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藏经阁!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藏 > 大乘义章 >
  • 大乘义章卷第八(末)

    六道义四门分别(释名一 开合二 辨相三 明因四)

    第一释名。言六道者。所谓地狱畜生饿鬼人
    天?罗。是其六也。言地狱者。如杂心释。不可
    乐故名为地狱。地持中释。增上可厌故名泥
    犁。泥犁胡语。此云地狱。不乐可厌。其义一
    也。此之两释。皆对厌心以彰其过。非是当相
    解其名义。若正解之。言地狱者。就处名也。地
    下牢狱。是其生处。故云地狱。言畜生者。如杂
    心释。以傍行故名为畜生。此乃辨相。非解名
    义。若正解释。言畜生者。从主畜养以为名
    也。一切世人。或为?n食。或为驱使。畜积此
    生。行从是义。故名畜生。言饿鬼者。如杂心
    释。以从他求故名饿鬼。又常饥虚故名为饿。
    恐怯多畏故名为鬼。所言人者。如杂心释。
    意寂静故。名之为人。此就人德以释人也。
    以人能思断绝邪念。名意寂静。若依涅??。
    以多恩义故名为人。人中父子亲戚相怜。名
    多恩义。所言天者。如杂心释。有光明故。名之
    为天。此随相释。又云天者。净故名天。天报清
    净。故名为净。若依地持。所受自然故名为天。
    阿?罗者。是外国语。此名劣天。又人相传名
    不酒神。阿之言无。?罗名酒。不知何义名不
    酒神。此之六种经名为趣。亦名为道。所言
    趣者。盖乃对因以名果也。因能向果。果为
    因趣。故名为趣。所言道者。从因名也。善恶两
    业。通人至果。名之为道。地狱等报。为道所
    诣。故名为道。故地持言。乘恶行往名为恶道。
    亦可道者。当相名也。六趣道别故名六道
    (此一门竟)。次辨开合。开合不定。总之唯一分段生
    死。或分为二。一者恶趣。二者善趣。以此二门
    统摄斯尽。或分为三。所谓三界生死果也。或
    分为五。谓三恶道诸天及人。以何义故不说
    ?罗。依法念经。?罗有二。一鬼二畜。良以
    鬼畜两趣摄故。更不别论。依伽陀经。?罗有
    三。一畜二鬼三者是天。以鬼畜天三趣摄故。
    不别论之。或分为六。如上所说。?罗虽复鬼
    畜等摄。种类众多。故别分之。随形异论。差别
    无量。开合如是(此二门竟)。次辨其相。先辨地狱。
    地狱有二。一正地狱二边地狱。正地狱者。
    在大海下。?分有八。细有一百三十六所。?
    分八者。一活地狱。二黑绳地狱。三众合地
    狱。四叫唤地狱。五大叫唤地狱。六热地狱。七
    大热地狱。八阿鼻地狱。于此南方大海之下
    五百由旬。有阎罗界。阎罗是鬼。分判罪人。阎
    罗界下五百由旬。至活地狱。如龙树说。此地
    狱中诸受罪者。各共斗诤。恶心炽盛。手捉
    利刀。互相残害。闷绝而死。宿业缘故。凉风来
    吹。狱卒咄之。罪人还活。应声即活。行从是
    义名活地狱。多由杀生故生其中。此地狱下。
    有黑绳狱。一切苦具转过于前。以黑铁绳。拼
    诸罪人。悉令断绝。故云黑绳。此地狱中苦事
    众多。黑绳事显故偏名之。以其先世谗谤良
    善。妄言绮语两舌恶骂。枉杀无辜。或为奸
    史。酷暴无道。故生其中。此黑绳下次有众
    合。一切苦具转重于前。于中狱卒。化作种
    种虎狼师子猪羊牛犬一切种形。残害罪人。
    或复化作两山。相合铁轮铁网一切苦具治
    诸罪人。以众苦具同皆合会残害罪人。故云
    众合。以其先世多杀众生故生其中。此众合
    下次有叫唤。一切苦具转过于前。有大铁城
    五百由旬。狱卒在中。或斫或剥。或刃或刺。
    或鞭。或打。或棒或杵。打碎其头。或驱东西。
    如是非一。令诸罪人发声叫唤故名叫唤狱。
    良以先世斗称欺诳。非法断事。受寄不还。
    侵陵下劣。恼诸贫苦。或破城邑。伤害剥切。离
    他眷属。或复诈善诱诳杀之。令人叫唤故
    生其中。此叫唤下有大叫唤。一切苦具转重
    于前。狱卒于中。或驱罪人。入热铁屋。令大叫
    唤。名大叫唤。以其先世熏杀一切穴居众
    生。或复系闭坠陷深坑令大叫唤故生其
    中。此叫唤下。有热地狱。一切苦事。复转过
    前。此地狱中有二铜镬。一名难陀。二跋难
    陀。热沸咸水。涌波于中。狱卒罗刹。叉诸罪
    人投之于中。或投炭坑。或投沸灰。或以脓
    血。而自煎熬。名热地狱。以其先世恼乱父母
    及诸师长一切沙门婆罗门等。令其心热故
    生其中。此下次有大热地狱。一切苦事转重
    于前。以其先世活煮众生。或复生烂。或以木
    贯。生而炙之。或烧山泽及诸聚落佛塔僧房。
    或推众生令坠汤火故生其中。此下次有阿
    鼻地狱。如涅??说。此狱纵广八万由旬。其
    中苦事过前七狱及余别处。足二千倍。铁
    网罗覆。上火彻下。下火彻上。交过通彻。一
    人入中。身亦遍满。第二人入。身亦遍满。寿命
    一劫。苦无暂废。以其先世作五逆罪谤方等
    经。起大邪见谤无因果断灭善根。故生其中。
    十不善业。皆生此等八大狱中。向来且随?
