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藏经阁!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藏 > 诸宗部三 >
  • 止观辅行传弘决卷第三之四

    第二一切禅。于中又二。一世间。二出世
    间。世及出世。各有三种。一现法乐。二出生
    三昧功德。三利益众生。第三难禅有三。一
    舍禅而生欲界难。二具一切功德过二乘
    上难。三依禅得菩提难第四一切门有四。
    谓四禅。五善人禅有五。谓四无量及不味
    着。六一切行禅有十三(云云)。七除恼禅有八。
    八此世他世禅有九。九离见禅有十。百八三
    昧楞严居首。名出大品大论广解。十八空
    第五卷广释。十喻。偈曰。幻焰月空响城梦影
    像化。在后略解。及五百陀罗尼闻持为首。
    名在大品。大论亦解此摄一切位者。
    初来意中。先明无位。欲明于有。先辨无
    者夫次位之来出自圣心。圣心本寂次位何
    施。逗物根缘阶级同异。自非绝位极圣焉
    能判于诸下。是故先明无位之理。次方约
    事说于诸位。又无故约真有即寄俗。真俗
    不二故先辨真。故楞伽第四佛语心品云。第
    一义中无复次第。今文从义故云寂灭真
    如。又下文偈中云。十地则为初。初地则为
    八第九则为七。七亦复为八。第二为第三。
    第四为第五。第三为第六。无所有何次。唯
    此是四卷经文。余所引者。并是七卷经文。经
    云无位唯此一文。上下诸文尽明次位。然
    多辨通别少明藏圆。若论智行通具四教。
    以方等部多斥三藏位义复少。当知楞伽
    约圆理边明无次位。约事非无。纵明圆
    事多是界外相即法门。是故经中圆位又少。
    故彼经别序中。世尊受请入楞伽城时。以
    神通力作无量宝山。山皆有佛。一一佛前
    皆有罗刹及以众会。十方国土皆于中现。此
    与净名合盖现变何殊。尚未及般若十方
    请者。皆名释提桓因。加说者皆名善现身
    子。验知彼部方等明矣。次位既尔。所论法相
    亦应备四亦少三藏意如向说。即如罗刹
    王本宫思佛。佛说幻化等法。即通教也。发
    得善根离心意识入如来藏。即别圆也。若
    准此意例余可知。别序之文序圆尚少。验
    知正说圆义不多。故正宗中大慧问曰。净一
    切众生自心现流为渐为顿。佛言。是渐非
    顿。下文虽说佛净众生自心现流顿现一
    切。此语渐极称之为顿。即别妙觉位耳。况
    复文立五种种性。谓佛菩萨声闻不定无性。
    以未开权诸性尚隔。岂同法华败种得记。
    况复五法及三自性八识二无我。全是别义。
    岂得执一言无次位耶。又大乘下明有次
    位。向明无位亦是大乘。今复明有故云又
    也。良以下和会有无。如前所说非证无位
    不能辨位。复防愚夫偏执无位。是故结
    云次位何嫌。若析下正明诸教次位。初三
    藏。云七贤七圣者。七贤谓七方便。七圣谓
    信行法行。信解见得。身证时解脱不时解脱。
    二十七贤圣者。开初果向为三。谓信行法
    行无相行。及初果为四。五第二果向。六第二
    果。七第三果向八第三果。于此果中又开
    为十一。谓中生。行不行。乐定乐慧。转世现。
    信解见得身证。并前七为学人十八。开无
    学为九。谓退护。住思。死不退。慧解脱俱解
    脱不坏法。俱舍云。世尊说学人十八谓四
    向三果。信法行。信解见得。家家一间。五含。
    谓中生。行不行。上流。无学九。谓退护思住。
    达不动。不退慧解脱俱解脱。此二十七名为
    福田。问。何缘身证不预其数。答。无漏三学
    是圣者因择灭涅??是圣者果。灭定有漏不
    是依因。故不预数。欲委悉知请寻本论。中
    含四十。长者问佛。福田有几佛答同俱舍。
    余之二门既各有论。亦应有位。今阙不论。
    三乘共位如下次位中辨。通教之中。既无四
    门论部之异。故但依经列共十地。次别位
    者。亦如楞伽初地菩萨为佛所加。百千万
    劫集诸善根渐入诸地。至法云地坐大莲
    华。今文正用璎珞所列诸位。不得意成三十
    心等者。事不获已施设教道。权接物机非
    佛本意。意在初地中道实相犹居地前伏惑
    之位。名不得意。得意即入破无明位。是故
    即在第二观后。或纯假观者。一者辨于失意
    之人。二者初地既同初住。是故此教但成假
    观。圆位中开示悟入。且证因位。等觉或在
    十地中明。开合四句以判圆位。如前所说。
    具在玄文。十四般若者。问。仁王释修行五
    忍中。文列十四忍无般若之名。今何故云
    十四般若。答。忍因智果。忍伏智断。伏必有
    断故从断说。问下料简者。为不晓者更
    重立疑。执前楞伽及诸大乘明空荡相。何
    须明位而云止观摄次位耶答中。还以前
    来所明诸大乘经。皆明次位。虽说下。牒前
    良以已下诸文。汝避有入无意偏文局。况
    同外人邪无等耶。中论下。引论斥于执无
    位人。位即因果。汝言无位即无因果。似同
    外人拨无世间及以出世三种四果。无何等
    下重征执者。汝为无于何等因果。见既下
    判执无者。既未证入凡见灼然执云无位
    则破生灭。尚不下况也。拙度尚有三藏因
    果。汝尚无之。况能有后三教因果。此斥下
    结。言此斥外道者。意在斥执无位之人。
    汝云都无同彼外道。若斥下破小。一往与
    之。汝若欲以大乘斥小。谓小唯有三藏
    因果无后三番因果位者。汝能破者仍须
    有后三番因果。汝但破他全无诸位。故知
    即同外人邪破。如我下正明今家用破之
    式。但以智破惑名之为破。如汝所破以惑
    破智。称之为破。不同外道推与谁乎。问。
