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藏经阁!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藏 > 论疏部三 >
  • 中观论疏卷第7_苦品第十二

    苦品第十二

    上云无生死及无本际。外云。经言生死是苦
    涅??为乐。今既有苦即有生死。若有生死必
    有始终中间也。二者明如来初生即唱三界
    皆苦。故知此说是佛教之原。今既有斯教。即
    知有苦。有苦故则有生死。若无生死者佛说
    何物苦耶。三者原论主所以破者。必欲拔众
    生苦与众生乐故耳。若不欲拔苦与乐何事
    破耶。既欲拔众生苦。苦即是生死。不应言
    无众生及以生死。四者欲释诸大乘甚深要
    观如大品云。色非常非无常非苦非乐。又
    如净名云。五受阴洞达空无所起是名苦义。
    菩萨解苦无苦。是故无苦而有真谛。故说此
    品。五者欲拔众生苦与众生乐故说此品。若
    实见有苦则不可离苦。良由解苦无苦方能
    离苦。问云何名苦耶。答释迦一化略有三门。
    初明一苦。次明三苦。后明八苦。言一苦者
    佛初生堕地即行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
    而说偈言。天上天下唯我为尊。三界皆苦
    何可乐者。此即一苦教也。问云何名一苦耶。
    答一云三界皆有苦受故皆是苦苦。成论云。
    三界皆有苦受但重轻为异耳。二云三界皆
    一行苦成。以行苦故一切皆苦。三云总说众
    苦名为一苦。故法华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
    常有生老病死忧患。以三界同有此患名为
    一苦。众事分阿?酬加?缑?嗫唷I?缑??br> 苦。无色界有行苦。以三界具于三苦故云三
    界皆苦也。问何故尔耶。答依?酬家濉S??br> 有苦受故云苦苦。色界无苦受但有乐受。而
    乐受坏时生苦名为坏苦。无色界无复形质
    坏义不显。但为无常迁役。故云行苦。此一
    苦教也。次说三苦者。有二种三苦。一僧??br> 人明苦如百论疏出。二涅??经云。苦受者名
    为苦苦。余二受者坏苦行苦。诸师穿凿异论
    纷纭。竟未有知其门者。今仅依俱舍论三藏
    所说。言苦受生时苦住时苦灭时乐。以苦受
    生住二时皆苦。故与苦苦之名。乐受生时乐
    住时乐唯果报坏时苦。是故乐受名为坏苦。
    舍受生住坏三时苦义并皆不彰。但为无常
    所迁。是故舍受称为行苦。成论师云。随地
    判者三涂是苦受为苦苦。人天至三禅是乐
    受为坏苦。四禅至悲想非非想为舍受。是行
    苦。随义判者一一地具三苦。但上二界三苦
    轻。下界苦重耳。智度论云。上界死苦甚于
    人间。故知上界亦有苦受。不同数人上界并
    无苦受。若见亲缘发乐受。若覩怨憎起苦受。
    非怨非亲生舍受。此三缘发三受也。如寒遇
    火为乐。转近烧则苦受。二中间为舍受。但
    一火缘具生三受。次八苦教者。十月处于胎
    狱备受煮烧。初生之时冷风触身与地狱无
    异。名为生苦。法华经云。发白而面皱齿疏形
    枯竭。念其死不久名为老苦。一大不调百一
    病。总四大乖反四百四病称为病苦。夫死者
    天下之极悲也。刀风解形身离神逝名为死
    苦。父东子西兄南弟北名爱别离苦。所不爱
    者而共聚会名怨憎会苦。所觅之事而不遂
    心名求不得苦。有斯五阴众苦炽盛名五盛
    阴苦。又此五阴盛贮众苦名五盛阴苦。问
    八苦云何摄三苦。答涅??云。生具五种则生
    中具含三苦。老病死细论具三苦。?判有行
    坏二苦。死与爱别离是坏苦。怨憎会是苦苦。
    求不得有二。一求善法不得此坏苦。二恶法