    相言耳。所言一百三十六者。前八地狱一一
    各有十六眷属。八是寒冰。八是炎火。八寒冰
    者。如龙树说。一安浮陀。此名多孔。应是
    陵山多诸孔穴故名多孔。亦可。此处冻诸罪
    人。令多穿穴故名多孔。二足浮陀。此名
    无孔。对前可知。此之二种。随相名之。三阿
    罗逻。此患寒声。四阿波波。亦患寒声。五名
    [目*侯][目*侯]。亦是寒声。此之三种。从声以名。六沤钵
    罗。此名青莲。狱城相状。似青莲华故名青
    莲。亦可。此处冻诸罪人。似青莲色名沤钵罗。
    七钵头摩。此名红莲。释有两义准前可知。八
    名摩诃钵头摩。此名大红莲华。义亦同前
    此后三种。从色名也。八炎火者。一名炭坑。二
    名沸屎。三名烧林。四名剑树。五名刀道。六名
    刺棘。七名咸河。八名铜柱。前八大狱。东西南
    北各有二冰及二炎火。故有十六。八大地狱
    各有十六。即是一百二十八所。通八大狱便
    是一百三十六也。如法念经。明此一百三
    十六所。名字各异业果亦异。不可具论。正处
    如是。边地狱者。或铁围间。或余山中。或大海
    里。诸治罪处。名边地狱(地狱如是)。次辨畜生。如
    法念经。说畜生中凡有三十四亿种类。于中
    具有四生不同四食之异。业果差殊。备如彼
    经。不可具说(畜生如是)。次辨饿鬼。如法念说。
    饿鬼之中处要有二。一在人中。二在鬼界。如
    彼经说。阁浮提下五由百旬。纵广三万六千
    由旬。是饿鬼界。类别不同。有三十六。一镬身
    饿鬼。其形似镬。无有头顶眼耳鼻舌手足等
    相。住饿鬼界。初生之时。倍过人身。后渐增
    长。满一由旬。猛火满于镬身之中。焚烧其身。
    饥渴热恼。无能救者。人中十岁。当彼日夜。镬
    身于彼寿五百岁。以其先世为贪财利受雇
    屠杀。又受他寄抵拒不还。故生其中。二针口
    饿鬼。身大如山。口如针孔。亦住鬼界。寿同
    镬身。饥火烧身。?魅嘉蘧取2⑹芤磺泻?戎?br> 毒种种之苦。以其先世雇人屠杀。或有妇
    人夫令供养沙门净行。诳言道无如是等比。
    故生其中。三食吐鬼。四食粪鬼。五无食鬼。六
    食气鬼。七食法鬼。八食水鬼。九??望鬼。十
    食唾鬼。十一食?鬼。十二食血鬼。十三食
    肉鬼。十四食香烟鬼。十五疾行鬼。十六伺便
    鬼。十七地下鬼。十八神通鬼。十九炽燃鬼。二
    十伺婴儿便鬼。二十一欲色鬼。二十二住海
    渚鬼。二十三使执杖鬼。是阎罗王。二十四食
    小儿鬼。二十五食人精气鬼。二十六罗刹鬼。
    二十七火炉烧食鬼。二十八住不净巷陌鬼。
    二十九食风鬼。三十食火炭鬼。三十一食
    毒鬼。三十二旷野鬼。三十三住冢间食热灰
    土鬼。三十四树中住鬼。三十五住四交道鬼。
    三十六杀身饿鬼。鬼别无量。要摄如此。其中
    果报业因各异。备如经说(饿鬼如是)。次辨?罗。
    依伽陀罗。?罗有三。一天二鬼三者畜生。
    法念经中。唯说二种。鬼之与畜。鬼?罗者。
    是其杀身饿鬼所摄。住在地上众相山中。畜
    ?罗者。住在北方须弥山侧海底地下。四重
    之别。入地二万一千由旬。有其罗[目*侯]阿?罗
    住。地旷一万三千由旬。城名光明。纵广正等
    八千由旬。有千柱殿。宝房行列。城地山池
    一切乐具皆以宝严。于其城内。有四宝园。各
    百由旬。一一园中。有三千种如愿之树。树皆
    真金。精灵虚妙。如云如影。其园池内杂宝
    色鸟。游集满中。王住此城。城外别有十三住
    处。于一一处各有无量阿?罗众。罗[目*侯]?罗。
    是师子儿。形如须弥。能变自身。大小随意人
    中五百岁。当彼日夜。罗[目*侯]于彼寿五千岁。
    有四?榕?4右淠钌?S衅涫??怯伤?榕??br> 以为眷属。围绕罗[目*侯]。其王过去作婆罗门。
    于旷野处有一佛塔。高二十五里。于中画作
    种种佛像。种种华果。树林庄严。为火所烧。是
    婆罗门。救之得免。救已作念。我救此塔。有
    福以不。若有福者。愿得大身。又外道中。多
    行布施。故受斯报。余阿?罗。于过去世。见他
    杀生强逼令放。或为名利。或为王使。或习父
    祖不杀之法。非慈悲心。不持净戒。不作
    诸善。故生其中。次下二万一千由旬。是其勇
    健?罗住处。王名勇健。民名摩[目*侯]。此云骨咽。
    地名月?。渐广前地城名游戏。纵广正等八
    万由旬。严好过前。其城住在四金山中。其
    山高广五千由旬。王住此城。别更有城。名曰
    星?。民住其中。城外有园。纵广一万三千由
    旬。于中凡有七园差别。种种庄严。是诸?
    罗。于中受乐。勇健?罗。其形长大。如二须
    弥。若住自界。变身短小。势力转胜。人六百
    岁。当彼日夜。此地?罗寿六千岁。其王过
    去劫夺他物。供养外道离欲之人。故受斯报。
    余众往昔供养外道不离欲者。及破戒人。故
    生其中。次下二万一千由旬。有其华??罗
    住处。王名华?。民名游戏。地名?那。城名
    ??陈蕖W莨阋煌蛉?в裳?W?衔⒚睢W??br> 于前。华??罗。所受之形。如三须弥。若住自
    界。现微小身。势力转增。人七百岁。当彼日
    夜。此地?罗。寿七千岁。其王过去。饮食施
    与破戒病人。故受斯报。余众前世因种种
    戏。聚物为食。用以施人。本无净心。故生其
    中。次下二万一千由旬。有钵诃婆?衬χ?br> 多?罗住处。王名钵诃。亦名波罗诃。此本一
    名。人语音异。亦名?衬χ识唷K?熘?瘛C??br> 切忍。地名不动。广六万由旬。城名??陈蕖W?br> 广一万三千由旬。七宝宫殿。微妙如天。?衬?br> 质多。其形长大。如四须弥。若住本界。现微小
    身。势力过前三地?罗。人八百岁。当彼日夜。
    此地?罗。寿八千岁。其王前世无正见心。见
    持戒者来从乞求。久乃施之。施已语言。我
    今施汝。有何福德。我以痴故施汝饮食。邪见
    心施。故受斯报。余?罗众。于前世时。自为身
    故。守掌果树一切诸物。己所不用。然后惠人。
    故生其中。此诸?罗。与天怨对。共天战竞。备
    如经说。不可具陈(?罗如是)。次辨人趣。人类无
    量。大约有四。谓四天下人报差别。四天下人。
    有八不同。一住处不同。须弥山南有一海渚。
    名阎浮提。纵广二十八万里。人住其上。东方
    有渚。名弗婆提。倍广阎浮。人住其上。西方有
    渚。名瞿耶尼。倍广弗婆。人住其上。北方有
    渚。名郁单越。倍广瞿耶。人住其上。二形相不
    同。南阎浮渚。其地尖邪。人面像之。弗婆提
    渚。地如半月。人面像之。瞿耶尼渚。地如满
    月。人面像之。北郁单越。其地正方。人面像
    之。三长短不同。阎浮提人。身长四肘。弗婆提
    人。身长八肘。瞿耶尼人。长十六肘。郁单越
    人。三十二肘。四寿命不同。阎浮提人。寿命不
    定。下极十岁。上极八万四千岁。弗婆提人。寿
    命二百五十岁。瞿耶尼人。寿五百岁。郁单越
