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藏经阁!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藏 > 诸宗部三 >
  • 止观辅行传弘决卷第七之一

    次释通塞中先列异名。次明来意有法
    譬合。就初法中先正明来意。亦是结前生
    后。前破法遍者结前也。应入等者生后也。
    俱用三名以为生后。故云应入不入。当寻
    得失必滞是非。得失?是有着无着。若同外
    道名著名失。当用此门检校除失。若无
    失者但依前门破塞存通。是故今门意在
    检校。恐于通中翻起于塞。次不得下诫劝
    也。若一向作解唯用破遍。恐于通起塞于
    塞无通。所以立此通塞一门。检彼破遍
    令塞得通。使彼破门于通无塞。次何者下
    正明来意。于能生着同彼外道。宜用通
    塞四句遍破。故知前破遍中但用能破破
    于所破。犹未悟者必于能所心生塞着。于
    能生着观法虽正着心同邪。是故须破。故
    云爱着观空智慧。是故须以四句三假破
    能着心使无立处。破能着智如所破惑。故
    云能破如所破也。虽不爱着能破之观。而
    犹爱着所破之惑。故云若不爱着观空智慧。
    则能破不如所破。是故但用破遍破惑。是
    故须以二句分别。则使此文与前永异。一
    者通途通塞则以所破为塞能破为通。二
    者别相通塞则以于能起着为塞破塞无
    着为通。故下文云。法相浅深任有通塞。况
    复于中起苦集等。上句即是通途通塞。下句
    即以别相况之。然今此中总有四义。一横
    通塞。二竖通塞。三横别通塞。四一心通塞。文
    四义二。前三为成一心故也。一一皆须四
    句检校若于四通而起塞着。皆须破塞以
    存于通。如是展转以破为期。故下文云。于
    一一能一一所。一一心皆悉检校。为是义
    故立通塞门。所以复须四句分别。一者塞中
    得通。二者通中有塞。三者塞自是塞。四者
    通自是通。初之二句即是今文别相通塞。后
    之二句若塞已破即属破遍。若塞未破度入
    今文成前二句。又第一句兼于两句。谓通
    相别相两意故也。次举譬中先譬。除膜养珠
    但成分喻。若破贼护将便成遍喻。何者。除
    膜养珠不可珠复为膜。即滥第三第四两
    句。是故更喻破贼护将。将若为贼此贼亦
    破。贼若为将此将亦护。如是展转将皆为
    贼。节节破之。即是此文之正意也。所言膜
    者皮间薄膜。此膜覆眼名为眼膜。若尔下
    合譬。若能如是方能导人至于宝所。于中
    先正合譬。次通五百由旬义也。亦通塞之正
    意也。破塞存通至宝所故。是故路经五百
    由旬。经云导师善知通塞。故用法华将导
    譬也。是故须破古今诸释。方了今文一心
    通塞。于中总有六师不同。破初家云二乘
    之道非七八地者。问。二乘正当七地八地
    云何言非。答。此中用释论意以破彼计。彼
    释既云六地见思尽以为三百。七地八地以
    为四百。是故今文以论破之。论以二乘而
    对四百。汝以六地对见思尽。正当二乘
    不为四百。却以七八二地而为四百。故汝
    所释与彼大论通教义违。此师用通义而
    不识通意。是故还引大论破之。大论通意
    至后更释。后之二家皆约烦恼为五百者。
    而前家不数尘沙后家不数于见。是故并
    失。后辨失中略不更破也。此之名义下通
    今经也。先正通经。经具三义故知诸师不
    与经会。诸师下次辨失也。先总次别。初言
    总者用别如太方。用通如太圆。二乘擅行
    如太动。界内立城如太静。又约烦恼而不
    数见及尘沙。约生死而不数有后无后
    为太静。故知诸师各随一见。或得通而失
    二。或用别而违圆。或至三百而不立化
    城。或有擅行于四百五百。或约烦恼而摄
    或不尽或约生死而取舍不周。欲判圆
    经恐未可也。如持一孔等者。不可以一师
    偏解。能释兼三之文。初家下别判。但判四
    师不判第五第六师者。略无易见。判初
    家云四百立城者。若约通义七八二地正
    属二乘彼师七八对于四百。故成四百以
    立化城。摄家割二死于荒外者摄大乘师。
    立七种生死。一分段谓三界果报。二流来
    谓迷真之初。三反出谓背妄之始。四方便
