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藏经阁!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藏 > 史传部二 >
  • 释迦谱卷第一并序

    盖闻。菩提之为极也。神妙寂通。圆智湛照。道
    绝于形识之封。理毕于生灭之境。形识久绝。
    岂实诞于王宫。生灭已毕。宁真谢于坚固哉。
    但群萌长寝同归大觉。缘来斯化感至必应。
    若应而不生谁与悟俗。化而无名何以导世。
    是以。标号释迦擅种刹利。体域中之尊。冠人
    天之秀。然后脱屣储宫真观道树。舍金轮
    而驭大千。明玉毫而制法界。此其所以垂
    迹也。爰自降胎至于分塔。玮化千条灵瑞万
    变。并义炳经典事盈记传。而群言参差首尾
    散出。事绪舛驳同异莫齐。散出首尾。宜有贯
    一之区。莫齐同异。必资会通之契。故知。博
    谇难该而总集易览也。佑以不敏业谢多闻。
    时因疾隙颇存寻?。遂乃披经案记。原始
    要终。敬述释迦谱。记列为五卷。若夫胤
    裔托生之源。得道度人之要。泥洹塔像之
    微。遗法将灭之相。总众经以正本。缀世
    记以附末。使圣言与俗说分条。古闻共今迹
    相证。万里虽邈有若躬践。千载诚隐无隔面
    对。今抄集众经述而不作。庶脱寻访力半功
    倍。敬率丹心略敷誓愿
     僧佑前礼最胜尊  稽首清净无比法
     次归离垢应真僧  三宝慈护永住世
     像末少信信不纯  邪见迷没陷众苦
     三藏遐旷难究寻  懈怠障碍令法没
     故集本师源缘记  经律传证增信根
     仰承大士誓愿心  敢厝弘意于后世
     愿同见闻随喜福  法灯延照尽来际
     释迦始祖劫初刹利相承姓缘谱第一
     释迦始祖劫初姓瞿昙缘谱第二
     释迦六世祖始姓释迦氏缘谱第三
     释迦降生释种成佛缘谱第四
     释迦在七佛末种姓众数同异谱第五
     释迦同三千佛缘谱第六
     释迦内外族姓名谱第七
     释迦弟子姓释缘谱第八
     释迦四部名闻弟子谱第九
      释迦始祖劫初刹利相承姓谱第一(出长阿含经)
    劫初天地欲成。大水弥满。风吹结构。以成
    世界。此世欲成。光音天上福行命尽来生
    为人。皆悉化生欢喜为食。身光自在神足
    飞行。无有男女尊卑。众共生世故名曰众
    生。有自然地味。犹如醍醐。色如生酥味甜如
    蜜。其后众生以手试尝。遂生味着渐成揣食。
    光明转灭无复神通。食地味多者。颜色?
    瘁。其食少者。颜色光泽。遂生胜负。因胜
    负故。便相是非。地味消歇。咸皆懊恼。咄哉为
    祸。无复地味。又生地皮。状如薄[麸-夫+并]。色味香
    美。后复食之。转相轻慢地皮又灭。又生地
    肤。因食多少生诸恶法。地肤复灭。增一阿
    含经云。自然地肥味如甜婆桃酒。楼炭经
    云。地肥不生。更生两枝葡萄其味亦甘。久
    久食多共相形笑。两枝葡萄不生。更生粳

    后有自然粳米。无有糠[米*会]。不加调和。备众美
    味。众生食之生男女形
    增一阿含经云。时天子欲情意。多者便成
    女人。遂行情欲共相娱乐。互相瞻视遂生
    欲想。共在屏处为不净行。余众生见咄哉非
    法。云何众生有如是事。男子见他呵责。即
    自悔过自身投地。其彼女人即送食与之。扶
    之令起。因此世间便有不善夫主之名。以
    送饭与夫名之为妻。其后众生遂为?H?贰?br> 为自障蔽遂造屋舍。以此因缘世中立家。其
    后众生?H?纷?觥K旆蚱薰沧 F溆嘀谏?br> 寿福行尽。从光音天来生此间。在母胎中。
    因此世间有处胎生
    楼炭经云。后稍有所著。便持童女与夫。歌
    舞戏笑称愿为夫妇当使安隐。尔时先造
    瞻婆城。乃至一切城郭。自然粳米朝刈暮
    熟。暮刈朝熟。刈后随生(中阿含云长四寸)未有茎干。
    时有众生并取日粮。如是相教乃至并取五
    日。粳米渐生糠[米*会]。刈已不生有枯株
    楼炭经云。后有?鋈恕H∷奈迦樟浮K?子?br> 处粳米便不复生。佑以为机心。一动则物离
    其真。精灵所感速于风电。尝闻两汉之时。
    东菜加租而海鱼不出。合浦贪珠而玑蚌远
    移。以近代方古。若合符契。粳米不生未足异

    尔时众生懊恼悲泣。各封田宅以分疆畔。
    其后众生自藏己米。盗他田谷。无能决者。议
    立一平等主。善护人民。赏善罚恶。各共减
    割以供给之。时彼众中有一人。形质长大容
    貌端正。甚有威德请以为主。于是始有民主
    之名。昙无德律云。古昔有王。最初出世名
    大人。众之所举。楼炭经云。时彼众中有一
    人。最尊端正威神巍巍。众人便白当为我典
    主。作君长。号之曰王。以法取租。是故名为刹
    利。时阎浮利天下富乐炽盛安隐。生青草色
    如孔雀尾。有八万郡国。人民聚落鸡鸣相闻。
    天下无病无大热大寒。大王以法治国。奉行
    十善哀念人民。如父母爱子。人民敬王如子
    敬父。人寿大久。后有他王。不如先王。寿遂
    减。至寿十万岁。稍减至万岁。至今裁寿百

    初民主有子名珍宝(昙无德律名善王楼炭经云大王有子名真王)
    珍宝有子名好味(律云名楼夷王楼炭经阙此王名)
    好味有子名静衰(律名齐王楼炭云真王有子名齐王)
    静衰有子名顶生(律同名顶生王楼炭云齐王有子名顶生王)
    顶生有子名善行(律名遮罗王楼炭云顶生王有子名遮留)
    善行有子名宅行(律名遮罗王楼炭云遮留有子名和行)
    宅行有子名妙味(律名微王楼炭无此王名)
    妙味有子名味帝(律名微?陀罗王楼炭无)
    味帝有子名外仙(律名?醯梨[马*聿]王楼炭无)
    外仙有子名百智(律名舍迦陀王楼炭无)
    百智有子名嗜欲(律名楼脂王楼炭云和行王有子名留至)
    嗜欲有子名善欲(律名修楼王楼炭云留至有子名曰王)
    善欲有子名断结(律名波罗那王楼炭云曰王有子名波那)
    断结有子名大断结(律名摩呵婆那王楼炭云波那有子名大波那)
    大断结有子名宝藏(律名贵舍王楼炭云大波那王有子名沙竭)
    宝藏有子名大宝藏(律名摩诃舍王楼炭无)
    大宝藏有子名善见(律同名善见王楼炭无)
    善见有子名大善见(律名大善见王楼炭云沙竭王有子名大善见)
    大善见有子名无忧(律同名无忧王楼炭无)
    无忧有子名洲渚(律名光明王楼炭云大善见有子名提炎)
    洲渚有子名殖生(律名梨那王楼炭云提炎王有子名染)
    殖生有子名山岳(律名弥罗王楼炭云染王有子名迷留)
    山岳有子名神天(律名末罗王楼炭云迷留王有子名摩留)
    神天有子名进力(律名精进力楼炭云摩留王有子名精进力)
    进力有子名牢车(律名牢车王楼炭云精进力王有子名坚贱)
    牢车有子名十车(律名十车王楼炭云坚贱有子名十车)
    十车有子名百车(律名百车王楼炭云十车有子名舍罗)
    百车有子名牢弓(律名坚弓王楼炭无)
    牢弓有子名十弓(律同名十弓王楼炭云舍罗王有子名十才)
    十弓有子名百弓(律同名百弓王楼炭云十才王有子名百才)
    百弓有子名养枝(律名能师王楼炭云百才王有子名耶和檀)
    养枝有子名善思(律名真?王楼炭云耶和檀王有子名真?)
    从善思以来有十族转轮圣王相续不绝(律云
    从真?王以来有十转轮圣王种族。楼炭经云。真?王有子名波延。后诸王甚众多。转轮王有十种)
    一名箭(律云一名伽[少/兔]支。楼炭经云一者姓迦奴车)伽[少/兔]遮王。有五
    转轮圣王(律云[少/兔]支次第相承五王。楼炭数同)二名多罗业(律云二名多楼
    ?车勐ヌ吭贫?咝斩嗦??多罗业王有五转轮圣王(律云多楼?车?br> 次第五王。楼炭数同)三名马(律云三名阿湿卑楼炭云三者阿波)阿叶摩王有
    七转轮圣王(律云阿湿卑七王。楼炭数同)四名持地(律云四名干陀罗楼炭云
    四者?b陀利)持地王有七转轮圣王(律云干陀罗七王楼炭数同)五
    名伎术(律云伽陵迦楼炭云五者迦陵)迦陵伽王有九转轮圣
    王(律云迦陵伽九王楼炭数同)六名瞻婆(律云六名瞻?楼炭云六者遮波)瞻婆王
    有十四转轮圣王(律云瞻?十四王楼炭数同)七名拘罗婆
    (律同云七名拘罗婆。楼炭云七者拘猎)。拘罗婆王有三十一转轮圣
    王(律云拘罗婆三十一王楼炭数同)八名般?罗(律同云八名般罗。楼炭云八者般?)
    般?罗王有三十二转轮圣王(律云般?罗三十二王。楼炭云有
    三十)九名弥私罗(律云九名弥悉梨楼炭云九者弥尸梨)弥私罗王有八
    万四千转轮圣王(律云弥悉梨次第八万四千王楼炭数同)十名鼓
    摩(律云十名懿师摩楼炭云十者摩弥)鼓摩王有百转轮圣王(律云
    懿师摩次第百王楼炭云有一百)最后有王名大善生(律云从懿师摩后有王名大善
    生楼炭云然后有王名大善生)从懿摩王有子名乌婆罗(律云大善生王子
    名懿师摩楼炭云人呼为伊摩)乌婆罗有子名泪婆罗(律云懿师摩王有子名优
    罗他楼炭云伊摩王有子摩乌猎)泪婆罗有子名尼求罗(律云优
    罗他有子名瞿罗楼炭无)尼求罗有子名师子颊(律云瞿罗有子名尼浮罗
    楼炭云乌猎有子字泥不生)师子颊有子名净饭王(律云尼浮罗有子名
    师子颊。楼炭云泥不生有子名师子)净饭王有子名菩萨(律云。师子颊
    有子名悦头檀楼炭云师子有子名悦头檀)萨菩有子名罗[目*侯]罗(律云悦头檀有子名
    菩萨楼炭云悦头檀有子名私达菩萨私达菩萨有子名罗云)
    由此本缘名刹利种(楼炭云以是因缘从昔至今。起刹利种。中阿含经云。地主
    者谓刹利)
    佑案。劫初草昧。肇建皇极。发源民主。迄于
    善思。父子继业三十三王。自善思以后云有
    十族转轮王。第一伽[少/兔]至第十懿摩。或是
    兄弟支胤。圣贤递兴。容可异族别起。应天
    受命。长源遥绪。难以意量也。总其世数。凡八
    万四千二百一十圣王。仰寻白净所承。出自
    懿摩。转轮相纂。亿叶重辉。所以释迦权应。
    示现降生。托迹既显。苗裔遂彰。然经举大数。
    似亦未周。昔牺农轩[日*睾]犹莫详厥岁。况飞
    行圣帝寿?大椿。其年世邈绝。岂凡识所揆

      释迦贤劫初姓瞿昙缘谱第二(出十二游经)
    昔阿僧只劫时。有菩萨为国王。其父母早丧。
    让国与弟。舍行求道。遥见一婆罗门。姓曰
    瞿昙因从学道。婆罗门言。当解王衣。如吾
    所服。受瞿昙姓。于是菩萨。体瞿昙姓入于深
    山食果饮水。坐禅念道。菩萨乞食还其国
    界。举国吏民无能识者。谓为小瞿昙菩萨。
    于城外甘蔗园中。以为精舍
    佛所行赞经云。甘蔗之苗裔。释迦无胜王
    净财德纯备。故名曰净饭。案净饭远祖乃
    是瞿昙之后身。以其前世居甘蔗园。故经称
    甘蔗之苗裔也
    于中独坐时。五百大贼劫取官物。路由菩萨
    庐边。明日捕贼踪迹在菩萨舍下。因收菩萨
    前后劫盗法。以木贯身。立为大标。血流于地。
    是大瞿昙以天眼见之。便以神足飞来问曰。
    子有何罪酷乃尔乎。卿无子当何系嗣。菩萨
    答言。命在须臾何陈子孙。王使左右弩射杀
    之。大瞿昙悲哀涕泣下棺殓之。取土中余
    血以泥团之。持着山中还其精舍。左血着左
    器中。其右亦然。大瞿昙言。是道士若其至诚。
    天神当使血化为人。却后十月左即成男。右
    即成女。于是便姓瞿昙氏。一名舍夷(舍夷。外国贵姓之
    号也)。仁贤劫来始为宝如来释迦越
    案小瞿昙血化。为人乃宿世之事也。至
    贤劫中当宝如来出世时。瞿昙神识始生此
    世界为王耳。释迦越此王号也。窃谓宝如
    来即是贤劫七佛之一名。但译胡为宝。故与
    七佛名异耳。寿五百万岁
    长阿含云。拘楼孙佛时人寿四万岁。拘
    那含佛时。人寿三万岁。迦叶佛时。人寿二万
    岁。今称释迦越王寿五百万岁。设使在拘楼
    孙世。比于民寿则过百倍也。准例而求如
    似为殊。然一切业报。未易思议也。至释迦
    文佛出世。阎浮提人寿百岁。唯郁单曰寿千
    岁耳
    自下二十五王。其寿二三百万岁。文陀竭王
    寿百万岁。顶生王遮迦越左脾右脾王。皆
    寿十万岁。从欢喜王。皆寿八万四千岁。从恶
    念遮迦越。杀一牛祠祀。害命失金轮。得银轮
    主三天下。寿万岁。坚念王作铠。寿五千岁。得
    铜轮主二天下。主西南。喜杀王寿二千五
    百岁。得铁轮王主南天下。其王有太子行
    五百岁得恶杀一减寿千岁。古人有九病
    寒热饥渴生老病死。婆罗门杀生祠祀。从
    是生四百四病。从师子念王人寿转减。寿百
    二十岁。从师子念王后。师子意王有八十四
    王。人寿转减。或寿八十七十五十三十二
    十十岁者。于后师子合车王(师子合车王即师子颊王也)子
    名白净。是菩萨父。计菩萨身终始并前后。八
    万四千遮迦越王
    遮迦越齐言飞行皇帝。即转轮王也长阿含
    及昙无德律。序转轮世数甚明。已显于前。
    此记抄撮难寻。若依全经。宜以阿含为正。
    大瞿昙氏纯淑之姓。大方便经云。白净劫
    初以来。嫡嫡相承作转轮王。近来三世不
    作转轮。而作阎浮提王
    佑观。十二游经。不称我闻。复无佛言。盖是罗
    汉注记之说也。寻瞿昙氏族。乃缘起宿世。越
    至贤劫。还即本姓业因。深远不可思议也。
    其所述转轮。略而不同世数之绪。难得推??。
    然瞿昙姓源。颇为详悉。故撰之云
      释迦近世祖始姓释缘谱第三(出长阿含经)
    乃往过去有王。名懿摩(楼炭经云一摩)
    昙无德律云。鼓师摩。弥沙塞律云。郁摩一
    懿郁。此三音相近。以音而推。窃谓懿摩是正。
    但鼓懿字相似。故传写谬为鼓耳
    王有四子。一名面光。二名象食。三名路指。
    四名庄严(案弥沙塞四子名。与此各异。庄严是白净王所承也)其王四子
    少有所犯。王摈出国。到雪山边。住直树林中。
    其四子母。及诸家属皆追念之。即共集议。
    诣懿摩王所白言。大王当知。我与四子别久。
    欲往看视。王即告曰。欲往随意。时母眷属闻
    王教已。即诣雪山。至直树林。到四子所。时
    诸母等各为其婚。后懿摩王闻四子生子
    端正。王即欢喜而发此言。此真释子。能自存
    立。因此名释
    释义齐言能。瑞应本起亦云。释迦为能其
    解。是同此四子。并因能命氏也。在直树林故
    名释。胡语呼直亦云释。天竺一音兼数义。
    类多如此。懿摩王即释种先也
    弥沙塞云。过去有王。名曰郁摩王。有庶子四
    人。一名照目。二名聪目。三名调伏象。四名尼
    楼。聪明神武。有大威德。第一夫人有子。名曰
    长生。顽薄丑陋。众人所贱。夫人念言。我子虽
    长。才不及物。而彼四子并有威德。国祚所归
    必锺此等。当设何计固子基业。王见爱念当
    设方便。便自严饰承敬备礼。伺王喜悦意欲
    附近。即便白言。因爱致情本由欢对。我今
    忧深无复世意。微愿若遂或有余欢。若不见
    许于是尽矣。王言。汝欲何愿。理苟可从誓不
    相负。便白王言。王四子者。聪明仁智并有威
    德。我子虽长顽薄丑陋。承嗣大统必竞凌
    夺。若王摈斥四子我情乃安。王言。四子仁孝
    于国无愆。云何摈黜。夫人言。我心劬劳忧兼
    家国。四子神武民各怀归。树党已立一旦
    竞逐。必相殄灭。大国之祚翻为他有。愿王图
    之。不私一子。王言。汝言是矣。吾自知时。即
    呼四子而告之曰。汝有过于吾。吾不忍见汝
    死。各速出国。克己图生。勿复?[门@俞]自贻后悔。
    四子奉命即便装严。时四子母。及同生姊
    妹。并知无过而被摈黜。不胜[打-丁+王]酷咸索同去。
    又诸力士。一切人民。多乐随从。王悉听之。于
    是便去至雪山北。东西遐迥南北旷大。多
    诸名花甚好居处。遂便顿止。数年之中归
    德如市。遂大炽盛郁为强国。数年之后王思
    见子。具报召之。皆辞过不还。王便三叹我子
    有能。因名释种。别传云。此国有释迦树甚
    茂盛。相师云。此处必出国王。因移四子立国。
    故号释种。虽非经说。聊附异闻。案此律说
    四子事缘。与阿含经大同小异。窃谓经变
    华戎译人斟酌。出经之人。各有所受。故
    往往不同也。夫以史汉近书犹分糅相反。
    况于万里之外。千岁之表哉。明者固宜
    择善而从。悬领文外则可与。言正矣。尼楼
    有子名乌头罗。乌头罗有子。名瞿头罗。瞿头
    罗有子。名尸休罗。尸休罗有四子一。名净

    大智论云。昔日种王名师子颊。有四子长名
    净饭。长阿含与昙无德律并同。而弥沙塞独
    云。尸休罗子净饭。傥或传写脱略也。若断疑
    从多。则宜以阿含等经为正
    净饭子名菩萨
    佑仰惟。锭光授记表号释迦。玄符冥契故托
    化释种。名兆于未形之前。迹孚于既生之后。
    照灼人天。联绵旷劫。其为源也邃矣乎
      释迦降生释种成佛缘谱第四(出普耀经一名方等本起)
    菩萨住兜率天。其诸天子各六十六亿。咸共
    讲议。当使菩萨现生何种。或有说言。维提
    种摩竭国。其母真正。其父不真。拘萨大国父
    母宗族皆不真正。和沙大国王无威神受他
    节度。维耶离国喜诤不和无清净行。此?树
    国举动虚妄志性?矿。不应生彼。有一天子。
    名曰幢英。诣菩萨所而前谘问。究竟菩萨一
    生补处。所可降神种姓云何。菩萨报曰。其
    国种姓有六十德。一生补处乃应降神(六十德文
    多不载)
    今此释种炽盛。五谷丰熟快乐无极。人民滋
    茂殖众德本。迦维罗卫。众人和穆上下相承。
    一切诸释渴仰一乘。其白净王性行仁贤。夫
    人妙姿性温贞良。犹天玉女。护身口意。强如
    金刚。前五百世为菩萨母。应往降神受彼胞
    胎。于时菩萨问诸天子。以何形貌降神母胎。
    或言儒童形。或曰释梵形。或言日月王形。或
    日金翅鸟形。彼有梵天名曰强威。从仙道来。
    报诸天言。象形第一。六牙白象威神巍巍。梵
    典所载。所以者何。世有三兽。一兔二马三白
    象。兔之渡水趣自渡耳。马虽善猛。犹不知水
    之深浅。白象之渡尽其源底。声闻缘觉其犹
    兔马。虽渡生死不达法本。菩萨大乘譬如白
    象。解畅三界十二缘起。了之本无。救护一
    切莫不蒙济。菩萨过冬盛寒春末。夏初树始
    花茂。不寒不暑适在时宜。沸宿应下。菩萨从
    兜率天化作白象。口有六牙。诸根寂定光色
    巍巍。现从日光降神母胎趣于右胁。所以处
    右。所行不左。王后洁妙晏寐忽觉。白象王来
    处于胎。身心安稳犹如逮禅
    瑞应本起云。菩萨初下化乘白象。冠日之精。
    修行本起云。夫人梦空中有乘白象光明照
    天下。诣无忧树
    大花严经云。菩萨从兜率陀天降神下时。此
    林中有十种瑞相。一者忽然广博。二者土石
    变为金刚。三者宝树行列。四者沈水末香种
    种庄严。五者花?充满。六者宝水流出。七者
    池出芙蓉。八者天龙夜叉合掌而住。九者天
    女合掌恭敬。十者十方一切佛脐中放光。普
    照此林现佛受生
    即遣侍女启白净王。王闻踊曜。到无忧树王
    心念言。何所屋宅安于妙后。时天帝释及化
    自在天。各上天宫。花香妓乐琦异之馔供养
    妙后。身轻柔软不想三毒。若有诸病身心之
    疾。请菩萨母手摩其头。病皆除愈。菩萨在
    胎十月。开化训诲三十六载诸天人民。使立
    声闻及诸大乘。菩萨临产先现瑞应三十有
    二。一者后园树木自然生果。二者陆地生青
    莲花大如车轮。三者枯树生花叶。四者天神
    牵七宝交露车至。五者地中宝藏自出。六者
    名香好薰遍布远近。七者雪山五百师子罗
    住城门。八者白象子罗住殿前。九者天为四
    面细雨泽香。十者宫中自然百味饭食济诸
    饥渴。凡三十二瑞(文多不载瑞应及修行并同)疆场左右叹
    未曾有。王后临产思入园观。严云母宝车。
    ?榕??瞥鲇瘟?@树下。王后坐师子床。六
    反震动三千国土四天王挽王后车。梵天前
    导。适至树下。树即屈枝自归王后。诸天百千
    咸共散花。尔时菩萨从右胁生
    佛所行赞云。优留王股生。卑偷王手生。曼陀
    王顶生。伽叉王腋生。菩萨亦如是从右胁而
    生。大善权经云。菩萨发意。能从兜率不由胞
    胎。一时之顷成最正觉。防人有疑此所从来
    变化所为乎。若怀狐疑不听受法。故现处胎。
    众人当谓后生菩萨必有恼患。欲现安隐。母
    适攀树枝菩萨诞生。是为菩萨善权方便。忽
    然现身住宝莲花。堕地行七步。显扬梵音。天
    上天下为人天尊
    大善权经云。菩萨行地七步亦不八步。是为
    正士应七觉意觉不觉也。举手而言。吾于世
    间设不现斯。各当自尊。外道梵志必坠恶趣。
    为善权方便。天帝释梵雨杂名香。九龙在上
    而下香水洗浴菩萨
    瑞应本起云。梵释下侍。四天王接置金机上。
    修行本起云。龙王兄弟左雨温水右雨冷泉。
    释梵天衣裹之。五百伏藏一时发出。海行兴
    利一时集至。梵志相师普称万岁。即名太子
    为悉达。汉言财吉。五千青衣各生力士。白马
    生驹形色如雪。黄羊生羔。五千玉女皆来侍卫
    修行本起云。国中八万四千长者生子悉男。
    八万四千厩马生驹。其一特异毛色纯白。髦
    鬣贯珠。故名为蹇特。奴名阐特。瑞应本起云。
    奴名车匿。马名健陟
    菩萨七日后其母命终。所以者何。应然。菩萨
    察之。临母命终因来下生。怀菩萨时诸天供
    养。已服天食不甘世养。本福应然。去来今佛
    皆亦如是。母七日终。应受忉利天上功祚。适
    升彼天。五万梵天各执宝瓶。二万魔妻手执
    宝缕侍菩萨母
    瑞应本起云。菩萨本知母人之德不堪受其
    礼。故因其将终而从之生。长阿含经云。??br> 婆尸佛降神母胎。专念不乱安乐无畏。身坏
    命终生忉利天。此是常法。大善权经云。生后
    七日其母便薨。福应升天。非菩萨咎。前处兜
    率观后摩耶。大命将终。余有十月七日之期。
    故神变来下。是菩萨善权方便。或有说言。
    太子年幼谁能养育。唯大爱道能使长大耳。
    大爱道者。太子姨母清净无夫。时白净王诣
    大爱道乳哺令长。时大爱道即可之。众释启
    曰。闻雪山有仙梵志。名阿夷头耆旧多识明
    晓相法。王大欢喜。严驾白象往诣阿夷头。
    道人披[叠*毛]相太子。见三十二相。躯体金色。顶
    有肉髻。其发绀青。眉间白毫。项出日光。目?
    绀色。上下俱?。口四十齿。白齐平方。颊车广
    长。舌七合满。师子膺。身方正。修臂指长。足
    跟满安平。指内外握。合缦掌手。足轮千辐理。
    阴马藏。鹿[月*?]肠。钩锁骨。毛右旋。一一孔一毛
    生。皮毛细软。不受尘水。胸有万字(瑞应本起悉同)。
    阿夷见此乃增叹。流涕悲不能言。王惶惧而
    问。有不祥乎。愿告其意。举手答曰。吉无不
    利。敢贺大王生此神人。昨天地大动其正
    为此。我相法中王者生子。有三十二相者。处
    国当为转轮圣王七宝自至。若舍国出家为
    自然佛。伤我年已晚暮。当就后世不睹佛兴。
    故自悲耳。王深知其能相。为作三时殿。选
    五百妓女。择取端正才能巧妙。迭代宿卫。王
    告大爱道。拥护太子将诣天祠。太子在坐即
    时咳笑面目喜悦。适入天寺。诸天形像各舍
    本位礼菩萨足。太子年七岁。众释道从。乘
    羊车将诣书师。师名选友。菩萨手执金笔??br> 檀书隶明珠书床。问师选友。今师何书而相
    教乎。其师答曰。以梵?伊舳?嘟潭?F腥??br> 曰。其异书者有六十四。今师何言正有二种。
    师问。皆何所名。答曰。梵书。?伊羰椤;ぶ谑椤?br> 疾坚书。龙鬼书。?b杳和书。阿须伦书。鹿伦
    书。天腹书。转数书。转眼书。观空书。摄取书
    (文多不悉载)。此六十四欲以何书而相教乎。时师
    欢悦说偈赞叹菩萨。为诸童子一一分别诸
    字本末。劝发无上正真道意
    瑞应本起云。时去圣久书缺二字。以问于师。
    师不能达。反启其志
    时诸力士释种长者启白净王。若太子作佛
    断圣王种。王曰。何所王女宜太子妃。菩萨心
    念。吾不贪欲弃兜率来。以权方便今当试之。
    使上工立妙金像。以书文字。女人德义如吾
    所疏。能应娉耳。时白净王告右梵志入迦夷
    卫国遍瞻察。梵志周行睹一玉女。净犹莲花。
    类玉女宝。王问女。梵志报曰。执杖释种。王
    言。傥不可意使自择之。召罗卫好女会彼讲
    堂。时释女俱夷到菩萨所。谛视菩萨目未曾
    ?。菩萨欣笑。执持宝英以遗俱夷。俱夷报曰。
    吾不贪宝。当以功德庄严。王遣梵志往媒此
    女。执杖释言。我等本姓有艺术者乃嫁与之。
    王问菩萨。能现术乎。菩萨曰能。王遍敕国中。
    撞锺击鼓。却后七日太子现术。诸有艺术皆
    来集会。胜者以释女与之。于是调达右手牵
    象左手扑杀。难陀出城门。即牵移路侧。菩
    萨出城曰。是象身大臭熏城内。即右掌接?`
    置城外。时大臣炎光算术第一。言谈算术亦
    不能及。树木药草众水滴数一一可知。樗?
    六博天文地理。八万异术一切谙会。不及菩
    萨。调达及难陀故欲手搏。菩萨愍之。举调达
    身在于空中三反跳旋使身不痛。王及释种
    更欲试射。调达竖四十里鼓。难陀六十里。
    菩萨百里。调达射中四十里鼓。不能得过。
    难陀六十里亦不得越。菩萨引弓。弓即折破。
    问有异弓任吾用不。王曰。吾祖父所执用弓
    奇异无双。无能用者。着于天寺便可持来。一
    切诸释无能张者。菩萨以手捺张。拼弓之声
    悉闻城内。注箭放拨中百里鼓。箭没地中涌
    泉自出。中铁围山。三千刹土六反震动。一切
    诸释怪未曾有。于时执杖释种以女俱夷为
    菩萨妃。随世习俗现相娱乐
    修行本起云。太子年至十七。王为采择名女
    无可意者。有小国王。名须波弗。汉言善觉。女
    名裘夷。端正少双。八国皆求悉不与之。白净
    王召而告之。吾为太子娉取卿女。善觉忧愁。
    若不许者恐见诛伐。与者诸国结怨。女言表
    白净王。国中勇武技术最胜者。我乃为之。王
    敕群臣并出戏场。太子举象。射中铁围山。善
    觉送女诣太子宫
    瑞应本起云。太子年十七。王为纳妃简选数
    千。最后一女名曰裘夷。端正第一礼义备举。
    是则宿命卖花女也。太子虽纳久而不接。妇
    人之情欲有附近。太子曰。常得好花置我中
    间。共视之宁不好乎。裘夷即具好花。又欲
    近之。太子曰却。此花汁污于床席。久后复曰。
    得好白[??衣]置我中间。两人观之不亦好乎。妇
    即具[??衣]又有近意。太子曰却。人有污垢必??br> 此[??衣]。妇不敢近。侍女咸疑谓不能男。太子以
    手指妃腹曰。却后六年尔当生男。遂以有身。
    大善权经云。何故菩萨而有室娶菩萨无欲。
    所以示现妻息。防人怀疑。菩萨非男斯黄门
    耳。故纳瞿夷释氏之女。罗云于天变没化
    生。不由父母合会而育。又是菩萨本愿所

