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藏经阁!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藏 > 诸宗部二 >
  • 肇论疏卷中

      般若无知论
    此论第三明因申般若教也。而言般若者。梵
    音。此云智慧也。无智者。无有取相之知耳。常
    人皆谓般若是智。则有知也。若有知则有取
    着。若有取着即不契无生。今明般若真智。无
    取无缘。虽证真谛。而不取相。故云无知
    夫般若虚玄下 此论文有三章。第一正是
    本论。第二刘公致问。第三肇师释答。今初。本
    论之中。文有三章。第一先序般若之因由。第
    二正标无知之宗旨。第三问答料简。今初序
    中。文有四段。第一标宗旨。第二序什师。第三
    叹秦王。第四明论意。今初也。般若之法。无相
    故虚。幽隐故玄。玄黑也。幽深难测。义如玄
    黑。河上注老子云。玄天也。此亦以天远难明
    义。同幽黑也。盖是三乘之宗极诚真一无差
    者。盖者不定之辞也。谓是而未敢为是。故
    云盖是也。三乘皆有般若。皆因般若而得成
    道。皆以般若为宗本。皆以般若为至极。然有
    深浅不同。故有大小之异。以此义故。信般若
    是真是一无差之法也。然异端之论纷然久
    矣者。般若之法。理性无差。比者学人释有差
    异。以其不能明般若之性。故异说不同。即如
    远法师集云。闻壹公以等智为般若。情实不
    甘。即其事也。何者。等智者是共有之智。上下
    是同。如涅??经云。一切众生。皆有三种等智。
    所谓?H欲。恐怖。饮食。小乘依此。故立等智。
    此是?近。未为深妙。岂以此智而为般若乎。
    道一师不解。故云以此为般若耳。今肇法师
    亦弹此义。故云尔也。亦可常人或谓般若有
    知。或谓无知不能分别。今?此为异端耳
    有天竺沙门下 第二序什法师也。高僧传
    云。什法师父。是天竺国宰相子。名鸠摩罗焰。
    祖父当绍位。乃避位不受。东游龟兹。龟兹王
    帛??谩L逵谐嘭獭7ㄉ?亲印V罟?持?=?br> 不肯应。乃见焰。心欲当之。王遂逼妻焰。焰遂
    纳之。生什法师。法师出家已后。又往天竺。故
    云天竺法师也。而言鸠摩罗什者。本名鸠摩
    罗耆婆。此云童寿。其父名鸠摩罗焰。母名耆
    婆。今合取父母之名为字。故云尔也。至此已
    后。善解文什。故名为什。此梗概。略取传意。
    非全文也。此是皎法师作传云尔。余处不见。
    然此语或可然。或不然也。何者。若什法师至
    此。善解文什。故云罗什者。高僧传中。更有梵
    僧。名佛[马*太]什。亦解文什。然后名什乎。彼既不
    然。此何独然哉。以此言之。未必然也。少践大
    方者。老子云大方无隅。今借此语。以喻大
    乘之法也。什法师七岁出家。先学小乘诸论。
    至年十三。从参军王子须利耶苏摩受学。苏
    摩兄弟二人。兄名须利耶跋陀。弟名须利耶
    苏摩。苏摩才辨绝伦。兄及诸人皆从受业。苏
    摩为什说阿耨达经。什闻阴界诸法皆空无
    相。怪而问曰。此经更有何义。而皆破坏诸
    法。答曰。眼等诸法。非真实有。什既执有根。
    彼据因成无实。于是研?大小。往复移时。什
    方知理有所归。遂专务方等。因广求义要。受
    诵中百十二门等。故云少践大方也。又大方
    者。谓天竺国。什虽生龟兹。早向天竺耳。研机
    斯趣者。机是机根也。易云。知几(平声)其神乎。
    又云。几者动之渐。字与今别。义或可同也。或
    不同也。而言同者。动之渐亦是心也。言不同
    者。机但论心。动之微则泛论诸事耳。什法师
    年二十。于龟兹王宫中受戒。住于新寺。又于
    寺侧古宫中。初得放光经。始就披读。魔来蔽
    文。唯见空纸。什知魔所为。誓心逾固。魔去字
    显。仍习诵之。复闻空中声。曰汝是智人。何用
    读此。什曰。汝是小魔。宜时速去。我心如地。
    不可转动。今指此事。故云尔也。独拔于言像
    之表者。周易有文言象辞。假文言象辞。方显
    易道。王弼周易略例。明象文云。夫象者出意
    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
    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
    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着。故言
    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
    意而忘象。是故存言者。非得象者也。存象者。
    非得意者也。象生于意而存象焉。则所存者。
    乃非其象也。言生于象而存言焉。则所存者。
    乃非其言也。然则忘象者乃得意者也。忘言
    者乃得象者也。今借此语用也。易之言象。本
    明易道。什法师玄悟般若。不假言象也。妙契
    于希微之境者。有本有得字也。契谓契会也。
    说文云。契要也。案契刻木为要也。然契有雌
    雄。像于男女。雄为左契。雌为右契老子云
    执左契。此之谓矣。希微者。老子云。视之不见
    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今借此语。
    以喻般若无声无形。什法师能妙契会也。齐
    异学于迦夷者。齐谓齐整也。异学是外道也。
    迦夷是中天竺国名。此云赤泽国也。言迦夷
    者。意言在西国破外道。未必克在中天竺也。
    其事者。龟兹北界温宿国。有一外道。神辨英
    秀。名振诸国。手击王鼓而自誓曰。论胜我者。
    斩首谢之。什法师既至。以二义相捡。则迷
    闷自失。稽首归依。今指此事也。杨淳风以东
    扇者。风谓般若慧风。如淳和之风也。东扇。谓
    扇般若之风于此东国也。其事者。什母先将
    什至北天竺。遇一阿罗汉。名达摩瞿沙。见而
    异之。谓其母曰。常当守护。此沙弥若年至三
    十五。不破戒者。度人无数。如忧婆鞠多。若破
    戒者。无所能为。正可才明绝世法师而已。遂
    将什归其母。后复往天竺。临去谓什曰。方等
    深教。应大阐真丹。传之东土。唯尔之力。但于
    自身无益。其可如何。什曰。大士之道。利彼忘
    躯。若必使大化流传。能洗悟蒙俗。虽后身
    当炉镬苦而无恨。后遂传法来此。故云东扇
    也。将爰烛殊方而匿曜凉土者。将欲也。爰于
    也。小尔雅云。爰易也。烛照也。凉土即凉州
    也。凉有五凉。前凉张轨。后凉吕光。南凉吐蕃
    乌孤。西凉季?薄=裱粤拐摺>谇?裳贰N辶共?br> 都姑臧。前后二凉并都姑臧可知。而南凉西
    凉北凉亦都姑臧者。南凉初都武威西平。后
    徙东都。又从姑臧。又反东都也。西凉初都姑
    臧。后迁须泉。蒙逊初都张掖。后迁姑臧也。今
    言凉者。是蒙逊凉也。言什法师将欲照烛此
    国。所以在凉土。隐匿才智者。有所以也。其事
    者。前秦主符坚。建元十三年正月。太史奏。有
    星现于外国分野。当有大德智人。入辅中国。
    坚曰。吾闻西国有鸠摩罗什。襄阳有释道安。
    将非此耶。即遣使求之。至十八年九月。坚
    遣骁骑将军吕光。凌江将军姜飞。率兵七万。
    西伐龟兹。临发坚饯光于建章宫。谓光曰。夫
    帝王应天而治。以子爱苍生为本。岂贪其地
    而伐之。正以怀道之人故也。朕闻西域有鸠
    摩罗什。深解法相。朕甚思之。贤哲者国之大
    宝。若克龟兹。可驰驿送什。光果克龟兹。将什
    东返。行至凉州。闻符坚为姚苌所害。光乃窃
    号关外。光死。子绍袭位。光庶子纂。杀绍自
    立。光侄超。杀纂立其兄隆。总经十八年。吕
    光父子不弘正道故。蕴具深解无所宣化。今
    言此事也。所以道不虚应应必有由矣者。符
    坚死此则无由也。姚兴出是谓有由也。弘始
    三年下。后秦姚兴年号也。岁次星纪者。丑月
    为星纪。丑年为赤奋若。今以月名?年。故云
    星纪。何者。尔雅释名云。寅年摄提格。卯年单
    阏。辰年执除。已年大荒落。午年敦??。未年协
    洽。申年?馓病S夏曜?搿P缒暄嗣?:ツ甏笤?br> 献。子年困顿。丑年赤奋若月也。正月析木。二
    月大火。三月寿星。四月鹑尾五月鹑火。六月
    鹑首。七月实沈。八月大梁。九月降娄。十月??br> 觜。十一月玄枵。十二月星纪。今弘始三年正
    当丑年。年属赤奋若。今以丑月之名。以代丑
    年之名。故云弘始三年岁次星纪也。有人云。
    十二年名。十二月名。皆是次第互用无苦在。
    故以月名?年也。秦乘入国之谋举师以来
    之意者。诸本皆云八国者。非也。今依古本
    入国是也。三十国春秋云。吕隆惧南凉北凉
    之逼。表奏请迎。隆迁于秦。吕光之嗣于是乎
    绝。此乃是吕隆入秦国。非是八国也。高僧传
    云。弘始三年三月。有树连理生于庙庭。逍遥
    园。葱变为薤。以为美瑞。谓至人应入国。至五
    月。兴遣陇西公硕德。西伐吕隆。隆军大败。至
    九月隆上表归降。方得迎什入关。故云入国
