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藏经阁!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藏 > 诸宗部三 >
  • 止观辅行传弘决卷第三之三

    二明境智离合者。初释谛中。先总次别。
    先总序诸经者。诸经论谛离合不同。今以
    不同通约四教。三藏下。即别约四教。于中
    初明二三离合者。初明但二无三。次菩萨
    下。寄人判谛。初文是俗。从后心下。即是真
    也。是故始终但有二谛。言令烦恼脂销等
    者。大论云。此菩萨虽有上妙五欲不生贪
    着。以有无常等观故。譬如有王。有一大
    臣自覆藏罪。王欲罚罪。语言。若得无脂
    肥羊当赦汝罪。大臣有智系一羊养以水
    草。日日三时以狼怖之。羊虽得养肥而无
    脂。王问。云何得尔。答以上事。菩萨亦尔。
    见无常空狼。令结使脂销而功德身肥。又此
    菩萨未断结使者。如有贼未得杀之。坚
    闭一处自修事业。菩萨修无常观。亦如闭
    贼。犹是有漏而自作务。又离于五事。一
    离恶道。二离贫穷。三离女身。四离形残。五
    离喜忘。得五功德。一生贵家。二生人天。三
    得男身。四诸根满。五识宿命。三阿僧只修
    六度行者。阿僧只此云无数。劫者时也。如
    前所释。俱舍云。八十中大劫大劫三无数。谓
    六十数中第五十二数。名阿僧只。谓积此大
    劫成无数故。云三阿僧只。六度行者。菩萨
    修此六度各有满时。初言檀满者。如释迦
    菩萨本作王名?呈?5霉槊?然ね勇弈帷?br> 视诸众生如母爱子。是时天帝知命将终。
    求佛问疑遍求不得。却还天宫愁忧苦恼。
    时天巧师名?呈佐赡ァN侍熘餮浴:我猿?br> 恼。答言。我求一切智人而不能得。?呈籽浴?br> 有大菩萨满足六度不久成佛。天主偈
    答。菩萨发大心鱼子?罗华。三事因时多。
    成果时甚少。?呈状鹧浴S攀?侵至?嚷??br> 不久成佛。帝释言。当往试之是菩萨不。汝
    作鸽我作鹰。汝便诈怖人王腋下。?呈籽浴?br> 是大菩萨。云何以是事恼之。释云我亦无
    恶心如真金须试。即如所说变入王腋。举
    身战惧动自作声。众人皆言。是王大仁慈
    一切宜救护。如是鸽小鸟归之如入舍。菩
    萨相如是作佛必不久。是时鹰在近树。而
    语王言。还我鸽来。王言。我前受此鸽非是
    汝前受。我先发愿度一切众生。鹰言。欲度
    一切众生我非一切众生耶。而何夺我食。
    王言。汝须何食。我先作誓。若有众生未
    归我者。必救护之。鹰言。我须新肉热血。王
    云。无不由杀得之。云何杀一与一。思惟
    心定而说偈言。是我此肉身。恒受老病死。
    不久当臭烂。彼须我当与。持刀自割股
    肉而授与之。鹰言。须逐道理令轻重等。
    勿见欺也。王言。持秤来称鸽。如言称之。
    鸽身转重王肉转轻。乃至身尽。诸臣亲戚
    却诸看人。王今如此无可看也。王言。任
    看。若有成佛道当忍此大事。王以血涂
    手攀秤欲上尽对于鸽。鹰言。何用如此
    以鸽还我。王言。丧身无量今是求易佛道
    之时。肉尽筋断欲上而堕。乃自责言。汝须
    坚固勿得迷闷。众生堕忧海应须救护
    之。何为懈怠。尚不及地狱之苦十六分一。
    我特精进犹患此苦。何况地狱中无有智
    慧者。时诸天赞言。为小鸟能尔。时天地六
    动海水扬波。枯木生华天雨香水。诸佛来
    赞必成佛也。鹰语鸽言。是真菩萨。?呈籽浴?br> 天主。汝有神力可令彼平复。释言。不须
    我也。王自作誓感发一切。帝释语王言。心
    不恼耶。王言。我心欢喜不恼不没。释云。
    唯当信汝。菩萨言。若一心不恼以求佛
    道者。使平复如故。语已平复。人天见之皆
    大悲喜。叹未曾有。必当作佛。我当供养。尸
    满相者。如须陀摩王。是王精进常依实语。
    欲入园游戏始出城门。有一婆罗门来。从
    我乞云。王是福德人愍我贫穷。王言。须
    待我还。适至园中有两翅鸟王。名曰鹿
    足。与山神共誓取一千王。已得九百九十
    九王。唯少须陀摩王。从空飞来捉将王去。
    诸女号哭哀恸一园。鹿足捉王至所住处。
    置诸王中。须陀摩王涕零如雨。鹿足言。大刹
    利。汝何以啼泣犹如小儿。人生有死会合
    有离须陀答言。我不畏死。自恨生来不曾
    妄语。而今失信。许婆罗门行施辜负宿心
    自招欺罪。是故啼耳鹿足言。还去七日。施
    竟便来就死。若不来者我有力取。王还恣
    心布施。立太子为王。大会人民。王乃谢
    云。我智不周小不如法。当见?怒。我今身
    非己有当去。人民亲戚留之愿王留意垂
    荫此国。勿以鹿足鬼王为虑也。当设铁舍
    奇兵卫护。鹿足虽神而不畏之。王说偈言。
    实语第一戒实语升天梯。实语小人大。妄语
    入地狱。我今守实语宁失身寿命。于是发
    去至鹿足所。见来欢喜。汝实语人不失信
    要。人皆惜命脱竟还来。汝是大人。时须陀王
    广赞实语呵责妄语。鹿足闻之信心清净。
    语须陀言。汝能说此。今相放舍。诸王各还
    本国。如是语已诸王各去(云云)。忍成相者。如
    羼提仙人。在于林间修行忍辱。时柯利王
    将诸?榕?H朐坝蜗贰R?称?淹跎偎?⒅?br> 女采华于其林间见此仙人。加敬礼拜在
    一面立。尔时仙人为诸女人赞叹慈忍。其
    言美妙听者忘厌。久而忘去。王眠觉已不
    见诸女拔剑逐踪。见女在于仙人前立。嫉
    妒隆盛恚目奋剑而拟仙人。汝作何事。仙
    人答言。我修慈忍。王言。我今试汝。当以利
    剑斩截手足及以耳鼻。若不?者乃知修
