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藏经阁!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藏 > 史传部一 >
  •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十四

     唐
    (一 癸卯) 代宗豫改年广德(肃宗长子。玄皇诸孙百余人代居长为嫡孙即位。后用元
     载为相。而黜李泌。及诛元载复用杨绾。年五十三崩紫宸内殿。葬元陵。在位十七年)
    (乙巳) 改年永泰○九月铸金铜佛像于光顺
     门。率百僚拜祀之。十月吐蕃寇逼京师。内
     出仁王经。辇送西明诸寺。置百尺高座讲
     之。寇平○帝梦六祖惠能大师请衣钵归
     于曹溪。翌日遣中使送还。是时寇难屡逼。
     帝??以为忧。宰相王缙曰。国家庆祚灵长
     福报所凭。虽多难无足道者。禄山思明毒
     流方煽而皆有子祸。仆固怀恩临敌而踣。
     群戎来寇未及战辄去。非人事也。帝由是
     笃意佛道修祠祀。诏天下官司无?辱僧
     尼。禁中讲诵仁王护国经。诏命不空三藏
    (二) 重译旧本。帝亲为之序。官不空特进鸿
     胪卿。是年诏法师良贲。于大明宫之桃园。
     造新仁王经疏成。贲以表进呈。略曰。洗心
     涤虑扣寂求音。发明启自天宫。加被仰凭
     佛力。咸约经论演畅真宗。亦犹集群玉于
     荆山。约百川于溟海。火生于木。并两曜
     而俱明。识转于如。体一相而等照。成道者
     法也。载法者经也。广度群有同于大通。足
     菩提心如陛下意。帝览之称善。改大历元
     年
    (三 丙午) 道义禅师。是年建金阁寺。敕十节使助
     之以二税。七月。始作盂兰盆会于禁中。
     设高祖太宗已下七圣位。备銮舆建巨?酢?br>  各以帝号标其上。自太庙迎入内道场。铙
     吹鼓舞旌幢烛天。是日立仗百僚于光顺
     门迎拜导从。自是岁以为常癸未太庙二
     宫生灵芝。帝赋诗美之。百僚皆属和
    (四 丁未) ○大教东被七百年矣
     七月。宰相杜鸿渐。出抚巴蜀。至益州遣
     使诣白崖山请禅师无住入城问法曰。弟
     子闻今和上说无忆无念莫妄三句法门。
     未审此三句是一是三。无住曰。无忆名戒。
     无念名定。无妄名慧。然一心不生则具戒
     定惠。非一非三也。曰后句妄字莫非从心
     否。无住曰。从女者是。曰有据否。无住曰。
     法句经云。若起精进心是妄非精进。若能
     心不妄精进无有涯。又问。师还以三句接
     人否。对曰。初心学人还令息念澄停识浪
     清水影现。悟无念体寂灭现前。无念亦不
     立也。时庭树鸦鸣。公曰。师还闻否。曰闻。
     鸦去矣。又问。师今闻否。曰闻。公曰。鸦去
     无声。云何言闻。无住顾四众曰。正法难
     闻。各宜谛听。闻与不闻非关闻性。本来
     不生今亦不灭。有声之时。是声尘自生。无
     声之时。是声尘自灭。而此闻性不随声生
     不随声灭。悟此闻性则免声尘流转。乃至
     色香味触亦复如之。当知闻无生灭闻无
     去来。公与僚属喜跃称善。又问。弟子顷
     着起信论疏二卷。得名解佛法否。曰夫造
     疏皆用心思量分别。但可着成传益初学。
     据论云。知一切法从本以来离言说相离
     文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唯
     是一心故名真如。今相公着言说相著名
     字相着心缘相。既着种种相。何由体解佛
     法。公稽首曰。师今从理确论。合心地法门
     实不思议。然何由得不生不灭契解脱去
     答曰。见境心不起名不生。不生即不灭。既
     无生灭即不被前尘所缚。当处解脱。公曰。
     何谓识心见性。答曰。一切学道人随念流
     浪。盖为不识真心不见本性。真心者。念生
     亦不顺生。念灭亦不依寂。不来不去不定
     不乱。不取不舍不沈不浮。无为无相活鲅
     鲅平常自在。此心体毕竟不可得。无可知
     觉。触目皆如。无非见性也。鸿渐由是栖心
     禅悦。尝有诗云。长愿追禅理安能揖化源。
     晚以疾辞宰相。释位三日而薨。临终沐浴
     俨朝服加僧伽黎剃须发而逝。遗命依沙
     门法葬
      论曰。无住说法简当明妙。雅合首楞严所
      谓闻无生灭之旨。宜乎闻者悟悦而信解
      也。鸿渐灵武策立功臣。家世奉佛。其临
      终剔发须服僧衣。遂与宋朝王文王公旦
      肖焉。虽文正公巨德元勋完名高节卓冠
      名臣之表非鸿渐所能仿佛。然暮年付嘱
      诸子及其友杨文公大年。丁宁曲折。文公
      谈苑着之甚详。兹可想见知佛之深而见
      道之明也。呜呼吾宗直指当人见闻觉知。
      一段大事本尔现成。柰何人自弃昧往往
      终身役役为他间事长无明者。天下碌碌
      皆是。若二公能自回头存心后世打彻大
      事。夫岂易得也哉
    (五 戊申) 清凉国师澄观。字大休。会稽人。姓夏侯
     氏。生于开元戊寅。身长九尺四寸。垂手过
     膝。口四十齿。目光夜发。昼乃不?。天宝
     七年出家。至肃宗二年丁酉受具。是年奉
     诏入内敕译华严。初至德中即以十事自
     励曰。体不捐沙门之表。心不违如来之制。
     坐不背法界之经。性不染情碍之境。足不
     履尼寺之尘。胁不触居土之榻。目不视非
     仪之彩。舌不味过午之肴。手不释圆明之
     珠。宿不离衣钵之侧。从牛头忠径山钦。问
     西来宗旨。授华严圆教于京都诜禅师。至
     是大历三年代宗诏入内。与大辩正三藏
     译经。为润文大德。既而辞入五台大华严
     寺覃思华严。以五地圣人栖身佛境心体
     真如。犹于后得智起世俗心学世间解。繇
     是博览六艺图史九流异学华夏训诂竺经
     梵字及四围五明圣教世典等书。靡不该
     洽。至建中四年下笔着疏。先求瑞应。一夕
     梦金容当阳山峙。光相??。因以手捧咽
     面门。既觉而喜以谓获光明遍照之征。自
     是落笔无停思。乃以信解行证。分华严为
     四科。理无不包。观每慨旧疏未尽经旨。唯
     贤首国师颇涉渊源。遂宗承之制疏。凡历
     四年而文成。又梦身为龙。矫首南台尾
     蟠北台。宛转凌虚鳞鬣耀日。须臾变百千
     数蜿蜓青冥。分散四方而去。识者以为流
     通之像也。初为众讲之。感景云凝停讲堂
     庭前之空中。又为僧?钡茸潘媸柩菀逅?br>  十卷随文手镜一百卷云
    (六) 是年帝召国师惠忠入内。引太白山人见
     之。帝曰。此人颇有见解。请师验之。忠曰。汝
     蕴何能。山人曰。忝识山识地识字善算。曰
     山人所居之山。是雄山是雌山。山人茫然
     不能对。忠曰。识地否。曰识。忠指殿上地问
     曰。此是何地。答曰。容弟子算方知。忠
     曰。识字否。曰识。忠于地上画一画曰。此甚
     字。山人曰。是一字。忠曰。土上一画是王
     字。何谓一字耶。又问。能算否。曰能。忠曰。
     三七是多少。山人曰。国师琉弟子。三七岂
     非二十一。忠曰。却是山人算贫道。三七
     是十。何谓二十一。复问。更有何能。答曰。
     弟子纵有亦不敢向国师开口。忠曰。纵汝
     有能。亦俱未是。师却谓帝曰。问山不识山。
     问地不识地。问字不识字。问算不解算。陛
     下何处得此懵汉来。帝谓山人曰。朕有
     国位不足为宝。师乃国宝也。山人曰。陛下
     真识宝者矣
    (七) 是岁诏径山道钦禅师至阙下。帝亲加瞻
     礼。一日师在内庭。见帝起立。帝曰。师何以
     起。钦曰。檀越何得向四威仪中见贫道。帝
     悦谓忠国师曰。朕欲赐钦师一名。忠欣然
     奉诏。遂赐号国一禅师。后辞归本山。马祖
     大师令门人智藏问十二时中以何为境。
     师曰。待汝回去时有信。藏曰。只今便回。
     师曰。传语却须问取曹溪。又僧问。如何是
     祖师西来意。师曰。汝问不当。曰如何得
     当。师曰。待吾灭后却向汝说。至贞元八年
     示寂。赐?大觉禅师
    (八 己酉) 牛头惠忠禅师示寂。师得法于威师。为
     牛头宗第六祖。平生一衲不易器用唯一
     铛。尝有供僧谷二廪。盗者窥伺虎为守。县
     令张逊者入山顶谒。问师有何徒弟。曰有
     三五人。逊曰。可得见否。师敲床三下有三
     虎哮吼而出。逊惊怖而退。及移居庄严寺
     将建法堂。有古树群鹊巢其上。师谓巢曰。
     此地建堂女可速去。言讫群鹊迁巢他树。
     及筑基有二神人定其四角。潜资夜役不
     日而成。由是学徒云集。师有安心偈曰。人
     法双净。善恶两妄。直心真实。菩提道场。
     至是将终。石室前挂铛树挂衣藤无故枯
     死。师集众布萨讫净发浴身。是夕有瑞
     云覆其院。空中复有天乐之声。诘旦怡然
     坐化。俄顷风雨暴作震折林木。有白虹贯
     于岩[坚-臣+(虍-七+(一/谷))]云
    (九 庚戌) 西域大耳三藏至京师。自云得他心慧眼。帝令入光宅寺。请
     国师惠忠试验。忠问。汝得他心通耶。对曰。
     不敢。忠曰。汝道老僧即今在什么处。三
     藏云。和上是一国之师。何得往天津桥看
     弄猢孙。又问。老僧即今在什么处。三藏曰。
     和上是一国之师。何得去西川看竞渡。忠
     第三问语亦如前三藏良久罔知去处。忠
     叱曰。这野狐精。他心通在什么处。三藏
     无对
      论曰。四祖下融大师横说竖说。犹未知向
      上关[木*戾]子。此黄?运公语也。以黄?大机
      大用逸格手段。作如是说则其然矣异时
      学人相似语言以为禅道者。凡贬剥诸方
      往往犹不止于此。呜呼世谓学不躐等。矧
      吾宗单传心印用以了生死者。其可以躐
      等乎。观牛头诸祖道盛一时。于死生之际
      感验昭著。有生而百鸟[衔-金+缶]花虎狼给侍者。
      有灭而鸟兽哀鸣逾月乃止者。有异香经
      旬而歇者。有山林变白溪涧绝流者。有空
      中神?醮游鞫?催v山数匝者。有所居旧
      院林木变白七日而复者。及是忠禅师所
      感。皆不思议事。出于造化之表。自非神德
      妙行蔽天地而不耻关百圣而不惭者曷以
      臻此邪。如大耳三藏。分证小果得五神通。
      及见国师初二度国师以有所缘心则灼见
      其处。及第三度国师入甚深秘密大寂定
      门。大耳于是茫然不知。然则证果有阶级。
      大道有浅深。端不诬矣。或谓巫咸相壶子
      ?L拟国师者。自性圆通与夫区区术数。乌
      可同年而语哉
    (十) 是年大广智三藏不空示疾。诫门人曰。普
     贤行愿出无边法门。汝等勤而行之。宜观
     菩提心本尊大印直诠阿字。了法无生证
     大觉身。又命弟子赵迁执笔。授所撰涅??