    之谋也。师者兵众也。举兵以取什法师来耳。
    意者北天竺之运数其然矣者。文选鲁灵光
    殿赋序云。自西京未央。皆见堕坏。而灵光
    岿然独存。意者。岂非神明扶持。以保汉室。今
    效此语也。明符坚举兵法。往取什法师。未
    至而卒。今姚兴举兵往取。乃得归来者。此是
    北天之运。运数应尔也。而言北天者。大品
    经云。般若于佛灭后。至南方。次至西方。后至
    北方。北方大兴盛。大智论释云。北方谓北天
    竺也。今谓北天竺。运数展转。方至东国。故云
    尔耳
    大秦天王者 第三叹秦王姚兴也。兴初承
    父之后。僭称皇帝。后之皇帝。号自称秦王。百
    官皆隆号。改年弘始。今不称天子。此云天王
    耳。道契百王之端下。道居前王之表。故云
    百王之端。德润洽于未来之世。故云千载之
    下。游刃万机者。智刃也。庄子内篇养生章
    云。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
    倚。足之所履。膝之所?砉(呼历反)然响然。奏
    刀?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
    之会。文惠君曰。嘻善哉伎。盖至于是乎。庖丁
    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伎矣乎始
    臣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
    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良庖岁更刀而割也。族庖月更刀而折也。今
    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
    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闻。而刀刃者无厚。以
    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万机者。尚书咎繇谟曰。兢兢业业一日二日
    万机。孔注云。几微也。言当戒惧万事之微。今
    作机字。仍是单机字也。言秦王者。外能游
    智刃断割国务。内能终日弘通佛道也。信季
    俗苍生之所天下。信言信是也。季者。孟仲季。
    季末也。信秦王是季俗苍生所仰如天。释迦
    遗法之所凭如杖。亦杖托之杖也。遗法杖之
    而得兴盛也。而言苍生者。苍是天色。庄子逍
    遥篇云。天之苍苍。其正色耶。今云天生。故云
    苍生。所谓众生也。时乃集义学沙门下。于时
    集诸僧也。义学谓学义者也。秦时有逍遥园。
    园中有观。故云逍遥观也。?笔υ啤e幸T拔?br> 明阁。阁亦观也。逍遥园在西京故城之北。临
    渭水也。躬执秦文与什参定方等者。什法师
    弘始三年十二月二十日至长安。弘始五年
    四月二十三日。于逍遥园中。出大品经。秦王
    躬览旧经。验其得失。今言其事也。其所开托
    者下。明秦王所请译经。开托法门者。非但取
    益当时。乃为末代津梁也。累劫者。意云当来
    久远利益也
    余以短乏下 第四序论意也。短谓短学。乏
    谓乏才。曾谓曾经也。厕谓间厕也。嘉善也。谓
    经预间在五百人数会耳。以为上闻异要始
    于时也者。我以此时初闻异法要法耳。然圣
    智幽微下。前且明曾闻般若。今明般若难解。
    不可言说也。为试罔像其怀下。怀抱罔像。然
    似如有解。寄狂言以说之也。而言罔像者。庄
    子外篇北游章云。黄帝游赤水之北。登乎昆
    仑之丘。南望而遗其玄珠。使智索之而不得。
    使离谁朱索之而不得。使契诟索之而不得。
    乃使罔象。罔象得之。黄帝曰。异哉罔象。乃可
    以得之乎。郭注云。明得真者。非用心也。罔象
    焉即真。今用此语也。字虽少异。本出庄子

    放光云般若无所有相下 第二正标无知论
    之宗旨。以为论体也。文有五段。第一标宗。第
    二辨相。第三融会。第四明体。第五总结。今
    初。文中有三。初正标宗。次解释。后引证。今
    初引两经标立无知宗旨也。此辨智照之用
    而曰无相无知者。此亦是释。但未正释也。此
    句如问。既云般若。正明智用。应是有知。乃云
    无相无知。何故然耶。果有无相之知不知之
    照明矣者。此句如答也。果者决定也。定有无
    相之知。则无取相之知。以无取相之知。以无
    取相之知。明是无知也
    何者夫有所知即有所不知下 第二解释
    也。有所知者。取相知也。若有取相知。则无无
    相知也。又取相此即忘彼。知事即迷理。故知
    有所知者。则有所不知也。以圣心无知无所
    不知者。无此取相知。则有无相知也。又取相
    既有所不知。即不取相则无所不知。理数然
    矣。不知之知乃曰一切知者。无心取相而能
    知万物者。乃是圣人一切智之所知也
    经云圣心无知下 第三引证也
    是以圣人虚其心而实其照下 第二辨相
    也。所言相者。非有相之相。乃是无相之相耳。
    老子云。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今
    借此语也。虚其心。谓不取相也。实其照。遍
    知万法也。故能默曜韬光者。以不取相。故
    能潜照万法也。韬光者。谓藏匿智光。而不
    取相也。虚心者。谓心无执着也。玄览者。谓
    幽鉴也。闭智者。谓不分别也。塞听者。不听纳
    也。又不曜而曜名为默曜无光而光名为
    韬光。无心而心谓之虚心。不览而览名为
    玄览。不知而知谓之闭智。无听而听谓之塞
    听。虽复闭智塞听。而独悟空空之理。故云
    独觉冥冥也。然冥冥语。出庄子。庄子云。照照
    生于冥冥。有伦生于无形。今借此语。以喻空
    空也
    然则智有穷幽之鉴而无知焉下 第二融会
    也。圣智穷尽幽微而不取相。故曰无知。圣神
    应会机缘而不动念。故曰无虑也。神无虑故
    下。此故字。或属上。或属下。皆得也。以圣神
    无虑。故能自在于世间之表。即是自在义也。
    以圣智无知。故能玄悟于事像之外也。智虽
    事外下。虽云圣智玄照事外。即色知空也。非
    谓离色有空也。虽云圣神自在于世间之表。
    非谓不化众生。终日在域中应化也。所以俯
    仰顺化下。俯谓低。仰谓举。应见大者。为现无
    边之身。是谓仰也。应见小者。为现三尺之体。
    是谓俯也。应化接诱众生。无有穷已也。无幽
    不察而无照功者。无幽微而不察。谓皆察也。
    自亡其照功也。谓无知也。斯则无知之所知
    下。此是无知之知。圣人神智之所应会也
    然其为物下 第四明体也。文中有三。初正
    明体。次解释。后引两经证成。今初。言其者。
    圣智也。物者。谓此圣智之为物性也。此乃非
    物名为物耳。实而不有虚而不无者。知法皆
    空。谓之实也。虽言是实。而体性非物。故言不
    有。体性非物。即名为虚。无所不知。故云不
    无。亦可言以无知。故言不有。无所不知。故言
    不无耳。存而不可论者其唯圣智乎者。不无
    此智。故言存也。不可论其相貌定有定无。故
    言不可论也。唯独圣智如此。故云唯也
    何者欲言其有无状无名下 第二解释也。
    无状者。无状貌也。无名者。无名字也。圣以
    之灵者。以用也。圣人用此灵通无所不知也。
    圣以之虚故虚不失照者。虽虚而不失照鉴
    之用也。无状无名故照不失虚者。虽照知而
    不取相也。混而不渝者。混杂也。渝变也。出杜
    预注春秋。虽混同万法。而各各差别。不渝变
    也。动以接?者。有所动作。应接机缘。故云接
    ?也。是以圣智之用下。常有用未尝暂废。只
    自求其形相。不可暂得也
    故宝积曰下 第三引两经证成也。是维摩
    经中。长者子宝积说偈文也。旧经云尔。今经
    云。以无心意无受行也。不动等觉而建立诸
    法。等觉即般若也。谓圣智不动而无所不为。
    故云建立众生于实际也。所以圣迹万端其
    致一而已矣者。种种变现。故云万端。同是般
    若一致之所为作。故云一耳
    是以般若可虚而照下 第五总结也。般若
    之智虽无知。而能鉴照真谛之理。虽忘相而
    可见知。然此忘字义。应是亡失之亡。诸本
    皆作忘遗字。良以真谛不可取相。故云忘
    耳。万动可即而静下。万物起动。即动无动。圣
    应无为。无所不为也。斯即不知而自知下。不
    作有相知。自是无相知。不同有心为。自是无
    心为也。复何知哉下。不知而知。即无定知。故
    云复何知。不为而为。即无定为。故云复何为

    问曰夫圣人真心独朗下 第三问答料简
    也。文有九番。然有四难。第一有一番能所难。
    第二有一番名体难。第三有四番境智难。第
    四有三番生灭难。前三难皆难无知。后一难
    直难生灭。今初。问即难也。前论文云。智有穷
    幽之鉴而无知焉。神有应会之用而无虑焉。
    无知即无智也。无虑即无会也。今难此语耳。
