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藏经阁!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藏 > 史传部二 >
  • 宋高僧传卷第十一

      习禅篇第三之四(正传二十一人附见四人)
      唐洛京伏牛山自在传(一钵和尚南印)
    释自在。俗姓李。吴兴人也。生有奇瑞。稍长
    坐则加趺。亲党异之辞所爱投径山出家。
    于新定登戒。及诸方参学。从南康道一禅
    师法席。悬解真宗。逸踪流辈道誉孔昭。行
    止优游多隐山谷。四方禅侣丛萃其门。元和
    中居洛下香山。与天然禅师为莫逆之交。
    所游必好古。思得前贤遗迹以快逸观。龙
    门山得后魏三藏翻经处。王屋山得稠禅师
    解虎斗处。此山饮甘泉。改为甘泉寺。嵩山
    得梵法师马跑泉。居无恋着。所著三伤歌
    辞理俱美。警发迷蒙有益于代前。蜀王氏
    伪干德初。有小军使陈公。娶高中令骈诸孙
    女若人持不杀二十余年。后在蜀为男婚
    娶。礼须屠宰。高初不欲。亲戚言。自己持戒
    行礼酒筵。将何以娱宾也。依违之际遂多庖
    割。俄未浃旬得疾颇异。口但慌言。已而三
    宿。还苏述冥间之事。初被黑衣使者追摄
    入岐府城隍庙。庙神峨冠大袖与一金甲武
    士唔坐。使者领高见神。武士言语纷纭让
    高破戒。仍扼腕骂曰。吾护戒神将也。为汝
    二十年。食寝不遑。岂期忽起杀心顿亏戒
    检。命虽未尽罪亦颇深。须送冥司惩其故
    犯。城隍神问高曰。汝更修何善追赎过尤
    乎。高常诵持上生经。其数已多。于时懵然
    都无记忆恐惧之间白曰。诵得三伤颂一钵
    和尚歌。遂合掌向神厉声而念。神与武士
    耸耳擎拳立听。颜色渐怡。及卒章神皆涕
    泪。乃谓高曰。且归人间宜切营善。拜辞未
    毕飒然起坐备陈厥事。自此三伤一钵之歌
    颂。人皆传写讽诵焉。一钵和尚者。歌词协理
    激劝忧思之深。然文体涉里巷。岂加三伤
    之典雅乎。在遣弟子去江南选山水之最
    者。吾愿往中终老。到江州都昌县有好林
    泉回报。在行至叶县。道俗所留往隋州开
    元寺示灭。年八十一。则长庆元年也
    系曰。稽诸律藏。出家者犯戒则招二罪。一
    违制。二业道也。高氏在家素不受戒。无违
    制愆。俗容有业道罪。宁得有护戒神邪。
    况高氏既持不杀。则冥然感止持无作之善
    生焉。因鲜克有终致遭幽责。告诸五众
    当畏护戒之神夫如是。明则有戒法。幽则
    有鬼神欤
    次成都府元和圣寿寺释南印。姓张氏。明寤
    之性受益无厌。得曹溪深旨无以为证。
    见净众寺会师。所谓落机之锦濯以增研。
    衔烛之龙行而破暗。印自江陵入蜀。于蜀
    江之南?妓S草结茆。众皆归仰渐成佛宇。
    贞元初年也。高司空崇文平刘辟之后。改
    此寺为元和圣寿。初名宝应也。印化缘将
    毕。于长庆初示疾入灭。营塔葬于寺中。
    会昌中毁塔。大中复于江北宝应旧基上
    创此寺。还名圣寿。印弟子传嗣有义?a复
    兴禅法焉
      唐汾州开元寺无业传
    释无业。姓杜氏。商州上洛人也。其母李氏忽
    闻空中。言曰。寄居得否。已而方娠诞生之
    夕异光满室。及至成童不为戏弄。行必
    直视坐即加趺。商于缁徒见皆惊叹。此无上
    法器。速令出家绍隆三宝。年至九岁启白
    父母。依止本郡开元寺志本禅师。乃授与金
    刚法华维摩思益华严等经。五行俱下一诵
    无遗。年十二得从剃落。凡参讲肆聊闻即
    解。同学有所未晓。随为剖析皆造玄关。至
    年二十受具足戒于襄州幽律师。其四分律
    疏一夏肄习便能敷演。兼为僧众讲涅??
