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藏经阁!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藏 > 诸宗部三 >
  • 止观辅行传弘决卷第七之二

    次举譬者。婆沙大论并依树譬道品。故
    名道树。二论并与今文大同。但今结果位
    在初住。与婆沙异。于中又二。初别约无作
    道品。次通约三观。初文有譬合结。譬及合
    文并阙如意。譬中应云茎干上耸即如意
    足。法性下合。先正合。次明果上异名。道品
    善知识下结前合譬。准方便中有三知识。
    从初引导令至宝所。即同行也。由是道品
    令行无误。即教授义。诸品防护妄误不侵。
    即外护义。忍辱为衣法喜为食。资于慧命
    益以定身。并外护义。由三知识。令入初住
    三身正觉。能与众生真善知识。通途下通
    约三谛。前但约圆别别对位。此通约谛谛
    谛各辩。于中先别对。次总对。总别二对但
    寄喻文。非约修行。又约竖位以譬圆者。
    观行为叶。相似为华。分真为果。若通约四
    教准说可知。次明三脱门者。明道品功能。
    大论二十一问。涅??唯一门何故三耶。答。法
    一义三。三?是一。又随人不同故分三别。
    见行从于空。爱行从无作。见爱等者从于
    无相。论局三藏今通三教。别教初心同二
    教故。诸教并以证道为无漏城。唯圆义通。
    六即辨异。是故今文释道品竟。次明三
    脱。若准文正意。?应但明无作三脱。亦为
    比决使识无作。是故具明诸教三脱。于中
    先明来意列名。次正释中先总释。次历教。
    初文先辩王臣旁正亲疏。次约伏断。三约
    名体。以总冠别。诸教各各三义不同。准望
    圣教不可专一。故并云或。下约教释。但
    注云云不复别辩。应随其教出其相状。
    初王臣中先明三昧为王。次明三脱为王。
    三脱从慧三昧从定。于空等上立二名者。
    由二种人入无漏异。故有三昧三脱不同。
    以亲入无漏者为王。旁助发者为臣。见
    与思惟属慧。即是从慧发定。从定发慧
    准此可知。断伏名体寻文可见。次历教
    者。初三藏教约十六行以分三门。俱舍婆
    沙诸文皆尔。但分三昧及以三脱。互为王
    臣。诸论未辩。故三藏中由观此行。上忍
    发真。故以此行而为三门。又此行相但取
    与其三门类同判属门耳。通教从初但观
    幻化。是故不复依十六行。但约空观以
    辩三相。还约定慧以辩王臣。空等三义
    虽皆观幻。不妨亦有王臣不同。亦由入道
    根异故尔。初空门中具引古今释论本者。
    既是古今互出不同。今双引之以证假实。
    此教三门不同三藏三门体殊。此中得空即
    无相愿。次明别教先通约三观。次别约出
    假。初文意者。即以三观为三三昧。三脱亦
    然。一一谛中止即三昧。观即三脱。王臣伏
    断等准三藏说。即以初地为无漏城。次别
    约出假者。约此一谛既义立三。当知亦
    具王臣等义。于别教中立二释者。约教始
    终虽具三谛。不得意者但在于假。是故此
    教应须两释。又一教始终虽具三谛。若入
    证道不复名别。是故别教但在于假。凡释
    别义悉皆准此。既约出假以释三门。亦通
    行向为无漏城。故大集云。欲度众生修于
    空。护持诸法修无相。不舍诸有修无愿。
    岂非纯于出假以立三门。出假尚尔。余任
    运具何假义求。次明圆教者。前释三教直
    尔释之。今明圆教云别约者。当知前三通
    途泛列。此文正意别在于圆故圆三门与前
    永异。圆王臣等亦复天隔。故圆教中空即无
    相无作故也。语似道教意复永乖。定慧体
    一圆伏圆断。圆名妙体二义融通。于中先引
    论文总比决之。次正解释。初比决者。所缘
    不同能通门异。所缘即是初住无漏。故使能
    通近远亦异。智者等者。明空体不同。智者之
    言亦通别教及以接通。今唯在圆成圆三
    脱。空即不空皆能通极。故并名中皆能见
    性。又所见之空空无大小。以智异故大小
    名生。是故此中以智判空。智既圆融二空则
    合。合故名中复能见性。又二乘下因辩大
    小十八空异。若得此空必具十八。是故次
    此辩十八空。空若不同余门自别。所以二
