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藏经阁!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藏 > 诸宗部三 >
  • 止观辅行传弘决卷第五之一

    初释正观中先明来意。亦名结前生后。
    于中初略次广。初文结前。今依下生后。问。
    前五略中有行有解有因有果。何故但云
    六重是解。答。言大意者。冠于行解自他因
    果。意既难显还作行解因果等释。非谓已
    有行果等也。故大意是总。余八是别。别
    是别释行解因果。如释禅波罗蜜十章之
    初。亦是大意。总别等意意亦如是。若复有
    人依前五略。修行证果能利他等自是一
    途。即如第三卷初记也。若论文意但属于
    解。于属解中恐解不周。故须委明名体及
    摄法等。方堪成下十境十乘。如大意中虽
    云发心十种不同。及四三昧明行差别。但
    列头数辨相未足。是故都未涉于十境十
    观。方便望五稍似行始。若望正观全未论
    行。亦历二十五法约事生解。方乃堪为
    正修方便。是故前六皆属于解。并凭教立故
    云依修多罗。为简偏?故云妙解。又所凭
    教不简大小偏圆之别。以同共成一圆解
    故。又修多罗之名。名该三藏。如达磨郁多
    罗。云论本亦名修多罗故。又十二中非局
    一部。始终通名修多罗故。故前所引若论
    若律若大若小。共成妙解。故今通指云修多
    罗。言生后者。用前诸解方堪进行。如释
    名中先待次绝。绝?是开通德会异共成绝
    义。显体四段并先偏后圆。以为待绝。体为
    所诠。名既开显体亦随名。用所开体遍摄
    诸法。法相难明仍分六义。遍于事理因果
    自他。一一并通界内界外。还以六义展转
    相收。复以五门判所摄法。方晓体内所摄
    互融。复了融中实权不滥。更以权实四章
    互显。圆解稍利。复以此解导于方便。事理
    融即乃名妙解。依此妙解以立正行。如此
    解行取于妙理。尚犹难当。况欲偏指部内
    一文。何由可阶圆真妙位。当知未见融
    通之意。故须善晓前诸大章钩锁冠带。收
    摄文旨揽入一心。仍须十法和合成乘。一
    一调停境境研?。借使未悟可为妙因。如
    诸声闻位登极果。方等弹斥般若被加。来
    至法华三请四止。犹须广略五佛开权。法譬
    因缘?@?ブV亍H杂形戳死粗聊??。岂有
    末代钝根潜指一句。能辨佛乘。必随句妙
    通。若非六根应是五品。故观心论云。能答
    问者许是五品。是则自心妙达何待他文。
    若读文尚迷请不自举。故前六重皆是妙解。
    故一一文中并以次第显不次第及开权
    等。唯随自意中略语观心十界三谛者。正
    意?令一心权实而修妙观。故云依解立
    行。膏明下广明来意中。先明人法之得。于
    中先明自行得者。并以正观妙行对前六
    章妙解。初譬解行相资。膏堪续明以譬观
    行。明能然膏以譬观解。目能导足以譬止
    解。足能达目以譬止行。双举二喻同喻二
    法。相之与更赖之与资。绮文互异意必相
    通。赖藉也。资益也。故知无前六章行无由
    备。行解下因行障生明障生所以。三障等
    者。通束十境以为三四。具如下九双七只
    中说。由观阴故诸境互生。障于止观令不
    明静。文从语便隔字为对。谓重昏翳明明
    即观也。巨散动定定即止也。重字平上二音
    并通。顿昧从平深厚从上。巨大也。大无二
    声义亦通两。数起与厚俱得名大。谓魔障
    频来来辄深重。又从对便置魔障名作昏
    散说。昏散是能障。重巨是障相。翳动是障
    用。定明是所障。所障虽本有定明习犹微。
    能障无始习故昏散力盛。不可等者观魔障
    体性。若魔障起必妨观堕恶。今欲设观令
    勿随勿畏。畏则一向妨于正修。随则仍须
    甄简进否。若障起时并牵为恶。则尽向恶
    道。障不纯恶故堕恶道。约多分说。如烦
    恼病等七境起时。随之并皆堕于生死。后两
    起时堕于方便。但后二境在初心中。及前七
    境本是流转。并有牵入恶道之义。故云多
    分属于流转。又须分别病是无记或生善