    经。法筵长开冬夏无倦。可谓生肇不泯琳
    远复兴。后闻洪州大寂禅门之上首。特往瞻
    礼。业身逾六尺。屹若山立。顾必凝睇声仵
    洪钟。大寂一见异之笑而言曰。巍巍佛堂其
    中无佛。业于是礼跪而言曰。至如三乘文
    学粗穷其旨。尝闻禅门即心是佛。实未能
    了。大寂曰。只未了底心即是。别物更无。不
    了时即是迷。若了即是悟。迷即众生悟即是
    佛道。不离众生岂别更有佛。亦犹手作拳
    拳全手也。业言下豁然开悟。涕泪悲泣向大
    寂曰。本谓佛道长远勤苦旷劫方始得成。今
    日始知法身实相本自具足。一切万法从心
    所生但有名字无有实者。大寂曰。如是如
    是。一切法性不生不灭。一切诸法本自空
    寂经云。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又云。毕
    尽空寂舍。又云。诸法空为座。此即诸佛如来
    住此无所住处。若如是知。即住空寂舍
    坐空法座。举足下足不离道场。言下便了
    更无渐次。所谓不动足而登涅??山者也。
    业既传心印。寻诣曹溪礼祖塔。回游庐岳
    天台及诸名山遍寻圣迹。自洛抵雍憩西
    明寺。僧众咸欲举请充两街大德。业默然叹
    曰。亲近国王大臣非予志也。于是至上
    党。节度使相国李抱真与马燧累有战功。又
    激发王武俊同破朱滔。功多势盛。然好闻
    贤善。虽千里外必持币致之。深重业名行。
    旦夕瞻礼麾幢往来。常有倦色。谓门人曰。
    吾本避上国浩穰名利。今此又烦接君侯。岂
    娱心哉。言讫逍遥绵上抱腹山。又往清凉
    山。于金阁寺读大藏经。星八周天斯愿方
    毕。复振锡南下至于西河。初止众香佛刹。
    州牧董叔缠请住开元精舍。业谓弟子曰。
    吾自至此不复有游方之意。岂吾缘在此
    邪。于是撞钟告众作师子吼雨大法雨。
    垂二十年并汾之人悉皆向化。宪宗皇帝
    御宇十有四年素向德音。乃下诏请入内。辞
    疾不行。明年再降纶旨。称疾如故。穆宗皇
    帝即位之年。圣情虔虔思一瞻礼。乃命两街
    僧录灵准公。远?敕旨迎请。准至作礼白
    之曰。知师绝尘物表糠秕世务。法委国
    王请师熟虑。此回恩旨不比常时。愿师必
    顺天心不可更辞以疾。相时而动无累
    后人。业笑曰。贫道何德累烦圣主。行即行矣
    道途有殊。于是剃发澡浴至中夜告弟子
    慧?值仍弧H甑燃?啪踔??浴S胩?橥?br> 寿不生不灭。一切境界本自空寂。无一法
    可得。迷者不了即为境惑。一为境惑流转
    不穷。汝等常知心性本自有之非因造作。
    犹如金刚不可破坏。一切诸法如影如响
    无有实者。故经云。唯有一事实余二则非
    真。常了一切空无一物。当情是诸佛同用
    心处。汝等勤而行之。言讫加趺而坐奄然归
    寂。呜呼可谓于生死得自在也。俗龄六十
    二。僧腊四十二。道俗号慕如丧考妣乃备
    香华幢幡。迁全身就于城西练若。积香薪
    而行茶?场D擞星湓谱蕴煳迳??铡R煜?br> 西来都馥氛氲。阖境士庶咸皆闻睹。及薪尽
    火灭。获设利罗璨若珠玉。弟子慧?中星?br> 虔纵义幽元度恒泰等。泣血收之。殓以金
    棺。乃命郢匠琢石为塔。以长庆三年十二
    月二十一日。安葬于练若之庭。业迁化之岁。
    州牧杨潜得僧录准公具述其事。遂为碑
    颂。敕?大达国师。塔号澄源焉
      唐长沙东寺如会传
    释如会。韶州始兴人也。大历八年止国一禅