    乘观十八空。如观梦事。今圆下大十八空。
    圆人观之如观眠法。法如无明梦事如取
    相。取相枝末无明为本。是故梦事必依眠
    法。故观无明即见实相。但观取相唯见真
    理。若与二乘辩空异者。则两教二乘及通
    别入空。任运可识。纵使别教诠于不空。非
    初心观何须比决。故并不与圆教空同。故
    但约二乘不论诸教。以此文中义犹含隐。
    是故下文更重简之。如前下正示门相。先
    寄前修中观中三假以辩三相。故云如
    前。既用四句观破无明。即具二空皆不可
    得。即是空门不见四门之相。即相续假破。
    尚无法性岂有无明。是故不分四门之异。
    即无相门。门?是句即四句也有真有缘故
    有能所。有能所故故有作者。今非真缘故
    无作者。即无作门。虽寄三假实无前后。前
    通教中尚空即无相及无作等。况复圆妙更
    立次第耶。王臣云云者。亦具三义与前不
    同。如是等者。明三门相即。又四门下明门
    门三脱一一互通。如此下重更约教以辩
    空异。初结成圆门。故云三门意非次第。别
    虽下仍许别教亦缘实相。以次第故与圆
    不同。又异等者。尚不同别况复藏通。能知
    异相方可观同。是故劝物须善识之。又华
    严下约五味判。初文正约五味以判。明四
    念处?是观阴。若至涅??成五解脱。解脱
    ?是秘密之藏。念处既居道品之初。双树
    枯荣复表念处。是故还约枯荣以判。初华
    严中虽具二义文多明别。故云偏多四荣。
    所以住前十种梵行全明别义。初住虽即略
    明圆义。二住已去乃至十地多明别义。虽
    行向中辩于普贤行布二门。而诸位中普贤
    义少。入法界品唯见弥勒文殊普贤广明圆
    融。余诸知识多明别相。是故今云偏多四
    荣。三藏可解。方等般若文中处处虽有圆
    义。多为调于钝根菩萨及二乘人。故净名中
    弹斥声闻贬挫菩萨。念座致屈去华招
    讥。闻不思议事犹如根败。睹大士现变自
    鄙如盲。方信摩诃衍甚深。伏诸菩萨志大。
    至般若会乃堪委业。故佛加之以说二空。
    所以两时教意多调枯以入荣。使二乘之辈
    稍成通别。虽未显说义已成荣。至法华
    时会诸枯荣入非枯荣。尔乃方堪授作
    佛记。且顺大经越而未说。即云鹤林施化
    已足。二经同味虽越而兼是故判云为极钝
    根来至双树。方等般若显入密入。故云菩萨
    处处得入。既引涅??逢指法华。故知法
    华为醍醐正主。所以经喻秋收冬藏。至涅
    ??时犹如捃拾。故大经第九云。譬如暗夜
    若诸营作一切皆息。其未讫者。要待日明。
    学大乘者。要待无上大涅??日。是经出世
    如彼果实多所饶益安乐一切。能令众生
    见如来性。如法华中八千声闻得授记[?`/别]
    如秋收冬藏更无所作。一阐提辈于诸善
    法无所营作。八千声闻即是持品八千人
    也。此据五时相生以说。若论教旨法华唯
    以开权显远为教正主。独得名妙意在
    于此。又云下约人结成所表正意。?是结
    成念处功毕耳。所言六人及如来者。二十八
    云。尔时师子吼菩萨白佛言。世尊。何等比丘
    能庄严娑罗双树。佛举六人及以如来。六人
    在因如来居果。因果俱得庄严之名。因果
    始终四德具足。所表义显故云庄严。因六人
    者。经云。若有比丘受持读诵十二部经。正
    其文句。如是比丘乃能庄严娑罗双树。师子
    吼言。如我解佛所说义者。阿难比丘即其
    人也。得净天眼指阿那律。少欲知足指大
    迦叶。无诤空行指须菩提。善修神通指目
    犍连。得大智慧指舍利弗。于一一人广
    如阿难。后举果人云。若有比丘能说众生
    悉有佛性。得金刚三昧具足四德八自在
    我。如是比丘最能庄严娑罗双树。师子吼
    言。如我解佛所说义者。唯有如来乃能庄
    严娑罗双树。如其无者则不端严。唯愿如来
    常住于此。佛言。一切诸法性无住住。云何
    请住。前之六人虽曰多闻乃至大智。要必
    宣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已于法华闻得
    记已。非不能说但不及果人。故云如来
    最能庄严。因人果人皆具四德。因人始入故
    云唯佛。声闻尚尔下举劣况胜。若入涅??
