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藏经阁!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藏 > 大乘义章 >
  • 大乘义章卷第十

    净法聚因法中。此卷有十二门(三归义 三学义   三聚戒义 三种律仪义 止观舍义 三慧义 三种般若义 三智义 三量智义 同相三道义 别相三道义 三种住义)
      三归义三门分别(释名一 所归二 能归三)
    第一释名。言三归者。归投依伏。故曰归依。归
    投之相如子归父。依伏之义如民依王如。性
    依勇。归依不同随境说三。所谓归佛归法
    归僧。依佛为师。故曰归佛。凭法为药。故称
    归法。依僧为友。故名归僧。问曰。何故偏归此
    三。以此三种毕竟归处能令众生出离生死称
    涅??故。名义如是。第二门中。别明所归三
    宝境界。三宝义中三门分别。一释其名。二辨
    体相。三明次第。先释其名。所言佛者。外国正
    音名为佛陀。此云觉者。觉行成人。故名觉者。
    又人有觉亦名觉者。觉有两义。一觉察名觉。
    二觉悟名觉。言觉察者。对烦恼障。烦恼侵害
    事等如贼。唯圣觉知不为其害。其犹世人觉
    知有贼贼无能为。彼亦如是。故名为觉。言觉
    悟者对于智障。无明昏寝事等如睡。唯圣独
    悟不为覆障。如睡得寤。故名为觉。所对无明
    有其二种。一迷理无明。对除彼故觉法实性。
    故名为觉。二迷事无明。对除彼故觉知一切
    善恶无记三聚之法。故名为觉。地持论中同
    此后义。所言法者。外国正音名为达摩。亦名
    昙无。本是一音传之别耳。此翻名法。法义不
    同。泛释有二。一自体名法。如成实说。所谓
    一切善恶无记三聚法等。二轨则名法。辨彰
    行仪。能为心轨故名为法。今三宝中所论法
    者。轨则名法。所言僧者。外国正音名曰僧伽。
    此方翻译名和合众。行德不乖。名之为和。和
    者非一。目之为众。此之三种何故名宝。世间
    琼瑶人之所珍。此之三种世所尊重如世珍
    奇。是故就喻说之为宝。宝性论中释有六义。
    喻之如宝。一希有义。如世宝物贫穷之人所
    不能得。三宝如是。薄福众生有千万世不
    能值遇。故名为宝。二离垢义。如世真宝体无
    瑕秽。三宝如是。绝离诸漏。故名为宝。三势力
    义。如世珍宝除贫去毒有大势力。三宝如是。
    具不可思议六神通力。故说为宝。四庄严义。
    如世珍宝能严身首令身殊好。三宝如是。能
    严行人清净法身。故说为宝。五最胜义。如世
    宝璧诸物中胜。三宝如是。一切世中最为殊
    胜。故名为宝。六不改义。如世真金烧打磨等
    不能变改。三宝如是。不为世间八法所改。故
    名为宝。名义如是(此二门竟)。次辨体相。于中略
    以三义辨之。一明别相。二明一体。三明住持。
    初别相者。经中亦名阶梯三宝。三宝宝相
    异。故称别相。随化阶降佛上法中僧为最下。
    故曰阶梯。此阶梯。中先明佛宝。佛宝之中四
    门分别。一定其体性。二开合辨相。三明佛德。
    四论修成。体性如何。经论不同。所说各异。??br> 昙法中宣说。如来五阴之外无别假人。但
    就阴上假施人名。如贫贱人名字富贵。彼亦
    如是。以无人故不说假人以为佛宝。就五阴
    中唯取方便修成善阴以为佛宝。报无记者
    非是佛宝。以无记法非可重故。修成德中无
    漏功德是其佛宝。有漏则非。漏有有漏功德
    非可重故。是故彼宗诸佛如来相好之形种
    智之德斯非佛宝。相从说佛亦得无漏。成
    实法中唯说假人以为佛宝。五阴实德于彼
    宗中法宝所收。故非佛宝。何故彼宗唯说假
    人以为佛法。彼宗说有假名行人。为师匠
    益要在假中。故说假人以为佛宝。大乘法中
    佛宝门摄。假人实德悉是佛宝。体性如是。
    次开合辨相。开合不定。总唯一佛。或分为二。
    二有两门。一生身法身。开分二种。父母所
    生相好之形是其生身。方便修起戒定慧等
    五分功德名为法身。二真应。分二或分为三。
    三有两门。一法报与应开分三种。如地论
    说。二化应及真开分三种。如金光明三身
    品说。或分为四。四有两门。一开真合应以论
    四种。是义云何。如楞伽说。一应化佛。二功德
    佛。三智慧佛。四如如佛。四中初一犹上应
    身。中二报身。报随福智故分二种。后一法
    身。二真应并开以论四种。是义云何。真中
    有二。谓法与报。应中亦二。谓应与化。王宫所
    生示修成佛。名之为应依此应身起余化佛。
    如涅??说。释迦如来化无量佛受诸大众所
    奉供等。或分为十。如华严说。广则无量。此等
    如后三佛章中具广分别。辨相如是。次明
    佛德。佛德虽众要唯二种。一菩提行德。二涅
    ??断德。行德不同。一门说三。所谓般若解脱
    法身。依于般若而起解脱。依于解脱而成法
    身。此三同时。义别先后。涅??断德亦有三
    种。一烦恼断。二者业断。三苦报断。先断烦
    恼。断烦恼故业结不生。业不生故苦报随己。
    由前般若故断烦恼。与前解脱故能离业。
    与前法身故能灭苦。佛德如是。次辨修成。
    大智论中明。迦旃延子所说修成略有四阶。
    第一先于三阿僧只劫修习有漏六波罗蜜。
    不习无漏。不断诸结。以其不修无漏道故。则
    无习种性种解行乃至法云圣位差别。第二
    度于三阿僧只。次于百劫修相好业。是中亦
    未修习无漏断诸结缚。第三分中于最后身
    修世八禅。以有漏道攀上厌下。断除欲界至
    无所有一切烦恼。修习初禅断欲界结。修第
    二禅断初禅结。乃至修习非想地定断无所
    有结。非想一地无上可攀。等智不除。第四分
    中修习谛观。观察四谛十六圣行断非想地
    见修两惑。有十六心断除见惑。谓见道中八
    忍八智。有十八心断除修惑。谓非想地九无
    碍道九解脱道。通合具有三十四心。前三十
    三心因中无漏。非佛宝体。第三十四果中无
    漏。是佛宝体。?酬甲谥性谝来艘濉3墒?br> 与前大同少异。所言同者。四分所修与前相
    似。所言异者。第三分中所修八禅但能伏结。
    不能永断。第四分中所修圣道总观谛空。通
    断三界见修两惑。不同前宗别观谛有局断
    非想。又复成实多心断结。不局在于三十
    四心。大乘法中行修多阶。略有十五。一于外
    凡善趣位中修习净信。第二次于习种位中
    修习正解。第三次于性种位中修起诸行。
    第四次于解行位中修学如观。第五次于欢
    喜地中发诸大愿。第六次于离垢地中修习
    净戒。第七次于明地之中修治净定。第八
    次于炎地之中修道品观。第九次于难胜地
    中修习谛观。第十次于现前地中观十二缘。
    第十一远行地中修习一切菩提分法。第十
    二不动地中修净佛土。第十三善慧地中修
    习一切说法智行。第十四法云地中修习一
    切殊胜智行。第十五十地穷终起金刚定断
    绝微障入佛境界。当知于此一一位中皆具
    修习法界行德。随其说相且分如是。佛宝
    门竟。次辨法宝。于中义别略有五种。一者
    教法。二者理法。三助道法。四涅??法。五化用
    法。言教法者。所谓三藏十二部经。是义如
    前教法聚中具广分别。言理法者。?酬挤ㄖ?br> 宣说。四谛十六圣行以为法宝。十六圣行如
    四谛章具广分别。成实法中宣说。四谛名用
    假有为世谛理。无性之空为真谛理。大乘所
    论义别有三。一就相明理。二相实相对。三唯
    就实言。就相者就彼妄情所起法中以辨道
    理。离相之有为世谛理。无性之空无相之空
    为真谛理。所言相实相对辨者。以彼妄情所
    起之相对于真实如来藏情以辨道理。性相
    之法相有体无为世谛理。如来藏性相界体
    有为真谛理。此义如彼地经中说。观十二缘
    法相有体无名世谛观。观察真心名第一义
    观。言就实者。直就真实如来藏中作用法门
    为世谛理。寂灭如门为真谛理。理法如是。
    助道法者。所谓三十七道品法。?酬挤ㄖ惺?br> 有两义。一者坏缘。二不坏缘。言坏缘者。不分
    三宝境界差别。故名坏缘。于此门中一切三
    乘无漏功德悉皆是其助道法宝。不坏缘者。
    三宝境界各别建立名不坏缘。于此门中唯
    取菩萨无漏功德及缘觉人因果无漏为助道
    法。自余声闻无漏功德判为僧宝。如来无漏
    判为佛宝。是故不说为助道法。问曰。助道
    道谛所收。前理法中已说道谛。何须更说助
    道法乎。释言。道中有理有事。通者是理别
    者是事。戒定智慧三十七品行数差别。是其
    事道道。如迹乘四义宽通是其理道。前理
    法中所明道谛是其理道。今此所论助道法
    者。其事道。事理不同故复明之。成实法中
    宣说。假人为佛僧。故一切三乘无漏功德悉
    是助法。大乘亦说。一切三乘无漏功德为助
    道法。涅??法者。?酬嘉ㄋ捣衬找邓季∶鹬?br> 处数灭无为为涅??法。问曰。涅??体是灭
    谛。前理法中已说灭竟。何劳更说涅??法宝。
    释言。灭中亦有理事。别名为事。通名为理。
    约对所除烦恼业等品数上下以论其灭。灭
    则阶降优劣不等。名为事灭。尽止妙出四
    义宽通是其理灭。前理法中所论灭谛是其
    理灭。今涅??法是其事灭。事理不同。故复须
    论。成实法中烦恼业苦尽无之处同为涅??。
    大乘法中涅??有二。一数灭无为为涅??法。
    二以善有万德圆寂为涅??法。化用法者。如
    经中说。行于非道通达佛道。如是法也。
    法宝如是。次辨僧宝。于中三门。一定体性。
    二明僧德。三开合辨相。体性如何。?酬挤ㄖ?br> 僧有二种。一应供僧。与尽诸佛下极至于
    凡夫沙弥。通皆是僧。是故檀越僧次请人不
    简上下皆悉得于供僧之福。二三归僧。唯局
    分处声闻人中四果四向以为僧宝。凡夫比
    丘无德可归。是以不取。缘觉出世无和合众。
    不成僧故。所以不论。彼论之中住圣菩萨单
    一无侣。只不成僧。所以不说。佛是佛宝亦非
    僧故。所以不论。又声闻中唯取五阴实法
    功德为僧宝体。不说假人以为僧宝。彼宗阴
    外无别人故。又实德中无漏功德是其僧宝。
    有漏则非。有漏功德不可量故。成实法中
    僧亦有二。一应供僧。与前相似。二三归僧。大
    况同前。唯取声闻不取余众。所言异者。声闻
    人中四果四向假名行人为僧宝体。不取实
    德。受供生福唯假人故。大乘法中通而论
    之。三乘圣众皆是僧宝。简大异小唯取菩萨。
    于中以彼僧门统摄假人实德悉是僧宝。
    体性辨之?尔。次辨僧德。德有二种。一行。
    二断行。德虽众要唯三种。一福。二智。三者净
    报。施戒忍辱是其福分。般若智分。精进与禅
    亦福亦智。依精进故修施戒忍四无量等是
    其福分。起闻思修是其智分。依禅修习四无
    量等是其福分。修阴界入巧便观等是其智
    分。菩萨成就八种胜报是其报也。此等具辨
    如地持论。行德如是。断德亦三。所谓烦恼业
    苦断也。由前智故能断烦恼。由前福故能绝
    诸业。由前净报能离诸苦。僧德如是。次辨其
    相。于中开合广略不定。总唯一僧。或分为
    二。二有三门。一就位分二。如涅??说。一假名
    僧在见道前。未有僧德。假与僧名名假名僧。
    二真实僧。位分在于见谛已上。内有实德名
    真实僧。二约境分二。谓事和僧及理和僧。随
    有行同名事和僧。证理行同名理和僧。三随
    法分二。谓羯磨僧及法轮僧。法别不同泛有
    三种。一出家众法。所谓百一羯磨之事。出家
    比丘四人已上同崇此法名出家众法。二出
    家行法。所谓四依。唯出家者所共行之名出
    家行法。何等为四。所谓比丘尽形乞食。着粪
    扫衣。于树下坐。有病服陈弃药。是为四依。
    问曰。比丘所受禁戒亦是出家同行之法。何
    故不名出家行法。偏名四依为出家行法。释
    言。戒是比丘正体。故废不论。四依乃是比丘
    所行。是以偏说。三道俗通法。所谓坐禅学
    问观空断结。如是一切道俗同行名为通法。
    三中前二是其僧法。约之辨僧。于彼出家众
    法之中四人已上同一界内。许崇不乖名羯
    磨僧。于彼出家行法之中十方同遵和而不
    乖名法轮僧。有人说言。四谛之理是其法轮。
    会谛之解是法轮僧。然彼四谛乃是道俗通
    行法轮非是出家僧行法轮。若言四谛是僧
    法轮调达破僧说相似语。应说五谛。以何
    义故宣说五邪。以说五邪为相似故。明知不
    用四谛之理为僧法轮。又复若以会谛之解
    为法轮僧者。在家之中三果圣人皆会谛理。
    应名为僧。彼非僧故。明知不以会谛之解为
    法轮僧。以此推之。但令出家莫问凡圣同遵
    四依情无乖异。斯皆名为法轮僧也。法轮无
    漏同异难分。今此具以四句辨之。何等为四。
    一法轮僧而非无漏。谓出家凡夫。同遵四依
    故名法轮。未有圣德故非无漏。二是无漏非
    法轮僧。谓在家圣人。内具圣德故名无漏。
    不行四依故非法轮。三亦法轮亦是无漏。
    谓出家圣人。遵行四依故是法轮。内具圣德
    故是无漏。四非法轮亦非无漏。谓在家凡
    夫。不行四依故非法轮。不具圣德故非无漏。
    以此推之法轮无漏同异可知。不得唯将无
    漏圣人为法轮僧。上来三门分僧为二。或说
    为三。于中亦有三门差别。一就位分三。一假
    名僧位在外凡。未有僧德。假与僧名名假名
    僧。二清净僧位在内凡。三真实僧位在于见
    道已上。内具真德名真实僧。二就行分三。如
    涅??说。一破戒杂。身虽持戒慎过不犯与
    破戒者共同止住布萨说戒。二愚痴僧。身虽
    持戒见己弟子有所毁犯令悔除。见他有犯
    默而不举。三清净僧。身自持戒见他有犯能
    教悔除。三大小分三。所谓声闻缘觉菩萨。故
    经说言。僧者谓三乘众。或分为四。如大智
    论说。一哑羊僧。愚痴比丘不识善恶持犯轻
    重。随所犯罪不知悔除。犹如哑羊至死无声。
    名哑羊僧。二无羞僧。虽知善恶持犯轻重内
    无羞耻。故为毁犯。三有羞僧。识知善恶持
    犯轻重内怀羞耻。慎过不犯。四真实僧。内
    具圣德。或分为五。如律?称派乘怠R蝗荷??br> 与前四中哑羊相似。二无惭僧。与前四中无
    羞相似。三别众僧。身虽不犯而不和布萨
    说戒。四清净僧。与前四中有差相似。五者
    实僧。与前四中真实相似。若复广分僧有无
    量。如?酬贾兴凳?南褪ァ3墒敌?刀??br> 七贤。大乘宣说四十一贤。谓十住.十行.十
    回向.十地。合为四十。加一等觉为四十一。若
    通十信有五十一。此等如后贤圣章中具广分
    别。别相三宝辨之?尔。一体如何。于中分
    别略有三义。一就事论。就佛体上随义分三。
    觉照义边说为佛宝。即彼佛德有可轨义说
    为法宝。违诤过尽说为僧宝。此三义别德体
    不殊。故名一体。此之一义?酬汲墒荡蟪朔?br> 中齐具有之。不偏在大。二就破相空理以论
    三宝。事别体空不殊。故名一体。亦名同体。
    此义唯在大乘。成实?酬贾形薇俗诓凰捣?br> 体空故。三就实论一。三宝虽别莫不皆用实
    性为体。于中辨一随法不定。若就涅??开出
    三宝三宝即于一大涅??名为一体。故涅??