    忍。仙言任意。王即拔剑截其手足及以耳
    鼻。而问之言。汝心动不。答言。我修慈忍心
    不动也。王言。汝一身在此无有势力。虽口
    言不动谁当信者。是时仙人即作誓言。若
    我实是修慈忍者。血当为乳。即变为乳。王
    大惊走将诸?榕??ァJ绷种辛?裎?讼?br> 人。雨雷电霹雳致王毒害。遂不还宫精进
    满相者。如好施太子求如意珠。如第一卷
    末。得珠坠海而抒大海。正使筋骨枯尽。终
    不懈废。誓得如意以给众生。济其身苦。诸
    天问之。答云。生生不休。诸天见此精进助
    其抒海。海水减半。诸龙见海水减恐海干
    竭。送珠与之。禅满相者。如螺髻仙人名尚
    ?梨。有人画像作僧形者非。得第四禅出
    入息断。坐一树下兀然不动。鸟见不动谓
    之为木。即于仙人髻中生卵。仙人定起。
    觉其顶上有于鸟卵。即自思惟。我若起行。
    鸟母永不复来鸟卵必坏。即更入禅定至
    鸟子飞去。尔乃起行。般若满相者。如劬嫔大
    臣分阎浮提地以为七分。城邑聚落皆使
    均等。为息诤故。百劫种相者。过三只已百
    劫种相。种即修也。即百劫中修于相业。问。
    于何处种等。答。欲界人中南洲男身。佛出
    世。非缘余人能种故也。用意业第六识。
    问。初种何相。答。有云。初种足下平初安立
    故。然后种余相。有云。绀眼。先以大悲视
    众生故。虽有此语义不必然。合时便种理
    无前后。问。一思多思。答。一思种一相。一相
    用百福。问。几许为一福。答。有云。轮王于四
    天下自在为一福。有云。如帝释于二天自
    在为一福。有云。乃至六天。有云。除补处余
    一切人所有为一福。有云。大千一切众生共
    为一福。有云。大千众生盲能治得差为一
    福。有云。大千人服毒治得差为一福。有云。
    大千人死救得为一福。有云。一切人破戒
    见。能为说法令舍是事为一福。有云。无
    可譬。菩萨入第三僧只。心思大行种相因
    缘故福无量。唯佛能知。论二十二又云。菩萨
    修十善各有五心。谓下中上上上上中上。
    初发五心乃至具足五心。如是百心名为
    百福成于一相。如是至三十二。名身清净。
    大经二十二文同。获五神通者。未断惑故
    无无漏通。五通如助道中说。三十四心者。
    今取论意与诸经论明断少别。大论中云。
    下地诸惑因时未断。至树下时乃以九地
    九品思惑。通名一九。故云三藏菩萨位同
    凡夫。以九无碍九解脱。合为十八。见道中
    八忍八智。合十六心。总前合成三十四心。
    俱舍婆沙意云。下八地惑初修禅时先已断
    竟。唯非想地九品见思全在。用九无碍九解
    脱。以根胜故不复更修下八地定。不同声
    闻亦异缘觉。缘觉先曾离八地惑一坐证
    觉。更于九地次第而修。更起无间解脱二
    道。下八地中虽不断惑。观行次第法尔故
    也。地地各有一十八心。九地便成一百六十
    二心。见道十六合一百七十八心。菩萨不尔。
    故但三十四心。此与俱舍不同。什公翻译
    及龙树意。俱不应误。不同意者。今且以一
    意销通。令二论理齐。俱舍取修禅时已断
    惑竟。不复更断。智论依余部。虽有漏断
    未名为断。至菩提树但断非想。八地俱得
    名为无漏。但是从部得名不同。故使二论
    用义不等。又经云下。引大经一念六百生
    灭。及成论师数解不同。?明一念尚具多
    念。以证无间三十四心。未足为妨。次前
    已下。辨异立中。三只照俗树下照真。望前
    名双异于二乘及以菩萨。二乘菩萨在弟子
    位。故云与弟子异而假立三谛。菩萨但照
    下。释出假立中道之相。既自无体但从俱
    照假立中名。中名既假照中眼智亦复假
    立。故云更加。离则下辨离合。若分属弟子。
    或佛自分。已属前后故但有二。若全在佛
    余人所无。是故于佛得三谛名。所以五重
    三谛之中无三藏者。以其中道无体故也。
    次三乘人下。明通教离合。虽即同断以菩
    萨中有利根故。离真出中故云真异。次引
    大论等者。智者即是利根见中。名见不空。
    不空只是不但空也。三德具足名大涅??。二
    乘下。引大品文。如日之智即照中也。钝者
    始终但见于空。法华被会即非此中开合
    义也。既空异下。正明开合。但不但空名为
    空异。一切智照但空。一切种智照不但空。
    名为智别。真既含二智亦二别。于真谛中
    开出中道。故云则有两谛之殊。而今合者且
    据通教故云而今作二谛说但名真谛。二
    乘下。开出二乘利钝菩萨。观谛差别。别故
    得有含中之义。言净佛国土者。通教出假
    菩萨亦为众生作净土因。处处结缘众生
    机熟断习成佛。名净佛土。结缘之时名净
    土行。故净名云。菩萨取于净土皆为饶益
    诸众生故。故云布施是菩萨净土。菩萨成
    佛时。一切能舍众生来生其国。结缘之时
    以布施摄。成佛之时地多珍宝。诸能舍者
    同生其土。而受五种布施化益。由摄生时
    有五差故所谓人天及以四教。一切诸行无
    非菩萨净土之行。故有四土横竖摄物。此
    依跨节。是则净土义通诸教。今文且依通
    教菩萨断余残习为净土果。但是异于二
    乘而已。若大经二十二明净土义。但云愿
    摄其义则通。诸教观别摄生皆然。上根菩萨
    下。明利根菩萨开真出中昔庄严下。破古
    也。庄严云出。开善云不出。此由三乘共学
    菩萨有但不但。古人不晓利钝两根。但诤
    佛果出与不出。终未见今开合之意。故使
    二家各朋己计。今文并破。是故皆云作义不
    成。故知二家各得今文利钝一边。故云片
