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藏经阁!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藏 > 论疏部三 >
  • 中观论疏卷第4_六情品第三

      六情品第三
    问何因缘故有此品耶。答二十七品犹是二
    十七门。所入更无异。为通入诸法实相之理。
    唯此一理名之为实。自斯以外并皆虚妄。故
    智度论云。唯除实相余一切法并名为魔。所
    以然者。一切诸法皆是虚妄。又能生烦恼。烦
    恼生业。业生苦果。故名为魔。实相之法不可
    取着。是灭烦恼处。故不名魔。问实相何故不
    可取着。答若以有心着实相实相竟非有。故
    有心不能着。若以无心着实相实相竟非无。
    如是亦有亦无非有非无四句内外并不能
    着。故不生烦恼。既不生烦恼会于实相能灭
    罪累。故论云。譬如蛇着一切物唯不能着火
    炎。波若如火炎四边不可触。以烧手故。是
    以众生能着一切法不能着实相。实相既是
    灭烦恼处。是以二十七门并为通于实相。实
    相若显便发正观。正观若发戏论斯亡。是以
    论初云。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盖是十方
    三世诸佛菩萨经论之大意也。问若尔何故
    有二十七门。答龙树开诸门者但为入理。意
    不在门。若不取所入理为正而但寻究通理
    之门。或前或后或破或立者。如是之人住在
    门外竟不能入理。论主意在入理不在于门。
    而人在诸门不在入理。与论相违非师资之
    道。又寻究诸门既不入理。则旧惑不除更于
    门处起新烦恼。可谓服于甘露还成毒药。故
    亦不应问次第也。而复须明次第者。上就动
    静四仪显于实相。令发生正观灭诸烦恼。今
    就六根显于实相。令发生正观灭诸烦恼。若
    前门已悟不须此品。但为根性不同受悟各
    异历法观之。故复说也。问何故就此身心显
    于实相发观灭惑。答一切凡夫于此身心常
    起爱见烦恼。以烦恼故有业。业故受苦报。今
    观察此身本来寂灭即是实相。既是实相便
    是法身。故净名经云。观身实相观佛亦然。盖
    是一论之通意也。次别明六情次去来者。因
    缘品释八不之始去来品解八不之终。始终
    既彰则一切法毕竟不可得。外人不受斯旨。
    若一切毕竟空者。经明十二入摄一切法。云
    何言一切法空。若一切法空不应说十二入。
    故上二品总破一切法。今对论主总立一切
    法。故说此品也。二者接次钩锁相生者。上品
    初外人举世间眼见三时有去。谓过去已去
    未来当去现在正去。论主即就三世舍无有
    去。过去既谢。去法已灭。即无有去。未来未
    有。亦无有去。现在一念不停。举足便灭。亦无
    有去。惑者问云。若三世无去即眼不应见。既
    有眼所见不应无。论主更以三门求眼所见
    竟不可得。何所见耶。今外人复云。若无所
    见去来应无能见之眼。既有能见之眼宁无
    所见去来。故此品观无能见之眼即入实相
    与实相相应。既与实相相应即不受此六根。
    以不受六根名为法身。为众生故化生五道。
    说此法门使物了悟。亦得法身。是以次去来
    品观于六情。问云何名于眼情。答计于眼情
    凡有七种。一者世俗之流但云眼能见色。而
    不能穷究本末原由。二者外道之人云五尘
    生五大五大成五根。但眼内火大偏多。故眼
    能见色。耳内空大偏多。故耳能闻声。鼻根
    地大偏多。故鼻能闻香。舌根水大偏多。故舌
    能知味。身根风大偏多。故身能觉触。意根既
    是心识非五大所成。若是肉心为地大所成
    也。三者复有外道。谓但以一尘成一大。如色
    尘成火大。而火大成眼根。故眼能见色。声尘
    成空大。空大成耳根。故耳能闻声。味尘成水
    大。水大成舌根。故舌能知味。香尘成地大。地
    大成鼻根。故鼻能闻香。触尘成风大。风大成
    身根。故身还觉触。四者?酬既嗽啤Q鄱?巧?br> 四根为十微共成。谓地水火风色香味触及
    眼根为九。而此眼根附着身根。故有十微。身
    根但有九微无眼等四根。故论偈云。极微在