    云。我示三事即是涅??。若就性以辨三宝。
    三宝即性名为一体。故涅??云。如是三归即
    是我性。若就真谛以分三宝。三宝即真名为
    一体。故涅??云。若能观三宝常住同真谛。
    我性佛性无二无别。若就常义以辨三宝。
    三宝即常名为一体。故经说言。我曾不说
    佛法圣僧有差别相。唯说常恒无有变易无
    差别耳。若就不二法门以辨三。三即不二名
    为一体。故经说言。佛即是法。法即是僧。此之
    三宝皆无为相。与虚空等。一切法亦尔。斯乃
    一切法界门中随就何法辨一皆尔。一体三
    宝辨之既然。诸法一体类皆像此。此之一义
    局在大乘。小乘中无。一体三宝辨之略尔
    住持云何。小乘法中泥龛木像为住持佛。绵
    素竹帛为住持法。凡夫比丘为住持僧。大乘
    法中住持有二。一化用住持。二实德住持。
    言化用者。诸佛如来大悲作用充遍法界。八
    相成道为住持佛。随化所说一切言教流布
    益世为住持法。依法化成三乘诸众为住持
    僧。又复诸佛虽得涅??毕竟不舍菩萨所行。
    常能示为菩萨声闻缘觉等事。此亦名为住
    持僧也。化用如是。实德云何。诸佛如来法身
    常住为住持佛。法性常恒为住持法。诸佛
    如来僧行不灭为住持僧。住持三宝辨之?
    尔(此二门竟)。次明三宝次第之义。次第不同。略有
    三义。一起化次第。先明佛宝。次法后僧。佛为
    化本。故先明之。由佛起说。故次明法。依法化
    成三乘诸众。故后明僧。二化益次第。亦先明
    佛次法后僧。先明佛宝化人生信。次明法宝
    变化人生解。后明僧宝。人起行化令供养
    起福行故。又欲令人学之行故。三修成次
    第。或先明法次僧后佛。或先明僧次法后佛。
    于中若以行仪为法先明法宝。依法集起僧
    宝行德故。次明僧。僧行成满便得成佛故。后
    明佛。若就理性以为法宝则先明僧。僧行
    成就便证法性故。次明法。证法穷满便得成
    佛故。后明佛。所归如是。第三门中别明能
    归。于中有二。一明归相。二辨归意。归相有
    三。一异相归依。于彼外相佛法僧中归心
    凭伏名异相归依。二自德归依。于己当来三
    宝功德起心归趣名自德归依。三自实归依。
    如涅??说。三归真性是己自实。舍彼异求
    归趣自实三宝真性名自实归依。归相如是
    (此一门竟)。次辨归意。异相归依所为有三。一为离
    故归。为离生死恶不善故。故涅??云。一切
    众生怖畏生死恶猎师故求三归依。胜?亦
    云。声闻辟支以怖畏故依于如来。二为得故
    归。为得乐果及善法故。三为益故归。为依三
    宝利众生故。自德归依所为亦三。一为离故
    归。为离生死恶不善故。二为得故归。为得出
    世涅??道故。三为益故归。为求当果利众生
    故。自实归依所为亦三。一为离故归。为离
    妄想虚伪法。故二为得故归。为证自性如实
    法故。三为益故归。为证自实化众生故。三归
    之义厥趣?尔
      三学义五门分别(释名定体一 辨相二 就位分别三 摄相四 对治五)
    第一释名。言三学者。一增戒学。二增定学。亦
    名增意亦名增心。三增慧学。防禁名戒。澄静
    曰定。定神内静故复名意亦名为心。观达称
    慧。于此三中进习称学。学进名增。名义如
    此。问曰。是中何者学体。释言。能学以心为
    体。若论所学用戒定慧三行为体。问曰。三
    学为局在因。为当通果。释言。学心局唯在
    因。果德穷满学心停息。是故经中说为无
    学。若论所学通因及果。问曰。果中名为无学。
    云何学行得通于果。释言。果中戒定慧等由
    学成故。亦名为学(此一门竟)。次辨其相。戒学有
    三。一律仪戒。二摄善戒。三摄生戒。此义如后
    三聚戒中具广分别。定学亦三。一有觉有
    观。谓欲界定乃至初禅。问曰。欲界云何有
    定。释言。?酬疾凰涤卸ā4蟪顺墒敌?涤?br> 之。成实宣说如电三昧为欲界定。龙树宣
    说欲界禅定佛常住之。不如电光暂现而已。
    二无觉有观。谓中间禅。于初禅上二禅定下
    除觉观在名为中间。三无觉无观。谓三禅上
    乃至非想。此义如后八禅章中具广分别。慧
    学有三。谓闻思修。此义如下三慧章中具广
    分别(此二门竟)。次就位论。三学之行遍通始终。
    随位真分非无差异。异相如何。小乘法中义
    别有二。一义分别五停心观。总别念处未得
    定水。修习戒品。?^等四心已得定水。修习
    定品。见谛已上修习慧品。第二义者始从内
    凡渐学戒行。至初果时戒行成就。以得圣戒
    不可坏故。斯陀行去渐学定品。至那含果定
    行成就。那含金刚渐学慧品。究竟尽智无生
    智时慧行成就。大乘法中亦有两义。一义分
    别净行贤首修习戒品。种性解行修习定品。
    初地已上同修慧品。第二义者始从世间渐
    学戒行。至离垢地戒行成就。故地持中无
    离垢地为增上戒住。三地方便渐学定品。住
    三地时定行成就。故地持中宣说三地为增
    上意住。相续解脱说为定净。四地已上渐学
    慧品。至第十地慧行成就。故彼相续解脱经
    中说四地上以为慧净。位分如是(此三门竟)。次辨
    摄相。于中有四。第一约对五分法身共相收
    摄。二约六波罗蜜共相收摄。三对七净共
    相收摄。四约八正共相收摄。五分身者。所
    谓戒身.定身.慧身.解脱身.解脱知见身.是
    其五也。此五种中戒身是戒。定身是定慧。及
    知见是其慧学。解脱一身诸论不同。若依成
    实体是慧学。彼宗解脱体是慧故。若依?酬?br> 是解脱数。非是慧性。三学不收。相从为论摄
    入定慧。多与定慧相随逐故。次约六度共相
    收摄。依如地持前之四度是其戒学。故彼论
    言。众具.自性.眷属.无尽.是其戒学。施为戒
    因。故名众具。戒度正是戒学之体。故名自性。
    忍行助戒。名为眷属。由精进故。持戒不断。故
    名无尽。禅是定学。般若慧学。问曰。精进通策
    诸行。何故偏摄在于戒中。释言。实通。今以三
    义偏摄在戒。一戒学在初。故摄戒中。二戒学
    中摄行度多。广多之行由精进成故。入戒中。
    云何广多。戒中具有三聚法故。又复具摄施
    戒忍故。三以戒学散心修行未与法合。难成
    易败。必须精进佐助方立。故摄戒中。若依相
    续解脱经中前三戒学。禅是定学。般若慧学。
    精进之行通策三学。问曰。何故五分身中慧
    分多身。六度之中戒分多度。释言。诸行开合
    不同。各随一义。或时开戒。如六度等。或复开
    定。自所未见道理应有。或复开慧。如五分身
    及七净等。或时俱开如八正等。或复俱合如
    三学等。法门不同。宁可一类。约七净共相
    收摄。何者七净。一者戒净。二者定净。三者见
    净。四度疑净。五道非道净。六者行净。七行断
    智净。此义如后七净章中具广分别。于此七
    中初一戒学。第二定学。后五慧学。次约八正
    共相收摄。言八正者。所谓正语.正业.正命.