    人。定寿千岁。唯郁单定。余皆不定。五果报不
    同。南阎浮提人。寿十岁时。或饥馑劫。或疫
    病劫。或刀兵劫。三劫互起。东西二方。饥馑劫
    时。饮食不足。而无饿死。疫病劫时。四大不
    和。而不丧命。刀兵劫时。少增?恚。不相杀
    害。北郁单越。全无变异。六优劣不同。若论受
    道。阎浮提上。弗婆次下。瞿耶渐劣。郁单最
    下。若论果报。郁单最上。瞿耶次下。弗婆渐
    劣。阎浮最下。七起业不同。东西南方具行十
    恶。郁单越国。但有绮语贪?邪见。绮语业
    道成而现行。余三业道成而不行。如十业章
    具广分别。八趣果不同。北郁单越。死皆生
    天。不向余趣。以无恶故。余三天下。所向不
    定(人趣如是)。次辨天趣。天有欲色无色差别。欲
    天有六。一四天王天。须弥四面干陀罗山。
    去地四万二千由旬。纵广亦然。上有四王。东
    有天王。名提头赖吒。此名治国。领?b闼婆及
    ?成彡A二部鬼神。南有天王。名?陈ダ铡4嗣?br> 增长。主领鸠??茶薜荔多二部鬼神。西有天
    王。名?陈ゲ?4嗣?佑铩V髁炝?坏ツ嵌??br> 之神。北有天王。名?成趁拧4嗣?辔拧V髁煲?br> 又罗刹二部鬼神。此四天王所领天众。种类
    有四。处别四十。种类四者。一?持天。余处名
    为持华?天。二迦留足天。此名鸟足天。三名
    常恣意天。四名三箜篌天。初?持天。有十住
    处。一名白摩尼。二名峻崖。三名果命。四名
    功德行。五名常喜。六名行道。七名爱欲。八名
    爱境。九名意动。十名游戏林。此十居在须弥
    四面龛窟中住。南方有二。东西亦然。北方有
    四。彼一一窟广千由旬。多有诸山宝树宝
    池无量庄严。人五十年。当彼日夜。彼天寿
    命五百岁也。此十天中业果各异。如法念说。
    迦留足天。有十住处。一行莲华。二名胜蜂。三
    名妙声。四名香乐。五名风行。六名?喜。七名
    普观。八常欢喜。九名爱香。十名均头。此十住
    处。皆绕须弥。业果差别如法念说。常恣意
    天。三箜篌天。各有十处。不可具论。初天如
    是。第二天者。名忉利天。此翻名为三十三天。
    在须弥顶。须弥山者。名善高山。亦名安明。去
    地八万四千由旬。纵广亦然。六万诸山。以为
    眷属。上有三十三处差别。中有帝城。名曰喜
    见。亦高八万四千由旬。帝城四面。各有八
    处。臣民所居。是中天王。名释提婆那民。此方
    翻名能为天主。释者是能。提婆是天。那民是
    主。佛亦呼之为?x尸迦。盖乃从其本姓为名。
    如龙树说。过去世时。摩伽陀国有婆罗门。
    姓?x尸迦。名曰迦陀。有大福德。与其同友
    三十二人共修善业。命终皆生忉利天上。各
    在一处。本?x尸迦。今为天主。故从本姓名?x
    尸迦。三十二友。即为辅臣。居在四面。左辅右
    弼。前承后仪。并其天主合三十三。是故名为
    三十三天。如法念经。具列名字广以分别。
    此前两天。是地居天。第三天者。名曰夜摩。此
    云妙善。于中凡有三十六处差别不同。是中
    天主。名牟?楼陀。第四天者。名兜率陀。此
    名妙足。如龙树说。盖乃从于天主为名。
    第五天者。名须涅蜜陀。此云化乐。自化乐
    具已得受用。故云化乐。第六天者。名婆舍跋
    提。此云他化自在天也。他化乐具已得受用。
    故曰化他。此他化上。别有魔天。处近他化。亦
    他化摄。此六是其欲界天也。问曰。欲界日
    月星天何天所摄释言。随近四天王摄。随别
    分之六天不收。何故如是。四天王天。是其
    地居。彼是空居。又六欲天。寿命短促。此寿一
    劫。是故不摄。欲天如是。色界天者。经论不
    同。若依杂心地持论等。有十八天。初二三
    禅。各有三天。第四禅中独有九天。故合十
    八。若依华严。色界具有二十二天。初禅有四。
    一是梵天。二梵众天。亦名梵身。此前两天。
    小梵生处。三梵辅天贵梵生处。四大梵天。
    是中间禅梵王生处。与前梵辅同在一处。臣
    民之别。二禅有四。一是光天。二少光天。三无
    量光天。四光音天。三禅有四。一者净天。二少
    净天。三无量净。四遍净天。四禅有十。当分有
    四。一者福天。二福生天。三福爱天。四广果天。
    依地持等。此四禅中。皆无初天。当应随近摄
    属第二。故不别论。此等差别。合有十二。第四
    禅中。随其别?更有六天。谓无想天及五净
    居。无想天者。与前广果同在一处。有诸外道。
    取此无想以为涅??。修无想定。趣求斯报。是
    人命终。生广果处。初后有心。中间无心。经五
    百劫。以此别得无心法故。别为一天。五净居
    者。一无烦天。亦名无凡。二无热天。三善见
    天。四善现天。五阿迦尼吒天。此名无小。阿
    那含人。以无漏道。熏第四禅。熏有五阶。是故
    得此五天之报。何者五阶。谓下中上上中上
    上。下得无烦。乃至上上得无小天。熏之云何。
    那含先得第四禅竟。为熏禅故。于四禅中。先
    入百千无漏之心。次入百千有漏禅心。后入
    百千无漏之心。以渐略之。乃至先入二无漏
    心。次二有漏。后二无漏。是为熏禅方便道
    成。然后复入一无漏心。次一有漏。如是五遍
    合十五心。十是无漏。五是有漏。是为熏禅究
    竟成就。此五遍中。初品为下。乃至最后以为
    上上。以纯熟故。如是熏修第四禅竟。次熏
    三禅。次二次初。熏法同前。然后生彼五净居
    中。此五净居。那含住处。是故亦名五那含天。
    以此通前为二十二。依大智论。五净居上。
    别更有一菩萨净居。名摩醯首罗。此方名为
    大自在天。是第十地菩萨住处。以此通前。
    色界合有二十三天。无色有四。一是空处。
    二是识处。三无所有处。四者非想非非想处。
    此等因行。如八禅中具广分别。天趣如是
    (此三门竟)。次辨其因。因有通别。通而论之。唯善与
    恶。善谓十善。恶谓十恶。十恶是其三涂通因。
    十善是其人天?罗三趣通因。故龙树言。
    恶有三品。谓下中上。下生饿鬼。中生畜生。上
    生地狱。地经之中亦同此说。善亦三品。下生
    ?罗。中善生人。上善生天。问曰。?罗四恶趣
    摄。何故论言下善生中。释言。?罗杂业所招。
    是杂业中有善有恶。恶业得彼总报之果。
    故名恶趣。善业得彼别报乐受。是故名为下
    善生也。又复恶业得彼正报。故名恶趣。善得
    依果故说善生。问曰。诸余鬼畜等中亦有乐
    受并为善生。何故偏言善生?罗。释言。?罗
    乐受增上。如经中说。?罗所受。其次如天。
    是故偏言善生?罗。问曰。?罗乐既次天。
    感乐之善应名为中。何故名下。释言。彼乐施
    福所招。施福增上故乐如天。施福望戒。不及
    戒善。是故名下。问曰。施福能生胜乐。何故不
    能生善道身乃生恶趣。释言。善趣必由戒
    得。彼非戒善。是故不能生善趣身。又?罗中
    有鬼有畜。有是天者。鬼畜?罗。乐不从善
    生。总报恶得。故名恶趣。天?罗者。总报虽从
