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藏经阁!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藏 > 史传部二 >
  • 宋高僧传卷第五

      义解篇第二之二(正传十四人附见五人)
      周洛京佛授记寺法藏传(大仪)
    释法藏。字贤首。姓康康居人也。风度奇正利
    智绝伦。薄游长安弥露锋颖。寻应名僧义
    学之选。属奘师译经。始预其间。后因笔
    受证义润文见识不同而出译场。至天后
    朝传译首登其数。实叉难陀?华严梵夹
    至同义净复礼译出新经。又于义净译场
    与胜庄大仪证义。昔者炖煌杜顺传华严
    法界观。与弟子智俨讲授此晋译之本。智
    俨付藏。藏为则天讲新华严经。至天帝网
    义十重玄门海印三昧门。六相和合义门普
    眼境界门。此诸义章皆是华严总别义网。帝
    于此茫然未决。藏乃指镇殿金狮子为喻。
    因撰义门。径捷易解。号金师子章。列十门
    总别之相。帝遂开悟其旨。又为学不了者
    设巧便。取鉴十面八方安排。上下各一。相
    去一丈余。面面相对中安一佛像。燃一炬
    以照之。互影交光。学者因晓刹海涉入无
    尽之义。藏之善巧化诱。皆此类也。其如宣翻
    之寄亦未能舍。盖帝王归信缁伍所凭之
    故。洎诸梵僧罢译。帝于圣历二年已亥十
    月八日。诏藏于佛授记寺讲大经。至华藏
    世界品。讲堂及寺中地皆震动。都维那僧恒
    景具表闻奏。敕云。昨请敷演微言阐扬秘
    赜。初译之日梦甘露以呈祥。开讲之辰感
    地动以标异。斯乃如来降迹。用符九会之
    文。岂朕庸虚敢当六种之震。披览来状欣
    惕于怀云。其为帝王所重实称非虚。所以
    华严一宗付授澄观。推藏为第三祖也。着
    般若心经疏。为时所贵天下流行。复号康
    藏国师是欤
      唐荆州玉泉寺恒景传
    释恒景。姓文氏。当阳人也。贞观二十二年敕
    度听习三藏。一闻能诵如说而行。初就文纲
    律师隶业?衬帷:笕敫仓凵接袢?隆W分?br> 者禅师习止观门。于寺之南十里别立精
    舍。号龙兴是也。自天后中宗朝。三被诏入
    内供养为受戒师。以景龙三年奏乞归山。
    敕允其请。诏中书门下及学士。于林光宫
    观内道场设斋。先时追召天下高僧兼义
    行者二十余人。常于内殿修福。至是散斋。
    仍送景并道俊玄奘各还故乡。帝亲赋诗。
    学士应和。即中书令李峤中书舍人李又等
    数人。时景等捧诗振锡而行。天下荣之。景
    撰顺了义论二卷摄正法论七卷佛性论二
    卷。学其宗者如渴之受浆。至先天元年
    九月二十五日卒于所住寺。春秋七十九。
    弟子奉葬于寺之西原也
    系曰。江陵玄奘与三藏法师。形影相接相去
    几何然其名同实异。亦犹蔺相如得强秦之
    所畏。马相如令杨雄之追慕。然则各有所
    长短亦可见也
      唐中岳嵩阳寺一行传
    释一行。俗姓张。钜鹿人也。本名遂则。唐初佐
    命剡国公公谨之支孙也。?O岁不群聪黠明
    利。有老成之风。读书不再览已暗诵矣。因
    遇普寂禅师大行禅要。归心者众。乃悟世
    幻礼寂为师出家剃染。所诵经法无不精
    讽。寂师尝设大会。远近沙门如期必至。计
    逾千众。时有征士卢鸿隐居于别峰。道高
    学富。朝廷累降蒲轮。终辞不起。大会主事
    先请鸿为导文序赞邑社。是日鸿自袖出
    其文。置之机案。钟梵既作。鸿谓寂公曰。某
    为数千百言。况其字僻文古。请求朗俊者