    下引论偈。一一位中及以料简。皆云破三
    道者何耶。答。前初明理。理全是惑故次破
    惑。翻惑为智惑为所破。智破惑时业苦俱
    破。破必前后浅深位别。是故明位还须寄
    于所破三道。点此一语者。结要。直言曰言。
    诠义曰语。亦是所引论序名为一语。今且
    从直言。谓一言者即是破也。以大破小为
    治内。以小破邪为治外。此引?惫?新?br> 序也。序云。百论破外以闲邪。斯文祛内之
    留滞。今通用彼序两论意以成一家破立
    之式。广雅云。闲者正也。破外故去有边之
    邪。治内故去无边之小。此存渐法。大小邪
    正以论相破。准大乘经复应更云以圆
    破偏。准法华意开偏显圆。今但下凭教。
    还依前来二谛释义。是故不可偏执有无。
    有无并皆凭教故也。无句是菩萨句。及点
    空论位等。并是二谛之文。次引中论者。论
    有四句。且以三句对于三观观观于惑惑
    落不俱。故使三观各有诸位。当知论偈是
    略办位。云何言无。此中不以初句对位
    者。已从能破而立次位。因缘但是所观之
    境所破之惑。故不对之。余文对于三藏教
    者。一往从义且借对初。非论本意。此论前
    文正明衍门。是故偈意正在三教三观意
    也。若用三观摄四教位者。三藏摄在初观
    之中。初空句中但云破三道成菩萨者。举
    胜兼劣。故云须陀洹智断是菩萨无生。复
    但云六地等者。以通菩萨明位不同。具如
    第六卷中。今亦且略举六地一边。义实通于
    七地齐二乘也。若云七地齐二乘者。即应
    云八地为方便。方便者具有二义。若未被
    接即以出假为方便。若被接者即以修中
    为方便。故下文云。八地闻中九地修观破
    无明。此语极下根者为言。今言七地此据
    中根。言为如佛者。此亦二义。若别为菩萨
    立忍位者。则第十佛地边有菩萨位。故云
    如佛。若被接者至此既破一品无明。亦能
    入相如彼八相。故云如佛。六地已前破
    界内三道。至此则破界外三道。假名句中言
    破界外三道者。且据前句未被接者说。
    则前二句但断界内三道。中道句中同异此
    说六摄教者。初略引婆沙明摄诸教。凡言
    教者。是通途之言。但有指?址峙斜嫠到?br> 名为教。是故此中邪正偏圆俱皆有教。次别
    明心摄。初摄世间。僧?椅朗赖日摺R磺型?br> 道所尊有三。谓迦?陈薜取H绲谑?硎汀=?br> 略列一人。僧?掖嗽起贱V。卫世是所造之
    论有十万偈。此云无胜。九十五种者通举
    诸道。意且出邪。准九十六道经。彼经两卷
    一一释出所计相貌。于诸道中一道是正。
    即佛道也。故大论二十五云。九十六道中。实
    者是佛。今文但云九十五者。论邪道故。九
    十五中。二名似正。谓修多罗及阿?酬肌S?br> 九十三名体俱邪。寻经识之。甚补正智。问。
    华严云。九十六道悉皆是邪。此云何通。答。华
    严斥小故皆云邪。故百论云。顺声闻道者
    皆悉是邪。故论二十五又云。九十六道并不
    能得诸法实相。又四十一云。九十六道不
    说意生。信是小乘灰断之说。故五十三五十
    六七十三并同华严。斥云是邪。五行者。此
    起黄帝感玄女星精说此五行。白虎通曰。
    火者阳尊。水者阴卑。木者少阳。金者少阴。土
    者大包。故二阴三阳。尊者配天。水者唯也
    任养万物。木者触也触动万物。火者化也谓
    变化万物。金者禁也禁其始起。土者吐也含
    万物也。是故万类皆为五行之所摄尽。六
    甲者。甲头也。一甲五行。一行二日六甲六十
    日。一年之中。甲经六匝行三十六。白虎通
    云。甲有十干时有十二。所言干者数也。甲
    者万物之甲如甲未开。乙者屈也。如[?`/朋]蟠屈
    未欲出也。丙者明也。谓万物明也。丁者??
    也。戊者盛也。已者起也。庚者更也。辛者始也。
    壬者任也。癸者度也。言十二时者。子者慈
    也。丑者纽也。寅者演也。卯者茂也。辰者震也。
    已者起也。午者长也。未者味也。申者身也。
    酉者收也。戌者灭也。亥者该也。此干及时亦
    收一切。故以言之。乃至成闰度数等。非今
    所论。广如律历。阴阳者。太玄经云营大功
    明万物者曰阳。幽无形不可测者曰阴。
    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不测之谓神。
    岁月时等乃至五行八卦莫不并为阴阳所
    摄。故阴阳之法布于世间。义不可尽。八卦
    者。谓震兑离坎乾坤艮巽。一卦六爻。爻谓适
    时之变。又爻者效也谓阴阳气也。易曰。挂
    一以象三十。有八变而成卦。五经者。白
    虎通曰。孔子见周道陵迟自卫反鲁以定
    五经而行其道。礼记经解曰。温柔敦厚诗教
    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
    精微易教也。恭俭谦敬礼教也。属辞比事
    春秋教也。今谓礼乐尚书诗易春秋。有云。传
    也。礼有三。谓周礼仪礼礼记。传有三。谓公
    羊[谷-(一/禾)+采]梁左传。故云九经。子谓百家诸子。史
    谓诸国史藉。故以四类摄一切书。谓经史
    子集。集谓古今贤良所抄。如御览之流。今
    为略知世法同异不烦广出。意在总知悉
    从心起。云何下。明出世教二论不同。初文
    有喻有合。具如第一卷中所引华严。次空
    经喻中具含七教。八中无秘密者。具如前
    开章后料简。次从观心因缘下至与如来
    等。即藏等四教也。次又观心下顿观也。次从
    若观心因缘至熟酥之经渐观也。法华不
    同诸文。但是会渐归顿。涅??四人皆知佛
    性。故四句相即。若准大经五时譬意。则以
    华严譬乳。今且逐便即以华严别为一顿。