    意云。有能知能会。有可知可会。即是有知有
    会。何得言无知耶。文中有二。前蹑前难。后玄
    ?k难。虽有两意。通难一义。合为一难也。而言
    真心独朗者。朗明也。谓般若之心。独自朗悟。
    无物无知。故云物物斯照也。应接无方下。
    有缘皆应皆接。无有齐限。故曰无方。有所云
    为。皆与机缘应会。故云动与事会也。物物斯
    照故知无所遗者。皆知。故无遗漏也。有本作
    智字。义意虽同。望下不然也。动与事会故会
    不失机者。有机则会。故不失也。会不失机故
    有会于可会者。可会即众生也。知无所遗故
    有知于可知者。有本云。必亦有知于可知。
    烦长也。义虽无失。不如省要也。可知即所知
    之理也。有知于可知下。覆疏上句也。既知
    既会下。圣不虚知。即是有知。圣不虚会。即是
    有会。故曰既知既会。既有知会。何故言智有
    穷幽之鉴而无知焉。神有应会之用而无虑
    焉耶。若夫忘知遗会下。第二玄?k难也。有本
    言若云。亦得也。若以圣人虽有知会。而不言
    我能有知我能有会也。即是圣人无私于知
    会以成其私者。此是圣人之心。不私作知会
    解。息忘其知会。非谓无知无会也。而言以
    成其私者。庄子外篇天道章云。孔子举仁
    义。以说老聃。聃曰。何谓仁义。孔子曰。忠心
    勿恺悌。兼爱无私。是谓仁之情也。老聃曰。无
    私焉乃私。郭注云。世所谓无私者。释已而爱
    人。夫爱人者。亦欲人之爱已。此乃其私。非亡
    公而公者也。今借此语。明圣人虽无心取知
    会。乃是知会。如无私乃成私耳。斯可谓不
    自有其知安得无知哉者。若云自忘知会者。
    此乃自不谓有知会。然知会之体非无。何得
    言无知会乎。答曰夫圣人功高二义而不仁
    下。答也。前难中虽有两意。同难知会。今更不
    分别。合作一答也。文中有三。第一序本宗。第
    二述难意。第三结答。今初。功高二仪而不仁
    者。二仪谓天地也。不仁者。老子云。天地不
    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今借此语也。圣人功高天地。是即仁矣。而不
    自矜其能。是谓不仁也。般若智明过于日月。
    是即明矣。而忘其知。故曰弥昏。小尔雅云。弥
    益也。弥久也。今取益义耳。岂曰木石鼓其
    怀其于无知者。意云。圣人无知者。怀抱岂
    同木石。名此为无知乎。固不然也。诚以异于
    人者神明下。人者神明。法有取相。是即知矣。
    圣人神明不取法相。故曰无知。以无知故。不
    可作事相取也。子意欲令下。第二述难意也。
    文中有二。前蹑前难意。后玄?k难意。令初也。
    前难末云。圣人无私于知会。故名无知者非
    也。不自有其知者。自不以知会为有也。而未
    尝不有知者。有知在也。无乃乖于圣心下。无
    乃乃也。如尔雅云。无定定也。无宁宁也。不显
    显也。不承承也。言乃乖圣心。失文旨也。何者
    经云下。释经意。明所以乖圣心失文旨也。无
    知无见者。一往为知。明了为见。亦可一往为
    见。明了为知也。无作无缘者。作谓起作。缘谓
    攀缘也。斯知自无知矣。岂待反照然后无知
    哉者。圣心无所取相。故名无知。非是实有知
    自忘其知。名为无知也。若有知性空而称净
    下。第二玄?k难意也。若以圣人实有般若之
    知。但以其体性是空故曰无知者。非今无知
    之本意也。即不辨于惑智者。般若亦空。惑
    智亦空。二俱是空。同是无知。是则无别也。三
    毒四倒下。不但惑智。乃至三毒等皆尔。亦
    以性空为净。与般若何异。何故独称般若无
    知乎。若以所知美般若下。若以真谛所知之
    境无相故。叹美能知之智为无知者。亦非也。
    所知自常净般若未尝净者。真谛自空。般若
    非空也。亦无缘致净下。真谛自空。不关般若。
    何缘令般若同真谛之空。而言无知乎。然经
    云下。释经中明般若无知本意也。将无以般
    若体性真净本无惑取之知者。将无以者。意
    言以也。如世说云将无同意言同也。以般若
    体性不取着于真谛。无惑取之知。故曰无知
    耳。无惑取之知不可以知名哉者。从然经云
    至此。文势乃尽耳。以无有惑取之知。故言
    无知耳。岂唯无知名无知者。又答前忘知遗
    会也。非是自忘其知会。然后言无知。只此
    知性自无知矣。不待忘也。是以圣人下。第
    三结答也。真谛无兔马之遗下。经说象马兔
    三兽度河。浅深有异。象尽河底而无遗。兔马
    未尽故有遗。今明般若观真谛。真谛无遗。不
    如兔马。故云无兔马之遗。般若之智鉴照穷
    尽。故云无穷之鉴也。所以会而不差下。会机
    缘不差失。当道理无取着。寂然泊然无知。而
    遍知诸法也
    难曰夫物无以自通下 第二有一番名体难
    也。难中有二。先且泛序名体相召。然后正
    致难。今初。言物无以自通者。物不能自呼召
    得物体。故须立名以?物。名能召物体。故名
    为通也。物虽非名下。物虽非是名。而有物当
    名。名?得物体也。是以即名求物下。即以物
    名取物体。则物体可取。不能隐避也。而论云
    圣心无知下。第二正致难也。意谓无知未尝
    知下。明两名别也。斯即名教之所通下。立知
    无知两名。本?知无知两体也。然论者欲一
    于圣心下。论主云。知无知只是一圣心。而知
    无知两名别也。寻文求实下。以知无知两名。
    求其两实。不相当也。何者下。释所以不当
    之意也。若圣心是知。即非是无知。故云无所
    知无所办。下句反此。若二俱无得无所得复
    论者。若知无知俱不得圣心。即两名皆不当
    实。故不须复论也。答曰经云下。答文中有
    二。先且序般若绝言之意。后正答其所难。今
    初也。斯无名之法下。般若如此。乃是无名
    之法。故不可以名言言之也。言虽不能言下。
    虽不可言。假言方通。非言不传也。是以圣人
    终日。智无知者。非实无知也。欲明圣智无
    所取着。故言无知耳。辨相不为无通鉴不为
    有者。若依前释。以辨圣智。能通知诸法。故非
    无知也。以通圣智无有执着。故非有知也。若
    依后释以辨相。故言圣智无知。其实非无知
    也。以通鉴故言圣智有知。其实非有知也。非
    有故知而无知下。覆上也。以非有故。有知即
    无知。以非无故。无知即有知也。是以知即无
    知下。结也。无以言异而异于圣心者。莫以知
    无知两言有异。谓圣心有有无之别也
    难曰夫真谛境智深玄下 第三有四番境
    智难也。四番连环更不分别。今初番也。真谛
    谓无生真境。非般若妙智。不能测知也。圣智
    之能在兹而显者。般若有知。真谛之功能也。
    真谛即般若之缘也者。般若所缘缘于真谛
    也。以缘求智智即知矣者。既有所知之缘。即
    有能知之智。所知之缘既有法。能知之智应
    有知也。答曰。以缘求智智非知也下。答文有
    三。第一直释答第二相形答。第三总结答。今
    初。先标。后释。今言不得以缘求智。令智有知
    也。何者下。释所以也。放光云不缘色生识
    者。凡人皆缘色生识。所以有见。有见即有知。
    圣人不缘色而生识。即是无见。无见即无知
    也。又云五阴清净下。五阴无相。故云清净。般
    若无知。故云清净也。般若即能知也。五阴
    即所知也。般若是能知之智。五阴是所知之
    境也。所知即缘也。即是所缘之法也。夫知与
    所知相与而有下。第二相形答也。双辨真俗
    二谛。惑解两智。与者共也。相与而有。谓惑智
    惑境也相与而无。谓真智真境也。以俗谛有
    相。故惑智有知。故云相与而有。以真谛无相。
    故真智无知。故云相与而无也。相与而无故
    物莫之有者。以真谛无相故真智无知。人莫
    能令其有知也。相与而有故物莫之无者。以
    俗谛有相故。惑智有知。人莫能令其无知也。
    物莫之无故为缘之所起者。以人莫能令其
    无知故。即相因而起也。物莫之有故缘所不
    能生者。以人莫能令其有知故。即不相因而
    起也。缘所不能生故照缘而非知者。谓真智
    也。虽照真谛。不为真谛所生也。为缘之所起
    故知缘相因以生者。谓惑智也。境智相因而
    得生也。是以知与无知生于所知矣者。双结
    惑解两知两境也。何者夫智以知所知取相
    故名知者。此谓惑智惑境也。真谛自无相真
    智何由知者。此谓真智真境也。所以然者下。
    覆前两义。今从此下至不从因缘有故。即直
    明惑境惑智也。而言所知非所知所知生于
    知者。所知不自得所知名。以因能知。故得所
    知名也。所知既生知知亦生所知者。所知既
    因能知而得名。能知亦因所知而得名也。知
    所知既相生相生即缘法者。彼此回互相因
    而生。即是因缘所生法也。缘法故非真者。以
    从缘生则非真也。非真故非真谛者。既从缘
    生即是俗谛也。故中观曰下。引中论意。非
    全文。此意明俗谛。言势随及真耳。今言真谛
    曰真下。从叱至不见有法无缘而生。明真智
    真谛也。真谛既名真。真故即不从因缘而生
    也。故经曰不见有法无缘而生者。有法皆从
