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藏经阁!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藏 > 诸宗部三 >
  • 止观辅行传弘决卷第七之三

    般若度中初明摄法。此理下斥失如文。
    应当下请加。文二。先立行。次请加。立行
    中先总明念处有破倒之功。如文。次别明
    四念。初不净有五。初列五种不净者。大论
    二十一广说之。初言种子者。如论偈曰。是
    身种不净非是妙宝物。不从白净生。父母
    邪想忆念风吹淫欲之火。肉髓膏流热变为
    精。业因缘故识托种子。在赤白精中。故云
    揽他遗体。吐泪等者。大论云。身内欲虫人和
    合时男虫白精如泪而出。女虫赤精如吐而
    出。骨髓膏流令此二虫吐泪而出。生处不净
    者。如论偈曰。是身为臭秽不从华开生。
    亦不从?卜又不出宝山。今云住处者。
    所居曰住。从出名生。是故二文?是一意。
    猥者杂恶也。亦众也。厮者贱役也。自相不净
    者。衣服澡浴种种华香。饴以上馔众妙美味。
    经宿之间皆为不净。假令衣天衣食天食
    以身性故。亦成不净。何况衣饴人间衣食。
    如论偈曰。地水火风质能变除不净。倾海
    洗此身不能令香洁。譬如死狗以海水
    洗。余一尘在亦如初臭。粪秽亦尔。[月*宁]者?[月*宁]
    也。耳垢也。眵目汁凝现也。淋尿者应作
    此?。即病也。其尿臭故。自性不净者。大小
    便道目泪涕睡常流不息。如论偈云。种种
    不净物充满于其身。常流出不止如漏囊
    盛物。脓者。玉篇云。痈疽血也。身肉所有
    与彼不异。膏者身滑泽也。说文云。有角曰
    脂无角曰膏。身中不净以类于彼。礼云。
    大膏[月*参]。鸡膏腥。羊膏?。若云鱼臭应云腥
    臊。肪者肥脂。[月*册]者亦脂肪。今云腥[月*参]如犬
    鸡等也。故四念处云。外十二物名相不
    净。内十二物名性不净。中十二物名性相不
    净。今文但分相性二种。不共立为相性不
    净。应合中间以属于性。究竟不净者。如论
    偈曰。审谛观此身终必归死处。难语无反
    复。背恩如小儿。剧者甚也。如是下结。蜣?
    亦曰?蜣。即丸粪虫者是也。此虫唯知美
    粪。而不辩欢喜丸味。次明苦观者。论云。
    复次此身一切皆苦。屈伸俯仰无非苦者。
    如初坐为乐坐久则苦。行住卧等亦复如
    是。如淫为乐求女色时。得之逾多患生
    逾重。如疥病得火乐为苦因。行者知身但
    是无常苦不净者。不得已而养之。譬如父
    母生于恶子。子虽极恶从己生故。要必养
    育令使成就。身实无乐。何以故。不自在故。
    如风病人不能俯仰行来去就。如病咽者
    不能语言。以是故知身不自在。故云于下
    苦中横生乐想。准诸论文应以三途为苦
    苦。名为上苦。诸天五衰相现。天乐坏时生
    于大苦。名为坏苦。人间为行苦。念念常苦
    故名为下。凡夫横计以之为乐。故俱舍云。
    如以一睫毛置掌而不觉。若置眼睛上为
    损及不安。凡夫如手掌不觉行苦睫。智者
    如眼睛缘极生厌怖。望三途苦为下苦
    耳。今文从义直约人间以立三苦。虽是下
    苦具三苦故。不应于中横生乐想。故大
    经十一迦叶难云。若于下苦生乐想者。于
    下生苦。乃至于下五盛阴苦。亦生于乐想
    耶。下生者三恶。中生者人。上生者天。又亦
    应云于下乐中生于苦想耶。佛言。如汝
    所言是故昔为释摩男说于三受三苦。一
    一受中皆悉三苦。故今文中于行苦中立三
    苦义。次明无常观中。云如系鸟等者。如论
    偈云。鸟来入瓶中罗[?-士+十]?R瓶口。?穿鸟飞
    去神明随业走。释曰。乘业受报如鸟入瓶。
    为业所系如罗??R。果谢随业如?穿鸟
    去。去必逐业故名随走。今此文中以笼喻
    果以瓶喻因。言得绳者准于有部。立以
    得得。渐以后得得于前得。故使往业能至
    未来。故有部中业入过去。得至未来。身死
    得谢未来报起。如一业成以一大得得于
    业法。又以小得得于大得。第二刹那以三
    大得。得前二得及以业法。初念之得俱成
    法故。又三小得得前三大。并初刹那九法
    成就。第三刹那二十七法。此之得义出自法
    相。释作无作引论云。初念作现在成。第二
    念过去成。若无作者。初念现在成第二念二
    世成。所言作者。第一念中但有法俱。第二
    念中唯有法后。言法俱者。谓初念本法及
    大小得。言法后者。第二念去前前之念转成
    法故。故后后念大小得得。言无作者。初第
