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藏经阁!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藏 > 史传部一 >
  • 三国遗事卷第三

      兴法第三
      顺道肇丽(道公之次。亦有法深义渊昙严之流。相继而兴教。[烈-列+秋]古传无文。今
      亦不敢编次。详见僧传)
    高丽本记云。小兽林王即位二年壬申。乃东
    晋咸安二年孝武帝即位之年也。前秦符坚
    遣使及僧顺道。送佛像经文(时坚都关中。即长安)。又四年
    甲戌。阿道来自晋。明年乙亥二月。创肖门寺
    以置顺道。又创伊弗兰寺以置阿道。此高丽
    佛法之始。僧传作二道来自魏云者误矣。
    实自前秦而来。又云肖门寺今兴国。伊弗兰
    寺今兴福者亦误。按丽时都安市城。一名安
    丁忽。在辽水之北辽水一名鸭渌。今云安民
    江。岂有松京之兴国寺名。赞曰
     鸭渌春深渚草鲜  白沙鸥鹭等闲眠
     忽惊柔橹一声远  何处渔舟客到烟
      难陀辟济
    百济本记云。第十五(僧传云十四误)[杵-十+匕]流王即位甲申
    (东晋孝武帝大元九年)。胡僧摩罗难陀至自晋。迎置宫中礼
    敬。明年乙酉。创佛寺于新都汉山州。度僧十
    人。此百济佛法之始。又阿莘王即位大元十
    七年二月。下教崇信佛法求福。摩罗难陀。译
    云童学(其异迹详见僧传)。赞曰
     天造从来草昧间  大都为伎也应难
     翁翁自解呈歌舞  引得傍人借眼看
      阿道基罗(一作我道。又阿头)
    新罗本记第四云。第十九讷祗王时。沙门墨
    胡子自高丽至一善郡。郡人毛礼(或作毛禄)。于家中
    作堀室安置。时梁遣使赐衣着香物(高得相咏史诗云。
    梁遣使僧曰元表。宣送溟檀及经像)。君臣不知其香名与其所用。遣
    人?香遍问国中。墨胡子见之曰。此之谓香
    也。焚之则香气芬馥。所以达诚于神圣。神圣
    未有过于三宝。若烧此发愿。则必有灵应(讷祗在晋
    宋之世。而云梁遣使。恐误)。时王女病革。使召墨胡子。焚香表
    誓。王女之病寻愈。王喜厚加[来/贝]贶。俄而不知
    所归。又至二十一?炒ν跏薄S形业篮蜕小S?br> 侍者三人。亦来毛礼家。仪表似墨胡子。住数
    年。无疾而终。其侍者三人留住。讲读经律。往
    往有信奉者(有注云与本碑及诸传记殊异。又高僧传云西竺人。或云从吴来)。按我
    道本碑云。我道高丽人也。母高道宁。正始间。
    曹魏人我(姓我也)。崛摩奉使句丽。私之而还。因
    而有娠。师生五岁。其母令出家。年十六归魏。
    省觐崛摩。投玄彰和尚讲下就业。年十九又
    归宁于母。母谓曰。此国于今不知佛法。尔后
    三千余月鸡林有圣王出。大兴佛教。其京都
    内有七处伽蓝之墟。一曰金桥东天镜林(今兴
    轮寺。金桥谓西川之桥。俗讹呼云松桥也。寺自我道始基。而中?。至法兴王丁未草创。乙卯大开。真兴
    王毕成)。二曰三川岐(今永兴寺。与兴轮开同代)。三曰龙宫南(今皇
    龙寺。真兴王癸酉始开)。四曰龙宫北(今芬皇寺。善德甲午始开)。五曰沙
    川尾(今灵妙寺。善德王乙未始开)。六曰神游林(今天王寺。文武王己卯开)。
    七曰婿请田(今昙严寺)皆前佛时伽蓝之墟。法水
    长流之地。尔归彼而播扬大教。当东向于释
    祀矣。道禀教至鸡林。寓止王城西里。今严庄
    寺。于时末雏王即位二年癸未也。诣阙请行
    教法。世以前所未见为嫌。至有将杀之者。乃
    逃隐于续林(今一善县)毛禄家(禄与礼形近之讹。古记云。法师初来毛禄家。
    时天地震惊。时人不知僧名。而云阿头[彰-章]么。[彰-章]么者乃乡言之称僧也。犹言沙弥也)三年。时成
    国公主疾。巫医不效。敕使四方求医。师率然
    赴阙。其疾遂理。王大悦。问其所须。对曰。贫
    道百无所求。但愿创佛寺于天境林。大兴佛
    教。奉福邦家尔。王许之。命兴工。俗方质俭。
    编茅葺屋。住而讲演。时或天花落地。号兴轮
    寺。毛禄之妹名史氏。投师为尼。亦于三川岐。
    创寺而居。名永兴寺。未几。末雏王即世。国
    人将害之。师还毛禄家。自作冢。闭户自绝。遂
    不复现。因此大教亦废。至二十三法兴大王。
    以萧梁天监十三年甲午登位。乃兴释氏。距
    末雏王癸未之岁二百五十二年。道宁所言
    三千余月验矣。据此。本记与本碑。二说相戾。
    不同如此。尝试论之。梁唐二僧传。及三国本
    史皆载。丽济二国佛教之始。在晋末大元之
    间。则二道法师。以小兽林甲戌到高丽明矣。
    此传不误。若以?炒ν跏狈绞嫉铰蕖T蚴前?br> 道留高丽百余岁乃来也。虽大圣行止出没
    不常。未必皆尔。抑亦新罗奉佛非晚甚如此。
    又若在末雏之世。则却超先于到丽甲戌百
    余年矣。于时鸡林未有文物礼教。国号犹未
    定。何暇阿道来请奉佛之事。又不合高丽未
    到而越至于罗也。设使暂兴还废。何其间寂
    寥无闻。而尚不识香名哉。一何大后。一何大
    先。揆夫东渐之势。必始于丽济而终乎罗则
    讷祗既与兽林世相接也。阿道之辞丽抵罗。
    宜在讷祗之世。又王女救病。皆传为阿道之
    事。则所谓墨胡者非真名也。乃指目之辞。如
    梁人指达摩为碧眼胡。晋调释道安为柒道人
    类也。乃阿道危行避讳。而不言名姓故也。盖
    国人随其所闻。以墨胡阿道二名。分作二人
    为传尔。况云阿道仪表似墨胡。则以此可验
    其一人也。道宁之序七处。直以创开先后预
    言之。两传失之。故今以沙川尾跻于五次。
    三千余月未必尽信书。自讷只之世抵乎丁
    未。无虑一百余年。若曰一千余月。则殆几矣。
    姓我。单名疑[赝-鸟+隹]难详。又按元魏释昙始(一云惠始)
    传云。始关中人。自出家已后。多有异迹。晋孝
    武大元年末。?经律数十部。往辽东宣化。现
    授三乘立以归戒。盖高丽闻道之始也。义熙
    初复还关中。闻导三辅。始足白于面。虽涉泥
    水。未尝沾湿。天上咸称白足和尚云。晋末。朔
    方凶奴赫连勃勃。破获关中。斩戮无数。时始
    亦遇害。刀不能伤。勃勃嗟叹之。普赦沙门。悉
    皆不杀。始于是潜遁山泽。修头陀行。拓拔焘
    复克长安。擅威关洛。时有博陵崔皓。小习左
    道。猜嫉释教。既位居伪辅。为焘所信。乃与天
    师寇谦之说焘。佛教无益。有伤民利。劝令废
    之云云。大平之末。始方知焘将化时至。乃以
    元会之日。忽杖?到宫门。焘闻令斩之。屡
    不伤焘自斩之亦无伤。饲北园。所养虎亦不
    敢近。焘大生惭[怡-台+翟]。遂感疠疾。崔寇二人相
    次发恶病。焘以过由于彼。于是诛灭二家门
    族。宣下国中。大[弓*几]佛法。始后不知所终议
    曰。昙始以大元末到海东。义熙初还关中。则
    留此十余年。何东史无文。始既恢诡不测之
    人。而与阿道。墨胡。难陀。年事相同。三人中
    疑一必其变讳也。赞曰
     雪拥金桥冻不开  鸡林春色未全回
     可怜青帝多才思  先着毛郎宅里梅
      原宗兴法(距讷祗世一百余年)厌髑灭身
    新罗本记。法兴大王即位十四年。小臣异次
    顿为法灭身。即萧梁普通八年丁未。西竺达
    摩来金陵之岁也。是年。朗智法师亦始住灵
    鹫山开法。则大教兴衰。必远近相感。一时于
    此可信。元和中。南涧寺沙门一念撰髑香坟
    礼佛结社文。载此事甚详。其略曰。昔在法兴
    大王垂拱紫极之殿。俯察扶桑之域。以谓昔
    汉明感梦。佛法东流。寡人自登位。愿为苍生
    欲造修福灭罪之处。于是朝臣(乡传云。工目谒恭等)未测
    深意。唯遵理国之大义。不从建寺之神略。大
    王叹曰。于戏。寡人以不德丕承大业。上亏阴
    阳之造化。下无黎庶之欢。万机之暇。留心
    释风。谁与为伴。粤有内养者。姓朴字厌髑
    (或作异次。或云伊处。方音之别也。译云厌也。髑顿道睹独等皆随书者之便。乃助辞也。今译上不译下。故云厌髑
    又厌睹等也)。其父未评。祖阿珍宗。即习宝葛文王之
    子也(新罗官爵凡十七级。其第四曰波珍[口*食]亦云阿珍[口*食]也。宗其名也。习宝亦名也。罗人凡追封王者。皆
    称葛文王。其实史臣亦云未详。又按金用行撰阿道碑。舍人时年二十六。父吉升。祖功汉。曾祖乞解大王)挺
    竹柏而为质。抱水镜而为志。积善曾孙。望宫
    内之爪牙。圣朝忠臣。企河清之登侍。时年二
    十二。当充舍人(罗爵有大舍小舍等。盖下士之秩)瞻仰龙颜。知情
    击目。奏云。臣闻古人问策刍荛。愿以危罪启
    谘。王曰。非尔所为。舍人曰。为国亡身。臣之
    大节。为君尽命。民之直义。以谬传辞。刑臣斩
    首。则万民咸伏。不敢违教。王曰。解肉枰躯。
    将赎一鸟。洒血摧命。自怜七兽。朕意利人。
    何杀无罪。汝虽作功德。不如避罪。舍人曰。一
    切难舍。不过身命。然小臣夕死。大教朝行。佛
    日再中。圣主长安。王曰。鸾凤之子。幼有凌霄
    之心。鸿鹄之儿。生怀截波之势。尔得如是。可
    谓大士之行乎。于焉大王权整威仪。风刀东
    西。霜仗南北。以召群臣。乃问卿等于我欲
    造精舍。故作留难(乡传云。髑为以王命传下。兴工创寺之意。群臣来谏。王乃责怒于髑
    刑以伪传王命)于是群臣战战兢惧。[偬-囱+公]侗作誓。指手东
    西。王唤舍人而诘之。舍人失色。无辞以对。大
    王忿怒。敕令斩之。有司缚到衙下。舍人作誓。
    狱吏斩之。白乳涌出一丈(乡传云。舍人誓曰。大圣法王欲兴佛教。不顾身
    命。多却结缘。天垂瑞祥。遍示人庶。于是其头飞出。落于金刚山顶云云)天四黯黪。斜景
    为之晦明。地六震动。雨花为之飘落。圣人哀
    戚。沾悲泪于龙衣。冢宰忧伤。流轻汗于蝉冕。
    甘泉忽渴。鱼鳖争跃。直木先折。猿猱群鸣。春
    宫连?之侣。泣血相顾。月庭交袖之朋。断
    肠惜别。望柩闻声。如丧考妣。咸谓子推割股。
    未足比其苦节。弘演刳腹。讵能方其壮烈。此
    乃扶丹墀之信力。成阿道之本心。圣者也。遂
    乃葬北山之西岭(即金刚山也。传云。头飞落处。因葬其地。今不言何也)内人
    哀之。卜胜地造兰若。名曰剌楸寺。于是家家
    作礼。必获世荣。人人行道。当晓法利。真兴大