    正念.正定.正思惟.正见.正精进。于此八中
    正语正业正命是其戒学。正念正定是其定
    学。正思惟正见是其慧学。精进一种通策三
    学。问曰。戒中正语正业正命何别。释有三义。
    一离嗔痴所起口业名为正语。离于嗔痴所
    起身业名为正业。离贪所起身口二业名为
    正命。第二义者。离贪嗔痴所起口业名为正
    语。离贪嗔痴所起身业名为正业。离四邪命
    名为正命。言四邪者。如龙树说。一下口食。
    所谓种殖。合和汤药。治生贩卖而自活命。二
    仰口食。所谓占相日月星宿变现尊事以求
    活命。三方口食。所谓谄媚豪势贵胜通致使
    命巧言求利以自活命。四维口食。所谓习学
    种种咒术卜算吉凶诸妓艺等以自养活。离
    如是等名为正命。第三义者。如龙树说。以
    无漏慧离口四过名为正语。用此圣慧离身
    三恶名为正业。离五邪命名为正命。言五邪
    者。一为利养诈现奇特异人之相。二自说功
    德。二占相吉凶为人宣说。四者高声现其威
    严令人畏敬以取其利。五自说己所得利养
    以动人心。五中前一是其身邪。后四口邪。
    离此五邪名为正命。问曰。定中正念正定有
    何差别。释言。此二始终为异。求定方便守
    心住缘名为正念。终成不动说为正定。又问。
    慧中正思正见有何差别。释言。此亦始终为
    异。始心分别名正思惟。终成而彻说为正
    见。摄相如是(此四门竟)。次辨对治。于中有三。一
    约业烦恼使性辨治。戒防业非。定除起惑慧
    断使性。二对五盖辨治。如成实说。贪嗔二盖
    能发恶业障于戒品。戒能治之。掉悔障定。定
    能治之。掉睡眠障慧。慧能治之。疑返障
    三品。三学返治。三对六弊以辨对治。悭贪
    破戒?恚懈怠能障于戒。戒能治之。乱意障
    定。定能治之。愚痴障慧。慧能治之。三学之
    义辨之略尔
      三聚戒七门分别(释名一 论体二 辨相三 制立四 大小不同五 大小异六 总别七)
    第一释名。三聚戒者。谓律仪戒摄善法戒摄
    众生戒。律仪戒者。亦一名离戒亦名正受戒。
    言律仪者。制恶之法说名为律。行依律戒故
    号律仪。又复内调亦名为律。外应真则目之
    为仪。防禁名戒。即此律仪离杀等过。故名离
    戒。正是所爱离过之行。是故亦名正受戒也。
    摄善戒者顺益名善。要期纳善故名曰摄。离
    不摄过名摄善戒。摄生戒者。论中亦名利
    众生戒。众多生死名曰众生。要期摄化故名
    云摄。离不摄过名摄众生戒。以道益物。是故
    亦名利众生戒也。此三积聚故云三聚。名义
    如是。第二门中辨其体。于中有五。一受持
    分别。二作无作分别。三止作分别。四自利利
    他二行分别。五色心等三聚分别。言受持者。
    戒行虽众要唯受持。始心纳法名之为受。顺
    法防护说以为持。受则对法。要期而成。持
    则对缘。防护以成。此受与持以种分别。开之
    为四。所言四者受中有二。一从他正受。二善
    净心受。持中亦二。一专精护持。二犯已能
    悔。故地持中说此四德为自性戒(此一门竟)。次
    就有作无作分别。先就受行明作无作。后就
    持行明作无作。受行云何。受中之作泛有二
    种。一因中作。求戒方便。礼师乞戒如是等也。
    二果中。所谓最后一刹那顷与法相应身等
    业。因中之作是作戒因非作戒体。果中之作
    是作戒体。作戒如是。次辨无作。准依?酬肌?br> 文中无作略有三分。一因时无作。谓前因
    中有作善边无作随生。二果时无作。谓彼最
    后一刹那项有作善边无作随生。是中即有
    二种无作。同时俱起。一作俱无作。二要期无
    作。随彼作戒无作善生名为作俱。由前要期
    无作法生名为要期。问曰。此二同在一时。何
    故偏名一为作俱。释言。作俱亲从作生。故名
    作俱。要期无作由前方便要期力起。为是义
    故不名作俱。此是第二果时无作。三果后无
    作。于作戒后无作续生名为果后。此三时中。
    因时无作一向非是无作戒体。果时果后有
    是有非。作俱则非。要期则是。准依成实亦有
    三分。一者因时。二者果时。三者果后。因时果
    后与前相似。果时无作大况同前。所言异者。
    ?酬挤ㄖ凶骶阋?诙?植⑸?4俗诠?蔽?br> 有作俱要期未有。以未有故唯名作俱。此云
    何知。如成实说。彼论问曰。齐何当名无作。
    论自释言。第二念项名为无作。彼名作戒以
    为初念。故名无作为第二念。此三时中因及
    果时一向非是无作戒体。果后所发要期无
    作是无作戒。大乘戒中亦有三分。一者因时。
    二者果时。三者果后。因及果后与小乘同。果
    时无作文无定判。或同?酬肌;蛲?墒怠4巳?br> 时中。因时无作非无作戒。果时不定。若说果
    时单有作俱非无作戒。若说果时二种并生
    是则分取要期无作为无作戒。作俱则非。果
    后亦尔。作俱则非。要期则是。受戒如是。次就
    持戒明作无作。义释有四。一就行业明作无
    作。对缘防护名为作持。依作则有无作善生
    名无作持。二据行修始终分别。学戒之始作
    意防护名为作持。修心纯熟任运离过。不假
    作意名无作持。如杖转轮。与杖相应名为作
    转。去杖自动名无作转。此亦如是。三就行位
    明作无作。一切凡夫习戒未成。通名作持。
    一切贤圣戒行成就名无作持。故涅??云。戒
    不具者。是人但有作戒无无作戒。谓凡夫人
    但有方便始作之戒无其终成无作戒也。四
    约境界明作无作。从凡至佛随事离过通名
    作持。证实舍过名无作。义辨之?尔(此二门竟)
    次就止作二门分别。三聚别论律仪是止。止
    诸恶故。余二是作。作诸善故。三聚通论一
    一之中皆有止作。律仪戒中防禁杀等名之
    为止。修习慈心安稳心等对治杀果。修施治
    盗修不净观对治邪行。如是一切名之为作。
    摄善戒中离其懈怠不摄善过名之为止。修
    行六度说之为作。摄生戒中离其独善不化
    生过名之为止。修行四摄饶益众生说之为
    作。良以三聚皆止恶故。经说三聚通为律仪。
    皆作善故经中说为善集诸善(此三门竟)。次就
    自利利他分别。行门有二。一分相门。三聚
    戒中前二自利后一利他。二助成门。三俱
    自行三俱利他自修三聚为涅??因。故通
    自利。修此三聚为得菩提利益众生。故皆
    利他(此四门竟)。次就色心非色心等三聚分别。依
    萨婆多作无作戒一切是色。以是身口色业
    性故。相状如何。谓受戒时最后一念身口
    调善是其作色。此之作色为眼所行。眼见身
    口不作恶故。口之止业不可耳闻。以无声故。
    于此作边无作善生名无作色。以此无作是
    其色业从色法生防禁色过。故说为色。故杂
    心云。以作色故无作亦色。其如树动影亦随
    动。此无作色为意所行。故论说言。为不可见
    无对色也。依昙无德作戒唯色。亦以身口色
    业性故。然此宗中是假名色为意所行。非眼
    识见。正义如是。有人说言。依昙无德作戒是
    其色心自性。若言作戒是色心性何所依据。
    又若作戒是色心性。声闻应受十善道戒。何
    故唯受七律仪戒。声闻唯受七律仪故明非
    心性。又若作戒是色心性。比丘二百五十戒
    中应有一戒独防心过。无有一戒独防心故
    明非心性。问曰。若言声闻戒法不防心过。
    何故律言汝以何心。释言。彼遮成身口心。
    非谓制戒独防心过。以如是义当知作戒一
    向非心。无作戒者。于彼宗中非色非心。以非
    形碍所以非色。又非虑知所以非心。大乘法
    中作戒是其色心自性。以大乘中作戒是其
    三业性故。问曰。若言大乘法中作戒是其色
    心性者。有人于彼受戒之时最后一念心想
    异缘。是人云何得具作戒。释言。是人心虽异
    缘由前方便要期力故身口意上离恶义成。
    说为作戒。故得具足。无作戒者。于大乘中
    是色心法非色心事。以无作戒三业自性从
    三业生防三业故。说为色心。是色心故。异昙
    无德。故涅??云。我诸弟子不解我意。唱言。如
    来说无作戒定非色心。彼无作戒虽复是其
    防色心法不是其色心之事。是故说为非色
    非心。非色心故异萨婆多。故涅??云。我诸
    弟子不解我意。唱言。如来说无作戒一向是
    色。是义云何。萨婆多中说。无作戒性四大造。
    体是障碍故。欲色界有。无色则无。大乘法中
    说。无作戒真是制法。如结界处所有界法。是
    制法故不为大造。非大造故非定隔碍。不定
    碍故身生四空亦常成就。是以不同。以小乘
    中情见未融。或有闻说是色心法便即取之
    以为色事。或有闻说非色心事便即取为非
    色心法。故成诤论。大乘通取。所以非诤。体
    性如是。第三开合以辨其相。先就律仪开
    合辨相。律仪戒中开合不定。总之唯一。谓三
    聚中一律仪戒。或分为二。如地持说。一在
    家戒。二出家戒。或分为三。一别解脱戒。二者
    禅戒。三无漏戒。别解脱者。戒是正顺解脱之
    本。故名解脱。又免业羁亦名解脱。此之解脱
    不与定道二种心俱。故称为别。言禅戒者。经
    论亦名定共戒也。有人意谓。定心无过名为
    定戒。此事不然。盖乃世俗禅定心边戒法随
    生名为禅戒。依阿?酬肌K母?眷?蠢粗屑?br> 六地禅边戒法随生以为禅戒。依成实论。八
    禅心边及彼欲界电光定边戒法随生以为禅
    戒。无漏戒者。经论亦名道共戒也。有人意谓。
    道心无过即名道戒。此亦不然。盖乃出世无
    漏道边戒法随生名无漏戒。?酬挤ㄖ幸郎??br> 禅所起道边戒法随生说为道戒。成实大乘
    三界道边戒法随生悉名道戒。又成实中更
    说三种。与前少异。何等为三。一别解脱戒。二
    者禅戒。三者定戒。别解脱戒与前相似。欲界
    电光及色界定。此等心边所生有漏及无漏
    戒通名禅戒。无色定边所生有漏及无漏戒
    通名定戒。依如?酬肌=涫巧?仕目瘴拗??br> 成实无作非色心故。四空定边亦得有戒。
    或分为四。一别解脱戒。二者禅戒。三者道
    戒。四断律仪戒。别解脱戒义如上释。余三
    云何。四根本禅及中间禅所生禅戒一切皆
    是禅戒所收。依未来禅所生禅戒有是有非。
    是非如何。未来净禅唯治欲恶。彼治有二。
    一无碍道。二解脱道。解脱道边所生禅戒是
    四种中禅戒所收。无碍道边所生禅戒是断
    律仪非禅戒摄。以此亲断欲界不善故与断
    名。又依四禅及中间禅所生圣戒一切皆是
    道戒所收。依未来禅所生圣戒有是有非。
    是非如何。依未来禅所生圣道能治三界九
    地之中所业烦恼。随其地别各有无碍解脱
    之道。于此九地解脱道边所生圣戒一切皆
    是道戒所收。无碍道边所生圣戒义则不定。
    依治初禅乃至非想无碍道边所生圣戒是道
    戒收。对治欲界无碍道边所生圣戒是断律
    仪非道戒摄。以此亲断欲恶不善故与断名。
    问曰。欲界有其不善。能治道边可有戒生。
    上二界中无其不善。能治道边云何有戒。释
    言。上界虽无不善而彼对治。于欲界恶有持
    对治远分对治。故得有戒。或分为五。谓五支
    戒。如涅??说。一是根本业清净戒。谓离根本
    不善体。二前后眷属余清净戒。谓离业道
    前后方便。三离诸恶觉觉清净戒。谓离八种
    恶觉烦恼。八觉如前烦恼聚中具广分别。四
    护持正念念清净戒。谓修六念助成戒行。言
    六念者。念佛.法.僧.戒.施及天。五回向阿耨
    多罗三藐三菩提戒。谓以戒行正向佛道。或
    分为六。所谓五戒.八戒.十戒.式叉摩那.比
    丘及尼合为六也。或分为七。谓七众戒。言七
    众者。在家有二。谓优婆塞优婆夷。出家有五。
    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合为七
    也。或分为十。谓十善戒。或复宣说二百五十
    五百戒等。广则无量。律仪如是。次就摄善
    开合辨相。此亦不定。总唯一善。或分为二。唯
    福与智。或分为三。谓闻思修。或分为四。闻思
    修证。或分为五。如地经说。凡夫二乘菩萨
    及佛五品善法即为五也。或分为六。谓六波
    罗蜜。又地持中身口意善加闻思修亦为六
    也。或分为十。谓十善道。广则无量。摄善如
    是。次就摄生开合辨相。总之唯一。或分为二。
    一离恶摄。二修善摄。或分为三。谓身口意摄
    取众生。或分为四。谓四摄法摄化众生。或分
    为五。五品善法饶益众生。或分为六。如胜?