    谓入灭二乘。五因缘谓初地已上。六有后
    谓第十地。七无后谓金刚心。汝既自立七
    种生死释五百义。何故舍二但用方便及
    以因缘足于三界为五百耶。如汝所释宝
    渚之外更有有后及以无后。舍而不用故名
    为割。荒为八荒八极之内亦云四海之外。
    亦曰九州之外。亦云荒服之外。故曰荒外。
    如第一卷所引。尔雅云。九夷等四此次荒之
    国也。觚竹等四此极远荒之国也。今以地极
    名为远荒。即以所极譬于宝渚。宝渚之外
    不应有地。摄师犹有二种生死阙而不论。
    是故破之。次判地家界内立城者。既将住
    位以对二百。住位复是见思断位。二百对
    界?是色界。故知即是界内立城故不可
    也。次家即以二乘足为五百。经过三百以
    立化城二乘至此即应入城。何故将对四
    百五百。故知擅行四百五百唯至法华开权
    显实。方可出城进四五百。若开权已成大
    菩萨。那得复云犹是二乘。而云二乘足为
    五百。言径廷者。二乘本是被覆之权。辄自
    开权故云径廷。至法华会佛为发权。不名
    擅行亦非径廷。廷者(他定切)越次之义。又开
    权竟二乘同八。亦非二乘各对一百。是故
    不用。城者盛也。盛于所住即行人也。人师
    过如此下释疑。先征起。次正释。恐人见论
    疑破初家。论以二乘而为四百。何故不
    许四百立城。于中先序论文。言论有二
    文者。大论六十八云。譬如欲过一百二百
    三百四百由旬旷野?M道。言?M道者即世间
    也。一百欲界二百色界。三百无色四百二乘。
    复次四百欲界三百色界。二百无色一百二
    乘。菩萨摩诃萨当知不久得菩提记。当知
    不畏堕于二地。是过四百近菩提城。论文
    无五百之言者。既云通意过于四百旷野
    近菩提城。城即五百。今通之下即是今家判
    于论文但属通义。是故但以二乘对于四
    百。菩萨至此与二乘齐。仍约钝根未见中
    者。是故不明五百由旬。故指三乘共得解
    脱。名为涅??。复以二乘为一百者。如前
    引论。寻文可知。今明下今家正解。正显今
    家依法华明通塞义也。经文既云过于五
    百。今家准经以为三释。若约生死及以烦
    恼。不应云过。若约观智即得云过。过前
    生死烦恼二五。即至涅??一切种。智故云空
    观智知三百等。知即是过。初约生死者。五
    百皆是生死故也。是故不以寂光对于五
    百。次约烦恼者。见通三界故合为一。下分
    系欲故合为一。俱舍云。由二不超欲由三
    复还下。二谓贪?上通名类。故合为一。下
    分有五。谓身见戒取疑贪?。言上分者上
    分有五。谓掉慢无明色染。以此三释即是
    一念能所无着。方名善知。又诸师下结非
    显正。斥诸师释唯依权教判位太高。于
    权位中又释不了。故下正以横竖判权及横
    别等。方晓权人所行之法。若横若竖俱破
    五百但非一念。故判属权。辽亦远也。远而
    又迥。故名为辽。二边之外别立五百故名
    辽远。此即通结诸师判位大高。初师以十地
    为五百。摄师在初地地师在十地。如此判
    者凡下绝分。化城非冀宝所望崖。凡既望
    崖为谁说教。若其此教唯为圣人。经不应
    云为令众生。又若定在十地等者。二乘被
    会尚亦未至。何况凡夫。今明圆门实相宝
    所凡圣通具六即甄分。旧依权门判位太
    远。今依实教是故不用。今论下正以由旬
    释通塞意。先纵横。次一心。初有三义谓一
    横二竖三者横别。初横。如文。次竖文中先正
    明竖。次横织竖。竖三如经横三如纬。织之
    令成三谛文章。若三谛中有苦集等三谛
    不成故也。如入空时具谛缘度检校心法
    及以能所。令无苦集无明六蔽。假中检校亦
    复如是。初入空中析体不同。初明析空中
    先言三塞者。初是苦集。既不识下是十二
    缘。次不灭下是六蔽。于六蔽中但举一悭。
    余五并略。次引大经以证六蔽。蔽即是塞。
    第十一云。如婆罗门幼稚童子为饥所逼。
    见人粪中有?罗果即便取之。有智之人
    即诃责之。汝净行种。云何取此秽果而食。
    童子闻已赧然有愧。即答之言。我实不食
    净洗弃之。智者诃言汝大愚痴。若拟弃者
    本不应取。章安解云。婆罗门者即譬初修
    般若净道。幼稚以譬解行浅弱。三途苦逼譬
    之如饥无常之中有人天果。如彼秽粪有
