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藏经阁!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藏 > 诸宗部三 >
  • 止观辅行传弘决卷第三之二

    次明巧度。先列即次第三观通名为巧望
    拙得名。若大论中引喜根等名巧度者。
    即指三教。是则次第与不次第。俱名为巧。
    今从初说故亦名巧。次正释。初次第中先止
    后观。初明止中初体真止。案文解释其文
    尚略。具起应以四性推检。破性计已具二
    空故方名得空。次第二止者。初且通语三
    乘所证。而大同小异。若二乘下释不须方
    便。次引经云动止心常一者。止即是空动
    即入假。空心入假故云常一。次第三止中
    云偏行等者。斥前二止故也。意之所趣曰
    行意之所依曰用。初体真止俱观二谛。偏
    趣于真依真起行故。次方便止亦俱观二
    谛。偏趣于俗。虽依俗起行未观中道故
    并名偏。故今斥之不会中道。又涅??住空
    名为偏行。出假流动名为偏用。又知俗非
    俗义通二种。缘生之俗及出假俗。二俗俱寂
    故云寂然。此三止名等者释疑。此是大师谦
    退之辞。次释论下。证三止意。何但映望三
    观使名有凭。大论亦许随义立名。言依
    三观立三止者。大小乘经止观二名皆悉
    并立。况止观?是定慧异名。既定慧之名处
    处并列。故今望观以立止名。所以璎珞三观
    义必兼止。故成论中有止观品。四阿含中凡
    有佛教令修二法。即是止观。又婆沙十七
    云。诸比丘问上座云。树下闲房为修何法。
    上座答言。当修二法。所谓止观。又问。多修
    止观为何所得。答。得初果乃至阿罗汉果。
    如是次第问五百比丘。皆云修止观二法。
    阿难白佛。佛亦云修止观二法。阿难叹
    言。善哉善哉。如来与弟子所说皆同。句义
    味同。又净名云。法身者从止观生。大璎珞
    云。若欲学诸法深入善本。当见菩萨力
    修习止观。大小经论一切皆尔。次详此下。
    与释名中对辨同异。言仿佛者。上音仿下
    音佛。非谓合同故云也。所言同者。前云止
    息约烦恼息。今云体真体妄即真。前云停
    止约心往理。今云随缘心随俗理。前不止
    止约理不当止与不止。今息二边。空边如
    止假如不止。中道不当空假二边似不止
    止。其相异者。前之三止共成一谛。今之三止
    各成一谛。前三成次三等者。次之与后并
    指体相。绮文互说是故不同。前释名三成
    体相三。故体相三一一皆假释名三成。何
    者。如体真止必息见思停心真谛。及见真
    理非止不止。体真既尔。余二例然。是故一一
    皆具前三。下句云后一具前三者。复疏上
    句云体相中一。皆具释名中三故也。次明
    三观者。先依经列。彼本业璎珞有两处文。
    明此三观。下卷佛为普贤文殊等七菩萨
    说。具如第一卷引。上卷明十回向中一。一
    回向各各有十所缘境界。第十向中第十观
    者。名为无相第一义观得入初地。初地已
    上三观一心。言三观者。从假入空名二谛
    观。从空入假名平等观。二观为方便因是
    二空观。得入中道第一义谛观。双照二谛。
    心心寂灭自然进入初地法流水中名摩诃
    萨。今文依彼略三五字耳。从所言去。解
    释经意。初释入空复名二谛。文有五重。初
    通途约诠能所共论。何者。俗是能诠空是所
    诠。若无能诠无以识所。是故须立二谛之
    名。又会空下。第二约证况修说。先法次譬
    后合。初法中云会空之日?应见空。尚空
    假俱见。况由观假见真。而不得云二谛
    观耶。是故不得不立二谛。如云除等者。次
    举譬也。云即是障。障除名发。发即开也。如
    云除时上空一色显。下万象必明。上显譬见
    真。下明譬见俗。云譬见思惑上显必下明。
    是故须二谛。由真下合譬。由真合上显假
    显合下明。由见真故其假更显。今由下况
    释。明证真时尚见二谛。今始修真由观假
    得。何意不名二谛观耶。故云今由等也又
    俗下。第三约破用说也。若有所破必有能
    破。能破即是所用真谛。能所不孤是故俱立。
    又分别下。第四约情智说。今家释谛凡大
    小乘皆对情智义方尽理。故以大经释璎
    珞文。大经三十二云。随自意者。如五百比丘
    各说身因。五百皆问舍利弗言。佛说身因
    何者是耶。舍利弗曰。汝等亦各得正解脱。自
    应知之。何缘方更作如是问。有比丘言。