    王即位五年甲子。造大兴轮寺(按国史兴乡传。实法兴王十四年丁
    未始开。二十一年乙卯大伐天镜林。始兴工梁栋之材。皆于其林中取足。而阶础石龛皆有之。至真兴王五年甲子。
    寺成。故云甲子。僧传云七年误)。大清之初。梁使沈湖将舍利。天
    寿六年。陈使刘思并僧明观奉内经并次。寺
    寺星张塔塔雁行。竖法幢。悬梵镜。龙象释徒。
    为寰中之福田。大小乘法。为京国之慈云。他
    方菩萨。出现于世(谓芬皇之陈那浮石宝。盖以至洛山五台等是也)西域
    名僧。降临于境。由是并三韩而为邦。掩四海
    而为家。故书德名于天[金*具]之树。影神迹于星
    河之水。岂非三圣威之所致也(谓我道法兴厌髑也)降有
    国统惠隆法主孝圆金相郎大统鹿风大书省
    真怒波珍[口*食]金嶷等建旧茔。树丰碑。元和十
    二年丁酉八月五日。即第四十一宪德大王
    九年也。兴轮寺永秀禅师(于时瑜伽诸德皆称禅师)结凑斯
    冢。礼佛之香徒。每月五日。为魂之妙愿。营坛
    作梵。又乡传云。乡老每当忌旦。设社会于兴
    轮寺。则今月初五。乃舍人捐躯顺法之晨
    也。呜呼。无是君无是臣。无是臣无是功。可
    谓刘葛鱼水。云龙感会之美欤。法兴王既举
    废立寺。寺成。谢冕旒披方袍施宫戚为寺隶
    (寺隶至今称王孙。后至太宗王时。宰辅金良图信向佛法。有二女曰花宝莲宝。舍身为此寺婢。又以逆臣毛尺之族。
    没寺为隶。二族之裔至今不绝)主住其寺。躬任弘化。真兴乃继
    德重圣。承[褒-保+公]职处九五。威率百僚。号令毕备。
    因赐额大王兴轮寺。前王姓金氏。出家法云。
    字法空(僧传与诸说亦以王妃出家名法云。又真兴王为法云。又以为真兴之妃名法云。颇多疑混)
    册府元龟云。姓募。名秦初兴役之乙卯岁。王
    妃亦创永兴寺。慕史氏之遗风。同王落彩为
    尼。名妙法。亦住永兴寺。有年而终。国史云。
    建福三十一年。永兴寺塑像自坏。未几。真兴
    王妃比丘尼卒。按真兴乃法兴之侄子。妃思
    刀夫人朴氏。牟梁里英失角干之女。亦出家
    为尼。而非永兴寺之创主也。则恐真字当作
    法。谓法兴之妃巴刁夫人为尼者之卒也。乃
    创寺立像之主故也。二兴舍位出家。史不书。
    非经世之训也。又于大通元年丁未。为梁帝
    创寺于熊川州。名大通寺(熊川即公州也。时属新罗故也。然恐非丁未也。
    乃中大通元年己酉岁所创也。始创兴轮之丁未。未暇及于他郡立寺也)赞曰
     圣智从来万世谋  区区舆议谩秋毫
     法轮解逐金轮转  舜日方将佛日高
    右原宗
     徇义轻生已足惊  天花白乳更多情
     俄然一[金*刃]身亡后  院院钟声动帝京
    右厌髑
      法王禁杀
    百济第二十九主法王讳宣。或云孝顺。开皇
    十年己未即位。是年冬。下诏禁杀生。放民家
    所养鹰?之类。焚渔猎之具。一切禁止。明年
    庚申度僧三十人。创王兴寺于时都泗??城
    (今扶余)始立栽而升遐。武王继统。父基子构。历
    数纪而毕成。其寺亦名弥勒寺。附山临水。花
    木秀丽。四时之美具焉。王每命舟。沿河入寺。
    赏其形胜壮丽(与古记所载小异。武王是贫母与池龙通交而所生。小名薯蓣。即位后?号
    武王。初与王妃草创也)赞曰
     诏宽[狂-王+羽][狂-王+戌]千丘惠  泽洽豚鱼四海仁
     莫道圣君轻下世  上方兜率正芳春
      宝藏奉老  普德移庵
    高丽本记云。丽季武德贞观间。国人争奉五
    斗米教。唐高祖闻之。遣道士送天尊像来。讲
    道德经。王与国人听之。即第二十七代荣留
    王即位七年武德七年甲申也。明年遣使往
    唐。求学佛老。唐帝(谓高祖也)许之。及宝藏王即位(贞观
    十六年壬寅也)亦欲并兴三教。时宠相盖苏文。说王以
    儒释并炽。而黄冠未盛。特使于唐求道教。时
    普德和尚住盘龙寺。悯左道匹正。国祚危矣。
    屡谏不听。乃以神力飞方丈。南移于完山州
    (今全州也)。孤大山而居焉。即永徽元年庚戌六月也
    (又本传云。干封二年丁卯三月三日也)。未几国灭(以总章元年戊辰国灭则计距庚戌十九年矣)。
    今景福寺有飞来方丈是也云云(已上国史)。真乐公
    留诗在堂。文烈公着传行世。又按唐书云。先
    是隋炀帝征辽东。有裨将羊皿不利于军。将
    死有誓曰。必为宠臣灭彼国矣。及盖氏擅朝。
    以盖为氏。乃以羊皿是之应也。又按高丽古
    记云。隋炀帝以大业八年壬申。领三十万兵。
    渡海来征。十年甲戌十月。高丽王(时第三十六代婴阳王立
    二十五年也)上表乞降。时有一人密持小弩于怀中。
    随持表使到炀帝舡中。帝奉表读之。弩发中
    帝胸。帝将旋师。谓左右曰。朕为天下之主亲
    征小国而不利。万代之所嗤。时右相羊皿奏
    曰。臣死为高丽大臣。必灭国。报帝王之雠帝
    崩后生于高丽。十五聪明神武。时武阳王闻
    其贤(国史荣留王名建武。或云建成。而此云武阳。未详)征入为臣自称姓盖
    名金。位至苏文。乃侍中职也(唐书云。盖苏文自谓莫离支。犹中书令。
    又按神志秘词序云。苏文大英弘序并注。则苏文乃职名。有文证而传云。文人苏英弘序。未详孰是)金奏
    曰。鼎有三足。国有三教。臣见国中。唯有儒释
    无道教。故国危矣。王然之。奏唐请之。太宗遣
    叙达等道士八人(国史云。武德八年乙酉遣使入唐永佛老。唐帝许之。据此。则羊
    血自甲戌年死而托生于此。则才年十余岁矣。而云宠宰。说王遣请。其年月必有一误。今两存)王喜
    以佛寺为道馆。尊道士坐儒士之上。道士等
    行镇国内。有名山川。古平壤城势新月城
    也。道士等咒敕南河龙。加筑为满月城。因名
    龙堰城。作谶曰。龙堰堵。且云千年宝藏堵。或
    凿破灵石(俗云都帝?弧R嘣瞥?焓?恰N羰サ燮锎耸??系酃室?盖金又奏
    筑长城东北西南。时男役女耕。役至十六年
    乃毕。及宝藏王之世。唐太宗亲统以六军来
    征。又不利而还。高宗总章元年戊辰。右相刘
    仁轨。大将军李绩。新罗金仁问等攻破国灭
    擒王归唐。宝藏王庶子率四千余家投于新
    罗(与国史少殊。故并录)大安八年辛未。佑世僧统到孤大
    山景福寺飞来方丈。礼普圣师之真。有诗云。
    涅??方等教传受自吾师云云。至可惜飞房
    后。东明古国危。跋云。高丽藏王感于道教。不
    信佛法。师乃飞房。南至此山。后有神人。现于
    高丽马岭。告人云。汝国败亡无日矣。具如国
    史。余具载本传与僧传。师有高弟十一人。无
    上和尚与弟子金趣等创金洞寺。寂灭义融
    二师创珍丘寺。智薮创大乘寺。一乘与心正
    大原等创大原寺。水净创维摩寺。四大与契
    育等创中台寺。开原和尚创开原寺。明德创
    燕口寺。开心与普明亦有传。皆如本传。赞曰
     释氏汪洋海不穷  百川儒老尽朝宋
     丽王可笑封沮洳  不省沧溟徒卧龙
      东京兴轮寺金堂十圣
    东壁坐庚向泥塑 我道 厌髑 惠宿 安
    含 义湘
    西壁坐甲向泥塑 表训 蛇巴 元晓 惠
    空 慈藏
    塔像
      迦叶佛宴坐石
    玉龙集及慈藏传与诸家传纪皆云。新罗月
    城东龙宫南有迦叶佛宴坐石。其地即前佛
    时伽蓝之墟也。今皇龙寺之地。即七伽蓝之
    一也。按国史。真兴王即位十四开国三年癸
    酉二月。筑新宫于月城东。有皇龙现其地。王
    疑之。改为皇龙寺。宴坐石在佛殿后面。尝一
    谒焉。石之高可五六尺。来围仅三肘。幢立而
    平顶。真兴创寺已来。再经灾火。石有拆裂处。
    寺僧贴铁为护。乃有赞曰。惠日沈辉不记年。
    唯余宴坐石依然。桑田几度成沧海。可惜巍
    然尚未迁。既而西山大兵已后。殿塔煨烬。而
    此石亦夷没。而仅与地平矣。按阿含经迦叶
    佛。是贤劫第三尊也。人寿二万岁时。出现于
    世。据此以增减法计之。每成劫初。皆寿无量
    岁。渐减至寿八万岁时。为住劫之初。自此又
    百年减一岁。至寿十岁时为一减。又增至人
    寿八万岁时为一增。如是二十减二十增为
    一住劫。此一住劫中有千佛出世。今本师释
    迦是第四尊也。四尊皆现于第九减中。自释
    尊百岁寿时。至迦叶佛二万岁时。已得二百
    万余岁。若至贤劫初第一尊拘留孙佛时。又
    几万岁也。自拘留孙佛时。上至劫初无量岁
    寿时。又几何也。自释尊下至于今至元十八
    年辛巳岁。已得二千二百三十矣。自拘留孙
    佛历迦叶佛时至于今。则直几万岁也。有本
    朝名士吴世文。作历代歌。从大金贞佑七年
    己卯。逆数至四万九千六百余岁。为盘古开
    辟戊寅。又延禧宫录事金希宁所撰大一历
    法。自开辟上元甲子至元丰甲子。一百九十
    三万七千六百四十一岁。又纂古图云。开辟
    至获麟。二百七十六万岁。按诸经。且以迦叶
    佛时至于今。为此石之寿。尚距于劫初开辟
    时为儿子矣。三家之说尚不及兹儿石之年。
    其于开辟之说。疏之远矣
      辽东城育王塔
    三宝感通录载。高丽辽东城傍塔者。古老传
    云。昔高丽圣王按行国界次。至此城见五色
    云覆地。往寻云中。有僧执锡而立。既至便灭。
    远看还现。傍有土塔三重。上如覆釜。不知是
    何。更往觅僧。唯有荒草。掘寻一丈。得杖并
    履。又掘得铭。上有梵书。侍臣识之云是佛塔。
    王委曲问诘。答曰。汉国有之。彼名蒲图王(本作
    休屠王祭天金人)因生信。起木塔七重。后佛法始至。具
    知始末。今更损高。本塔朽坏。育王所统一阎
    浮提洲。处处立塔。不足可怪。又唐龙朔中有
    事辽左。行军薛仁贵行至隋主讨辽古地。乃
    见山像。空旷萧条。绝于行往。问古老。云是先
    代所现。便图写来京师(具在若函)按西汉与三国地
    理志。辽东城在鸭绿之外。属汉幽州。高丽圣
    王未知何君。或云东明圣帝。疑非也。东明以
    前汉元帝建昭二年即位。成帝鸿嘉壬寅升
    遐。于时汉亦未见具叶。何得海外陪臣已能
    识梵书乎。然称佛为蒲图王。似在西汉之时。
    西域文字或有识之者。故云梵书尔。按古传
    育王命鬼徒。每于九亿人居地立一塔。如是
    起八万四千于阎浮界。内藏于巨石中。今处
    处有现瑞非一。盖真身舍利。感应难思矣。赞

     育王宝塔遍尘寰  雨湿云埋藓缬班
     想像当年行路眼  几人指点祭神??