     轨范以贻后世。使准此送终。以表辞帝。诏
     遣内使赐。汤药劳问。就加开府仪同三司
     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辞让数四不允。不空
     叹曰。吾以法济世。不意垂死滥污封爵。乃
     以先师金刚智所付法物。因中使李宪诚
     进之。遂沐浴更衣。吉祥安卧而寂。?维顶
     骨不坏。中含舍利光彩夺目。御史严郢撰
     纪德碑。太常徐浩书之于石。其辞曰
     和上讳不空。西域人也。氏族不闻于中夏。
     故不书。玄宗烛知至道。特见高仰。迄肃
     宗代宗三朝。皆为灌顶国师。以玄言德
     祥开佑至尊。代宗初以特进大鸿胪褒表
     之。及示疾不起。又就卧内加开府仪同三
     司肃国公。皆牢让不允。特赐法号曰大广
     智三藏。大历五年夏六月癸未。灭度于京
     师大兴善寺。代宗为之废朝三日。赠司空
     追?大辩正广智三藏。和上荼?橙铡Z??br>  中谒者?祝文祖祭。申如在之敬。睿词深
     切加荐令芳。礼冠群伦举无与比。明年九
     月。诏以舍利起塔于旧居寺院。和上性聪
     朗博观前佛法藏要旨。缁门独立邈荡荡
     其无双。稽夫真言字仪之宪度。灌顶升坛
     之轨迹。即时成佛之速。应声储祉之妙。天
     丽且弥地普而深。固非未学所能详也。敢
     不概见序其大归。昔金刚萨?是子?陈?br>  遮那佛前受瑜伽最上乘义。后数百年传
     于龙猛菩萨。龙猛又数百年传于龙智阿
     ?黎。龙智传金刚智阿?黎。金刚智东来
     传于和上。和上又西游天竺师子等国。诣
     龙智阿?黎。扬?n十八会法。法化相承
     自?陈?谀侨缋粗劣诤蜕稀7擦??印C?br>  斋戒留中导迎善气。登礼皆答福应较然。
     温树不言莫可纪已。西域隘巷狂象奔突。
     以慈眼视之。不旋踵而象伏不起。南海半
     渡天吴鼓骇。以定力对之。未移晷而海静
     无浪。其生也。母氏有毫光照烛之瑞。其没
     也。精舍有池水竭涸之异。凡僧夏五十享
     年七十。自成童至于晚暮。常饰供具坐道
     场浴兰焚香入佛知见。五十余年晨夜寒
     暑未尝有倾欹懈倦之色。过人绝远乃如
     是者后学升堂诵说。有师法者非一。而沙
     门惠朗受补处之记。得传灯之旨。继明佛
     日绍六为七。至矣哉。于戏。法子永怀梁木
     将绝本行。托予勒崇。昔承微言今见几杖。
     光仪眇汉坛宇清怆。綦书昭铭小子何让。
     铭曰。呜呼大士。起我三宗。道为帝师。秩
     为仪同。昔在广成轩后顺风。岁逾三千。复
     有肃公。瑜伽上乘。真语密契。六叶授受。传
     灯相继。述者牒之。烂然有第。陆伏狂象。水
     息天吴。慈心制暴。慧力降愚。寂然感通。其
     可测乎。两楹梦奠。双树变色。司空宠终。辨
     正旌德。天使祖祭。宸衷凄恻。诏起宝塔。旧
     庭之隅。下藏舍利。上饰浮图。迹殊生灭。法
     离有无。刊石为碣。传之大都
    (十一 辛亥) 越州律师昙一卒。补[门@非]梁肃制其碑曰。
     释氏先律师。讳昙一字觉胤。报年八十。僧
     夏六十一。以大历六年十二月七日。灭度
     于越州开元寺。迁座起塔于秦望山之阳。
     制炕嵩嵴咭郧О偈?4笫δ涎粽攀稀T?br>  祖隋太常恒。始家会稽之山阴。大师诞锺
     粹气聪悟夙发。幼学五经因探禹穴。至云
     门寺遂依沙门谅公出家。景龙中剃度。寻
     受具戒。天纵辩慧益以轨仪。翕然已为人
     望矣。开元初西游长安。观音亮律师见而
     奇之。授以?衬嶂?АS忠莱缡ニ绿匙臃?br>  师。学俱舍唯识。从印度大沙门无畏。受菩
     萨戒。探道睹奥出类拔萃。期月之间名动
     京师。大师崖岸峻峙机神坦迈。体识详雅
     应用虚明。得三藏之隐赜。究诸宗之源底。
     加以素解玄儒旁总历纬。长老闻风而悦
     服。公卿下榻以宾礼。由是与少保兖国
     公陆公象先贺宾客知章李北海邕徐中书
     安贞褚谏议庭诲。为儒释之游莫逆之友。
     其导世皆先之以文行。弘之以戒定。入兰
     室而馨香自发。临水镜而毫发必鉴。不知
     其所由然矣。开元二十六年。复归会稽。谓
     人曰。三世佛法戒为根本。本之不修道远
     乎哉。故设教以尸罗为主。取邺郡律疏。合
     终南事钞。括其同异详发正义。学徒赖焉。
     大凡北际河朔南越荆闽。四分之宗自我
     而盛。烈炬之破昏黑。群流之赴涧泽。适来
     之时行化也如彼。有为而生乘化而息。草
     木潜润慈云无心。适去之时处顺也如此。
     人世迁转道存运往。瞻望不见寂寥空山。
     哀哉。铭曰。越水漫漫。崇山回合。大师化
     灭。式建灵塔。缅慕上士。诞修净法。有威有
     仪。不洼不杂。德溥化洽。云从海纳。勒铭
     垂后。千万亿劫
    (十二) 是岁淮南节度使杨州牧御史大夫张延
     赏状舒州三祖行实。请?于朝。夏四月。天
     子赐?曰镜智禅师。刺史独孤及制赐?
