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藏经阁!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藏 > 诸宗部三 >
  • 止观辅行传弘决卷第十之一

    初释见境中。先总释。次开章别释。初言
    诸者。自解云非一者众也。所起虽多不
    出一百四十。起不当理名之为见。又解知
    下重释见字。于一百四十中。各起一见皆
    推理不当。故名为邪。夫听学等者。辩失
    非见。听学之人自谓有凭。义之如生。斥修
    观者名为无证。义之如死。庄子云。有说则
    可。无说则死。夫习禅下明习观者内观观
    理。自谓情通以为妙悟。斥学问者名为
    守株。彼言情者所谓情性非谓妄情。言守
    株者。如宋有耕者。于野有兔触株而死。
    后遂废耕恒守此株。冀复有兔。旁人喻之
    逾不肯止。故俗相传以执迷者谓之守株。
    此之二人本是信法二种根性。以不晓通
    意而互相非。复未成见。故判被破及能破
    者。并非见发故各有滞。今乃评之谓为俱
    失。若见解去。略示见发。问之与答并无穷
    尽。初是问无穷也。若解释下是答无穷也。言
    曲射者喻发问无穷。书云。如羿善射。尧九
    年洪水。七日并出。羿射落其六。此亦书家过
    分之说。又云。如养由基善射。去树叶百步
    射之百中。与楚襄王出猎见群猿?树。王
    命左右射之。群猿腾跃更甚。王命由基射
    之。猿乃抱树长啼。见解是禅所发见。名字
    是闻所发见。具此二故。故不同前学问坐
    禅无见之辈。是故问他如曲射绕鸟。随文
    语便且举一边。具足应云如曲射以绕禽
    兽使飞禽走兽无不失路。以此发见谙名
    之人。能破习禅无见之人。如令飞者失路。
    能破学问无见之人。如令走者失路。一百
    四十一一皆然。绰者。郭璞云。宽裕也。诗云。
    绰绰有裕。如射太虚喻答无穷尽。此即
    辩异无见之人。坐禅学问之人并由学成。
    不同发见从定而生。此见下明所因不同。
    例如下举例。信行如因闻。法行如因禅。闻
    思准知。聪辩问答者。发见之人善能问答
    全似四辩。有如妙达者。所有破会如达妙
    理。此二属见不关辩悟。南方习禅者寡等
    者下。正辩非。旧陈齐地隔指陈为南。此
    约处辩发见之人多少有无。言真道者。因
    禅发见者滥也。言陀罗尼者因闻发见者
    滥也。?于知人等者。彼无识辈为?于知
    人。判发见者以着高位。乃至谓为无生佛
    地。或复不信判为鬼狂。二判俱非。今言下
    判结非狂非圣。从夫鬼着下释非狂非圣。
    见属慧性故云见慧。通论下正明见境来
    意中。言两义则多者。禅已发见及禅见俱
    发。此两则多。若先发见后方发禅。此义则
    少。不是全无故但云少。今此文意不论前
    后。是见皆观兼辩不同。故云多少。例如诸
    禅下例释禅见前后不同。所言诸禅通发等
    者。通举欲色无色。即六地九地发者。如前
    两义。未到亦有发无漏义。但不及依禅发
    多。是故云少。故将此例见已发禅。六地者。
    四禅中间欲定。九地者。于前六上更加三
    空。此依成论以判。非今文意。若准?酬荚?br> 取未到而除欲定。应云六地九地通发无
    漏。而未到发少。余地则多。然此引例稍似未
    齐。若云禅与无漏俱发。及禅后发无漏。此
    两义多。若云得无漏后发禅此义则少。则
    稍似齐。义虽似齐亦是一往。禅与无漏虽
    有先后。亦不全同禅与见发。定有多少前
    后不同。若人下明损益。能自裁整等者。谓
    寻经论遇善知识。皆能自整执见之过。但
    除执性非除见体。见既因禅发禅者寡。得
    禅发见又能自裁。故云难得。养见研心即
    此意也。真法等者。引大论文证难得之人。