    缘生。无有有法而非缘生。则明非缘生者。是
    真谛也。涅??经云。是诸外道。无有一法不从
    缘生。诸经之中。通有此意。今泛引也。是以真
    智观真谛下。第三总结答也。智不取所知此
    智何所知者。以不取所知故。名无知也。智
    然非无知但真谛非故知所真智亦非知者。
    不同木石之无知。故云然非无知也。但以真
    谛非是有相之所知故。真智不取相。名为无
    知耳。而子欲以缘求智下。子者男子之通称
    也。子以真谛所缘之法是有。而令般若有知
    也。缘缘自非缘于何求知者。真谛之缘自无
    其相。真智之法。何得有知耶。难曰论云不
    取者下。第二番也。执前不取之言。以为难耳。
    为无知故不取下。为无所知故言不取。为先
    知然后忘取。故言不取耶。冥若夜游者。无所
    知则同夜行。不辨黑白。知则异于不取者。知
    与不取异。则当知之时有取。然后忘知。始是
    不取耳。答曰非无知故不取者。双排两难
    也。当知之时。即不取相。故言无知耳。难曰论
    云不取者下。第三番也。不物于物者。不以
    物为有物也。若以物为有物。则是惑取。不以
    物为有物。则无惑取也。无取则无是下。既无
    所取。何物是物。何物当圣人之心耶。既不当
    圣心。云何圣人无所不知乎。答曰然无是无
    当者。按成此语。实无可是。实无可当也。夫无
    当则物无不当者。无当乃当真理。无是乃是
    真理也。物无不是则是而无是者。是真理虽
    是无所是。当真理虽当无所当也。尽见诸法
    而无见者。尽见诸法。则有当有是。而无见者。
    则无当无是也。难曰圣心非不能是下。第四
    番也。非不能以万物为是物。然以无物可是
    物故。圣人不以物为有物耳。虽是不是是故
    当是于无是矣者。物非是有故当是无。不以
    物为有物。应以物为无物也。诚以般若无有
    有相之知者。不同惑智有相知也。若以无相
    为无相又何异累于真谛者。不作有相知。但
    作无相知也。又不有有相知。但有无相知。如
    此有何患累耶。答曰圣人无相者。圣人以无
    相为心也。既以无相为心。不但无于有相。亦
    乃无于无相也。若以无相为无相下。若谓圣
    人以无相为相。有此无相之知。此则无相乃
    成相。无知乃是知也。舍有而之无譬犹逃峰
    而赴[坚-臣+(虍-七+(一/谷))]者。之适也。峰谓山。[坚-臣+(虍-七+(一/谷))]谓水。避山而赴
    水。俱有害身之患也。处有不有下。处有不
    取有相。居无不取无相也。然亦不舍于有无
    者。即有为不有。非谓离有为不有。即无为不
    无。非谓离无为不无也。和光尘劳者。老子云。
    和者和其光。同其尘。今借此语。以明圣人和
    光同尘。在有同有。在无同无。同有。不取有。
    同无不取无也。周旋者。往来也。寂然而往下。
    寂泊俱是静也。往即寂往。往无往矣。来即
    泊来。来无来矣。恬淡无为者。恬然淡然。无所
    施为。虽无所为。而无所不为也。淡音去声也。
    庄子外篇天道章云。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
    者。天地之本。道德之至也
    难曰圣心虽无知下 第四有三番生灭难
    也。三番即为三。今初番也。应接机缘不失机
    会。故云应会不差耳。存之者。存而不应也。可
    乎者。有本云何乎。有本云可乎。皆得言圣心
    可得生灭乎。答曰生灭者生灭心也者。谓凡
    言生者生于心。灭者灭于心也。圣人无心生
    灭焉起者。既无有心。无可生灭也。然非无心
    下。非是木石之无心。但是无知之无心。故曰
    无心心。应亦如是也。是以应会则信若四时
    之质者。小雅云。质信也。家语云。明王之治百
    姓。其化可守。其言可复(伏音)。其迹可履。故其
    信如四时也。吕氏春秋云。天地之大。四时化
    常。其信至也。春秋感精符云。人主与日月同
    明。四时合信也。今以圣人应物。事如四时春
    秋冬夏。至时必应也。直以虚无为体者。有
    本上句无之字。则应云信若四时质直。此句
    则云以虚无为体。今依前释直字向下也。直
    者但也。独也。但以圣心虚无。故不可取。既不
    可取。是则无相。无相故无生无灭也
    难曰圣智之无下。第二番也。般若无知。此
    是圣智之无。惑智性空。此是惑智之无也。般
    若无知。亦无生灭。惑智性空。亦无生灭。两无
    何异耶。答曰圣智之无者无知下。圣智无有
    知。惑智知体。皆无别也。所以无者是义也。虽
    同言无。其义各异也。何者夫圣心虚静下。谓
    圣心无执着也。无有执着之知。而言其空
    也。可曰无知下。可名此为无知。不得名为知
    空也。惑智有知下。谓惑智有执着也。有此执
    着之知。而言其空也。可曰知无下。可名此
    为知空。不得名为无知也。无知即般若之无
    下。般若无取相。故曰无知。惑智体性空。故曰
    知无。知无即是真谛之实相耳。言用即同而
    异下。论用则本同成异。论寂则本异成同也。
    同故无心于彼此下。言同边则彼此无差别。
    言异边则彼此各有殊。谓般若有照境之力。
    真谛有发智之功也。亦可言异。则般若有鉴
    照之功。真谛无也。是以辨同者下。言同者。谓
    异法为同也。言异者。谓同法为异也。斯则不
    可得而异下。究竟言之。不可得定异。不可得
    定同也。何者内有独鉴之明下。释前寂同而
    用异也。内有独鉴之明。即般若用也。外有万
    法之异。即真谛用也。万法虽异下。虽有实理。
    要以般若照之。方得显也。内外相与以成其
    照功者。由内见外。由外发内。故曰相与也。此
    圣所不能同用也者。此即用异。圣人不能令
    同也。内虽照而无智下。照而无知。即是智
    寂。实而无相。即是境寂。两法体性同皆是无
    也。内外寂然相与俱无者。两法皆寂。俱是
    空也。此圣所不能异寂者。此即寂同。圣人不
    能令异耳。岂曰续凫截鹤下。此语出庄子。庄
    子外篇骈拇章云。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
    不足。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
    即悲。故性长长非所断。性短短非所续。今借
    此语。以明境智虽异而同。不待同而后同也。
    夷平也。盈满也。岳山也。[坚-臣+(虍-七+(一/谷))]溪也。诚以不异于
    异者。即以不异者为异也。故虽异而不异者。
    既以不异为异。异不可为异也。于无异法中
    而说诸法异者。诸不异为异也。亦不一相下。
    不一不异。即非同非异也。难曰论云言用则
    异下。第三番。即就用寂为难也。未详般若
    之内即有用寂之异者。有本云。即有用寂之
    异不也。有本无不字。今不用不字也。直问般
    若之内何得复有用寂之异乎。若有不字。则
    是两端为有为无也。答曰用即寂下。更泯用
    寂也。寂用体一下。寂用既是体一。同从理出。
    而有异名也。更无无用之寂主于用者。非谓
    离用之外别有一寂。为用之主也。是以智弥
    昧下。弥益也。逾越也。圣智弥昧。其用越明。
    圣神益静。其应越动也。岂曰明昧动静之异
    者。虽云明昧动静。又复泯之为一也。故成具
    云不为而过为者。不为过于为也。无心无识
    下。无心无识。深复知觉也。是则穷神尽智下。
    谓此二经。穷尽神妙智慧。极言象外之谈论
    也。即之明文下。通谓此般若无知论也。以此
    论之明文。则圣心无知可于见也。亦可即指
    此上二经。为即之明文也
      隐士刘遗民书问
    般若无知论有三章。第一正是论文。第二刘
    公致问。第三肇师释答。今是第二刘公致问
    也。庐山远法师作刘公传云。刘程之。字仲思。
    彭城人。汉楚元王裔也。承积庆之重粹。体方
    外之虚心。百家渊谈。靡不游目。精研佛理。以
    期尽妙。陈郡殷仲文谯国桓玄诸有心之士
    莫不崇。拭禄寻阳柴桑。以为入山之资。未旋
    几时。桓玄东下格称。永始逆谋始。刘便命
    孥考室林薮。义熙公候咸辟命皆逊辞以免。
    九年。大尉刘公。知其野志冲邈。乃以高尚人
    望相礼。遂其放心。居山十有二年。卒有说
    云。入山已后。自谓是国家遗弃之民。故改名
    遗民也。初生法师入关。从什法师禀学。后还
    庐山。得无知论。以示刘公。刘公以呈远法师。
    因共研尽。遂致此书。问其幽隐处。虽言迹在
    于刘公。亦是远法师之意也
    遗民和南下 书有三章。第一序暄凉。第二
    正致问。第三总结。今初暄凉中。文有数节。通
    是一段也。而言和南者。外国致敬之辞也。顷
    餐徽闻有怀遥伫者。顷者俄顷。谓比来也。餐
    者耳中承闻。如餐食也。徽美也。闻者名闻。虽
    是闻字。而作问音也。承闻美名怀中遥思相
    见。故云遥伫。伫待也。音寄壅隔增用抱蕴
    者。当尔之时。南是晋。北是秦。两国既其不
    通。书信难得。传寄怀抱。以此增加蕴积也。弟
    子沈?下。有本云枕。亦可然也。今以沈滞?
