不念念灭故者。依萨婆多。业谢过
    去乃曾为四相所切。今不复更为四相所迁。
    故云不念念灭。又释。复有业果俱。业则功用
    常无有念念灭。但有大期灭耳。答曰是义俱
    不离断常过下第二破。问外有偈立。龙树何
    故无偈破。答有二义。一者显外人虽复重救
    终不离断常。故论主不答之。如此不答即是
    答也。二者此论破义有多门。自有随有一立
    即有一破。上来破立是也。自有待外诸部立
    义都竟至后一时破之。即今文是也。问若尔青
    目何故答耶。答青目显龙树不答所以。非是
    破彼义也。龙树所以不答者。虽有别救无有
    别通。已漏前关故不须答也。问云何不离断
    常。答此法持业至果则堕于常。持业不至果
    堕于断。又不失法若念念灭。与业同无则堕
    于断。若不念念灭即是无为。何能持业。又
    不失法无念念灭则堕于常。有大期灭便入
    于断。问曰若尔无业果报下第四门。次破断
    灭之见。前问次答。问意云。前二番求无所
    持之业。次又破能持业法。若无能持所持则
    无因。无因则无果。故论主是方广断无。亦是
    六师邪见。答曰下第二七偈二章。前二偈申
    二谛中道明业离断常。第二五偈破外人定
    性之业堕于常见。初又二。前偈明二谛不断
    常。次偈明第一义谛无有生灭。虽空亦不断
    者。外人谓论主执空故堕断灭。是故今明业
    虽毕竟空非是断灭。若外道邪见之空及方
    广所谓空二乘人所明空皆是断灭。涅??经
    云。若以声闻言无布施。是则名为破戒邪见。
    智度论云。声闻之空名为但空。故是断灭。
    今明空是有空。有宛然而空。又空不住空名
    为不断。虽有不常者。外谓若非是断便应
    是常。故名虽有非常。破其常见。以有是空
    有故有非是常。若外道小乘及有所得大乘
    所计之有此即是常。问此文得具论三中不。
    答得也。虽空则知空非定空。既非定空岂
    复定有。又空故不有。有故不空。即真谛中道。
    俗亦尔。有故不着空。空故不住有。即俗中也。
    合辨易知也。又一势作之。九道业宛然而四
    绝。岂是断耶。虽四绝九道业宛然。宁是常
    耶。影师论序云。真谛虽空而有。俗谛虽有而
    空。虽空而有故不断。虽有而空故不常。此
    释甚好也。业果报不失者下半二意。一者明
    业具二谛故不断常。令果报不失。无有别不
    失法持业令不失。盖是如来依二谛说法。故
    云此是佛所说。二者若依下长行释。上半正
    明业是二谛故不断常。此是申中道正义。即
    是对偏之中。下半破邪义。汝不知二谛中道。
    言有不失法谓是佛所说耳。长行前释上半。
    总标离于断常。何以故下别释离于断常。别
    中为二。初释上半。复次下释下半。业本性毕
    竟空。非是前有业灭之然后方空。故不是断。
    若前有业灭无方空。则是断灭也。此释初句
    也。颠倒因缘下次明业虽毕竟空于颠倒者
    宛然而有往来六道亦非是常。此释第二句
    也。问为是于颠倒人是不常以不。答于颠
    倒是实有。多是常见。今不颠倒人识颠倒如
    幻梦。故是不常也。复次下释下半。明外人
    横谓有不失法谬引佛经也。诸业本不生下
    第二偈明第一义不生灭。然二谛俱得不生
    灭。但今明无生灭生灭故随业往来六道名
    为世谛。若生灭无生灭不复往来六道名第
    一义谛也。亦得云世谛本不生今不灭。以世
    谛本无性实生灭故也。然此文虽是一行之
    偈实是方等大忏悔法。六时之间常欲忏悔
    灭罪业者此为错误。故今明。诸业本自不生。
    何所灭耶。作此悟者罪自清净也。今习无所
    得人忏悔忏悔。所以尔者。有所得人见罪生
    而忏悔。如是忏悔是破实相罪。今知业本不
    生今亦不灭忏有所得忏悔罪也。若业有性
    下第二破外人义。此从一业至七业乃至不失
    法。总破外人上三番义也。问此论常先破外
    邪后申正因缘义。今何故先申正后破邪。答
    论有多体。不应一途而取之也。又前申正明
    业不堕断常。欲显外人计业堕于常见。故此
    申即是破也。五偈为二。初四偈就业门破业。
    后一偈举烦恼破业。初又二。前三偈破其未
    受果业。次一偈破其过去已受果业义。即是
    破其二世有义也。初三偈次第相生。前偈明
    无性故不生不灭。则显有性者是于生灭。生
    则为常。灭则为断。故今第一偈云。若业有
    性者是则名为常。以未来本有业性岂非常
    耶。又现在执业有性亦堕于常。此为正意。
    若执业有一毫自体。则一毫不假缘。则名之
    为常。若一毫之法假缘则无自体。无自体则
    无物。无物则本无生。云何有业。此言切要。