    师门下。后归大寂法集。时禅客仰慕决求心
    要。僧堂之内床榻为之陷折。时号折床会。犹
    言凿佛床也。后徇请居长沙东寺焉。自
    大寂去世其法门鼎盛时无可敌。谚谓东
    寺为禅窟。断可知矣。时相国崔公群慕会
    之风来谒于门。答对浏亮辞咸造理。自尔
    为师友之契。初群与皇甫?。议上宪宗尊
    号。因被??k出为湖南观察。闲豫归心于
    会也。至穆宗长庆癸卯岁终于寺。春秋八
    十。时井泉预枯异香?馥。迁塔于城南。廉使
    李翱尽毁近城坟塔。唯留会所瘗浮图。以
    笔题曰。独留此塔以别贤愚矣。刘膳部轲
    着碑焉。敕?传明大师。塔曰永际。亦呼所
    居为夹山和尚是欤
      唐南阳丹霞山天然传
    释天然。不知何许人也。少入法门而性梗
    [既/木]。谒见石头禅师默而识之。思召其自体
    得实者。为立名天然也。乃躬执爨凡三年
    始遂落饰。后于岳寺希律师受其戒法。造
    江西大寂会。寂以言诱之。[(应-心)/言]答雅正。大寂
    甚奇之。次居天台华顶三年。又礼国一大
    师。元和中上龙门香山。与伏牛禅师为物
    外之交。后于慧林寺遇大寒。然乃焚木佛
    像以御之。人或讥之。曰吾茶?成崂?T?br> 木头何有。然曰。若尔者何责我乎。元和三年
    晨过天津桥横卧。会留守郑公出。呵之不
    去。乃徐仰曰。无事僧。留守异之。乃奉束素
    衣两袭月给米面。洛下翕然归信。至十五
    年春言。吾思林泉。乃入南阳丹霞山结
    ?。以长庆四年六月。告门人曰。备沐浴
    吾将欲行矣。乃戴笠策杖入屦垂一足。未
    及地而卒。春秋八十六。膳部员外郎刘轲撰
    碑纪德焉。敕?智通禅师。塔号妙觉
      唐常州芙蓉山太毓传
    释太毓。姓范氏。金陵人也。年才一纪志在出
    家。乃礼牛头山忠禅师而师事焉。于是勇
    猛精进求其玄旨。法器外朗神[怡-台+禁]内融。虽
    明了一乘而具足万行。往雍京安国寺进
    受具戒。?然出众。加复威仪整肃妙相殊特。
    如大海之不可测。如虚空之不可量。巡
    礼道场摄心净域。虽智能通达不假因师。
    而印可证明必从先觉。遂谒洪井大寂禅师。
    睹相而了达法身。刹那而顿成大道。于时
    天下佛法极盛无过洪府。座下贤圣比肩得
    道者。其数颇众。毓与天彻禅师大宣教禅师
    大智禅师。皆昆仲也。既而南北观方曾无告
    惮。俾广闻见闲养圣胎耳。元和十三年
    止于?沉暌逍塑饺厣健9实妹?谏窖伞X?br> 为缘作因有应无着。故所居感化所至悦
    随。道俗相望动盈万数。自此江南之人悟
    禅理者多矣。时相国崔公群坐失守出分
    司。后为华州由三峰出镇宣城。其地虽迩
    其人则遐。崔公深乐礼谒。致命诚请。毓以
    感念而现大悲为心莫不果欲随缘游方。
    顺命宝历元年至于宛陵禅定寺。所以随顺
    而扬教也。至明年告归齐云山。九月合朔
    色相不动而示灭于山之院。享年八十。僧
    腊五十八。是日也天地如惨草木如摧。鸟兽
    悲啼云泉断咽。缁徒士庶孺慕充穷。十月栖
    神于院之庭。从其宜也。弟子至孚契真清斡
    等。慨吾师示灭而后学徒存。太和二年。相
    国韦处厚素尚玄风道心??啤R允伦辔拧?br> 天子爰降德音褒以殊礼。追?号塔名。越
    州刺史陆[一/旦]?ず猜圩??br>   唐南岳西园兰若昙藏传(灵彖超片)
    释昙藏。不知何许人也。得禅诀于大寂之
    门。后见石头希迁禅师。所谓再染谓之?
