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藏经阁!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藏 > 大乘义章 >
  • 大乘义章卷第十二

    净法聚因法中。此卷有三十一门(五愿义 五戒义 五品十善义 五停心义 五圣支定义 五圣智三昧义 五智义 五忍义 五种菩提义 五种方便义 五种善法义 五行义 五生义 五无量义 五德举罪义 五种教诫义 六波罗蜜义 六念义 六种决定义 六妙行义 六种善法义 六和敬义 六修定义 六三昧义 六摄义 七善律仪义 七净义 七财义 七种大乘义 七地义 八戒齐义)
      五愿义
    五愿之义出地持论。求义名愿。愿别不同。
    一门说五。五名是何。一发心愿。二者生愿。
    三境界愿。四平等愿。五者大愿。五中初一是
    自利愿后四利他。发心愿者。菩萨自为发菩
    提心求大菩提名发心愿。后利他中言生愿
    者。求利他身。为众生故愿未来世随善趣生
    以道益物。名为生愿。问曰。何故不愿恶趣。释
    言。愿心有其二种。一为拔苦愿生恶道。二为
    授善愿生善趣。善趣众生堪受道故。境界愿
    者。求利他智。愿未来世成就五种无量之智。
    正知五种无量境界名境界愿。五无量者。一
    众生境无量。二世界无量。三法界无量。四调
    伏界无量。五调伏界方便界无量。此义如后
    五无量中具广分别。平等愿者。求利他行。
    愿未来世一切菩萨四摄之行平等成就名平
    等愿。言大愿者。正求利他。愿未来世于众生
    以四摄法平等饶益。名为大愿。故论释言。
    大愿者即平等愿。用前等行广利人故。五愿
    如是
      五戒义五门分别(列名解释科简?立一 遮性分别二 得有分别具三 就时分别四 约就人趣形报分别五)
    言五戒者。所谓不杀不盗不邪?H不妄不饮
    酒是其五戒也。此五能防故名为戒。前三
    防身。次一防口。后之一种通防身口。护前四
    故。问曰。身中打缚等事并是不善。何不说
    离。释言。打缚是杀眷属。但言离杀则已具摄。
    故不别论。又此过轻世人难持。故不说离。问
    曰。离杀离盗之中不言离邪。离?H之中偏言
    离邪邪。释言。杀盗唯邪无正。有皆须离。是
    故不须以邪别之。?H则不尔。有正有邪。自妻
    为正。侵他为邪。为简正?H故说不邪。问曰。何
    故余戒法中有?H皆离。五戒之中偏离邪?H。
    释言。五戒被在家者。在家之人自妻难断故
    偏离邪。又成实言。若?H自妻不堕地狱。
    是故简之偏言离邪。问曰。八戒亦被在家。
    以何义故有?H皆离。不说离邪。释言。八戒是
    在家人持出家法。故似出家者有?H皆离。又
    复八戒时短易持有?H皆离。五戒尽形时久
    难持。故偏离邪。以难持故。乃至在家初果
    圣人亦不能离。问曰。口过乃有四种。以何义
    故偏离妄语不离余三。龙树释言。妄语重故
    偏说离之。又复妄语故作心起。余则不定。或
    有故作。或不故作。又复妄语摄余口过。两舌
    等罪不应法故皆名妄语。若说离妄余者皆
    随故不别论。又两舌等在家难持故不说离。
    故杂心言。出家之人尚不能离。况在家者。问
    曰。饮酒不恼众生。何故须离。论言。饮酒是
    放逸门多生罪过。是故须离。问曰。一切歌舞
    等事何不说离。以过微故又。在家者难常
    持故。所以不说(此一门竟)。次辨遮性。五中前四远
    离性罪。后之一戒防禁遮恶。前离性罪是其
    戒体。后离遮恶是助戒法。又前戒体是其所
    护。后一助法是其能护。所护如果。能护之者
    如似园墙论说如是(此二门竟)。次辨得戒。有分
    有具。有人说言。五戒之法具受乃得。有人宣
    说。不具亦得。若依?酬季呤苣说谩7质懿?br> 得。门曰。若言具受得者是义不然。如经中
    说。优婆塞义差别有五。一者一分。二者小分。
    三者多分。四者具足。五者断?H。若具受得
    云何得有一分等异。?酬际脱浴4司莩种行?br> 说一分小多分等。不关受事。于五戒中具受
    得竟。若于一戒名为一分。若持二戒名为小
    分。若持三四名为多分。若具持者名为具足。
    若于自妻亦不?H者名为断?H。若依成实
    分受亦得。量其分齐或受一二乃至具足。故
    彼论言。随受多小皆得。据极说五。以分
    得故经中宣说一分多分乃至断?H。大智论
    中同成实说(此三门竟)。次辨时分。于中有二。一
    约要期以辨时分。二约法辨时。言约要期辨
    时分者。要期有三。一者要期尽一日夜。所谓
    八戒。二者要期尽于一形。所谓五戒出家戒。
    等三者要期尽未来际。谓菩萨戒。言约法者
    如?酬妓怠S蟹鸱ㄊ笔芙湓虻谩N奘辈坏谩?br> 以戒必依佛法受故。若先受得佛法虽灭成
    就不失。成实法中乃至法灭人十岁时受戒
    亦得。问曰。尔时既无佛法。依何受得。释言。
    尔时虽无人授但自要期。结誓断恶亦能得
    之(此四门竟)。次就人趣形报分别。趣谓五趣。依如
    ?酬嘉褰湮ㄔ谌颂熘惺堋2辉谟嗳ぁ3墒?br> 法中人天鬼畜一切皆得。趣别如是。言就人
    者。依如?酬挤鸬茏拥鹊檬艽私洹M獾啦坏谩?br> 成实法中外道亦得。阿含经中宣说。外道
    得受八戒。当知五戒亦应得受。涅??经说。供
    养外道持戒之者得无量报。明亦得受。人别
    如是。言就形者。依如?酬寄信?檬堋S嘟?br> 不得。依如成实律仪品中黄门无根不能男
    等皆得之。不局男女。五戒之义略辨如是
      五品十善义四门分别(一释名 二开合辨相 三约就人位辨其通局 四所治同异)
    第一释名。五品十善出地经论。顺义名善。顺
    有三种。一顺益上升名之为善。若从是义下
    极三有人天善法齐名为善。二顺理名善。谓
    无漏行。若从是义下极二乘所修善法皆名
    为善。同顺理故。三体顺名善。谓真识中所
    成行德。相状如何。法界真性是己自体。体性
    缘起集成行德。行不异性。还即本体。即如不
    乖称曰体顺。若从是义唯佛菩萨体证真行
    是其善也。良以所对恶有三故善分此三。言
    三恶者。一违损名恶。若从是义唯三涂因及
    人天中别报苦业是其恶也。翻对此故宣说
    初善。二违理名恶。取性心中所造诸业皆违
    法理同名为恶。若从是义上极凡夫有漏善
    业犹名为恶。翻对此故说第二善。三体违名
    恶。一切妄心所起诸业违背真体同名为恶。
    若从是义上至三乘缘照无漏齐名为恶。妄
    心起故。翻对此故说第三善。名义如是(此一门竟)
    次第二门开合不定。总唯一善。简凡异圣。分
    之为二。圣别大小。通凡说三。小中开分声
    闻缘觉。二种善异。通余说四。大中离其佛与
    菩萨。两种善别。通余说五。凡中别分人天善
    异通余说六。广则无量。今据一门且论五种。
    开合如是(此二门竟)。次约人位辨其通局。人有五
    阶。所谓凡夫声闻缘觉菩萨及佛。通局如何。
    善有二种。一者善法。二者善行。此二何别。别
    有四种。第一义者。法通理事。行唯在事。第二
    义者。法通有情及与非情。行唯在有情。第三
    义者。法通善恶及与无记。行唯是善。第四义
    者。法通自他行唯局别。法云何通。他人所
    行得为己法己之所行得为他法。行云何别。
    己行不得说为他行。他行不得说为己行。有
    斯差异故分两门。今先就法辨其通局。义别
    有四。一随人别分。凡夫善法唯就凡说。乃至
    佛善唯就佛说。无相通理。二简胜异劣。于
    此门中下不兼上。上得兼下。以是义故凡夫
    最劣。唯有凡善无余四种。声闻次胜。其有声
    闻凡夫善法无余三种。缘觉转胜。具有缘觉
    声闻凡夫三种善法无余二种。菩萨具四。无
    其佛善。如来具足一切善法。三简大异小。凡
    夫二乘是其小故下不兼上上得兼下。备如
    向辨。菩萨及佛是其大故并皆具足一切善
    法。精?为异。以并具故。二地菩萨摄五十
    善为善摄善戒。四就实通论。凡夫二乘菩
    萨及佛一切皆具五品善法。此就真实如来
    藏中十善法门以论具矣。凡夫心中即具法
    界一切善法。今虽未现法实常有。二乘亦然。
    菩萨小见。至佛圆见。良以法界无增减故一
    切皆具。法之通局辨之?尔。次就善行以论
    通局。于中有三。一随人别分。二简胜异劣。三
    简大异小。与前法中初三相似。行唯在事不
    同法。故阙无第四凡圣皆具。通局如是(此三门竟)
    次明所治同异之义。五品十善所治之障义
    有同异。所言同者。莫不皆离十不善业。所治
    既同。何缘得分五品善别。释言。离之有远
    有近。故得分为五品善别。凡夫十善离之最
    近。乃至佛善去之最远。所言异者。凡夫十
    善正离业道。余之四种离业根本。五住烦恼
    是业根本。声闻缘觉同治四住。声闻解劣见
    法?昧。所治不精。缘觉智胜见理深明。所断
    精尽。菩萨及佛同灭无明。菩萨智浅离之未
    穷。佛智圆极断之毕竟。有此差别故分五品。
    五品十善辨之略尔
      五停心义四门分别(一释名辨相 二治患不同 三三善分别 四就地分别)
    就初门中先释其名。后辨其相。名字是何。一
    不净观。二慈悲观。三因缘观。四界分别观。
    五安那般那观。此五经中名五度门。亦曰停
    心。言度门者。度是出离至到之义。修此五观
    能出贪等五种烦恼到涅??处。故名为度。又
    断烦恼度离生死亦名为度。通人趣入。因之
    为门。言停心者。停是息止安住之义。息离
    贪等制意住于不净等法。故曰停心。名字如
    是。相状云何。不净观中略有二种。一厌他身
    观他不净。二厌自身观自不净。观他身中有
    其九相。一者死相。二者胀相。三青瘀相。四脓
    烂相。五者坏相。六者血涂相。七虫敢相。八
    骨锁相。九离坏相。大智论中加一烧相少
    一死相。此义如后九相章中具广分别。观自
    身中有五不净。如大智论说。一种子不净。
    是身过去结业为种。现以父母精血为种。二
    住处不净。在母胎中生藏之下熟藏之上两
    界之间安置己体。三自相不净。是身具有九
    孔常流。眼出眵泪。耳出结[月*宁]。鼻中出?ⅰ?诔?br> 延吐。大小便道流出屎尿。四自体不净。是
    身具有三十六物所共合成。如大智论说。一
    发。二毛。三爪。四齿。五皮。六肉。七骨。八髓。
    九筋。十脉。十一牌。十二肾。十三心。十四肝。
    十五肺。十六大肠。十七小肠。十八胃。十九
    胞。二十屎。二十一尿。二十二垢。二十三汗。
    二十四泪。二十五结[月*宁]。二十六?ⅰ6??咄佟?br> 二十八脓。二十九血。三十黄阴。三十一白阴。
    三十二肪。三十三[月*(冉-土+二)]。三十四脑。三十五膜。三
    十六精。于此门中要唯二种。一皮等观。二除
    去皮肉为白骨观。骨观有三。如?酬妓怠R?br> 者始业观察自身。从头至足除去皮肉作其
    骨相。二已习行观彼骨锁。以渐宽广周满大
    地。又观彼骨展转相对大风飘搏变为雪聚。
    修此骨相极令纯熟不作心想任运现前。三
    思惟已度于彼骨锁。以渐略之还至自身。于
    其所缘清净寂静唯观一色。此是第四自体
    不净。五终竟不净。此身死已埋则成土。虫?n
    成粪。火烧成灰。究竟推求无一净相。名终竟
    不净。慈悲观者。普缘众生作其与乐拔苦之
    想名慈悲观。于中广有七品修习。如前四无
    量章中具广分别。因缘观者。于彼生死十二
    因缘分别观察。是观不同。略有二种。一顺。
    二逆。逆顺不同略有两门。一前后分别。从前
    向后次第观察名为顺观。从后向前次第推
    之名为逆观。二空有分别。有观名顺。顺法相
    故空观名逆。逆诸法故。五度门中因缘观者。
    就初门说。界分别者。依如?酬嘉??绻勖?br> 界分别。言六界者。一地。二水。三火。四风。五
    空。六识。如论中释。地为水界润故不相离。
    水为地界持不流散。火成熟故不淤坏。风动
    飘故得增长。以空界故食等出入。识界合故
    有所造作。此六差别无我人故。若依涅??