    我等未得正解脱时。意谓无明以为身因。
    作是观时得阿罗汉。有说爱有说行。有说
    饮食及五欲等。如是五百各各说已。共诣佛
    所。右绕却坐各述己说。身子白佛谁为正
    说。佛言。五百比丘无非正说。各说己证名
    随自意。亦名随智。如已吒罗长者。称佛
    为幻人。佛因广说一切幻法种种不同。随
    顺物情名随他意。亦名随情。如云世人心
    之所见者。名为世谛。出世人心之所见者
    名第一义谛。世谛属情第一义属智。情智
    共合得二谛名。名随自他意。亦名随情智。
    此约藏通二教二谛。义当今文初观意也。
    后之二教准说可知。如说三德云。如来名
    号十万不同。般若一法说种种名。解脱亦尔。
    多诸名字。是名随情。安置诸子自亦住中。
    是名随智。修德性德名随情智。今准初观
    尚具情等三种二谛。何况一种。问既未契
    真只应随情。何得余二。答。通初后故故须
    遍说。今文正以教行二种。以显初修成二
    谛义次问下料简。有八重问答。初问者。
    以前初观第三释意难第二观。初观破俗
    用真。次观破真用俗。二观既俱破一用一。
    亦应俱得名二谛观。何故第二名平等耶。
    答意者。俱名二谛观于理实通。但前后名同
    优劣混滥。是故第二从胜立名。所言胜者。
    前但用真今能用俗。真唯自利俗则益他。
    自行兼人故名为胜。次问者。以第三观。难
    第二观。第二望初从胜受名。第三望初何
    不从胜。第二偏用尚名平等。第三用等应
    名平等。而但名为中道观耶。答意者。前之
    二观俱有破用。当观而论俱不平等。第二望
    初初后合说。故至第二方名平等。此从破
    用相对名等。今第三观当观而论。已自平
    等。望前二观翻为末等。是故但成更破更
    用。今此俱照不对破用。是故但从能用立
    称。故此第三二俱无滞。纵在地前未入中
    道。边滞已破但用于中。又中道观非不平
    等更名平等。复成混滥。次问双难前二俱
    观二谛。亦应俱入。何故初但入真次但入
    俗。答中意者。但答初观准知第二。初既俱
    观而不俱入。第二亦为破空用假。破用不
    等入亦不同。次问者。前已难于真俗破用。
    今以真中难于俗谛。三谛之中但举真中
    难一俗者。二俱名俗何须别难。真中即是
    界内外真。即有所破界内外俗。真中是理容
    可称谛。所破非理何得称谛。答意者。法性
    是理理即是谛。既俱法性故俱称谛。次问者。
    谛故无惑故无生死。既俱称谛俱涅??耶。
    答意者。真俗虽异俱得名谛。世出世异俱
    名涅??。涅??即是出世安乐。故世安乐亦名
    涅??。次问者。涅??即是无漏无为。二谛俱得
    名为涅??。亦应俱得名为无漏。答意者。夫
    入无漏必须正见。既许世间亦有正见。即
    名世间无所漏失。次问者。以无漏故即是
    无生。既许真俗俱名无漏。亦应真俗俱名
    无生。答意者。无生之名亦通二谛。故借大
    经三十二文外道计答。犹如世间有四种
    无。一者未生名无如泥无瓶。二者灭已名
    无。如瓶破已。三者异相互无。如牛马互无。
    四者毕竟名无。如龟毛兔角。今借第三互
    无为答。即是出世无世间生。世间亦无出
    世之生。所言借者。虽非正义然约世谛。四
    无非谬。权借以为适时之答。下去例尔。次
    问者。从假之言为破不破。答中开为三十
    六句。具如下文烦恼境中。今初且对文中四
    句。破谓破假入谓入空。不破而入即体法
    无学。破入即是析法无学。破不入谓得禅外
    道。不破不入即一切凡夫。破与不破俱名
    从假。亦俱入空即前二句。谓破不破俱名
    从假。而不入空即后二句。次单释第二观
    中。异时相望称平等者。此第二观得名平
    等。非独从此第二观得。初观用真而破于
    俗。此复用俗而破于真。兼前乃成双用双
    破。前后相望名为异时。至今第二方名平
    等。次今当下。有两重譬合。初譬入空次显
    入假。凡夫生盲真俗俱瞑。慧眼开已。见真谛
    空亦见俗色。从假下。合入空譬。虽见二
    谛但能用真。未能分别不能用俗。故譬
    中云不能分别种种等也。四种四谛名为种
    种。卉是草之都名都标三草。木是树之总称
    总举二木。根茎枝叶疏中譬于信戒定慧。四
    教各具此四法故。四种道灭名之为药。四
    种苦集名之为毒四教区分故种类各别。故
    初入空未能分别。是故名为不能用假。次
    重譬者。慧眼开后即入假时。亦见二谛名
    见空色。分别前来所破之色。洞见诸法