    四根十种。应当知身根九余八。谓在有香地。
    五成实论云。四微成四大四大成五根。五根
    是假名无有实体。就三假辨者。四微是法假。
    五根为受假。众生是名假。六者犊子部云。四
    大和合成眼。别有眼体异于四大。上来六部
    并云有眼。第七方广道人云。但见四大无别
    总眼。总眼既无亦无四大。故一切法空。如龟
    毛兔角。问论主云何破此诸计。答凡有此眼
    根见于好色即起贪心。若见恶色便生?恚。
    见不好不恶即生无明。因三烦恼发于三业。
    三业因缘往来六趣。总上六部于眼起于有
    见。方广于眼起于无见。有无是六十二见根
    本。有无既成诸见便立。若有诸见必有于爱
    见。爱见烦恼不得解脱。今破此有无二见即
    爱见不生便得解脱。问云何破耶。答观此眼
    根本来空寂。故不同六家之有。虽毕竟空而
    眼见宛然。故异方广之无。故净名经云。有
    佛世尊得真天眼。悉见诸法不以二相义。华
    严经云。眼根入三昧耳根起正受。观眼无生
    无自性。说空寂灭无所有。如此等文并明眼
    根宛然而无所见。虽无所见而无所不见。故
    空有无碍。空有既无碍一根为六用六根为
    一用。用能为无用。无用而能用。以用无碍是
    故唯佛得称为我。我者谓自在义也。又双破
    凡夫二乘两病故说此品。凡夫见有此六根
    起诸烦恼如鸟投网。二乘有六根即不能无
    六。若入观无六根。即不能为六用。如净名呵
    阿那律云。眼若作相则同外道。若无作相即
    是无为。不应有见。故失对当时受屈于二难。
    今明。菩萨了六无六无有碍相。则越圣越凡
    故说此品也。又说此品者。法华明六根清净
    普贤观经忏六根罪。彼经云。若有眼根恶业
    障不清净。当诵大乘经思念第一义。是名忏
    悔眼能尽诸恶业。故知欲为真实忏悔当依
    此品观六根毕竟空。大集经云。若有说言。眼
    见色乃至意能知诸法。是人流转生死中无
    量亿劫受诸苦。如是诸大乘正以观六根为
    入道之要。是故此品总而释之。又有此品来
    者。从因缘品至此有三立三破。初引?酬悸?br> 立。次引去来事立。今引经立。以备破三立故
    有三破也。又有此品来者。上两品求生灭去
    来毕竟不可得。外人便谓。论主能见诸法无
    生灭去来。故上云。世间眼见故。若尔终有能
    见之眼所见之境。是故今明。既无生灭去来。
    岂有能见所见。即上破于生灭今泯于境智。
    故有此品来也。品八偈为二。初偈立。次七偈
    破。立中先长行问。所以引经者。既是经说。则
    必有六情。若无六情佛不应说有。又论主若
    言无六则破佛经。若不破佛经则六情便有。
    既有六情。上因缘去来岂得无耶。又上品云
    肉眼所见不可信者。佛不应说之。既说六情
    即六情可信。偈为二。上半列六情体。下半明
    六情用。行者缘也。六情缘于六尘也。又上半
    明六情。下半明六尘。所以破十二入者。众事
    分?酬肌F怕廾盼史稹:畏ㄉ阋磺蟹ㄒ?7鸫稹?br> 十二入摄一切法。今观十二入空则一切法
    不可得也。问意可是情余五云何是情。答意
    当体名情。余五生情识之果从果受称也。六
    情亦名六根。五根能生五识。意根能生意识。
    六情亦名六依。为六识所依。六尘亦名六衰。
    令善衰灭。亦名六欲。是人所欲故也。但解见
    义不同。外道以神我能见。犊子亦明我能见。
    论人以识托眼根故识能见。虽用识见要须
    人御然用识见。本是昙摩多罗人义。?酬既?br> 以根能见。故眼根是清净色能见外法。虽用
    根见要须识在根中根即能见。若无有识空
    根不见。故用识能了别。异部人云。慧数是能
    见。复有人云。诸心数和合能见也。答曰无
    也第二论主破。就文为二。初长行标无。次偈
    本释无。问外人引经明有六情。论主明无岂
    非破佛经耶。答然外计我与六情俱是妄。谓
    佛欲借于六妄止于我妄。执教之流遂言实
    有六情。故不解佛意。又佛说六情是妄者。意
    欲明六是空。而外人谓有妄。故亦不识佛意。
    又佛意说六是世谛。寻如来意欲令悟第一
    义。故说世谛。而小乘人谓实有六不知第一
    义。今言无六意。乃申佛说六意也。故涅??