    经观十八界名界分别。十八界义如上广释。
    于此分别知无我人。数息观者。观自气息系
    心数之无令妄失名数息观。于中分别略有
    四种。一者增数。以一为二。二者减数。以二为
    一。三者乱数。出作入想入作出想。四者等
    数。以一为一。心散乱者。为前三数。心不乱
    者。为后一数。数之至几极不过十。于彼十中
    不满心忘还从一起。若心不乱至十便回。何
    故唯十不增不减。论自释言。畏心散故不得
    过十。惧心聚故不得减十。出入息中数何为
    十。是义不定。内气增者偏数出息。内气小者
    偏数入息。气息调者入出俱数。如杂心说。
    入五出五合为十也。出入息中先数何者。如
    论中说。先数入息后数出息。良以生时入
    息在前故先数入。命终之时出息在后故后
    数出。相状?尔(此一门竟)。次明五度治患不同。如
    经中说。多贪众生教观不净。贪有五种。对治
    各异。何者五贪。一者色贪。男女相爱。以不净
    观而为对治。二亲戚贪。亦名?H贪。眷属相怜
    名亲戚贪。亲情相爱寻续不断名为?H贪。如
    多日雨名为?H雨。多日之风名曰?H风。此亦
    如是。不同世人奸逸名?H。此之?H贪舍无量
    心而为对治。故杂心云。舍无量心对治?H贪。
    三者财贪。吝惜身财。檀度为治。四名闻贪。求
    善称誉。身空为治。五善法贪。爱着善法。法
    空为治。今此偏说色贪对治为初度门。以此
    过重受生根本故偏说之。色贪有二。一爱自
    身。观五不净而为对治。二爱他身。九相为
    治。爱他身中有四种欲。一威仪欲。二形色
    欲。三处所欲。四细触欲。威仪欲者。死相为
    治。第二形色青淤脓烂血涂为治。处所欲者
    胀坏虫食分散为治。细触欲者骨锁为治。问
    曰。九相能治贪欲。与彼十相对治何别。释言。
    九相但能遮伏。十相能灭。九相能伏如似缚
    贼。十相能灭如似杀。贼差别如是。十相之义
    后当别论。多?众生教慈悲观。慈悲二心治
    有通别。通则俱治一切?恚。则则各异。如
    涅??中六门别之。第一义者。?有二种。一
    能夺命。二能鞭?。断命之??而易舍。修慈
    悲能治。鞭?之忿轻而难离。修悲方治。第
    二义者?有二种。一?众生。二?非众生。嗔
    众生者。应生所起性容轻薄。易除易遣。修
    慈能治。?非众生者。不应生处起性必深厚。
    难离难舍。修悲方离。嗔非生者。于众生处灼
    然亦嗔。故曰深厚。第三义者。嗔有二种。一
    有因缘。二无因缘。有缘生嗔应生处起性容
    浮薄。易除易舍。修慈能治。无缘生者性必
    深厚。难除难断。修悲方治。无缘生者有缘亦
    嗔。故曰深厚。第四义者。嗔有二种。一缘过
    去久因缘生。二缘现在近因缘生。缘于过去
    久缘生者。去境玄远?容轻薄。易除易舍。修
    慈能治。缘现生者。近境逼心忿恼必深。难裁
    难忍。修悲方治。第五义者。嗔有二种。一嗔
    圣人。二嗔凡夫。憎圣人者。可敬处起。易除
    易舍。修慈能治。嗔凡夫者。可憎处起。难忍难
    舍。修悲方治。第六义者。嗔有三品。上中及
    下。上嗔易息。修慈能治。中嗔次难。修悲方
    治。下嗔难断。修慧方离。慈悲不治。愚痴多
    者教观因缘。痴有四种。一迷世事。五明为治。
    二迷世俗因果之法。十二缘观而为对治。三
    迷二谛有无之理。以二谛观而为对治。四迷
    真实如来藏性。实证为治。今说第二为因缘
    观。问曰。经说。声闻钝根教观四谛。缘觉利
    根教观因缘。今云何言愚痴众生教观因缘。
    龙树释言。此愚痴者不如牛羊全无所知。盖
    乃外道邪见。利根迷正因果。故说为痴。以利
    根故能观因缘。然因缘中治患非一。今据一
    门且言治痴。着我多者教分别界。依如??br> 昙六界分别明无我人涅??经中十八界观
    明无我人。是身唯有六根六尘及识故。所治
    之我或一二三乃至六十五种差别。无我章
    中已广分别。思觉多者教令数息。觉有八种。
    所谓欲觉.嗔.恼.亲里.国土.不死.族姓.轻侮。
    此义如前八觉章中具广分别。问曰。有人诸
    患等分以何为治。成实法中十六特胜能为
    对治。依如观佛三昧经中观佛三昧能为对
    治。?酬挤ㄖ幸逡嗤?恕R苑鹣嗪梅鞘侨??br> 境界故尔。问曰。何故诸烦恼中偏说对治贪
    嗔痴我及与觉观以为度门不说余结。以此
    凡夫多所起故。又贪嗔痴是三毒根。我为一
    切诸见根本。觉观妨道故偏治此。以为度门。
    余不如是。所以不说。又余烦恼皆是观收故
    唯说五(此二门竟)。次就三善分别五度。言三善者。
    所谓无贪无嗔无痴三善根也。五度观中。不
    净观门是无贪性。慈悲观门是无嗔性。余三
    观门是无痴性。若论眷属即五阴性。定共无
    作是即色阴。受数为受。想数为想。心王为
    识。余为行阴(此三门竟)。次就地论。地谓欲界未来
    中间及八禅地。约此诸地分别五度。初不净
    观是其欲界未来中间初禅二禅五地所摄。
    依欲界地闻思慧心作。即欲界摄。依未来等
    彼慧心作。即彼禅摄。问曰。何故三禅以上不
    起此观。释言。欲界有二种欲。一者身欲。二
    者心欲。五识地中有其身欲。意识地中有其
    心欲。故从欲界至禅中间修不净观对治彼
    欲。初禅地中亦有二欲。眼耳及身三识地中
    有其身欲。意识地中有其心欲。故依二禅修
    不净观对治彼欲。二禅以上单有心欲。无有
    身欲。故三禅上不修此观。又三禅中乐乐于
    自乐。四禅以上其心寂静。不乐观此不净之
    事。故三禅上不为此观。设令修习小故不论。
    慈悲观者。依如?酬加?缢撵?蠢粗屑淦?br> 地所摄。成实法中一切地摄。大乘法中?
    同?酬肌O竿?墒怠R蛟到缛攵?侄让乓磺?br> 地摄。安般念者。五地所摄。所谓欲界未来中
    间及彼二禅三禅地家方便道摄。虽五地摄
    多用欲界闻思慧心作。问曰。初禅二禅三禅
    根本定中以何义故不为此观。释言。数息为
    求禅定。彼根本定定心已成。是故不为。又
    问。何故四禅以上不为此观。彼地已离出入
    息故。五停心义大况?尔
      五圣支定义
    如成实说。定能生圣。与圣作因名圣支定。
    圣支不同一门说五。五名是何。一是喜定。二
    是乐定三是清净心定。四明相定。五观相定。
    初禅二禅名为喜定。三禅名乐。第四禅中免
    三灾绝四受灭出入息名清净心定。此三犹
    是世俗四禅。依此三种发生理解名明名观。
    始观五阴苦无常等名之为明。破坏五阴观
    五阴空说以为观。问曰。何故世俗定中唯说
    四禅以为圣支。生圣强故。又问。此五位在何
    处。释言。前三位在外凡。后之二种闻思已
    去。其中辨义进退不定。一义释云。闻思位中
    习解方便名之为明。修慧位中现见二空说
    以为观。第二释云。四现忍心同名为明。无
    相已去齐称为观。以小类大大亦应有。大中
    前三亦在外凡。明在种性。观在解行。亦可明
    在种性解行观在地上。五圣支定略辨如是
      五圣智三昧义
    五圣智三昧如成实论五圣智品说。名字是
    何。一圣清净三昧。二非凡所近智者所赞三
    昧。三寂灭妙离三昧。四现乐后乐三昧。五
    者一心出入三昧。圣清净者。行者在于见谛
    道时所修禅定。时若起烦恼则以智慧除彼
    烦恼令定清净名圣清净。非凡所近智所赞
    者。行者能破世俗假名。入无相位所得圣定
    名非凡近智所赞也。寂灭离者。论自释言。薄
    诸烦恼令贪等灭名为寂灭。此斯陀含所得
    之定。妙尽欲界微细烦恼名为妙离。此阿那
    含所得之定。现乐后乐者。于现在世证烦恼
    断名为现乐。未来世中得泥洹果名为后乐。
    此上二界一切烦恼对治定也。一心出入者。
    论自释言。行者常行无相心故名为一心出
    入三昧。此一在于无学位中。准小类大。大亦
    具有解行已。前名圣清净。欢喜地中名非凡
    近智者所赞。二地已上至第八地名寂灭妙
    离。九地十地名现乐后乐。佛地名为一心出
    入。问曰。何故说此五种。成实释言。佛明
    定中非但系心亦有圣智。是故说之。五圣智
    三昧相别?尔
      五智义六门分别(一辨相 二定体 三漏无漏分别 四就位分别 五就人分别 六就处分别)
    言五智者。一法住智。二泥洹智。三无诤智。
    四者愿智。五边际智。法住泥洹从境为名。相
    状如何。泛释有六。一就有为无为分别。知苦
    集道有为之法法相存立名法住智。观察灭
    谛无为之法名泥洹智。泥洹胡语。与彼涅??
    原是一名。传之音异。二望生死增损分别。观
    集生苦增长生死名法住智。观道趣灭减损
    生死名泥洹智。又观诸法无常苦空趣向涅
    ??是亦名为泥洹智矣。故论说言。增长生死
    名法住智。减损生死名泥洹智。三空有分别。
    知世谛有名法住智。了真谛空名泥洹智。四
    望有法增损分别。观察有法从因缘集名法
    住智。观法无常苦无我等趣入空理名泥洹
    智。五事理分别。了知真实如来藏中法性常
    住名法住智。故经宣说。真谛之法以为法界
    法住。知其事灭无为之法名泥洹智。六直就
    真谛随义分别。知第一义法性常住名法住
    智。知一苦灭名泥洹智。此六种中随宗别分。
    初之两门是?酬挤āV屑淞矫攀浅墒捣ā:?br> 之两门是大乘法。以深摄浅初之两门是??br> 昙法。前之四门是成实法。六门是俱大乘之
    法。初二如是。无诤智者。就能为名。得此智
    时不与物竞名无诤智。此义云何。圣人常恐
    违众生心令起烦恼。凡所为作类察物情知
    其心欲。能以巧慧善顺随之名无诤智。言愿
    智者。从方便为名。圣人修得捷疾智。故于一
    切法随愿欲知即能知之。名为愿智。边际智
    者。从境为名。身报穷处名为边际。圣人修得
    自在智故于此边际修促随心名边际智。问
    曰。此智所延之报谁为集因。释言。所延之
    因不异。直以边际住持力故令此身报相续
    不坏。报不坏故酬因无尽。如似仙药延命不
    死。以不死故酬因不断。此亦如是。问曰。所延
    由边际智。边际望彼说集可得。释言。不得。失
    言集者能生为义。修但能治不能生果。故非
    是集因。譬如好器盛水不漏。非谓是水即从
    器生。彼亦如是(此一门竟)。次辨体性。此五皆用慧
    数为体。于中别分法住泥洹。小乘法中一切
    智为智体。小乘之人总能知一切法故。大乘
    法中或一切智或一切种。是义云何。大乘法
    中知世谛者名一切种。知真谛者名一切智。
    于彼法住泥洹智中差别非一。为是不定。若
    就世谛知有为法名为法住。知无为法名为
    泥洹。是则二种莫不皆用种智为体。问曰。何
    故二乘知此名一切智。如来知此名一切种。
    释言。二乘但能总相知一切法。故名一切智。
    如来于中种别知。故名一切种。故龙树云。
    声闻缘觉有一切智。诸佛如来有一切种。若
    就真谛知理常住名法住智。知理寂灭名泥
    洹智。二种皆用一切智为体。若知世法名法
    住智。知真谛空名泥洹智。是则法住种智为
    体。泥洹智者一切智为体。若说了知真谛常
    住为法住智。了知世谛事灭无为为泥洹智。
    是则法住一切智为体。泥洹智者种智为体。
    第三无诤巧智为体。善巧随顺众生心故。第
    四愿智无碍智为体。知法种捷疾无障碍故。
    第五边际自在智为体。修促知心得自在故
    (此二门竟)。次就有漏无漏分别。法住泥洹?酬挤?br> 中通漏无漏。等智观者是其有漏。圣智观者
    是其无漏。成实法中泥洹无漏。法住不定。
    在见道前说为有漏。在见道上义有两兼。一
    切圣人名用心起不生漏。故名为无漏。非是
    现观空断漏行。故名为有漏。大乘法中义
    别有二。一约境分别。于此二中知世谛者是
    其有漏。知真谛者是其无漏。二就心分别。心
    中有三。一等智观。二俱有漏。二者缘照无漏
    智观亦漏无漏。缘修治障名为无漏。性是妄
    想分别心法名为有漏。三真智观一向无漏。
    后之三智?酬挤ㄖ幸幌蛴新?5戎巧愎省3?br> 实法中亦漏无漏。无学圣人名用心起不生
    漏。故名为无漏。非是观空断漏行。故名为有
    漏。大乘法中义别有二。一约境分别。此三
    知于世谛法故一向有漏。二约心分别。心有
    真妄。分相论之妄心所起一向有漏。性是妄
    想烦恼法故。真心所起一向无漏。体非妄想
    烦恼法故。随义通论妄心所起亦漏无漏。与
    成实同。名用心起故名无漏。非是观空断漏
    行故名为有漏。真心所起亦漏无漏。体出妄
    想名为无漏。作用随世名为有漏。有漏无漏
    辨之?尔(此三门竟)。次就位论。位分有五。一者
    外凡。二者内凡。三者见道。四者修道。五无
    学道。小乘法中法住泥洹初位中无。后四位
    有之。后之三智第五位中有。前四无之。以是
    增上胜功德故。大乘法中除边际智余之四
    种初位。中无。后四有之。边际一智位分不
    定。将小类大。局在地上。学穷处论在第十
    地。后身菩萨于生死边得自在故。以实通论
    种性已上皆悉得之。生死之中?细无量。随
    在何边际皆自在故(此四门竟)。次就人论。人谓凡
    夫声闻缘觉菩萨如来。凡夫之人五智皆无。
    缘觉人中但有法住及泥洹智无余三种。以
    后三智依教修起。缘觉出世无教可依。是故
    无之。声闻菩萨如来齐具。声闻之中法住泥
    洹一切皆有。后之三智增上利根罗汉有之。
    余者皆无。以此增上胜功德故。以利根者得
    愿智故。能于三千大千世界神变自在。乃
    至无色诸众生心亦能知之(此五门竟)。次就处论。
    处中有三。一者身处。二者心处。三者境处。
    言身处者。法住泥洹三界身中皆得修起。余
    之三种声闻人中唯在欲界。三天下人能得
    修起。除郁单越。依说起故。故论说为三方
    依矣。菩萨不尔。于一切处皆得修起。言心处
    者。法住泥洹从欲界心乃至非想皆得修起。
    问曰。欲界何心修起。依如?酬加?绲刂形?br> 慧思慧二种心起。成实大乘欲界地中三慧
    心起。彼说欲界有禅定故。后之三智小乘法
    中依第四禅。胜功德故诸佛菩萨?同小乘。
    以实通论一切地心皆得修起。心自在故。言
    境处者。法住泥洹及与愿智用三界法以为
    境界。无诤智者。唯欲界中未生恼心以为境
    界。彼观欲界未生恼心护令不起?恚。唯在
    欲界地中。故论说言。缘于欲界未生恼矣。
    边际智者。小乘法中唯以欲界身报为境。边
    际唯在欲界修故。诸佛菩萨以一切处身报
    为境。一切身中皆自在故。五智如是