    时白净王念言。太子将无欲游观。敕严治道
    路。莫令不净见不可意。于时太子出东城门。
    菩萨威神之所建立。诸天化作老人。发白齿
    落。目冥耳聋。执杖偻步。菩萨知而发问。此为
    何人。御者曰。是名老人。菩萨曰。人命速驶。
    犹山水流难可再过。不独此人天下皆尔。便
    回还入宫愍念十方。菩萨后复出南城门。路
    见病人。水腹身羸卧于道侧。御者曰。此名
    病人。命在须臾余寿如发。菩萨曰。万物无
    常有身有苦。吾亦当然。即还入宫。后复游
    观出西城门。见一人死。室家围??^泪悲哭。
    菩萨问曰。此为何人。御者曰。此为死人。人
    生有死。犹春有冬。人物一统无生不终。菩萨
    曰。夫死痛矣。精神据矣。吾见死者。形坏体化
    而神不灭。吾不能复以死受生往来五道劳
    我精神。便回车还。复于异日出北城门。见
    一沙门。衣服整齐手执法器。菩萨问曰。此为
    何人。御者答。此名比丘。以弃情欲难污如空。
    慈心一切欲度十方。菩萨言。善哉唯是为快。
    是吾所乐。菩萨念言。我不辞王而出家者。便
    为不应。即时静夜入王宫殿。光明照远近。
    其父觉起。启父王言。诸天劝助今应出家。父
    王悲泣。何所志愿。何时当还。菩萨言。欲得四
    愿。一者不老。二者无病。三者不死。四者不
    别。假使父王与此四愿。不复出家。王闻重
    悲。此四愿者古今无获。明旦即敕五百释勇
    多力者宿卫菩萨。四门城开闭声闻四十里
    (端应本起云。裘夷心疑其欲去。坐起不解其侧)
    于时菩萨夜观妓女。百节空中譬如芭蕉。鼻
    涕目泪。乐器纵横。顾视其妻具见形体。脑髓
    髑髅心肺肠胃。外是革囊中有臭处。假借当
    还亦不得久。三界无怙唯道可恃。欲界诸天
    住于空中。法行天子遥白菩萨。时已到矣。
    沸星适现。即敕车匿起被?b陟。适宣此言。四
    天王与无数阅叉龙等。皆被铠甲从四方来。
    稽首菩萨。城中男女皆疲极寐。孔雀众鸟亦
    疲极寐
    修行本起云。诸天言。太子当去恐作稽留。召
    乌苏慢。汉名[示*厌]神。适来宫围内人[示*厌]寐
    车匿重悲。门闭下钥谁当开者。诸鬼神阿须
    伦等自然开门。四神捧马足。天帝前导。放大
    净光将诣佛树。俱夷明日从寐起已。自投于
    地。今舍我去为至何所
    瑞应本起云。王自到田上。遥见太子树为曲
    枝随阴其躯。王悚然寐寤惊。不识下马作礼。
    太子拜曰。今一适此。大王何宜[打-丁+王]来。得道当
    还不忘此誓。菩萨脱宝衣以付车匿。还启白
    父王及以舍夷。若成正觉当复来还。车匿泪
    下如雨。白马跪地舐菩萨足。王睹宝衣车匿
    白马来还。不见太子。自投堕地。我子今为所
    至。具夷悲哀抱白马颈。太子乘汝何以独
    来。王念菩萨不舍心怀。普召大臣。卿等长子
    抱孙共相娱乐。吾有一子。离别入山。择取卿
    等子弟五人追而侍之。若中来者还灭汝族。
    五人追之不能及逮。心自念言。是为逸人。
    行不择路。何道之有。归去灭种不如住此。甘
    果美泉悉无所乏。菩萨自念欲。作沙门至
    山水边。定止天王知心持刀来。帝释受发。
    则成沙门。肉髻在处。大善权经云。菩萨自剃
    头发。诸天龙神无能见顶。况能除发。菩萨
    念白净王。当起恨意。谁剃子首。闻自剃之王
    乃默然。是为方便。菩萨往至尼连水边。闲
    居寂然。思惟六年示大勤苦。日服一麻一米。
    结跏趺坐亦不倾侧。大雨雷电冬夏默坐。未
    曾举手以自障蔽。众人怪之。取草木投耳鼻
    中。亦不弃去
    瑞应本起云。菩萨取[葶-丁+呆]草布地。叉手闭目一
    心誓言。使吾于此肌骨枯腐。不得佛终不起。
    天神进食不受。天令左右自然生麻米。日食
    一麻一米。以续精气端坐六年。观佛三昧经
    云。坐道树下形体羸瘠。唯有金色光明益显。
    是骨节相?失??龙文。竟六年已。心自念言。
    今以羸瘦之体。往诣佛树。后世有讥谓饿得
    道。吾宁可服柔软食平复。其体然后成佛。时
    有长者女。出嫁生男心中欢喜。[声-耳+牛]千头牛展
    转相饮。取其淳乳作糜欲祠树神。遣婢见佛
    坐不识何神。还启。大家。树下有神端正殊好。
    女闻欢喜欲往取糜。糜跳出釜丈余。不可得
    取。女甚怪之。天于虚空而出声曰。有大菩
    萨。已从座起。汝本有愿。当先饭之乃成正觉。
    女闻天言。即取乳糜盛满金钵。往尼连水边。
    菩萨以神通力入水流浴。兜率天子取天衣
    袈裟奉上。菩萨即取着之。住尼连水。长者
    女奉乳糜稽首足下。菩萨受食知气力充。往
    诣佛树路右一人名曰吉祥。又生青草柔滑
    不乱。菩萨诣吉祥所吾欲得草。适施草坐。地
    则大动。诸天化作八万佛树师子之座。或有
    佛树高八千里。或四千里。一一天子念言。菩
    萨坐我座上不在余座。其下劣众生本薄福
    者。见于菩萨身坐草蓐。菩萨坐已。计魔波
    旬。最为豪尊。今吾当成无上正觉。当感令到
    降伏摄化。尔乃发起三界众生。于时菩萨坐
    佛树下
    受胎经云。坐阎浮树下。三十八日观树思惟。
    感动天地六反震动。演大光明覆蔽魔宫。时
    魔波旬卧寐梦中见三十二变。宫殿?冥。宫
    殿污泥。入于邪迳。池水枯竭。乐器破坏。阅叉
    [示*厌]鬼头皆堕地。诸天舍去不从其教(凡三十二梦文多不载)
    从梦而起恐怖毛竖。召会大臣及诸兵众。说
    梦所见。以何方便而往伏之。并召千子。其五
    百子导师等信乐菩萨。其五百子恶目等随魔
    所教。魔王愦乱告其四女。一名欲妃。二名悦
    彼。三名快观。四名见从。汝往诣彼惑乱其行。
    女诣菩萨绮语作姿。三十有二姿。卞?口??
    ??细视。现其髀脚露其手臂。作凫雁鸳鸯哀
    鸾之声(凡四十二态文多不载)魔女善学女幻迷惑之业。而
    自言曰。我等年在盛时。天女端正莫?我者。
    愿得晨起夜寐供事左右。菩萨答曰。汝有宿
    福受得天身。形体虽好而心不端。革囊盛臭
    而来何为。去吾不用。其魔王女化成老母不
    能自复即。还魔所
    观佛三昧经云。魔有三女。长名悦彼。中名喜
    心。小名多媚。白父言。我能往乱。愿父莫愁。
    即自庄饰。过?魔后百千万倍。眄目作姿。现
    诸妖冶。礼敬菩萨旋绕七匝。白菩萨言。太
    子生时万神侍御。何弃天位来此树下。我是
    天女六天无双。今以微身奉上太子。我等善
    能调身按摩。今欲亲近。坐树体疲宜须偃息。
    服食甘露。即以宝器献天百味太子寂然身
    心不动。以白毫拟令天三女自见身肉脓囊
    涕唾九孔。根本生藏熟藏回伏婉转。踊生
    诸虫有八千户。走入小肠张口上向。唼食诸
    藏。髓脉生虫细于秋毫。数甚众多。其女见
    此即便呕吐。即自见身左生蛇头。右生狐头。
    中首狗头。背负老母。抱死小儿。诸女惊号却
    行而去。低头视脐。自见女形丑状鄙秽。复有
    诸虫如手钏形。团栾相持。而有众口口生
    五毒唼食女根。诸女见已心极酸苦。如箭入
    心匍匐而去。呼嗟叹息至魔王前。魔毒益盛。
    召四部十八亿众。变为师子熊罴猿猴之形。
    或虫头人躯虺蛇之身。担山吐火。雷电四绕
    获持戈矛。菩萨慈心一毛不动。光颜益好鬼
    兵不能得近
    观佛三昧经云。魔王大怒遍敕六天。并诸八
    部。往瞿昙所是时诸鬼。犹如云赴。或有诸
    鬼。首如牛头。头四十耳。耳生铁箭。末烂上
    起。复有诸鬼。首如狐头有十千眼声如霹雳。
    旷野鬼神大将军等。一颈六头。胸有六面。
    膝头两面。体毛如箭。奋身射人。张眼烂赤。血
    出流下。疾走而到。魔告诸鬼。瞿昙善人或能
    知咒。当兴四兵。化作四兵列状如林甚可怖
    畏。直从空下至道树边。魔复更念。此众或
    不能降伏瞿昙。复脱宝冠拟地。当阎罗王宫
    上。告敕诸鬼。汝等狱卒及阎罗王。阿鼻地狱
    刀轮剑戟火车炉炭。一切都举向阎浮提。魔
    王振吼敕诸兵众。速害瞿昙。上震火雷雨热
    铁丸。刀轮武器交横空中。然其火箭不近
    菩萨。是时菩萨。徐举眉间毫拟阿鼻地狱。
    令罪人见白毛流水澍如车轴。大火暂灭。
    自忆前世所作诸罪。心得清凉称南无佛。以
    是因缘受罪毕讫。直生人中。魔见是相憔瘁
    懊恼。忽然还宫。白毫直至六天。见白毛孔
    诸宝莲花过去七佛在其花上。如是白毛上
    至无色。遍照一切如颇梨镜。八万四千天女
    视波旬身。状如?髂尽5?捌腥?缀料喙狻N?br> 数天子天女皆发无生菩提道意
    魔王自前与佛相难。菩萨以智慧力伸手按
    地。应时地动。魔与官属颠倒而堕。已降魔怨
    成正真觉
    佑寻。法身无形。群有已灭觉智不起。万动永
    寂。而循现托生降神胎化者何耶。乘大缘以
    应俗。本誓力以弘慈也。故能运般若之权。任
    首楞之势。回灵兜率耀化赤泽。陶钧非我利
    见由物。岂言象思议而能语其极哉。是以摄
    受群萌故居轮皇。摧制刚夸故才穷艺术。断
    拔爱网故去国入山。显明法尊故降魔道树。
    凡斯妙迹罔非振俗。应体圆通。随方变现。法
    身凝湛未尝起灭。然世识习滞据迹为真。
    欲观如来失道愈远。故涅??经云。若言菩萨
    在白净王宫依因父母生育是身。是魔所说。
    盖谓证迹而迷本也。若本迹双照权实俱明。
    则披经无碍。法身可睹
      释迦在七佛末种姓众数同异谱第五(出长阿含经)
    佛告诸比丘。过去九十一劫时。世有佛名??br> 婆尸如来至真。出现于世。复次过去三十一
    劫。有佛名尸弃如来至真。出现于世。复于
    彼三十一劫中。有佛名?成崞湃缋粗琳妗3?br> 现于世。复次此贤劫中。有佛名拘楼孙。又名
    拘那含。又名迦叶。我今亦于贤劫中。成最正

    ?称攀?鹗比耸侔送蛩辍J??鹗比耸倨?br> 万岁。?成崞欧鹗比耸倭?蛩辍>新ニ锓鹗?br> 人寿四万岁
    拘那含佛时人寿三万岁。迦叶佛时人寿二
    万岁。我今出世人寿百岁。少出多减
    ?称攀?鸪錾怖?帧P站欣?簟J???成?br> 婆佛种姓亦尔。拘楼孙佛出婆罗门种姓迦
    叶(增一阿含云姓婆罗堕)拘那含佛迦叶佛种姓亦尔。我
    今如来至真出刹利种。姓曰瞿昙
    ?称攀?稹W?堵奘飨鲁勺钫?酢J??鹱?br> 分陀利树下成最正觉。?成崞欧鹱?怕奘?br> 下成最正觉。拘楼孙佛坐尸利沙树下成最
    正觉。拘那含佛坐乌暂婆罗门树下成最正
    觉。迦叶佛坐尼拘律树下成最正觉。我今如
    来至真。坐钵多树下成最正觉
    ?称攀?缋慈?崴捣ā3趸岬茏佑惺???br> 八千人。二会弟子有十万人。三会弟子有八
    万人。尸弃如来亦三会说法。初会弟子有十
    万人。二会弟子有八万人。三会弟子有七万
    人。?成崞湃缋炊?崴捣ā3趸岬茏佑衅咄?br> 人。次会弟子有六万人。拘楼孙如来一会说
    法。弟子四万人。拘那含如来一会说法。弟子
    三万人。迦叶如来一会说法。弟子二万人。我
    今一会说法。弟子千二百五十人
    ?称攀?鹩卸?茏印R幻?馆薄6??嵘帷V?br> 弟子中最为第一。尸弃佛有二弟子。一名阿
    ?掣 6???牌拧V畹茏又凶钗?谝弧?成?br> 婆佛有二弟子。一名扶游。二名郁多摩。诸弟
    子中最为第一。拘楼孙佛有二弟子。一名萨
    尼。二名?陈ブ畹茏又凶钗?谝弧>心呛??br> 有二弟子。一名舒??那。二名郁多楼。诸弟子
    中最为第一。迦叶佛有二弟子。一名提舍。二
    名婆罗婆。诸弟子中最为第一。今我二弟子。
    一名舍利弗。二名目犍连。诸弟子中最为第

    ?称攀?鹩兄词碌茏印C?晃抻恰J??鹬?br> 事弟子。名曰忍行。?成崞欧鹩兄词碌茏印C?br> 曰寂灭。拘楼孙佛有执事弟子。名曰善觉。
    拘那含佛有执事弟子。名曰安和。迦叶佛有
    执事弟子。名曰善友。我执事弟子名曰阿难。
    ?称攀?鹩凶印C?环解摺J??鹩凶印C?br> 曰无量。比舍婆佛有子。名曰妙觉。拘楼孙
    佛有子。名曰上胜。拘那含佛有子。名曰导师。
    迦叶佛有子。名曰进军。今我有子。名曰罗[目*侯]

    ?称攀?鸶该??头。刹利王种。母名??头婆
    提。王所治城名??头波提。尸弃佛父名明相。
    刹利王种。母名光曜。王所治城名曰光相。??br> 舍婆佛父名善澄刹利王种。母名称戒所治
    城名曰无喻。拘楼孙佛父名礼得。婆罗门种。
    母名善枝。王名安和。随王名故城名安和。
    拘那含佛父名内德。婆罗门种。母名善胜。
    是时土名清净。随土名故城名清净。迦叶
    佛父名曰梵德。婆罗门种。母名曰财主。是
    时王名波?场M跛?纬敲??揶唷J湾任?br> 佛父名净饭刹利王种。母名大清净妙。王所
    治城名迦?陈尬?br> 观佛三昧经云。?称攀?鹕沓ち??裳??br> 圆光百二十由旬。尸弃佛身长四十二由旬。
    圆光四十五由旬。通身光一百由旬。?成?br> 佛身长三十二由旬。圆光四十二由旬。通身
    光六十二由旬。拘留孙佛身长二十五由旬。
    圆光三十二由旬。通身光五十由旬。拘那
    含牟尼佛身长二十由旬。圆光三十由旬。通
    身光长四十由旬。迦叶佛身长十六丈。释迦
    牟尼佛身长丈六。圆光七尺佛身并紫金

    佑寻。七佛相次化迹各殊。夫法身平等非有
    优劣。众生业异故现应不同耳。是以释迦出
    世身相紫金。而一千比丘咸见赭容。十六信
    士偏睹灰色。色自彼异佛恒壹也。类此而
    言。可无惑矣
      释迦同三千佛缘谱第六(出药王药上观经)
    释迦牟尼佛告大众言。我昔无数劫时。于妙
    光佛末法之中。出家学道闻五十三佛名。闻
    已合掌心生欢喜。复教他人令得闻持。他人
    闻已展转相教乃至三千人。此三千人异口
    同音。称诸佛名一心敬礼。以是因缘功德力
    故。即得超越无数亿劫生死之罪。其千人者
    花光佛为首。下至?成帷S谧?辖俚贸煞鸬馈?br> 过去千佛是也。此中千佛者拘留孙佛为首。
    下至楼至如来。于贤劫中次第成佛。后千佛
    者日光如来为首。下至须弥相。于星宿劫中
    当得成佛。现在十方诸佛善德如来等。亦得
    闻是五十三佛名故。于十方世界各得成佛。
    过去五十三佛名。在药王药上观经。三千佛
    名在诸佛集功德花经。千佛名号国土种姓。
    父母弟子眷属众会年岁在贤劫经。释迦在
    贤劫中千佛第四成佛
    佑仰惟。大觉之缘感也。至矣极矣。夫闻名致
    敬则胜业肇于须臾。凭心相化。则妙果成
    于旷劫。故五十三圣声暧微尘之前。三千至
    真光铄恒沙之后。虽合掌之因似赊。而树王
    之报渐及。礼拜称赞。岂虚弃哉
      释迦内外族姓名谱第七(出长阿含经)
    释种尸休罗王有四子(此出弥沙塞律。案长阿含经昙无德律。大智论。并
    云师子颊生净饭王)
    一名净饭(大智论同。十二游经云。菩萨父名白净王)
    二名白饭(大智论同。十二游经云。菩萨叔父。名甘露净王)
    三名斛饭(大智论同。十二游经云。菩萨中叔名谷净王)
    四名甘露饭(大智论同。十二游经云。菩萨小叔名设净王)
    净饭有二子。一名菩萨(大智论同。十二游经云。白净王有二子。其太子名悉达)
    二名难陀(大智论同。十二游经云。其小子名难陀)
    白饭有二子。一名阿难。二名调达(大智论云。白饭二子跋
    提提沙。十二游经云。甘露净王二子。长子名调达。小子名阿难)
    斛饭有二子。一名摩诃男。二名阿那律(大智论云。
    斛饭二子。提婆达多。阿难 十二游经云。谷净王有二子。大子名释摩纳。小子名阿难律)
    甘露饭有二子。一名婆婆。二名拔提(大智论云。甘露饭二
    子。摩诃男阿泥卢豆。有一女。名甘露味。杂阿含云。低沙比丘是佛姑子兄弟。十二游经云。设净王有
    二子。大子名释迦王。小子名释少王。寻此四王名号次序及生子名字互有同异。正其然否寄之来哲。其净饭
    王白净真净悦头檀输头檀众经名各不同。盖是译出致异。即是一人耳。阿泥卢豆。即阿那律。推例而求。类
    多如此)
    调达。四月七日食时生。身长一丈五尺四
    寸(出十二游经)
    菩萨四月八日夜半明星出时生。身长丈六
    (出十二游经)
    佛弟难陀以四月九日生。身长一丈五尺
    四寸(出十二游经)
    阿难以四月十日生。身长一丈五尺三寸
    (出十二游经)
    菩萨外家去迦维罗阅城(晋言妙德)八百里。姓
    瞿昙氏作小王主百万户。名一亿王(出十二游经。释迦
    托生王宫谱称一亿王。次释少王下。又云菩萨母名摩耶。难陀母名?x昙弥。即大爱道也)
    菩萨妇家姓瞿昙氏。舍夷长者名水光。其妇
    名月女。有一城居近其边。生女之时日将欲
    没。余明照其家室内皆明。因字之为瞿夷
    (瞿夷晋言明女)。瞿夷是太子第一夫人(出十二游经)
    太子第二夫人。生罗云者名耶惟檀。其父名
    移施长者
    佑案。瑞应本起善权众经。及大智论并云。
    罗[目*侯]罗是裘夷所生而十二游独云。是第二
    夫人子。从多而断则。宜以瑞应为正
    第三夫人名鹿野。其父名释长者。以有三妇
    故。父王为立三时殿。殿有二万?榕?R蕴??br> 当作遮迦王(晋译飞行皇帝)故三殿置六万?榕?出十二游经)
    佑观大觉俯应迹均俗典。所以胤裔继哲姻
    亚重明。并缘发旷。劫故能翼赞灵化耳
      释迦弟子姓释缘谱第八(出增一阿含经)
    佛告诸比丘。有四大河水。从阿耨达泉出。云
    何为四。所谓恒伽。新头。婆叉。私陀波。恒伽
    水东流牛头口出。新头南流师子口出。私陀
    西流象口中出。婆叉北流从马口出。是时四
    大河水。绕阿耨达泉。已恒伽入东海。新头入
    南海。婆叉入西海。私陀入北海。尔时四大河
    入海已。无复本名字同名为海。此亦如是有
    四姓。云何为四。刹利婆罗门长者居士种。于
    如来所剃除须发。着三法衣出家学道。无复
    本姓。但言沙门释迦子。所以然者。如来众者
    其犹大海。四谛其如四大河。除去结使入于
    无畏涅??城。是故诸比丘诸有四姓。剃除须
    发以信坚固。出家学道者。彼当灭本名字。自
    称释种中出家学道比丘。当欲论生子之
    义者。当名沙门释种子是。所以然者。生由
    我生成从法而成。是故比丘当求方便得作
    释种子。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弥沙塞律云。汝等比丘杂类出家。皆舍本
    姓称释子沙门。长阿含经云。弥勒出世。诸
    比丘弟子。皆称慈子。如我今弟子称为释

    佑寻。四河入溟。俱名为海。四族归道。并号曰
    释。可谓总彼殊源。同乎一味者矣
      释迦四部名闻弟子谱第九(比丘一百人出增一阿含经)
    佛言。我声闻弟子中。第一初受法味思惟四
    谛。宽仁博识善能劝化。将养圣众不失威仪。
    即阿若拘邻比丘
    善能劝导福度人民。即优陀夷比丘
    速成神通中不有悔。即摩呵男比丘
    恒飞虚空足不蹈地。即善肘比丘
    乘虚教化意无荣冀。即婆破比丘
    居乐天上不处人中。即牛迹比丘
    恒观恶露不净之想。即善胜比丘
    将护圣众四事供养。即优留?冲纫侗惹?br> 心意寂然降伏诸结。即江迦叶比丘
    观了诸法都无所著。即象迦叶比丘
    威容端正行步庠序。即马师比丘
    智慧无穷决了诸疑。即舍利弗比丘
    神足轻举飞到十方。即大目干连比丘
    勇猛精勤堪任苦行。即二十亿耳比丘
    十二头陀难得之行。即大迦叶比丘
    天眼第一见十方域。即阿那律比丘
    坐禅入定心不错乱。即离曰比丘
    能广劝率施立斋讲。即陀罗婆摩罗比丘
    安造房室与招提僧。即小陀罗婆摩罗比丘
    是贵豪种族出家学道。即罗吒婆罗比丘
    善分别义敷演道教。即大迦旃延比丘。堪任
    受筹不违禁法。即军头婆叹比丘
    降伏外道履行正法。即宾头卢比丘
    四事供养衣被饭食。又瞻视疾病供给医药。
    即谶比丘
    言论辩了而(无)疑滞。又能造偈诵叹如来德。
    即谓鹏耆舍比丘
    得四辩才触难答对。即摩诃拘?罗比丘
    清净闲居不乐人中。即坚牢比丘
    乞食耐辱不避寒暑。即难提比丘
    独处静坐专意念道。即金?陈薇惹?br> 一坐一食不移于处。即施罗比丘
    守持三衣不离食息。即浮弥比丘
    树下坐禅意不移转。即狐疑离曰比丘
    苦身露坐不避风雨。即婆蹉比丘
    独乐空闲专意思惟。即陀素比丘
    着五纳衣不着荣饰。即尼婆比丘
    常乐冢间不处人中。即优多罗比丘
    恒坐草蓐曰福度人即卢醯甯比丘
    不与人语视地而行。即优钳摩居?E比丘
    坐起行步常入三昧。即那提比丘
    好游远国教授人民。即昙摩留支比丘
    喜集圣众论说法味。即伽杰比丘
    寿命极长终不中夭。常乐闲居不处众中。即
    婆拘罗比丘
    能广说法分别义理。即满愿子比丘
    奉持戒律无所触犯。即优波离比丘
    得信解脱意无犹豫。即婆迦利比丘
    天体端正与世殊异。诸根寂静心不变易。即
    难陀比丘
    辩才卒起解人凝滞。即婆陀比丘
    能广说义理不有违。即斯尼比丘
    喜着好衣行本清净。即天须菩提比丘
    常好教授诸后学。即难陀迦比丘
    善诲禁戒比丘尼僧。即须摩那比丘
    功德盛满所适无短。即尸婆罗比丘
    具足众行道品之法。即优波先迦兰陀子比丘
    所说和悦不伤人意。即婆陀先比丘
    修行安般思惟恶露。即摩诃延那比丘
    计我无常心无有想。即优头??比丘
    能杂种论畅悦心识。即拘摩罗迦叶比丘
    着弊恶衣无所羞耻。即面王比丘
    不毁禁戒诵读不懈。即罗云比丘
    以神足力能自隐?恕<窗阃帽惹?br> 能化形体作若干变。即利般兔比丘
    豪族富贵天性柔和。即释王比丘
    乞食无厌足教化无穷。气力强盛无所畏难。
    即婆提婆罗比丘
    音响清彻声至梵天。即罗婆那婆提比丘
    身体香洁熏于四方。即鸯迦?比丘
    知时明物所至无疑。所忆不忘多闻广远。堪
    任奉上即阿难比丘
    庄严服饰行步顾影。即迦持利比丘
    诸王敬待群臣所宗。即月光比丘
    天人所奉恒朝侍省。以舍人形像天之貌。即
    轮提比丘
    诸天师导旨受正法。即天比丘
    自忆宿命无数劫事。即果衣比丘
    体性利根智慧深远。即央掘魔比丘
    能降伏魔外道邪业。即僧迦魔比丘
    入水三昧不以为难。广有所识人所敬念。即
    质多舍利弗比丘
    入火三昧普照十方。即善来比丘
    能降伏龙使奉三尊。即那罗陀比丘
    降伏鬼神改恶修善。即鬼地比丘
    降伏沓和勤行善行。即卢遮比丘
    恒乐空定分别空义。志在空寂微妙德业。即
    须菩提比丘
    行无想定除去诸念。即耆利魔比丘
    入无愿定意不起乱。即炎盛比丘
    入慈三昧心无恚怒。即梵摩达比丘
    入悲三昧成就本业。即须深比丘
    得喜行德无若干相。即娑弥陀比丘
    常守护心意不舍离。即曜波迦比丘
    行炎盛三昧终不解脱。即昙弥比丘
    言语?犷不避尊贵。入金光三昧。即比利陀
    陀婆遮比丘
    入金刚三昧不可沮坏。即无畏比丘
    所说决了不怀怯弱。即须泥多比丘
    恒乐静寂意不处乱。即陀摩比丘
    义不可胜终不可伏。即须罗陀比丘
    晓了星宿豫知吉凶。即那伽波罗比丘
    恒喜三昧禅悦为食。即婆私吒比丘
    常以法喜为食。即谓须夜奢比丘
    恒行忍辱对至不起。即满愿盛明比丘
    修习日光三昧。即弥奚比丘
    明算术法无有差错。即尼拘留比丘
    分别等智恒不忘失。即鹿头比丘
    得雷电三昧不怀恐怖。即地比丘
    观了身本。即那比丘
    最后取证得漏尽。即须拔比丘
      名闻比丘尼五十人
    久出家学国王所敬。即大爱道瞿昙弥尼
    智慧聪明。即谶摩尼
    神足第一感致诸神。即优钵花色尼
    行头陀法无一限碍。即机梨舍瞿昙弥尼
    天眼第一所照无碍。即奢拘利尼
    坐禅入定意不分散。即奢摩尼
    分别义趣广演道教。即波头兰?那尼
    奉持律教无所加犯。即波罗遮那尼
    得信解脱不复退还。即迦旃延尼
    得四辩才不怀怯弱。即最胜尼
    自识宿命无数劫事。即拔陀?忱肽?br> 颜色端正人所爱敬。即醯摩?尼
    降伏外道立以正教。即输那尼
    分别义趣广说分部。即昙摩提那尼
    着?弊衣不以为愧。即优多罗尼
    诸根寂静恒若一心。即光明尼
    衣服齐整常如法教。即单头尼
    能杂种论亦无疑滞。即檀多尼
    堪任造偈赞如来德。即天与尼
    多闻广博恩惠接下。即瞿卑尼
    恒处闲静不居人间。即无畏尼
    苦体乞食不择贵贱。即?成?夷?br> 一处一坐终不移易。即拔陀婆罗尼
    遍行乞求广度人民。即摩怒呵利尼
    速成道果中间不滞。即陀摩尼
    执持三衣终不舍离。即须陀摩尼
    恒坐树下意不改易。即[王*??那尼
    恒居露地不念覆盖。即奢陀尼
    乐空闲处不在人间。即优迦罗尼
    长坐草蓐不着纹饰。即离那尼
    着五纳衣以次分卫。即阿奴波摩尼
    乐空冢间。即优伽摩尼
    多游于慈愍念生类。即清明尼
    悲泣众生不及道者。即素摩尼
    喜得道者愿及一切。即摩陀利尼
    护守诸行意不远离。即迦罗伽尼
    守空执虚了之无有。即提婆修尼
    心乐无想除去诸着。即日光尼
    修习无愿。心恒广济。即末那婆尼
    诸法无疑度人无限。即?衬Υ锬?br> 能广说义分别深法。即普照尼
    心怀忍辱如地容受。即昙摩提尼
    能教化人使立檀会办具床座。即须夜摩尼
    心以永息不兴乱想。即因提?尼
    观了诸法而无厌足。即龙尼
    意强勇猛无所染着。即拘那罗尼
    入水三昧普润一切。即婆须尼
    入火光三昧。悉照萌类。即降提尼
    观恶露不净分别缘起。即遮波罗尼
    育养众人施与所乏。即守迦尼
    最后取证。即拔陀军陀罗拘夷国尼
      名闻优婆塞四十人
    初闻法药成贤圣证。即三果商客
    第一智慧。即质多长者
    神德第一。即干提阿蓝
    降伏外道。即掘多长者
    能说深法。即优波掘长者
    恒坐禅思。即呵侈阿罗婆
    降伏魔官。即勇健长者
    福德盛满。即?利长者
    大檀越主。即须达长者
    门族成就。即泯逸长者
    好问义趣。即生漏婆罗门
    利根通明。即梵摩俞
    诸佛信使。即御马摩纳
    计身无我。即喜闻琴婆罗门
    论不可胜。即?臭闷怕廾?br> 言语速疾能造偈颂。即优波离长者
    喜施好宝不有吝心。即殊提长者
    建立善本。即优迦?成崂?br> 能说妙法。即最上无畏优婆塞
    所说无畏。即头摩大将。领?成崂搿?br> 好喜惠施。即?成惩?br> 所施侠少。即光明王
    建立善本。即王波斯匿
    得无根善信。起欢喜心。即王阿?世
    至心向佛意不变易。即优填王
    承事正法。即月光王子
    供奉圣众意恒平等。即造只桓王子。常喜
    济彼不自为己。即师子王子
    善恭奉人无有高下。即无畏王子
    颜貌端正与人殊胜。即鸡头王子
    恒行慈心。即不尼长者
    心恒悲念一切之类。即摩诃纳释种
    常行喜心。即拔陀释种
    恒行护心不失善行。即?酬A先优婆塞。堪任
    行忍。即师子大将
    能杂种论。即?成嵊?牌湃?br> 贤圣默然。即难提波罗优婆塞
    勤修善行无有休息。即优多罗优婆塞
    诸根寂静。即天优婆塞
    最后受证。即拘夷那竭摩罗
      名闻优婆夷三十人
    初受道证。即难陀难陀婆罗优婆夷。智慧第
    一。即久寿多罗优婆夷
    恒喜坐禅。即须?骋??牌乓?br> 慧根了了。即?掣∮牌乓?br> 堪能说法。即央竭?优婆夷
    善演经义。即跋陀娑罗优婆夷
    降伏外道。即婆?陀优婆夷
    音响清彻。即无忧优婆夷
    能种种论。即婆罗陀优婆夷
    勇猛精勤。即须优婆夷
    第一供养如来。即摩利夫人
    承事正法。即须赖婆夫人
    供养圣众。即舍弥夫人
    瞻视当来过去贤士。即月光夫人。檀越第一。
    即雷电夫人
    恒行慈三昧。即摩诃先优婆夷
    行悲哀愍。即?程嵊牌乓?br> 喜心不绝。即拔陀优婆夷
    行守护业。即难陀母优婆夷
    得信解脱。即照曜优婆夷
    恒行忍辱。即无忧优婆夷
    行空三昧。即?出畔扔牌乓?br> 行无相三昧。即优那陀优婆夷
    行无愿三昧。即无垢优婆夷
    好教受彼。即尸利夫人优婆夷
    善能持戒。即央竭摩优婆夷
    形貌端正。即雷炎优婆夷
    诸根寂静。即最胜优婆夷
    多闻博智。即泥罗优婆夷
    能造颂偈。修摩迦提无所怯弱。即须达女优
    婆夷
    最后取证优婆夷者。即蓝优婆夷
    佑历观学者。业盛则声流。其在悠悠未足算
    也。故十大第子以第一为标。四部之众以名
    闻自显。所谓众所知识出乎其类者也。嗟夫
    后进。思自?匝?比丘尼优婆夷数各长一人)