    恶。烦恼一向增长于恶。业中蔽度自分善
    恶。魔亦令人堕善堕恶。禅虽钝善起谤故
    恶。依见造行亦有善恶。慢一向恶。是故恶
    边则牵之堕恶。善边则牵之堕善。若约理
    观论善恶者。则后二境亦名为恶。何况前
    七。故净名中须菩提章。斥三无为为三恶
    道。是以畏边则同。同妨正修。随边则异恶道
    义别。当以下正明设观。不以畏故能至菩
    提。虽定明昏散体俱本有。二无二体体一
    名殊。故昏散之名名无实体。还以寂照而
    为其性。故知昏散其根虽盛。当修寂照
    以达昏散。照此昏体一观而三。名即昏而
    朗。寂此散体三止而一。名即散而寂。此即
    寂照病等九境。成不思议止观大纲也。如
    猪下为依解起行立譬。譬向寂照之止观
    也。上二譬止下二譬观。谓动散倍增弥益
    止寂。昏暗弥盛倍益观明。传闻绝尘解云。猪
    揩譬止解。众流譬止行。薪炽譬观解。风益
    譬观行。一往似得仍乖文旨。前以膏明譬
    解行竟。此但譬行即昏即散而照而寂。但
    依二譬各对止观。此解为正。猪揩等譬止
    行者。大论三十释忍度中云。若人加恶如
    猪揩金山。金体益真今譬安忍三障四魔
    转增其寂。众流等者如大经云。众流入海
    失本名字。万流咸会体无增损。九境弥趣止
    体无亏。止寂于动动增于寂。故以猪流而
    譬于动。复以金海而譬于寂。所以猪弥多
    而金体不变。流弥趣而海性无增。薪炽等。
    譬观行者多薪益猛。猛不择薪。魔障益
    明。明不选境。风益求罗者。大论第七释佛
    放光中。问。足下乃至肉髻。一一皆放六万
    亿光。此犹可数。以此光照三千国土尚不
    可满。何况十方。答。身光是诸光之本。从本
    流出无量光明。如迦罗求罗虫。其身微细
    得风转大。乃至亦能吞?n一切。光亦如是
    得可度机。转增无限。今亦如是。观力未成
    所照未畅。触境成照其用转明。诸法生故
    般若生。乃至非生非不生。故借求罗以喻
    能所。观照于?。?增于明。故以薪风而譬
    于暗。复以虫火而譬于明。所以薪唯多而
    火相逾盛。风唯猛而虫身越大。此金刚下明
    观成互益。初文且譬行解功深。金刚等者叹
    解功深。止观解成割三惑阵。牢??等者叹行
    德远。止观行积越二死野。文选甘泉赋云。
    览道德之精刚。刚即金石中坚也。阵陈也。
    谓布列也。太公六韬中有天地人云鸟等
    阵也。今金刚观无阵不破。既三惑俱摧。如
    五阵咸败。郭外曰郊。郊外曰野。郭如三百。
    郊如四百。野如五百。故破二死过于五百。
    名为越野。若至初住行虽未极。且以中
    行破彼同居方便二死。理虽无差然解藉
    行满。得金刚名能割三惑。行藉解进。得
    牢??称能越二死。且寄随事得名不一。文
    虽各说意实互资。慧净下明互资相。慧止
    观解也。行止观行也。行得于解则行不惑。
    解得于行则解有克。故云慧净于行行进
    于慧。照润下续举四譬以譬相资。解如日
    照行如雨润。照润均等万物可成。行解无
    偏众德可备。解如商主导行若商人达。有
    导有达宝所可期。行解具足实相非远。解
    净于行行则无瑕义之如莹。行严于解解
    则可喜义之如饰。彼此互资故云交络。一
    体下重以此譬譬前三譬。虽曰互严不二
    而二。恐疑行解如照润等。犹是异体。故约
    一实而论行解。互相匠导还显于实。如体
    二手?是一体不二而二。还能净体二而不
    二。非但下明化他得。妙行既满起教益他。
    故云非但自行而已。即初住位。又精通下即
    是起教。拓广也。大也。遮谓遮止即如四魔。
    障谓障碍即如三障。三四皆实具如后说。
    启开也。此约下根真出假位。中上不尔如
    第六卷。自匠等者。匠者成物也。器之工师
    也。明自他功成。若行解不周自他咸失。故
    大师与吉藏书云。若有解无行不能伏
    物。有行无解外阙化他。人师等者叹也。行
    解具备堪为人师。是国之宝。后汉灵帝崩
    后。献帝时有牟子深信佛宗。讥斥庄老着
    论三卷三十七篇。第二十一救沙门谭是