    一念亦但有法俱。亦如作中初念说也。至
    第二念有法俱得及法后得。言法后者。亦
    如前作中第二念说。言法俱者与法后得。
    同时而起一无作法及大小得。是则第二念
    中有三大得及三小得。得初三法。同时复
    有三法俱起。故第二念九法俱生。并初念
    三成十二法。所以第二念中六得得于过
    去。名过去成。又有二得得现在法。名现在
    成。故云初念无作现在成。第二念无作二世
    成。凡云大小得者。皆以大得得于本法。复
    以小得。得于大得。还以大得得于小得。故
    大小得更互相得。故知第三念去。如是展转
    得遍虚空。凡有所作善恶诸业若下劣心。
    唯有于作则无无作。若增上心则有于作
    及以无作。作与无作各起得得。业入过去
    得至未来。能招后报。作无作得但与形俱。
    是故得名得非色心。故俱舍论不相应行
    有十四种。谓得非得同分无想二定命相名
    身等类。是则一生之中于一业思之所起得。
    尚已无量。况无量生无量业得以至来际。若
    经部宗得既是假。但云意与身口和合成
    业。假立为种至未来生。又复业名通于方
    便根本后起。今对根本立以业名。若大乘
    中藏识盛持以至来世。虽有此异凡受报
    处。必为精血四大所笼。未得择灭非得已
    来。常为得绳之所连缚。连缚未断去已复
    还。现阴若坏名为去已。复受生有名为复
    还。至无学果方名笼破。生有业尽名为不
    返。阴质不续名空笼存。此坏等者复斥凡
    夫。此五阴坏生有阴成。出阴入阴现生后等
    (云云)。印坏文成等者。重显笼瓶文仍少异。笼
    瓶二喻但喻因果。此蜡印喻更加中阴。故大
    经二十七云。如蜡印印泥印与泥合印灭文
    成。文非泥出不余处来。以印因缘而成是
    文。经合喻云。现在阴灭中阴阴生。是现在阴
    终不变为中阴五阴。亦非自生不从余来。
    因现阴故生中阴阴。提譬合云。如印印泥
    印灭文成。名虽无差而时节各异。是故我说
    中阴五阴非肉眼见天眼所见。释曰。现阴
    如印。中阴生处义之如泥。现在阴灭。名为
    印坏。中阴阴起名为文成。于此复以中阴
    为印。业逼受胎名为印泥。中阴阴灭名为
    印坏。未来阴起名为文成。业种未断文复
    为印。印复为文。文印相成。不可穷已。中阴
    生阴俱名为阴。此等灭时俱名印坏。此等成
    时俱名文成。生灭名同故曰无差。生处不
    同故云各异。若文不为印名为因灭。印不
    为文。文亦自坏。名为果亡。故大论云。先
    世业自作转为种种形。虚空不受害无业
    亦如是。?酬济?欠巧?切姆ㄕ摺R嗍羰??br> 不相应行摄。大集等者引证命也。一期为
    寿连持曰命。一期连持息风不断。故出入
    息名为寿命。比丘不保七日等者。大论二十
    五。佛为比丘说死想义。有比丘白佛。我
    能善修死想。佛言。汝云何修。答言。不过七
    年。有云。不保七月。有云。七日乃至六五四
    三二一日。佛言。是名放逸。不得名为善修
    无常。有比丘言。不保从旦至食。有云。食
    顷。佛言。皆是放逸。有一比丘言。出息不保
    入息。佛言。是名精进善修无常。殃者咎也。
    罪也。尔雅云。肉烂也。若遭殃时义如肉烂。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理性法身犹如婴
    孩。若无二智父母所养。是故当知必死不
    疑。云何安然而生常想。溘者去也。冥者北
    方幽冥即是阴方幽道故也。或精进灭火者。
    精进之水破懈怠火。犹如救火不可少息。
    懈怠火灭故云灭火。虽不少息与道尚乖。
    身虽精进不悟无常。不得名为身心精
    进。大论十八云。菩萨摩诃萨行精进者。四
    仪不废。宁失身命不废道业。譬如失火
    瓶水投之。唯存灭火不惜于瓶。诸行如舍
    懈怠如火。身如水瓶心如盛水。身心精进
    如合瓶投。是故精进以心为本以身为助。
    所以应须正助具足。若以空瓶投火拟灭。
    而不知水堪能灭火。徒自疲劳火终不灭。
    但身精进亦复如是。又精进者。亦如野雉
    见大树林为火所烧。恐众鸟无依。以自身
    力飞入水中。渍其毛羽来灭大火。火大水
    小往来疲极。不以为苦。是时天帝来问之
    曰。汝作何事。答言。我为众生以此林树阴
    育处广清凉快乐。我诸种类诸宗亲族及诸
    众生。皆依仰此。我之身力岂敢懈怠。问曰。
    汝此精进当至几时。答言。以死为期。天帝
    言。汝言虽尔谁当信汝。即自立誓。若不虚
    者火当即灭。是时净居诸天知菩萨誓广。即
    为灭火。自古及今唯有此林。独常滋茂不