    未离是苦苦。此招提释也。若以俱舍论三苦
    释之则可知。此八苦中以有苦受必具二苦。
    则知八苦皆具三苦。但解苦数论不同。数
    人言。色心等三聚皆苦。所以然者。一切有为
    之法皆欲乐住。今为无常切之。是故皆苦也。
    若成论云。唯心是苦。余二聚无苦。而经说
    色皆苦者。此是苦具故名苦耳。数人虽云色
    心皆苦然有漏之法为无常切故苦。以无漏
    为无常切则顺于涅??故不苦也。成论明有
    漏无漏皆悉苦也。依后文外道明苦最狭。唯
    苦受是苦。问生死为有乐为无乐。答开善云。
    生死实是苦都无乐。但于苦法中横生乐想
    言有乐耳。庄严云。生死中虽无实乐而有虚
    乐。虚乐者杂行苦故。取相感无常。善则感
    乐。今以取相善感乐故乐是虚也。然二师明
    乐虽异同言生死有实苦也。俱舍论云。生死
    有乐但乐少苦多。故云皆苦耳。迦旃延用此
    义。婆沙四十二卷问云。阴中有乐不。若有者
    何故不说乐耶。若无者云何佛说三受。答应
    作是说。阴中有乐。但乐少故。如毒瓶一?v蜜
    堕中。不以一?v蜜故说为蜜瓶。以毒多故说
    为毒瓶。又解。实无有乐故但说苦谛。而说
    有三受者。受重苦时望轻苦为乐耳。如受地
    狱苦望畜生苦为乐。此二师与开善庄严异。
    开善庄严诤虚乐有无耳。今诤实有乐实无
    乐也。今言破者。物之大患莫过于苦。九十
    六术皆竞求离不达其因生四种谬。五百异
    部虽识苦因未穷其本封执定性。则苦果不
    息更造苦因。今欲示其因缘之苦无有定性。
    令苦果得息不起苦因。故云观苦品。此品十
    偈开为三章。初一偈总非四计。第二八偈释
    破四计。第三一偈例破诸法。初偈上半牒。
    下半总非。但释四计凡有二种。一计人四。二
    计法四。人四者外道四计。一云苦自作还是
    身内之我作此苦。二云大自在天造作六道
    之苦名为他作。三云劫初之时先有一男一
    女生一切众生。即是共作。四云自然有此苦
    果名无因作。二者世俗人云。我自作罪我自
    受苦。又云。我不起过他人以苦加我名为他
    作。三云由我起过故他加我苦。名为共作。
    四云不觉自他所作而苦无端生。名无因作
    法。四者有言。五阴苦自体从自体生自体。
    如从火性生火事为自作。有言。五阴苦从前
    五阴生名他作苦。有言。共作从前五阴后有
    自体。故是名共作。无明初念托空而起。是
    无因作。下半云。于果皆不然者。四作为因果
    即是苦。法华经云。诸苦所因贪欲为本。今观
    苦从缘生则无自性。便入实相断于贪欲。故
    诸苦不生。问为无苦果故于果不然。为乖苦
    果故不然耶。答具二义。一者上四句不识苦
    果故云不然。二者论主正因缘生苦。因缘生
    苦即寂灭性。故明无苦。具此二也。次八偈释
    破为二。初七偈释不自不他。次一偈释不共
    不无因。七偈为三。初两偈明法不自他。次
    三偈明人不自他。第三两偈结人法不自他。
    两偈为二。初偈明法不自作。次偈明法不他
    作。初偈云。苦若自作则失因缘义。下半释
    云。此五阴从前五阴生。云何名自作。若自作
    应自生。第二偈云。若言从前五阴生后五阴。
    名他作者。不然前五阴是因。后五阴是果。
    因果岂得言他。故非他作。若言是他则非因
    果义也。问曰自作者是人下。此三偈明人不
    自他。三偈为二。初偈明人不自。次两偈明人
    不他。前二偈破法通破数论。今不破数。以
    数不计人故。但破外道成论异部明人作。此
    中三偈大意甚易。直明阴外无人谁自作谁
    他作耶。若阴外有人可许此人自作他人作
    耳。问阴外无人可言不自他作。若许即阴为
    人得有自他作不。答若许即阴为人者。此犹
    是阴耳。上已破阴不自他竟。故不须破即阴
    自他。若苦他人作。此二偈破他人作。两偈为