    成五解脱者。结四念所表以成秘藏。秘藏
    ?是涅??。涅???是解脱四念处观。既观五
    阴念处既成中间涅??。即是五阴成五解脱。
    故经云。色解脱乃至识解脱。不即等者。次
    结四念及以解脱成三佛性。此三佛性与
    计六法不即不离不即故非不离故是理
    具故是本迷故非。言六法者。谓五阴神我。
    故大经三十。作盲人摸象譬竟。即合譬云。
    或有说言。色是佛性。乃至说言。我是佛性。
    当知佛性与彼六法不即不离。三佛性者。
    准第三卷意。念处中文。正因不即不离于
    色。了因不即不离于识。缘因不即不离
    受想行及我。当知六法?是三因。故此三因
    与五阴等不即不离。转于五阴以成四
    德。三德三因。具如第三卷三德文末。彼具
    圆别。今但在圆。大同小异各有意旨。前之
    二解以五阴四念对三德四德。今对五阴
    复加神我。置于四德唯对三因。是故开合
    有少同异
    次释对治助开。初明来意中。先克
    出所助之体。故云为一切三昧作本。故
    四三昧必依圆教不思议三三昧为本。此
    即前六名为正行。正行不显良由有遮。当
    分说者。当教三昧即为当教诸行之本。今
    文唯约无作三昧为诸行本。若入下别明
    为今文行本。根利下正约根遮以简助
    意。四句之中三句不须。唯根钝有遮用
    此对治。次句中云但专三脱者。但专修前
    无作道品以开三脱。夫初果下况释。斯须二
    果为根利有遮。及世智断结。虽非出世根
    利。亦是无遮之限。言两条者。二果为一条。
    世智为一条。如此两条初条尚有事惑。次
    条无事为理成障。破事理障义当用治。
    况根钝遮重不修对治。第三果人欲结尽故
    不说须治。世智虽断下八地思。以计我
    故犹须治道。故五停中着我多者。尚须对
    治为说界法。若准此意。唯根利无遮根钝
    无遮。及无漏智尽欲结者。不须对治。然初
    二果但缘理治惑。名为用治。实不同于凡
    夫治相。当知无遮但专上来境等六法。若
    有遮根钝等。治道不成三昧安克。助道无量
    下明用治所依。助道无量但用六者为对
    六蔽。故且立六以示治相。准下文意。虽复
    初教展转为治。此科正为治于重蔽。是故
    且立事六为治。问。前通塞中。塞有横竖。此
    中治塞何故但将横中六度。以辨治相耶。
    答。横则事理俱障。六则摄事略周。况复苦集
    无明名略对治不足。及竖中尘沙等惑非治
    正意今明事治故不论之。又若有苦集即
    具无明。具无明故六蔽具足。但治六蔽余
    二则去。此之蔽相复重于阴境所历余心。是
    故别生此文用观。若人下初治悭中。云若
    人修四三昧至脱门不开。此文冠下五度之
    首。下五但云修三昧时。余文并略。激者水冲
    也。次破戒中。云?者芒稻也。?涩貌也。防
    过曰制限分曰度。淳谓淳朴。亦渍也。沃也。
    悖者此非字体。谓背逆也。应作[愍-民+孛]字。乱
    也。事字托跋正应作?觥??者。玉篇云。心不
    力也。谓懈怠也。春蛙者虾蟆之流。面墙者
    无所见也。诸蔽下总结也。前六蔽中各有
    厚薄(云云)。若用下具辩四随回转治相。前之对
    治已用四中一对治竟。忽非其宜。应须转
    用。或兼或具若第一义。是故总云当依四随。
    初总举。次别示中如治一悭者。略于一蔽
    示四随相。问。文中若是已明对治。此中?
    应更明三随。何故约悭具列四耶。答。前虽
    明对是直尔用治。未辩用治有益以不益。
    谓恶破善生等也。今示随相教其回转。是
    故具列四随之相。又于四中若乐不乐以
    明转相者以不乐檀即转用尸乃至般若。
    若善心生乃至开等。是转兼具及第一义。又
    于对中破即是对不破。即是转兼具等。故
    总举之为转等式。所言转者。或转用尸乃
    至般若。或次或超超一至四。逆顺间杂病去
    便止。五度为头但越本位。余同于檀。此病
    不转而治转也。一度转用余之五度即成
    五句六度合有三十句治若乐病俱转名亦
    对亦转。成三十句。是转非对亦三十句。又
    是转是对是转非对。一往且立为三十句。若
    超杂等句相不定。行者自知。岂可具记。又
    一度转用至二三四。亦可名转亦可名兼。
    若至五度名转名具。不得具名者以转
    用故。若言具者不得云转。但具用六以
    治一蔽。亦以转故复失兼名。故虽兼具但
    名为转。故转至五不名具者。转则单用具
    则兼俱。故不同也若病转药不转。不名转
    治亦非兼具。或第一义名一向治。亦有超
    顺逆间等也随其病转以为五蔽。亦成三
    十句一向治也。所言兼者。药兼一两乃至
    三四。至五名具是故但四。度别四句成二
    十四。一度至五但成六句。正名具治。今文
    无具者。但是文略。第八卷有。此约圆人用
    事治相。若藏通别初心为四念处等。用事
    治相准此可知。言第一义者。唯观无相真
    如寂理。若约教者。各以当教真理为治。乃
    至圆人亦用三教理而为对等。又四教初心
    皆须事治。如向所说。若以四教展转为治
    以前助后者。还以前六转望后教六蔽之
    相。为对转等。如通教人用三藏六。别人则
    用藏通两六。圆人用三并有转等。如治一