      五忍义两门分别(一释名义 二就位分别)
    五忍之义出仁王经。慧心安法名之为忍。忍
    行不同。一门说五。五名是何。一者伏忍。二
    信忍。三顺忍。四无生忍。五寂灭忍。言伏忍
    者。就能为名。始习观解能伏烦恼。故名伏忍。
    言信忍者。从伴立称。忍体是慧。与信相随故
    从伴说称为信忍。是义云何。信有两种。一者
    证信。从前伏后观心转深分证法性。于所证
    法证信清净。故名信忍。二者玄信以己所得
    仰类上法。信解不疑故曰信忍。言顺忍者。就
    能为名。依前信已更修胜慧趣顺无生。以能
    上顺故名顺忍。无生忍者。从境为名。理寂不
    起称曰无生。慧安此理名无生忍。亦得名为
    遣相为目。得此忍时舍离生相。故曰无生。寂
    灭忍者。从境为名。一切法界常寂不动名为
    寂灭。慧安此法名寂灭忍。亦得名为当相
    为目。舍缘分别心体寂灭名寂灭忍。问曰。寂
    灭无生无我及空平等有何差别。通释是一。
    是故诸地齐得此义。于中别分非无差异。异
    相如何。观法虚假遣其定性是无我义。此理
    最浅。破相入如名空平等。此理次深。证实离
    相由来不起名为无生。此理转深。法界皆寂
    名为寂灭。不同无生唯实无相。此理最胜。以
    不同故诸地之中亦得差异。异如后论。名义
    如是(此一门竟)。次就位论。第一伏忍通则遍在一
    切地前。于诸地前始观未断。斯名为伏。别则
    唯在种性解行。以此世间未入圣位不能永
    断故偏名伏。问曰。地持宣说。种性二障清净
    似永不伏。彼文复说。解行菩萨有其种种
    烦恼上缠。涅??亦云。地前菩萨具烦恼性
    名为凡夫。似如具在非伏非永。仁王说伏。
    似非永非具在。其义云何。释言。烦恼?细
    非一。于中?者种性地时已伏已断。地持据
    此说为二净。中品之者地前始伏未能永断。
    仁王据此说为伏忍。微细之者地前菩萨未
    伏未断。地持所说解行菩萨有其种种烦恼
    上缠据此为言。涅??所云具烦恼性义有两
    兼。若望中品伏而未断亦名为具。若望细品
    未伏未断亦得名具。若复细论烦恼无量。或
    有烦恼。十信中伏。种性时断。或有烦恼。种
    性时伏。解行中断。或有烦恼。解行中伏。初
    地时断。或有烦恼。初地时伏。二地中断。如
    是次第乃至佛地。若复细论。从初发心乃至
    佛地念念之中前伏后断。以有此义圣说沈
    浮种种不同。今据一义且说地前以为伏耳。
    是伏有三。谓下中上。下在习种。中在性种。上
    在解行。第二信忍通亦遍在。如道品中所
    说之信。别唯在于初二三地。如仁王说。信中
    下品在于初地。中在二地。上在三地。问曰。
    论说证信两地。信在地前。故论说言。愿善
    决定已入初地。非信地摄。今说信忍。何故在
    于初二三地。释言。信者是其始相世间中说。
    世与出世相对有二。一地前地上相对分别。
    地前世间说为信地。地上出世判为证地。二
    就地上随相以分。初二三地是其世间说为
    信忍。四地已上是出世故更与异名。名为顺
    忍无生忍等。问曰。若言信是始相世间说者。
    四不坏信应在世间。何故就彼出世说乎。释
    言。不坏是其证信故就出世证处论之。不同
    玄信。在出世故。或对地前初地出世名不坏
    净。故地持云。初地菩萨得不坏净生欢喜心。
    或复对彼三地已还世间之行四地出世名不
    坏净。故地持云四地菩萨不坏净首。如修
    多罗。第三顺忍通亦遍在。别唯在于四五六
    地。如彼仁王及地经说。以此三地破相趣寂
    顺入无生。故说为顺。顺有三品。下在四地。为
    道品观。中在五地。为四谛观。上在六地。十法
    平等及因缘观。无生忍者。通亦遍在。别则不
    定。如龙树说。初地已上亦得无生。若依仁王
    及与地经无生在于七八九地。下在七地。始
    习无生。中在八地。成就无生。上在九地。无生
    忍满。问曰。前来以何义故不名无生。至此
    方论。释有四义。一就行以论。前六地中差别
    修道诸行渐起。初地起愿。二地起戒。三地起
    定。四地修起道品之慧。五地修起谛相应慧。
    六地修习缘起之慧。以此诸行分分新生故
    非无生。七地已上念念顿起。一切佛法无有
    别行新起之者。故名无生。二据修以解。初
    至六地功用修道修心未熟。故名为生。第七
    地中修无功用。八地已上成无功用。修心纯
    熟故曰无生。三约有无二法以解。前六地中
    有无二行前后互起不能双修。以互起故名
    之为生。七地已上寂用双修无有间起。故名
    无生。四就一相如理以释。初地已上观法虚
    假破遣定性。名得无我。四地已上破相入如。
    未能证实自体无相。故非无生。七地已上证
    实离相知法本寂。由来不起故名无生。寂灭
    忍者。通亦遍在。别唯在于十地已上。于中唯
    有上下二品。如仁王说。下在十地。上在如来。
    故经说言。下忍行中名为菩萨。上忍中行名
    之为佛。问曰。此忍九地已前何故不得。以
    彼趣求一相寂灭无分别法。未能了达法界
    皆寂。故不得此。问曰。何故三持之中地前分
    多。地上为一。此五忍中地前为一。地上分
    多。释言。地位开合不定。或有开前合后。如
    彼三持三决定等。或开后合前。如五忍等。或
    前后俱开。如五方便及六地等。或前后俱合。
    如彼证信二种地等。门别各异宁可一类。五
    忍之义大况?尔
      五种菩提义
    五菩提义如大品经无生品说。彼经直云五
    种菩提。不列名字。论有二释。一以声闻缘觉
    大乘三种菩提及与顺忍无生法忍合说为
    五。第二直就大乘之中随义分五。五名是何。
    一发心菩提。二伏心菩提。三明心菩提。四出
    到菩提。五无上菩提。言发心者。论云。在于无
    量生死发菩提心求大菩提。因中说果。是故
    名为发心菩提。言伏心者。论言。菩萨断诸烦
    恼降伏其心。行诸波罗蜜名伏心菩提。明心
    菩提者。论言。菩萨观三世法本来总别得法
    实相毕竟清净。所谓般若波罗蜜相。名明心
    菩提。言出到者。论言。菩萨于般若中得方便
    力不着般若。灭一切烦恼得无生忍。出离三
    界到萨波若名出到菩提。言无上者。论言。
    道场断烦恼习得阿耨菩提名为无上。问曰。
    此五位分何处。文无定判。义释有三。一义分
    别。发心菩提在种性前善趣位中。以此在于
    无量生死求菩提故。伏心在于种性解行。以
    此位中伏忍摄故。明心菩提者。在于初地
    乃至六地。以此诸地得无我智破诸法故。出
    到在于七地已上乃至十地。以七地上出离
    情相到无生忍故名出到。又七地上得方便
    智不着有无。能出三界到菩提。故名为出到。
    如彼论说。得方便力不着般若。犹七地上十
    方便慧于空不着。得无生忍犹七地上无生
    法忍。无上菩提在于佛果。第二义者。发心菩
    提在于地前。以此发心求出道故。伏心在于
    初二三地。以此三地修世间行伏烦恼故。明
    在四地五地六地。以此三地同修慧明顺无
    生故。后二如上。第三义者。发心菩提还在地
    前。伏心在于初地已上乃至五地。论言。伏
    心断诸烦恼行诸波罗蜜。此五地中修施戒
    忍精进及禅五度行故。明菩提者在第六地。
    论言。明者谓般若相。般若在于第六地故。后
    二同前。此五种中前四是因。后一是果。问
    曰。前四通皆是因。何故论文偏言发心因中
    说果。释言。望彼无上菩提前四皆是因中说
    果。随分论之伏心已上分证菩提。是故不名
    因中说果。初发心者一向未证。是故名为因
    中说果。云何得知伏心已上分证菩提。释言。
    有验。如法华论释法华经。所言八生乃至
    一生得菩提者。谓初地证智。故知地上亦证
    菩提。又涅??说。须陀洹人八万劫到。乃至
    辟支十千劫到。谓到性地阿耨菩提。明种性
    上亦证菩提。以同证故论家不名因中说果。
    五种菩提辨之?尔
      五种方便义
    五种方便如地持说。巧修上顺名为方便。方
    便不同。一门说五。五名是何。一随护方便。二
    无罪方便。三思惟方便。四净心方便。五决
    定方便。五中前二是种性位。次一在于解行
    位。次一在于初地已上乃至七地。后一在于
    八九十地。言随护者。种性地中集善行也。行
    有福智。智慧之行随法防护。福德之行随人
    防护。谓修福时自护护他。故曰随护。言无罪
    者。种性位中离过行也。行修离过故曰无罪。
    言思惟者。论自释言。谓解行地。以解行中思
    量出道故曰思惟。言净心者。论自释言。谓
    解行地以解行中思量出道故曰思惟。言净
    心者。论自释言。从净心地至具行地。此出世
    间证心清净。故曰净心。言决定者。谓决定地
    决定行地及毕竟地。决定地者是第八地。决
    定行者是第九地。毕竟地者是第十地。此三
    在于法流水中决定趣向无上菩提。故曰决
    定。五种方便略之云尔
      五种善法义
    五种善法者。谓信戒施多闻智慧。始于三宝
    得清净心名之为信。依信起行行初离过。故
    次明戒。既离恶已次修善行。善有福智。福行
    易为。故次明施。既修福已次宜起智。智由
    闻法。故次明闻。依闻起慧。故次第五明其智
    慧。五善如是
      五行义三门分别(一释名 二辨体 三就位分别)
    五行之义出涅??经。名字是何。一是圣行。
    二是梵行。三是天行。四是病行。五婴儿行。言
    圣行者。就人为名。如经中释。诸佛菩萨是其
    圣人。圣人之行名为圣行。又此亦得当相为
    名。会正名圣。此行会正故名圣行。问曰。五行
    皆圣人行。何故独此偏名圣行。释言。诸行名
    有通别。通则一切皆是圣行。于中别分初一
    名圣。余者随义更与异名。良以此行正圣人
    自行之体故偏名圣。言梵行者。当相为名。梵
    名为净。利他之行能为一切不善对治离过
    清净。故名为梵。亦可此行从果为名。初禅已
    上离欲果报。名之为梵。四无量等能生梵果。
    故名梵行。又复涅??亦名梵果。此行能得说
    为梵行。言天行者。当相为名。一切禅定名为
    天住。天住之行名为天行。亦可此行从果立
    称。初禅已上净天果报名之为天。禅为彼因
    名为天行。又禅能得大般涅??第一义天亦
    名天行。言病行者。从所治为名。罪业是病。
    治病之行故名病行。婴儿行者。有二种。一者
    自利。二者利他。若论自利从喻为名。行离分
    别如彼婴儿无所辨了名婴儿行。若论利他
    从所化为名。如经中说。凡夫二乘始行菩
    萨如似婴儿。化此婴儿名婴儿行。名义如是
    (此一门竟)。次辨体相。圣行体者。经说有三。一戒。
    二定。三者智慧。此三如上三学章中具广分
    别。梵行体者。依经有二。一七善法化他之德。
    二四无量化他之心。何者七善。如经中说。一
    者知法。二者知义。三者知时。四者知足。五者
    知自。六者知众。七知尊卑。七中前五是自
    利行。后二利他。自利二行具足方堪益物。
    是以明之。言知法者。知佛所说十二部经。言
    知义者。知经所说一切法义。言知时者。知起
    行时。知如是时任修寂静。如是时中任修精
    进。如是时中任修舍心。如是时中任修施戒。
    如是一切。言知足者。是节量行。知于饮食汤
    药众具受求以限。故曰知足。言自知者。于
    前所修自行功德有成就者如实知之。故曰
    自知。故经说言。菩萨自知我有如是信戒施
    等。言知众者。善知刹利婆罗门等种种众别。
    如应教化。知尊卑者。知彼所化行有优劣。
    量宜劝道。七善如是。四无量心如上广辨。有
    人更说。知见觉等以为梵行。案经以求四无
    量慧。知见觉心及六念等亦是第四舍中所
    收。不应别分。天行体者。谓八禅定。此义如
    后八禅章中具广分别。此前三行犹地持中
    三住所摄。初圣行者。是彼圣住。第二梵行是
    彼梵住。第三天行是彼天住。前三摄善。后二
    离过。忏治前法名为病行。不起后过名婴
    儿行。又化婴儿令不起过亦得名为婴儿行
    矣。体相如是(此二门竟)。次就位论。此五通则遍在
    诸地。随相别分修在地前。成在地上。此云何
    知。如经中说。定行成时住堪忍地。慧行成时
    住不动地。慈行成时住于极爱一子之地。舍
    行成时住空平等地。所成皆在初地已上。明
    知修处在于地前。五行如是
      五生义
    五生之义出地持论。受报随物故名为生。生
    别不同。一门说五。五名是何。一息苦生。二随
    类生。三者胜生。四增上生。五者最后生。此五
    通论皆遍诸地。随相别分前三地前。后二地
    上。息苦生者。菩萨愿力自在力故受生三界。
    随所生处能除物恼。名息苦生。所息之苦略
    有二种。一息现苦。谓三劫时及于余时能息
    物苦。二息当苦。邪见众生奉事天神。及诸恶
    行教令远离不受当苦。随类生者。菩萨愿力
    自在力故与物同生。教令离恶化之住善。名
    随类生。言胜生者。菩萨自以功德善业于人
    天中受八胜生。言八报者。如地持说。谓寿
    具足色具足等。增上生者。初地已上十王等
    报名增上生。最后生者。菩萨学穷受生刹利
    波罗门家。得阿耨菩提作一切佛事。名最后
    生。问曰。此五二种生中为是分段。为是变易。
    释言。此五在地前者亦是应化。亦是分段。
    愿力自在力故随物现受。故是应化。随所生
    处即与有漏结业相应。故是分段。所受是其
    六道身故非是变易故。在地上者恶道之身
    唯是应化。恶业尽故非是分段。善道之身亦
    是应化。应化如前。亦是分段。地上菩萨有
    漏残气未尽。随所生处与之相应故。是所受
    亦是六道身。故非是变易。此义如前二生死
    中具广分别。五生如是
      五无量义五门分别(一释名 二辨相 三次第 四约对十尽共相收摄 五对二十无量共相收摄)
    五无量者。是化他智。名字是何。一众生界无
    量。二世界无量。三法界无量。四调伏界无量。
    五调伏方便界无量。善知所化众生差别名
    众生无量。善知众生住处不同名世界无量。
    知诸众生心心所起善恶等法用之教化名法
    界无量。知诸众生根性差别名调伏无量。然
    此非直知调伏心。亦知不调。以调为主。故偏
    言耳。知度生法名调伏方便。度生法中行修
    善巧名为方便。用此授人调令起行名调伏
    方便。又复令他起行善巧亦名方便。问曰。如
    彼四无量心名为无量。今此五种亦名无量。
    无量之言为当在境。为就心说。释言。不偏?