    疾。在草泽之中。瘵犹是疾也。因慧明道人北
    游下。谓此已前。曾有慧明道人向北。通书信
    也。古人不以形疏致淡下。形虽乖疏。而情不
    淡薄。悟解相关。即为近矣。而言古人者。世说
    云。嵇康吕安暂一相思。则千里命驾。安时寻
    康。康不在。见嵇熹。熹要安过。安不应。直书
    门上作凤字。古凤字凡中着鸟。谓熹为凡鸟。
    故不过也。是以虽复江山悠邈不面当年下。
    悠邈皆是远也。不面当年。谓当今之年。不对
    面也。企怀风味。谓怀抱企慕肇法师体。风理
    味也。镜心像迹。谓镜照其心于肇法师无知
    论。论如肇法师之像及迹也。伫待也。悦忻也。
    ?ダ鸵病A夹乓病C迦晃抟蛘跋加捞菊摺C逶?br> 也。南北隔绝。无因相见。瞻望云霞。长叹息
    也。有本作遐远字。不及云霞字也。顺时爱敬
    者。顺四时自爱自敬也。冀行李承问者冀望
    也。左传注云。行李使人也。有人云。古时字
    少。即以李字当履。相仍不改。以至于今。李犹
    是履。履谓人信行履来往也。望得书问。故云
    承问耳。伏愿彼大众康和者。康乐也。外国法
    师常休纳者。什法师也。休谓休泰。纳谓内
    也。出郑玄注诗耳。上人以悟发之一器而遘
    兹渊对者。遘遇也。有本作构。谓架构也。上人
    谓肇法师也。器谓才器。悟解发明。故云悟发。
    问答深玄。故云渊对也。想开究之功足以尽
    过半之思者。尔雅云。究穷也。周易系辞云。知
    者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所以然者。彖谓断
    也。断一卦之吉凶。故名为彖。寻易彖辞。则于
    易道思虑通悟。过于一半。今谓此论开究般
    若义过于半。如彖辞之开易道也。故每惟乖
    [涧-日+舌]愤愧何深者。为肇法师能如此开究般若
    之理。故每欲相见。思惟南北乖阔。怀抱愤结
    愧叹何深也。弥厉者。厉严也。恂恂穆穆者。尔
    雅云。恂恂?G也。广雅云。恂恂敬也。王肃注
    论语云。恂恂温恭貌也。穆穆和顺也。宿心者。
    本心求隐。今从本志。故云遂也。上轨者。轨是
    车轨。轨训法也。通谓佛法为上轨也。亦可别
    说庐山德众轨则也。感寄之诚日月铭至者。
    感远法师之思。寄在佛法之中。至诚明显。如
    日月也。而言铭者。铭记也。有人云。铭训明
    也。明已云诚如日月也。远法师顷恒履宜者。
    履休宜也。思业精诣者。心思精业行诣。诣进
    也。干干宵夕者。周易乾卦九三之爻辞云。君
    子终日干干夕惕若厉。今用此语也。言宿夜
    精?ヒ病W苑堑烙们绷骼砦?裼?摺K滴脑啤?br> 御者使马也。尚书云。御治也。按乘马曰御。
    御马字经史皆作驭也。以远法师用道潜流
    于心内。用理御心神。故能然也。孰以过顺
    之年下。孰谁也。谁何也。过顺谓六十已上也。
    论语云。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
    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
    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也。六十已上老人。神气
    湛然。如此?ダ饕病K?云疚考壬钕隆Q銎痉?br> 师。俯慰思深。不能仰谢。故云逾绝也。此才
    运清俊旨中沈允者。运才思清雅俊逸。意旨
    中当沈深允惬也。易云允当也。尚书允执其
    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孔安国注云。允信
    也。推涉圣文婉而有归者。左传云。婉曲也。说
    文云。婉顺也。圣文谓佛经。推验佛经。肇法师
    所作。有旨归也。披味殷勤下。披阅?味手
    不释也。真可谓浴心方等之渊下。谓肇法师。
    将心于大乘水中得浴。将怀于幽玄之津取
    悟。亦可刘公自云。今寻此论。有如此也。而言
    津者。尔雅云。津极也。若令此辨遂通下。此
    辨谓无知论也。宣流天下为通也。般若众
    流。谓诸部般若也。殆不言而会者。殆字有多
    义。易云。殆差也。广雅云。殆败也。郑玄注云。
    殆几也。毛长诗传云。殆始也。今依郑玄也。殆
    者是几也。几者是近也。此论若流通天下。
    则般若之理。不待言近可契会也。可不欣乎
    者。意言欣也。再言者。谓大欣也。广雅云。欣
    喜也。然其理微者辞?M者。道理既幽微。言
    辞则?M绝。如前云。知非为知。欲以通其鉴。不
    知非不知。欲以弁其相。弁相不为无。通鉴
    不为有。又云。言用则同而异。言寂则异而同。
    同故无心于彼此。异故不失于照功等。并是
    言语?M绝处也。唱独者应希者。谓肇法师。唱
    此般若无知之义。文理独绝。难应和也。其事
    者。文选宋玉对楚王问云。客有歌于郢中者。
    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
    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
    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数十人。引商引羽杂
    以流征。属而和不过数人。是其曲弥高。和
    弥寡也。苟非绝言像之表下。若绝言像之人。
    则无所复疑。且非其人。则执文多滞。谓言般
    若是智。不得无知也。言谓文言。像谓象辞也。
    意谓若以缘求智之章下。叹前答中善巧
    也。婉转谓回曲皆尽也。无所间然。谓无有间
    阻不通处也。但暗者难可顿晓下。叙问意也
    方言云。晓明也。余疑如后问也。想纵容之
    暇复能粗为释之者。广雅云。纵容举动也。国
    语云。暇闲也。粗略也。然书中纵容字皆单作。
    今此论诸本皆作纵容也。释者。小雅云。释
    解也。字林云渍米。今谓解释问义。如渍米之
    释也
    论序般若之体下 第二正致问也。文中有
    二。前通问。后别问。今初。通之中。先牒前文。
    然后作问也。夫圣心冥寂下。正作问也。谓冥
    然寂然。理之至极。与空无同也。不疾而疾
    不徐而徐者。谓至人神变宽急也。不疾而疾。
    则无定疾。不徐而徐。则无定徐也。此语出庄
    子。庄子外篇天道章云。桓公读书于堂上。轮
    扁?勐钟谔孟隆J痛吩涠?衔驶腹?弧8椅?br> 公之所读者何言。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
    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公之所读者。古人
    之糟粕而已矣。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
    议。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之
    事观之。?勐中煸蚋识?还碳病T蚩喽?蝗搿?br> 不徐不疾。得于手应于心口不能言也。而有
    数存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
    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勐止?br> 人与其不可传者死矣。然则公之所读者。古
    人之糟粕已矣。是以知不废寂下。明动静不
    二也。运物成功者。运转众生。令向善道。功业
    成也。虽处有名之中而远与无名同者。老子
    云。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意云有
    名是有也。无名是无也。圣人虽在有而同无
    也。斯理之玄固常所弥昧者。尔雅云。固久
    也。弥益也。昧冥也。此理玄妙。常来久所昧
    处。非但于今论方始生疑也。但今谈者下。第
    二别问也。总有三问。第一问智体是有知是
    无知。第二问照境有相无相。第三问境智相
    对有是无是。有当无当。今初。言谈者。自谓
    也。所疑于高论。谓疑于肇法师之论耳。欲求
    圣心之异者。为有知邪为无知耶。为谓穷灵
    极数妙尽冥符耶者。此是有知也。为当穷般
    若之灵照。极圣智之心数。妙能尽知冥符法
    性耶。为将心体自然灵怕独感耶者。为当般
    若之体自然无知。精灵恬泊。不与众生相感
    应耶。然则寂照之名故是定慧之体者。虽无
    所不知。以慧为体。故是知也。而言定者。定心
    知法。名为定慧耳。此言定慧为体。犹是十大
    地中心数定也。慧以为般若体耳。十心数者。
    所谓想欲触慧念思解脱境定受也。则群数
    之应固以几乎息矣者。若自然寂泊无所感
    应。此则无知。固者。易注云。固牢也。几者。此
    字凡有三音。一者机音。二者纪音。三者祈音。
    易云。知几其神乎。又云几者动之微。此是机
    音也。如人几岁。此是纪音。今云几者是祈音
    也。论语云。不几乎一言而可以兴邦。此是
    纪音也。左传注云。几近也。郭象注庄子云。
    几尽也。夫心数既玄下。覆前句也。圣人心数
    既玄。何谓更有其照。照谓慧也。略不言定。具
    足应言心数既玄。何得孤运定慧。以定慧为
    体乎。神淳化表下。覆后句也。圣人既心神
    恬泊淳和。在世间之表。何得复有慧明独存。
    不与众生相应会乎。当有深证者。应当有别
    深证悟。更为我辨之。广雅云。辨别也。疑者
    当以下。第二问照境有相无相也。文中有二。
    前明睹变之知应是有。后明睹变之知异无
    相。睹变之知若是有。何得言无知。睹变之
    知异无相。当知必是有也。抚会者。抚化众生。
    与缘契会也。应机者。应接机缘也。睹变者。睹
    见变动也。而论旨云本无惑取者。汝论但云
    无有惑取之知。不可以知名之。而未言所以