    真法证所寻经论。说者证善知识。听众证
    自裁之人。真法说人已自难得。况着见者而
    为听众禀受真法。以邪入正改执研心。
    是名难得。稠林等者曳牵也。亦可作拽。字
    林云。卧引也。生死如稠林。邪画如曲木。由
    不值师又不自整。见心不息难出生死。
    如曲木也。故大论三十八云。心若邪曲难
    得免济。如稠林拽木曲者难出。次开章解
    释中。三人宗计者。一切外人所计不过二
    天三仙。言二天者。谓摩醯首罗天?撑μ臁?br> 亦云韦纽天亦韦糅天。此翻遍胜亦遍闷
    亦遍净。阿含云。是色天。俱舍云。第三禅顶天。
    净影云。处住欲界之极。大论云。遍净天者四
    臂捉贝持轮骑金翅鸟。有大神力而多恚
    害。时人畏威遂加尊事。劫初一人手波海
    水千头二千手。委在法华疏中。疏云。二十四
    手千头少一化生水上。齐中有千叶莲华。
    华中有光如万日俱照。梵王因此华下生。
    生已作是念言。何故空无众生。作是念时
    他方世界众生应生此者。有八天子忽然
    化生。八天子是众生之父母。梵王是八天子
    之父母。韦纽是梵王之父母。远推根本世
    所尊敬。故云世尊。譬喻经云。诸外人计梵
    王生四姓。口生婆罗门臂生刹利。胁生??br> 舍足生首陀。中含云。刹利梵志居士工师。
    名为四姓。长含云。刹利婆罗门居士首陀。事
    业皆同名少异耳。摩醯首罗天者。此云大自
    在色界顶天。三目八臂骑白牛执白拂。有
    大威力能倾覆世界。举世尊之以为化本。
    大论云。大自在天有菩萨居名摩醯首罗。
    华严云。是第十地菩萨。乃至四天王天是初
    地菩萨。当知诸天迹为凡下本是大权。言
    三仙者。第一迦?陈薮朔?仆贰M啡缃鹕??br> 又云。头面俱如金色。因以为名。恐身死往
    自在天问。天令往频陀山取余甘子食可
    延寿。食已于林中化为石如床大。有不
    逮者书偈问石。后为陈那菩萨斥之。其书
    偈石裂等。得五通前后各知八万劫。遍观
    世间谁堪度者。见一婆罗门名修利人间
    游行。问言。汝戏耶。答曰。然。又过二千岁。问。
    能修道不。答。能。因为说三苦。一者内苦谓
    饥渴等。二者外苦谓虎狼等。三者天苦谓风
    雨等。说经有十万偈名僧?衣邸4嗽剖?酢?br> 用二十五谛明因中是果。计一为宗。言
    二十五谛者。一者从冥初生觉。过八万劫
    前冥然不知。但见最初中阴初起。以宿命
    力恒忆想之。名为冥谛。亦云世性。谓世间
    众生由冥初而有。即世间本性也。亦曰自
    然。无所从故从此生觉。亦名为大即是中
    阴识也。次从觉生我心者。此是我慢之我
    非神我也。即第三谛从我心生色声香味
    触。从五尘生五大。谓四大及空。尘细大?
    合尘成大。故云从尘生大。然此大生多少
    不同。从声生空大。从声触生风大。从色
    声触生火大。从色声触味生水大。五尘生
    地大。地大藉尘多故其力最薄。乃至空大藉
    尘少故其力最??。故四轮成世界空轮最
    下。次风次火次水次地。从五大生十一根。
    谓眼等根能觉知故。故名为根名五知根。手
    足口大小遗根能有用故。名五业根。心平等
    根。合十一根。心能遍缘名平等根。若五知根
    各用一大。谓色尘成火大。火大成眼根。眼
    根还见色。空尘成耳根。耳根还闻声。地成
    鼻。水成舌。风成身。亦如是。此二十四谛
    即是我所。皆依神我名为主谛。能所合论
    即二十五。二者优楼僧?壹圃票樵臁5?鄹?br> 火多乃至身根风多。具如金七十论说。此外
    道中有一众首至金地国。头戴火盆铁叶
    其腹。声王论鼓命僧论议。有东天竺僧与
    彼论议。彼立世界是常。僧难云。今必有灭
    以世界坏时世界必灭。故证知今灭。彼云。
    必不灭如金山等。彼王彼时朋彼外道。遂