    意。仍不能知出外别照中道之境用中道
    智进破无明。故云片意。若不能知钝根依
    教。与二乘人同证真谛。是亦但得今文片
    意。若全得今意。出与不出义皆悉成。古来
    名此等者。任二家所说各谓幽深。是非难
    分古来无判。是故古人双美二说。名此二
    谛名曰风流。言风流者。动止合仪故许二
    家出入无失。于今被破出入俱非。举措失
    仪风流何在。若依今用含中二谛。进退咸
    美风流有余。如僧传中。有乘法师。先与一
    法师住开泰寺。此师中途离开泰寺。后时
    乘于本寺开讲序此佛果出二谛义。此师
    难云。为佛果出二谛。为二谛出佛果。乘反
    质云。为法师出开泰。为开泰出法师。答曰。
    如鸳鸯鸟不住圊厕。乘曰。释提桓因不与
    鬼住。答曰。鸠翅罗鸟不栖枯树。乘曰。犹如
    大海不宿死尸。往复虽佳理竟未显且如
    大经三十六文末。佛说观因缘智四种不
    同。得菩提异。说是语时十千菩萨得一生
    实相。五千菩萨得二生法界章安云。三乘同
    观第一义谛智解不同。一生二生乃是破
    无明一品二品。实相是别理。法界是圆理。即
    是利根接入别圆。破无明已八相作佛。是
    为佛果出外义也。但观诸经会未得道。即
    识所说共别之意。但空下辨异。是为下结。
    如文。次别教者。初明有无为俗以异前二。
    合前藏通真俗二谛。同为别教一俗谛耳。
    俗者是下。释俗谛义。凡言俗者隔别为义。
    含于有无义摄凡小。有此异故称之为
    俗。胜?下。证二乘人为俗所摄。虽谓为
    空乱故属俗。引大经者。亦复如是。菩萨之
    俗二乘谓真。三十二云。我虽说众生悉有
    佛性。是佛自意语。如是语者。后身菩萨尚不
    能解。况复二乘及余菩萨。我于一时在耆
    ?崛山。与弥勒菩萨共说世谛。舍利弗等
    五百声闻。于是事中都不识知。何况出世
    第一义谛。经文意者。随情说于别教之俗
    彼尚不识。况复随智第一义谛。章安问。佛
    于何处为五百说。答。如华严中如聋如哑
    者是。此即别教真之与俗二乘并迷。若论
    下。正明开合者虽有开合必须有中异
    前两教。不同通教约钝无开。次明圆教
    中初引大经者。本实无开为众生故方便
    说开法华亦尔。言助显者。于一实谛开
    为二三。即名所开为异方便。何者。既已开
    竟复以所开助显于实。若约理者。尚无一
    实况复二三。但赞佛乘生谤没苦。为是
    义故须明助显。应以二义释异方便。别
    而言之。三藏为异通真含中故不名异。通
    而言之。三教皆名异方便也。别教教道非
    全同故。况复通真含带而已。是则当知为
    他故开显实故合。次明下。约二四论开合
    也与前但是横竖不同。论其谛体更无差
    别。于中又四。先判横竖。次则有下列。三生
    灭下。正明开合。四以伦偈合。问。何名横
    竖。答。三谛相望深浅不同。故名为竖。苦集
    灭道二二相望无复浅深。故名为横。又以
    二望二亦无深浅。但是能治所治不同。是
    故四谛名之为横。问。前三三四容可横竖。
    圆融三四如何横竖。答。实如所问。今言横
    竖者。如三谛中且据开一以为二三。即
    名二三以为方便。方便望实亦得名竖。开
    权显实无复二三。何所论竖。既于一实
    不分而分。分为三谛。何妨此三非横非竖
    而名为竖。四谛亦尔。约方便教可说为横。
    无作四谛本来相即与谁论横。亦是不分而
    分。分为四谛。何妨非横非竖而名为横。
    如六即位非横非竖。而得名竖。诸波罗蜜
    非横非竖。而得名横。故知横竖高广不二。
    今将下引中观论者。但是观谛巧拙四句。
    摄持诸谛。二明下。约智论开合者。智不自
    分还须约谛。故今文中皆云照谛。谛体恒
    三智有增减者。约教相说增减不同。论其
    实体亦无增减且依大体以三为准。又复
    三法诸文定故。今初且依诸经列智。以为
    问端。释中初对一智至三智。一智者下。初
    对三谛智有离合者。初从一智乃至四智
    以观三谛。以一对一乃至以四对三。文相
    可见。文虽可见。如初一智观于一谛。谛之
    与智亦各含三。故次释云此智观三谛者。
    此智即是向之一智。还引向来一智之文。开
    成三义。既观三谛智亦成三。若二智下。即
    是二智观于二谛。智谛虽二义已含三。如
    云权即一切智反以道种智。观于俗中有无
    两谛。若离权智以为二智。离于俗谛以为
    真俗。则智谛俱三。三智观三一一主对无开
    合异。故云可解。四智者。四智亦是权实二
    智。对因果等是故成四。开合观谛不出于
    三。具如向说。言智慧者。若通途说智?是
    慧。俱通权实及以因果。如云般若翻为智
    慧。如大论云。因名般若果名萨婆若。及以
    修习智慧等者。此即智慧俱在于因。如云
    止观为因眼智为果。如来智慧诸佛智慧等。
    此则智慧俱在于果。若云方便智慧。此则智
    慧俱在于权。如云智慧甚深。此则智慧俱
    在于实。今从别义故分因果。于别义中而
    于慧上加道及种。于其智上更加一切及
    种名者。道是因义。因果二文各加种者。种
    谓种别。兼显于权及以事类。因时用权权
    智未周。至果智满故复名种。果法遍故故
    名一切。若得此意四义可知。问。三慧品中
    品名三慧。文中所释何以至四。答。因二果
    二开各具三。故云三慧。文从合说因果共
    论。故成四别。文中所释又有四重并是论
    文。皆着或言者。善判经文决断诸释。岂
    过龙树。每于一文存于众解。而亦不决臧
    否者。以佛意多含顺部类故。今人释义未
    闲经旨。故是一非诸。所言因中理体者。
