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藏经阁!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藏 > 诸宗部五 >
  • 宗镜录卷第七十五

    夫总别二报障。于八识中定属何识。答。古
    释云。总报唯属第八识者。以第八最初生起。
    其前七色心等。皆依他第八方生。即第八能
    通与前七色心等。为所依。得名总报。别报唯
    在前六识。受报各别不同。名为别报。若总报
    定不通今世顺现。受唯是顺生来世受。若别
    报即不定。通今世来世。皆受不遮。又问。第七
    识何不辩报障。答。非是业招放无报障。又若
    有报障而无业障。即第八识。若具有业报二
    障。即前六识。若业报二障俱无。即第七识。又
    若唯有别报障。无总报障者。即前六识。若唯
    有总报障。无别报障者。即第八识。问。众生
    造生死染净二业。受苦乐两报。皆从心起。则
    离心无体。于八识内。定是何心。答。今古有
    二解。一古师解云。是第六识心。由识心分别。
    作业受报。报起由心。故知无有实众生也。以
    心净故众生净。无有别净。心垢故众生垢。无
    有别垢。以垢净由心得。众生但名耳。二神锴
    和尚解云。心者是第八识。由其识内持染净
    种子。种子遇缘。即能招苦乐两果。果起由心。
    故知无众生也。若古师取第六识为垢净心。
    为此六识与善十一相应。能造人天善业。与
    根随相应。能造三涂恶业。此总别业成。能招
    当来苦乐两报。故言染净由心也。此据造业
    者为心。神锴和尚取第八识为心者。此是总
    报主。真异熟识。识中能含藏善不善业种子。
    然识体。因中唯无覆无记性。为含藏染净业
    种故。又言持染净种子者。即三杂染种子。一
    烦恼杂染。即是见修烦恼。二业杂染。一切
    善不善总报业。三果杂染。即三界总别报异
    熟果。净亦三种。一世间净。即是伏惑道故。二
    出世间净。谓无漏。三所断果清净。即所证理。
    上来俱是第八含藏业也。古师约能熏能造
    业心名心。锴师约所熏能持种名心。又古师
    约缘虑以解心。锴师约集起以解心。释云。此
    之二解。各出一途。前以能熏能造为心。若无
    能熏。所熏无用。则唯真不立。单妄不成。真妄
    和合。方有是事。又若无能造。所造亦不成。因
    能立所故。经云。一切唯心造。后约所熏能持
    种子为心。所熏是本。若无所熏。能熏亦无用。
    又若无能熏种子。即善恶种子散坏。将何受
    未来苦乐果报。如有物无可盛故。即当散失。
    则后解为胜。以是诸识中根本故。前解亦不
    失。是枝末故。今若双取。正理方圆。本末相资。
    能所和合。非一非异。方立世间染净之位。故
    知生死由识心。无众生可得。升降属因缘。无
    实我可得。问。总别二报之业。如何分别
    答。如持五戒。招得人身。是总报业。由于因中
    有?忍等。于人总报而有妍媸。名别报业。唯
    识亦名为引满业。能招第八。引异熟果。故名
    引业。能招第六。满异熟果。名为满业。俱舍论。
    亦云。一业引一生。多业能圆满。犹如缋像。先
    图形状。后填众彩等。然其引业能造之思。要
    是第六意识所起。若其满业能造之思。从五
    识起。然五识无执。不能发润。故非迷理。无推
    度故。不能造业。虽造满业。亦非自能。但由意
    引。方能作故。所以海龙王经云。尔时世尊。告
    海龙王。猗世间者。作若干缘。心行不同。罪福
    各异。以是之故。所生殊别。龙王。且观众会及
    大海。若干种形。颜貌不同。是诸形貌。皆心所
    画。又心无色而不可见。一切诸法。诳诈如是。
    因惑兴相。都无有主。随其所作。各自受之。譬
    如画师。本无造像。诸法如是。而不可议。自然
    如幻化相。皆心所作。温室经云。佛言。观彼三
    界天人品类。高下长短。福德多少。皆由先世
    用心不等。是以所受各异不同。般若灯论云。
    如阿?酬贾匈试啤W曰ど砜谒肌<氨松闼?摺?br> 慈法为种子。能得现未果。所言思者。谓能