    令此僧乘驴受辱。王重外道以七十斤金
    遗之。因此造论名金七十。后世亲造七十
    论广破其宗救前僧义。王重前僧复令国
    人广行世亲所造之论。发外道尸及证义者。
    以鞭其骨。彼宗又计自在天有三身。具如
    第三卷引。优楼僧?掖嗽菩萘粝伞F淙酥绮?br> 山谷以造经书。夜则游行说法教化。犹如
    彼鸟故得此名。亦云眼足足有三眼。其共
    自在天论议。彼天面有三目以足比之故
    得其名。其人在佛前八百年出世亦得五
    通。说论亦有十万偈。名卫世师。此云无胜。
    以六谛为宗。一陀骠谛此云主谛。谓五大
    及时方神意。此九为万物所依。故名为主。
    二者求那此云依谛。谓色等五尘一异离合
    数量好丑愚智爱憎苦乐勤堕。此二十一依
    前九法。故名依谛。三者羯磨谛此云作谛。
    谓俯仰屈伸出入去来等。故名为作。四者三
    摩若谛此云总相谛。谓总收万法为一大
    有。故名总谛也。五者?呈?弛写嗽票鹣?br> 谛。谓森罗万像各各不同。故名别相。六者
    摩婆夜谛。谓尘成瓶不相妨碍。于求那中
    计一日三洗再供养火。以为善法。又计恒
    水能灭罪障。故须三洗。又谓火为天口。天
    因此食故云天口。两时烧香苏等。令气
    上天以为供养冀求福灭罪。三者勒沙婆
    此云苦行。未知出时节。以算数为圣法。
    造经亦有十万偈名尼干子。此人断结用
    六障四浊为法。计因中亦有果亦无果。亦
    一亦异为宗。大论中具四计。三如前更加
    若提子。末知出世时节及所造经多少。计
    因中非有果非无果。非一非异为宗。尼干子
    云六障者。如方便心论云。一不见障。二愚
    痴障。三受苦障。四命尽障。五性障。六名言
    障。言四浊者。谓?慢贪谄。又方便心论云
    优楼僧?义?陈匏?啤S氪瞬煌?1寺鄹?br> 有那耶摩计十谛。又约闻思二慧。闻慧有
    八。一天文。二算数。三医方。四咒术及四韦
    陀。是为八。思慧有八。一长寿天。二星宿天。
    三四天王天。乃至他化自在。是为八。苦行即
    是长寿天行。五热炙身等总有六行。一自
    饿。二投渊。三赴火。四自坠。五寂默。六持鸡
    犬等戒。有人云。意谓胜沙门故有苦行。沙
    门袒肩其即裸形。沙门剃头其即拔发。如
    此说者深为不鉴。彼以苦行为宗是苦皆
    行。不论胜彼沙门等也。今言自相胜。以
    见诸师苦未切故。故拔发等。彼未投岩故
    我投岩。见彼三洗故我赴火。见彼五熟故
    我自坠。若准外道元由经说。有一比丘遇
    贼偷衣。有婆罗门见皆效之。裸形乃至自
    坠等。如后说。因此故成外道宗也。又计马
    祀以为常福等。故文殊问经云。杀马四千
    除去五藏。内以七宝施婆罗门。杀人内宝
    亦复如是。又箭射四方若走马极处布宝以
    施婆罗门。若杀尔许地内众生。若烧一切。
    若礼一切树木。若礼一切山神。如是总有
    二十六邪。又外人有计五种为常。一空理
    非无故常。二时非生灭故常。三者方谓十
    方皆有故常。四者微尘以极细故不可分故
    常。五者涅??以无变故常。问。何故不计非
    数缘灭。答。是佛法内义。以小乘中有三无
    为。如是等计不可不识。若不识者自行难
    分。?如虚空及以涅??与佛法计。有何殊
    异。次明入大乘论四宗。作与作者一者。大论
    云。身手足等名之为作。妄计神我能有所
    作。名为作者。若计手等与神我一。是计神
    与作业一也。义同计于色即是我。相与相
    者一等者。相谓身色四大生等四相。相者即
    是神我。此计神我与四相一。分与有分一
    者。分谓手足头等身之少分。有分谓身身
    有手足等分故也。计身即是头手足等。虽
    有前来三种不同。前二?是计身与神一。
    后一?是计于身分与身一耳。若优楼?壹?br> 异。乃至泥中有瓶等。亦复如是。细历四见
