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藏经阁!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藏 > 大乘义章 >
  • 大乘义章卷第十五

    净法聚因法中此卷有九门(十智义 十一智义 十一净义 十二头陀义 十二巧方便义 十三住义 十四离垢业义 离隐六方离四恶友摄四善友义 十四化心义)
      十智义八门分别(释名辨相一 体性二 同异相摄三 辨境四 就处分别五 诸智相缘六  诸根相应七 辨境修智八)
    第一门中先释其名。后辨其相。所言智者论
    释不同。依如?酬季龆厦?恰R熘钊坦省3?br> 实法中无著名智。异想识故。大乘俱有。智
    别不同。一门说十。十名是何。一是苦智。二是
    集智。三是灭智。四是道智。五是法智。六是比
    智。七是尽智。八无生智。九是等智。十他心
    智。就此十中初五后一从境为名。等智一种
    约境立称。比智从其方便为目。尽无生智就
    能彰号。逼恼名苦。聚积称集。寂泊名灭。虚
    通曰道。照斯之解名为苦智乃至道智。言法
    智者亦名现智。轨则名法。又如论释。自体名
    法。初知法故名为法智。以知现法故名现智。
    言比智者准前度后。目之为比。因比得智故
    云比智。又复即此比度之解亦名比智。言尽
    智者无学圣慧能尽诸漏故名尽智。无生智
    者若依成实无学圣慧能令当苦永更不生名
    无生智。大乘亦尔。?酬挤ㄖ幸嘤写艘濉5??br> 就此说无生智。于彼宗中利根罗汉随所断
    结保更不生名无生智。言等智者世俗之慧
    等知诸法故名等智。他心智者非已之虑称
    曰他心。照斯之解名他心智。理实亦知他想
    受等。心是主故偏云他心。又想受等通名心
    故(此一门竟)。次辨其相。先论苦集灭道四智。宗别
    不同。所说各异。若依?酬贾?新┕??嘤胛?br> 常空与无我。四义冥通名为苦智。知有漏因
    因集有缘四义冥通名为集智。知无漏果尽
    止妙出四义冥通名为灭智。知无漏因道如
    迹乘四义冥通名为道智。若依成实了知四
    谛用名虚假无性之空名为苦智乃至道智。
    大乘法中有止有观。若入止门于四真谛不
    收一相。故地持云。不于身等妄想观苦若妄
    观集。亦不于断起灭妄想。不于得因起道妄
    想。亦复不取一切非性。若入观门种种悉知。
    于中所说开合不定。如就苦中或总为一或
    分为二。如地持说。如离言性及知无量处方
    便法。知离言性犹是真谛。故涅??云。菩萨
    之人解苦无苦而有真谛。无量方便犹是世
    谛。故涅??云。分别是苦有无量相。是名上
    智。或分为三。如涅??说。所谓知苦知谛知实。
    了知三苦及八苦相名为知苦。知彼苦法因
    缘有无名为知谛。知苦实性名知苦实。此实
    即是如来之藏。故胜?云。于圣谛处说如来
    藏。亦是法身。故涅??云。不知如来秘藏法
    身。是名为苦不名圣谛。若知如来常住法身
    名苦圣谛。此名苦实以为谛矣。亦是如来虚
    空佛性。故涅??云。如来非苦非谛是实。虚
    空佛性亦复如是。凡佛同体。据佛望之从本
    已来清净无染。不须更灭。是故苦实即是如
    来。据凡望之现为惑染。与后显时净德为本。
    是故此实名为佛性。就体离相故复名空。菩
    萨于此皆如实知。或分为五。一知苦事。苦者
    实苦。不可令乐。二知虚假。假有四重。一因
    和合假。揽别成总。二法和合假。苦无常等同
    体相成。三妄相虚假。如幻如化。四妄相虚假。
    如梦所见。但从心现心外无法。此是第二。三
    知苦空。空有五种。一知苦法。非我我所。故名
    为空。二因和合中无性名空。三法和合中无
    性名空。四妄相法无相名空。如阳炎水近见
    全无。五妄想法无实名空。如梦所见于寤全
    无。此是第三。四知苦实。谓如来藏。于中有
    二。一如实空从本已来离一切相离一切性。
    二如实不空从本已来具足无量过恒沙法。
    此义如前四谛章中具广分别。此是第四。五
    知苦用。知如来藏不染而染缘起生死。或分
    为十。如地经说。始从世谛乃至第十如来智
    谛广则无量。菩萨于此悉如实知名为苦智。
    知苦既然。余谛类尔。法智比智宗别不同。所
    说亦异。?酬挤ㄖ惺蓖ùΡ稹2⒅??揽嗉?br> 灭道。故曰时通。处分上下名为处别。法智
    唯知欲界之法。比智唯知上二界法。问曰。何
    故知欲界法偏名法智。知上界法偏名比智。
    ?称派吃啤3跞胧サ辣卦谟?纭S谟?缈嘤?br> 二现见。一知苦现见。二知轻重现见。具此二
    现故名现智。于上界苦但有一种知苦现见。
    不知轻重。故不名现。说之为比。故彼立喻如
    二担物。一则自持。二令他持。于自持者有
    二现知。一知是物。二知轻重。于他持者但
    知是物不知轻重。知欲界苦如自持物。故名
    现智。知上界苦如他持物。少一现知故不名
    现。但得称比。知苦既然。集等亦尔。若依成
    实义别有二。第一约就时处分别法比二智。
    处通时别。并通三界名为处通。法智唯知现
    在之法。比智唯知过未之法。说为时别。何故
    法智唯知现在。现有法体易现知故。何故比
    智偏知过未。过未之法现无其体。难可现见。
    要依现在比度知故。二约法分别。时处俱通。
    于现法中随观一法虚假无性。比类三世一
    切诸法虚假无性悉名为比。现见三世一切
    法空同名为现。前门之中先现后比。此后门
    中先比后现。如牧象人先观象迹后见象身。
    观迹如比见身如现。大乘法中义别三阶。一
    据修治法智一种时处俱别。唯知现在同处
    法故。比智一种时处俱通。于一切时一切处
    法比度知故。故彼相续解脱经言。现前得相
    知现在世苦无常等。依现得相比知余处及
    他世事中苦无常等。现前得相犹是现智。依
    现得相犹是比智。良以始修现智难成故。唯
    知于现在世中同处法矣。二据修次法智一
    种时处不定。于一切时一切处法在前知者
    即名为现。以此类余三界三世一切诸法悉
    名为比。以修转胜于一切时一切处法能现
    知故。三据修成唯一现智通知三世一切处
    法。更无比知故。地持云。十方诸佛于一切生
    一切诸法现知见觉。问曰。至佛若无比智佛
    智应少。释言。比度方能知法。此智微劣。少
    复何患。又佛虽不假比知法而知诸法彼此
    相似。如此比智诸佛最多。故知不少。问曰。
    法比不异前四。何劳别说。释言。辨义有二种
    门。一摄相门。举前四种即摄法比。不须更
    立。二分义门。前之四种约境别智。法之与
    比约时约处约修别智。与前义异故须别说。
    成实约时?酬荚即Υ蟪嗽夹蕖S谝磺蟹ㄏ?br> 观名现。后知称比。所言尽智无生智者。依如
    ?酬加们傲?且灾??濉H粢钥嘀嵌戏窍?br> 结。彼惑尽已即说彼智为尽无生。集灭道智
    类亦同然。若观欲界灭道二谛断非想惑。即
    用灭道法智为体。若观上界苦集灭道断非
    想惑。即用四比以之为体。此前诸智至无学
    果。在钝根人唯名尽智。此人不能保已当结
    永更不生非无生智。利根人得初名尽智后
    名无生。若出观后重更入中则名无学等见
    之智非尽无生。于十智中前六收故。若依成
    实用彼四谛现智为体。现观谛空尽诸结故。
    于彼宗中比智但伏不能永断。是故不说为
    尽无生。彼尽无生同体义别。无学圣智能尽
    有因即名尽智。令苦不生即名无生。大乘法