    非中。立问云。老子曰。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又云。大辩若讷。又曰。君子耻言过行。设
    沙门知至道何不坐而行之。空谭是非
    虚论曲直。岂非德行之贼耶。答。老亦有
    言。如其不言吾何述焉。知而不言不可也。
    不知不言愚人也。能言不能行国之师也。
    能行不能言国之用也。能行能言国之宝也。
    三品之内唯不能言不能行。为国之贼。
    今云自匠匠他。故云国宝。牟子又云。怀金
    不现人。谁知其内有玮宝。披绣不出户。
    孰知其内有文彩。马伏枥而不食则驽与
    良同群。士含音而不谭则愚与智不分。今
    之俗士智无髦俊。而欲不言辞。不说一夫
    而自若大辩。若斯之徒坐而得道者。如无
    目欲视无耳欲听。岂不难乎。故今自行满
    须以教利人。譬能说行堪为国宝。如春秋
    中齐威王二十四年。魏王问齐王曰王之有
    宝乎。答。无。魏王曰。寡人国虽尔乃有径
    寸之珠十枚。照车前后各十二乘。何以万
    乘之国而无宝乎。威王曰。寡人之谓宝与
    王宝异。有臣如檀子等。各守一隅则使楚
    赵燕等不敢辄前。若守寇盗则路不拾遗。
    以此为将则照千里。岂直十二乘车耶。魏
    王惭而去。此即能说能行之国宝也。而复下
    正明以佛乘为施。即能化之心。问。圆顿学
    者元习无缘。岂至初住方云学佛。答。仰
    慕极位云学佛耳。又策励中下令如行
    说。如来亦以所证利人。故劝说证以益于
    他。即是下譬也。若以权法化人法门虽开
    不名倾藏。今于一心开利物门。倾秘密
    藏示真实珠。心既不穷藏亦无量。藏既无
    量珠则无边。含一切法故名为藏。理体无
    缺譬之以珠。是则开示众生本有觉藏。非
    余外来。此珠等者。次重寄譬以叹体用。先
    总约珠以叹于体。次别约譬以叹于用。初
    文者此珠可譬妙体之内。行解因果一切具
    足。放光譬慧。雨宝譬定。慧即智德。定即断
    德。即定慧体也。此之二德即是自利利他二
    德。智即自利。断即利他。此之自他二而不
    二。以此三德为他说之。今叹所说云此
    珠等也。照暗等者叹用也。言照暗者光之
    力也。破他无明之暗。言丰乏者雨之力也。
    丰彼法财之乏。言朗夜者转释照暗。言济
    穷者转释丰乏。展转相生以下释上定慧
    相即。破惑具德智断俱时。驰二轮下譬功
    成有至也。二轮远运譬定慧横周。两翅高升
    譬定慧竖极。翥者鼓翅飞也。故雪山大士
    被帝释试之。看其堪任荷负菩提重担以
    不。如车有二轮则能运载。鸟有二翅堪任
    飞升。虽见持戒未知其人有深智不。经
    中本譬乘戒具足。今借以譬定慧同时。玉润
    等者譬止观行成功能外彰。玉润譬止德碧
    鲜譬观德。刘子云。山抱玉而草木润焉。川
    着珠而岸不枯焉。淮南子亦云。泉有珠岸
    不枯。碧者。山海经云。高山多青碧。郭璞云。
    碧者玉也。说文云。青者美色也。鲜者好色也。
    亦如松竹冬色青青。并色鲜之貌。有人云。
    止观解行如玉润碧鲜。此未善文旨。此中
    意云。由前行解止观成就。功能外彰自他俱
    益。若还?作行解释者。文何烦杂。香城下
    明法恩难报。既行解成就知荷佛恩深。如
    投身粉骨未足酬德。香城者。以波仑菩
    萨修见无竭出髓卖身。亦如雪山童子见
    于罗刹投身酬偈。其痴钝等者。次明自他
    之失。并阙前妙解妙行故也。初明自行失
    者明无信故。又如法华云。诸子于后饮他
    毒药失本心故。饮他见思之毒五浊障重
    故云深入。以毒深故失菩提心。以无信故
    如象无钩。既无信钩故听不能解。故大经
    二十三云。譬如醉象狂逸暴恶多欲杀害。
    有调象师以大铁钩。钩??其鼻。即时调顺
    恶心都息。众生亦尔。以烦恼故多造众恶。
    诸大菩萨以佛法钩??之。令闻法者因之
    而住。以是义故听法因缘近大涅??。当知
    宿世有闻法钩。故令此生听则可解。乏智
    慧眼等者。转释无解。故大品云。须以智慧
    眼观知诸法实。故知凡夫生盲二乘眇目。外
    听不解由内无智眼。无智眼故闻亦不
    别。举身等者并譬无行。无行故不能断
    惑故云不前。痹湿病也。及癞并譬不觉不