    为火烧。?驮频日摺?痛?病Sψ餮枳帧H糇?br> ?驼叩跻病7仓钛柩越运剖ビ铩9首晕衾从?br> 为实录。颜氏家训往往引之。可怜如精进
    五媚如道心。媚者好姿也。山海空市等者。
    法句经第二云。有梵志兄弟四人各得神
    通。知后七日一时皆死。自共议之。我等四
    人五通之力翻覆天地扪摸日月。宁不避
    死。一云。吾入大海。下不至地上不出水。
    一云。入须弥腹还合其山。一云。轻举空中。
    一云。入大市中。各云。如是处避无常杀鬼
    岂知我处。议讫辞王述其去意。过七日已。
    各各命终如熟果落。市监曰王有一梵志
    卒死市中。王云。有四人避对。一人已死余
    三岂免。王即问佛。佛告王言。有四事不
    可离。一者已在中阴不可不生。二者已
    生不可不老。三者已老不可不病。四者已
    病不可不死。白驹日也。乌兔月也。又俗典
    中云。月中有兔日中有乌。如野干等者具
    如第四卷引。次又复当下无我观也。忽闻赞
    骂等者。如人持瓶闻骂持者或赞持者。
    揽他彼说云赞骂己。一切事业亦复如是。
    况复骂己全是骂他。以身属他四大造故
    (云云)。心性如手执如涂胶。取境名为随执随
    着。酷者虐也。赫者盛貌。隆者如前。如彼夜
    房等者。大论九十三云。?者本无一切皆虚
    妄事。故生嗔恚如于逆害。乃至夺命起重
    罪业。因兹重业必堕三恶。慎勿无事受大
    苦恼。如一山中有一佛图。中有别房常有
    鬼来。故诸道人皆舍此房。有客比丘暮投
    其宿。维那处分令住此房。而谓之言。此房
    有鬼喜来恼人。能住不耶。此客比丘自恃
    戒力及多闻力。而不畏之。谓此小鬼有何
    所能。我能伏之。即便入房。至暮复有一客
    比丘求觅住处。维那亦令住此鬼房。亦如
    前说。客僧亦复如前人说。先住比丘闭门
    端坐伺待鬼来。后来比丘夜已黑?打门求
    入。先者谓鬼不为开门。后者复以极力
    打门。内者复以极力拒之。外者得胜排门
    得入。内者以极力打外者。外者亦以极力
    打之。如是相打以至明旦。相见乃是故旧
    同学。各相愧谢。众人聚而怪之。众生亦尔。
    五阴本来无人无我。空取其相生于斗诤。
    若披在地但有骨肉。无复人我。当尔之时
    谁论彼此。是故菩萨语众生言。汝慎勿于
    本空之中起斗诤罪。二鬼争尸等者。大论十
    三云。如人远行独宿空亭。夜中有鬼担一
    死尸。来着其前。复有一鬼从后而来。?骂
    前鬼云。是我尸何以担来。前鬼复言。本是我
    物我自担来。二鬼各以一手争之。前鬼语
    曰可问此人。后鬼即问。是谁死人谁担将
    来。是人思惟。此之二鬼皆有大力。实语虚语
    皆不免死。我今不应妄语答鬼。便答后
    鬼前鬼担来。后鬼大?拔其手足。出着地
    上。前鬼愧之。取尸补之补之便着。臂手足
    等举身皆易。于是二鬼共食所易活人之
    身。各各拭口分首而去。其人思惟。父母生
    身眼见食尽。我今此身尽是他肉。为有身耶
    为无身耶。如是思惟心怀迷乱不知所
    措。犹如狂人。天既明矣寻路而去。至前国
    土见有佛塔。凡见众僧不论余事。但问
    己身为有为无。诸比丘问。汝何人耶。答曰。
    我亦不知是人非人。即为众僧广说上事。
    众僧皆云。此人自知己身无我易可化度。
    即语之言。汝身本来恒自无我。但以四大
    和合聚集。计为本身。如汝本身与今无异。
    时诸比丘度为沙门。断烦恼尽得阿罗汉。
    是故有时于他人身亦计为我。以无我故。
    有时于我谓为他人。故文殊问经云。有老
    人夜卧手捉两膝。而便问云。那得有此两
    小儿耶。身若有我云何不识谓为小儿。故
    知横计皆无定实。若修下结成三乘行异。初
    声闻。先法中云如为怨逐等者。四倒如怨
    逼心如逐。身如怨国观如叛出。不出五
    阴而于中行。若至见道方有出路。獐闻下
    譬。三乘之人虽复观于谛缘度别。通而言
    之俱观念处。虽同念处自行化他。有悲无
    悲宿福不同。故分三别。故于此后分出三
    乘。初文譬者。声闻观法义之如獐。生老病死
    犹如猎围。三界五欲犹如水草。不遑视听
    如不暇饮?n。希离二缚如志在免脱。次
    支佛行相中支佛观法义之如鹿。观因缘智
    犹如透围。断结侵习如小免难。自智如
    驰愍他如顾。悲智兼行故名为并。部行说
    法名为悲鸣。但赞出苦名为呦咽。呦呦鹿
    鸣也。咽字应作噎。饮食不下也。悲心愍物
    如食不进。自厌有余名之为痛。亦悲他
    人名人为恋。昔同彼苦名为本群。欲去
    念住恐非永益。名虽踟蹰。言踟蹰者行
