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藏经阁!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藏 > 诸宗部五 >
  • 宗镜录卷第四十二

    夫大乘圆顿。识智俱亡。云何却述缘生。反论
    因果。答。经云。深信大乘。不谤因果。又云。深
    入缘起。断诸邪见。夫唯识之旨。不出因果。正
    因相者。由识变故。诸法得生。以识为因。正果
    相者。由种识故。生诸分别法体之果。及异熟
    等分位之果。所以上至诸佛。下及众生。皆因
    果所收。何得拨无。堕诸邪网。只为一切外道。不
    达缘生。唯执自然。拨无因果。二乘眇目。但证
    偏空。灭智灰身。远离因果。世间业系。无闻。凡
    夫。五欲火烧。执着因果。尽成狂解。不体圆常。
    皆背法界缘起之门。悉昧般若无生之旨。今
    所论因果者。唯以实相为因。还用实相为果。
    但了平等一心故。终不作前后同时之见。若
    能如是信入一心。皆成圆因妙果。如贤劫定
    意经云。指长吉祥。见者悦然。无不吉利。此者
    皆是一心之报。又云。其演光明。无所不照。多
    所安隐。是一心报。又云。威光巍巍。无见顶相。
    是一心报。华手经偈云。汝等观是心。念念常
    生灭。如幻无所有。而能得大报。又偈云。是心
    不在缘。亦不离众缘。非有亦非无。而能起大
    果。显扬论颂云。由彼心果故。生已自然灭。后
    变异可得。念念灭应知。论曰。彼一切行。是
    心果故。其性才生。离灭。因缘。自然灭坏。又复
    后时变异可得。当知诸。行皆刹那灭。云何应
    知诸行是心果耶。颂曰。心熏习增上。定转变
    自在。影像生道理。及三种圣教。论曰。由道理
    及圣教。证知诸行是心果性。道理者。谓善不
    善法。熏习于心。由习气增上力故。故行得生。
    又脱定障心清净者。一切诸行。随心转变。由
    彼意解自在力故。种种转变。又由定心自在
    力故。随其所欲。定心境界。影像而生。是名道
    理。圣教者。谓三种圣言。如经中偈云。心将引
    世间。心力所防护。随心生起已。自在皆随
    转。又说。是故?刍。应善专精。如正道理。观察
    于心。乃至广说。又说。?刍当知。言城主者。
    即是一切有取识蕴。是名圣教。是知福随心
    至。患逐心生。如响应声。似影随质。如阿那
    律。供辟支佛之一食。甘露而常盈空器。金人
    而用尽还生。阿那律者。此翻无贫。贤愚经
    云。弗沙佛末世时饥馑。有辟支佛利吒行乞。
    空钵无获。有一贫人。见而悲悼。白言。胜士。
    能受稗不。即以所?n奉之。食已。作十八变。后
    更采稗。有兔跳抱其背。变为死人。无伴得脱。
    待暗还家。委地即成金人。拔指随生。用脚
    还出。恶人恶王欲来夺之。但见死尸。而其金
    宝。九十劫果报充足。故号无贫。其生已后。家
    业丰溢。日夜增益。父母欲试之。盖空器皿往
    送。发看。百味具足。而其门下。日日常有一万
    二千人。六千取债。六千还直。出家已后。随所
    至处。人见欢喜。欲有所须。如己家无异。又如
    金色王。施辟支佛一饭。后满阎浮提。于七日
    内。唯雨七宝。一切人民。贫穷永断。当知此七
    宝。不从。余处来。皆从彼王供养心中出。因起
    自心中。果不生异处。如阿那律金人。自作自
    受。所以福者。见为金宝。恶人观是死尸。故
    知转变从心。前尘无定。又如未开空器。甘露
    本无。随福所生。百味具足。善恶之境。皆是自
    心。故唯识论云。境随业识转。是故说唯心。
    则无有一法不归宗镜。已上是世间因果。次