    云。为令众生深识第一义故说世谛。若众生
    不因世谛入第一义。诸佛终不说世谛也。佛
    说六者此明不六六义。欲令众生因六悟不
    六。而外人谓是定情便成六故六。非但不知
    不六六。亦不能悟六不六。故外人是破经。论
    主明不六六。即是申于世谛。明因六悟不六。
    即是申第一义谛。既申二谛即发二智也。又
    佛说此六令悟不六。即于六内不起诸烦恼。
    而外人无始已来有此六根起诸烦恼。而禀
    佛教更复推斥诤于六根。故惑不除新病更
    起名破佛。论主与此相违。故名申教。问夫论
    说法不离二谛。今言无六依何谛耶。答二谛
    之中并无此六。世谛文中无性实六。第一义
    中无有假六。故云无也。偈本即是释长行。泛
    论有四句。一偈释偈。二长行释偈。三长行释
    长行。四偈释长行。第二七偈破为二。初有
    六偈正破眼情。次有一偈类观余五。六偈即
    分为六。第一偈正破。第二指前破。第三重破。
    第四法无故人无。第五人无故法无。第六偈
    因无故果无。今束此六偈为二。初之五偈正
    破见因义。第二一偈破见所生果。就五偈中
    复为三类。初三偈破眼见。第二半偈破色见。
    第三一行半破人见。三偈即三。初一偈举不
    自见况破见他。第二偈三时门破见他。第三
    偈就对色义破见他。今是举不自见以破见
    他。问上有五家立见今破何人。答遍破一切。
    以一切师同明眼不自见而能见他故。举不
    自见以况破见他。即遍破一切也。破意云。汝
    自体是眼。应见自体。若不见自体即自体非
    眼。又若非见而是眼便见非眼也。若尔应有
    离见之眼。亦应云离眼之见。又此难?酬甲?br> 切。彼明根是色。既能见他者亦应自见。彼救
    云。眼根是不可见有对色。故不可见。今破
    云。眼体既不为他所见云何能见他。如百论
    云。四大非眼见云何生眼见也。次难识见者。
    识能见他识应能自见。若言识非是可见法
    云何能自见。若尔非是可见法云何能见他。
    破人见亦类同之。又总难众师眼不自见能
    见他者。此即半见半不见。应半眼半不眼。若
    从半见作名名为见名为眼者。亦应从半不
    见作名名为不见名为不眼。所以然者。自即
    为亲他即为疏。既从见疏名为见者。从不见
    亲应名不见。又数人明眼具十微而别有眼
    微。破云。眼是众缘所成无有自性。云何言实
    有眼不自见而能见他。成论眼是假名无有
    自性。若无自性即是寂灭。云何执眼定能见
    耶。问曰眼虽不自见者救意云。灯能所俱是
    色入。故自照复照他。眼能见是眼入。所见
    是色入。是故见他不自见。此?酬季纫病R缆?br> 人救者。眼能见是识所见为色。故能见他而
    不自见。犊子及外道同云。人是能见色是所
    见。同明人不可见色可见故。所以但见他不
    自见也。引火者依数人能烧是触所烧具四
    微。故火不能自烧而能烧他。智度论亦云。色
    具能照触具能烧。与数人大同也。答中为二。
    上半明火不能成见法。所以然者。眼即悬瞩。
    火到薪方烧。不应举合而救离也。又云。观汝
    此义应是自烧不烧他自见不见他。何者火
    烧薪薪于火是自。所以能烧薪耳。若是他者
    何故不烧余薪耶。等是他等烧应。不尔等
    应不烧。而烧被烧之薪不烧余薪。即被烧
    之薪非他即是自烧义也。见义亦尔。眼见于
    色色于眼是自。故眼能见色。若是他者即不
    能见。若言是他而能见者。眼何故不见非见
    之色耶。而不见非见之色但见于见色。当知
    色于眼是自故见。于他即不见。此乃是见自
    不见他。何名见他不见自。又火喻不能成眼
    见法者。离眼有色离眼无火。故不应举不离
    以救离义。如百论云。离泥无瓶而眼色异故
    也。下半释不能成。举三时门破者。一欲遮
    其后救。论主引灯为并。外人举火来救。今破
    火竟。或可更引刀指于自无能于他有用。故
    举三时门遍破一切于自不能于他能也。二
    者欲令外人因前观门通彻于后。是故指前
    而破于后。三者上夺不自见即不见他。今纵
    见他故开三时责。即前夺后纵也。复次见若
    未见时下。依偈数之此是第三重破。重破者。
    上三双已周。初偈举自破他。次偈正破他。即
    自他一双。二者初偈就法说破。次偈喻说破。
    谓法譬一双。三初偈正破。次偈指前破。即三
    周破竟。今复破之。故名重破也。就三义破眼
    见者。初偈举不自见况破见他。次举三时门
    正破见他。此二是就眼破眼也。今第三就色
    破眼见。眼未对色不名见。因对色方名见。即
    见义在色不在于眼。二者云。眼即是见见即
    是眼。既见未见常名为眼。即应见未见常名
    为见。今有时见有时不见。即有时是眼有时
    是非眼。三者若见未见常是眼。亦应眼未眼
    常见。四者难云。若眼是见眼遂有时见不见。