    心论境。四境五境俱是无量。约境论心。四
    无量心五无量智皆是无量。名义如是(此一门竟)
    次辨其相。如地持说。六十一种众生名众生
    无量。何者是其六十一种。文无定判。有人释
    言。调伏界中就人不同有五十五。加以六道
    为六十一。或可如此。要略如是。若随心别
    形类不同。地处差异。难以限算。故地持言。
    随意地身则有无量。十方世界国土不同有
    无量种。如娑婆等。名世界无量。无善恶无
    记三性之法。一一分别各有无边。名法界无
    量。调伏界者如地持说。从一至十有五十五。
    广亦无边。调伏方便如地持论成就品说。二
    十七种方便一一各有九品分别。为无量种
    (此二门竟)。次明五种次第之义。如地持说。菩萨方
    便为化众生。是故先说众生无量。所化众生
    住处可得。是故次说第二无量。用何法化。是
    故次说第三无量。依何心化。是故次说第四
    无量。化住何法。是故次说第五无量(此三门竟)。次
    对十尽共相收摄。十尽之义如地经说。一众
    生界尽。二世界尽。三虚空尽。四法界尽。五佛
    出世界尽。六涅??界尽。七如来智界尽。八心
    缘界尽。九佛境界智入界尽。十世间转法转
    智转界尽。此十皆悉该摄穷极。故名为尽。众
    生无量摄众生尽。世界无量摄世界尽虚空
    界尽。法界无量摄法界尽。调伏无量摄心缘
    界尽。调伏方便摄佛出世界涅??界如来智
    界佛境界智入界尽。五种无量共摄第十世
    转法转智转界尽。以彼总收(此四门竟)。次对地
    经二十种无量共相收摄。何者二十。如彼经
    说。一无量众生界。二佛无量化业。三无量世
    界。四佛无量净土。五无量法界。六佛无量智。
    七无量劫。八佛无量通达三世界事。九无量
    随信化。十无量根。十一无量随根说。十二
    无量心行。十三佛无量心行。十四佛无量说
    对治。十五无量声闻乘法。十六佛无量说声
    闻乘。十七无量辟支佛乘法。十八佛无量知
    辟支佛乘。十九无量大乘法。二十佛无量种
    说大乘。此二十中初二一对是众生无量。次
    二一对是世界无量。次四两对是法界无量。
    次六三对是调伏无量。后六三对是其调伏
    方便无量。五无量义辨之粗尔
      五德举罪义
    五德举罪如律中说。地持论中亦具明之。五
    名是何。一者慈心不以?恚。谓见他人有所
    毁犯以慈愍心举罪令识。不以?恚故扬其
    过。二者柔软不以?矿。谓举罪时软言求听。
    然后举之不得?矿令其?忿。三者利益不
    以损减。谓举罪时屏处私语令其觉。令舍过
    住善终不彰扬使致衰恼。四者真实不以虚
    妄。谓举罪时要具三根。见闻疑等。然后举罪
    终不虚妄。五者知时不以非时。谓举罪时先
    观自己。有其势力多善伴党堪任治罚则宜
    举之。无时便止。又观前人。若无势力恶党
    相用是时宜举。有时便止。如是一切名为以
    时不以非时。此五是其举罪行德。故名五德。
    五德如是
      五种教诫义
    五种教诫出地持论。教谓教示。诫谓诫约。
    教诫不同。一门说五。五名是何。一者名制。制
    断恶法。二者名听。听修善法。此二是本。后三
    随之。三者名举。于前制听有缺减者如法举
    之。此言举者是其彰举。标过令识。不同宾
    举。四名折伏。于前制听数数毁犯折伏与
    念令其改悔。五名欢喜。于前制听有实德者
    称扬赞说令其欢喜。五种教诫略之云尔
      六波罗蜜义十门分别(一翻名解释 二论体 三开合辨相 四通就诸行同相分别 五别就诸行异相分别 六修之所为辨论是非 七六度相摄 八资导为因 九就位分异并辨优劣不同 十因起次第)
    第一释名。六波罗蜜者。谓檀波罗蜜乃至般
    若波罗蜜。初言檀者。是外国语。此名布施。以
    己财事分布与他。名之为布。辍己惠人。目之
    为施。言尸罗者。此方正翻名曰清凉。三业炎
    非焚烧行人。事等如热。戒能防息。故号清凉。
    复言戒者。随义傍翻以能防焚故复称戒。言
    羼提者。此名忍辱。他人加毁名之为辱。于辱
    能安目之为忍。?忱胍?摺4嗣???A沸挠?br> 法故说为精。精心务达故称为进。言禅那者。
    此名思惟修。亦名功德丛林。上界静法审观
    方成名思惟修。能生诸德故复说为功德丛
    林。言般若者。此方名慧。于法观达故称为
    慧。此六何故名波罗蜜。波罗蜜者是外国语。
    此翻名度亦名到彼岸。所言度者如地持说。
    度有三种。一者时度。此之六度行依从种
    性上度三僧只方始成满。故彼优婆塞经说
    言。前二僧只所行檀等非波罗蜜。第三僧只
    所修行者是波罗蜜。彼亦就其时度为言。二
    者果度。此六能得大菩提果。三者自性清净
    度。修此六种能舍有相到法实性。具斯三义
    故名为度。到彼岸者波罗者岸蜜者是到。释
    有两义。第一能舍生死此岸到于究竟涅??
    彼岸。与前度中果度相似。第二能舍生死涅
    ??有相此岸到于平等无相彼岸。与前度中
    自性清净度其义相似。具斯两义名到彼岸
    第二门中辨其体性。于中约就色心等法以
    论其性。随义进退略有五种。一就根本。六度
    皆以心法为体。离心之外更无行德。二据摄
    修方便为论。六度皆以色心为体。如布施中。
    身口舍财是其色性。思愿舍财是心自性。第
    二戒中身口离过是其色性。内心清净是心
    自性。忍中身口意不骂不报是色自性。内心
    安忍是心自性。就精进中身口造修是其色
    性。内心策?ナ切淖孕浴>挽?ㄖ猩砜诎簿?br> 是其色性。内心不乱是心自性。就般若中身
    口求法是其色性。内心照明是心自性。第三
    约境以论行体。前之四种随事造修该通色
    心。后二是其证法之行。局唯在心。住境见
    法唯心能故。第四就其行相以分。前三是其
    化众生力。化藉三业该通色心。后三是其护
    烦恼力。局唯在心。伏惑断结唯心能故。此之
    二力后当更辨。第五就其业性分别。布施持
    戒三业自性该通色心。施中思愿是其意业。
    身口舍财是身口业。戒中心净是其意业。身
    口清净是身口业。故此二种该通色心。后四
    心法意业自性。局唯在心。体性如是。第三
    门中开合辨相。开合不定。约之唯一。统摄
    诸行唯一助道。或分为二。二有两门。一约行
    分二。谓自利利他之道。如彼相续解脱经说。
    前三是其化众生力。化力即是利他行也。后
    三是其护烦恼力。护恼即是自利行也。化众
    生中先以布施摄取众生。次以持戒不恼不
    怖。后以忍辱于彼恼害逼迫恐怖堪忍摄取。
    护烦恼中先以精进?伏烦恼修习善法。不
    为烦恼之所倾动。次以禅定正伏烦恼。令其
    不起。后以智慧永断烦恼。二就德分二。德有
    二种。一是福德。二是智慧。辨此二种经论不
    同。乃有四别。第一依彼优婆塞经施戒精
    进判为福分。以彼事中方便所作故说为福。
    忍禅般若判为慧分。般若正是慧之正体。慧
    心安法说之为忍。如五忍等。盖乃是其法思
    惟解忍。不取安苦他不益忍。专心住理不动
    名定。非是事中住心之定。以此忍定同即慧
    故说为慧分斥取小分非尽言耳。第二依彼
    相续解脱及地持论前三是福。般若是智精
    进与禅亦福亦智。依精进故修施戒忍四无
    量等名为福分。起闻思修阴巧便等名为智
    分。又依禅定修四无量名为福分。修阴界
    入巧便观名为智分。然此就其功能以分判
    为福智。论其体性性是福德。第三就彼大品
    等经前五为福。非慧性故般若是智。是慧性
    故。四依涅??经前五及与事中般若同为福
    分。理观般若说为智分。故彼经言。福庄严
    者。谓檀波罗蜜乃至般若。非般若波罗蜜。慧
    庄严者。是般若波罗蜜。依彼经中六度之行
    各有二种。一者随事修行不到实性。非是自
    性清净度故非波罗蜜。二依理修行到法实
    性。是其自性清净度故是波罗蜜。前五莫问
    依事依理。同名为福。就般若中随事修者。不
    见实性亦判为福。依理成者。见实性故说为
    智分。或分为三。所谓三学。前四戒学。次一
    定学。后一慧学。故地持云。众具自性眷属无
    尽是名戒学。禅为定学。般若慧学。言众具者。
    是其布施。施为戒因。故曰众具。言自性者。是
    其戒度。戒度正是戒学自体。故言自性。言
    眷属者。忍波罗蜜。堪忍诸缘助成戒行。故云
    眷属。言无尽者。以精进故持戒不息。故曰无
    尽。精进通策。以何义故偏说为戒。释有三
    义。一三学中戒学在初。就初以言。故摄戒中。
    二戒学中备具三聚摄行宽广难可成立。必
    须精进佐助方成。故摄戒中。三者戒学随
    事修行。难成易败。必须精进佐助方立。故摄
    戒中。或分为四。如彼相续解脱经说。前三戒
    学。禅为定学。般若慧学。精进通策别为一门。
    故有四种。或说为五。谓哀愍爱语勇猛惠施
    说深法义。如地持说。哀愍摄禅哀愍是悲。
    悲亦是禅。故摄禅定。爱语摄戒及与智慧。良
    以爱语离口四过戒分所收。是故摄戒。依慧
    起说。是故摄慧。勇猛摄于忍进及慧。由勇
    猛故苦缘不动。故摄忍辱。由勇猛故策修善
    法。故摄精进。由勇猛故能入深义。故摄般
    若。惠施摄檀。说深法义摄禅。摄慧依禅起
    说。是故摄禅依智起说。是故摄慧。或分为六。
    所谓檀等六波罗蜜。或复说十。谓十波罗蜜。
    就前六中开出方便愿力智等四波罗蜜。故
    合有十。是故经中说后四种为前六伴。然经
    论中说伴不同。若依相续解脱经中别说其
    伴。彼说方便别伴前三。愿伴精进。力伴禅
    定。智伴般若。何故方便偏伴前三。以前三种
    化众生力化物须巧。故为方便别伴前三。何
    故以愿别伴精进。精进胜求须愿佐助。故偏
    伴之。伴有二种。一者前伴。如彼经说。以现
    在世多烦恼故。不能精进?バ奚品āT肝蠢?br> 世烦恼微薄?バ奚品ā9饰?鞍椤6?吆蟀椤?br> 依精进故能起愿心。上上胜求故为后伴。何
    故以力别伴禅定。定多力用。故力伴之。伴有
    二种。一者前伴。如彼经说。近善知识听闻正
    法。内正思惟。转劣??望得胜??望。名之为力
    以是力故能修禅定。故为前伴。二者后伴。依
    禅定故起神通力。故为后伴。又复禅定发生
    如来十力种性。名之为力。此力亦是禅定后
    伴。何故以智别伴般若。知见性同相伴义亲。
    故偏伴之。伴有二种。一者前伴。由世谛智
    开引出生第一义慧。故为前伴。二者后伴。依
    真谛智起世智用。故为后伴。若依地经及
    地持论通伴前六。彼说巧智以为方便。以
    方便故能修施等无量善法。求增进智名之
    为愿。以是愿故令其施等上上胜进。坚固之