    中亦用四谛现智为体。现见谛实尽诸结故。
    比伏不永。与成实同。同体义分亦似成实。问
    曰。尽智及无生智不异前六何须别说。为分
    果德异前因故。如前四眼至佛果德名为佛
    眼。此亦如是。言等智者成实法中名名字智。
    在圣非凡。圣人以其名用之解知于世俗假
    名之法。名名字智。?酬挤ㄖ胁患蚍彩ァR杂?br> 漏慧等知诸法。名为等智。大乘法中义有通
    别。通如?酬妓怠9誓??云。一切众生有三等
    智。别则知法幻有名等。此知何等。解脱有
    通有别。通则能知二谛诸法。问曰。等智云何
    能知第一义谛。虽不能证非不能解故得知
    之。别则唯知世俗等谛。问曰。等智二谛俱
    缘。云何说言唯知等谛。释言。等智于世俗法
    缘而能了故说为知。于第一义缘而不了故
    不名知。他心智者依如成实。圣人以其名用
    之解了知他心名他心智。凡夫之人虽知他
    心是他心通。非他心智以取着故。?酬挤ㄖ?br> 不简凡圣。但知他心悉皆名为他心智也。大
    乘法中通如?酬急鹑绯墒怠N试弧4酥俏ㄖ?br> 他心亦知所缘。论说不同。?酬挤ㄖ形ㄖ??br> 心不知所缘。若知所缘不得名为他心智矣。
    成实法中通知所缘。故成实云。通知何咎。
    若知所缘何故偏名他心智乎。依彼解释知
    有兼正。正知他心兼知所缘。从正立称名他
    心智。大乘法中文无定判。多同成实。第二
    门中辨其体性。于中有五。第一有漏无漏分
    别。二三性分别。三见智慧忍四义分别。四学
    无学非学非无学三义分别。五见断修断无
    断分别。漏无漏者初四谛智义释不定。云何
    不定。四谛之智泛有两门。一者独法但令观
    谛莫问浅深。有漏无漏一切通皆名四谛智。
    于此门中通漏无漏。二者共法约对余解。共
    为十智。或复说为十一智等。于此门中分取
    无漏为四谛智。其有漏者判属等智四智不
    收。法智比智义亦两门。一者独法。一切观行
    通为法比。于此门中法比两智通漏无漏。二
    者共法。约对余解共为十智。于此门中分取
    无漏为法比智。其有漏者判属等智。尽无生
    智一向无漏。等智一种?酬加新?3墒捣ㄖ?br> 名用无漏。非是观空断结无漏。大乘法中通
    漏无漏。知事有漏。知法幻有是其无漏。他
    心智者成实法中与等智同名用无漏。?酬?br> 法中通漏无漏。知他众生有漏之心。是其有
    漏。等智摄故知他众生无漏心者名为无漏。
    是其道智法智比智三智摄故。问曰。若此前
    九智摄何劳别说。解有三义。一胜故别立。以
    离欲人之所得故。如尽无生。二通故别立。前
    九有漏无漏隔别。此智含通。三要故别立。了
    知他心化人要故(此一门竟)。次就三性分别十
    智。成实法中十智唯善。?酬挤ㄖ星鞍宋ㄉ啤?br> 等智一种义通三性。他心一种修得是善。报
    得无记(此二门竟)。次就见智慧忍分别。推求名见。
    决断称智。观缘名慧。安法曰忍。先就见与非
    见分别。依如?酬妓?闹钦咭幌蚴羌?M魄?br> 性故。尽无生智一向非见。息求心故。余之七
    智通见非见。彼四谛智法智比智尽无生摄
    一向非见余悉是见。等智之中一切意地善
    相应慧皆悉是见。以推求故。五邪见慧亦皆
    是见。以其捷疾推求性故。意地钝使相应之
    慧一切非见。不捷疾故。如彼贪使相应之慧。
    二使覆故所以非见。谓贪及与相应无明。?
    慢痴等类亦同尔。独头无明相应之慧。虽无
    二使一无明使极深覆故所以非见。一切五
    识相应之慧悉皆非见。非推求故。不隐没慧
    亦皆非见。不捷疾故。若依成实一切十智皆
    通名见。以照境故。次就智与非智分别。依
    如?酬嘉蘼┗壑邪巳谭侵恰S胍傻镁悴痪?br> 断故。余皆是智。有漏慧中一切五识相应之
    慧皆名为智。以决断故。意识地中善相应慧
    亦皆是智。染污法中五见是智。邪决断故。余
    皆非智。不决断故。成实法中一切意地无漏
    圣慧及随名用照有之慧悉皆是智。以离着
    故。一切凡夫取性之解悉皆非智。以取着故。
    大乘法中一切无漏通皆是智。有漏法中有
    决断者亦皆名智。不决者非。次就忍与非忍
    分别。?酬挤ㄖ邪巳淌侨獭S嗾呦し恰3墒?br> 法中一切十智通皆名忍。心安理故。大乘亦
    尔。如五忍等。次就慧与非慧分别。一切十
    智通皆是慧。是通数故(此三门竟)。次就学等三
    义分别。依如?酬汲跛内兄欠ㄖ潜戎恰4肆?br> 通于学与无学。尽无生智一向无学。等智一
    向非学非无学。非向果故不名为学。非得果
    故不名无学。他心一智备含三义。阿那含人
    无漏地心说之为学。以是学人等见摄故。学
    人无碍解脱心后游观无漏名学等见。阿罗
    汉人无漏他心名为无学。是其无学等见摄
    故。阿罗汉人尽无生后游观无漏名无学等
    见。有漏他心非学无学。成实法中初四谛智
    法智比智说之为学。尽无生智名为无学。等
    智他心名为非学非无学矣。若依大乘因中
    十智通名为学。菩萨修学一切智故。果中十
    智斯名无学。以成满故。于彼等智及他心中
    有无记者说为非学非无学矣(此四门竟)。次就见
    断修断无断三义分别。见谛所除名为见断。
    修道所离名为修断。二道不遣名为无断。依
    如?酬记爸?酥且幌蛭薅稀5戎且恢直赣?br> 两义。五邪见等是其见断。自余一切有漏等
    智悉是修断。于中若有染污之者断其体性。
    不染污者断其系缚。他心一智义亦两兼。有
    漏他心是其修断。断系缚故。无漏他心是其
    无断。若依成实十智皆是无漏法故斯名无
    断。以无断故得灭尽定。及得无余涅??之时
    方始灭之。大乘法中备有三义。若是妄想缘
    心为体通其见断及与修断。真心为体一切
    无断。第三门中明其同异相摄之义。先论
    其异。初四谛智及与等智。此五相望一向别
    体无相通理。苦等四智境界别故不得相通。
    等智望前漏无漏别亦不相通。法智比智二
    种相望。亦一向别不得相通。依如?酬肌I舷?br> 别故不得相通。法智缘下比智缘上。若依成
    实。随时别故不得相通。法智缘现比智缘过
    未。尽无生智及他心智依如?酬肌4巳?嗤??br> 亦一向别。不得相通。彼宗所说现尽诸过名
    为尽智。保已当过永更不生名无生智。两义
    全别故不相通。此二是其息求之心。他心智
    者是推求性故不得通。异相如是(此一门竟)。次辨
    其同。法智比智与四谛智同体义分。依如??br> 昙前四谛智在欲界者名为法智。在上二界
    名为比智。若依成实知现在者亦为法智。知
    过未者亦为比智。尽无生智与前六智同体
    义分。彼前六智至无学果名尽无生。依如
    成实尽无生智同体义分。无学圣慧能尽惑
    因名为尽智。能令当果永更不起名无生智。
    大乘亦尔。他心智者与彼道智法智比智及
    与等智同体义分。其有漏者与彼等智同体
    义分。其无漏者与彼道智法智比智同体义
    分。知法智品无漏他心即名法名智。知比智
    品无漏他心即名比智。知前二品通名道智。
    问曰。知彼无漏他心即名道智法智比智。知
    彼有漏他心之者何故不名苦集智乎。释言。
    有漏他心智者知有漏事。苦集二智知有漏
    理。事浅理深。是故虽知有漏他心非苦集智。
    无漏他心知彼道如迹乘等理浅深?同。是
    故知彼无漏他心即名道智。问曰。何故有漏
    他心?于苦集。无漏他心不?于道。释言。有
    漏他心之者缘事而生。是故?于苦集之理。
    无漏他心缘理而起。是故与彼道如等理?