    亦应见是眼见遂有时眼不眼。若无有见而
    非眼。亦应无有眼而非见。五者难云。若眼有
    时见有时不见。即知眼未必是见义。汝不应
    言眼定是见义也。六者颠倒品云。色等未与
    心和合时空无所有。如色未与眼合时即无
    色。既无色亦无眼。未合既毕竟无。云何将无
    可令有耶。又何得因缘未合时无。只因缘合
    时亦无。如眼因色故有见见乃属色。色因眼
    故可见可见乃属眼。若尔岂得言见但属眼
    可见属色。见既不属眼岂复属色。可见既不
    属色宁复属眼。故知眼色无自性。无自性故
    空。所以华严云。观眼无生无自性说空寂灭
    无所有也。七者依文难云。眼既是见义。未对
    色时能见可名见耳。未对色时毕竟不见。后
    对色云何得见。成论文云。同性不依时是眼
    而不见。同性者未见眼与见时眼同是眼性。
    识未依时即不见。若尔识依故见不依即不
    见。即见无自体。又眼是见义不见亦名眼。色
    是碍义不碍应是色。复次二处俱无见法者。
    依偈是第四明法无故人无。就义破者。上三
    门破眼无见义竟。今第四破色无见义。所以
    破色无见者。承第三偈生。上云对色方见不
    对色不见。即见义在色不在于眼。恐外人复
    云色应有见故。次破色无见也。今更腾前偈
    意他问。无眼时不能见云何属色。答无色时
    不见。对色方见。遂言眼见色不见。亦应今色
    对眼方见。应是色见眼不见。又眼对色而云
    眼见色。亦应色对眼色见眼也。他救云。虽复
    相因而从胜受名。如因水土谷子而牙得生。
    而名谷牙不名余牙。今责云。汝无水土牙终
    不生。何故从胜受名耶。二处俱无见者有三
    义。一是眼处。二是色处。二俱无见。眼是能
    见尚无有见。色体非见云何能见。二者见处
    非见处。上责见成非见恐外人云见不能见
    即非见应能见。故名非见亦不见。同前缘尚
    不生何况非缘。三者是眼处人处。上已责眼
    不能见恐外人云独眼不能见须人御眼方乃
    得见。故明人亦不见。若人能见盲亦有人。应
    能见也。偈上半明法无下半辨人无。见不能
    有见指品初三偈破也。非见亦不见即此偈
    直非之。既称非见云何能见。下半正明人无。
    即是第三破人见义。上破?酬荚蒲奂?濉=?br> 破外道犊子及成论假人能见义。问云何是
    法无故人亦无耶。答眼既不能见。即知人亦
    不能见故是法无故人无也。若言人见盲既
    有人。何不用耳见耶。破成论云。识既能见。识
    托耳何不能见。若要用眼方见不用眼不见。
    此是眼见。何关人见。破识亦尔。识要托眼方
    见托余不见即是眼见。何关识见。长行前释
    上半次释下半。释下半为三。初牒。何以故
    释。有进退二难。初明人见即盲人应见。次明
    眼见即人堕盲。后举偈结。易知也。复次离见
    不离见依偈是第五人无故法无也。若破三
    种见义犹属第三破人见义。偈为二。上半明
    人无下半辨法无。上半举离不离释前偈下
    半法无故人无。若离见有见者盲人应能见。
    而盲不能见。即离见无见者。若不离见有见
    者。即见在眼而者便无见。即亦无者。下半明
    法无。本由者御眼见色。既其无者。即无能御
    之人便无所御之眼。故无所取之色。长行云
    有无即是离不离。有是不离。以有见即有见
    者。无见有者故无是离也。见可见无故者。依
    偈是第六明因无故果无。所言因者。眼色和
    合生于眼识乃至四取。故眼色为因识等为
    果。若望品意从品初都是破见因竟。谓求三
    种见不得即明无因。是故今第二次明无果。
    见可见无故近牒第五偈下半远牒一品破
    也。识等四法无者破无果也。依成实义眼色
    和合生于眼识。识生想想生受受生行。次第
    取假实境。上既破无眼见色。即四心不生也。
    依?酬家逭摺I弦云莆扪奂??=翊纹莆匏?br> 法。四法者眼色和合生于眼识。眼识所以得
    生。次由触触和合根尘。以触和合根尘即生
    苦乐舍三受。三受后次生爱。虽生余心数但
    受是三界果报主故偏说生受。三受后次生
    三毒。但爱是三界受生本故偏说爱也。众事
    分正明此四法。与今长行同。大品亦明眼触
    因缘生受乃至意触因缘生受也。四取者婆
    沙云。四方驰求名为四取。胜?经以四住地
    为四取。故云有漏业因四取为缘生三界内
    也。今此中别明四取。依?酬甲苌惆侔朔衬?br> 为四取体。三界有利钝二使。各开二分。欲界
    钝使取外五欲名为欲取。上二界钝使不取
    外五欲不名欲取。但取内法名我语取。三界
    四见为见取。三界惑取名为惑取。钝使就界
    分二。利使约重轻为两。惑取虽一但内外二
    人计非道为道。此过既深。故独为一取。余四
    见合为一取。成论明四取其体即局也。等诸