    宣之。当须面指?`而授之。寂公呼行。伸纸
    览而微笑复置机案。鸿怪其轻脱。及僧聚
    于堂中。行乃攘袂而进。抗音典裁一无遗误。
    鸿愕视久之。降叹不能已。复谓寂公曰。
    非君所能教导也。当纵其游学。自是三学
    名师罕不谘度。因往当阳值僧真纂成律
    藏序。深达?衬帷H挥幸跹糈呶持?椤R唤?br> 详究。寻访算术不下数千里。知名者往询
    焉。末至天台山国清寺见一院。古松数十
    步门枕流溪淡然岑寂。行立于门屏闻院
    中布算。其声[?-?c+束][?-?c+束]然。僧谓侍者曰。今日当
    有弟子自远求吾算法。计合到门必无人
    导达耶。即除一算子。又谓侍者曰。门前水
    合却西流弟子当至。行承其言而入。稽首
    请法尽授其决焉。门前水复东流矣。自此
    声振遐迩。公卿籍甚。玄宗闻之诏入。谓行
    曰。师有何能。对曰。略能记览他无所长。帝
    遂命中官取宫籍以示之。行周览方毕覆
    其本。记念精熟如素所习。唱数幅后。帝不
    觉降榻稽首曰。师实圣人也。嗟叹良久。寻
    乃诏对无恒。占其灾福若指于掌。言多补
    益。时邢和璞者道术人莫窥其际。尝谓尹
    ?衷弧R恍泻蜕姓媸ト艘病:郝逑裸仍炖?br> 云。八百岁当差一日。则有圣人定之。今
    年期毕矣。属大衍历出。正其差谬则洛下
    闳之言可信。非圣人孰能预于斯矣。又
    于金刚三藏学陀罗尼秘印。登前佛坛受
    法王宝。复同无畏三藏译?陈?谀欠鹁??br> 开后佛国。其传密藏必抵渊府也。睿宗玄
    宗并请入内集贤院。寻诏住兴唐寺。所翻
    之经遂着疏七卷。又摄调伏藏六十卷。释氏
    系录一卷。开元大衍历五十二卷。其历编入
    唐书历律志以为不刊之典。又造游仪黄
    赤二道。以铁成规。于院制作。次有王媪者。
    行邻里之老妪。昔多赡行之贫。及行显遇
    常思报之。一日拜谒云。儿子杀人即就诛
    矣。况师帝王雅重。乞奏减死以供母之残
    龄。如是泣涕者数四。行曰。国家刑宪岂
    有论请而得免耶。命侍僧给与若干钱物。
    任去别图。媪戟手曼骂曰。我居邻周给迭
    互。绷褓间抱乳汝。长成何忘此惠耶。行心
    慈爱终夕不乐。于是运算毕召净人。戒之
    曰。汝曹挈布囊于某坊闲静地。午时坐伺
    得生类。投囊速归。明日果有[狂-王+段]彘引豚七
    个。净人分头驱逐[狂-王+段]母走矣。得豚而归。行已
    备巨瓮。逐一入之闭盖。以六乙泥封口。
    诵胡语数契而止。投明中官下诏入问云。
    司天监奏。昨夜北斗七座星全不见何耶。对
    曰昔后魏曾失荧惑星。至今帝车不见。此
    则天将大儆于陛下也。夫匹夫匹妇不得其
    所。犹陨霜天旱。盛德所感乃能退之。感之
    切者其在葬枯骨乎。释门以慈心降一切
    魔微僧曲见莫若大赦天下。玄宗依之。其
    夜占奏。北斗一星见。七夜复初。其术不可
    测也。又开元中尝旱甚帝令祈雨曰。当得
    一器上有龙状者方可致雨。敕令中官同
    于内库中遍视之。皆言弗类。数日后指一
    古鉴鼻盘龙。喜曰。此真龙也。乃将入坛场
    一日而雨。其异术通感为若此也。玄宗在
    大明宫。从容密问社稷吉凶并祚运终毕事。
    行对以他语。帝询之不已。遂曰。陛下当有
    万里之行。又曰。社稷毕得终吉。帝大悦。复
    遗帝一金合子。形若弹丸。内贮物撼必有
    声发之不得。云有急则开。帝幸蜀仓黄都
    忘斯事。及到成都忽忆启之。则药分中当
    归也。帝曰。伊药产于此。师知朕违难至蜀
    当归也。复见万里桥。曰一行之言信其神
    矣。命中官焚香祝之。乃告谢也。及昭宗初