    释迦谱卷第一

       释迦降生释种成佛缘谱第四之一(出因果经)
     尔时善慧菩萨功德行满足。位登十地在一
     生补处。近一切种智。生兜率天。名圣善白。为
     诸天主说于一生补处之行。亦于十方国土。
     现种种身。为诸众生随宜说法。期运将至当
     下作佛。即观五事。一者观诸众生熟与未熟。
     二者观时至与未至。三者观诸国土何国处
     中。四者观诸种族何族贵盛。五者观过去因
     缘。谁最真正应为父母。观五事已。即自思
     惟。今诸众生皆是我初发心已来所成熟者。
     堪能受于清净妙法。于此三千大千世界。此
     阎浮提迦?陈奘┒倒?W钗?χ小H鹩Ρ酒?br>  云。迦维卫者。三千日月。万二千天地之处中
     也。佛之威神至尊至重。不可生边地。地为倾
     邪。故处其中。周化十方。往古诸佛出兴于世。
     皆生于此。诸族种姓释迦第一。甘蔗苗裔圣
     王之后。观白净王过去因缘。夫妻真正堪为
     父母。又见摩耶夫人寿命?短。怀抱太子。
     满足十月太子便生。生七日已其母命终。既
     作此观又自思惟。我今若便即下生者。不能
     广利诸天人众。仍于天宫现五种相。令诸天
     子。皆悉觉知菩萨期运应下作佛。一者菩萨
     眼见瞬动。二者头上华萎。三者衣受尘垢。四
     者腋下汗出。五者不乐本座。时诸天众。
     忽见菩萨有此异相。心大惊怖。身诸毛孔血
     流如雨。自相谓言。菩萨不久舍于我等。尔时
     菩萨又现五瑞。一者放大光明。普照三千大
     千世界。二者大地十八相动。须弥海水诸天
     宫殿。皆悉震摇。三者诸魔宫宅隐蔽不见。四
     者日月星辰无复光明。五者天下八部皆悉
     震动。不能自禁。是兜率诸天。见菩萨身已
     有五相。又复睹外五希有事。皆悉聚集到菩
     萨所。头面礼足白言。尊者我等今日见此诸
     相。举身震动不能自安。唯愿为我释此因缘。
     菩萨即便答诸天言。善男子当知。诸行皆悉
     无常。我今不久舍此天宫。生阎浮提。于时诸
     天闻此语已。悲号涕泣心大忧恼举体血现
     如波罗奢华。或有不复乐于本座。或有弃其
     庄严之具。或有宛转迷闷于地。或有深叹无
     常苦者。尔时有一天子即说偈言
      菩萨在于此  开我等法眼
      今者远我去  如盲离导师
      又如欲渡水  忽然失桥船
      亦似婴孤儿  丧亡其慈母
      我等亦如是  失所归依处
      方漂生死流  了无有出缘
      我等于长夜  为痴箭所射
      既失大医王  谁当救我者
      滞卧无明林  长没爱欲海
      永绝尊者训  未见超出期
     尔时菩萨见诸天子悲泣懊恼。又复闻说恋
     慕之偈。即以慈音而告之曰。善男子凡人受
     生无不死者。恩爱合会必有别离。上至阿迦
     腻吒天。下至阿鼻地狱。其中一切诸众生
     等。无有不为无常大火之所煎炙。是故汝等
     不应于我独生恋慕。我今与汝皆悉未离生
     死炽火。乃至一切贫富贵贱。皆不免脱。于是
     菩萨即说偈言
      诸行无常  是生灭法  生灭灭已
      寂灭为乐
     尔时菩萨语天子言。此偈乃是过去诸佛之
     所宣说。诸行性相法皆如是。汝等今日勿生
     忧恼。我于生死无量劫来。今日唯有此一生
     在。不久当得离于诸行。汝等当知今是度脱
     众生之时。我应下生阎浮提中。迦?陈奘┒?br>  国。甘蔗苗裔释姓种族白净王家。我生彼已。
     远离父母弃舍妻子。及转轮王位。出家学道
     勤修苦行。降伏魔怨。成一切种智。转于法轮。
     一切世间天人魔梵所不能转。亦依过去诸
     佛所行法式。广利一切诸天人众。建大法幢
     倾倒魔幢。竭烦恼海净八正路。以诸法印印
     众生心。设大法会请诸天人。汝等尔时亦当
     皆同在于此会。餐受法食。以是因缘不应
     忧恼。尔时菩萨以偈颂曰
      我于此不久  当下阎浮提
      迦?陈奘┒怠 “拙煌豕??br>   辞父母亲属  舍转轮王位
      出家行学道  成一切种智
      建立正法幢  能竭烦恼海
      闭塞恶趣门  永开八正路
      广利诸天人  其数不可量
      以是因缘故  不应生忧恼
     尔时菩萨举身毛孔皆放光明。诸天子等闻
     菩萨言。又复见身出大光明。欢喜踊跃离诸
     忧苦。各心念言。菩萨不久当成正觉
     普耀经云(一名方等本起)菩萨住兜率天其诸天子
     各六十六亿。咸共讲议。当使菩萨。现生何种
     或有说言。维提种。摩竭国其母真正。其父不
     真。拘萨大国。父母宗族皆不真正。和沙大国。
     王无威神受他节度。维耶离国。喜诤不和
     无清净行。此?树国。举动虚妄志性?犷不
     应生彼。有一天子。名曰幢英。诣菩萨所。而前
     谘问。究竟菩萨一生补处。所可降神种姓云
     何。菩萨报曰。其国种姓有六十德。一生补处
     乃应降神(六十德以文多不载)今此释种炽盛。五谷丰熟
     快乐无极。人民滋茂植众德本。迦维罗卫众
     人和睦上下相承。一切诸释渴仰一乘。其白
     净王性行仁贤。夫人妙姿性温贞良。犹天玉
     女。护身口意强如金刚。前五百世为菩萨母。
     应往降神受彼胞胎。于时菩萨问诸天子。
     以何形貌降神母胎。或言儒童形。或曰释梵
     形。或言日月王形。或曰金翅鸟形彼有梵天
     名曰强威。从仙道来。报诸天言。象形第一。六
     牙白象威神巍巍。梵典所载。所以者何。世有
     三兽。一兔二马三白象。兔之渡水趣自渡耳。
     马虽差猛。犹故不知水之深浅。白象之渡尽
     其源底。声闻缘觉其犹兔马。虽渡生死不
     达法本。菩萨大乘譬如白象。解畅三界十二
     缘起。了之本无。救护一切。莫不蒙济。菩萨
     过冬盛寒。春末夏初。树始华茂。不寒不暑。适
     在时宜。沸宿应下。菩萨从兜率天。化作白
     象。口有六牙。诸根寂定。光色巍巍。现从日光
     降神母胎。趣于右胁。所以处右。所行不左。
     王后洁妙晏寐忽觉。白象王来处于胞胎。
     身心安隐犹如逮禅(瑞应本起修行本起皆云。菩萨初下。化乘白象。冠日之精)
     尔时菩萨观降胎时至。即乘六牙白象。发兜
     率宫。无量诸天作诸妓乐。烧众名香散天
     妙华。随从菩萨满虚空中。放大光明普照
     十方。以四月八日明星出时。降神母胎。于时
     摩耶夫人于眠寤之际。见菩萨乘六牙白象。
     腾虚而来从右胁入。身现于外如处琉璃。夫
     人体安快乐如服甘露。顾见自身如日月照。
     心大欢喜踊跃无量。见此相已。廓然而觉。生
     希有心。即便往至白净王所。而白王言。我于
     向者眠寤之际。其状如梦见诸瑞相。极为奇
     特。王即答言。我向亦见有大光明。又复觉
     汝。颜貌异常。汝可为说所见瑞相。夫人即便
     具说上事。以偈颂曰
      见有乘白象  皎净如日月
      释梵诸天众  皆悉执宝幢
      烧香散天华  并作众妓乐
      充满虚空中  围绕而来下
      来入我右胁  犹如处琉璃
      今以现大王  此为何瑞相
     尔时白净王。见摩耶夫人诸瑞相已。欢喜踊
     跃不能自胜。即便遣请善相婆罗门。以妙
     香华种种饮食而供养之。供养毕已。示夫人
     右胁并说瑞相。白婆罗门言。愿为占之有何
     等异。时婆罗门即占之曰。大王夫人所怀太
     子。诸善妙相不可具说。今当为王略言之耳。
     大王当知。今此夫人胎中之子。必能光显释
     迦种族。降胎之时放大光明。诸天释梵执侍
     围绕。此相必是正觉之瑞。若不出家为转
     轮圣王。王四天下七宝自至。千子具足。时
     王闻此婆罗门言。深自庆幸踊跃无量。即以
     金银杂宝。象马车乘及以村邑。而用供给此
     婆罗门。时摩耶夫人。以其?榕?⒓罢浔ΑR?br>  以奉施。瑞应本起经云。王即占问太卜。占
     其所梦。卦曰。道德所归。世蒙其福。必怀圣
     子。自从菩萨处胎已来。摩耶夫人日更修行
     六波罗蜜。天献饮食自然而至。不复乐于人
     间之味。三千大千世界常皆大明。其界中间
     幽冥之处。日月威光所不能照。亦皆朗然。其
     中众生各得相见。共相谓言。此中云何忽生
     众生。菩萨降胎之时。三千大千世界十八相
     动。清凉香风起于四方。诸抱病者皆悉除愈。
     贪欲?痴亦皆休息
     尔时兜率天宫。有一天子作是念言。菩萨已
     生白净王宫。我亦当复下生人间。菩萨成佛
     我得在先。为其眷属供养听法。作此念已。即
     便下生王舍城中。明月种姓。旃陀罗及多
     王家。复有天子。生舍卫国王家。复有天子。生
     偷罗厥叉国王家。复有天子。生犊子国王家。
     复有天子。生跋罗国王家。复有天子。生卢罗
     国王家。复有天子。生德叉尸罗国王家。复有
     天子。生拘婆国王家。复有天子。生婆罗门家。
     复有天子。生长者居士。?成崾淄勇藜摇8?br>  有五百天子。生释种姓家。有如是等诸天子
     众。其数凡有九十九亿。下生人间。又从他化
     自在天。乃至四天王所。下生者。不可称计。复
     有色界天王。与其眷属。亦皆下生而作仙人。
     菩萨在胎。行住坐卧无所妨碍。又不令母有
     诸苦患。菩萨晨朝于母胎中。为色界诸天说
     种种法。至日中时。为欲界诸天亦说诸法。于
     日晡时。又复为诸鬼神说法。于夜三时。亦复
     如是。成熟利益无量众生(普耀经云菩萨在胎十月。开化训诲三十六
     载诸天人民使立声闻及诸大乘也)菩萨在胎。夫人?榕?S欣蠢?br>  拜而供养者。或复有来作是愿言。当令得成
     转轮圣王。菩萨闻已心不喜乐。或复有来作
     是愿言。当令得成一切种智。菩萨闻已心大
     欢喜。菩萨处胎垂满十月。身诸肢节。及以
     相好。皆悉具足。亦使其母诸根寂定。乐处园
     林。不喜愦闹。时白净王心自思惟。夫人怀妊
     日月将满。而不见其有生产相。作此念时。
     会遇夫人遣信白王。我今欲出园林游观。时
     王闻此益怀欢喜。即敕于外。令净扫洒蓝??br>  尼园更使栽植诸妙华果。流泉浴池悉令清
     洁。栏?J阶陛皆以七宝。而为庄严。翡翠鸳
     鸯。鸾凤枭?异类众鸟鸣集其中。悬缯幡盖
     散华烧香。作众妓乐。犹如帝释欢喜之园。
     又敕中间所经行处。皆令严净。种种庄饰。
     又敕严办十万七宝车辇。一一车辇雕玩殊
     绝。又复敕。外严办四军。象兵马兵车兵步兵。
     又复选取后宫?榕?Q杖荻苏?焕喜簧佟F?br>  性和调聪慧明了。其数凡有八万四千。以用
     给侍摩耶夫人。又复择取。八万四千端正童
     女着妙璎珞严身之具。?持香华。先往住彼
     蓝?衬嵩啊M跤蛛分钊撼及俟佟7蛉巳フ呓?br>  悉侍从。于是夫人即升宝舆。与诸官属并及
     ?榕?G昂蟮即印M??衬嵩啊6?备从刑炝?br>  八部。亦皆随从充满虚空
     大华严经云。菩萨从兜率陀天降神下时。此
     林中有十种瑞相。一者忽然广博。二者土石
     变为金刚。三者宝树行列。四者沈水末香
     种种庄严。五者华?充满。六者诸宝流出。
     七者池出芙蓉。八者天龙夜叉。合掌而住。九
     者天女合掌恭敬。十者十方一切佛脐中。放
     光普照此林。现佛受生。尔时夫人既入园已。
     诸根寂静即遣侍女。启白净王。王闻踊跃到
     无忧树。王心念曰。何所屋宅。安于妙后。时天
     帝释及化自在天。各上天宫香华妓乐。奇
     异之类供养妙后。身轻柔软。不想三毒。若有
     诸病身心之疾。请菩萨母。手摩其头。病皆除
     愈。十月满足。于四月八日日初出时。夫人见
     彼园中有一大树。名曰无忧。华色香鲜。枝叶
     分布。极为茂盛(普耀经云。王后临产思入园观。严云母宝车。?榕??啤3鲇瘟?br>  ?树下。王后坐师子床。六反震动。三千国土。时四天王挽王后车。梵天前导适至树下。树即屈枝。自归王后。
     诸天百千。咸共散华)即举右手欲牵摘之。菩萨渐渐从右
     胁出(佛所行赞经云。优留王股生。卑偷王手生漫陀王顶生。伽叉王腋生。菩萨亦如是。从右胁而生。
     大善权经云。菩萨发意。能从兜率。不由胞胎。一时之顷成最正觉。防人有疑。此所从来变化所为。若怀狐疑不
     听受法。故现受胎。众人当谓。后生菩萨必有恼患。欲现安隐。母适攀树枝。菩萨诞育。是为菩萨善权方便也)。
     于时树下亦生七宝七茎莲华。大如车轮。菩
     萨即便堕莲华上。无扶侍者自行七步(大善权经
     云。菩萨行地七步亦不八步。是为正志。应七觉意耶)举其右胁而师子吼。
     我于一切天人之中。最尊最胜。无量生死于
     今尽矣。此生利益一切天人(大善权经云。举手而言。吾于世尊。设不
     现斯。各当自尊外道梵志必堕恶趣。是为菩萨善权方便)说是言已时。四天
     王即以天缯。接太子身。置宝几上。释提桓因
     手执宝盖。大梵天王又持白拂。侍立左右。
     难陀龙王。优波难陀龙王。于虚空中。吐清净
     水。一温一凉。灌太子身(普曜经云。天帝释梵。雨杂名香。九龙在上而
     下香水。洗浴菩萨。瑞应本起云。梵释下侍。四天大王接菩萨身。置金几上。修行本起云。龙王兄弟。左雨
     温水右雨冷泉。释梵天衣。裹菩萨身)身黄金色。三十二相。放大光
     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天龙八部亦于虚空。
     作天妓乐。歌呗赞颂。烧众名香。散诸妙华。
     又雨天衣及以璎珞。缤纷乱坠不可称数。尔
     时摩耶夫人生太子已。身安快乐无所苦患。
     欢喜踊跃止于树下。前后自然忽生四井。其
     水香洁具八功德。尔时摩耶夫人。与其眷属
     随所欲须。自恣洗漱。复有诸天夜叉。皆悉围
     绕。守护太子及摩耶夫人。当尔之时。阎浮
     提人。乃至阿迦腻吒天。虽离喜乐。皆亦于此。
     欢喜赞叹。一切种智。今出于世。无量众生。皆
     得利益。惟愿速成正觉之道。转于法轮。广
     度众生。唯有魔王。独怀愁恼。不安本坐。当尔
     之时。所感瑞应。三十有四(普曜经云。三十有二)一者十
     方世界。皆悉大明。二者三千大千世界。十八
     相动。丘墟平坦。三者一切枯木悉更敷荣。国
     界自然生奇特树。四者围苑生异甘果。五者
     陆地生宝莲华。大如车轮。六者地中伏藏。悉
     皆发出。七者诸藏珍宝放大光明。八者诸天
     妙服自然来降。九者众川万流恬静澄清。十
     者风止云降空中明净。十一者香风芬芳从四
     方来。细雨润泽以敛飞尘。十二者国中疾病
     皆悉除愈。十三者国内宫舍无不明耀。灯烛
     之光不复为用。十四者日月星辰停住不行。
     十五者?成?倚窍孪秩思?汉名沸星)侍太子生。
     十六者诸梵天王。执素宝盖。列覆宫上。十
     七者八方诸仙人师。奉宝来献。十八者天百
     味食自然在前。十九者无数宝瓶盛诸甘露。
     二十者诸天妙车载宝而至。二十一者无数
     白象子。首载莲华列住殿前。二十二者天绀
     宝马自然而来。二十三者五百白师子王。从
     雪山出息其恶情。心怀欢喜罗住城门。二
     十四者诸天妓女。于虚空中作妙音乐。二十
     五者诸天玉女。执孔雀拂现宫墙上。二十六
     者诸天玉女。各持金瓶盛满香汁。列住空中。
     二十七者诸天歌颂赞太子德。二十八者地
     狱休息毒痛不行。二十九者毒虫隐伏恶鬼
     善心。三十者诸恶律仪一时慈悲。三十一
     者国内孕妇产者悉男。其有百疾自然除愈。
     三十二者一切树神化作人形悉来礼侍。三
     十三者诸余国王。各?名宝同来臣服。三十
     四者一切人天无非时语。尔时诸?榕?诩?br>  此瑞相。极大欢喜自相谓言。太子今生有如
     此等吉祥之事。惟愿长寿无诸病苦。勿令
     我等生大忧恼。作此言已。以天缯[叠*毛]裹抱太
     子。至夫人所。时四天王在虚空中。恭敬随
     从。释提桓因执盖来覆。有二十八大鬼神王
     在园四角守卫奉护
     尔时有一青衣。聪慧明了。从蓝?衬嵩啊;谷?br>  宫中。到白净王所白王言。大王威德转更增
     进。摩耶夫人已生太子。颜貌端正。有三十
     二相。八十种好。堕莲华上自行七步。举其右
     手。而师子吼。我于一切天人之中。最尊最胜。
     无量生死于今尽矣。此生利益一切人天。有
     如是等诸奇特事。非可具说。时白净王闻彼
     青衣说此语已。欢喜踊跃不能自胜。即脱身
     璎珞而以赐之
     尔时白净王即严四兵。眷属围绕。并与一亿
     释迦种姓。前后导从。入蓝?衬嵩啊<?嗽爸小?br>  天龙八部皆悉充满。到夫人所。见太子身相
     好殊异。欢喜踊跃。犹如江海诸大波浪。虑其
     短寿又怀悚惕。譬如须弥山王难可动摇。大
     地动时此乃一动。彼白净王素性恬静常无
     欢戚。今见太子一喜一惧。亦复如是。摩耶
     夫人为性调和既生太子。见诸奇端倍增柔
     软。尔时白净王叉手合掌礼诸天神。前抱太
     子。置于七宝象舆之上。与诸群臣后宫?榕??br>  虚空诸天。作天妓乐。随从入城。时白净
     王及诸释子。未识三宝。即将太子往诣天寺。
     太子既入梵天形像皆从座起礼太子足。而
     语王言。大王当知。今此太子天人中尊。虚空
     天神皆悉敬礼。大王岂不见如此耶。云何而
     今来此礼我。时白净王及诸释子。群臣内外。
     闻见是已叹未曾有。即将太子出于天寺。
     还入后宫。当尔之时。诸释种姓。亦同一日生
     五百男。修行本起云。国中八万四千长者生
     子悉男。八万四千。厩马生驹其一特异。毛色
     纯白??贯珠故名为蹇。特奴名阐特。瑞
     应本起云。奴名车匿。马名犍陟。时王厩中象
     生白子。马生白驹。牛羊亦生五色羔犊。如是
     等类。数各五百。王子青衣。亦生五百苍头。普
     耀经云。五千青衣各生力士
     尔时宫中。五百伏藏自然发出。一一伏藏有
     七宝藏。而围绕之。又有诸大商人。从海采
     宝还迦?呈┒倒?酥钌倘烁鼾V奇彩诸珍宝
     奉贡。王慰诸人。汝等入海。悉皆吉利。无苦
     恼不。及诸伴侣。无遗落耶。彼诸商人答言。大
     王所经道路。极自安隐。王闻此言。甚大欢喜。
     即遣请诸婆罗门等。婆罗门众皆悉集已。设
     诸供养。或与象马及以七宝。田宅僮仆。供养
     毕已。抱太子出。即便白诸婆罗门言。当为太
     子作何等名。诸婆罗门即共论议而答王言。
     太子生时一切宝藏皆悉发出。所有诸瑞莫
     非吉祥。以此义故。当名太子为萨婆悉达。瑞
     应本起云。五百伏藏一时发出。海行兴利一
     时集至。梵志相师普称万岁。即名太子为悉
     达多。汉言顿吉。说此语时。虚空天神即击天
     鼓。烧香散华唱言善哉。诸天人民即便称曰
     萨婆悉达
     尔时八王亦于是日。与白净王同生太子。彼
     诸国王各怀欢喜。我今生子有诸奇异。而不
     知是萨婆悉达之瑞相也。皆集婆罗门。各为
     太子制好名字。王舍城太子。名曰频?称?br>  罗。舍卫国太子。名波斯匿。偷罗拘吒国太
     子。名拘腊婆。犊子国太子名优陀延。跋罗国
     太子。名曰郁陀罗延。卢罗国太子名曰疾光。
     德叉尸罗国太子名弗迦罗。婆罗拘罗婆国
     太子。名拘罗婆。尔时白净王普敕群臣。令
     访聪明多闻智慧善知占相。为诸世人所知
     识者。群臣闻已四方推觅。时王即便于后园
     中。乃起一大殿。窗牖栏?J七宝庄饰。尔时
     群臣得五百婆罗门。聪明知相。见诸奇瑞欲
     来诣王。会王遣信。疾速而至。诸臣白王。知相
     婆罗门今者已到。王闻欢喜即敕令前。请入
     殿坐设诸供养。彼婆罗门即白王言。我闻大
     王新生太子。有诸相好奇特之瑞。愿令我等
     悉得见之。时王即敕抱太子出。诸婆罗门既
     见太子相好严盛。叹未曾有。王即问言。今占
     太子其相云何。婆罗门言。一切众生皆欲好
     子。大王今者所生太子。是大珍异勿生忧怖。
     即又白言。所生太子。大王虽言是王之子。乃
     是世间之眼。王复问言。云何得知。婆罗门言。
     我观太子。身色光烂犹如真金。有诸相好极
     为明净。若当出家成一切种智。若在家者为
     转轮圣王领四天子。譬如江河海为第一。众
     山之中须弥最胜。凡诸光晖日为无上。一切
     清凉唯有明月。天人世间太子为尊。王闻此
     语心大欢喜离诸悚惕。彼婆罗门又白王言。
     有一梵仙名阿私陀。具足五通在于香山。彼
     能为王断诸疑惑。诸婆罗门说此语已。辞别
     而去
     尔时白净王心自思惟。阿私陀仙人居在香
     山。涂径险绝非人能到。当以何方请求至
     此。时白净王作此念时。阿私陀仙遥知其意。
     又复先见诸寄瑞相。深解菩萨为破生死故
     现受生。以神通力腾虚而来。到王宫门。时守
     门者入白王言。阿私陀仙人乘虚空来。今在
     门外。王闻欢喜。即敕令前。王至门上自奉迎
     之。既见仙人。恭敬礼拜而即问言。尊者既来
     住门不进。为守门者不听前耶仙人答言。无
     见止者。既来相诣宜须先白王。便随从入于
     后宫。敬请令坐而问讯言。尊者四大常安和
     不。仙人答言。蒙大王恩幸得安乐。时白净王
     白仙人言。尊者今日能来下降。我等种族方
     大炽盛。从今已去日就吉祥。为是经过故来
     此耶。仙人答言。我在香山。见大光明诸奇特
     相。又知大王心之所念。以是因缘故来到此。
     我以神力乘虚而至。闻上诸天说。王太子必
     当得成一切种智。度脱天人。又王太子从右
     胁生堕于七宝莲华之上。而行七步举其右手
     而师子吼。我于天人之中。最尊最胜无量生
     死于今尽矣。此生利益一切天人。又复诸天
     围绕恭敬。闻有如此大奇特事。快哉大王宜
     应欣庆。太子今者可得见不。即将仙人至太
     子所。王及夫人抱太子出欲礼仙人。时彼仙
     人寻止王曰。此是天人三界中尊。云何而令
     礼于我耶。时彼仙人即起合掌礼太子足。王
     及夫人白仙人言。唯愿尊者为相太子。仙人
     言善。即便占相。具见相已。忽然悲泣不能自
     胜。王及夫人。见彼仙人悲泣流泪。举身战怖
     生大忧恼。如大波浪动于小船。问仙人言。我
     子初生具诸瑞相。有何不祥而悲泣耶。尔时
     仙人?[欷答言。大王太子相好具足。无有不
     祥。王又问言。愿更为我占视。太子有长寿相
     不。得转轮王位。王四天下不。我年既暮。欲以
     国土皆悉付之。当隐山林出家学道。所可志
     愿唯在于此。尊者为观必定果耶。尔时仙人
     又答王言。大王太子具三十二相。一者足下
     安平。立如奁底。二者足下千辐辋转轮相具
     足。三者手足相指长胜于余人。四者手足柔
     软胜余身分。五者足跟广具足满好。六者足
     指合缦网。胜于余人。七者足趺高平。好与
     跟相称。八者脚[月*?]纤好。如伊泥延鹿王。九
     者平住两手摩膝。十者阴藏相如象王马王。
     十一者身纵广等。如泥俱卢树。十二者一一
     孔一毛生青色。柔软右旋。十三者毛上向靡。
     青色柔软右旋。十四者金色相其色微妙。
     胜阎浮檀金。十五者身光一丈。十六者皮薄
     细滑。不受尘垢。不停蚊蚋。十七者七处满。
     两足下。两腋中。两肩上。项中。皆满字相分
     明。十八者两腋下满。如摩尼珠。十九者身如
     师子。二十者身广端直。二十一者肩圆好。二
     十二者口四十齿。二十三者齿白齐密而根
     深。二十四者四牙最白而大。二十五者方颊
     车如师子。二十六者味中得上味。咽中二处
     津液流出。二十七者舌大软薄。能覆面至耳
     发际。二十八者梵音深远。如迦陵频伽声。二
     十九者眼色如金精。三十者眼睫如牛王。三
     十一者眉间白毫相。软白如兜罗绵。三十二
     者顶髻肉成。具有如此相好之身。若在家者。
     年一十九为转轮圣王。若出家者。成一切种
     智。广济天人。然王太子必当学道。得成阿
     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久当转清净法轮。利
     益天人开世间眼。我今年寿已百二十。不久
     命终生无想天。不睹佛兴。不闻经法。故自悲
     耳。又问仙人。尊者向占言。有二种。一当作
     王。二成正觉。而今云何言。决定成一切种智。
     时仙人言。我相之法。若有众生具三十二相。
     或生非处。文不明显。此人必为转轮圣王。
     若三十二相皆得其处。文复明显。此人必成
     一切种智。我观大王太子。诸相皆得其所。又
     极明显。是以决定知成正觉。仙人为王说此
     语已。辞别而退
    释迦谱卷第一