    不前貌。有少悲心似住生死。利物事微名
    为何益。说已入般。名为茹气。教法不住名
    为吞声。茹者饮也。虽愍而逝如衔悲前进。
    从自出下合譬。文略。悼者哀也。矜也。次明
    菩萨者譬文可知。次合譬中。文相皆是事助
    之益。是故当须事理合行。故下文若全无
    下。更说合行之意。若不见之如何进行。前
    声闻中。先法次喻。次支佛中。先喻次合。此二
    合文。文相并略不委对合。是故于喻扶文
    委销。今菩萨中合喻文足。故直合之不复
    别释。大象合菩萨。从无常去至水火者。
    合虽闻围合。从又起慈悲去至独去者。合
    不忍独去。从安耐生死合自知力大等。从
    以智去至俱安者。合令群安隐。事度为功
    德。五分为法身。伏道为慧命。后后为增长。
    三只为大象。从若小象子去抑扬也。小不
    及大抑也。初心可叹扬也。初僧只初名小
    菩萨。虽未免退实异凡小。故可称叹。次
    引证中不住不调等者。初心菩萨事度誓愿
    异凡夫故。名不住不调。异二乘故名不住
    调。虽知已去三句例此。而不取证故并云
    虽。但以伏道为无我等。不同通别二种菩
    萨。多修下结行成也。狼者兽也。似犬而狼。
    此三藏中三乘之智。同观无常苦空无我。为
    三乘行异。并可以为助道事智。自行下正
    请加。蒙如结益并如文。若全下明合行之
    意。先斥失。次辩得。佛印者。印谓印可。可
    谓称可。事理相称故可圣心。为圣冥印障
    去理显。既具众失又迷理观。印无是处。次
    所以下引昔化事。释成助意。有法譬合。初
    法中二。初引昔化。谓昔曾系珠义如正道。
    退大轮回义如重蔽。以小起之义如用助。
    初曾禀大。退大流转不堪大化。先小导之
    方堪入大。是故名为以小起之。次从又佛
    初欲下。引现化仪以证助意。本是大缘义
    之如正。大机未熟义如重蔽。寻用方便义
    如用事。以当宜故如梵音赞。十方诸佛
    尚赞助道。况今重蔽而不助耶。如富家子下
    次举譬。若论观蔽应用无生。事不获已
    用事助者。如大经十九云。譬如有人闭在
    囹圄从厕孔出。譬如有人惧于冤家依
    旃陀罗。如婆罗门病食不净药。菩萨摩诃萨
    行于事度亦复如是。为是义故应须事
    助。况复今文正助合行。一切助行无非法
    界。合譬可见。此六度文并在大论第十五
    至第二十一。每于一度众释不同。然亦不
    出此之四意。次以六句料简事理者。先问
    意者事度属三藏。道品是无作。本以无作正
    行道品。通至无作三三昧门。今此乃云不
    修事度。无作三昧不成就者。事度应胜无
    作道品。次答意者。度之与品俱有事理。况
    复度品更互相摄。是故胜劣亦互受名。但作
    度名于治义便。所以对治从度为名。今文
    以事而助于理。故上文云。无事理定不成。
    前文已约佛今昔化。及以大经诸譬之文。足
    显以事助理之意。为显行门何论胜劣。
    为欲更显通别治相。是故更为三对六句。
    于中先列六句。次释。释中先别次通。所言
    别者三对不同。且以事度对理道品。生灭
    道品对圆六度。以明相破相修相即。言相
    破者。文云如上道品不能契真。指前第六
    正修道品。故知即是无作道品。若修六度
    即能破蔽。即是今文对治助开。即是六度破
    道品也。若修圆六度不能契真。修事道
    品即能破惑。是名道品破六度也。六度之
    下云波罗蜜。故云彼岸。相修者。修事六度
    为对治竟。更须进修无作道品。治道成就。
    故云任运。若修生灭道品为对治已。更须
    进修无作六度。言如上所说者。如上六度
    摄生灭道品中。即是生灭道品破事蔽竟。
    而理观全无毫末。必须进修无作六度。言
    相即者。生灭六度即圆道品。生灭道品即圆
    六度。约事须有生灭等别。据诸法体本
    来相即。故引经云皆摩诃衍。檀度举六度之
    初。念处举道品之首。故知相破相修约判
    权实。而成助道。相即即是约开权实。而成
    合行。若且一往为无作故。修事为治如向
    所说。若以四教递为助者。应以通教对
    事六度。别教对事圆教对事。别教对通圆
    教对通。圆教对别。总合六重度品不同。通
    论下次通论诸法。皆得相对以辩六句。文
    中略举四谛因缘。言有无等者。有谓有益。
    无谓无益。非有无者。即是相即。人见有无
    及以双非作三谛释。甚失文旨。若不论助
    则于当教随所宜乐。以论有益无益等也。
    是故当教亦有相破相修相即。次明摄调伏
    诸根者。初正明调伏中四教不同。一一教
    中皆具六度。一一度中皆调六根。即是一一