      金官城婆娑石塔
    金官虎溪寺婆娑石塔者。昔此邑为金官国
    时。世祖首露王之妃许皇后名黄玉。以东汉
    建武二十四年甲申。自西域阿?陀国所载
    来。初公主承二亲之命。泛海将指东。阻波神
    之怒。不克而还。白父王。父王命载兹塔。乃获
    利涉。来泊南涯。有绯帆茜旗珠玉之美。今云
    主浦。初解绫[袖-由+夸]于冈上处曰绫岘。茜旗初入
    海涯曰旗出边。首露王聘迎之。同御国一百
    五十余年。然于时海东未有创寺奉法之事。
    盖像教未至。而土人不信伏。故本记无创寺
    之文。逮第八代?知王二年壬辰。置寺于其
    地。又创王后寺(在阿道讷只王之世。法兴王之前)至今奉福焉。兼
    以镇南倭。具见本国本记。塔方四面五层。其
    雕镂甚奇。石微赤班色。其质良脆。非此方类
    也。本草所云点鸡冠血为验者是也。金官国
    亦名驾洛国。具载本记。赞曰
     载厌绯帆茜旆轻  乞灵遮莫海涛惊
     岂徒到岸扶黄玉  千古南倭遏怒鲸
      高丽灵塔寺
    僧传云。释普德字智法。前高丽龙冈县人也。
    详见下本传。常居平壤城有山方。老僧来请
    讲经。师固辞。不兑。赴讲涅??经四十余卷。
    罢席至城西大宝山?谎ㄏ蚂?邸S猩袢死?br> 请。宜住此地。乃置锡杖于前。指其地曰。此下
    有八面七级石塔。掘之果然。因立精舍。曰灵
    塔寺以居之
      皇龙寺丈六
    新罗第二十四真兴王即位十四年癸酉二
    月。将筑紫宫于龙宫南。有黄龙现其地。乃改
    置为佛寺。号黄龙寺。至己丑年周围墙宇。至
    十七年方毕。未几海南有一巨舫。来泊于河
    曲县之丝浦(今蔚州谷浦也)捡看有牒文云。西竺阿育
    王。聚黄铁五万七千斤。黄金三万分(别传云。铁四十万
    七千斤。金一千两。恐误。或云三万七千斤)。将铸释迦三尊像。未就。载
    舡泛海而祝曰。愿到有缘国土。成丈六尊容。
    并载摸样一佛二菩萨像。县吏具状上闻。敕
    使卜其县之城东爽垲之地。创东竺寺。邀安
    其三尊。输其金铁于京师。以大建六年甲午
    三月(寺中记云。癸巳十月十七日)铸成丈六尊像。一鼓而就。
    重三万五千七斤。入黄金一万一百九十八
    分。二菩萨入铁一万二千斤。黄金一万一百
    三十六分。安于皇龙寺。明年像泪流至踵。[泛-之+友]
    地一尺。大王升遐之兆。或云。像成在真平
    之世者谬也。别本云。阿育王在西竺大香华
    国。生佛后一百年间。恨不得供养真身。敛化
    金铁若干斤。三度铸成无功。时王之太子独
    不预斯事。王使诘之。太子奏云。独力非功。曾
    知不就。王然之。乃载舡泛海。南阎浮提十六
    大国。五百中国。十千小国。八万聚落。靡不周
    旋。皆铸不成。最后到新罗国。真兴王铸之于
    文仍林。像成。相好毕备。阿育此[番*飞]无忧。后大
    德慈藏西学到五台山。感文殊现身。授诀仍
    嘱云。汝国皇龙寺。乃释迦与迦叶佛讲演之
    地。宴坐石犹在。故天竺无忧王。聚黄铁若干
    斤泛海。历一千三百余年。然后乃到而国。成
    安其寺。盖威缘使然也(与别记所载符同)像成后。东竺
    寺三尊亦移安寺中。寺记云。真平五年甲
    辰。金堂造成。善德王代。寺初主真骨欢喜
    师。第二主慈藏国统。次国统惠训。次厢律师
    云。今兵火已来。大像与二菩萨皆融没。而小
    释迦犹存焉。赞曰
     尘方何处匪真乡  香火因缘最我邦
     不是育王难下手  月城来访旧行藏
      皇龙寺九层塔
    新罗第二十七善德王即位五年。贞观十年
    丙申。慈藏法师西学。乃于五台感文殊授法
    (详见本传)文殊又云。汝国王是天竺刹利种。王预受
    佛记。故别有因缘。不同东夷共工之族。然以
    山川崎?M故。人性?悖。多信邪见。而时或天
    神降祸。然有多闻比丘在于国中。是以君臣
    安泰。万庶和平矣。言已不现。藏知是大圣变
    化。泣血而退。经由中国太和池边。忽有神人
    出问。胡为至此。藏答曰。求菩提故。神人礼拜。
    又问。汝国有何留难。藏曰。我国北连??。南
    接倭人。丽济二国。迭犯封陲。邻寇纵横。是为
    民梗。神人云。今汝国以女为王。有德而无威。
    故邻国谋之。宜速归本国。藏问归乡将何为
    利益乎。神曰。皇龙寺护法龙。是吾长子。受梵
    王之命。来护是寺。归本国成九层塔于寺中。
    邻国降伏。九韩来贡。王祚永安矣。建塔之后
    设八关会。赦罪人。则外贼不能为害。更为我
    于京畿南岸置一精庐。共资予福。予亦报之
    德矣。言已遂奉王而献之。忽隐不现(寺中记云。于终南山
    圆香禅师处。受建塔因由)贞观十七年癸卯十六日。将唐帝
    所赐经像袈裟币帛而还国。以建塔之事闻
    于上。善德王议于群臣。群臣曰。请工匠于百
    济。然后方可。乃以宝帛请于百济。匠名阿非
    知。受命而来。经营木石。伊于龙春(一云龙树)干
    蛊。率小匠二百人。初立刹柱之日。匠梦本国
    百济灭亡之状。匠乃心疑停手。忽大地震动。
    晦冥之中有一老僧一壮士。自金殿门出。乃
    立其柱。僧与壮士皆隐不现。匠于是改悔。毕
    成。其塔刹柱记云。铁盘已上高四十二尺。已
    下一百八十三尺。慈藏以五台所授舍利百
    粒分安于柱中。并通度寺戒坛。及大和寺塔。
    以副池龙之请(大和寺在河曲县南。今蔚州。亦藏师所创也)树塔之后。
    天地开泰。三韩为一。岂非塔之灵荫乎。后高
    丽王将谋伐罗。乃曰。新罗有三宝。不可犯也。
    何谓也。皇龙丈六。并九层塔。与真平王天赐
    玉带。遂寝其谋。周有九鼎。楚人不敢北窥。此
    之类也。赞曰
     鬼拱神扶压帝京  辉煌金碧动飞甍
     登临何啻九韩伏  始觉乾坤特地平
    又海东名贤安弘撰东都成立记云。新罗第
    二十七代。女王为主。虽有道无威。九韩侵劳
    苦。龙宫南皇龙寺建九层塔。则邻国之灾可
    镇。第一层日本。第二层中华。第三层吴越。第
    四层托罗。第五层鹰游。第六层??。第七层
    丹国。第八层女狄。第九层?[狂-王+百]。又按国史
    及寺中古记。真兴王癸酉创寺后。善德王代。
    贞观十九年乙巳。塔初成。三十二孝昭王即
    位七年。圣历元年戊戌六月。霹雳(寺中古记云圣德王代误
    也。圣德王代无戊戌)第二十三圣德王代庚申岁。重成。
    四十八景文王代戊子六月。第二霹雳。同代
    第三重修。至本朝光宗即位五年癸丑十月。
    第三霹雳。现宗十三年辛酉。第四重成。又靖
    宗二年乙亥。第四霹雳。又文宗甲辰年。第五
    重成。又宪宗末年乙亥。第五霹雳。肃宗丙子。
    第六重成。又高宗十六年戊戌冬月。西山兵
    火。塔寺丈六殿宇皆灾
      皇龙寺钟  芬皇寺药师  奉德寺钟
    新罗第三十五景德大王。以天宝十三甲午
    铸皇龙寺钟。长一丈三寸。厚九寸入。重四十
    九万七千五百八十一斤。施主孝贞伊王三毛
    夫人。匠人里上宅一典。肃宗朝。重成新钟。长
    六尺八寸。又明年乙未。铸芬皇药师铜像。重
    三十万六千七百斤。匠人本彼部强古乃未。
    又舍黄铜一十二万斤。为先考圣德王欲铸
    巨钟一口。未就而崩。其子惠恭大王干运。以
    大历庚戌十二月。命有司鸠工徒。乃克成之。
    安于奉德寺。寺乃孝成王。开元二十六年戊
    寅。为先考圣德大王奉福所创也。故钟铭曰
    圣德大王神钟之铭(圣德乃景德之考典光大王也。钟本景德为先考所施之金。故
    称云圣德。钟尔)朝散大夫前太子司议郎翰林郎金弼
    粤奉教撰。钟铭文烦不录
      灵妙寺丈六
    善德王创寺。塑像因缘。具载良志法师传。景
    德王即位二十三年。丈六改金。租二万三千
    七百硕(良志传作像之初成之费。今两存之)
      四佛山  掘佛山  万佛山
    竹岭东百许里。有山屹然高峙。真平王九年
    甲申。忽有一大石。四面方丈。雕四方如来。皆
    以红纱护之。自天坠其山顶。王闻之命驾瞻
    敬。遂创寺?徊唷6钤淮蟪怂隆G氡惹鹜雒??br> 莲经者主寺。洒扫供石。香火不废。号曰亦德
    山。或曰四佛山。比丘卒既葬。冢上生莲
    又景德王游幸柏栗寺。至山下闻地中有唱
    佛声。令掘之。得大石。四面刻四方佛。因创寺。
    以掘佛为号。今讹云掘石 王又闻唐代宗
    皇帝优崇释氏。命工作五色氍毹。又雕沈檀
    木与明珠美玉为假山。高丈余。置氍毹之上。
    山有?f?还质?аāG?裘恳磺?凇S懈栉?br> 伎乐列国山川之状。微风入户。蜂蝶翱翔。燕
    雀飞舞。隐约视之。莫辨真假。中安万佛。大
    者逾方寸。小者八九分。其头或巨黍者。或半
    菽者。螺髻白毛。眉目的[白*历]。相好悉备。只可仿佛。
    莫得而详。因号万佛山。更镂金玉为流苏
    幡盖?罗??花果庄严。百步楼阁。台殿堂
    榭。都大虽微。势皆活动。前有旋?比丘像
    千余躯。下列紫金钟三[竺-二+虚]。皆有阁有蒲牢。鲸
    鱼为撞。有风而钟鸣。则旋?僧皆仆。拜头至
    地。隐隐有梵音。盖关[木*戾]在乎钟也。虽号万佛。
    其实不可胜记。既成。遣使献之。代宗见之。
    叹曰。新罗之巧。天造非巧也。乃以九光扇加
    置?会都洹R蛭街?鸸狻K脑掳巳铡Z?浇稚?br> 徒。于内道场礼万佛山。命三藏不空念赞密
    部真诠千遍以庆之。观者皆叹伏其巧。赞曰
     天妆满月四方裁  地涌明毫一夜开
     妙手更烦雕万佛  真风要使遍三才
      生义寺石弥勒
    善德王时。释生义常住道中寺。梦有僧引上
    南山而行。令结草为标。至山之南洞。谓曰。
    我埋此处。请师出安岭上。既觉。与友人寻
    所标。至其洞掘地。有石弥勒出。置于三花岭
    上。善德王十二年甲辰岁。创寺而居。后名
    生义寺(今讹言性义寺。忠谈师每岁重三重九烹茶献供者。是此尊也)
      兴轮寺壁画普贤
    第五十四景明王时。兴轮寺南门。及左右廊