    说。六波罗蜜摄取众生。或分为十。谓十善法
    饶益众生。或分十一。如地持说。彼分四摄以
    为十一。何者是乎。布施有四。一者财施。二者
    法施。三无畏施。四报恩施。爱语有一。通前为
    五。利行有四。一无德善人方便随顺。二有德
    善人称扬赞悦。三易调恶人随过治罚。四难
    调恶人神力降伏。以此通前合为九也。同事
    有二。一苦事中同。二乐事中同。以此通前合
    为十一。广则无量。辨相如是。第四门中制
    立三聚。于中略以五义制之。一起因不同故
    立三聚。言起因者。一厌有为心。起律仪戒。二
    求菩提心。起摄善戒。三念众生心。起摄生戒。
    二依法不同故立三聚。所言法者。一离恶法
    依。成律仪。二集善法依。成摄善。三化生法
    依。成摄生。三离过不同故立三聚。言离过
    者。初律仪戒离杀等过。二摄善戒离不摄善
    过。三摄众生戒离不摄生过。四功能不同故
    分三聚。言功能者。如地持说。初律仪戒能令
    心住。二摄善戒成就菩提。三摄众生戒成就
    众生。以此不同故分三聚。五品分不同故分
    三聚。律仪最下。以能离恶未修善故。摄善为
    次。依前离恶能修善故。地持论言。摄善法
    戒于律仪为上。摄生为胜。依前自善能利他
    故。故地论言。利益众生戒于摄善为上。以此
    五义故立三聚。第五明其大少不同。于中
    有五。一起因不同。二有无不同。三宽狭不同。
    四长短不同。五受舍不同。言起因者。菩萨戒
    法三种心起。一厌有为心。二求佛智心。三念
    众生心。于中别分为厌有为故受律仪。为求
    佛智故受摄善。为念众生故受摄生。通则三
    聚一一皆从三种心起。为厌有为必须离恶。
    故受律仪。为求佛智离恶方成。故受律仪。欲
    化众生离恶方能。故受律仪。又厌有为非善
    不治。故须摄善。为求佛智非善不成。故须摄
    善。为念众生非善不救。故须摄善。又厌有为
    独善不去。故须摄生。为求佛智独善不到。故
    须摄生。为念众生必须要期。以法摄取。故受
    摄生。菩萨如是。声闻唯从厌有为心而起律
    仪。是故不同(此一门竟)。次辨有无不同之义。大乘
    法中犹具三聚。小乘法中单受律仪无余二
    聚。以何义故无摄善戒。有人释言。小乘之人
    意存息灭。故受律仪。无心起作。故无摄善。
    若尔小乘三学之中但应修戒不习定慧。彼
    存息灭三学俱修。虽存息灭三学俱修。虽存
    息灭何妨摄善。以有斯妨更为异释。夫为制
    戒流类均齐。故制律仪。云何均齐。莫问利
    钝同皆远离五篇诸过得圣果故。摄善不等。
    是故不制摄善法戒。云何不等。彼小乘中作
    善无量。无有一人具修诸善方得圣果。故曰
    不等。如八禅等随修一二亦得圣果。不要
    具修。问曰。何故离恶均齐集善不等。以恶
    易离善难成故。问。纵使摄善不等制摄善戒
    竟有何过。释言。不得。若小乘中制摄善戒。有
    人不能具修善法便是犯戒。云何得圣。又不
    齐等云何名制。为是义故无摄善戒。问曰。
    若言小乘法中无摄善戒亦应小乘无有止犯
    作持之义。释言。小乘虽不制于摄善法戒非
    全不修。故有止犯作持之义。虽有作持量分
    而为非制齐修。是故不名制摄善戒。又小乘
    中设有作持助止之作非摄善戒。问曰。若言
    小乘作善是助止法。三聚戒中无摄善者三
    学之中亦应不立定慧两学。释言。三学随义
    分别。非制法故不得齐等。为是义故说有无
    过。以何义故无摄生戒。彼在独度不兼他故。
    有无如是(此二门竟)。次辨宽狭。小乘律仪但防身
    口。不遮心过。名之为狭。大乘律仪通防三
    业。目之为宽。云何得知。小乘律仪但防身
    口。不遮心过。彼小乘中但说身口七善律仪
    以之为戒。不说十善以为戒故。故成实言。戒
    防身口定慧防心。云何得知。大乘之戒通防
    三业。如地经中说十善道为律仪故。问曰。
    何故小乘法中单防身口。大乘法中通防三
    业。释言。小乘一身求果。习道不久心过难裁。
    非戒能制要修定慧方除心过。故戒不防心。
    大乘法中多身求果。习道长久堪裁意非。故
    戒防心(此三门竟)。次辨长短不同之义。小乘之戒
    止在一形不通异世。名之为短。菩萨戒法一
    受得已。若不退失菩提之心及不增上起烦
    恼犯尽未来际毕竟不失。名之为长。故地持
    云。菩萨无有舍身失律仪戒。何故如是。声
    闻为欲一形期果受戒之时自誓要。故言尽
    形寿。一形已来是彼要期分齐之限。故不失
    戒。一形已后不复是彼要期之眼。所以失戒。
    菩萨为欲多身求果受戒之时自誓要期尽未
    来际。尽未来际是彼要期分齐之限。故不失
    戒(此四门竟)。次辨受舍不同之义。先就受戒以明
    不同。受中有二。一就初受以明不同。二就
    重受以明不同。初受云何。小乘法中得戒有
    二。一者自得。二从他得。自得有三。一自然
    得。二上法得。三自誓得。言自然者。谓佛一人
    于最后身初出家时自然发得别解脱戒。不
    从师受故曰自然。言上法者。或有沙弥及与
    俗人。修道证得无学圣果。证得如是增上法
    时发得出家具足禁戒。从其所依名上法得。
    言自誓者。如大迦叶闻佛出世自誓要期。
    佛为我师我为弟子。于此言下得发具足名
    为自誓。从他得中差别有四。一者善来。有
    诸众生上品利根。佛命善来于我法中快修
    梵行得尽苦源。即发具戒。二者三语。所
    以一切沙弥俗人及佛初出诸比丘等师教
    三遍归依三宝即便得戒。三者八敬。如大爱
    道比丘尼等。诸比丘僧遥宣敬仪令其奉行。
    彼闻顶受即发具足。四羯磨。得僧数具足和
    合作法与受具戒。有五人十人二十人等。大
    乘法中亦有二种。一从他受。唯对一师不藉
    多人。因力强故。二善净心受。无如法人可从
    受时于佛像前自受而得。此即是其自誓得
    也。问曰。大乘何故不说自然得戒。释言。大乘
    说佛过去为菩萨时先已成就别解脱戒。非
    最后身初出家时方始得故。何故不说上法
    得戒。义同自然。佛先成就。非最后身证上法
    时方得戒故。何故不说善来得戒。大乘戒广
    具缘三聚无尽之法。要期领纳方始得戒。直
    称善来摄戒不具。故阙不论。何故不说三语
    得戒。义同善来。何故不说八敬得戒。菩萨尊
    胜。不如尼众常敬他故。何故不说羯磨得戒。
    菩萨受戒唯从一师不藉多人。不假和合作
    法与故亦可。菩萨从他受者。即是菩萨羯
    磨受矣。初受如是。次就重受以明不同。如地
    持说。小乘法中犯重禁已遇缘舍戒。后若重
    受终不得戒。边罪难故。菩萨不尔。犯重禁已
    舍菩萨戒。后若重受还复得戒。何故如是。菩
    萨法中有二缘故。重受得戒。一多身求果微
    善亦去。所以得戒。故地持中若有善心?k牛
    乳顷亦得受戒。二菩提心是广大意能灭重
    罪。是以得戒。小乘法中有二种义不得重受。
    一现世求果纯善方得。若曾犯重障难深极
    为是不得。二小乘心劣不灭重罪。故不得戒。
    次就舍戒以明不同。声闻法中别解脱戒有
    四种舍。一不用道舍。二命终舍。三断善根
    舍。谓邪见人起大邪见断善根时失律仪戒。
    四二形生舍。所谓男女二形生时失律仪戒。
    菩萨法中别解脱戒有二种舍。如地持说。一
    退菩提心坏本故舍。二增上烦恼犯波罗夷
    过重故舍。此同声闻断善根舍。何故菩萨无
    不用道舍。释言。声闻受形俱法。是故不用道
    失出家戒。菩萨通受七众法。故不用道不舍。
    何故菩萨无命终舍。此如前释。声闻受戒要
    期一形。故命终舍。菩萨要期尽未来际。故不
    失戒。何故菩萨二形生时不失禁戒。释言。声
    闻别受七众随形法故。二形生时七众不分。
    是以失戒。菩萨通受一切戒法。不随形别故
    不失戒。何故菩萨退心失戒。声闻不尔。释
    言。菩萨行业微细受舍持犯多随心本。是故
    退失菩提心时失菩萨戒。小乘法中行业浮
    ?受舍持犯多皆约相不随心本。是故退心
    不失禁戒。问曰。若言小乘法中受者约相直
    尔退心不失戒者。断善根时内心邪见何故
    失戒。释言。邪见极违正法能灭善根。是故
    失戒。退出世心不坏世善。是故不类。何故菩
    萨增上烦恼犯波罗夷失菩萨戒。声闻不尔。
    释言。大乘多随心制。故上烦恼犯波罗夷失
    菩萨戒。小乘法中约相而制不随心。故轻重
    烦恼犯波罗夷齐不失戒。不同如是。第六
    明其大小一异。大乘律仪与小乘戒为一为
    异。是义不定摄大接小得言是一。以是一故。
    小乘所受即大乘戒。故胜?说大乘威仪以
    为?衬岢黾沂芫摺5爻忠嘣啤F腥?梢羌雌?br> 众戒据小。望大小外有大。得言是异。以是异
    故。地持说言。声闻波罗提木叉戒比菩萨
    戒。百千万分不及其一。问曰。若言菩萨律
    仪即是小乘七众戒者。有人在俗受得菩萨
    三聚戒竟。然后出家更须别受出家戒不。有
    人释言。不须更受菩萨戒中。已通得故。此义
    不然。菩萨戒中虽复通摄七众之法一形之
    中不可并持七众之戒。随形所在要须别受。
    如人虽复总求出道随入何地别须起心方便
    趣求。此亦如是。第七明其三聚总别。总别
    不定。离恶为宗。律仪一戒亦总亦别。余者唯
    别统收三聚为一律仪。名之为总。故地持云。
    一切三聚皆律仪摄。同离恶故。于中分出摄
    善摄生。余二不收还复摄在律仪戒中。名之
    为别。若就摄善以之为宗。则摄善戒亦总亦
    别。余二唯别。统收三聚莫不皆善。故名为总。
    于中别分余二之外还复摄在摄善戒中。名
    之为别。若就化生以行为宗。是则摄生亦前
    总亦别。余二唯别。菩萨修习三聚行德皆为
    利物故名摄生。以之为总。于中别分余二之
    外还复摄在生戒中。名之为别。当知大乘一
    切行德总别相望类皆同。三聚戒义厥趣略尔
      三种律仪义八门分别(释名一 辨相二 所防同异三 就界分别四 就趣分别五 就形分别六 就人分别七 得舍分别八)
    第一释名。无作之善说为律仪。所言律者。法
    之别称。调恶之法名之为律。行依律戒故号
    律仪。又复因调亦名为律。外应真则故曰律
    仪。律仪不同。一门说三。三名是何。一别解脱
    律仪。二禅律仪。三无漏律仪。别解脱者。戒是
    正顺解脱之本。故名解脱。又复戒体免绝业
    羁亦名解脱。不与定道二种心俱。故称为
    别。禅律仪者。经中亦名定共戒也。上界静心
    思惟终起名之为禅。依禅发得防恶之法名
    禅律仪。禅心不乱目之为定。戒与定合名定
    共戒。无漏律仪经中亦名道共戒也。圣慧离
    垢名为无漏。依此发得防恶之法名无漏律
    仪。亦可戒体离垢清净名为无漏。此与道合。
    故复经中名道共戒。名义如是(此一门竟)。次辨其
    相。别解脱中开合不定。总之唯一。或分为二。
    一在家戒。二出家戒。或分为三。一者五戒。二
    者八戒。三出家戒。或分为四。于前三上加菩
    萨戒。或分为五。所谓五戒八戒十戒具戒及
    菩萨戒。或分为六。谓五戒八戒十戒比丘戒
    尼戒及菩萨戒。或分为七。谓七支戒。又七众
    所受亦得分七。言七众者。在家有二。谓优婆
    塞及优婆夷。出家有五。比丘及尼式叉摩那
    沙弥及沙弥尼。或分为八。于前七上加菩萨
    戒。或分为十。谓十善戒。广则无量。禅戒之中
    亦开合不定。总之为一。或分为二。一禅律仪。二
    断律仪。依未来禅以世俗道断欲界结。九无
    碍边所生之戒名断律仪余禅定边所生之戒
    名禅律仪。或分为三。一觉观俱。谓未来禅及
    初禅地所生之戒。二无觉有观俱。谓中间禅
    所生之戒。三无觉无观俱。谓二禅上所生之
    戒。或分为四。谓四禅中所生之戒。或分为六。
    谓未来中间根本四禅所生之戒。若依成实
    禅戒有九。谓依八禅及欲界电光所生之戒。
    广则无边。无漏戒中亦开合不定。总之唯一。
    或分为二。一无漏律仪。二断律仪。依未来禅
    发无漏道断欲界结。九无碍边所生之戒名断
    律仪。余无漏边所生之戒名无漏律仪。又常
    无常亦得分二。被照无漏所生之戒名曰无
    常。诸佛菩萨真无漏边所生之戒名之为常。
    或分为三。谓三乘人无漏圣戒。或分为四。诸
    佛菩萨声闻缘觉无漏戒也。或分为六。谓三
    乘人因果之戒。或分为九。谓三乘人别有见
    修无学道戒。或分为十。谓十善戒。广亦无量。
    辨相如是(此二门竟)。次辨所防同异之义。于中有
    三。一遮性分别。依如?酬急鸾馔呀浞澜??br> 恶及离遮罪。言性恶者。所谓身口七不善业。
    言遮罪者。所谓饮酒杀草木等。禅无漏戒。
    唯离性恶不防遮罪。以非所受威仪法故。若
    依成实三种律仪同防遮性。二者根本方便
    分别。杀盗等罪名为根本。养猪羊等名为方
    便。依如?酬急鸾馔呀渫ǚ栏?痉奖阒?瘛?br> 禅无漏戒唯防根本。成实法中三种律仪齐
    防根本方便之罪。三约时分别。时谓三世??br> 昙法中别解脱戒唯防现在不通过未。禅戒
    随心宽通三世。三世俱防。现起之者防离现
    恶。过去未来性成就者。防过未恶。无漏戒
    中最初得者。唯防现在未来之恶。不通过去。
    彼现在者防离现恶。宽通成就。在未来者防
    未来恶。以本未有过去世中不成就故不防
    过去。经生圣人无漏律仪通防三世。现起之
    者防于现恶。过去未来性成就者防于过未。
    若依成实三禅律仪体皆现在不说宽通过
    未之义。体虽现在而能通防三世之恶。问曰。
    何故?酬挤ㄖ邢衷谥?湮ǚ老侄瘛3墒捣?br> 中现在之戒通防三世。释言。?酬夹韵嘀?br> 求。故随世别以论所防。成实立义务就宽通。
    故说现戒通防三世。通相云何。现戒起时现
    恶不生名防现在。现恶灭故令过去恶因义
    不成名防过去。现恶灭故。更不作因牵生后
    恶名防未来。非谓过未有体可防。同异辨
    之?尔(此三门竟)。次就界论。界论三界。约就此处
    明三律仪通局之义。于中先明别解脱戒。别
    解脱中分别四门。一者身处。二者心处。三成
    就处。四戒体处。言身处者。就三界中明受戒
    身。故曰身处。小乘法中别解脱戒欲界身受
    非上二界何故如是。别解脱戒防禁现恶。上
    界无恶。是故不受。若尔上界亦应无彼禅无
    漏戒。释言。上界定道律仪于欲界恶有持对
    治远分对治。所以得有别解脱戒随身在处
    防现遮过。是故不类。大乘法中别解脱戒?