    渐中仍更存于四味。故以三藏譬于乳味。
    加共般若如酪。虽无别部共般若文。取方
    等般若中或一会一时一章。独明共意其流
    亦多。又今论观理摄法该广。是故从容于渐
    教中明共般若。若的判教则不用此文。渐
    次教中对方等般若。皆云即空等者。能摄
    体即所摄未即。虽复未即且从能说。故并
    云即。次明法华涅??者。意显止观并摄开
    显捃拾教故。涅??意者。彼经四教皆知常
    住。故本意在圆。权用三教以为苏息。实不
    保权以为究竟。元意知圆是故相即。?心
    若息还依顿观。问。方等亦作四句相即。与
    涅??何殊。答。方等但大小相对一时共闻。四
    不相离义同相即。不同涅??即解即修。又
    此方等亦即中论四句即文。非谓四教即
    能相即。又此中文是寄五时。顺彼经部或即
    或离。故修行者随用几句而得见实。又若
    将微尘经卷以譬八教。其文虽略大意亦
    足。谓初小后大。渐也。大小不定。不定也。渐
    中具四即七也。次不定观中。云若观因缘。
    又观因缘即是佛性者。此有两意。一者现在
    习圆成不定人。谓元知圆理或时且观因
    缘生法重观因缘。成即中观即见佛性如
    三止观中云。或指世界为第一义。或事或
    理即其相也。二者发圆宿习如于现在但
    观生灭。后复数数观于缘生。即见佛性。是
    故初观因缘如乳。因观因缘得见佛性。
    故云如乳杀人。空假皆有又观之文意并准
    此。至观中道亦有又观之言。则阙一意。
    但是利根超入深位。若作发习者。如五品
    位但是伏惑。因宿习发即破无明。亦是不
    定。略摄下以略例广。复次下明用心摄诸
    教之意。文具二意。即是能化所化之别。一
    约所化。谓破众生心尘出一切法。二者佛
    既先得。今教众生即是化他。能所相成。义
    不可阙。上六下。次明六法更互相摄即不
    思议。问。如前所说理乃至教。自他因果一
    切备足。何须更明一一摄五。答。如前所
    明。一一门中皆具偏圆其义似备。一一法
    中自不相收似权不摄实况余五耶。今言
    摄者。此之六法未互相收。六义前后次第相
    生。故今文云。次第可解。言直以者。举一例
    诸。直以一文尚摄一切。况复六耶。如理不
    摄惑智行位等。但理而已不具诸法。况权
    实之理似未相收。犹如六度虽各自圆。仍
    须一一宛转相摄。无非法界方名具足。是
    故前六但似相待。故须更明绝待之相。何
    者。一理必摄一切诸理谓权即实。即理论
    惑故理摄惑。性德般若不出于理。又离理
    无智故理摄智。性德解脱缘因无缺。又离
    理无行故理摄行。理性十界凡圣位足。又
    离理无位故理摄位。心尘具含大千经卷。
    又离理无说故理摄教。次惑摄一切者。亦
    应云一惑摄一切惑。但是文略。乃至教亦
    如是。初一惑一切惑者。心具三惑如一贪心
    诸惑具足。??弱相翳而不现行。故惑摄诸
    惑惑体是理故惑摄理。惑既即理。智行位教
    准惑约理一一说之。次智摄一切者。一空一
    切空空即假中故。一智摄诸智。智冥如境境
    智不二故智摄理。烦恼般若体相本一。又以
    能破对于所破。以能摄所故智摄惑。般若
    即脱。缘了体同。又凡所有智皆能导行。故智
    摄行。性德般若照十界位。又若无智者无
    位可阶。又有惑则有智惑亡则智息。故以
    智摄位。权实二智无教不收。故智摄教。次
    行摄一切者。六度法界收一切行。脱即法身。
    缘正体一。又依理起行毫善理均。故行摄
    理。缚脱体一逆即菩提。又有惑即有行。惑
    穷即行息。故得行摄惑。解脱即般若。行能
    净于智故得行摄智。非行不登位位满行
    方终。故得行收位。依教以修行教本谭于
    行。故得行收教。位摄一切者。心佛及众生
    是三无差别。约行初品尚具诸位。若证得
    者。初住具一切一住一切住。是故得一位
    遍收一切位。初住即法界乃至六即位。位位
    皆云即故得位收理。有位良由惑。惑穷则
    位终故得位收惑。无位不有智位满故智
    极。又由智故进位位穷则智亡。故得位收
    智。入位必由行行遍一切位。故得位收
    行。进位故设教教谭不出位。故得位收
    教。次教摄一切者。如闻阿字门则解一
    切义。以于一佛乘分别说三故。故得教收
    教。教诠一切法文字即实相。故收一切理。
    迷教生诸惑教诠一切惑。故得教收惑。依
    教生于解解满故教兴。故得教收智。依教
    故生行。行穷一切教。故得教收行。教诠一
    切位教生一切位。故得教收位。如上相摄
    仍约教法相生而说。若直约顿一向说者。
    理中具五乃至教体即五。并法界故。思之
    可见。不简偏圆一一皆尔。故此六法不
    出寂照不思议中一妙止观。止观摄六六互
    相摄。即是理性止观。乃至教他止观彼彼
    不二。此之六法即是前来不次第体。体中
    所摄不思议法次明偏圆中。初明来意
    者先牒前章。正指前来体所摄法。指前六
    番一一番中摄一切法。及一一法更互相摄。
    故云无法不收。收法既多下。正明来意。
    收法既多。故一一法应须识知大小乃至不
    思议意。大小即是略标初二两门。共不共
    明用三四二门。半满既与大小义同。故
    不别列。故知圆顿实三一向不共。偏渐权三
    有共不共。藏通是共。别是不共也。权实虽
    与前四义同。须将权实以简前四。小半
    一向是权。大满有权有实。圆顿二种一向
    是实。偏渐二种一向是权。以思议不思议更
    简五双。例此可解。故此五章文五义三。半
    满同大小。渐顿同偏圆。权实判前四意唯
    在于开。夫至理下明说章意。意者。?是无
    说而说。无说即是自行为他故说。说必不