    ?罗果。深行诃浅故曰智诃。童子去浅行怀
    愧。非贪天乐。为欲于中修道弃舍。故云
    洗弃。智者语言去。菩萨劝令一切俱舍。不
    须受已复观而舍。故知经意正譬三藏菩
    萨。观生受生名洗已弃。故知三只百劫之
    内。有漏心中修事六度。度与惑俱义同于
    蔽。若于下次明二通。即谛缘度。谛缘度相
    寻文可见。当用下次明检校言一一者。不
    问能所及以心法。有塞咸破如前破贼。故
    知通塞咸须检校。三谛之中言心等者。心
    谓体析见思之心。法谓假观知病等三。及
    中观中无明等三。此等皆有能所故也。又心
    谓能缘之心。法谓所缘之法。若观若境俱
    有心法咸须检校。下去例然。复次下次明
    体空。文亦先明通塞之相。如罗汉下以圣况
    凡。圣尚名阴凡何得无。若计下次示苦集。
    结业即集生死即苦。若不识下次明十二因
    缘。若爱下次明六蔽。亦但举一悭余五并
    略。用即空慧下检校入空。从于病法等下次
    明检校入假。并可见。问。前入空中云一一
    心。今入假中云一一法者何耶。答。三观所
    观无非心法。初破见思作心名便。入假
    习法作法名便。以己他心所习成法。入中
    之时并是法界。从法又便。文略可见。次检
    校中道正观者还检竖破中观三番。此中存
    略。但云观于无明法性真缘三假。以示通
    塞。一一下示检校相。若作如此下至塞乃得
    通者。明权位太高。通教六地别教初地如
    是两教经于劫数。乃到实相宝所之位。此
    位乃是竖三谛相。次引大经以证权位经
    于劫数。大经前后总有四文。大同小异。第十
    云。经尔所劫当得菩提。第十九云至菩
    提。第二十云得菩提。第二十一云住菩
    提。住者?是住于初住菩提住处。当谓经
    劫方得菩提。至之与得名异义同。至谓从
    于方便中来。得谓得于发心处所。言须陀
    洹等者。从本为名。经七生已任运入般。
    生彼复经八万劫竟方发大心。一来六万
    不还四万。无学二万支佛一万 比说可知
    从根利钝故使出界经劫长短。发心已后
    修中道观。断无明惑得见佛性。乃可名为
    过于五百。此语三藏入灭二乘。通教多分
    即生能发。如此论者无益初心。然向五人
    皆云发心若到若得。是故不与唯识义同。
    长时乃发教尚是权。况计永灭宁非方便。
    若执权论破佛实经招过既深。良恐未可。
    此之竖相虽本为成非竖非横。与彼权教
    次位同故。故须斥破下横亦尔。次明横别
    者。先法次喻。初明法中先寄三人以明观
    相。一一文中皆先出观相。次明检校。此三
    观者依大品文。经云。有菩萨摩诃萨。初发
    心时行六波罗蜜。上菩萨位得阿?跋致。
    有菩萨摩诃萨。初发心时便成阿耨多罗三
    藐三菩提转法轮。与无量众生化益厚已
    入于涅??。有菩萨摩诃萨。从初发心时与
    萨婆若相应。与无量百千万亿。从一佛国
    至一佛国净佛世界。今文所引开彼第三
    为第一第二。以第二为第三。又经列前深
    后浅。今列从浅至深。依随义便于理无
    失。第一文云六波罗蜜即是举行。第二文
    云便成菩提。即是举位。行位虽殊同显一
    意。是故今文略于第一。第三文中初云萨婆
    若。又云净佛土。虽同一文既具二义。是故
    开为第一第二。余文所引并拟三教初发
    心也。通虽有假意多在空。别虽有中文多
    在假。圆虽三观从初观中。是故今引以对
    三观。同初发心故名为横。分属三人故名
    为别。如此下斥权异实。圆中虽云从初
    心修。彼般若部带二教权。犹未开显。是故
    斥云三法各别。大论下次引论文三喻。亦
    证横别。于中先喻次合。故大论四十三云
    是三菩萨未发心前。闻佛说大发菩提
    心。譬如道行或乘羊去或乘马去。或乘通
    去。是故到彼有迟有疾。初者钝根次者渐
    行后者即到。又云。初者罪多福少。次者福多
    罪少。后者无罪唯净。今此文中以步替羊
    者以羊迟故不异于步。故知今文用法华
    意。故得破彼权部纵横。论五十六又云。如
    三人行。一人避走。一人钱求。一人随王。破
    意亦尔。横别义意如向所释。次明一心者。
    初斥横竖。次正明一心功能破权。初斥横
    竖中。先重列出通相通塞。是即空假两观能
    破见思尘沙。于当位中虽得为通望于