    释迦谱卷第二

    萧齐释僧佑撰

       释迦降生释种成佛缘谱第四之二(出因果经)
     尔时白净王既闻仙人决定之说。心怀愁恼。
     虑恐出家。即择五百青衣贤明多智。为作??br>  母。养视太子。其中或有乳者。或有抱者。或有
     浴者。或有浣濯者。如是等比供给太子。皆悉
     具足。又复别为起三时殿。温凉寒暑。各自异
     处。其殿皆以七宝庄严。衣裳服饰皆悉随时。
     王恐太子弃家学道。使其城门开闭之声。闻
     四十里。又复择取五百妓女形容端正。不
     肥不瘦。不长不短。不白不黑。才能巧妙各兼
     数技。皆以名宝璎珞其身。百人一番迭代宿
     卫。于其殿前列树甘果。枝叶蔚映华实繁茂。
     又有浴池清流澄洁。池边香草杂色莲华。猗
     靡芬数不可称计。异类之鸟数百千种。光
     丽心目趣悦太子。太子既生始满七日。其母
     命终。以怀太子功德大故。上生忉利。封受自
     然。太子自知福德威重。无有女人堪受礼者。
     故因将终。托之而生(普耀经云。菩萨生七日后。其母命终。所以者何。本命
     应然。菩萨察之临母命终。因来下生。怀菩萨时诸天供养。已服天食不甘世养。本福应然。去来今佛皆亦如是。
     母七日终受忉利天上功祚。适升彼天。五万梵天各执宝瓶。二万魔妻手执宝缕。侍菩萨母。瑞应本起云。菩萨本
     知母人之德不堪受其礼。故因其将终而从之生。长阿含经云。?称攀?鸾瞪衲柑ァW?畈宦摇0怖治尬贰I砘?br>  命终。生忉利天。此是常法。大善权经云。生后七日。其母便薨。福应升天。非菩萨咎。前处兜率观后摩耶。
     大命将终。余有十月七日之期。故神变来下。是菩萨权方便)
     尔时太子姨母。摩诃波?波提。乳养太子如
     母无异。时白净王。敕作七宝天冠及以璎珞。
     而与太子。太子年渐长大。为办象马牛羊之
     车。凡是童子所玩好具。无不给与。尔时举国
     人民。皆行仁惠。五谷丰熟风雨以时。又无
     盗贼快乐安隐。皆是太子福德力故。时王
     又以青衣所生。是车匿等五百苍头给侍。
     太子至年七岁。父王心念。太子已大宜令学
     书。访觅国中聪明婆罗门。善诸书艺。请使令
     来。以教太子。尔时有一婆罗门。名跋陀罗尼
     (汉言选友)。与五百婆罗门。以为眷属。来受王请。即
     白婆罗门言。欲屈尊者为太子师。此可尔不。
     婆罗门言。当随所知以授太子。时白净王。更
     为太子起大学堂。七宝庄严床榻。学具极令
     精丽。卜择吉日。即以太子与婆罗门。而令
     教之。尔时婆罗门。以四十九书字之本。教令
     读之。于时太子见此事已。问其师言。此何等
     书。阎浮提中。一切诸书凡有几种。师即默然
     不知所答。又复问言。此阿一字有何等义。师
     又默然亦不能答。内怀惭愧。即从座起礼太
     子足。而赞叹言。太子初生行七步时。自言
     天人之中最尊最胜。此言不虚唯愿为说。阎
     浮提书凡有几种。太子答言。阎浮提中或有
     梵书。或?衣ナ椤;蛄??椤S腥缡堑攘??br>  四种
     普耀经云。菩萨手执金笔?钐词榱ッ髦槭?br>  床问师选友。今师何书而相教乎。其师答曰
     以梵?伊舳?嘟潭?F腥?鹪弧F湟焓檎摺S?br>  六十四。今师何言正有二种。师问皆何所名。
     答曰。梵书。?伊羰椤;ぶ谑椤<布崾椤A?硎椤?br>  ?b杳和书。阿须伦书。鹿轮书。天腹书。转数
     书。转眼书。观空书。摄取书(文多不悉载也)此六十
     四。欲以何书而相教乎。时师欢悦。说偈赞叹
     菩萨。为诸童子。一一分别诸字本末。劝发无
     上正真道意。瑞应本起云。时去圣久。书缺二
     字。以问于师。师不能达。反启其志。此阿字者
     是梵音声。又此字义是不可坏。亦是无上正
     真道义。凡如此义无量无边。尔时婆罗门深
     生惭愧。还至王所。而白王言大王。太子是天
     人中第一之师。云何而欲令我教耶。尔时父
     王闻婆罗门言。倍生欢喜。叹未曾有。即厚供
     养彼婆罗门。随意所之。凡诸技艺。典籍议
     论。天文地理。算数射御。太子皆悉自然知
     之
     尔时太子年至十岁。诸释种中。五百童子皆
     亦同年。太子从弟提婆达多。次名难陀。次名
     孙陀罗难陀等。或有三十相。三十一相者。或
     复虽有三十二相。相不分明。各斗技艺有大
     筋力。时提婆达多等五百童子。既闻太子诸
     艺皆通名彻十方。共相谓言。太子虽复聪明
     智慧善解书论。至于筋力拒胜。我等欲与
     太子校其勇健。尔时父王又访国中善知射
     者。而召之来令教。太子即往后园欲射铁鼓。
     提婆达多等五百童子亦悉随从。时师即便
     授一小弓而与太子。太子含笑而问之言。以
     此与我欲作何事。射师言欲令太子射此铁
     鼓。太子又言此弓力弱。更求如是七弓将来。
     师即授与。太子便执七弓以射。一箭过七铁
     鼓。时彼射师往白王言。大王。太子自知射
     艺。以箭力射过七鼓。阎浮提中无能等者。云
     何令我为作师也。尔时白净王闻此语已。心
     大欢喜而自念言。我子聪明。书论算数四
     远悉知。而其射艺四方人民未有知者。即敕
     太子及提婆达多等五百童子。又复击鼓唱
     令国界。太子萨婆悉达。却后七日。当出后园
     欲试武艺。诸人民中有勇力者可悉来此。到
     第七日。提婆达多与万眷属最先出城。于时
     有一大象当城门住。此诸军众皆不敢前。提
     婆达多问诸人言。何故住此而不前也。诸人
     答言有一大象当门而立。举众畏之故不敢
     前提婆达多闻此言已。独前象所。以手搏头
     即便?地。于是军众次第得过尔时难陀。又
     与眷属亦欲出城。其诸军众徐步渐前。难陀
     即问何故行迟。诸人答言提婆达多以手搏
     一象。?在城门妨行者路。以是故迟。难陀
     即便前至象所。以足指挑象掷着路傍。无数
     人众聚共视之。尔时太子与十万眷属。前后
     围绕始出城门。见于路傍人众聚看。即便
     问曰。此诸人辈为何所看。从人答言。提婆达
     多手搏一象。?在城门妨人行路。难陀次出。
     以足指挑掷着于此。是故行人悉聚看之。于
     是太子即自念言。今者正是现力之时。太子
     即便以手执象。掷着城外还以手接。不令伤
     损。象又还苏无所苦痛。时诸人民叹未曾
     有。王闻此已深生奇特。如是太子及提婆达
     多。并与难陀。四远人民皆悉来集在彼园
     中。尔时彼园种种庄严。施列金鼓银鼓。?石
     之鼓。铜铁等鼓。各有七枝。尔时提婆达多最
     先射之。彻三金鼓。次及难陀亦彻三鼓。诸来
     人众悉皆叹讶。尔时群臣白太子言。提婆达
     多及与难陀皆已射讫。今者次第正在太子。
     唯愿太子射此诸鼓。如是三请。太子曰善。而
     语之言。若欲使我射诸鼓者。此弓力弱更觅
     强者。诸臣答言。太子祖王有一良弓。今在王
     库。太子语言。便可取来。弓既至已。太子即牵
     以放一箭。彻过诸鼓。然后入地泉水流出。又
     亦穿过大铁围山。尔时提婆达多。又与难陀
     共相扑戏。二人力等亦无胜者。太子又前。手
     执二弟?之于地。以慈力故不令伤痛。尔时
     四远诸人民众。既见太子有如此力。高声唱
     言。白净王太子非但智慧胜一切人。其力勇
     健亦无等者。莫不叹伏益生恭敬
     尔时白净王即会诸臣而共议言。太子今者
     年已长大。智慧勇健皆悉具足。今宜应以四
     大海水。灌太子顶。又复敕下余小国王。却后
     二月八日灌太子顶。皆可来集。至二月八日。
     诸余国王。并及仙人婆罗门等。皆悉云集。
     悬缯幡盖烧香散华。鸣钟击鼓作诸妓乐。以
     七宝器盛四海水。诸仙人众各各顶戴。授婆
     罗门。如是乃至遍及诸臣。悉已顶戴转授与
     王。时王即以灌太子顶。以七宝印而用付之。
     又击大鼓高声唱言。今立萨婆悉达。以为太
     子。尔时虚空天龙夜叉人非人等。作天妓
     乐。异口同音赞言善哉。当于迦?陈藜Χ?br>  国立太子。时余八国王。亦于是日同立太
     子
     尔时太子启王出游。王即听许。时王即与太
     子。并诸群臣前后导从。案行国界。复次前
     行到王田所。即便止息阎浮树下。看诸耕人。
     尔时净居天化作伤虫。鸟随啄之。太子见
     之起慈悲心。众生可愍互相吞食。即便思惟
     离欲界爱。如是乃至得四禅地。日光昕赫。树
     为曲枝。阴荫太子。尔时白净王四面推求问
     觅太子。从人答曰。太子今在阎浮树下。时
     王即便与诸群臣往彼树所。未至之间遥见
     太子端坐思惟。又见彼树曲荫其躯深生奇
     特。时王即前执太子手。问言。汝今何故在于
     此坐。太子答言。观诸众生更相吞食。甚可伤
     愍。王闻此语。心生忧畏虑其出家。宜急婚
     娉以悦其意。即便呼之俱共还国。太子答
     言。愿停于此。王闻其语。心即念言。彼阿私陀
     往日所说。太子今者将如其言。王即流泪重
     唤还国。太子既见父王如此。即便随从归于
     所止。王恐愁忧不乐在家。更增妓女而娱乐
     之
     尔时太子年至十七。王集诸臣而共议言。太
     子今者年已长大。宜应为其访索婚所。诸臣
     答言。有一释种婆罗门。名摩诃那摩。其人有
     女。名耶输陀罗。颜容端正聪明智慧。贤才过
     人礼仪备举。有如是德堪太子妃。王即答言。
     若如卿语。便为纳之。王还宫内。即敕宫中。聪
     明有智。旧宿女人。汝可往至摩诃那摩长者
     之家。瞻看其女容仪体行。为何如耶。可停
     于彼至满七日。受王敕已。即便往彼长者之
     家。于七日中具观此女。还答王言。我观此
     女容貌端正威仪进止。无与等者。王闻其言。
     极大叹喜。即便遣人。语摩诃那摩言。太子
     年长欲为纳妃。诸臣并言。汝女淑令宜堪此
     举。今欲相屈。时摩诃那摩答王使言。谨
     奉敕旨。王即令诸臣择采吉日。遣车万乘而
     往迎之。既至宫已。具足太子婚姻之礼。又
     复更增诸妓女众。昼夜娱乐。尔时太子恒
     与其妃。行住坐卧未曾不俱。初自无有世俗
     之意。于静夜中但修禅观。时王日日问诸??br>  女。太子与妃相接近不。?榕?鹧浴2患???br>  有夫妇道。王闻此语愁忧不乐。更增妓女而
     娱乐之。如是经时犹不接近。时王深疑恐不
     能男
     普耀经云。时诸力士。释种长者启白净王。若
     太子作佛。断圣王种。王曰。何所玉女。宜太子
     妃。菩萨心念。吾不贪欲弃兜率来。以权方便
     今当试之。使上工匠立妙金像。以书文字。
     女人德义如吾所说。能应娉耳。时白净王
     告右梵志。入迦夷卫周遍瞻察。梵志周行睹
     一玉女。净犹莲华类玉女宝。王问谁女。梵
     志报曰。执杖释种女。王言傥不可意使自择
     之。召罗卫好女会彼讲堂。时释女俱夷到菩
     萨所。谛视菩萨目未曾瞬。菩萨欣笑。执持
     宝英以遗俱夷。俱夷报曰。吾不贪宝当以功
     德庄严。王遣梵志往媒此女。执杖释言。我
     等本性有艺术者乃嫁与之。王问菩萨能现
     术乎。菩萨曰能。王遍敕国中椎钟击鼓。却
     后七日太子现术。诸有艺术皆来集会。胜
     者以释女与之。于是调达右手牵象。左手扑
     杀。难陀出城。即牵移路侧。菩萨出城门曰。是
     象身大臭熏城内。即右掌接掷着城外。时大
     臣焰光算术第一。言谈算术亦不能及。树
     木药草众水滴数一一可知。樗蒲六博天文
     地理。八万异术一切诸会不及菩萨。调达及
     难陀欲手搏菩萨。菩萨愍之。举调达身。在
     于空中。三反跳旋使身不痛。王及释种更欲
     试射。调达竖四十里鼓。唯难陀六十里鼓。
     菩萨百里。调达射中四十里鼓。不能得过。
     难陀六十里亦不得趣。菩萨引弓。弓即折破。
     问有异弓任吾用不。王曰。吾祖父所执用弓。
     奇异无双无能用者。着于天寺便可持来。一
     切诸释无能张者。菩萨以手捺张。拼弓之声
     悉闻城内。注箭放拨中百里鼓。箭没地中涌
     泉自出。中铁围山。三千刹土六反震动。一切
     诸释怪未曾有。于时执杖释种。以女俱夷为
     菩萨妃。随世习俗现相娱乐。修行本起云。太
     子年至十七。王为采择名女。无可意者。有小
     国王名须波弗。汉言善觉。女名裘夷。端正少
     双。八国皆求。悉不与之。白净王召而告之曰。
     吾为太子娉娶卿女。善觉忧愁。若不许者恐
     见诛伐。与者诸国结怨。女言表白净王国中。
     勇武技术最胜者。我乃为之。王敕群臣悉出
     戏场。太子举象。射中铁围山。善觉送女指太
     子宫。瑞应本起云。太子年十七。王为纳妃。简
     选数千。最后一女名曰裘夷。端正第一礼义
     备举。是则宿命卖华女也。太子虽纳久而不
     接。妇人情欲有附近心。太子曰。常得好华
     置我中间。共视之宁不好乎。裘夷即具好华
     又欲近之。太子曰。却此华汁污于床席。久后
     复曰。得好白[叠*毛]置我中间。两人观之不亦好
     乎。妇即具[叠*毛]又有近意。太子曰。却人有汗
     垢必污此[叠*毛]。妇不敢近。侍女咸疑太子不能
     男。太子以手指妃腹曰。却后六年尔当生男。
     遂以有娠
     大善权经云。何故菩萨而有室娶。菩萨无欲
     所以示现妻息。防人怀疑菩萨非男斯黄门
     耳。故纳瞿夷释氏之女。罗云于天变没化生。
     不由父母合会而育。又是菩萨本愿所致
     尔时太子闻诸妓女歌咏园林。华果茂盛
     流泉清凉。太子忽便欲出游观。即遣妓女
     往白王言。在宫日久乐欲暂出园林游戏。
     王闻此语。心生叹喜而自念言。太子当是不
     乐在宫行夫妇礼。所以求出园林去耳。即便
     听之。敕诸群臣。整治园观。所经道路皆令清
     净。太子即便往至王所。头面礼足辞出而去。
     时王即便敕一旧臣。聪明智慧善言辩者。令
     从太子
     尔时太子。与诸官属前后导从。出城东门。
     国中人民闻太子出。男女盈路观者如云。时
     净居天化作老人。头白背伛拄杖赢步。太子
     即便问从者言。此为何人。从者答言。此老人
     也。太子又问。何谓为老。答曰。此人昔日曾经
     婴儿童子。少年迁谢不住。遂至根熟形变色
     衰。饮食不消气力虚微。坐起苦极余命无几。
     故谓为老。太子又问。唯此一人老。一切皆然。
     从者答言。一切皆悉应当如此。尔时太子闻
     是语已。生大苦恼而自念言。日月流迈。时
     变岁移。老至如电。身安足恃。我虽富贵岂独
     免耶。云何世人而不怖畏。太子从本已来不
     乐处世。又闻此事益生厌离。即回车还愁思
     不乐。时王闻已心怀煎忧。恐其学道。更增
     妓女。以时娱乐之
     尔时太子。复经少时启王出游。王闻此言。
     心生忧虑而自念言。太子前出。逢见老人
     忧愁不乐。今者云何而复求出。王爱太子不
     忍违意。?o?a从之。即集诸臣而共议言。太子
     前者出城东门。逢见老人还辄不乐。今者已
     复求出游观。吾不能免遂复许之。诸臣答言。
     当更严敕外诸官属。修治道路。悬缯幡盖。散
     华烧香。皆使华丽。无令臭秽诸不净洁及以
     老疾在道侧也。尔时迦?陈藜Χ党恰K拿胖?br>  外各有一园。树木华果浴池楼观。种种庄严
     皆悉无异。王问诸臣。外诸园观何者为胜。诸
     臣答言。外诸园观皆等无异。如忉利天叹喜
     之园。王又敕言。太子前出已从东门。今者
     可令从南门出。尔时太子。百官导从出城南
     门。时净居天化作病人。身瘦腹大。喘息呻
     吟。骨消肉竭。颜貌痿黄。举身战掉。不能自
     持。两人扶腋在于路侧。太子即问。此为何
     人。从者答言。此病人也。太子又问。何谓为
     病。答曰。夫谓病者。皆由嗜欲饮食无度。四
     大不调转变成病。百节苦痛气力虚微。饮食
     寡少眠卧不安。虽有身手不能自运。要假他
     力然后坐起。尔时太子以慈悲心。看彼病人
     自生忧愁。又复问言。此人独尔余皆然耶。答
     曰。一切人民无有贵贱同有此病。太子闻已
     心自念言。如此病苦普应萦之。云何世人耽
     乐不畏。作是念已。深生恐怖身心战动。譬如
     月影。现波浪水。语从者言。如此身者是大苦
     聚。世人于中横生欢乐。愚痴无识不知觉悟。
     今者云何欲往彼园游观嬉戏即便回车还入
     王宫。坐自思惟愁忧不乐。王问从者。太子
     今出宁有乐不。从者答言。始出南门逢见
     病人。以此不乐即回车还。王闻此语。心大
     愁忧虑其出家。时王即便问诸臣言。太子前
     者出城东门。逢见老人愁忧不乐。以此事故。
     吾敕卿等净治道路。无令老病在于巷侧。云
     何今出于城南门。而复致有疾病人耶。又令
     太子逢值见之。诸臣答言。近受王敕严命外
     司。勿使有诸臭秽老病。在于前侧互相检覆。
     无敢懈怠。不知何缘忽有病人。非是我等之
     罪咎也。尔时王问诸从者言。汝等并见病人
     在路。从何而至。从者答曰。无有踪迹。不知何
     来。时王深于太子生犹豫心。恐其学道更
     增妓女而悦其意。又复欲使于五欲中生恋
     着心
     尔时有一婆罗门子。名忧陀夷。聪明智慧极
     有辩才。时王即便请来。入宫而语之言。太子
     今者不乐在世受于五欲。恐其不久出家学
     道。汝可与之共作朋友。具说世间五欲乐事。
     令其心动不乐出家。时忧陀夷便即答言。太
     子聪明无与等者。所知书论皆悉渊博。并是
     我今所未曾闻。云何见使诱说之也。譬如藕
     丝欲悬须弥。我亦如是。终不能回太子之心。
     大王既敕令作朋友。要当自竭我所知见。时
     忧陀夷。受王敕已随从太子。行住坐卧不敢
     远离。时王又复选诸妓女。聪明智慧颜容端
     正。善于歌舞能惑人者。种种庄饰光丽悦目。
     皆悉遣往给侍太子
     尔时太子。复经少时启王出游。王闻此语心
     自念言。彼忧陀夷。既与太子共为朋友。今
     若出游成胜于前。无复厌俗乐出家心。作是
     念言。即便听许时王又复集诸大臣。悉语
     之言。太子今者复求出游。我不忍违已复听
     之。太子前出东南二门。已见老病还辄愁忧。
     今者宜令从西门出。我心虑其还又不乐。忧
     陀夷是其良友。冀今出还不复应尔。卿等好
     令修治道路。园林台观皆使严整。香华幡
     盖数倍于前。无令复有老病臭秽在道侧也。
     臣受敕已即语外司。严治道路并及园林。光
     丽倍常。王又先送诸妙妓女。置彼园中。又
     复敕语忧陀夷言。若当路侧有不详事。可
     以方便诱说其心。并敕诸臣随从太子。皆
     令伺察。若有不吉远驱逐之。尔时太子与
     忧陀夷。百官导从烧香散华。作众妓乐出
     城西门。时净居天心自念言。先现老病于二
     城门。举众皆见。令白净王?责从者并及外
     司。太子今出。王制严峻我今现死。若皆见者
     增王忿怒。必加罚戮枉及无辜。我于今日所
     现之事。唯令太子及忧陀夷二人见耳。使余
     官属不受责也。作此念已即便来下。化为死
     入四人舆举。以诸香华布散尸上。室家大小
     号哭送之。尔时太子与忧陀夷二人独见。太
     子问言。此为何人。而以香华庄严其上。复有
     人众号哭相送。时忧陀夷以王敕故默然不
     答。如是三问。净居天王威神之力。使忧陀夷
     不觉答言是死人也。太子又问。何谓为死。忧
     陀夷言。夫谓死者。刀风解形神识去矣。四体
     诸根无复所知。此人在世贪着五欲。爱惜钱
     财辛苦经营。唯知积聚不识无常。今者一旦
     舍之而死。又为父母亲戚属眷之所爱念。
     命终之后犹如草木。恩情好恶不复相关。如
     是死者诚可哀也。太子闻已心大颤怖。又问
     忧陀夷言。唯此人死余亦当然。即复答言。
     一切世人皆应如是。无有贵贱而得免脱。太
     子素性恬静难动。既闻此语不能自安。即以
     微声语忧陀夷。世间乃复有此死苦。云何于
     中而行放逸。心如木石不知怖畏。即敕御者
     可回车还。御者答言。前出二门。未到园所
     中路而返。致令大王深见?责。今者岂敢复
     如此也。时忧陀夷与御者言。如汝所说不应
     便归。即复前行至彼园中。香华幡盖作众
     妓乐。众妓端正犹如诸天?榕?抟臁S谔?br>  子前各竞歌舞。冀以姿态悦动其意。太子心
     安不可移转。即止园中荫息树间。除其侍卫
     端坐思惟。忆昔曾在阎浮树下。远离欲界。
     乃至得于第四禅定。尔时忧陀夷。到太子所
     而作此言。大王见敕。令与太子共为朋友。
     脱有得失互相开悟。朋友之法其要有三。一
     者见有过失转相谏晓。二者见有好事深生
     随喜。三者在于苦厄不相弃舍。今献诚言
     愿不见责。古昔诸王及今现在。皆悉受于
     五欲之乐。然后出家。太子云何永绝不顾。又
     人生世宜顺人行。无有弃国而学道者。唯愿
     太子受于五欲。令有子息不绝王嗣。尔时太
     子而答之言。诚如所说。但我不以损国故尔。
     亦复不言五欲无乐。以畏老病生死之苦。故
     于五欲不敢爱着。汝向所言古昔诸王。先经
     五欲然后出家。此诸王等今在何许。以爱欲
     故或在地狱。或在饿鬼。或在畜生。或在人
     天。以有如是轮转苦故。是以我欲离老病苦
     生死法耳。汝今云何令我受之。时忧陀夷虽
     竭辩才劝奖太子。不能令回。即便退坐归
     于所止。太子仍敕严驾还宫。诸妓女众及
     忧陀夷。愁忧惨戚颜貌颦蹙。如人新丧所
     爱亲属。太子到宫恻怆倍常。时白净王呼忧
     陀夷。而问之言。太子今出宁有乐不。忧陀夷
     言。出城不远逢见死人。亦不知其从何而
     来。太子与我同时见之。太子问言。此为何
     人。我亦不觉答是死人。时王即复问诸从者。
     汝等皆见城西门外有死人不。从者答言。我
     等不见。王闻此语神意豁然。而自念言。太子
     忧陀夷二人独见。此是天力非诸臣咎。必定
     当如阿私陀言。作此念已心大苦恼。复增
     妓女以娱乐之。日日遣人慰诱太子。而语
     之言。国是汝有。何故愁忧而不乐也。王又严
     敕诸妓女众。悦太子意勿舍昼夜。时白净
     王虽知天力非复人事。爱重太子不能不言。
     心自思惟。太子前已出三城门。今者唯有北
     门未出。其必不久更求出游。当复庄严彼外
     园林。倍令光丽。勿使有诸不可意事。如所思
     惟具敕诸臣。时王又复心自愿言。太子若出
     城北门时。唯愿诸天勿复现于不吉祥事。复
     令我子心生忧恼。既心愿已遂敕御者。太
     子若出当令乘马。使得四望见诸人民光丽
     庄饰。是时太子启王出游。王不忍违。便与
     忧陀夷及余官属。前后导从出城北门。到彼
     园所。太子下马止息树下。除去侍卫端坐思
     惟。念于世间老病死苦。时净居化天。作
     比丘法服持钵。手执锡杖。视地而行。在于太
     子前。太子见已即便问言。汝是何人。比丘
     答言。我是比丘。太子又问何谓比丘。答曰。能
     破结贼不受后身。故曰比丘。世间皆悉无常
     危脆。我所修学无漏圣道。不着色声香味触
     法。永得无为到解脱岸。作是言已于太子前。
     现神通力腾虚而去。当尔之时。诸从官属皆
     悉睹见。太子既已见此比丘。又闻广说出家
     功德。会其宿怀厌欲之情。便自唱言。善哉
     善哉。天人之中唯此为胜。我当决定修学是
     道。作是语已。即便索马还归宫城。于时太
     子心生欢庆。而自念言。我先见有老病死
     苦。昼夜常恐为此所逼。今见比丘开悟我情。
     示解脱路。作此念已即自思惟。方便求觅出
     家因缘。尔时白净王问忧陀夷言。太子今出
     宁有乐不。时忧陀夷即答王言。太子向出所
     经道路无诸不祥既到园中。太子独自在于
     树下。遥见一人剃除发须着染色衣。来太子
     前而共语言。语言既毕腾虚而去。竟亦不知
     何所论说。太子因是严驾而归。当尔之时颜
     容欢悦。还至宫中方生忧愁。时白净王。既闻
     此语心生狐疑。亦复不知是何瑞相。深怀懊
     恼而自念言。太子决定舍家学道。又纳其妃
     久而无子。我今当敕耶输陀罗。当思方便
     莫绝国嗣。复应警戒。勿使太子去而不知。既
     作是念如所思惟。即便敕于耶输陀罗。耶输
     陀罗闻王敕已。心怀惭愧默然而住。行止
     坐卧不离太子。时王复增诸妙妓女以娱乐
     之
     尔时太子年至十九。心自思惟。我今正是出
     家之时。而便往至于父王所。威仪详序。犹
     如帝释往诣梵天。傍臣见已而白王言。太子
     今者来大王所。王闻此言忧喜交集。太子既
     至头面作礼。尔时父王。即便抱之。而敕令
     坐。太子坐已白父王言。恩爱集会必有别离。
     唯愿听我出家学道。一切众生。爱别离苦皆
     使解脱。愿必垂许不见留难。时白净王闻太
     子语。心大苦痛。犹如金刚摧破于山。举身颤
     掉不安本座。执太子手不复能言。啼泣流泪
     ?[欷哽咽。如是良久微声而言。汝今宜应息
     出家意。所以者何。年既少壮国未有嗣。而便
     委我曾不怀顾。普耀经云。太子白王欲得四
     愿。一者不老。二者无病。三者不死。四者不
     别。假使父王与此四愿。不复出家。王闻重悲。
     此四愿者古今无获。尔时太子既见父王流
     泪不许。还归所止。思惟出家愁忧不乐
     尔时迦?陈奘┒倒?V畲笙嗍Σ⒅?L?尤?br>  不出家。过七日后得转轮王位。王四天下七
     宝自至。各以所知往白王言。释迦种姓于此
     方兴。王闻是语心生欢喜。即敕诸臣并释
     种子。汝闻相师如此言不。皆应日夜侍卫太
     子可于四门。门各千人周匝。城外一??那
     内。罗置人众而防护之。普耀经云。明日即敕
     五百诸释。勇多力者宿卫菩萨。令城四门开
     闭之声闻四十里。复敕耶输陀罗并诸内宫。
     倍加警戒。过于七日勿使出家。时王又来至
     太子所。太子遥见即往奉迎。头面礼足问讯
     起居。王语太子。我昔既闻阿私陀说。及众相
     师。并诸奇瑞。必定知汝不乐处世。国嗣既重
     孰当相继。唯愿为我生汝一子。然后绝俗不
     复相违。尔时太子闻父王言。心自思惟。大王
     所以苦留我者。正自为国无绍嗣耳。作是念
     已而答王言。善哉如敕。即以左手指其妃腹。
     时耶输陀罗便觉体异。自知有娠。王闻太子
     如敕之言心大欢喜。当谓太子七日之内必
     未有儿。若过此期。转轮王位自然而至。不复
     出家。尔时太子心自念言。我年已至十九。今
     又是二月复是七日。宜应方便思求出家。所
     以者何。今正是时。又于父王所愿已满。作此
     念已。身放光明照四天王宫。乃至照于净居
     天宫。不令人间见此光明。尔时诸天见此光
     已。皆知太子出家时至。即便来下到太子所。
     头面礼足合掌白言。无量劫来所修行愿。今
     者正见成熟之时。于是太子答诸天言。如汝
     等语今正是时。然父王敕内外官属。严见防
     卫欲去无从。诸天白言。我等自当设诸方
     便。令太子出使无知者。诸天即便以其神力。
     令诸官属悉皆熟卧。尔时耶输陀罗眠卧之
     中。得三大梦。一者梦月堕地。二者梦牙齿
     落。三者梦失右臂。得此梦已。眠中惊觉。心
     大怖惧。白太子言。我于眠中得三恶梦。太子
     问言。汝梦何等。耶输陀罗即便具说所梦之
     事。太子语言。月犹在天。齿又不落。臂复尚在。
     当知诸梦虚假不实。汝今不应横生怖畏。耶
     输陀罗又语太子。如我自忖所梦之事。必是
     太子出家之瑞。太子又答。汝但安眠勿生此
     虑。要不令汝有不祥事。耶输陀罗闻此语已。
     即便还眠。太子即从座起。遍观妓女及耶
     输陀罗。皆如木人。譬如芭蕉中无坚实。或
     有倚伏于乐器上。臂脚垂地更相枕卧。鼻涕
     目泪口中流涎。又复遍观妻及妓女。见其
     形体。发爪髓脑。骨齿髑髅。皮肤肌肉。筋脉肪
     血。心肺脾肾。肝胆肠胃。屎尿涕唾。外为革
     囊。中盛臭秽。无一可奇。强熏以香。饰以华
     彩。譬如假借当还。亦不得久。百年之命卧消
     其半。又多忧恼其乐无几。世人云何恒见
     此事。而不觉悟。又于其中贪着?H欲。普耀
     经云。于时菩萨夜观妓女。百节空中。譬如
     芭蕉。鼻涕目泪。乐器纵横。顾视其妻。具见
     形体。脑髓髑髅。心肺肠胃。外是革囊。中有
     臭处。犹如假借当还。亦不得久。三界无?G唯
     道可恃。欲界诸天住于空中。法行天子遥白
     菩萨。时已到矣。沸星适现。即敕车匿起?
     犍陟。适宣此言。时四天王与无数阅叉龙鬼
     等。皆被铠甲。从四方来。稽首菩萨。城中男
     女皆疲极寐。孔雀众鸟亦疲极寐。修行本起
     云。诸天皆言。太子当去恐作稽留。召乌苏
     慢(此名厌神)适来宫国内外厌寐。我今当学古昔
     诸佛所修之行。急应远此大火之聚
     尔时太子思如是已。至于后夜。净居天王
     极欲界诸天。充满虚空。即共同声白太子
     言。内外眷属皆悉昏卧。今者正是出家之时
     尔时太子。即便自往至车匿所。以天力故。车
     匿自觉。而语之言。汝可为我。?犍陟来尔
     时车匿。闻此语已。举身战怖心怀犹豫。一者
     不欲违太子令。二者畏王敕旨严峻。思惟良
     久流泪而言。大王慈敕如是之严。且又今日
     非游观时。又非降伏怨敌之日。云何于此后
     夜之中。而忽索马。欲何所之。太子又复语车
     匿言。我今欲为一切众生。降伏烦恼结使贼
     故。汝今不应违我此意。尔时车匿举声号泣。
     欲令耶输陀罗及诸眷属皆悉觉知太子当
     去。以天神力昏卧如故。车匿即便牵马而来。
     太子徐前而语车匿及以犍陟。一切恩爱会
     当别离。世间之事易可果遂。出家因缘甚
     难成就。车匿闻已默然无言。于是犍陟不复
     喷鸣。尔时太子见明相出。放身光明彻照十
     方。师子吼言。过去诸佛出家之法。我今亦
     然。于是诸天捧马四足并接车匿。释提桓因
     执盖随从。诸天即便令王北门自然而开。不
     使有声。车匿重悲。门闭下钥。谁当开者。时
     诸鬼神阿须伦等自然开门。太子于是从门
     而出。虚空诸天赞叹随从。尔时太子又师子
     吼。我若不断生老病死忧悲苦恼。终不还宫。
     我若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复不能
     转于法轮。要不还与父王相见。若当不尽
     恩爱之情。终不还见摩诃波?波提。及耶
     输陀罗。当于太子说此誓时。虚空诸天赞言。
     善哉斯言必果。至于天晓所行道路。已三?
     ?那。时诸天众。既从太子至此处已。所为事
     毕忽然不现
     尔时太子次行至彼跋伽仙人苦行林中。太
     子见此园林。寂静无诸喧闹。心生欢喜。诸根
     悦豫。即便下马抚背而言。所难为事汝作已
     毕。又语车匿。马行骏疾如金翅鸟王。汝恒随
     从不离我侧。世间之人或有善心而形不随。
     或运形力而心不称。汝今心形皆悉无违。又
     世间人处富贵者。竞随奉事。我既舍国来此
     林中。唯汝一人独能随我。甚为希有。我今既
     已至闲静处。汝便可与犍陟俱还宫也。尔时
     车匿闻此语已。悲号啼泣。迷闷?地不能自
     胜。于是犍陟既闻被遣。屈膝舐足泪落如雨。
     车匿答言。我云何忍听太子如此言耶。我于
     宫中违大王敕。辄?犍陟以与太子。令致
     今日来至于此。父王及摩诃波?波提。失太
     子故必当忧恼。宫中内外亦应骚动。又复
     此处多诸险难。猛兽毒虫交横道路。我今
     云何而舍太子独还宫也。太子即答车匿言。
     世间之法独生独死。岂复有伴。又有生老病
     死诸苦。我当云何与此作侣。吾今为欲断诸
     苦故而来至此。苦若断时然后当与一切众
     生而作伴侣。我于即时诸苦未离。云何而得
     为汝作侣。车匿又白。太子生来长于深宫。身
     体手足皆悉柔软。眠卧床褥无不细滑。如
     何一旦履藉荆棘瓦砾泥土止宿树下。太子
     答言。诚如汝语。设我住宫。乃得免此形荆
     棘之患。老病死苦会当见侵。车匿既闻太
     子此语。悲泣垂泪默然而住。于时太子即就
     车匿取七宝剑而师子吼。过去诸佛为成就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舍弃饰好剃除须
     发。我今亦当依诸佛法。作此言已便脱宝冠
     髻中明珠。以与车匿而语之曰。以此宝冠及
     以明珠。致王足下。汝可为我上白大王。我
     今不为生天乐故。亦复非不孝顺父母。亦无
     忿恨?恚之心。但以畏彼生老病死。为除断
     故来至此耳。汝应助我随喜欣庆。勿于吉祥
     更生悲愁。父王若谓我今出家未是时者。汝
     以我语上启大王。老病死至岂有定时。人虽
     少壮焉得免此。父王若复而责我言。本要有
     子当听出家。今未有子云何而去。及出宫时
     不启闻者。汝可为我具启父王。耶输陀罗久
     已有娠。王自闻之昔敕如此非为专辄。往古
     有诸转轮圣王厌国位者。入于山林出家求
     道。无有中涂还受五欲。我今出家亦复如是。
     未成菩提终不还宫。内外眷属皆当于我有
     恩爱情。可以汝辩为解释之。勿使于我横生
     忧恼。太子又复脱身璎珞。以授车匿而语之
     言。汝可为我持此璎珞。奉摩诃波?波提道。
     我今为断诸苦本故。出宫城求满大愿。勿复
     于我反更生苦。又脱身上余庄严具。以与耶
     输陀罗亦复语言。人生于世爱别离苦。我今
     为欲断此诸苦。出家学道勿以我故恒生愁
     忧。并诸亲属皆亦如是。尔时车匿闻此语已。
     倍增悲绝不忍违于太子敕令。即便长跪。受
     取宝冠明珠璎珞及严饰具。垂泪而言。我闻
     太子如此志愿举身颤掉。设令有人心如木
     石。闻此语者亦当悲感。况我生来奉侍太子。
     闻此誓言而不感绝。唯愿太子舍于此志。勿
     令父王及摩诃波?波提。耶输陀罗并余亲
     属。生大悲苦。若使决定不回此意。勿于是处
     而复弃我。我今归依太子足下。终不见有违
     离去理。设当还宫王必责我。云何独委太子
     而归。欲令何言上答大王。太子答言。汝今不
     应作如是语。世皆离别岂常集聚。我生七日
     而母命终。母子尚有死生之别。而况余人。汝
     勿于我偏生恋慕。可与犍陟俱还宫也。如是
     再敕犹不肯去。尔时太子便以利剑自剃须
     发。即发愿言。今落须发愿与一切。断除烦恼
     及以习障。释提桓因接发而去。虚空诸天烧
     香散华。异口同音赞言。善哉善哉。大善权经
     云。菩萨自剃头鬓。诸天龙神无能见顶。况能
     除发。菩萨念白净王当起恨意。谁剃子首故
     自剃之。王乃默然是为方便
     尔时太子剃须发已自见其身。所著之衣犹
     是七宝即心念言。过去诸佛出家之法。所著
     衣服不当如此。时净居天于太子前。化作
     猎师身服袈裟。太子既见心大欢喜而语之
     言。汝所著衣是寂静服。往昔诸佛之标式也。
     云何着此而为罪行。猎者答言。我着袈裟以
     诱群鹿。鹿见袈裟皆来近我。我得杀之。太
     子又言。若如汝说。着此袈裟。但欲为杀诸
     鹿故耳。非求解脱而着之也。我今持此七宝
     之衣与汝贸易。吾服此衣为欲摄救一切众
     生断其烦恼。猎者答言。善哉如告。即脱宝衣
     而与猎者。自被袈裟。依过去诸佛所服之法。
     时净居天还复梵身。上升虚空归其所止。于
     时空中有异光明。车匿见此心生奇特。叹未
     曾有。今此瑞应非为小缘。车匿既见太子剃
     除须发身着法服。定知太子必不可回。闷绝
     于地倍增懊恼。尔时太子而语之言。汝今宜
     应舍此悲愁。便还宫城具宣我意。太子于是
     即徐前行。车匿?[欷头面作礼。乃至远望不
     见太子。然后方起举身颤掉不能自胜。顾
     看犍陟及庄严具。呜咽悲哽涕泗交流。即牵
     犍陟。执持宝冠严身之具。车匿号啕犍陟悲
     鸣。缘路而还。尔时太子即便前至跋伽仙人
     所住之处。时彼林中有诸鸟兽。既见太子皆
     悉瞩目。端住不瞬。跋伽仙人遥见太子。而自
     念言。此是何神为日月天。为帝释也。便与眷
     属来迎太子。深生敬重而作是言。善来仁者。
     太子既见诸仙人众。心意柔软威仪详序。
     太子即便前其住处。诸仙人等无复威光。皆
     悉同来请太子坐。太子坐已观察彼诸仙人
     之行。或有以草而为衣者。或以树皮树叶以
     为服者。或有唯食草木华果。或有一日一食。
     或二日一食。或三日一食。如是行于自饿之
     法。或事水火。或奉日月。或翘一脚。或卧尘
     土。或有卧于荆棘之上。或有卧于水火之侧。
     太子既见如此苦行。即便问于跋伽仙人。汝
     等今者行此苦行。甚为奇特。皆欲求于何等
     果报。仙人答言。修此苦行为欲生天太子又
     问。诸天虽乐福尽则穷。轮回六道终为苦聚。
     汝等云何。修诸苦因以求苦报。太子即便心
     自叹言。商人为宝故入大海。王为国土兴师
     相伐。今诸仙人。为生天故修此苦行。作是叹
     已默然而住。跋伽仙人即问太子。仁者何意。
     默然不言。我等所行非真正也。太子答言。
     汝等所行非不至苦。然求果报终不离苦。太
     子与仙人说此议论。言语往复乃至日暮太
     子即便停彼一宿。既至明旦复更思惟。此诸
     仙人虽修苦行。皆非解脱真正之道。我今不
     应止住于此。即与仙人辞别欲去。时诸仙
     人白太子言。仁者来此我皆欢喜。令我人众
     威德增盛。今者何故而忽欲去。为是我等失
     于威仪。为此众中相犯触也。以何因缘不住
     于此。太子答言。非是汝等有如是失。宾主之
     仪亦无所少。但汝所修增长苦因。我今学道
     为断苦本。以此因缘是故去耳。诸仙人众自
     共议言。其所修道极为广大。云何我等而得
     留之
     尔时有一仙人善知相法。语众人言。今此仁
     者诸相具足。必当得于一切种智为天人师。
     即便俱往诣太子所而作是言。所修道异不
     敢相留。若欲去者可向北行。彼有大仙名阿
     罗逻迦兰。仁者可往就其语论。我观仁者。亦
     当不必住于彼处。于是太子即便北行。诸仙
     人众见太子去。心怀懊恼合掌随送。极望绝
     视然后乃还
     释迦谱卷第二