    善业而得。疑心劣故。不能会圣。是故名为
    下善生也。通因如是。若论别因。六道之中种
    类无量。业因皆异。如法念经具广分别。六道
    之义。辨之?尔
      七识住义
    七识住者。如经中说。何故说者。为破外道别
    计故也。有诸外道计识为我。择善而居。佛为
    破之。故说识住非我住也。识住不同。离分为
    七。七名是何。欲界人天。以之为一。初禅为
    二。二禅为三。三禅为四。空处为五。识处为
    六。无所有处以为第七。此之七处。心识乐安。
    故名识住。问曰。何故不名受住想行住等偏
    云识住。释言。住义理亦应通。但识是主故偏
    说耳。问曰。欲界有三恶趣。何故不说。论言三
    恶有苦煎迫识不乐安。是以不论。又问。色
    界具有四禅。第四禅中寂乐过下。以何义故
    不名识住。论自释言。第四禅中。有无想定。残
    害心识。识不乐居。故非识住。又四禅中。有五
    净居。趣入涅??。亦残心识。识不乐在。故非识
    住。问曰。无色有四空处。以何义故。不说非想
    以为识住。论言。非想有灭尽定。亦残心识识
    不乐安。故非识住。七识住义。辨之?尔
      八难义五门分别(释名一 辨相二 五趣分别三 烦恼业报分别四 约对四轮明治差别五)
    第一释名。言八难者。一是地狱。二是畜生。三
    是饿鬼。四盲聋?哑五世智辩聪。六佛前佛
    后。七郁单越国。八长寿天。初三后一。就趣彰
    名。于中初三。全摄三趣。是故直言地狱畜生
    饿鬼难也。第八一难。不尽天趣。长寿别之。是
    故名为长寿天难。盲聋?哑世智辩聪。当体
    立称。正用盲聋世智辩聪以为难故。佛前佛
    后。就时彰目。郁单一难。处别为号。此之八
    种。能碍圣道。故名为难(此一门竟)。次辩其相。此
    之八种。有四义故。所以是难。一苦障故难。
    二乐障故难。三恶增故难。四善微故难。一切
    三涂盲聋?哑。苦障故难。长寿郁单乐障
    故难。世智辩聪。恶增故难。以其邪见违正
    道故。佛前佛后。善微故难。所言地狱鬼畜难
    者。一切三涂。报障深重。无能会圣。是故为
    难。问曰。若使三涂是难无会圣者。是义不然。
    如方等说。有诸众生。在地狱中。遇佛光明。寻
    光诣佛。闻法得道。如龙树说。鬼畜两趣。闻佛
    说法。有得道者。如长阿含天品中说。鬼子母
    神。闻法得道。如提谓经。诸龙鬼等。闻佛说
    法。亦皆得道。三涂之中。不妨会圣。云何是
    难。释言。三涂是障难处。不应得道。但有众生
    久习胜因。遇堕三恶。今值如来及大菩萨不
    思议力。为品缘故。有得道者。如难陀等。烦
    恼障缠。不应得道。佛为缘故。得入圣道。此亦
    如是。无有自力及舍利等小因缘故能入圣
    道。故名为难。又三恶中。值圣得道。多是权
    人。为引余生令起出心。示有所得。非是实
    凡。实凡不得。故名为难。所言盲聋?哑难者。
    盲不睹圣。聋不闻法。哑不谘受。不堪入圣。
    是故为难。问曰。一切盲聋?哑。悉皆是难。有
    非难者。释言。生盲生聋生哑是八难收。余者
    非难。问曰。一切盲聋?哑。皆无见闻。不堪谘
    受。何故偏说生盲聋哑以为难乎。释言。若非
    生盲聋哑。容先见友闻法谘受后依阶道。以
    非全障。是故非难。世智辨者。有人聪利妄执
    难回。所以是难。所言佛前佛后难者。佛前佛
    后。无佛法时。不知出道。无心求圣。所以是
    难。问曰。辟支出无佛世。佛前佛后有何难乎。
    释言。辟支久修纯熟。自力能度。不假师教。其
    余众生。无如是者。故就余人说之为难。郁单
    越者。北郁单越乐报殊胜。睹无苦事。其中众
    生。慧力微弱。不知厌离观过求出。是故为难。
    问曰。欲天乐胜郁单。何故非难。释言。六天乐
    报虽胜。而彼天中慧力增强。堪能厌离观过
    求出。是以非难。又彼天中有佛所化镜林镜
    壁。诸天于中。见己来世所向恶趣。愁忧心
    深。失于天乐。如隔千世。无有遗余。又报欲
    尽。五衰现时。愁忧无赖。此二时中。能厌三有。
    趣求出离。是以非难。郁单越国。无如是事。
    所以是难。长寿天者。色无色界命报延长。下
    极半劫。名长寿天。彼天之中寂静安隐。凡夫
    生彼。多谓涅??。保着情深。又无佛法可依求
    出。所以是难。问曰。经说生般涅??行无行等
    皆在长寿得涅??果。云何说言长寿是难。释
    言。难者就凡以说。彼生般等。是那含人。生上
    得灭。是以无过(此二门竟)。次就五趣分别八难。
    地狱鬼畜在下三趣。盲聋世智佛前佛后及
    郁单越。人趣少分。但就人中。盲聋世智佛
    前佛后。除郁单越。在余三方。郁单唯在郁单
    越国。长寿一难。天趣少分。以欲界天非是难
    故(此三门竟)。次就烦恼业报分别。地狱鬼畜盲聋
    ?哑长寿郁单。就报说难。于中地狱鬼畜盲
    聋。是其苦报。郁单长寿是其乐报。世智辨
    聪。是烦恼分邪见摄故。佛前佛后。烦恼业
    报三分不收。但无佛法可依求出。是故为难
    (此四门竟)。次就四轮以辨对治。何者四轮。如成
    实说。一住善处。谓生中国。二依善人。谓值佛
    世。三自发正愿。谓具正见。四宿植善根。谓于
    现在诸根完具。此四唯在天人中有故。论名
    为天人四轮。所言轮者。就喻名也。能摧八难。
    出生圣道无漏法轮故。名为轮。四轮如是。治
    相云何。如论中说。初住善处。能摧五难。谓三
    恶趣长寿郁单。以在人天生住中国故。离斯
    五。依善人者。远离佛前佛后难也。以值佛世
    故离斯难。自发正愿。远离世智辨聪难也。以
    正求故离彼邪难。宿植善者。远离盲聋?哑
    难也。具诸根故。远离彼难。八难如是
      九众生居义
    九众生居如经中说。何故说者。为破外道总
    计故也。有诸外道。总计众生以为神我。择善
    而居。佛为破之。故说斯九是众生居非我居
    也。何者是乎。欲界人天。以之为一。初禅为
    二。二禅为三。三禅为四。无想为五。空处为
    六。识处为七。无所有处。以之为八。非想为
    九。此之九处。众生乐住名众生居。问曰。向前
    七识住中。不说无想及非想处。今此何故通
    说为居。释言。此处残害心识。故非识住。不灭
    众生。是故说为众生居也。问曰。欲界三涂之
    中亦有众生。何故不说为众生居。释言。众生
    同厌三恶。非乐住处。是以不说。又问。色界第
    四禅中。除无想天余有八天。众生乐住。何故
    不说为众生居。杂心释言。彼四禅中。有五净
    居。乐求涅??。不欲久住。是故不说为众生居。
    余有福生福爱广果。或求净居。或求无色。
    或求涅??。不欲久住。是故亦非众生居也。九
    居之义。略辨如是
      十二入义六门分别(释名一 出体二 辨相三 随义分别四 对阴分别五 对界分别六)
    第一释名。十二入者。生识之处。名之为入。如
    八胜处名八除入。又复根尘迭相顺入。亦名
