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藏经阁!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藏 > 诸宗部三 >
  • 止观辅行传弘决卷第八之二

    又观下次明道品。文相既略。便结枯荣及
    以三脱。若遮障下次明对治来意。但列事
    治不暇明于合行之相。外贪欲等一十二
    治。前文所指即此文是。四分各三故成十
    二。次释文中。观于他身成九想故。故治
    外贪。背舍先观自身骨锁。故能治内。胜处
    因于自身骨人。观成渐见十方依正。是故
    能治自他贪欲。违法?者?他顺理。故观
    众生作己亲想。顺法?者?他违理。事虽
    顺理?违观心。故观诸法及众生空。乃至
    涅??亦不可得。戏论?者。横于诸法而计
    性实。或执权破实。或执实破权。如净名
    云。若言我当见苦断集。是则戏论非求法
    也。二乘执权尚成戏论。况今凡下诤计是
    非。当观法性无权无实绝诸名字。二世三
    世具如第七。言一念者。非谓极促一刹那
    时。谓善恶业成名为一念。异于三世二世
    连缚等相。故名一念。皆是无常故无性实。
    具如法界次第中释。名义俱舍婆沙委论。具
    有四种十二因缘。一者刹那。二者连缚。三者
    分位。四者远续。后三?是三世因缘。以约
    能顺生后等受。故开三耳。论中仍阙二世
    因缘。大论问。佛说因缘甚为难解。云何令
    于痴人观耶。答。非如牛等令观因缘。求
    实道者生于邪见名为痴人。于未开顷下
    次明次位中。云鼠唧等者。不达谛理谬
    说即名。何异怪鼠作唧唧声。即声无旨滥
    拟生死即是涅??。亦如怪鸟作空空声。岂
    得滥同重空三昧。故下合云所以成怪。叨
    者贪也。若内外下安忍。得是下离爱。以大
    车譬如文。下去诸十法后皆譬大车。岂可
    不信是法华妙乘。次是名下结也。一切诸
    法不出十乘。故以十乘结摄总示。亦名等
    者会前烦恼十乘观法异名令同。前观烦
    恼即是法界。亦名行于非道乃至不断而
    入涅??等。即是会前十观异名。广说下广
    说异名。总有三番三十六句。初三十六既
    言涅??。涅??即是解脱德也。此开净名不
    断烦恼而入涅??一句。为三十六。此会异
    文准大论意。大论云。若如法观佛般若与
    涅??。是三则一相其实无有异。虽复不异
    不异而异。此中且属解脱德故。今初标但
    言三十六者。且从一种根本而说。准初列
    文。即是出入各作根本。故初根本但作入
    名。至出涅??十六句初。即自列出根本四
    句。故下结云。若各立两根本四句成四十
    句。问。何故立两根本四句。答。所生各别。又
    可但是开合异耳。开者即是出入各四。合者
    共为一个根本。即以出入相参为四。如云
    断入不断入断出不断出。若开此为两根本
    四句相者。于两入句更加第三第四句也。
    于两出句亦加第三第四句也。故有三十
    六四十不同。然根本四不须预释。至下释
    文两根本句各在入出两十六句中。故知实
    句但三十二。问根本并在十六句中。何句是
    耶。答。同者即是。文列并在四句之初。今亦
    略释。次别释中细寻诸句。文甚分明无劳
    委释。今约其文相稍隐略者出其相状。初
    四句中并以凡夫具缚名为不断。第二四句
    去并约体照。名为不断。第二四句中。亦断