    中观仍具无明。故名为塞。若后中观胜下
    二观。虽得名通隔于空假。故名为塞。横中
    通塞寻文可知。法相下况出今文横竖别相
    通中之塞。横竖法相已有通塞。况复于通起
    着成塞。当知横竖通别并塞。故云皆塞无
    复有通。欲出通相一心为通。故先辨于横
    竖之塞。若一心下正明一心。即是检校一心
    破遍。前破遍中既已结成出其元意。?应
    立于一心检校。于义即足。又为成就前横
    竖门。故更节节以论检校。复引法华善知通
    塞显今检校须破诸师。论其正意?在一
    念。故前之三种为显一心举破遍等。例之
    可见。又前三种望于破遍但成于竖。至下
    度入方始以竖而入于横。如谛缘度横织
    竖成竖横别之横三俱初发。虽名为横。三
    观望之终名为竖。今破权功能正显一心。
    初破横竖中破竖者。竖通渐入虽属一人。
    前后次第三时各异。以各异故。故非一三。
    今一心具三破次第之三。故云一心三观
    破竖通塞。三观一心能破横者彼横三观离
    属三人并在初心。故三不合一。今以三
    ?是一破彼分张之三。故云三观一心破
    横通塞。应知一心三观与三观一心。言互理
    同。为破横竖翻对而说。如此横竖一一谛
    中。具谛缘度若通若塞。横竖若破。谛缘度中
    通塞随破故不烦破谛等通塞。故向文云。
    况复于中起苦集无明蔽等。况出此塞以
    圆破之。有人云破谛缘度横名为破横。深
    不见文旨。故前文中先明竖竟。次横织之。
    一一皆具谛缘度三。况复于通复起苦集无
    明等塞。故知破竖苦等自破。不须更指苦
    等为横。空即三观等者。次圆三观。观观具
    三以破横别。一一所破各别不同。故云空
    即三观乃至中即三观。有人云。破神通者。
    破第一卷圆顿止观通者腾空。腾空被破知
    前非顿。如此说者殊乖文义。论文神通近
    在目前。何须远求序中之说。又若破彼顿
    更何所传。师资不成付法安在。祖乎龙树
    其言徒施。又彼顿譬文在序中。说止观时
    未有此序。岂得将己正说预破弟子序
    耶。又序中所述师资所传。若破所传便成
    自坏。良以下正叹功能。能破横竖及横别
    者。良由一心圆妙故也。众魔等者。众魔者
    即天魔也。群道者即外道也。又群道者偏小
    通名。故以一心皆能对破。终不等者若步
    涉乘马避?M从夷。若神通腾空从虚避下。
    是故初修二观先破二惑。次修中观更破
    无明。今三观一心初后无碍。不同三譬。故
    云终不等也是故去下陵高斥前腾空。空
    假如下中道如高。避山从谷斥前步马。终
    不两字冠下两句。若于下明一心中用通
    塞意。一心不当横竖通塞。于此一心复起
    塞着。而生苦集无明蔽等。此苦集等即是见
    思。见思既生即空尚失。岂复更有去边求
    中。故云非但失于中道神通。亦失空假步
    马。此是一心别相之塞。尚须检校令塞得
    通。若于下令检校此一心通塞。是为下正
    判也。如此释者。一切众生理性五百。乃至诸
    佛究竟五百。不同旧义令凡望崖。次问答
    料简。初一问答料简异名。问文可见。次答
    文者先通次别。既云一意故名为通。亦有
    差别故名为别。别中分为三意不同。言约
    解者。解圆无着是名为通。解偏起着是名
    为塞。言约行者。解为行本行从解生。由
    解偏圆令行得失。言约字者。字即教也。有
    名有实名为知字。有名无旨名为非字。
    如虫蚀木偶得伊名。是虫不知是字非字。
    况知是字有旨无旨。次引金光明者。总证
    三名。即散脂品文也。次一问答料简通塞。问
    中四者。约此卷初立横竖义。而为此问。更
    列前文令此可解。四谛因缘六度名为横
    通。苦集无明六蔽名为横塞。先空次假后中
    名为竖通。见思尘沙无明名为竖塞。横竖
    通塞更互相对。以为四问。问出圆意以显
    文旨。然此问意虽以三惑三智为竖。别指
    无明以为竖塞。最细极故。别指中道以为
    竖通。最高远故。若横织竖及以检校谛缘
    度三。虽至中道若不织竖。但在即空。故
    下答文指于界内苦集等三。别为横塞。即空
    真谛别为横通。问则通途泛问。答则分于
    两途。先立两途。次释两意。初然者下先释
    一往。然谓然可。如向所问横竖皆悉更互
    通塞。此即圆顿不次第意又前既具明次与