    也。贞元二年嘉遁于冲岳。栖止峰之绝顶。
    晚年苦于脚疾。移下西园结茅。参请者繁
    炽。太和元年终于岳中。享龄七十。先是藏
    养一犬尤灵。尝夜经行息坐次。其犬衔藏
    之衣归房。乃于门阃旁伏守而吠。声不绝
    频奋身作猛噬之势。诘旦视之。东厨有
    大蟒蛇。身长数丈。蟠绕小舍为之岌?I。呀
    张其口?阚其声。毒气漫然。侍者白藏亟
    去回避。藏曰。死而可逃何远之有。彼以毒
    来我以慈受。毒无自性激发则强。慈苟无
    缘冤亲一揆。无人无我法性俱空。言讫其
    蟒蛇按首徐行闪然不见。又尝一夜有群
    盗。其犬亦衔藏衣。藏语盗曰。诸君山叟茅
    舍有中意物任拈去。终无小吝之分。盗感
    其言散分下山矣。又荆州永泰寺释灵彖姓
    萧氏。兰陵人也。其胄裔则后梁为周所灭支
    属星分。彖父居长沙为编户矣。生彖宛有
    出尘之誓。遇诸禅会罕不登临。止泊维青
    优游自得。长庆元年住百家岩寺。未几徙
    步江陵。太守王潜请居永泰寺。太和三载
    六月二十三日终于住寺。春秋七十五。建塔
    于州北存焉。又释超岸。丹阳人也。先遇鹤
    林素禅师。处众拱默而已。天宝二载至抚州
    兰若得大寂开发。四方毳侣依之
      唐鄂州大寂院无等传
    释无等。姓李氏。今东京尉氏人也。负志卓荦
    辞气贞正。少随父官于南康。频游梵刹向
    僧瞻像。往即忘归。既作沙门遇道一禅师
    在龚公山学侣?慕。等求法于其间挺然
    出类。元和七年游汉上。后至武昌睹郡西
    黄鹄山奇秀。遂结茅分卫。由此巴蜀荆襄
    尚玄理者。无远不至矣。大和元载属相国
    牛公僧孺出镇三江。闻等道香普熏遐迩。
    命驾枉问。风虎相须为法重人。牛公虑其
    兰若不隶名籍。特为秦题曰大寂也。憧憧
    往来堂无虚位。至四年十月示灭。年八十
    二。弟子誓通奉全身入塔焉
      唐天目山千顷院明觉传
    释明觉。俗姓猷。河内人也。祖为官岭南。后
    徙居为建阳人也。觉儒家之子风流蕴藉好
    问求知。曾无倦懈。宿怀道性。闻道一禅师
    于佛迹岭行禅法。往造焉遂依投剃染。由
    此即愿观方。衡岳天台四明遍尝法味。复
    于径山留心请决。数夏负薪面?手胝。下
    山至杭州大云寺。禁足院门。续移止湖畔
    青山顶。结庵而止。属范阳卢中丞向风躬
    谒。召归州治大云寺住持。元和十五年。避
    嫌远嚣隐天目山。是山也特秀基墟跨涉
    四郡。有上下龙潭深不可测。怪物往往出
    于中。有白鹿毛质诡异。土人谓为山神也
    觉遁是中檀信为禅宇。长庆三年春及冬
    至明年二月大旱。野火蔓延欲烧院。僧惶
    ?А>踉弧N嵊氪松接性祷鸬彼倜稹I傺±?br> 雨骤作其火都灭。远近惊叹。以太和五年七
    月十九日。示疾而亡
      唐杭州秦望山圆?传
    释圆?。姓潘氏。福州闽人也。生而岐嶷长而
    俊迈。忽思拔俗寻事名师。剔发变衣。年满
    于嵩阳会善寺纳戒。既而仪表容与日新
    厥德。研穷经论。俄约观方。遇百丈山海禅
    师根教相符遂明心要。持杯振锡而抵于
    杭。见秦望山峻极之势有长松枝繁结盖。
    遂栖止于松巅。时感鹊复巢于横枝。物我
    都忘。羽族驯狎。由兹不下近四十秋。每一
    太守到任。则就瞻仰。号鸟窠禅师焉。洎
    元和初邦伯裴常棣酷重其道。请下结庵者