    论诸佛因果者。如华严论云。显佛果有三种
    不同。一亡言绝行。独明法身无作果。二从行
    积修。行满功成多劫始成果。三创发心时。十
    住初位体用随缘所成果。初。亡言绝行。所明
    法身无作果者。即涅??无行等经。是隐身不
    现。万事休息。又云。罗刹为雪山童子说。诸行
    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是无作
    果。不具行故。二从行积修。行满多劫方明果
    者。即权教之中。说。从行修成。三僧只劫行满
    所成佛果是也。此以不了无明十二有支。本
    是法身智慧。压而以空观。折伏现行烦恼。忻
    别净门。三从凡十信初心。创证随缘运用所
    成果者。即华严经是也。十信终心。即以方
    便三昧。达无明十二有支。成理智大悲。即具文
    殊普贤。体用法界法门。又如化佛所施因果
    教行。定经三僧只中。所有功德。总是修生。百
    劫修相好业。燃灯得光明。不杀得长寿。布
    施得资财。忍辱得端正。一一因果属对。相似
    具足。仍对治种种法门。始得见性成佛。如
    华严经。即不然。一念顿证法界法门。身心性
    相。本唯法体。施为运用。动寂皆平。任无作智。
    即是佛也。为一切佛法。应如是无长无短。始
    终毕竟法皆如是。于一真法界。任法施为。悉
    皆具足恒沙德用。即因即果。以此普门法界。
    理智诸障自无。无别对治。别修别断。不见变
    化。变与不变。无异性相故。普观一切。无非
    法门。无非解脱。但为自心强生系着。为多事
    故。沈潜苦流故。劳圣说。种种差别。于所说
    处。复生系着。以此义故。圣说不同。或渐或
    圆。应诸根器。如此经教顿示。圆乘人所应堪
    受。设不堪受者。当须乐修。究竟流归。毕居
    此海。是故余教。先因后果。不同此教。因果同
    时。为法性智海中。因果不可得故。为不可得
    中。因果同时无有障碍也。可得因果。即有前
    后。有所得者。皆是无常。非究竟说也。若先因
    后果者。因亦不成。故果亦坏也。缘生之法。不
    相续故。即断灭故。自他不成故。如数一钱。不
    数后钱。无后二者。一亦不成。为刹那不相续。
    刹那因果坏。多劫不相续。多劫因果坏。待数
    后钱时。前一始成。因果亦尔。要待一时。中无
    间者。因果始成。若尔者。如数两钱同数。无前
    无后。谁为一二。如竖二指。谁为因果。如二
    指等。随心数处为因。后数为果。若是有前
    有后。即有中间者。还有刹那间断。有间断
    者。不成因果。若同时者。如竖二指。无先无
    后。谁为因果。亦皆不成。如此华严经因果
    同时者。俱无如是前后因果。及同时情量系
    着。妄想有无。俱不俱。常无常等。系着因果。但
    了法体非所施设。非因果系。名为因果。非情
    所立。同时前后之妄想也。如是者。何异楞伽
    渐教之说。此则不然。乃至楞伽中。唯论破相。
    但救显理。无系着。故不论缘起。如缘起法界
    者。法界不成不破。但知了法如是故。是故楞
    伽经云。先示相似物。后当与真实。又云。得相
    者是识。不得相者智。如此经中。无有假法。
    诸法总真。纯真无假。更无相似。存真存假。
    经云。众生界即佛界也。如文殊。以理会行。普
    贤以行会理。二人体用相彻。以成一真法界。
    前后相收。品品之中。互相该括。前后相彻。文
    义更收。一法门中。具多法也。是故经偈云。于
    多法中为一法。于一法中为众多。然此心是
    法界之都。无法不摄。非但凡圣因果。乃至
    逆顺善恶同归。若一一悟是自心。则事事无
    非正理。如经云。提婆达多。不可思议。所修