    不次。问中一往似问不次。而实通问次与
    不次。是故答中分为两意。以所治惑有即
    有离。故使能治亦有即离。若次第修通塞
    俱别。如后二往。若不次第一体无殊。如
    前一往。言一往者。无明无别体全指于见
    思。见思障谛缘无明亦能障。谛缘既被障
    亦作横中塞。此但据初心三惑全未破。故
    真谛谛缘亦被无明障。中智治一切者。圆人
    修中智非独破无明。亦治真谛障界内之
    苦集。是故名竖通亦通于横塞。亦据初观
    中得作如此说。文中若准前问文。仍阙余
    二句。是故应更云横通通竖塞。所谓谛缘
    度非但治见思。亦破于无明。一空一切空
    故三惑俱破。横塞障竖通所谓苦集等。非
    但障真谛亦障于中道。一苦一切苦故障
    于三谛。所言二往者。见思中苦集及无明六
    蔽。唯障于真谛不能障中道。真谛谛缘
    度但能破见思不能破无明。无明自障中
    故不关真谛。中智破无明亦不关见思。是
    故今文云竖义对当别。○次明道品调适
    者。先通列释四道品相。文四义四意在调
    停。此四通论俱通大小。别而言之第三唯小
    余三在大。言当分者互不相假。既云当
    依念处得道念处既而当知余品并为所
    依皆能得道。故云当分。又云下引证。亦得
    将念处以例余品。故云亦然。此从别义故
    引念处是道场及以衍等。若从通义。教教七
    科无非当分。言相摄者。大小乘教凡论道
    品随其科品。皆互相收。次引论证。文意可
    知。言约位者。如大师自有四念处文。四教
    各以念处为位判在外凡。故诸教位并对
    道品。此文从小且对小位。若从通论。诸教
    皆得以内凡为?^顶等。言相生者。如文
    云念处生正勤乃至生八正。由此相生。故
    下七科次第调停。亦名相生。调停乃是诸品
    调试。何者相应可入法性。故此七科初心
    可修。虽有四文亦但二义。前三为成第
    四故。次所以下次明来意。于中初文略明
    来意。于上破遍及以通塞。若不悟者由无
    调停。真法下释向道品所证之法。初住已上
    分得无漏。自尔已前皆名有漏。是故初心
    调停道品。能为初住无漏作因。如酿酒下
    举譬也。此方即以麦麴为酵。西方或用草
    华等酵。真法在迷犹如水米。道品调停犹如
    酵?^。调停得所变有漏米。成无漏酒。调停
    失度理味不成。次引大论证须道品。能
    为无漏作近因故。如大论云。不净开身念
    处。身念开四念处。四念开道品。道品开三
    脱。三脱开涅??。涅??是无漏。是故有漏能
    为无漏而作因缘。论文虽以不净为首。
    语且约小正在衍门。随教不同理观各别。
    皆是有漏为无漏因。及道品后次明三脱。
    次问答料简中初料简大小。问答具在大论
    二十一中。今文答中先用论意。次引净名大
    经大集。助论答意。净名由之成佛。得道之
    处及摩诃衍。大经见性及譬醍醐。大集是
    名菩萨宝炬。宝具诸法炬能破暗。摄一切
    法名陀罗尼。故总结云皆不云小。若大经
    下既折不许专在于小。次复纵云通于大
    小。故云无量助菩提法。是大涅??因。亦是
    释疑。恐人疑云。更有无量助菩提法。方得
    名为大涅??因。故知道品非大乘因。故即释
    云。道品之外无别道品。虽云无量不出道
    品。是故道品是大乘因故复更引大经四谛
    而为例释。四谛之外无别四谛。三十七品既
    是道谛。故道品外无别道品。故四含中所明
    四谛云为声闻。如殃掘中及诸大乘所明
    四谛。并为菩萨故知通也。故殃掘云。云何
    名为四。所谓四谛法。此是声闻宗。斯非摩
    诃衍。大乘无量谛。言如爪土者。大经三十
    一迦叶品中。佛取少土置于爪上。告迦叶
    言。是土多耶。十方世界地土多耶。迦叶答言。
    爪上土者不比十方。今借此文校量四谛。
    三藏四谛如爪上土。所未说者如十方土。
    即余三教四谛法也。若未说者如十方土。
    应有五谛。佛言。无第五谛。但言四谛有
    无量相。非诸声闻缘觉所知。且指别教四
    谛以为无量。故殃掘云。大乘无量谛。言十
    六门者。虽借别教始终十六。意实通于四
    教十六。又有漏下约五味判。由向申难一
    十六门俱有道品。故云无量。而不无浅深。
    故以五味判其优劣。初言有漏者既属界