    同小乘。以理细论色界众生亦应得受。何故
    如是。有色界天闻菩萨法发菩提心。自誓要
    期尽未来际永断诸恶。无作随生故得受之。
    如地经说。虽在色界光音天等亦得闻经。如
    是等也。问曰。小乘何故不尔。释言。小乘受
    形俱法彼无形恶。所以不受。菩萨通受尽未
    来际一切戒法。故得受之。问曰。无色何故不
    受。释言。有以。若是凡夫生无色界心志微细
    要期不成。故不发戒。若是菩萨生无色界先
    已成就别解脱戒。故不新发。言心处者。约
    就三界明受戒心。故曰心处。小乘法中受心
    不定。若就所求以别受心。为求人天而受戒
    者是欲界心。为求出道而受戒者是出世心。
    若就定散分别受心是欲界摄。散心受故大
    乘受心义亦不定。若就所求以别受心是出
    世摄。故地持云。菩萨律仪从于第一真实
    心起。菩提之心名为真实。若就定散分别受
    心是欲界摄。散心受故。若复通论乃至色界
    闻思善心亦得受之。大乘色界具闻思故。言
    成处者。随身所在成就。不失名为成处。小乘
    法中别解脱戒唯欲界成。此形俱法死时舍
    故。菩萨戒法三界成就。一受得已乃至菩提
    随身所在常成就故。戒体处者。小乘法中戒
    体不定。对果论之或欲界摄。或出世摄。为
    求人天而受戒者是欲界摄。为求解脱而受
    戒者是出世摄。若就定散分别戒体唯欲界
    摄。以此欲界散善业故。大乘法中别解脱戒
    义亦不定。对果论之是出世摄。菩提因故。
    若就定散分别戒体是欲界摄。以是欲界散
    善业故。若复通论色界地中闻思善心而受
    得者是色界摄。别解脱戒辨之?尔。次论禅
    戒。于中亦四。一明身处。二明心处。三成就
    处。四戒体处。言身处者。?酬检?溆??砩??br> 非无色界。戒是色法。色处生故。成实大乘三
    界身生。何故如是。成实宗中戒是非色非
    心法。故无色得生。大乘无色有色心。故无色
    得生。言心处者。?酬检?湟幌蛭ù由?缧?br> 起。非余二界。彼宗欲界一向无禅。故无禅
    戒。戒是色法。是故不从无色心发。若依尊者
    瞿沙所说欲色心发。彼说欲界有禅定故。成
    实大乘三界心发。何故如是。若依成实欲界
    有其如电三昧。故发禅戒。戒是非色非心法
    故。无色心边亦得发之。大乘宣说。欲界地中
    有无量定。说龙树言。佛常住于欲界定中名
    无不定。声闻暂得说为电光。彼定心边得发
    禅戒。无色心边义在可知。言成处者。?酬?br> 禅戒欲色成就。非无色界。有漏之法在下成
    上生上之时必失下故。成实大乘三界皆成。
    彼说禅戒三界法故。又彼宗中有漏善法生
    上之时不失下故。戒体处者。?酬检?湮ㄉ?br> 界摄。瞿沙所说欲色界摄。成实大乘皆三界
    摄。依三界地禅心生故。禅戒如是。次论道戒。
    于中亦四。一明身处。二明心处。三成就处。四
    戒体处。言身处者。?酬嫉澜溆??砩?3墒?br> 大乘三界身生。与禅戒同。言心处者。非三界
    摄。若随禅本与禅戒同。言成处者。三界皆成。
    无漏生上不失下故。戒体处者。性出三界。若
    随禅本如心处说。界别如是(此四门竟)。次就趣论。
    趣谓五趣。约就此处明三律仪通趣局之义。
    于中先明别解脱戒。?酬挤ㄖ斜鸾馔呀淙?br> 天身生。人天成就。余趣难身不生不成。成
    实法中出家之戒局在人道。在家之戒人天
    鬼畜四趣中生。四趣成就大乘戒法。人天鬼
    畜四趣中生五趣皆成。一受得已常成就故。
    次论禅戒及无漏戒。?酬汲墒等颂焐砩?H?br> 天成就。依长阿含天品之中鬼子母天亦得
    圣道。道必依禅。若从彼义人天及鬼三趣中
    生。三趣中成。大乘法中菩萨遍在五趣之中
    皆生皆成。此云何知。如华严经。诸龙鬼等
    各于法门而得自在。提谓经中诸龙鬼等闻法
    悟道。方等经中地狱众生遇佛光明寻诸佛
    所闻法悟道。故知五趣皆成。问曰。若言地狱
    鬼畜得圣道者。云何名难。释言。此等由佛强
    缘方能悟道。离佛不能故名为难。趣别如是
    (此五门竟)。次就形论。形谓男女及无根等。?酬挤?br> 中别解脱戒唯在男女一形中生。余者??望
    不具足。故不发律仪。成则不尔。除二形人余
    皆成就。若依成实出家之戒与?酬纪?T诩?br> 之戒除二形人自余一切皆生皆成。大乘之
    戒不简二形。一切身中皆生皆成。所受通故。
    次论禅戒及无漏戒。小乘法中在欲界者男
    女身生。一切形中皆得成就。经论之中不曾
    说有二形人等舍此戒。故在上界者非男女
    身能生能成。菩萨之人一切形中皆生皆成。
    形别如是(此六门竟)。次就人论。人有邪正。外道名
    邪内道名正。依如?酬急鸾馔呀浞鸬茏邮堋?br> 非外道得。成实法中外道亦得。故彼论言外
    道亦以深心离恶。故受得戒。禅律仪者内外
    俱得。外道亦修八禅定故。无漏律仪唯佛弟
    子非外道得。彼住邪见无八正故。人别如是
    (此七门竟)。次论得舍成就之义。先论其得。次明其
    舍。后辨成就。所言得者。先无今起名之为得。
    别解脱戒唯一受得更无余义。受中差别如
    三聚中具广分别。禅律仪者。依如?酬加卸?br> 种得。一者断得。断下过时得上禅戒。二者生
    得。从上退未生下地时得下禅戒。成实大乘
    唯有断得。不说生得。彼说生上不说生得。
    彼说生上不失下故。退生下时不名新得。无
    漏律仪?酬挤ㄖ杏腥?值谩R徽叨系谩6舷?br> 过时得士道戒。二转根得。转根之时舍钝
    根戒得利根戒故。三者退得。证圣果时舍彼
    因中无漏之戒。后退果时还得本戒。成实大
    乘唯一断得。余皆不论。彼说转根及得果
    时旧法增明非舍前法别有得故。得相如是。
    次论舍义。先有今失名之为舍。小乘法中别
    解脱戒有四种舍。一不用道舍。二命终舍。三
    断善舍。四二形生舍。所谓男女二形生时失
    律仪戒。有人宣说。犯初众罪亦失禁戒。是事
    不然。此但污戒。不名为舍。诸经论中皆同此
    说。菩萨律仪有二种舍。如地持说。一退菩提
    心。二增上烦恼犯波罗夷。不同所以三聚章
    中具广分别。禅律仪戒有二种舍。一者退舍。
    退起下过失上禅戒。二生上时舍。有漏生上
    则失下故。成实大乘唯有退舍。彼说。生上不
    失下故无漏律仪。?酬挤ㄖ杏腥?稚帷R徽?br> 退舍。退圣道时失无漏戒。二转根舍。转根之
    时舍钝根戒。三得果舍。得圣果时舍彼因中
    无漏之戒。成实法中三舍悉无。唯入无余涅
    ??时舍。大乘法中缘治俱者证实时舍。真证
    俱者毕竟无舍。三种律仪辨之?尔
      止观舍义八门分别(释名一 定体二 辨相三 制立四 修起次第五 约境分别六 就位分别七 就人分别八)
    第一释名。止观舍者。经中亦名定慧及舍。
    此乃修中之差别也。修义不同。一门说三。止
    者外国名奢摩他。此翻名止。守心住缘离于
    散动。故名为止。止心不乱故复名定。观者外
    国名?称派崮恰4朔??邸S诜ㄍ魄蠹蛟衩?br> 观。观达称慧。舍者外国名忧毕叉。此翻名舍。
    行心平等舍离偏习。故名为舍(此一门竟)。次辨体
    性。唯依?酬家迨陀卸?R痪屯?毙姆ㄒ月邸?br> 止者正用定数为体。观者或用观数为体。或
    复用彼慧数为体。伺求之观观数为体。照法
    之观慧数为体。舍者或用舍数为体。或用定
    慧二数为体。舍过之舍舍数为体。定慧平等
    舍离偏习。名之为舍。还即用彼定慧为体。二
    就前后修义分别。止者正用定行为体。定数
    为主。诸心心法相从住缘通名为止。观者或
    用观行为体。观数为主。诸心心法相随伺
    求通名为观。或复用彼慧行为体。慧数为
    主。诸心心法相随照境通名为观。舍者或用
    舍行为体。舍数为主。诸心心法相随舍过
    通名为舍。或用定慧二行为体。定慧两数
    以为正主。诸心心法随此定慧通名为舍。若
    依成实义释亦二。一就同体同时法中随义
    分别。一心体中住义名止。照义名观。调停
    曰舍。不同?酬贾钍?鹛濉6?颓昂笮抟?br> 分别。作意住缘名之为止。作止照境说
    名为观。作意舍相方名为舍。通皆是心。无
    别主伴。大乘法中义别有三。一事识中修。
    二妄识中修。三真识中修。事识中修与?酬?br> 同。心数别故。妄识中修?同?酬肌O竿?墒怠?br> 此云何知。如马鸣说。第七识中?细六重。
    根本四重心数无别。故同成实。末后两重心
    与数别。共心相应。故同?酬肌U媸吨行抟灞?br> 有三。一就同时同体法中随义别分。寂义名
    止。照义称观。离相名舍。二就同时同体法中
    异门相摄。止义为门。诸行随之通名为止。观
    义为门。诸行随之齐名为观。舍义为门。诸德
    随之俱名为舍。三约修义前后别分。始心住
    法离妄名止。正见名观。终证舍相故说为舍。
    体性如是。以此类余诸行齐然(此二门竟)。次辨其
    相。于中两门。一通就诸行开合辨相。二别就
    诸行开合辨相。初通就诸行开合辨者。此之
    三行开合不定。总之唯一。谓闻思修三行之
    中修行所收。或分为二。谓止与观。如地持
    说。于一切法不起妄想名之为止。知第一
    义离言自性及知世谛无量处法说以为观。
    或分为三。谓止观舍。此三犹前止观所摄。止
    观别修分为前二。止观双修合为后一。故有
    三种。或分为四。如地持说。一者修止。二者修
    观。三者修习止观。四者乐住止观。此四犹前
    止观及舍三行所摄。舍中分二。初为修习终
    为乐住。更无别行。所言止者。于事于义系心
    安住。远离一切虚伪轻躁及诸忆想。是名为
    止。事谓世谛。义谓真谛离轻躁者。息除事中
    轻乱心也。离忆想者。远离理外分别想也。所
    言观者。于事于义忆念选择。名之为观。修止
    观者。于前止观常修顿修。乐止观者。于前止
    观以久修故不勤方便。炽然不动。随义广分
    修乃无量。通就诸行开合如是。次就诸行
    别相论之。先就止行开合辨相如涅??说。
    总唯一定。或分无二。一者世间八禅事定。二
    者出世合理之静。或分为三。谓上中下。下谓
    凡夫人禅事定。中谓二乘合理之静。上者所
    谓诸佛菩萨离妄真定。或分为四。一者退分。
    二者住分。三胜进分。四决定分。此决定分
    涅??名为能作大益。义如下解。或分为五。
    所谓凡夫声闻缘觉菩萨及佛所得三昧。又
    涅??中更分五种。一无食三昧。所谓初禅。
    彼离揣食故曰无食。二无过三昧。亦是初禅。
    彼离欲恶故名无过。三身意清净一心三昧。
    谓第二禅。离六识中觉观之过名身意净。
    内净一处故曰一心。四因果俱乐。谓第三禅。
    彼乐胜故。五常念三昧。谓四禅乃至生非想。
    彼免三灾绝于四受。离出入息定心不动。故
    曰常念。或分为六。谓五停心及观生灭。五
    停如下。或分为七。谓须陀洹所得三昧。斯陀
    那含罗汉辟支菩萨及佛所得三昧。或分为
    八。于前七上加凡所得。又八解脱八禅定等
    亦得分八。并如下释。亦得分九。谓九次第定。
    根本八禅及灭尽定。转相趣入名九次第。或
    分为十。谓一切入。亦如下释。广则无量。次就
    慧行开合辨相。总唯一慧。或分为二。一是
    世间世俗等智。二是出世。谓无漏智亦得分
    三。一者般若。此翻名慧。二?称派崮恰4朔??br> 观。三者?那。此翻名智。此三何异经中两
    释。一约人以分。言般若者。一切众生。一切凡
    夫同有慧数。故名般若。?称派崮且磺惺ト恕?br> 此名声闻缘觉为圣。彼能观察苦无常等。故
    名为观。言?那者。诸佛菩萨。彼知一切诸法
    差别。故名为智。二随境别。言般若者。是别想
    观。别知世谛。?称派崮鞘亲芟喙邸W苤??br> 谛。言?那者。是破相观。破离有无知一实谛。
    亦得分四。谓四无碍四谛观等。亦得分五。谓
    法住智.泥洹智.愿智.无诤智.边际智等。广
    如下释。又复五种无量之智亦是五种。亦如
    下释。亦得分六。谓知生死无常苦空无我不
    净涅??寂灭。亦得分七。所谓知法.知义.知
    时.知足.知自知众.知尊卑.亦如下释。或分
    为八。知生死法无常与苦.无我.不净。知涅??