    二。初偈明阴外无人谁受苦耶。第二偈明阴
    外无人谁授苦耶。复次自作若不成此下。二
    偈结破自他。初偈结人不自他。次偈结法不
    自他。初偈上半就相待门。下半就相即门。相
    待门者待自故有他。自既不成他亦不成也。
    相即者他于他即是自。复次苦不名自作。此
    明法不自他。上半破自。下半破他。法不自作
    法者。举例。如刀不自割眼不自见。苦岂自作
    耶。下半明彼无自体者。彼于彼即是自。若有
    彼之自体可言彼。既无彼自体岂有彼作耶。
    问曰下此生第二段一偈。破共作及无因作
    易见也。复次非但说于苦者。此是品第三一
    偈例破余法也。此偈不破数人苦义。数人明
    有漏五阴是苦。若破苦竟即有漏法尽也。今
    外山木等皆有漏。故今为成论人明唯心是
    苦色及无作非苦。成实师有二释。一云识想
    二心未有苦。至受方有苦。次云识想二心已
    有苦。但判受阴在第三耳。而二师同明色无
    作非是苦但是苦具耳。外道人唯苦受是苦。
    乐受等非苦。此二人明苦既狭。是故破苦竟。
    更须例破余非苦法也

    行品第十三

    三义故生。一者上观苦即破于果。今破行谓
    空其因。以众生起于三行感三界果。如起罪
    行报生三途。若起福行生彼人天。作不动行
    生色无色界。以是义故知行是因也。二者释
    上苦义。有为之法所以苦者。良由流动起作
    生灭所迁。是故为苦。今既有生灭之行当
    知有苦。三者自因缘品已来破实有人法。今
    此品洗其虚妄人法。外执云。实人实法乃不
    可得。虚妄人法斯事不无。以对生死虚妄人
    法故有出世真实人法也。问行但是因亦通
    果耶。答具有二义。若以流动起作念念不停
    以释行义。则一切有为莫问因果并秤为行。
    是故经云。诸行无常是生灭法也。二者善恶
    等因将人常行生死故名为行。问此品云诸
    行名五阴。为是因行为是果行。答五阴名行
    具有二义。一者五阴从业行所生故名为行。
    二者即此五阴生灭起作故名为行。问十二
    因缘行支五阴内行阴此有何异。答十二因
    缘行支但是因行。五阴中行阴具有二义。一
    者行阴起作善恶之因名为行。二者除四阴
    以外一切有为法。皆摄在行阴中。故名为行。
    如杂心云。有为法多故一行阴非余。问观行
    与业品何异。答业品但破其因。此章通观流
    动之行。是故异也。复有三种行。出入息为
    身行。觉观为口行。受为意行。通言行者凡有
    四种。一修习名行。则万行善法是也。二造作
    名行。通善恶三性。三无常起作秤行。通因
    果三聚三性等。四行缘名行。但是心用。问
    有阶级次第不耶。答影师云。行有三阶。思是
    真行身口为次。以思正能造故名行。身口由
    思能起作业。名之为次。余有为法二因缘名
    行。一从行生。二当体生灭所迁。是其末事
    故名为行。今品通观一切行不可得。故云观
    行品。开品三段。初破外人有虚妄人法。第二
    破外人执有空义。第三段空有非空非有一
    切皆破。就初有四。一立二破三救四破救。就
    初立义中又二。上半引经下半立义。问虚诳
    与妄取何异。答虚诳约境妄取据情。所见者
    不实名为虚诳。十八部内有二部。初名一说
    部。谓生死涅??同是假名不实故名一说。从
    大众部出也。二出世部明世间法从虚妄因
    生是故不实。出世间法不从虚妄因生名为
    真实。若据即时人义约四谛论之。苦集是虚
    妄因果故名虚妄。道为实因灭为实果非是
    虚妄。若为无为分者。三谛未勉有为故是虚
    妄。灭谛无为非虚妄也。又旧地论师以七识
    为虚妄八识为真实。摄大乘师以八识为妄
    九识为真实。又云八识有二义。一妄二真。
    有解性义是真。有果报识是妄用。起信论生
    灭无生灭合作梨耶体。楞伽经亦有二文。一