    悭看悭何等。财身及命所悭不同。既知悭
    已用事为治。别人用二例此可知。圆人用
    三者。如用事治悭。悭虽似破因兹乃计
    三舍为实。但增生死无正可论转用即
    空治其计实。实计若破即应得与法界相
    应。破实存空则应转用恒沙佛法。舍身命
    财十界无知。作此观时计假为实。但得名
    为爱见大悲。则应转用观身命财悉是法
    界。圆教观法得对治名良由于此。此中唯
    有药病俱转终无病转而药不转。亦可得
    有药转而病不转何以故。计实不转而亦
    容用后之三药。兼具比说思之可知。又此
    转治始从生灭终至无作。名为渐转若从
    无作转至生灭。及以互转名为不定。若第
    一义名为顿转。一蔽既尔余蔽亦然。是则于
    一病中转用藏教五及以三教六。成二十三
    度。六蔽合有一百三十八治。俱转名对及亦
    名转。各有一百三十八治。兼具等相思之
    可知。若见其意方了此文。于助六度下。次
    更总明合行式中。明其治相其事非一。于
    一一事皆有合行。非此可具。故指后文相
    摄中说。有人下欲明合行先出异解。然后
    破异明须合行。是故今家下文则有四种
    六度。初文正出异解者。显十与六但是开
    合。古人不见开合之意。滥用楞伽宗教之
    文。彼楞伽云。二乘菩萨有二种。一者宗趣法
    相。谓自所证离分别相入无漏界。二者言
    说。谓说九部离于四句令众生入。然彼通
    举二乘菩萨所证及说。成共三乘理教之相。
    古师不了谓宗无说为理为大。以属菩萨。
    谓教有说为事为小。以属二乘。宗教有无
    具如法华维摩玄文所破。次引大经大品。
    以证六度摄一切法。故知六外无复余法。
    如前四谛但云四谛有无量相。不云四外
    更有余法。何故云六但在通教。次若得下
    略示文意。若六若十既是开合。不应以此
    而判大小宗教等别。如禅下正示开合。合故
    即是事理合明。开之则是事理别说。又明六
    则通于大小。明十则唯在于大。又此十中
    通则通于四教。别则唯在别圆。如三藏菩
    萨即以伏惑为一切智。以三只假为道
    种智。佛果以为一切种智。能起神通有胜
    愿用。故三藏菩萨亦得有十。若据未断惑
    边则般若亦无。非从空出种智不成。未
    得法身无愿智力。且以分地而为般若
    则但有六。通教菩萨从但空边开出方便
    佛果种智及愿智力。以为十度。未得法身
    与三藏同。已断通惑从空出假。从容进退
    多少不同。是则两教或六或七或八或十。今
    文且约别圆义边。开六为十。余诸增减文
    中未论。又存教道且兼于别。意本在圆。泥
    滓与愿婆罗与力方音异耳。言定守禅度
    者。若开禅为三则根本定守第五度名禅
    度也。余所开者。名力名愿。空智守于第六
    般若。余所开者名沤和等。沤和出假智也。
    ?那入中智也。亦是方音不同也。次明摄法
    者。正示合行故能摄法。若不达于一切诸
    法。皆入此之对治门中。如何对治摄一切
    法。初明六度摄道品者。下文广释。意虽可
    见今预通说。至文易明。何者。檀摄二觉
    谓除舍也。文中阙一下文具列。尸摄三谓
    正语业命。忍摄四。谓念根念力念觉正念。进
    摄八。谓四正勤进根进力进觉分正精进。禅
    摄八。谓四如意定根定力定觉正定。慧摄
    十。谓四念处慧根慧力择觉喜觉正见正思
    合三十五。余有二信通三十五。一切诸法
    信为本故。若准婆沙以实体十一摄三十
    七。故婆沙中先以七觉收余六科。余不入
    者。谓二信为一及正思惟一。以语业命三实
    体但二。足成十一。俱舍唯十。以合戒支故
    也。言入七者。谓四念处。及慧根。力。正见。
    入择法觉分。四正勤进根力及正方便方便。
    是进入进觉分。四如意足及定根力正定入
    定觉分念根力正念入念觉分。是则二十四
    法摄入七觉。并本七觉合三十一。并信等
    六合三十七。今于七中摄喜入择摄除入
    舍。则合七成五。以念为忍语等为尸。择
    喜属慧除舍是檀定等是禅。二信依前以为
    通入。所以七觉六度义足。故今开合与论不
    殊。开合虽尔义与论别。今此六文义通四
    教各含十故。即此六度文为六段。一一段
    中皆有六义。初三藏文是事治正意。故文稍
    广。初明事檀摄二。文相可见。若三藏下。正
    明事舍仍举理以况之。虽未成理檀有
    事治之益。次引论征问。舍能下答。又舍下
    明檀能成五。通别如文。次明圆舍中。圆是
    今文与事合行正意故也。复顺今文正修之
    体。是故引文广明其相。初正明圆舍中。言
    十法界色身等者。但观三事。心冥法界则
    十界三事冥然自亡。正报是身依报是财。所
    言命者。连持为义。即诸界中各有连持。如
    六道中报命不同。及四圣中有慧命常住命
    等。即此三事在一念心三谛具足。能除三
    惑故名为舍。入不二边者。?是中道不二之
    舍。此约最后理观檀义。若辩合行应具事
    理。故下文中结偏失云。理观深微而不存
    事行。即却举三藏事治之相。事治文竟又复
    斥云。而不存理观。即以度品六句料简。是
    故当知修理观者。重惑若起必须事助。事
    与理俱名为合行。是故六句正显度品俱
    有事理。故有相破相修相即。人不见之?