    细相似。问曰。无漏他心智者为当知他无漏
    心事。为当知于道如等理。释言。方便观于
    道如迹乘等理。究竟终成知他心事。问曰。论
    说虽十六行但是除?而非无漏。知他心事
    既非无漏。云何得与道智同体。释言。从始说
    为道智。先观道理后就道上测知他心。克论
    终成近道似道名为道智。非正道体。问曰。若
    使无漏他心理观后起。从始方便得名道智。
    有漏他心何故不然。释言。无漏他心智者必
    从无漏道观后起。故从方便得名道智。有漏
    他心不必要从苦集观起。为是不同。何故而
    然。无漏法中道如等理从??等来常学观察。
    久观纯熟凝心即见。无漏他心那含果。后方
    始学观。始观难成。故先观道就上测心。有漏
    法中苦集之理??等已上方始学观。有漏他
    心本来数见。不假苦集二智开导。方始能见
    故。不从初为苦集智。同义如是(此二门竟)。次辨
    相摄。如大智论说。苦集智摄彼法智比智及
    尽智无生四智少分。观欲界苦摄彼法智。观
    上界苦摄彼比智。观上界苦而尽漏者即摄
    总尽智及无生智。故言少分。集智亦尔。灭
    智亦摄法智比智及尽无生四智少分。摄法
    比智与前相似。观三界灭断上界结证漏尽
    者。即摄尽智及无生智。道智摄彼法智比智
    尽无生智他心少分。摄法摄比摄尽无生与
    灭智同。观他心中无漏心者。亦道智收故摄
    他心。法智比智摄四谛智尽无生智他心少
    分。准前可知。尽无生智摄四谛智及与法智
    比智少分。观彼欲界灭道二谛断上界结。而
    得漏尽即摄法智。观上四谛断结证尽即摄
    比智。此等即摄四谛智也。他心智中摄彼道
    智法智比智等智少分。知无漏心即摄道智
    法智比智。知有漏心即摄等智。等智即摄他
    心少分。相摄如是。第四门中辨其境界。后
    约智论。境别有二。一事二理阴界入等名之
    为事。理则不定。依如?酬际??バ忻???br> 理。十六圣行广如上辨。苦下有四。谓苦无
    常空与无我。集下有四。因集有缘。灭下有
    四。灭止妙出。道下有四。道如迹乘。若依成
    实说一切法因缘假有无性之空方名为理。
    大乘法中因缘有无名二谛理。非有非无如
    来藏性为一实理。境别如是(此一门竟)。次约智论。
    依如?酬家杂新┗壑?丝嘞滤男兄?砻??br> 苦智。知彼集下四行之理名为集智。知彼灭
    下四行之理名为灭智。知彼道下四行之理
    名为道智。以无漏慧知彼四谛十六行理名
    法比智。以无漏慧知彼四谛十四行理名尽
    无生。除空无我。何故如是。尽无生智是息求
    心近于等智。不能深察空无我理。所以除之。
    以有漏慧知于他人有漏心事。及无漏慧知
    于他人无漏心事名他心智。以有漏慧知一
    切法若理若事名为等智。??等四心及余等
    智缘谛理者名为知理。余名知事。若依成实
    以无漏慧了知四谛名用假有无性之空。名
    四谛智法智比智。以无漏慧现见谛空名尽
    无生。不缘有义。圣人以其名用之解知他人
    心名他心智。以名用智知一切事。及缘谛理
    名名字智。若诸凡夫取性之心缘一切法但
    名想识。非十智收。若依大乘圣人以其无漏
    圣慧知于谛理。名四谛智法智比智尽无生
    智。以无漏慧知他心事名他心智。以世俗智
    缘一切法幻化之有名为等智。第五门中就
    处分别。处谓欲界乃至非想。分别有四。一所
    依处。二所缘处。三明起处。四成就处。所依处
    者智依定生。依如?酬汲跛内兄羌坝氡戎?br> 并尽无生依九地禅。未来中间根本四禅及
    四空中下三空。处无漏大王不居边地。为是
    不依。欲界非想是其边地。法智唯依未来中
    间根本四禅。无色心微不能缘下为法智观。
    所以不依。欲界如前。等智遍在一切地心。他
    心局在根本四禅。余悉不依。故杂心云。五
    通在四禅根本非余地。离欲之人方知他心。
    是故不依欲界未来。眷属之定支因不具。无
    力起通故除中间。夫修他心要先观色后测
    其心。无色不缘他人色故亦不知心。为是
    不依四无色定。若依成实前之八智并依四
    禅及三无色。并依时界如电三昧。于彼四禅
    法比智中游观无漏亦依非想。故彼论说。从
    非想地无漏心后入灭尽定。未来中间彼论
    不说。等及他心与?酬纪?4蟪朔ㄖ星爸??br> 智依欲界定乃至非想。诸佛菩萨一切地心
    皆与如理实相合故。等智如前。他心一智始
    修之时与声闻同唯在四禅。究竟终成在一
    切地。诸佛菩萨在一切地皆能了达众生心
    故(此一门竟)。所缘处者依如?酬汲跛内兄羌坝?br> 等智通缘三界。法智一种唯缘欲界。比智一
    种缘上二界。尽无生智义则不定。若以灭道
    法智为体缘于欲界对治之法。若用比智而
    为体者缘上二界四真谛法。他心一智随人
    不定。得愿智者能知三界心心数法。不得愿
    智者于四禅中随于何地起他心智。唯缘自
    地及下地心。不知上地以地度故。若依成实
    十智皆缘三界之法。大乘法中初四谛智尽
    无生智等及他心通知三界。法比二智始如
    ?酬肌>眯薮渴焱ㄖ??缫磺写ΨāS谌??br> 中在先观者即名法智。以前类后通名比智
    (此二门竟)。次明起处。随身修生名为起处。依如??br> 昙初四谛智比智等智尽无生智一切地起。
    他心智者欲色修起。法智唯在欲界修起。成
    实法中前之九智一切地起。他心一智应同
    ?酬肌4蟪朔ㄖ星爸?胖怯氤墒低?K?囊?br> 智始同?酬肌>烤怪粘梢磺械仄稹V罘鹌腥?br> 随身何处皆知一切众生心故(此三门竟)。次论成
    处。所得不失名为成处。依如?酬记爸???br> 随所修得俱不退失一切处成。无漏生上不
    失下故。退则不成。尽无生智随身成就。更
    不生故无他地成。等智之中差别有四。一不
    善等智。唯欲界成。上界无故。二善等智。在
    下成上上不成下。若有生上则失下故。三秽
    污等智。于一切地未断处成。断处不成。四不
    隐没无记等智。随身成就。生上生下悉皆不
    成。他心智中无漏他心但使修得而不退失。
    一切处成。有漏他心四禅已还随身何处在
    下成上。上不成下。如依初禅所发他心。大
    梵已还一切处成。依第二禅所发他心光音
    已下一切处成。余类可知。成实大乘于一切
    处成就一切。彼说生上不失下故。第六明
    其诸智相缘。苦集二智各缘二智。缘于等
    智及他心中有漏之智。以此二智苦集性故。
    灭智一种于十智中一切不缘。缘无为故。道
    智法智及与比智各缘九智。彼缘道故除却
    等智。有漏法故。法智缘九除却比智。比智
    缘九除却法智。界处别故。尽无生智他心等
    智此之四种各缘十智。?酬既缡恰H粢莱墒?br> 苦集灭智与前相似。道智缘八。除等他心。彼
    非道故。法智比智尽无生智及他心智齐缘
    十智。缘智如是。第七门中明根相应。同时
    共缘。是相应义。于中约就二十二根明智相
    应。二十二根如上广辨。眼等六根通男女根
    并及命根以之为九。加五受根及信进念定
    慧根合为十九。加三无漏为二十二。根别如
    是。次约智论。依如?酬汲跛内兄欠ㄖ谴酥?br> 十一根相应。所谓意根喜乐舍根信进念定
    及三无漏根。在初二禅喜根相应。在第三
    禅乐根相应。若依未来及中间禅。并及四禅
    已上根摄者舍根相应。在一切地皆与意根
    信进念定五根相应。在见道中未知相应。在
    修道中知根相应。在无学果无知相应。此三
    位中慧数与余心法相应。智体是慧。是故不
    说慧根相应。以是意地无漏法故不得与彼
    忧根相应。余非心法不能同缘。是故不与眼
    等五根男根女根命根相应。尽无生智九根
    相应。前十一中除未知根及与知根。在无学
    故他心智中是无漏者十根相应。前十一中
    除未知根。见道位中不能了达他人心故。云
    何得与无知相应。彼他心智虽不与彼尽与
    无生二智相应。得与无学等见傍边心法相
    应。是故亦名无知相应。是有漏者八根相应。
    前十一中除三无漏与余相应。等智一种十
    根相应。所谓意根信进念定及五受根。成实
    法中诸心心法前后别生不说相应。大乘所
    说多同?酬肌K?砸煺呶蘼┧?耐ㄔ诩?馈?br> 菩萨在见亦能了达他人心故。第八门中明
    修智义。依如?酬家?ㄓ卸?9惴钟惺?K??br> 二者于中两门。一就行修得修分二。现在修
    起名为行修。依现所起。种类增明。在于未
    来现成彼法名为得修。相状如何。如苦谛下
    具苦无常空无我等四种圣行。现观一行名