    出此之五双。问。此是判前摄法显体。云何
    乃言为他故说。答。判即是说。乃至果成以
    此五双为他而说。说不出五。以小下明用
    章意。言须识所以者。岂以方便名同而令
    大小理一。况复大中仍须简择。乃至权实亦
    复如是。是故方便种种不同。如三藏教一向
    是小。全是方便。况三藏教复有初入名为方
    便。故有体外体内等别。具如疏文释方便
    品。不与净名报恩方便品同。如华严经有
    寿量品。不与法华寿量品同。小者下。次正
    释中先释于小。初即小乘观法之相。如释论
    下。示邪析相以显于正。初二句立定。次若
    下二句释责。次若析下破。言方分者。无尘
    而已。有必是色。色必在方方必有分有十
    方分。次破其更析极微。析故则尽。若一尘
    可尽则诸尘皆可尽。若可尽者如何和合而
    成于身。故尽不可。若不尽者。若一尘是常
    诸皆是常。若是常者身应不灭。故非佛法
    正析相也。析心亦尔。若一刹那心不可尽
    者。如何复有后刹那生。后刹那生前心必灭。
    若永灭者如何复有后刹那生。故知刹那念
    念生灭非断非常。论文下示正析相。三藏
    析法非论本宗。故云仍明。亦先观色次观
    于心。观色心时但观?细无常无我。不须
    云尽及以不尽。言从无明生者。从于过去
    一念无明而生诸行。复由诸行至中阴时。
    我之一念无明之心。复与父母一念无明心
    合生于色身。依报亦由共无明业同感石
    砂。是故依正莫不皆从无明而生。无明之
    体从因缘有。故使造色亦从因缘。当知因
    果皆从无常。如何计之为尽不尽。观心亦
    尔。过去刹那感今刹那。况今刹那复对外
    境因缘故有。是故念念皆悉无常。如是推时
    何但识于色心无常。进推心念本来非有。乃
    见法性真如常住。如前所明。不定教相若
    观无常。又观无常即见佛性。即此意也。若
    观幻化。又观幻化及以假等亦复如是。作
    是观者乃是究竟三道本坏。何但界内无明
    坏耶。析名下得名之由。此之析名本在外道。
    观极微色及一刹那若尽不尽。今观无常等
    亦名析者。对破外道汝析非正。何但下。明
    此析法所破功能。乃至圆教四门生着。亦能
    破尽。佛法如甘露见着如多服失理如早
    夭。于外生计如铁锁。于内生计如金锁。
    计由内心故名为自所起我人与外不别。
    皆悉能为生死作因。故大论下明用破意。
    谓破能计能计是着。不破所计所计是教。
    乃至未得涅??而生计着。岂破涅??。此明
    敌对破见功能。若复有人忽宜修于余观
    而破见者。如第十卷用四种观。破见不同。
    凡有下依门修观。观即十法。世人亦云修
    习观法言不涉十。乘坏驴车正南而游。
    故知下正判在小。次明大者。亦初示观法。
    大人下引能乘人及能诠教。验知是大。衍中
    下引证共乘。譬如下譬也。今下合。可知。例
    如下引例。凡有例义有反有顺。此中反以
    小乘例大。如小中有大仍名为小。何妨大
    中有小仍名为大。所言下对辨法体。有两
    重法譬。先析次体。初析中云三藏名假等
    者。总揽五阴假名众生。生是假名。阴是实
    法。既计法实析令入空。今大乘下次明体
    者。阴与众生皆不可得是故皆假。此中虽
    以镜像譬衍。借使少宗闻镜像喻。亦谓为
    实。如婆沙四十二问云。水镜中像为实不
    实。譬喻者言。不实。以镜面不相入故。?酬?br> 者言。像是有法。何者。是色入故为眼识所
    得。问。既不相入云何是实。答。既若干生色
    为色入故。非一种生色而为色入。如因
    日因珠生大。因月因珠生水。虽所生各
    异。非无其实。缘镜缘面而生于像非无
    像用。能生眼识非无其实。响化亦然。故??br> 昙人计像缘起别有一具四大造色。故是实
    有。衍人所见一切不实。以像不实喻外不
    实。故以易譬难。言婆沙譬喻师者。即正量
    部异师所见。计不实故亦似衍门所见如
    幻。而非婆沙之宗。故?酬际Σ皇芩辜?R?br> 佛在一方木上者。正示体观。论十二云。佛
    在耆?崛山。与诸比丘入王舍城。道中见
    有一大方木。佛敷尼师坛坐其木上告诸
    比丘。若比丘入禅心得自在。能令此木作
    地则成实地。何以故。木有地水火风分故。
    如一美色。?H人见之为人。不净观者见为
    不净。无预之人心无所适。故随人见所取
    不同。令文从义。而云变金为土等者。亦
    以金中有土分故。如木为土。又引端[叠*毛]等
    者。论释三种有中。初云端[叠*毛]析至极微。总
    而观之。无常无我。是为析空。复有观空如
    观此[叠*毛]。[叠*毛]本不生今亦不灭。是故亦与金
    土喻同。金为土时。金本无生金亦不灭。
    土为金时。土本无生金亦不灭(云云)。乃至
    十八空如第五卷说。故引[叠*毛]有空性如木
    有土性。以证即空。此十八空义通三教(云
    云)。复次下释随情随理者。文中具作共及不
    共两理意者。重以此文释于大小。初明小
    空云佛佛性。故知三藏空拙。一向判属随
    情。大乘去。约随理以明大空。何者。三藏虽
    空。此空由于灭事而得。故名随事。若大乘
    空。此空由于即事而得。故名随理。理即事
    故即义该深。故即空中含于不空。名为佛
    性。故幻化空通通通别。所以用于寻幻等
    譬。言寻幻得幻师者。譬观幻化以见通
    理。言寻幻师得幻法者。譬观空理以见不
    空。梦喻亦尔。寻梦得眠寻眠得心。比幻
    可见。若尔。寻幻色心得无明下。即是合文。
    云何以喻而不相应。但云寻幻得无明寻
    无明得佛性。而不云寻幻得真寻真得
    佛性耶。答。真谛之理即是无明。但深观真
    即见佛性。即是观于无明见性。又世人?