    亦不断者。义须两兼。一者析法名断体名
    不断。二者既是学人已断名断。余名不断。
    所言入者。惑即未尽分得有余。亦名为入。
    亦可应云析体无学。恐文误耳。非断非不
    断者。理体双非其性冥真。得名为入。第三
    四句中。第一句者。不得准前作两兼释。即
    应先将亦断亦不断为析体竟。次将已断
    之惑名为亦入。余残未尽名亦不入。余之
    三句例此可知。第四四句中。第四句者。义
    亦兼两。例前第二四句中两兼义释。此十
    六句凡云入者。意并在于从假入空为对
    令成十六句故。以凡夫外道为第一四句。
    故初四句并是空观所观所破。后十六句皆
    云出者。并是从空入假名出。亦是为成十
    六句故。对入空说。此之空假正在藏通。义
    兼别圆。如后问答料简中具出其意。又前
    十六句初四根本句。虽并以义而属对竟。
    至下释中复属对者。为示同相故重对耳。
    出中例入亦应例前。为知同故。故但直列
    根本四句。而不释相。次明出者。第一四句
    中。第三句者。此是中根出假菩萨。分断烦
    恼名亦不出。复能出假名为亦出。若下根
    者断见思尽方能出假。则不应云亦出不
    出。第二四句中初句者。初鹿苑中已入无学。
    不入涅??而常辅佛。以至方等及般若中。
    亦得义云二乘出假。第三四句中。初句者。
    此是体门兼用析者。析为亦断。体为不断。
    初入空时名亦不出。后必出假名为亦出。
    非谓正用三藏析法。故皆云兼。二乘亦尔
    用体兼析。第三句中有析有体。故云亦断
    不断。并是二乘故云不出。第四四句中。凡
    言理者。即是双非。初句应云析体真理。云
    体法者但是语略。下之三句皆应云理。谓
    体法出假菩萨理。以出假故名之为出。出
    假之时已有真理。纵是上根亦先缘理。第三
    第四句准第二句说。次问答料简中。云体
    法意通通三教故对析成四。又云更约别
    圆四门分别者。四门如文。故前文中义在
    藏通。所以更对后之两教。若还准前作于
    析体入空出假冥真等名。销别圆意义亦可
    矣。但是界外空假之别。及冥中道不思议理。
    以此为异。文以别圆四门。一一门中四门
    四悉。随其相貌不无阶差。初明入中根本
    四句者。既以别圆共为四门。故四门中言
    不断者。界外圆体体惑性空。义当空门。空
    无所断亦复无入。言断入者。界外析法次
    第断惑。既有所断义当有门。有所断故则
    名有入。第三门者兼用析体。第四门者谓
    析体理。次于一一下明于四门开成十六。
    复以一一门中各具断等四义。复以四义
    随顺四悉。以十六悉成十六句。如空门中
    虽体达惑。名为不断。世界既无生善灭恶
    及以见理。故名不入。下之三悉不断如上。
    若为人中善既已生。义之如入。若对治中约
    治病边。名之为入。不对病故名为不入。
    第一义中理性不当入与不入。余之三门其
    门虽异。对四悉边其义不殊。次又更下。置
    前四悉于一一门复开四门。以十六门为
    十六句。即以空等对不入等。具足如前根
    本中说。其根本句虽名空等。以空等中又
    有空等四义不同。故以所开空等四义。亦
    可对于不断等四。故析体二教并皆具于入
    不入等四义不同。入谓诣理必然。不入谓
    理无所入。第三句以理双照二义。第四句
    还以理为双非。然以即与不即以分析
    体。并以三德为涅??也。所言出者起用