    行业。皆同如来。六群比丘。实非弊恶。所行之
    法。皆同佛行。有修善者。地狱受果。恶行之人。
    天上受报。如不达斯文。则逆顺分岐。焉能美
    恶同化。然初章之内。已述正宗。若上上机人。
    则一闻千悟。斯皆宿习见解生知。若是中下
    之根。须凭开导。因他助发。方悟圆成。为此
    因缘。微细纂集。所以云。若有一微尘处未了。
    此犹有无明在。以不了处为障翳故。何况自
    身根门之内。日用之中。有无量应急法门。
    全未明一。如生盲人。每日吃一百味饭。虽然
    得吃。品馔何分。若言无分。又每日得吃。若言
    有分。设问总不知。若欲为未了之人。凭何
    剖析。只成自诳。反堕无知。自眼未开。焉治
    他目。是以善财首见文殊。已。明根本智。入圣
    智流中。然后遍参道友。为求差别智道。习
    菩萨行门。遇无厌足国王。如幻法门。见胜
    热婆罗门。无尽轮解脱。尚乃迷宗失旨。对
    境茫然。故知佛法玄微。非浅智所及。何乃将
    蚊子足。拟穷沧溟之底。用蜘蛛丝。欲悬妙
    高之中。益抱惭颜。须申忏悔。是以般若海
    阔。入之者方悟无边。法性山高。升之者乃
    知弥峻。伏自大雄应世。诸圣发扬。至像法
    初。则有马鸣龙树等五百论师。大弘至教。及
    像法中。复有护法陈那等十大菩萨。广解深
    经。辩空有之宗。立唯识之理。悉是贤劫千
    佛。十刹能仁。同酬本愿之怀。共助无缘之化。
    何乃持萤光而干日驭。捧布鼓而近雷门。不
    揆寡闻。退惭劣解。牛迹岂将大海齐量。腐草
    焉与灵椿等荣。今此持论。为成法器。深心好
    乐大乘之者。如大宝积经云。佛言。若有求大
    利益。善男子善女人。信我教者。后滓浊世。极
    覆藏时。善人难得。时闻如是等甚深法已。应
    为如理者说。不为不如理者。为信者说。非
    不信者。我今亦为如理者说。非不如理者。
    为信者说。非不信者。又识者爱者。贵若珠珍。
    不识不爱。贱同泥土。仰惟参玄之士。愿禀佛
    言。深嘱。慕道之贤。同遵祖意。问。依上标宗。
    甚谐正脉。何用更引言诠。广开诸道。答。马
    鸣祖师虽标唯心一法。开出真如生灭二门。
    达磨直指一心。建立随缘无碍四行。详夫宗
    本无异。因人得名。故云祖师顿悟直入名禅
    宗。诸佛果德根本名佛性。菩萨万行原穴名
    心地。众生轮回起处名识藏。万法所依名法
    性。能生般若名智海。不可定一执多。生诸情
    见。是以金光明经云。法性甚深无量。无量
    者。非别有一法名为无量。?陈?谀潜橐磺?br> 处。一切诸法。皆是佛法。甚深者。亦非别有
    一法名为甚深。即事而真。无非实相。可谓一
    中之多。当存而正泯。多中之一。在卷而亦
    舒。如华严经云。菩萨摩诃萨。知三界唯心。
    三世唯心。而了知其心无量无边。是为无等
    住。又先德云。言虽不能言。然非言无以传。
    是以圣人终日言而未尝言也。以终日言故。
    不绝沤和之心。而未尝言故。靡失般若之性。
    以沤和故。不违大化之门。以般若故。不见
    言象之迹。又经云。诸佛常依二谛说法。若
    不得世谛。不得第一义。以了俗无性。即是真
    门。何乃逐物随情。横生异见。局方隅之远近。
    定器量之浅深。如尺蠖寻条。安前足而进后
    足。似痴猴得树。放高枝而捉低枝。若能除器
    观空。自亡方圆长短。知心是境。岂有高下
    是非。且如世谛门中。有八万四千尘劳烦恼。
    于诸凡夫妄想中。唯生死一法最大。以有生
    死心境并生。若无生死。人法俱寂。故知了存
    今日。不可因循。夫业系四生。身居九有。得人
    身者。如爪上之尘。失人身者。犹大地之土。