    云寻心见性。不云寻色而得见性。且置
    外色直尔观阴。世人何曾见阴佛性。次明
    体法依门修观。亦应具含三种四门。今亦
    从总故但云四。此观下正判也。既云大小
    诸门生着并用幻破。故知一向属大乘也。
    前小门中即云诸着皆观无常。此中衍门既
    具三教。即是三教。同用幻化破计若用三
    观破计不同。兼前成四。全与第十破见意
    同。若得下斥夺也。大乘三教十二门着。尚须
    幻化即空破之。终不下比斥也。老庄尚自不
    识小乘能着所著能破所破。况大乘中若着
    若破。是故不与佛法少同。然世讲者迷于
    名相。滥禅者惑于正理。欲将道德逍遥之
    名。齐于佛法解脱之说。岂可得乎。王瞀(音目)
    夜云。逍遥者调畅逸豫之意。夫至理内足无
    时不适亡怀应物何往不通。以斯而游天
    下故曰逍遥。又云。理无幽隐逍然而当。形
    无巨细遥然俱适故曰逍遥。而不知以何
    为理以何为形。亡何烦恼游何天下。故知
    法既不齐人亦可判。且置法报以应比之。
    优降天殊是非永隔。舍金轮圣帝之位。何如
    吝于柱史微官。光明相好丈六金躯何如凡
    容六尺之质。异相无量不可具云。委如李
    仲卿着十异九迷以斥佛法。南山作十喻
    九箴用形邪说。今略其五用甄邪正。一曰。
    老君逆常托牧女而早出。世尊顺化因圣
    母而诞生。二曰。老聃有生有灭畏患生之
    生反招白首。释迦垂迹示生示灭。归寂灭
    之灭。乃耀金躯。三曰。重耳诞形居陈州之
    苦县。能仁降迹出东夏之神州。四曰。伯阳
    职处小臣忝充藏吏。不在文王之日。亦
    非隆周之师。牟尼位居太子身证特尊。当
    昭王之盛年。为阎浮之教主。五曰。李氏三隐
    三显无教可依。假令五百许年犹惭龟鹤之
    寿。法王一生一灭示现微尘之容。八十年间
    开演恒沙之众。凡诸比决其事实多。具如
    甄正辨正。笑道心镜。破邪二教。牟子等论。广
    明异相。今犹见有不肖之车。尚云同是出
    家之徒。有何彼此而相是非。萤日悬殊者圆
    门生着。着心不入小贤之数。尚为三藏有
    门所破。况复庄老凡鄙见心。而欲俦于佛
    法圆理。如萤对日如山比毫。大品中云。声
    闻如萤火菩萨如日光。今借比老庄饶之
    过分。山毫相绝者。彼齐物云。秋毫不小泰
    山不大。今不用彼齐物之仪。借用大小永
    绝之文。故云相绝。自言道真等者。迦叶见
    佛现大神变。内心已知佛力难量。仍为矫
    言自?x慢彼。而云。瞿昙虽神不如我道真。
    如此等僻宁不破耶。在迦叶缘起中。广如
    律文及瑞应等。○次明半满者。名在大经。
    菩提流支用此判教未为尽理。故玄文破
    之。今此但约法门以论。况复余四共成此
    意。是故且与大小门同。非判一期义可通
    用。一往且以从别判之。故以九及十二以
    分半满。通义具如玄文分别。或大小俱九俱
    十一十二等也。世传下破判教义。多师所计
    总云世传。涅??是满义稍可通。余兼法华
    乃至华严。如何并半。流支所判复非通方。
    般若去满不简二乘义复不可。三藏为半
    义稍可尔。今明已下正出今意。既扶成大
    小准彼所明。满通二理兼带小人。半唯在
    小永隔于大。方等则具存半满。般若法华
    涅??华严唯满不半。鹿苑唯半不满。故知半
    满之语有兼有全。故不同他克定齐限。○
    次明偏圆对前二章以辨通局。兼以譬显
    于义自明。初文释名。言通别者。若通途论
    之。名小为偏于理不失。但偏义则远与小
    不同。是故须以此门辨别。譬如下譬也。若
    此土论月则以十五日为半。今云半者。一
    取西方黑白各半。二取月形增减至半。月
    末为晦。晦暗也。月初为朔。朔稣也。朔譬
    渐初即弓娥是。十五日曰望谓十五日日月
    相望。即满月也以譬渐极。故说文云。月者亦
    名望舒。月望则舒。今云半者即用此土上
    下两半。名为弦也。月形如弓满张弦也。上
    弦月初八九。下弦二十二三。由前月大小
    别故。致使后月两弦赊促。今但以弦譬
    于半小。时克定故从朔至望。余阙一日并
    譬于偏。偏义长故。故云始自弓娥终十四
    夜。以月初出如似娥眉复如弓满。故说文
    云。月者亦名恒娥亦名常娥。月初月末恒
    常如娥。故知偏半二义不等。小半下合。故
    大经下引证者。邪故同偏。当知迦叶未闻
    圆伊常住已前。皆名为偏。唯以下结示。如
    文。○四明渐顿者。初释名也。三观三智次
    第而入。藉者由也。因空入假因假入中。故
    云藉浅。为中道故先修二观。为利他故先
    断己缚。故云由深。足极二名有通有别。通
    则俱通初后。别则极后足初初心所观万法
    具足。惑尽德满至后方极。此亦下明同异
    也。渐扶于偏顿扶于圆。旁出异义更互相
    成。大小半满亦复如是。三教下略解。今更下
    料简。亦是广解。于中初约四句料简。乃至
    下文约七教简。义正明开但未若权实章
    中。其名委悉。初四句中前之二教是渐非顿
    者。据设教意而得渐名。非禀教者得斯
    渐称。别教得为第三句者。解顿行渐。解但
    知于顿理而已。行必经历恒沙劫数。故知
    此教初从方便。故方便之言兼具二义。一
    藉地前之方便。二闻但中之方便。复次下
    约观教行证四法分别。于中且约教证二
    道以释四法。故使四法各有权实。前之二
    教四法俱权。别教则三权证实。圆教则四法
    俱实。言唯此等者约人则对斥二乘。约理
    则对斥二谛。教行二种此说可知。言入室
    等者。慈室解脱。忍衣法身。空座般若。观于
    三德故云行实。约六即位例诸可见。次前
    两观下约教行证人四法。以简前之四法将
    于三法对证以简。此中合观入行。三法对
    教以简权实。则三法及教因通果塞故前之
    二教在因则四法俱有。禀于权教行于权
    行。以入因位而成因人。在果则但有成佛