    根中皆具六度。四教乃成二十四番六度。亦
    是二十四番道品。若望随自意中更对六
    作。又成度品各二十四。乃成度品各四十
    八。于一助治丰富若此。世人不识读者尚
    迷。今文既云调伏诸根。即是置作论受。一
    一教中皆悉。先释次结。今初檀中不复论财
    者。且从调根。具足应如随自意中。但约六
    作六受以明六度。度既有四以四种度调
    伏诸根。故调伏诸根亦有四别。即是助道
    遍于作受。治于六根六蔽之相。而于六根
    显究宽六。故此因门已摄诸法。此之四教六
    度六根。若消释者。必须顺于当教教意。皆
    以后教展转融前。方名助道展转为治。次
    明戒中言不伤者。伤?是破。护戒无缺故
    曰无伤。言习应者如是修习使得相应。故
    大品习应品中。舍利弗问。菩萨摩诃萨。云
    何修习般若波罗蜜。与般若波罗蜜相应。
    论释云。舍利弗知般若波罗蜜难行难得
    难可受持。故作是问。大品云。佛告舍利弗。
    菩萨摩诃萨习应色空乃至一切种智空。是
    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论问云。习应是何
    义。答。习谓随般若波罗蜜修行不息不休。
    是名为习。譬如弟子随顺师教不违师意。
    是名相应。随顺般若不增不减。如函盖相
    称是名相应。圆教中先引经。殃掘云者。准
    殃掘经。其杀千人唯少一人。欲害其母。佛
    随至来复欲害佛。初缘具如第二卷引。佛
    徐行不疾。殃掘疾走趁佛不及。说偈唤言。
    住住大沙门等三十六偈。佛以二百七十六
    行偈答。每三行偈结成一答。合九十二答。
    其三行内但换第二行初句。余句并同。初

     住住殃掘摩  汝当住净戒
     我是等正觉  输汝慧剑税
     等住无生际  而汝不觉知
     汝殃掘摩罗  我是等正觉
     今当输汝税  无上善法水
     汝今当速饮  除汝生死渴
    余第二行初句者
     我住无作际  我住无为际
     我住无老际  乃至无病际
    无染际等。殃掘惭愧犹如盲人为毒螫脚。
    佛说偈已复告殃掘云。云何名为学。殃掘
    答言。一切众生命皆依饮食存。此是声闻宗
    斯非摩诃衍。所谓摩诃衍离食常坚固。云何
    名为一。谓一切众生皆以如来藏毕竟恒安
    住。如是增数至增六中云。云何名为六。所
    谓六入处。此是声闻宗斯非摩诃衍。若言
    摩诃衍。所谓彼眼根于诸如来常。明见来
    入门具足无减修。所谓彼耳根明闻来入门
    (已下并略第二第四句也)所谓彼鼻根明嗅来入门。所谓彼
    舌根明尝来入门。所谓彼身根明触来入门。
    所谓彼意根明说来入门。乃至增数以至十
    力。答竟佛命善来成阿罗汉。经中不云了
    了。今文义说一念眼根具权实理。故云了了
    及分明也。又今意根与经不同。亦是随义。
    是故尔耳。经从外用故云明说。今从内证
    故名为知。经从外用名为说者。如法华中
    释意根云。月四月至岁分别无穷尽。即是
    意根以说辩用。如是助者方助圆极。即名
    合行。彼九界下释经。自谓等者。九界自谓
    当界为极。不知理体究竟真实。是故名为
    自谓非真。又具下释六度举例结成眼智。
    次例六尘总结。此则下合行。当知下结遍。
    并如文。大品云下。次引大品证也。云亡三
    者。此圆亡三语似通教。须简同异使教相
    别。通教但以能所财物为三。别教约三亡
    于十界药病授药等三。圆教约三亡于空假
    中三。又若以能所财物之三。而为所亡。三
    教能亡观行别者。义亦可然。通教即空而为
    能亡。别虽缘中用空不别。圆教即用不思
    议空。即此正是亡于三谛。常亡常照论亡论
    照。乃至无着亦须料简。如是名为事理合
    行。应是具足者下正释合行之相。先略立。次
    自他下释也。具足事理自行化他。方名具
    足。然理通三教且从胜说。以圆对事方名
    具足。事则破其悭法等者。略语舍财。准例
    亦应释舍身命。应云摩拭保重毫力不施
    名悭身法。资具长养不能倾生。名悭命法。
    封闭藏隐不欲人知。名悭财法。今不惜身
    命而行事施。身如聚沫命若电光财如粪
    土。名破悭法。虽能事施犹滞远理。不能
    遍舍十界依正。悭义犹存名为悭心。心观渐
    明不见十界身命财相。常与法界理檀相
    应。故云理则破其悭心。心悭若破则是遍舍
    一念十界百界依正。故入位时遍能逗会十
    界机缘。是故名为而能舍法。财施助法。法
    施融财。正助合行斯之谓也。结中二破谓破
    法破心。二舍谓舍财施法。事理二圆二舍周