    至于三四。或为参请者说法。裴侯命八属
    宰官同力造伽蓝。移废额曰招贤。以居
    之。太和七年癸丑岁九月二十二日端坐怡
    然归寂。享年九十九。僧腊八十。杭之累政良
    守无不倾重。税驾树阴请谈玄极。不觉
    更仆移辰矣。今塔在石甑山下。南岳僧唯
    贞为塔铭焉。近有盗发其塔。且多怪异。止
    收得铭志而已
      唐池州南泉院普愿传
    释普愿。俗姓王。郑州新郑人也。其宗嗣于江
    西大寂。大寂师南岳观音让。让则曹溪之[蒙-?`]
    子也。于愿为大父。其高曾可知也。则南泉
    之禅有自来矣。愿在孕母不喜荤血。至德
    二年跪请于父母乞出家。脱然有去羁鞅
    之色。乃投密县大隈山大慧禅师受业。苦
    节笃励胼胝皲瘃。不敢为身主。其师异之。
    大历十二年愿春秋三十矣。诣嵩山会善寺
    ?甭墒κ芫摺O跋嗖烤烧戮?衬崞?壑?br> 学。后游讲肆上楞伽顶入华严海会。抉中
    百门观之关钥。领玄机于疏论之外。当其
    锋者皆旗靡辙乱。大寂门下八百余人。每参
    听之后寻绎师说。是非纷错。愿或自默而
    语。群论皆弭。曰夫人不言乃言尔耳。自后
    含景匿耀。似不能言者。人以其无法说
    或扣其关。亦坚拒不泄。时有密赜其机者。
    微露头角。乃知其非无法说时未至矣。贞
    元十一年拄锡池阳南泉山。堙谷刊木以
    构禅宇?笠饭牛溷于牧童。斫山畲田种
    食以饶。足不下南泉三十年矣。夫洪钟不
    为莛撞发声。声之者故有待矣。太和年
    初宣使陆公[一/旦]前池阳太守。皆知其抗迹尘
    外为四方法眼。与护军彭城刘公。同迎请
    下山北面申礼。不经再岁。毳衣之子奔走
    道途不下数百人。太和甲寅岁十月二十一
    日示疾。十二月二十三日。有白虹贯于禅
    室后峰。占之者得非南泉谢世乎。是日西
    峰巨石崩。声数十里当昼有乳虎?禅林。
    而号。众咸异之。二十五日东方明告门人
    曰星翳灯幻亦久矣。勿谓吾有去来也。言
    讫而谢。春秋八十七。僧腊五十八。契元文畅
    等凡九百人。皆布衣墨巾泣血于山门。赴丧
    会葬者相继于路。哀号之声震于崖谷。乙
    卯岁门人奉全身于灵塔。从其教也。膳部
    员外郎史馆修撰。刘轲钦若前烈追德颂美

      唐澧阳云岩寺昙晟传
    释昙晟。俗姓王氏。锺陵建昌人也。始生有自
    然胎衣。右袒犹缁服焉。遂请出家于石门。
    年满具法。参见百丈山海禅师。二十年为
    侍者。职同庆喜法必我闻身若中涓心居
    散位。续受药山举发全了无疑。化徒孔勤。
    受益者众。以太和三年己酉十月二十七日
    示灭。敕?大师号无相。塔名净胜焉
    系曰。商那和?。华言胎衣也。以其生带衣
    而诞以缯肉。而非幼为绷褓长且称身。出
    家成法服。至入灭?维方为煨烬焉。晟师
    之有胎衣止不及为婴儿已往之服耳。此
    近叔离尼商那尊者也。思过半矣。何邪晟
    师去圣悬远。和修佛灭百年。将胎衣示有
    行果之徒也。今晟以胞袒络化其教理之
    世。不其难乎。故曰思过半矣
      唐荆州福寿寺甄公传
    释甄公。姓鲁氏。江陵人也。少而警慧。七岁
    诵通诗雅。遂应州举。三上中第未释褐。
    与沙门议论玄理。乃愿披缁。投福寿寺辩
    初法师以为模范。后于洛京昭成寺讲法