    谓泛尔分别而已。若如是者何益修行。何
    以故下释也。先明不二之舍。次引殃掘以
    证圆舍。于中初列经文。从有边下解释经
    意。言不坏者。即于百界生死之身达常住
    理。于悭成治复显法身。法身既尔财命亦
    然。次引金刚者四句是教。依教修观观教
    即具三种般者。故实相般若资于法身。舍
    一切身。观照般若资于慧命。舍一切命。四
    句文字资常住财。舍一切财。复以修三资
    于理三。故理显时一切能舍。又文字能诠三
    种般若。观照修得三种般若。实相本有三种
    般若。故古人云。日舍三恒未免有生。四句
    般若累灭道成。是故当知。四句功深三恒力
    劣。故知四句与舍身。岂可校其优劣耶。如
    此下斥偏也。初文即是互失之相。故云两皆
    有过。或唯修圆观事行全无。或专修事度
    圆理绝分。是故二失并阙合行。檀度既然余
    五咸尔。又二失相望不无优劣。今劝并行
    是故俱责。言剜身等者。仍是三藏菩萨之
    事。报恩经云。释迦菩萨为轮王时剜身千
    灯以求半偈。偈曰。夫生辄死此灭为乐。得
    此偈已令诸大众读诵书写石壁要路。令
    凡见者发菩提心。身灯光明亦说此偈。闻者
    皆悉发菩提心。其光上至忉利天上。诸天
    光明悉皆不现。诸天相问此光因缘。即以
    天眼见此轮王。以大慈悲为众生故求
    于半偈剜身千灯。此光是彼身灯光明。天帝
    因即至菩萨所。问菩萨言。作此供养为
    求天帝等耶。答言。为众生故求菩提故。
    天帝问曰。以何为证。答曰。若使不虚身当
    平复。言已其身平复如故。具如彼经广明。
    亦如月光菩萨经。有王名曰智闻。剜髀肉
    以救病比丘。大论月光太子出血髓以救
    癞人。出胁肉以贸猴子。露脊骨以济跛
    兔等。舍国城者。如大论中?施伽王为邻
    国所伐。四兵垂至安然不惊。诸臣白曰。何
    法却之。王曰。有法。如是至三皆云有法。
    贼既至已王语诸臣。汝等事主有何彼此。
    汝可事彼吾今去矣。乃从后门逃走而出。
    后王坐已即便敕云。若有能得前王者。当
    加重赏。后时他人先知此王为性好施。来
    诣王乞。不知此王弃于国城。道逢此王而
    复不识。遇便问曰。我闻?施伽王其性好
    施。我欲诣乞。王乃语言。汝可缚我将送新
    王。必得重赏。其人闻已生大恭敬。不敢诺
    之。王云。随去至城汝可缚进。至已诸臣见
    王大哭。新王问之诸臣具答。兼从乞者亦
    说其事。新王下阶拜为兄弟。递知国事。救
    鸽饴虎舍身兼命。今明下明得相。若人下
    广明失相。抚者击也。臆谓胸臆。循心自责
    知行不周。保护下不能舍财。辞惮下不能
    舍身。贪惜下不能舍命。触事下总结无
    三。今于道场等者。立行请加。自行教他等
    者。大论五十六云。菩萨摩诃萨自不杀生。
    乃至种智。教人不杀赞叹不杀法。亦欢喜
    不杀者。乃至种智。是菩萨爱佛法。知身口
    意无常故。不说无益之语。以令善法得增
    益故。令诸烦恼不能覆心。行者作是行
    时。结使虽起智慧思惟不令覆心。若恣结
    使失于今世后世善财。妨于佛道。设使心
    起不令口起。设若口起不令身起。设使身
    起不令作大罪如凡夫人。是菩萨虽复卑
    陋鄙贱。以行胜法得在胜人数中。是人深
    乐功德故。能行四种胜行。二乘不能具足
    四种。以不深乐佛法故也。是菩萨自既不
    杀以慈悲故。教人不杀。慈悲是一切贤圣
    善法。故须赞叹。菩萨常欲令人得乐故。见
    他不杀心生欢喜赞叹。乃至种智亦复如
    是。若不自行何能利他。若不利他何能
    成就一切众生。若不成就一切何能净佛
    国土。何以故。众生净故世界即净。又八十八
    云。此四种行是菩萨摩诃萨初心之要。不可
    不识。何以故。此四不具。不名菩萨摩诃
    萨故。何者。或能自行不能化他等(云云)。四法
    交互为句广辩互相。始从不杀不盗乃
    至种智。以不具故不成极果。心若真实等
    者蒙加得益。能感乃至思益等者。彼经佛
    放一切法光。今文且引六文以证六度。经
    云。又如来光名曰能舍。佛以此光能破众
    生悭贪之心。能令行施。又如来光名无悔
    热。佛以此光能破众生破戒之心。令持禁
    戒。又如来光名曰安和。佛以此光能破众
    生?恚之心令行忍辱。又如来光名曰勤
    修。佛以此光能破众生懈怠之心令行精
    进。又如来光名曰一心。佛以此光能破众
    生妄念之心令行禅定。又如来光名曰能