    封吉王。至太子德王。唐为梁灭。终行之言。
    社稷毕得终吉也。开元十五年九月于华严
    寺疾笃。将舆病入辞。小间而止。玄宗此夜
    梦瞰禅居。见绳床纸隔开扇。晓而验问。一
    如所睹。乃诏京城名德。致大道场为行祈
    福。危疾微愈。其宠爱如是。十月八日随驾
    幸新丰。身无诸患口无一言。忽然浴香水
    换衣趺坐。正念怡然示灭。一云辞告玄宗。
    后自驾前。东来嵩山谒礼本师。即寂也。时
    河南尹裴宽正谒寂。寂云。有少事未暇与
    大尹款话。且请踟蹰休息也。宽乃屏从人
    止于旁室伺寂何为。见洁净正堂焚香默
    坐如有所待。斯须叩门连声云。天师一行
    和尚至(僧号天师始见于此。言天子师也)。行入颇匆切之状
    礼寂之足。附耳密语。其貌愈恭。寂但颔[(应-心)/言]
    曰。无不可者。语讫又礼。礼语者三。寂唯言
    是是无不可者。行语讫降阶入南室自闭
    其户。寂乃徐召侍者曰。速声钟。一行已灭
    度。左右疾走视之瞑目而坐。手掩伺息已
    绝。四众弟子悲号沸渭撼动山谷。乃停神于
    罔极寺。自终及葬凡经二七日。爪甲不变
    髭发更长。形色怡悦时众惊异。帝览奏悲怆
    曰。禅师舍朕。深用哀慕。丧事官供。诏葬于
    铜人原。?曰大慧禅师。御撰塔铭。天下释
    子荣之
      唐京兆西崇福寺智升传
    释智升。未祥何许人也。义理悬通二乘俱
    学。然于?衬嵊壬破渥凇4送馕男杂?卟?br> 达今古。每慊聂道真道安至于明?缧??br> 师。各着大藏目录记其翻传年代人物者。
    谓之晋录魏汉等录。乃于开元十八年岁次
    庚午。撰开元释教录二十卷。最为精要何
    耶。诸师于同本异出旧目新名。多惑其文真
    伪相乱。或一经为两本。或支品作别翻。一
    一裁量少无过者。如其旧录江泌女子诵出
    经。黜而不留。可谓藻鉴杜塞妖伪之源有
    兹独断。后之圆照贞元录也。文体意宗相??br> 不知几百数里哉。麟德中道宣出内典录十
    卷。靖迈出图纪四卷。升各续一卷。经法之
    谱无出升之右矣
      唐中大云寺圆晖传(怀远崇?M)
    释圆晖。未详何许人也。关辅之间声名籍
    甚。精研性相善达诸宗。幼于俱舍一门最
    为锐意。时礼部侍郎贾曾归心释氏。好乐
    斯文。多命晖谈此宗相。然其难者则非想
    见。惑繁者则得非得章。爰请晖师略伸梗
    概。究其光师疏义繁极难寻。又圣善寺怀远
    律师。愿心相合。因节略古疏。颂则再牒而释
    论乃有引而具注。甚为径捷。学者易知。后
    有崇?M。着金华钞十卷以解焉。光宝二师
    之后。晖公间出。两河间二京道江表燕齐楚
    蜀盛行晖疏焉
      唐京兆华严寺玄逸传
    释玄逸姓窦氏。即玄宗神武皇帝从外父也。
    繁柯懿叶莫我与京。昆友侄弟多升朝列。或
    以靡丽自持。或以官荣相抗。逸乃风神秀
    朗萧洒拔俗。悟色空之迹到真寂之场。糠
    秕膏粱ㄠ么轩冕。既而形厕缁伍学追上
    流。秘藏香龛披阅通理。一日喟然兴叹曰。
    去圣日远编简倒错。或止存夏五。或滥在
    鲁鱼。加以笔札偷行。校雠丧句。若犍度
    失其夹叶。犹礼记脱错后先。日见乖讹迷
    而不复。有一于此。彝伦攸[敲-高+睾]。遂据古今
    所撰目录。及勘诸经。披文已浩于几案。积
    卷仍溢于堂宇。字舛者详义而纶之。品差
    者赜理而纲之。星霜累迁功业克着。非夫
    心断金石志坚冰[薛/木]者。曷登此哉。既综结
    其科目。谅条而不紊也。都为三十卷。号释
    教广品历章焉。考其大小乘经律论并东西
    土贤圣集共一千八十部。以蒲州共城二邑