     碑曰。按前志。禅师号僧粲。不知何许人。
     出见于周隋间。传教于惠可大师。抠衣邺
     中。得道于司空山。谓身相非真。故示有
     疮疾。谓法无我。故居不择地。以众生病为
     病。故所至必说法。度人以一相。不在内外
     中间。故必言不以文字。其教大略以寂照
     妙用。摄群品流注生灭。观四维上下。不见
     法不见身不见心。乃至心离名字身等空
     界。法同梦幻无得无证。然后谓之解脱。禅
     师率是道也。上膺付属下拯昏疑。大云垂
     ?J国土皆化。谓南方教所未至。我是以有
     罗浮之行。其来不来也。其去无去也。既而
     以袈裟与法。俱付悟者。道存影谢遗骨此
     山。今二百岁矣。皇帝即位后五年。岁次庚
     戌。某剖符是州登禅师遗居。周览尘迹明
     征故事。其荼?称鹚??啤J堤毂?靶缰小?br>  别驾前河南尹赵郡李公常经始之。碑版
     之文隋内史侍郎河东薛公道衡唐相国河
     南房公?继论撰之。而尊道之典易名之
     礼。则朝廷方以多故而未遑也。长老比丘
     释湛然。诵经于灵塔之下。与涧松俱老。痛
     先师名氏未经邦国焉。与禅众寺大律师
     澄俊。同寅协恭亟以为请。会是岁嵩山大
     比丘释惠融至自广陵。胜业寺大比丘释
     开悟至自庐江。俱慕我禅师后七叶之遗
     训。日相与叹塔之不命号之不崇。惧象法
     之根本坠于地也。愿申无边众生之弘。誓
     以纾罔极杨。州牧御史大夫张公延赏以
     状闻。于是六年夏四月。上霈然降兴废继
     绝之诏。册?禅师曰镜智。塔曰觉寂。以大
     德僧七人扫洒供养。天书锡命??焕崖谷。
     众庶踊跃谓大乘中兴。是以大比丘众议
     立石于塔东南隅。纪心法兴废之所以然。
     某以谓初中国之有佛教。自汉孝明始也。
     历魏晋宋齐及梁武。言第一义谛者不过
     布施持戒。天下惑于报应而人未知禅。世
     与道交相丧。至菩提达磨大师。始示人以
     诸佛心要。人疑而未思。惠可大师传而持
     之。人思而未修。迨禅师三叶其风??广。真
     如法味日渐月渍。万木之根茎枝叶悉沐
     我雨。然后空王之密藏。二祖之微言。始行
     于世间浃于人心。当时闻道于禅师者。其
     浅者知有为无非妄想。深者见佛性于言
     下。如灯照物。朝为凡夫夕为圣贤。双峰大
     师道信其人道。其后信公以传弘忍。忍传
     惠能神秀。秀公传普寂。寂公之门徒万人。
     升堂者六十有三。得自在惠者一。曰弘正。
     正公之廊庑。龙象又倍焉。或化嵩洛。或之
     荆吴。自是心教之被于世也。与六籍侔盛。
     于戏微禅师吾其二乘矣。后代何迷焉。庸
     讵知禅师之下生不为诸佛故现比丘身以
     救浊劫乎。亦犹尧舜既往周公制礼。仲尼
     述之游夏弘之。使高堂后苍徐孟戴庆之
     徒可得而祖焉。夫以圣贤所振为木铎。其
     揆一也。诸公以为司马子长立夫子世家。
     谢临川撰惠远法师碑铭。今将令千载之
     后知先师之全身禅门之权舆王命之追崇
     在此山也。则扬其风纪其时宜在法流。某
     尝味禅师之道也久。故不让。其铭曰。人之
     静性。与生偕植。智诱于外。染为妄识。如
     浪斯鼓。与风动息。淫骇贪怒。为刃为贼。生
     死有涯。缘起无极。如来悯之。为辟度门。即
     妄了真。以证觉源。启迪心印。贻我后昆。间
     生禅师。俾以教尊。二十八世。迭付微言。如
     如禅师。应期弘宣。世溷法灭。独与道全。童
     蒙来求。我以意传。摄相归性。法身乃圆。性
     身本空我为说焉。如如禅师。道既弃世。将
     二十纪。朝经乃届。皇明昭贲。亿兆摸拜。凡
     今后学。入佛境界。于取非取。谁缚谁解。万
     有千岁。此法无坏
    (十三 壬子) 鲁郡公颜真卿。撰抚州宝应寺律藏院
     戒坛记曰。如来以身口意业难调伏也。净
     尸罗以息其内。行住坐卧四威仪摄善心
     也。明布萨以昭其外。故曰。波罗提木叉是
     汝之师。则?x陈如之善来。迦叶波之尚法。
     诸声闻三归约众。十四年以八敬度尼羯
     磨相承。其致一也。汉灵帝建宁元年。有北
     天竺五叶门支法领等。始于长安译出四
     分戒本兼羯磨。与大僧受戒。至曹魏有天
     竺十尼自远而来为尼受具。后秦姚兴弘
     始十一年。有梵僧佛陀耶舍。释出四分律
     本。而关中先行僧只。江南盛行十诵。至元
     魏法聪律师。始阐四分之宗。聪传道覆。覆
     传惠光。光传云晖愿。愿传隐乐洪云。云传
     遵。遵传知首。首传道宣。宣传法励满意。意
     传法成。成传大亮道省。亮传云一道岸超
     惠澄。澄传惠钦。皆口相授受臻于壶奥。
     钦俗姓徐。洪州建昌人也。盖汉孺子之后。
     年二十二寻师于临川楮山。后五岁削发
     隶于高安龙岗寺。遂受戒有唐义净。则译
     经上足曰洪州之灵杰。其秉宣羯磨者曰
     两京涤法锐钦。智度冲深神用高爽。行
     无权实身绝开遮。阐律藏而日月光明。骋
     辩才而龙象蹴踏。江岭之外凛然风生。开
     元末北游京师。充福先大德。常诵涅??经
     而讲之。兼明俱舍论维摩金刚经。又登讲
     座。其下日有二三千人。由是名动辇毂。属
     禄山作乱杖锡南归。居于西山洪井双岭
     之间。慕高僧观显之遗踪。于寺比?k置兰
     若。山泉之美颇极幽绝。钦虽坚持律仪而
     志在弘济。好读周易左传下笔成章。着律
     仪辅演十卷。尝撰本州龙兴寺戒坛碑。颇
     见称于作者。三年真卿添刺抚州。东南四
     里有宋侍中临川内史谢灵运翻涅??经古
     台。基局俨然轩陛摧圮。高行头陀僧智清
     者。首事修葺安居住持。明年秋七月。真卿
     绩秩将满。有观察使尚书御史大夫赵国
     魏公。愿以我皇帝降诞之辰奏为宝应寺。
     仍请山林高行僧三七人。冬十月二十三
     日。圣恩允许。于是鼎新轮奂。其兴也勃
     焉。乃请止观大师法源法泉襄阳乘觉清
     凉善弘罗浮圆觉佛迹本喻余杭惠达洎常
     州海通海岸等。同住熏修以资景福。佥以
     为学徒虽增?衬嵛戳ⅰC髂耆?履饲肭?br>  登坛而董木铎焉。仍俾龙岗道[干-乞+余]天台法
     裔招提智融白马法胤衡岳智觉同德义盈
     香城藏选龙兴藏智开元明彻等同秉法
     事。于是远近骏奔。道场侧塞。圣像放光。而
     龙王不雨者四旬。僧尼等三百五十七人。
     而文士正议大夫前卫尉少卿张延皋脱俗
     归真。其法名曰坏网。为称首焉。又钦此年
     已来为受具者凡一万余人。江岭湖海之
     间幅员千里。像法于变。皆钦化道之力
     焉。临川在岭隅。未尝弘律。于是二众三百
     余人。请法裔敷演而依止之。后有上都资
     圣寺高德。曰还本律主。伟兹能辩深嗟叹
     而赞美之。谓于寺东南置普通无碍禅院。
     内立镇国观音道场。请善弘居之。以开悟
     心要。云一上足曰。智融精持本事如会尊
     众。乃命智晃等。于普通道场东置律藏院
     ?k立戒坛。以行钦公之来仪。且施肇纪之
     不朽。经营未几。坛殿郁兴肃乎。渡海浮囊。
     分毫绝罗刹之请。严身璎珞照耀有摩尼
     之光。则入佛位而披伽黎者。名香普熏神
     足无极。半月可胜纪而无绝乎。有唐大历
     辛亥岁。行抚州刺史鲁郡开国公颜真卿
     书而志之
    (十四 十五 甲寅) 九年。道士史华以术得幸。因请立刃梯
     与沙门角法。有旨两街选僧克日校胜负。
     沙门崇惠者。不知何许人。常诵首楞严咒。
     表请挫之。帝率百僚临观。史华履刃梯而
     上。命惠登之。惠蹑刃而升。往复无伤。惠
     承胜命聚薪于庭举烈焰。惠入火聚呼史
     华令入。华渐汗不敢正视。帝大悦而罢。赐
     崇惠号护国三藏。后不知终。沙门圆泽者。
     寓东都惠林寺。与隐士李源厚善。惠林
     即源旧第也。父[怡-台+登]守东都。为禄山所害。
     源以故不仕常居寺中与泽谈噱终日。偶
     相率游峨嵋山。源欲自荆州??峡以往。泽
     欲由长安斜谷。源以为久绝人事。不欲
     复入京师。泽不能强。遂自荆州舟次南浦。
     见妇人锦裆负?而汲者。泽望而泣曰所
     不欲由此者为是。源惊问故。泽曰。妇人孕
     三稔矣。迟吾为之子。不逢则已。今既见
     之。无可逃者。公当以符咒助我令速生。三
     日浴见愿公临顾以一笑为信。后十三年。
     于杭州天竺寺外。当与公相见。源悲哀具
     浴。至暮而泽亡。妇乳三日。源往视之。儿见
     源果轩渠而笑。即具以语其家。葬讫源返