    缘者四取既无。即不起三业。三业无故未来
    二果亡。观见可见空。即十二缘河竭佛性水
    生。此偈即明破六情之大意也。耳鼻舌身意
    下。第二类破五情等法。释根尘合离有二师。
    数云。三根合谓鼻舌身。三根离即眼耳意。成
    论总六根四句。眼但离不合。鼻舌身但合不
    离。耳亦离亦合。闻外声为离。闻耳鸣为合。意
    非离非合。以无形故。今此偈总明六情不可
    得离合之性即空也
      五阴品第四
    上已观六情。今复观五阴者。以受悟不同宜
    历明观行也。二者诸方等经明阴入界空。今
    欲释经历诸空义故。上明界入空今次观五
    阴。问经何故说阴入界空耶。答大集经诸魔
    子令舍利弗舞。身子答云。汝当舞我当歌。歌
    曰我今不求阴界入。无量世来虚妄故。若有
    贪求如是法是人终不得解脱。魔子闻之发
    菩提心。故知见阴界入不得解脱。知本性空
    便得道也。又如大品明菩萨习应波若。命初
    即云习色空受想行识空。是名与波若相应。
    佛在世利根直闻色空便能得道。今为钝者
    广解释之。令与波若相应。是故观于五阴。问
    大小乘经论皆前明五阴。次十二入后十八
    界。上六情品具破界入。偈云。此眼等六情行
    色等六尘。则是十二入义。后偈云。识等四法
    无。即明无六识。即是破十八界。今何故先破
    界入后观五阴。答因缘去来释八不始末。即
    辨一切法空。外人不受一切法空故。引佛说
    十二入摄一切法证一切法是有。故前破十
    二入及十八界。界入既竟始得观五阴空耳。
    二者钩锁接次相生者。因缘品明一切法无
    生。外人举现事去来证有万法。既破无所见
    去来。次举能见之眼来救。是故次破六情之
    用。破用既竟复引五阴法体证有于用。故今
    破阴体也。阴入开合者。依?酬际??胫惺?br> 种色入并法入中少分无作色以为色阴意入
    即识阴。法入除无为。取想受为二阴。余即行
    阴也。阴与界开合者。十八界中十色界及法
    界少分无作色为色阴。七心界为识阴。法界
    中除无为取想受二数以为二阴余为行阴。
    界入开合者。五根五尘及法入二门相似。唯
    异开意入为七心界耳。问何故偏取想受二
    数为二阴。答略有二义。一者想能生见。受能
    生爱。二者想修无色受修初禅。有此强力。故
    偏取也。成实明十四种色为色阴。五根五尘
    及以四大。?酬家运拇笫鞘捣ü适舸コ尽3?br> 实触是实法四大是假。故离之也。昙摩多罗
    部但明十种色无有无作。俱异数论。次大乘
    有三释。一云佛果有色故涅??云。舍无常色
    获得常色。二云佛果无色。而经云有者此是
    妙有炳然。故云色耳。三释云从七地已还此
    即有色。八地以上无复有色。亦无四心。故地
    经云。尔时过意界住在智业中也。通称阴者
    谓阴盖为义。有此五阴盖于众生不得解脱。
    如雀在瓶物覆其口故云阴。又云阴者阴杀
    也。其义主杀。以此五法能害慧命。是故经中
    喻旃陀罗。罗什后翻名为五众。以此五法共
    聚成人目之为众。又此五法各有众多。如色
    阴有无量色。余四亦尔。故名众也。问云何
    观五阴耶。答众生已受五阴身常为所害。如
    涅??云。观察五阴如五旃陀罗。乃至过旃陀
    罗。而内道外道小乘大乘更封执五阴种种
    异说。或言前后或言一时。或言佛果有色或
    云无色。故内外大小互兴诤论。各执己法为
    是他说为非。如此之人不能除旃陀罗。而于
    五阴复生诸见。即旃陀罗上更起旃陀罗。论
    主今观五阴毕竟不可得。既无五阴亦无不
    五亦五不五非五不五。如大品云。行亦不受。
    不行亦不受。行不行亦不受。非行非不行亦
    不受。乃至不受亦不受。是名菩萨无受三昧。
    不与声闻辟支佛共。问五句不受何所归耶。
    答若能如此悟者归于本乡。是故经云。本际
    为乡绝句为里。而众生任运受此阴身已失
    本乡。今大小学人于五阴法复起诤论。是为
    失内更复失矣。故去城?远岐路逾多。又若
    能知五阴空。即是舍旃陀罗。又是舍无常色
    获得常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问云何得尔。
    答以了悟色阴生灭不可得。即无常色不生。
    生灭色既不生。即无生灭色便现。故大品云。
    诸法若生波若即不生。波若生故诸法即不
    生。问若观五阴毕竟空者。佛经何故分别五
    阴。答佛分别五者。欲因分别令知五阴是空。
    而封教之徒不领阴空但存分别。故失佛意。
    又有所分别障慧眼。障慧眼故不能如实分
    别。若息分别即除分别障。故正观眼开得实
    智慧。既得实智。即得权智能无分别中善巧
    分别。虽复分别未曾分别。故宝积叹云。能善