    自调伏。远离非法。与此心相应思。故名为思。
    摄他者。谓布施爱语。救护怖畏者。以如是等。
    能摄他故。名为摄他。慈者。谓心。心即名法。亦
    是种子。种子者。亦名因。为谁因耶。谓果之
    因。是何等果。谓是现在未来之果。云何名心
    为种子耶。谓能起身口业故。名为种子。又如
    论偈言。如芽等相续。而从种子生。由是而生
    果。离种无相续。释曰。此谓从芽生茎。乃至枝
    叶华果等。各有其相。种子虽灭。由起相续展
    转至果。若离种子。芽等相续则无流转。以是
    故。其义云。何故论偈言。种子有相续。从相续
    有果。先种而后果。不断亦不常。释曰。云何不
    断。谓有种子相续住故。云何不常。谓芽起已
    种子坏故。内法亦尔。如论偈云。如是从初心。
    心法相续起。从是而起果。离心无相续。释曰。
    此谓慈心不慈心。名为业。此心虽灭。而相续
    起。此相续果起者。谓爱非爱有受相故。若离
    心者。果则不起。今当说相续法。其义云何。故
    论偈言。从心有相续。从相续有果。故业在果
    先。不断亦不常。释曰。云何不断。谓相续能
    起果故。云何不常。不至第二刹那住故。是知
    三业难防应须密护。意为苦聚。口是祸胎。但
    闭门而守津。方断相续。如正法念处经云。彼
    地狱地。见阎罗人。苦切以偈责言。心不可调
    御。甚于大猛火。速行不可调。牵人到地狱。心
    第一难调。此火甚于火。难调速疾行。地狱中
    地狱。若人心自在。则行于地狱。若人能制心。
    则不受苦恼。欲为第一火。痴为第一?。?为
    第一怨。此三秉世间。汝前作恶时。自心思惟
    作。汝本痴心作。今受此恶报。心好偷他物。窃
    行他妇女。常杀害众生。自心之所诳。如是业
    自在。将汝到此处。是汝本恶业。何故尔呻唤。
    又偈云。作恶不失坏。一切恶有报。恶皆从作
    得。因心故有作。由心故作恶。由有心果报。一
    切皆心作。一切皆因心。心能诳众生。将来
    向恶处。此地狱恶处。最是苦恶处。如上经文。
    此是恶心招苦果。若善心招乐果者。又云。复
    次比丘。知业果报。观?持天所住之处。乃至
    其地柔软。犹若生酥。天人行时。随足上下。如
    兜罗绵。一一住处。足蹑随平。亦如前说。一一
    宝树。出妙色光。其光如日。光明悦乐。妙色金
    树华叶常鲜。无有萎落。善业所生。不可喻说。
    戒力自在。善业所得。如印印物。如是天子。游
    戏园林莲华浴池。自业受报。有上中下。受大
    戏乐。自业身相。光明可爱。色声香味触等。恣
    情悦乐。身无病恼。无有饥渴。常恣五欲。未曾
    厌足。多起爱欲。心不充满。若天忆念。随念所
    得。他不能破。自在无碍。心常欢喜。随念能至。
    化身随心。大小任意。广大轻软。一?目顷。能
    行至于百千由旬。无少疲极。如风行空。无所
    障碍。天亦如是。无有疲极。天身威德。从心而
    生。轻净无垢。一切行处。如意光色。天子天女
    欢喜游戏。释曰。然虽善恶由心。苦乐不等。斯
    乃先明因果。知一念无差。若论至道之中。俱
    非解脱。如经云。迦留足天。乘阎浮檀金殿。入
    天戏林。其林柔软。众鸟音声。和合美妙。天子
    入已。鸟名天音。天同业生。天善业故。即说偈
    言。若有人能作。爱乐之善业。彼人业果报。成
    就极端严。既得受天乐。若不行放逸。从乐得
    乐处。彼必至涅??。一切乐无常。要必终归尽。
    莫受此天乐。以为自欢娱。此天乐无常。寿尽
    必退没。既知此法已。常求涅??道。一切法皆
    尽。高者亦当堕。和合必有离。有命皆归死。又
    云。如是比丘。以闻慧观天乐已。而说颂曰。五
    根常爱乐。欲境所诳惑。欲火未曾有。须臾闻
    厌足。一一诸境界。处处见天女。一切胜境界。
    欲火焰炽然。若合若离散。或说或忆念。以天
    女因缘。火起烧天人。火法。和合有。不合则不
    生。若合若不合。欲火常炽然。因缘不合故。火
    远则不然。欲火无远近。常烧爱众生。以意想
    薪力。邪忆念所使。爱油投欲火。焚烧愚痴人。