    二谛之理一念具足。果上满者满故有用。
    故加一切。因中道慧理具中道。因中道种理
    具二谛。若至果时。一切智见于中道。一切
    种智见于二谛。此一切名不同二乘。对义
    意别。因中道慧是实。道种是权。若至果时。
    一切是实。一切种是权。言总别者。直语道
    慧一切智故。故名为总。各加种故。故名为
    别。直语道慧道种慧。故名为单。转慧名智
    各加一切。是故名复。是则一权一切权一实
    一切实。是故单复俱通因果。今亦从别故慧
    单而智复。如是等下。结智照境。若因若果
    俱三故也。例前可见故云?是。若经中下。
    举例也。若得前来一智至四但观三谛。则
    晓诸经五至无量咸成三谛。故云使入。故
    知小乘一切诸谛使入三谛。乃至大小俱入
    于三或二或一。次约十一智者。余诸经论但
    列十智。唯大品中加如实智。言十智者。藏
    通义同但分巧拙。通中以有共乘故也。复
    有不共故加如实。小乘十智具如俱舍智
    品中说。谓世智他心苦集灭道法比尽无生。
    随智不同照十一境。合而言之。亦不出三
    谛。世及他心以照俗者。且约有漏。苦集等
    八以照真者。且约前二。如实一智以照中
    者。共约两教。是名下结归。已明智开而谛
    不开。故云而三谛不动。次复次下明俱开
    者。随其多少。如十一智照十一境等。乃至
    如对二三。此则可见。俱不开者。唯一佛乘
    佛智照实。既唯一实亦名开权。若智去结
    归显体。今境界意意在实境。虽有开合实
    为所显。次约谛智合辨者。谛智双论故云
    合也。四教兼接总为五段。一一段中皆先
    明境发智。次明智缘谛。缘之与发俱是
    合明。初三藏中云两谛共发者。唯三藏佛双
    照二谛。假立中名是故云共。通教中云真
    谛共发二眼二智者。含中故也次接中云
    开真出中者。若已被接得入证道。乃成三
    谛。问者。何独接通而不云藏。何独别接而
    不云圆。此问上来开真出中故也。答中初
    明通教须用别接。以机别故。若初后不闻
    全属前二。若从初即闻全属后两。复有一
    人破二惑尽至第八地方闻中道闻已修
    观进破无明。得法身本八相作佛虽见中
    道必假通教空假二观为前方便。必待别
    理接之方闻。今言别接者。应具二义。一者
    别教教邻近故。二者别理理异真故。不以此
    下。次明不接余教之意。初明不接三藏
    中云。不以此佛果者。若初地初住虽有八
    相不受果名。通中九地二观为因。至第十
    地八相为果。若被接者破一品无明亦得
    八相。仍从旧说故亦名果。是故唯将此果
    接通。不以此果接三藏等者。有四义故。
    一者接于可接。三藏因拙不可接故。二者
    得受接名。方可用接。谓用前教有始无
    终。已用七八不至九十。即用后教有终
    无始。但用向地不须住行。中续接之故
    得名接。三者不须接故亦不名接。如初
    地初住已成真因。亦破无明八相作佛。任
    运流入何须更接。四者得受接义谓约教
    分齐。文中初义即此第一不可接故。此第二
    义正当通教可接者是。若接入教道在回
    向中。若接入证道即在初地。若接入圆亦
    分教证。彼说可知。三只百劫来入别教但
    在十信。若来入圆但在五品。是故但成后
    教初心。从初至后有始有终。虽从藏来
    仍同当教。是故三藏不得接名。故虽接通
    若从干慧性地来者。亦不名接。义同三藏
    初后心故。故四念处云。通有三种。一者因
    果俱通即通教是。二者因通而果非通。即被
    接者是。三者通别通圆。即是别圆。用于通
    教而为方便。但成别圆因果人也。是故菩
    萨据位虽同。干慧性地观慧犹劣。是故亦复
    不受接名。文云不将此果接十地之因
    者。即第三义。是别接通。仍通七地八地为
    因。故称十地八相为果。岂将此果。却接
    别教十地已破十品之因。此因自趣妙觉之
    果。岂可却趣一品之果。若接初地。初地复
    同已破一品。既无优劣何须用接。况复还
    成以别接别。接别地前自用圆教妙觉之
    果。或用别教妙觉之果。何须用此一品果
    耶。况复此教初地非果。况当教妙觉本望此
    果而生信心。何须至此方云被接。言不接
    十住者。别教十地虽破十品。犹带教道尚
    不须接。况复将破一品八相。却接圆教十
    住位耶。颠倒之义亦同十地。第四义者。即
    文中云唯得以别接通。则是别理接于通
    理。故今文意应须修观进破无明。不分但
    中不但中别。故知语地已含于住。岂有初
    住更接十住。今文重云不接十住故不接
    圆仍存别教教道故也。玄文以圆接通别
    者。分于教证位行别故。今不云者约证道
    故但约观故。问。接与不接何者为最。答。四
    念处云。被接之人如土石为基金宝累上。
    岂如从下纯累金刚。此叹始终俱妙故尔。
    若贤位中诸菩萨等从渐来者。其功尚??。何
    者。诸法先熟藏理易明。如历任居极富从
    贫来。是故他方菩萨皆叹此土初心菩萨忍
    苦捍劳。从于香积来此听法者。权法未熟
    是故经游。○次明得失中。初以思议不思
    议双标得失。自他俱尔是故双标。圆离性
    计及能化他。方名为得。若言下。出性过之
    相。此释性义不殊诸文而语势稍别。以诸
    文中皆约自他单说故也。如单约智?云
    智自是智名自性智。由境故智名他性智。
    境智因缘故智名共性智。离境离智故智
    名无因智。若单约境准智可知。虽复单说
    义必双明是故此中境智对说。今初文云不
    相由藉者。文似自然乃是自性。何者。智不