    解故不知。宿谤大乘故行解全阙余殃尚
    积名大罪人。为是等说还增谤罪则有损
    无益。经云。若但赞佛乘众生没在苦。故云
    何劳为说。设下纵释。设谓假设借使厌世
    不能求大。故经云。非我佣力得物之处。攀
    附等者举类证释。厌大习小如弃根本
    而附枝叶。故大品云。弃深般若波罗蜜如
    舍根本。而习二乘所应行经。如攀枝叶。
    是为魔事。攀叶则堕。捉干则固。执无常枝
    则堕二乘地。捉大乘干菩提心固。狗狎作
    务者。大品云。善男子。亲近余经不学般若。
    如狗不从大家乞食。反从作务者索。是
    菩萨魔事。菩萨亦尔。舍深般若取二乘所
    应行经。是为魔事。大论解云。有人先于声
    闻法中受戒。后见深般若。仍着先所学而
    舍般若。又有声闻弟子。先学般若不解义
    趣不得滋味。尚以声闻经求道。复有声
    闻先学般若。复欲信受余声闻经。毁般若
    言。是经先后无定义不相应。故舍之去。声
    闻法中何法不有。六足?酬技词前闳簟N宀?br> 律藏即是尸罗。阿?酬贾蟹直痨?寮词侨?br> 昧。本生经中赞忍进等。即是六度足也。今文
    ?下之言并具论中诸意。敬猕猴等者。有人
    不识猴及帝释。曾闻人说天帝飞行。后于
    林中见群猕猴。谓是帝释而生敬重便为
    作礼。宗瓦砾等者。亦是大经春池喻意。又
    攀附枝叶及宗瓦砾如不识法。狗狎作
    务及敬猕猴如不识人。又一种禅人下次
    明化他人法俱失。密引慧闻已前诸失显
    得一往斥其不达障难。尚失于小。况复大
    耶。于中先明人非。不达等者。以不能用
    化他安心六十四番。是故成失。况复九乘等
    耶。体心等者明化他法非。虽体达如空非
    体法实智。虽推踏不受非无作舍觉。虽调
    和融通非混同法界。虽觉察求觅非反照
    心源。虽泯然亡离非契理寂灭。虽了本无
    生非智鉴妙境。如此等用非不一途。故
    云一辙。辙者车行迹也。故知此等永迷十观
    及所观境。障难万途等者双斥自他。如下十
    境互发。既其不了。自判判他一切俱失。盲
    跛等者。无解如盲无行如跛。师既若是
    弟子可知。故俱堕落。此借百论外人被破。
    乃自救云。若神无触身不应到。身神相假
    能有所到。如盲跛相假能有远至。今一人
    具二一步不前。次瞽蹶者重释前譬。无目
    曰瞽足跛曰蹶。既盲且跛而复夜游。无解
    无行失佛教日游无明夜。不应下总结非
    器。不应对上无行解人说妙解行。高尚者
    如前有信有行解者。即高尚此文。卑劣者
    如向无信无解行者。必轻劣斯教。○开章
    可见。所言止观开为十者。应言止观所观
    开之为十。但是文略故但云止观。又此十境
    即是前文所显之体。前约所显能摄故立体
    名。今对能观所发故立境名。又前从理说
    故体唯一。今从事边故境有十。事即理故。
    故一一境皆不思议。理即事故。故一一境相
    别不同。此中文十义十。意令所观同成一
    实。及显能观唯在一极。亦可义十。如分别
    中亦可义三。谓翻三障即三德故。次生起
    中意者。由观阴入生下九境。能所相扶次
    第出生。而成十意。然此生起且附文相。一
    家著述凡立章门无不生起。若依下文十
    境互发。则无复次第。此则从行。文具二义
    十中居初。大品云声闻依念处等者引证次
    义。故大品及大般若。凡列法门无不皆以
    五阴为首。五阴?是念处境耳。又行人下是
    现前义。下文料简用此二义。言重担者。五
    阴是担。生死重沓故名为重。凡夫不舍二乘
    不荷。菩萨之人能舍能荷。以能舍故永弃
    生死。以能荷故却入生死。是故菩萨舍担
    能担。行人亦尔。为舍为荷是故须观。后发
    异相等者。十境之中。阴具二义。必须在初。
    余九既因观阴而生别为次第。如下所列。
    今家用此十法为境。不同常途别立清净
    真如无生无漏。如是观者。如离此空别更
    求空。今依经准行以阴为首。下之九境随
    发而观。一一皆用十乘观法。老子尚知观
    身为患。而世间人保护秽身。他求净理。失
    之甚矣。夫五阴下明因阴后生于烦恼。言
    阴与四大合者。恐此文误。应云阴与四