    备。理施为体事施为用。此约自行以论体
    用。故云体用事理具足。度二死海至三德
    岸。名波罗蜜。作此观时名为观行。六根若
    净名相似位。具如法华六根清净。若入铜
    轮具如华严十种六根。次明摄佛威仪者。
    前之二科略摄因行。此去十科略摄果德。佛
    以无缘慈悲摄物。不动法性现诸威仪。
    必依不共力无畏等。故十力等名佛威仪。初
    文总标来意。今逐已下别明摄相。既以六
    度而为助道。即应六度摄佛威仪。六度名
    ?摄义不周。故随名便以道品摄。前既六
    度以摄道品。当知道品不异六度。又道
    品?是四谛之一。若有道谛方有四谛。若
    无道者苦集非谛。何况灭耶。道名复?故具
    用四。文中虽分四种十力。十力之外无别
    十力。亦如四谛无量相等。故引殃掘力有
    无量。非诸声闻缘觉所知。如处非处声闻
    经中。即以六道而为非处涅??为处。今摩
    诃衍约四四谛十界四土。辩处非处。故大
    乘力如十方土。大经既对二乘四谛以明
    无量。今亦且对二乘经力以明十力。于中
    初正摄四种十力。故一一力中皆须四义。初
    释处非处中。言乃至无作者。中越二教。若
    欲例知。即以无生例于生灭。无量例于无
    作。巧拙虽殊所缘理等。下九力中一一皆须
    诸教对辩。方晓四种广?浅深。应知后之
    三力即三明也。大论二十七广明十力。须
    者往寻。问。十力既不出四谛。何不但明四
    谛。何须明力。答。谛通所观之境力明如来
    胜能。四谛在因十力唯果。四谛通小力唯
    在大。故须别说。是一法门等者。释疑也。初
    释四种疑。力必利生。生机不同能被必别。
    故须四种药病相对以辩四法。不令等者。
    显露法轮利益不等。同一座席所禀各殊。小
    不闻大令不谤大。大得密闻是故不抑。
    能仁者。亦曰能儒。直林。度沃焦等。具如华
    严名号品明。菩萨智臣等者。明五时中诸大
    菩萨知佛口密扣机而问。如王但云先陀
    婆来。智臣善知盐水器马。于一言音密被
    四类。机应主伴不差毫厘。郑者亦重也。故
    汉书云。皇天所以郑重。即频降命也。菩萨
    亦尔。为众生故频烦扣圣。问十力去释因
    果疑。初问意者。助道但在初心十力唯居
    果位。何得初心而摄果力。答意者。引三处
    文。以证初心可修十力。况助门遍具摄始
    终。十力既然诸法例尔。故但难力余不复
    论。是故下文但直尔释乃至不共及相好等。
    初引大论者。引论二释并是初心已修十
    力。引初文者。既许菩萨修般若时十力不
    应住。初心若住望佛有过。非初心无故
    云初心。但未究竟。为是义故。故不应住。
    当知初心已有力分。又菩萨下释是分得。
    若尔下次引华严。先更难论。论中但云初
    心许修岂名为得。此斥初解云多生着。故
    知即是修而未得。言后语入位者。次难后
    解云未究竟。应在初住方名入位。何关
    初心。准此二义不名初心具足十力。若依
    下正引经答。住前已得十力之分。是故当
    知非初心无。后云乃至如是观者便成正
    觉。即是初住分证十力。言先当分别十种
    法者。自古讲者。云十梵行。既在住前义
    当十信。文言三业及佛法僧戒者。此中语
    略。应云身身业口口业意意业及佛等四。旧
    经十七云。法慧菩萨承佛神力说十住竟。
    次正念天子问。具如今文所引者。是法慧
    答云。此菩萨一向专求无上菩提。先当分
    别十种之法。身乃至戒应如是观。观此十
    法皆同法界。且从皆非梵行而说。以此菩
    萨弃俗出家修梵行故。为无上道。复观事
    行不可得也。何者。具清净戒名为梵行。从
    缘方具。缘谓三业三宝戒法。对于心因方
    能成就。今初推因缘皆无自性同法性理。
    故云如空。故彼经云。若身是梵行。当知梵
    行则不清净。则为非法。则为混浊。则为臭
    秽尘垢谄曲八万户虫。一一皆如初句说
    之。若身业是梵行。当知四仪即是梵行。余
    如今文。一一皆云应是梵行。若口是梵行。
    当知舌动即是梵行。唇齿和合即是梵行。若
    口业是梵行。当知语言为梵行。所说作无作
    称讥毁誉。即为梵行。若意为梵行。当知觉
    观忆念不忘思惟梦幻等为梵行。若意业为
    梵行。当知想是梵行。寒热饥渴是梵行。苦乐
    忧喜是梵行。若佛是梵行。为色受想行识。
    为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神通变化等。是梵行
    耶。若法是梵行。为正法邪法寂灭涅??生非
    生实不实等法为梵行耶。若僧是梵行者。
    为四果向。为初果乃至阿罗汉果僧为梵