     寺中。后如期自洛之吴赴其约。至期于葛
     洪井畔闻有牧童扣牛角而歌曰。三生石
     上旧精魂。赏月吟风莫要论。惭愧情人远
     相访。此身虽异性常存。源曰。泽公健否。答
     曰。李君真信。士然世缘未尽。且勿相近。惟
     勤修不惰乃复相见。又歌曰。身前身后事
     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吴越江山寻已遍。
     却回烟棹上瞿塘。遂隐不见。源复归惠林。
     至长庆初年八十矣。御史中丞李德裕表
     荐曰。源天与至孝绝心禄仕。五十余年常
     守沈默理契深要。一辞开析百虑洗然。抱
     此真节弃于清世。臣窃为陛下惜之。穆宗
     下诏以源守谏议大夫。不赴寻以寿终
    (十六 乙卯) 国师惠忠将终。耽源问。百年后有人问
     极则事作么生。忠曰。幸自可怜生须要护
     身符子作么。乃入辞代宗。代宗曰。师灭度
     后。弟子将何所记。忠曰。告檀越造取一所
     无缝塔。帝曰。请师塔样。忠良久曰。会么。
     帝曰。不会。忠曰。贫道去后有侍者应真。却
     知此事。以十二月九日右胁而寂。门弟子
     奉全身于党子谷建塔。赐?大证禅师。帝
     寻召应真入内。举前语问之。真良久曰。圣
     上会么。帝曰。不会。真述偈曰。湘之南潭之
     北。中有黄金充一国。无影树下合同船。琉
     璃殿上无知识。代宗尝在便殿。指天下观
     军容使鱼朝恩。谓忠曰。朝恩亦解些子佛
     法朝恩即问忠曰。何者是无明。无明从何
     而起。忠曰。佛法衰相今现。帝曰。何也。忠
     曰。奴也解问佛法。岂非衰相今现。朝恩
     色大怒。忠曰。即此是无明。无明从此起。朝
     恩复抗声曰。有人言师今是佛得否。忠曰。
     朝廷有人言汝是天子果否。朝恩伏地曰。
     死罪死罪。朝恩实非天子。忠曰。我不是
     佛。所以二尊不并化。朝恩曰。师长作凡夫
     无成佛时耶。恩曰。我向后必当作佛。汝
     姓什么。朝恩曰。姓鱼。忠曰。我向后作佛不
     名惠忠。汝向后若作天子。改却姓莫不姓
     鱼否。朝恩伏地曰。死罪死罪。朝恩此去实
     不敢向师论佛法。忠谓帝曰。几帕杀此奴
    (丁巳) 十二年。宰相元载王缙有罪。载伏诛。籍
     其家锺乳五百两。胡椒八百斛。他物称是。
     缙贬括州刺史。缙素奉佛不茹荤。晚节尤
     谨。妻死以第为佛祠。初帝未知重佛。每从
     容问缙所以然。缙必开陈福业报应。帝意
     向之。由是宫中祀佛。梵呗斋熏无少懈。群
     臣承风旨言死生报应。故人事置而不修。
     议者以缙与杜鸿渐泥佛太过云
    (戊午) ○米斗三文○猫鼠同乳
    (十七 己未) 三月上崩太子即位
     十四年。天柱山崇惠禅师示寂。师彭州人。
     得法于牛头威禅师。后居天柱寺。僧问达
     磨未来此土。还有佛法也无。师曰。未来时
     且置。即今事作么生。曰某甲不会。师曰。
     万古长空。一朝风月。良久又曰。?黎会
     么。自己分上作么生。干他达磨来与未来
     作么。他家来太似卖卜汉相似。见汝不会
     为汝锥破。卦文才生吉凶在汝分上一切
     自看。僧问。如何是解卜底人。曰汝才出门
     时便不中也。问宗门中请师举唱。答曰。石
     牛长吼真空外。木马嘶时月隐山。问如何
     是西来意。曰白猿抱子归青嶂。蜂蝶[衔-金+缶]花
     绿蕊间。及是迁化。肉身不坏。数百年犹
     在
    (十八 庚申) 德宗适改年建中(代宗长子。诏天下勿上祥瑞。放驯象出宫女。用卢杞
     为相。致朱??之乱。幸奉天。寿六十四崩。葬崇陵。在位二十五年○立诵为皇太子○始定秋夏二税)
    (十九) 沙门惠超。于五台干明寺录出大广智
     三藏不空所译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
     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其序文。曰。大唐
     开元二十一年岁次癸酉正月一日。于荐
     福寺道场内。金刚三藏与僧惠超授大乘
     瑜伽金刚五顶五智尊千臂千手千钵千佛
     释迦曼殊室利菩萨秘密菩提三摩地法。
     遂于其后受是法已。不空三藏奉事经于
     八载。至开元二十八载岁次庚辰四月十
     五日。闻奏开元圣上皇于荐福御道场内。
     至五月五日。奉诏译经。即时焚烧香火起
     首[番*飞]译。三藏演梵本惠超笔授。大乘瑜伽
     千臂千钵曼殊室利经法教。十二月十五
     日才讫。天宝元年二月十九日。三藏将
     此梵本及五天竺阿?黎书。并付与梵僧
     目叉难陀婆伽。令送此经梵本并书。将与
     五印土南天竺国师子国本师宝觉阿?
     黎。经今不回。后于大历九年十月再至大
     兴善寺大师大广智三藏和上边。复伸咨
     决大教瑜伽心地秘密法门。复将千钵曼
     殊经本。至建中元年四月十五日。到五台
     山干元菩提寺。遂将旧[番*飞]唐言梵音经本。
     于寺校证。至五月五日惠超重与抄写出。
     一切如来大教王经瑜伽秘密金刚三摩地
     三密圣教法门述经秘义诸佛出世应物。
     随意志求者智镜玄通。念之者无忧不入。
     根缘感赴必籍此经。登菩提山除去邪执。
     契传二密得究瑜伽要秘法门穷理微妙。
     身口意业用智修持。戒定慧学显现通达。
     证如来地以信为首。乘般若舟速超彼岸。
     今述曼殊之德。灵迹??伽圣觉无方。神力
     潜运以多尘劫。悲愿不住菩提。一主无二
     尊现为菩萨。自兹金色世界。来其忍士清
     凉之山。导引群品而即现灯现云。及万菩
     萨信生奇特。现光现相人皆发明正智。为
     利益三世苍生有趣。悉证菩提也
    (壬戌) ○括富商钱出万缗者官借其余以供军
    (癸亥) ○税闲架
    (二十 甲子 五八) 改兴元○是年寿州毛罕妻生子毛
     债。猪头象耳骡足鱼腮人身。铁杖自鞭金
     田扫地。偿盗常住钱债也
     南岳明瓒禅师者。不知何许人也。初宰相
     李泌。干元中辞入衡岳。瓒隐居上封。泌往
     谒之。瓒诵经其声先悲凄而后悦豫。泌隐
     知音。因谓曰。将非避隐者有云霄意乎。瓒
     唾之曰。莫相贼莫相贼。泌色不为动。瓒久
     之。见泌立候不懈。乃曰。饭未。泌曰。未也。
     瓒拨火出芋食与语。久之辞去。瓒抚其背
     曰。好做十年宰相。至是泌感事为帝言其
     高行。有诏征之。使者至石窟宣麻命曰。尊
     者起谢恩。瓒寒涕垂颐凝坐略不以介意。
     使者叹其淳正不之迫。回奏其事。帝咨美
     之数四不已。瓒着歌一篇。其辞曰。兀然无
     事无改换。无事何须论一段。直心无散
     乱。他事不须断。过去已过去。未来犹莫算
     兀然无事坐。何曾有人唤。内外觅功夫。总
     是痴顽汉。粮不蓄一粒。逢饭但知[吗/中]。世
     间多事人。相趁浑不及。我不乐生天。亦不
     爱福田。饥来吃饭。困来即眠。愚人笑我。智
     乃知焉。不是痴钝本体如然。要去即去要
     住即住。身披一破衲。脚着娘生[袖-由+夸]。多言复
     多语。由来转相误。若欲度众生。无过且自
     度。莫谤天真佛。真佛不可见。妙性及灵台。
     何曾受熏炼。心是无事心。面是娘生面。劫
     石可移动。个中无改变。无事本无事。何
     须读文字。削除人我本。冥合个中意。种种
     劳筋骨。不如林下睡兀兀。举头见日高。乞
     饭从头[打-丁+聿]。将功用功展转昏蒙。取即不
     得不取自通。吾有一言绝虑忘缘。巧说不
     得只用心传。更有一语无过真与。细如毫
     末大无方所。本自圆成不劳机抒。世事悠
     悠不如山丘。青松蔽日碧涧长流。山云当
     ?恳乖挛?场N蕴俾芟驴槭?硗贰2环钐?br>  子岂羡王侯。生死无虑更复何忧。水月无
     形我常只宁。万法皆尔本自无生。兀然无
     事坐。春来草自青
    (二十一) 荆溪湛然禅师。临终告其徒曰。大道
     无方无体。生欤死欤。其旨一贯。吾归骨此
     山。报尽今夕。聊与汝等谈道而决。夫一念
     无相谓之空。无法不备谓之假。不一不异
     谓之中。在凡为三因。在圣为三德。?k炷则
     初后同相。涉海则浅深异流。自利利人在
     斯而已。尔其志之。言讫而化。翰林梁肃题
     其碑阴曰。圣人不兴。必有命世者出焉。自
     智者以法付灌顶。顶再世而至左溪朗。道
     若昧待公而发。乘此宝乘焕然中兴。其受
     业身通者三十有九人。而缙绅先生高位