    (云云)。?是神与身异。相与分等准前可知。三
    四两句例亦可知。又破四宗论云。僧?壹埔?br> ?呈兰埔臁D岣杉埔灰臁H籼峒品且环且臁?br> 又准破涅??论。有二十师所计不同。各计
    一种而为涅??。此之二论若提所造。准殃
    掘经明立异元由者。佛问文殊。汝闻有
    外道不。过去时有佛名俱留孙。彼佛出时
    无有外道唯一佛乘。佛涅??后有一比丘
    住阿兰若。名曰佛慧。有人施其无价宝衣。
    为猎师所劫夺。将此比丘去至山中。坏
    身裸形悬首系树。有婆罗门见而叹曰。先
    着袈裟而今裸形。必知袈裟非解脱服。因
    此效之自悬裸形。以为真道。此比丘自解
    得身。以赤石涂身。树皮自障结草以拂蚊
    虻。见者复谓着如此衣捉如是拂。是解脱
    道。即便效之。出家外道婆罗门因此而起。
    比丘至暮入水洗疮。以衣覆头取牧牛人
    弊衣缠身。见者复效。一日三洗被发苦行
    外道。因此而生。此比丘洗己身疮复为
    蝇蜂所唼。白土涂疮。见者复效。涂身外道
    从此而起。此比丘然火炙身。见者复效。
    五热炙身外道因此而起。炙身转痛不能
    堪忍。投岩自害。见者复效。投岩外道从此
    而起。乃至九十五种皆是诸婆罗门。效此比
    丘至今未绝。次列七师者。元祖即是迦
    ?陈薜取VЯ鞣忠焖煳??凇=裣攘惺补?br> 所释。次列大经辩异。初言富兰那者。什
    曰。迦叶母姓也。富兰那母字也。计一切法
    犹如虚空不生不灭肇云。其人计一切法
    断灭如空。无有君臣父子忠孝之道。末伽
    梨者。什曰。末伽梨字也。俱赊梨母也。计众
    生罪福无有因缘。肇云。其计众生苦乐不
    由因断。自然而尔。删?夜者。什曰。删?夜
    字也。?陈揠漳敢病<埔???烂掷?偈??br> 然后任运自尽苦际。肇曰。计其道不须求。
    如缕丸转于高山之上。缕尽则止。何假须
    求。阿耆多翅等者。什曰。阿耆多翅舍字也。
    钦婆罗?衣也。非因计因着?衣拔发烟
    熏鼻等。以诸苦行而为道也。肇曰。今身苦
    行后身常乐。迦罗鸠等者。什曰。外道字也。
    其人应物起见。若人问言有其即答有。无
    等皆然。肇曰。迦旃延姓。余是字。计诸法亦
    有亦无。尼干陀等者。若提母也。计罪福苦乐
    尽由前世。要必当偿。今虽行道亦不能
    断。此之六师皆悉裸形。自称一切智人。又
    此四宗六宗并不出于本劫本见。末劫末见
    等六十二句。具如第五中说。比之可知。肇
    曰。尼干是出家外道总名。如佛法中沙门名
    也。此之六师佛未出时。皆道王天竺。至佛
    出世其宗已盛。故云至佛出时。次引大经
    以辩同异中。言出罗什疏等者。什公无
    别净名疏。但有与生肇等诸德注经。今文
    所用义兼生肇。将彼所释以望大经。六人
    名同所计则有三同三异。三异者。谓二四
    五彼此文异。言三同者。谓大经初与什公
    初同。三与六同。六与三同。经中因?王
    障动遍身生疮。又无良医能治身心。有
    六大臣各白王言。若常愁苦愁遂增长。如
    人喜眠眠则滋多。贪淫嗜酒亦复如是。今
    有大师各在某城。为诸弟子说如斯法。
    富兰那说无黑业无黑业报。无有上业及
    以下业。此与注经初文同也。注经云。一切
    诸法犹如虚空。无有业报等。二者末伽梨
    说一切众生身有七分。谓地水火风苦乐寿
    命。如是七法不可毁害。安住不动如须弥
    山。投之利刀亦无伤害。无有害者及以死
    者。故大经文与注经第二异。彼注经第二
    云。苦乐无有因缘等。三者删?夜说。诸众
    生中。王者所作自在如地净秽等载。三大亦
    然。等洗等烧等吹。如秋髡树春则还生。以
    还生故当有何罪。此间命终还生此间。苦
    乐等报不由现业。由于过去。现在无因未