    为行修。未来苦下四行增明亦为得修。若
    依成实但立行修。破彼得修故。彼成实九智
    品云。未来未起云何有得。若未来业已有得
    者一切未来未起之法皆应有得。以何障故
    有得不得。此是初门。二就得修习修分二。先
    曾修得中间退失后还得者名为得修。如人
    先得初禅定竟后起欲结退失彼定。后断欲
    结至彼第九解脱道。时先所失者今还得之。
    虽未现入而得属已说为得修。如是一切于
    现在世方便修起名为习修。成实论中但立
    习修。破彼得修故。彼成实九智品云。若不现
    入云何名得。如人自言。我善知书而不成一
    字。彼亦如是。何有此义。二修不同。有此两
    门。次广论十。于中略以三门分别。一列十修。
    二明所修心智差别。三广明修。言十修者如
    ?酬妓怠R蛔苑中蕖H缂?乐小O止劭嘹形蠢?br> 还于苦行增明。不及余谛名自分修。余亦如
    是。二增观修。如见道中。于彼苦集灭比智边
    兼修等智名增观修。是义云何。如人依于未
    来禅上地入见谛道。至彼苦集灭比智时。能
    令欲界及未来禅等智增明。不修上智。乃至
    四禅皆亦如是。唯修自地及下等智而不修
    上。何故唯此三比智边得修等智。凡夫本来
    曾依等智厌下苦集。欣求上灭而不能得。后
    入见道三比智时。断上二界迷谛惑尽适彼
    所作。故能令彼等智增明。何故于彼道比智
    边不修等智。凡夫本来不修圣道。故道起时
    不修等智。三离欲修。如离欲结。至第九品
    解脱道时。初禅地中有漏功德悉皆得之。如
    是一切。四同治修。人以义同。论中无名。其
    义云何。如欲界中修道烦恼。未来禅中漏无
    漏德同能治断名为同治。修相云何。彼无漏
    中有四法智及与等智。此五种中趣起一种
    断彼欲结余者悉得。以无障故。欲结如是。初
    禅修七。二禅地家方便等智及彼初禅未来
    中间无漏功德齐能治断名为同治。彼无漏
    中灭道法智及四比智并上等智。此七种中
    趣起一种断初禅结余者悉得名同治修。问
    曰。初禅未来中间无漏功德离欲结时应先
    得竟。今云何言断初禅结方始得乎。释言。一
    切下地无漏能断上地修道惑者。断下结时
    悉皆未得。断上结时方始得之。故为此说。欲
    界初禅同治既然。余地类尔。五依本修。修四
    法智令上比智而得增明名依本修。良以法
    智是比智本故修法智比智增明。六乘上修。
    修上功德令下增明名乘上修。见修不同。所
    修亦异。异相如何。见道之中约所依禅及望
    下地以辨修义。不望断处。如前所说。依未
    来禅入见谛道。断除三界一切见惑唯修未
    来欲界等智不修上地。乃至四禅类亦同尔。
    修道之中约断辨修。不约所依。如依未来发
    无漏慧。断除欲界及初禅惑。初禅已下功德
    增明。断二禅惑二禅已下功德增明。乃至断
    除非想修惑三界功德齐得增明。如依未来
    约断修下。乃至依彼无所有处修断例尔。良
    以见惑迷理烦恼虽复断除不得上禅。为是
    不得断处辨修。修道烦恼随地系缚。若断下
    结则得上禅。是故约其断处辨修。此是一异。
    又见道中乘上通修欲界等智。修道之中乘
    上但修八禅等智不修欲界。何故如是。欲
    界之心亦能厌离苦集之过。欣求息灭修顺
    于见道。是故见解通修彼智。欲界等智于彼
    修惑无同治义。为是不修。七转根修。信解脱
    人求于见到。时解脱人求于不时。名为转根。
    学人转根修一无碍一解脱道。即能断除障
    根无知。转钝作利。无学修习九无碍道九解
    脱道方能转根。何故如是。良以学人结患未
    尽求利心猛故。一无碍一解脱道便能转根。
    无学结尽求利心赊。故九无碍九解脱道方
    能转根。八熏禅修。熏法如何。圣人先得第四
    禅。已先熏第四。先入百千无漏心中。次入百
    千有漏心中。复入百千无漏心中。两边无漏
    中间有漏名为熏禅。以渐略之乃至最后二
    无漏心。后二无漏名为熏禅方便道成。各别
    一心名熏禅成。成中初二亦为无碍。后一解
    脱。次熏三禅乃至初禅。作法同前。九修通修。
    依于四禅根本之定修习五通名修通修。如
    后六通章中具辨。修习身通他心宿命。各一
    无碍一解脱道皆在定中。修天眼耳各一无
    碍在于定中。通体定外。十大明云除发彰修。
    罗汉证得无学果时。一切功德悉得明净。此
    十种中自分增观唯在见道。离欲同治及与
    依本唯在修道。大明发彰偏在无学。乘上一
    种通于见修。转根熏禅及与修通通修无学。
    ?酬既缡恰H粢莱墒狄磺泄Φ挛ㄏ制鹫呙?br> 之为修。余不名修。故不论十。大乘法中次
    应分有。文中不说(此一门竟)。次明所修心智差别。
    依如?酬际?抢敕钟衅涠?倬判男牟畋稹?br> 大例有四。一断结心见道修道无碍解脱通
    有一百七十八心。断见谛惑有十六心。八忍
    八智。断修道惑有其一百六十二心。断欲界
    惑乃至非想。九地之中各有九品无碍解脱。
    通前见解合为一百七十八心。二转根心有
    其二十。学人转根有其二心。谓一无碍一解
    脱道。无学转根有十八心。谓九无碍九解脱
    道。三熏禅心有其三种。初一无漏。次一有漏。
    后一无漏。前二无碍。后一解脱。四修通心。于
    中有八。谓五无碍及三解脱。除却天眼天耳
    通体。以此二种是无记故不就论修。此等合
    说有二百九心。成实大乘以无量心断诸烦
    恼。不可定数(此二门竟)。次约前义明修多少。于
    中有四。一就断结一百七十八心之中明修
    多少。于中约就外凡内凡见修无学明修多
    少。外凡位中但修一智。或复修二。是义云
    何。凡夫修习八禅等智。断欲界结至无所有。
    一一地中各九无碍及九解脱。一切无碍及
    欲界地八解脱道唯修等智。余一切地解脱
    之道皆修二智。所谓等智及他心智。初禅对
    治至第三禅。此三地中第九解脱望其自地
    他心之智有其得修。望下地心有乘上修。自
    余解脱唯望下地他心之智有乘上修。无有
    自地得修之义。内凡位中七方便人唯修等
    智。道理其唯??等四心名为内凡。今此对彼
    常没外凡七方便人同名内凡。见道位中十
    五心来。前后通说具修七智。除尽无生非无
    学故。除他心智未离欲故。同时修二。苦比
    智边兼修等智。集灭比智修相亦然。道比智
    时或修六智。或复修七。言修六者次第之人。
    必依未来入见谛道一时修六。谓四谛智法
    智比智。现修道比得修余智。问曰。余智在于
    向中。云何道比得修余智。依如?酬嫉眯胪?br> 时舍前别得。更起总得得前诸智通为果体。
    成实不尔。故彼成实九智品云。无漏一得乃
    至涅??终不中舍。故得果时更无总得。言修
    七者超越之人。依四本禅入见谛者。彼欲界
    结先断除故。至第十六道比智时具修七智。
    修前六种及他心智。次就九地修惑对治无
    碍解脱一百六十二心之中明修多少。欲结
    对治九品无碍八解脱来但修七智。谓四谛
    智法智比智及与等智。依同治修修四谛智
    法智等智。就依本修修于比智。第九解脱修
    习八智。修前七种及他心智。初禅对治至无
    所有。无碍道边齐修七智。除尽无生及他心
    智。以在学故除尽无生。不容豫故不修他心。
    彼一切地解脱道边齐修八智除尽无生。问
    曰。何故欲界治中唯第九品解脱道边得修
    他心。余地一切解脱道边齐修他心。释言。他
    心唯依四禅根本处起。欲界第九解脱道时
    得根本禅。亦得他心。前八解脱道未得本禅。
    为是不修。初二三禅对治道中。前八解脱望
    下地心有乘上修。第九解脱望其自地他心
    之智有其得修。望下地心有乘上修。四禅对
    治至无所有。一切解脱于其自地虽无得修
    望下地心有乘上修。为是不类。非想对治九
    无碍道各修六智。谓四谛智法智比智。云何
    能得修于法智。灭道法智能断彼结。同治修
    故。以何义故不修等智。等智不能断非想结。
    无同治故。前八解脱修于七智。除尽无生及
    与等智。第九解脱是其大明发彰修故。修一
    切地十智功德。上来第一就断结心明修多
    少。二就转根二十种心明修多少。若是学人
    依未来禅而转根者。无碍解脱同修六智。除
    他心智。他心在于根本禅故。亦除等智。似
    见道故除尽无生。非无学故。学人依于四根
    本禅而转根者。彼无碍道亦修六智。与前相
    似。解脱修七。加他心智。转根要依六地禅故
    不依无色。是故不说。若无学人依未来禅而
    转根者。但修七智除他心智。他心在于根本