    纸书。校知多少缚定品次。俾后世无闷焉。
    其章颇成伦要。备预不虞。古之善制。有乐
    陵尹灵琛为序。逸后不知所终
      唐长安青龙寺道氤传
    释道氤。俗姓长孙。长安高陵人也。父容殿中
    侍御史。母马氏梦五色云覆顶。因有娠焉。
    母常听讲读大乘经晓夜不辍。意行太任
    之胎教也。逮乎诞弥异香芬馥。成于童稚。
    神气俊秀学问详明。应进士科一举擢第。
    名喧曰下。才调清奇荣耀亲里。后有梵僧
    扣门分卫。饭讫愿寓宵宿。氤接之谈话。言
    皆诣理。梵僧称叹。明晓辞诀方出门。闪然
    不见。氤由此无调选之心矣。乞愿出家。将
    知良珠度寸。虽有百仞之水不能掩其
    云也。何君亲而能阻入道之猛别心焉。乃
    礼京招福寺慎言律师为师。请益无替。及
    登戒法旋学律科。又隶经论。如是内外偕
    通矣。时有兴善寺复礼法师善属文。谓氤
    曰籍汝少俊可为余造西方赞一本。遂襞
    纸援毫略不停缀。斯须已就。其辞典丽。清
    净佛国境物庄严。临文若现前矣。礼师读
    讫顾左右诸德曰。奇才秀句吾辈莫能测
    也。自后服膺窗案昼夜精励。辩给难?善
    于立破。礼师仰其风规。尝于稠人广众中
    宣言曰。氤之论端势若泉涌。从此闻天供
    奉朝廷。玄宗幸雒。敕与良秀法修随驾。御
    史李?同请氤于天宫寺讲净业障经。其疏
    亦氤之著述也。时一行禅师国之师匠。过虑
    将来佛法谁堪?I御谁可阐扬。奏召天下
    英髦学兼内外者。集于洛京福先寺。大建
    论场。氤为众推许。乃首登座于瑜伽唯识
    因明百法等论。竖立大义六科。敌论诸师
    茫然屈伏。一行惊异曰。大法梁栋伊人应焉。
    余心有凭。死亦足矣。及乎大驾西还敕令
    扈从。乃有小疾上表。帝降中使赐药并方
    诏曰。法师将息。朕此药并方甚好。服食必
    差。所患痊愈早来西京。其顾遇也若此。仍
    属此际一行迁神。敕令东宫已下京官九品
    已上并送至铜人原蓝田设斋。推氤表白。
    法事方毕。宰相张燕公说执氤手曰。释门俊
    彦宇内罕匹。幸附口录向所导文一本置
    于箧笥。由是其文流行天下也。开元十八
    年于花萼楼对御定二教优劣。氤雄论奋发
    河倾海注。道士尹谦对答失次。理屈辞殚论
    宗乖舛。帝再三叹羡。诏赐绢伍伯匹用充
    法施。别集对御论衡一本盛传于代。后撰大
    乘法宝五门名教并信法仪各一卷唯识疏六
    卷法华经疏六卷御注金刚经疏六卷。初玄
    宗注经。至若有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乃至
    罪业则为消灭。虽提兔翰颇见狐疑。虑贻
    谬解之愆或作余师之义。遂诏氤决择经
    之功力剖判是非。奏曰。佛力经力十圣三贤
    亦不可测。陛下曩于般若会中闻熏不一。
    更沈注想自发现行。帝于是豁然若忆畴
    昔。下笔不休终无滞碍也。续宣氤造疏
    矣。四海向风学徒鳞萃。于青龙寺执新疏。
    听者数盈千计。至于西明崇福二寺。讲堂悉
    用香泥。筑自水际至于土面。庄严之盛京
    中甲焉。开元二十八年有疾将终。遣门弟
    子?遗表云。某末品轻生虚均雨露。得陪
    缁伍许自精修。虽常袒右肩无施举袂之
    役。而执锡舒步得蠲负载之劳。属以时畅
    玄功德扬真化。不谓勤劬慕学造次养生。
    今月十六日苦肠忽加汤药无救。泉门自掩
    安沐尧风。夜台一归宁逢舜日。有定瘗于
    苍陇。无再谒于丹墀云。时帝览恻怛。遣中
    使内给事贾文瑰。将绢五十匹就院吊赠
    宣口敕。奉问氤弟子等。适闻法师迁神寂