    为入。入义不同。离分十二。所谓眼耳鼻舌
    身意色声香味触法。此十二中。初六是内。后
    六是外。内名六根。外名六尘。云何名眼。乃至
    名意。释有两义。一约对以论。对色名眼。乃至
    第六对法名意。二就能以释。能见名眼。能闻
    曰耳。能嗅称鼻。能尝名舌。能觉称身。能思曰
    意。云何名色。乃至名法。解云有二。一约对
    以释。对眼名色。乃至第六对意名法。二当相
    解释。质碍名色。通而论之。声香味等。皆悉质
    碍。而彼色尘。质碍相显。故偏名之。又复形
    显亦名为色。响韵称声。芬馥名香。此名不
    足。于中亦有腥臊臭等。不可备举。且存香称。
    此则是其不尽语门。可尝名味。可棠曰触。
    自体名法。名字如是。第二门中。辨其体性。
    眼等五根。净色为体。依如?酬肌K拇笏?炀?br> 色为体。若依成实。四大所成假色为体。问
    曰。四大既无增减。云何成根五种各别。释言。
    四大所成法尔。如外四大虽无增减。而其所
    成粟麦豆等各各差别。又由业故成根差别。
    有业能生一种四大集成眼根能见于色。乃
    至有业生一四大集成身根能觉于触。如施
    灯明得其眼根。施锺铃等得其耳根。如是一
    切。问曰。若使由业能见乃至能觉何用根乎。
    释言。虽复有业为因。必藉根缘。如谷虽复
    由业而得必藉种子。此亦如是。次辨意入。
    以心为体。依如?酬肌R磺辛?赌苌?笠逑?br> 是意根。齐名意入。自余一切想受行等。以前
    生后。皆非意入。法入收故。问曰。若使一切六
    识能生后义悉是意根。所生六识通得名为
    意识以不。论自解释。依有二种。一者共依。
    六识共依意根而生。二不共依。六识之心各
    别依根。望其共依。同名意识。望不共依。眼
    等五识。各别受名。不名意识。若依成实。义释
    有三。一通相以论。一切四心。以前生后。悉是
    意根。同名意入。从前生义。齐名意识。法入所
    收。二简别五识。除生五识。自余一切识想受
    行。以前生后。悉是意入。据此一门。五识已前
    次第灭心。是法入收。非是意入。三对别名
    意识以明意入。识想受行四心之中。局唯分
    取行末之心生意识者以为意入。余者皆是
    法入所摄。大乘所说。与?酬纪?D谌肴缡恰4?br> 辨外入。色等五尘以色为体。依如?酬肌K?br> 大所造色声香等。以为五尘。成实法中。四
    大所因色香味触以为四尘。四大相击便有
    声发。是则四尘是四大因。声是大果。五尘如
    是。次辨法入。法入宽通。除前十一自余一切
    有为无为。悉是法入。体性如是。第三门中。
    次辨其相。眼入有二。一肉二天。肉有二种。一
    者报根。二者长养。人鬼畜等所有眼根。从
    过因生说为报根。藉现饮食医药等缘而得
    眼者。说为长养。天眼之中。亦有二种。一者报
    根。二者方便。始从欲天至色究竟。报得净眼。
    是其报根。依于四禅修得天眼。是其方便。问
    曰。经中说有五眼。何故是中但说二种。释
    言。慧眼法眼佛眼。体是慧性。非是色根。故此
    不论。眼入如是。次辨耳入。与眼根同。鼻舌身
    入。亦有二种。一肉二天。肉与前同。天中但有
    报生之根。无其方便。何故如是。欲界诸天。为
    欲嗅香尝味觉触。又为严身。故有报根。色
    界诸天。为严身故。亦有报根。然鼻舌身非
    神通性。尘到方觉。不能玄知。故不依禅方
    便修起。问曰。若有天鼻舌身。经论之中何故
    不说。释言。经论实说上天有鼻舌身。但此三
    根非神通性。与人无别。故经论中。不说天
    鼻天舌通等。次辨意入。?酬挤ㄖ小A?渡?蟆?br> 即为六意。成实法中。意有通别。行末之心。生
    意识者。以之为别。一切四心。生后为意。以之
    为通。别名之意义别有三。一五识后行末之
    心。生意识者。或为意入。二五意识后行末
    之心。生意识者。说为意入。三者第六独头识
    后行末之心。生意识者。说为意入。若有意
    入藉前五识开导生者。名五意识。不藉五识
    开导生者名为独头。别名如是。若论通者。要
    为四重。广为十二。言四重者。识想受行。能生
    一切。通名意根。齐名意入。言十二者。五识已
    后一重四心。五意识后一重四心。独头识后
    一重四心。三重四心各能生后。斯名意根。齐
    名意入。故有十二。随义别分意乃无量。次辨
    色入。总唯一色。或分为三。谓好恶中。或分为
    五。所谓青黄赤白黑色。或分二十。如?酬?br> 说。所谓青黄赤白烟云尘雾光影明?方圆
    长短高下正不正等。成实法中无其定数。但
    彼论中。唯说青黄赤白黑等诸杂之色。以为
    色尘。自余一切烟云尘雾方圆长等。皆是
    假色。法入所收。非是色入。光影明?。于彼
    宗中。随其色相。青黄赤等诸色所摄。若复广
    论。色乃无量。次辨声入。总唯一声。或分为
    三。一者因受。四大之声。众生身大能生受
    心名受四大。依斯发声名为因受。二因不受。
    四大之声。谓外四大所发之声。三因俱声。
    所谓击鼓吹贝等声。内外俱发名曰因俱。
    广则无量。次辨香入。总唯一香。或分二种。如
    成实说。一成质香。即树香等。二缘生香。依
    彼香质缘生香气。离质而去。缘生不同。或时
    成地。如香熏衣令衣有香。或时成水。如香熏
    麻令油有香。或时成风。如风经过香树而来
    风中有香。或复孤游更无所成。此二香中。
    成质之香鼻根不闻。缘生香气来至鼻根。鼻
    根所得。问曰。香气来至鼻时。为当独来为
    更有伴。外道宣说。十微相扶来至鼻根。言十
    微者。色等五尘地等五大。?酬夹?怠0宋⑾?br> 扶来至鼻根。言八微者。前十微中除声及空。
    成实论中广破此义。若言香气与彼色等俱
    来至鼻。前质应减亦可都尽。又如烧香质坏
    香盛。明知。不与色等俱来。唯与风大俱来至
    鼻。或复孤来。或分为三。如杂心说。谓好恶
    中。此好恶中。随情分别。顺情名好。违情名
    恶。非违非顺说以为中。随相别论。香乃无
    量。次辨味入。总唯一味。或分为三。谓好恶
    中。或分为六。谓辛苦甜酢咸淡别。如涅??
    中宣说。甜酥八味具足。彼文不数。不知是
    何。随别以分。味亦无量。味辨触入。总唯一
    触。或分为三。谓好恶中。或分十一。如?酬?br> 说。谓坚湿??动轻重涩滑冷饥渴等。坚是地
    大。湿是水大。??是火大。动是风大。此四能
    造。后七所造。后七虽复四大所造。于中亦有
    增微不同。如杂心说。火风增故轻。地水增故
    重。地风增故涩。水火增故滑。水风增故冷。风
    增故饥。火增故渴。以义推之。触应十五。十一
    如前。更应有四。地火偏增应立强(劬仰反)触。
    地增故饱。水增故满。成实中有?酬疾凰怠?br> 四大齐等。应当立一调停之触。论中不辨。以
    此通前。故应十五。成实法中触无定数。以义
    推之。有三十九。一坚.二软.三轻.四重.五强.