    云梨耶是如来藏。二云如来藏非阿梨耶。此
    一品正是破地论人义。不破数论等。数论等
    不明有为人法皆是妄谓所有也。下半立义
    如文。答曰下第二论主破。两偈为二。初偈释
    经对其上半。第二破立对其下半。初偈申经
    者。明佛为破实有人法之见故明无有实。但
    是虚妄相谓有耳。此意在无实不在有虚。汝
    云何不领无实反存有虚耶。若言有一豪可
    取者则道理是有。云何为虚妄。以其名为虚
    妄故无一豪可取。既无一豪可取是则为空。
    然本对妄有真。在妄既无。宁有真实。即时摄
    大乘师等亦闻妄即作妄解。如释地持八妄
    义等。今详论主申佛说虚妄有四意。一者破
    计有实人法病故说妄。生死中无有实人法
    但是妄耳。二者如十地师等。闻妄作妄解。乃
    无有实人法而有虚妄人法。论主申佛意云。
    既言虚诳何所有耶。佛说此者欲示空。三者
    佛说虚诳既不存空。四者非但不存空有亦
    不存非空有。一切无所依得令悟实相。今闻
    妄作妄解。但得妄言耳。不解妄意。佛说苦亦
    有四意。一破乐。二不存苦。三不存空有。四一
    切无依。长行为三。一略释偈二广释三总结。
    初如文。诸行名五阴下。第二广释偈本。就文
    为二。第一明诸行空即作二谛观。次明得益。
    初又二。前总明所观之行空。次别观行空。总
    中四义故空。一虚诳故空。此明境无实。二妄
    取故空。此心不实。此二依名释是空。次一不
    住故空。若有住则有物无住则无物故空。四
    无自体。无自体故空。后两约义故空。初如
    文。何以故第二别观五阴行空即为五别。就
    观色阴空为二。一正破二总结破。正破为
    二。初就无常门破。次就一异门破。无常破
    有二。前就?无常门破。以十时改变故无定
    性。故知色空。如色念念不住下。第二细无常
    门破。所以就无常义破者。无常是入空之初
    门破病之要术也。明论主解无常与他异。他
    明无常无有于常而有无常。故是有物不空。
    论主明无常者无有于常。即是无物。所以空
    也。又有物暂住可言暂有。以不住故则无。
    是故空也。婴儿色为即是下第二就一异门
    破。又开五别。一破。二救。三破救。四重救。五
    重破。就初为四。初定开。二俱有过下第二总
    标有过。何以故下第三作难。是故二俱有过
    下第四总结。作难之中前破一。次破异。大
    意为言。若老少是一则堕常过。老少若异则
    堕断过。常则应恒是少遂无有老。无老亦无
    少。断则失于父子乖世俗法。问何故次无常
    后有一异破耶。答有二义。一者外人云。虽具
    ?细二种无常终有色阴。是故今明。一异求
    色不得则无色阴。二者无常门破通大小乘。
    小乘亦言。色是无常而有。无常之色不空。
    是故今明。一异求色不得。前举无常门破色。
    明色非是常。今就一异门破色。明色非无常。
    破色是常破外道义。破色无常破小乘义。故
    般若云。色非常非无常。如是习者与波若相
    应。问色一异破谁义耶。答一破僧?乙逡炱?br> 卫世义。又一门破色破转变部即大众部义。
    异门破色破上座部义也。问曰色虽不定下
    第二外人救义。救意云。色具二义。一念念
    生灭。二者相续。以念念灭无有一色及以常
    过。老少始终相续名为一色。故无有异及以
    断过。岂失父子乖世俗法耶。成实师释相续
    有二家。一接续。二补续。接续有三释。一开
    善云。前念应灭不灭。后念起。续于前念作假
    一义。故名为续。庄严云。转前念为后念。?作
    后念起续前耳。如想转作受。故言受与想续。
    实无别受以续想也。次琰师云。想起悬与受
    作一义故云续耳。次补续假。是光宅用。旧
    云。庄严是卷荷假。开善灯担假。光宅是水?v
    补续假。此中通是三家义。别正同开善前灭