    由境是自性智。境不由智是自性境。为相
    对说故云不相由。故智中云智由心生。自
    能照境。如炬照物下。譬自性境也。若言下。
    他性境智。言相由而有者。文似共性乃是
    他生。智由于境名他性智。境由于智名他
    性境。为相对说故云相由譬长短相待者。
    亦是两向对说为譬。长待于短如他性智。
    短待于长如他性境。若言境不自境下。明
    共性境智。文似无因乃是共性。何者。不独
    由智故境。亦不独由境故境。境智因缘故
    境。约智亦尔故成共生。既不专由故云不
    独。亦应譬云不独由长不独由短。由长
    短故得有于长。亦由长短故得有短。如
    因五寸及以一尺和合方知五寸为短。和
    合方知一尺为长。是故境智俱名因缘。若
    言下。无因性也。皆不如上三种者。如云不
    由智故境。亦不由境故境。亦不由境智因
    缘故境。智亦如是。亦应譬云不由短故
    而有于长。不由长故而有于长。不由长
    短得有于长。短亦如是。如云不由五寸
    一尺长短。而知五寸之短。不由五寸一尺
    长短。而知一尺之长也。此计意欲非于前
    三。而所计最劣。所以者何下。释计招过。过
    增苦集而失道灭。初文是集。从业生故下
    是苦。初集中云有四取等者。依于四句而
    起取着。故名依倚。有依倚故自是非他。名
    为爱恚。爱恚生故亦生痴慢。如是次第八
    十八使。故云一切。由意是非而生戏论。戏
    论则为诤竞之本。诤竞生故起于身业。转
    至未来苦海无已。苦果深广故名为海。当
    知下。结计成过为生死本。是故四计能为
    生死之本。名生死本。故龙树下。约破性明
    得。伐者倾倒也。即是破也。破他生云那得
    相由者。亦约对破故云相由。准此破自。
    文亦应云诸法非自。那得不相由境智。若
    单说者。破自?应云法不自生。那得自境
    智亦如是。破他应云法不他生。那得由
    智故境智亦如是。尚无自他及以共生。岂
    有无因。能破四性不独破他外计而已龙
    树正用此为观法。亦是用此通申佛意。成
    诸教观。而世人昧之别立观法。诚为未可。
    故大经三十六。佛告须跋。汝今能观于实
    相。则破一切诸有苦。须跋言。何名实相。佛
    言。无相之相名为实相。须跋言。何名无相之
    相。佛言。一切无自相亦复无他相。无自他
    共相亦无无因相。乃至无有一切诸相。第
    三十师子吼叹佛言。如来世尊破邪道。开
    示众生正真路。行此道者获安隐。是故称
    佛为导师。非自非他之所作亦非共作无
    因作。前令须跋闻常取果。即别圆意兼于
    藏通。若师子吼叹如来者。唯在圆别。是故
    诸教皆离性执。但于所破深浅不同。诸经
    论中斯例甚众。故此破性虽在衍门。三藏多
    观因缘生灭。既破生灭亦无自他共等三
    计。况复生灭元破邪无。是故四教亦可通
    用。今以下。次明今家用龙树破法。灭前苦
    集以成二空。性破即性空。无依即相空。空
    非二边故云常一。则能见于中智般若。次
    以是下。不自生等以对四教。准应教教各
    破四性。随义便故。欲以此四摄彼四故。
    故以四性对于四教。兼知四句义旨幽深。
    故前后文以此四句总对别对。教教各四名
    别对也。四句对四名总对也。复识四教因
    缘不同。乃至四教自然亦别。并在一念一
    时俱破。何者。如此方俗典有计元气而生。
    即是计自。有计父母而生即是计他。有
    计由元气故假于父母。即是计共。有计
    自然即是无因。故庄云。天其运乎。地其处
    乎。日月诤于所乎。孰主张是。孰纲维是。
    孰居无事。而推行是。庄既不达缘起之法。
    而亦不知谁张于天谁纲于地谁推日月。
    不测其业故推依报而属自然。老计守
    雌自然犹薄。如此计者。欲比西方优劣天
    隔。故知此土昏俗计自然等。有言无行。况
    今文自然圆人所计。乃至自生是三藏所计。
    故知义异名同。善须斟酌。文中但举初后
    中间准知。又第十卷释君弱臣??等。但以自
    他各对界内界外二教。如第七卷释助道
    中。而以生等对四教进。但以生名与进义
    同。望今复别。故知随义不可一准。今此三
    藏对于生生以为自者。三藏人云。境常生
    灭。岂关于智今境生灭。名自生境。无智
    而已有必生灭。亦不由境今智生灭。自生
    智也。以生不生为他性者。通教人云。由无
    生智照境无生。他性境也。由无生境发无
    生智。他性智也。如云诸法不生故般若不
    生。般若不生故诸法不生。以不生生为共
    性者。别教人云。由于本有理体为自。复藉
    缘修方便为他。真缘和合能生一切。又出
    假时由所化境及以大悲。内外和合方能利
    他。又由诸法与俗智合方能利他。以不
    生不生为无因者。圆教人云。不可思议非
    境非智若照不照境自天然。名境不生。若
    观不观智常本有。名智不生。境智冥一。假
    为立名。文中略引身子净名以证初后。中
    间应以三乘无说以证通教。无言菩萨以
    证别教。一一句中皆云苦集不生者。斥前
    性计。有性计故苦集增长。是故今以法性
    观之。求生生之自不可得故。乃至求不生
    不生之无因亦不可得。若当分者。即是当教
    证无生理。是故句句皆云不可说。虽不下。
    为他还作四句而说。一一悉中皆作四说。
    虽作下。结成二空。言如前者。具如向来始
    从若言下。乃至心行处灭文是也。故金光
    明下引证。彼四卷经第三散脂品云。不可思
    议智光。不可思议智炬。不可思议智行。不可
    思议智聚。不可思议智境。今文云照。经又
    云光炬聚者。?是叹智具德耳智行者。?