    解。佛以此光能破众生愚痴之心令行智
    慧。乃至四仪一切诸法亦复如是。下诸文中
    不复更引。以蒙光故。至一一须释出之者。
    既蒙光已随其宿缘及现加行。得与四种
    行相相应。文中语略但云舍若遗芥。而不委
    明观行浅深。故令后人一一释出四种檀
    相。以对四教。令蒙益者识益知加。若以
    释之。应云若与三藏檀舍相应。能舍事中
    身命财也。与通相应知三事空。与别相应
    达施诸法。与圆相应见施法界。过现和
    合与四相应。檀度既然余五亦尔。能毕竟下
    明理具事成。若无因缘等者。我此身等无益
    物缘。权寄臭躯以进己道。忽若于他有微
    利益。舍此身等犹如草芥。俗中尚能杀身
    成仁。岂出世高士而迷臭躯。是为等者。总
    结得益正助行成。以斥不成。正智如火阴
    境如炷事度如油。火若不明炷则不焦。乃
    由事行油竭故也以油竭故。无明大暗何
    由可灭。若如上去次明尸度摄三。初明摄
    法列教斥失。如文。请加中云瑕玷者。瑕
    玉病也。玷玉缺也。毁重如玷破轻如瑕。毒
    龙等者。大论十三云。如释迦菩萨本身曾
    为大力菩萨毒龙。若触嗅视。弱者便死??
    者气嘘乃死。此龙曾受一日一夜戒。入静林
    中独坐思惟。坐久疲怠而便卧睡。龙法若睡
    形状如蛇。文章七宝。猎者见之便惊走曰。
    如此希有难得之皮。若上大王不亦宜乎。
    以杖按头以刀剥皮。龙自思惟。我力如意
    倾覆此国犹如反掌。此之小人岂能困我。
    我今持戒不计此身。当从佛语。于是自忍
    眠目不视闭气绝息。怜愍此人。一心受剥
    不生悔意。既失皮已赤肉在地。时为日
    炙宛转土中。欲趣大水。见诸虫蚁唼食其
    身。为护戒故复不敢动。自思言。我今此身
    以施诸虫蚁。为佛道故今以肉施用充其
    命。后成佛时当以法施以益其心。如是誓
    已身干命绝。即生第二忉利天上。猎师者调
    达六师等是。诸小虫辈今初转法轮八万诸
    天得道者是须陀等者是大论中名。仁王名
    为普明王。经云。为班足王而捉将去。从其
    乞愿。一日行施。饭食沙门顶礼三宝。班足
    许已还国依七佛法请百法师。一日二时
    讲仁王般若。第一法师为王说偈云
     劫烧终讫  乾坤洞然  须弥巨海
     都为灰?  天龙福尽  于中雕丧
     二仪尚尔  国有何常(一)  神识无主
     假乘四蛇  无明保养  以为乐车
     神无常主  形无常家  形神尚离
     岂有国耶(二)  有本自无  因缘成诸
     盛者必衰  实者必虚  众生蠢蠢
     都如幻居  三界皆尔  国土亦如(三)
     生老病死  轮转无际  事与愿违
     忧悲为害  欲深祸重  疮疣无外
     三界皆尔  国有何赖(四)
    偈意皆悉劝王舍身及国土等。大论中云。尔
    时法师说此偈已。王还至天罗国班足王
    所。于大众中告九百九十九王言。就死时
    至。人各诵过去七佛仁王经偈。诸王皆诵。
    班足闻已问诸王言。为诵何等。普明以偈
    而答班足。班足闻已得空平等三昧。诸王同
    证。班足因兹而放诸王。心诚下蒙加护
    益。二世罪者。谓过现罪。亦应一一释出四
    尸罗相。三藏可知。凡通教中云非持非犯
    者。不见持相故曰非持。持相尚无犯相本
    灭。故大论云。若见持戒人喜见破戒者?。
    如是持戒名罪因缘。亡持犯相方名不见。
    故尸文后云与理观正业等相应者。事中正
    业即是事尸。此尸若与圆理相应。方名具
    足。别圆二尸例檀可见。此后四度结文不
    同。忍度文后但云相应。不云一一释出者
    但是文略。故进度文后即具列生生等四。禅
    度文后但云得与四观相应。数存义略。是
    故重引大论五门禅相。于门门之后具云
    四种。般若文末列四倒者。且出三藏三乘
    故也。后文即具列云四种十慧。虽互存没
    须知一准。又施戒中直明度相。不明蔽相。
    忍中先委明蔽次方明度。进中略示蔽相。
    禅中具列。随文逐要故此不同。若释义者。
    应须一一具存蔽度及四种相。结得益相
    如文。下分文大同。次释忍者。即以四忍为
    四教者。诸经论中明五忍义多约别教。以
    别教中。竖具四义。今借义用且除信忍。即
    以余四用对四教。但依于义而不依语。
    又以忍为名但在菩萨。此意唯在大乘故
    也。三藏不断故宜名伏。通在衍初。扶顺于
    理。故宜名顺。别教后心亦破无明。宜名无
    生。圆理本寂宜名寂灭。次斥失中但出?