    根等不同。了四四谛名识种类。达于药病
    因起不同。名解因缘。展转相望互论?细。
    治苦集边名之为药。药资法身故名为
    食。识药识病名为皆识。善能授药名为皆
    用。遍四四谛故并云皆。所被九界名为益
    他。此譬下合也前后二观俱观真俗。此能
    分别望前故等。次释中道者。初正锁璎珞
    经文。经中释前二观竟。即云。因是二空观
    为方便道。得入中道双照二谛。心心寂灭
    自然进入初地。今初释方便者。有二种。一
    者双亡二者双照。初言二空者。空假空空。
    空即是遮遮即是亡。由前异时双亡方便。今
    入中道任运双亡。亡即是中故云心心寂
    灭。又初观下。次释双照。初二观时用空用
    假。由前异时双用方便。用即是照照即是中。
    故引经云心若在定等也。生即是俗灭即
    是真。故住中道能知生灭。知?是照意在
    于此。以皆中故故得任运。此之任运由前
    作意。更互亡照而为方便。入中道时故能
    尔也。次问者。引经释妨以证今文。入初地
    时方乃名等。是故先问偏相云何。答中意
    者。所言偏多不见性者约次第义。次问者
    难向答文。向答两观属偏定慧。故不见性。
    复引大经以难前答。慧眼在于法眼之前。
    尚得云见。但言不了云何而言两全不见。
    此文是大经佛答师子吼云。慧眼见故而不
    了了。佛以佛眼见则了了。菩萨行故见不
    了了。若无行故见则了了。住十住故见不
    了了。不住不去见则了了。云何而言行向
    等位亦不见耶。答意者。所言两眼俱不见
    者。约次第义。两观既属偏假偏空。则慧法
    眼俱不见性。汝所引经慧眼见者。慧眼虽
    为十住之位。借别名圆故云十住及慧眼
    见。依圆为语。初住已去实是佛眼。故知此
    借圆住。名为慧眼。非谓慧眼十住能见。次
    引法华以证慧眼。世尊究竟尚名慧眼。岂
    况十住不得名慧。佛慧眼者。见毕竟空空
    即是中。慧眼即是佛眼故也。言如斯者。指
    前住中慧眼不了。不及世尊慧眼究竟。如
    无明夜见中道色。余无明在故见不了。空中
    鹅雁亦复如是。有余无明与眼作障。故令
    见中鹅雁不了。故大经第八云。譬如远观
    空中鹅雁。为是虚空为是鹅雁。谛观不已
    仿佛见之。十住菩萨于如来性少分知见。
    亦复如是。空如无明鹅等如性。不了之言
    在彼十住慧眼菩萨。何关二乘偏空慧眼。是
    则别教地前皆悉不见。况通菩萨及两二
    乘。复引法华穿凿等喻。证第三观圆住方
    见。法华疏中为锁经文。观约四教教约五
    时。当知教观俱成约教。方显彼部称为独
    妙。彼寄四教以释观者。初三藏教以众生
    为高原。习观为穿凿。证理为清水。通观
    以干慧为干土。性地为湿土。见真为清
    水。别观以空观为干土。假观为湿土。见中
    为清水。圆观以五品为干土。六根为湿。初
    住为清水。彼约教中。通约渐中四时教也。
    三藏为干土。方等般若为湿土。法华为泥。
    见中为水。二义并以初住为水。令约修
    观但修顿观。圆教初心并名清水。不同彼
    疏克取初住方名清水。判位虽殊初后不
    二。故令即是依经起观。二教下结前约
    教。言二教者。藏通也。故彼二教如干湿土
    全未有水。别教如泥。教道杂故不名清水。
    初心知中是故但云二教不诠。二行不到者。
    行即是观。结前约观即空假二观。谓两二乘
    通别入空。空行所摄。三藏菩萨通别出假。假
    行所摄。是故总云二观不到。次第观中中道
    虽非今文所用。证道同故。是故[仁-二+且]云二行
    不到。权教尚尔况复余耶。故云遍空乃至无
    有是处。次此三观下。与前释名三观辨异。
    准释三止意亦可知。此依摩诃衍等者。判
    前巧度次第三观。虽有空假俱属衍门。故
    此三观用昔教中相待名义。以为总诠。次第
    教相以为能显。次第三谛以为所显。为是
    义故非圆顿相。虽非圆顿本为显圆。复
    非别教但云依衍。故下结人位通大小。以
    义等者。此依大品摩诃衍门。释三观相。既
    未被会但成次第。以次第义随次第相。三
    观条然一一各别。此总标别相。若论下。约
    观智人以释别相。义即是教。教随相别显
    体不同。故使观等未能融即。前二观权中
    道观实。三观展转递为浅深。观因智果。因既
    差别。果亦如之。故使三智展转优劣有前
    有后。观法虽通行人各别。故使三观摄于
    大小。一切诸位咸入其中。通含二教故云