    不惑取之意者也。谓宜先定圣人下。第二明
    睹变之知异无相也。为当见空为当见有耶。
    见无相即是见空。见变动即是见有。而言惑
    者。兼见有也。若睹其变下。若见变动。即是有
    相非无相也。若唯照无相下。若俱见空。则
    不见有众生可抚接教化也。无会可抚而有
    抚会之功下。既无会可抚。何言圣人有抚会
    之功耶。幸复诲之者。幸复示诲。诲教也。论云
    无当则物无不当下。第三明境智相对有是
    无是有当无当也。先牒。后难。今初牒也。夫
    无当下。正难也。无当而物无不当。乃是当
    无。故云至当。无是而物无不是。乃是是无。故
    云真是。斯则有是有当。何谓无是无当乎。若
    谓至当非常当下。若言当无为至当。非谓当
    有是常当。是无为真是。非谓是有之常是
    者。理固应然。常是常当是惑。至当真是是悟。
    此两义本别。不须论也。汝论本意亦不谓至
    当非常当为非当。真是非常是为非是也。以
    祛其惑者。祛遣也
    论至下 第三总结也。详省者。详审省察也。
    亦好相领得者。得汝意也。但标位似各有本
    者。远法师以法性为宗本。谓性空非法性。肇
    法师以性空为真谛。与远法师不同也。顷兼
    以班诸有怀者。班者班赋也。出尔雅。案赋
    分布也。有怀谓有怀抱悟解人也。屡有击其
    节者。谓多有击难要节之人也。而恨不得与
    斯人同时者。叹讶肇法师云。能恨不得同
    时也。彼时诸人。知是肇法师所作。而云尔者。
    借古事以美之。故云然也。史记云。蜀人扬得
    意为狗监侍上。上读子虚赋而美之曰。独
    不与此人同时哉。得意曰。臣邑中司马相如。
    言为此赋。上惊乃召问相如。相如曰有是。然
    此乃诸侯之事。未足观。请为天子游猎赋。赋
    成奏之。天子大悦。今言诸人之美肇论。如汉
    武帝之子虚赋。故叹不同时也
      答刘隐士书
    论有三章。此下第三肇法师释答也
    不面在昔伫想用劳下 答书亦有三章。第
    一叙暄凉。第二正答。第三总结。今初。叙暄凉
    中。乃有两书。前略后广。所以然者。古人作书
    皆有重复。前略后广。时使然也。今言不面
    在昔者。此是古维摩经中语。彼经云。维摩诘
    语文殊师利言。不面在昔辱来相见。意言昔
    来未曾对面也。既未曾对面。故伫想用劳。伫
    待也。用以也。披寻反覆欣若暂对。寻来书及
    问。欣喜如暂对面也。凉风届节下。尔雅云。凉
    风北风也。今谓以方言之。是谓北风。以时言
    之。是谓秋风也。届至也。佳者好也
    服像虽殊妙期不二下 广书也。一道一俗。
    故云服像殊也。身虽有殊。心期不别也。有本
    单作其字也。江山虽缅理契则邻者。一南一
    北。故云江山缅。缅远也。处虽缅远。契理相
    近也。契谓木契。喻理合也。所以望途致想
    虚襟有寄者。为心期不二理契相邻。故望途
    路。常寄怀抱。在于刘公也。君既遂嘉?之
    志标越俗之美者。易有?卦。?有嘉?肥
    ?。今言嘉?。嘉者善也。?者隐也。字林
    云。?者迁逃也。刘公本有隐心。今得遂志。
    超越俗人。故称为美。独恬事外欢足方寸者。
    恬静也。谓真居山在人事之外。心中欢悦。
    方寸是心也。每一言集何尝不远者。每有聚
    集言论。皆深远也。古贤诫子书云。昔侍座
    于先帝时。有三长史。俱来会座。帝谓之曰。为
    官长者。当清当慎当勤。此三者。何患不治乎。
    及去。帝谓余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
    先唱为本。对曰。慎乃为本。夫清不必有慎慎
    无不清。犹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也。帝
    曰。卿举比来慎者为谁。乃举数人。帝曰。卿所
    举人。亦各其慎。然天下至慎其唯阮嗣宗。每
    与之言。言及悬远。未尝臧否人物。今用此
    事也。喻林下雅咏高致悠然者。晋朝嵇康。
    阮藉。阮咸。山涛。王戎。向秀。刘灵等七人。在
    于山阳竹林俱隐。不事王侯。高尚其志。今谓
    刘公如此也。清散未期厚自保爱者。清闲散
    适无有期限。愿自保养爱护也。愿彼山僧无
    恙道俗通佳者。于时远法师在山。徒众七百。
    今言此众也。尔雅云。恙忧也。风俗通。恙病
    也。易传云。上古患恙虫食其心。凡相问曰。无
    恙乎。道即僧众。俗谓俗人。于时有雁门周续
    之豫章雷次宗南阳宗炳及刘公等。同在山
    隐。今谓此诸俗人也。承远法师胜常以为欣
    慰者。肇法师年少。远法师老宿。南北乖隔。二
    国不同。未曾相见。而遥相钦敬。故承胜常而
    欣喜为慰也。虽未清承然服膺高轨者。远法
    师是安法师弟子。名高一代。高僧传云。庐山
    释慧远。承习有宗。天下学士。皆取折中。今肇
    法师。亦遥挹也。虽未曾清耳禀承。然亦服膺
    远法师高轨。服膺谓以胸臆服地禀受也。高
    轨谓高行也。企伫之勤为日久矣者。企望伫
    待已久也。公以过顺之年下。叹远法师德也。
    以六十已上老年。神气湛然益严也。养徒幽
    岩抱一冲谷者。养徒众在幽山中也。抱一者。
    怀道也。老子云。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又云。
    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今借此语为用也。遐迩仰咏者。遐远。迩近
    也。何美如之者。无美可比也。每亦翘想一隅
    悬庇霄岸者。云我每向东南隅。翘心想望远
    法师也。远法师。道德高远。欲似云霄之岸
    也。亦如云霄。如涯岸也。亦可直指东南云霄
    之涯岸也。而云庇者。尔雅云。庇荫也。无由写
    敬致慨良深者。无因由至彼申写敬仰。良深
    慨叹。良信也。君清对终日下。谓刘公常对远
    法师。多欢赏也。此大众者。京师什法师徒众
    也。于时翻译徒众。凡有三千耳。如宜者。如常
    休宜也。秦主道性自然者。此是后秦主姚兴
    也。今叹姚兴之道德耳。然道德两字。道经云。
    要人多式之。不时精辨。释名云。道导也。所
    以通导万物。说文。德得也。外得于人。内得
    于已。今谓理之自然为道。人能行即为德。
    何以明之。老子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
    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
    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又云。道可道非
    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谓道也。又云。生而不
    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又云。上
    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是谓德也。今先叹秦王道性。然后叹其有德
    耳。司马彪云。性者人之本。蔡邕劝学云。性者
    心之本也。天机者。机心也。庄子云。其嗜欲
    深者天机浅。今言秦王天机深。故超迈凡俗
    也。城堑三宝下。叹其德也。与三宝作城堑。以
    弘道为事务也。由使异国胜僧远方而至者。
    由秦王有德故。异国胜僧等。方从远国来也。
    灵鹫之风萃乎兹土者。佛在灵鹫山说法。今
    谓此风萃集于此也。领公远举下。当时有僧。
    姓支。名法领。往西域归。华严等诸大乘经。
    今言其远向异国得方等经。与千载下为津
    梁。梁谓桥梁也。请大乘禅师一人者。佛驮
    跋陀罗也。此人博学。善解华严。而以禅观
    为行。于时慧观慧严等向西域。于彼请一大
    德东归。彼土大德平章。非佛驮跋陀罗不
    可。遂共来此。正当什法师来。时至长安。然其
    意气高迈。禅观深远。谓什法师曰。观君所译。
    未出人意。因何乃得高名。什法师曰。由吾老
    朽为众所推。何必德称美谈也。复缘向门徒
    说云。吾见本国。五舶发来。人或漏泄此语。僧
    [契-大+石]等以为显异惑众。集僧摈之。禅师曰。吾
    身若浮萍。去留甚易。但怀抱未申。以为恨
    耳。于是出蓝田关。南至荆州。庐山远法师遣
    人迎之。屈入山翻译禅经。从其禀受禅法。
    乃作解摈书送长安。解其摈事。以为说在同
    意。非为异人。不是显异惑众。其复遂下宋都。
    译华严经。今之华严是也。今言其未摈时事
    耳。三藏法师一人者。弗若多罗也。高僧传云。
    弗若多罗。出十诵律。三分获二。而多罗卒。昙
    摩流支续译。言三藏者。是多罗未卒时事也。
    又此是昙摩流支。何以明之。以文言本末精
    悉。则是译律已了。故知然也。又此是佛陀耶
    舍译四分律。何以明之。佛陀耶舍至长安。秦
    王请其译四分律。然耶舍曰。无本。但诵文而
    已。始欲遣人书出。秦王疑其遗忘。乃遣耶
    舍诵户籍药方数万言。明日覆之。不遗一字。
    遂请诵出律本。令人书之。然后翻译也。?称?br> 沙师一人者。昙摩掘多也。道标师舍利弗
    阿?酬悸坌蛟啤:胧季拍辍j寄?蚨唷j寄σ?br> 舍等。命书梵文。至十年寻应合出。但以彼此
    不相领悟。恐未尽善。至十六年渐闲秦语。令
    自宣译。然后笔受。什法师。是弘始十一年
    卒。今作答书。是什法师在世之事。正言
    出未言翻译。明知是弘始九年事也。什法师
    于大石寺下。言上诸人共什法师出新经也。
    法藏渊旷下。渊深旷大。谓经论日多。故云异
    闻也。夙夜匪懈者。毛诗云。夙夜匪懈。以事一
    人。一人谓天子也。匪不也。懈怠也。邕邕肃肃
    者。邕邕和也。然邕字与壅字义同。是和。书
    云致之壅熙。亦是和义。尔雅作邕字也。肃