    是智所导行。智境者。?是智所照境。总而言
    之?是境智行三。一一皆云不思议者。明
    境智行更互相冥。虽复相冥。境行必由智照
    智导。故一一句皆云智也。今文为明智境
    相即。且略于行理亦应具。若破下判权实。
    此是不思议权实。如是下。约教以判得失。
    为显不思议故也。今此初约三藏教也。即
    教教中皆有四性。从别义也。何以故下。释
    初三藏教。故对凡夫云有四性。下之三教
    皆应有之。文无者略。凡有性计即属凡夫。
    凡夫有计成自行失。故后三教皆约自行
    破性论得。又前二教圣于后同凡。若约化
    他有四悉者。能有化他故名为得。展转相
    望。乃至圆教互为得失。别教执于真缘等
    四成性过者诸佛菩萨赴缘利物若执赴
    机不同之说。各朋己见故成性过。作此
    计者皆从初心。至回向时方渐无执。至圆
    教中。言教证俱实者。前之两教教证俱权。
    圆教教证俱皆是实。此并易明。但别教中教
    权证实意稍难晓。人多迷之。使此别教其
    义壅隔。是故今家借用地论教证二道。以消
    别门。于中应须先知二意。一者约行。则地
    前为教登地为证。何者。地前仰信登地现
    前。岂有亲证复存隔历。二者约说。为地
    前说始终属教。何者。如云真如为惑所
    覆。或将十度以对十地。互不相收。或云。
    须离二边修真如观。或云。等觉入重玄门。
    或云。五地习学世法。或云。八地入无功用。
    等觉一位或有或无。断十二品称为妙觉。
    如是等例不可具载。悉是权施。为引凡下
    为入地方便。入地自证权门自开。故云初
    地即是初住入证道也。又云。初地不知二
    地菩萨举足下足。若约理说。名字观行尚自
    知圆。岂有初地不知二地。若云下位不
    测于上。圆亦展转迭不相知。何但别人教
    门方便。今文非专判教优劣。但存次第及
    不次第。迷之尚宽。若读玄文。善须晓此教
    证二道则别门可消。若依教修行弥须善
    识。是故今文时时略用。若不晓者。初心明
    理两说不同若不识之措心无地。如云
    初心知理即是。或云理具万德待行。或云
    解圆行须渐次。或云理有不用诸法。如此
    说者非别非圆非通非藏。教相不说推与
    何耶。何故下释教证。无思念下。正明圆教
    自他之相。以明今文无失显体。○次明摄
    法中初明来意立疑。次今则下释中。先总
    释。不以名略令体不周。何者下释也。止观
    各以一喻喻之。如炙得一穴治一切病。
    如得如意珠名为珠王。故大经三十一云。
    犹如医方悉为治病于一名下说无量义。
    或于一义说无量名。云何一名说无量义。
    如大涅??。亦名无生无出。无作归依。窟宅
    解脱灯明无畏。彼岸等。大品下引证中。既
    云一切皆学及一切入中。当知止观摄一切
    法。已如前引。今更下。开章别释。实体止观
    以为能摄。事理等六以为所摄。所从于能
    故云摄法。虽辨偏圆次不次等。但明实体
    所摄法遍。岂所摄差降令体分张。且如成
    论三藏一门。止观品中先设问云。佛诸经中
    告诸比丘。一切皆应修行二法。所谓止观。
    问。一切须修何但二法。答。止名定观名慧。
    一切善法此二摄尽。乃至散心闻思等慧亦
    在此中。以此二法能辨道法故也何者。止
    能遮结观能断灭。止如手捉观如用?。止
    如扫帚观如除去。止如揩垢观如清水。止
    如水浸观如火熟。止制掉心观起没心。乃
    至多义不能具记。此中列章理乃至教。具
    依彼论六重义门。虽大小不同能诠名等。
    名通义别即此意也。他谓成论义通大乘。今
    问何如华严大品大集。生起文相可见。从
    事理下。略示向列六章摄相。略以事等摄
    于六章。初事即摄五章。理但是理也。解即是
    智。位通因果。因复摄于理惑智行。教他但
    他余并是自。自行化他因果摄尽。此之六章。
    文六义二。各有次第及不次第。意唯在一。
    同是圆顿止观摄故。一以下解释也。初文别
    释。义当次第及不次第。次文相摄。唯不次第
    义当开显。初别释中初言理者。理不出二
    ?是权实。开为四者约能诠教。今约所诠
    是故但二。纵随教相亦不出二。次摄惑中。
    亦约向理以辨于惑。故约迷于权实二理。
    以辨惑体通别不同。迷理之本所谓无明
    无明以为因缘之首。故通别惑并约因缘。初
    释迷于权理。十二缘中言独头者。婆沙云。
    不共无明不与使俱。问。亦有不共掉缠等
    耶。答无也。人谓既有不共无明。亦应合有
    不共掉等。一切染等尽有无明。唯有无明
    独有不共。故法华中。以蜈蚣等用喻独头。
    以[?-八+儿]?等喻于相应。此等但喻二痴不同。
    不见更有独头掉等。受所喜乐者。乐字
    (五孝切)是十二下。束十二缘以为三道。十二
    因缘轮转相生。是故三道亦轮转相生。大论
    第二。十二因缘论。婆沙。十地经等并同。俱舍
    云。三烦恼二业七事亦名果略果及略因。