    诸位。旁挟声闻故通于小。是故若言次第
    则唯在于大。若论其人则通收大小。故观
    智后更论于人。故知空观二乘唯小。通教菩
    萨义通于大。别虽入空一向在大。通别并
    有入假菩萨。亦一向大。通教利根后心有
    分。谓被接者。别人初地方乃现前。是故诸
    位大小不同。若论权门唯应废藏。且从次
    第故亦置圆。次明圆顿。用绝待名以为能
    诠。一谛三谛以为所显。上下文相对当分明。
    于中初止次观后明同时。初明止中有法
    喻合。初法文中。止为能缘谛为所系。是故
    经云。系缘法界法界不异能所一故。次譬
    中。双譬止谛三一不二。止谛下合。初法说
    中。止之与谛并即一而三。譬中通譬三一
    不二。合中谛则即一而三。止则即三而一。
    文似不同意显止谛三一不二。不二而二。
    以观下。明观也。观之与境虽复互作观发
    之名。以观故发以发故观。同时体遍能所皆
    悉即一而三。次譬中。亦譬三一不二。合止
    约谛即一而三。观之与境亦即一而三。所
    观是境所发是观。合观与止文翻倒者。亦
    ?明于三一体等。然止观既一缘照不殊。谛
    境名异本是一法。法于止观使无差别。仍
    分能所而一而三。是故不须前后定执。譬
    中言摩醯首罗者。色顶天主一面三目。严
    彼天颜而照大千。严天颜者。譬众德备。
    照大千者。譬于遍见。不权不实下。显妙斥
    ?。不权不实斥前三观权实浅深。不优不劣
    斥前三智优劣前后。不并不别寄伊字譬总
    斥观智。不大不小斥前三人诸位大小。次
    引中论者。证三观三止相即互融。次引金
    刚。譬止观与境其体不二。眼喻下合譬。可
    见。然止观谛境不二而二。义意似同不无
    差别。止观二法虽即不二寂照宛然。谛境二
    法虽对止观分于二名。然实无有二体之
    别。故此喻文分于止观以喻日眼。谛境一。
    名同喻一色。眼日色三无前无后。若见下
    结劝。劝晓文旨。何但下。总明开显也。开
    前诸名同一实相。此即举况总标。何但此圆
    三一相即。总前一切次第中名同开入实。
    其相下。次示开相。初开显体中次第三止三
    观。同成绝待一妙止观。教既开已体无复
    ?。次体真下。约显体名。开释名中相待?
    名。即成妙名。名既即妙体亦无?。还于体
    真具前释名三止三观。准例亦应随缘方便
    及息二边。俱明三止三观等妙。不更论者。
    体真已妙即是后二。故不复论。世人多迷以
    相待名显相待体。岂复至此识开次第及
    相待名悉成绝耶。若得此意以销下文。诸
    义自显。如此下结也。既云诸义但一念心。当
    知一理应一切名。亦是一理应一切理。故
    云不动乃至差别。经云下。引净名证。虽多
    下。引般若证。众名下结成也。既开前来一
    切名义。圆外无法故云皆圆。用如此名显
    于妙体。是故名为教相显体。相待绝待等者。
    结叹。相待绝待结前释名成不思议。对体
    结前次第教相所显成不思议。立名之法
    各主所诠。故云对体。今开显竟。名无别趣
    体无别理。皆遍一切不障一切。故云无
    碍。皆摄一切无所减少。故云具足无减。具
    足故顿无减故圆。如此方能显止观体。○次
    明眼智者。依教起行亦是以能而显于所。
    初且总释亦名来意。初云体则非知非见等
    者。所显之体。实非眼智及以因果。所言非
    者。非由能显方始有所。以有所故令能
    有功。还由于能令所可见。故云虽叵知
    见由于眼智则可知见。故云眼见智知。此
    以佛眼一切种智。为能知见。如此妙体依
    名而说。尚已是难。况名下体而可示人。虽
    叵下。总明能显。理虽若是。约事必须眼智
    止观以为能显。止观为因下。别判也。由于
    止观方得智眼。由于智眼方能显体。是故
    止观名为远因智眼名近。其体冥妙下。释
    能显意。其体既妙何可分别。然寄眼智使
    体可见。三止者下。正释也。初释次第近远
    二因。即三止三观以对三谛。成于三眼三
    智故也。初明三止者。随缘止中言陀罗尼
    者。总持诸法圆顿三止。俱得名为陀罗尼
    也。今明次第故约出假持法义便。故云分
    别药病。又大论明陀罗尼者。属慧性故宜
    对出假。若言五百陀罗尼。一一皆是中道
    正慧则非此中意也。法眼豁开破障通无知
    者。具能知病识药及以授药。能破事中障
    于神通化道无知。不以二相见诸佛土者。虽
    引彼文用义稍别。彼以如来发得天眼。对
    斥小宗修得天眼。即显大乘住不思议。名