    故也。所言入者冥理故也。断及不断四义
    同前。一门既然三门亦尔。出中虽即但对
    四门。准例亦应更对四悉。但是文略。次此
    则下复以别圆该通通藏。以由出入体析
    名同故也。应细思之不能具记。次明三十
    六句般若等者。虽因涅??准论问起。答者。
    此中亦是即同而异属般若德也。言生等
    者。此准大品照明品中。舍利弗问佛。云何
    应般若波罗蜜。佛言。色不生般若生。乃至
    一切种智不生般若生。虽历诸法但成一
    句。今准此句开为三十六句也。经从色心
    以至种智为摄经意。不可委历但云诸
    法。诸法既远般若通深。故约三智以释般
    若。亦约三谛以释诸法。若作与前名异义
    同。诸法?是烦恼。般若?是涅??。涅??从断
    般若从智。智断虽殊共破诸法。故得称为
    名异义同。且从智断不同义边。复名为别。
    又此般若诸法一十六句。各摄前来两处三
    十六句。此乃句句从圆说也。若从次第即
    如前明烦恼涅??出入。先约藏通入空出
    假。义兼圆别摄在衍门。依此则应诸法诸
    智生不生等。俱通四教。是故前文三十六句。
    次因料简方复别出别圆之相。今般若中即
    对三智三境。则一切智中已含析体。余之二
    智。即是假中。三智宛然不须重问。是故则
    无料简之文。又前名烦恼及以涅??。而论
    出入。宜且先约前两教以明。今云般若。般
    若本通。是故即约三智俱释。又前烦恼一向
    约于显露定教。是故但论断与不断入空
    出假。今般若中乃以显露不定对说。故有
    境智对发不同。根本开合准前可知。于中
    先明互发一十六句。次明互照一十六句。所
    言发者。发有二义。一约不思议中不别而
    别以论相发。发智既尔照境亦然。又若境
    互发智可论宿习。若智互照境则有二义。
    若转智互照不论发习。若逐境互照亦是
    发习。又若空假二智互照两境。则通通别。
    义亦通于三藏菩萨。中智照二惟在别圆。
    义亦通于圆别接通。若立中名无中体者。
    亦通通教八地及三藏佛。唯不通于空假照
    中。照中但在别圆及接四处故也。又若从
    别说。二乘犹可互照真俗。三藏菩萨至菩
    提树方乃照真。是故应以诸教诸位。谛智
    高下。观实有无。若次不次。断位伏位。上中
    下根。若单若复。以立境智。自在说之。义有
    通别故须遍说。若得此意例释诸句诸义
    可从。总此诸文互发互照。大括文旨及以开
    权。?是妙智及以妙境相照相发。成于圆教
    十法成乘。是故得是十法异名。般若既然。涅
    ??及身亦复如是。不复委明甚有深致。次
    明三十六身者。准前引论为问答中。如
    法观佛。佛即法身。法身义当涅??般若。所
    应所照义当烦恼诸法。故得名为是三一
    相。若不别而别。此中正当法身德也。身身
    相望成三十六。若名异义同不劳分别。具
    如第二卷末以三般若而对三身。境智既
    其互发互照。故使身亦互起互入。照境如
    入发智如起。今若更约别义分别直于佛
    身作三十六。从应更开出于化身。以对法
    报故得为四。言出入者。化兴为出化息为
    入。问。但闻三身从法身起。不闻余三从
    化身起。及以法报从应身起。答。从胜起劣
    即是施权。从劣起胜即是开权。跨节明义
    不可思议。无非法界。故得相起相入无妨。
    其相云何。如化应自说吾今此身是法身。
    况不是报能起既然。相入例此。理无起入