    谓齐整也。本末精悉若睹初制者。律本具足。
    欲似佛初制。时问中事发言奇新者。时时问
    其事。言语奇异也。猥参嘉运者。猥众也。众多
    也。谓数参预善事耳。自不睹释迦只桓之集
    下。自谓独自也。独不见只桓盛集为恨。余无
    所恨也。字林云。自从也。而慨不得与清胜君
    子同其法集者。谓不得与刘公同此集为恨
    耳。生上人顷在此下。竺道生也。数年谓过
    三年已上也。言话者。禹迈反。毛诗云。其维哲
    人告之话言。古训云。话言古之善言也。说
    文云。会合善言也。谓生法师语话之间。常称
    叹刘公也。中途还南君得与相见者。中途归
    南。故君得相见也。未更近问惘悒者。近更
    不得书问。惘惘悒悒也。威道人至得君念佛
    三昧咏下。似是刘公寄附也。远法师作念佛
    三昧咏及序。刘公等皆和。今言其事也。捡远
    法师集。此但有三昧咏序。无三昧咏及和。收
    集不谨也。序云。夫称三昧者何。思专想寂之
    谓。思专则志一不挠。想寂则气虚神朗。气虚
    则智恬其照。神朗则幽无不彻。斯二乃是自
    然之玄符。会一而致用也。此作兴寄既高者。
    兴谓与喻。寄谓寄意。子夏诗序云。诗有六
    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
    六曰颂。今言兴即兴也。寄即比也。有本作奥
    奇非也。辞致清婉者。辞章情雅理致婉媚
    也。能文之士率称其美者。解文人皆称善也
    可谓游涉圣门扣玄之唱者。此念佛三昧咏。
    可谓游涉圣人门户。扣击玄旨之妙唱也。因
    来何少者。怪因行附来者少耳。什法师以午
    年出维摩经者。弘始八年属午也。条记诚言
    者。记诚信之言也。义承有本者。谓承什法
    师也。来问婉切难为郢人者。婉曲切要难酬
    答也。郢人者。庄子杂篇徐无鬼章云。庄子送
    葬。至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以垩墁
    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壑?=呈?烁?煞?br> 而?壑?>≯讯?遣簧恕[?肆⒉皇?荨K?br> 无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
    石云。臣尝能?壑?H怀贾室阉谰靡印W苑?br> 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矣。郭象
    注云。非夫不动之质忘言之对。则虽有至言
    妙?邸6?匏?≈?=裎搅豕??省J峦?呈??br> 肇公之答。事同郢人。问能而答难也。贫道思
    不关微兼拙于笔语者。思虑不关涉于幽微。
    笔语复非巧妙。小雅云。关达也。微无也。且至
    趣无言下。至理不可说。即不二法门也。如什
    法师共佛陀耶舍。在秦王座。秦王问实相义。
    二人相视竟无所答也。云云不已者。云言也。
    已止也。虽复多言。无所论辨也。聊以狂言
    者。妄言也
    疏云称圣心者冥寂理极同无下 第二章
    正答问也。文亦有二。前通答。后别答。今初
    也。以此为怀自可忘言内得下。理既深玄。忘
    言心内自得。所不论耳。复何足以人情之所
    异下。何足何得也。据孝经何足犹何能也。人
    情浅近。至理深远。何得以近情而求远理耶
    疏云谈者谓穷灵极数妙尽冥符下 第二
    别答前三问。即为三章。今答第一智体有知
    无知问也。文中有四。第一正答问。第二辨
    圣心。第三斥谓情。第四诘谬计。虽有四章。通
    是答问。今初牒其前言也。意谓妙尽冥符不
    可以定慧为名者。妙尽冥符。此是般若之心。
    一相不二。何得言其中有定慧二名耶。灵泊
    独感不可称群数以息者。此是般若之心。无
    不鉴照。何得言不应群数耶。两言虽殊妙
    用常一者。妙尽冥符为一言。灵泊独感为一
    言。一是动也。一是静也。于我见迹则动静有
    异。于圣本心则动静不二也
    何者夫至人玄心默照下 第二辨圣心也。
    辨圣心即以释前答也。文中有二。前离辨
    圣心离释两意。后合辨圣心合释两意。今先
    辨圣心。然后释妙尽冥符不可以定慧为名
    也。玄心谓心合玄理也。默照谓潜照幽微也。
    理极同无。谓见空无之理。即与无同。无同
    故为极也。既曰为同同无不极者。既与无同。
    即是极智。无有不极之义也。何有同无之极
    而有定慧之名者。既与虚无理同。名之为极。
    何得于此极智。更有定慧两名耶。定慧之名
    非同外之称耶者。言此两名是同无极智外
    名。不关极智体也。若称生同内有称非同者。
    若定慧二名生于同无极智之内者。有此二
    名。则非同无之智矣。若称生同外称非我也。
    若定慧两名生于同无智外。此之二名不关
    于智。我谓智也。又圣心虚微妙绝常境下。释
    前虚泊独感不可称群数已息也。虚微谓虚
    无微妙也。常境谓常人境界。圣心不同。故云
    妙绝也。感无不应会无不通者。有感皆应。故
    无不应。有会必通。故无不通也。冥机潜运
    其用不勤者。冥机谓神心。神心潜用。不勤劳
    也。毛长诗传云。勤劳也。尔雅云。勤病也。何
    为而息者。应化不息也
    且夫心之有也下 第二合辨圣心合释两意
    也。而其心之有者。凡论心之所以为有者。以
    其谓法而有故名心有耳。有自不有故圣心
    不有有者。有法当体。自非是有。故圣心不
    以有为有耳。不有有故有无有者。不以有法
    为有。故知有非是有也。无有故则无无者。
    法既非有。亦非是无也。无无故圣心不有不
    无者。前言无有。此言无无。法体既其无有无
    无。所以圣心不有不无耳。不有不无其神乃
    虚者。圣心不有不无。乃为虚妙。何者夫有
    也无也心之影响也下。覆疏释前圣心不有
    不无也。圣心非有。妄谓为有。圣心非无。妄谓
    为无。有无之于圣心。如影响之于形声。非真
    本也。言也像也影响之所攀缘者。攀缘影响
    之有无。故有言象。非谓影响之有无于言象。
    文语到说。故云尔也。何者。缘心谓有故言有。
    谓无故言无。缘此有有无之心。故有有无之
    言彖耳。言象。谓易云。文言象词。以喻说有
    说无之言。象有象无也。喻如说有。是块然
    之有。说无。是豁尔之无。块然是物块。豁尔是
    虚空。此皆象也。即此象上有有无之言耳。有
    无既废下。圣心非有非无。故云既废。不得妄
    谓为有为无。故云心无影响也。影响既沦则
    言像莫测者。圣心既非有非无。则不可言有
    言无。象有象无。言象所不能测得圣心也。言
    像莫测则道绝群方者。易言方以类聚物以
    群分。今谓圣心不可言有言无。则与群方诸
    类永绝也。道绝群方故能穷尽极数者。以
    与群方永绝。故穷尽灵智。究极心数也。穷灵
    极数乃曰妙尽者。以穷极故。能无所不知。无
    所不鉴。故云妙尽也。妙尽之道本乎无寄者。
    既云妙尽。即是般若。既云般若。何有寄着耶。
    无寄在乎冥寂者。既云无寄。所以冥然寂然
    也。冥寂故虚以谓之者。既云冥寂。则无有名
    字。而云般若者。虚假为名也。妙尽在乎极数
    者。既云妙尽。必穷心数也。极数故数以应
    之者。虽云极数。能以数应。如经中说变化云
    为无所不作也。数以应之故动与事会者。以
    心数应物。有感必临。无不契会也。虚以谓之
    故道超名外者。假立名字。所以超名字之外
    也。道超名外因谓之无者。以圣心超名字之
    外。莫知何名。故名无心耳。动与事会因谓之
    有者。以圣心应物。故名有心耳。谓之有者应
    夫谓有下。谓圣心谓为有者。应彼谓有之
    人。强谓为有。圣心不然也。故经曰圣智无知
    下。引经为证。此是大品经之大意。无的文也。
    又是思益经意。彼经云。我得涅??时。唯得
    诸法毕竟空性。以无所得故得。以无所知故
    知也。此言无相寂灭之道者。此经云无相之
    道也。又释此无知无为之言。言无相之道也。
    有本云。此无言无相寂灭之道。谓此无知无
    为。是无言无相之道耳。岂曰有而为有下。
    岂曰者。言不如此也。言有未必为有。言无未
    为无。动静亦然耳
    而今之谈者多即言以定旨下 第三斥谓情
    也。今之谈者。谓多时讲论之人。亦可指刘公
    也。多即言以定旨。谓执文取定也。寻大方
    而征隅怀前识以标玄者。老子云。大方无隅。
    又云。前识者道之华。以标玄也。而言前识。
    今言至理大方无隅。何以征责其隅。前识非
    玄。何以怀前识以标玄也。而言前识者。河上
    注云。不知而言知。为前识也。存所存以必当
    者。存彼所存之法。以为必当理也。所存者。
    谓圣人有心也。是以闻圣有知谓之有心下。
    闻知定谓知。故谓知为有。闻无定谓无。故谓
    无为空也。有无之境边见所存下。有无二边。
    名为边见。边见之人。存此有无。此有无二见。
    不是中正不二之道也。何者万物虽殊然性
    本常一者。一谓无相空也。不可而物然非不
    物者。不可为有物。然后非无物也。可物于物
    则名相异陈下。有本直云可物。则名相异陈。
    理亦无爽。望不句例。则可物于物本是也。
    以物为物。故云可物于物。不以物为物。故云
    不物于物。名相为陈谓有也。物而即真谓空
    也。是以圣人不物于物下。不以物为有物。不
    以物为无物也。非有所以不取非无所以不
    舍者。杜预注春秋云。舍置也。非有故不可取。
    非无故不应舍也。不舍故妙存即真下。尔雅
    云。靡无也。以不可舍故。即是真空。以不可取
    故。无因有名相也。故经曰般若于诸法无取
    无舍下。大品经也。此攀缘之外下。此是思虑
    之外至理。故不可以有无诘责也
    请诘夫陈有无者下 第四诘谬计也。诘责
    谬计圣心为有之人也。夫智之生也极于相
    内者。此言凡智也。世谛有相。故凡智有知。凡