    不二相而亦能见三土不同。今方便随缘常
    在俗谛。不同凡夫之有。不同二乘之无。
    名不二相。出假分别净土因果。名见诸佛
    土。是则下。结成次第意也。问下料简也。初
    约慧眼一切智广辨。次余二眼二智略例。初
    问可见。次答中。先约四句依大经文。彼经
    十五广释四句。今但借彼知见之名。非全
    用意。问。前文因观发者为智。今此以因
    闻生者为知。文既不同云何用此而释于
    彼。答。名异义同。闻是慧性观亦慧性。问。亦
    知亦见对二乘竟。见而非知。何得重对辟
    支佛耶。答。前据佛世闻教二乘。二人俱是
    亦知亦见。见而非知。据无佛世独觉辟支
    佛。是故重以支佛别对。复次下重约信法
    以对知见。问。前明眼智止观为因。今何得
    以信法为因。答。闻同于观思同于止。义
    类相似故得对之。次明不次第者。初总斥。
    云不如此者。一心不同次第故也。如前下
    开前远由成不次第。次得体下。开前近由
    成不次第。次眼故下。明近由体同。远由既
    其止观相即。近由亦应眼智不二。因果相顺
    故也佛眼下。释眼智也。王三昧去引证佛
    眼具五眼。故云一切悉入其中。大品下引
    证佛智具三智。故皆云学。三智四智至下
    当释。问下料简智眼。初问者。言欲得者。或
    是一人前后欲得。或是多人各各欲得。但
    云当学岂名一心。答意者。法在一心说必
    次第。岂说次第。令法纵横。金刚下。明五眼
    者。皆云佛有故在一心。?约一眼有五用
    者。应云佛眼而有四用。云何言五。答。此
    约五眼而论体用。故佛眼为体四眼为用。
    若作总别者。如涅??是总三德是别。五眼
    亦尔。?是圆常不思议眼。名为佛眼。而有
    见中乃至见于色等五用。故得五名。是则
    佛己一体五眼开发。非为本无至佛方有。
    所以者何下释。然此五眼天亲无着非不解
    释。未若智论最为委悉。三十九云。佛肉眼
    者。见因缘?色。乃至亦过人所见名肉眼
    者。见形显色不异于人。人见不远所见又
    倒。如近看小则大。远看大则小。乃至诸色
    若远观者。则但见于空一显色。大品云。如来
    肉眼见于大千。论问曰。如来何故但见大
    千。答。若佛肉眼应过大千。但以风轮为隔
    障故不见异界。又有菩萨住大千上。据
    理亦合见大千外。问。何不修肉眼令见
    远耶。答。若无天眼则??修肉眼。令见于
    远。又云。佛法难思。佛肉眼或能远见故也。
    若不及佛者。渐渐减之。二千一千乃至一
    洲。是名肉眼小净。故据理尽说。佛肉眼见
    法界?色。论依教道附近小宗。是故但云
    见于大千。若但以先世施灯明等。及以轮
    王终不能见至百由旬。若小菩萨亦不过
    此。问。日月去地四万二千由旬。人皆见之
    见百由旬何足为奇。答。日月有光令人
    得见。余色不尔。天眼乃见。人虽云见所见
    犹倒。日月方圆五十由旬。所见不过如扇
    许大。菩萨不尔。问。见何等色。答。见可见
    色名为肉眼。论中不明修肉眼法。若欲
    比知施灯明等下因也。菩萨更加慈心伏
    惑。故所见渐广乃至大千。亦能照细色下
    明天眼者。如微尘名为细色。诸天天眼
    下不见上。梵王不过见于大千。佛见过此
    名佛天眼。大品云。佛告须菩提。佛天眼见
    于尼吒。亦见十方恒沙世界。死此生彼及
    善恶等。论无修相。如那律缘亦是其事。言
    过天者。诸天报得极如梵王。今见十方尚
    过那律。何况梵王。是故净名正呵那律旁
    折梵王。达?细色下明慧眼者。言如二乘
    所见者。且约次第一往而说。据理亦应云
    过二乘。二乘但见大千之内?细色空。佛
    见法界假中俱空。大品云。云何名菩萨摩诃
    萨慧眼净。佛告舍利弗。慧眼菩萨不作是
    念。有为无为世出世。漏无漏一切知见。论云。
    肉眼见不远。故修天眼。天眼虚诳故求慧
    眼。论文既云一切知见。是故即是过二乘
    也。修相者何。有人云。八道中正见是。能观
    五阴倒故。有云。能缘涅??。有云。三脱门相
    应慧能开涅??门。有云。能观实际通达悉
    知。有言。定心知诸相。有云。空是。有云。十八
    空是。有云。世出世是。是则名为慧眼修相。
    复有说言行于中道。问。二乘亦有慧眼。何
    不云无法不见。答。二乘但能总相而见又
    是有量。佛见无量无有边底。佛与二乘既
    二相不同。验知修法二因各别。是故文中所
    有众释不出空中。空属二乘中属于佛。弥
    显修发二义不同。如初三释及第五下三