    庑灾焚。未修。靖和[弓*几]继二僧募缘将修。贞明
    七年辛巳五月十五日。帝释降于寺之左经
    楼。留旬日。殿塔及草树土石皆发异香。五云
    覆寺。南池鱼龙喜跃跳掷。国人聚观。叹未曾
    有。玉帛梁稻施积丘山。工匠自来。不日成之。
    工既毕。天帝将还。二僧白曰。天若欲还宫。请
    图写圣容。至诚供养。以报天恩。亦乃因兹留
    影。永镇下方焉。帝曰。我之愿力不如彼普贤
    菩萨遍垂玄化。画此菩萨像。虔设供养而不
    废宜矣。二僧奉教。敬画普贤菩萨于壁间。至
    今犹存其像
      三所观音  众生寺
    新罗古传云。中华天子有宠姬。美艳无双。谓
    古今图画??腥绱苏摺D嗣?苹?咝凑?画工传失
    其名。或云张僧繇。则是吴人也。梁天监中为武陵王国侍郎直秘阁知画事。历右将军吴兴太守。则乃中国梁陈间
    之天子也。而传云唐帝者。海东人凡诸中国为唐尔。其实未详何代帝王。两存之)其人奉敕图
    成。误落笔污赤毁于脐下。欲改之而不能。心
    疑赤志必自天生。功毕献之。帝目之曰。形则
    逼真矣。其脐下之志乃所内秘。何得知之并
    写。帝乃震怒。下圆扉将加刑。丞相奏云。所
    谓伊人其心且直。愿赦宥之。帝曰。彼既贤直。
    朕昨梦之。像画进不差则宥之。其人乃画十
    一面观音像呈之。协于所梦。帝于是意解赦
    之。其人既免。乃与博士芬节约曰。吾闻新罗
    国敬信佛法。与子乘桴于海。适彼同修佛事。
    广益仁邦。不亦益乎。遂相与到新罗国。因成
    此寺大悲像。国人瞻仰。禳祷获福。不可胜记。
    罗季天成中。正甫崔殷?久无胤息。诣兹寺
    大慈前祈祷。有娠而生男。未盈三朔。百济甄
    萱袭犯京师。城中大溃。殷?抱儿来告曰。邻
    兵奄至事急矣。赤子累重不能俱免。若诚大
    圣之所赐。愿借大慈之力覆养之。令我父子
    再得相见。涕泣悲惋。三泣而三告之。裹以襁
    褓。藏诸猊座下。眷眷而去。经半月寇退。来寻
    之。肌肤如新浴。貌体?趾谩H橄闵泻塾诳凇1?br> 持归养。及壮聪惠过人。是为?槁场N恢琳?br> 匡。?槁成?芍写匏唷I?芍衅胙昭伞W源思?br> 嗣不绝。殷?随敬顺王入本朝为大姓。又统
    和十年三月。主寺释性泰跪于菩萨前。自言
    弟子久住兹寺。精勤香火。昼夜匪懈。然以寺
    无田出香祀无继。将移他所。故来辞尔。是日
    假寐。梦大圣谓曰。师且住无远离。我以缘化
    充斋费。僧忻然感寤。遂留不行。后十三日。忽
    有二人。马载牛驮到于门前。寺僧出问何所
    而来。曰。我等是金州界人。向有一比丘到我
    云。我住东京众生寺久矣。欲以四事之难缘
    化到此。是以敛施邻闾。得米六硕盐四硕。负
    载而来。僧曰。此寺无人缘化者。尔辈恐闻之
    误。其人曰。向之比丘率我辈而来。到此神见
    井边曰。距寺不远。我先往待之。我辈随逐而
    来。寺僧引入法堂前。其人瞻礼大圣。相谓曰。
    此缘化比丘之像也。惊叹不已。故所纳米盐
    追年不废。又一夕寺门有火灾。闾里奔救。升
    堂见像。不知所在。视之已立在庭中矣。问其
    出者谁。皆曰不知。乃知大圣灵威也。又大定
    十三年癸巳间。有僧占崇。得住兹寺。不解文
    字。性本纯粹。精勤火香。有一僧欲夺其居。诉
    于衬衣天使曰。兹寺所以国家祈恩奉福之
    所。宜选会读文疏者主之。天使然之。欲试其
    人。乃倒授疏文。占崇应手披读如流。天使服
    膺。退坐房中。俾之再读。崇钳口无言。天使曰。
    上人良由大圣之所护也。终不夺之。当时与
    崇同住者。处士金仁夫传诸乡老。笔之于传
      柏栗寺
    鸡林之北岳曰金刚岭。山之阳有柏栗寺。寺
    有大悲之像一躯。不知作始。而灵异颇着。或
    云。是中国之神匠塑众生寺像时并造也。谚
    云。此大圣曾上忉利天。还来入法堂时。所履
    石上脚迹至今不[利-禾+(亢-几+儿)]。或云。救夫礼郎还来时
    之所视迹也。天授三年壬辰九月七日。孝昭
    王奉大玄萨[口*食]之子夫礼郎为国仙。珠履千
    徒。亲安常尤甚。天授四年(□长寿二年)癸巳暮春之
    月。领徒游金兰。到北溟之境。被狄贼所掠而
    去。门客皆失措而还。独安常追迹之。是三月
    十一日也。大王闻之。惊骇不胜曰。先君得神
    笛传于朕躬。今与玄琴藏在内库。困何国仙
    忽为贼俘。为之奈何(琴笛事具载别传)时有瑞云覆天
    尊库。王又震惧使检之。库内失琴笛二宝。乃
    曰。朕何不予。昨失国仙。又亡琴笛。乃囚司库
    吏金贞高等五人。四月。募于国曰。得琴笛者
    赏之一岁租。五月十五日郎二亲就柏栗寺大
    悲像前?祈累夕。忽香卓上得琴笛二宝。而
    郎常二人来到于像后。二亲颠喜。问其所由
    来。郎曰。予自被掠为彼国大都仇罗家之牧
    子。放牧于大乌罗尼野(一本作都仇家奴牧于大磨之野)忽有一
    僧容仪端正。手携琴笛来慰曰。忆桑梓乎。予
    不觉跪于前曰。眷恋君亲。何论其极。僧曰。然
    则宜从我来。遂率至海?肌S钟氚渤;帷D伺?br> 笛为两分。与二人各乘一只。自乘其琴。泛泛
    归来。俄然至此矣。于是具事驰闻。王大惊使
    迎。郎随琴笛入内。施铸金银五器二副各重
    五十两。摩衲袈裟五领。大绡三千匹。田一万
    顷纳于寺。用答慈庥焉。大赦国内。赐人爵三
    级。复民租三年。主寺僧移住奉圣。封郎为大
    角干(罗之[蒙-?`]宰爵名)父大玄阿[口*食]。为大大角干。母龙宝
    夫人为沙梁部镜井宫主。安常师为大统。司
    库五人皆免。赐爵各五级。六月十二日。有彗
    星孛于东方。十七日。又孛于西方。日官奏曰。
    不封爵于琴笛之瑞。于是册号神笛为万万
    波波息。彗乃灭。后多灵异。文烦不载。世谓安
    常为俊永郎徒。不之审也。永郎之徒。唯真才
    繁完等知名。皆亦不测人也(详见别传)
      敏藏寺
    禺金里贫女宝开有子名长春。从海贾而征。
    久无音耗。其母就敏藏寺(寺乃敏藏角干舍家为寺)观音前克
    祈七日。而长春忽至。问其由绪。曰。海中风
    飘舶坏。同侣皆不免。予乘只板归泊吴涯。吴
    人收之俾耕于野。有异僧如乡里来。吊慰勤
    勤。率我同行。前有深渠。僧掖我跳之。昏昏间
    如闻乡音与哭泣之声。见之乃已届此矣。日
    晡时离吴至此才戌初。即天宝四年乙酉四
    月八日也。景德王闻之。施田于寺。又纳财币

      前后所将舍利
    国史云。真兴王大清三年己巳。梁使沈湖送
    舍利若于粒。善德王代贞观十七年癸卯。慈
    藏法师所将佛头骨佛牙佛舍利百粒。佛所
    着绯罗金点袈裟一领。其舍利分为三。一分
    在皇龙塔。一分在大和塔。一分并袈裟在通
    度寺戒坛。其余未详所在。坛有二级。上级之
    中安石盖如覆镬。谚云。昔在本朝相次有二
    廉使。礼坛举石镬而敬之。前感修蟒在函中。
    后见巨蟾蹲石腹。自此不敢举之。近有上将
    军金公利生庾侍郎硕。以高庙朝受旨指挥
    江东。仗节到寺。拟欲举石瞻礼。寺僧以往事
    难之。二公令军士固举之。内有小石函。函袭
    之中贮以琉璃筒。筒中舍利只四粒。传示瞻
    敬。筒有小伤裂处。于是庾公适蓄一水精函
    子。遂奉施兼藏焉。识之以记移御江都。四年
    乙未岁也。古记称百枚分藏三处。今唯四尔。
    既隐现随人。多小不足怪也。又谚云。其皇龙
    寺塔灾之日。石镬之东面始有大班。至今犹
    然。即大辽应历三年癸丑岁也。本朝光庙五
    载也。塔之第三灾也。曹溪无衣子留诗云。闻
    道皇龙灾塔日。连烧一面示无间。是也。自至
    元甲子已来大朝使佐本国。皇华争来瞻礼。
    四方云水。辐凑来参。或举不举。真身四枚外。
    变身舍利。碎如砂砾。现于[获-禾+石]外。而异香郁烈。
    弥日不歇者比比有之。此末季一方之奇事
    也。唐大中五年辛未。入朝使元弘所将佛牙
    (今未详所在。新罗文圣王代)后唐同光元年癸未。本朝太祖
    即位六年。入朝使尹质所将五百罗汉像。今
    在北崇山神光寺。大宋宣和元年己卯亥(睿庙
    十五年)入贡使郑克永李之美等所将佛牙。今内
    殿置奉者是也。相传云。昔义湘法师入唐。到
    终南山至相寺智俨尊者处。邻有宣律师。常
    受天供。每斋时天厨送食。一日律师请湘公
    斋。湘至坐定既久。天供过时不至。湘乃空钵
    而归。天使乃至。律师问今日何故迟。天使曰。
    满洞有神兵遮拥。不能得入。于是律师知湘
    公有神卫。乃服其道胜。仍留其供具。翌日又
    邀俨湘二师斋。具陈其由。湘公从容谓宣曰。
    师既被天帝所敬。尝闻帝释宫有佛四十齿
    之一牙。为我等辈请下人间。为福如何。律师
    后与天使传其意于上帝。帝限七日送与。湘
    公致敬讫。邀安大内。后至大宋徽宗朝。崇奉
    左道。时国人传图谶曰。金人败国。黄巾之徒
    讽。日官奏曰。金人者佛教之谓也。将不利于
    国家。议将破灭释氏。坑诸沙门。焚烧经典。而
    别造小舡。载佛牙泛于大海。任随缘流泊。于
    时适有本朝使者至宋。闻其事。以天花茸五
    十领。?布三百匹。行赂于押舡内史。密授佛
    牙。但流空舡。使臣等既得佛牙来奏。于是睿
    宗大喜。奉安于十员殿左掖小殿。常钥匙殿
    门。施香灯于外。每亲幸日开殿瞻敬。至壬辰
    岁移御次。内官匆遽中忘不收捡。至丙申四
    月。御愿堂神孝寺释?光请致敬佛牙。闻于
    上。敕令内臣遍捡宫中。无得也。时柏台侍御
    史崔冲命薜伸急征于诸谒者房。皆未知所
    措。内臣金承老奏曰。壬辰年移御时。紫门日
    记推看从之。记云。入内侍大府卿李白全受
    佛牙函云。召李诘之。对曰。请归家更寻私记。
    到家捡看。得左番谒者金瑞龙佛牙函准受
    记来呈。召问瑞龙。无辞以对。又以金承老所
    奏云壬辰。至今丙申五年间。御佛堂及景灵
    殿上守等囚禁问。当依违未决。隔三日。夜中