    灭。痛惜良深。未审拟于何处安厝。赐到绢
    帛等。圣恩追悼。生荣死哀光于僧伍。俗寿七
    十三。僧腊五十三。以其年秋八月十二日
    葬于终南山阴逍遥园侧。白塔存焉
      唐京师安国寺良贲传
    释良贲。姓郭氏。河中虞乡人也。世袭冠裳。
    法门之流不标祖?。故阙如也。贲识鉴渊旷
    风表峻越。外通坟典内善经论。义解之性
    人罕加焉。永泰中不空盛行传译。实难其
    人。贲预其翻度。代宗请为菩萨戒师。因新
    出仁王护国经。敕令撰疏解判曲尽经意。
    以所住寺为疏目。曰青龙也。原夫是经已
    当三译。一晋太始三年。法护译一卷。名仁
    王般若。次秦罗什出。名仁王护国般若波罗
    蜜。次梁承圣三年。真谛于洪州宝因寺译。
    名仁王般若。并疏六卷。然则晋本初翻方言
    尚隔。梁朝所译隐而不行。伪秦之经传流
    宇内。奈何止言波罗蜜而阙多字。则是亏
    其到义。是以肃宗皇帝斋心沐德。请不空重
    译。及肃皇晏驾代宗成先圣之愿言。诏兴
    译务。敕军容使鱼朝恩监护。于南桃园。起
    乎告朔。终乎望日。帝御承明殿灌顶道场。
    躬执旧经对译新本。而复为序冠于经首。
    仍敕贲造疏通经。贲上表曰。学孤先哲有
    玷清流。叨接翻传谬膺笔受。幸扬天阙
    亲奉德音。令于大明宫南桃园修疏赞演。
    宸光曲照不容避席。穷玄珠于贝叶。但益
    惭惶。捧白璧于丹墀。宁胜报[改-己+学]。仰酬皇泽
    俯课忠勤。既竭愚诚庶昭玄造。贲勤勤笔
    削三卷克成。奏乞流行。复上??疏。今年二
    月二十一日。恩命令在内园修撰经疏。微
    僧寡学惧不称旨。洗心涤虑扣寂求音。发
    明起自于天言。加被仰凭于佛力。咸约经
    论演畅真宗。亦犹集群玉于昆山纳大川
    于溟海。火生于木。与两曜而俱明。识转于
    如。体一相而等照。成道者法也。载法者经
    也。释经者疏也。广度群有同于大通。是菩
    提心如陛下意。所撰经疏缮写毕功。文过
    万言部有三卷。施行窃惭于愚见。裁成冀
    答于圣恩。并念诵仪轨一卷。承明殿讲密严
    经。对御记一卷同进上。轻尘玄览。只畏无
    任。答诏云。法师智炬高明辞峰迥秀。亲凭
    梵夹宣阐微言。幽赜真宗演成章疏。开如
    来之秘藏。示群有之迷津。贯玉联珠钩深
    致远。再三披阅颇谓精详。传之招提永为
    法宝也。皇命褒扬释门翕盛。又属章信寺初
    成报疏。服膺者常数百众。虽纸贵如玉无
    以加焉。其在安国寺讲筵官供不匮。数年
    之内归学如林。大历七年正月不空奏请
    入目录。敕依。贲于六年徙居集州。教授
    传经不遑宁处。至十二年三月十日无疾
    枕肱终于符阳。春秋六十一。夏腊二十九。
    宕渠嘉川之人。哀悼法梁摧折。?维收灰中
    舍利百余粒。遗表中进念诵仪对御记二卷。
    以其先进者遂留在内中之故。令门弟子
    ?之重进。后于上都城东置坟塔焉。即大
    历十三年也。贲累朝供奉应制。辞辩富赡学
    问高深。末涂沦踬。同利涉之徙移。若神会
    之流外。吁哉
      唐越州礼宗传
    释礼宗。俗姓宋。会稽人也。道气酋壮志求玄
    微。愿遂出尘决除鞅绊。闻长寿寺和尚通
    达禅观。往叩其关。学习之心未尝少懈。师
    诲之曰。汝之出尘有大利益。可谓良玉度
    尺。虽有十仞之土不能?R其光矣。乃奋
    藻摅华注涅??经。怀铅握椠周于二载挫
    锐解纷怡然理顺。遂成夹注八十卷焉。及
    郑卿尚书典郡。闻其盛名致疏往请。确然
    拒而不赴。景龙二年有御史大夫冯思。忽尔