    释。是共二乘修相。仍是通教依即空慧。若
    三藏二乘多依根本。与此不同。前第四释
    及最后释。即是圆修。圆修实际后时发得方
    名慧眼。是故亦应云过二乘。照达假名不
    谬等。名法眼者。但云如菩萨所见者。如
    别菩萨行向位中所见者是。亦寄次第故
    云假名。假名即是十六门法。据理亦应云
    过菩萨。任运真化究竟药病。名佛法眼。大
    品云。云何名菩萨摩诃萨法眼。佛告舍利
    弗。法眼人者。随信随法三空五根。此业此果
    受某身生某处。某菩萨退不退得记不
    得记等。皆当知之。论云。菩萨摩诃萨初发
    心时。虽得肉天慧眼等。以见众生种种不
    同。云何能得如是实法。故求法眼引导令
    入。故名法眼。又法眼有二。一分别二乘。二
    分别菩萨。分别二乘处处有文。分别菩萨
    即此文是。广列一切因果行相。一切种种诸
    方便门。令众生入是名法眼。既云一切因
    果。复云分别菩萨。是故当知亦过菩萨。于
    诸法中下。名佛眼者。但云见法实相从胜
    为名。大品云。云何佛眼。佛告舍利弗。菩萨
    摩诃萨求佛道时。入金刚三昧得一切种
    智。成就力无所畏十八不共知一切法(云云)。
    是名菩萨摩诃萨得菩提时佛眼净相。论
    云。有人言。十住菩萨得佛眼与佛无别。如
    遍吉文殊具佛功德。而不作佛广度众生。
    是故生疑。故说佛眼遍见十方。是菩萨于
    余菩萨名大。于佛犹不遍知遍闻等也。
    问。眼应云见云何言闻。答。众生智慧从
    六情入。能知六尘。人谓佛眼有所不闻。
    然诸经论皆云佛及菩萨俱得五眼。故知并
    作非张眼也。故今文中虽云佛有。理论众
    生一切具足。何者。眼智既以止观为因。止
    观圆融眼智亦尔。论欲遍说。是故委论深浅
    不同。故经云下。引请观音以证金刚。佛菩
    提满权实智足。以此二智。能生三有菩提佛
    子。复云父母。而独称下。佛眼之意。故论四
    十五料简云。佛见一切非是慧眼。云何而
    言慧眼见耶。答。慧眼成时转名佛眼。乃至
    四眼失本名字。如河入海失本河名。何以
    故。肉天二眼有漏因缘。慧法二眼习气未尽。
    故舍本位入佛眼中。此仍寄于废?而说。
    佛智下。释一心三智。故知下结得名之由。
    境之与谛下。明止观不二。初以左右眼目
    为譬。谛之与境。犹如一物而得左右两名
    不同。一人在物左谓物为右。一人在物
    右谓物为左。由人所在左右名生。而此一
    物本未曾异。谛境亦尔。对止名谛对观名
    境。眼智二法以譬眼目者。?是一物立二
    种名。眼见智知亦复如是。?是一法。虽从
    止观二法得名。圆顿止观本来不二。故所
    成眼智一体无殊。是故知见但从当体而
    立二名。犹如眼目。谛境虽从所对立二。
    则成所对体亦无殊。致使能对谛境无别。
    今将下。立异显体。体本不二。暂寄异名显
    不二体。何者。谛境眼智体虽不二。然智由
    观成。观本对境。今还将境以显于智。令观
    易明。观明即智成。智成即体显。眼由止成。
    止本对谛。今还将谛以目于眼。今止可
    解。止解即眼开。眼开即体显。虽寄因显法
    不分张。故云虽作三说实是一法。用此下
    结也。以能显所。正用如向一法眼智。显于
    圆顿止观体也。如此下。结归师资所传之
    法。结上诸文归于正行。正行有在出自本
    师。言实非读经安置等者。如空假中观。先
    明次第后不次第。引诸大乘证成门户。乃
    至止观为因眼智为果。即一而三即三而
    一。如是等相岂由经文而安布耶但避嫌
    疑幸须引证。意外之事故云幸也。○三明
    境界者。?是教相眼智所显。前既已明教
    相眼智。足显所诠所知所见。无俟更说此
    之一科。钝根之人虽明前二。犹尚不了。更
    此一科重明所显。故知此则亲明所显。今初
    明来意。不云教相但云眼智者。教相虽
    复同是能显。然教望于行则行亲教疏。从
    亲而说。故但云眼智。通而言之并能显体。
    夫信行下。牒前两章以明来意。信行牒前
    教相宜在教相。名尚多闻。圆妙即是今妙
    境界。法行牒前眼智。宜在定慧名宗深
    观。正境亦是今妙境界。绮文饰句故立两
    名。正为前二辨所取境。是故更论。经云下。
    正明境意者。何事说境。为令自行识于三
    眼及以三智所知所见。识所知见则令能
    越依于教相。修止观因得眼智果。是故应
    须明境界也。若为下化他意者。为化他故
    应须说境。若不说境。将何以为说法之本。