    一切法皆作此问之。不作亦名业者。未来本
    有善恶两业。现在虽不造作亦名为业。又现
    在有一毫业自体则不假缘。便是本有故为
    常。常则不可作者。未来本自有业则名为常。
    常则不可作。此第一偈显性有义有于常过。
    第二偈传显前下半不作业有过。上半总明
    不作有罪。下半别明罪过。第三偈上半破世
    俗法过。下半罪福无差别过。余二偈易知。
    问曰下第五番次破业果报。前问次答。问意
    有二。一领因无。仍上最后以烦恼破业生也。
    二立果有也。答曰下第二破。汝以果有故证
    因有者。今以因空验果是空。长行先释上半。
    今诸烦恼下释下半也。问烦恼与业望果云
    何异耶。答俱舍论云。烦恼直令果有。业能
    令六道果差别。与此文长行相应也。问曰下
    第六番破起业人义。前来五段并是破法。今
    次破人。法为人本。又内学多计有法。故前
    破法后破于人。前立次破。立为三。一者长
    行发起。二偈本正立。三解释。长行有二。初领
    前因果无。而经说下立有人法。偈本正立人
    之因。?称派吃啤N廾鞲财溲郯?岣科渖怼T?br> 是从痴有爱。痴爱因缘是故起业。业因缘受
    六道身。下半立作受二者不一不异。实法义
    人灭于前牛生于后是故不一。假名相续转
    人作牛所以不异。亦得约人牛两形是故不
    一。神明无别所以不异。答中二偈为两。初
    偈明因人法无。次偈果人法无。前偈上半明
    所起法无。下半辨能起人无。第二偈上半明
    因人法无故果法无。下半明果法无故果人
    无。涅??经云闻无作无受五逆罪灭。今此两
    偈明无人作法作无所受果能受人。五逆即
    灭。亦是生法二忍。人法两无我。此是本性无。
    非折故无。长行为三。初释偈本。即是破义。
    业有三种下别释立义。身口意为三。亦是罪
    福无动等三。此别释业义也。五阴中假名人。
    此释起业人也。是业下释果报也。受果人
    即是起业人。故不别释之。若起业者下第三
    还结成破意。问曰下第七番破眼现见事。前
    问次答。外人譬理虽屈而惑心不除。故举
    现所见事以问论主。问有二。一领上所破之
    事。而今现见下正举现事以问论主。若人法
    都空眼不应见。如其眼见则人法不无。又闻
    前无今以现所见有请论主会通。故有云何
    之言。又上一舌已穷今举两眼来救。答下三
    偈为二。初两偈别明法喻。次一偈总明法喻。
    前又二。初偈举喻。次偈合喻。所以举重化
    晓之者。汝言现见必有若不有应不见者。此
    事不然。眼亦见化可言有耶。眼虽见化既其
    不有。眼见六道事亦同然。又上来六番明业
    毕竟空无所有义。今举十喻明不有有义。前
    明有无所有破着有之心。今明无所有有除
    断无之见。即是就业义明中道。又上来破
    定性有。此一番始得申经。明世谛因缘如幻
    化有。此有无所有方是真谛。又上来就法说
    门破业。今此一番就喻说破业。具如三相品
    末委曲释之。上来破外人断常业竟。乃明如
    此等毕竟空破病始竟也。今始申经二谛。肇
    公用此文作不真空论。譬如幻化人非无幻
    化人。幻化人非真人也。非无幻化人即俗谛。
    幻化人非真人谓真谛也。又非无幻化人显
    非无义。非真人显非有义。都是明俗谛幻六
    道宛然而常四绝。四绝宛然而六道不失也。
    问何故举世尊重化。答佛化与余人化凡有
    三异。一佛能重化。余不能。二佛灭后能留
    化。余人不能。三余人化主语化人便默。化人
    若语化主便默。佛则能俱语俱默。第三偈上
    半广法下半广喻。长行初释前偈。如是生
    死身下释第二偈合譬。诸烦恼者释第三偈。
    前释上半。释上半中四法。一释烦恼。二释
    业。三释作者。四释果报。分别有九十八使者。
    ?称派吃啤7鸬?涤谄呤埂e褥寡哟厦骼??br> 分别七使为九十八。与此文相应。又成论破
    九十八云。烦恼随地不随界。何止九十八。
    则知九十八非佛说。三毒九十八但是根本
    正使。九结者七使并悭嫉。根支合说也。十
    缠六垢但说支条也。无量诸烦恼者。略说
    百八。广有八万四千。业名为身口意业下释
    偈中业也。初明三业。今世后世下就三性明
    业也。苦报下就三受门明业。现报下就三报
    门明业。如是等无量。上来但是四种三门明
    业。复有四业十业无量诸门也。作者释偈中
    作者。异报下释偈中果报字。如是等下释第
    三偈下半也

    中观论疏卷第八(本)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