    释迦谱卷第三

    萧齐释僧佑撰

    释迦降生释种成佛缘谱第四之三(出因果经)
     尔时太子既出宫已。至于天晓。耶输陀罗及
     诸?榕?用叨?酢2患??颖?盘淦?<幢?br>  往启摩诃波?波提。今旦忽失太子莫知所
     在。摩诃波?波提闻是语已迷闷?地。如是
     展转乃至达王。王闻此言屹然无声。失其精
     魂若丧四体。举宫内外皆亦如是。时诸大臣
     即入检视太子住处。案行宫城。见城北门自
     然已开。又复不见车匿犍陟。即问门司谁
     开此者。互相推检皆云不知。并问防人亦云
     不解此门开意。于时大臣心自思惟。北门既
     开太子必当从此而出。宜速寻觅太子所在。
     即敕千乘万骑。络绎四出追求太子。以天
     力故。迷失道径不知所之。即便还归白大王
     言。推辱太子不知所在。尔时车匿步牵犍
     陟及庄严具。悲泣呜咽随路而还。举邑人民
     见此惊愕无不懊恼。悉皆竞来问车匿言。汝
     送太子置于何处。今与犍陟而独还也。车匿
     既得诸人问此。倍更悲绝不能答之。此诸人
     民。虽见犍陟?带鞍勒七宝庄严。不见太
     子犹若死人饰以华彩。于是车匿前入宫城。
     犍陟悲嘶诸厩群马一时哀鸣。外诸官属白
     摩诃波?波提。及耶输陀罗言。车匿唯与犍
     陟俱还。闻此言已。宛转于地而自念曰。今
     者唯闻车匿犍陟相随俱还。而不闻道太子
     归声。摩诃波?波提即作是言。我养太子至
     年长大。一旦舍我不知所在。譬如果树结华
     成实临熟落地。又如饥人遇百味馔。临欲食
     之忽然翻倒。耶输陀罗又自言曰。我与太子
     行住坐卧不相远离。今者舍我莫知所趣。古
     昔诸王入山学道。皆将妻子不暂相弃。世间
     之人。一遇相识别不相忘。夫妻之情。恩爱之
     深。而乃反更如是之薄。语车匿言。宁与智者
     而作怨雠。不共愚人以为亲厚。汝痴顽人。
     盗送太子置于何处。令此释族不复炽盛。又
     责犍陟。汝载太子出此王宫。近去之时寂然
     无声。今者空返何意悲嘶。尔时车匿即便答
     言。勿责于我及以犍陟。所以者何。此是天力
     非人所为。当于尔夕夫人?榕?韵っ呶浴L?br>  子敕我令起?马。我于尔时以大高声而谏
     太子。欲使夫人及诸?榕?糯司?弧<办?
     犍陟都无觉者。城门每开闻四十里。当尔之
     时自然而开。又无一声。如此之事岂非天力。
     出城之时。天令诸神手捧马足。并接于我。
     虚空诸天随从无数。我当云何而能止也。时
     天既晓行三??那。至彼跋伽仙人住处。又
     复有诸奇特异事。愿听我说。太子既至跋伽
     仙人苦行林中。即便下马手抚马背。并敕于
     我令还宫城。我于此时。随从太子永无归意。
     太子见遣终不听住。又复就我取七宝剑而
     自唱言。过去诸佛为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
     菩提故。舍于饰好剃除须发。我今亦当依诸
     佛法。唱此言已。即脱宝冠及以明珠。悉付我
     还置王足下。又以璎珞与摩诃波?波提。余
     庄严具以与耶输陀罗。我于尔时虽闻此诲。
     犹侍左右无有归情。于时太子便以利剑自
     剃须发。天于空中随接而去。即便前行逢于
     猎者。以身所著七宝妙衣。而与猎人贸易袈
     裟。于是虚空有大光明。我见太子形服既变。
     深知其意必不可回。我即闷绝心大懊恼。
     太子前至跋伽仙人所住之处。我便于彼辞
     别而归。此诸奇特。皆是天力非复人事。愿
     勿责我及犍陟也。时摩诃波?波提及耶输
     陀罗。既闻车匿说此事已。心小醒悟默然无
     声
     尔时白净王闷绝始醒。敕唤车匿而语之言。
     汝云何令诸释种姓生大苦恼。我有严制敕
     内外官属。守护太子畏其出家。汝复何意辄
     送太子置于何处。车匿怖惧而启王言。太子
     出城实非我咎。唯愿大王听我具说。即以宝
     冠及髻中明珠。置王足下。太子令我以所冠
     珠置王足下。七宝璎珞与摩诃波?波提。余
     庄严具与耶输陀罗。王见诸物倍增悲绝。虽
     复木石犹尚有感。况乃父子恩爱之深。车匿
     具以前事而启王言。太子敕我。父王若谓本
     要有子当听出家。今未有子云何而去。临去
     之时又不启者。汝可为我具答父王。耶输陀
     罗久已有娠。王宜问之。昔敕如此非为专
     辄。王闻此言即便遣问耶输陀罗。太子云汝
     久已有娠。实如此不。耶输陀罗即答信言。
     当于大王来此宫时。太子指我即觉有娠。
     王闻其语生奇特心。忧恼暂歇而自念言。我
     前所以许令有子听出家者。七日之中必无
     子理。转轮王位自然而至。不谓七日未满而
     便有娠。深自咎悼智慧浅短。所为方便不
     能住之。轻作此约重增悔恨。太子神略出人
     意表。今日之事亦复兼是诸大天力。我今不
     应责车匿也。时白净王心自思惟。太子出家
     必不可回。设使更作诸余方便。亦不能留。虽
     复弃国出家学道。然已有子不绝种嗣。我今
     应敕耶输陀罗。好令将护所怀之子。时白净
     王爱念情深。语车匿言。我今当往寻求太子。
     不知即时定在何许。其今既已舍我学道。
     我复何忍独生活也。便当追逐随其所在。尔
     时王师及与大臣。闻王欲出寻求太子。二人
     俱共来谏王言。大王不应自生忧恼。所以者
     何。我观太子。见其相貌。过去世中。久已修习
     出家之业。设复令为释提桓因亦当不乐。况
     复今者转轮王位而能留也。大王不忆。太子
     初生而行七步。举手住言。我生已尽是最后
     身。诸梵天王释提桓因。悉来下从。如此奇特
     云何乐世。又复白王。阿私陀仙人昔相太子。
     年至十九出家学道。必当成就一切种智。今
     时既到。大王何故而生愁苦。又复大王严敕
     内外。守护太子虑恐出家。而诸天来导引出
     城。如是之事非复人力。唯愿大王当生欢
     喜。勿怀愁恼不须自出。若忆太子犹不已者。
     我今当与大臣寻求所在。王闻此语心自念
     言。我知太子虽不可回。未忍便舍不复追之。
     今当试令师与大臣更一寻求也。即便答师
     及大臣言。善哉可去。举宫内外心皆苦恼。
     伫迟速还。于是王师大臣。即便辞出追寻
     太子。尔时白净王发遣王师及大臣已。即以
     太子璎珞。与摩诃波?波提。而语之言。此是
     太子所服璎珞。付车匿还。今以与汝。摩诃波
     ?波提见璎珞已。倍增悲绝。而自念言四天
     下人极为薄福。失此明智转轮圣王。又送余
     庄严具。以与耶输陀罗。而语之曰。太子以此
     严身之具。令持与汝。耶输陀罗既见此物闷
     绝?地。王又遣人敕耶输陀罗。令自爱敬无
     使胎子不安隐也
     尔时王师及以大臣。至跋伽仙人苦行林中。
     除去从人及诸仪饰。便前仙人所住之处。仙
     人请坐互相问讯。于是王师语仙人言。我是
     白净王师。今所以来至于此者。彼白净王足
     相太子。厌恶生老病死之苦。出家学道路由
     此林。大仙见不。跋伽仙人答王师言。我近于
     此见一童子。颜容端正相好具足。来入此林
     共我议论。遂经一宿不知乃是王之太子。鄙
     薄我等所修之道。从此北行诣彼仙人阿罗
     逻迦兰。尔时王师大臣闻此言已。即便疾往
     彼仙人所。而于中路遥见太子在于树下端
     坐思惟。相好光明?于日月。即便下马除却
     侍卫。脱诸仪服前太子所。坐于一面互相问
     讯。于是王师白太子言。大王见使寻求太子。
     欲有所说。太子答曰。父王敕汝欲何所道。王
     师答言。大王久知太子深乐出家。此意难回。
     然王于太子恩爱情深。忧愁盛火常自炽然。
     须太子归以灭之耳。愿便回驾还返宫城。虽
     有物务不令太子令弃道业。静心之处不必
     山林。摩诃波?波提耶输陀罗内外眷属。皆
     悉没于忧恼大海。思太子还而拯救之
     尔时太子闻王师语。以深重声答王师言。我
     岂不知父王于我恩情深也。但畏生老病死
     之苦。是以来此为断除故。若令息爱终日
     合会。又无生老病死苦者。我复何为来至于
     此。我今所以违远父王。欲为将来和合故耳。
     父王忧愁大火今虽炽然。我与父母唯余今
     生有此一苦。将来自当永绝斯患。若如汝
     言令吾处宫修道业者。如七宝舍满中焰火。
     当有人能止此室不。如杂毒食。设有饥人终
     不食之。我既弃国出家修道。云何令我复还
     宫城修学道也。世间之人在大苦中。为小乐
     故尚复耽湎不能暂舍。况我在此极寂静处。
     无诸患苦而能弃捐。还就于恶。古昔诸王
     入山学道。无有中路还受欲者。父王若欲必
     令我归。便是违于先王之法。尔时王师白太
     子言。诚如太子今之所说。然诸先圣一言未
     来定有果报。一言定无。此二先圣尚不能知。
     未来世中必定有无。太子云何欲舍现乐而
     求未来不定果报。生死果报尚不可知决定
     有无。云何乃欲求解脱果。唯愿太子便还宫
     也。太子答言。彼二仙人说未来果。一者言
     有。一者言无。皆是疑心非决定说。我今终不
     随顺彼教。不应以此而见难诘。所以者何。
     我今不为希慕果报而来至此。以目所见生
     老病死。必应经之。故求解脱免此苦耳。令汝
     不久见我道成。我此志愿终不可回。还启父
     王说如此也
     尔时太子作此言已。即从座起。与王师大臣
     辞别。北行诣阿罗逻迦兰仙人。于时王师大
     臣见太子去。啼泣懊恼。一者念太子情深。二
     者奉受王使来太子所。而复不能移转其意。
     徘徊路侧不能自反。互共议言。既被王使而
     无力效。今者空归云何奉答。我等当留所从
     五人。聪明智慧心意柔软。为性忠直种族强
     者。密令伺察看其进止。作此言已顾瞻其傍。
     见?x陈如等五人。而语之言。汝等悉能留止
     此不。五人答言。善哉如敕。进止去来当密
     伺察。即便辞别趣太子所。王师大臣还归宫
     城
     尔时太子往彼阿罗逻迦兰仙人住处。度于
     恒河。路由王舍城。既入城已。诸人民众。见太
     子颜貌相好殊特。欢喜爱敬。举国皆悉奔
     驰瞻视。如是喧哗彻频婆娑罗王。王便惊问
     此是何声。诸臣答言。白净王太子名萨婆
     悉达。昔诸相师记其应得转轮王位王四天
     下。又复记其若出家者。必当成就一切种智。
     其人今者来入此城。外诸人民驰竞来看。
     以是之故所以喧闹。时频婆娑罗王既闻此
     语。心大欢喜踊跃遍身。即敕一人。往令伺
     察太子所在。使者受敕寻求太子。见在般荼
     婆山。于一石上端坐思惟。时使即归具白大
     王。王便严驾。与诸臣民诣太子所。至般荼
     婆山。遥见太子相好光明?于日月。即便下
     马。除去仪饰及诸侍卫。前坐问讯太子。四
     大悉调和不。我见太子心甚欢喜。然有一
     悲。太子本是日之种姓。累世相承为转轮王。
     太子今者转轮王相皆悉具足。云何舍之来
     入深山。践藉沙土远至此也。我见是故所以
     悲耳。太子若以父王今在。故欲不取圣王位
     者。当以我国分半治之。若谓为少。我当舍
     国尽以相奉。臣事太子。若复不取我此国
     者。当给四兵可自攻伐取他国也。太子所欲
     甚不相违。尔时太子闻频婆娑罗王说此语
     已。深感其意即答王言。王之种族本是明月。
     性自高凉不为鄙事。所为所作无不清胜。
     今发是言未足为奇。然我观王中情貌至倍
     于前后。王今便可于身命财修三坚法。亦不
     应以不坚之法劝奖余人。我今既舍转轮王
     位。亦复何缘应取王国。王以善心舍国与我。
     犹尚不取。何缘以兵伐取他国。我今所以辞
     别父母剃除须发舍于国者。为断生老病死
     苦故。非为求于五欲乐也。世间五欲如大火
     聚。烧诸众生不能自出。云何劝我贪着之也。
     我今所以来至此者。有二仙人阿罗逻迦兰。
     是求解脱最上道师。欲往彼处求解脱道。不
     宜久停在于此也。我既违王初始之言。亦怀
     喜心哉。勿致嫌恨。王今当以正法治国。勿
     枉人民。作此言已。太子即起而与王别。时频
     婆娑罗王见太子去。深大惆怅。合掌流泪而
     作是言。初见太子心大踊跃。太子既去倍生
     悲苦。汝今为于大解脱故。而欲去者不敢相
     留。唯愿太子所期速果。若道成者愿先见度。
     太子于是辞别而去。时王奉送。次于路侧
     极目观瞩不见乃还。瑞应本起云。太子自
     去?越名山。经摩竭国界。瓶沙王因出游猎。
     遥见太子行山泽中。即与诸耆宿大臣俱追
     见之。王曰。太子生多奇异形相炳着。当君四
     天下为转轮王。四海??冀神宝至。何弃天
     位自放山薮。必有异见愿闻其志。太子答曰。
     以吾所见天地人物。出生有死剧苦有三。老
     病死痛不可得离。计身为苦器忧畏无量。若
     在尊宠则有?x?u贪求快意天下被患。此吾
     所厌。故欲入山以修其志。诸耆宿曰。夫
     老病死。自世之常何独预忧。乃弃美号隐遁
     潜居。以劳其形不亦难乎。太子答曰。如诸君
     言不当预忧。使吾为王老到病至。若当死时。
     宁有代吾受此厄者。不如无有代乎可勿忧。
     天下有慈父孝子。爱彻骨髓。至病死时不
     得相代。若此伪身苦至之日。虽居高位六亲
     在侧如为盲人设烛。何益于无目者乎。吾
     观众行。一切无常皆化非真。乐少苦多身非
     己有。世间虚无难得久居。物生有死。事成
     有败。安则有危。得则有亡。万物纷扰皆当归
     空。精神无形躁浊不明。行致死生之厄。非
     直一受而已。但为贪爱蔽在痴网。没生死河
     莫之能觉。故吾欲一心思四空净。度色灭恚
     断求念空。无所适莫。是将返其源而归其本。
     始出其根。如我愿得乃可大安。瓶沙王喜曰。
     善哉善哉。菩萨志妙。世间难有。必得佛道。愿
     先度我。太子默然而逝。当度尼连禅河。天为
     止流令水暂干。度河行数十里。有二梵志。
     各与弟子索居溪边。过问其道。自称言。吾
     事梵天。奉于日月。日修火祠唯水是净。菩
     萨答曰。是生死法非真道也。何以故。水不常
     满。火不久热。日出则移。月满则亏。道在清虚
     水焉能令心清净。伤之而去
     尔时太子即便前行。向彼阿罗逻仙人所住
     之处。于时诸天语仙人言。萨婆悉达弃舍国
     土。辞别父母。为求无上正真之道。欲拔一切
     众生苦故。今者已来垂至于此。时彼仙人。既
     闻天语心大欢喜。俄尔之顷。遥见太子即出
     奉迎。赞言善来。俱还所住。请太子坐。是时仙
     人。既见太子。愿貌端正相好具是。诸根恬
     静深生爱敬。即问太子。所行道路得无疲也。
     太子初生及以出家。又来至此我悉知之。能
     于火聚自觉而出。又如大鸟于?索中而自
     免脱。古昔诸王盛年之时。恣受五欲至于根
     熟。然后方舍国邑乐具。出家学道此未足奇。
     太子今者舍此壮年。能弃五欲远来至此。真
     为殊特。当勤精进速度彼岸。太子闻已即答
     之曰。我闻汝言极为欢喜。汝可为我说断生
     老病死之法。我今乐闻。仙人答言。善哉善哉。
     即便说曰。众生之始始从于冥初。从于冥初
     起于我慢。从于我慢生于痴心。从于痴心生
     于染爱。从于染爱生五微尘气。从五微尘气
     生于五大。从于五大生贪欲?恚等诸烦恼。
     于是流转生老病死忧悲苦恼。今为太子略
     言之耳。尔时太子即便问曰。我今已知汝
     之所说生死根本。复何方便而能断之。仙人
     答言。若欲断此生死本者。先当出家修持戒
     行。谦卑忍辱住空闲处。修习禅定离欲恶不
     善法。有觉有观。得初禅。除觉观定。生入喜
     心。得第二禅。舍喜心得正念。具根乐。得第三
     禅。除苦乐得净念。入舍根。得第四禅。获无想
     报。别有一师。说如此处名为解脱。从定觉已。
     然后方知非解脱处。离色想入空处。灭有对
     想。入识处灭。无量想识。唯观一识。入无所有
     处。离于种种相。入非想非非想处。斯处名为
     究竟解脱。是诸学者之彼岸也。太子若以断
     于生老病死患者。应当修学如此之行。尔时
     太子闻仙人言。心不喜乐即自思惟。其所知
     见非究竟处。非是永断诸结烦恼。即便语
     言。我今于汝所说法中。有所未解。今欲相
     问。仙人答言。敬从来意。即问曰。非想非非想
     处为有我也。为无我也。若言无我。不应言
     非想非非想。若言有我。我为有知。我为无知。
     我若无知则同木石。我若有知则有攀缘。既
     有攀缘则有染着。以染着故则非解脱。汝以
     尽于?结。而不自知细结犹在。以是之故谓
     为究竟。细结滋长复受下结。以此故知非度
     彼岸若能除我及以我想。一切尽舍。是则名
     为真解脱也。仙人默然心自思惟。太子所说
     甚为深妙。尔时太子复问仙人。汝年至几而
     出家也。修梵行来复几许年。仙人答言。我
     年十六而便出家。修梵行来一百四年。太子
     闻已而心念言。出家已来乃至是久。而所得
     法正如此乎。于时太子为求胜法。即从座起
     与仙人别。尔时仙人语太子言。我久远来习
     此苦行。而所得果正如此耳。汝是王种。云何
     而能修苦行也。太子答言。汝所修法非为
     苦也。别有最苦难行之道。仙人既见太子智
     慧。久观志意坚固不亏。知决定成一切种智。
     白太子言。汝若道成愿先度我。于是太子答
     言善哉。次至迦兰所住之处。论议问答亦复
     如是。太子即便前路而去。时二仙人见太子
     去。各心念言。太子智慧深妙奇特乃尔难测。
     合掌奉送绝视方还。尔时太子调伏阿罗逻
     迦兰二仙人已。即便前进伽?山苦行林中。
     是?x陈如等五人所止住处。即于尼连禅河
     侧。静坐思惟观察众生根。宜应六年苦行而
     以度之。思惟是已。便修苦行。于是诸天奉
     献麻米。太子为求正真道故。净心守戒日食
     一麻一米。设有乞者亦以施之。尔时?x陈如
     等五人。既见太子端坐思惟修于苦行。或
     日食一麻。或日食一米。或复二日乃至七日。
     食一麻米。时?x陈如等亦修苦行。供奉太子
     不离其侧。既见此已即遣一人。还白王师及
     以大臣。具说太子所行之事。尔时王师大臣
     俱还宫门。颜貌愁悴身形萎熟。犹如有人丧
     其所亲。殡送既毕抑忍而归。时守门者而白
     王言。师与大臣今在门外。王既闻已气奔声
     绝。身首颤动。时守门人解王此意。即呼令
     前。王与相见悲不能言。如是良久微声而问。
     太子既是我之性命。卿等今者独作此归。我
     之性命云何而存。王师答言。我奉王敕寻求
     太子。便至跋伽仙人住处。访觅太子。仙人
     语我太子所在。并说太子所言之事。我便前
     行而于中路。遇见太子在于树下端坐思惟。
     相好光明?于日月。即向太子。具说大王摩
     诃波?波提及耶输陀罗忧苦之情。太子即
     以深重之声而见答言。我岂不知父王亲戚
     恩情深也。但畏生死别离之苦。为欲断除故
     来此耳。如是种种言辞所说。志意坚固如须
     弥山不可移动。舍我而去如弃草芥。尔时即
     便选择五人。随从给侍伺察所在。所遣人
     中有一人还。说言太子当至阿罗逻迦兰仙
     人之所。路由恒河。以天神力而得度水。至
     王舍城。时频婆娑罗王来诣太子。方便譬说
     不应出家。分国共治及以全与。并欲与兵令
     伐他国。太子亦复皆悉不受。即又前行达仙
     人所。而为说法降伏其心。又至伽?山苦
     行林中。尼连禅河侧。静坐思惟日食一麻一
     米。尔时白净王闻师大臣说。使人如此语已。
     心大悲恼。举体颤掉身毛皆竖。即语王师及
     大臣言。太子遂舍转轮王位。父母亲属恩爱
     之乐。远在深山修此善行。我今薄福生失
     如此珍宝之子。王即复以使人所言。向摩诃
     波?波提及耶输陀罗而为说之。时白净王
     即便严驾五百乘车。摩诃波?波提及耶输
     陀罗。亦复相与办五百乘。一切资生皆悉
     具足。即唤车匿而语之言。汝送太子远放深
     山。今复令汝领此千乘。载致资粮送与太子。
     随时供养勿使乏少。尽更来请。车匿受敕即
     领千乘。疾速而去至太子所。见形消瘦皮骨
     相连。血脉悉现如波罗奢华头面礼足闷绝
     于地。良久乃起。衔泪而言。大王忆念太子
     不舍日夜今故遣我。领此千乘载资生具。以
     饷太子。于时太子答车匿言。我逆父母及舍
     国土。远来在此为求至道。云何当复受此
     饷也。尔时车匿闻此语已。心自思惟。太子
     今者既不肯受如是资供。我当别觅一人领
     此千乘还归王所。我住于此奉事太子。即差
     一人领车而去。于是车匿密侍太子。不离
     昏晨
     尔时太子心自念言。我今日食一麻一米。乃
     至七日食一麻米。身形消瘦有若枯木。修于
     苦行垂满六年。不得解脱故知非道。不如昔
     在阎浮树下。所思惟法。离欲寂静是最真
     正。今我若复以此羸身而取道者。彼诸外道
     当言。自饿是般涅??因。我今虽复节节有那
     罗延力。亦不以此而取道果。我当受食然后
     成道。作是念已即从座起。至尼连禅河入水
     洗浴。洗浴既毕。身体羸瘦不能自出。天神来
     下为捺树枝。得攀出池。时彼林外有一牧
     牛女人。名难陀波罗。时净居天来下劝言。
     太子今者在于林中。汝可供养。女人闻已心
     大欢喜。于时地中自然而生千叶莲华。上有
     乳麋。女人见此生奇特心。即取乳麋至太
     子所。头面礼足而以奉上。太子即便受彼女
     施而咒愿之。今所施食欲令食者。得充气力。
     当使施家得赡得喜安乐无病终保年寿智慧
     具足。太子即复作如是言。我为成熟一切众
     生。故受此食。咒愿讫已即受食之。身体光悦
     气力充足堪受菩提。尔时五人既见此事。惊
     而怪之谓为退转。各还所住。菩萨独行趣毕
     波罗树。自发愿言。坐彼树下。我道不成。要终
     不起。菩萨德重。地不能胜。于时步步地为震
     动出大音声。尔时盲龙闻地动响。心大欢喜
     两目开明。曾见先佛有此瑞应。作是念已从
     地踊出。礼菩萨足。时有五百青雀。飞腾虚空
     右绕菩萨。杂色瑞云。及以香风。而随叹佛。尔
     时盲龙以偈赞曰
      菩萨足践处  地皆六种动
      发大深远音  我闻眼开明
      又见虚空中  青雀绕菩萨
      瑞云极鲜映  香气甚清凉
      此等诸瑞相  悉同过去佛
      以是知菩萨  必定成正觉
     于是菩萨即自思惟。过去诸佛以何为座成
     无上道。即便自知以草为座。释提桓因化为
     凡人执净软草。菩萨问言汝名何等。答名吉
     祥。菩萨闻之心大欢喜。我破不吉以成吉祥。
     菩萨又言。汝手中草此可得不。于是吉祥。
     即便授草以与菩萨。因发愿言。菩萨道成愿
     先度我。菩萨受已敷以为座。而于草上结跏
     趺坐。如过去佛所坐之法。而自誓言。不成正
     觉不起此座。我亦如是。发此誓时。天龙鬼
     神皆悉欢喜。清凉好风从四方来。禽兽息
     响树不鸣条。游云飞尘皆悉澄净。知是菩萨
     必成道相。观佛三昧经云。适施草坐地则大
     动。诸天化作八万佛树师子之座。或有佛树。
     高八千里。或四千里。一一天子各自念言。菩
     萨坐我座上不在余座。其下劣众生本薄福
     者。见于菩萨身坐草蓐。菩萨坐已。计魔
     波旬最为豪尊。今吾当成无上正觉。当感令
     到而降伏尔。乃发起三界众生。受胎经云。坐
     阎浮树下四十八日。观树思惟感动天地。六
     反震动演大光明。覆蔽魔宫。尔时波旬卧寐。
     梦中见三十二变。宫殿?冥。宫殿污泥。入
     于邪径。池水枯竭。乐器破坏。阅叉厌鬼头皆
     堕地。诸天舍去不从其教(凡三十二梦文多不载)从梦而
     起恐怖毛竖。召会大臣及诸兵众。说梦所见。
     以何方便而往伏之。并召千子。其五百子导
     师等信乐菩萨。其五百子恶目等随魔所教。
     魔王愦乱告其四女。一名欲妃。二名悦彼。三
     名快观。四名见从。汝往诣彼乱其净行。女诣
     菩萨绮语作姿。三十有二姿。上下?口????
     细视。现其髀脚露其手臂。作凫雁鸳鸯哀鸾
     之声(凡三十二态文多不载)魔女善学女幻迷惑之业。而
     自言曰。我等年在盛时。天女端正莫?我者。
     愿得晨起夜寐。供事左右。菩萨答曰。汝有
     宿福受得天身。形体虽好而心不端。革囊盛
     臭而来何为。去吾不用。其魔王女化成老母。
     不能自复即还魔所。观佛三昧经云。魔有三
     女。长名悦彼。中名喜心。小名多媚。而白父
     言。我能往乱愿父莫愁。即自庄饰。过?魔后
     百千万倍。?目作姿现诸妖冶。礼敬菩萨旋
     绕七匝。白菩萨言。太子生时万神侍御。何弃
     天位来此树下。我是天女六天无双。今以微
     身奉上太子。我等善能调身按摩。今欲亲近
     坐树疲极。宜须偃息服食甘露。即以宝器献
     天甘味。太子寂然身心不动。以白毫拟令天
     之三女自见身内浓囊涕唾九孔根本生熟
     二藏回伏宛转。蛹生诸虫有八千户。走入
     小肠。张口上向。唼食诸藏。髓脉生虫。细于
     秋毫。数甚众多。其女见此。遂便呕吐。即自
     见身左生蛇头右生狐头中首狗头。背负老
     母。抱死小儿。诸女惊号却行而去低头视脐
     自见女形丑状鄙秽。复有诸虫如手钏形团
     栾相持。而有众口。口生五毒。唼食女根。诸
     女见已。心极酸苦。如箭入心。匍匐而去。吁嗟
     叹息至魔王所。魔王大怒。遍敕六天并诸八
     部往瞿昙所。是时诸鬼犹如云起。或有诸鬼。
     首如牛头。头四十耳。耳生铁箭。火焰上起。复
     有诸鬼。首如狐头。有十千眼。声如霹雳。旷野
     鬼神。大将军等。一颈六头。胸有六面。膝头两
     面。体毛如箭。奋身射人。张眼烂赤。血出流
     下。疾走而到。魔告诸鬼。瞿昙善人或能知咒。
     当兴四兵。化作四兵。列状如林甚可怖畏。直
     从空下至道树边。魔复更念。此众或不能降
     伏瞿昙。复脱宝冠拟地。当阎罗王宫上。告敕
     诸鬼。汝等狱卒及阎罗王。阿鼻地狱刀轮剑
     戟火车炉炭。一切都举向阎浮提。魔王震吼
     敕诸兵众。速害瞿昙。上震大雷雨热铁丸。刀
     轮武器交横空中。然其火箭不近菩萨。是时
     菩萨徐举眉间毫拟阿鼻地狱。令罪人见白
     毫流水。注如车轴大火暂灭。自忆前世所作
     诸罪。心得清凉称南无佛。以是因缘受罪毕
     讫直生人中。魔见是相。憔悴愁恼忽然还宫。
     白毫直至六天。见白毫孔诸宝莲华。过去七
     佛在其华上。如是白毫上至无色。遍照一切
     如玻璃镜。八万四千天女视波旬身状如焦
     木。但瞻菩萨白毫相光。无数天子天女皆发
     无上菩提道意。时魔王自前与佛相难。菩萨
     以智慧力。伸手按地应时地动。魔与官属颠
     倒而堕。已降魔怨成正真觉。尔时菩萨在于
     树下。发大誓言。时天龙八部皆悉欢喜。于
     虚空中踊跃赞叹。时第六天魔王宫殿自然
     动摇。于是魔王心大懊恼。精神躁扰声味不
     御。而自念言。沙门瞿昙今在树下。舍于五欲
     端坐思惟。不久当成正觉之道其道若成广
     度一切超越我境。及道未成往坏乱之。尔时
     魔子萨陀。见父惨悴而往白言。不审父王何
     故忧戚。魔王答言。沙门瞿昙今坐树下。其道
     将成超越于我。今欲坏之。魔子即便前谏父
     言。菩萨清净超出三界。神通智慧无不明了。
     天龙八部咸共称赞。此非父王所能摧屈。不
     烦造恶。自招祸咎
     瑞应本起云。魔王不听召三玉女。一名欲
     妃。二名悦彼。三名快观。坏菩萨行。时三玉女
     皆被罗?之衣服。天名香璎珞珠玑。极为妖
     冶巧媚之辞。欲乱其意。菩萨心净如琉璃珠。
     不可得污。三女复曰。仁德至重诸天所敬。应
     有供养故天献我。我等好洁年在上时。天女
     端正莫有殊我者。愿得晨起夜寐供侍左右。
     菩萨答曰。汝宿有福受得天身。不惟无常而
     作妖媚。形体虽好而心不端。譬如画瓶中盛
     臭毒。将以自坏有何等奇。福难久居?H恶不
     善。自亡其本。死即当堕三恶道中。受鸟兽
     身。欲脱致难。汝辈乱人正意非清净种。革囊
     盛屎而来何为。去吾不用。其三玉女化成
     老母。不能自复。魔有三女。形容仪貌极端
     正。妖冶巧媚善能惑人。于天女中最为第一。
     熏以名香。佩好璎珞。一名染欲。二名能悦人。
     三名可乐。三女俱前白其父言。不审今者何
     故忧愁。父即写心而语女言。世间今有沙门
     瞿昙。身被法铠。执自在弓。镞智慧箭。欲伏
     众生坏我境界。我若不如。众生信彼。皆悉
     归依。我土则空。是故愁耳。及未成道欲往摧
     挫坏其桥梁。于是魔王。手执强弓又持五箭。
     男女眷属俱时往彼毕波罗树下。见于牟尼
     寂然不动。欲度生死三有之海。尔时魔王
     左手执弓。右手调箭。语菩萨言。汝刹利种。死
     甚可畏何不速起。宜应修汝转轮王业。舍出
     家法习于施会得生天乐。此道第一先圣所
     行。汝是刹利转轮王种。而为乞士此非所应。
     今若不起但好安坐。勿舍本誓我试射汝。一
     放利箭。苦行仙人闻我箭声。莫不惊怖昏
     迷失性。况汝瞿昙能堪此毒。汝若速起可得
     安全。魔说此语以怖菩萨。菩萨怡然而不惊
     不动。魔王即便挽弓放箭并进天女。菩萨尔
     时眼不视箭。箭停空中其镞下向变成莲华。
     时三天女白菩萨言。仁者至德人天所敬。应
     有供侍。我等今者年在盛时。天女端正无
     ?我者。天今遣我以相供给。晨昏寝卧愿侍
     左右。菩萨答言。汝植小善得为天身。不念
     无常而作妖媚。形体虽美而心不端。?H惑
     不善死必当堕三恶道中。受鸟兽身免之甚
     难。汝等今者。欲乱定意非清净心。今便可
     去吾不相须。时三天女变成老母。头白面皱
     齿落垂涎。肉消骨立腹大如鼓。拄杖羸步不
     能自复。魔王既见如是坚固。心自思惟。我
     昔曾于雪山之中。射摩醯首罗。即便恐惧
     退其善心。而今不能动于瞿昙。既非此箭
     及我三女所能移转。令生爱恚。当复更作他
     余方便。即以软语诱菩萨言。汝若不乐人间
     受乐。今者便可上升天宫。我舍天位及五欲
     具。悉持与汝。菩萨答言。汝于先世修少施因。
     今故得为自在天王。此福有期要还下生。沈
     溺三涂出济甚难。此为罪因非我所须。魔语
     菩萨。我之果报是汝所知。汝之果报谁复知
     者。菩萨答言。我之果报唯此地知。说此语
     已。于时大地六种震动。于是地神持七宝瓶
     满中莲华从地踊出。而语魔言。菩萨昔以头
     目髓脑以施于人。所出之血浸润大地。国城
     妻子象马珍宝。而用布施不可称计。为求无
     上正真之道。以是之故汝今不应恼乱菩萨。
     魔闻是已。心生怖惧身毛皆竖。时彼地神
     礼菩萨足。以华供养忽然不现
     杂宝藏经云。昔如来在菩提树下。恶魔波旬
     将八十亿众欲来坏佛。至如来所而作是言。
     瞿昙。汝独一身何能坐此。急可起去。若不去
     者。我捉汝脚掷着海水。佛言。我观世间。无能
     掷我着海水者。汝于前世但曾作一寺。受一
     日八戒。施辟支佛一钵之食。故生六天为大
     魔王。而我乃于三阿僧只劫广修功德。初阿
     僧只劫我曾供养无量诸佛。第二第三阿僧
     只劫亦复如是。供养声闻缘觉之人。不可计
     数。一切大地。无有?许非我身骨。魔言。瞿昙
     汝道。我昔一日持戒施辟支佛食。信有真实。
     我亦自知汝亦知我。汝自道者谁为证知。佛
     以手指地言。此地证我。作是证时。一切大地
     六种震动地神即从金刚际出。合掌白佛言。
     我为作证。有此地来我恒在中。世尊所说真
     实不虚。佛语波旬。汝今先能动此澡瓶。然后
     可能掷我海水。尔时波旬及八十亿众不能
     令动。魔王军众颠倒自堕。破坏星散。尔时魔
     王即自思惟。我以强弓利箭并及三女兼以
     方便和言诱之。不能坏乱此瞿昙心。今当更
     设诸种方便。广集军众以力迫?铩W魇悄钍薄?br>  其诸军众忽然来至。充满虚空形貌各异。或
     执戟操剑。头戴大树。手执金杵。种种战具
     皆悉备足。或猪鱼驴马。师子龙头。熊罴虎兕。
     及诸兽头。或一身多头。或面各一目。或众多
     目。或大腹长身。或羸瘦无腹。或长脚大膝。或
     大脚肥[月*?]。或长牙利爪。或头在胸前。或两
     足多身。或大面傍面。或色如灰土。或身放烟
     焰。或象身担山。或披发裸形。或复面色半
     赤半白。或唇垂至地。或上褰覆面。或身着
     虎皮。或师子蛇皮。或蛇遍缠身。或头上火然。
     或?目努臂。或傍行跳掷。或空中宛转。或
     驰步吼吓。有如是等诸恶类形。不可称数。
     围绕菩萨。或复有欲裂菩萨身。或四方烟起
     炎焰冲天。或狂音奋发震动山谷。风火烟尘
     暗无所见。四大海水一时涌沸。护法天人诸
     龙鬼等。悉忿魔众?恚增盛。毛孔血流。净
     居天众。见此恶魔恼乱菩萨。以慈悲心而愍
     伤之。于是来下侧塞虚空。见魔军众无量无
     边。围绕菩萨发大恶声。震动天地。菩萨心定
     颜无异相。犹如师子处于鹿群。皆悉叹言。呜
     呼奇哉。未曾有也。菩萨决定当成正觉。是诸
     魔众互相摧切。各尽威力摧破菩萨。或角目
     切齿。或横飞乱掷。菩萨观之如童子戏。魔
     益忿怒更增战力。菩萨以慈悲力故。令抱石
     者不能胜举。其胜举者不能得下。飞刀舞剑
     停于空中。电雷雨火成五色华。恶龙吐毒
     变成香风。诸恶类形。欲毁菩萨不能得动。魔
     有姊妹。一名弥伽。二名迦利。各各以手执髑
     髅器。在菩萨前作诸异状。恼乱菩萨。是诸魔
     众种种丑身欲怖菩萨。终不能动菩萨一毛。
     魔益忧愁。空中有神名曰负多。隐身而言。
     我于今者见牟尼尊。心意泰然无恐怖想。是
     诸魔众起于毒心。于无怨处而横生忿。是痴
     恶魔徒自疲劳永无所得。今日宜应舍恚害
     心。汝口乃可吹须弥山令其崩倒。火可令
     冷水可令热。地性坚强可令柔软。汝不能
     坏菩萨历劫修习善果。正思惟之精勤方便
     净智慧光。此四功德无能断截。为作留难不
     成正觉。如千日照必能除暗。钻木得火穿地
     得水。精勤方便无求不得。世间众生没于三
     毒。无有救者。菩萨慈悲。求智慧药为世除
     患。汝今云何而恼乱之。世间众生痴惑无智。
     悉着邪见。今设法眼修习正路。欲导众生。
     汝今云何恼乱导师。是则不可。譬如在于旷
     野之中。而欲欺诳商人导师。众生堕大黑暗
     之中。茫然不知所止住处。菩萨为然大智
     慧灯。汝今云何欲吹令灭。众生今者没生死
     海。菩萨为修智慧宝船。汝今云何欲令沈溺。
     忍辱为芽坚固为根。无上大法以为大果。汝
     今云何而欲攻伐。贪恚痴锁缚诸众生。菩
     萨苦行欲为解之。今日决定于此树下。结跏
     趺坐成无上道。此地乃是过去诸佛金刚之
     座。余方悉转斯处不动。堪受妙定非汝所
     摧。汝今宜应生欣庆心。息?x慢意修知识想。
     而奉事之。是时魔王闻空中声。又见菩萨恬
     然不异。魔心惭愧舍离?x慢。即便复道还归
     本宫。群魔忧戚悉皆崩散。情意沮悴无复威
     力。诸斗战具纵横林野。当于恶魔退散之时。
     菩萨心净湛然不动。天无烟雾风不摇条。落
     日停光倍更明盛。澄月映彻众星灿朗。幽隐
     暗冥无复障碍。虚空诸天雨妙华香。作众
     妓乐供养菩萨。瑞应本起云。魔王益忿更
     召诸鬼神王。合一亿八千万众。皆使变为师
     子熊罴。兕虎象龙。牛马犬豕。猴猿之形。不可
     称言。虫头人躯。?蛇之身。鼋龟之首。而有
     六目。或一颈而多头。齿牙爪距担山吐火。雷
     电四绕?N持戈矛。菩萨慈心不惊不怖。一毛
     不动光颜益好。鬼兵不能得近。魔王自前。与
     佛相难诘。其辞曰
      比丘何求坐树下  乐于林薮毒兽间
      云起可畏窈冥冥  天魔围绕不以惊
     菩萨答曰
      古正真道佛所行  恬?次?铣?幻?br>   其成最胜法满藏  吾求斯坐快魔王
     魔王曰
      汝当作王转金轮  七宝自至典四方
      所受五欲最无比  斯处无道起入宫
     菩萨曰
      吾观欲盛吞火铜  弃国如唾无所贪
      得王亦有老死忧  去此无利勿妄谈
     魔王曰
      何安坐林而大语  委国财位守空闲
      不见我兴四部兵  象马步兵亿八千
      以现猿猴师子面  虎兕毒蛇豕鬼形
      皆持刀剑?N戈矛  超跃哮呼满空中
     菩萨曰
      设有亿垓神武备  为魔如汝来会此
      矢刃火攻如风雨  不先得佛终不起
      魔有本愿令我退  吾亦自誓不虚还
      今汝福地何如佛  于是可知谁得胜
     魔王曰
      吾曾终身快布施  故典六天为魔王
      比丘知我宿福行  自称无量谁为证
     菩萨曰
      昔吾行愿从定光  受[?`/别]为佛释迦文
      怒畏想尽故斯坐  意定必解坏汝军
      我所奉事诸佛多  财宝衣食常施人
      仁戒积德厚于地  是以脱想无患难
      菩萨即以智慧力  伸手按地是知我
      应时普地转大动  魔与官属颠倒堕
      魔王败绩怅失利  昏迷却踞前画地
      其子又晓心乃寤  即时自归前悔过
      吾已不复用兵器  等行慈心却魔怨
      世有兵器动人心  而我已等汝众生
      若调象马虽已调  然后故态会复生
      若得最调如佛性  以如佛调无不仁
      垓天见佛擒魔众  忍调无想怨自降
      诸天欢喜奉华臻  非法王坏法王胜
      本从等意智慧力  慧能即时禳不祥
      能使怨家为子弟  当礼四等道之证
      面如满月色从容  名闻十方德如山
      求佛相貌难得比  当稽首斯度世仙
     释迦谱卷第三