    智不为魔动。名之为力。以是力故令彼施等
    不可破坏。于法开觉。名之为智。以是智故于
    施等法差别。示现摄化众生。故后四种通伴
    前六。或复分为八万四千诸度法门。如贤
    劫经说。彼说。如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十力
    无畏一切功德令有三百五十种门。一一门
    中皆以六度行修为因。便有二千一百度门。
    用此对四大及六衰十种之患便有二万一
    千度门。言四大者。地水火风自身之患。言
    六衰者。谓外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之患。此六
    大贼衰耗善法。故名为衰。以此二万一千度
    门化四众生。故有八万四千度门。四众生
    者。一是多嗔。二是多贪。三是多痴。四是三
    毒等分。此等广略各随一宜。今据一门且论
    六种。第四门中通就诸行同相分别。诸行
    相似说名同相。广略不定。于中增数次第辨
    之。或说为二。二有两门。一有作无作相对分
    二。檀等诸行方便修成名为有作。无始法性
    显成今德名为无作。是义云何。真识之心体
    是一切功德法性。本为妄阴名为佛性。不名
    行德。后息妄想彼心显了。说为檀等。故曰无
    作。又经中说。真如法中离一切着。名之为
    檀。无一切恶即名为戒。无有?恼即名为忍。
    无有懈隋名为精进。远离动乱说为禅定。永
    无?障即名般若。此等一体随义以分此义。
    昔隐今时始显说为无作六波罗蜜。此波罗
    蜜诸圣同体无有差别。以真如法无别体故。
    二世间出世间相对分二。随事修行名为世
    间。合理而成名为出世。又复地前名为世间。
    地上名出。或说为三。如彼相续解脱经说。一
    是因相。所谓大悲。悲能起行故说为因。二者
    果相。谓摄众生得未来报。三能作。大义施等
    诸行能得菩提。或说为四。四有三门。一摄修
    方便以分四种。如彼相续解脱经说。一大悲
    方便。能趣起施等。二思惟方便。起施等法。
    三常方便。于施等法无间修习。四顿方便。于
    施等法具足修习。二据修论四。如地持说。
    一决定修。于施等法坚心修学不为缘动。二
    专心修。于施等法专意修学不杂余相。三者
    常修。恒作不息。四无罪修。修时离过。三就
    能说四。如相续解脱及地持说。一者对治。
    能治六弊。二成菩提。具修施等法能得菩提。
    三能摄自他。修行施等能令自他离过恐怖
    得胜安乐。四得未来果。修行施等于未来世
    生善趣中受胜福报。或说为五。五有三门。一
    摄修方便。以论五种。如彼相续解脱经说。一
    者先当多修信解。如地持说。于八解处起
    净信心。二起于闻慧。闻菩萨藏以为方便。三
    护菩提心。心为行本。是故须护。四近善知
    识。行依支成。是故须近。五精?バ扪АN藜?br> 善业。五中前四起修方便。后一心修施等
    善法。二离过说五。亦如相续解脱经说。一者
    无碍。修行施等能除六弊。二者无愿。修行施
    等不愿名利。三者无过。于施等法远离杂染
    无方便过。四无妄想。不随言说分别取着。五
    回向菩提。不以施等求余果报。唯求佛智。三
    就能说五。亦如相续解脱经说。一增上乐因
    能得菩提。二摄取自他。三得未来报。四远离
    烦恼。五不往恶趣。或说为六。如摄论说。一
    广大意。为一切生死无量无边阿僧只劫修
    行六度不生足相。二长时意。无量无边阿僧
    只劫修行六度不患其长。三随喜意。见诸众
    生得净涅??菩萨随喜过彼得者。四恩德意。
    不见自己于生有恩。唯见众生于己有恩。由
    彼受化令我得成诸度行故。五大志意。用己
    所行一切善根回向施与一切众生。六善好
    意。用前所施众生善根代生回向无上菩提。
    或说为七。如彼相续解脱经说。一行施等不
    求他知。二于诸法不着诸见。三于大菩提不
    生疑惑若是若非。四不自赞毁他五不高慢
    及不放逸。六不以少劣生知足想。七不起恼
    嫉。或复论九。如地持说。一者自性明其行
    体。二者一切彰其行相。三名为难。起修殊
    胜难为能为。四一切门摄行宽广诸行同入。
    五者善人起行纯善。六一切行起行具足。七
    者除恼辨行功能。修行施等能除烦恼。八者
    此世他世安乐。彰行利益。修施行等能令自
    他得于今世后世乐果。九者清净行修离过。
    此等具释如地持论。若复广分义别无量
    第五门中别就诸行异相略分别有四种。一
    修心不同。二行相不同。三治障不同。四得
    报不同。修心不同者。如彼七卷金光明说。一
    一各有五心修习。初依五法成就檀度。一具
    信根。二起慈悲。三心无异求。四以布施等摄
    众生。五求一切智。次有五法成就戒度。一
    净三业。二不为众生作烦恼因缘。三断恶道
    开诸善门。四过声闻辟支佛地。五一切功德
    皆愿满足。次有五法成就忍辱。一降伏贪?。
    二不惜身命。三思惟往业用自开解。四为成
    就众生善根发慈悲心。五为得甚深无生法
    忍。次有五法成就精进。一者不为烦恼共住。
    二福德未具不得安稳。三一切难行不生厌
    心。四为利众生成就大慈。五愿不退地。次有
    五行成就禅定。一于善法摄持不散。二解脱
    生死。三愿得神通成就众生。四者慈心洗浣
    法界。为净心故。五为断众生一切烦恼。次
    有五法成就般若。一于佛菩萨供养无厌。为
    求法故。二于深法乐闻无厌。三成就胜智。四
    能断烦恼。五善达五明(此一门竟)。次明成行不同
    之义。如相续解脱及地持说。彼说六度。皆有
    三种。施中三者。一是财施。二是法施。三无
    畏施。戒中三者。一律仪戒。二摄善戒。三摄
    众生戒。此义如上三聚章中具广分别。忍中
    三者。一他不饶益忍。堪忍他恼。二安苦忍。
    能自忍苦。三法思惟解忍。住法不动。精进
    三者。一弘誓精进。发生大愿。二摄善精进。自
    修善行。三摄众生精进。以善化他。禅中三
    者。一现法乐住内心寂净。二出生功德。谓
    依禅定发生神通四无量等。三利益众生。谓
    依禅定四摄益物。慧中三者。一随觉分别第
    一义慧。二善达五明及三聚法世谛之慧。三
    利众生慧。巧以四摄饶益众生(此二门竟)。次明治
    障不同之义。修施治悭。戒治毁禁。忍治?
    恚。精进之心能治懈怠。禅治?念。慧治愚痴。
    前五伏断。后一永断。理实智慧通治诸过。分
    相亦然。亦可诸过为慧治边通名愚痴(此三门竟)
    次论果报不同之义。依如相续解脱中六度
    之行各得一果。以布施故得于大乐。以持戒
    故生善趣中。以忍辱故无有怨对。以精进故
    随所修善不为缘坏。以禅定故多致喜乐为
    梵等众生之主。以智慧故多所堪能。不为一
    切生死所害。若依地持布施之行外得大财。
    内得色力寿命安乐无碍辨才五事之报。余
    之五度各得一果。以持戒故生善趣中寿等
    奇特。以忍辱故得善方便。忍他侵逼不恼众
    生。以精进故得其俱生一切方便坚固堪能。
    以禅定故随所生处少诸尘秽。知义得通。以
    智慧故于未来世智慧增广。异相如是。第
    六门中明修所为并论是非。所为有三。一为
    求菩提。二为念众生。三为求实际。为求菩提
    是其大心。为念众生是其广心。为求实际是
    其深心。其深心故舍离有为不同凡夫。大
    心广心不同二乘。为求菩提护彼小心。为念
    众生护彼狭心。通则六度皆为此三。如地持
    经说。菩萨为求一切智故修行六度。如是等
    比名为菩提。如维摩说。以施摄悭。戒摄毁
    禁。忍摄?恚。精进摄怠。禅摄?念。慧摄愚
    痴。胜?经中为成众生修行六度。如是等比
    名为众生。如大品说。为见实相修行六度。涅
    ??经说。为见佛性修行六度。如是等比名为
    实际。于中别分前之二门为摄众生。中间两
    门为求实际。后之两门为求菩提。此等差别
    如维摩说。故彼经言。以摄悭贪起檀波罗
    蜜。以化犯戒起尸罗波罗蜜。以无我法起羼
    提波罗蜜。以离身心相起?忱嬉??廾邸R?br> 菩提相起禅波罗蜜。以一切智起般若波罗
    蜜。以摄悭贪起檀波罗蜜者。自行布施兼劝
    他施。以化犯戒起尸罗者。自持净戒兼劝他
    持。何故此二偏为众生。以此?易可修起众
    生能作。故偏为之。以无我法起羼提者。无我
    是其众生空义。依之成忍。又为彼故修行忍
    辱。以离身心起?忱嬉?摺@肷硇南嗍瞧浞?br> 空依成精进。又为彼故修起精进。何故此二
    偏依二空。以此二行修时有苦在有难成依
    空易就故偏依之。又此二种依空防退易入实
    际。故偏为之。以菩提相起禅那者。菩提是佛
    功德之行。禅能生之。故为菩提修起禅定。以
    一切智起般若者。彼一切智是佛慧行。般若
    能生。故为彼智修起般若。何故此二偏为菩
    提一切智乎。于诸度中禅定最能出生广德。
    于大菩提能生力强。故偏为之修起禅定。般
    若正是一切智因。生智亲强。故偏为之修起
    般若。盖乃是其隐显门耳。所为如是。是非如
    何。经说。此六有波罗蜜非波罗蜜。其义云
    何。分别有三。一约时度以论是非。如优婆塞
    经说。前二阿僧只所行非波罗蜜。非时度故。
    第三阿僧只所行是波罗蜜。是时度故。二约
    果度分别。如涅??说。四心中修能致究竟大
    涅??果。是波罗蜜。是果度故。不具此四非波
    罗蜜。不能究竟致大涅??。非果度故。何者四
    修。如地持说。一决定修。修心坚固不为缘
    动。二专心修。修意精纯不杂余想。三者常
    能修。恒化不息。四无罪修。不离烦恼无方
    便道。如涅??经。初功德中具有此相。第三
    约就自性清净度以论是非。随事修行不能
    到于诸法实性。非是自性清净度故非波罗
    蜜。依实所成破舍情相到法实性。是其自性
    清净度。故是波罗蜜。是非如是。第七明其
    六度相摄。菩萨行巧一一度中皆摄一切。一
    切成一。云何一一皆摄一切。释有两种。一摄
    同义。二摄异义。言摄同者。于六度中所有舍
    义皆摄为檀。故彼金刚般若论云。檀义摄于
    六。资生无畏法。此中一二三名为修行住。言
    资生者。是其财施。言无畏者是无畏施。所言
    法者。是其法施。所言一者。谓初檀度是资生
    施。所言二者。谓戒与忍是无畏施。所言三者。
    谓后三度是其法施。于六度中有难过义悉
    摄为戒。有安忍义通摄为忍。有策?ヒ迳阄?br> 精进。有不乱义通摄为禅。有离着义摄为般
    若。言摄异者。如大品说。一一度中皆摄诸
    度。云何檀中摄余五度。修行施时身口意净
    不犯佛戒而行布施名为摄戒。于彼受者?