    摄随其多少并有漏摄。今之所用意在醍
    醐。二十二等者。大论十九云。欲界二十二除
    七觉八正。未到三十六除喜觉。初禅三十
    七。二禅三十六除正行。正行即是正思惟三
    禅四禅及以中间。并三十五除正行及喜。三
    无色三十二除喜觉正行正语业命。有顶二
    十二除觉道。若婆沙中不辨欲界。于无色
    中但三十二。不辨下三与非想异。大论云
    正行。婆沙云正觉。余文并同大论。婆沙。又
    复分别几法现前。问曰。诸地之中各有几
    法现前。答。未到三十六。三十三法一时现
    前。初禅三十七。三十四法一时现前。中间三
    十五。三十二法一时现前。三四三十五。二禅
    三十六。无色三十二。并除三念以缘异故。
    三念者谓身等不俱。故无量之文须兼五
    味。次或言下料简正助。释大经疑。前引大
    经乃云无量阿僧只助菩提法。是大涅??因。
    及五味中有正有助。今文何故复以为正。
    故引两文或正或助随其深浅。皆以前前
    助于后后。教文意兼故皆云似。故今文意
    须有正助。此文即正。助道即助。是故引教
    两文俱存。前五味中具引诸经。故并有正
    助。文若言下料简有漏无漏者。由前五味
    中。云有漏道品欲界二十二等。初文征难。
    准婆沙文。七觉既是修道之位。何得总判
    道品有漏。故引法华证成无漏。云何下又
    难。婆沙七觉既是修道之位当知八正在七
    觉前。即是见道依此问之。何故八正在七
    觉前。此应下答也。由前二文相违不定。故
    须开为三句解释。先列三句。如大论下解
    释。先略释有漏。云何下释三十七品是有漏
    相。皆是下释三十七品皆是无漏。从来下重
    更印许前引大论之文。而婆沙去释第三
    义。何以故下释婆沙文。若八正在七觉后。
    八正已前虽是有漏。若至八正入无漏故。
    故此道品亦漏无漏。若言八正在七觉前是
    无漏者。如常所说。经论皆尔。故云可解。即
    属第二意。又婆沙五十三云。四念处有二
    种。谓有漏无漏。乃至八正亦复如是。是则
    始终俱属第三。又杂含第六云。七觉八正一
    一皆有漏及无漏。是则婆沙及以杂含。具有
    三义。俱属第三。今文但列初义证成。引婆
    沙证成二意者。亦漏无漏及以无漏。及亦漏
    无漏是对位者。重以对位释前八正在七
    觉前。世第一前是亦有漏。见道已去是亦无
    漏。是则八正在七觉前。具于二义。谓第二
    第三。诸道谛下次正释于无作道品。今文正
    意也故且置余三。初明来意亦是去取。此
    之七科文七义七。意在随益顺机不同。此
    但通论文义及意。于七科中各论文义。具
    如下列。于七科中先明念处有总有别。
    下之六科别别而用。今初释念处。文四义四
    同显一境。境一品四随何相应。于中初正
    释。次结前生后。初正释者。且引三经而以
    后后释于前前。初引大品释于念处。使
    成三谛。次引华严以释大品。明四念处
    具一切法。即念处境也。如大地一具种种
    芽。次引法华结华严意。云何种种谓相性
    等。正用十如以为观境。故最后结凡言一
    切。不出百界千如故也。又下释中皆先约
    一界次以九例。一中皆云一切等者。以一
    界中复十复百三千故也。常途云下次斥旧
    解。第一经中。一切诸法相性体等。?是第
    三经一相一种。及第三一地实事。种相体
    性?是一种。故此一种云是佛性。次卉木下
    即是正解。卉是草之总名。木是树之通称。众
    草成丛众木成林。卉木?是三草二木。三草
    二木譬七方便。此七方便本是一实。今一念
    去正释念处。先更牒前不思议境。为念处
    境。既一一界各具十界。故不相妨。前总立
    阴名观既不悟。故离为四而调停之。法性
    因缘去示念处观。委悉具如四卷别行圆念
    处说。四文皆以一念百界千如三千世间摄
    成三谛方得名为无作念处。故知前来境等
    五法。并依于阴。乃至觉道亦复如是。今一
    一念处皆先趣举一界为境。次以余九例
    之可知说之则四法先后。观之则不出一
    念。于一念中有总有别。又为约法相令
    具足故。及示识心以为境首。故先于破法
    遍后例于余阴。以为通塞道品之本。若欲
    显于不可思议还须约于一念心辨。则具
    观于阴入界等。一切皆然。如是下总结念