    是以既知。苦乐由心。事非究竟。应当断想。薪
    干爱油。止念风。息欲火。防制意地。恒顺真如。
    圆满菩提常乐妙果。故经偈云。若正善心者。
    常顺法观察。不为过所使。如日光除暗。又经
    云。宁作心师。不师于心。若师心。则随六趣而
    不返。作心师。则冥一道而常归。如庚桑子云。
    心平正。不为外所诱。曰清净而能久则明。明
    而能久则虚。虚则道全而居之。所以阿差末
    经云。常正其心。不尚余学。夫心常正直。本自
    玄虚。道全是心。心全是道。以不达故。随思虑
    心。为外缘所拘。内结所乱。乃令志当归一不
    尚余学。虚明自现。返本之称也。如是开示。可
    谓。把行人手。直至萨婆若海。保不孤然。若信
    受之人。可谓不动尘劳。顿成正觉。问。识生
    于身。身依于识。诸根坏曰识迁离时。舍此故
    身别受余质。去来之识。相状如何。斯旨难明。
    举世皆惑。如宝处藏。莫有知者。答。此理绵
    密。约教可知。显识经云。佛告贤护。识之运转
    迁灭往来。犹如风大。无色无形。不可显现。而
    能发动万物。示众形状。或摇振林木。摧折破
    裂出大音声。或为冷为热。触众生身。作苦作
    乐。风无手足面目形容。亦无黑白黄赤诸色。
    贤护。识界亦尔。无色无形。无光明显现。以因
    缘故。显示种种功用殊异。当知受觉法界。亦
    复如是。无色无形。以因缘故。显发。功用。贤护。
    众生死。此受觉法界。识界。皆舍离身。识运受
    觉。法界。受余身者。譬如风大。吹众妙华。华住
    于此。香流至远。风体不取妙华之香。香体风
    体及与身根。俱无形色。而非风力。香不远至。
    贤护。众生身死。识持受觉法界。以至他生。因
    父母缘。而识托之。受觉法界能随于识。亦复
    如是。如从华胜力。而鼻有嗅。从嗅胜力。而得
    香境。又如从风身胜力。得风色触。因风胜力。
    香得至远。如是从识有受。从受有觉。从觉有
    法。遂能了知善与不善。乃至识之迁身。如面
    之像。现之于镜。如印之文。显之于泥。譬如日
    出。光之所及。众暗咸除。日没光谢。暗便如故。
    暗无形质。非常无常。能得其处。识亦如是。无
    质无形。因受想显。识在于身。如暗无体。视不
    可见。不可执持。如母怀子。不能自知是男是
    女。黑白黄色。根具不具。手足耳目。类与不类。
    饮食热?。其子便动。觉知苦痛。众生来去。屈
    申视?。语笑谈说。檐运负重。作诸事业。识相
    具显。而不能知所在。止于身中。不知其状。贤
    护。识之自性。遍入诸处。不为诸处之所染污。
    六根六境。五烦恼阴。识遍止之不为其染。由
    此而显识之事用。贤护。如木机关。系执一所。
    作种种业。或行走腾跃。或跳掷戏舞。于意
    云何。机关所作。是谁之力。贤护白佛言。智慧
    狭浅。非所能了。佛告贤护。当知皆是作业之
    力。作业无形但智运耳。如是身之机关。以识
    之力。作诸事业。仙通干闼婆。龙神。人。天。阿?
    罗等。种种趣。业咸悉依之。识能生身。如工作
    机关。识无形质。普持法界。智力具足。乃至能
    知宿命之事。故知识性是一无住无形。但随
    智而彰。逐念而转。此阴才灭。彼阴便生。如印
    文现之于泥。似面像临之于镜。至于入胎处
    卵。托质现生。来去无踪。隐显非碍。犹珠吐照。
    类日传光。火出木中。种生地上。其体是一用
    出千差。此一识门。亦复如是。因念力。分十二
    类种之差殊。随业果。变无量生死之形质。又
    大乘同性经云。??成衬抢阗ね跹浴J雷稹V?br> 生神识。为当几大。为作何色。佛言。楞伽王。
    众生神识无边大。无色无相不可见。无碍无
    形无定处。不可说。??成衬前资雷稹J断嗳?br> 此无有边大。无色无相不可见。无碍无形无
    定处。不可说者。岂非断绝。佛言。楞伽王。吾今
    问汝。随汝意答。当为汝说。楞伽王。譬如大王
    在宫殿中。或高楼上。?榕?нv安乐坐时。着
    种种衣。及诸璎珞。时大园林。阿输歌树。种种
    杂华庄严精丽。其园在处。有细软风。或大驶