    来无果。以现持戒遮现恶果。此与注经第
    六文同。彼注经第六师云。罪福苦乐皆由前
    世。四者阿耆多翘舍钦婆罗说。若自杀若教
    人杀。盗淫妄等。亦复如是。若杀一村一城
    一国恒河已南布施众生。恒河已北杀害众
    生。无罪无福。此与注经第四异。彼注经第
    四云。今身受苦后身受乐。五百迦罗鸠驮
    说杀害一切。若无惭愧不堕地狱。犹如虚
    空不受尘水。有惭愧者即堕地狱。一切
    众生悉是自在天之所作。自在天?众生苦
    恼。自在天喜众生安乐。此与注经第五异。
    彼第五云。亦有亦无随问而答。六者尼干陀
    若提子说无施无受。无今世后世。经八万
    劫自然解脱。有罪无罪悉皆如是。如四大
    河悉入大海。更无差别。此与注经第三同。
    彼第三云。计一切众生道不须求。如缕丸
    极。又饰宗所引律文与此复异。而开为十
    人宗但有六。一迦叶富兰那。二末伽梨。三
    劬奢离。四阿夷头。五翅舍钦婆罗。六牟提
    移婆休。七迦旃延。八训若。九?陈捱浮J??br> 干子。乃会云。涅??第一当此第一。涅??第二
    当此二三。涅??第三当此八九。涅??第四
    当此四五。涅??第五当此六七。涅??第六
    当此第十。然罗什三藏亲至五天。翻译焕
    然流行当世。如何以母显子。饰宗分为二
    人。未审此意。又诸外道姓虽多种。多在婆
    罗门中。通计婆罗门姓。姓中最胜。如长阿
    含第十云。有梵志名阿昼。与五百弟子来
    至佛所。作如是言。刹利等姓常尊敬婆罗
    门。佛念言。当调伏之。便语言。汝姓何。答。姓
    声王。佛言。汝是释奴种。五百弟子皆举手
    言。此摩纳真族姓子。颜貌端正辩才具足。
    能与瞿昙共论。佛告五百弟子。若汝师不
    如汝当舍师与汝共论。若师胜汝汝当默
    然。于是五百弟子便默。佛告摩纳。过去久
    远有懿摩王生四子。一名光面。二名象食。
    三名路指。四名庄严。四子少有所枉摈出
    雪山。懿摩王有青衣名曰方面。与一婆罗
    门交通。遂便有娠生一摩纳。堕地能言故
    名声王。从是已来婆罗门种。遂以声王为
    姓。又问摩纳。汝昔曾闻先旧大婆罗门说
    种姓因缘以不。彼便默然。再问皆默。佛言。
    吾三问不答。密迹持金刚杵在汝左右。即
    当破汝头为七分。时力士持金刚杵。在摩
    纳顶上虚空中立。若不时答即时下杵。佛
    告曰。汝仰头看。即便仰看便见。见已恐怖。即
    移座近佛依怙世尊为救为护。即白佛言。
    世尊。当问我当答。佛即问。答言。亦曾闻先
    旧诸婆罗门说。五百弟子皆举手大声言。摩
    纳是释奴种。佛复作是念。恐五百弟子?x慢
    称彼为奴。今当方便灭其奴名。即告五百
    弟子。汝等诸人勿谓摩纳以为释奴种。婆
    罗门是大仙人有大威德。伐懿摩王索女。
    王以畏故以女与之。由此佛言得免奴称。
    次明附佛法外道者。亦因佛经以为生计
    之由。此二宗计出大论第一。二宗通云龟毛
    兔角无常无我。方广复计空幻为宗。言犊
    子所计我在第五藏者。出四句外。问。论明
    四句何故与今文异。今文与五阴各四合
    二十句。即是外计二十身见。先列四句竟。次
    引论证。论文并与?酬疾煌?4稹N囊煲逋??br> 论第一释犊子中云。如犊子阿?酬妓木?br> 云。五众不离人人不离五众。不可说五
    众是人。不可说人是五众。人是第五不可
    说藏中所摄。故知?酬记爸??洹<瓷闵?br> 见二十句。二十句?是四句。约于五众成
    二十耳。?酬己笾?骄洹C魑以谟谒木渲?br> 外。故云不可说五众是人等也。今犊子下
    辩同异。今犊子计我与外外道总有四
    异。一外外计我在四句内。今犊子在外。二
    者外外从本四人开成二十。今犊子计但是
    一人。三者外外计我为真或常或断。今犊子