    暴终入一处。有二童子持簿领冯。庭对判
    官厅。按覆罪愆。令望彼巨树。枝柯可覆数
    亩。判官身旁旧识者张思义。招手呼冯曰。
    吾是汝舅。曾为洛阳仓吏。被长官越格诬
    杀。兼假贷太平寺中钱及油[麦*?D]。于今未脱。
    汝所坐者不合于天后宫中乱越致此暴
    卒。可发愿造涅??经铸钟。登即关奏判
    放却还人世。临行张语冯曰。在阎浮一日
    造功德得福无量。胡忍一生不修功德耶。
    此涅??经者礼宗大师注解。从天台传授。每
    有善神守护。时张差押冯往诸司考校轻
    重生处。嘱之曰。汝去洛城道光坊内十字街
    第三宅。是吾家。家有池亭竹树。为问妻儿
    安否。冯起寻经本未获而又死。经三日立
    限。归写经铸钟。工毕冯在世得四十八年
    终。宗亡春秋九十七焉
      唐钱塘天竺寺法诜传
    释法诜。姓孙氏。母初梦吞明珠。遂黜鱼恶
    荤。诞弥厥月生有异表。十五辞亲从师依
    年受具。行学一集蔚为教宗。卷伊吕立功
    之致。陋黄绮肆志之适。遗形理性与山木
    为群。故地恩贞大师嘱之以华严经菩萨戒
    起信论。心以静铣智与经冥。一夕梦乘大
    ?直截沧溟。横山当前峻与天极。不觉孤
    帆鸢戾怀襄上济。峰竦竦而忽高。云溶溶而
    在下。既寤形若委衣流汗轻醒。自此句义
    不思而得。一部全文常现心境。事事无碍之
    旨如贯华焉。天宝六年于苏州常乐寺缋
    卢舍那像化示群品。大历二年于常州龙兴
    寺讲。才登法座忽有异光如曳红缕。渐
    明渐大萦旋杳空。久修行者会中先睹。前
    后讲大经十遍。撰仪记十二卷。大历十三
    年十一月七日。沙门慧觉梦巨塔陷地二级。
    无何诜示疾而终。春秋六十一。慧命四十
    二。受法弟子太初付以香?谈柄。浔阳正觉。
    会稽神秀。亦犹儒氏之有游夏焉。诜初讲
    天竺寺。盛阐华严。时越僧澄观就席决疑
    深得幽趣。及终吴兴皎然为碑。[邱-丘+千]城肃公
    为颂。合扬其美哉
      唐京师兴善寺潜真传(道超)
    释潜真。字义璋。姓王氏。太原华族。后徙为
    夏州朔方崇道乡人也。考珍真即仲子也。年
    在学数业尚典坟。幼好佛书抑从天性。甫
    及弱冠投迹空门。开元二十六年隶名于
    本城灵觉寺。明年纳具戒。自此听习律乘
    涉游论海。凡曰讲筵无不探赜。属代宗
    朝。新译文殊师利菩萨佛刹庄严经。敕真造
    疏。奏云。此经凡有三译。一西晋太熙中。法
    护翻名佛土严净经。文势多古语简理幽。二
    天后久视中。实叉难陀于清禅寺翻名文殊
    受记经。三即今大历六年所译也。伏惟宝应
    元圣文武皇帝陛下。天垂帝?。人归宝图。
    德厚乾坤。明侔日月。仁恕滋物。夷狄仰德。
    而输诚慈惠。利生正教。承风而演化。顷者
    ?坊节度使兼御史中丞杜冕。奏为国请诸
    大乘经。明诏下于只园。梵旨开于贝叶。因
    请三藏不空译此经等数十部。续有敕下
    天下梵宇。各置文殊菩萨像。以旌圣功也。
    又诏以文殊菩萨为上座。皆三藏所请。三
    藏学究瑜伽解穷法印。身口意业秘密修
    持。戒定慧学显通宣畅。唐梵文字声韵具知。
    传译此经善符圣旨。文质相兼璨然可观。
    潜真识智愚昧学艺庸浅。幸陪清众谬在翻
    传。虚空藏经课虚润色。猥蒙驱策述疏赞
    扬。虽文义荒芜已传京邑。今之所作盖有
    由焉。有金阁寺大德道超禅师。学尽法源
    行契心本。亲睹灵境密承圣慈。故久在清
    凉属兴净业。仍于现处建?堵波。寻觐法
    缘来诣京国。以此经为大事。以大圣为
    本师。显扬圣德无过此者。乃稽首三藏誓