    行耶。为三明六通八解脱时不时解脱为
    梵行耶。若戒为梵行者。具在今文。又约三
    世五阴种种推求。梵行叵得。观此十已。次
    修十力。既初心许修即是有分。次引地持。
    言菩萨知如来藏者。义通别圆今意在圆。
    故前后文引九大禅。或通证二或唯证圆。
    故今藏义应从圆释。若尔。何故复云在初
    地耶。答。义兼别故寄教道说。别教次第初
    心尚具。何况圆耶。故引地持助成华严。闻
    思前位既是十信。信中已修出生十力。故准
    华严不须疑也。二乘除入者。除者舍也。入
    者解也。舍烦恼故而得解悟。悟即是入所
    入是处。即八胜处也。故大论仁王并云八除
    入也。故知初地自性禅中摄得一切大小诸
    定。岂非等者。十信心修初地有分。三据明
    矣者。结前三文。道品下结摄如文。十住下
    释名。诸佛菩萨如实智用通达一切了了分
    明。无能坏者无能胜者。又无过失。是故究
    竟乃名无过。故云得胜。方便化物故曰堪
    能。又至果时化用最胜名胜堪能。今明摄
    法义虽通初。且约极果以释力名。故?酬?br> 婆沙问云。何故如来身中之智以立力名而
    非余耶。答。无障碍义是力义。了见三界是
    力义。名虽在小义意通大。广?为异比说
    可知。言扶助者有此力能扶于法身。用
    无穷尽。地持中意有自行故。外用无穷。然
    佛力下重释疑也。言此二释者。此十化生
    足为一释。殃掘无量力为一释。此力云十。
    复云无量。当知一一皆无量也。虽云无量
    不出于四。故云弥显。此之十力及下九科。
    大论法相卒不可尽。今略存名目以显摄
    法。次摄四无畏者。诸十力智内充明了。故
    对外缘而无所畏。故次十力而摄无畏。
    如释力名中第二释也。全从化用得无畏
    名。于中初正释。次道品下结成。次引大论
    释名。通名无畏者。谓于大众广说自他及
    智断等。决定无失。无恐畏相名为无畏。以
    于内心诸德具故。故于大众广说无畏。
    言大众者。谓若人若天。若沙门婆罗门。若
    魔梵等及以余众。十住下次引十住释疑。
    初文难起。于四事中下正释。佛应于一切下
    重难。举大要下重释。初文以略而难于四。
    次文以广而难于四。故知四是处中之说。此
    四次第者。大论云。初如药师示一切药。第
    二如示一切病灭。第三如示药法禁忌。第
    四如示所应食物。应随四教分别相状。
    今文存略例力可知。大论第七问曰。菩萨
    无畏与佛何别。答。有二意。一者一切处。二
    非一切处。非一切处是菩萨法。故知初心亦
    修无畏。大论二十八广解无畏。次摄十八
    不共法者。初文正明摄者。既十力内充外
    用无畏。显所有德超过物表。异于一切凡
    圣所得。故次无畏摄不共法。文阙释名。应
    云通言不共者。极果之法不与下地等共。
    若别解者。应云圆果不与偏小因等共也。
    大论二十四问曰。迦旃延子复以十力四无
    所畏大悲三念。为十八不共者何耶。答。以
    是故名迦旃延子所说。若释迦子所说。应
    如今文所说者是。又十力等二乘有分。十
    八不共二乘无分。又云。十八不共二乘有分
    但有过失。当知无失方名不共。文云凡十
    二法者。恐此文误。准文会数但阙十一。初
    文七法已属三度。谓身口无失此二属戒。无
    不定心无不知已舍。此二属定。欲进念无减
    此三属进。余十一者。谓慧无减。解脱无减。
    解脱知见无减。三业随智慧行。此六已列在
    文。余五谓智慧知三世意无失无异想。此之
    五法文虽不列已。合在于慧无减解脱无减
    中明。以十一法同属慧故。是故合说。其相
    云何。论云。于诸众生等心普度。名无异想。
    如来意业不须更观。常无漏失名意无失。
    佛智穷了达去来今。名知三世。论释慧无
    减。但云十力无畏圆极故也。今文释慧无
    减中。云常照至而为说法属无异想。不失
    先念一句属意无失。此之二义十力无畏圆
    极故也。余三合在解脱无减中。何者。论释
    解脱无减中。但云具足有为无为二种解
    脱。有为者谓无漏智慧相应。言无为者谓
    烦恼都尽。今文中云忆三世事不忘属智
    慧知三世。以解脱具故能知三世。以义同
    故故得合说。六度之中但出三学及进度
    者。以此三学略摄六度足。加精进者。以
    此三学非进不成故加精进。阙施忍者。如
    前引论料简易行故也。又可但是文略。若
    义取者应以念为忍也。无不知已舍为檀
    也。即六度义足。结成摄法中。云意如上说
    者。略结不共。与前诸义展转相摄结成助
    道。准道品末比说可知。次摄四无碍者。诸