    由中可比二。从惑生惑业从业生于事。
    从事事惑生。有支理唯此。初四句是以略摄
    广。故论云。应知缘起虽有十二而二三为
    性。三谓惑业事。二谓因果。就中又二。初两
    句正明相摄。下两句释妨。妨曰。何故过未
    略而现在广。释曰。由中可以比知现在名
    中故也。次从惑生惑谓爱生取从惑生
    业谓取生有。及无明生行。从业生事谓行
    生识。及有生生。从事事惑生者谓从事生
    事。即识生名色。乃至生受。从事生惑。谓
    受生爱。成论云下。次引论证三道相。问。三
    障三道但苦与报二名则别。业与烦恼二则
    同者何耶。答。苦是报家之苦。亦报即是苦。故
    知名异义同。问。三名既同障之与道二名不
    同者何。答。能蔽圣道故名为障。展转互通
    故名为道。并从过患功能立名。今十二轮
    为三道者。能通与轮转义同故。又与成论
    同也论名业道业必以烦恼为能通。必以
    当苦为所通。文虽举业义已具三。故得引
    证。故论十不善业道品问云。何名业道。答。
    意即是业于中行故。故名业道。前行后三
    中。后行前七中三是业非道。七亦业亦道。此
    是具录论文。人未见论。?见续在十二缘
    后。便作十二因缘释之。甚不可也。今先销
    论文。次会三道。论品虽题名业道品。今文
    引用意通三道。意即是业者意地思也。于中
    行者。行身等也。故知身等为意所行。名
    为业道。业之道故业即道故。名为业道。前
    行等者辨起先后。将教所列对起先后。文
    列次第身口居先。意三居后。起之次第。意
    三在先。身口居后。先起意地故云前行。文
    列在后。故云后三。后动身口。故云后行。文
    列在前。故云前七。中字但是助句而已。云
    在此七及三中耳。亦如五阴文列与起?
    细更互。四谛因果亦复如是。然论文意。三是
    业非道者。非身口故。亦业亦道者。身口
    二业为意业所行故。复名为道。今文义立
    意为能通。亦得名道。是故后三通至身口。
    故云而能通七。前七是业复为意行。是故论
    云亦业亦道。今文前七复立二义。一是所
    行。如论文意。故云是业复是道。二是能通。
    通至后世故复名道。意三即烦恼道。行于
    身口即烦恼通业。业至后世即业通苦。故
    知正用成论三业。以释三道。引论释成其
    意在此。牵连等者。增一第四十。佛自看比
    丘病。因责诸比丘言。汝为何事而出家耶。
    为畏王等。为欲舍于十二牵连。三世系续
    故名牵连。十二论等并大璎珞文展转不穷
    犹如车轮。束缚下释名。三世下。结成摄法。
    若迷实理下。次明界外十二因缘。先对小辨
    异。界外亦有相应独头。而与界内其体永
    异。即障中道相应独头。亦是与界外见思
    诸使合者。名为相应。直尔障理名为独头。
    言相应者。如云自此已前皆名邪见。又等
    觉已来修离见禅。此即界外同体见也。方便
    实报二土五尘。为界外思。如此见思必有
    无明。名为相应。次依论释相。故今文中引
    宝性论。颠倒即是无明独头。颠倒是相应。即
    二无明也。三种意生身中。三种俱名意生身
    者。楞伽大慧问佛。何名意生。佛言。譬如意
    去。速疾无碍。名为意生。此即从譬。故彼生
    身譬如意去。彼经两义而释通名。初云。如
    十万由旬外忆先所见。念念相续疾至于彼。
    次云。如幻三昧力忆本愿故。生诸圣中。初
    云忆处。次云忆愿。二义并是意忆生故。名
    为意生。今山门家作意生故。名为意生。经
    即云忆。忆即作意。是故义同。次第四卷释
    三别名。初无常品云。意生三种。一入三昧乐
    意成身。亦云正受。即三四五地心寂不动故
    也。二觉法自性意成身。即八地中普入佛
    刹。故以法为自性。三种类俱生无作意成
    身。谓了佛证法。成之与生并从果说。此约
    通教及以别接。竖判次位。今家玄文并云
    在前三教者。以通诸教释义故也。既云
    八地是觉法自性。验知初文虽云五地。亦
    兼七地。即入空位也。八地即当入假位也。
    种类俱生云了佛证法。即是入中。属佛种
    类未必自证。若接入别七地已前入别十
    住。八地已去接入十行。知佛证法是入回
    向。并非证道故名意生。仍本为名兼不接
    者。共结此位故并云地。三昧乐意尚摄三
    藏二乘之人。况通二乘。今家玄文判楞伽经
    意生之位。以劣而摄于胜。故指二乘等以
    摄通别。若对别位未摄证道。是故但从地
    前判位。故知今判与经意同。经文未摄别
    位为异。言五种者约开合耳。名唯有三
    义开成五。于三昧正受。开出三藏二乘。于
    觉法中开出别教十行。若作七种两教二乘
    各开为二。别教十住义仍同于通教入空。故
    下文云。凡有多种。若论九人生方便中。
    则取圆教六根净位摄入三种意生身中。亦
    应可解。以并未断无明未生实报。玄文不
    云摄入三者。以观胜故且置不论。又意