    风。吹彼园林。阿输歌树。众华香气。至王所
    者。王闻之不。??成衬前籽浴J雷稹N椅糯?br> 香。佛言。楞伽王。汝闻此香。分别知不。王言。
    世尊。我能得知。佛言。楞伽王。此华香气。王
    言知者。见大小耶。定作何色。楞伽王言。不也。
    世尊。何以故。此香气相。无色无现无碍无相。
    无定处。不可说。是故不见大小形色。佛言。楞
    伽王。于意云何。若不见彼香气大小。非断绝
    相耶。??成衬茄浴2灰病J雷稹:我怨省H舸酥?br> 香是断相者。无人得闻。佛言。如是如是。楞伽
    王。识相亦尔。应如是见。楞伽王。若识断相。则
    无生死而可得知。如是楞伽王。识相清净。唯
    是无明贪爱习气业等。诸客烦恼之所覆障。
    楞伽王。譬如清净虚空之界。唯有四种客尘
    污染。何等为四。所谓烟云尘雾。楞伽王。识相
    如是。本清净故。无边不可捉。无有色染。唯是
    诸客烦恼之所覆染。所以者何。楞伽王。若正
    观时。不得众生。无我。无众生。无寿命。无畜养。
    无人。无众数。无知者。无见者。无觉者。无受
    者。无听者。乃至无色受想行识等。内外之
    境色。因识分别。故名唯识。只如梦中无境唯
    识。云何梦中识见种种。答。显识经云。佛言。
    贤护。色有二种。一内。二外。内谓眼识。眼则为
    外。乃至身识为内。身则为外。贤护。如生盲人。
    梦见美色。手足面目。形容姝丽。便于梦中。生
    大爱悦。及睡觉已。冥无所见。乃至此生盲人。
    未曾见物。云何梦中而能见色。贤护白佛言。
    唯愿开示。佛告贤护。梦见见者。名内眼所。是
    慧分别。非肉眼见。其肉眼所。以念力故。盲者
    梦中须臾而现。复以念力。觉而忆之。识之内
    色。亦复如是。故于所见唯识。闻嗅尝触亦然。
    见有境界。但是念慧分别。若离念慧分别。决
    定无有前尘毫末之相。问。识性无形。至极
    微细。云何能任持大身。又持小质。答。识性
    微妙。不可思议。以随业故。则妍丑俄分。以无
    形故。则小大咸等。显识经云。佛言。大药。如
    风大无质无形。止于幽谷。或窍隙中。其出
    暴猛。或摧倒须弥。碎为尘粉。风大微妙。无质
    无形。识亦如是。妙无形色。大身小身。咸悉能
    持。或受蚊身。或受象身。乃至如尼瞿陀子。极
    微细种子。生树婆娑广大。枝条百千。于意云
    何。其子与树。大小类不。大药言。世尊。其子与
    树。大小相悬。如藕丝孔。比虚空界。如是大药。
    树于子中求不可得。若不因子。树则不生。微
    细尼瞿陀子。能生大树。微细之识。能生大身。
    识中求身。身不可得。若际于识。身则无有。又
    ?骋?段示?啤7鹧浴8创未笙伞4耸段⑾浮N?br> 色无质。非是可见。识。非有色。非青等色。色中
    无根。识。若离根。则无境界。若人心中惊动怖
    畏。若疑思量。如是一切。皆是识力。问。六趣
    升沈皆唯是识。初生善恶之趣。其相如何。答。
    随福所资。果报不等。胜福资识则境大。劣福
    资识则相微。显识经云。大药复白佛言。世尊。
    众生舍身。云何生诸天中。乃至云何生于地
    狱等中。佛言。大药。众生临终之时。福业资者。
    弃本之视。得天妙视。以天妙视。见六欲天。爰
    及六趣。见身摇动。见天宫殿。及欢喜园杂华
    园等。乃至如睡不睡。安隐舍寿。将舍寿时。天
    父天母同止一坐。天母手中。自然华出。天母
    见华。顾谓天父。甚为福吉。希奇胜果。天今当
    知。庆子之欢。时将不久。天母遂以两手摇弄
    其华。弄华之时。命便终尽。无相之识。弃舍诸
    根。持诸境业。弃舍诸界。持诸界事。迁变果
    报。犹如乘马。弃一乘一。如日爱引光。如木生
    火。又如月影现澄清水。识资善业。迁变天报。
    如脉风移。速托华内。天父天母。同坐视之。甘
    露欲风。吹华七日。宝?严身。耀动炫焕。天童
    朗洁。现天母手。大药白佛言。世尊。无形之
    识。云何假因缘力。而生。有形。云何。有形。止因
    缘内。佛言。大药。如木和合。相触生火。此火。木
    中不可得。若除于木亦不得。火。因缘和合而