    本即境也。虽有境本必须随情。故列随情
    随智等三。令化物者依境而说。说于妙境
    意在于此。先大师意次章安意。初文先列。
    次释。初譬闻者执门迷教。此中四譬譬执
    者迷名。经文本譬外计邪常。诸文引用并
    同经意。此文借用其意稍异。虽异彼文理
    亦无失。依义不依语是故转用。何者。贝声
    虽虚贝体是实。故喻有门。米秣柔软可喻
    空门。雪有非有。是故可喻亦空亦有。鹤飞
    在空而不住空。是故可喻非空非有。凡情
    下合。又三。初明大悲为说。次虽闻下。明凡
    情各执。三是诸等者结过。凡夫各执能通之
    门。迷于所趣故不能见常乐我净真乳之
    色。此则还依大经。如诸外道执常乐等失
    能通门。是故还失所通之理。所以常途下。
    明说者迷教。初明凡师迷教。执教之类其
    流非一。如梁昭明所序诸师明二谛义。有
    二十九人各释不同。在广弘明集。并不
    达随情咸乖佛旨。故知但是赴情名异。二
    谛不殊故不可各执失佛方便。各执别名
    而失一理。须晓一理而赴众名。如婆沙中
    何曾不明世谛及第一义谛。虽名同大乘
    义终归小。况大小乘谛各有赴情。故知二
    十三家尚昧随情之文。况复能知情智等
    耶。虽服甘露等者。说文云。未冠而死曰殇。
    礼云。十九已下曰长殇。十五已下曰中殇。
    十一已下为下殇。七岁已下为无服之殇。是
    故名殇以为早夭。夭者中死也。甘露者即是
    诸天不死之药。故喻常住。如不死药。虽各
    执二谛甘露之名。丧于佛旨常住慧命。经称
    下。明二圣往因。以验不了随情之说。妙胜
    定经云。佛告阿难。自我往昔作多闻士。共
    文殊师利诤二谛义。死堕三途。文云弥勒
    恐是文误。故玄文所引即如彼经。诤于二
    谛。经无量劫吞热铁丸。从地狱出值迦叶
    佛。为我解释有无二谛。迦叶佛言。一切诸
    法皆无定性。汝言有无是义不然。一切万
    法皆悉空寂。此二谛者亦有亦无。汝但知文
    不解其义。汝于是义如聋如哑。云何解
    此甚深之义。我闻是已入于禅定。即见万
    法皆悉空寂。故知不见空寂之理。各各执
    于随情之文。尚坠三途。何能见谛。若得今
    判随情之意。诸释妙融。今世下。明近代凡
    夫不了随情。铿者坚也。如是下结。如文。若
    识下。明识者达教。识佛赴缘不迷异说。
    俯者下接也。随情智下。释随情智。初正立。
    一情一智共为三谛。故名情智。言不得一
    所论三者。圆修虽即始终并三。既约情智
    以论三谛。须约诸位相望而说。次如相似
    下。约位以判。故分真俗以属于情。位在六
    根。让于中道以属于智。位在初住。则七信
    已前为真所摄。八信已去为俗所摄。是则
    初住已上中道。亦有同体真俗。六根清净亦
    有相似中道。故下章安作与夺释。即是六根
    夺其相似中道。与其相似真俗。随智下。次
    明随智中三谛。初约位判。皆属圣者所证。
    故从初住已上仍是分得。当知对情情非
    不得相似三谛。但夺其中道推与初住
    耳。非但等者况也。随智三谛唯在圣心。如
    净名中不思议品。此并菩萨不思议俗。岂是
    下地所能闻见。俗既如是真亦复然。初住菩
    萨所空色声。故非凡小所能闻见也。三谛
    下。叹释三谛。从胜而说故但语双非。能非
    即中所非即二。不二而二以为能所。第十九
    中。释十事功德初云不与二乘共。不可
    思议。闻者惊怪。乃至无有相貌。世间所无。
    今文义言百非四句。经文正叹初地已上
    正同初住。是故引证随智三谛。章安释此
    云。闻深无底故惊。闻广无边故怪。性不自
    显故非内。性不他显故非外。此之内外通
    界内外。众生即是故非难。七方便不测故
    非易。非色法故非相。非心法故非非相。
    又非界如故非相。非离界如故非非相。
    非三世故非是世法。无边无中故无相貌。
    绝四离百故世间所无。诸非咸遣故总云
    百。是句皆亡故略云四。四摄诸四。故且云
    四。问。章安释句不似双非。何得为证。答。
    正明中道非于二边。般若深故。解脱广故。
    二德即是真俗二谛。自谓内照他谓随缘。
    此亦真俗异名而已。众生即是约理而说。方
    便不测约事而说。事理亦是真俗异名。百界
    之色一念之心亦是真俗。下之二句。复作复
    疏三谛而说。唯佛下引法华者。亦证随智。
    前约初住今唯在佛。唯佛谓释迦也。与佛
    谓十方三世。虽有初后同见三谛。不可下