    恚打骂堪忍饶益名为摄忍。于诸众生常施
    不倦名摄精进。施心不乱名摄禅定。分别善
    修名摄般若。又于施中不取不着亦名般若。
    云何戒中摄余五度。修行戒时离杀盗等。普
    施一切众生安乐名摄布施。以堪忍力不为
    诸过名摄忍辱。持戒不息名摄精进。一心持
    戒离过寂静名摄禅定。分别善修名摄般若。
    又复戒中不取不着亦名般若。云何忍中摄
    余五度。修行忍时不怖众生。施彼安乐名摄
    布施。又忍贪苦以财惠人亦名摄施。以安忍
    故离杀缚等名为摄戒。堪忍不息名摄精进。
    忍心不乱名摄禅定。分别善修名摄般若。又
    于忍中不取不着亦名般若。云何精进摄余
    五度。以精进故?バ奚品āH囊嬷谏??悴?br> 施。?ザ现疃衩?愠纸洹R杂旅土?叭讨羁?br> 名摄忍辱。坚住精进名摄禅定。分别善修名
    摄般若。又于精进远离取着亦名般若。云何
    禅中摄余五度。依禅舍着。慈悲益物名摄布
    施。依禅离过名摄持戒。定心住缘安忍不动
    名摄忍辱。又依禅定发慈悲心。堪忍众生打
    骂寝欺随顺摄取亦名为忍。于深禅定求无
    休息名摄精进。分别善修名摄般若。又复禅
    不味不着亦名摄般若。云何般若摄余五度。
    修行慧时能以正义惠施众生名摄布施。以
    智慧心观过不为名摄持戒。于诸法中思惟
    不动名摄忍辱。又以智慧堪忍他恼亦名摄
    忍辱。观法不倦名摄精进。于诸法中不起妄
    想亦名摄禅定。又依智慧分别善修一切三
    昧亦名摄禅。摄相如是。第八门中明其资
    导为因之义。先辨资导。福能资助。慧能导
    达。资导不同。略有五种。一资导相生唯望未
    起。已生之福资未起智令其得生。已起之智
    导未生福令其得起。二资导相成义在同时。
    同时之福资同时智令其明净。同时之智导
    同时福。令其坚固不可破坏。三资导舍相亦
    在同时。同时之福资同时智于空不着。同时
    之智导同时福于有不染。四资导得果其义
    宽通。以宽通故一福起时能资已生未生智
    慧令近菩提。一智现时能导已生未生之福
    智悉令近果。良以诸行共牵一果故彼福智
    一一现时资导一切。五随行前后以说资导。
    福行先生。智慧后起。以先生福资未生智令
    其得生。以后生智导先起福令出生死趣向
    涅??。资导如是(此一门竟)。次明六度为因之义。于
    中别以三门辨释。一明六度浅深分齐。二明
    果得差别不同。三以六度对果明因。言分
    齐者。义别有三。一缘修六度。于彼六识七识
    心中缘观修习。二者真实有作六度。依前缘
    修动发真心令真心中诸行集起。此即地经
    第八地中世出世间有作净胜。前五功德名
    为世间。后一智慧名为出世。此从缘生故曰
    有作。三者真实无作六度。真心自体本是一
    切功德法性。如妄想心虽不对缘现起烦恼。
    体是一切诸烦恼性。真心如是。虽不对缘现
    起诸德。体是一切诸功德性。故马鸣言。从本
    已来具足无量性功德法。是功德性本为妄
    隐相似不净。后息妄染本隐之性显成今德。
    名为无作六波罗蜜。此即地经第八地中世
    出世间无作净胜。分齐如是。次分果德。果德
    有二。一性净果。本隐今显。二方便果。本无
    今有。果德如是。次以六度对果明因。于中有
    二。一缘正分别。望性净果无作六度以为正
    因。余二为缘。望方便果有作六度以为正因。
    余二为缘。二生了分别。望性净果生了不定。
    若言辨无令有名生。则性净果唯了因了非
    生因生。如涅??说。非本无故。就了因中缘修
    有作二种六度异相显了。故名了因。无作六
    度自体显了而为果德。故曰了因。若说正起
    以为生因。傍助为了则性净果具足二因。无
    作六度以为生因。余二为了。望方便果生了
    不定。若言了于本有名了。则方便果唯生因
    生非了因了。非本有故。就生因中有作六度
    为正因生。余二六度为缘因生。若说正起以
    为生因。傍助为了则方便果具足二因。如涅
    ??说。有作六度是彼正因。余二六度是彼
    了因缘。修六度是了可解。无作六度云何名
    了。由见彼法成菩提智如色生识。故名了因。
    体性显了成彼果故。第九门中就位分异并
    辨优劣。言分异者。六度随位异有二种。一者
    别异。如地经说。菩萨初地檀度增上。乃至六
    地般若增上。二者通异。如彼相续解脱经说。
    彼说六度义别有三。一者直名为波罗蜜。二
    上波罗蜜。三大波罗蜜。地前菩萨烦恼亦行。
    善法亦起。不能起胜。是故直得名波罗蜜。初
    地已上乃至七地烦恼不行。善法独起。随分
    平等离染清净名上波罗蜜。八地已上微细
    使性毕竟永灭。善行深广名大波罗蜜。隐显
    如是。通则义齐(此一门竟)。次辨优劣。释有二。一摄
    善分别。二治患分别。摄善之中义别有四。一
    约位分别。檀在初地。乃至般若在第六地。
    且在初地。最以为劣。戒在二地。次以为胜。
    如是渐增乃至般若在第六地。最以为上。此
    之一义如地经说。二就能分别。精进般若通
    能策导一切诸行。说以为胜。余不如是。说以
    为劣。此之一义如地持说。彼论言。六度之
    中精进般若胜余波罗蜜。如四摄中爱语为
    胜四无量中大悲为胜。如是一切。三主伴分
    别。慧为行主。说之为胜。余五伴助说以为
    劣。此之一义如大品说。地论亦云。智眷属
    者。所谓檀等。四就说行相成分别。六俱是胜。
    六俱是劣。何故如是。六度之行互相助成。檀
    行为主余五助成。檀行主故说以为胜。余五
    助故说之为劣。乃至般若类亦同然。此之一
    义如大品经六度相摄品说。摄善义中有此
    四异。治患义中亦有四种。一对业烦恼辨其
    优劣。戒治业非。余治烦恼。业兼易防能治
    之行说之为劣。烦恼是本。深细难遣能治之
    道通以为胜。若尔何故戒在施上。释言。上
    能起犯戒烦恼。难治于悭故能治戒在于总
    上。非是破戒细于悭故戒在施上。故信戒等
    五种善中戒初施后。六念亦尔。二对使非使
    辨其优劣。六中忍慧对治使惑。忍治?使。慧
    治痴使。余治非使。施治悭垢。是故非使戒防
    业非。故亦非使。精进与禅治烦恼地。故亦
    非使。使强难断。忍慧能除。说之为胜。非使
    易遣余四治之。说以为劣。问曰。何故忍慧二
    行偏治使性。释言。六中前三是其化众生力。
    后三是其护烦恼力。化生力中忍胜余劣。护
    烦恼中慧胜余劣。今就胜处明除使惑。余废
    不论。三伏永分别。前五伏断说之为劣。般若
    永断说以为胜。四随过互论六度皆有胜劣
    之义。望悭贪病布施为胜。余者为劣。对破
    戒病持戒为胜。乃至对治愚痴之病般若最
    胜。余者为劣。是故六度皆有胜劣。第十明
    其因起次第。如地持说。始不顾贼舍离出家。
    故先明施。既出家已受菩萨戒。精持不犯。故
    次明戒。以护戒故忍力清净不怖众生。故次
    明忍。以忍力故能安苦缘。?バ尬藜渖品ǚ?br> 便。故次明精进。以其精进不放逸。故善一其
    心。故次明禅。心善一故得实知见。故次明
    慧。问曰。精进通策诸行为诸行本。何不初说
    乃为第四。释言。精进虽策诸行随义别分。或
    属前三。或属后二。故置第四。云何属前。如地
    持说。前四戒学。精进是其戒行所依。故在第
    四。云何属后。如龙树说。施戒及忍世人能行
    不假精进。故不在初。云何不假。论言。如人所
    有客主法应供养。或为种种因缘行施。乃至
    畜生亦知施食。是故布施不假精进。又复世
    人见为恶者王法治罪顺过不为。或畏恶名。
    或思世间种种苦恼。避罪不作。或有性善不
    乐为恶。不由精进。又如世人于打骂等或以
    畏故不敢返报。或复力小不堪加报。或性和
    忍而不返报。不假精进。又前三中虽有精进
    小故不说。禅智微细世间众生不能自起。要
    假精进。故禅智前宣说精进。何故如是。禅定
    是其上地胜法。?ハ胺较帧0闳羰瞧湔绽砩?br> 行。专修乃成。故假精进。又禅智中得胜境界
    ?バ淖?觥F┤缡廊司蛩???T芑鸺?糖?br> 心?猛。彼亦如是。僧故偏说。又复前三依
    事修行。后之二种依义而成。舍事入义。非??br> 不能故在第四。问曰。但有前三福行。所愿皆
    得。何假精进方得禅智。龙树释言。佛道深
    难。虽有前三不能成办。要假精进方得禅智
    及诸佛法。故地持云。世尊种种称叹精进为
    菩提因。六度之义辨之?尔
      六念义五门分别(一释名义 二开合辨相 三随别广释 四次第 五念之所为)
    第一释名。六念之义出涅??经。守境名念。
    念别不同。一门说六。六名是何。一者念佛。
    二者念法。三者念僧。四者念戒。五者念施。六
    者念天。六中初三念其所学。中间二种念己
    所行。后之一种念己所成涅??之果。言念佛
    者。觉故名佛。念有四义。一缘如来有大功德
    是诸众生无上大师。名为念佛。二缘佛德念
    己当同。名为念佛。三缘佛德欲与众生。名为
    念佛。四离妄想与彼如来实德相应。名为念
    佛。言念法者。轨则名法。念有四义。一缘法
    宝有大功德是诸众生无上妙药。名为念法。
    二缘法宝念己当证。名为念法。三念法宝欲
    授众生。名为念法。四离妄想与法相应。名
    为念法。言念僧者。和故名僧。念有四义。一
    缘僧宝有大功德是诸众生良厚福田。名为
    念僧。二缘僧德念己当行。名为念僧。三缘僧
    行欲与众生。名为念僧。四离妄想与彼真实
    僧行相应。名为念僧。言念戒者。防禁名戒。
    念有四义。一缘戒行有大势力能除众生恶
    不善法。名为念戒。二念己所受精?セこ帧C?br> 为念戒。三念己戒善劝人同习名为念戒。四
    离妄想得戒实性清净无染。名为念戒。言念
    施者。惠舍名施。念有四义。一念施行有大功
    德能破众生悭贪重病。名为念施。二念己所
    行专精修习。名为念施。三念以施善摄取众
    生。名为念施。四离妄想得施实性无所系着。
    名为念施。问曰。行有六度之别。今此何故偏
    念戒施。释言。略故。以此行始故偏举之。又
    问。于彼六度之中先施后戒。今此何故先戒
    后施释言。行者二种次第。一?细次第。施?
    易为。是故先修。戒细难作。是以后习。二止作
    次第。要先止恶。然后作善。如似染衣要先除
    垢后受染色。戒是止行。是故先明。施是作
    行。是以后说。彼六度中依?细门故先明施。
    此六念中依止作门故先明戒。言念天者。己
    家当来所成涅??寂净名天。有净光明所受
    自然亦名为天。念有四义。一缘当来力无畏
    等一切种德有大福利。名为念天。二缘当果
    起必成意。名为念天。三缘当果欲与众生。名
    为念天。四离妄想与彼菩萨境界相应。名为
    念天。名义如是(此一门竟)。第二门中开合辨相。开合
    不定。据要唯三。所谓念佛念法念僧。故杂心
    云。为开众生佛法僧念故说斯偈。所谓说于
    敬三宝偈。或分为六。如上所辨。或离为八。
    如大智论说。于前六上更加二种。一念出入
    息。系意住于数息法门。二者念死。常修死相。
    或分为十。如大智论摩诃衍品说。于前八上
    更加二种。一者念灭。念彼涅??无为寂静起
    意趣求。二者念身。自念己身无常苦空无我
    不净修行厌离。或分十一。如经说。一者念
    佛。二者念法。三者念僧。四念菩萨。五念菩萨
    行。六念波罗蜜。七念十地。八念不坏力。九念
    无畏。十念不共法。十一念一切种一切智智。
    此之十一犹是六念。念佛念法与六念中初
    二念同。念僧菩萨是六念中念僧所收。念菩
    萨行念波罗蜜十地者。是六念中念戒念施
    二念所摄。六中略故单念戒施。是中广故通
    念一切。后念力等是六念中念天所摄。广则
    无量。今据一门且论六种。开合如是(此二门竟)。次
    广辨释。初念佛者。如涅??说。念佛十种名称
    功德。所谓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
    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此十如后十号章中具广分别。佛德无量。今
    据一门且论斯十。以此名称生念义强故偏
    念之。言念法者。依大智论法有二种。一念
    教法。所谓三藏十二部经。二念义法。所谓无
    常无我涅??三种法印。亦得分三。一念教法。
    谓三藏等。二念理法。所谓二谛一实谛等。三
    念行法。谓三学等起行之仪。言念僧者。念三
    乘众及三乘人所成行德。言念戒者。就性分
    二。如龙树说。一念有漏戒。二念无漏戒。问
    曰。直念无漏便足。何用念彼有漏戒乎。龙
    树释言。因有漏戒得无漏戒。故通念之。如人
    虽从贼中而来还能破贼王亦赏之。彼亦如
    是。就行分三。一念律仪。二念摄善。三念摄
    生。随义分八。如龙树说。一清净戒。二不缺。
    三不破戒。四不穿戒。五不杂戒。六自在戒。
    七不着戒。八智者所赞戒。清净戒者。如论释
    言。无诸瑕秽名清净戒。此句通明五篇清净。
    不缺戒者。除离初篇二篇重恶名不缺戒。不
    破戒者。离后三篇名不破戒。又论释言。远离
    身恶名不缺戒。远离口过名不破戒。不穿者。
    论言。善心向于涅??不令烦恼恶觉入中名
    不穿戒。不杂戒者。正为涅??不为世报名不
    杂戒。自在戒者。论言。随戒不随外缘。不为爱
    结之所伤碍名自在戒。言不着戒者。论言。
    于戒不取戒相。不生爱著名不着戒。智所赞
    者。持戒清净常为贤圣之所称赞。名为智者
    所赞戒也。言念施者。念行财法无畏施等。言
    念天者。依如涅??天有三种。一者生天。谓
    四天王乃至非想。二者净天。所谓一切三乘
    贤圣。三第一义天。谓佛果德。是三种中菩萨
    但念第一义天。以是究竟所求果故。依大智
    论天有四种。一假号天亦云名字天。如世人
    王名为天王亦云天子。二者生天。谓四天王
    乃至非想。三者净天。谓诸贤圣。四生净天。谓
    三界中受生圣人。是四种中念彼生天及生
    净天。以此未来上胜果故。问曰。佛弟子众
    应念三宝。以何义故念彼生天。以此自己善
    业果故。问曰。生天是凡夫法。何故念之。有
    人不堪入涅??。故念彼生天。起行趣求(此三门竟)
    第四门中明其次第。佛是究竟所学果德。故
    先念之。佛由法成。故次念法。法由人行方能
    到果。故次念僧。依前三宝发起修行先离十