    生。因缘不具。火即不生。木等之中。寻火色相。
    觉不可见。然咸见火从木出。如是大药。识假
    父母因缘和合。生有形身。有形身中求识不
    得。离有形身。亦无有识。大药。如火未出。火相
    不现。亦无??触。诸相皆无。如是大药。若未有
    身。识受想行皆悉不现。大药。如见日轮光明
    照曜。而诸凡夫不见日体。是黑是白。黄白黄
    赤。皆不能知。但以照热光明。出没环运。诸作
    用事。而知有日。识亦如是。以诸作用。而知有
    识。大药白佛言。云何为识作用。佛言。大药。
    受觉想行。思忧苦恼。此为识之作用。复有善
    不善业。熏习为种。作用显识。大药白佛言。云
    何识离于身。便速受身。识舍故身。新身未受。
    当尔之时。识作何相。佛言。大药。如有丈夫。
    长臂勇健。着坚甲胄。马疾如风。乘以入阵。干
    戈既交。心乱坠马。武艺劲捷。还即跳上。识弃
    于身。速即受身。亦复如是。又如怯人。见敌怖
    惧。乘马退走。识资善业。见天父母同座而坐。
    速托生彼。亦复如是。大药。如汝所问。识弃故
    身。新身未受。当尔之时。识作何相。大药。譬如
    人影现于水中。无质可取。手足面目。及诸形
    状。与人不异。体质事业。影中皆无。无冷无热。
    及与诸触。亦无疲乏。肉段诸。大无言音声。苦
    乐之声。识弃故身新身未受相。亦复如是。大
    药。是资善果生诸天者。大药白佛言。云何识
    生地狱。佛言。大药。行恶业者。入于地狱。汝当
    谛听。大药。此中众生。积不善根。命终之时。作
    如是念。我今此身死。弃舍父母亲知所爱。甚
    大忧苦。见诸地狱。及见己身应合入者。见足
    在上。头倒向下。又见一处地血纯。见此血已。
    心有味着。缘味着心。便生地狱。腐败恶水臭
    秽因力。识托其中。譬如粪秽臭处臭酪臭酒
    诸臭因有虫生其中。入地狱者。托臭物生。亦
    复如是。般若灯论云。言从死有。相续至生有
    时。如授经。如传灯。如行印。如镜像现。如空
    声响。如水中日月影。如种子生芽。如人见酸
    口中生涎。如是后阴相续起时。无有中阴往
    来。传此向彼。是故智者。应如是解。故知识托
    业现。境逐心生。刃利刀山。谁人锻炼。华含德
    水。非彼开敷。辩果知因。见末识本。故云心能
    作佛。心作众生。心作天堂。心作地狱。心异则
    千差竞起。心平则法界坦然。心凡则三毒萦
    缠。心圣则六通自在。心空则一道清净。心
    有则万境纵横。如谷应声。语雄而响厉。似镜
    鉴像。形曲而影凹。以知万行由心。一切在我。
    内虚外终不实。外细内终不?。善因终值善
    缘。恶行难逃恶境。蹈云霞而饮甘露。非他所
    授。卧烟焰而?n脓血。皆自能为。非天之所生。
    非地之所出。只在最初一念。致此升沈。欲外
    安和。但内宁静。心虚境寂。念起法生。水浊波
    昏。潭清月朗。修行之要。靡出于斯。可谓众妙
    之门。群灵之府。升降之本。祸福之原。但正自
    心。何疑别境。是以离众生罪行福行不动行。
    终无三界苦乐果报。若离众生见闻觉知。岂
    有阴处界等境界。如大般若经云。佛言。若梦
    若觉。要于见闻觉知法中。有觉慧转。由斯起
    染。或复起净。若无见闻觉知法。无觉慧转。亦
    无染净。故知梦觉唯识。染净由心。前贤后学
    之所宗。千经万论之同指。如楞伽经偈云。众
    生及瓶等。种种诸形相。内外虽不同。一切从
    心起。但一念不生。诸缘自断。故云。一念心不
    生。六根总无过。又云。一心不生。万法无咎。
    如今厌生患老。随思随造。舍妄舍身。业果恒
    新。若能了生无生。知妄无妄。一念心寂。万虑
    俱消。如云畏影畏迹。逾走逾极。端坐树阴。迹
    灭影沈。是知悟心即休。更无异术。如祖师云。
    一切由心。邪正在己。不思一物。即是本心。智
    者能知。更无别行。所以本师云。此事唯我能知。

    宗镜录卷第七十五

           戊申岁分司大藏都监开板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