    释迦谱卷第四

    萧齐释僧佑撰

    释迦降生释种成佛缘谱第四之四(出因果经)
     尔时菩萨以慈心力。于二月七日夜降伏魔
     已放大光明。即便入定思惟真谛。于诸法中
     禅定自在。悉知过去所造善恶从此生彼。父
     母眷属。贫富贵贱寿命长短。及名姓字皆悉
     明了。即于众生起大悲心。而自念言。一切众
     生无救济者。轮回五道不知出津。皆悉虚伪
     无有真实。而于其中横生苦乐。作是思惟至
     中夜尽。瑞应本起云。是日初夜得一术?。
     自知宿命无数劫已来精神所更展转受身不
     可计数。皆识知之。至二夜时得二术?。悉
     知众生心中所念。善恶殃福生死所趣。至三
     夜时得三术?。漏尽结解自知本昔久所习
     行四神足念精进定欲定意定戒定变化法。
     所欲如意不复用思。身能飞行。能分一身作
     百作千。至亿万无数复合为一。能彻入地石
     壁皆过。从一方现俯没仰出。譬如水波能中
     出水履水行虚身不陷坠。坐卧空中如飞鸟
     翔。立能及天。手扪日月。涌身平立至梵自
     在。眼能彻视。耳能洞听。意预知诸天人龙鬼
     神。?行蠕动之类。身行口意。言心所欲念。悉
     见闻知。诸有贪?H无贪?H者。有?恚无?恚
     者。有愚痴无愚痴者。有爱欲无爱欲者。有大
     志行无大志行者。有内外行无内外行者。有
     念善不念善者。有一心无一心者。有解脱意
     无解脱意者。一切悉知。菩萨观天上人中。地
     狱畜生鬼神五道。先世父母兄弟妻子。中外
     姓字一一分别。一世十世百千亿万无数世
     事。至于之天地一劫崩坏。空荒之时。一劫
     始成人物兴时。能知十劫百劫。至于千万亿
     无数劫中。内外姓字。衣食苦乐。寿命长短。
     死此生彼。展转所趣。从上头始诸所更身。生
     长老终形色好丑。贤愚苦乐一切三界。皆分
     别知。见人魂神。各自随行生五道中。或堕地
     狱或堕畜生。或作鬼神或生天上。或入人形。
     有生豪贵富乐家者。有生卑鄙贫贱家者。知
     众生惑五阴自蔽。一色像。二痛痒。三思想。
     四行作。五魂识。皆习五欲眼贪色。耳贪声。鼻
     贪香。舌贪味。身贪细滑。为爱欲所牵。惑于财
     色。思望安乐。从是生诸恶本。从恶致苦。能断
     爱习不随?H心。大如毛发受行八道。则终苦
     灭。譬如无薪亦复无火。是谓无为度世之道。
     菩萨自知已弃恶本。无?H怒痴生死已除。
     根种悉断无余栽[薛/米]。所作已成智慧已了。明
     星出时霍然大悟。得无上正真之道。为最正
     觉。得佛十八法。有十神力四无所畏
     尔时菩萨既至中夜。即得天眼观察世间。皆
     悉彻见如明镜中自观面像。见诸众生种类
     无量。死此生彼。随行善恶受苦乐报。见地狱
     中考治众生。或洋铜灌口。或抱铜柱。或卧铁
     床。或以铁镬而煎煮之。或以火上而加?P
     炙。或为虎狼鹰犬所食。或有避火依于树下。
     树叶堕落皆成刀剑。割截其身。或以斧锯解
     剥肢体。或掷热沸灰河之中。或复掷热粪
     屎坑中。受如是等种种诸苦。以业报故命终
     不死。菩萨既见如此事已。而心思惟。此等众
     生本造恶业。为世乐故而今得果极为大苦。
     若人有见如此恶报。无复更应作不善想。尔
     时菩萨复观畜生。随种种行受杂丑形。或复
     有为骨肉筋角。皮牙毛羽而受杀者。或复为
     人负荷重担。饥渴乏极。人无知者。或穿其
     鼻。或钩其首。常以身肉而供于人。还与其类
     更相食?n。受于如是种种之苦。菩萨既见生
     大悲心即自思惟。斯等众生恒以身力而供
     于人。又加楚挞饥渴之苦。皆是本修恶行果
     报。尔时菩萨次观饿鬼。见其恒居黑暗之中。
     未曾暂睹日月之光。还是其类亦不相见。受
     形长大腹如大山。咽颈若?。口中恒有大火
     炽然。常为饥渴之所煎迫。千亿万岁不闻食
     声。设值天雨洒其上者。变成火珠。或时过
     临江海河池。水即化为热铜焦炭。动身举步
     声如人牵五百乘车。肢体节节皆悉火然。菩
     萨既见受如是等种种诸苦。起大悲心而自
     思惟。斯等皆为本造悭贪。积财不施。故令
     今者受斯罪报。若人见彼受此苦痛。宜应惠
     施勿生吝惜。设使无财。亦应割肉以用布
     施
     尔时菩萨。次复观人。见从中阴始欲入胎。父
     母和合以颠倒想。起于爱心。即以不净而为
     己身。既处胎已。在于生熟二藏之间。熏炙
     身体如地狱苦。至满十月然后方生。初生之
     时。而为外人之所抱执。?涩苦痛如被刀剑。
     如是不久复归老死。更为婴儿轮转五道。不
     能自悟。菩萨道已起大悲心。而自思惟。众生
     皆有如斯之患。云何于中耽着五欲。横计为
     乐。而不能断颠倒根本
     尔时菩萨。次观诸天。见彼天子其身清净。不
     受尘垢如真琉璃。有大光明而目不瞬。或
     有居在须弥山顶。或复居在须弥四领。或复
     居在虚空之中。心常欢悦无不适事。奏天美
     乐以自娱乐。不识昼夜。四方诸趣无不绝妙。
     视东耽着弥岁忘转。瞻西流湎。经年不回。
     乃至南北皆亦如是。饮食衣服应念即至。虽
     有如此适意之事。犹为欲火之所煎焦。又见
     彼天福尽之时。五死相现。一者头上华萎。二
     者眼瞬。三者身上光灭。四者腋下汗出。五者
     自然离于本座。其诸眷属见天子身五死相
     现心生恋慕。天子亦复自见己身有五死相。
     又见眷属恋慕于己。当尔之时生大苦恼。菩
     萨既见彼诸天子有如此事。起大悲心而自
     思惟。此诸天子。本修少善得受天乐。果报
     将尽生大苦恼。既命终已舍彼天身。或有
     坠于三恶道中。本造善行为求乐报。而今所
     得少乐多苦。譬如饥人?n杂毒食。初虽为美
     终成大患。云何智者贪乐此也。色无色界诸
     天。见寿命长便谓常乐。既见变坏生大苦恼。
     即起邪见谓无因果。以此事故轮回三涂。备
     受诸苦。菩萨以天眼力。观察五道。起大悲
     心而自思惟。三界之中无有一乐。如是思惟
     至中夜尽。尔时菩萨。至第三夜观众生性。以
     何因缘而有老死。即知老死以生为本。若离
     于生则无老死。又复此生不从天生。不从自
     生。非无缘生从因缘生。因于欲有色有无色
     有业生。又观三有业从何而生。即知三有业
     从四取生。又观四取从何而生。即知四取从
     爱而生。又复观爱从何而生。即便知爱从受
     而生。又复观受从何而生。即便知受从触而
     生。又复观触从何而生。即便知触从六入生。
     又观六入从何而生。即知六入从名色生。又
     观名色从何而生。即知名色从识而生。又复
     观识从何而生。即便知识从行而生。又复观
     行从何而生。即便知行从无明生。若灭无明
     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
     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
     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
     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灭。如是
     逆顺观十二因缘。第三夜分破于无明。明相
     出时得智慧光。断于习障成一切种智。尔时
     如来心自思惟。八正圣道是三世诸佛之所
     履行。趣般涅??路。我今已践。智慧通达无
     所?碍。于时大地十八相动。游霞飞尘皆悉
     澄净。天鼓自然而发妙声。香风徐起柔软清
     凉。杂色瑞云降甘露雨。园林华果荣不待时。
     又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
     摩诃曼殊沙华。金华银华琉璃等华。七宝莲
     华绕菩提树。满三十六??那。是时诸天作
     天妓乐。散华烧香歌呗赞叹。执天宝盖及
     以幢幡。充塞虚空供养如来。龙神八部所设
     供养。亦复如是。当尔之时。一切众生皆悉慈
     爱。无?害想欢喜踊跃。如见圣迹无怖畏情。
     其心调柔离?x慢意。亦无悭嫉谄诳之心。五
     净居天离喜乐根。亦皆欢悦不能自胜。地狱
     苦痛暂得休息。生大欢喜。一切畜生相食?n
     者。无复恶心。饿鬼饱满无饥渴想。世界之
     中幽瞑之处。日月威光所不能照而皆大明。
     其中众生悉得相见。各作是言。此中云何忽
     有众生。大圣法王出兴于世。以大法光破非
     法暗。故令一切皆悉明朗。甘蔗先王弃国
     学道。得五通仙又行十善。得生天者皆乘神
     通。到菩提树在虚空中。欢喜合掌而赞叹言。
     于我甘蔗种族之中。能断诸漏成一切智。为
     世间眼甚为奇特。一切人天。莫不欢喜踊跃
     无量唯有魔王心犹忧愁
     尔时如来。于七日中一心思惟。观于树王而
     自念言。我在此处尽一切漏。所作已竟本愿
     成满。我所得法甚深难解。唯佛与佛乃能知
     之。一切众生于五浊世。为贪欲?恚愚痴。
     邪见?x慢谄曲之所覆障。薄福钝根无有智
     慧。云何能解我所得法。今我若为转法轮者。
     彼必迷惑不能信受。而生诽谤当堕恶道。受
     诸苦痛。我宁默然入般涅??。尔时如来以偈
     颂曰
      圣道甚难登  智慧果难得
      我于此难中  皆悉已能办
      我所得智慧  微妙最第一
      众生诸根钝  着乐痴所盲
      顺于生死流  不能返其源
      如斯之等类  云何而可度
     尔时如来作是念已。大梵天王。见于如来圣
     果已成。默然而住不转法轮。心怀忧恼即自
     念言。世尊昔于无量亿劫。为众生故久在生
     死。舍国城妻子头目髓脑。备受众苦始于今
     者所愿满足。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云何
     默然而不说法。众生长夜沈没生死。我今当
     往请转法轮。作是念已即发天宫。犹如壮士
     屈伸臂顷。至如来所头面礼足。绕百千匝却
     住一面。胡跪合掌而白佛言。世尊往昔。为众
     生故久住生死。舍身头目以用布施。备受诸
     苦广修德本。始于今者成无上道。云何默然
     而不说法。众生长夜没溺生死。堕无明暗出
     斯甚难。然有众生过去世时。亲近善友植诸
     德本。堪任闻法受于圣道。唯愿世尊为斯等
     故。以大悲力转妙法轮。释提桓因乃至他化
     自在天。亦复如是劝请如来。为诸众生转大
     法轮
     尔时世尊答大梵王及释提桓因等言。我亦
     欲为一切众生。转于法轮。但所得法。微妙
     甚深难解难知。诸众生等不能信受。生诽谤
     心堕于地狱。我今为此故默然耳。时梵天王
     等乃至三请。尔时如来。至满七日默然受
     之。梵天王等知佛受请。头面礼足各还所住。
     贤愚经云。佛在摩竭国善胜道场。初始得
     佛念诸众生。迷网邪倒难可教化。若我住世
     于事无益。不如迁逝无余涅??。尔时梵天
     知佛所念。即从天下前诣佛所。头面礼足长
     跪合掌。劝请世尊转于法轮。佛答梵天。众生
     之类尘垢所蔽。乐着世乐无有慧心。若我住
     世唐劳其功。如吾所念唯灭为快。尔时梵天
     复更倾侧。而白佛言世尊今日。法海已满法
     幢已立。润济开导今正是时。又诸众生应可
     度者。亦甚众多。云何世尊欲入涅??。使此萌
     类永失覆护。世尊先昔无数劫时。恒为众生
     采集法乐。乃至一偈以身妻子而用募求。
     云何不念便欲孤弃。过去久远于阎浮提。作
     大国王号?楼婆。领此世界八万四千诸小
     国邑。六万山川。八十亿聚落。王有二万夫人。
     一万大臣。时妙色王德力无比。覆育民物丰
     乐无极。王心念曰。如我今者。唯以财宝资给
     一切。无有道教而安立之。此是我咎何其苦
     哉。今当推求坚实法财。普令得服。即时宣令
     阎浮提内。谁能有法与我说者。恣其所得不
     敢违逆。募出周遍无有应者。时王忧愁酸切
     恳恻。?成趁磐跫?淙缡恰S??灾??员?br>  身。化作夜叉色貌青黑。眼赤如血狗牙上
     出。头发悉竖火从口出。来诣宫门口自宣言。
     谁欲闻法我当为说。王闻是语喜不自胜。躬
     自出迎前为作礼。敷施高座请令就坐。即集
     群僚前后围绕。欲得听闻。尔时夜叉。复告王
     曰学法事难。云何直尔欲得闻知。王叉手曰。
     一切所须不敢有逆。夜叉报曰。若以大王可
     爱妻子。与我食者乃可与法。尔时大王以所
     爱夫人及儿中胜者。供养夜叉。夜叉得已。于
     高座上众会之中。取而食之。尔时诸王百官
     群臣。见王如是。啼哭懊恼宛转在地。劝请大
     王令舍此事。王为法故心坚不回。时夜叉鬼
     食妻子尽。为说一偈
      一切行无常  生者皆有苦
      五阴空无相  无有我我所
     说是偈已王大欢喜。心无悔恨大如毛发。即
     使尽写遣使颁示。阎浮提内咸使诵习。世
     尊往昔为于众生。不顾身命乃至如是。今者
     世尊。法海已满法幢已立。法鼓已建法炬已
     照。润益成立今正得时。云何欲舍一切众生。
     入于涅??而不说法。尔时梵王于如来前。合
     掌赞叹说于如来。先身求法为于众生。凡有
     千首。世尊尔时受梵王请。即便往诣波罗
     柰国鹿野苑中转于法轮。三宝因是乃现于
     世。时诸天人诸龙鬼神八部之众。闻说是已
     莫不欢喜。普曜经云。如来具足成正觉已。
     移坐石室自念本愿。欲度众生思惟生死。世
     间道术九十六种。各信所事孰知其惑。天地
     无常皆悉大苦。谁能信者意欲默然。不为说
     法便入定意。时天帝释。知佛不欲说法。悲念
     三界即将般遮。下到石室鼓琴歌佛本愿。请
     说不死之法。佛随俗心是法甚深。非心所思
     非言可畅。即说偈言
      深奥恬泊  明耀无垢  吾以遂是
      甘露无为  今我说之  众人不解
      如吾今日  不如默然  除去言辞
      无思无得  如是自然  犹如虚空
     时识伽梵王。与六万八千梵。来到佛所。白佛
     言。天地无佑今欲毁坏。佛不说法众苦沈滞。
     没于三界。愿转法轮悉救众生。佛默可之时
     有树神。名曰法明。又名法乐。又名法意。又名
     持法。白佛言。世尊。当于何处而转法轮。佛言
     在波罗柰仙人住处鹿苑之中。人民虽少我
     宿命时。在中建立法祠。六万亿载。在中供养
     六万亿诸佛。诸仙人等游居其中。以佛道眼
     普观世间。今当为谁第一说法。何人易化?H
     怒痴薄。郁昙蓝弗三垢?? I砉室牙匆丫?br>  七日。第二学仙今日寿终。佛复念言。昔父
     王遣五人。俱侍卫我经历勤苦。我今宁可为
     其先说
     尔时世尊从树下起。寻时举声。告于三千大
     千世界。皆使知之至波罗柰诣五人所。于是
     五人遥见佛来。转相谓言。沙门瞿昙迷失
     无定。所志不获假使来者。慎莫为起亦勿迎
     逆彼时五人遥见佛到。不能堪任。不安所坐。
     即起归敬
     尔时地神畅声告已。即为立座颁宣。广说十
     二因缘(拘邻者知本际也)佛法圣众即成三宝。名畅天
     下音彻梵天。俱邻五人六十亿天。八十亿色
     界天。八万世人得法眼净
     尔时世尊受梵王等请已。又于七日而以佛
     眼。观诸众生上中下根。及诸烦恼亦下中上。
     满二七日。尔时世尊。又复思惟。我今当开
     甘露法门。谁应在先而得闻者。阿罗逻仙人
     聪慧易悟。又先发愿道成度我。作是念时空
     中有言。阿罗逻仙人作夜命终。尔时世尊。
     即便答彼空中声言。我亦知其昨夜命终。又
     自思惟。迦兰仙人利根明了。亦应先闻。空
     中又言。迦兰仙人昨夜命终。尔时世尊。即
     以答言。我亦知其昨夜命终。尔时世尊。又自
     思惟。彼王师大臣。所遣?x陈如等五人。瞻视
     我者皆悉聪明。又过去世于我发愿。应先闻
     法。我今宜当为此五人先开法门。又自思惟。
     古昔诸佛转法轮处。皆悉在于波罗柰国鹿
     野苑中仙人住处。又此五人所止住处。亦
     在于彼我今应往。至其住处转大法轮。思惟
     是已即从座起。诣波罗柰国。尔时有五百
     商人。二人为主。一名跋陀罗斯那。二名跋
     陀罗梨。行过旷野。时有天神而语之言。有如
     来应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
     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出兴于世最上福田。汝
     今宜应最前设供。时彼商人闻天语已。即答
     之曰。善哉如告。又问天言。世尊今者为在
     何许天又报言。世尊不久当来至此。于是如
     来于无量诸天前后导从。到多谓娑跋利村。
     时彼村人既见如来威相庄严。又见诸天前
     后围绕。倍生欢喜。即以蜜糗而奉上佛。尔
     时世尊心自思惟。过去诸佛用钵多罗。而以
     盛食。时四天王知佛心念。各持一钵来至佛
     所。而以奉上。于是世尊而自念言。我今若受
     一王钵者。余王必当生于恨心。即便普受四
     王之钵。累置掌上按令成一。使四际相现。
     尔时世尊即便咒愿。今所布施。欲令食者。得
     充气力。当令施者。得色得力。得瞻得喜。安快
     无病。终保年寿。诸善鬼神。恒随守护。开示
     道地。得利谐偶。吉无不利。日月五星。二十
     八宿。天神鬼王。常随护助。四天大王。赏别善
     人。饭食布施。断三毒根。将来当获三坚法报。
     聪明智慧。笃信佛法。在在所生。正见不昧。现
     世之中。父母妻子。亲戚眷属。皆悉炽盛。无
     诸灾怪不吉祥事。门族之中。若有命过。堕恶
     道者。当令以今所施之福。还生人天不起邪
     见。增进功德。常得奉近诸佛如来。得闻妙说。
     见谛得证。所愿具足。尔时世尊咒愿讫已。即
     便受食食既毕竟。澡漱洗钵即授商人三归。
     一归依佛。二归依法。三归依当来僧。授三归
     竟。因与之别。瑞应本起云。佛定意七日不
     动不摇。树神念佛新得道快。坐已七日未有
     献食者。我当求人令献佛食。时有五百贾人。
     从山一面过。车牛皆踬碍不行。中有两大人。
     一名提谓。二名波利。怖还与众人俱。诣树神
     请福。神现光像言。今世有佛在此优留国界
     尼连禅水边。未有献食者。汝曹幸先能有善
     意。必获大福。贾人闻佛名。皆喜言佛必独大
     尊。天神所敬非凡品也。即和糗蜜俱诣树下
     稽首上佛。佛念先古诸佛。哀受人施法皆持
     钵。不宜如余道人手受食也。四天王即遥知
     佛当用钵。如人屈伸臂顷。俱到?那山上。如
     意所念石中自然出四钵。香洁无秽。四天王
     各取一钵。还共上佛。愿哀贾人令得大福
     方。有铁钵后弟子当用食。佛念取一钵。不快
     余王意。便悉受四钵。累置左手中。右手按之
     合成一钵。令四际现。而便前行。威仪详
     序步若鹅王。路逢外道名优波伽。既见如
     来相好庄严。诸根寂定叹为奇特。即说偈
     言
      世间诸众生  皆为三毒缚
      诸根又轻躁  驰荡于外境
      而今见仁者  诸根极寂静
      必到解脱地  决定无有疑
      仁者所学师  其姓字何等
     尔时世尊以偈答曰
      我今已超出  一切众生表
      微妙深远法  我今已具足
      三毒五欲境  永断无余习
      如莲华在水  不染浊水泥
      自悟八正道  无师无等侣
      如清净智慧  降伏大力魔
      今得成正觉  堪为天人师
      身口意满足  故号为牟尼
      欲趣波罗柰  转甘露法轮
      是天人魔梵  所可不能转
     尔时优波迦。闻此偈言心生欢喜。叹未曾有
     合掌恭敬。围绕而去。回顾瞻瞩不见乃去。尔
     时世尊即复前行。次到阿?婆罗水侧。日暮
     止宿而便入定。当于尔时七日风雨。时彼水
     中有大龙王。名曰真邻陀见佛入定。即以其
     身围绕七匝。满七日已。时彼龙王化为人形。
     头面礼足而白佛言。世尊在此七日之中。不
     至乃甚患风雨也。尔时世尊以偈答曰
      诸天及世人  所欢五欲乐
      比我禅定乐  不可为譬类
     时彼龙王闻佛此偈。欢喜踊跃头面礼足。还
     归所止。瑞应本起云。起到文邻盲龙无提水
     边。坐定七日不喘不息。光照水中龙目得开。
     即识如来如前。三佛光明。目辄得视龙王
     欢喜。沐浴名香?钐此蘸稀3鏊??鹣嗪霉?br>  影。如树有华。前绕佛七匝。身离佛围四十
     里。龙有七头罗覆佛上。欲以障蔽蚊虻寒暑。
     时雨七日。龙一心不饥不渴。七日雨止佛从
     定寤。龙化作年少道人。着好服饰稽首问
     佛。佛得无寒得无热。无为蚊虻所娆近耶。佛
     时答言
      久得在屏处  思道其福快
      昔所愿欲闻  今已悉知快
      不为彼所娆  能安众生快
      度世三毒灭  得佛泥洹快
      生世得睹佛  闻受经法快
      得与辟支佛  真人会亦快
      不与愚从事  得离恶人快
      有黠别真伪  知信正道快
     佛告龙王。汝当复自归于佛。自归于法。自归
     于比丘僧。即受三自归。诸畜生中。是龙为先
     见佛
     尔时世尊。即复前往波罗柰国。至?x陈如摩