    约化缘明。岂可从缘而亡于理。又应以
    玄文三十六句感应对之。化应报三名之为
    显。法即是冥。又报身者。亦得是冥亦得是
    显。报身分于自他受用不同故尔。是故今文
    与论冥合。论云是三一相是故义同。虽一
    而三故复别说。○次释病患境者。先总明来
    意中。初文略明权实二病。初明实病中。
    云四蛇者以譬四大。于中复以鸱枭性升
    以譬火风。蟒鼠居穴以譬地水。此并金光
    明文。枭者食父母不孝鸟也。蟒者大蛇也。
    毒器重担苦薮。此三并譬阴苦。薮者大泽也。
    此中无人唯聚水草。故可以譬苦无主宰
    众法聚集。若一大违反能造诸恶。故大经二
    十一云。四蛇害人不堕诸恶。四大害人定
    堕三恶。四大相违故造诸恶。名为害人。毒
    器重担思之可知。四国为邻等者。邻者近接
    也。四大和合即邻近义。此亦金光明文也。虚
    者弱也。乘者接也便也。休者美也。否者衰也。
    故空品云。业力机关假伪空聚。地水火风共
    相残害。犹如四蛇同共一箧。四大?蛇其性
    各异。二上二下诸方亦然。心识二性躁动不
    安。诸佛问讯等者。问者命也。此以上问下。
    故郑玄云。小聘曰问。又以下启上为问。今
    文意者同辈相问。汉书云。令问休预。讯者
    亦问也。亦广辞也。广以己意宣其问辞。如
    法华中分身佛集。皆遣侍者问讯释迦少病
    少恼等。大论广解佛问讯辞云。佛示同人
    故但云少。病有二义下次分权实。若偃卧下
    初明权疾。即如净名托疾方丈。国王长者
    大臣人民皆往问疾。因以身疾广为说法。
    即凡俗众也。言斥小者如弟子品。言呵大
    者如菩萨品。又因文殊传如来旨问果疾
    竟。即自问云。居士。是疾何所因起其生久
    如。当云何灭。问因疾也。净名因为广说因
    疾。因兹以明三观调伏四教慰喻。广说因
    疾及以果疾。他云净名弹呵声闻。是故经初
    不欢声闻。若尔。下文亦呵菩萨。何以经初
    亦叹菩萨。有叹无叹自是经家或存或略。
    此乃不关呵与不呵。又古人云。净名经意
    折挫声闻褒扬菩萨。失意同前。今家但云
    折小弹偏叹大褒圆。同用八字得失天隔。
    故今略云斥小呵大。三观折伏等。已如前
    说。寄灭谭常者。大经文中寄应迹灭度谭
    法身圆常。故于序中因纯陀请住与文殊
    往复。已开常宗。至第五卷云。我为声闻
    诸弟子等。说?迟ぢ蘼邸N饺缋闯4嫖抻?br> 变易。若有说言如来无常。云何是人舌不
    堕落。文中处处研?问答。显于佛性常恒不
    变。若不因于唱灭请住。无由谭于斯身
    不灭。因病说力者。现病品中迦叶问佛。如来
    往昔已于无量万亿劫中。修菩萨行常行
    爱语。利益众生不令苦恼。施诸病者种种
    医药。何缘于今自言有病。世尊。世人有病。
    或坐或卧不安其处。或索饮食教诫家属
    修治产业。何故如来默然而卧。不教弟子
    声闻人等。何缘不说尸罗诸禅及解脱等。何
    缘不说大乘经典。何故不以无量方便。教
    大迦叶人中象王。令其不退菩提之心。又
    不治于诸恶比丘。云何默然右胁而卧。如
    经广说(云云)。又云。如来四大无不和适身力
    具足。迦叶又以三牛十四象。力士钵健提。八
    臂那罗延。后后十十增较十住一节。是故菩
    萨力为最大。况如来成道初坐道场逮得
    十力。今者不应如彼婴儿。如来因即放大
    光明种种神变已。语迦叶言。我于往昔无
    量无边亿那由他百千万劫。已除病根永离