    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问?酬家嘀?br> 五阴无常苦空无我。五阴从因生故无常。五
    阴为四相刀切之。违其住性故苦。以无常切
    之不得自在故无我。无我故空。空与无我异
    者无离阴我故云空。无即阴我故为无我。与
    大乘观行有何异耶。答?酬脊鄄煳逡醯??br> 人空未得法空。故五旃陀罗都未灭也。大乘
    不但知五内无我。亦知无有五阴。故始离于
    五也。问成实论云。知五阴所成假名人空。复
    明五阴实法亦空。与大乘何异。答三藏多明
    人空少明法空。大乘多明法空少明人空。所
    以然者。小乘尚知人空。何况大乘。是以大乘
    多明法空。是故为异。以三藏经多明人空少
    明法空。?酬汲墒稻阊??亍S械萌丝沼械?br> 法空。又小乘虽明二空未得五阴本来寂灭。
    如法华云。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性。佛子行
    道已来世得作佛。以未得本来寂灭故未到
    本乡。是以二乘犹在门外。故犹受变易生死。
    又二乘虽知五阴空不知五阴即在佛性。涅
    ??经云。众生佛性住五阴中。问若五阴中别
    有佛性。与外道阴内有我何异。答了其五阴
    本来寂灭名为佛性。不别有佛性住在阴身。
    品有九偈为二。初七偈求五阴毕竟空。第二
    两偈叹美毕竟空。小乘五百部闻五阴毕竟
    空如刀伤心。大士闻之即生欢喜。是故称叹。
    法华云。复有住禅得神通力闻诸法空心大
    欢喜。是故叹之。七偈为二。初六偈观色阴空。
    次一偈观四阴空。色阴?显。故前观四心阴
    昧。即后破。又色阴在初四心居后。又去来
    六情观色阴之用不可得。今次观色体空。观
    色为三。第一三偈作因果不相离门破。第二
    两偈有因无因门破。第三一偈相似不相似
    门破。三偈又二。初偈标章门两偈释章门。章
    门为二。上半离因无果章门。下半离果无因
    章门。问云何是色因果耶。答若即事言。头
    足为因七尺之身为果。若就义者如外道云。
    从五尘生五大。五大生十一根。十一根生色
    身。色身为果余者为因。数人四大造五根。四
    大为因五根为果。成论四微成四大。四大成
    五根。五根成色阴。色阴是果。余并为因。数
    论同以过去善恶业生此报果也。问因果不
    相离云何是破耶。答外人言。色与色因相因
    故而有。论主明只为色因与色相因故无。以
    相因故无自性。无自性即毕竟空。色本无体
    因缘故生。以过去业行为因。今世四大为缘。
    藉此因缘是故有色。当知即是空也。如以面
    为因以镜为缘。像于中现而像毕竟空。又四
    谛品云。果从罪福生。云何言不空。此释经
    云色即是空。只以从因生故所以空也。长行
    云。除缕即无布者。而缕布互得相因。而惑
    者多执一边谓离缕无布布为缕所成。而不
    信离布无缕。云缕不为布所成。故除布有缕。
    今明缕布相因犹是一例耳。今问。汝既有即
    布之缕。复有异布之缕。亦应有即缕之布离
    缕之布。若即布之缕。此缕成布。离布之缕
    此不成布者。亦应有即缕之布此布成缕。异
    缕之布此布不成缕。问何者是即布之缕异
    布之缕也。答用缕织作布。是即布之缕。不用
    缕织作布。是异布之缕。今因布有缕。此是
    离布无缕。不因布有缕。此是离布之缕。问曰
    若离色因有色下生第二偈。故发问。若望数
    论报因因果因灭于前果生于后。即是离色
    因有色。若望?酬肌K拇笪?茉焐???臁F?br> 体既异亦名为离。成实四尘是实法。四大及
    五根皆是假名。假实为异亦是离义也。答中
    为二。上半明相离即堕无因。下半传显无因
    之过。文易见也。长行前释上半无因。从无因
    而有法次释下半。开为六。一释。二救。三破
    救。四重救。五重破。六总结。初如文。问曰下
    第二救义。外道中识常者。有解云。识是神异
    名。统御为神。神了别名识。故神是无因常也。
    有解云。外道亦明识是常。如僧?以啤>跆迨?br> 常。觉即是识也。成论文云。莎提比丘计有一
    识流转五道。故识是常。答曰下第三破救。初
    总非之。有言无义。故云但也。次开二关责之。
    有因无因者。因名所以也。若有所以说常即
    是有因。不应云无因。若无所以即无事可证。
    何以知有。既不可知有。即无此法。同我上
    明无因法世间所无。问曰有二种因者。第四
    重救。总明因义有二。一作因即是生因。二言
    说因谓了因。上明无因无有作因。是故为常。
    有言说因。指示令前人知有此法。故有言说
    因。答上同我说之难也。然常法有二种了因。
    一总了因。即是言说。二别了因。如空以灭色
    为相。时假节气华果等。今总证有无因法。故
    明有通了因也。答曰下第五破救。六种品破