    之教。无实行人来证此果。是故无也。何以
    故下释出无意。以灰身故故并无于行证
    及人。假使用于三十四心但成灭尽。非佛
    果相。又入灭者语未会前。若至法华转成
    因位。二乘尚会况复三只。别教有无似同前
    二。但至初地自会入圆。故不同前贬成灰
    断。初地尚尔下举浅况深。言后果者应言
    妙觉。初地尚无何况妙觉。以别初地亦能八
    相真因似果。故须况之。以因显果是故举
    因。以我之果成他之因。故云无人。初地入
    住此为正文。于教道文不须疑也。又教证
    之名亦可通圆。未入初住名为教道。若
    破无明方云证道。若判权实与别不同。
    借于地义以释圆义。故四念处云。别教唯
    断教道说故。圆具二意。教道云断证道不
    断。故知因人不到果者。有二义故。一者因
    人纵破十二品失妙觉位。但成圆家第二
    行故。二者初地即入初住。况到妙觉。是故
    文云何况后果。复次前三下约开会简。别
    亦知中。今言不知者。前三不知圆理故也。
    法华开竟俱名为顿。言虽非即者。非谓
    所行开仍非即。但判其人昔日所行今开
    成顿。昔行得为顿家之渐。非于昔日渐即
    是顿。故云非即。昔行不开尚不名渐。岂是
    渐顿及以即顿。今若开竟渐即是顿。故云是
    菩萨道。但为异于初后俱顿。从昔因说故
    云渐顿。依本习入故云各乘。称本习故故
    云适愿。开其所习故云决了。法若犹渐何
    名经王。经王本说未开之前。理元圆妙岂待
    会耶。会已仍渐何名得入。况从顿开渐以
    机生未转。是故致有别接之言。言别理者。
    是通别之别非圆别之别。然又别理义通圆
    别。别带教道今置不论。故涅??下引例助
    释。若二乘开权不得入者。何故大经得二
    乘果情慕圆常。但法华已前情隔谓异。大经
    不隔功由法华。故云亦名开渐显顿。又别
    接之言义兼二意。一者法华已前弹斥洮汰。
    此意正当别理接之但实隐在权说未彰
    灼。二者至法华会名会为接。此是接引之
    接非交际之接。是故二义前异后同。复次四
    种下约不定者。初渐顿四句义当八教中
    二。次两重四法义当渐中开四。是故更约
    不定简之。不明秘密其意准前。不必并待
    等者。前三教人随位进入必是菩萨。故云不
    必并待开渐。所以下譬也。譬昔闻了因随
    味能发言。五味者。泛云味变仍能杀人。非
    谓法华名第五味。法华名定非不定故。此
    是法华已前约行五味。今此文中但约机缘
    有不定相。故非全约法华前文。众生下合
    譬。言赊促者。理教行证递论赊促。约时
    约行两种五味。随其近远递论赊促。如辟
    支佛者。次引支佛以例理发。小乘之人至
    无佛世。未有教行而发悟故。故名理发。理
    发亦尔下引同也圆修之人亦复如是。若佛
    未出若闻华严。总名不定总得名乳。何
    者。凡夫全生。道理如乳。华严约时复名为
    乳于华严中四法复判五味发者。闻教如
    乳发。观行如酪发。相似如二酥。增道如
    醍醐。相似发证故云相似证发。于证复发
    故云亦是。问。增道是定何名不定。答。次第
    增道名之为定。若超证者名为不定。亦可
    闻教及观俱名乳发。相似位中兼于三味。则
    七信已前名之为酪。八信已上名为二酥。
    若前三教下。约前三教教行证位而发于
    圆。名为三家入则不定。是则家博地闻教
    名为教发。内外凡位名为行发。至圣位发
    名为证发。言贤圣者即贤家之圣。方便是
    贤。岂更从贤。复有下。重更通途释不定义。
    不定名同以义异故。而非杀人。先例真谛。
    如从五停为修无漏。发得??解。非本所
    期。亦得名为不求自发。此解起时犹属有
    漏。故云有漏不求自发。三惑全在。故云全
    不杀于二死。惑为死因因中说果。是故云
    也若修中道去。正约修中以明不定。亦非
    杀人。从初发心本修圆常。?惑前去义当
    无漏。此之无漏不求自发。不破无明而非
    杀人。人不见之谓为渐顿。复次四种止观
    下。约渐圆等料简同异。先立四教。各以因
    位名之为渐。各以极果名之为圆。以此
    圆渐二名滥故。从圆圆下二句互简。故知
    下结也。虽复简之二义仍在。是故圆果非
    三教果名为圆圆非渐圆也。圆因不同前
    三教因。故云圆渐非渐渐也。亦应更云渐
    圆非圆圆渐渐非圆渐。下文释义四句即
    足。法华疏者指玄文中。彼亦具明两种圆
    渐。及贤圣等四句料简。然渐渐下料简开通。
    则有可开不可开故。故须简之。三教佛人
    不可开故。开前三教因位之人并皆入圆。
    渐渐开之并成圆渐。何者下释也。前三权果
    本是圆果。垂为三迹。岂可更开今成圆
    佛。例下例余四章。开通亦尔。大小兼得半
    满渐顿复兼偏圆。是故但云大小权实。故
    云不烦文也然大小半满先须分别。通途
    言之。如大大者。或指衍中三教因人。或
    指衍中二乘之人。大小者或指三教果头
    之人。或指圆教因位之人。或唯指圆极果之
    人。小大者。或指三藏菩萨之人。或唯指于
    三藏佛果。大小既然。半满亦尔。是故不同
    权实等三。今若开通准例说者。亦望余三分
    齐而说。言小大者谓三藏佛。小小者谓三
    藏因人。大大者即指三教佛果。大小者谓
    三教因人。半满例说亦应可解。开通进否例
    前可知。观心往推等者。诸佛契心如契而
    说。大师亦是推观而说。心与法合。故观心推
    不违法相。为不信者。复引证成顿渐等
    义。四教之文当分渐圆。第六捡文未见恐是
    文误。文中不云菩萨者。以不断惑同凡
    夫故。二十二文具如所引。第九文同。经最
    后云。善男子。如牛新生血乳未别。今回在
    前取义便故。以和血乳在净乳前。雪山等
    文在二十七。经云。雪山有草名曰忍辱。牛
    若食者即得醍醐。第八又云。雪山有草名