     诃那摩跋波阿舍婆?跋陀罗?所止住处。
     时彼五人遥见佛来。共相谓言。沙门瞿昙弃
     舍苦行而还。退受饮食之乐。无复道心。今既
     来此。我等不须起迎之也。亦勿作礼敬。问所
     须为敷坐处。若欲坐者自随其意。作此语竟
     而各默然。尔时世尊既来至已。五人不觉各
     从座起。礼拜奉迎互为执事。或复有为持衣
     钵者。或有取水供盥漱者。或复有为澡洗脚
     者。各违本誓。犹故称佛以为瞿昙。尔时世尊
     语?x陈如言。汝等共约见我不起。今者何故。
     违先所誓而即惊起。为我执事。时彼五人闻
     佛此言。深生惭愧即前白言。瞿昙行道得无
     疲倦。尔时世尊语五人言。汝等云何于无上
     尊。而以高情称唤姓也。我心如空。于诸毁誉
     无所分别。但汝?x慢自招恶报。譬如有子称
     父母名。于世仪中犹尚不可。况我今是一切
     父母。时彼五人。又闻此语倍生惭愧。而白
     佛言。我等愚痴无有慧识。不知今者已成
     正觉。所以者何。往见如来。日食麻米苦行
     六年。而今还受饮食之乐。我以是故谓不得
     道。尔时世尊语?x陈如言。汝等莫以小智轻
     量。我道成与不成。何以故。形在苦者心则
     恼乱。身在乐者情则乐着。是以苦乐两非道
     因。譬如钻火浇之以水。则必无有破暗之照。
     钻智慧火亦复如是。有苦乐水慧光不生。以
     不生故。不能灭于生死黑障。今者若能弃舍
     苦乐。行于中道心则寂定。堪能修彼八正圣
     道。离于生老病死之患。我已随顺中道之行。
     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彼五人。既闻
     如来如此之言。心大欢喜踊跃无量。瞻仰尊
     颜目不暂舍。尔时世尊观五人根。堪任受道。
     而语之言。?x陈如。汝等当观五盛阴苦。生苦
     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所求不
     得苦。失荣乐苦。?x陈如。有形无形。无足一足
     二足四足多足。一切众生。无不悉有如此苦
     者。譬如以灰覆于火上。若遇干草还复烧然。
     如是诸苦由我为本。若有众生起微我相。还
     复更受如此之苦。贪欲?恚及以愚痴。皆悉
     缘我根本而生。又此三毒是诸苦因。犹如种
     子能生于芽。众生以是轮回三有。若灭我想
     及贪?痴。诸苦亦皆从此而断。莫不悉由彼
     八正道。如人以水浇于盛火。一切众生。不
     知诸苦之根本者。皆悉轮回在于生死。?x陈
     如。苦应知。集当断。灭应证。道当修。?x陈如。
     我已知苦。已断集。已证灭。已修道。故得阿
     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汝今应当知苦断
     集证灭修道。若人不知四圣谛者。当知是
     人不得解脱。四圣谛者是真是实。苦实是苦。
     集实是集。灭实是灭。道实是道。?x陈如。
     汝等解未。?x陈如言。解已世尊。知已世尊。以
     于四谛得解知故。故名阿若?x陈如。当三转
     四谛十二行法轮时。阿若?x陈如于诸法中。
     远尘离垢得法眼净。时虚空中。八万那由他
     诸天。亦离尘垢得法眼净
     尔时地神见于如来。在其境界而转法轮。心
     大欢喜高声唱言。如来于此转妙法轮。虚空
     天神既闻此言。又生踊跃展转唱声。乃至阿
     迦腻吒天。诸天闻已欣悦无量。高声唱言。如
     来今日于波罗柰国鹿野苑中仙人住处。转
     大法轮。一切世间天人魔梵沙门婆罗门所
     不能转。尔时大地十八相动。天龙八部于
     虚空中作众妓乐天鼓自鸣。烧众名香散诸
     妙华。宝?x幡盖歌呗赞叹。世界之中自然大
     明。阿若?x陈如于弟子中。以始悟故为第一
     弟子。时彼摩诃那摩等四人。闻佛转法轮已。
     阿若?x陈如独悟道迹。心自念言。世尊若
     更为我说法。我等亦当复得悟道。作此念
     已。瞻仰尊颜目不暂舍尔时世尊知四人念。
     即便重为广说四谛。于时四人于诸法中。亦
     离尘垢得法眼净。时彼五人见道迹已。顶礼
     佛足而白佛言。世尊。我等五人。已见道迹已
     证道迹。我等今者。欲于佛法出家修道。唯
     愿世尊慈愍听许。于时世尊。唤彼五人善来
     比丘。须发自落袈裟着身。即成沙门。尔
     时世尊问彼五人。汝等比丘。知色受想行识。
     为是常为无常也。为是苦为非苦也。为是空
     为非空也。为有我为无我也。时五比丘。闻
     佛说是五阴法已。漏尽意解成阿罗汉果。即
     便答言。世尊。色受想行识。实是无常苦空无
     我。于是世间始有六阿罗汉。佛阿罗汉是为
     佛宝。四谛法轮是为法宝。五阿罗汉是为僧
     宝。如是世间三宝具足。为诸天人第一福
     田
     尔时有长者子。名曰耶舍。聪明利根极大巨
     富。阎浮提中最为第一。服天冠璎珞。着无
     价宝屐。其于中夜与诸妓女。相娱乐已各
     还寝息。忽从眠觉见诸妓女。或有伏卧或
     有仰眠。头发?乱涎唾流出。乐器服玩颠
     倒纵横。既见是已生厌离心而自念言。我今
     在此灾怪之内。于不净中妄生净想。作是念
     时以天力故。空中光明门自然开。寻光而去
     趣鹿野范。路由恒河高声唱言苦哉苦哉。佛
     言耶舍。汝便可来。我今此有离苦之法。耶舍
     闻已。所著宝屐价直阎浮提。即便脱之度于
     恒河。往诣佛所。见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愿容
     挺特威德具足。心大欢喜踊跃无量。五体投
     地顶礼佛足。唯愿世尊救济于我。佛言。善
     哉善哉。善男子。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如来即
     便随顺其根而为说法。耶舍。色受想行识无
     常苦空无我。汝知之不。是时耶舍闻说此语。
     即于诸法。远尘离垢得法眼净。于是如来重
     说四谛。漏尽意解心得自在。成阿罗汉果。即
     答佛言。世尊。色受想行识。实是无常苦空无
     我。尔时如来。犹见耶舍。着严身具。即说偈
     言
      虽复处居家  服宝严身具
      善摄诸情根  厌离于五欲
      若能如此者  是为真出家
      身虽在旷野  服食于?涩
      意犹贪五欲  是为非出家
      一切造善恶  皆从心想生
      是故真出家  皆以心为本
     尔时耶舍。既见如来说此偈已。心自念言。世
     尊所以说此偈者。正当以我犹着七宝。我今
     宜应脱如此服。即便礼足而白佛言。唯愿世
     尊听我出家。佛言善来比丘。须发自落袈裟
     着身。即成沙门。尔时耶舍父。既至天晓求
     觅耶舍。不知所在心大懊恼。悲号涕泣缘路
     推寻。到恒河侧见其子屐。心自思惟。我子正
     当从此道去。即寻其迹至于佛所。尔时世尊。
     知其为子故来至此。若使即得见耶舍者。必
     生大苦或能命终。便以神力隐耶舍身。其父
     即便前到佛所。头面礼足退坐一面。于是如
     来。即随其根而为说法。善男子。色受想行识。
     无常苦空无我。汝知之不。时耶舍父闻说此
     言。即于诸法。远尘离垢得法眼净。而答佛
     言。世尊。色受想行识。实是无常苦空无我。尔
     时如来。既已知其见于道迹。恩爱渐薄而问
     之言。汝何因缘而来至此。其即答言。我有
     一子名曰耶舍。昨夜之中忽失所在。今旦推
     求。见其宝屐在恒河侧。追寻之迹故来至此。
     尔时世尊摄其神力。其父即便得见耶舍。心
     大欢喜语耶舍言。善哉善哉。汝为此事真实
     快也。既能自度又能度他。汝今在此。故令
     我来得见道迹。即于佛前受三自归。于是阎
     浮提中。唯此长者为优婆塞。最初获得供养
     三宝。尔时又有耶舍朋类。五十长者子。闻
     佛出世。又闻耶舍于佛法中。出家修道。各
     自念言。世间今者有无上尊。长者子耶舍。
     聪慧辩了才艺兼人。乃能舍其豪族。弃五
     欲乐。毁形守志而为沙门。我等今者。复何
     顾恋不出家也。作是念已共诣佛所。未至之
     间遥见如来。相好殊特光明赫奕。心大欢喜
     举体清凉。敬情转至即前佛所。合掌围绕
     头面礼足。诸长者子。宿植德本聪达易悟。
     如来即便随其所应而为说法。善男子。色受
     想行识无常苦空无我。汝知之不。说此语已。
     诸长者子于诸法中。远离尘垢得法眼净。即
     答佛言。世尊。色受想行识。实是无常苦空无
     我。唯愿世尊听我出家。佛言。善来比丘。
     须发自落袈裟着身。即成沙门。尔时世尊。
     又为广说四谛。时五十比丘漏尽意解。得阿
     罗汉果。尔时始有五十六阿罗汉。是时如
     来告诸比丘。汝等所作已办。堪为世间作
     上福田。宜各游方教化。以慈悲心度诸众
     生。我今亦当独往摩竭提国王舍城中。度诸
     人民诸比丘言。善哉世尊。尔时比丘头面礼
     足。各持衣钵辞别而去
     尔时世尊。即便思惟。我今应度何等众生。
     而能广利一切人天。唯有优楼频螺迦叶兄
     弟三人。在摩竭提国学于仙道。国王臣民皆
     悉归信。又其聪明利根易悟。然其我慢亦难
     摧伏。我今当往而度脱之。思惟是已。即发
     波罗柰。趣摩竭提国。日将昏暮。往优楼频
     螺迦叶住处。于时迦叶。忽见如来相好庄严。
     心大欢喜而作是言。年少沙门从何而来。佛
     即答言。我从波罗柰国当诣摩竭提。日既晚
     暮欲寄一宿。迦叶又言。寄宿止者甚不相违。
     但诸房舍悉弟子住。唯有石室极为洁净。我
     事火具皆在其中。此寂静处可得相容。然有
     恶龙。居在其内恐相害耳。佛又答言。虽有恶
     龙但以见借。迦叶又言。其性凶暴必当相害。
     非是有惜。佛又答言。但以见借必无辱也。
     迦叶又言。若能住者便自随意。佛言善哉。
     即于其夕而入石室。结跏趺坐而入三昧。尔
     时恶龙。毒心转盛举体烟出。世尊即入火光
     三昧。龙见是已。火焰冲天焚烧石室。迦叶弟
     子。先见此火而还白师。彼年少沙门聪明端
     严。今为龙火之所烧害。迦叶惊起见彼龙火。
     心怀悲伤。即敕弟子。以水浇之水不能灭。
     火更炽盛石室融尽。尔时世尊。身心不动容
     颜怡然。降彼恶龙使无复毒。授三归依置于
     钵中。至天明已。迦叶师徒俱往佛所。年少
     沙门龙火猛烈。将无为此之所伤也。沙门借
     室。我昨所以不相与者正为此耳。佛言。我内
     清净。终不为彼外灾所害。彼毒龙者今在钵
     中。即便举钵以示迦叶。迦叶师徒。见于沙门
     处火不烧。降伏恶龙置于钵中。叹未曾有。语
     弟子言。年少沙门虽复神通。然故不如我道
     真也
     尔时世尊语迦叶言。我今方欲停止此处。迦
     叶答言。善哉随意。是时如来。于第二夜坐一
     树下。时四天王夜来佛所而共听法。各放光
     明照?日月。迦叶夜起。遥见天光在如来侧。
     语弟子言。年少沙门亦事于火。至明日晓往
     诣佛所。问言。沙门汝事火也。佛言不也。有四
     天王。夜来听法是其光耳。于是迦叶语弟
     子言。年少沙门有大神德。然故不如我道真
     也。至第三夜。释提桓因来下听法。放大光
     明如日初升。迦叶弟子。遥见天光在如来侧。
     而白师言。年少沙门定事火也。至于明旦往
     诣佛所。问沙门言。汝定事火。佛言不也。释
     提桓因来下听法。是其光耳。于时迦叶语
     弟子言。年少沙门神德虽盛。然故不如我道
     真也。至第四夜。大梵天王来下听法。放大
     光明如日正中。迦叶夜起见有光明在如来
     侧。沙门必定事于火也。明日问佛。汝定事
     火。佛言不也。大梵天王夜来听法。是其光
     耳。于是迦叶心自念言。年少沙门虽复神
     妙。然故不如我道真也。尔时迦叶五百弟子。
     各事三火。于晨朝时俱欲然火。火不肯然。
     皆向迦叶具说此事。迦叶闻已心自思惟。此
     必当是沙门所为。即与弟子来至佛所。而白
     佛言。我诸弟子各事三火。旦欲然之而火不
     然。佛即答言。汝可还去火自当然。迦叶便
     还见火已然。心自念言。年少沙门虽复神妙。
     然故不如我道真也。诸弟子众供养火毕。而
     欲灭之不能令灭。即向迦叶具说此事。迦叶
     闻已心自思惟。此亦当是沙门所为。即与弟
     子来至佛所。而白佛言。我诸弟子。朝欲灭火
     而火不灭。佛即答言。汝可还去火自当灭。
     迦叶便归见火已灭。心自念言。年少沙门虽
     复神妙。然故不如我道真也。尔时迦叶自
     事三火。晨朝欲然火不肯然。即自思惟。此必
     复是沙门所为。即往佛所而白佛言。我朝然
     火而不肯然。佛即答言。汝可还去火自当然。
     迦叶便归见火已然。心自念言。年少沙门虽
     复神妙。然故不如我道真也。于时迦叶供养
     火毕。而欲灭之不能令灭。心自思惟。此必
     当是沙门所为。即往佛所而白佛言。我朝然
     火。今欲灭之而不肯灭。佛即答言。汝可还
     去火自当灭。迦叶便归见火已灭。心自念言。
     年少沙门虽复神妙。然故不如我道真也。
     瑞应本起云。迦叶复念。是大沙门神则神矣。
     然未得道。不如我得罗汉。尔时迦叶诸弟子
     众。晨朝破薪斧不肯举。即向迦叶具说此事。
     迦叶闻已心自思惟。此必复是沙门所为。
     即与弟子来至佛所。而白佛言。我诸弟子晨
     朝破薪斧不肯举。佛即答言。汝可还去斧自
     当举。迦叶便归。见诸弟子斧皆得举。而自
     念言。年少沙门虽复神妙。然故不如我道真
     也。迦叶弟子。即得举斧复不肯下。还向迦
     叶具说此事。迦叶闻已心自思惟。此亦当是
     沙门所为。即与弟子往至佛所。而白佛言。
     我诸弟子旦欲破薪。斧既得举复不肯下。佛
     即答言。汝可还去当令斧下。迦叶还归。见
     诸弟子斧皆得下。心自念言。年少沙门虽复
     神妙。然故不如我道真也。尔时迦叶于晨朝
     时。自欲破薪斧不得举。心自思惟。此亦当
     是沙门所为。即诣佛所而白佛言。我旦破薪
     斧不肯举。佛即答言。汝可还去斧自当举。
     迦叶既还斧即得举。心自念言。年少沙门虽
     复神妙。然故不如我道真也。迦叶斧既举
     已。复不肯下。心自思惟。此亦当是沙门所为。
     即诣佛所而白佛言。我斧已举复不肯下。佛
     即答言。汝可还去斧自当下。迦叶即归斧
     即得下。心自念言。年少沙门虽复神妙。然
     故不如我道真也。尔时迦叶即白佛言。年少
     沙门夏止住此。共修梵行。房舍衣食我当相
     给。于时世尊默然许之。迦叶知佛许已。还其
     所住。即敕日日办好饮食并施床座。至明食
     时自行请佛。佛言。汝去我随后往。迦叶适
     去。俄尔之间。世尊即便至阎浮洲界。取阎
     浮果满钵持来。迦叶未至佛已先到。迦叶后
     来见佛已坐。即便问言。年少沙门。从何道
     来而先至此。佛以钵中。取阎浮果。以示迦
     叶而语之言。汝今识此钵中果不。迦叶答言
     不识此果。佛言。从此南行。数万??那。彼有
     一洲。其上有树。名曰阎浮。缘有此树。故言阎
     浮提。我此钵中是彼果也。于一念顷取此果
     来。极为香美汝可?n之。于是迦叶心自思惟。
     彼道去此极为长远。而此沙门。乃能俄尔已
     得还往。神通变化殊自迅疾。然故不如我道
     真也。普耀经云。迦叶适去。佛以神足上忉
     利天。取昼度果。神足南行数千万里极阎
     浮提界上。取诃梨勒果(余三天下皆亦如是。文多不载)迦叶
     曰从何道来。佛言。卿每去后。吾至四域及
     上忉利天中取此果来。香美可食。卿可食
     之。瑞应本起云。明日食时迦叶请佛。佛言
     便去今随后往。佛南行极阎浮提界上。数千
     万里取诃梨勒果。盛满钵还。迦叶未归。佛已
     坐其床。迦叶至问。何缘先到。佛言。卿适去。
     我即行此地界。取诃梨勒果。亦香且美便取
     食之。佛饭已去。迦叶续念是大沙门虽神不
     如我道真也。迦叶即便下种种食。佛即咒
     愿
      婆罗门法中  奉事火为最
      一切众流中  大海为其最
      于诸星宿中  月光为其最
      一切光明中  日光为其最
      于诸福田中  佛福田为最
      若欲求大果  当供佛福田
     佛食已讫还归所住。洗钵漱口坐于树下。明
     日食时复往请佛。佛言汝去。我随后往。迦叶
     适去。俄尔之间。世尊即便至弗婆提取?摩
     罗果。满钵持来。迦叶未至佛已先到。迦叶后
     来见佛已坐。即便问言。年少沙门。从何道来
     而先至此。佛以钵中?摩罗果。以示迦叶而
     语之言。汝今识此钵中果下。迦叶答言。不
     识此果。佛言。从此东行数万??那。到弗
     婆提取此果来。名?摩罗。极为香美。汝可食
     之。迦叶闻已心自念言。彼道去此极为长远。
     而此沙门。乃能俄尔已得往还。睹其神化所
     未曾有。然故不如我道真也。迦叶即便下种
     种食。佛即咒愿
      婆罗门法中  奉事火为最
      一切众流中  大海为其最
      于诸星宿中  月光为其最
      一切光明中  日光为其最
      于诸福田中  佛福田为最
      若欲求大果  当供佛福田
     佛食已毕还归所止。洗钵漱口坐于树下。明
     日食时复往请佛。佛言汝去我随后往。迦叶
     适去。俄尔之间。世尊便即至瞿陀尼。取诃梨
     勒果。满钵持来。迦叶未至佛已先到。迦叶后
     来见佛已坐。即便问言。年少沙门。从何道来
     而先至此。佛以钵中诃梨勒果。以示迦叶而
     语之言。汝今识此钵中果不。迦叶答言。不识
     此果。佛言。从此西行数万??那。到瞿陀尼
     取此果来。名阿梨勒。极为香美。汝可食之。
     迦叶闻已心自念言。彼道去此极为长远。
     而此沙门。乃能俄尔已得往还。睹其神通所
     未曾有。然故不如我道真也。迦叶即便下种
     种食。佛即咒曰
      婆罗门法中  奉事火为最
      一切众流中  大海为其最
      于诸星宿中  月光为其最
      一切光明中  日光为其最
      于诸福田中  佛福田为最
      若欲求大果  当供佛福田
     佛食已讫还归所止。洗钵漱口坐于树下。明
     日食时复往请佛。佛言汝去我随后往。迦叶
     适去。俄尔之间。世尊即便至郁单越。取自然
     粳米饭。满钵持来。迦叶未至佛已先到。迦叶
     后来见佛已坐。即便问言。年少沙门。从何道
     来而先至此。佛以钵中粳米饭。以示迦叶而
     语之言。汝今识此钵中饭不。迦叶答言。不识
     此饭。佛言。从此北行。数万??那到郁单越
     取此自然粳米饭来。极为香美汝可食之。迦
     叶闻已心自念言。彼道去此极为长远。而此
     沙门。乃能俄尔已得往还。虽复神通难可测
     量。然故不如我道真也。迦叶即便下种种食。
     佛即咒曰
      婆罗门法中  奉事火为最
      一切众流中  大海为其最
      于诸星宿中  月光为其最
      一切光明中  日光为其最
      于诸福田中  佛福田为最
      若欲求大果  当供佛福田
     佛食毕已还归所止。洗钵漱口坐于树下。明
     日食时复往请师。佛言。善哉即共俱行。既到
     其舍下种种食。佛即咒愿
      婆罗门法中  奉事火为最
      一切众流中  大海为其最
      于诸星宿中  月光为其最
      一切光明中  日光为其最
      于诸福田中  佛福田为最
      若欲求大果  当供佛福田
     尔时世尊咒愿已毕。即便取食独还树下。食
     竟心念须水。释提桓因即知佛意。如大壮士
     屈伸臂顷。从天下来到于佛前。头面礼足即
     便以手指地成池。其水清凉具八功德。如来
     即便得而用之。澡漱既毕。为释提桓因。说种
     种法。释提桓因既闻法已。欢喜踊跃忽然不
     现。还归天宫。是时迦叶于中食后。林间经行
     心自念言。年少沙门。今日受食还归树下。我
     当往彼而看视之。即诣佛所。忽见树侧有一
     大池。泉水澄净具八功德。怪而问佛。此中云
     何忽有此池。佛即答言。旦受汝供还归。此食
     食讫。须水澡漱洗钵。释提桓因知我此意从
     天上来。以手指地而成此池。尔时迦叶。既见
     池水复闻佛言。心自思惟。年少沙门有大威
     德乃能如此。感致天瑞。然故不如我道真
     也
     尔时世尊。别于他日。林间经行。见粪秽中有
     诸弊帛。即便舍取欲浣濯之。心念须石。释
     提桓因即知佛意。如大壮士屈伸臂顷。往香
     山上取四方石安置树间。即白佛言。可就石
     上浣濯衣也。佛复心念今应须水。释提桓因
     又往香山取大石槽。盛清净水置方石所。释
     提桓因所为事毕。忽然不现还归天宫
     尔时世尊。浣濯已竟还坐树下。是时迦叶来
     至佛所。忽见树间有四方石及大石槽。即自
     思惟。此中云何有此二物。心怀惊怪而往问
     佛。年少沙门汝此树间。有四方石及以石槽。
     从何而来。于是世尊即答之言。我向经行见
     地弊帛。取欲浣之。心念须此石。释提桓因知
     我此意。即往香山而取之来。迦叶闻已叹未
     曾有。而自念言年少沙门。虽有如是大威神
     力能感诸天。然故不如我道真也
     释迦谱卷第四