    恶。故次念戒。以戒破恶便能生善。故次行
    施。依戒依施能得涅??第一义天。故次念天。
    又依龙树佛是化主说法之人。故先念佛。依
    佛说法故次念法。僧随佛语能解能行故次
    念僧。僧由戒成故次念戒。以戒破恶便能行
    施故次念施。以戒施故得二果报。所谓生天
    及生净天。中品行者得其生天。增上行者得
    生净天。故后念天。次第如是(此四门竟)。第五明
    其念之所为。所为有四。一者为除现在怖畏。
    如龙树说。或有恶魔来怖行者。佛即教人
    修习六念。或有怖畏念佛即灭。如诸天众与
    ?罗斗心生怖畏。若有忆念帝释宝幢怖畏
    即灭。或有怖畏念法即灭。如天畏时忆念帝
    释左面天王伊那舍天宝幢即灭。又念右面
    天王婆楼那天宝幢亦灭。或有怖畏。念己所
    修施戒善根及天果报亦得除灭。二为出离
    生死因果故修六念。三为求佛一切种德故
    修六念。四为化度一切众生故修六念。六念
    之义辨之?尔
      六种决定义
    六种决定出地经论。斯乃出世菩提之心。即
    实不退名为决定。此之决定是十地体故。地
    经中创始开宗标言。菩萨愿善决定无杂不
    可见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尽未来际。覆
    护一切众生界。能入三世诸佛智地。虽言愿
    善统纳众德无不在中。众德之状难以具论。
    今据一门且说六种。六名是何。一观相善决
    定。二真实善决定。三胜善决定。四因善决
    定。五大善决定。六不怯弱善决定。六中前
    五自分功德。后一胜进。故地持中第六名为
    增长胜分究竟菩提。就自分中初四自利。后
    一利他。就自利中前二行体。次一行德。后一
    行能为因之义。体中初一明其观解破相入
    如。后一彰其契实离相。言观相者。论自释
    言。谓真如观一味之相。言一味者从喻为名。
    如似大海虽复浩廓咸同一味。诸法虽广如
    性一味。观此如理更无异缘名一味相。言真
    实者。论自释言。非世境界。以行契真不为世
    智之所照见。名非世境。言胜善者。行德深广
    如于法界。故名为胜。言因善者。愿善之行
    能为常果无常果因。故云因善。言常果者。谓
    大涅??。无常果者。谓佛菩萨大悲作用。随世
    生灭故曰无常。此二犹是涅??经中二种庄
    严。常者犹彼智慧庄严。故彼经言。智慧庄严
    无碍常住。无常是彼功德庄严。故彼经言。功
    德庄严有碍非常。又涅??云。诸佛如来无
    常共常常共无常。是此常果常共无常。
    是此所说无常爱果。愿善望彼同能出生。故
    名为因。言大善者。上来自利。此一利他。利
    他行广等众生界。故名为大。故经说言。覆护
    一切众生界矣。不怯弱者。诸佛智德菩萨分
    证于深能入心无惮退。故云不怯。故经说言。
    能入三世诸佛智地。六种决定释之云尔
      六妙行义
    六妙行者。无学圣人离过行也。经亦名为六
    妙法矣。通释一切起作名行。行之自体说以
    为法。此行与法远离一切不善?过。故称为
    妙。随相别分妙行妙法非无差异。异相如何。
    行阴无过名为妙行。余阴离染说为妙法。是
    义云何。依如?酬际断胧苄衅鹪谝皇薄Q凼?br> 起时即具四阴。眼识识阴。同时受数说为受
    阴。同时想数说为想阴余思欲等说为行阴。
    乃至意识起时亦尔。彼六行中离过无罪名
    六妙行。余之三阴离过无染名六妙法。大乘
    亦尔。若依成实识想受行起在先后。眼识之
    后具有四心。初识次想受后行。乃至意识之
    后亦尔。彼六识后行中无过名六妙行。彼六
    识中识想及受性虽无记不生行中烦恼漏
    过。亦不从于烦恼漏生名六妙法。六妙行义
    辨之略尔
      六种善法义
    六种善法如大智论说。名字是何。谓善五
    阴及数灭无为是其六也。善五阴中有其四
    种。一生得善阴。宿习今成。二方便善阴。现
    在修起。三无漏善阴。谓三乘人缘修法身。四
    常住五阴。谓佛菩萨真实法身。故涅??云。
    舍无常色获得常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此
    等如前五阴章中具广分别。数灭无为略有
    三种。一烦恼灭。谓灭五住一切烦恼。二者业
    灭。谓灭有漏无漏之业。三者苦灭。谓灭分段
    变易之果。是等如前三无为中具广辨释。此
    等皆依大乘分别。六善如是
      六和敬义
    六和敬者。同止安乐不恼行也。起行不乖名
    之为和。以行和故情相亲重。目之为敬。和敬
    不同。一门说六。六名是何。一身业同。二口
    业同。三意业同。四者同戒。五者同施。六者同
    见。六中前三就身彰同。后之三种就行说同。
    身业同者。略有二种。一离过同。同离杀盗邪
    ?H等事。二作善同。同为一切礼拜等善。口业
    同者。亦有二种。一离过同。同皆远离妄语两
    舌恶口绮语。二作善同。同为赞诵赞咏等善。
    意业同者。亦有二种。一离过同。同离一切烦
    恼业思。二作善同。同修信进念定慧等一切
    善法。言同戒者。略有二种。一受戒同。二持
    戒同。又更分二。一作戒同。二无作戒同。亦得
    分三。一律仪戒同。二摄善戒同。三摄众生戒
    同。言同施者。略有二种。一内施同。自舍己身
    奉给尊事。二外施同。舍余资生。亦得分三。一
    财施同。二法施同。三无畏施同。言同见者。见
    谓见解。略有二种。一世谛中见解无别。二真
    谛中见解无别。问曰。前三行无不收。以何义
    故复说后三。释言。前三是其能作。后三所
    作。故复说之。又前三中摄行难尽。未知前三
    所作是何。故复明之。问曰。所作行别无量。何
    故偏说戒施及见。以其略故。于六度中戒施
    在初。慧见在后。就初就后以彰其同。中间可
    知。故略不论。六和敬义辨之略尔
      六修定义七门分别(一辨相 二行义差别 三就位分别 四就地分别 五就界分别 六约智分别 七依受分别)
    第一辨相。六修定者。一数。二随。三止。四观。
    五名为还。?称沛吨忻????A???弧3?br> 言数者。为制觉观系念数息。名之为数。数中
    有四。一增。二减。三乱。四等。如五度中具广
    分别。此数即是止家方便。所言随者。心无异
    行住随气息。为长为短。为近为远。为遍身中
    为在一处。去至何处。齐何而还心随觉知。名
    之为随。此随即观家方便。所言止者。于己
    身分眉间鼻端齐轮足指随心所宜系念令
    住。故名为止。所言观者。始观气息于己身中
    为损为益。为冷为??。审悉观察。然此气息即
    是风大。?称沛对啤N?绱蠊实裙鬯拇蟆9?br> 四大已次观四大所造之色。所谓色声香味
    等。色依何法能有造作。谓依心法。故次观察
    受想行识。观察是等名之为观。所言还者。止
    行能也。止行成故于欲恶法若起思觉则能
    制之。令心还住出离觉中。名之为还。故杂心
    云。欲觉少行。出觉多行。?称沛吨泻喂拭?br> 此以之为转。转离恶觉住善觉故。又善觉中
    转下起上亦名为转。所言净者。观之能也。观
    行成故能灭诸恶。故名为净。六相如是(此一门竟)
    次明止等行义差别。如?称沛端怠J?卸?隆?br> 一数出入息。二能舍恶觉。随亦有二。一随出
    入息。二能离恶觉。止亦有二。一能住心在于
    鼻端眉间足指。二不舍三昧。观亦有二。一
    观出入息。损益等事如上所辨。二能善取心
    心数相。转亦有二。一能知五阴。二能入圣道。
    净亦有二。一能断结。二能于谛知见清净。行
    别如是(此二门竟)。次就位论。随义通论位位皆有。
    于中别分数随止观在五停心。还在念处至
    世第一法。故?称沛对啤W?鋈胂⑵鹕砟畲Α?br> 如是次第乃至转忍起世第一法。名为转矣。
    净者在于见道已上。故?称沛对啤>徽咚??br> 苦法忍等(此三门竟)。次就地论。地谓欲界乃至
    非想。依?称沛洞肆??缥蠢粗屑洹6???br> 禅方便道摄。于中别分数随二行在于欲界
    未来中间二禅三禅方便道摄。止观还净在
    一切地方便道摄。诸地皆有止观还净四种
    义故(此四门竟)。次就界论。界谓三界。依?称沛洞?br> 六初起在于欲界。后依色界亦得随起(此五门竟)
    次约智论。智谓十智。此六唯一等智所摄。世
    间修故。若当就位分净在于见道已上。是则
    净中具十智性(此六门竟)。次约受论。受谓苦乐忧
    喜及舍。此六唯一舍根相应。非是根本禅地
    摄故。若就诸禅义说止观及与还净或喜相
    应。或乐相应。或舍相应。在初二禅喜受相
    应。在三禅中乐受相应。自余一切舍受相应。
    六种如是
      六三昧义
    六三昧义如成实义。名字是何。一一相修
    为一相。二一相修为种种相。三一相修为于
    一相及种种相。四种种相修为种种相。五种
    种相修为于一相。六种种相修为种种相及
    一相。相状如何。论释不同。有论师说。修第
    四禅名一相修。修五圣支定名种种相修。五
    圣支定广如上辨。言一相修为一相者。修第
    四禅为得罗汉果。言一相修为种种者。修第
    四禅为得五通。言一相修为于一相及种种
    者。修第四禅为得罗汉及五禅通。种种相
    修为种种者。修五圣支为得五通。种种相修
    为一相者。修五圣支为得罗汉。种种相修为
    种种相及一相者。修五圣支为得五通及罗
    汉果。此之一义成实不立。故彼非言。五圣支
    中前三犹是世俗四禅。得罗汉时于四禅中
    随依一禅。云何说言修五圣支得罗汉果名
    为一相。又复明观二圣支中亲依观支得罗
    汉果不依明支。故知不以修五圣支为得一
    相。成实所立定守一缘名一相修。慧心见法
    种种差别名种种修。言一相修为一相者。论
    言。依定还生神定。如从初禅生二禅等。言
    一相修为种种者。依定生慧。言一相修为于
    一相及种种者。依定生定及生智慧。言种种
    修为种种者。依慧生慧。如闻生思如思生修。
    言种种修为一相者。依慧生定。言种种修为
    种种相及一相者。依慧能生一切定慧。问曰。
    是中定慧相生为是有漏。为是无漏。论无定
    判。义释有三。一就通以论。能生所生一切定
    慧悉通有漏及与无漏。二就定慧隐显互论。
    定唯有漏慧唯无漏。三就能生所生定慧隐
    显互论。能生定慧隐一向有漏所生定慧一
    向无漏。六三昧义辨之云尔
      六摄义
    六摄之义出地持论。录物从道目之为摄。
    摄处不同。一门说六。六名是何。一者顿摄。二
    增上摄。三者取摄。四者久摄。五不久摄。六者
    后摄。六中前三化事分别。三中初一所化中
    顿。第二一门能化身上第三一门化具圆备。
    后之三种随根分别。初一下根。次一中根。后
    一上根。故有六种。言顿摄者。于一切生作父
    母想。随己力能以一切种安乐饶益。是名顿
    摄。增上摄者。菩萨居尊摄取众生名增上摄。
    依论有三。一者为王善摄人民。二为家主巧
    益亲属。三者为父于子等益。情无偏党。言取
    摄者。能以财法摄取众生。言久摄者。软根众
    生久化乃熟。不久摄者。中根众生易化近净。
    言后摄者。上根众生于现世中堪任清净。化
    益之穷故名后摄。问曰。此六于四摄中何相
    所收。释言。四摄通于六中。不别相对。六摄
    如是
      七善律仪义四门分别(一辨相 二开合广略 三对境分别 四支因具不具)
    无作之善说为律仪。律仪不同。一门说七。所
    谓不杀不盗不?H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
    语。言不杀者。论说有三。一者因离。二果行
    离。三对治离。因离有二。一者共因。谓贪嗔
    痴。诸业皆悉用此为因。故名为共。二者不共
    因。谓离杀心畜刀枝等。此唯杀因故曰不共。
    问曰。若言远离杀心是因离者。何故论中说
    为果离。释言。杀心所望不定。若望贪等是其
    果行。若望正杀是其因行。今据后门说为因
    离。言果离者。正离杀业。对治离者。所谓慈
    心安隐心等。慈能与乐。安能授善。以此二
    种能治杀业故名对治。言不盗者。亦有三种。
    一者因离。二果行离。三对治离。因离有二。一
    离共因。谓贪嗔痴。二离不共因。所谓盗心及
    无资生。故地经中资生满足名为因离。言满
    足者。常修少欲知足之心无所须欲。故云满
    足。果行离者。正离盗业。对治离者。所谓布
    施。言不?H者。亦有三种。一者因离。二对治
    离。三果行离。因离有二。一离共因。谓贪?
    痴。问曰。论中宣说。邪?H唯贪心成。今云何言
    离贪?痴为因离乎。释言。终成其唯在贪。远
    则从于贪?痴起。是故离之通名为因离。二
    离不共因。所谓?H心及无妻色。故地经中自
    足妻色名为因离。云何自足。于现在世梵行
    有余。心无求欲名足妻色。以自足故心无??
    欲。故离?H因。果行离者。正离?H业。对治离
    者。常修梵行。不净观等。不妄语者。论释有
    二。一对治离。所谓实语对治诳心。二果行离。
    正离妄语。据实具论亦有三种。一者因离。二
    果行离。三对治离。因离有二。一离共因。谓贪
    ?痴。二离不共因。谓诳他心。果行离者。正离
    妄语。对治离者。常修实语。问曰。是中实具三
    离。何故论中但云二乎。释言。为彰口言易发
    不藉远因。是故不说离贪?痴以为因离。离
    诳他心虽是因离能治诳心。对治中说故不
    别论。故地论云。对治诳心即是因离。不两
    舌者。亦有三种。一者因离。二对治离。三果
    行离。因离有二。一离共因。谓贪?痴。二离不
    共因。离破坏心。果行离者。正离两舌。对治离
    者。修和合语。不恶口者。亦有三种。一者因
    离。二果行离。三对治离。因离有二。一离共
    因。谓贪?痴。二离不共因。谓侵恼心。果行
    离者。正离恶言。对治离者。常修濡语。不绮语
    者。亦有三种。一者因离。二果行离。三对治
    离。因离有。一离共因。谓贪?痴。二离不
    共因。谓绮语心。果行离者。正离绮语。对治离
    者。恒修正语(此一门竟)。次辨开合广略之义。开
    合不定。总之唯一善律仪摄。或分为二。一者
    身业。二者口业。前三身业。后四口业。或离为
    七。备如向辨。或复分之为二十一。此七律仪
    各从上中下品心起。是故通说有二十一。或
    复开分为六十三。前二十一各从无贪无?