    法常.乐.我.净。亦得分九。知前八种及第一
    义。亦得分十。所谓十智义。如下释。又复十力
    亦是十也。或分十一。所谓十智及如实知。亦
    如下释。广则无量。舍中有二。一定慧双修。离
    于偏习名之为舍义如前二。更无别行。二住
    空舍相。名之为舍。义则不定。总唯一舍。或分
    为二。一生空观。于人平等。二法空观。于法平
    等。或分为三。谓三空观。或分为四。谓四空
    观。有法空.无法空.自法空.他法空.是其四
    也。广如上释。或分为五。谓空.无相.无愿.无
    作及无起观。如无量寿经中所说。于空理中
    无相可取名为无相。无愿乐心说为无愿。无
    果可为名为无作。无因可起故曰无起。或分
    为七。谓七空观。亦如上释。或分十一。观十一
    空。如涅??说。或分十八。如大品说。广则无
    量。辨相如是(此三门竟)。次辨制立。以何义故立
    此三行不增不减。解有八义。一行性不同。定
    数是止。慧数是观。舍数为舍。二行相不同。
    住缘是止。知法是观。调停是舍。三功能不同。
    止能息乱。观能断惑。舍能违治。四修时不同。
    如涅??说。心慢修止。烦恼增强戒律羸损诸
    根不调。于善疑悔则宜修观。定慧不等则须
    修舍。又经宣说。定慧平等则宜修舍。五行门
    不同。如涅??说。彼空三昧名之为止。以心
    住空离分别故。无愿三昧说之为观。慧观
    生死能断舍故。无相三昧说为舍行。证入
    涅??舍众相故。六根依境不同。多门如后。
    今此且依一相论之。依事修止。如世八禅。住
    事中故。依法修观。观察诸法苦无常等名为
    观。故依理修舍。证空平等舍众相故。七随人
    不同。多门如后。今此且依一相辨之。如涅
    ??说。声闻缘觉定多慧少。菩萨之人慧多定
    少。诸佛如来定慧平等。说之为舍。八所为不
    同。如涅??说。为三义故。所以修止。一为离
    烦恼依禅伏结。二庄严大智依禅发慧。三为
    得自在依禅发通。为三义故。所以修观。一为
    观生死果报过故依慧灭苦。二为增善法依
    慧离业。三为破烦恼依慧除惑。为三义故。
    所以修舍。一为调定慧其令平等。二为证空
    舍离有相。三为得中道故离有无。制立如是
    (此四门竟)。次明修起次第之义。于中次第略有四
    阶。一制发舍。二止举舍。三止观舍。四定慧
    舍。此之四门通释是一。于中别分前之两阶
    行修方便。后二修成得法相应。前方便中有
    始有终。得法亦尔。故有四阶。制发舍者。方便
    之始对治昏觉。昏谓昏睡。觉谓八种恶觉烦
    恼。言八觉者。所谓欲觉.恚.害.亲里.国土.不
    死.族姓.轻。侮若有恶觉则便制之制心住于
    数息门等。昏则发之念身无常。三恶道苦。佛
    法欲灭。以此鞭心令去睡昏。昏觉俱离修心
    得中。是时名舍。止举舍者。方便之终对治沈
    掉。沈谓沈没。掉谓掉动。心志浊闷名之为沈。
    心数异缘说以为掉。掉则修止止心鼻端眉
    间足指。随在何处。沈则修举念身无常苦无
    我等。沈掉俱离修心得中。是时名舍。止观舍
    者。得法之始所治有三。一对爱见以明修治。
    四住烦恼分为爱见。初一是见。后三是爱。于
    此门中修止治爱所谓世俗八禅方便。修观
    治见所谓出世无漏方便。止观双修离于偏
    习。是时名舍。二对痴爱以明修治。五住烦恼
    分为痴爱。无明名痴。余四名爱。于此门中修
    止治爱。修观治痴。痴爱俱离。止观双修。是时
    名舍。三对痴妄以辨修治。直就无明住地之
    中有?有妄。迷覆诸法名之为?。妄有所取
    说以为妄。如地持说。如是如实凡愚不知是
    其?也。起八妄想是其妄也。于此门中修止
    治妄。如地持中。佛为讪大迦旃延说。不依地
    等一切法想而修禅定。马鸣论中亦同此说。
    离一切想名为修止。修观对治痴?之心。故
    地持云。于一切法不起妄想名之为止。知离
    言性及知无量世谛方便名之为观。双修离
    于偏习是时名舍。定慧舍者。得法之终更无
    别治。于前止观所除烦恼究竟尽处所成行德
    为定慧舍。修起如是(此五门竟)。次约境界分别三
    行。于中义别略有三阶。一三法相对以辨三
    行。二两行相对以辨三行。三历就一法以辨
    三行。初就三法相对之中别有二门。第一约
    就事法及理以分三行。事者所谓阴界入等。
    依之修止。如世八禅。法者所谓苦无常等。依
    之修观。理者所谓第一义空。依之修舍。舍离
    众相。二约三谛以分三行。言三谛者。一是世
    谛谓法有相。二第一义谛谓法无相。三一实
    谛谓法非有非无之相。此三门中起修不定。
    从事入理依世修止。如世八禅。故依真修观
    观诸法空。从寂起用依真修止。离分别故。依
    世修观观诸法故。依一实谛修习舍行舍有
    无故。故地持中随事取者名平等观。随如取
    者名平等心。等犹止也。舍离有无名第一舍。
    上来约就三境辨行。故约二境。言二境者。一
    世谛法。二真谛法。通而论之于此二中不
    起妄想通名为止。照见二谛俱名为观。故
    地持中不起妄想说名为止。了知二谛同名
    为观。止观双修调停名舍。于中别分起行
    各异。若就观入依世修止依真修观。若论起
    用依真修止依世修观。止观双修调停名舍。
    次就一法以辨三行。随于何法何事之中摄
    止安住即名为止。照察名观。止观调停名之
    为舍。约境如是(此六门竟)。次就位论。位别有五。一
    外凡位。二内凡位。三见道四修道位。五无
    学位。通而论之一一位中皆具三行。于中别
    分进退有三。一义分别外凡位中修世八禅。
    名之为止。内凡位中学观谛理。名之为观。见
    道已上证理平等同名为舍。第二义者内凡位
    中安心谛理而未能见。说之为止。故见谛前
    名为定净。见道位中始见谛理。名之为观。修
    道已去定慧调停说名为舍。第三义者见道
    已前同名为止。见修二道照理名观。无学位
    中得涅??果舍离十相。故名为舍。位别如是
    (此七门竟)。次就人论。人有五种。一是凡夫。二是声
    闻。三是缘觉。四是菩萨。五是如来。通而论之
    人人皆具止观及舍。于中别分略有三义。一
    凡夫之人修世八禅。但有止行。声闻缘觉观
    察四谛十二缘等。有其观行。菩萨及佛证法
    平等。有其舍行。二凡夫有止。义如前释。菩萨
    二乘同观法性。有其观行。佛证涅??。有其舍
    行。三除凡夫直论贤圣。声闻之人住寂名止。
    菩萨了知差别法界。名之为观。佛得涅??。有
    其舍行。止观舍义辨之粗尔
      三慧义五门分别(释名一 辨体二 就位分别三 就界分别四 就人分别五)
    第一释名。言三慧者。经中或时名闻思修。或
    复说为闻思修慧。通释是一。于中别分义有
    宽狭。若当直言闻思修者。其义则宽通一切。
    通一切中始受行法通说为闻。于所闻法分
    别简择通名为慧。依法正行通说为修。若当
    说为闻思修慧。其义则狭局在般若。不通
    余行。就般若中受教名闻。生解名为闻慧。
    简义名思。从思得解名为思慧。进习名修。从
    修得智名为修慧。名义如是(此一门竟)。次辨体性。
    三慧皆用慧数为体。慧依法成。法有三种。一
    教。二义。三者行法。三藏言数是其教法。三
    谛之理是其义法。三乘行仪是其行法。于中
    别分依教起闻。依义入思。依行起修。通而论
    之依一一法皆具三慧。于教法中初受名闻。
    简择是非说以为思。成就闻持陀罗尼行说
    以为修。于义法中有其三种。一者世谛。二第
    一义谛。三一实谛。通而论之于此三谛初受
    名闻。简择名思。成就正智说以为修。随相别
    分依于世谛成就闻慧。世法可为。言教及故
    依第一义成就思慧。理出言外。正智思量方
    能及故依一实谛成就修慧。一实精微正证
    修行方能见故。于行法中初受名闻。简择称
    思。造行曰修。又复前三随教修行通名为
    闻。舍言趣证说以为思。得证相应说之为
    修。又复证相初来现心义说为闻。盖乃是其
    不闻闻矣。正得名思。得已上进说名为修。体
    性如是(此二门竟)。次就位论。通则位位一切皆
    具。于中别分非无差异。异相如何。准依??br> 昙外凡位中初受师教说为闻慧。五停心观
    总别念处想心观行未得禅定修慧法故。判
    为思慧。??等已上依定修行。判为修慧。又更
    分别五停心观依教之始。判为闻慧。总别念
    处背教已远观心转强。判为思慧。??等已上
    依定修行。判为修慧。成实法中念处已前初
    受师教。随闻得解。判为闻慧。念处位中堪能
    自心分别简择说为思慧。??等已上现见空理
    说为修慧。问曰。成实三慧如是。此三慧中解
    知何法。有人释言。闻慧地中以阴分生得众
    生空。思慧地中别观五阴坏苦无常成前生
    空。兼趣法空。??等已上总观五阴行苦无常
    得诸法空。盖是人语不关经论。若当闻慧但
    解生空。法空寂闻竟在何处。若当思慧坏法
    以成众生空者。法空寂思复在何处。若修慧
    地唯解法空。生空寂修复在何处。二空之理
    皆藉初闻。次思后修方能悟入。而言生空但
    有闻慧而无修慧。法空有修而无闻思。岂非
    谬浪。当知闻慧具闻二空。思慧地中具见二
    空。修慧地中具见二空。不得偏取。大乘法中
    位分不定。据始为言。习种位中依教悟解成
    就闻慧。故华严中宣说。十住随所闻法即
    自开解。性种位中舍诠得义成就思慧。解行
    已上修习出道成就修慧。次胜以论。种性地
    中于出世道但可闻知。未能思量。同为闻慧。
    解行位中能观出道判为思慧。初地以上正
    行渐增。判为修慧。次上以论。习种性种直
    尔成就出世种子。未能方便趣入出道。三慧
    俱无。解行位中能起方便趣入出道。于出世
    法能闻能思具闻思慧。故地持中说解行地
    具足闻慧思慧思惟。初地已上发起正行说
    为修慧。极上以论。一切地前成就教行同为
    闻慧。初地之中始观人如判为思慧。二地已
    上证心转增判为修慧。位别如是(此三门竟)。次就
    界论。界谓欲色无色界等。杂心中说。闻慧
    局在欲色两界不通无色。无色无形不能听
    受。是故无闻。思慧局在欲界地中上界则无。
    何故如是。上界报静。敛思量则与禅定修慧
    相应。故无思慧。问曰。上界若无思慧应无觉
    观。释言。上界所有觉观修慧所摄。故得有定。
    修慧局在色无色界。不通欲地。一切禅定修
    慧摄故。上界有修。欲界无定。故无修慧。瞿沙
    所说闻思同前。修慧一种遍通三界。彼说欲
    界有禅定故。成实所立闻慧如上。思慧不
    定。随教之思局在欲色。推义之思遍通三界。
    此云何知。论解觉观。?思名觉。细思名观。
    彼说觉观三界皆有。明知遍通通修三界。
    彼说欲界有电光定。明修通下。大乘三慧并
    通三界。何故如是。菩萨虽在无色界中能来
    佛所听受正法。又得闻持陀罗尼故。具受一
    切诸佛教法。是故闻通。菩萨常思。是故思通。
    大品宣说。欲界有定。是故修通。界别如是
    (此四门竟)。次就人论。人谓声闻缘觉菩萨。通而
    论之人人皆具。于中别分声闻之人闻教悟
    道成就闻慧。是故当相说为声闻。缘觉深思
    十二缘义成就思慧。是故当相说为缘觉。
    缘者是义。觉谓思也。菩萨善修俱利之道。成
    就修慧。是故当相说为菩萨。菩萨此翻名道
    众生。以修自利利他道故。三慧如是
      三种般若义