    传大圣法门。不以潜真庸虚。转祈和尚邀
    令述作。和尚不念前之鄙陋。又令赞释此
    经。窃恐难契真诠。敢不尽其愚讷。即大历
    八年十一月疏成奏过。真学通内外性相融
    明。考覆幽玄研精教理。探赜今古比校亲
    疏。分别异同归于一义。辩犹泉涌思入虚
    凝。直笔而书记于绝唱。结成三卷。以作准
    绳。现在未来永无疑网矣。又述菩提心义
    发菩提心戒各一卷三聚净戒及十善法戒共
    一卷。兼禀承不空秘教。入曼??罗。登灌顶
    坛。受成佛印。显密二教皆闻博赡。关内河东
    代历四朝阐扬妙旨弟子繁多。加复纲纪
    兴善保寿二处伽蓝。惩劝僧尼真有力也
    以贞干四年戊辰五月十四日。遗诫门人
    以疾而卧。二十一日右胁累足。口诵弥陀佛
    号。终于兴善寺本院。春秋七十一。僧夏四十
    九云
      唐代州五台山清凉寺澄观传
    释澄观。姓夏侯氏。越州山阴人也。年甫十一
    依宝林寺(今应天山)霈禅师出家。诵法华经。十四
    遇恩得度。便隶此寺。观俊朗高逸。弗可以
    细务拘。遂遍寻名山旁求秘藏。梯航既具
    壶奥必臻。干元中依润州栖霞寺醴律师学
    相部律。本州依昙一隶南山律。诣金陵玄
    璧法师传关河三论。三论之盛于江表观
    之力也。大历中就瓦棺寺传起信涅??。又
    于淮南法藏受海东起信疏义。却复天竺
    诜法师门。温习华严大经。七年往剡溪。从
    成都慧量法师覆寻三论。十年就苏州。从
    湛然法师习天台止观法华维摩等经疏。解
    从上智性自天然。所学之文如昨抛舍。鲍
    静记井。蔡邕后身。信可知矣。又谒牛头山
    忠师径山钦师洛阳无名师。咨决南宗禅法。
    复见慧云禅师了北宗玄理。观自谓己曰。
    五地圣人身证真如栖心佛境。于后得智
    中起世俗念学世间技艺。况吾学地能忘
    是心。遂翻习经传子史小学苍雅天竺悉昙
    诸部异执四围五明秘咒仪轨至于篇颂笔
    语书踪。一皆博综。多能之性自天纵之。大
    历十一年誓游五台。一一巡礼祥瑞愈繁。仍
    往峨嵋求见普贤。登险陟高备观圣像。
    却还五台居大华严寺。专行方等忏法。时
    寺主贤林请讲大经。并演诸论。因慨华严
    旧疏文繁义约。?啡怀は搿?鑫氖庵髦瞧障?br> 主理。二圣合为?陈?谀恰M蛐屑嫱?词?br> 华严之义也。吾既游普贤之境界。泊妙吉之
    乡原。不疏?陈?泄级?ヒ印9劢??琛?br> 俄于寤寐之间见一金人。当阳挺立以手
    迎抱之。无何咀嚼都尽。觉即汗流自喜。吞
    纳光明遍照之征也。起兴元元年正月。贞元
    三年十二月毕功。成二十轴。乃饭千僧以
    落成也。后常思付授。忽夜梦身化为龙。矫
    首于南台。蟠尾于山北。??攫碧落鳞鬣耀
    日。须臾蜿蜓化为千数小龙。腾耀青冥分
    散而去。盖取象乎教法支分流布也。四年春
    正月寺主贤林请讲新疏。七年河东节度使
    李公自良。复请于崇福寺讲。德宗降中使
    李辅光。宣诏入都。与?宾三藏般若。译乌
    荼国王所进华严后分四十卷。观苦辞请明
    年入敕允。及具行至蒲津。中令梁公留安
    居。遂于中条山栖岩寺住。寺有禅客拳眉
    翦发。字曰痴人。披短褐操长策狂歌杂语。
    凡所指[厂@干]皆多应验。观未至之前狂僧驱
    众僧。洒扫曰。不久菩萨来此。复次壁画散
    脂大将及山麋之怪。往往不息。观既止此
    寺。二事俱静。五月内中使霍仙鸣。传宣催
    入。观至。帝颇敦重。延入译场刊正。又诏令
    造疏。遂于终南草堂寺编成十卷。进呈。
    敕令两街各讲一遍为疏。时堂前池生五
    枝合欢莲华。一华皆有三节。人咸叹伏。寻