    无虚空。即是破无言说因。又求虚空不可得。
    言说与谁为因。余事后当破。时如时品。涅
    ??如涅??品。识如行品。此论无有破方文。但
    邪见品末炎及之耳。复次现事尚可破者。现
    事是去来六情也。所以偏破微尘者。内外二
    家同以微尘为色本。今正破色阴故别破其
    本。问何故云微尘不可见。答外道计尘无十
    方分不可见。如百论破尘品。内道明非肉眼
    见。故言不可见耳。第六章如文。问曰若离
    色有色因下。生第二释离果无因章门。此义
    世间外道小乘大乘并言。未有果时有因。即
    是离果有因也。答中上半正破。下半传破。长
    行言指前破缘品中。是结破四缘中第二若
    谓缘无果偈也。若已有色下。第二两偈就有
    因无因门破。所以有此破来者。前三偈明因
    果不相离破其因果相离。外人便谓果必由
    因因必由果而有因果。是故今破其不相离
    也。就文为三。初就有因门破。次就无因门破。
    第三呵责。因者诸分也。果者总身也。若诸
    分之内已有总身即不假诸分所成。若诸分
    之内无有总身。虽假诸分终不能生。故有因
    无因俱不生果。破?酬妓拇笾幸延猩?S猩?br> 即不须造。无色不可造。成论四微中已有四
    大。本无四大亦作此责。问曰若二处俱不然
    下。此生无因破也。外人既闻有无二门俱不
    由因。便堕无因之见。问上长行已立三家无
    因。今何故复立。答前立常法无因。今立无
    常法无因。问上云离色因有色。亦是立无常
    无因。答上云离耳。不言无也。外道计邻虚尘
    圆而是常。不从因生。阿?酬荚啤F呶⑸?Ⅰ?br> 尘。阿耨尘即是有因。七微极细是无因。与
    外道异者。一为四大所造有所作因。二为四
    相所迁是共有因。三从业起果报因生。但无
    十方分与外道同。成论师二解。一释云。有
    中折之不尽则细更复有细因更从因。此同
    上有无二门破之。次释云。拆之即尽无复更
    细。故名邻虚。乃无四大所造。而为三相所迁。
    以其极细不可分之为十方。而在物之东谓
    之为西。在物之西谓之为东。故名有十方分。
    此是无因而有色也。无明初念托空而起。两
    家同是心无因义也。微尘以心为因。心无因
    即尘亦无因。答曰下直总呵之。以佛法无有
    无因之义故不须破之也。又有因尚可破何
    况无因。又上已云。无因法世间所无。故但总
    非而已。是故有智者不应分别色。第三呵责。
    分别者即上因果相离不相离有因无因等乃
    至分别。定有十一及与十四。今并呵之。长行
    云。分别名凡夫者。虽有世间外道小乘大乘。
    此之四人并立有色。而分别之皆是凡夫也。
    以无明爱染者。此明从痴起爱。即爱烦恼也。
    然后以邪见分别三世有无。于旧惑上起新
    烦恼也。如此之人不能毕故更复造新。即为
    五旃陀罗之所害也。今观五毕竟空。即新故
    二惑便断。故得解脱也。复次相似不相似者。
    此第三似不似门破。上因果相离不相离及
    有因无因门穷之已遍。但无始来有此阴身
    空观不成有心常现。故论主更开二门以观
    察之。又此章来者外人云。今实见杀生短寿。
    是相似义。种羊角苇生。倒种牛毛蒲生。是
    不似义。水月镜像是相似义。泥瓶缕布是不
    相似。一切因果既有似不似。即有因果何得
    言都无耶。若都无因果堕邪见。是故今次破
    其似不似明二俱不成。由外人倒见有。今求
    其倒见有不得故名无所有。若复执无还是
    倒见无耳。问似不似云何不成。答见身望头
    足总别不同。一多为异云何相似。人别不成
    畜生之总云何不似。又似不似犹是一异义
    耳。头足与身一身一即头足一。若头足与身
    异除头足应有总身。受阴及想阴下。第二倒
    破四阴。色心相依。上求色不得。即心无所依。
    是故无心。又既已三门求色不可得。今还以
    三门求心亦不可得。五阴有三种次第。一依
    成论取境次第者。识得实法。想得假名。受
    领纳好恶。行起善恶。依?酬加卸?执蔚凇R?br> ?细次第。色最?故前说。受觉苦乐亦?故
    次色。想取像貌故次受。行起贪?亦?故次
    想。识唯得青黄境故最细。二观行次第无始
    已来。男为女色女为男色。故前观色阴。所以
    贪色者由乐受故。所以有乐受者。以想取像
    貌故。所以想取像貌者。由行心分别故。所以
    有行者根本由心识故最后说识。今此文正
    是?酬技爸罹?鞔蔚谝逡病=裨炻壅哂??br> 美空义而说偈下。第二次明叹美空。问何故
    就此品末叹美空耶。答一者随寄一品末并
    得论之。二者大小乘经论多就阴门以作观
    门。故就此品以叹美之。如?酬家跄谖奕斯?br> 空。不自在故无我。但空人不空阴。成实二
    圣行义于众生中不见众生为空行。见阴亦
    无为无我行。菩萨知人与阴本自不有今亦