    禅。故亦除等智。似见道故除尽无生智。以未
    得故。无学依于四根本禅及中间禅而转根
    者。九无碍道但修七智。除他心智。不容豫故
    亦除等智。非第一有之对治故除无生智。以
    未得故八解脱道修习八智。修前七种及他
    心智。乘上修故第九解脱具修十智。以发彰
    修一切功德皆明净故。三就熏禅三种心中
    明修多少。学人熏禅二无碍道但修七智除
    他心智。不容豫故除尽无生。非无学故解脱
    修八。加他心智。无学熏禅无碍修九除他心
    智。解脱修十。若钝根者除无生智。四就修通
    八种心中明修多少。修五神通各一无碍。他
    心无碍具修七智除他心智。未成就故除尽
    无生。彼非见性。不能推求他人心故。余四
    无碍但修等智。身通他心及与宿命。此三解
    脱与定相应。今就说修他心解脱共修八智
    除尽无生。余二解脱但修等智。若欲依论具
    广分别。于彼杂心一一偈中三门求之。第
    一须明十修之中具足几修。第二须明十智
    之中具修几智。三明二百九心之中具修几
    心。?酬既缡恰3墒捣ㄖ胁凰低?惫蚕嘈抟濉?br> 不须辨释故。彼成实九智品中广非是义。十
    智如是
      十一智义两门分别(辨相一 大小通局二)
    第一辨相。十一智义出大智论。名字是何。
    所谓十智及如实智。前十如上。如实智者泛
    释有二。一者独法二者共法。缘摄诸智为
    一如实名为独法。约对余智说为十一名为
    共法。独法如实知法宽通。知一切法悉名如
    实。不唯知于如实理故名如实智。若此不唯
    知如实理。云何得名如实智乎。如地持释。离
    增上慢智名如实智。是义云何。增上慢者
    于一切法不知谓知。故非如实。诸佛菩萨于
    一切法实知言知。故曰如实。于中分别略有
    三种。如地持说。谓清净智一切智无碍智
    名离慢智。清净智者是佛菩萨第一义智。诸
    佛菩萨证实离染故曰清净。一切智者是佛
    菩萨世谛之智。于一切世一切处一切事一
    切种法差别异知名一切智。一切时等如地
    持释。无碍智者亦是世智。于一切智所知法
    中知之。自在不假方便。发心即知名无碍智。
    于共法中如实智者知境不定。名义亦异。于
    中两门。一大小相对说十一智。小乘智解说
    为前十。大乘智解通名如实。此如实智犹是
    向前独法如实。对小为异。二就大乘义分十
    一。于此门中如实智狭。诸佛菩萨知如实理
    名如实智。知余世谛判属前十。体相如是(此一门竟)
    次约大小辨其通局。分别有二。一隐显互论。
    如龙树说。前之十种是其声闻缘觉之智。后
    一如实是大乘智。诸佛菩萨虽知苦等通亦
    是其如实智收。二简胜异劣。诸佛菩萨智解
    宽广具十一智。声闻缘觉智解狭故但有十
    智。无如实智。不能知于如实理故。十一智义
    略辨如是
      十一净义
    十一种净出地持论。名字是何。一种性净。
    性习两种一切佛法种子在身离?烦恼名种
    性净。二解行净。谓。解行地修习净忍断除诸
    过。趣入出道名解行净。心三净心净。谓。欢
    喜地得不坏净信三宝。于大菩提净心趣求
    名净心净。四者戒净。谓。离垢地性戒具足微
    过悉离故曰戒净。五者意净。菩萨明地得世
    谛禅厌伏烦恼。定心净故名为意净。六正
    见净。四五六地观菩提分。如实知谛觉诸缘
    起。灭除邪惑名正见净。七一切方便行满足
    净。谓。远行地修习一切十方便慧。发起胜行
    增上满足。治舍前地乐无作障名为方便行
    满足净。八者真实智神通净。谓。第八地成就
    巧慧具五神通。作用无尽故曰真实智神通
    净。九正义无尽说无碍净。谓。第九地得智成
    就知义无尽。四无碍辨起说自在名义无尽
    说无碍净。十随一切种所知净。谓。第十地成
    就如来七种智大。于一切种所知法中知见
    无碍。名一切种所知智净。十一一切烦恼智
    障习使净。谓。如来地障习永亡。果德出离
    名烦恼障智障习使净。十一净义略辨如是
      十二头陀义两门分别(释名辨相一 对四圣种辨其同异二)
    第一释名并辨其相。头陀胡语。此方正翻名
    为抖擞。此离着行。从喻名之。如衣抖擞能
    去尘垢。修习此行能舍贪着。故曰抖擞。头
    陀之行具有十六。经论隐显故说十二。言十
    六者衣中有四。食中有六。处中有六。是十六
    也。衣中四者。一粪扫衣。二者毳衣。三者纳
    衣。四者三衣。粪扫衣者。所谓火烧牛嚼鼠
    ?死人衣等。外国之人如此等衣弃之巷野。
    事同粪扫名粪扫衣。行者取之浣染缝治用
    以供身。问曰。何故唯受此衣人有三品。谓。下
    中上。下品之人治生估贩种种邪命而得衣
    服。中品之人远离前过。受僧中衣檀越施衣。
    上行之人不受僧衣檀越施衣受粪扫衣。何
    故不受僧中之衣。若受此衣僧法须同。断理
    僧事分处作使。断事傧人乱心发道。为是不
    受僧中之衣。何故不受檀越施衣。为衣追
    求多堕邪命。又若受彼檀越施衣则生亲着
    难得出离。又若受彼檀越施衣。得处偏亲于
    不得处便为疏碍。妨于等化。又若受彼檀越
    施衣。数得生慢不得嫌怨。言彼无智不识福
    田应施不施。或自鄙耻而生忧恼。又若受彼
    檀越施衣。数往废道不去致恨。又复由受檀
    越施衣憎嫉好人。谗谤良善不欲使住。见是
    多过。是故不受檀越施衣。何故唯受粪扫之
    衣。省事增道。离过无罪。故唯受之。言毳衣
    者如涅??说。鸟狩细毛名之为毳。行者若无
    粪衣可得求此为衣。言纳衣者朽故破弊缝
    纳供身。不着好衣。何故须然。若求好衣生恼
    致罪。费功废道。为是不着。又复好衣未得道
    人生贪着处。又在旷野多致贼难。或至夺命。
    有是多过故受纳衣。言三衣者。谓。五条衣七
    条大衣。上行之流唯受此三不畜余衣。何故
    而然。白衣求乐畜种种衣。外道共行裸形
    无耻。佛住中道舍离二边故畜三衣。又求多
    衣费功废道。少不济事故畜三衣。然此三衣
    供身事足。若营作务大小行来着五条衣。为
    诸善事着七条衣。化摄俗人令其敬信。须着
    大衣。又在屏处着五条衣。入众之时着七条
    衣。若入王宫聚落之所须着大衣。又复调和
    温暖之时着五条衣。寒冷之时加七条衣。寒
    苦严切加以大衣。故往一时正冬入夜天寒
    裂竹。如来于彼初夜分时着五条衣。夜久转
    寒加七条衣。于夜后分天寒转盛加以大衣。
    佛便作念。未来世中不忍寒苦诸善男子以
    此三衣足得充身。以此多义故畜三衣。食中
    六者。一是乞食。二次第乞。三者不作余食法
    食。四一座食。五一揣食亦名节量。六不中后
    饮浆。言乞食者人有三品。谓。下中上。下品
    之流虽复出家邪命自活。耕田种植治生方
    转作诸工巧。种种邪命而自存活。中品之人
    舍离前过受僧中食檀越请食。上品之人不
    受僧食檀越请食唯行乞食。何故不受僧中
    之食。过同前衣是故不受。檀越请食过亦同
    前。以何义故专行乞食。所为有二。一者为自
    省事修道。二者为他福利世人。次第乞者通
    亦是其乞食中收。为彰乞时离于偏过。是以
    别论。凡愚贪味弃贫从富。小乘悲狭舍富
    从贫。上行之类离贪去狭等慈众生。不简贫
    富次第等乞。所言不作余食法者如律中说。
    有人虽复次第乞食于所求处数得正食。作
    余食法数数食之。行者作念。此余食法世尊
    虽间开听病者。我今无病不应受之。是故
    不作余食法食。通而摄之此亦是其一座食
    收。故经论中多不别说。律中别者彼一座食。
    不于中前食余小食。余小食者此门远离数
    数正食。有此不同。是故别说。一座食者有
    人虽不数数正食。而于中前数食其余饼果
    粥等。行者作念。愚夫贪身为增烦恼受数数
    食。我今为道不为养身。为破烦恼不为增结。
    故受一食。又复思念。为求一食已多妨道。况
    求多食。故唯一食。又观饮食多苦中生。若受
    多食恼乱弥多。故受一食。又观饮食信心所
    施。一食叵消。况复多食。一揣食者经中亦名
    节量食也。一受便止名一揣食。节俭少食名
    节量食。何故次辨。有人虽复受一食法。于
    一食中恣意饮?n腹满气胀。睡眠消息半日
    不减妨修道法。故须节量。又复多食增长烦
    恼难可折伏。故须节量。又弥多食增长睡眠
    难消致病令身不安。故须节量。节至几许。随
    已所堪三分留一施诸鸟兽。余便自食。能少
    益善。不中后饮浆者。有人虽复节量饮食而
    犹贪味。于其中后饮种种浆石蜜浆等。为求