    瑞龙家园墙里有投掷物声。以火捡看。乃佛
    牙函也。函本内一重沈香合。次重纯金合。次
    外重白银函。次外重琉璃函。次外重螺钿函。
    各幅子如之。今但琉璃函尔。喜得之入达于
    内。有司议。金瑞龙及两殿上守皆诛。晋阳府
    奏云。因佛事不合多伤人。皆免之。更敕十员
    殿中庭特造佛牙殿安之。令将士守之。择吉
    日。请神孝寺上房?光。领徒三十人。入内设
    斋敬之。其日入直承宣崔弘上将军崔公衍李
    令长内侍茶房等侍立于殿庭。依次顶戴敬
    之。佛牙区穴间。舍利不知数。晋阳府以白银
    合贮而安之。时主上谓臣下曰。朕自亡佛牙
    已来。自生四疑。一疑天宫七日限满而上天
    矣。二疑国乱如此。牙既神物。且移有缘无事
    之邦矣。三疑贪财小人。盗取函幅。弃之沟壑
    矣。四疑盗取珍利。而无计自露。匿藏家中矣。
    今第四疑当之矣。乃放声大哭。满庭皆洒涕。
    献寿至有炼顶烧臂者不可胜计。得此实录
    于当时内殿焚修前只。林寺大禅师觉猷言
    亲所眼见。使予录之。又至庚午出都之乱。颠
    沛之甚过于壬辰。十员殿监主禅师心鉴亡
    身佩持。获兑于贼难。达于大内。大赏其功。
    移授名刹。今住冰山寺。是亦亲闻于彼。真兴
    王代天嘉六年乙酉。陈使刘思与释明观。载
    送佛经论一千七百余卷。贞观十七年。慈藏
    法师载三藏四百余函来。安于通度寺。兴德
    王代大和元年丁未。入学僧高丽释丘德?
    佛经若干函来。王与诸寺僧徒出迎于兴轮
    寺前路。大中五年。入朝使元弘?佛经若干
    轴来。罗末普耀禅师再至吴越。载大藏经来。
    即海龙王寺开山祖也。大宋元佑甲戌。有人
    真赞云。伟哉初祖。巍乎真容。再至吴越。大藏
    成功。赐[衔-金+(卸-ㄗ)]普耀。凤诏四封。若问其德。白月清
    风。又大定中。汉南管记彭祖逖留诗云。水云
    兰若住空王。况是神龙稳一场。毕竟名蓝谁
    得似。初传像教自南方。有跋云。昔普耀禅师
    始求大藏于南越。洎旋返次。海风忽起。扁舟
    出没于波间。师即言曰。意者神龙欲留经耶。
    遂咒愿乃诚兼奉龙归焉。于是风静波息。既
    得还国。遍赏山川。求可以安邀处。至此山忽
    见瑞云起于山上。乃与高弟弘庆经营莲社。
    然则像教之东渐实始乎此。汉南管记彭祖
    逖题寺。有龙王堂。颇多灵异。乃当时随经而
    来止者也。至今犹存。又天成三年戊子。默和
    尚入唐。亦载大藏经来。本朝睿庙时。慧照国
    师奉诏西学。市辽本大藏三部而来。一本今
    在定惠寺(海印寺有一本许参政宅有一本)大安二年。本朝宣
    宗代。佑世僧统义天入宋。多将天台教观而
    来。此外方册所不载。高僧信士。往来所?。不
    可详记。大教东渐。洋洋乎庆矣哉。赞曰
     华月夷风尚隔烟  鹿园鹤树二千年
     流传海外真堪贺  东震西干共一天
    按此录义湘传云。永徽初。入唐谒智俨。然据
    浮石本碑。湘武德八年生。?O岁出家。永徽
    元年庚戌。与元晓同伴欲西入。至高丽有难
    而回。至龙朔元年辛酉入唐。就学于智俨。总
    章元年。俨迁化。咸亨二年。湘来还新罗。长
    安二年壬寅。示灭。年七十八。则疑与俨公斋
    于宣律师处。请天宫佛牙。在辛酉至戊辰七
    八年间也。本朝高[序-予+由]入江都壬辰年。疑天宫
    七日限满者误矣。忉利天一日夜当人间一百
    岁。且从湘公初入唐辛酉。计至高[序-予+由]壬辰。
    六百九十三岁也。至庚子年。始满七百年。而
    七日限已满矣。至出都至元七年庚午。则七
    百三十年。若如天言。而七日后还天宫。则禅
    师心鉴出都时。佩持出献者。恐非真佛牙也。
    于是年春出都前。于大内集诸宗名德。乞佛
    牙舍利。精勤虽切。而不得一枚。则七日限满
    上天者几矣。二十一年甲申。修补国清寺金
    塔。国主与庄穆王后幸妙觉寺。集众庆赞
    讫。右佛牙与洛山水精念珠如意珠。君臣与
    大众皆瞻奉顶戴。后并纳金塔内。予亦预斯
    会。而亲见所谓佛牙者。长三寸许。而无舍利
    焉无极记
      弥勒仙花  末尸郎  真慈师
    第二十四真兴王。姓金氏。名[彰-章]?缱谝蛔魃?br> ?缱凇R粤捍笸??旮?昙次弧D讲?阜ㄐ?br> 之志。一心奉佛。广兴佛寺。度人为僧尼。又
    天性风味多尚神仙。择人家娘子美艳者。捧
    为原花要。聚徒选士。教之以孝悌忠信。亦理
    国之大要也。乃取南毛娘[山*交]贞娘两花。聚徒
    三四百人。[山*交]贞者嫉妒毛娘。多置酒饮毛娘。
    至醉潜舁去北川中。举石埋杀之。其徒罔知
    去处。悲泣而散。有人知其谋者。作歌诱街巷
    小童唱于街。其徒闻之。寻得其尸于北川中。
    乃杀[山*交]贞娘。于是大王下令。废原花累年。王
    又念欲兴邦国须先风月道。更下令选良家
    男子有德行者。改为花娘。始奉薛原郎为国
    仙。此花郎国仙之始。故竖碑于溟州。自此使
    人悛恶更善。上敬下顺。五常六艺。三师六正。
    广行于代(国史。真智王大建八年庚申始奉花郎。恐史传乃误)及真智王代。
    有兴轮寺僧真慈(一作贞慈也)每就堂主弥勒像前
    发原誓言。愿我大圣化作花郎。出现于世。我
    常亲近?容。奉以□周旋。其诚恳至祷之情。
    日盆弥笃。一夕梦有僧。谓曰。汝往熊川(今公州)
    水源寺。得见弥勒仙花也。慈觉而惊喜。寻其
    寺行十日程。一步一礼。及到其寺。门外有一
    郎。侬纤不爽。盼倩而迎。引入小门。邀致宾
    轩。慈且升且揖曰。郎君素昧平昔。何见待殷
    勤如此。郎曰。我亦京师人也。见师高蹈远届。
    劳来之尔。俄而出门。不知所在。慈谓偶尔。不
    甚异之。但与寺僧叙曩昔之梦兴来之之意。
    且曰。暂寓下榻。欲待弥勒仙花何如。寺僧欺
    其情荡然。而见其?ャ D嗽弧4巳ツ狭谟星?br> 山。自古贤哲寓止。多有冥感。盍归彼居。慈从
    之至于山下。山灵变老人出迎曰。到此奚为。
    答曰。愿见弥勒仙花尔。老人曰。向于水源寺
    之门外。已见弥勒仙花。更来何求。慈闻即惊
    汗。骤还本寺。居月余。真智王闻之。征诏问其
    由。曰郎既自称京师人。圣不虚言。盍觅城中
    乎。慈奉宸旨会徒众。遍于闾阎间物色求之。
    有一小郎子。断红齐具。眉彩秀丽。灵妙寺之
    东北路傍树下婆娑而游。慈迓之惊曰。此弥
    勒仙花也。乃就而问曰。郎家何在。愿闻芳氏。
    郎答曰。我名未尸。儿孩时爷??忝弧N粗??br> 姓。于是肩舆而入见于王。王敬爱之。奉为国
    仙。其和睦子弟。礼义风教。不类于常。风流耀
    世几七年。忽亡所在。慈哀坏殆甚。然饮沐
    慈泽。昵承清化。能自悔改。精修为道。晚年亦
    不知所终。说者曰。未与弥声相近。尸与力形
    相类。乃托其近似而相谜也。大圣不独感慈
    之诚款也。抑有缘于兹土。故比比示现焉。至
    今国人称神仙曰弥勒仙花。凡有媒系于人
    者曰未尸。皆慈氏之遗风也。路傍树至今名
    见郎又俚言似如树(一作印如树)赞曰
     寻芳一步一瞻风  到处栽培一样功
     ?地春归无觅处  谁知顷刻上林红
      南白月二圣  努[月*兮]夫得  怛怛朴朴
    白月山两圣成道记云。白月山在新罗仇史
    郡之北(古之屈自郡今义安郡)峰峦奇秀。延袤数百里。真
    巨镇也。古老相传云。昔唐皇帝尝凿一池。每
    月望前。月色?昀手杏幸簧?皇?H缡ψ右?br> 映花间之影。现于池中。上命画工图其状。遣
    使搜访天下。至海东见此山有大师子?弧I?br> 之西南二步许有三山。其名花山(其山一体三首。故云三山)
    与图相近。然未知真伪。以只履悬于师子??br> 之顶。使还奏闻。履影亦现池。帝乃异之。赐名
    曰白月山(望前白月影现。故以名之)然后池中无影。山之
    东南三千步许有仙川村。村有二人。其一曰
    努[月*兮]夫得(一作等)父名月藏。母味胜。其一曰怛
    怛朴朴。父名修梵。母名梵摩(乡传云雉山村。误矣。二士之名方言。
    二家各以二士心行腾腾苦节二义名之尔)皆风骨不凡。有域外遐想。
    而相与友善。年皆弱冠。往依村之东北岭外
    法积房。剃发为僧。未几闻西南雉山村法宗
    谷僧道村有古寺可以栖真。同往大佛田小
    佛田二洞各居焉。夫得寓怀真庵。一云壤
    寺(今怀真洞有古寺基。是也)朴朴居琉璃光寺(今梨山上有寺基。是也)皆挈
    妻子而居。经营产业。交相来往。栖神安养。方
    外之志。未常暂废。观身世无常。因相谓曰。腴
    田美岁良利也。不如衣食之应念而至。自然
    得饱??也。妇女屋宅情好也。不如莲池花藏
    千圣共游。鹦鹉孔雀以相娱也。况学佛当成
    佛。修真必得真。今我等既落彩为僧。当脱略
    缠结。成无上道。岂宜汨没风尘。与俗辈无异
    也。遂唾谢人间世。将隐于深谷。夜梦白毫光
    自西而至。光中垂金色臂。摩二人顶。及觉说
    梦。与之符同。皆感叹久之。遂入白月山无
    等谷(今南薮洞也)朴朴师占北岭师子?弧W靼逦莅?br> 尺房而居。故云板房。夫得师占东岭磊石下
    有水处。亦成方丈而居焉。故云磊房(乡传云。夫得处山
    北□□洞。今复名。朴朴居山南法精洞磊房。与此相反。以今验之。乡传误矣)各庵而居。夫
    得勤求弥勒。朴朴礼念弥陀。未盈三载。景龙
    三年己酉四月八日。圣德王即位八年也。日
    将夕。有一娘子年几二十。姿仪殊妙。气袭兰
    麝。俄然到北庵(乡传云南庵)请寄宿焉。因投词曰。
    行途日落千山暮。路隔城遥绝四邻。今日欲
    投庵下宿。慈悲和尚莫生嗔。朴朴曰。兰若护
    净为务。非尔所取近行矣。无滞此处。闭门而
    入(记云。我百念灰 今。无以血襄见试)娘归南庵(传曰北庵)又请如前。夫
    得曰。汝从何处犯夜而来。娘答曰。湛然与大
    虚同体。何有往来。但闻贤士志愿深重。德行
    高坚。将欲助成菩提□。因投一偈曰。日暮