    三种般若出大智论。言般若者。是外国语此
    翻名慧。于法观达目之为慧。慧义不同。一
    门说三。三名是何。一文字般若。二观照般若。
    三实相般若。此三种中观照一种是般若体。
    文字实相是般若法。法体合说故有三种。言
    文字者。所谓般若波罗蜜经此非般若。能
    诠般若故名般若。如涅??经诠涅??故说为
    涅??。此亦如是。又此文字能生般若亦名般
    若。如食生命说食为命。言观照者。慧心鉴
    达名为观照。即此观照体是般若名观照般
    若。如眼是目名为眼目。于中具辨开合不定。
    总唯一智。或分为二。二有多门。一约境分二。
    谓世谛智。第一义智。世谛智者名一切种。于
    世法中种别智故。第一义智名一切智。以知
    一切诸法如故。二真妄分别。六七识中缘照
    分别是其妄智。第八识中体照之慧是其真
    智。是义云何。如来藏中恒沙佛法集成心事。
    是心性净而为客尘烦恼所染相似不净。后
    息妄染净相始显。始显净识普照法界说为
    真智。三大小分二。方便观解缘别彼此。不能
    灭想普照一切。名之为小。故龙树云。十八
    空观名小智慧。灭观般若绝其缘想而能普
    照一切法界。名之为大。故龙树言。般若波罗
    蜜是大智慧。或分为三。三有多门。一观入分
    三。谓闻思修。二约境分三。谓世谛智第一义
    智及一实谛智。三随义分三。谓清净智一切
    智无碍智。义如后释。四随人分三。一一切智
    二乘所得。二道种智菩萨所得。三一切种智
    如来所得。亦如后释。五随识分三。一事识中
    分别之智。二妄识中分别之智。三真识中分
    别智。或分为四。谓闻思修证。或分为五。一
    闻。二思。三修。四报生识智。变易圣人报无漏
    心生便见法名报生智。此四是妄。五是证智。
    谓真识中无分别慧。或分十一。所谓十智及
    如实智。此义如后十一智中具广分别。广则
    无量。问曰。此之观照般若体性云何。如龙树
    辨。人说不同。凡有六种。第一家说唯有漏慧
    是般若体。何故如是。如小乘中佛道树下方
    断烦恼。自斯已前所修智慧皆名般若。故知
    有漏。第二家说。无漏圣慧是般若体。有漏则
    非。见理之心名般若故。如此说者小乘法中
    佛最后身所修无漏方便是般若。已前悉非。
    第三家说。从初发心至坐道树所修智慧莫
    问有漏及与无漏悉是般若。至佛转名萨波
    若智。如此说者般若在因不通于果。第四家
    说。菩萨所修一切智慧通名有漏通名无漏
    悉是般若。论自释言。以观涅??行佛道故通
    名无漏。未断结尽通名有漏。第五家说。菩萨
    慧中无漏无为不可睹见。无对常智是般若
    体。无常缘智一切悉非。第六家说。般若之
    体不可取得。非有非无非常非无常。非空非
    实非阴界入。非有非无无生无灭无取无舍。
    犹如火炎不可尝触触则烧人。般若如是。
    不可取执。取皆破遣。向前所取一切悉非。问
    曰。此门与前第五有何差别。释言。向前第
    五门者从缘方便修。生真智为般若体。此
    说无始佛性真心从缘修显。得证通望从来
    体外毕竟无缘。缘既不有真亦亡对。绝对真
    心说为菩萨般若正体。余者悉非。问曰。此六
    何者为是。论有两判。一言皆是如诸比丘各
    说彼此中间之义。佛言。皆是。此亦如是。一
    言。第六所说者是。前五皆非般若正体。故说
    为非。观照如是。言实相者。是前观照所知境
    界。诸法体实名之为实。实之体状目之为相。
    何者是乎。开合不定。总为一实。或分为二。如
    地持说。一事法性世谛实也。二实法性真
    谛实也。或分为三。如涅??说。一者世谛。二
    第一义谛。三一实谛。或分为四。一者事实阴
    界入等。二者法实苦无常等。三者理实空无
    我义。四者性实佛性真法。又地持说四真
    实义亦是四实。一世间所知。二学所知。三烦
    恼障净所行处法。四智障净所行处法。如上
    广辨。此诸法中通而论之皆是实相。于中别
    分唯第一义名实相耳。此之实相体非般若。
    能生般若故名般若。如色香等体非是欲。能
    生欲心说为五欲。问曰。圣智非直知实亦知
    虚妄。何故所知唯名实相。释言。圣人如法而
    知。知实知虚皆称前法。故通名实。又知实时
    达本无妄。故唯言实。问曰。观照即是般若。此
    之三种俱名般若。何故不得通名观照。释言。
    亦得但彼论中为辨般若文字观照实相别
    之。是故一种偏名观照。若复就彼观照门中
    以辨其义。亦得说为三种观照。一文字观照。
    二般若观照。三实相观照。义既均齐。不得偏
    取。三种般若辨之略尔
      三智义两门分别(辨相一 就人分别二)
    第一辨相。言三智者。一道种智。二一切智。三
    一切种智。此之三种出大智论。道种智者。
    于一切道种别而知名道种智。又知一切化
    众生道名道种智。所知云何。如彼论中增
    数广辨。或说一道。所谓趣向涅??之道。或分
    为二。二有多门。谓善与恶。世及出世。有漏无
    漏见之与修。有学无学无碍解脱向果得果。
    如是无量不可具辨。或分为三。三亦多门。谓
    三恶道及三善道人天涅??三乘之道。戒定
    智慧见修无学止观及舍。如是无量。或分为
    四。四有多门。所谓凡夫三乘之道。声闻缘觉
    菩萨佛道。四念四?ニ娜缫獾取H缡俏蘖俊;?br> 分为五。五亦多门。所谓五趣五度观门。凡夫
    二乘菩萨佛道。如是无量。或六或七乃至八
    万四千道法。知如是等道法差别名道种智。
    彼一切智与一切种智有何差别。通释是一。
    于中别分凡有六种。一总别分别。总相知
    法名一切智。别相知法名一切种。如知苦谛
    是一切智。分别是苦有无量种名一切种。如
    是一切。二通别分别。知苦无常空无我等诸
    法通相名一切智。知五明等诸法别相名一
    切种智。三空有分别。知诸法空名一切智。
    知其种种世谛诸法名一切种。四广略分别。
    略知诸法名一切智。广知诸法名一切种智。
    如知分段因果对治名一切智。分段变易因
    果对治一分皆知名一切种智。亦如有人知
    一世界事名一切智。知于一切世界中事名
    一切种智。如是一切。五大小分别。小乘之智
    名一切智。大乘之智名一切种。问曰。向
    前道种智中知法已尽。何须别说一切智及
    一切种智。释言。向前道种智者直知道法。自
    余一切五明处等空无我等第一义法非彼所
    知。是以更明(此一门竟)。次就人论。人谓声闻菩
    萨及佛。约就此人辨义有四。一随人别分。如
    论中说。声闻之人有一切智。以能总相知诸
    法故。又复声闻但能通相知于诸法不能别
    知。又复但能略知诸法不能广知。是故说彼
    有一切智。菩萨之人有道种智。能知一切差
    别道法化众生故。诸佛有其一切种智。以能
    别相广知法故。二简胜异劣。于此门中下不
    兼上。上得兼下。以是义故声闻唯得有一分
    智无余二种。菩萨之人有道种智兼一切智
    无一切种。诸佛如来具足三智。三简大异小。
    佛菩萨大。声闻是小。小中单直有一切智。大
    中不尔。佛与菩萨兼具三智。四就实通论声
    闻之人小分具三菩萨渐胜。诸佛并极。三智
    如是
      三量智义三门分别(释名义一 辨相二 就位分别三)
    第一释名。三量之义出于相续解脱经中。慧
    心取法各有分限。故名为量。量别不同。一门
    说三。一是现量。二是比量。三是教量。地持成
    实亦有此相。地持说言。现智比智及从师
    同闻。成实论言。见闻及比犹此三矣。言现
    量者。现知诸法名为现量。又知现法亦名为
    现。于中分别有其二种。一者知事。二者知理。
    言知事者。随在何时何处法中不因比度。不
    藉他言而能知者同名现量。事相?近随在
    何时何处之中能现知故。言知理者?酬挤?br> 中就处分别。知欲界法名之为现。以何义故。
    知欲界法偏名为现。?称派吃啤5谜?龆ū?br> 在欲界。要先见于欲界苦等后见上界。良以
    欲界法?易见故先见之。先见分了。故偏名
    现。上界不尔。故知上界不名为现。又复行者
    于欲界苦有二现见。一离欲现见。以离欲道
    现照知故。二自身现见。欲界之苦身现觉故。
    于上界苦但有一种。离欲现见。身不在彼。不
    觉知故。如两担物。一则自担。二使人担。于自
    所担有二现见。一知是物。二知轻重。知欲界
    苦其状似此。于他所担但有一种知物。现见
    不知轻重。上界如是。以知欲界其二现故偏
    名为现。上界唯一。故不名现。成实法中约时
    分别。彼现有二。一据修始。见谛已前现在时
    中观假无性。名之为现。二据修成。见谛已
    上三世法中现见空理。同名为现。大乘通就
    时处分别。义释有四。一据修始。唯于欲界现
    在法中见诸法如。名为现量。欲界现法易
    观察故。二者修次。或于欲界见三世如。或
    于三界见现在如。同名现量。三者修成。于自
    分中现见三世一切法如。悉名现量。四据修
    息。到菩提时现见三世一切诸法。皆名现量。
    不简自分他分之别。故地持言。诸佛如来于
    一切法现知见觉。现量如是。言比量者。譬度
    知法。名之为比。于中分别亦有二种。一者知
    事。二者知理。言知事者。随在何时何处法中
    比度而知悉名比量。言知理者。?酬挤ㄖ性?br> 处分别。知上二界四谛之理名为比量。成实
    法中约时分别。见谛已前过未法中观假无
    性名为比量。大乘通就时处分别。义释有三。
    一据修始。以彼欲界现在法如比知他界他
    世法如名为比量。二据修次。或以欲界三世
    法如比上二界。或以三界现在法如比知过
    未名为比量。三据修成。以自分中所知三
    界三世法如。比他分中未所见处三界三世
    一切法如。名为比量。以何义故不说修息。
    到菩提时无复比故。然此比量经中亦名譬
    喻量也。通释是一。于中分别同类相比名为
    比量。异类相比名譬喻量。言教量者。有法
    玄绝自力不知藉教以通名为教量。于中分
    别亦有二种。一者知事。二者知理。于世谛中
    藉教知者名为知事。二谛理中藉教知者名
    为知理。此之教量法中亦名信言量也。通释
    是一。于中分别法邻自分藉言入者名信言
    量。法大玄绝依教知者名为教量。有人就此
    分量为四。现量为一。比量为二。教量为三。
    信言为四。此亦无伤。但非经论。名义如是
    (此一门竟)。次辨其相。现量可知。比量有三。一同
    类相比。相似之法以此比余。如百论中。义别
    有三。一者如残。如人海中取一滴水尝之
    知咸则知余者一切皆咸。亦如有人于一法
    中见苦无常空无我等知余皆尔。如是一切。
    二者如本。如人先曾见火有烟后见余烟必
    知有火。亦如有人曾见诸法无常故苦后见
    法苦必知无常。如是一切。三共相比知。如
    似人见从东至西人有行动类天上日从东至
    西当知亦动。亦如有人见色生灭色性无常
    后见其余想受行等有生灭故性亦无常。如
    是一切。此三合为同类比也。二以劣比胜。
    如国无金用?比之。亦如经中以世虚空不
    生不灭比况佛性。如是一切。三以胜比劣。
    如国无?将金比之。亦如经中以大涅??非
    有非无譬王杀罪。如是一切。此后两门通
    释。亦是共相比也。少分同故。比量如是。次
    辨教量。义别有三。一异时法。藉教以知。如过
    未法不现见故因说方知。二异处法。藉教