    处三涂地。而永埋尘劫。居四空天。而恒没禅
    支。设暂生人中。千般障难。或机钝而难省。或
    根利而信邪。或身器不完。或遮障俱重。皆不
    可化。无由证真。如大智度论云。当知人身难
    得。佛世难值。好时易过。一堕诸难。永不可
    治。若堕地狱。烧炙屠割。何可教化。若堕畜
    生。共相残害。亦不可化。若堕饿鬼。饥渴热恼。
    亦不可化。若生长寿天。千万佛过。着禅定
    味。故皆不觉知。如安息国。诸边地生者。皆是
    人身愚。不可教化。虽生中国。或六情不具。或
    四支不完。或盲聋?哑。或不识义理。或时六
    情具足。诸根通利。而深着邪见。言无罪福。不
    可教化。故为说好时易过。堕诸难中。设无诸
    难。烦恼业深。仍为八苦火烧。五浊所乱。夫
    言苦者无量。或三苦。五苦。八苦。乃至瑜伽一
    百一十苦。及八万四千尘劳之苦。皆不出流
    转之苦。及行苦等。而凡夫甘处。曾不觉知。如
    俱舍论颂云。如以一睫毛。置掌人不觉。若
    置眼睛上。为苦极不安。凡夫如手掌。不觉
    行苦缘。智者如眼睛。睫极生厌怖。故知生
    老病死之苦。谁能免乎。四山常来切人。如先
    德云。故贤与不肖。豪强羸弱。同为四迁。一无
    脱者。梵王帝释。贫穷下贱。尧舜桀纣。三皇四
    凶。并归灰壤皆为苦依。夫八苦者。生苦。则
    众苦积聚之因。六趣受身之本。如食粪中之
    果。犹餐毒树之根。取甘露而堕坑。买上食
    而致死。功德黑?。二女相随。有智主人。二俱
    不受。对法论云。生苦者。众苦所依故。众苦
    逼迫故。九月十月处胎藏间。如在粪秽坑中。
    长受寒热等种种众苦。生熟藏间。如两山迫
    逼。趣产门时。其苦难堪。乍出风飘。如刀割
    锥刺。不觉失声。废忘已前所有事业。名为
    生苦。老苦者。时分变异故苦。身分沈重。诸
    根熟昧。皮肤缓皱。行步伛曲。寝膳不安。起
    坐呻吟。喘息气逆。所为缦缓。为人所轻。世
    情弥笃。世事皆息。名为老苦。又老者。忘若
    婴儿。狂犹鬼着。以危脆衰熟之质。当易破烂
    坏之时。落日西垂。萎华欲谢。如甘蔗之滓。无
    三种出家禅诵之味。劫勇力而全因老贼。擒
    壮色而将付死王。犹莲遭雹而摧残。似车折
    轴而无用。若枯河乏水。不利于人。如残炷无
    油。势宁得久。病苦者。四大变易乖违故苦。
    百节酸疼。四支苦楚。能坏一切安隐乐事。由
    此经言。如人壮美。王妃窃爱。遣信私通。王
    便捉获。挑其眼目。截其耳鼻。刖其手足。形
    容顿改。为人恶贱。病苦所逼。以是难堪。为
    人所恶。亦复如是。为苦恼愁忧之本。作死亡
    怖畏之由。如雹坏苗。似怨所逼。劫夺正命。摧
    灭壮容。减福力而退大菩提。增放逸而失真
    善本。此名病苦。死苦者。寿命变坏故苦。风
    刀解支节。无处不苦痛。张口叹息。手足纷乱。
    翻睛沮沫。扪摸虚空。汗液交流。便?⒘懵洹N?br> 虽假以沐浴。必归不净。昔虽假以涂熏。必
    归臭秽。昔时王位。财宝荣盛。亲族妇妾万亿。
    于时顿舍。独往后世。无一相随。卧置床枕。横
    尸偃仰。父母妻子槌胸哽咽。众人号慕披发
    拍头。虽生恋仰之悲。终致永分之痛。或埋殡
    坟陵。肉消骨腐。或有露尸以施身肉。禽兽蝼
    蚁。交横?铣浮;蛞曰鸱佟3粞膛?土*孛]。四面充
    塞。人所伤嗟。悲恸绝声咸归故里。唯余灰粪。
    独从风土。平生意气。触处陵云。一旦长辞。困
    沾霜月。是知禄命尽处。临死之时。如劫风
    吹散。犹瀑布漂流。往无所遮。到不能脱。向
    深远处。怖境常惊。于幽?中。孤魂独逝。怨臣
    恒遂曾不觉知。死王所追。无能免者。大涅??