    六弱.七冷.八热.九涩.十滑.十一强.十二濯。
    此之十二。是其外触。十三猗乐。身离恼患自
    觉猗适故名猗乐。十四疲极.十五不疲极.十
    六病.十七老.十八身利.十九身钝.二十身
    ?觯???簧碇兀????裕????疲????br> 瞪瞢.二十五疼.二十六痹.二十七频申.二
    十八饥.二十九渴.三十者饱.三十一满.三十
    二嗜乐。便其所喜故云嗜乐。三十三不嗜。
    身所不便名不嗜乐。三十四者懵.三十五者
    欠?恚????咄矗???哒哐鳎???苏?br> 急如坐禅人所得急触。三十九者缓。此后所
    列二十七种。是其内触。此诸触中。前三十
    四。是彼成实触品中说。后之五种。随义准置。
    此等皆是身之所觉。故通名触。问曰。猗等是
    心数法。云何说之为触入乎。释言。触入皆是
    色法。寄心显别。若复广论。触亦无量。次辨法
    入。总唯一法。或分为二。一者有为。二者无为。
    或分为六。有为有三。一色二心三非色非心。
    依如?酬肌I贫裎拮饕晕??āO胧苄械取?br> 以为心法。自余十四不相应行。为非色心。若
    依成实。过未五尘身口作业及四大等假名
    之色。以为色法。五识已前次第灭心。以为心
    法。若复通论。一切六识从前生义。悉是心法。
    假名众生。善恶无作为非色心。无为亦三。谓
    虚空数灭及非数灭。此义如前三无为章具
    广分别。相别如是。第四门中。随义分别。于
    中有六。一假实分别。二三世分别。三三界分
    别。四离合分别。五就因分别。六就报分别。初
    假实者。眼等五根。外道宣说。是定性有。?酬?br> 法中。破彼定性。宣说眼等从因缘生。虽说从
    缘。而体是实非处非假。成实法中。一向是假。
    以揽诸大集成根故。第六意入?酬际鞘怠3?br> 实法中。亦实亦假。一念生后。名之为实。三相
    成念目之为假。色等五尘。?酬挤ㄖ小R幌蚴?br> 实。成实法中。亦实亦假。五尘之法。止现一
    念。不通相续。名之为实。又复不揽余尘余大
    假以集成故名为实。所言假者。释有两义。一
    因和合。揽细成?。邻空之色。以之为细。多集
    可见。目之为?。二法和合。苦无常等同体
    虚集。故名为假。大乘法中。亦实亦假。实义
    同前。假有五种。一因和合。二法和合。此二同
    前。三妄想虚假。色等诸法。诳想假有如虚空
    华。四妄想虚假。色等皆从妄心假集如梦所
    见。五者真实缘集之假。谓依真识缘集色等。
    故经中说。三界虚妄皆一心作。论自释言。皆
    心作者。谓真心作。具斯五义。故名假矣。次
    辨法入。?酬嘉ㄊ怠3墒捣ㄖ小K嫦嘁月邸S?br> 实有假。过未五尘三无为等。是其实法。自余
    一切。我人众生舍宅军众丛林草木四大等
    法。悉是假名。据理以论。一切诸法悉是假
    名。四假摄故。大乘亦尔(此一门竟)。次就三世辨定
    诸入。依如?酬肌J??敕ā2⑼ㄈ?馈H粢?br> 成实。六根五尘。局唯现在一刹那顷。不通
    过未。在过未者。法入摄故。法入一种。该通三
    世。以法宽故。大乘法中。文无定判。多同?酬?br> (此二门竟)。次就三界分别诸入。香味二尘。小乘法
    中。唯在欲界。上界则无。上界无其段食性故。
    大乘法中。诸佛菩萨真实报果。不属三界。余
    则如前。眼等五根色声触尘。小乘法中。定
    在欲色。大乘法中。若佛菩萨真实报果。不属
    三界。余通三界。大乘宣说。无色界中。犹有色
    故。意入法入。若无漏者。不属三界。余通三界
    (此三门竟)。次辨根尘离合之义。外道宣说。六根六
    尘。合而生知。根尘异处。云何得合。彼说。眼
    根有其神光。去到前尘。故能见色。余之四根。
    无光至尘。以神我力。感尘至根。是故合知。意
    根一种。神我将去。往到前境。故能知法。成实
    论中。广破此义。眼光若去。应见中间?细之
    物。又若光去。见火应烧。见水应湿。又若光
    去。遥睹远色。应当迟见。见远不迟。明知不
    去。又光若去。遥见远色。不应生疑。又若光
    去。水精中物渊中鱼石。眼悉见之。云何得
    到。又若见色合而见者。现见以物置于眼中。
    自所不了。明知不合。若言由我令余四尘来
    至根者。是中但阴。何处有我说为能感。若
    根无光。神我之力不能将去。尘亦无光。神我
    之力。焉能使来。又声味等。不离质体。纵有神
    我。何能使彼离质而来。问曰。若声不离质者。
    彼此隔绝。云何可闻。释言。世间见闻法尔。如
    色虽远眼能见之。声亦如是。何足可怪。若言
    神我将意去者。是中无我。谁将意去。又意若
    去。身中无心。应名死人。人不名死。明知不
    去又意若去。他方之物。不见闻处。具应知之。
    以不知故。明知不去。所破如是。正义云何。成
    实法中。眼根一种。离而生知。鼻舌及身。合
    而生知。耳根一种。亦离亦合。耳鸣之声。合
    而得闻。自余外声。离而得闻。意非色法。无
    到不到。非离非合。若依杂心。眼耳二根。离而
    生知。虽闻耳鸣。亦是离闻。鼻舌及身。与成实
    同。意根一种。亦离亦合。故彼偈言。二境不近
    受。远近境界一。余一向近受。二境不近者。所
    谓眼耳。远近境一者。所谓意根。余一向近者。
    谓鼻舌身(此四门竟)。次就因义分别诸入。十二入
    中眼等五根香味触尘是无记法。一向非因。
    色声二尘论说不同。成实法中一向非因。
    彼说。五尘无罪福性。是故非因。?酬挤ㄖ小S?br> 因非因。身口业中善恶色声。一向是因。余者
    非因。意根法尘。通因非因。意根之中善恶俱
    者。说之为因。余者非因。法尘之中。诸业烦恼
    及此相应共有之法。判之为因。余者非因
    (此五门竟)。次就报义分别诸入。眼等五根依如成
    实。一向是报。?酬挤ㄖ杏斜ǚ潜ā9?蛏?摺?br> 说之为报。长养之根及依禅定修习起者。说
    为非报。意入一种。通报非报。色等五尘。成实
    唯报。?酬挤ㄖ小I?胍恢忠幌蚍潜ā:喂嗜?br> 是。彼论宣说。色报无间。声声有间。是故非
    报。又复色报。酬因已定。不随心转。声则不尔。
    大小随心轻重任意。是故非报。问曰。若言声
    非报者。经中宣说。施钟铃等得好音声。云何
    非报。论自释言。由施锺铃得好四大。在于咽
    喉发声微妙。从其所依故说为报。声体非报。
    余之四尘。通报非报。报根俱者。说之为报。余
    者非报。问曰。外色香味触等是其依果。云何
    非报。论自释言。善恶业风。吹诸众生。往好恶
    处。而所往处。不由业生。是故非报。大乘法
    中。色等五尘。通报非报。从过因生。一向是
    报。变化所为及余一切。现方便起皆悉非
    报。法入之中。通报非报。善恶等法。三无为
    等。说为非报。余者是报。义别如是。第五门
    中。对阴分别。阴谓五阴。分一色阴。以为十入
    及一少分。五根五尘。是其十入。言少分者。依
    如?酬肌7ㄈ胫?猩贫裎拮鳌J瞧渖?酢H粢?br> 成实。法入之中过未五尘及四大等假名之
    色。是其色阴。故言少分。余四阴中依如?酬肌?br> 分取识阴。以为意入。想受及行。摄属法入。若
    依成实。随义通论。一切四心能生后义悉是
    意入。一切心识从前生义悉属法入。若简五
    识。五识已前次第灭心。是其法入。余皆意
    入。皆是通名意根摄故。若当对彼别名意识。