    倚卧。是诸众生不知大乘方等密语。便谓
    如来实有病恼。如是说者并因现病迦叶
    请问。又因疾者三惑也。果疾者二死也。实疾
    者。众生实惑及断未尽者。权疾者诸大菩萨
    随断何惑。则能示现权同实疾。如是权实
    并非今所观。从今所观下判也。今所观境
    是凡夫四大实疾。仍因观阴及烦恼等。四大
    增损。即前所引金光明经所明病相。为今
    境也。上智利根等者。正明来意。先法次喻。
    初法中云上智等者。上智之人解前阴入境
    中安忍不随??软。已入十信不须至此。
    故前文云。若安忍者不须余九。谓安于内
    外烦恼病患。是则病患前已安竟。如?树等
    者。?者倒也。?壅呷绲谌?硎汀6鄹?≈?br> 故须重重辩于观行。如大树巨石非一下
    一斧可穿可断。故重于此更辩十乘。如
    亿下万斧。夫长病等者。通举经中病能为
    障。今此文意未必须长。但能障禅即须观
    察。故阿含中四法能退阿罗汉果。谓长病远
    行谏诤营事。今非全尔。下结云四悉者。
    初文即世界。从经云下证为人。既明三学
    即生善意。戒定如文。从起邪倒下即是失
    慧。以失显得得即生善。戒定亦然。从复次
    下即对治意。从又下即第一义意。次正释中
    文自为五。初病相中先略明辩脉所以中
    云。诊者候脉也。云今不须精判等者。不须
    如向上中下医委论脉法。今略明之。脉者
    血气所行道也。夫脉法者本在医道。非可
    具知。今须略知五藏之相而用治法。四时
    脉相者。春?夏洪秋浮冬沈。土王四季。用
    对五行五藏相生相克。以辩脉相。略明候
    法者。从鱼至贯名为尺泽。即大拇指后大
    横文前名之为鱼。大横文后名之为贯。贯
    后三寸名为寸口。尺后寸前名为关阳。肝心
    出左脾肺出右。左肾为命门。右肾为命根。
    肺脉来时如顺榆叶曰平。如风吹毛曰
    病。如连珠者曰死。心脉来时如管曰平。
    如连珠曰病。前曲后直如带钩曰死。肝脉
    来时薄弱曰平。如张弓弦曰病。如鸡蹈
    地曰死。脾脉来时阿阿如?曰平。如鸡
    举足曰病。如鸟啄水漏曰死。肾脉来时微
    细而长曰平。如弹石曰病。如解索曰死。
    诸脉暂大复小为阴。暂小复大曰阳。然诸
    候体文中易了。而指下难明。今且略知未
    烦委悉。今文明五藏相者。非是相生亦非
    相克。但当藏太增而成于病。如木性多直今
    太洪直。次大性升今多轻浮。金性坚利今太
    尖锐。水性流注今则滴沥。土性坚涩今太沈
    重。或性过分致病或衰弱故而致患也。若相
    克者准五行可知。从面无光泽下。五藏
    体减故致成病。木主肝。若枝叶枯燥是木
    之病。故无光泽等如木无润。火主心也。
    火若失色不赤是火之病。故面青葩而成病
    也。金主肺肺色白而今色黑。是肺病也。水
    主肾。流处壅滞令体无力。故肾病也。土主
    脾。如堆阜不平即脾病也。从肝上有白物
    去。五行相克故五藏病生。故用六气治于
    五藏。治法应在下治法中。今文对此略明
    为便。故预列之。后文治中不复更出。然此
    六气但取呼吸带声出气为治。亦不全用
    字体为义。如吹者亦云冷气。次嘘气者云
    出气。呼者??气也。[口*熙]呵[口*诗]此三全无此之字
    体。但有?字即痛声也。但须呼吸。声似五
    音即属五藏还治五藏。用者应于牙齿唇
    舌调停出声使不失五音。呵属商吹呼属
    羽。嘘属征[口*熙]属宫[口*诗]属角。五行对之以属