    计仍为俗谛。四者外外计于神我。今犊子但
    是人我。为是义故名附佛法。异于六师。所
    以今文引二十身见。正当犊子所破之我。
    我即四句一异大小。又云三世及无为者。三
    世可解。无为即是虚空无为。以外道亦计
    虚空是常等。故今犊子谓我过于四句之外。
    必不以数缘为第四句及不可说藏。犊子
    亦用数缘而破于我。次释方广道人者。初
    出所计。言读佛十喻等者。前犊子所计依
    于小乘。今方广所计依于大乘。故因十喻
    而生计也。十喻如前释。应知方广亦具四
    义非大乘门。一者不识所依真理。二者不
    识所起惑相。三者不识能计生使。四者观
    法不能破计。是故宗虽附于佛法犹名外
    道。故龙树于大论中引来斥之。三学佛法
    中先小次衍。初引大论不得般若方便等者。
    犊子失于小乘方便。方广失于衍门方便。论
    文意云。学佛法者尚堕有无。乃至衍门失
    意亦为邪火所烧。况复犊子方广等耶。言
    方便者。谓通真之门计以为实。失能通门
    名失方便。况犊子等能所俱失。宁非外道
    耶。中论云执非有非无等者。引大喻小。衍
    门虽胜若执双非以破空有。尚成愚痴。况
    复小乘执第四门而非见耶。故百论等者。
    此中诸意正斥论师破小为外。若生执见
    大亦成外何独小乘。若无执见小门亦是何
    独大耶。如何顿破同彼外人。初明百论正
    意。大乘论师下明谬破之失。所言炎者。如
    火之炎炎即是旁。立大破小为正。破小为
    外是旁。亦云。论师名炎作如是破。若破二
    论师能计之心。起爱起恚。实同外道。今大
    乘论师直破他二论为计有无外道。故成
    失也。所以下文救云。论起之处人皆得道。
    乃至不可雷同迦?陈薜取H舸笃菩《q可
    巧拙偏圆相形。一往贬挫引进而已。不应顿
    尔同彼外道。故大乘师此破成谬。从然成
    论云下。引论文救。实是空义不同外计。
    言似无者。正空之无似于无见。而实显理
    永异邪无。若以小无似于邪无。而便破者。
    大乘亦似何独小乘。又同百家之是等者。次
    评家判于论师与百论宗破立同异。二家并
    以论宗为是所破为非。论师与百论同宗
    大乘。故云同百家之是。论师破小百论破
    外。故云异百家之非。次出破宗似小似
    外。捉义出没等者。若论大体百家破外亦
    应破小。今但破外。即是没于破小而出破
    外。论师破小亦应破外。今但破小。即是
    没于破外而出破小。所以楞伽宗于大乘。
    文中处处破外破小。即是双存双破故也。又
    似因中等者。此责大乘论师。破他二论同
    彼外道。何异勒沙破于因中有果无果。自
    立亦有亦无计耶。亦非全同故但云似。又
    似昆勒者。重更与之。何但似于勒沙所计。
    亦似小乘第三门计。亦非全小故亦云似
    也。当时下正斥炎师谬破之失。正救二论
    不同三外。流行论处。入道者众。如何顿斥
    同彼外宗。纵执者成非何关正法。故云此
    应从容。有执则非。无执则正。住小则非。通
    入为正。故云不可雷同等也。等取优楼。若
    以大破小等者。此通伏难。难云。若云二论
    不同外计。何故净名斥须菩提云。外道六
    师是汝之师。彼师所堕汝亦随堕。是故通云。
    此且斥其不见中道挫同六外。非是夺其
    小为大门。次明邪人执法不同中。初引关
    中疏云一师各有三计者。什曰。一师有三。
    谓一切智神通韦陀。六师各三合成十八。一
    切智神通如前三仙及第五卷本劫本见等
    说。又神通中言变城为卤等者。卤咸土也。
    扪手摸也。余如释签第二卷记。言韦陀者。
    即是外人一切典籍。如摩蹬伽经上卷云。有
    旃陀罗名帝胜伽。求婆罗门女以为子妇。
    诸婆罗门及诸人等悉皆毁訾旃陀罗姓。帝
    胜伽言。汝婆罗门姓。若因韦陀名婆罗门