    是浆多致邪命。费功废道。是故不饮。又观此
    心难可放纵。如马无勒左右?n草。不能疾疾
    随御者意。加以辔勒。方能速进随人意去。故
    须裁断。处中六者第一须在阿兰若处。二在
    冢间。三在树下。四在露地。五是常座。六是随
    坐。阿兰若者此翻名为空闲处也。何处是乎。
    如杂心说。一弓四肘去村。五百弓名一拘卢
    舍。一拘卢半名阿兰若处。计有三里许。头陀
    行者极近在此。能远益善。何故在此。行者作
    念。我本在家父母亲属共相缠缚。为是舍
    之。今出家已若还师徒同学知识共相结着
    与俗无异。是故须舍在兰若处。又在聚落男
    女参杂多增欲染。不宜住中。是故须在阿兰
    若处。又近聚落音声愦闹妨修定意。是故须
    在阿兰若处。言冢间者冢间多有死尸烂坏
    [月*逢]胀臭秽。睹之易入不净观门。故在冢间。又
    复冢间死尸破坏虫食火烧分离散灭。睹之
    易入无常观门。故在冢间。又复冢间骸骨分
    散。睹之易入空无我观。故在冢间。言树下
    者。前在冢间观察死尸得道事辨。故舍冢间
    来至树下。又前冢间取死尸相。然彼多有哭
    泣等声妨修正观。故来树下系念思察。又树
    荫覆事同半舍。安身修道。故在树下。又佛
    贤圣得道证果多皆依树。故在树下。露地坐
    者树下荫湿久居致患。故至露地。又复树下
    着树心生。或复分别此好彼恶。为除是患故
    须舍树来至露地。明了显现所为无碍。故在
    露地。又复露地月光明照心想明净易入空
    定。故在露地。言常坐者四威仪中。行立太苦
    卧则太乐。坐离二边堪能长久。故须常坐。又
    复行立心则掉动难可摄持。卧则昏沈多入
    睡眠离沈掉。故须常坐。又求道者大事未
    辨诸烦恼贼常伺人便。不宜安卧。故须常坐。
    又复坐中多有成辨。食易消化气息调和。故
    须常坐。言随坐者随有草地得处便坐。故曰
    随坐。随别细分有此十六。经论就此隐显离
    合宣说十二。相状如何。依四分律衣中立二。
    食中立四。处中立六。合为十二。衣中二者。
    一者纳衣。二着三衣。余皆不论。食中四者。
    第一乞食。第二不作余食法食。三一坐食。四
    一揣食。次第乞者乞食中收。中后不饮浆者
    一坐中摄。故不别论。处中说六备如上辨。
    依涅??经衣中立三。食中立三。处中立六。
    合为十二。衣中三者。一着粪衣。二着毳衣。三
    畜三衣。余皆不论。食中三者。所谓乞食一坐
    一揣。余皆不说。次第亦是乞食中收。不作余
    食及中后不饮浆一坐中摄。故不别论。处中
    六者备如上辨。依大智论亦说十二。与前
    复异。依彼论中就衣立二。一着纳衣。二着三
    衣。与四分同。食中立五。一者乞食。二次第
    乞。三一坐食。四节量食。五中后不饮浆。不作
    余食法摄入一坐食。更不别立。处中说五。除
    却随坐。余经论中更应有异。自所未见。皆是
    圣说。趣行皆得(此一门竟)。次须约对四圣种法辨
    其同异。四圣种者。一粪扫衣。二是乞食。三
    树下坐第。四有病服陈弃药。广如上辨。圣种
    头陀两门相对同异有三。一是圣种亦是头
    陀。谓粪扫衣乞食树下坐。此能生圣名为圣
    种。住此能破衣食等欲。故名头陀。此粪扫衣
    即摄纳衣及与毳衣。此乞食中摄次第乞。其
    树下坐摄兰若处。二是圣种而非头陀。谓陈
    弃药。彼陈弃药病者所须。病者不能头陀
    苦行。是故不说为头陀法。三是头陀而非圣
    种。谓畜三衣一坐食一揣食不非时饮浆冢
    间露地常坐随坐。何故此等不名圣种。夫圣
    种者一切出家通行之法。诸出家者悉皆受
    行。头陀唯是精上苦行。精上苦行上人所修。
    唯畜三衣一坐食等是苦行法。上人所行中
    下不堪。是故说之以为头陀不名圣种。头陀
    之义略之云尔
      十二巧方便义
    十二巧便如地持说。行修善巧故曰方便。随
    别泛论方便有四。一进趣方便。如见道前七
    方便等。二权巧方便。如二智中方便智等。实
    无三乘。权巧为之。三施造方便。如说方便波
    罗蜜等。凡所为作善巧修习故曰方便。四集
    成方便。诸法同体巧相集成。一备一切一切
    成一。故曰方便。故地经中说六相门以为方
    便。又彼论言。此法巧成名方便矣。今此所
    论是其第三施造方便非余三种。就施造中
    别有三种。一教道方便。于世所行巧能修习。
    二证道方便。能舍情相证入实际。故彼地经
    第八地中。宜说证道以为善集慧方便矣。三
    不住方便。于中曲三。一空有相对以明方便。
    在有不染。常能入空。入空不证。常能随有。如
    七地说有此善巧。故曰方便。二染净相对不
    舍世间而常涅??。得大涅??不舍世间。故曰
    方便。三自他相对不舍自利而常利他不舍
    利他而常自利行无偏着。故曰方便。今此所
    论是其初门教道方便。教道行中广略不定。
    今据一门且说十二。名字是何。如彼论说。
    起内佛法有六方便。外成众生有六方便。起
    内六者。一悲心顾念一切众生。此即是其念
    众生心。悲念众生云何得名内起佛法。由化
    众生自成佛法。故念众生而得名为内起佛
    法。二犹诸行如实了知。此即是其厌有为
    心。谓知生死有为诸行无常苦空无我等过
    而生厌离。三无上菩提之智。此即是求一切
    智心。此三行本。后三依前以显方便。四依念
    众生舍离生死。依念众生应在生死。何故舍
    离。此是菩萨方便故尔。云何方便依念众
    生欲为济拔。自我不出生死之苦无由能度。
    故依愿念疾舍生死。此依初心而说方便。五
    依诸行如实了知。以无染心轮转生死。于有
    为行如实了知应舍生死。何故轮转。亦以菩
    萨方便故尔。云何方便。由知生死虚妄无实
    故。能无染常处其中。此依第二而说方便。六
    依求佛智炽然精进。佛由勤成故起精进。此
    依第三而说方便。外成众生六方便者。一以
    少善根得无量果。所谓菩萨教下众生。以少
    财物施下福田。用此少善回求菩提一切种
    德。以回向故令彼少善得无量果。如施既然。
    余行皆尔。二少方便生无量善。于中有二。一
    教众生舍邪归正。二教众生舍小归大。此二
    之中各有多门。备如论说。不可具列。此前二
    种化他行。中起行善巧。三坏法众生除其暴
    虐。此他生信。四处中众生令入佛法。此法
    此他生解。五已入众生令其成就。此他起
    行。六已熟众生令得解脱。此化得果。此后四
    种化他行中摄人善巧。就后四中别有六种
    巧方便行。能令众生怀法除害乃至解脱。一
    随顺方便。善随众生辨释法义令其悟入。二
    立要方便。众生有求要令修善。三报恩方便。
    菩萨先习曾施恩众生。彼来求报。菩萨不
    受。劝令修善。四异相方便。若诸众生无所须
    欲。菩萨欲摄先共为友。劝令修善。彼人不从。
    菩萨示现?责等相。令修善法。五逼迫方便。
    菩萨为王或为尊主。于已所摄人民眷属逼
    令修善。六清净方便。八相成道说法度人。十
    二方便略辨如是
      十三住义七门分别(列名辨相一 渐顿二 约约修分别三 约行分别四 八法摄住五 修成分齐六 治断分齐七)
    第一列名并辨其相。十三住义出地持论。行
    成之处名之为住。又成不退亦名为住。住义
    开合广略不定。今据一门且论十三。名字是
    何。一种性住。所谓习种及与性种。佛建立
    坚固不坏。名种性住。二解行住。谓解行地。
    于出世道正观修行趣入不退。名解行住。三
    欢喜住。谓净心地。出世真证菩提心生。坚住
    不退自庆所得。名欢喜住。四增上戒住。谓离
    垢地。净戒具足微过不犯。名增上戒住。五
    增上意住。所谓明地。定心殊胜名增上意住。
    六菩提分法相应慧住。所谓炎地。观察三十
    七道品法名菩提分相应慧住。七谛相应增
    上慧住。谓难胜地。善观四谛相相名谛相
    应增上慧住。八缘起相应增上慧住。谓现前
    地。善能观察十二缘法故曰缘起相应慧住。
    九有行有开发无相住。谓远行地。有功用行
    共相开发名有开发。寂用俱行离于有无间
    隔之相名无相住。十无行无开发无相住。谓
    不动地。报行纯熟无功用行共相起发名无
    行无开。远离间隔功用之相名无相住。其第
    十一名无碍住。谓善慧地。能以四十无碍辨
    才说法利他名无碍住。其第十二名最上住。
    谓法云地。学行穷满故曰最上。其第十三名
    如来住。果德穷满出离清净名如来住(此一门竟)
    次就顿渐分别诸住。如地持说。前菩萨住渐