    分合也。报法五阴无始时来未曾离染。若
    不观阴则顺烦恼。故云若不观察等。如闭
    舟下为未观举譬。譬兼两意。初为不观
    顺流作譬。若其下为因观阴动烦恼境
    逆流作譬。回??如观阴。始觉驰流如发
    烦恼。舟者所以水载也。奔者。尔雅云。大路
    曰奔中庭曰走。奔是走之盛貌也。随之而
    不知去疾。迸者散走也。随去速疾如散走
    也。??者逆流也。既观下合观阴譬。四大下
    明观烦恼次生病患。身病即是前之阴境。
    心病即是前烦恼境。无始常与病身相随。未
    曾违逆故名为等。亦是先述不观。故云情
    中不觉。今大分下明因观前二而动病患。
    大谓四大且指色阴。以余四阴转成烦恼。
    称为四分故云大分。分谓四分即前烦恼。
    前已观阴复观烦恼。故云俱观。由此二观
    击动于色。故云冲击脉藏。具如第八卷释。
    以冲击故令四时脉与五藏违。亦是五行
    相克名违。故四毒蛇偏起成病。无量诸业下
    因观三境以生诸业。亦初明不观故不
    发。故寻常散善不发业相。今修下正明因
    观以发业相。健谓已观大分。病谓已观病
    境。三皆曾观故云不亏。因观动业故云动
    生死轮。业相是能运。生死是所运。载生死
    之轮名生死轮。故大论云。生死轮载人诸烦
    恼结杂。旷野自在转无能禁止者。先世业自
    作转为种种形。业力为最大世界中第一。
    或善萌等者。明业相起损益不同。初句是善
    习因萌生相也。恶坏下明恶习因坏灭相也。
    善示下明善报果相也。恶来下明恶报果
    相也。以恶下明因观于业而生魔事。文中
    但作生后之相。阙于不观不发。因观乃发
    之相。若望前文应云无始时来但顺有漏。
    纵善生恶灭。犹随魔界。今观于业令恶灭
    故。顺于涅??。以善生故顺于菩提。魔惧出
    境方作留难。亦可由观三境。虽生事善
    亦顺菩提。虽灭事恶。亦顺涅??。以恶动
    故双牒前文习报二恶。以善生故亦双牒
    前文习报二善。若善灭恶生顺魔界故。不
    为留难。若过下明由观魔故出生诸禅。亦
    应云若不观察宿习不现。由用观故。即
    是现在行力所致。故动宿习有诸禅现。味
    净横竖。具如下禅境中明。禅有下明禅后
    发见。逸者纵恣也。若识下明见后生慢。用
    观观见见心暂息。故无智者谓得涅??。故
    增上慢人非全无法。但是不了法门大小
    阶位深浅。滥生矜高名增上慢。于增上法
    未得谓得而慢于他。此但通举上慢之相。
    从小乘下别出大小各有其相。初小乘中
    横计四禅为四果者。已如前说。大乘亦有
    魔来与记者。明大乘中因记生慢。故大品
    不和合品云。魔作比丘到菩萨所。作如是
    言。若菩萨于般若作证。得须陀洹乃至支
    佛。论七十七同。论八十又云。魔语菩萨。汝
    于诸佛受菩提记。父母兄弟姊妹等名某。若
    受著者成增上慢。身子舍眼等者。身子退
    大已后更经生死。义如见慢。小习若起先
    破见慢。故云见慢若静等也。大品云等者。
    并且引于习小而已。次大品云有菩萨下。明
    生谤者。如大品云。不久行者闻深般若
    起谤堕泥犁中。随喜品云。若菩萨不久行
    六度。不多供养佛。不种善根不随善友。
    不善自性空等取相回向。不应为如是
    菩萨说深般若。乃至种智十八空等。如
    是菩萨闻必起谤。具如前信谤品等。故三
    藏菩萨外凡。及第二僧只尚有谤义。内凡之
    人及第三只方乃不谤。别教初心不谤者。
    教诠中道中道理深。知此深理故且免谤。
    此等下判三菩萨并属于权。此十下判境
    位也。前八在凡可见。后二言在圣人方便
    者。既是圆教实道方便。方便望实名实为
    圣。圆是圣法令成极圣。人得圣法故云圣
    人。故知十境位并在凡。阴入下判境阴显。
    则阴入境显。余九境隐。又余之九境发者则
    显。未发者隐。又八下判境近远。烦恼等七
    转观犹难。故名为远。后之二境借使未观已
    成方便。故名为近。又烦恼等去真犹遥。何
    况中道。故名为远。后二不尔。是故名近。又
    若不下欲明互发先述其意。恐后发得不
    知进否。故须预说令识相貌。又此十发文