    后生故不一。相续转作故不异。答曰下第三
    破救。大意但问前念。前念若灭则有能续无
    所续。若无所亦无能。前念不灭后念不生。
    有所续无能续。无能亦无所。又前念不灭何
    须后续。又若前念灭还堕异断。如其不灭终
    是一常。此破意于理已足。但成实者不受斯
    破云。当前念时有其两力有应灭力有应转
    力。应灭力自灭。应转力自转。故举体灭举体
    转。今作三节破之。初问汝识乃有两力。今想
    为续汝灭为续汝不灭。若灭何得论续耶。若
    续不灭者识既不灭。想何由得起来续识耶。
    次问前一念识为是一体为是两体。彼答只
    是一体。今问若只是一体者。有想既其转者
    则将汝转去。何得有灭。不尔灭力将灭去。
    那得有转耶。其云转者自转灭者自灭。若尔
    者则有两体便不相开。何得是一法耶。三者
    汝识想是两法共续为一假。故假是有。今言
    识想是两不灭法。相续成一不灭法不耶。
    若尔既假常在不灭也。问曰下第四重救。
    救意云。不说灭不灭则离上灭不灭二过。但
    前色不住故非常非一。复相似相续而生故
    非断非异。无上过也。又不暂住故非不灭。
    能生相似故非灭。答曰下第五重破救。则
    有定色而更生者。观此破意非是破补续义。
    若立补续义前色去后色补。则有二过。一
    者堕上无父子失。前子色去后子色来则非
    复前子。岂非失父子耶。二者复有堕千万
    种色。一色去一色来岂不千万。而今乃云
    则有定色而更生。向但云前色不住后相似
    生不住之色。此言犹滥。或可转来现在。或
    可谢于过去。若转来现在。岂非定色而更生
    耶。复言后相似生则有千万种色。以前色不
    住则是定色更生。后相似生则有千万种色。
    破前二句有此二文也。又既有千万种色。即
    千万身千万种人。不名相续始终为一色一
    身一人也。如是一切处下第二总结。又开五
    别。一法说门结。如芭蕉下第二譬说门结。如
    是智者下第三重就法说门结。如灯炎下第
    四重就譬喻门结。是故色无定性故空下第
    五总结也。世俗言说者此为释疑故来。疑云。
    若无色者经何故说耶。是故释云。随俗说耳。
    非实有也。问云。何为世俗言说有耶。答佛
    说虚诳妄取实无此物。但随世俗人强作色
    名耳。问若尔世谛唯有名耶。答于俗人有名
    物。圣人亦无有名。随俗作名耳。受亦如是
    下第二次明观受阴。还应如上无常门一异
    门破相续门说也。但以觉故说三受在身者
    此约凡夫。有所觉知假违顺等缘生于三受
    故说有受耳。想因名相生下第三次观想阴。
    又开为三。一法说。如影下第二喻说。想亦如
    是下第三合喻。破想阴正就无自性门。前破
    色阴就无常门也。因名相生者。因善恶名取
    好丑相。又因耳闻名因眼取相。假缘而有。
    无性即空。识因色下第四次破识阴。就文为
    三。初作无自性门破。次就一异门破。是故
    当知下第三总结。初如文。但生以识尘下第
    二一异门破。识此人识为即识彼人识为异
    者。更开二关责之。若识此人识犹是识彼人
    识者。则始终一识堕于常过。若识此人识非
    识彼人识。则今日识此人明日便不识。以其
    无复昨日识故复堕断灭。或言一或言异者。
    莎提比丘言。六道往还常是一识。僧?已浴?br> 觉谛是常亦是一识。萨婆多等明。前识灭后
    识生则是异识。成实具一异义。实法灭则是
    异识。相续转变名为一识。以实法念念灭故
    勉常一过。相续一故勉不识前人过。今明若
    假实义成可勉二过。今假实不成则俱二过
    也。实法若灭则假无所续。如其假续则实不
    得灭。故假成实坏实成假坏。假坏亦无实实
    坏亦无假。一切不立也。诸行亦如是下第五
    观行。然五阴次第行在第四。但此品既称观