    行末之心生意识者。是其意入。余皆法入
    第六门中对界分别。此十二入对十八界。云
    何分别。依如?酬肌N甯??臼?私缰屑次?br> 十一。意入之中分出六识。通前合为十八界
    义。若依成实。五根五尘十八界中即为十
    一。法入之中开分六识。通前合为十八界
    义。彼宗六识。法入摄故。十二入义。略辨如是
      十八界义十一门分别(释名一 三聚分别二 内外分别三 三性分别四 就地分别五 有为无为分别六 有漏无漏分别七 学等分别八 三断分别九 三对分别十  识缘不同十一)
    第一释名。眼等六根色等六尘及与六识。是
    其十八。能生曰根。能生识故。能坌名尘。坌
    污心故。然此色等。当法立名名六境界。而
    言尘者。偏对染心以彰名也。良以净心。多缘
    理生。染依事起。故偏对染以名尘矣。能了曰
    识。了诸尘故。此之十八。经名为界。亦名为
    性。界别名界。性别名性。诸法性别故名为界
    (此一门竟)。次就三聚分别诸界。言三聚者。所谓色
    心非色非心。十八界中。五根五尘一向是色。
    意根六识一向是心。法界之中。备含三聚。依
    如?酬肌I贫裎拮饕晕??āO胧苄械纫晕?br> 心法。自余十四不相应行及三无为。为非色
    心。成实法中。过未五尘四大等色。以为色法。
    五识已前次第灭心。是其心法。假名众生善
    恶无作三无为等。为非色心。三聚如是。色
    中别以三门分别。一就四大分别诸色。依如
    成实。色香味触是四大因。能成四大。不为大
    成。声尘一种。是四大果。依四大生。不揽大
    成。眼等五根为四大成。法界中色。义则不
    定。若论过未五尘色法。同前五尘。不为大成。
    过未五根。同前五根。为四大成。余外假色
    亦四大成。四大相望。得有相生。无相成理。
    ?酬挤ㄖ小Q鄣任甯???阄都胺ǔ旧?=?br> 四大造。触界不定。轻等七种。是四大造。坚湿
    ??动。四大之触。非四大造。问曰。为当一种四
    大具造诸色为当别造。论者不同。有人宣
    说。一种四大具造诸色。有人复言。聚者同造。
    异者别造。杂心所存。四大别造。都无共理。二
    就对分别。色有三种。一可见有对。二不可见
    有对。三不可见无对。色界一种。可见有对。为
    眼所行名为可见。为其对碍色根所对故名
    有对。声香味触。是不可见有对。非眼所行名
    不可见。有对同前。眼等五根及无作色。是不
    可见无对。非眼所行。故不可见。为意所缘。不
    为对碍色根所对。故名无对。三约受分别。若
    有色法破坏逼迫能生觉心。名之为受。不生
    觉心。名为不受。如杂心说。眼等五根。若现在
    者。能生受心。名之为受。若在过未不生觉心。
    名为不受。色香味触。在于现在。不离根者。名
    之为受。余者不受。声尘及与法尘中色。一
    向不受。不生觉故。色法如是。次辨心法。于中
    约就觉观分别。依如?酬肌N迨吨?小6ㄓ?br> 觉观。意根意识及与法界。义别三种。初禅
    已还。定有觉观。中间禅地。无觉有观。二禅已
    上。定无觉观。问曰。五识何不如是。释言。五
    识唯在欲界初禅中有。上地则无。是故五识
    唯在觉观。若依成实。五识之中定无觉观。以
    五识中无思惟故。意根意识及心法界?同
    ?酬肌O冈虿煌?1俗谛?怠>豕垡恍摹1橥ㄈ?br> 界。以是心之?细相故。就三界中。欲界地心。
    定有觉观。色无色界。禅方便有。定体则无。以
    其寂故。心法如是。次辨非色非心之法。于中
    约就有无分别。若对空理。一切法界斯名为
    有。故地持云。有为无为。名之为有。无我我
    所。名无所有。随相分别。三无为法。是其非
    色非心无法。有则不定。?酬挤ㄖ行?怠J?br> 四不相应行。以为非色非心有法。成实宣
    说。假名众生善恶无作。以为非色非心有法
    (此二门竟)。次就内外分别诸界。于中若就三分论
    之。六根是内。六尘是外。六识为中。两分论
    之。根尘如上。六识不定。?酬挤ㄖ小I阒??br> 内。故彼论言。内界说十二。成实不尔。彼宗
    六识。法入所摄。是则六识摄之在外(此三门竟)
    次就三性分别诸界。善恶无记。是其三性。
    依如成实。五根五尘及与五识。一向无记。
    意根意识及与法界。该通三性。?酬挤ㄖ小?br> 眼等五根香味触尘。一向无记。余通三性。
    故彼论言。无记谓八种。余则善不善。意根意
    识及与法界善恶可知。何者是其色声五识
    善恶之义。依如彼宗。善心礼拜赞叹等事。是
    善色声。恶心发动身口二业。是恶色声。五识
    地中缘善境界而生五识。判之为善。若缘可
    贪可?等境而生五识。判为不善。问曰。何故
    ?酬挤ㄖ行?瞪??猛ㄈ?浴3墒捣ㄖ形?br> 说无记。释言。?酬忌砜诙?怠J巧??浴9释?br> 三性。成实法中一切善恶。皆在假中。实中
    则无。然彼论中。五尘唯实不通假名。故无
    善恶。问曰。何故善之与恶唯在假中不通实
    法。释言。彼宗相续之中。方有损益。一念无
    故。又问五识?酬挤ㄖ兴低ㄈ?浴:喂食墒?br> 说唯无记。释言。?酬疾涣⒓僖濉P?瞪贫窠?br> 在实中。是故一念五识之中。得有善恶。成实
    善恶假中方有。五识唯实。故无善恶。又复??br> 昙。心法同时。五识心边。有善恶数。以王从
    数。故说善恶。成实法中。心独不并。五识心
    起直了五尘。更无余义。故无善恶。问曰。若
    使成实法中五识无记无善恶者。五识之心
    应非妙行。释言。彼宗五识心体。实非妙行。五
    识心后行中无过。方名妙行。大乘所说。凡
    夫二乘与?酬纪?V罘鹌腥?当ň辰纭8??br> 唯善。尘通三性(此四门竟)。次就自地他地分别。言
    自地者。身在欲界。于自地中。根尘及识。一切
    具足。身在初禅。于自地中。六根具足。尘但有
    四。色声触法。彼无段食。故无香味。识亦有
    四。除鼻舌识。无香味故。身在二禅乃至四禅。
    于自地中。六根四尘与初禅同。识则不定。??br> 昙法中。但有意识。余识皆无。若无余识。云何
    而得见色闻声觉触等事。彼论宣说。二禅已
    上借初禅识。故得见色闻声觉触。成实说彼
    与初禅同。当地具有眼耳身意四种识。故身
    在四空。义则不定。小乘法中。但有意根意识
    法界。大乘说彼根尘及识与四禅同。大乘说
    彼犹有色。故自地如是。言他地者。鼻舌身
    根及彼根识。唯当地起不通他地。眼耳意根
    及此根识。身在下地。于上地中。随所有处。皆
    悉得起。六尘之中香味及触。唯为自地根识
    所了。不通他地。无玄知故。色界声界。小乘法
    中。四禅已还。随身何处。于他地中。皆得见
    闻。不通无色。大乘所说。色界已还。与小乘
    同。无色界中。有同有异。说彼凡夫二乘之
    人。在无色界。于他地中所有色声。皆不见闻。
    心微劣故。此同小乘。菩萨在彼。于他地中。一
    切色声。皆得见闻。心自在故。根明利故。此异
    小乘。法界不定。依如?酬肌S新┓ń纭K撵??br> 还。随身何处。于他地中。皆得缘知。生住无
    色。则不如是。唯缘自地及上地法。不缘下地。
    故彼论言。无色不缘下地有漏。无漏法界。则
    不如是。于他地中。随身何处。皆得缘知。不简
    上下。若依成实。一切他地有漏无漏。于三界
    中。随身何处。皆得缘知。然彼论中。说无
    色界。虽缘下地有漏之法。心不通畅。如烧筋