    译守护国界主经。观缀文润色。顺宗在春
    宫。尝垂教令述了义一卷心要一卷。并食
    肉得罪因缘。洎至长安频加礼接。朝臣归
    向。则齐相国杭韦太常渠牟皆结交最深。故
    相武元衡郑?李吉甫权德舆李逢吉中书舍
    人钱徽兵部侍郎归登襄阳节度使严绶越州
    观察使孟简洪州韦丹。咸慕高风。或从戒
    训。以元和年卒。春秋七十余。弟子传法者
    一百许人。余堪讲者千数。观尝于新创云花
    寺般若阁下。画华藏世界图相。又着随疏演
    义四十卷。允齐相请述华严经纲要一卷法
    界玄鉴一卷三圣圆融观一卷华严法华楞伽
    中观论等别行小钞疏共三十卷。设无遮大
    会十二中。其诸塑缋形像缮写经典不可
    殚述。门人清[沔-?D+丐]记观平时行状云。观恒发
    十愿。一长止方丈但三衣钵不畜长。二当
    代名利弃之如遗。三目不视女人。四身影
    不落俗家。五未舍执受长诵法华经。六长
    读大乘经典普施含灵。七长讲华严大经。
    八一生昼夜不卧。九不邀名惑众伐善。十
    不退大慈悲普救法界。观逮尽形期。恒依
    愿而修行也
      唐京师西明寺良秀传(谈筵)
    释良秀。姓郭氏。蒲津人也。年及佩?挺然
    离俗。乃往中条山柏梯寺披削。诵通经业
    受具律仪。誓以传讲为己事。勤苦忘疲。三
    藏俱寻九流外赡。于时籍甚孰不钦崇。贞元
    四年奉诏与?宾国般若三藏。同译大乘理
    趣六波罗蜜经十卷。至五年二月四日解座。
    写本进过。寻奉德宗敕。令秀造疏上表云。
    去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右街功德使王希迁。
    奉宣令良秀等修撰新翻大乘理趣六波罗
    蜜经疏者。伏闻至道同源圣人一贯。大雄示
    相演妙音于独园。宝位分身霈湛恩于双
    阙。开佛日于圣日。降丝纶于法轮。所以扬
    化慈航致人寿域。不然岂得握真符而契
    合。应休运以感通。况以此经如来之密印
    群生之度门。得白马之宝函启青龙之秘
    藏。是第一义理去筌蹄。于最后乘说无分
    别。加以天文焕发?彼颊鸦卣嫒缙跣囊巡?br> 微于释氏。般若制序谅缵文于太宗。慈云溥
    润于大根。湛露垂滋于贝叶。良秀等。材惟
    末学性异生知。谬寄讨论伏增殒越。上承
    严旨徒侧管以窥天。虔奉本师惧升堂而
    鼓瑟。所修撰疏一部。谨附王希迁随表奉
    进。伏乞圣慈许令同修疏沙门谈筵于当
    寺赞演及流布中外所冀落落真言示丹
    青于新学。明明像教流粉泽于将来。帝览奏
    敕内给事毛瑛琦。宣慰良秀谈筵道恒等。
    宜共赐绢九十匹。至可领取。比修疏义甚
    大勤劳也。秋热兼问。师等各平安好在。秀之
    辞笔义端时少伦匹。终没罔知时代焉
      唐京师西明寺慧琳传
    释慧琳。姓裴氏。疏勒国人也。始事不空三
    藏为室洒。内持密藏外究儒流。印度声明
    支那诂训靡不精奥。尝谓翻梵成华。华皆
    典故。典故则西干细语也。遂引用字林字统
    声类三苍切韵玉篇诸经杂史。参合佛意详
    察是非。撰成大藏音义一百卷。起贞元四年
    迄元和五载方得绝笔。贮其本于西明藏
    中。京邑之间一皆宗仰。琳以元和十五年庚
    子卒于所住。春秋八十四矣。殆大中五年有
    奏请入藏流行。近以海中高丽国虽三韩
    夷族偏尚释门。周显德中遣使?金。入浙
    中求慧琳经音义。时无此本故有阙如

    宋高僧传卷第五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