    智之生起。于有相之内。不过此也。法本无相
    圣智何知者。此言圣智也。圣智见真谛。真
    谛无相。故圣智无知也。世称无知者下。世间
    凡言无知者。是木石等法也。灵鉴幽烛形于
    未兆者。此是圣智也。圣智灵鉴。照见幽微。未
    形之事已见也。形者现也。于者于也。兆谓卦
    兆也道无隐机宁曰无知者。无有隐机之道。
    而不知也。机者微小也。以灵鉴幽烛及道无
    隐机而义。宁可言无知乎。亦可灵鉴幽烛为
    一义。形于未兆为一义。道无隐机为一义也。
    且无知生于无知无无知也者。无知者。谓无
    所知也。以无所知故云无知。此无知之名。生
    于无识也。知者圣智也。圣智无彼无知。故云
    无知无无知也。无有智也谓之非有下。无
    有故言非有。无无故言非无也。所也虚不失
    照下。虚是无也。照谓有也。虚而照。无即有
    也。照而虚。有则无也。泊然永寂靡执靡拘
    者。泊然谓恬泊也。拘谓拘执也。言寂灭故不
    可执也。孰能动之令有下。谁能起动令其有。
    安静令其无耶。故经曰真般若者非有非无
    下。大品经意也。何则言其非有者下。其谓圣
    心也。言圣心非有者。非是有相之有耳。但言
    非有。不得遂是无。故云非谓是非有。非有是
    定无也。言圣心非无者。非是无物之无耳。但
    言非无。不得遂是有。故云非谓是非无。非
    无是定有也。如东西中三处相望。言中非东。
    不言即是西也。言中非西。不言即是东也。准
    前作语。应云言其非东者。言其非是东。非谓
    是非非东。东是定西也。言其非西者。言其
    非是西。非谓是非西。非西是定东也。问曰。言
    其非有者。可言非是有。何得非非有。言其
    非无者。言其非是无。何得非非无。以非有非
    无是中故也。东西中亦准于此。言其非东者。
    言其非是东。何得非非东。言其非西者。言其
    非是西。何得非非西。以非东非西是中故也。
    答。若非有非无是中。何劳别用中名乎。东西
    中亦尔也。又非东未必即是非东。南北亦非
    东也。非西直非西未必即是非西。南北亦
    非西也。以非东非西。形非有非无。则可知矣。
    非有非非有下。覆疏前语耳。是以须菩提终
    日说般若下。大品经文也。彼经云。诸天子闻
    须菩提说般若。天子云。诸夜叉语言尚可解。
    须菩提所说不可解。须菩提言。诸天子不解
    不知耶。我无所说也。此绝言之道下。此谓般
    若绝言语道不知。何以传之也。而言知何以
    传者。不知所传也。如古诗云。枯桑知天风
    海水知天寒。言不知也。枯桑无叶。所以不知
    天风。海水不冻。所以不知天寒。知乃是不知
    耳。庶参玄君子下。庶望也。尔雅云。庶几尚
    也。尚谓冀尚。冀尚亦望之别名也。谓刘公既
    参契玄理之耳
    又云宜先定圣心所以应会之道下 第二答
    前第二境智有相无相问也。前第二问中文
    有两段。前明睹变之知应是有。后明睹变之
    知异无相。今先答后问。然后答前问也。谈者
    似谓无相与变下。谈者即刘公也。言不一者。
    谓异也。睹变则异乎无相下。明不一之所以
    也。谓见变动即是有相非无相也。见无相则
    无所见。不能抚接应会也。然则即真之义或
    有滞也者。若然则滞经中色即是空之义。色
    即是空故。名为真耳。经云色不异空空不异
    色下。大品经习应品文也。若如来旨下。若如
    所难来意。则色空别也。前心见色。后心见空
    也。若一心见色下。出其过也。一心见色。则唯
    是色而不见空。何谓即空。下句反此也。然则
    空色两陈莫定其本者。空色各别。故曰两陈。
    既其各别。莫知经中相即之本意也。又云空
    色两陈。不知色为空本。空为色本也。是以经
    云非色者。释经本意。如下说也。诚以非色
    于色不非色于非色者。诚信也。信将非色之
    言非于色耳。不是非于非色也。若非色于非
    色下。却难也。若经云非色于非色者。则是说
    太虚非色为非色耳。此欲明何理耶。太虚非
    色。凡人共知。此非真理。岂经中所明非色之
    本意也。若以非色于色下。辨经之本意也。
    若经言非色非于色者。明知色不异于非色
    耳。故知变即无相下。变即有也。无相无也。
    色既即空。有即无也。群情不同故教迹有异
    者。人心各别。故圣教不同。说有说空。言有异
    也。考之玄籍本之圣意者。楚词注云。考校
    也。尔雅云。考成也。玄籍谓经也。本谓本尽
    也圣意。谓至人无心也。岂复真伪殊心空有
    异照耶者。寻经意则真伪不殊心。空有不异
    照。真谓真谛。伪谓俗谛。空有亦真俗也。是以
    照无相下。既空有不异。故照无仍照有。所以
    不失抚会之功。见有仍见无。所以不乖无相
    之旨也。造有不异无下。覆疏上意也。广雅云。
    造诣也。小雅云。造适也。未尝不有下。未尝未
    曾也。未曾不见有。此有犹是无。未曾不见无。
    此无犹是有耳。故曰不动等觉而建立诸法
    者。此是旧大品放光经语耳。今经云实际也。
    实际是平等正觉所知之法也。故名实际为
    等觉耳。亦可言觉谓般若实际般若等。故
    诏实际为等觉。如涅??云。十二因缘名为智
    慧。经云如胡瓜名为热病。何者。胡瓜虽
    非热病。能生执病。故名热病。因缘虽非智慧。
    能证智慧。故名智慧。今亦如是。实际非是
    觉。与觉相似。故名等觉耳。以此而推寂用何
    妨者。何得谓异耶。如之何谓睹变之知异无
    相之照乎者。伤刘公言异也。之是语助。不计
    义也。直言如何将睹变之知异无相也。亦可
    云如之何者。言无如之何也。无如之何犹是
    无奈何也。汝言睹变之知异无相。则奈汝何

    恐谈者脱谓空有两心下 第二答第二问
    中。前问睹变之知应是有也。即接前变之余
    势。因以答之。恐汝谓两心有异。故言睹变
    之知是有非无耳。若能舍己心于封内下。己
    心于封执之内无着。故云舍也。玄机谓至理
    也。求至理于事相之外也。齐万有于一虚者。
    庄子有齐物篇。今借此意也。知万有同一虚
    无耳。晓至虚之非无者。庄子云。至虚极守静
    笃。今借此语。名至理也。至理虚无。是即色之
    无。非断无也。当言至人终日应会下。知有
    即无。虽有何妨。故云应会无所不为也。与物
    移推。谓进退同世间也。乘运抚化。谓乘机运
    抚万化也。未始为。谓未曾有为也。圣心若
    此何有可取者。答前未释所以不取之理也。
    此何所有所取而复须释耶。有本云。何有何
    取。言不可取也
    又云无是乃所以为真是下 第三答前第三
    境智相对。有是无是有当无当也。亦可如来
    言耳者。亦可如汝来问之言。但未必然也。若
    能无心于为是而是于无是者。无心以是为
    是。而以无是为真是。此则言有真是。亦无
    爽也。当亦然也。则终日是不乖于无是者。无
    必为是。虽是而无。是当亦然也。据此言之。故
    前云亦可如来言耳。但恐有是于无是下。恐
    以有是为定是。有当为定当。则不可矣。所以
    为患者。以此为病耳。何者若真是可是下。释
    所以为患也。则名相以形美恶是生者。有真
    不真。有可不可。则有美恶二名起。故有美恶
    两心生。大为过患矣。生生奔竞孰与止之者。
    生而复生。奔起交竞不息。谁能与其止遏也。
    是以圣人空洞其怀者。字林云。洞字动音。疾
    流貌也。今谓洞彻空虚怀抱不分别也。居动
    用之域而止无为之境下。身在动用之地。心
    在无为之界。迹在可名之内。本在绝言之所
    也。寂寥虚旷莫可以形名下。老子云。寂兮
    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释名云。无声
    曰寂。无色曰寥。旷也。莫无也。今谓至人如
    此耳。而曰真是可是下。非刘公也。既其如此。
    何有真是可为是。至当可为当乎。喻晓也。雅
    正也。旨意也。恐是当之生下。恐真是至当之
    名生。人谓如此耳。物者人也。彼自不然何足
    以然耶者。彼谓圣心也。圣心不如此。何得言
    如此耶
    夫言迹之兴异涂之所由生也下 第三总结
    也。其前书末云。远法师亦好相领得。标位似
    各有本。或当不必理尽同也。又云。诸人属
    有击节者。今结意明不同击节所以也。言迹
    者。庄子外篇天运章云。老聃谓孔丘曰。夫六
    经先王之陈迹。岂其所以迹哉。今子之所言
    犹迹也。夫迹履之出。而迹岂履哉。此谓言
    之于心。犹迹之于履也。言者所喻也。迹者
    能喻也。又即以言为迹。故云言迹耳。凡有言
    有迹。异见从此而生也。而言有所不言下。言
    但言所可言。所不可言者。言不能说也。迹但
    迹所可迹。所不可迹者。迹不能迹也。是以
    善言言者下。善以言言于心者。言所不言之
    处耳。善以迹迹于履者。迹所不迹之处耳。
    至理虚玄拟心已差况乃有言者。理本绝心。
    心拟已失。何况以言言得理耶。明我所解者。
    不可以言寻也。恐所示转远者。所指示更远
    也。即如问书已远于论。若更有问答更远
    矣。庶通心君子下。谓刘公心悟玄理。故曰通
    心耳。于文外相求。不可执文致难也。而言君
    子者。白虎通云。可为人君。能子万人。故云君
    子。今谓大人可为君长。故名君子。子者男子
    之通称也。如刺史为使君。帝王使人与百姓
    为君子。即君长之义也。若以子万人为君子。
    则是一人之号。非余人所当耳

    肇论疏卷中

     (东南院本记云)
     保安元年十一月十一日。于太宰府点了。
     疏本草书。仍有不定。后者正之云云
     令同法写点之。□移点敷[?夕]。重以正本。可
     ??合而已。如本记云。觉树僧都御点也。尤
     可沈思(云云)
                   沙门圣然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