    五藏。今并用本藏上气以治本藏。所以用
    本藏者。既克他藏令他藏病。故用本气牵
    归本藏。不令害他。如肺害肝是金克木。
    还用肺气收取金行。余之四藏准此可知。
    淋字亦应作?。其病鬼如窖君者。?是黑色
    耳。肾被脾害即成肾病。病鬼还随本藏之
    色。故如窖君。第一本中具约五色明五藏
    鬼。今文但略于肾藏明之。准文次第应
    在病因缘中。即鬼病也。文随便故寄此中
    列。次释脾云其色笼桶者。应云黄笼桶
    也。从有多??溉ァJ橇?癫∠唷4俗妓?br> 说。故一神各守一藏王于六根。阴是身之
    根本。通于五藏五根。如经律异相中云。昔
    有国王令人觅师子[豸*童]。如其不得当断汝
    命。惧王命故处处求觅。得师子[豸*童]送来上
    王。中道睡卧。六根六神各诤其功。目神言。
    由我视故知师子[豸*童]处。耳神言。由我听故
    知师子[豸*童]处。足神言。由我至故能取是[豸*童]。
    手神言。由我捉持得师子[豸*童]。鼻神言。由我
    嗅故得师子[豸*童]。诸神皆言舌最无功。舌神
    不伏倍索其功。有一罗汉因行遇见是人
    神诤。恐王错杀即随[豸*童]者以至王所。[豸*童]者
    前至。王问[豸*童]者。为是师子[豸*童]不耶。答云。不
    真。王令杀之。罗汉具为大王说之。其人
    免死。彼文本喻处众之人。各伐其功则无
    德之人最为尤害。此喻虽似各有根神。非
    他有情。次明病因缘中文自为六。次食不
    节以成病者。亦如博物志云。若杂食者百
    疾妖邪之所锺。食逾少心愈明。食逾多身逾
    损。故食不可过度。故要览云。夫病从口入
    祸从口出。故君子慎言语节饮食。次明损
    益相。云从腰三孔入四支者。大论二十六
    释十想中云。譬如酿酒。滓浊为粪清者为
    尿。腰有三孔。风吹腻汁散入百脉。与先
    血合凝变为肉。从于新肉生膏脂骨髓。从
    此生者名为身根。乃至生于五情诸根。如
    此并以资长为生。癖者水不能行也。又身
    火下教调食法。次引世谚。次食五味下约
    藏增损。可见。次坐禅不节成病中。初明身
    仪不正。心增怠慢招病来魔。次与发触
    相违中。云重如沈下等者。明八触相。此八
    触者四上四下去。明对息辩触。触顺四
    大故顺八触。若发重触下明违触成病。又
    但下明用止观以动病也。初用止中过分
    太增故病。次明用观不调。五尘五藏五行
    相生相克。一一尘中复各有五。应须善知
    相生相克主对之相。初五色者。如白虎通博
    物志云。东方木。其帝太[白*(白/(犀-尸-牛)/十)]。其佐句芒。执规
    而治春。其星太岁。其兽青龙。其音角。其日
    甲乙其味酸。臭?。南方火。其帝炎帝。佐祝
    融。执衡而治夏。其星荧惑。鸟朱雀。音征。
    日丙丁。味苦。臭焦。西方金。帝少[白*(白/(犀-尸-牛)/十)]。佐蓐收。
    执矩而治秋。星太白。兽白虎。音商。日庚辛。
    味辛。臭腥。北方水。帝颛顼。佐玄冥。执权而
    治冬。星辰星兽玄武。音羽。日壬癸。味咸。臭
    腐。中央土。其帝黄帝。佐后土。执纲而制四
    方。星镇星。兽黄龙。音宫。日戊己。味甘。臭香。
    佐者主五行之官。具如前授世法药中说。
    故五声亦属五行五音。呼唤属角木。语言
    属征火。哭属商金。吟属羽水歌属官土。五
    触中。木体实火性??。若对四大西方属风
    故轻。如文。此准大集经意。若准俗文如