    羽。非是不缘。大乘法中。与成实同。问曰。有
    人身在欲界用初禅眼。见自地色及他地色。
    所生眼识何地所摄。释言。所生初禅地摄。
    依眼生故。又问。有人身在欲界及初禅地用
    二禅眼。乃至用彼四禅地眼。见自地色及他
    地色。所生眼识何地所摄。依如?酬肌=猿蹯?br> 摄。彼宗之中二禅已上。皆无眼识。借初禅识。
    了诸色故所言借者。二禅已上所有眼识与
    初禅识。?细相似。是故言借。不从彼来说为
    借矣。有人身生二禅已上。用自地眼及他地
    眼。见自地色及他地色。所生眼识当知。亦是
    初禅所摄。类上可知。若依成实。一切眼识。
    随眼处说。不借下识。大乘法中。文无定判。多
    同成实。无借识故。眼识既然。耳识同尔。若论
    身识。初禅已还。即当地说。二禅已上。所觉之
    触。必在当地。所生之识。亦初禅摄(此五门竟)。次
    就有为无为分别。小乘法中前之十七。一向
    有为。法界该通有为无为。色法心法非色心
    法。是其有为。虚空数灭及非数灭。是其无
    为。大乘法中。诸佛菩萨真实根识体则无为。
    用现有为。六尘之中。三无为法。一向无为。自
    余一切。就佛菩萨实报说者。是其无为。余
    者有为(此六门竟)。次就有漏无漏分别。?酬挤ㄖ?br> 五根五尘及与五识。一向有漏。从漏生故。
    漏依住故。意根意识及与法界。通漏无漏。
    成实法中。若断漏故。名为无漏。与?酬纪?H?br> 不生漏名无漏者。凡夫诸界。一向有漏无学
    诸界。一向无漏。学人不定。已断结处。一切无
    漏。未断结处。一切有漏。大乘法中。诸佛菩萨
    实报根识。体则无漏。明现有漏。六尘之中。通
    漏无漏。色等五尘。就佛菩萨实报说者。是其
    无漏。余是有漏。法尘之中。数灭无为。一向无
    漏。余如五尘(此七门竟)。次就学等分别诸界。法有
    三种。一是学法。谓三乘人无漏之因。二无学
    法。谓三乘人无漏之果。三者非学及非无学。
    谓余一切有漏诸法及三无为。学等如是。小
    乘法中。意根意识及与法界。义通三种。无
    漏之因。及学等见。说之为学。学人泛尔游观
    无漏不断结者。名学等见。无漏极果及彼无
    学等见智者。说为无学。何者是其无漏极果。
    所谓尽智及无生智。何者是其无学等见。谓
    无学人游观无漏。自余意根意识法界。说为
    非学及非无学。余十五界。一向非学及非无
    学。大乘所辨。凡夫二乘十八界法与小乘同。
    诸佛菩萨十八界法。皆通三种。一切菩萨实
    报境界根尘及识。悉名为学。如地持说。种性
    菩萨六入殊胜。无始法尔。及从先来修善。所
    得如是。一切是学六根。依此生心。是学六识。
    实报所得净土境界。及依三昧所现境界。是
    学六尘。一切如来实报境界根尘及识。是
    其无学。余者非学及非无学(此八门竟)。次就三断
    分别诸界。言三断者。一是见断。二是修断。三
    是无断。见谛断法名为见断。修道断法名为
    修断。自余无漏无为法等名为无断。依如
    ?酬肌N甯?宄炯坝胛迨丁4耸?褰缥ㄐ薜?br> 断。自余三界。亦见谛断。亦修道断。亦是无
    断。见惑俱者。说为见断。修惑俱者。说为修
    断。余名无断。若依成实。五根五尘及与五
    识。通见谛断及修道断。不通无断。断见惑故。
    令彼三涂五根五尘五识不生。判为见断。断
    修惑故。令彼人天五根五尘五识不起。判为
    修断。故彼论言。见断法者。谓示相我慢及
    彼所起诸余法也。修断法者。不示相慢及彼
    所起诸余法也。见谛惑体。是示相慢。所起业
    报。是其余法。修道惑体。不示相慢所起业
    果。是其余法。彼成实中。断因果丧。斯名数
    灭。是故见修二种惑果。从其根本说为见断。
    及修道断。意根意识及与法界。与?酬纪??br> 大乘法中十八界法。皆通三种。初地所除一
    切生死十八界法。斯名见断。二地已上一切
    所除十八界法。是其修断。诸佛菩萨实报所
    成根识无断。尘通三种(此九门竟)。次就三对分
    别诸界。言三对者。如杂心说。一境界有对。二
    障碍有对。三缘有对。境界有对者。一切色根
    及心心法。能于外境嘱对分了名境有对。于
    此门中。六根六识及心法界。是其有对。色等
    五尘及法界中非心之法。是其无对。以非情
    故。障有对者。色根色尘共相碍对。障隔不通
    名障有对。于此门中十界有对。所谓眼耳鼻
    舌身根色等五尘。余七心界及心法界。一向
    无对。非是色色相对碍故。问曰。若使五根五
    尘是障碍者。眼等根处不应得有色香味等。
    若得有者便非障碍。论言。各住极微聚故犹
    名障碍。缘有对者。心心法等。对境能缘名缘
    有对。于此门中。七界少分。是其有对。谓七心
    界法界少分。余者无对。以无缘故(此十门竟)。次约
    诸识明缘不同。如杂心说。色界二识识。乃
    至触亦然。诸余十三界。一向意识缘。此乃
    宣说。色等五尘。当分为彼五识所缘。意识通
    缘一切法故。亦得缘之。自余六根六识法尘。
    五识不了。唯意识缘。成实法中文无定判。人
    释不同。有人释言。与?酬纪?S腥烁囱浴A??br> 六识及与法尘与?酬纪?Nㄒ馐对怠I?任?br> 尘。唯五识缘。意识不缘。若意识缘。盲应见
    色。聋应闻声。不触之物。应知坚软。如是一
    切。以盲聋等不见闻故。明意不缘。大智论中。
    同此后释。据实论之。意识通缘一切五尘。
    但不分了。何故得知。如人现在缘于十方一
    切色声香味触等。明知通缘。所以不了色香
    味等。非意正境。是故不了。若得通缘。龙树何
    故宣说意识不知五尘。释言。龙树云不知者。
    不如五识知之显了。故言不知。非全不缘。十
    八界义。略之云尔
      二十五有义
    二十五有。出涅??经。从因有果故名为有。有
    别不同。为二十五。何者是乎。如经中说。欲界
    十四。所谓地狱畜生饿鬼及与修罗。即以为
    四。四天下人。复以为四。通前为八。欲界六天
    复以为六。通前十四。色界有七。通前合为二
    十一有。彼四禅地即以为四。中间梵王以为
    第五。无想天处以为第六。一切净居合为第
    七。无色有四。谓四空处通前合为二十五也。
    问曰。何故四天下人分为四种。五净居等合
    之为一。释言。离合各随所宜。今据一门且分
    如是。二十五有。辨之?尔
      四十居止义
    言居止者。三界众生所居住处名为居止。止
    处不同。分为四十。于中欲界有二十处。八大
    地狱。即以为八。畜生饿鬼。复以为二。通前为
    十。四天下人并六欲天。复以为十。通前二十。
    色界地中有其十六。初禅有二。谓梵身天及
    梵辅天。初禅地中有大梵王。何故不说。与梵
    辅天同在一处。故不别论。二禅有三。谓少光
    天无量光天及光音天。通前为五。三禅有三。
    谓少净天无量净天及遍净天。通前为八。四
    禅地中当分为三。所谓福爱福生广果。通前
    十一。及五那含通前十六。无想与彼广果一
    处。故不别说。以此十六。通前合为三十六
    处。无色四天。通前四十。若就色界。别分大
    梵及无想天。是则居止。有四十二。居止如是

    大乘义章卷第八(末终)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