     崇名屈体受教者数十。师严道尊遐迩归
     仁。自非命世亚圣。曷以臻此
    (乙丑) 改贞元
    (二十二 丙寅) 二年翰林梁肃。修天台止观论成。着
     止观统例曰。夫止观何为也。导万化之理
     而复于实际者也。实际者何也。性之本也。
     物之所以不能复者。昏与动使之然也。照
     昏者谓之明。驻动者谓之静。明与静止观
     之体也。在因谓之止观。在果谓之智定。因
     谓之行。果谓之成。行者行此者也。成者证
     此者也。原夫圣人有以见惑足以丧志。动
     足以失方。于是乎止而观之静而明之。使
     其动而能静。静而能明。因相待以成法。即
     绝待以照本。御大车以御正。乘大事而总
     权。消息乎不二之场。鼓舞于说三之域。至
     微以尽性。至颐而体神。语其近则一毫之
     善可通也。语其远则重玄之门可?也。用
     至圆以圆之。物无偏也。用至实以实之。物
     无妄也。圣人举其言所以示也。广其目所
     以告也。优而柔之使自求之。拟而议之使
     自至之。此止观所由作也。夫三谛者何也。
     一之谓也。空假中者何也。一之目也。空假
     也者相对之义。中道也者得一之名。此思
     议之说。非至一之旨也。至一即三至三即
     一。非相含而然也。非相生而然也。非数义
     也。非强名也。自然之理也。言而传之者迹
     也。理谓之本。迹谓之末。本也者圣人所至
     之地也。末也者圣人所示之教也。由本以
     垂迹。则为小为大。为通为别。为顿为渐。
     为显为秘。为权为实。为定为不定。循迹以
     返本。则为一为大。为圆为实。为无住为中。
     为妙为第一义。是一三之蕴也。所谓空也
     者通万法而为言者也。假也者立万法而
     为言者也。中也者妙万法而为言者也。破
     一切惑莫盛乎空。建一切法莫盛乎假。究
     竟一切性莫大乎中。举中则无法非中自假
     则何法非假。举空则无法不空。成之谓之
     三德。修之谓之三观。举其要则圣人极深
     研几穷理尽性之说乎。昧者使明。塞者使
     通。通则悟。悟则至。至则常。常则尽矣。明
     则照。照则化。化则成。成则一矣。圣人有以
     弥纶万法而不差。旁礴万劫而不违。焘
     载恒沙而不有。复归无物而不无。寓名之
     曰佛。强号之曰觉。究其旨解脱自在。莫大
     极妙之德乎。夫三观成功者如此。所谓圆
     顿者。非渐次非不定。指论十章之义也。十
     章者恢演始末通道之关也。五略者举其
     弘纲截流之津也。十境者发动之机立观
     之谛也。十乘者妙用所修发行之门也。始
     于正观而终于见境者。义备故也。阙其余
     者。非修之要也。乘者何也。载物运者也。十
     者何也。成载之事也。知其境之妙。不行
     而至者德之上也。乘一而已。岂藉夫九哉。
     九者非他相生之说。未至者之所践也。故
     发心者发无所发。安心者安无所安。遍破
     者遍无所破。爰至余乘皆不得已而说也。
     至于别其义例判为章目。推而广之不为
     繁。统而简之不为少。如连环不可解也。如
     贯珠不可杂也。如悬镜不可?R也。如通川
     不可遏也。议家多门非诤论也。按经正义
     非虚说也。辩四教浅深事有源也。成一事
     因缘理无遗也。噫止观其救世明道之书
     乎。非夫圣智超绝卓尔独立。其孰能为乎
     非夫聪明深达得意思象。其孰能知乎。今
     之人乃专用章句文字。从而释之。又何疏
     漏耶。或称不思议境与不思。议事皆极圣
     之域。等觉至人犹所未尽。若凡夫生灭心
     行三惑浩然。于言说之中推上妙之理。是
     犹醯鸡而说大鹏。夏虫之议层冰。其不
     可见明矣。今止观之说文字万数。广寻果
     地无益初学。岂如暗然自修功至自至。何
     必以早计为事乎。是大不然。凡所谓上圣
     之域。岂隔阔辽?赣敕簿宠镁?搿J俏┮?br>  性而已。得之谓悟。失之谓迷。一理而已。迷
     而为凡。悟而为圣。迷者自隔理不隔也。失
     者自失性不失也。止观之作所以离异同
     而究圣神。使群生正性而顺理者也。正性
     顺理所以行觉路而至妙境也。不知此教
     者。则学何所入。功何所施。智何所发。譬
     如无目昧于日月之光行于重险之处颠踣
     堕落可胜己乎。噫去圣久远贤人不出。庸
     昏之徒含识而已。致使魔邪诡惑诸党并
     炽。空有云云为坑为阱。有胶于文句不敢
     动者。有流于漭浪不能住者有。太远而
     甘心不至者有。太近而我身即是者。有枯
     木而称定者。有窍号而称慧者。有奔走非
     道而言权者。有假于鬼神而言通者。有放
     心而言广者。有罕言而为密者。有齿舌潜
     传而为口诀者。凡此之类自立为祖。继祖
     为家。反经非圣。昧者不觉。仲尼有言。道
     之不明也。我知之矣。由物累也。悲夫。隋
     开皇十八年智者去世。至皇朝建中垂二
     百载。以斯文相传凡五家师。其始曰灌顶。
     其次曰缙云威。又其次曰东阳小威。又其
     次曰左溪朗公。其五曰荆溪然公。须于同
     门中慧解第一。能奉师训集成此书。盖不
     以文辞为本故也。或失则繁。或得则野。当
     二威之际缄授而已。其道不行。天宝中左
     溪始弘解说。而知者盖寡。荆溪广以传记
     数十万言网罗遗法。勤矣备矣。荆溪灭后
     知其说者适三四人。古人云。生而知之者
     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不学又其次
     也。夫生而知之者。盖性德者也学而知之
     者。天机深者也。若其嗜欲深耳目塞。虽
     学而不知。斯为下矣。今夫学者内病于蔽
     外役于烦。没世不能通其文。数年不能得
     其益。是则业文为之屦校梏足也。棼句
     为之簸糠眯目也。以不能之师。教不领之
     弟子。止观所以未光大于时也。予常戚戚。
     于是整其宏纲撮其机要。其理之所存教
     之所急。或易置之或引伸之。其义之迂其
     辞之鄙。或?除之或润色之。大凡浮疏之
     患。十愈其九。广略之宜三存其一。于是
     祛鄙滞导蒙童。贻诸他人则吾岂敢。若同
     见同行且不以止观罪我。亦无隐乎尔。建
     中上元甲子首事笔削。三年岁在析木之
     津功毕云尔
    (二十三 戊辰) 般若三藏新译大乘理趣六波罗蜜经
     成。代宗皇帝亲制叙文曰。大朴既散有为
     遂作。名利牵乎德。巧智丧乎真。爱恶攻乎
     性情。因缘坚其染习。内则百虑无节。外
     则六根竞诱。天理灭而莫知。道源迷而忘
     返。沦溺苦海劫尽还初。惟至人了万物之
     宗。越三界之表。廓独立而不改。遍诸有而
     常然。故能开导群迷济拔流品。六波罗蜜
     经者。众法之津梁度门之圆极也。昔日月
     灯明如来为菩萨说。历劫旷远真偈寂寥。
     文殊师利于耆?会中与弥勒菩萨语及其
     事。成一切种智会无量义因。唯佛能知。唯
     佛能说。教必有主。其在兹乎。是以释迦
     如来为法而生俟时而现。三身不异。故处
     代而常离。万行无修。故随方而自在。运慈
     悲之力。开摄护之门。因其六尘示之六度。
     导于法分全证法身。结习纷纶乘理而悟。
     是真般若之旨也。故有慈氏善问大音赞
     言。天垂宝华云集仙盖。甘露流液光明
     烛幽。使迷方浅深皆得自然之慧。恒沙亿
     众能通般若之知。尝试论之。先儒有言。诚
     者自成而道自导也。夫诚己于内。则不勉
     而中不思而得。诚物于外。则不言而应不
     为而成。其内者证法之身。其外者大悲之
     力。德产之致密化育之功也。夫春风吹发
     万类咸滋。旭日升画群阴尽释。乾坤易简
     之道。是则大同神明幽赞之情。孰云区别。
     殊途一致其理固然。朕虔奉丕图保又?A
     庶。思建皇极以升。大猷遐想灵踪期于协
     契。舍城妙说久秘梵文。徒怀泻瓶未启遗
     夹。微言不昧将或起予。于是?宾沙门般
     若受旨宣扬。光宅沙门利言为之[番*飞]译。时
     大德则资圣寺道液。醴泉寺超悟。慈恩寺
     应真。庄严寺圆照。光宅寺道岸等。法门
     领袖人中龙象。证明正义辉润玄文。知释
     迦之宝城。识众尊之满字。以贞元四年岁
     次戊辰十二月二十八日。于西明寺译成
     上进。凡一部十卷。神龙翊卫。如从金口
     之传。梵众护持。无异毫光之现。朕斋心
     涤虑仰味宗源。闻所未闻??为希有。聊因
     暇日三复斯经。虽法海甚深波流不让。举