    虽标十。义乃二十名十双故。纵除第十亦
    有十八。互发下正明互发。先列章门。前九
    相对故云九双。后二不对但云七只。七只
    ?是三四一双。十中一一皆遍十境。又前之
    九双正辨互发。后一但是收摄十境。判属魔
    障。次第者下释十双也。初次不次各有三
    义。然初二对即三止观。此不论于现在修
    观。直是所发三相不同。故不同前大意中
    三。并结现文成三种相。今言不次法者。皆
    是法界名为不次。发修二种不名为顿。但
    为相对辨异如文。又发修易见故在前释。
    法义稍广故在后释。初文法者举文自为十。
    例亦应更云阴入为法界者也。所言眼等
    为寂静门者。具如第四卷引。何须舍此等
    者。不同二乘舍此生死求彼涅??。箧谓笥
    也。盛宝之箧故云宝箧。此经能盛实相宝
    故。方丈托疾者。净名自念寝疾于床。世尊大
    慈宁不垂愍。佛知其念。夙鉴机缘。命诸
    声闻及诸菩萨。咸述昔屈皆辞不堪。时会
    因兹闻被弹事。复闻文殊受命问疾。虽
    承佛旨仍叹难酬。大众由斯钦风慕德。
    无数千万随从往观。已为诸来国王大臣。因
    疾广谭无常速朽。文殊才至述佛遣命。然
    后自问疾之生灭。大士广答调伏慰喻。广说
    菩萨不思议事。及观众生为毕竟空。佛道
    斯通不二门启。室纳高座香饭普熏。令招
    去华之讥。致受礼座之屈。二大士纵辩非
    二乘所知。叹仰大乘成生酥益。及诸大士
    咸会醍醐。斯教得兴皆由托疾。疾益既毕
    推功有归。还诣?园复宗印定。以能因时
    观己他疾皆法界故。至果能以疾益于他。
    故使净名疾为化道。一切诸法悉在疾中。
    如唐请菩提像。使王策亲至其室。既致敬
    已欲题壁记。壁乃目前久行不至。息心欲
    出近远如初。叹不思议踪今犹未灭。双林
    现病者。佛在双林因告背痛。托纯陀请住
    广开常宗。奇斥夺三修敷扬三点。答三十
    六问演五行十功德。六师翻邪十仙受道。
    如是等教现病斯兴。业为法界中引法华
    者。罪福是业。由深达故故名法界。十方即
    十界。由达十界即法界故。见界理周名为
    深达。初文真也。空业破诸业故云此业能
    破业。次若众生下假业也。即于空业遍达
    诸业。故以此业立于假业。次业与不业下。
    观业中道。业即是假不业是空。假业名缚空
    业名脱。双非二边皆不可得。普门示现等
    者引物偏好且对三文。若现六界为缚。
    现二乘界名脱。佛菩萨界为双照缚脱。自
    非证得法华三昧不思议身自在之业。安能
    现此三十三身。非缚非脱而现缚脱。何啻
    等者。啻者犹多也。方等师外其德犹多。何者。
    世方等师但?须判有漏业相。尚不能达
    业空业假。况复业中。今达业法界。何啻堪
    为世方等师。设有等者。既观法界魔亦本
    如。设使于行犹有魔者。如药涂屣堪任乘
    御。魔事如屣。圆观如涂。观魔即如。名堪
    乘御。能观心性等者。观三毒性尚名上定。
    况观禅心为法界耶。以邪入正者。邪即是
    正见即法界。于见不动亦复如是。经文犹
    总。若分别者具如上文忏净中说。以见为门
    结前以邪相也。门名能通。以邪入正即能
    通义。以见为侍结前于见不动。净名云。菩
    萨于诸见而不动。于生死而不舍。即侍
    者义。凡言侍者能随顺人。见随观转任观
    所照。见即法界无处不随。还是烦恼耳者。
    略判同异。别说则慢有八种。此属增上。烦
    恼中利钝不专增上。今从通说亦属烦恼。
    无慢空也。大慢假也。真出假位现种种形
    调伏众生。故名大慢。大经三十云。菩萨若
    见众生有?x慢者。现为大慢。双非属中例
    应可见。若但见于空等者。但深观空空体本
    妙。众生情隔谓空不空。故今达空即是法
    界。从空所现即是俗也。对空不空三谛义
    足。底恶等者。底恶即是阴等八境。下劣二乘。
    即二乘境尚是法界。况三菩萨。又菩萨下重
    寄权实以显三谛。权是俗。实是真。双非显
    中。是一一下结如文。杂不杂中言适发阴
    入者。但发阴解亦名为发。交横并沓者。交
    互而起为交横。双双俱起名之为并。相次