    次清净。后如来住顿得清净。教行顿成名为
    顿得。证行顿显名为清净。何故而然。彼菩萨
    地一一位中所治障品品别无数。多时渐断
    方乃穷尽。为是渐净。障佛之障局唯一品。金
    刚心中一无碍道断之毕竟。种智起时一切
    顿净更无多品。故不渐净。是为菩萨如来地
    别(此二门竟)。次约修辨。如地持说。种性解行名无
    相修方便。渐学破相趣入出世。彼欢喜住乃
    至缘起相应慧住。得无相修正能破相证入
    无为。二无相住无相住无相修净。得无生
    忍知一切法本不起故。无碍至佛无相修果。
    依前离相成诸德故(此三门竟)。次就行论。如地持
    说。种性解行修习小行。有断行不定所得有
    退。起行局狭故名为小。不能常行说为有断。
    行心不坚故名不定。逢缘退失名有退转。欢
    喜乃至缘起慧住修习广行。不断决定所得
    不退。此诸住中各于一行备一切行。故名为
    广。恒作不住。名为不断。行心牢固称曰决
    定。缘不能败名不退转。有行有开乃至最上
    修无量行。不断决定所得不退。此诸住中各
    能于彼一切行中备具一切名无量行。余不
    断等备如前释。彼如来住成就无量不断决
    定不退之果(此四门竟)。次以八法摄十三住。如地
    持说。言八法者。一信二闻三思四者净心五
    初修慧行六修慧广七修慧果成八毕竟出
    离。云何摄住。种性解行修习信心。于解行中
    成就闻慧思慧思惟。初入欢喜名为净心。欢
    喜地满名修慧行。离垢已上名修慧广。不动
    已上名修慧果成。佛地名为毕竟出离(此五门竟)
    第六明其修成分齐。如地持说。种性至佛
    要经三大阿僧只劫。减即不成。初阿僧只种
    性及与解行住过得欢喜地。第二僧只欢喜
    乃至有开发过得无开住。第三阿僧只无开
    及与无碍住过得最上住。阿僧只者是外国
    语。此名无数。如华严中大数有其一百二
    十。此第一数。然劫有三。一者日月岁数无量
    名阿僧只劫。二中劫无量名阿僧只劫。如贤
    劫等。此劫大小如龙树说。四十里城满中芥
    子。木概令平。百年去一。其芥子尽劫犹不
    尽。四十里石。天衣三铢百年一拂。其石皆
    尽劫犹不尽。三大劫无量名阿僧只。如杂心
    说。彼贤劫等六十四劫名为大劫。何故定言
    六十四乎。劫有三种。谓水火风。如是彼三
    劫中火多水次风为最少。七火一水七水一
    风。如是凡经七七火劫一七水劫。于彼最后
    水劫之后更经七火方有一风。为是合有六
    十四劫。亦可。如彼贤劫之流。数至僧只名一
    大劫。若论中劫始从种性至初地。时已过无
    量阿僧只劫。不得言一。语其大劫唯一僧只
    不得过多。余亦如是(此六门竟)。次明诸住断障分
    齐。如地持说。障别有二。一烦恼障。所谓四
    住。二者智障。所谓无明。彼烦恼障有三处过。
    从初乃至欢喜住。时增上及中恶趣烦恼一
    切出过。烦恼障中中上二品能发恶业受恶
    道身。是故名为恶趣烦恼。种性已上渐次断
    除欢喜时尽。欢喜乃至无开发住下品烦恼
    皆悉出过。无开乃至最上住时烦恼习气一
    切出过。入如来住智障亦三。一者皮障?品
    无明。障彼菩萨?品法身。如似世人皮中之
    患故曰皮障。二者肤障中品无明。障彼菩萨
    中品法身。如似世人肤中之患故名肤障。三
    者骨障微细无明。障彼菩萨微细法身。如似
    世人骨中之病故曰骨障。初至欢喜断尽皮
    障。欢喜乃至无开发住断尽肤障。无开乃至
    如来住时断尽骨障。问曰。何故烦恼障中微
    细习气十地出过。智障之中微细之者佛地
    始过。释言。四住浮?易离。是故先过。无明
    难尽。是故后过。又问。何故烦恼障中三品之
    外别须断习智障不尔。释言。烦恼性是起惑。
    是故宣说细者为习。无明性是微细之惑。细
    者是地故不名习。若说?家残余名习。亦得
    无伤。故地持中说佛烦恼智障习断。十三住
    义辨之略尔
      离十四垢业义
    离十四垢业如长阿含善生经说。名字是何。
    离四结业不于四处作诸恶行。离六损财法。
    是为十四。离四业者离杀盗?H及与妄语。是
    其四也。身口业道具有七种。以何义故偏防
    此四。以此四中贪通重罪故偏说之。又此十
    四者在家业行。在家之人能防此四。余口业
    道不能防禁。故不说离。故论说言。出家之人
    尚不能离。何况在家。又绮语等不应法故皆
    妄语摄。故不别论。不于四处作恶行者。爱处
    恚处痴处怖处不依此处而起恶行。离六损
    财者。一不耽酒。二不博戏。三不放荡。四不
    迷伎乐。五不恶友相同。六不懈惰。说彼耽酒
    有六种失。是故须离。一者失财。二者生病。三
    意斗诤。四恶名流布。五?怒暴生。六智慧目
    损。博戏之失亦有六种。故应舍离。一财物耗
    尽。二虽胜生怨。三智者所啧。四人不敬信。
    五为人疏外。六喜生智盗窃。放荡之失亦
    有六种。是故须离。一不自护身。二不护资财。
    三不护子孙。四常自惊惧。五诸苦恶法常自
    缠身。六喜生虚妄。迷于伎乐亦有六失。故须
    舍离。一者求歌。二者求舞。三求琴瑟。四波内
    卑。五多罗??。六首呵那。此后三种经中不翻。
    不知是何。恶友相得亦有六种。是故须离。一
    方便生欺。二好喜屏处。三诱他家人。四图
    谋他物。五财利自向。六好发他过。懈惰之失
    亦有六种。故应舍离。一者富乐不肯作务。二
    者贫穷不肯?バ蕖H?吆?辈豢?バ蕖K恼?br> 热时不肯?バ蕖N逭呤痹绮豢?バ蕖A?呤?br> 晚不肯?バ蕖J俏?独胧?墓敢怠5爻炙??br> 义当此(矣)
      离隐六方离四恶友摄四善友义
    此义亦出长阿含中善生经矣。先明远离隐
    覆六方。罗悦城中有长者子。名曰善生。父祖
    相承恒于清且沐浴香汤礼事六方。令彼方
    神来护家业。所作谐偶值佛出世。诣佛请问。
    贤圣法中有是法不。佛时答曰。贤圣法中亦
    有六方。但不同汝。即为说偈。父母为东方。
    师长为南方。妻子为西方。亲族为北方。仆使
    为下方。沙门为上方。诸有长者子礼敬于诸
    方。敬顺不失时死皆得生天。惠施及?^语利
    人多所益。如彼经说。敬东方中。子于父母五
    事敬顺。一者供奉使无违失。二凡有所为先
    白父母。三父母所为敬顺不违。四父母止令
    不敢违背。五不断父母所作正业。子于父母
    如此敬事则令彼方安稳无忧。父母于子五
    事敬视。一者制子不听为恶。二者指授示其
    善恶。三者慈爱入骨彻髓。四者为子求善婚
    娶。五者随时供给所须。敬南方中。弟子于师
    五事敬顺。一给侍所党。二礼敬供养。三尊
    重戴仰。四师有教敕随顺无违。五从师闻法
    善持不忘。师长亦以五种之事敬视弟子。一
    顺法调御。二诲其未闻。三随其所闻令善解
    义。四示其善友。五尽以所知诲授不吝。敬西
    方中。夫之敬妻亦有五事。一相待以礼。二威
    严不越。三衣食随时。四庄严以时。五委付家
    内。妻以五事恭敬于夫。一者先起。二者后
    坐。三者和言。四者敬顺。五者先意承问所在。
    敬北方中。人须五事尊敬亲族。一者给施。
    二者善言。三者利益。四者同利。五不欺诈。亲
    族亦须以其五事亲敬于人。一者为护放逸。
    二为护失财。三为护恐怖。四屏相教诫。五常
    相称叹。事下方中。主于仆使五事将顺。一随
    能而使。二饮食随时。三赐劳随时。四病与医
    药。五从其求暇。仆使亦以五事事主。一须早
    起。二为事周容。三不与不取。四作务以次。
    五称扬主名。事上方中。檀越须以五种之事
    供奉沙门婆罗门等。一身行慈。二口行慈。三
    意行慈。四以时施。五问不遮止。其诸沙门婆
    罗门等须以六事教授檀越。一者防护不令
    为恶。二指授善处。三教怀善心。四未闻者使
    闻。五已闻者令解。六开示正路。如是敬事能
    令诸方安稳无忧(此一门竟)。次明远离四种恶友。
    如彼经说。有四怨。如亲应当觉知。一畏伏友
    畏而伏从。实无诚心。此据其意。二美言友
    言顺心乖。此据其口。三敬顺友形诈亲附。内
    无实心。此据其身。四者恶友恶事相伴。畏伏
    有四。一先与后夺。畏时则与不畏还夺。二与
    少望多求取无厌。三畏故强亲。四为求离苦
    诈亲附。美言有四。一善恶斯从。二有难舍
    离。三外有善来蜜而止之。四见有危事便相
    诽谤。敬顺有四。一者先诳。二者后诳。三者现
    诳。四见有小过便加杖之。恶友有四。一饮酒