     其梗概昭悟将来
    (二十四) 二月江西马祖大师道一示寂。师汉州
     什邡人。姓马氏。容貌丰伟。牛行虎视。引
     舌过准。足有二轮文。遇怀让禅师密契心
     法。始自建阳迁临川次南康。所至聚徒说
     法?k建禅林。大历中始居豫章开元寺。尝
     示众曰。汝等诸人各信。自心是佛此心即
     佛。达磨大师自南天竺国来此中华。传上
     乘一心之法。令汝等开悟。又引楞伽经文
     以印众生心地。恐汝颠倒不自信。此一心
     之法各各有之。故楞伽经云。佛语心为宗。
     无门为法门。又云。夫求法者应无所求。心
     外无别佛。佛外无别心。不取善不取恶。净
     秽两边都不依怙。达罪性空念念不可得。
     无自性故。故云。三界唯心森罗及万像一
     法之所印。凡所见色即是见心。心不自心。
     因色故有。但随时言说即事即理都无所
     碍。菩提道果亦复如是。于心所生即名为
     色。知色空故生即无生。若了此意。乃可
     随时着衣吃饭长养圣胎任运过时。复有
     何事。汝受吾教听吾偈曰。心地随时说。菩
     提亦只宁。事理俱无碍。当生即不生。师于
     开元示寂。先是师尝经由豫章[泳-永+防]潭之石
     门。爱其山水奇胜洞壑平坦。顾谓其从曰。
     吾朽质之日归骨于此。至是门弟子奉灵
     骨舍利。建道场于石门。相国权德舆为之
     碑。宣宗赐?大寂禅师。得法弟子凡百三
     十有九人。一为一方宗主转化无穷。禅
     宗至此大盛于世
    (二十五) 大珠惠海禅师者。建州人。初参马祖。
     祖问。从何处来。曰越州大云寺来。祖曰。来
     此拟须何事。曰来求佛法。祖曰。自家宝藏
     不顾。抛家散走作什么。我这里一物也无。
     求什么佛法。师遂礼拜问。那个是惠海自
     家宝藏。祖曰。即今问我者是汝宝藏。一切
     具足更无欠少。使用自在何假向外求觅。
     师于言下自识本心不由知觉。礼谢毕服
     劳。久之后以受业师年老归奉养。乃晦迹
     藏用外现痴讷。撰顿悟入道要门一卷。为
     好事窃出。及马祖见之。即告众曰。越州有
     大珠。圆明光透自在。无遮障处也。众中
     有知师本姓朱者。遂共寻访。师由是道望
     显著。说法彼翻海涌浩然无碍。有顿悟门
     及广语。行于世
    (二十六 庚午) ○迎佛骨
     六年石头希迁禅师示寂。师得法于清原。
     天宝中居衡山南寺。寺东有石其状如台。
     乃结?其上。时号石头和尚。南岳鬼神多
     见身听法。师皆与之授戒。大历中江西主
     大寂。湖南主石头。往来憧憧并凑二大士
     之门。尝示众曰。吾之法门先佛传授。不
     论禅定精进。唯达佛之知见。即心即佛心
     佛众生菩提烦恼名异体一。汝等当知自
     己心灵。体离断常性非垢净。湛然圆满凡
     圣齐同。应用无方离心意识。三界六道唯
     自心现。水月镜像岂有生灭。汝等知之无
     所不备。师初阅肇论云。会万物为己者。其
     唯圣人乎。遂豁然曰。圣人无已靡所不已。
     因着参同契。其辞曰。竺土大仙心。东西
     密相付。人根有利钝。道无南北祖。灵源明
     皎洁。枝派暗流注。执事元是迷。契理亦非
     悟。门门一切境。回互不回互。回而更相
     涉。不尔依位住。色本殊质像。声元无乐
     苦。暗合上中言。明明清浊句。四大性自
     复。如子得其母。火热风动摇。水湿地坚固。
     眼色耳音声。鼻香舌咸醋。然依一一法。依
     根叶分布。本末须归宗。尊卑用其语。当明
     中有暗。勿以暗相遇。当暗中有明。勿以明
     相睹。明暗各相对。比如前后步。万物自有
     功。当言用及处。事存函盖合。理应箭锋
     拄。承言须会宗。勿自立规矩。触目不会道。
     运足焉知路。进步非远近。迷隔山河固。谨
     白参玄人。光阴莫虚度
    (癸酉) ○张滂请税茶。得钱四十万缗。茶税之
     始也
    (二十七 丙子) 十二年。宣河东节度使礼部尚书李
     诜。备礼迎法师澄观入京。观至。有旨命同
     ?宾三藏般若。翻译乌茶国所进华严后
     分梵夹。帝亲预译场一日不至。即差僧寂
     光依僧欲云。皇帝国事因缘如法僧事与
     欲清净。观承?敝肌7??染徒??勖??br>  示华严宗旨。群臣大集。观升高座曰。我皇
     御宇德合乾坤。光宅万方重译来贡。东风
     入律。西天输越海之诚。南印御书。北阙献
     朝宗之敬。特回明诏再译真诠。光阐大猷
     增辉新理。澄观顾多天幸。钦属盛明。奉诏
     译场。承旨幽赞。?跃竞惕三复竭愚。露
     滴天池。喜含百川之味。尘培华岳。无增万
     仞之高。极虚空之可度。体无边涯大也。竭
     沧溟而可饮。法门无尽方也。碎尘刹而可
     数。用无能测广也。离觉所觉朗万法之幽
     邃佛也。芬敷万行荣耀众德华也。圆兹行
     德饰彼十身严也。贯摄玄微以成真光之
     彩经也。总斯七字为一部之宏纲。将契本
     性非行莫阶。故说普贤无边胜行。行起解
     绝智证圆明。无碍融通现前受用。帝大悦。
     赐观紫方袍。号教授和尚。其后相国齐抗
     郑余庆高郢。请撰华严纲要三卷。相国
     李吉甫侍郎归登驸马杜琮。请述正要一
     卷。又为南康王韦[白/(犀-尸-牛)/十]相国武元衡。着法界
     观玄镜一卷。仆射高崇文。请着镜灯说文
     一卷。司徒严绶司空郑元刺史陆长源。请
     撰三圣圆融观一卷。节度使薛华观察使
     孟简中书钱徽拾遗白居易给事杜羔等。
     请制七处九会华藏界图心镜说文十卷。
     又与僧录灵邃大师十八首座十寺三学上
     流。制华严圆觉四分中观等经律论关脉
     三十余部。皆古锦纯金随器任用云
    (二十八 己卯) 十五年。清凉受镇国大师号。进加天
     下大僧录。四月帝诞节。敕有司备仪赞迎
     教授和上澄观。入内殿阐扬华严宗旨。观
     升高座曰。大哉真界万法资始。包空有而
     绝相。入言象而无迹。妙有得之而不有。真
     空得之而不空。生灭得之而真常。缘起得
     之而交映。我佛得之妙践真觉廓净尘习。
     寂寥于万化之域。动用于一虚之中。融身
     刹以相含。流声光而遐烛。我皇得之灵鉴
     虚极保合大和。圣文掩于百王。淳风扇于
     万国。敷玄化以觉梦。垂天真以性情。是
     知不有太虚。曷展无涯之照。不有真界。岂
     净等空之心。华严教者。即穷斯旨趣尽其
     源流。故恢廓宏远包纳冲邃。不可得而思
     议矣。指其源也。情尘有经智海无外。妄
     惑非取重玄不空。四句之火莫焚。万法之
     门皆入。冥二际于不一。动千变而非多。事
     理交涉而两忘。性相融通而无尽。若秦镜
     之互照。犹帝珠之相含。重重交光历历齐
     现。故得圆至功于顷刻。见佛境于尘毛。诸
     佛心内众生新新作佛。众生心中诸佛念
     念证真。一字法门。海墨书而不尽。一毫之
     善。空界尽而无穷。语其定也。冥一心于无
     心。即万动而常寂。海湛真智光含性空。星
     罗法身影落心水。圆音非叩而长演。果海
     离念而心传。万行忘照而齐修。渐顿无得
     而双入。虽四心广被八难顿超。而一极唱
     高二乘绝听。当其器也。百城询友一道栖
     神。明正为南方尽南矣。益我为友人皆友
     焉遇三毒而三德圆。入一尘而一心净。千
     化不变其虑。万境顺通于道。契文殊之妙
     智。宛是初心入普贤之玄门曾无别体。失
     其旨也。徒修因于旷劫。得其门也。等诸佛
     于一朝。谛观一尘法界在掌。理深智远识
     昧辞单。尘黩圣聪退座而已。帝时默湛
     海印朗然大觉。顾谓群臣曰。朕之师言雅
     而简。辞典而富。扇真风于第一义天。能
     以圣法清凉朕心。仍以清凉赐为国师之
     号。朕思从来。执身心我人及诸法定相斯
     为甚倒。群臣再拜稽首顶奉明命。由是中
     外台辅重臣。咸以八戒礼而师之
    (二十九) 是岁庐山东林律大德熙怡卒。许尧
     佐制其碑曰。大师熙姓曹氏。桂阳人也。旧
     勋前烈垂休积庆。史氏详之矣。夫真如不
     远。其要在乎无垢。妙理不深。其要在乎
     见性。本于真实畅其虚无。俾聆芳咀润孜
     孜请益。则大师之教也。大师体识深静风
     度端敏。受具戒于南岳。修律仪于东林。常
     趺坐一室。而四方学者差肩继踵。发此柔
     软纳其归依。尧言玉振微文冰释。故崇德
     雅美临坛持法垂五十年。尝以至德初隶
     东林寺居耶舍塔院。数逾二纪而信心长
     者怀甘奉贽纷然并进。监厨守藏不遑只