    而起名之为沓。又复并者必在同类。如禅
    与见烦恼与禅。不可并起。余例可知。次不
    次杂不杂皆论具不具者。次具可知。不次
    具者。虽见诸境无非法界。所起亦有具不
    具故。所起杂二义准知。言总别者。总谓
    总都。都起十境故名总具。虽具起十。于
    一一中头数不足名总不具。总中欠一故
    名为别。别中又欠名别不具。九中一一复头
    数不足名别不具。故下成不成中。指此文
    云具不具中止明头数。今明体分始终者。
    于头数中皆有始终。次明横竖中。云通
    名背舍名横法者。以禅望禅名之为横。
    又初禅中具有根本味净等法。故名为横。然
    以味望净虽有浅深并在初禅。故名为
    横。言发七背舍名横不具者。灭受想中
    阙此一故。余法例者从如发四禅下。借禅
    例释横竖等相。自余九境准禅应知。然余
    境中虽有横竖不及禅中最为委悉。欲
    略说者。初阴入境既不论发不论横竖具
    不具等。次烦恼中利钝使足名为横具。利中
    单复讫至无言。名为竖具。钝中刹那至重
    三毒。名为竖具。不具比说。病中四大五藏及
    鬼魔等。名之为横。相生相克名之为竖。具
    与不具比说可知。业中蔽度相对名之为
    竖。蔽度彼彼各自相望。名之为横。魔中三
    种名之为横。先恶后善及堕二乘。名之为
    竖。见中具起外及佛法。名之为竖。四句四
    门相望为横。慢中谓得诸禅。名之为横。谓
    得初果乃至四果。名之为竖。二乘中四谛
    相望。名之为横。因缘相望。名之为竖。又二
    乘相望。名之为竖。又四谛中二二相望。及
    因缘中以智望境。亦名为横。菩萨中当位
    自行。名之为横。三教相望。名之为竖。修不
    修者。下文云作意不作意名异义同。如下
    烦恼境中说者。下烦恼境无修发句。但有
    烦恼诸法及法身等。各三十六。今但指彼句
    法为例。法则不同。若欲分别三十六句。先
    识修发各四句相。一句各四成三十二。修发
    二四各初二句意义可知。各下二句应须略
    辨。初修后不修名第三句。一向缘理名第
    四句。初修后不成名第三句。发时缘理名
    第四句。用此参互成三十二。问。下之九境
    不发无修。何故十境皆云修发。答。此须分
    别。若观阴发阴是通修通发。观阴发九是
    通修别发。若观烦恼发下八境。是别修别
    发。若观烦恼而生阴解。是别修通发。又若
    观通途烦恼而发宿习烦恼。亦名通修别
    发。若观宿习贪欲而发宿习?恚。亦名别
    修别发。又若观阴入阴解未起是修而不
    发。若发生阴解及下九境未能进观。名
    发而不修。亦修亦发不修不发。准此可
    知。又若观通途烦恼而发宿习烦恼。亦名
    修发。余九亦尔。故下九境名为修发。况复
    随人作意欲修有发不发。故亦九境通名
    修发。修发既成十六句。发修又成一十六
    句。并根本四句合为三十六句。然须思择
    使义不滥。益不益者。问。何故善恶俱论损
    益。答。以随宿习诸境轻重。及现观力纯杂
    不同。是故各有损益差别。于中应须先判
    善恶次辨损益。如阴入境体是无记不论
    善恶。因观无记发于善恶。用观不同则
    有损益。若烦恼慢病通皆是恶。禅及后二通
    皆是善。业魔见境通善不善。如业中六度
    为善六蔽为恶。魔现恶相及令堕恶。即是
    恶摄。若现善相及令堕善。并二乘等即是
    善也。见中外外以恶为本。亦能起善。附佛
    法起以善为本。亦有于恶。次明损益者。
    照即是观静即是止。虽具善恶然由观力。
    若观善恶如众流入海风益求罗。则一向
    为益。随境而转妨修止观。则一向为损。故
    卷初云。随之牵人向恶道等。虽损止观复
    宜以观照其昏障。或宜以止寂其散障。故
    前文云以观观昏。以止止散等。此则诸境
    损复名益。障而非障即此意也。若诸境起
    不复修观。但倚此境以为自得。此则益复
    名损。例之可知。后之二境虽有损义观道
    易正。互损互益及俱损益例此可知。难易
    中亦言善恶者。如损益中说。但须更辨难
    易相耳。莫谬去取者。即初文云不可随不
    可畏也。皆以止观研之者。即初文云以观
    观昏等也。乃至十法出没研?。次明三障