    经云。夫死者。于?M难处。无有资粮。去处悬远。
    而无伴侣。昼夜常行。不知边际。深邃幽?。无
    有灯明。入无门户。而有处所。虽无痛处。不可
    疗治。往无遮止。到不得脱。无所破坏。见者愁
    毒。非是恶色。而令人怖。敷在身边。不可觉知。
    释云。于?M难处者。二十五有恐畏之世。无有
    资粮者。无善法以自资。去处悬远者。生死无
    穷也。而无伴侣者。魂灵自逝也。昼夜常行不
    知边际者。随业漂流。循环无际。深邃幽?无
    有灯明者。死是后相。一入死分。昏沈难出生
    死长夜。故名深邃。死已。多入三涂大黑?处。
    故云无有灯明。入无门户而有处所者。死入
    身内。不因门户。即身辩死。名有处所。虽无
    痛处者。临欲死时。虽有五根。无有知觉也。不
    可疗治者。报终必死。世医拱手也。往无遮止
    到不得脱者。业尽报终。时至必迁。自业所追。
    无人系缚。无所破坏见者愁毒者。报色虽灭。
    肤体不毁。而见悲?莫不愁毒。非是恶色而
    令人怖者。无恐人相貌。而见者惶惧。敷在
    身边不可觉知者。此明人死。在身最后边。然
    不能知死之时节也。又诸识昏昧。六腑空虚。
    余息淹淹。心魂愀愀。无常经偈云。命根气欲
    尽。支节悉分离。众苦与死俱。此时徒叹恨。
    两目俱翻上。死刀随业下。意想并?P惶。无能
    相救济。所以先德云。人命无常。一息不追。千
    载长往。幽途绵邈。无有资粮。苦海攸深。船筏
    安寄。圣贤诃弃。无所恃怙。年事稍去。风刀不
    赊。岂可晏然。坐待?痛。譬如野干失耳尾牙。
    诈眠望脱。忽闻断头。心大惊怖。遭生老病。尚
    不为急。死事不赊。那得不怖。怖心起时。如履
    汤火。六尘五欲。不暇贪染。如阿输柯王弟。大
    帝王。闻?钔勇蕖3??窳濉R蝗找丫 A?盏?br> 死。虽有五欲。无一念受。行者怖畏。苦到忏
    悔。不惜身命。如野干决绝。无所思念。如彼
    怖王。是知万祸之因。众苦之本。皆从一念
    结构而生。应须密护根门。常防意地。无令妄
    起。暂逐前尘。如佛垂般涅??。略说教诫经云。
    此五根者。心为其主。是故汝等。当好制心。心
    之可畏。甚于毒蛇。恶兽怨贼。大火越逸。未足
    喻也。动转轻躁。但观于蜜。不见深坑。譬如
    狂象无钩。猿猴得树。腾跃踔踯。难可禁制。当
    急挫之。勿令放逸。纵此心者。丧人善事。制
    之一处。无事不办。是故比丘。当勤精进。折
    伏汝心。故知生死。难出。应须兢慎。且如二
    乘圣人。及自在菩萨。俱出三界之外。尚有变
    易之身。四种生死。何况三界之内。现行烦恼。
    业系凡夫分段死乎。四种生死者。则是一切
    阿罗汉。辟支佛。大地菩萨。由四种障。不得如
    来四德。一方便生死。二因缘生死。三有有
    生死。四无有生死。无上依经云。佛告阿难。
    于三界中。有四种难。一者。烦恼难。二者。业难。
    三者。生报难。四者。过失难。无明住地所起方
    便生死。如三界内烦恼难。无明住地所起因
    缘生死。如三界内业难。无明住地所起有有
    生死。如三界内生报难。无明住地所起无有
    生死。如三界内过失难。应如是知。阿难。四