    千山路。行行绝四邻。竹松阴转邃。溪洞响犹
    新。乞宿非迷路。尊师欲指津。愿惟从我请。且
    莫问何人。师闻之惊骇谓曰。此地非妇女相
    污。然随顺众生。亦菩萨行之一也。况穷谷夜
    暗。其可忽视欤。乃迎揖庵中而置之。至夜清
    心砺操。微灯半壁。谓念厌厌。及夜将艾。娘呼
    曰。予不幸适有产忧。乞和尚排备苫草。夫得
    悲矜莫逆。烛火殷勤。娘既产。又请浴。弩[月*兮]惭
    惧交心。然哀悯之情有加无已。又备盆槽。坐
    娘于中。薪汤以浴之。既而槽中之水香气郁
    烈。变成金液。弩[月*兮]大骇。娘曰。吾师亦宜浴
    此。[月*兮]勉强从之。忽觉精神爽凉。肌肤金色。视
    其傍忽生一莲台。娘劝之坐。因谓曰。我是观
    音菩萨。来助大师。成大菩提矣。言讫不现。朴
    朴谓[月*兮]今夜必染戒。将归听之。既至。见[月*兮]坐
    莲台。作弥勒尊像放光明。身彩檀金。不觉扣
    头而礼曰。何得至于此乎。[月*兮]具叙其由。朴朴
    叹曰。我乃障重。幸逢大圣而反不遇。大德至
    仁。先吾着鞭。愿无忘昔日之契。事须同摄。[月*兮]
    曰。槽有余液。但可浴之。朴朴又浴。亦如前成
    无量寿。二尊相对俨然。山下村民闻之。竞来
    瞻仰。叹曰。希有希有。二圣为说法要。全身蹑
    云而逝。天宝十四年乙未。新罗景德王即位
    (古记云。天鉴二十四年乙未法兴即位。何先后倒错之甚如此)闻斯事。以丁酉岁遣
    使创大伽蓝。号白月山南寺。广德二年(古记云大历元
    年。亦误)甲辰七月十五日。寺成。更塑弥勒尊像。
    安于金堂。额曰。现身成道弥勒之殿。又塑弥
    陀像安于讲堂。余液不足。涂浴未周。故弥陀
    像亦有斑驳之痕。额曰。现身成道无量寿殿。
    议曰。娘可谓应以妇女身摄化者也。华严经
    摩耶夫人善知识。寄十一地生佛如幻解脱
    门。今娘之桷产微意在此。观其投词。哀婉可
    爱。宛转有天仙之趣。呜呼。使娘婆不解随顺
    众生语言陀罗尼。其能若是乎。其末联宜云。
    清风一榻莫予嗔。然不尔云者。盖不欲同乎
    流俗语尔。赞曰
     滴翠?磺鞍?纳? 『稳巳漳嚎墼旗?br>  南庵且近宜寻去  莫踏苍苔污我庭
    右北庵
     谷暗何归已暝烟  南窗有蕈且流连
     夜阑百八深深转  只恐成喧恼客眠
    右南庵
     十里松阴一径迷  访僧来试夜招提
     三槽浴罢天将晓  生下双儿掷向西
    右圣娘
      芬皇寺千手大悲  盲儿得眼
    景德王代。汉岐里女希明之儿。生五稔而忽
    盲。一日其母抱儿诣芬皇寺。左殿北壁画千
    手大悲。前令儿作歌祷之。遂得明。其词曰
      膝[月*兮]古召[方*?? 二尸掌音毛乎支内良
       千手观音叱前良中 祈以支白屋尸置
      内乎多 千隐手 叱千隐目[月*兮] 一等
      下叱放一等[月*兮]除恶支 二于万隐吾罗
      一等沙隐赐以古只内乎叱等邪阿邪也
       吾良遗知支赐尸等焉 放冬矣用屋
      尸慈悲也根古
    赞曰
     竹马葱笙戏陌尘  一朝双碧失瞳人
     不因大士回慈眼  虚度杨花几社春
      洛山二大圣  观音  正趣  调信
    昔义湘法师始自唐来还。闻大悲真身住此
    海边崛内。故因名洛山。盖西域宝陀洛伽山。
    此云小白华。乃白衣大士真身住处。故借此
    名之。斋戒七日。浮座具晨水上。龙天八部侍
    从引入崛内参礼。空中出水精念珠一贯给
    之。湘领受而退。东海龙亦献如意宝珠一颗。
    师捧出。更斋七日。乃见真容。谓曰。于座上山
    顶双竹涌生。当其地作殿宜矣。师闻之出崛。
    果有竹从地涌出。乃作金堂塑像而安之。圆
    容丽质。俨若天生。其竹还没。方知正是真身
    住也。因名其寺曰洛山。师以所受二珠镇安
    于圣殿而去。后有元晓法师。继踵而来。欲求
    瞻礼初至于南郊水田中。有一白衣女人刈
    稻。师戏请其禾。女以稻荒戏答之。又行至桥
    下。一女洗月水帛。师乞水。女酌其秽水献
    之。师覆弃之。更酌川水而饮之。时野中松上
    有一青鸟。呼曰休醍□和尚。忽隐不现。其
    松下有一只脱鞋。师既到寺。观音座下又有
    前所见脱鞋一只。方知前所遇圣女乃真身
    也。故时人谓之观音松。师欲入圣崛更睹真
    容。风浪大作。不得入而去。后有崛山祖师梵
    日。太和年中入唐。到明州开国寺。有一沙
    弥截左耳在众僧之末。与师言曰。吾亦乡人
    也。家在溟州界翼岭县德耆坊。师他日若还
    本国。须成吾舍。既而遍游丛席。得法于盐
    官(事具在本传)以会昌七年丁卯还国。先创崛山
    寺而传教。大中十二年戊寅二月十五日。夜
    梦昔所见沙弥到窗下。曰。昔在明州开国寺。
    与师有约。既蒙见诺。何其晚也。祖师惊觉。押
    数十人到翼岭境。寻访其居。有一女居洛山
    下村。问其名。曰德耆。女有一子年才八岁。常
    出游于村南石桥边。告其母曰。吾所与游者
    有金色童子。母以告于师。师惊喜。与其子寻
    所游桥下。水中有一石佛。舁出之。截左耳类
    前所见沙弥。即正趣菩萨之像也。乃作简子
    卜其营构之地。洛山上方吉。乃作殿三间安
    其像(古本载梵日事在前。相晓二师在后。然按湘晓二师尔□于高宗之代。梵日在于会去之后。相昌一
    百七十余岁。故今前却而编次之。或云梵日为相之门人。谬妄也)后百余年。野火连
    延到此山。唯二圣殿独免其灾。余皆煨烬。及
    西山大兵已来。癸丑甲寅年间。二圣真容及
    二宝珠移入襄州城。大兵来攻甚急。城将陷。
    时住持禅师阿行(古名希玄)以银合盛二珠。佩持将
    逃逸。寺奴名乞升夺取。深埋于地。誓曰。我若
    不免死于兵。则二宝珠终不现于人间。人无
    知者。我若不死。当奉二宝献于邦家矣。甲寅
    十月二十二日城陷。阿行不免。而乞升获免。
    兵退后掘出。纳于溟州道监仓使。时郎中李
    禄绥为监仓使。受而藏于监仓库中。每交代
    传受。至戊午十一月。本业老宿只林寺住持
    大禅师觉猷奏曰。洛山二珠。国家神宝。襄州
    城陷时。寺奴乞升埋于城中。兵退取纳监仓
    使。藏在溟州营库中。今溟州城殆不能守矣。
    宜输安御府。主上允可。发夜别抄十人率乞
    升。取于溟州城。入安于内府。时使介十人各
    赐银一斤米五石。昔新罗为京师时。有世逵
    寺(今兴教寺也)之庄舍。在溟州奈李郡(按地理志。溟州无奈李郡。唯有
    奈城郡。本奈生郡。今宁越。又牛首州领县有奈灵郡。本奈巳郡。今刚州。牛首州今春州今言奈李郡。未知孰是)
    本寺遗僧调信为知庄。信到庄上。悦□守
    金昕公之女。惑之深。屡就洛山大悲前。潜祈
    得幸。方数年间。其女已有配矣。又往堂前怨
    大悲之不遂已。哀泣至日暮。情思倦惫。俄成
    假寝。忽梦金氏娘容豫入门。粲然启齿而谓
    曰。儿早识上人于半面。心乎爱矣。未尝暂忘。
    迫于父母之命强从人矣。今愿为同穴之友
    故来尔信乃颠喜。同归乡里。计活四十余霜。
    有儿息五。家徒四壁。藜藿不给。遂乃落魄扶
    携。糊其口于四方。如是十年。周流草野。悬
    鹑百结。亦不掩体。适过溟州蟹县岭。大儿十
    五岁者忽?死。痛哭收瘗于道。从率余四口
    到羽曲县(今羽县也)结茅于路傍而舍。夫妇老且病。
    饥不能兴。十岁女儿巡乞。乃为里熬所噬。号
    痛卧于前。父母为之?[欷。泣下数行。妇乃□
    涩拭涕。仓卒而语曰。予之始遇君也。色美年
    芳。衣[袖-由+夸]稠鲜。一味之甘得与子分之。数尺之
    ??得与子共之。出处五十年。情锺莫逆。恩爱
    绸缪。可谓厚缘。自比年来。衰病岁益深。饥寒
    日益迫。傍舍壶浆人不容乞。千门之耻重似
    丘山。儿寒儿饥未遑计补。何暇有爱悦夫妇
    之心哉。红颜巧笑草上之露。约束芝兰柳絮
    飘风。君有我而为累。我为君而足忧。细思昔
    日之欢。适为忧患所阶。君乎予乎奚至此极。
    与其众鸟之同?。焉知只鸾之有镜。寒弃炎
    附。情所不堪。然而行止非人。离合有数。请
    从此辞。信闻之大喜。各分二儿将行。女曰。我
    向桑梓。君其南矣。方分手进途而形开。残灯
    翳吐。夜色将阑。及旦鬓发尽白。惘惘然殊无
    人世意。已厌劳生。如饫百年辛苦。贪染之心
    洒然冰释。于是惭对圣容。忏涤无已。归拨蟹
    岘所埋儿冢。乃石弥勒也。灌洗奉安于邻寺。
    还京师免庄任。倾私财创净土寺。?バ薨滓怠?br> 后莫知所终。议曰。读此传。掩卷而追绎之。何
    必信师之梦为然。今皆知其人世之为乐。欣
    欣然役役然。特未觉尔。乃作词诫之曰
     快适须臾意已闲  暗从愁里老仓颜
     不须更待黄梁熟  方悟劳生一梦间
     治身臧否先诚意  鳏梦蛾眉贼梦藏
     何似秋来清夜梦  时时合眼到清凉
      鱼山佛彰
    古记云。万鱼寺者古之慈成山也。又阿耶斯
    山(当作摩耶斯。此云鱼也)。傍有呵???N籼炻严掠诤1摺?br> 作人御国。即首露王。当此时。境内有玉池。池
    有毒龙焉。万鱼山有五罗刹女。往来交通。故
    时降电雨。历四年五谷不成。王咒禁不能。稽
    首请佛说法。然后罗刹女受五戒而无后害。
    故东海鱼龙遂化为满洞之石。各有锺磬之
    声(已上古记)又按。大定十二年庚子。即明宗十一年
    也。始创万鱼寺。栋梁宝林状奏所称山中奇
    异之迹。与北天竺诃罗国佛影事符同者有
    三。一。山之侧近地梁州界玉池。亦毒龙所蛰
    是也。二。有时自江边云气始出来到山顶。云
    中有音乐之声是也。三。影之西北有盘石。常
    贮水不绝云。是佛浣濯袈裟之地是也。已上
    皆宝林之说。今亲来瞻礼。亦乃彰彰可敬信
    者有二。洞中之石凡三分之二皆有金玉之
    声是一也。远瞻即现。近瞻不见。或见觅等
    是一也。北天之文具录于后。可函观佛三昧
    经第七卷云。佛到耶干诃罗国。古仙山??