    处。义意兼广破倒显理。下释兼广文自有
    四。一一念处皆悉先明空假破倒。次以中
    道结成秘藏自他俱满义兼大小。言俱破
    者。既以中道显秘密藏。故四念处咸皆破
    倒。何者。以即空故即破常倒义兼于小。
    以即假故破无常倒义兼于大。中道为正
    故曰义兼。以即中故双照大小双非大小。
    即是双照双破八倒。三谛相即兼无前后
    破无次第。即破即立即照即遮。言枯荣等
    者。大经云。东方双者喻常无常。南方双者
    喻乐无乐。西方双者喻我无我。北方双者
    喻净不净。四方各双故名双树。方面皆悉一
    枯一荣。荣喻于常等。枯喻无常等。如来于
    中北首而卧入般涅??。表非枯荣荣即表
    假枯即表空。即是于其空假中间而入秘
    藏。后分云。东方一双在于佛后。西方一双
    在于佛前。南方一双在于佛足。北方一双
    在于佛首。入涅??已东西二双合为一树。
    南北二双亦合为一。二合皆悉垂覆如来。其
    树惨然皆悉变白。常无常等二即不二。常乐
    我净遍覆法界。故二二合垂覆如来。即是
    如来契于秘藏。亦是念处无非寂灭。白者
    即是众色之本。常等称本故名为变。言北
    首者。增一阿含云。表于佛法久住北天。长
    含第四云。佛告阿难。安我头南首面向北。
    则使佛法久住北天。机见不同不须和会。
    小乘经文尚表佛法久住不灭。况涅??终极
    不表秘密藏耶。然一代教门凡诸所表文
    义显著莫过双树。以四念处能为大小观
    行初门。是故尔也。?@?ヒ胖鲆庠谟谒埂V?br> 倒已下释念处名。一切下结成三谛。三谛?
    是秘密之藏。即是释成释名义。祗一等者。
    总结成行相。劝行者观之。能如是观即
    义。同如来于双树中而入秘藏。是故念处
    是得道之场。场是所依。所依即理。治于四处
    无明之糠。显于四德实相之米。依此境故
    从因至果。境为乘体智为白牛。空假破倒
    名庄严具。发心起观名为乘始。故云若能
    深观。究竟至果名为乘终。故云入般涅??。
    法界非四而不离四。以无所住住此四
    法。非始而始非终而终。诸法具足故不余
    修。但为未入故进后品。自行化他始终具
    足。念处既尔余品亦然。名异义同。用为调试。
    随所宜乐得入不同。次若不下结前生后。
    次明正勤。?是于前念处精勤除恶生善。
    故此四文义唯善恶。意在四品次第竖进。文
    从语便。先除二恶次生二善。据行必以已
    生善恶居先。未生善恶居次。并先灭恶次
    明生善。虽云已生未生善恶。文似次第意
    实圆融。故云前四勤而观之。但?惑浮疏
    细惑沈隐。故分已生未生之相。先以三观
    勤观已生令速不生又更勤令未生不生。
    是以?惑任运先除。且得名为已生不生。
    入六根净进修三观。复伏细惑名为除断。
    ?惑先去真谛先成。即名真谛为已生善
    未得无生名未生善。次明如意足者此之
    四法文四义四。意在随入随何相应。此四
    属定。六神通中身如意足藉兹而显。又通
    因定生。亦可六通因兹并发。当是不勤等
    者。此四正勤是有定之慧。慧观不勤。念处
    不成反招散动。故释欲中云如风中灯。今
    修如意如加密室。于此四法一一调试。定
    慧若等。方可名为有慧之定。三智圆发三
    惑圆除。是故此四通名断行。四法皆是断惑
    之行。名为断行。言成就者从果立名。故四
    正勤四法同观。二二异时位相别故。今如意
    足四法各用。初云欲者。希向慕乐庄严彼
    法言彼法者。谓念处境。言庄严者。修希
    向心令法端美。凡所修立一切诸法。若无
    乐欲事必疏遗。言精进者。唯专观理使无
    间杂。无杂故精无间故进。凡所修立一切
    诸法。若无精进事必不成言一心者。专注
    彼境一心正住。若无一心观法断绝。言思
    惟者思惟彼理。由思惟故心不驰散当知
    四法是入定方便。次明五根者。此之五法文
    五义五意亦随入修前诸品。纵善萌微发根
    犹未生。根未生故萌善易坏。今修五法使
    善根生。故此五法皆名为根。释此五法一
    一具二。一释根当体。二摄后归前。又此二
    义前后不定。初释信中先释当体。谓信三
    谛。次从但念处修下摄后归前。谓此信根
    必依念处。若无信境根何能生。问。前修念
    处既不得入。何须更依念处境耶答?