    种生死未除灭故。三种意生身。无有常乐我
    净波罗蜜果。唯佛法身。是常是乐是我是净
    波罗蜜。汝等应知。爱别离苦者。大涅??经云。
    因爱生忧。因爱生怖。若离于爱。何忧何怖。法
    华经云。诸苦所因。贪欲为本。净名经云。从
    痴有爱。则我病生。怨憎会苦者。大涅??经云。
    观于五道一切受生。悉是怨憎。合会大苦。若
    未了无生。于所生之处。无非是怨。无非是
    苦。何者。为境所缚。不得自在故。求不得苦者。
    有其二种。一者。所希望处求不能得。二者。多
    役功力不得果报。五阴盛苦者。生苦.老苦.病
    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是
    故名为五阴盛苦。以执阴是有。为阴所笼。便
    成阴魔。众苦所集。五浊者。一劫浊。四浊增
    剧聚在此时。?恚增剧刀兵起。贪欲增剧饥
    饿起。愚痴增剧疾疫起。三灾起故。烦恼倍隆。
    诸见转炽。?弊色心。恶名秽称。摧年减寿。众
    浊交凑。如水奔昏。风波鼓怒。鱼龙搅扰。无一
    聊赖。时使之然。如劫初光音天堕地。地使有
    欲。如忉利天入?涩园。园生斗心。是名劫浊
    相。烦恼浊者。贪海纳流。未曾饱足。?虺吸
    毒。烧诸世间。痴?顽?ā9?谄崮?B?呦率?br> 陵忽无度。疑网无信。不可告实。是为烦恼浊
    相。见浊者。无人谓有人。有道谓无道。十六
    知见。六十三见等。犹如罗网。又似稠林。缠
    缚屈曲。不能得出。是见浊相。众生浊者。揽
    于色心。立一宰主。譬如?胶。无物不着。流浪
    六道。处处受生。如贫如痤。名长名富。是为
    众生浊相。命浊者。朝生暮殒。昼出夕没。波
    转烟回。?息不住。是命浊相。居此浊乱之时。
    遮障增剧。境飘识焰烧尽善根。业动心风。吹
    残白法。着?魑魅之鬼趣。堕痴罗刹之网中。
    为贪爱王之拘留。被魔怨主之驱役。孰能顿
    省效此圆修。既得在中华。又难逢佛世。今
    须庆幸。得遇遗文。况收宗镜之中。前后无非
    真实。言言可以悟道。字字唯是标宗。直须
    晓夜忘疲。兢兢研究。忽从闻省。悟我真心。顿
    为得道之人。永绍菩提之种。若未见道。念
    念缘差。一失人身。万劫不复。所以古教云。一
    息有四百生灭。性命在呼吸之间。若未得道
    之人。只有轮回生死。命若悬丝。若得朝闻。夕
    死可矣。故提谓经云。如有一人在须弥山上。
    以纤缕下之。一人在下。持针迎之。中有旋
    岚猛风吹缕。难入针孔。人身难得。甚过于是。
    又菩萨处胎经偈云。盲龟浮木孔。时时犹可
    值。人一失命根。亿劫复难是。海水深广大。
    三百三十六。一针投海底。求之尚可得。又
    偈云。吾从无数劫。往来生死道。舍身复受
    身。不离胞胎法。计我所经历。记一不记余。
    纯作白狗形。积骨亿须弥。以利针地种。无
    不值我体。何况杂色狗。其数不可量。吾故
    摄其心。不贪着放逸。伏自祖教西至。贤圣交
    驰。皆为明心。决择生死。生死所起。不出根尘。
    因不觉而妄念忽生。迷法界而幻境潜现。从