    佛于此四法智慧自在。捷疾无碍了了通达。
    故名无碍。法界次第中判为菩萨法者。法
    身菩萨皆具此四。此亦是通途大概判之。即
    如十力义通因故。此之四法初二是识药。第
    三是知病。第四是授药。故释第一即约四
    教。第二同入一实咸是法药。释第三法即
    约十界病相。释第四法还约四教以明授
    药。故知授四法药。被十界生用乐说辩。令
    他知名说前第一。令他知义说前第二。故
    用第四说于前二授与第三。次重释云。辞
    约四种苦谛不云十法界者。据机缘说。
    应委悉约十法界中四机不同。故初略释。次
    对四谛。次总结乐说。故乐说中令他闻说
    一切字一切义等。用前二也。赴一切音辞
    即是赴于第三十界音辞。又为对谛是故重
    释。与前少异。次摄六通者至下禅境释六
    通中说。璎珞释名云。神名天心通名慧
    性者。天然之慧彻照无碍。故名神通。眼耳
    如意指调伏诸根中者。随何等通指入何
    教调伏诸根。余之三通指十力者。他心即
    是欲力。余二名同。亦应随依何等漏尽。而
    知何等他心宿命。亦应皆有结成摄法。文
    无者略。次摄三明。言如六通中者。六中天
    眼宿命漏尽此三属明。故婆沙中问。何故余
    三不立明名。答。身通但是工巧而已。天耳
    但是闻声而已。他心缘他别想而已。是故
    不立此三为明。余三立者。宿命知过去苦
    生大厌离。天眼知未来苦生大厌离。漏尽
    能作正观断诸烦恼。复次前世智证明知
    过去相续。未来因果智证明知如散微尘。
    又前世智证明知自身衰。未来智证明知他
    身衰。复次前世智证明治常见。未来智证明
    治断见。无漏智证明治二边。又前世生空
    门。未来生无愿门。无漏生无相门。问。在无
    学人何故立明。在于学人何故不立明名
    耶。答。从胜立故。又无学无无明不杂无
    明。故立明名。大论第三问曰。通明何别。答。
    直知过去名通。知过去因缘行业名明。直
    见死此生彼名通。知因缘际会名明。直
    云漏尽名通。知漏尽不复生名明。此明
    即是大罗汉所得故也。若尔。与佛何别。答。
    满不满别。是故通通于六。明唯局三。小乘
    中诸阿罗汉皆能得之。今此文中云佛菩萨
    之所得者。异于偏小故也。所依别故观智
    异故。又小乘唯修大乘发得。应简四教广?
    不同。次摄四摄中同事者。又亦应云同其
    苦集。为令断故。先同后异。陀罗尼者。别则
    唯在于大不通于通。通则尚通三藏菩萨。
    况复通教后心。如?呈?醯霉槊?然ね勇?br> 尼。即三藏义也。大论第六云。陀罗尼者能
    遮能持。一切善法持令不散。如完器承水。
    故名为持。一切欲恶遮令不作。故名为遮。
    又或心相应。或不相应。或全有漏。或是无
    漏。若云无色不可见。行阴法入。九智除尽
    智。意识所识等。并阿?酬贾型勇弈嵋濉H舻?br> 云或相应或不相应等。则通于大小。若云
    菩萨摩诃萨得陀罗尼。一切时一切处常相
    随逐。则唯在大。若别论者。如文所指。唯在
    无作正勤。若通论者。但云遮恶持善。则可
    以通四教释之。苦集为恶道灭为善。溉者
    灌水也。次摄三十二相者。应具明四教相
    好不同。初三藏中。引婆沙云阿?酬枷嗥?br> 者。十住婆沙引小乘中相体业果。以为初
    心菩萨立观法故。具如第二卷记。从还用
    至终不出施戒慧者。取六中三以摄相因。
    施戒生人天以慧导诸行。略举此三摄相
    亦足。次通教中云不同上者。即空心修。岂
    三只后方百劫耶。故知通教相体业果并与
    藏异。故引般若相即非相。及引十住空为
    相体。既异三藏不同相海。故知属通。故
    大论十三。初以一施生三十七品。次以一
    施而为相因。复云。一一度各为相因。此并
    属于通教意也。复次前两道品下欲明别
    圆。更重比决有本无本如铜如镜。以分前
    后。次从无量寿观下。正明别圆法身现相。
    萨遮华严等者。萨遮尼干经中。此尼干子为
    严炽王说。无过人者唯有瞿昙。因此广说
    如来相好种性化物。华严广列八十四名。于
    一一名。皆云相好云等。初云。如来有大相
    好名庄严云等。有十莲华藏海微尘数佛大
    人相好。又小相光明功德品明十种菩萨从
    兜率下放大光明。名幢王普照。照十世界
    微尘数佛刹。令彼十种众生六根清净。如是
    相好岂与丈六三十二空慧等同耶。故知
    前二但是教门权说之耳

    止观辅行传弘决卷第七之三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