    数座。因礼嵩山禅师通畅心决。方至丹阳
    茅山。寻挂锡于苏州楞伽山四远参玄者
    胼肩叠足矣。时白乐天牧是郡。接其谈道
    不觉披襟解带。心游无物之场得甄之阃
    阈矣遂坚请出水流寺。不乐安止。以山
    水为娱情之趣耳。太和三年示疾云终九
    十岁。以其年四月十七日入塔焉
      唐赵州东院从谂传
    释从谂。青州临淄人也。童稚之岁孤介弗群。
    越二亲之羁绊。超然离俗。乃投本州龙兴
    伽蓝从师剪落。寻往嵩山琉璃坛纳戒。师
    勉之听习于经律但染指而已。闻池阳愿
    禅师道化翕如。谂执心定志钻仰忘疲。南
    泉密付授之。灭迹匿端坦然安乐后于赵
    郡开物化迷大行禅道。以真定帅王氏阻
    兵封疆多梗。朝廷患之。王氏抗拒过制。而
    偏归心于谂。谂尝寄尘拂上王氏曰。王若
    问何处得此拂子。答道老僧平生用不尽者
    物。凡所举扬天下传之号赵州去道。语录
    大行为世所贵也
      唐京兆华严寺智藏传
    释智藏。姓黄氏。豫章上高人也。父为洪州
    椽。藏随父入报国寺。见供奉皓月讲涅??
    经。微体经意乐入佛门。年甫十三割恩爱
    辞父母。于开元寺宗法师所受学。后修禅
    法证大寂一公宗要矣。建中元年入长安。
    庐元颢素奉其道。举奏入内供养。敕令住
    华严寺。辇毂之间玄学者孔炽。就藏之门
    若海水之归投琴之壑矣。太和九年终于
    住寺。三月十二日入塔焉
      唐潭州道吾山圆智传
    释圆智。俗姓张。豫章海昏人也。总?O之年顿
    求出离。礼涅??和尚躬执?屦。爰登戒地
    誓叩禅门。见乎药山示其心决。后居长沙
    道吾山。海众相从犹蜂蚁之附王焉。以太
    和九年乙卯九月十一日长逝。享年六十七。
    ?维得不灰之骨数片。脑盖一节特异而清
    莹。其色如金其响如铜。乃建塔于石霜山。
    敕??一大师宝相之塔。得其道者则普会
    焉。智公初领悟药山宗旨。俨师诲之曰。吾
    无宝玉大弓以为分器。今赏汝犊鼻一腰。
    虽云微末而表亲亵欤。南岳僧玄泰着
    碑颂
      唐明州大梅山法常传
    释法常。俗姓郑。襄阳人也。稚岁从师于荆之
    玉泉寺。凡百经书一览必暗诵更无遗忘。冠
    年受具足品于龙兴寺。容貌清峻性度刚敏。
    纳衣囊钵毕志卯斋。贞元十二年自天台
    之于四明余姚之南七十里。寓仙尉梅子真
    之旧隐焉。昔梅福初入山也见多龙穴。神
    蛇每吐气成楼阁。云雨晦冥。边有石库。内
    贮仙药神仙经籍。常寄宿于房。乃梦神人语
    之曰。君非凡夫。因话及石库中圣书悬记
    既往将来之事。受之者为地下主。不然为
    帝王之师傅矣。常谓之曰。石库之书非吾
    所好。昔僧稠不顾仙经。其卷自亡。吾以涅
    ??为乐。厥寿何止与天偕老耶。神曰。此地
    灵府俗气之人辄难居此立致变怪。常曰。
    吾寓迹于梅尉之乡非久据焉。因号梅山
    也。由是编苫伐木作覆形之调。居仅四十
    年。验实非常之人也。开成年初院成。徒侣
    辐凑请问决疑。可六七百纳徒矣。四年常忽
    示疾。九月十九日山林摇荡鸟兽悲鸣。辞众
    而逝。报龄八十八。戒腊六十九。十月十九日
    焚于南涧。收舍利五色璨然圆转焉。常先
    隐梅岭。有僧求拄杖。见之白盐官安禅师。
    曰。梅子熟矣。汝曹往寻。幸能疗渴也。进士
    江积为碑云尔