    此执人执法。立自立他。随对待而逆顺牵情。
    逐分别而爱憎关念。遂乃伶俜五趣。匍匐四
    生。今欲反究妄原。须明起处。故首楞严经云。
    佛告阿难。如汝所说。真所爱乐。因于心目。若
    不识知心目所在。则不能得降伏尘劳。譬如
    国王。为贼所侵。发兵讨除。是兵要当知贼所
    在。使汝流转。心目为咎。故知心为群妄之原。
    目是诸见之本。是以生死之始。起惑之初。因
    迷自心而作外尘。为执妄识而为内我。由我
    而强为主宰。从想而建立自他。抱幻凭虚。遂
    成颠倒。颠倒之法。略说有三。一心颠倒。二见
    颠倒。三想颠倒。心如停贼主人。见是贼身。
    想如贼脚。根尘是贼媒。内外?k连。劫尽家宝。
    是以见劫眼根。善声劫耳根。善香劫鼻根。
    善味劫舌根。善触劫身根。善法劫意根。善
    法财倾竭。智藏空虚。如怨诈亲。谁有知者。如
    或识贼。贼无能为。若了境识心。终不更为外
    尘所侵。内结能缚。且如心王八法。乃至六种
    无为。撮要一百法门。并是众生日用。无一
    时而不具。无一念而不生。以此校量。故非闲
    事。若不能深济生死。危苦急难。则往圣古贤。
    虚烦制作。为有深益。方可施为。圣不诳凡。真
    焉惑伪。今所录者。略证此宗。寻万丈而未得
    毫厘。指百分而才言一二。请不厌繁。息志。
    子细披寻。览之如登宝山。信之似游海藏。
    又此虽假文言。一一示其真实。不可随语生
    着。昧我正宗。如经云。刀轮害阎浮人头。其失
    犹少。有所得心说大乘者。其罪过彼也。大
    智度论云。执有与无诤。乃至非有非无与有
    无诤。如牛皮龙绳。俱不免患。中观论云。诸
    佛说空法。本为化于有。若有着于空。诸佛
    所不化。若定言诸法非有非无者。是名愚痴
    论。若失四悉檀意。自行化他。皆名著法。若
    得四悉檀意。自他俱无着也。又论云。佛法
    中不着有。不着无。有无亦不着。非有非无。非
    非有非非无亦不着。不着亦不着。如是则不
    容难。譬如以刀斫空。终无所伤。为众生故。随
    缘说法。自无所著。故般若灯论序云。观明中
    道。而存中失观。空显第一。而得一乖空。然则
    司南之车。本示迷者。照胆之镜。为鉴邪人。
    无邪则镜无所施。不迷则车不为用。斯论破
    申。其由此矣。若如斯者。宁容执教随言语之
    所转乎。是以若未遇宗镜大录。祖佛微细正
    意。内得见性。但外学多闻者。则身虽出家。心
    不入道。故大涅??经云。佛言。汝诸比丘。身
    虽得服袈裟染衣。其心犹未得染大乘清净
    之法。汝诸比丘。虽行乞食经历多处。初未
    曾乞大乘法食。故云。虽有胜意之通。善星之
    辩。若不知实相之理者。不免没魂于裂地之
    患。如首楞严经云。如第四禅。无闻比丘。妄言
    证圣。天报已毕。衰相现前。谤阿罗汉。身遭后
    有。堕阿鼻狱。又云。善星妄说一切法空。生身
    陷入阿鼻地狱。故知若未入宗镜。先悟。实相
    真心。假饶大辩神通。长劫禅诵。终不免斯咎。
    若达此旨。凡所施为。举足下足。自然不离一
    心涅??之道。如月上女经云。舍利弗告月上
    女言。汝于今者。欲何所去。月上女报言。汝问