    中云二乘等是业障者。有出世业且属业
    摄。又思力胜故。亦得名业。又二乘亦是无
    漏业成。菩萨境者。三人不同三藏有漏。通初
    二地同于三藏。三地已上同于学人。八地已
    上同无学人。成漏无漏业。别教住行望通
    教说。十向非漏非无漏业。登地证同不名
    为境。分别虽尔。若据为障并在初心。义
    通于后故此分别。若尔。前五是有漏应是
    有漏业。亦是业障摄。答。通论十境者无不
    具三障。今且随名便及随增胜说。若以
    余境望自名为报阴及以烦恼等。是故今别
    以二乘及菩萨名为业障摄。又此无漏等并
    据宿因。若先已证则应出界。那更于今方
    复论发。况复望圆名之为障。故云不至
    五品六根。次释四魔中。业禅二乘菩萨行阴
    摄者。业中善业及以禅等。并起善行故属
    于行。况行阴中所摄宽多。故小乘中通大地
    十。大善地十。大烦恼地六。大不善地二。小烦
    恼地十。及十四不相应行。大乘中遍行五。别
    境五。大善地十一。随烦恼二十。不定四。大
    小乘中诸心所法。除受想已并行阴摄。故善
    业等并为大善及通大地不相应行等之所
    摄也。余者并在烦恼魔中之所摄也。问。俱
    舍中云。蕴不摄无为。何以行阴摄于二乘
    菩萨两境。答。彼明取阴不摄无为。今明未
    证实道之前仍属于阴。现在发习犹是有
    为。魔名等者。夺慧命故破法身故。问。何以
    止属于身。答。若福慧相对。止即属福福属
    于身。若智断相对。断属解脱。解脱现身调
    伏众生。若尔。但属应身何关法身。答。止体
    寂故即是法身。观体用故即是般若。况三身
    体一。应即法故。魔名磨讹等者。古译经论魔
    字从石。自梁武来谓魔能恼人字宜从鬼。
    故使近代释字训家释从鬼者。云释典所
    出。故今释魔通存两意。若云夺者即从鬼
    义。若云磨讹是从石义。若准此义讹字从
    金谓去锐也。能摧止观利用故也。若从言
    者谓伪谬耳。诗云。人之讹言苟亦无信。若
    存言义复顺从鬼。现无漏像而宣谬言。
    由伪无信逸止暗观。又讹动也则通二义。
    从石从鬼通皆动坏止观二法。次问下料
    简。问可见。答中次出九双。即以初二对三
    止观。当知?是望昔宿习非为现修。故现
    修文无复三义。是则下七但是分别前二对
    耳。皆有次及不次及以杂故。昔因缘中杂毒
    等者。问。前句云昔因今缘。此句何以因缘
    在昔。答。以今修行望昔习种故昔为因。
    今助发者故今为缘。若过现各论皆具因
    缘。并以内心为因。知识教等以之为缘。故
    前后二文各随一义意亦无殊。若宿生来唯
    为菩提虽有魔等。名为不杂。若兼名利
    纵有二乘菩萨佛境。亦名为杂。所因等者
    谓所依也。宿依何境依者则久。又所依中
    有??有弱。故依??弱有久不久。言?细住
    乃至四禅者。以四禅等阶级多故。故寄禅
    判。言云云者。乃至味净及念佛等。传论??
    弱。又十境中见慢二乘菩萨。多依于禅。魔
    属未到。烦恼业慢或禅后发。故得以禅判
    其??弱。善易发等者。善恶亦准损益中判。
    复以根遮四句判其难易。恶欲灭等四句
    判更不更者。初句表恶欲灭。故云告谢。
    如恶人共住。今欲永去。故云告谢。次善欲
    下表善欲生。故云相知。如良客初来。必先
    造主。故云相知。此善恶相一度来已不复更
    来。即是恶灭善生之相。次善欲下表善欲灭。
    如遇吉知凶应求势助。故云求救。见此
    相已勤策身口。次恶欲下表恶欲生。如窃
    为恶求私轻罚恕免官刑。故云求受。见
    此相已愿今身偿不恶道受。此善恶相来
    已复来。即是恶生善灭之相。言四更者明
    数来不已。尽去声呼。有人以第一第四平
    声呼。第二第三去声呼。甚失甚失。此中皆须
    口决等者。用道智法眼方可判他。若阙自
    力亦须凭教。如无文据仰推先达。凡情辄
    判误累后生。故再诫云慎之勤之。谓慎勿
    谬判。勤加自行保重所受

    止观辅行传弘决卷第五之一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