    行。欲广破之故回在第五。就文为三。第一
    明身口意三行。有二种下第二明净不净二
    行。或增或减下第三明行增减义。就文为三。
    谓法譬合。初是法说。行阴乃含多法。今正
    取造善恶业名之为行。业能感果故名为增。
    受报极则减故名为减。如人有病下第二喻
    说。还喻上增减之义。诸行亦如是下第三
    合喻。以明增减不定是故行空也。因世谛故
    得见第一义谛下。自上已来总明观五阴诸
    行空义作二谛观竟。今第二明得利益。佛说
    五阴是行意令悟五阴空。即是因俗悟真生
    于波若得解脱五阴。而今闻五作五解。则不
    得第一义不生波若。云何断烦恼得脱五阴
    身耶。又闻五作五解于五上更起爱见。或言
    一时或言前后。互相立破则于五上重起烦
    恼。烦恼有业。业故受苦。此人故惑不除于
    佛教上更造苦因。如此人不及不学问田舍
    人也。就文为三。初双标真俗二章门。次释
    二门。三结二门。因世谛故者标世谛门也。
    得见第一义者标真谛章门也。所谓无明缘
    诸行者释二章门也。前明十二相生即是世
    谛也。所以就十二因缘明世谛者。欲显十二
    相生根本由行故也。经云。十二因缘即是十
    二汲井。以老死为井唇。无明为井底。无明
    下有实相水。所谓甚深甚深。惑心始起名为
    无明。无明渐次造行乃至老死。从彼极深出
    至浅处。去水逾远逾增枯竭。故有忧悲苦恼。
    从无住本立一切法亦尔。圣人知因绳量水
    因言量理。故立十二之绳以汲波若水。故云
    因世谛故得见第一义。问十二既喻井。云何
    复喻绳。答取十二言教为绳。十二法为井也。
    问十二云何为世谛见第一义。答大小乘有
    所得人闻十二作十二解。此不识佛意。佛意
    说十二令悟不十二。故以不十二十二为世
    谛。十二不十二为第一义也。若得第一义谛
    下第二释第一义章门。既用十二因缘相生
    名为世谛。知十二因缘空即是第一义谛。悟
    第一义空即十二因缘便灭。不见第一义空
    则是无明。以无明故便起行乃至生老病死
    忧悲苦恼。此中明见谛思惟可通大小乘。
    释小乘见思三师不同。一者依杂心明。十
    五心为见道。第十六心则属修道。成实师云。
    第十六心犹属见谛。复有人云。第十六心望
    前属前望后属后。大乘见道即是初地。二地
    已去名为修道。就十使烦恼。依?酬甲诳晌?br> 三类。五见及疑但是缘理烦恼。贪?慢但是
    缘事烦恼。无明二分。与五见疑相应及独头
    无明则是缘理烦恼。与上三使相应迷事无
    明。是缘事烦恼。断十使大开三位。一者五
    见及疑但见谛断。余四惑开为二分。若从五
    见疑后生则属见道断。缘六尘起者属思惟
    断。大乘见思断者经论不同。依地持论明二
    障三处断。初地至十地断惑障尽。初地至佛
    地断知障尽。若约见思者。初地所断二障属
    见谛。二地去断二障属思惟断。问今作此释
    与他何异。答大小乘有所得人并言前有烦
    恼断之令无。若尔皆是罪过人也。大品云。若
    法先有后无。诸佛菩萨皆有罪过。今二门推
    之实无所断。烦恼若有自体。即是本来是常。
    常不可断。烦恼若无自体。即无烦恼可起。
    何所断耶。而今言断者。只悟烦恼本不起是
    名断耳。是故欲示空义故下第三总结。复次
    下前释第一偈申经意竟。此下生起第二。次
    明破立。就偈为两。上半借异相破性。下半借
    性破无性。诸法后时变异故知无性。上偈以
    妄取故知无相。无相故空。今以无常故知无
    性。无性故空。若有性者有性是本有。体即是
    常不应变异。下半借性破无性者。本有于性
    可有无性。尚无有性。何有无性。此偈意多含。
    上半破外道。如僧?叶??遐写酉钢聋?从
    ?至细而体常有体即是性。下半斥内学。又