     受。既而悉归精舍颁于众僧。大师率同门
     人布衣?食而已。故推己以见相。因相而
     归空。搜阅精微钻研旨要。尝苦背闷。而针
     石不能及也。故于中夜累叹。有神人抚背。
     殊形骇物。斯须乃去。自兹穷讨经论切磋
     心要。加以律仪。端静受持勤至。感通之应
     故难尽书。至于山鹿归仁林鸟效祉。大师
     之室不足骇也。大历五年跻五老峰望彭
     蠡临瀑布。乃?k凌云精舍。为经行之地。
     旁引泉窦以涤尘迷。近蹑松[坚-臣+(虍-七+(一/谷))]以求清凉。
     丹崖云岫势若屏牖。然趋风望景攀危辇
     重。翼如而至者难以数记。积十余年乃至
     大林精庐。淬法刃然惠炬。俾夫恂恂围
     绕者割其缚导其迷洗然而自得。贞元中
     归东林戒坛院。以吾道已成吾教已行。十
     五年秋七月召门弟子曰。吾随化还。须
     臾寂灭。僧腊五十。报龄七十一。大师精贯
     六艺旁达百氏。尝与故太师鲁国公颜真
     卿。故丞相赵公憬。故御史大夫卢公群。今
     吏部侍郎杨公于陵。为参禅之侣。幽键洞
     发玄言两得。门人法粲等十余人传其教
     焉。高僧传志熙怡异迹尤多。而尧佐之文
     美雅。故录其文而不载其传
    (三十 庚辰) 十六年逸士刘轲。游庐山之黄石岩。遇
     高僧异之。因为记曰。古老有言。太极之
     气积成山岳泄为川渎。然则匡阜之境。其
     大者乎。庚辰岁山客刘轲来拾怪异。自麓
     至顶却下半里余。次于黄石岩。岩中有栖
     禅子。不知其几腊。乃迹其轻重颇见其宅
     心之地。及问其住年。但以手指松桂曰。毫
     发我植今环人臂。乌飞兔走吾复何齿。矧
     卯戌之昏旦。霜炎之冻灰。生落之荣瘁。去
     留之沿??。虽云云自彼。而于我蔑如也。于
     戏句非岩房峭绝僧行孤峙。则人境两失
     其宜也。复何言哉。观夫云烟杂乎履舄。岚
     霭生于襟袖。群形浩扰并人眸子。每烟雨
     初霁山光澄练。泠泠仙语如在耳右。况又
     耸凌竞上冥冥。焉知不能与洪崖接袂浮
     丘连驾。盈缩造化吐纳颢气。绝惭颜于厚
     面。远喧卑于臊秽乎。不得而然者盖钩
     也饵也。名为利钩。利为名饵。吞钩食饵手
     足羁锁。彼焉得跳跃于此乎。夫禅子脱去
     桎梏四支宣展。动与云无心。静将石何机。
     物我一致端邪径塞。仆所谓非斯人不能
     住斯境也。禅师生宜春。姓黄氏名常进。以
     师久住。遂以其姓易其岩名焉
    (三十一 辛巳) 南岳云峰律师法证示寂。师族郭氏。
     色厉而仁。行峻而周。道广而不尤。功高而
     不有。毅然居山之北峰。以为仪表。世之所
     谓贤人大臣者。至南方咸用严事。由其内
     者。闻大师之言律仪。莫不震动悼惧如听
     誓命。由其外者。闻大师之称道要。莫不
     凄欷忻踊如获肆宥。故时推人师则专其
     首。诏求教宗则冠其位。凡度学者五万人。
     寿七十有八。僧腊五十七。河东柳子厚铭
     其塔。复为之碑曰。干元元年某月日。皇帝
     曰。予欲俾慈仁怡愈洽于生人。惟浮图道
     允迪。乃命五岳求厥元德以仪于下。惟兹
     岳上于尚书。其首曰。云峰大师法证。凡莅
     事五十年。贞元十七年乃没。其徒曰诠。曰
     远。曰振。曰巽。曰素。凡三千余人。其长老
     咸来言曰。吾师轨行峻特器宇弘大。有来
     受律者。吾师示以尊严整齐。明列义类。而
     人知其所不为。有来求道者。吾师示以高
     广通达一其空有。而人知其所必至。元臣
     硕老稽首受教。髫童毁齿踊跃执役。故
     从吾师之命而度者凡五万人。吾师冬不
     燠裘饥不丰食。每岁会其类读群经。俾圣
     言必出。有以见其大。又率其伍伐木辇土。
     作佛塔庙洎经典。俾像法益广。有以见其
     用。将没告门人曰。吾自始学至去世。未
     尝有作焉。然后知其动无不虚静无不为。
     生而知未始来。没而知未始往也。其道备
     矣。愿刻山石知教之所以大。其词曰。师之
     教尊严有耀。恭夫子之诏。维大中以告后
     学是效。师之德简峻渊默柔惠以直。涣焉
     而不积。同焉而皆得。兹道惟则。师之功勤
     劳以庸。维奥秘必通。以兴祠宫。遐迩攸从。
     师之族由号而郭。世德有奕。从佛于释。师
     之寿七十有八。惟终始罔阙。丕[冒-目+月]遗烈。厥
     徒蒸蒸。惟大教是膺。惟宪言是惩。博博
     恢弘。如川之增。如云之兴。如岳之不崩。
     终古其承之
    (三十二 壬午) ○雪下一丈○丹霞出家。年六十四矣
    (癸未) 隐士陆羽卒。羽字鸿渐。初为沙门得之
     水滨畜之。既长以易自筮得蹇之渐。曰鸿
     渐于陆。其羽可用以为仪。乃以陆为姓氏。
     名而字之。师教以旁行书。答曰。终鲜兄弟
     而绝后嗣。得为孝乎。逃去为优人。天宝
     中。太守李齐物异之授以书。貌?M陋口
     吃而辨。上元中隐苕溪。与沙门道标皎然
     善。自号桑苎翁。阖门著书。召拜太子文
     学。不就。嗜茶着茶经三卷。言茶之原之法
     之具尤备。天下益知饮茶矣。时鬻茶者至
     陶羽形置突间祀之为茶神。初开元中有
     逸人王休者。居太白山。每至冬取溪冰敲
     其精莹者煮。茗共客饮之。时觉林寺僧志
     崇取茶三等。以惊雷笑自奉。以萱草带供
     佛。以紫茸香待客。赴茶者至以油囊盛余
     滴以归。复有常伯熊者。因虑仝茶诗。深
     信饮茶之益。乃取羽之论。复广着茶功。御
     史李季卿宣慰江南。知伯熊善煮茶召之。
     伯熊执器而前。季卿为再举杯。时又有举
     羽者召之。羽野服挈具而入。季卿不为礼。
     羽愧之更着毁茶论。其后尚茶成风。致回
     纥入朝驱马市茶焉
    (三十三) 是岁东都圣善寺大师凝公卒。翰林
     白居易作八渐偈吊之。其序曰。居易尝求
     心要于师。师赐教焉。曰观。曰觉。曰定。曰
     慧。曰明。曰通。曰济。曰舍。由是入于耳贯
     于心。呜呼今师之报身则化。师之八言不
     化。至哉八言。实无生忍观之渐门也。故
     自观至舍次而赞之。广一言为一偈。谓之
     八渐偈。盖欲以发挥师之心教。且明居易
     不敢失坠也。既而升于堂礼于床。跪而唱
     泣而去。偈曰 观 以心中眼。观心外相。
     从何而有。从何而丧。观之又观。则辨真
     妄 觉 惟真常在。为妄所蒙。真妄苟辨。
     觉生其中。不离妄有。而得真空 定 真
     若不灭。妄即不起。六根之源。湛如止水。
     是为禅定。乃脱生死 慧 专之以定。定
     犹有系。济之以慧。慧则无滞。如珠在盘。
     盘走珠慧 明 定慧相合。合而后明。照
     彼万物。物无遗形。如大圆镜。有应无情
      通 慧至乃明。明则不昧。明至乃通。通
     则无碍。无碍者何。变化自在 济 通力
     不常。应念而变。二相非有。随求而见。是
     大慈悲。以一济万 舍 众苦既济。大悲
     亦舍。苦既非真。悲亦是假。是故众生。实无
     度者
    (三十四) 幽州盘山宝积禅师。僧问。如何是道。
     师曰出。僧曰。学人未领旨在。师曰去。师上
     堂示众曰。心若无事万象不生。意绝玄机
     纤尘何立。道本无体。因道而立名。道本
     无名。因名而得号。若言即心即佛。今时未
     入玄微。若言非心非佛。犹是指踪之极则
     向上一路千圣不传。学者劳形如猿捉影。
     夫大道无中复谁先后。长空绝际何用称
     量。空既如斯道复何说。夫心月孤圆光吞
     万象。光非照境境亦非存。光境俱亡复是
     何物。禅德譬如掷剑挥空。莫论及之不及。
     斯乃空轮无迹剑刃无亏。若能如是。心心
     无知。全心即佛。全佛即人。人佛无异。始
     为道矣。禅德。可中学道似地擎山不知山
     之孤峻。如石含玉不知玉之无瑕。若如此
     者。是名出家。故导师云。法本不相碍。三
     际亦复然。无为无事人。犹是金锁难。所以
     灵源独耀道绝无生。大智非明真空无迹。
     真如凡圣皆是梦言。佛及涅??并为增语。
     禅德。且须自看无人替代。三界无法何处
     求心。四大本空佛依何住。[王*(虍-七+(一/八/八/目))]机不动寂尔
     无言。觌面相呈更无余事。珍重。师将顺
     世。告众曰。有人貌得吾真否。众皆将写得
     真呈师。师皆打之。弟子普化出曰。某甲
     貌得。师曰。何不呈似老僧。普化乃打筋
     斗而出。师曰。这汉向后如风狂接人去在。
     师既奄化。敕?凝寂大师真际之塔