    博物志等。[月*参]腥等气如前释。婴儿者。婴颈
    饰也。苍颉篇云。男曰儿。女曰婴。今言婴者
    通男女也。故释名云。人之初生曰婴儿者。
    胸前曰婴。接之婴前而乳养之。故曰婴也。
    如国王等者。第二本无此文。拱者合手也。
    亦如张华治李子预病。病鬼在膏肓不肯
    治之。华乃走避。预自乘马逐之。华乃下道
    隐。闻草中有鬼。而相问言。弟何不隐去。答。
    我住其膏肓针灸不至。何须隐去。但惧其
    用八毒丸耳。须臾子预至。华便以八毒泻
    之。其鬼叫唤而走。出本草郭注。鬼亦不谩
    病人下明有病之由。由行者邪念。亦如譬
    喻经中。有清信士初持五戒精进不杀。后
    时衰老多有废忘。尔时山中有渴梵志。从
    其乞饮。田家事忙不暇看之。遂恨而去。梵
    志能起尸使鬼召得杀鬼。敕曰。彼辱我往
    杀之。山中有罗汉知。往诣田家语言。汝今
    夜早燃灯勤三自归。口诵守口身莫犯偈。
    慈念众生可得安隐。沙门去后主人如教。
    通晓念佛诵戒。鬼至晓求其微兀欲杀
    之。睹彼慈心无能得害。鬼神之法人令其
    杀。即便欲杀。但彼有不可杀之德。法当却
    杀其使鬼者。其鬼乃恚欲害梵志。罗汉蔽
    之令鬼不见。田家悟道梵志得活。不获
    杀罪。田家专注念佛全一门之命。当知正
    念鬼不得便。此等亦可比诵戒序防鬼
    魔之文。正是观音经中还着于本人之文。亦
    如太公为灌坛令龙神尚不以暴风疾雨
    至其境。况佛法之人长心正念者耶。当知邪
    鬼得入者。皆由邪念。兜醯罗鬼等者。即前
    文中五色之鬼。能病五藏者是。五魔病中初
    与鬼病辩异。次辩有病之由。亦由行者
    生邪念故。六业病中若杀罪等者。此破五
    戒之病病属五藏藏属五根。与前不杀防
    木等意同也。若欲治者随何藏病。知破何
    戒以增治损。若持戒者动宿业病。随根
    判戒以验罪灭。然后用治者。六治之中观心
    治也。次明治法。先示同异中云不可操刀
    把刃等者。用治失宜如操刀失柄把刃
    伤手。旧疾不除反增新病。次正用治中。初
    止齐中云令气调恂。恂者均也。带系在脐者。
    脐既为诸肠胃之源。在胎之时以母之脐
    注子之脐。故母所食从脐而入。以资于子。
    气息亦尔。子初在胎依于母息。故俗名子
    以之为息。膂者脊也。次止心丹田等可知。
    心多上缘等者。上热助火。火销诸食五藏
    易调。下分属阴。太阴伤冷少火故乱。蒋吴
    毛者谓蒋添文。吴明彻。毛喜。此陈朝要官。
    皆禀息法脚气获除。具如百录。此等亲承
    智者大师以禀法训。得事治之益。是故引
    之。引皇帝五行相生相克者。皇匡正也。帝
    者德像天地曰帝。初从金化而水生下明
    相生。从火得水下相克。水遇土而不行。行
    字(户郎切)与五行义同。为取韵故借此音耳。
    如金克木下正明用治。如金克木则肺??
    而肝弱。名为肝病。则止心于肺。故知不必
    止心病处。又用止治四大者。此中即是相翻
    对为治也。如水性宽以急治之。余大准
    此。六气治者。文但略明。先列。次释。释对四
    大病中。痰[病-丙+阴]者正体作阴。五藏如前病相
    中已说。言平常吐纳等者。吐谓散除?气。
    纳谓内入安息。如平常坐禅。皆须长吐身
    中?气。但一两度为之即足。非专为治病
    故也。用息中言依息者。假想十二息也。依
    于报息而起假想。如?由心变而使息?