    上半破?酬贾?浴O掳氤獬墒抵?佟S稚习?br> 破有所得摄大乘师三性义。下半破三无性
    理也。无性法亦无者。以此横类万义。如破相
    故说无相相既无。何有无相理耶。乃至破生
    死故说涅??破妄说真。妄既不立何有真耶。
    若复言有一中道非真非妄非生死非涅??。
    此亦是未悟耳。如其了悟则药病俱去。则知
    无去所去。钝根之流触处皆着。如前破外道
    着邪常故说无常。三修比丘更执无常复以
    常乐破之。若悟者即悟。不悟者依常乐教更
    复保着故二处皆禁。前禁于常后禁无常。前
    有断首之令后有舌落之言。故不应有所取
    着。问摄论亲明有三无性。今云何破之。答天
    亲一往对破性故言无性耳。而学人不体其
    意故执三无性。二者彼云无性者。明其无有
    性。非谓有无性。学人虽知无有性而谓有无
    性。故不解无性语也。又如明世谛虚假无性
    亦不解此语。一者佛明无性即无有体无有
    物。而人谓无有性实有于假体。二者佛对破
    性故言无性。此是对治说非究竟语。而人执
    为究竟。三者明无有性。非谓有无性。五句
    不依。而人但住一句。问曰下第三外人一偈
    救。上论主借变异破其性义。外人今捉破作
    立反难论主。若其无性不应有异。今既有异
    则应有性。外人所以作此计者。其明性有二
    种。一者不异之性。二者体性是异。今虽无不
    异之性而有体性之异也。答曰下第四三偈
    破救。破救大意但破其异。上以虚妄显空而
    变着虚妄。今以后异显无复着于异。以彼执
    异救性故今明无异则无性也。三偈为二。第
    一偈就有性无性门以破于异。次两偈就老壮
    一异门明无异性。有性无性门破异者。前偈
    借异破性。今还借性无性而破于异。诸法有
    性则定住无移。不可令异。又本有性即本有
    体。不从缘合而有。亦不假缘离而无。故是
    常。常不可变异。无性则无法体。以何为异复
    次下第二就老壮一异门破无有异。前是夺
    门明无异。今是纵门。故开二关责之。两偈为
    二。初偈就二门破无异。第二偈偏破其即异。
    初偈上半开二门总非。下半释二门。问何故
    云是法即无异。答上言后异。老时即是异
    故名是法即无异也。壮不作老释异法无异。
    老不作老释是法无异。所以壮不与老异
    者。壮时无老。与谁为异。老时无壮。复与
    谁异。是故壮老不得有异。此偈犹是三相
    品中是法于是时不于是时灭。是法于异时
    不于异时灭。亦应云是法于是时不于是时
    异。是法于异时不于异时异。又如因缘品
    不自生等四句。今亦不自异不从他异。问
    曰若法即异下此生起第二偈释上二门无
    异。前问次答。救意云。眼见少年经日月即
    便变异。岂非是法即异。此云即异非上即
    异。上即异云老不即与老异。今明少经时
    即变异。答曰上半明即少无异。下半明离少
    无异。汝若言是法即异者。乳应即是酪。米
    应即是饭也。下半云离乳有何法者。汝若乳
    不即是酪者。离乳外唯有于酪可言酪作酪
    耶。又离乳外语通亦得是酪。亦得言余物。
    但使非乳即以对是也。少既不作老者。离少
    之外唯只有老可言老作老耶。他问年少经
    时故便成老。何故言无老。答少经时者。为
    犹是少为非复少。若犹是少少应即是老。若
    非复少者便应老还作老也。不尔用余物作
    老。不尔用虚空作老。又问少灭故作老。不
    灭作老。灭则无少。谁作老。不灭则少在。云
    何作老。问曰破是破异下品第二章次破空
    义。所以须破空者凡有二义。一者论主上
    申佛经说虚妄此欲示空。外人即云。若尔应
    有空也。第二外人自起此迷。我本立有实法。
    汝既破云。无有定实人法。但是颠倒虚妄耳。
    次又破我虚妄人法明无人法。若尔有虚有
    实可言是有。无虚无实则应是空。故生此问