    为念处未能得入。更于此境修令根生。
    是故五根咸依念处正勤如意所依亦然。次
    释进中先摄进入信。故云信摄诸法。次信
    诸法故下释进当体。次释念中先释当体。
    必依念持无使邪妄偏小得入。从又此法
    者下摄念入进。念进不遗。故云不忘。次
    释定者。先释当体。一心恬寂故名为定。从
    而行精进下先摄定入进。从又此法下正
    摄定入念。有念故不忘有进故不动。次
    释慧者。先摄慧入定。从内性下释慧当
    体。有定之慧照本有性。是故名为内性自
    照。结前生后中言遮诸烦恼者。即以中慧
    破于三惑。次五力者。文义及意。准根可知。
    问。名同为根何须更立。答。善根虽生恶犹
    未破。复更修习令根增长。是故此五复受
    力名。根成恶破。故名为力。故大论二十一
    云。天魔外道不能沮坏。是故此五复名为
    力。若自若他皆得力名。信力信谛不为偏
    小诸疑所动。进力观谛必无间杂。本求极
    果未证不休。念力持谛破边邪想。不令
    三惑之所破坏。定力若成。能于诸禅互无
    妨碍。不同单修根本之相。言破散者。能
    破欲界一切诸散。或复虽用欲界语法而
    不碍于初禅支林。或住初禅觉观之法。而
    不碍于二禅内净。或住二禅与喜相应。而
    不碍于三禅乐受。或与四禅舍受相应。而
    能教化一切众生。纵妨四禅不妨诸定。妨
    谓妨碍碍谓遮止。纵有因缘不入四禅。
    不妨一切禅定自在。总而言之。?是诸定
    互不相妨。所言不舍不随等者。不舍世禅
    不随禅生。故经云。虽行禅定解脱三昧。而
    不随禅生是菩萨行。总而言之。正用中定
    是故方能不舍不随。次释慧者。能破一切
    偏圆等慧。能破一切权实等执。而能双照执
    慧实相。次释七觉者。文七相三义二。意亦
    随入。通一别二。故曰相三。不出定慧故曰
    义二。还以寂照除等进等而调停之。复以
    寂照安之起之。定慧各三。各随用一。得益
    便止无假遍修。若全无益方辄后品。念能
    通持定慧六分。是故念品通于两处。次释
    八正。文八义八意亦不定。品位既极无复
    生后。初二如文。释正语者。听法说法俱得
    解脱。化功归已故益自他。释正业中先列
    四业。次释四业。言小乘可解者。若小乘中
    则不得云非白非黑而有来报。具如第一
    卷中料简有无。今云有者。约大乘说则无
    漏为因无明为缘。生于界外受法性身。酬
    于此因名之为报。文中更约三观释业。
    不次第者名圆正业。言邪命者。自圆之外
    皆名为邪。迦叶自述即其意也。问。何故释
    业而云邪命。答。缘理义通故得互释。圆
    业不正常命成邪。破无不遍故名为尽。依
    遍而行方名为正。见他得利已下。文虽附
    事例前亦应以为理释。且约事者。圆修之
    人必离四邪方名正命。见他得利事解可
    知。若理释者。若偏若小名为他利。具三谛
    益名为己利。终日圆修不起圆想。而于无
    想不生染著名知止足。善故名精入故名
    进。得中名正。心不动等者。不动故正直不
    失故不忘。上句为因下句为果。不动中道
    于念不忘。故名正念。正住释正字决定
    释定字。正住于理决定不移。因是下结八
    正。如是下通结道品。初结示道品在一念
    心中。初心可修未论深位。大论下。引证道
    品并在念处。是故道品初心并修。故知等
    者。明修道品功能故也。如此下结判

    止观辅行传弘决卷第七之一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