    曰肥腻。牛若食者钝出醍醐。醍醐无有青
    黄赤白。水草因缘令其色异。是诸众生亦以
    无明业因缘故。生于二相。若无明转即变为
    明。次文又云。雪山有草名曰肥腻。牛若食
    者即得醍醐。众生薄福不见是草。佛性亦
    尔。烦恼覆故不见佛性。三文同有醍醐之
    名。合文少别。前文修八正道次云转即为
    名。并是圆意正当今文。后云烦恼覆故即
    别意也经语意密善须明鉴。次第八文证不
    定者亦恐文误应在二十七经。师子吼难
    云。众生之身六道差别。云何而言佛性是一。
    佛言。譬如有人置毒乳中。乃至醍醐皆悉
    有毒。乳不名酪乃至醍醐。名字虽变毒味
    不失。若服醍醐亦能杀人。实不置毒于醍
    醐中。佛性亦尔。虽遍五道受别异身。而是
    佛性常一不变。问。经譬五道今譬五味。云
    何得同。答。人必约法。大经约人。遍五道
    身宿种不断。于五道中毒发不定。今以五
    道闻法历味义不相违。既约闻教必历五
    味。即诸经初八部等是。方等亦有地狱众来。
    故经一五以譬二五。于理无伤。今约下引
    例。以此一科例前后文。皆应作此料简引
    证。虽可例此不无小异。如向分别开通文
    意。观之可知。○五权实者。初释名。此权本
    是诸佛妙体。体内方便故名权谋。如不思议
    权而设于谋。故曰权谋。谋谓谋度。此是不
    谋而谋故曰权谋。非藏通等有谋之权。此
    名谋权。故引法华以释权实。即是体内之
    权故也。暂用等者暂用法华释名之文。来此
    以释权实之名。问者。何意用权复用实耶。
    答意者。初总明用教之意。众生机薄以权
    成熟。若机熟已开权废权。施开废等。皆约
    四悉。为是义故具用权实。次明兴废之相。
    五味判者。若不约五味无以显于法华实
    部。是故下结教意。今更下开也。前约四悉
    展转兴废。未是约时约部永废。故知前文
    但是判也。故约料简以明于开。则四教皆
    实。又四种下。以教望理而论权实。则理实
    教权。教中虽有权实之名。并是为他不获
    而说。故名为??。等是下征难也。教中权实
    既并??名。何不将实为权名权为实。以有
    下答。今言??者。约有说边名为??说。??即
    是权名说为权。直约说边不可权实互相
    混杂。又此下。更判教中。若权若实皆非权
    实。何以故下释也。以此权实皆非权非实。
    不可作权实说。此非权非实下示同。虽双
    非权实。不得异于如向所明开权之实。向
    以下重示不异之理。以开权故见于实理。
    此之实理?是向来两重双非。一者双非权
    实二理。二者双非说权理实。皆是约理不
    可说故。故知此理即前实理。若异者下遮
    于异义。若双非之理异于实理。实理之外应
    有别理。既无能照别理之慧。又无所照别
    理之境。故实理外无别双非。对权下释无
    别理所以。对破权教故说实教。是则有权
    有实实亦诠理。若废权实之教则云非权
    非实废教亦是显于一实。对破理教亦是
    显于一实。是故双非之理不异一实之理。
    即教下开教显理。废教废权尚即显理。况
    即文字是实相理。当知权实之教亦不当
    于权实。此之双非又不异于前双非故。故
    云无二无别。随说异故不合。理不殊故不
    散。非权非实下。以一止观结。观故下辨异
    名。此非但下总结也。如向所开权实俱理
    理无权实故皆不当权之与实。犹属等者。
    恐闻双非复谓过实。是故结云只是显
    实。问。玄文诸义并先开后废。如向所引何
    故先废后开。答。玄文约喻如世莲华必先开
    后落。此从法便故先废后开。既废权已实
    则可见。义之如开。又此废文与彼稍异。彼
    约法华废前权部权教。复须开前权部权
    教。今约诸文展转相废。犹似未开故在开
    前。今具二义故废在前。又废同于待开同
    于绝待前绝后未失常规。又楞伽人云。此
    经开权与法华义等。若尔。何故前后诸文。
    皆斥二乘及以外道。故第三云。一切愚夫禅
    者谓二乘。此斥三藏也。二观察禅。谓离自
    他得人无我。亦离外道。岂非通教。三真如
    禅。谓知念不起。岂非别教。四如来禅。谓入
    佛地。岂非圆教。故知彼经犹存权乘。以大
    斥小亦与前明位义意同。卷末又云。一乘
    道者。唯如来得。非外道二乘梵天之所得
    也。岂与法华邪见严王。五逆调达。畜生龙
    女。败种二乘。皆悉得记作佛耶。问为实施权
    下。更料简理教接义也。从初至接入何位
    总有五问。以一问字该下五文。一问为权
    为实。二问何意不预四数。三问何故但接
    于通。四问何位被接。五问接入何位。答中
    具答五问。仍为两重。初约教。次约谛。初
    约教中。答初问者。被别接人不必尽证。
    是故则有权实不同。四教下答第二问。以
    别接者但用别教之终。已如前说。诸教下
    答第三问。玄文具明以圆接通以圆接别。
    彼约教道。于教道中或以权教接权。或
    以实教接权。今但约教所诠理边。但以权
    理被实理接于义略足。是故但云内外交
    际须立一接。余如前辨。若齐下答第四问。
    八地方接此据下根。九地下答第五问。从
    下根来多至初地。中上入者此即不定。又案
    位入则在地前。胜进入者则至初地。言九
    地伏十地破者。仍本立名名九十地。入别
    圆教。应云初地及以初住。若就下约谛以
    答。但答四问阙答第二。以第二问但问何
    意不预四数。非正显理。故略不答。答四
    问中仍不次第。初答第一问者。空中合论。
    空即是权。中即是实。破见思下答第四问。即
    第八地方被接也。问。何故须至第八方接。
    答。为欲示于真内中故。故待证空方为
    点示。令深观空即见不空。若尔。中上二根
    其义云何。答。中上二根亦见真已方示中
    空。但前二根真空尚浅是故说教多附下根。
    闻已下答第五问。但云别位不语位名者。