    相。而但有理解无事忍故。事?具如第二
    卷释。言屑屑者不安之相。亦云琐琐小陋
    貌也。郭璞云。往来貌也。亦碎貌也。即小?
    也。隆者高也。尔雅云。宛中隆。郭璞云。山中
    央高也。谓?起时如高可见。既知下立行
    请加。一切行中?害尤甚。故忍最难。大论
    云。如天帝问佛。若行忍者。唯有一事最
    不可耐。小人轻慢谓为怖畏。故不应忍。佛
    言。若以小人轻慢谓为怖畏。欲不忍者。不
    忍之罪甚于此也。何以故。不忍之人贤圣
    善人之所轻慢。忍辱之人而为小人之所
    轻慢。二轻之中宁取何轻。故知宁为小人
    之所轻。不为贤圣之所贱。何以故。无智之
    人轻于不可轻。贤圣之人贱于可贱。为是
    义故弥须行忍。如富楼那等者。增一云。其
    成道已欲还本国利益村人。佛言。彼国土
    中人多弊恶。于汝云何。答言。我当修忍。若
    毁辱我我当自幸不得拳欧。拳欧时自幸
    不得木杖。得木杖时自幸不得刀刃。刀
    刃时自幸早离五阴毒身。佛言。若如是者。
    乃得利益可还本国如揩金等者。忍力如
    金如镜。违境如揩如摩。故弥揩弥摩转
    益明净。羼提等者。具如第三卷所引。割截
    是??。王悔是软。??软不变故身平复。二境
    不变名曰俱安。次明进度中大论下列教。
    文略。前三易行等者。具如第一第三卷引。此
    则举别知通。若无通者则二俱不成。阿难
    说精进觉等者。准大论三十。佛告阿难。我
    今背痛小息。以郁多罗敷以僧伽梨枕。令
    阿难为诸比丘说法。阿难乃说七觉。佛时
    问言。说精进觉未。阿难云。已至。如是三问
    三答。佛即惊起告阿难言。汝赞叹精进由
    是得菩提。若第十七即云。佛闻说已即从
    座起。又长阿含中有八精进八懈怠。于四
    种事各有前后生于进怠。谓乞食执作行
    李病患。如乞食时若不得时。即作是念。乞
    食不得身体疲极。不能堪任坐禅读诵。精
    勤行道。宜令且息。二者若乞食得复作
    是念。身体沈重不能堪任。是为乞食前后
    生于懈怠。设少执作便作是念。我今疲极
    不复堪任。若欲执作便作是念。明当执作
    必有疲极。设少行来便作是念。我朝行来身
    体疲极。设欲少行复作是念。我明当行必
    有疲极。设遇少患便作是念。我今重患因
    笃疲极。所患差已。复念病差未久身体疲
    极。一一句下皆云未得欲得未获欲获未
    证欲证。由此八故皆不成就。故名懈怠。
    八精进者。若乞不得。念我身体少于睡卧
    堪行精进。若乞得食。念今饱满气力充足。
    堪行精进。我向执作废我行道今宜精进。
    若明当执作念当妨行道须预精进。若
    行来时。念朝行来废我行道。若明当行念
    当废行道。若得重病当念命终。若少病
    患或恐更增。一一句下皆云宜应精进。未
    得者得未证者证。此意宜对随自意意。大
    施抒海如第三卷。抒者除也。苍颉篇云。酌
    取也而今下斥失。如穴鼻等者。大论三十三
    云。如驼穿鼻一切随人。有为法中若有智
    慧上圣所亲。若无智慧犹如穴鼻。翻倒一
    切所有功德于生死中。无钩醉象者。大经二
    十三云。譬如无钩醉象狂逸暴恶多所杀
    害。有调象师以大铁钩用??其顶。即时调
    顺恶心都息。婆沙广有调象因缘。喻八解
    脱。?者本是草名。亦是人姓。今以过度之
    言。借用此字以替方言。?者自生稻耳。恐
    应作此??。心不力故空度时日。当发下立
    誓请加。刻骨等者。誓身精进如刻至骨。
    誓心精进如铭其石。铭者名也。书之为诫
    刻石纪功。今亦如是。誓要其心。如刻石
    纪功使永不昧。为法输身名为许道。唐者
    虚也。无复等者。无复难心。结上行法匪懈
    不以行为难行。无复苦心结上端直其
    身。不以身为疲苦。感佛下蒙加获益。以
    生生等对四精进者。进是发起策励之相。
    故以生等释成四进。三藏三只进犹润生。
    故曰生生。通亡进相名生不生。别已入空
    为生故进。故不生生。圆理本寂。进亦不生。故
    不生不生。又于进境亡能亡所。次释禅中
    先总约禅度。但是等者列教。初云根本即