    生之名宜在教道。三种意因移等者。因移果
    易从下生上。束此下依论束为三道。此十
    下辨同异。此惑下结成摄法。并如文。料简
    中云及通菩萨等者。等取别教十住。尘沙
    虽不润生等者释疑。疑云。界外润生正由
    无明。既不由尘沙何须先断。释曰。障化
    道故。故须先断。为真化方便。故先断此惑。
    断已方能。进修中观。破实报中相应独头。
    尘沙为枝无明为本。探说后位故云皆去。
    故知假观正摄得尘沙等者。三种生身中。初
    人既于彼界能断尘沙。故云正摄。破尘沙
    已必能进破无明。故名亦摄。若别论者。无
    明始终。自为中观所摄。言若别圆二人等
    者。约相摄说故取圆人。此中正意论于觉
    法种类二人。别惑之名义兼无明。故云被
    伏。若单论尘沙界内已断。何须论伏。故于
    界外但修中观破彼无明。故云三道。从断
    位说故云初地。既但云地故知意生且论
    权位。若不尔者。岂圆六根更入别地。二十
    智者在玄义智妙中列。谓三藏有七。一世
    智。二外凡。三内凡。四四果。五支佛。六菩萨。
    七佛果。通教有五。一四果。二支佛。三入空
    菩萨四出假菩萨。五佛果。别教有四。一十
    信。二三十心。三十地。四佛果。圆教有四。一
    五品。二六根。三四十心四佛果。彼文三佛同
    在后列者。同是有教无人实果久满。如此
    列者且据大分。未为委悉。亦为三观所摄
    者。三观摄之有通有别。通者藏通十智空
    摄。别教假摄。圆教中摄。别者。藏通二乘。通
    教入空菩萨。别教十住菩萨。乃至藏通两佛
    智。亦为空观所摄。三藏菩萨智。通教出假
    菩萨智。别教行向菩萨智。并为假观所摄。
    别教初地已去智。中观所摄。此则次第三观
    摄。圆教智即为一心三观所摄。若且从一
    往据位说者。圆教六根智七信已前。亦为
    空观所摄。八信已上亦为假观所摄。初住
    已上但为中观所摄。前三教智若开权显
    实。无复次第。若得此意。一期佛教所明诸
    智并为三观摄尽。是故止观摄一切智。次
    摄一切行者。不出正助。故历四教皆明
    二行。?称派崮堑日摺R?ふ??4缶????br> 云。若言?称派崮瞧品衬照摺:喂矢葱奚?br> 摩他耶。今明以定助慧者。且举须助是故
    引之。其实定慧俱是正修。慈等事观方名为
    助。四教相望。皆总以前助于后教。自行既
    尔。说及化道亦复如是。亦以三观摄四教
    行。正助下明智导行。故前两教束为空行。
    别教为假。圆教为中。藏通如文。假观中言
    俗理者。缘于俗谛恒沙三昧。言俗事者。缘
    众生病及神通等利生之事。中观中云皆摩
    诃衍者。具如大品广乘品。于中善简通别
    之相方应今文。十二因缘即佛性者。即三佛
    性。大经二十五云。无明有爱是二中间。即是
    中道。如是中道能破一切生死。是则应破
    二死三道成三佛性。具如第九约十二缘
    明十乘中说。从复次下。广明诸教正助行
    相。始自有漏终于圆极。寻文可见。初明
    事禅。次四念下。入空行法。四意止者。?是四
    念处。仁王经中名四意止。四境止心故名为
    定。三十七品至阴境十乘中说。四谛中三
    是有为者。苦集是有为有漏。道谛是有为无
    漏。虽漏无漏而通属有为。十六行者。论文
    广明。今略出行相。苦下四行。谓无常苦空
    无我。观阴缘生念念生灭故无常。为无常
    所逼故苦。一相异相不可得故空。我我所不
    可得故无我。集下有四。谓集因缘生。有漏
    和合能招苦果。故名为集。观于六因能生
    苦果。故名为因。观于四缘能生苦果。故名
    为缘。还受后有苦。故名为生。灭下四行
    者。谓尽灭妙离。一切苦尽故名为尽。诸烦
    恼灭故名为灭。一切第一故名为妙。超过
    生死故名为离。道下四行者。谓道正迹乘。
    能至涅??故名为道。非颠倒法故名为正。
    圣人行处故名为迹。运至三脱故名为乘。
    新经论名与此稍别。旧云空。新云不净。旧
    云尽。新云静。旧名正。新云如。旧云迹。新
    云行旧云乘。新云出余名并同大意可见。
    婆沙云。苦时亦见无常空无我。何故但说
    苦。答。亦应说见无常等也。不说者有余
    之义。复次若说苦即是说余。复次苦唯在
    苦。无常通三谛空无我通一切法。余三谛
    下行相。各有料简亦尔。四弘下。入假行法。
    十八不共法。至下助道中说。今但对当而
    已。已对九法余九法阙。谓无异想。无不定
    心。无不知已舍。并止摄。欲精进念慧解脱解
    脱知见无减。并应观摄。三三昧三解脱至第
    七卷说。六度如随自意及助道中说。乃至
    下。入中行法。九种大禅并在地持。法界次第
    中略释。依彼略出名数。一自性禅。于闻思
    前一心修止观。或止观同类法

    止观辅行传弘决卷第三之三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