    一以入者不定其位。二者别在初地。以地
    前位与前教共。故指初地名为别位。犹如
    圆教始终俱圆。若判圆位则在初住三藏
    菩萨下答第三问。菩萨伏惑已如前说。两教
    二乘法华方会。亦不论接。问。法华玄云。接
    非会义。今约法华?应论会。何故论接。
    答。前后诸文会义非一。今论修观亦可重
    述法华前教以例行人。论于教门通塞之
    相。是故明之未妨于会。况接在菩萨与会
    不殊。又前后文处处皆明可思议等。但于
    显为不思议故。前待后绝。次第应然。何须
    问言不应论接。问三权下简理教机实。有
    二问答。初文可见。次问答中。初问文中含
    于二意。初问若知何意名权者。问通别两
    教仍名权耶。次问若言不知二经相违者。
    难三藏教初后不知。即与涅??胜?相违。
    彼之二经皆有明文。云三藏之答中。先答
    初意。别带方便。虽初闻实从教成权。通教
    八地可接者知。故教亦权。若言下答第二
    意。初先牒难。次大经下通难。于中先通大
    经。仍先出大经为彼难辞。准应前文先列
    二经以为难辞。后方结难。为避烦文故
    于答中。方始引经难辞竟。后方正答以申
    经旨。故大经三十二云。虽信别相不信一
    体无差别相。名信不具。信不具故所有禁戒
    亦不具足。信不具故所有多闻亦不具足。
    第三云。善男子。应当修习佛法及僧而作
    常想。此三宝者无有异相。无无常相无变
    异相。若于此三修异相者。当知此辈清净
    三归无所依处。所有禁戒皆不具足。终不
    能得声闻缘觉菩提。若修常想则有归处。
    如所立问据此二文合为一问。牒难辞
    竟。次此义下今家为通。初明不闻则不知。
    言自力者。若无诸佛菩萨愿力。加彼今
    知。尚不得在方等闻弹般若加说。况于
    法华亲蒙记[?`/别]。次举譬者。天眼未开譬自
    力不知。若闻而知譬被弹等。罗汉下合不
    知。故法华下。引证自力不知他力方知。又
    云下。结前不闻则自力不知兼举菩萨以
    况声闻。次经称下正申经意。若其不知经
    云何通。故次申云齐知己理。所以大经作
    此说者。举昔斥今。声闻不闻真谛常住一
    体不变。小乘归戒尚不具足。况复未闻大
    乘常住。岂能具足菩提之道。故准法华自
    此已前佛眼未开。未蒙授记。仍于所得
    生灭度想。故于净名自悲败种。若佛灭后
    纵生灭想。亦遇四依而闻常住。南岳释云。
    余佛者四依也。若决了已复非二乘。故知法
    华已前不得彰灼云知。所以经云知者。但
    知真谛。故引须菩提不礼色身者。以于
    石室见小乘法身无去来故。亦如陈如得
    无生证。无生证者?是常住。此并小乘真谛
    常住耳。又律仪下。次申两文归戒之难。若能
    见空尚得无漏律仪与道俱发。名为具足。
    何况不具事律仪耶。故华严下。引证真谛
    得名常住。既云常住二乘亦得。复不名佛。
    当知常住语通。何必局大。若不下结成申
    难之意。若据声闻不知之文。则不应能具
    于禁戒。禁戒已具。常名不应局在于大。又
    举例下引例释成。先引经。欲名下例并结
    成。故三藏下结答。如前所释。实不违于涅
    ??文也。是则涅??经文意兼两向。在昔则须
    知小常。在今则须知妙常。胜?下次通
    胜?经意。亦先牒难辞。次申经意。若欲销
    通胜?经意。须作两种初业释之。初文且
    标久远初业。故云根本。莫不结缘十六王
    子。且指迹化故曰远寻。若取下近指此生。
    初闻四谛灭理真常。此意同前。若古昔下重
    释久远。即是顺前问答。今日声闻具禁戒
    者。良由久远初业闻常。若昔不闻小尚不
    具况复大耶。若全未曾闻大乘常既无小
    果。谁论禁戒具不具耶。为实施权覆相论
    具。逗彼久远初业闻常。此世显论得记方
    具。畏怖生死等者。如舍利弗度布施河。故
    大论十二云。舍利弗六十劫中行菩萨行。有
    婆罗门从其乞眼。舍利弗言。当乞有所
    堪者。此眼无堪。婆罗门言。不须身及财物
    唯须于眼。若汝实行檀者。当以眼与我。便
    出一眼与之。婆罗门得已嗅之。语言。此眼
    臭唾而弃之以脚践之。舍利弗言。此弊恶
    人何由可度。实无所用而??索之。不如自
    度早免生死。退大已后轮回生死名不到
    彼岸。法才王子者。本业璎珞上卷云。第六住
    菩萨止观现前。值佛菩萨及善知识之所护
    故。入第七住已得不退。人无我毕竟不生。
    若不尔者。一劫乃至退菩提心。如我初会
    八万人退。谓净目天子法才王子舍利弗等。
    欲入七住值恶知识退入凡夫。乃至千劫
    作大邪见及五逆罪无恶不造。及涅??中
    退转菩萨者。二十六经师子吼白佛言。佛性
    若常何故有退。佛言。譬如二人俱闻他方
    有七宝山。一人患路远多难乏少粮食。便
    退不往。一人以命往至于彼多获珍宝。退
    者见已心热复去。其退转者喻退菩萨。不退
    转者喻不退菩萨。岂以退故令道无常。譬
    如下举譬。大地者。初发菩提心也。依初发
    心而有小乘初业等用。故。小乘初业如树
    萌芽。皆由菩提地而得成就。小乘下合譬。
    言羯磨不成者。所谓久远必无大者。则令
    小乘秉法不成。以无本故诸行不成。如树
    无根不成华果。时机未熟权立小名。汝等
    所行是菩萨道。非始得记方名大人。故知
    无心趣于宝渚。化城之路一步不成。岂能
    入城生安隐想。不信常住声闻禁戒皆不
    具足。斯言有征。此斥都未发大心者。则
    成无本。虽复无本据受者心。据佛本怀
    已施大化。有无之意须审思之。若作此释
    等者。此显两解初业意也。四念初业不违
    于小。久远初业不达于大

    止观辅行传弘决卷第三之四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