    不无。以大小俱就五阴明观行故。偏约此品
    叹空。又外人以有身心故受论主之屈今令
    其观此身心毕竟空。不受他屈而能屈他。是
    故叹空令舍有身心见。又此论二十七品大
    明三解脱门。从因缘品至五阴品。并是破有
    明空门。今欲结于空义故。就此品末叹美于
    空。从六种品去明无相门。作作者品已下辨
    无作门。盖是文正意也。问上明有因无因二
    俱不成。今因中有果无果皆不可得。若尔空
    之与有不成问答。云何言执有不成问答执
    空能成问答。答实如所问。若空令人得道有
    亦令人得道。故经中或时叹空破有。或时叹
    有破空。如涅??云。汝今勿谓如来唯修诸法
    本性空寂。故叹大涅??名为善有。而惑者不
    了各执一边。故谓有是而空非。或谓空是而
    有非。故成于诤论。今明空有不二。有是即
    空是。空非即有非。空有既不二。空有与非空
    有亦不二。既言有即非复有。言空即非复空。
    宁可各执空有耶。今言空者是诸法实相理。
    不依空即是违理。问答岂得成耶。问理既非
    空有何故作空名说耶。答以无所得空为破
    有所得有。此是隔节破也。又明有所得人非
    但执有是有执空亦是有。今明无所得空无
    空亦无有。故说为空破其空有二见。又外道
    小乘大乘人心有所依。言有所当。故为有。今
    说无依无所得故名空耳。如涅??十对叹无
    所得。无所得有四无碍有所得即无。故有所
    得不成问答。无所得成问答也。故初偈明有
    所得法师过失。如九十六种外道。小乘五百
    部之流。及有所得大乘。不悟诸法实相。心
    有所依言有所当。故答不成答。次偈明有所
    得论义人问不成问。又诸法师具二种义。一
    者申正。二者破邪。初偈明法师答不成答不
    能申正。次偈明问不成问不能破邪。二偈各
    四。初偈四者。初句若人有问者假设问辞。第
    二句假设答意。第三句明答不成答。第四句
    答同问疑。第二偈亦有四意。初句若人有难
    问。假设欲问。第二句正明发问。第三句问
    不成问。第四句问同答疑。长行为二。初释两
    偈文。次释说两偈意。初又二。前明不依空
    不成问答。次明依空成问答。前总释二偈。如
    人言瓶是无常下别释两偈。即两也。执无常
    是内外二道大小两乘人。而正是内人也。答
    从无常因生者。瓶从四微成故瓶是无常。以
    假和合故有。即缘离故无。地持论云。此是
    不成实无常。多是大乘明也。若就?酬继逑?br> 门答者。瓶为四相迁之。是故无常。依成实人
    答者。由取相烦恼感得生死中一切无常法
    也。因缘中亦疑者。此有进退二过。因若无
    常即与果同疑。因若是常即果亦是常。即有
    违言之失。今更却责上三义也。如由四微缘
    成故无常。四微何故无常耶。乃至责取相亦
    尔。如智度论责?酬荚啤V罘ù铀脑瞪?咚?br> 复生四缘耶。若更有所从即堕无穷。若无所
    从即堕无因。无因即常。又缘既不从缘即果
    亦不从缘。若欲说其过下释第二偈。上明瓶
    是无常。是内道义。今明大小乘人执瓶无常。
    欲破外道执瓶是常。而反受外道破。上明不
    能申正。今明不能破邪。以僧?胰嗣髦种止?br> 生时种种因不失故瓶是常。百论破因有果
    品外人云。若诸法但是常无有无常有何过
    耶。故知外道立瓶是常也。又外道二十五谛
    从细至?从?至细。都无所失即常。是彼大
    宗。故须就常以明之。汝因无常破我常者。内
    道云。现见瓶无常云何是常。外道今牒内此
    难也。我亦因常破汝无常者。立有性不失故
    常以破内生灭无常也。若生灭无常者泥灭
    于前。谁成瓶果。故是失业果报。又眼与瓶
    俱念念灭。汝眼云何能见瓶。是无常耶。以我
    有性不失故二义俱成也。又六根不能取六
    尘即失十二入。故诸法定无常一切法坏也。
    又眼念念灭。汝云何得见我欲难我耶。汝欲
    难我我毕已谢灭。云何受汝难耶。口亦无常
    云何得动口业而论义耶。故着外道难也。若
    依空破常下第二明依空成问答也。即是提
    婆破外道言而无当破而不执。不立无常迥
    破外道。以迥破外道则内能屈外道。不自立
    无常不为外所屈。不取空相者此释疑故来。
    既言依空破常。即有空可依还为外道所屈。
    是故今明不取空相乃至四句心无所依。是
    故若欲问答第二释两偈意。世间问答尚须
    依空。况求至道而存有耶。非但求道。凡欲
    坐禅礼佛忏悔。并须依无所得也。又上就常
    无常二义论得失。万义类之。如五百部各有
    所执不成问答。九十六道各有所执不成问
    答。如今世大小乘学人各有所执不成问答

    中观论疏卷第四(末)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