      唐扬州慧照寺崇演传
    释崇演。姓段氏。东平人也。出家于本州龙兴
    寺慧超法师之门。游方问道见嵩阳善寂禅
    师。示其心法。后居都梁山。当于淮浦。四面
    来商毳客影附焉。相国李公绅镇抚广陵。而
    性刚严少所接与偏轻释子。或允相见必
    问难锋起。只应不供者多咄叱而出。绅遣衙
    吏章幼成传意。召演入府。?对诣理谈论
    铿然。绅惘然翻不测其畛域特加归信请
    居慧照寺。化导同声相应仅于千众。开成
    二年终于净院。春秋八十四。以十月二十三
    日全身入塔云
      唐杭州盐官海昌院齐安传
    释齐安。俗姓李。实唐帝系之英。先人播越。故
    生于海门郡焉。深避世荣终秘氏族。安在
    胎母梦日兆详。既诞而神光下烛。数岁有
    异僧款门。召见摩顶曰。凤穴振仪龙宫藏
    宝。绍终之业其在斯乎。及臻?O角亟请出
    家。父母诃止。安曰。禄利之养止于亲尔。冥
    报之利不其远邪。?组之荣止于家尔。济
    拔之益不其广邪。二亲感其言而顺从。遂
    依本郡云琮禅师。虽勒劳谦默和光同尘。
    而萤月殊晖鸡鹤异态。年满登具乃诣南
    岳智严律师。外检律仪内照实相。后闻南
    康龚公山大寂禅师随化度人慈缘幽感。裹
    足振锡一日造焉。大寂欣其相依论持不
    倦。及其蜕去。安尽力送终。元和末安春秋
    已逾七十。而游越之萧山法乐寺。以其古
    制垣屋靡完。补坏扶倾不克宴坐。时海昌
    有法昕者。缁林翘楚。于放生池?挤系亍U?br> 葺禅居焉。昕谦而不自有。延请安主之。
    四海参学者麝至焉。道化之盛翕然推伏。安
    不言寒暑不下堂庑。无流眄无倾听。如
    此者盖有年矣。而又挺身魁岸相好庄严。眉
    毫绀垂颅骨圆耸。望之者如仰嵩华而揖
    沧溟。曾无测其高深也。以会昌二年壬戌
    十二月二十二日。泊然宴坐俄尔示灭。先时
    竹柏尽死。至是精彩益振。爰有清响叩户
    祥光满室。如环佩之锵鸣。若剑戟之交射。
    瑞相尤繁事形别录。又安悬知宣宗皇帝隐
    曜缁行将来法会。预诫知事曰。当有异
    人至此。禁杂言止横事。恐累佛法。明日
    行脚僧数人参礼。安默识帝。遂令维那高位
    安置。礼殊他等。安每接谈话益知贵气。乃
    曰。贫道谬为海众围绕患斋不供。就上座
    边求一供疏。帝为操翰摅辞。安览惊悚。知
    供养。僧?去。所护丰厚殆与常度不同。乃
    语帝曰。时至矣无滞泥蟠。嘱以佛法后事
    而去。帝本宪宗第四子穆宗异母弟也。武宗
    恒惮忌之。沈之于宫厕。宦者仇公武。潜施
    拯护。俾髡发为僧纵之而逸。周游天下险
    阻备尝。因缘出授江陵少尹。实恶其在朝
    耳。武宗崩。左神策军中尉杨公讽宰臣百官。
    迎而立之。闻安已终怆悼久之敕?大师
    曰悟空。乃以御诗追悼。后右貂卢简求为
    建塔焉
      唐京师圣寿寺恒政传
    释恒政。姓周氏。平原人也。未入法前随入
    乡校。殊不嗜书籍。或见佛经耽味不舍。后
    弃俗从师。就本州延和寺诠澄法师下受
    诵经法。既登戒已问道于嵩少。决了无壅。
    遁迹三峰放荡自在。无几入太一山中。甫
    行风教学人?慕。太和中文宗皇帝酷嗜蜃
    蛤。沿海官吏先时递进。人亦劳止。一日御
    馔中盈????S须⒉徽叛秸摺5酃燮湟?br> 即焚香祝之。俄为菩萨形。梵相克全仪容