    花林毒龙之侧。青莲花泉北罗刹穴中阿那
    斯山南。尔时彼穴有五罗刹。化作女龙。与毒
    龙通。龙复降雹。罗刹乱行。饥馑疾疫已。历四
    年。王惊惧。祷祀神只。于事无益。时有梵志。
    聪明多智。白言大王伽?陈蘧环雇踝印=裾?br> 成道号释迦。文王闻是语。心大欢喜。向佛
    作礼曰。云何今日佛日已兴。不到此国。尔时
    如来敕诸比丘。得六神通者。随从佛后。受那
    干诃罗王弗婆浮提请。尔时世尊顶放光明。
    化作一万诸天化佛。往至彼国。尔时龙王及
    罗刹女五体投地求佛受戒。佛即为说三归
    五戒。龙王闻已长跪合掌。劝请世尊常住此
    间。佛若不在。我有恶心。无由得成阿耨菩
    提。时梵天王复来礼佛。请婆伽婆为未来世
    诸众生。故莫独偏为此一小龙。百千梵王皆
    作是请。时龙王出七宝台。奉上如来。佛告龙
    王。不须此台。汝今但以罗刹石窟持以施我。
    龙欢喜(云云)。尔时如来安慰龙王。我受汝请。
    坐汝窟中。经千五百岁。佛涌身入石。犹如明
    镜。人见面像。诸龙皆现。佛在石内。映现于
    外。尔时诸龙合掌欢喜不出其地。常见佛日。
    尔时世尊结伽趺坐在石壁内。众生见时。远
    望即现。近则不现诸天供养佛影。影亦说法。
    又云。佛蹴?皇??稀<幢愠山鹩裰??8呱?br> 传云。惠远闻天竺有佛影。昔为龙所留之影。
    在北天竺月支国那竭呵城南古仙人石室
    中(云云)。又法现。西域传云。至那竭国界。那竭
    城南半由旬有石室。博山西南面佛留影。此
    中去十余步观之。如佛真形。光明炳着。转
    远转微。诸国王遣工摹写。莫能仿佛。国人
    传云。贤劫千佛皆当于此留影。影之西百步
    许有佛在时剃发剪爪之地(云云)。星函西域记
    第二卷云。昔如来在世之时。此龙为牧牛之
    士。供王乳酪。进奏失宜。既获谴啧。心怀恚
    恨。以金钱买花供养。授记宰堵婆。愿为恶龙
    破国害王。特趣石壁投身而死。遂居此窟为
    大龙王。适起恶心。如来鉴此。变神通力而来
    至此。龙见佛毒心遂止。受不杀戒。因请如来
    常居此穴。常受我供。佛言。吾将寂灭为汝留
    影。汝若毒忿。常观吾影。毒心当止。摄神独
    入石室。远望即现。近则不现。又令石上蹴为
    七宝(云云)。已上皆经文大略如此。海东人名此
    山为阿那斯。当作摩那斯。此[番*(匕/匕)]为鱼。盖取彼
    北天事而称之尔
      台山五万真身
    按山中古传。此山之署名真圣住处者。始自
    慈藏法师。初法师欲见中国五台山文殊真
    身。以善德王代贞观十年丙申(唐僧传云十二年今从三国本史)
    入唐。初至中国太和池边石文殊处。虔祈七
    日。忽梦大圣授四句偈。觉而记忆。然皆梵语。
    罔然不解。明旦忽有一僧。将绯罗金点袈裟
    一领。佛钵一具。佛头骨一片到于师边。问何
    以无聊。师答以梦所受四句偈。梵音不解为
    辞。僧译之云。呵??抛絷佟J窃涣酥?磺蟹ā?br> 达[口*((上/示)*聿)]???口*野]。云自性无所有。曩伽?滟り佟T?br> 如是解法性。达[口*((上/示)*聿)]卢舍那。云即见卢舍那。仍
    以所将袈裟等付而嘱云。此是本师释迦尊
    之道具也。汝善护持。又曰。汝本国艮方溟州
    界有五台山。一万文殊常住在彼。汝往见之。
    言已不现。遍寻灵迹。将欲东还太和池龙
    现身请斋供养七日。乃告云。昔之传偈老僧
    是真文殊也。亦有叮嘱创寺立塔之事。具载
    别传。师以贞观十七年来到此山。欲睹真身
    三日。晦阴不果而还。复住元宁寺。乃见文殊。
    云至葛蟠处。今净?凰率?亦载别传)后有头陀信
    义。乃梵日之门人也。来寻藏师憩息之地。创
    庵而居。信义既卒。庵亦久废。有水多寺长老。
    有缘重创而居。今月精寺是也。藏师之返新
    罗。净神大王太子宝川孝明二昆弟(按国史。新罗无
    净神宝川孝明三父子明文。然此记下文云。神龙元年开土立寺。则神龙乃圣德王即位四年乙巳也。王名兴光。本
    名隆基。神文之第二子也。圣德之兄孝照名理恭。一作洪。亦神文之子。神文政明字日照则净神恐政明神文之
    讹也。孝明乃孝照一作昭之讹也。记云孝明即位。而神龙年开土立寺云者。亦不细详言之尔。神龙年立寺者乃圣
    德王也)到河西府(今溟州亦有河西郡是也。一作河曲县。今蔚州非是也)世献角
    干之家留一宿。翌日过大领。各岭千徒到省
    乌坪。游览累日。忽一夕昆弟二人密约方外
    之志。不令人知。逃隐入五台山(古记云。太和元年戊申八月初
    王隐山中。恐此文大误。按孝照一作昭。以天授三年壬辰即立。时年十六。长安二年壬寅崩。寿二十六。圣德以是
    年即位。年二十二。若曰太和元年戊申。则先于孝照即位甲辰已过四十五岁。乃太宗文武王之世也。以此知此文
    为误。故不取之)侍卫不知所归。于是还国。二太子到山
    中。青莲忽开地上。兄太子结庵而止住。是日
    宝川庵向东。北行六百余步。北台南麓亦有
    青莲开处。弟太子孝明又结庵而止。各?バ?br> 业。一日同上五峰瞻礼。次东台满月山。有一
    万观音真身。现在南台麒麟山。八大菩萨为
    首一万地藏。西台长岭山无量寿如来为首
    一万大势至。北台象王山释迦如来为首五百
    大阿罗汉。中台风庐山亦名地卢山。?陈??br> 那为首一万文殊。如是五万真身一一瞻礼。
    每日寅朝。文殊大圣到真如院今上院。变现
    三十六种形。或时现佛面形。或作宝珠形。或
    作佛眼形。或作佛手形。或作宝塔形。或万佛
    头形。或作万灯形。或作金桥形。或作金鼓形。
    或作金钟形。或作神通形。或作金楼形。或作
    金轮形。或作金刚柝形。或作金瓮形。或作
    金钿形。或五色光明形。或五色圆光形。或吉
    祥草形。或青莲花形。或作金田形。或作银田
    形。或作佛足形。或作雷电形。或来涌出形。或
    地神涌出形。或作金凤形。或作金乌形。或马
    产师子形。或鸡产凤形。或作青龙形。或作白
    象形。或作鹊鸟形。或牛产师子形。或作游猪
    形。或作青蛇形。二公每汲洞中水煎茶献供。
    至夜各庵修道。净神王之弟与王争位。国人
    废之。遣将军四人到山迎之。先到孝明庵前
    呼万岁。时有五色云七日垂覆。国人寻云而
    毕至。排列卤薄。将邀两太子而归。宝川哭泣
    以辞。乃奉孝明归即位。理国有年(记云在位二十余年。盖
    崩年寿二十六之讹也。在位但十年尔。又神文之弟争位事。国史无文。未详)以神龙元年(乃唐
    中宗复位之年圣德即位四年也)乙巳三月初四日始改创真如
    院。大王亲率百寮到山。营构殿堂。并塑泥像
    文殊大圣安于堂中。以知识灵卞等五员长
    转华严经。仍结为华严社。长年供费。每岁春
    秋。各给近山州县仓租一百石净油一石。以
    为恒规。自院西行六千步至牟尼[山*占]。古伊岘
    外柴地十五结。栗枝六结。坐位二结。创置庄
    舍焉。宝川常汲服其灵洞之水。故晚年肉身
    飞空。到流沙江外蔚珍国掌天窟停止。诵随
    求陀罗尼。日夕为课。窟神现身白云。我为窟
    神已二千年。今日始闻随求真诠。请受菩萨
    戒。既受已。翌日窟亦无形。宝川惊异。留二十
    日乃还五台山神圣窟。又修真五十年。忉利
    天神三时听法。净居天众烹茶供献。四十圣
    腾空十尺。常时护卫。所持锡杖一日三时作
    声。?房三匝。用此为钟磬。随时修业。文殊或
    灌水宝川顶。为授成道记[?`/别]。川将圆寂之日。
    留记后来山中所行辅益邦家之事云。此山
    乃白头山之大脉。各台真身常住之地。青在
    东台。北角下北台南麓之末。宜置观音房。安
    圆像观音及青地画一万观音像。福田五员
    昼读八卷金经仁王般若千手咒。夜念观音
    礼忏。称名圆通社。赤任南台。南面置地藏房。
    安圆像地藏及赤地画八大菩萨为首一万地
    藏像。福田五员昼读地藏经金刚般若。夜□
    察礼忏。称金刚社。曰方西台。南面置弥陀房。
    安圆像无量寿及白地画无量寿如来为首一
    万大势至。福田五员昼读八卷法华。夜念弥
    陀礼忏。称水精社。黑地北台。南面置罗汉堂。
    安圆像释迦及黑地画释迦如来为首五百罗
    汉。福田五员昼读佛报恩经涅??经。夜念涅
    ??礼忏。称白莲社。黄处中台。直□院中安
    泥像文殊不动。后壁安黄地画?陈?谀俏?br> 首三十六化形。福田五员昼读华严经六百
    般若。夜念文殊礼忏。称华严社。宝川庵改创
    华藏寺。安圆像?陈?谀侨?鸺按蟛鼐?8?br> 田五员长门藏经。夜念华严神众。每年设华
    严会一百日。称名法轮社。以此华藏寺为五
    台社之本寺。坚固护持。命净行福田镇长香
    火。则国王千秋。人民安泰。文虎和平。百谷
    丰穰矣。又加排下院文殊岬寺为社之都会。
    福田七员昼夜常行华严神众礼忏。上件三
    十七员斋料衣费。以河西府道内八州之税
    充为四事之资。代代君王不忘遵行幸矣
      溟州(古河西府也)五台山宝叱徒太子传记