    者。如昔梵天修学禅道。有大知见造韦陀
    论流布教化。其后有仙名曰白净。造四韦
    陀。一名赞诵。二名祭祀。三名歌咏。四名攘
    灾。一一韦陀各四万偈。偈三十二字。复有婆
    罗门名曰拂沙。有二十五弟子。于一一韦
    陀广分别之。遂成二十五韦陀。于后展转
    弟子别造。遂成一千二百一十六韦陀。当知
    韦陀分散之时。婆罗门种亦应分散。若韦陀
    坏时。婆罗门种不散坏者。如何得名婆罗
    门种因于韦陀。今言韦陀且从根本以四
    为定。谓赞诵等。星医等者。说文云。万物之
    精以为列宿。多在攘灾祭祀二韦陀中。此土
    亦有。彼如摩蹬伽中。又有莲华实婆罗门。
    问帝胜伽言。汝知星不。答言。密要尚知。况
    此小术。广说二十八宿及七曜等。然经列四
    方七星与此方稍异。此方者。西方七。奎娄
    胃昴毕觜参。南方七。井鬼柳星张翼轸。东
    方七。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七。斗牛女虚危
    室壁。经所列者。西方从昴星起。终至柳星。
    如是递迁一方各七。应是地异故星移三
    座。经中一一各出其星名数。星之形状及以
    星姓。祭法所须。日行度数。又有六宿一日
    一夜共月俱行。谓毕井氐翼牛壁。言七曜
    者。日月及五星。五星者。谓荧惑星镇星岁星
    太白星辰星。复有罗[目*侯]星彗星通为九星。
    复云因于星行离日近远。辩所生人善恶之
    相。复占诸宿离月近远。辩于起立成坏之
    相。复占月在某宿。天雨多少并日月薄蚀所
    主诸事。复占日月所在地动吉凶之相。后
    乃为佛广破其相。大论第十亦略辩星法。
    谓若月至昴张氐娄室胃地动。属水地神。
    是岁无雨不宜麦。若至柳尾箕壁奎危地
    动。属龙神。灾同前。若至参鬼星轸亢翼地
    动。属金翅鸟。灾同前。若至心角房女虚井
    毕觜斗地动。属天帝。安隐丰乐宜五谷。余
    如星书非今所要。医法者。如此方华他岐
    伯。扁鹊神农。黄帝葛仙。公张仲景等所集。
    西方如耆婆持水流水等。兵法者。如黄石
    公太公白起等六韬所明。次对三种念处。
    文在大论二十一三十七广明。共谓事理俱
    得。事谓得灭尽定。理谓无漏缘理断惑。缘
    谓当教四门文字教法。教法皆以所诠为
    境。境即所念之处谓身受等。故云境法。次
    引如?酬荚品衬照辖馔训日摺7衬帐悄苷稀?br> 解脱是所障。禅定障解脱者。禅定即解脱解
    脱是所障。一切法亦如是。若障破已。即得
    禅定及一切法。是故云也。且寄三藏分别如
    是。次执下衍门三种。准四念处四教各三
    种念处。三藏如前。正是今文三宗翻对。若
    通教者。以自他等四句观破爱见四倒。皆
    如幻化。名为性念处。亦以九想等一切事
    禅。名共念处。见生无生等四谛。一切佛法。
    名缘念处。别教三种有通有别。通则位位
    皆有三种。别则十住为性。十行为共。十向
    为缘。登地三种分分而发。性显法身共显
    般若缘显解脱。圆教三者。性谓观十界色
    一色一切色一切色一色。了达色中非净非
    不净性。余三亦如是。名性念处。观十界色
    非垢非净双照净不净。其性不二。不二之
    性即是实性。余三亦尔。是名共念处。观此
    身受心法。起无缘慈悲。寂而常照不动而
    运。普覆法界名缘念处。三种念处一心中
    具。以智慧观名为性念处。定慧均等名为
    共念处。所有慈悲缘九念处名为缘念。后
    三即是衍门三种破见。后三教四门是也。前
    言唯佛得第三者。问。前何故云千大罗汉
    并是无疑。今云唯佛。答。罗汉非不得。但
    推佛为最

    止观辅行传弘决卷第十之一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