    可爱遂致于金粟檀香合。以玉绵锦覆之。
    赐兴善寺令致礼之。始宣问群臣斯何瑞
    也。相国李公德裕奏曰。臣不足知。唯知圣
    德昭应其诸佛理。闻终南山有恒政禅师大
    明佛法博闻强识。诏入宣问。政曰贫道闻物
    无虚应。此乃启沃陛下之信心耳。故契经
    中应以此身得度者即现此身而为说法
    也。帝曰。菩萨身已见未闻说法。政曰。陛下
    睹此为常非常耶。信非信耶。帝曰。希奇事
    朕深信焉。政曰。陛下已闻说法了。皇情悦
    豫得未曾有。敕天下寺院各立观音像以
    答殊休。其菩萨至会昌毁佛舍乃亡所在。
    因留政内道场中。累辞入山。宣住圣寿寺。
    至武宗即位忽入终南。或问其故。曰吾避
    仇乌可已乎哉。后终山舍年八十七。?维
    收舍利四十九粒。以会昌三年九月四日入
    塔。后有废教之敕。政之先见若合符节

    系曰。蜃蛤中胡得菩萨像乎。通曰。有所警
    发时一现耳。近闻伪唐李氏国境荐饥陂湖
    间多生?蚌。百姓竞取而食。其年免殍仆
    者十有七八。明年丰。民犹采之。无何有获
    巨蚌可二尺余。提归擘磔击[?`/瀹]曾无少损。
    其人咒垂放之。俄自开张吐出佛像。长仅
    尺许。相好具全若真珠色。号曰珠佛焉。献
    李氏。后遗与梵僧焉。此意所不及处。现形
    者盖经中化肉山鱼米以资饥馑。岁既丰
    登。胡不属厌。故现相止足之地
      唐大沩山灵佑传
    释灵佑。俗姓赵。祖父俱福州长溪人也。佑?O
    年戏于前庭。仰见瑞气祥云徘徊盘郁。又
    如天乐清奏真身降灵。衢巷谛观耆艾莫
    测。俄有华巅之叟。状类?宾之人。谓家老
    曰。此群灵众圣标异此童佛之真子也。必
    当重光佛法。久之弹指数四而去。佑以椎髻
    短褐依本郡法恒律师。执劳每倍于役。冠
    年剃发三年具戒。时有钱塘上士义宾。授其
    律科。及入天台遇寒山子于途中。乃谓佑
    曰。千山万水遇潭即止。获无价宝赈恤诸
    子佑顺途而念。危坐以思。旋造国清寺遇
    异人拾得。申系前意信若合符。遂诣泐潭
    谒大智师。顿了祖意。元和末随缘长沙。因
    过大沩山遂欲栖止。山与郡郭十舍而遥。
    ?肝奕搜瘫任?蘅摺D嗽釉斥??洹O鹄?br> 充食。浃旬有山民见之群信共营梵宇。时
    襄阳连率李景让统摄湘潭。愿预良缘乃
    奏请山门号同庆寺。后相国裴公相亲道
    合。佑为遭会昌之澄汰。又遇相国崔公慎
    由。崇重加礼。以大中癸酉岁正月九日盥
    漱毕。敷座瞑目而归灭焉。享年八十三。僧
    腊五十九。迁葬于山之右栀子园也。四镇
    北庭行军泾原等州节度使右散骑常侍卢
    简。求为碑。李商隐题额焉
      唐黄州九井玄策传
    释玄策。俗姓鲁。会稽人也。幼随父商估。赴
    天台山光明会。乃隋朝智?禅师立教。年别
    九月。远近州邑黑白二众鸠聚。策睹殊异。遂
    于禅林寺智广师下出家。游方见江西大
    寂。顿开翳障。及遍参问睹黄陂九井山奇
    秀。乃结茅为舍。学侣若蝉之走明也。或慰
    策曰。师之耐寂寞如此乎。策曰。致道者
    忘心矣。吾乐甚哉。以大中八年现疾而灭。
    续敕?大师曰圆寂。塔名智觉焉

    宋高僧传卷第十一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