    今欲向何所去者。我今亦如舍利弗去。作如
    是去耳。舍利弗报月上女言。我今欲入?骋?br> 离城。汝于今者乃从彼出。云何报言。我今乃
    如舍利弗去。作如是去。尔时月上女复报舍
    利弗言。然舍利弗。举足下足。凡依何处。舍
    利弗言。我举足下足并依虚空。女报言。我
    亦如是。举足下足悉依虚空。而虚空界不作
    分别。是故我言亦如舍利弗去。作如是去耳。
    女言。舍利弗。此事且然。今舍利弗行何行。
    舍利弗言。我向涅??如是行也。月上女言。舍
    利弗。一切诸法岂不向涅??行也。我今者亦
    向行也。舍利弗问月上。若一切法向涅??者。
    汝今云何不灭度。月上女言。舍利弗。若向涅
    ??。即不灭度。何以故。其涅??行。不生不灭。不
    可得见。体无分别。无可灭度者。释曰。其涅
    ??行不生不灭者。即自心无生之义。纵千途
    出没。靡离涅??之门。任万法纵横。岂越无生
    之道。故法华经偈云。佛子住此地。即是佛受
    用。常在于其中。经行及坐卧。如上所述。似如
    逆耳。本之正意。皆是击发之心。犹石中之火。
    若无人扣击。千年万年。只成顽石。终不成火
    用。如孔子家语云。孔子曰。良药苦口。而利
    于病。忠言逆耳。而利于行。汤武以谔谔而昌。
    桀纣以唯唯而亡。君无诤臣。父无诤子。兄
    无诤弟。士无诤友。无其过者。未之有也。故
    曰。君失之。臣得之。父失之。子得之。兄失之。
    弟得之。己失之。友得之。是以国无危亡之
    兆。家无悖乱之恶。父子兄弟无失。而交友
    无绝也。今宗镜内。虽广引苦切之言。皆为
    后学成器。普令悛恶从善。慕道进修。使法国
    土无背道之臣。令大乘家。绝邪见之子。是以
    菩萨虽能自利。又乃讥他。常为众生不请之
    友。故胜?经云。以摄受折伏故令佛法久住。
    是以沩山有警策之文。无非苦口。净名垂诃
    责之力。尽破执心。若佛法中有诤友。则学
    般若道侣。保无过失。故书云。道吾恶者。是
    吾师。道吾好者。是吾贼。又云。三人同行。必有
    我师焉。况佛法内学。出世良因。宁不依师匠
    乎。今若于初机助道门中。此宗镜文。深资
    观力。言下现证。修慧顿成。如云为道日损。为
    学日益。损者损于情欲。益者益于知见。不同
    外道邪师。及学大乘语者。口虽说空。不损烦
    恼。此非善达正法。皆是恶取邪空。唯法器圆
    机。方能信受。堪嗟邪见垢重之人。闻亦不信。
    如悫疏云。历千佛而不惊。炷万灯而莫曙。释
    云。十方无量世界众生。佛。向身中出家成道
    说法度生。众生皆不觉知。都由无明。迷本觉
    性。不知如来藏中出现。如来藏。即众生第八
    识。故云历千佛而不惊。以不知即心是佛故。
    又如一室中有一醉客。有百千盏灯。照而不
    醒。喻闻法不识其理。不能染神。都无省悟。故
    云。炷万灯而莫曙。曙者。明也。何者为灯。即
    方便智为灯。照见心境界

    宗镜录卷第四十二

           丁未岁分司大藏都监开板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