    斥夺。有法譬合。初住之中法性之一三谛之
    三。尚非六根凡位所测。况复世情图想能
    知三谛之乳真善妙色。五眼洞开方见谛境。
    是则相似犹属于盲。障中无明未破故也若
    准法华。应约三教明不知之人。如是下
    结。如文。今更下。引经中二谛释成今文三
    谛之义。初文略示二谛以显三谛。二之与
    三教门开合。故得以二用显于三。二既有
    二。三岂无三。前约三谛粗论纲纪。今约
    二谛委作相状。疑者下释疑。先立疑云。诸
    佛但依二谛说法故有三番。如何得例令
    说三谛。亦有三番。令亦例下释。若二若三
    但是开合。前明二谛义已含三。今别说中
    例于二谛亦作三者。谓常好中道等。大论
    第五云。问。佛何故生兜率天。答。佛常居中。
    彼兜率天在于六欲及梵天中。从彼天下
    生于中国。中日降神中夜出城得菩提时
    亦证中道。为人说中中夜入灭。大品亦云。
    一色一香无非中道此中加前复成三番。
    何者。中天中国中夜中日并是随他行中说
    中是随自他。中夜入灭及得中道即是随
    自。又此诸中皆是随他。自证冥寂名为随自。
    自他相对名为自他。又一一下。更约随情等
    三明四悉相。若无四悉将何以晓自行化
    他。初随情广余二文略。初文先教次观。即信
    法二行也。初文从欢喜乃至发彻。须细约
    三谛立四悉义。勿令混滥不能具记。乃
    至观心下。约观也。文略前三故云乃至。约
    第一义明三谛相也。如是等下。明教观二
    种得益之相。言应在一不在二等者。一谓
    三中随一。二谓三中随二。逐语便故不
    云真等。递互相望得益不同。应作七句。谓
    应在俗不在真中。应在真不在中俗。应
    在中不在真俗。此是应在一不在二。以
    成三句。应在二不在一亦为三句。应具
    在三以为一句。一一悉中三谛皆尔。文中总
    举单益复益两三之式。合三一句文略不论。
    并约初门取益不同。如是七句莫不依
    圆。宜乐既殊赴机各异故也。佛说生法等者。
    复释上文不同之相。生谓二谛无生谓中。
    此且寄于中道之一二谛之二。余有两二两
    一及以具三。准向说之。若作二谛。生即是
    俗无生是真若作四谛。生是三谛无生是灭。
    一切诸法比说可知。随得益位名为得
    度。问。佛说生法。于无生法而得度者。乃是
    众生自度何关于佛。答。正由说生悟无生
    法。乃是鉴机。知因说生而悟无生。功在
    于佛何名自度。约第一义故云得度。若约
    三悉亦可应云佛说生法。于无生法而生
    欢喜生善破恶。故法华下。引证四悉。一一
    悉中皆云种种者。一一悉檀所被无量。今
    约修观且以三谛二谛。名为种种。若论经
    意八教四味。方名种种。何故尔下释经。先
    对四悉。次何故性属生善等者。重更料简中
    间二悉。初文是问。问意者。性之与行俱通
    善恶。何故对经。性属为人行属对治耶。若
    通论下答也。性者不改为义。宿善不改从
    昔至今有可生义。今生其善故属生善。
    行谓为作现作恶故。今断其恶故属对治。
    言通论者且作通解。性虽在往于今亦成
    有冥有显。身口现作为显。潜伏在心为冥。
    行虽在现冥显亦尔。今从四悉义便。是故
    从别舍通。为人生其冥伏之善。对治治其
    彰露之恶。若显善已生冥恶未起。则非今文
    圣人随情逗物之相。如佛未出下。约佛化
    仪。以例性善行恶之相。三乘善根冥伏不
    现。佛助生之名为生善。凡夫外道恶行彰
    露。佛对治之名为治恶。种种忆想是第一
    义者。更释第一义也。未见理来无非忆
    想。若遇佛法想皆成慧。三倒之中想倒居
    中。以想正故心见自正。此约第一义释三
    谛也。如此四悉皆随情也。余二准例亦应
    可见。是则三四下。以此合数责彼谬执。劝
    令顺教舍慢息诤。研心修观观成见谛。
    乃可彰言决定而说。如云除等者。三惑障
    除。上显即见中。下明见二谛。师子吼者。大
    经云。师子吼者。名决定说。说诸众生悉有
    佛性。佛性即中道。私谓下。章安私释。私者。
    苍颉云。不公也。既非大师当众所说。又非
    亲对大师印述。故名为私。若论二谛证虽
    在圣本教凡夫。虽教凡夫实未证得。语
    证则夺凡夫无分。故云并夺。论教则与凡
    夫俱得。故云并与。若于凡边夺真而与其
    俗。故云半与半夺

    止观辅行传弘决卷第三之二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