    盛。故知皆是心转报息。令报息?。今假想
    息亦复如是。次假想中云辩师治瘿者。第
    一本云。如高丽辩师治瘿病法。假想此瘿
    如露蜂窠。蜂子在[穴/巢]须臾蜂子穿[穴/巢]而出。
    脓溃膏流蜂子俱去。众孔娄娄如空蜂[穴/巢]。想
    心成已瘿病消差。如患症人用针法者。应作
    症字。第一本云。如人患症症结在腹。想作
    金针入腹刺之使症对过。如是数数为之
    不休。一过相值症结便去。从是得差而常
    患痛耿耿。然后更问他人云。此患已差而
    耿耿常痛。他人答言。汝想针破症症破而针
    犹在应更作想除其金针。依语即差。如阿
    含用酥者。第一本云。想?^酥在顶滴滴入
    脑。灌注五藏流润遍身。治人劳损当有
    验也。若准杂阿含都有七十二法。以想为
    治乃非末代钝根所宜。其一云。佛在给孤
    独。有比丘夏五月在林间修三昧。琉璃王
    子与五百释子。乘象而戏。诸象斗。有黑象
    声如霹雳。复有细声如猫子。释子比丘入
    于风观发狂痴想。从定起如奔醉象。诸比
    丘闭门恐为所伤。有一比丘往舍利弗所
    问。唯愿哀愍救诸释子。身子起牵阿难至
    佛所。白佛言。诸释子五事发狂。一因乱声。
    二因恶名。三因利养。四因外风。五因内风。
    云何能治。佛因为阿兰若比丘七十二患。说
    修阿那般那法。外恶声触内心根。四百四
    病脉持心急故。一时动乱。风力??故一时入
    口。应教服酥蜜及呵梨勒法。谓系心一
    处先想颇梨镜。自观己身在彼镜中见诸
    狂事。见已更教。汝于镜中除声举舌着上
    ?。想二摩尼在两耳中。想于珠中如乳滴
    流出醍醐。润耳根使不受声。如膏油润
    终不动摇。此想成已次想九重金刚从摩
    尼出覆行者身。下有金刚华行者坐上。有
    金刚山四面围绕。绝于外声。一一山中出
    七佛座。说四念处。尔时寂然不闻外声。随
    于佛教。汝当修习慎勿忘失。今且依第一
    本用酥有益。又云。春时入火三昧太温
    身成病。入地三昧见身成无石山。须急
    治之。入水三昧见身如大水泉。入风三
    昧见身如九头龙。须急治之。余文广如经
    说。如吞蛇法者。第一本云。如人?n食吞于
    蛇影。谓为蛇也。因而为病。他人问之知病
    源已。即以下药密以死蛇。着其痢盆。唱
    言蛇出。病即差也。壁画蛇影入酒杯中亦
    复如是。如阿含云。舍卫有一长者名晨居。
    有一婢极丑。常外使役令刈樵草汲水等
    事。野外有泉泉上有树。树上有一端正女
    人。自缢而死。影现泉中。婢见之谓为己影。
    便?大家。我端正如此使我田园。乃扑瓶
    破归家入堂宝帐中坐。大家谓其狂病乃
    问之。婢以前事答。云何大家不别不见敦
    遇。即与镜照之乃见丑形。犹尚不信乃谓
    镜丑。大家先知彼泉水处而有死女。乃送
    至泉处。见是死女影心解惭愧。观心治者。
    亦如南岳大师苦肿满病。用观力推病则
    消差。次明方术中先用世治。云如治哕法
    者。第一本云。以畏怖之即差。杂含云。用心
    息太急。又眠处单薄因外风寒。动胃管肾
    等上逆胸塞。节节流水停住胸中。名之为
    哕须急治之。治法如经甚广(云云)。如治齿法
    者。第一本云。向北斗咒云。齿牙疼北斗治
    之。痛差自知。痛即差也。又以狗牙从阴地
    向阳地咒云。令人牙痛差。不差暴汝。差
    还本。痛即差也。如捻大指治肝等者。五指
    主五藏。故大指主肝。头指主肺。中指主
    心。无名指主脾。小指主肾。次用中邀者亦
    (邀居遥切)咒不翻者。如法华疏。以四悉因缘故
    不翻也。今文多是对治意也。命出入息言者。
    口令为命诵此咒已。仍须命云阿那般那。
    痛打四五十者。令心止痛处故也。如江乡
    人卒患。皆以手打臂至一二百下。患即差
    也。次明损益中。心利病轻顿益。心利病重
    渐益。心钝病轻渐损。心钝病重顿损。又
    虽复心钝善解观法。亦得成于益中渐顿。
    世间下伤叹。言庸者等者。庸者凡常辈

    无奇人也。广雅云。愚也。韵高等者。如匠伯
    辍?于郢人。伯牙绝?于子期。故僧彪诗
    云。锺期不可遇谁辩曲中心。锺期若闻
    伯牙抚山曲曰。巍巍乎焕然其高。闻弹水
    曲云。洋洋乎盈耳哉。故知声韵若高和者必
    寡今治法妙故信者亦希

    止观辅行传弘决卷第八之二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