    新罗净神太子宝叱徒。与弟孝明太子。到河
    西府世献角干家一宿。翌日?大岭。各领一
    千人到省乌坪。累日游?。太和元年八月五
    日。兄弟同隐入五台山。徒中侍卫等推觅不
    得。并皆还国。兄太干见中台南下真如院[土*基]
    下山末青莲开。其地结草?而居。弟孝明见
    北台南山末青莲开。亦结草?而居。兄弟二
    人礼念修行。五台进敬礼拜。青在东台满月
    形山。观音真身一万常住。南台麒麟山。八大
    菩萨为首。一万地藏菩萨常住。白方西台长
    岭山。无量寿如来为首。一万大势至菩萨常
    住。黑掌北台相王山。释迦如来为首。五百大
    阿罗汉常住。黄处中台风炉山。亦名地炉山。
    ?陈?谀俏?住R煌蛭氖獬W U嫒缭旱亍N?br> 殊大圣每日寅朝化现三十六形(三十六形见台山五万真身传)。
    两太子并礼拜。每日早朝汲于洞水。煎茶供
    养。一万真身文殊。净神太子弟副君在新罗。
    争位诛灭。国人遣将军四人到五台山。孝明
    太子前呼万岁。即是有五色云。自五台至新
    罗。七日七夜浮光。国人寻光到五台。欲陪两
    太子还国。宝叱徒太子涕泣不归。陪孝明太
    子归国即位。在位二十余年。神龙元年三月
    八日。始开真如院(云云)。宝叱徒太子常服于
    洞灵水。肉身登空。到流沙江。入蔚珍大国掌
    天窟修道。还至五台神圣窟。五十年修道(云
    云)。五台山是白头山大根脉。各台真身常住
    (云云)
      台山月精寺五类圣众
    按寺中所传古记云。慈藏法师初至五台。欲
    睹真身。于山麓结茅而住。七日不见。而到妙
    梵山创净岩寺。后有信孝居士者。或云幼童
    菩萨化身。家在公州。养母纯孝。母非肉不食。
    士求肉出行山野。路见五鹤射之。有一鹤落
    一羽而去。士执其羽遮眼而见。人人皆是畜
    生。故不得肉。而因割股肉进母。后乃出家。舍
    其家为寺。今为孝家院。士自庆州界至河率。
    见人多是人形。因有居住之志。路见老妇。问
    可住处。妇云。过西岭有北向洞可居。言讫不
    现。士知观音所教。因过省乌坪。入慈藏初结
    茅处而住。俄有五比丘到云。汝之持来袈裟
    一幅今何在。士茫然。比丘云。汝所执见人之
    羽是也。士乃出呈。比丘乃置羽于袈裟阙幅
    中相合。而非羽乃布也。士与五比丘别。后方
    知是五类圣众化身也。此月精寺慈藏初结
    茅。次信孝居士来住。次梵日门人信义头陀
    来。创庵而住。后有水多寺长老有缘来住。而
    渐成大寺。寺之五类圣众九层石塔皆圣迹
    也。相地者云。国内名山。此地最胜。佛法长兴
    之处云云
      南月山(亦名甘山寺)
    寺在京城东南二十许里。金堂主弥勒尊像
    火光后记云。开元七年己未二月十五日。重
    阿[口*食]全忘诚。为亡考仁章一吉于亡妃观肖里
    夫人。敬造甘山寺一所石弥勒一躯。兼及恺
    元伊餐第恳诚小舍玄度师。姊古巴里。前妻
    古老里。后妻阿好里。兼庶族及漠一吉[口*食]一
    幢萨[口*食]聪敏。亡舍妹首[月*兮]置等。同营兹善。亡
    妣肖里夫人。古人成之东海攸反边散也(古人成之
    以下文未详其意但存古文而已下同)弥陀佛火光后记云。重阿[口*食]
    金志全。曾以尚衣奉御。又执事侍郎年六十
    七。致仕闲居。奉为国主大王。伊[口*食]恺元。亡考
    仁章一吉于。亡妃亡弟。小舍梁诚。沙门玄度。
    亡妻古路里。亡妹古巴里。又为妻阿好里等。
    舍甘山庄田建伽蓝。仍造石弥陀一躯。奉为
    亡考仁章一吉于古人。成之东海攸反边散也
    (按帝系金恺元乃太宗春秋之弟太子恺元角干也乃丈熙之所生也诚志全乃仁章一吉于之子东海攸反恐法敏葬
    东海也)
      天龙寺
    东都南山之南。有一峰屹起。俗云高位山。山
    之阳有寺。俚云高寺。或云天龙寺。讨论三
    韩集云。鸡林土内有客水二条。逆水一条。其
    逆水客水二源。不镇天灾。则致天龙覆没之
    灾。俗传云逆水者州之南马等乌村南流川
    是。又是水之源致大龙寺。中国来使乐鹏龟
    来见云。破此寺则国亡无日矣。又相传云。昔
    有檀越。有二女曰天
    女龙女二亲为二女创寺因名之。境地异常。
    助道之场。罗季残破久矣。众生寺大圣所乳
    崔殷?之子承鲁。鲁生肃。肃生侍中齐颜。颜
    乃重修起废。仍置释迦万日道场。受朝旨。兼
    有信书愿文留于寺。既卒。为护伽蓝神。颇着
    灵异。其信书略曰。檀越内史侍郎同内史门
    下平章事柱国崔齐颜状。东京高位山天龙
    寺残破有年。弟子特为圣寿天长民国安泰
    之愿。殿堂廊阁。房舍厨库。已来兴构毕。具石
    造泥塑佛圣数躯。开置释迦万日道场。既为
    国修营。官家差定主人亦可。然当[这-言+帝]换交代
    之时。道场僧众不得安心。侧观入田稠足寺
    院。如公山地藏寺入田二百结。?成?降老?br> 寺入田二十结。西京之四面山寺各田二十
    结。例皆勿论有职无职。须择戒备才高者。社
    中众望。连次住持。焚修以为恒规。弟子闻风
    而悦。我此天龙寺亦于社众之中。择选才德
    双高大德。兼为栋梁。差主人镇长焚修。具录
    文字。付在刚司。自当时主人为始。受留守官
    文通。示道场诸众。各宜知悉。重熙九年六月
    日。具[衔-金+缶]如前署。按重熙乃契丹兴宗年号。本
    朝靖宗七年庚辰岁也
      鍪藏寺弥陀殿
    京城之东北二十许里。暗谷村之北有鍪藏
    寺。第三十八元圣大王之考大阿干孝让追
    封明德大王之为叔父波珍[口*食]追崇所创也。
    幽谷迥绝。类似削成。所寄冥奥。自生虚白。
    乃息心乐道之灵境也。寺之上方有弥陀古
    殿。乃昭成(一作圣)大王之妃桂花王后为大王先
    逝。中宫乃充充焉皇皇焉。哀戚之至。泣血棘
    心。思所以幽赞明休光启玄福者。闻西方有
    大圣曰弥陀。至诚归仰。则善救来迎。是真语
    者岂欺我哉。乃舍六衣之盛服。罄九府之贮
    财。召彼名匠。教造弥陀像一躯。并造神众以
    安之。先是寺有一老僧。忽梦真人坐于石塔
    东南冈上。向西为大众说法。意谓此地必佛
    法所住也。心秘之而不向人说。?皇?f[山*(?/(坐-土+十))]。流
    涧邀迅。匠者不顾。咸谓不臧。及乎辟地。乃得
    平坦之地。可容堂宇。宛似神基。见者莫不愕
    然称善。近古来殿则坏圮。而寺独在。谚传太
    宗统三已后。藏兵鍪于谷中。因名之
      伯严寺石塔舍利
    开运三年丙午十月二十九日。康州界任道
    大监柱贴云。伯严禅寺坐草八县(今草溪)。寺僧
    侃游上座年三十九。云寺之经始则不知。但
    古传云。前代新罗时。北宅厅基舍置兹寺。中
    间久废。去丙寅年中沙木谷阳孚和尚改造住
    持。丁丑迁化。乙酉年曦阳山竞让和尚来住
    十年。又乙未年却返牺阳。时有神卓和尚。自
    南原白?晦蠢慈氲痹骸H绶ㄗ〕帧S窒逃涸?br> 年十一月。当院住持得奥微定大师释秀立。
    定院中常规十条。新竖五层石塔。真身佛舍
    利四十二粒安邀。以私财立宝。追年供养条。
    第一当寺护法敬僧严欣伯欣两明神及近岳
    等三位前。立宝供养条(该传严欣伯欣二人舍家为寺因名曰伯严仍为护法神)
    金堂药师前。木钵月朔[这-言+帝]米条等。已下不录
      灵鹫寺
    寺中古记云。新罗真骨第二十一主神文王
    代。永淳二年癸未(本文云元年误)宰相忠元公。苌山国
    (即东莱县亦名莱山国)温井沐浴。还城次到屈井驿桐旨
    野驻歇。忽见一人放鹰而逐雉。雉飞过金岳。
    杳无踪迹。闻铃寻之。到屈井县官北井边。鹰
    坐树上。雉在井中。水浑血色。雉开西翅。抱
    二雏焉。鹰亦如相。恻隐而不敢攫也。公见之
    恻然有感。卜问此地云可立寺。归京启于王。
    移其县于他所。创寺于其地。名灵鹫寺焉
      有德寺
    新罗大夫角于崔有德。舍私第为寺。以有德
    名之。远孙三韩功臣崔彦?帧9野舱嬗啊H杂?br> 碑云
      五台山文殊寺石塔记
    庭畔石塔。盖新罗人所立也。制作虽淳朴不
    巧。然甚有灵响。不可胜记。就中一事。闻之
    诸古老云昔。连谷县人具舡沿海而渔。忽见
    一塔随逐舟揖。凡水族见其影者。皆逆散四
    走。以故渔人一无所得。不堪愤恚。寻影而至。
    盖此塔也。于是共挥斤斫之而去。今此塔四
    隅皆缺者以此也。予惊叹无已。然怪其置塔
    稍东而不中。于是仰见一悬板云。比丘处玄
    曾住此院。辄移置庭心。则二十余年间寂无
    灵应。及日者求基抵此。乃叹曰。是中庭地。非
    安塔之所。胡不移东乎。于是众僧乃悟。复移
    旧处。今所立者是也。余非好怪者。然见其佛
    之威神。其急于现迹利物如此。为佛子者讵
    可默而无言耶 时正丰元年丙子十月日白
    云子记

    三国遗事卷第三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