    三藏也。越中二教故云乃至。虽云无作楞
    严不成。中间应云虽云无生理定不成。
    虽云恒沙佛法。俗谛三昧不成。若无下斥
    失中。云无定等者。引大经况释。如世间
    人。若无十大地中心数定者。世路平地尚亦
    颠坠。况修出世无定岂成。为是下总标请
    加。略举应须修禅。故总云一心。至下方
    乃别出五门。感佛下蒙加。此总明禅。阙结
    文者下五门中具明故也。为避烦文故互
    存没。次大论下明五门禅中。初明来意。以
    禅门中门户多故。故更明此五门禅相。若禅
    下正释也。初明数息。至第九卷中更释。言
    七依定者。成论七三昧品云。谓依初禅得
    无漏。乃至依于无所有处得无漏。依此七
    处得圣果故。故名七依。有人自谓有漏
    为足。是故佛说七依无漏。问何故依禅得
    无漏耶。答。得初禅时观初禅阴。起八圣
    种心生厌离。乃至无色观于四阴亦复如
    是。问。何以不说欲界为依。答。如须尸摩
    经说更有无漏。所谓欲界。故知亦有少故
    不说。问。何故不说非非想处为无漏耶。
    答。彼不了故。定多慧少故不说依。问。七想
    即七依耶。答。外道无真是故云想。圣人破
    想是故说依。故今文中且云发得欲定乃至
    七依。未判有漏及无漏等。准论分别二义
    并通。请观音下明助益行成。次明不净治
    贪欲中。?者尔雅云。久乐也。从酉者?酒
    耳。非此文意。亦可以?酒喻?H。故作?
    字。亦与湎字义同。湎者?于酒也。亦可作
    湎。故大经云。若常愁苦愁遂增长。乃至贪?H
    嗜酒亦复如是。不净观者。即假想观。如求
    证人经说。佛在舍卫。有比丘至冢间路游
    他田。田主骂言。此何比丘不修道业。常游
    我田。便往问之。比丘答言。我有诤事来求
    证人。田主问言。证人是谁。比丘即唤。田主随
    去见尸狼藉。比丘言。此诸虫鸟是我证人。田
    主问故。比丘答言。心之漏患观已还房。观
    身亦尔。我今欲识心之本源。是故观之。田
    主闻已垂泪哽咽。彼田主者于迦叶佛法中。
    千岁修习是不净观。比丘及田主俱得初果。
    九想在第九卷。引大论中言八背舍等。因
    便兼列非文正意。但言皆由九想而成。故
    云皆以九想而为初门。此明九想功能故
    也。若实观者如撰择长者缘(云云)。次以慈治
    ?者。上释忍中但通途云如桥地等。故云
    通治。未治重?。今专修慈以治?恚。是故
    云别。因明慈定兼说余三。恐修慈心非
    己所宜。故云余之三心或乐欲等。等取余
    三。是依四随修四无量也。对转兼具准上
    可知。释治愚痴文相最略。应例诸文。??br> 昙以界方便破我等者。我及断常并计性三
    并属痴故。初破我者经论不同。故杂阿??br> 昙云。着见行者以界方便。愚夫不了宿业
    烦恼积聚五阴。于缘计我。当于自身以界
    方便。观察种种性种种业种种相。谓地等六
    界。彼地界者为水所润。而不相离。彼水界
    者为地界持。故不流散。火界成熟故不淤
    坏。风界动故而得增长。空界空故食得出
    入。有识界故有所造作。由众缘故故知无
    我。又观此身不净充满。如吹散[?`/积]沙。于
    无色法前后相续。如是观者则得空解脱门
    种子。于彼生厌得无愿解脱门种子。正向
    涅??得无相解脱门种子。是名界方便。若
    准大经云。着我多者。则为分别十八界法。
    此与六界总别之异。论四大界是十色界半。
    论识界是七心界半。但合色为四。合心为
    一。更加空界。教门随机离合不定。今准禅
    经。因缘破我。大集亦以二世破我。为简
    异故故俱列释。言三世破断常者。三世相
    续故不断。三世迭谢故不常。又过去破常。
    未来破断。现在因果双破断常。二世破我
    者。现未二世具十二缘。于父生爱于母生
    ?。名为无明。父遗体时谓是己有。名之为
    行。从识支去至老死支。与三世同。言一
    念者。具如玄文第三卷境妙中说。念佛治睡如文

    止观辅行传弘决卷第七之二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