    (三十五) 是岁监察御史柳宗元送[泳-永+(虍-七+(一/八/八/目))]上人归
     淮南。序曰。金仙氏之道盖本于孝敬。而
     后积以众德归于空无。其敷演教戒于中
     国者离为异门。曰禅。曰法。曰律。以诱掖
     迷浊。世用宗奉。其有修整观行尊严法容
     以仪范于后学者。以为持律之宗焉。上人
     穷讨秘义发明上乘。奉威仪三千。虽造次
     必备。尝以此道宣于江湖之人。江湖之人
     悦其风而受赐。攀慈航望彼岸者盖千百
     计。天子闻之。征至阙下。御大明秘殿以问
     焉。道扬本教颇甚称旨。京师士众方且翘
     然。仰大云之泽以植德本。而上人不胜顾
     复之恩。退怀省侍之礼。恳迫上乞。遂无
     以夺。由是杖锡东顾振衣晨往。右司员外
     郎刘公。深明世典通达释教。与上人为方
     外游。始荣其至今惜其去。于是合郎署之
     友。诗以贶之。退使孺子执简而序之。因系
     其词曰。上人专于律行。恒久弥固。其仪形
     后学者欤。诲于生灵触类蒙福。其积众德
     者欤。觐于高堂视远如迩。其本孝敬者欤。
     若然者是将心归空无舍筏登地。固何从
     而识之乎。古之赠礼必以轻先重。故郑商
     之犒先乘韦。鲁侯之赠后吴鼎。今饯诗之
     重皆众吴鼎也。故乘韦之比得序而先之。
     且曰。由礼而不敢让焉
    (三十六 甲申) 南岳般舟和上卒。柳子厚作第二碑。
     其词曰。佛法至于衡山。及津大师始修起
     律教。由其坛场而出者为得正法。其大弟
     子曰日悟和上。尽得师之道以补其处。为
     浮图者宗。世家于零陵。蒋姓也。和上心
     大而行密。体卑而道尊。以为由定发慧。必
     用?衬嵛??易帧K熘匆涤诙?侄鞔笫Α?br>  究观秘义。乃归传教。不睹文字。悬判深
     微登坛莅事度比丘众岁凡千人者。三十
     有七而道不??R晕?シ布词ケ匾匀??br>  为之轨道。遂服勤于紫霄远大师。修明要
     奥得以观佛。活入性海洞开真源。道场专
     精长跪右?。不衡不倚凡七日者。百有二
     十而志不衰。初开元中诏定制度。师乃居
     本郡龙兴寺。肃宗制天下名山。置大德七
     人。兹岳尤重。推择居首。师乃即崇岭是作
     精室。辟林莽刳岩峦。殿舍宏大廊庑修直。
     不命而[敲-高+甫]力。不祈而荐货。凡南方人颛念
     佛三昧者。必由于是。命曰般舟台焉。和上
     生十三年而始出家。又九年而受具戒。又
     十年而处坛场。又三十七年而当贞元二
     十年正月二十七日化于兹室。呜呼无得
     而修。故念为实相。不取于法。故律为大
     乘。坏衣不饰。揣食不味。覆荐服役。凡出于
     生物者摈而勿用。不自知其慈。摄取调御。
     凡归于正真者动而成群。不自知其教。万
     行方厉一性恒如。寂用之涯不可得也。有
     弟子曰景秀。嗣居法会。欲广其师之德延
     于罔极。故申明陈辞俾刊之兹碑。铭曰。像
     教南被。及津而尊。威仪有严。载辟其门。
     吾师是嗣。增[泳-永+(虍-七+(一/八/八/目))]道源。度众逾广。大明群昏。
     乃兴?衬帷N⒚苁锹邸0送蜃芙帷U糜谝谎浴?br>  声闻熙熙。遐迩来奔。如木既拔。有植其根。
     乃法般舟。奥妙斯存。百亿冥会。观于化元。
     同道祈祈。功庸以敦。如水期壅。流之无垠。
     帝求人师。登我先觉。赫矣明命。表兹灵岳。
     于彼南阜。斋宫爰作。负揭致货。时靡要约。
     袒奋程力。不呼而诺。是刈是凿。既涂既
     ?邸2慵芸姿丁R匝雍笱А3霾慌B怼7??br>  絮帛。匪安其躬。亦菲其食。勤而不劳。在
     用恒寂。纵而不傲。在舍恒得。洪融混合。孰
     究其迹。懿兹遗光。式是嘉则。容貌往矣。轨
     仪无极。其徒追思。[廖-(彰-章)+贝]荐兹石
    (三十七 己酉) 顺宗诵改永贞(德宗长子。好浮图教。礼清凉为国师。性宽仁爱。尤善文
     隶。寿四十六崩咸宁殿。葬?陵。居摄一年)
    (三十八) 是岁九月太尉中书令韦皋薨。皋初
     生。厥父饭僧祈福。忽有应真尊者至。斋毕
     乳媪抱儿求咒愿。尊者起谓众曰。此儿诸
     葛武侯也。他日有美政于蜀。宜以武字之。
     言讫恍然不见。其后皋游官出处节义功
     名。大概与武侯相类。治蜀二十有一年。封
     南康群王。有德在民。四川至今奉祀之。雅
     好释氏法。嘉州石像初成。皋为之记。略
     曰。头围千尺目广二丈。其余相好一一称
     是。世美其简而雅。又尝训鹦鹉念佛。鹦
     鹉毙以桑门故事?维之。得舍利。皋为之
     记曰。元精以五气授万类。虽鳞介毛羽必
     有感清英纯粹者矣。或炳耀离火。或禀其
     苍精。皆应乎人文以奉若时政。则有革彼
     禽类习乎能言。了空相于不念。留真骨于
     已毙。殆非元圣示现感于人心。同夫异缘
     用一真化。前岁有献鹦鹉鸟者曰。此鸟声
     容可观。音中华夏。有河东裴氏者。志乐金
     仙之道。闻西方有珍禽。群嬉和鸣演畅法
     音。以此鸟名载梵经智殊常类。意佛身所
     化。常狎而敬之。始告以六斋之禁。比及辰
     后非时之食。终夕不视。固可以矫激流俗
     端严梵伦。或教持佛名号曰。当由有念
     以至无念。则仰首奋翅若承善听。其后或
     俾之念佛。则默然而不答。或谓之不念。即
     唱言阿弥陀。历试如一曾无爽异。余谓其
     以有念为缘生。无念为真际。缘生不答以
     为缘起也。真际虽言言本空也。每虚室戒
     曙发和雅音。穆如笙篁静鼓天风。下上
     其音念念相续。闻之者莫不洗然而嘉善
     矣。呜呼生有辰乎。缘其尽乎。以今年七月
     悴尔不怿。七日而甚。驯养者知将尽。乃鸣
     磬而告曰。将西归乎。为尔击磬。尔其存
     念。每一击磬一称弥陀佛。洎十击磬而十
     念成。敛翼委足不震不仆。?R然而绝。按释
     典。十念成往生西方。又云。得佛惠者殁有
     舍利。知其说者固不隔殊类哉。遂命以?
     维之法焚之。余烬之末果有舍利十余粒。
     炯尔耀目莹然在掌。识者惊视闻者骇听。
     咸曰。苟可以诱迷利世。安往而非菩萨之
     化欤。时有高僧惠观。尝诣三学山巡礼圣
     迹。闻说此鸟涕泪悲泣。请以舍利于灵山
     用陶甓建塔旌异之。余谓此禽存而有道
     殁而有征。古之所以通圣贤阶至化者。女
     娲蛇躯以嗣帝中。衍鸟身而建侯。纪乎册
     书。其谁曰语怪。而况此鸟有弘于道流圣
     证昭昭。胡可默已。是用不愧。直书于辞。
     是岁八月。顺宗逊于位。皇太子立。是为宪
     宗。初顺宗尝在东宫。问佛光如满禅师
     曰。佛从何方来。灭向何方去。既言常住世。
     今佛在何处。答曰。佛从无为来。灭向无为
     去。法身等虚空。常住无心处。有念归无
     念。有住归无住。来为众生来。去为众生
     去。清净真如海。湛然体常住。智者善思惟。
     更勿生疑虑。帝又问曰。佛向王宫生。灭向
     双林灭。住世四十九。又言无法说。山河及
     大海。天地及日月。时至皆归尽。谁言不生
     灭。疑情犹若斯。智者善分别。满复答曰。佛
     体本无为。迷情妄分别。法身等虚空。未曾
     有生灭。有缘佛出世。无缘佛入灭。处处化
     众生。犹如水中月。非常亦非断。非生亦非
     灭。生亦未曾生。灭亦未曾灭。了见无心
     处。自然无法说。帝闻大悦。又尝问心要
     于清凉国师。国师答之。其略曰。至道本乎
     其心。心法本乎无住。无住心体灵知不昧。
     性相寂然包含德用。该摄内外能深能广。
     非有非空。不生不灭。无终无始。求之而不
     得。弃之而不离。迷现量则惑苦纷然。悟
     真性则空明廓彻。虽即心即佛。唯证者方
     知。然有证有知。则慧日沈没于有地。若
     无照无悟。则昏云掩蔽于空门。若一念不
     生。则前后际断照体独立。物我皆如直造
     心源。无智无得。不取不舍。无对无修。然迷
     悟相依真妄相待。若求真去妄。如弃影劳
     形。若体妄即真。似处阴影灭。若无心妄
     照。则万虑都捐。若任运寂知。则众行爰
     启。放旷任其去住。静鉴觉其源流。语默不
     失玄微。动静未离法界。言止则双亡知寂。
     论观则双照寂知。语证则不可示人。说理
     则非证不了。是以悟寂无寂真知无知。以
     知寂不二之一心。契空有双亡之中道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十四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