    时为友。二博戏时为友。三?H逸时为友。四
    歌舞时为友。此皆须离(此二门竟)。下次明其摄四
    善友。如彼经说。四亲应当亲之。一止非友恶
    事相止。此据其口。二慈愍友苦事相怜。此
    据其意。三利人友益事与人。四同事友好事
    相助。此二据身。止非有四。一见人有恶则能
    遮止。二示人正直。谓教正理。三慈心愍念善
    言诲诱。四示人正路教修出道。慈愍有四。
    一见利代喜。二见恶代忧。三称誉人德。四
    见人说恶便能抑制。利益有四。一者护人不
    令放逸。二者护人使不失财。三者护人使不
    恐怖。四者屏相教诫。同事有四。一者为彼不
    惜身命。二者为彼不惜财宝。三者为彼济其
    恐怖。四屏相诫。约离隐方等略辨如是
      十四化心义六门分别(释名辨相一 就处分别二 三性分别三 得舍成就四 化事差别五 大小不同六)
    第一门中释名辨相。无而忽起名之为化。起
    化之意名为化心。化心不同。宣说十四。或说
    二十。小乘法中宣说十四。大乘法中宣说二
    十。言十四者。初禅有二。一者初禅化。二者初
    禅为欲界化。二禅有三。一者二禅为二禅化。
    二者二禅为初禅化。三者二禅为欲界化。三
    禅有四。当地有一。下地有三。四禅有五。当地
    有一。下地有四。良以小乘于上地度不能现
    化故唯十四。言二十者。菩萨依于四禅发通。
    一一皆能为五地化。所谓欲界乃至四禅故
    有二十。良以菩萨神通自在故能如是。名数
    既然相状如何。有人依禅修得通竟。欲起化
    事先作是念。我当化作如是事。从此心后入
    于定中自然现化。名为化心。名相如是(此一门竟)
    次就处论。处别有二。一所依处。唯四禅不
    在余地。何故而然。欲界无定。故不起化。设有
    起化但是生慧。四空地中心志微劣。又不缘
    色为是不起。色界地中余眷属定支因不具
    无多力用。所以不起。是故但依四根本禅。故
    论说云。五通在四禅。根本非余定。就四禅
    中依如小乘初禅有二。二禅有三。三禅有四。
    四禅有五。备如前列。大乘法中各具五化。亦
    如上说。二化现处。依如小乘。欲界初禅并皆
    有四。所谓有彼四禅地化。二禅有三。当地
    有一。上地化心有其二种。三禅有二。当地有
    一。上地有一。四禅唯一当地之化。上能化下。
    故下转多。下不化上。故上渐少。若依大乘
    五地之中各各备有四禅之化。问曰。欲界二
    禅化心与彼初禅初禅化心何者为胜。若依
    小乘互有胜劣。欲界地中二禅之化去远故
    胜。能到二禅初初禅地中初禅之化处上故
    胜。若依大乘初禅地中初禅之化一向是胜。
    以处上故。去则与彼欲界地中二禅之化近
    远相似。同能往至一切地故。初禅二禅相望
    既然。余地相望义皆同尔。问曰。上禅起下化
    心。为属下地为属上禅。释言。属下。若尔依于
    上地眼根见下色时。所生眼识应属下地。释
    言。不类。云何不类。解有两义。其一义者。依
    于上禅起下化心。即与下地起作之心?细
    相似。故属下地。上地眼根见下色时。所生之
    识不与下同。故不属下。第二义者。六通之中
    唯有身通能变能化。化有二能。一者能起异
    时作用。化主虽灭留化如故。如佛灭后余留
    影像住罗刹崛。母从天来起坐说法。诸罗汉
    等身虽灭度余留化火焚烧己身。二异处作
    用。依上发通。起下化心。余通之中悉无变化。
    不能起彼异地作用。上眼见色时。所生之识
    不属下地。耳识亦尔(此二门竟)。次就三性分别化
    心。化有二种。一生慧化。如似魔王作化佛像。
    如是一切。二修慧化。依禅发通依通起化。生
    慧之化是报无记。修慧之化论说不同。若依
    ?酬纪ㄌ迨巧啤;?奈藜恰3墒捣ㄖ蟹瞧??br> 昙利他心起。云何无记。当知化心一向是善。
    大乘法中义有两兼。若论世俗等智起化与
    ?酬纪?9实爻种兴滴?藜腔???R烊缡?br> 智记一向是善(此三门竟)。次明得舍成就之义。先
    论其得。先无今有名之为得。得有二种。一离
    欲得。凡夫二乘断欲界结得初禅时。顿得初
    禅二种化心。一当地化二下地化。如是次第
    乃至断彼三禅结时。顿得四禅五种化心。当
    地中一下地中四。菩萨之人断彼欲结得初
    禅时。顿得初禅五种化心。当地中一他地中
    四。乃至四禅类亦同尔。二者生得。有漏之法
    生上失下。退生之时还得本法名为生得。凡
    夫之人从无色退生四禅时。顿得四禅五种
    化心。当地中一下地中四。生三禅时。顿得三
    禅四种化心。乃至生彼初禅之时。顿得初禅
    二种化心。声闻缘觉无退生义。为是不论。菩
    萨生上不失下法。故无生得。何但生上不
    失下法。乃至得彼大涅??果不舍世事。故经
    说言。不舍世间得大涅??。不断烦恼而入涅
    ??。恼尚不断况余功德。次论舍义。先有今失
    名之为舍。舍有二种。一者退舍。声闻凡夫从
    彼初禅退起欲界烦恼之时。并失初禅化心。
    乃至退起三禅结时。顿失四禅五种化心。菩
    萨退时地地失五。二者生舍。声闻凡夫生上
    地时失下化心。名之为舍。生二禅时顿失初
    禅二种化心。乃至生彼四空地时顿失四禅
    五种化心。次论成就。有而不失名为成就。依
    如?酬加新┲?āT谙鲁缮仙喜怀上隆R允?br> 义故凡夫二乘身在欲界及初禅地。各成四
    禅化心。在二禅中成上二禅三种化心。下
    皆不成。身在三禅成上三禅二种化心。在
    第四禅唯成四禅一种化心。菩萨之人身在
    欲界乃至非想皆成一切。以不失故(此四门竟)。次
    明化心所作之事。如地持说。要略唯三。一者
    化身。所谓化现众生色像。二化境界。化为外
    事色香味等。三者化声。化身之中约形分四。
    约处论八为事亦八。约形四者如地持说。一
    似自身。化主为人。化人似己。天龙等形类皆
    同尔。二者不似自身。天为人。止亦化为人。
    不似自身。等亦然。三化似他身。他人是
    人。化人似彼。天等亦然。四者不似他人。是
    人还化作人而不似彼。天等亦然。约处八者
    如杂心说。一化作自身住于自地。二化作
    他身住于自地。三化作自身往至他地。四化
    作他身往至他地。是义云何。化主身在初禅
    之中化作初禅自身他身。即住初禅以为初
    二。化作初禅自身他身。往下欲界以为后二。
    身在初禅为化既然。乃至身在四禅亦尔。此
    初四竟。五者化作他地自身即住他地。六者
    化作他地他身即住他地。七者化作他地自
    身往至自地。八者化作他地他身往至自地。
    是义云何。化主身在欲界之中依彼初禅而
    起化心。即名初禅以为自地。名欲界处以为
    地他。以是义故。化作欲界自身他身住于欲
    界名住地他。以为前二。持此二化往至初禅
    名至自地。以为后二。欲界初禅相望既然。诸
    地相望类皆同尔。为事八者如龙树说。一能
    作小。二能作大。三能作轻。四能自在大为小
    等。五能作为有力之主。六能远到。七能动地。
    八随意所欲尽皆能得化身如是。次明化境。
    于中有二。一者化作自地之中一切境界。二
    者化作他地之中一切境界。次明化声。化声
    之中要略唯二。一内二外。作众生声名之为
    内。作余一切草木声名之为外。内中约人分
    之为四。一者化作自相似声。二者不似。三者
    化作他众生声。四者不似随相有七。如地持
    说。一妙音具足。二广音具足。三从自起。四
    从他起。五无所从起。六说正法。七随事教
    啧。一一广辨如地持论。作外声中事别无
    量。不可具论(此五门竟)。次明大小不同之义。不
    同有六。一缘心不同。小乘法中攀缘心化。凡
    所化现作意而起。大乘法中始修作意终成
    不作。无心分别。慈善根力令诸众生自然见
    故。二多少不同。声闻之人一心一化不能无
    量。菩萨一心能为法界一切色像及一切声。
    三宽狭不同。声闻但能一世界化。菩萨不尔。
    一切世界悉能现化。四所至不同。声闻现化
    于一佛国不至他界。菩萨现化至无量界。如
    彼维摩遣化菩萨至香积等。第五有心无心
    不同。声闻缘觉虽化为人于中无心。佛及菩
    萨为化有心。故涅??云。化无量人各令有
    心。良以佛心遍一切处故化有之。六虚实不
    同。声闻缘觉虽复化作衣服等事不得实用。
    诸佛菩萨所为化事即得实用。如地持说。化
    心如是

    大乘义章卷第十五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