    也。所言破是破异者。是名是法异名异法。此
    是上是法则无异异法亦无异之言耳。又解
    云。是名为性实人法。异即是虚妄人法。既具
    破实之与虚。故知应有空也。答曰若有不空
    法下一偈直作相待破之。若有不空可待之说
    空。不空既无何有空耶。如空内名内空。内本
    不有。何有空耶。又前破性故说异。而性无即
    异无。今亦破异故言空。异无空即无。又汝上
    既知实无故虚即无。今何得犹言有无故空
    不无耶。他问论主既自云佛说欲示空。今何
    得言无空。答佛一往对有故今言空耳。一往
    有去空亦去。故不相违也。亦应云。若有于二
    我可有二无我。竟无有二我。何有二无我。若
    有于三性可有三无性亦尔。问曰下第三章
    一切破也。文为二。初问次答。问有二。一牒论
    主前偈。若尔者下第二外人难。又开二。初标
    无待无执二章门。次释二门。无有无空名为
    空空。故对有之空名为小空。无有无空空有
    俱破乃是大空。如拨无二谛是大邪见也。但
    无相待者无待有之空耳不应有执者次标无
    执章门。实有无待之空但不许我执着耳。若
    有对下第二释上章门也。前释无待次释无
    执。有对者对有说空也。无对者无待有之空
    也。相待无故下第二释无执章门。以无空相
    无有相故无相可取着也。答曰下第二论主
    破。若就单空及以重空分破意者。外人前云
    破是破异应有空在。此立单空。论主前偈破
    单空也。次问曰明空与不空二种俱空。则是
    立于重空。今破其重空也。若就十八空及独
    空义者。外人前立十八空。论主前偈破十八
    空。有十八不空可有十八空。竟无十八不空。
    云何有十八空。次外人立于独空。何以知然。
    智度论云。十八空是相待空。独空是不待空
    外人前立无相待义。故知立于独空。今偈即
    是破于独空。上半序佛说空意。明佛说单空
    及与重空为离诸见。说单空为离有见。说于
    重空为破空见也。佛说十八空为破有见。说
    于独空破于相待亦是破于空见。下半明佛
    不化者。以着单空不可以单空化之。又着重
    空不可以重空化之。着十八空不可以十八
    空化之。又着独空不可以独空化之。故云佛
    不化之。问说空云何离爱见。答众生计有人
    法故起爱见。诸佛说人法皆空则无起爱见
    处也。问云何不化。答向于有起爱见。今于空
    起爱见。乃至于绝四句复起爱见。是佛不化
    也。又序此偈意来者。从因缘品至于此偈凡
    有四节破意。一者外人本立有实人法。自上
    已来求之无从。二者观行品初立有虚妄人
    法。论主求之亦不可得。第三转意外人云。
    若无实无虚此即是空。便应有空。论主答云。
    既无有法。云何有空。第四转意外人复云。
    无有无空乃是大空。是故今云。大圣说空本
    离诸见。若如此而着则佛不能化。又有四
    门。借异破性是无常门。以空门破异是名空
    门。以相待破空是空空门。复着空空是不可
    化门。以说此不可化即以化外人也。问论主
    何故不云非待非绝非伴非独以破之耶。答
    彼既着非空非有。闻说非待非绝非伴非独。
    弥复是空则转更生着。故不作此破之。问智
    度论释菩萨住二谛中为众生说法。为着有
    者说空。为着空者说有。今既着空。何故不
    说有化之。答外人初本着有故言有实人实
    法及以虚妄人法。故不可以有化之。今复着
    空故不可以空化之。长行前释上半。为破二
    事是故说空。一破诸见二破诸爱。此爱见通
    内外大小。若人于空下释下半。又开四别。初
    法说譬如下第二譬说。如空下第三合譬。若
    离是空下明佛教用空之意也

    中观论疏卷第七(本)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