    以知。如他方事不现见故因说乃知。三者同
    时同处之法。藉教以知。如说身中如来性
    等。教量如是。此教量中所知不定。或深胜法
    藉教方知如彼佛性涅??道等。或中间法藉
    教方知如苦集等。或?浅法藉教方知如世
    间中难识事等(此二门竟)。次就位别位。谓习种性
    种解行十地佛地。于此位中辨义有三。一开
    始合终。习种为一。性种为二。解行已上合为
    第三。同观如故。于此门中或以三位共望一
    法以辨三量。所谓望于解行已上所观之法。
    习种望彼是其教量。在彼玄绝。藉教知故。
    性种望彼是其比量。位分相邻可比知故。解
    行已上望自所得是其现量。现证知故。或以
    一位别望三法以辨三量。习种还望自所证
    法是其现量。现证知故。望性种地所证之
    法是其比量。位分相邻可比知故。望解行上
    所证之法是其教量。法玄绝故。向前门中教
    浅现深。于此门中现浅教深。或以三位别望
    三法。向前三位自望所得皆是现量。是则现
    量是通深浅。二开中间以合初后。如地持
    说。习种性种合之为一。种子同故。解行为
    二。初地已上合为第三。同证如故。于此门
    中亦得三位共望一法。望初地上所证之法。
    种性位中是其教量。解行比量地上现量。亦
    得一位别望三法。亦得三位别望三法。类上
    可知。三合始开终。种性解行合之为一。信
    地同故。十地为二。佛地为三。于此门中亦
    得三位共望一法。望佛所证地前名教。相去
    玄绝。信教知故。地上名比。以自所得上比
    佛故。佛地名现。现证性故亦得一位别望三
    法。地前还望地前之法是其现量。望地上
    法是其比量。望佛所得是其教量。以玄绝故
    亦得三位。别望三法皆是现量。同现见故。三
    量如是
      同相三道义两门分别(释名一 辨体二)
    第一释名。同相三道出地经论。名字是何。
    一是证道。二是助道。三不住道。言证道者。证
    是知得契会之义。心冥实性亡于分别契会
    平等。名之为证。言助道者。助是扶佐资顺之
    义。诸度等行迭相扶佐资顺菩提。故名助。
    言不住者。是离着之义。巧慧双游行无偏在。
    故曰不住。此三通论皆依法成。俱应名证。
    同能资果。并应名助。超凡异圣。齐名不住。
    为别三门。隐显异名等别三门。随显受目。
    证据心体。心净照明得法义显。故偏名证。所
    证如中无果可资。故不名助。染净相泯不住
    义隐。故不名不住。助是行修资顺义强。故偏
    名助。见果可求证如义隐。故不名证。背有求
    出不。不住义微。故不名不住。不住巧慧离
    着义显。故偏名不住。染净俱游证如义隐。故
    不名证。染净双随不偏求出。非专向果。故
    不名助。此之三种诸地通有。名之为同。同
    行体状目之为相。盖是体相非标相也。同行
    虚通目之为通。问曰。此三名为同相。见修
    无功名为别相。此证助等有别相不。见修等
    中有同相不。释言。亦有。何者是乎。如地经中
    三地已还名为世间。未能证法。所修诸行远
    资出世判为助道。第四地中初入出世。内证
    法明判为证道。五地已上得出世间后能随
    世名不住道。故地经中五地已上方始宣说
    不住道胜。此即是其证等别相。菩萨见解无
    地不有。行修亦然。无功用义亦该始终。故
    地论言。从初地来随分所行舍功用故不名
    染行。此即是其见等同相。若尔俱齐。何故
    证等偏名同相。见修无功偏名别相。释曰。此
    言隐显故尔。等是隐显何故证等偏名同相。
    此据成德。通有义显。故偏名同。何故见等偏
    名别者。此据修相。从解起修修熟舍功。阶
    别相显。故偏名别。何故证等偏据成德。何故
    见等偏是修相。释言。同相三道之中证行为
    首。助与不住依证而说。故是成德。别相三
    中见道为首。从见起修。修过前见。修心久
    纯方成无功。无功过修。渐次相起故说为
    修。修相阶渐。故名别相。成德同时。故名同
    相。名义如是(此一门竟)。次辨体相。通说皆用真心
    为体。于中别分非无差异。异相如何。证道体
    者是真识心。是心体中具足一切恒沙佛法。
    所谓法界常乐我净智慧三昧解脱等法。将
    心摄法无出一心。随法分心心有法界微尘
    等别。心于彼法同体照明净无?障。性虽
    常净而为妄染相似不净。后修对治息除染
    累。本隐净心显成令德。始显净德如甘心
    性内照法界。故说为证。盖乃自然无分别照
    非缘照也。助道体者。所谓有作六波罗蜜。
    是义云何。向修对治显证之时备修法界一
    切诸行。行熏真心故令心中真德集起说为
    助道。不住体者。略有三种。一就观解以明不
    住。二据行修。三就果德。言观解者。菩萨观法
    非有非无。见非有故不着有边。见非无故不
    着无边。于有于无不偏住着。故名不住。言
    行修者。义别有三。一证相对助以明不住
    证行寂灭。助行起作。助而常证不偏住作。证
    而常助不偏住寂。寂作俱游不偏住着故名
    不住。二偏就证以明不住。证实平等无法可
    住。故名不住。故地论中名如行道为不住道。
    三偏就助以明不住。于中有三。一自利利他
    二行分别。菩萨善修自利行故不住凡夫。修
    利他故不住二乘。故名不住。二就自行福智
    以明。福随有生。智依无成。以修福故不住于
    无。以修智故不着于有。故名不住。三应就诸
    行以明不住。如一施中不见施者受者财物
    及与果报不着于有。常依三事而行布施不
    住于无。故名不住。如施既然。诸行齐尔。此后
    三门合为助中不住之义。前就证助以明不
    住。次偏就证后偏就助。合为第二行修不住。
    第三门中言就果德明不住者。谓佛如来得
    大涅??不舍世间。得涅??故不住生死有为
    法中。不舍世故不住寂灭无为法中。故名不
    住。同相三道辨之?尔
      别相三道义三门分别(释名一 定位二 辨相三)
    别相三道出地经论。亦得名为位别三道。
    名字是何。一见。二修。三无功用。初言见者。
    慧心推求明白名见。进习名修。修心久纯任
    运上升息于缘务名无功用。此之三种诸地
    不同。名之为别。别行体状目之为相。即此
    三行虚通名道。此三分异。是故亦名位别三
    道。名字如是(此一门竟)。次定位分。据实通论。一
    切位中皆具此三。随相别分局在出世。出世
    有二。一初地已上名为出世。二随地相四
    地已上方名出世。就初门中大位开分初地
    见道。故地论言。诸见缚者于初地中见道
    时断。二地已上乃至七地是其修道。八地已
    上名无功用。以实细分见有二种。一者缘见。
    在解行终心。故地持言。诸见缚者解行时
    断。二者证见。在初地始心。修道亦二。一者习
    修。在初地满心。故地持中宣说初地以为
    净心及初修慧行也。二者正修。在二地已上。
    无功用中亦有二种。一习无功用在七地中。
    故地经中宣说。七地修无功用。二成无功
    用。八地已上与无生忍。其义相似。始习无生
    在七地中。成就无生在八地上。初门如是。第
    二门中大位开分。第四地中初入出世名为
    见道。故仁王中名第四地为须陀洹。又地
    经云。身见为首。我人众生阴界诸入我慢所
    起出没等事第四地中皆悉远离。五地已上
    判为修道。八地已上名无功用。以实细分见
    有二种。一者习见在三地终心。观一切法不
    生不灭因缘而有。二者成见在四地中。正见
    诸法不生不灭。修亦有二。一者习修在四地
    终心。方便行中发?ゾ??6?哒?拊谖宓?br> 上。无功用中二种如上。然经论中地位开合
    进退非一。或开前合后。或开后合前。或开
    中间以合前后。今据一门且分此三。位别如
    是(此二门竟)。次辨其相。见有二种。一者习见。谓解
    行中学观如理。二者成见。谓初地中真观现
    前。成中有二。一者自分。始入初地于自所证
    无我法中证照分明。二者胜进。谓初地中于
    二地上行修得失善观分明如初地中发趣果
    等。修道亦二。一者习修。谓初地中发诸大
    愿修行戒等。二者正修。谓二地上修行戒等。
    正中有二。一渐次修。二者顿修。言渐修者。谓
    二地上乃至六地五行胜进。言五行者。如地
    持说。二地修戒。三地习定。四五六地修习智
    慧。慧有三种。一道品相应慧。四地所修。二二
    谛相应慧。五地所习。三缘起相应慧。六地所
    学。以此通前合为五行。此五渐生名渐次修。
    言顿修者。谓第七地于念念中顿起一切菩
    提分法。无功用中亦有二种。一习无功用。
    在七地中。故论说言。七地修习无功用也。
    二者成熟。在八地上。成中亦二。一者自分。谓
    八地中报行成熟。二者胜进。谓八地上法
    流水中诸佛劝发自然趣向无上菩提。是胜
    进中诸行备起。今随地相略分三种。一八地
    中净土化生成就身业。二九地中辨才益物
    成就口业。三十地中得深智行成就意业。别
    相三道辨之?尔
      三种住义两门分别(释名一 辨相二)
    三种住义出持地论。大智论中亦具分别。依
    处名住。住义不同。一门说三。三名是何。一是
    圣住。二是梵住。三是天住。言圣住者。会正之
    解名之为圣。圣为人依。故名圣住。亦可圣者
    是其圣人。圣所依处名为圣住。言梵住者。
    净行名梵。梵为人依。名为梵住。亦圣人离
    欲名梵。梵所居处名为梵住。言天住者。八禅
    天法。故名为天。天为人依。名为天住。亦可圣
    人是其净天。天所居处名为天住。问曰。何
    故不说人住鬼畜住等。释言。通说理亦无伤。
    以非胜故是中不论。名义如是(此一门竟)。次辨其
    相。开合不定。总之为一。谓七无上中一住
    无上。或分为二。一是世间。二是出世。梵住
    天住是其世间。圣住一种是其出世。或分为
    三。三名如向。于中辨释略有三义。一就果
    分别。如大智论说。欲界六天名为天住。色
    无色天名为梵住。以离欲故。涅??圣法名为
    圣住。二就因分别。亦如大智论说。布施持
    戒礼拜等善名为天住。能得欲界六天果故。
    四禅四空四无量等名为梵住。能得上界梵
    世界故。此色无色通名为梵。三三昧等名为
    圣住。三就行分别。如地持说。八禅地定名
    为天住。其所依故。四无量心名为梵住。以
    此四行于一切生离过净故。彼三三昧灭尽
    正受名为圣住。唯是圣人所依止故。此后三
    住涅??名为三行窟宅。犹是住处义也。或
    分为四。如大智论说。于前三上加一住合
    为四也。如彼论说。首楞严等无量三昧。及
    佛十力四无所畏不共法等。一切佛法通名
    佛住。或分十六。彼天住中有八禅定。即以
    为八。梵中有其四无量心。通前十二。圣住
    有四。谓三三昧灭尽正受。通前十六。如地
    持说。此十六中四无上住如来多住天住之
    中住第四禅。以下三禅慧多定少。上之四空
    定多慧少。定慧不均。用不称心故不多住。
    唯第四禅定慧均等作用称心。是以多住。是
    故如来最初成道及般涅??。皆依四禅梵住
    之中多住。大悲如来常念有苦众生。大悲
    能拔。是故多住。圣中多住空三昧门及灭尽
    正受。以空三昧离相中胜灭尽正受寂止极。
    是故多住。随义广分住乃无量。今据一门且
    论三种。三住如是

    大乘义章卷第十(终)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