    无痴三善根起。是故通说有六十三。问曰。三
    善常相随逐未曾相离。云何别分为六十三。
    释言。三善体虽同时随用强弱非无先后。如
    不净观是无贪性慈悲观等还无?性因缘观
    等是无痴性。三善既有别起之义。所生律仪
    何为不别。是故得分六十三种。若随凡圣禅
    地不同境界差别则有无量(此二门竟)。次对境论。
    此七律仪普于一切众生处起。若不如是所
    受律仪便有增减。问曰。律仪为于现在众生
    处起。为于三世众生处起。论释不同。若依成
    实普于三世众生处起。缘之皆得起善心故。
    若依?酬嘉ㄓ谙衷谥谏?ζ稹A家怨?ノ?br> 来众生不可杀盗乃至绮语。为是缘之不发
    律仪。问曰。若于现在众生得律仪者现在
    众生死灭之时应失律仪。释言。不失。念念常于
    现在众生得律仪故。问曰。于彼非众生所得
    律仪不。释言。亦得。故成实言。非众生所得
    善律仪。问曰。直缘非众生数得善律仪不。释
    言。不得。故成实言。要因众生得善律仪。何
    故如是。于众生所远离性罪。于非众生所远
    离遮罪。离性为本。是故要于众生所得。直缘
    草等不发律仪(此三门竟)。次明支因有具不具。支
    谓七支。始从不杀乃至不绮。因者所谓上中
    下心。问曰。七支要具乃得。不具亦得。释言。
    不定。大比丘戒要具乃得。沙弥俗人不具亦
    得。是故五戒八戒十戒皆不具七。问曰。于彼
    上中下品三种因中具用发戒。不具亦得。释
    言。不定。或有具用上中下心受在家戒沙弥
    十戒大比丘戒。名为具因。或有偏用上品之
    心受三种戒。或中或下名为不具。以此支因
    有具不具故。杂心中四句分别。何者是四。一
    一切因非一切支。谓以上中下品之心受其
    五戒八戒十戒。依具三因名一切因。所受唯
    离杀盗邪?H妄语过。故非一切支。二一切支
    非一切因。有人直以上品之心受具足戒。或
    中或下所受之戒具足七支。故名一切支。不
    具三心名非一切因。三一切因亦一切支。具
    以上中下品之心受在家戒沙弥十戒大比丘
    戒。四非一切因非一切支。谓以下心受在家
    戒及沙弥戒。中上亦尔。七善律仪略之云尔
      七净义两门分别(一辨相 二就位分别)
    行德无垢。名之为净。净义不同。一门说七。七
    名是何。一者戒净。二者定净亦名心净。三者
    见净。四度疑净。五道非道净。此前五净大小
    名同。后二名别。依如小乘六名行净。七名行
    断智净。若依大乘六名行断。七名思量菩提
    分法上上净矣。此后二名如地经说。言戒
    净者。行修之始持戒离过。故云戒净。由戒净
    故能生净定说名定净。以定净故发生实慧。
    生已能除身见名为见净。能断疑惑名度疑
    净。能离戒取知无漏慧是其真道戒等非道
    名道非道净。后二种中若依小乘重缘谛理
    进习所行名为行净。行穷尽障名行断知净。
    若依大乘随道除障名为行断。依此行断趣
    入佛境名思菩提上上净矣。七中初一是其
    戒学。次一定学。后五慧学(此一门竟)。次就位论。
    行实齐通。随相隐显非无阶异。异相如何。依
    如小乘初二在于见道已前。次三在于见道
    之中。次一修道。后一无学。何故见前明戒明
    定。外凡?过非戒不防。故先明戒。出世圣道
    非定不生。故次明定。何故次三偏在见道。以
    见道中断除三结成就三净故偏在中。何者
    三结。所谓身见戒取及疑。断身见故得其见
    净。断疑心故得度疑净。断戒取故得道非道
    净。问曰。圣人入见道时十使俱断。云何说言
    但断三结。如涅??释。此三重故。所以偏说。如
    世人言王来王去。重故偏论。又十使中五见
    及疑唯障见谛。入见道时断之究竟。贪?痴
    慢通障见修。入见道时断之不尽。五见及疑
    见中尽。故与其断名。贪?痴慢见不尽。故不
    与断称。就彼所断五见疑中三使是本。三
    使是随。身见是本。边见为随。戒取是本。见取
    为随。疑心是本。邪见为随。说除三本三随亦
    尔。故经论中偏说见道断除三结。何故行净
    偏在修道。以此位中重缘谛理趣修行故。何
    故行断偏在无学。以无学道离障尽故。大乘
    法中初五同前。后二在于修道位中。就修道
    中有通有别。通而论之一切地中。有除障义
    悉名行断。有上求义皆号思量。于中别分始
    从二地乃至七地修道断障名为行断。八地
    已上法流水中。趣入佛境说为思量上上净
    矣。七净如是
      七财义
    言七财者。善能资具。故名为财。财别不同。一
    门说七。七名是何。一信。二戒。三施。四闻。五
    慧。六惭。七愧。此义如后十藏章中具广分
    别。七财如是
      七种大乘义
    七种大乘出地持论。运通名乘。乘中莫加。
    谓之为大。大乘不同。一门说七。七名是何。一
    者法大。二者心大。三者解大。四净心大。五众
    具大。六者时大。七者得大。七中前六就因说
    大。后之一种就果论大。因中初一是其因法。
    后五因行。言法大者。所谓大乘十二部经方
    广之藏。过余契经故云法大。问曰。法中说通
    理教。何故是中偏说教法。释言。实通。摄旨从
    诠故不别论。言心大者。谓发无上菩提之心。
    超出余愿故曰心大。言解大者。谓解菩萨方
    广之藏。胜过余解称曰解大。此心与解在于
    地前。净心大者。在初地中。过解行住入欢喜
    地。证心解染名净心大。众具大者。在于二地
    乃至七地。修习功德智慧众具趣向菩提名
    众具大。言时大者。八地已上乃至十地度三
    僧只。满足众行名为时大。言得大者。谓如来
    地得菩提果无与等者。况复过上。故为得大。
    七种大乘略辨如是
      七地义三门分别(一释名 二定体 三辨相)
    第一释名。七地之义出地持论。能生曰地。地
    位开合广略难定。今据一门且论七种。一种
    性地。二解行地。三净心地。四行迹地。五决定
    地。六决定行地。七毕竟地。种性地者。习种
    性种同名种性。行本达立能生因果。故名为
    种。种义不坏。目之为性。以性别地名种性地。
    解行地者。依前种性起修方便趣入出世。于
    出世道解而行故名为解行。以解别地名解
    行地。净心地者。在初地中。过解行住入欢喜
    地证心离垢。名为净心。又于菩提净信??望
    亦名净心。以斯别地名净心地。行迹地者。二
    地已上乃至七地起于修道名为行迹。以行
    别地名行迹地。决定地者。第八地中在法流
    水决定趣向无上菩提名决定地。决定行者。
    第九地中依前决定上上增进名决定行地。
    毕竟地者。谓第十地及如来地。第十地中因
    行穷满。如来地中果德圆极。以是义故同
    名毕竟。盖乃且据一门为论。若入余门因果
    别矣。名义如是(此一门竟)。次定其体。诸地皆用
    行德为体。行门开合广略不定。总唯一行。或
    分为二。一是证行。二阿含行。广如上辨。又就
    福智亦得分二。或离为三。谓证助不住亦如
    上辨。又戒定慧亦得分三。或开为四。闻思修
    证。或说为六。谓六波罗蜜。或分为十。谓十
    波罗蜜。又复信等亦得分十。或复离为三十
    七品。广则无量。体性如是(此二门竟)。次辨其相。
    地位开合广略不定。要摄唯二。一是信地。二
    是证地。地前菩萨于出世道信顺趣向名为
    信地。初地已上证实相应名为证地。或分为
    三。如地持说。一种性持在种性地。二发心
    持在解行地。三行方便持在初地上。或离为
    四。一方便道在于地前。二者见道在于初地。
    三者修道在二地上。四无学道在于佛地。或
    开为五。于前四中开方便道以为种性解行
    之别。故有五种。或分为六。如地持说。一种
    性地。二解行地。三净心地。四行迹地。五决定
    地。谓八地九地。六毕竟地。谓第十地。涅??经
    中言为六住诸菩萨者。据此为言。或复说七。
    广如上辨。于前六中开决定地以为决定及
    决定行。故有七种。亦得分八。于前七中分种
    性地以为习种性种之别。故有八矣。亦得分
    九。于前八中分毕竟地以为毕竟及如来地。
    故有九种。或分十三。如地持论住品中说。
    彼十地上加种性住解行住及如来住。故有
    十三。亦得开分以为十四。前十三中开种性
    住以为习种性种之别。故有十四。经中或说
    四十二贤圣。广则无量。是等广略各随一宜。
    今且论七。七地如是
      八戒齐义七门分别(一释名定数 二辨相 三具得因缘 四界趣分别 五形报分别 六对境分别 七受持之义)
    八戒齐者。所谓不杀.不盗.不?H.不妄语.不
    饮酒.不歌舞唱伎.不着香薰衣.不上高广床.
    不过中食.是其名也。此等防禁故名为戒。洁
    清曰齐。问曰。于彼五戒之中言不邪?H。今此
    何故直言不?H。释言。五戒是在家人持在家
    戒。唯制邪?H不防自妻。以是义故但言不邪
    ?H。论八戒是在家人得持出家戒。非但制邪
    自妻亦防。故说不?H。问曰。是中所离有九以
    何义故但言八戒。释言。有以。若依?酬疾?br> 着薰衣不上高床。此二同是庄严处起。合之
    为一。故说为八。若依成实及大智论前八
    是戒。后一是齐。戒齐合说。是故名为八戒齐
    矣(此一门竟)。次辨其相。于中有五。一体具分别不
    过中食是齐亦齐支。余是齐支而非是齐。如
    八圣道正见是道亦是道支。余是道支而非
    是道。此亦如是。以不杀等防恶禁罪助成齐
    法。助齐法中差别不同。故名齐支。非断食
    法。故不名齐。不过中食是断食法故名为齐。
    别前七种故名齐支。二遮性分别。前之四种
    远离性恶。不饮酒等远离遮罪。问曰。性恶乃
    有七种。始从杀生乃至绮语。何不具离但离
    前四。以绮语等难可防护在家之人不能离
    故。故论说言。出家之者尚不能离。何况在
    家。又绮语等不应法故通名妄语。但离妄语
    余者皆随。故不别论。又前四种重故偏明。余
    者轻故。所以不说。问曰。遮罪差别无量。何不
    说离偏言远离饮酒等乎。亦以余过在家之
    人难防护故。又饮酒等生过处重故偏说离。
    余过轻故。所以不论。三道福分别。如成实
    说。离前五过是福因缘。离后三罪是道因缘。
    以在家者未能得道。是故但说道因缘矣。通
    则齐等。四就具分别。具谓三业。不杀.不盗.不
    ?H.不饮酒.不着薰衣.不上高床.不过中食。
    是其身业。不妄语者。是其口业。不歌舞者。通
    身口业。五所防分别。依如?酬汲跛慕渲г?br> 离性恶。不饮酒者。是不放逸支离放逸因缘。
    余是持支离余遮过。成实法中亦分为三。名
    字不异。彼说。初四远离实恶。不饮酒者。离诸
    恶门。余者远离放逸因缘(此二门竟)。次明得戒因
    缘差别。依如?酬加邪艘蛟怠9时速恃浴N接?br> 波婆素.受.时.他.二说.具足.一日夜.离严饰
    威仪。优波婆素.是一因缘。明此八戒是优婆
    塞受非出家者。以出家人堪能受持尽形戒
    故。所言受者。是二因缘。明此八戒要受乃得
    不同禅戒无漏戒等。所言时者。是三因缘。明
    此八戒清旦时受不得余时。欲使具足一日
    夜。故成实法中随在何时皆得受之。所言他
    者。是四因缘。明此八戒要从他受自誓不得。
    成实异此。故彼.论言。若无人.时心念口言亦
    得受之。言二说者。是五因缘。明此八戒二说
    方得。戒师前教受者后随。戒师前问受者后
    答。是为二说。成实异此。故彼论言。自不解
    故须师教授。若自解者何假师教。以是义故
    不须二说。言具足者。是六因缘。明此八戒具
    受乃得分受不得。成实法中不具亦得。故彼
    论言。随力堪能多小不定。一日夜者。是七
    因缘。明此八戒时分唯在一日一夜不增不
    减。成实不同。故彼论言。若说八戒定一日
    夜。是事不然。随时多少。或可半日乃至一
    月。竟有何咎。离严威仪是八因缘。明此八戒
    要离种种严身之具方便受持。以在家者随
    分修学出家戒故。论虽不同。受者宜依?酬?br> 受之。多与诸经所说同故(此三门竟)。次就界趣分
    别其相。界谓三界。欲界得受。非上二界。趣谓
    五趣。依如?酬肌H?煜氯说檬馨私洹R跃踔?br> 心捷疾力故。不通余趣及郁单越。若依成实。
    人天鬼畜皆得受之。故彼论言。如天帝多受
    八戒龙等亦受。不局在人(此四门竟)。次就形报分
    别其相。依如?酬肌D信?檬堋S嘈尾坏谩3墒?br> 法中黄门二形不能男等亦得受之。非局男
    女(此五门竟)。次对界辨其通局。当知八戒普于一
    切众生边得。不得别缘。问曰。为于现在一切
    众生边得。为于三世众生边得。论释不同。若
    依?酬肌Nㄓ谙衷谥谏?叩谩3墒捣ㄖ衅沼?br> 三世众生边得。过未众生虽不可杀不可盗
    等。缘之亦得起善恶故(此六门竟)。次明受持八戒
    之仪。欲受戒者应先起其厌生死心求涅??
    意。然后受之。以此所受出世戒故。受法云何。
    于六齐日清旦之时。诣戒师所。先礼三宝。次
    礼戒师。在戒师前。长跪合掌。先忏诸罪。然后
    受戒。戒师教之。三归三宝。三称归竟。与受五
    戒。沙弥戒同。然后题上所列法。问其能不。言
    一不杀生是优婆塞戒。若女人受。应言是优
    婆夷戒。从今时至明清旦。一日一夜受。如诸
    佛能持不。受者应答言能。如是乃至不过中
    食。问答同尔。一遍便足。竟已礼去。护持之法
    与出家戒同。严身之具悉宜去之。男女不得
    同室而宿。八戒如是

    大乘义章卷第十二(终)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