    释迦谱卷第五

    萧齐释僧佑撰

    释迦降生释种成佛缘谱第四之五(出因果经)
     尔时世尊。又于他日入指池而自洗浴。洗浴
     讫已心念欲出。无所攀持。池上有树名迦罗
     迦。枝叶蔚映临于池上。树神即便按此树枝
     令佛攀出还坐树下。于时迦叶来至佛所。忽
     然见树曲枝垂荫。怪而问佛。此树何故曲枝
     垂荫。佛即答言。我于向者入池洗浴。出无所
     攀。树神致感为我曲之。于是迦叶见树曲枝。
     又闻佛言叹未曾有。而自心念。年少沙门乃
     有如此大威德力能感树神。然故不如我道
     真也
     尔时迦叶心自念言。明日摩竭提王及诸臣
     民婆罗门长者居士等。当来就我作七日会。
     年少沙门若来在此。国王臣民婆罗门长者
     居士等。见其相好及以神通威德力者。必当
     舍我而奉事之。愿此沙门。于七日中不来我
     所。佛知其意即便往诣北郁单越。七日七夜
     停彼不见。过七日已集会讫毕。国王辞去。迦
     叶心念。年少沙门近于七日不来我所。善哉
     快哉。我今既有集会余馔欲以供之。其若
     来者善得时宜。于是世尊即知其意。从郁单
     越。譬如壮士屈伸譬顷来到其前。于时迦叶
     忽见如来。心大惊喜即问佛言。汝近七日游
     行何处而不相见。佛即答言。摩竭提王及诸
     臣民。婆罗门长者居士。于七日中就汝集会。
     汝近心念不欲见我。是故我往北郁单越。以
     避汝耳。汝今心念欲令我来。所以今者故来
     诣汝。迦叶闻佛说此言已。心惊毛竖而作此
     念。年少沙门乃知我意。甚为奇特。然故不如
     我道真也
     尔时世尊。又于他日。心自思惟。优楼频螺迦
     叶。根缘渐熟。今日正是调伏其时。思惟是已
     即趣尼连禅河。既到河侧。是时魔王来诣佛
     所。而白佛言。世尊。今者宜般涅??。今者宜般
     涅??。何以故。所应度者皆悉解脱。今者正是
     般涅??时。如是三请。世尊尔时答魔王言。我
     今未是般涅??时。所以者何。我四部众。比丘
     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未具足故。所应度者
     皆未究竟。诸外道众悉未降伏。尔时如来亦
     复三答。魔王闻已心怀愁恼。即还天宫。世尊
     即便入尼连禅河。以神通力令水两开。佛所
     行处步步尘出。使两面水皆悉涌起。迦叶遥
     见谓佛没溺。即与弟子乘船而来。既至河侧
     见佛行处皆悉尘起叹其希有。而自念言。年
     少沙门虽有如此神通之力。然故不如我道
     真也。是时迦叶即问佛言。年少沙门欲上船
     不。佛言甚善。于时世尊即以神力。从船底入
     结加趺坐。迦叶见佛从船底入。而无穿漏。
     叹其希有。心自念言年少沙门乃有如是自
     在神力。然故不如我得真罗汉也
     瑞应本起云。如是变化凡有十八。迦叶复念。
     是大沙门神则神矣。然不如我以得罗汉也。
     佛即语言。迦叶汝非罗汉。亦复非是阿罗汉
     道。汝今何故起大我慢。瑞应本起云。佛语迦
     叶汝非罗汉。不知道证。胡为强颜不知羞耻。
     虚妄自称我有道德。于是迦叶心惊毛竖。惭
     愧无颜自知无道。即稽首言。今大道人实妙
     神圣。乃知我意。迦叶闻说如此语时。心怀
     愧惧身毛皆竖。而自念言。年少沙门善知我
     心。即白佛言。如是沙门。如是大仙。善知我
     心。唯愿大仙摄受于我。佛即答言。汝既年老
     百二十岁。又复多有弟子眷属。又为国王臣
     民所敬。若欲决定入我法者。先与弟子熟共
     论详。迦叶答言。善哉善哉如大仙敕。然我内
     心非不决定。为当还与弟子论耳。作此语已
     即还本处。集诸弟子而语之言。年少沙门住
     此以来。见其种种神通变化。极为奇特智慧
     深远。性又安详。我今便欲归依其法。汝
     等云何。弟子答言。我等所知皆尊者恩。年
     少沙门既为尊者之所归信。岂当有虚。我等
     亦见有诸奇异。尊者若欲必受其法。我等亦
     愿随从归依。于时迦叶闻诸弟子作是言已。
     即便相与俱诣佛所。而白佛言。我及弟子今
     定归依惟愿大仙时摄我等。佛言。善来比
     丘。须发自落袈裟着身。即成沙门。尔时世
     尊。即随所应广说四谛。于时迦叶闻说法已。
     远尘离垢得法眼净。乃至渐渐成阿罗汉果。
     尔时迦叶五百弟子。既见其师已为沙门。心
     生愿乐亦欲出家。即白佛言。我等大师。已为
     大仙之所摄受今成沙门。我等亦乐随大师
     学。唯愿大仙听我出家。佛言。善来比丘。须发
     自落袈裟着身。即成沙门。于是世尊。即为转
     于四谛法轮。时五百弟子。远尘离垢得法眼
     净。成须陀洹果。渐渐修行。乃至亦得阿罗
     汉果。尔时迦叶及五百弟子。以其事火种种
     之具。悉皆捐弃尼连禅河。师徒相与随佛而
     去。尔时迦叶二弟。一名那提迦叶。二名伽
     ?迦叶。各有二百五十弟子。在尼连禅河侧。
     居于下流。忽见其兄并及弟子。所事火具悉
     逐流来。心大惊愕而自念言。我兄今者有何
     不祥。事火之具今随水流。将非恶人之所害
     也。是时二弟奔竞相就。而共议言。我兄今
     者。若复不为恶人所害。诸物何缘从水而来。
     苦哉怪哉。我等宜速共至兄所。即便相与逆
     流而上。至兄住处空寂无人。心大悲绝。不知
     其兄及诸弟子之所在处。四向推寻。遇见旧
     人而问之言。我仙圣兄及诸弟子。不知所在。
     汝见之不。旧人答曰。汝仙圣兄与诸弟子。
     弃事火具。皆悉往于瞿昙之所。出家学道。
     是时二弟闻此语已。心大懊恼怪未曾有。又
     自念言。云何弃于阿罗汉道。而复更求他余
     法也。即便驰往至其兄所。到已见兄并及眷
     属。剃除须发身被袈裟。即便跪拜而问兄言。
     兄本既是大阿罗汉。聪明智慧无与等者。名
     闻十方莫不宗仰。何故于今自舍此道。还从
     人学此非小事。尔时迦叶答其弟言。我见
     世尊成就大慈大悲。有三事奇特。一者神通
     变化。二者慧心清彻。决定成就一切种智。三
     者善知人根随顺摄受。以此事故。于佛法中
     出家修道。我今虽复国王臣民。所见宗敬。
     世论机辩无能折者。然非永断生死之法。唯
     有如来所可演说。能尽生死。既值如是大圣
     之尊。而不自励。师彼高胜。则是无心亦为无
     眼。二弟白言。若如兄语。决定是成一切种智。
     我所知得。皆是兄力。兄今既已从佛出家。我
     等亦愿随顺兄学。即各语其诸弟子言。我今
     欲同大兄于佛法中。出家修道。汝意云何。时
     诸弟子即答师言。我等所以得有知见。皆大
     师恩。大师若欲于佛法中而出家者。亦愿随
     从。于是那提迦叶。迦?迦叶。各与二百五十
     弟子。至于佛所头面礼足。而白佛言。世尊。唯
     愿慈哀济度我等。佛言善来比丘。须发自落
     袈裟着身。即成沙门。时那提迦叶伽?迦叶。
     又白佛言。我诸弟子。今皆欲于佛法出家。唯
     愿世尊垂愍听许。佛即答言。善哉善哉。尔时
     世尊。便呼善来比丘。须发自落袈裟着身。即
     成沙门。尔时世尊。即为那提迦叶伽?迦叶。
     及诸弟子现大神变。又应其心而为说法。语
     言比丘。当知世间皆为贪欲?恚愚痴猛火
     之所烧炙。汝等往昔奉事三火。既能绝弃除
     此外惑。今三毒火尚犹在身。宜速灭之。时诸
     比丘闻佛此语。于诸法中远离尘垢。得法眼
     净。世尊又为说四谛。皆得阿罗汉果
     尔时世尊心自念言。频婆娑罗王。往昔于我
     有约誓言。若道成者愿先见度。今日时至宜
     应往彼。满其本愿作此念已。即与迦叶兄弟。
     及千比丘眷属围绕。往王舍城诸频婆娑罗
     王所。尔时频婆娑罗王。昔以聚落。给优楼
     频螺迦叶者既见迦叶及其弟子。悉为沙门
     即还启王。说如此事。王与诸臣既闻此语。心
     大惊怪默然无声。时外人民闻此语已。各相
     谓言。优楼频螺迦叶。智慧深远无与等者。
     年又耆老已得阿罗汉。云何反为瞿昙弟子。
     终无此理。乃可说言沙门瞿昙为弟子耳。尔
     时世尊。渐近王舍城。住于杖林。时优楼频
     螺迦叶。即便遣其常所使人。白频婆娑罗王
     言。我今于佛法中出家修道。今随从佛来至
     杖林。大王宜先礼拜供养。王闻来信说此言
     已。方决定知优楼频螺迦叶为佛弟子。即敕
     严驾。与诸大臣婆罗门。及人民众。往诣佛所。
     至杖林外。王即下舆除去仪饰。出至佛前。尔
     时空中有天而语王言。如来今者在此林中。
     是诸天人最上福田。大王宜应恭敬供养。又
     应宣示国中人民。皆悉令其供养如来。时王
     既闻彼天语已。心大欢喜倍增踊跃。普曜经
     云。时瓶沙王闻之欣然。大悦吾本共要得佛
     相度。敕诸大臣长者梵志。国中吏民。严治道
     路。散华烧香持诸幢盖。王乘羽葆之车。大臣
     百官前后导从。千乘万骑。长者梵志万二千
     人。欲出城迎忽大风起闭其城门。王怪所以
     今行迎佛。当有吉喜快善瑞应。时城门神即
     谓王言。快无不利。王往前世。与八万四千
     王。治寺起塔。誓言。于来世一时见佛。谘受
     道教。今有一人闭在刑狱。违其本誓。故城门
     闭。当放大赦狱中人出。同时见佛谘受训诲。
     城门乃开。王闻乃遣速敕诏。放大赦境土狱
     囚得出。一时往迎。时佛入国。有大社树名曰
     遮越。佛与比丘坐树下。王遥见佛。如星中月。
     犹如日出天下大明靡不照耀。亦如帝释梵
     王。圣帝处于本宫。如树华茂晃若金色。威神
     特显光明巍巍。超绝无侣。王心踊跃下车步
     进。五体威仪。除盖履扇冠帻刀杖。前稽首佛
     足。自称其号。我是国主瓶沙王也。久服圣尊
     饥虚积时。如是至三。佛告王曰。实如来言是
     王瓶沙也。诸佛天神皆护王身。王曰。蒙佑退
     坐一面。前者作礼。中者低头。后者叉手。皆却
     坐讫。王及臣民睹优楼迦叶在山学仙。耆旧
     来久怪之佛边。心自念言。佛是优楼师。优
     楼是佛师乎。佛睹心念即告优楼。为说偈
     言
      云何优楼卿  本可所事神
      祠祀归水火  日月众梵天
      事来为几何  夙夜精进学
      心中不懈废  宁益致神仙
     于时迦叶以偈报佛
      自念祠祀来  以历八十年
      奉风水火神  日月诸山川
      夙夜不懈废  心中无他念
      至竟无所获  值佛乃安宁
     王及群臣国中万民。尔乃别知优楼迦叶。
     是佛弟子。便进林中。遥见如来相好庄严。又
     见优楼频螺迦叶。兄弟三人并其弟子。前后
     围绕。如盛月满处众星中。行步踊悦不能自
     胜。既至佛所头面礼足。而白佛言。我是月
     种摩竭提王。名频婆娑罗。世尊知不。佛即
     答言。善哉大王。于是频婆娑罗王。却坐一
     面。时婆罗门及以大臣。诸人民众皆悉就坐。
     尔时世尊。既见来众皆安坐已。即以梵音。
     慰问频婆娑罗王言。大王。四大常安隐不。
     统理民务无乃劳耶。王即答言。蒙世尊恩幸
     得安隐。尔时频婆娑罗王。及余大众婆罗
     门。长者居士大臣人民。既见迦叶为佛弟子。
     自相谓言。呜呼如来有大神力。智慧深远不
     可思议。乃能伏于如此之人。以为弟子。尔
     时复有诸余人众。心自念言。优楼频螺迦叶。
     有大智慧。普为世人之所归信。云何当为沙
     门瞿昙而作弟子。心怀狐疑。尔时世尊。知
     彼心念即语迦叶。汝今宜应现诸神变。于时
     迦叶即升虚空。身上出水身下出火。身上出
     火身下出水。或现大身满虚空中。或复现小。
     或分一身为无量身。或现入地还复踊出。于
     虚空中行住坐卧。举众见已叹未曾有。悉皆
     称言第一大仙。尔时迦叶现此变已。即从空
     中到于佛前。头面礼足而白佛言。世尊实是
     天人之师。我今实是世尊之弟子。如是三说。
     佛即答言。如是如是迦叶。汝于我法是何等
     利。弃舍火具而出家也。于是迦叶。以偈答
     言
      我于昔日中  所事火功德
      得生天人中  受于五欲乐
      恒如是轮转  没于生死海
      我见此过患  所以弃舍之
      又复事火福  得生天人中
      增长贪恚痴  是故我远离
      又复事火福  为求将来生
      既已有生故  必有老病死
      已见如此事  是故弃火法
      施会修苦行  乃以事火福
      虽得生梵天  此非究竟处
      以是因缘故  所以弃事火
      我见如来法  离生老病死
      究竟解脱处  是故今出家
      如来真解脱  为诸天人师
      以是因缘故  归依大圣尊
      如来大慈悲  现种种方便
      及诸神通力  而以引导我
      云何而复应  奉事于火法
     尔时频婆娑罗王。及诸大众闻优楼频螺迦
     叶。说此偈言心大欢喜。于如来所深生敬信。
     决定得知如来必成一切种智。审知迦叶是。
     佛弟子。尔时诸天于虚空中。雨众天华作妙
     妓乐。异口同音唱言善哉。优楼频螺迦叶
     快说此偈。尔时世尊。知诸大众心意决定。无
     复狐疑。又观其根皆以成熟。即为说法。大王
     当知。此五阴身以识为本。因于识故而生意
     根。以意根故而生于色。而此色法生灭不住
     大王。若能如是观者。则能于身善知无常。如
     此观身不取身相。即能离我及于我所。若能
     观色离我我所。即知色生便是苦生。若知色
     灭便是苦灭。若人能作如此观者。是名为解
     脱。若人不能作斯观者。是名为缚。法本无
     我及以我所。以倒想故横计有我及以我所。
     无有实法。若能断此倒惑想者。即是解脱。尔
     时频婆娑罗王。心自思惟。若谓众生言有我
     者。而名为缚。一切众生皆悉无我。既无有我
     谁受来报。尔时世尊知彼心念。即语之言。
     一切众生。所为善恶及受果报。皆非我造亦
     非我受。而今见有造作善恶。受果报者。大王。
     谛听。当为王说。大王。但以情尘识合。于境
     生染累想滋繁。以是缘故驰流生死备受苦
     报。若于境无染。息其累想即得解脱。以情尘
     识三事因缘。共起善恶及受果报。更无别我。
     譬如钻火。因手转燧得有火生。然彼火性。
     不从手生及以燧出。亦复不离手及燧钻。彼
     情尘识亦复如是。时频婆娑罗王又自思惟。
     若以情尘识和合故。而有善恶受果报者。
     便为常合不应离绝。若不常合是即为断。尔
     时世尊知王心念。即便答言。此情尘识不常
     不断。何以故。合故不断。离故不常。譬如缘于
     地水。因彼种子而生芽叶。种子既谢不得名
     常。生芽叶故不得名断。离于断常故名中
     道。三事因缘亦复如是。尔时频婆娑罗王。
     闻此法已心开意解。于诸法中。远尘离垢得
     法眼净。八万那由他婆罗门。大臣人民亦于
     诸法。远尘离垢得法眼净。九十六万那由他
     诸天人。又于诸法。远尘离垢得法眼净。
     时频婆娑罗王。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合掌白
     佛快哉世尊。能舍转轮圣王之位。出家学道
     成一切种智。我昔愚痴。欲留世尊临治小国。
     今观慈颜又闻正法。方怀惭愧追悔昔过。
     唯愿世尊。以大慈悲受我忏悔。我于昔日
     白世尊言。若得道时愿先度我。今日始蒙宿
     愿成遂。荷世尊恩。得履道迹。我从今日。供养
     世尊。及比丘僧。当令四事不使有乏。唯愿世
     尊住于竹园。令摩竭提国长夜获安。佛即答
     言。善哉大王。乃能舍于三不坚法。求三坚报。
     当令王愿得满足也。时频婆娑罗王。知佛受
     请住竹园已。顶礼佛足辞退而去。普曜经云。
     大臣贺王。前时诸王悉不见佛。今独王见。
     宿福禄厚故乃尔耳。王益欣踊亦贺诸臣。卿
     等大德值是圣尊。王还宫中敕宫夫人。??br>  女大小及国吏民。岁三月六斋守禁法施戒
     博闻。王适归宫。时天帝释将八万天。散华佛
     上归命作礼而去。言南无佛。寻皆悉度。得法
     眼净
     时摩竭国有一长者。名曰迦陵。见佛入国。天
     人所奉而无精舍。我有好园欲用上佛。往诣
     佛所稽首足下。前白佛言。佛愍一切如亲爱
     子。弃转轮王不慕世荣。今无精舍有一竹园
     去城不远。愿以奉佛可作精舍。佛受祝愿。
     佛及圣众游处其中。是故名曰迦陵竹园。王
     还城已即敕诸臣。今于竹园起诸堂舍。种种
     庄饰极令严丽。悬缯幡盖散华烧香。悉皆办
     已即便严驾。往至佛所头面礼足。而白佛言。
     竹园僧伽蓝。修理始毕。唯愿世尊与比丘僧。
     哀愍我故往住彼也。尔时世尊与诸比丘。及
     无量诸天。前后围绕入王舍城。当于如来蹈
     门阃时。城中乐器不鼓自鸣。门狭更广门下
     更高。一切丘墟皆悉平坦。臭秽尘垢自然香
     净。聋者得听哑者能语。盲者得视狂者得正。
     拘?疾病普皆除愈。枯木发华腐草荣秀。
     涸池增澜香风清靡。凤雀孔翠凫雁鸳鸯。异
     类众鸟缤纷翔集。出和雅音。有如是等种种
     祥瑞。既入城已。与频婆娑罗王俱往竹园。尔
     时诸天满虚空中。时王即便手执宝瓶。盛以
     香水。于如来前而作是言。我今以此竹园。奉
     上如来及比丘僧。唯愿哀愍为我纳受。作此
     言已即便奉舍。尔时世尊默然受之。说偈咒
     愿
      若人能布施  断除于悭贪
      若人能忍辱  永离于?恚
      若人能造善  则远于愚痴
      能具此三行  速至于涅??
      若有贫穷人  无财可布施
      见他修施时  而生随喜心
      随喜之福报  与施等无异
     尔时婆罗门大臣及余人民。见王奉施如来
     僧伽蓝。皆悉踊跃生随喜心。尔时频婆娑罗
     王。施僧伽蓝已。心大欢喜头面礼足。退还所
     住。阎浮提中诸王见佛。频婆娑罗最为其
     首。诸僧伽蓝。竹园僧伽蓝。最为其始。尔
     时世尊与诸比丘。住竹园僧伽蓝。于时王舍
     城中。有二婆罗门。聪明利根有大智慧。于诸
     书论无不通达。辩才语议莫能摧伏。一姓拘
     栗名优婆室沙。母名舍利。故举世唤为舍利
     弗。二姓目犍连。名目犍罗夜那。各有一百弟
     子。普为国人之所宗仰。二人互共以为亲友。
     极相爱重咸共誓言。若先得闻诸妙法者。要
     相开悟无得吝惜
     尔时阿舍婆耆比丘。着衣持钵入村乞食。
     善摄诸根威仪详序。路人见者皆生恭敬。
     时舍利弗忽于路次。逢见阿舍婆耆。善摄诸
     根威仪详序。彼舍利弗善根既熟。见阿舍
     婆耆心大欢喜。踊跃遍身。停步瞻视不能暂
     舍。即便问言。我意观汝似新出家。而能如此
     摄诸情根。欲有所问唯愿见答。汝今大师其
     名何等。有所教诫演说何法。时阿舍婆耆即
     便安详而答言。我之大师得一切种智。是
     甘蔗种姓天人之师。相好智慧及神通力。
     无与等者。我既年幼学道日浅。岂能宣说如
     来妙法。然以所知当为汝说。即说偈言
      一切诸法本  因缘生无主
      若能解此者  则得真实道
     时舍利弗闻阿舍婆耆说此偈言。即于诸法。
     远尘离垢得法眼净。见道迹已心大踊跃。身
     诸情根皆悉悦豫。而自念言。一切众生悉着
     于我。所以轮回在于生死。若除我想。即于我
     所亦皆得离。譬如日光能破于暗。无我之想
     亦复如是。悉能破于我见暗障。我从昔来所
     可修学。皆为邪见。唯今所得是真正道。作
     此念已。礼阿舍婆耆足。归还所止。时阿舍
     婆耆至前乞食讫还竹园。时舍利弗还至住
     处。时目犍连夜那善根已熟。见舍利弗诸根
     寂定威仪详序。颜容怡悦异于常日。即便问
     言我今观汝。诸根颜貌与常有异。必当已得
     甘露妙法。我昔与汝共结誓言。若闻妙法要
     相启悟。汝有所得愿为我说。时舍利弗即
     便答言。我今实已得甘露法。目犍连夜那
     闻已。欢喜无量。叹言善哉。时为我说。舍利
     弗言。我今出行逢一比丘。执持衣钵入村乞
     食。诸根寂静威仪详序。我既见已深生恭
     敬。既到其所而问之言。我意观汝似新出家。
     而能如此摄诸情根。欲有所问唯愿见答。汝
     今大师其名何等。有所教诫演说何法。时阿
     舍婆耆。即便安详而见。答言。我之大师得一
     切种智。是甘蔗种天人之师。相好智慧及神
     通力。无与等者。我既年幼学道日浅。岂能
     宣说如来妙法。然以所知当为汝说。即说偈
     言
      一切诸法本  因缘生无主
      若能解此者  则得真实道
     尔时目犍罗夜那。闻舍利弗说此语已。即于
     诸法。远尘离垢得法眼净。尔时舍利弗与目
     犍罗夜那。各于佛法得甘露已。共相谓言。我
     等已于佛法各得利益。今者宜应共往佛所。
     求索出家。作此语已。各唤弟子而语之言。我
     等今者。已于佛法得甘露味。唯有此法是出
     世道。我今欲往求佛出家。汝等云何。诸弟
     子等答其师言。我等今者有所知见。皆大师
     力。师若出家我悉随从。于是二人即将二百
     弟子。往诣竹园既入门已。遥见如来相好庄
     严。诸比丘众前后围绕。心大欢喜踊跃遍身。
     尔时世尊见舍利弗。及目犍罗夜那。与诸弟
     子相随来已。告诸比丘汝等当知。今此二人
     将诸弟子。来至我所欲求出家。一名舍利弗。
     二名目犍连夜那。当于我法中为上弟子。舍
     利弗者。于智慧中最为第一。目犍罗夜那者。
     于神通中复为无上。至佛所已头面礼足。而
     白佛言。我于佛法已得道迹。乐欲出家愿垂
     听许。尔时世尊即便呼言。善来比丘须发自
     落。袈裟着身即成沙门。时彼二百弟子。既见
     其师成沙门已。俱白佛言。我等亦欲随师出
     家。唯愿世尊垂愍听许。于是世尊即便唤言。
     善来比丘须发自落。袈裟着身即成沙门。尔
     时世尊为舍利弗。及目犍罗夜那。广说四谛。
     二人即得阿罗汉果。又复为彼二百弟子广
     说四谛。即于诸法远尘离垢得法眼净。乃
     至亦成阿罗汉果。尔时世尊。即与一千二百
     五十比丘。皆大阿罗汉。于摩竭提国广利众
     生。诸比丘中。多有人名目犍罗夜那。世尊故
     名此目犍罗夜那。为大目犍罗夜那。普曜经
     云。佛有沙门名曰安陆。遣行宣法开化未闻。
     五浊之世人在荒迷。不达至真入城分卫。衣
     服齐整威仪礼节。不失常法行步安详。因是
     使人见之心悦。时舍利弗本字优波替。而遥
     见之心中欣然。心自念言。我学来久。未曾睹
     此沙门衣服。安详齐整不失仪节。试往问之
     所奉何道。吾常意疑。当有异闻殊妙之道。未
     必齐此往问比丘。所事何道谁为师主。愿闻
     其志。比丘知意。即说偈曰
      吾师三界尊  有三十二相
      等不存有无  度众十二门
      我年既幼稚  学根近薄??br>   岂能宣至真  如来无极业
      一切诸法本  从缘悉本无
      若能反本源  乃名曰沙门
     安陆沙门答曰。吾所事师从无数劫。奉行六
     度无极之法。四等四恩行无尽哀。奉无极
     慈欲度一切。积功累德不可称载。一生补处
     在兜术天。降神现存寄迦维罗卫国。处夫人
     胎如日现水。生行七步天地大动。瑞三十
     二称己圣音。三界皆苦吾当度之。释梵四王
     咸来启受。九龙浴身其德无量。粗举其要。非
     吾萤烛所叹能究。悉非心口之所言思。是吾
     大师天人之尊于是颂曰
      吾师天中天  三界无极尊
      相好身丈六  神通游虚空
      化训去五阴  拔断十二根
      不贪天世位  心净开法门
     时舍利弗欣然大悦。如冥睹明口言善哉。昔
     来抱疑又吾好学。八岁从师至年十六。靡不
     周宗行遍天下。十六大国自谓已达。今乃闻
     异无上正真。得吾本愿今佛所在。答曰在迦
     陵竹园。将诸弟子往诣佛所。稽首足下问讯
     至尊。身堕愚冥迷惑历载。不得谘受今乃奉
     圣。无极大道。愿听出家得为比丘。受成就戒。
     佛言。善哉呼比丘来。头发自堕袈裟着身。
     佛为说经分别诸法。十二根本[一/旦]然意达。漏
     尽意解得无着果。前白佛言。吾有同学。俗字
     拘律陀今名目连。少小相顺要有至真。以相
     开示今已蒙济。彼没尘垢未得拔出。承尊圣
     旨往开示之。佛言善哉。宜知是时。勿得稽
     留。时舍利弗稽首佛足。辞出入城求目连。遥
     见目连与诸弟子。游行城里街曲里巷。舍利
     弗趣之。目连睹见体改服变。不与常同问之
     所以。被服改变有何异见。答曰学人无常唯
     行大明。吾学积年不值大圣。今乃遇之无上
     大道。欣庆无量故来相求。同其道味累劫无
     穷。目连答曰此非。小事善共思惟。舍利弗曰。
     不须重言吾厌从事。不复欲闻假喻言之。人
     有珍妙施有胜得。大宝如意明珠及获宝瑛。
     复欲反求帛祠为珠。非身所欲。目连答曰。仁
     智胜我。常兄事卿必不相误。便当同志将吾
     受训。稽首至尊。时舍利弗与目犍连。俱往诣
     佛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叉手白佛。违旷侍省
     沈没尘垢。今乃奉觐愿为沙门。启受法律。
     佛言善哉即除澡瓶屏鹿衣杖具。佛呼比丘
     来。头发自落袈裟着身。为说正谛漏尽意
     解。所作已办成无着果。佛言此二人等往古
     世时。誓供养我待吾道成。侍卫左右今乃相
     值。本有千弟子。得舍利弗目连。有二百五十
     比丘一时所度
     尔时偷罗厥叉国。有一婆罗门名曰迦叶。有
     三十二相。聪明智慧诵四?惩泳?R磺惺槁?br>  无不通达。极为巨富善能布施。其妇端正举
     国无双。二人自然无有欲想。乃至亦不同宿
     一室。久于往昔种善根故。不乐在家受五欲
     乐。日夜思惟厌离世间。精勤求访出家之法。
     如是推寻不能得已。即舍家事入于山林。心
     念口言诸佛如来。出家修道。我今亦当随佛
     出家。即便脱去金缕织成珍宝之衣。而着价
     直千两金。坏色纳衣自剃须发。尔时诸天于
     虚空中。既见迦叶自出家已。而语之言。善
     男子。甘蔗种族白净王子。其名萨婆悉达。
     出家学道成一切种智。举世号为释迦牟尼
     佛。今者与千二百五十阿罗汉。在王舍城竹
     园中住。尔时迦叶闻天语已。欢喜踊跃身毛
     皆竖。即便往趣竹园僧伽蓝。尔时世尊知其
     当来。而自思惟观其善根。宜往度之。作此念
     已。即行逆之。到多子兜婆而逢迦叶。时彼迦
     叶。既见相好威仪特尊。即便合掌而作此言。
     世尊实是一切种智。实是慈悲济众生者。实
     是一切所归依处。即便五体投地。顶礼佛足
     而白佛言。世尊今者。是我大师。我是弟子。
     如是三说。佛即答言。如是迦叶。我是汝师。汝
     我弟子。佛又语言。迦叶当知。若人实非一切
     种智。而欲受汝为弟子者。头即裂坏以为七
     分。又复告言。善哉迦叶快哉迦叶。当知五受
     阴身是大苦聚。于时迦叶闻此语已。即便见
     谛。乃至得于阿罗汉果。尔时世尊即与迦叶
     俱还竹园。以此迦叶有大威德智慧聪明。是
     故名之为大迦叶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言。普光如来出兴世时。
     善慧仙人岂异人乎。即我身是。缘路所过
     五百外道。所共论议及随喜者。今此会中。
     优楼频螺迦叶兄弟。及其眷属千比丘是。
     时卖华女者。今耶输陀罗是。善慧仙人发布
     地时傍有二人扫佛前地。及二百人随喜助
     者。今此会中舍利弗大目犍连夜那。并二百
     弟子比丘是。虚空诸天见善慧仙人。以发布
     地。悉皆随喜而赞叹者。我初得道。鹿野苑
     中始转法轮。八万天子及频婆娑罗王。所将
     眷属八万那由他人。及九十六万亿那由他
     天是。汝等当知。过去所种因缘。无量劫终
     不磨灭。我于往昔精勤修习一切善业。及
     发大愿心不退转。故于今者。而已成就一切
     种智。汝等宜应勤修道行。无得懈怠。时诸
     比丘闻佛所说。欢喜顶戴作礼而退。普曜
     经云。王遥闻子得佛道。已来六年生念久已。
     心中悲喜饥虚欲睹。有一梵志名优陀耶。聪
     明智慧本侍菩萨常得其意。王告优陀往请。
     迎佛别阔。已来十有二年夙夜愁戚。不舍其
     心思一相见如复更生。优陀受教往诣佛所。
     稽首佛足具以王意白佛。优陀见佛。诸天释
     梵归化一切受命。前白佛言。愿得出家以为
     沙门。佛言呼比丘来。头发自堕便成沙门。得
     罗汉道佛时所度。其余前后得道所度不可
     称计。佛自念言。本与父王要得佛道。尔乃还
     国当度父母。今正应还。设若还国无所感动。
     于事不宜所化??佟O惹采褡愕茏印1惹鹩?br>  陀耶。往显威神足。知佛欲往。乃解道尊咸
     共渴仰。发起道心所度乃多。尔时世尊告优
     陀耶。佛本出家与父母誓。若得佛道还度父
     母。今已得佛道德已成。必当还国不违本誓。
     汝以神足经行虚空。现其神变。乃知吾身已
     成大道。弟子尚尔况佛威德。巍巍无量尔乃
     信受。优陀受教神足飞行。经游虚空往到本
     国。迦维罗卫城上虚空。现无数变。身上出水
     身下出火。水不湿身火无所伤。七现七没。
     从东方没地出于西方。西没东出南没北
     出。北没南出。行空如鸟没地如水。履水如
     地。王及臣民莫不欣喜。乃知道尊。于是颂曰
      佛从本所行  生死无数度
      常念?飞类  勤苦无量劫
      时坐佛树下  逮致本宿愿
      欢喜当听说  难得数见闻
      适成佛道时  辄降魔眷属
      即坏生死本  消爱欲无余
      佛念本生地  意欲见亲族
      今听王头檀  所说甚可悲
      比丘名优陀  姿性能悦人
      佛遣使令行  孚致消息来
      还入父王国  以入宣佛意
      今王太子顾  意欲还至宫
      优陀闻佛教  即听受奉行
      因时于佛前  变化随地形
      其身忽不见  神足来入城
      乃至大王殿  父王所坐前
      比丘优陀耶  进现悦头檀
      变化若干品  踊出父王殿
      净譬如莲华  泥土尘不生
      父王见恐怖  即问斯何灵
      将无是神只  出地何怪尔
      此形姓为谁  本从何得斯
      愿以开吾意  令心疑结解
      从生至于今  未曾睹是变
      太子本弃国  求道度众生
      慕勤无数劫  于今乃得成
      今王莫恐畏  且宽意悦豫
      我以坏众恶  为王太子使
      王闻太子问  泪下如雨星
      十二年已来  乃承悉达声
      今从吉祥至  思寤如更生
      太子舍国位  成道号何名
      出国坐六年  精进现成佛
      号曰天中天  三界尊第一
      本时在我尊  为作众宝殿
      刻镂诸妙饰  于今室何如
      优陀所答曰  佛之正真微
      常坐于树下  诸天来归趣
      吾子在宫时  茵褥布??
      皆以锦绣成  柔软有光泽
      龙妻奉宝床  天帝贡袈裟
      不以好衣喜  其心无增损
      在国好美食  甘膳悉其味
      今所服食者  安身何等类
      执钵行分卫  福众无?细
      咒愿布施家  世世令安隐
      悉达卧寝时  不敢妄呼觉
      鼓琴发歌音  尔乃令寤起
      如来三昧定  夙夜无眠觉
      释梵来劝助  皆现稽首受
      在家杂香浴  若干种众馨
      香香遍室中  今用何所意
      八解三脱门  洗浴除心垢
      其心净如空  普安无恼忧
      悉达在家时  ?F若干杂香
      香熏其衣服  清净无垢障
      戒定慧解脱  以为道德香
      熏于八难处  世世度十方
      四品好床座  以若干宝成
      重叠布众具  以卧起其上
      四禅为床座  意定无愦乱
      清净如莲华  不着于泥水
      在宫无数兵  诸臣而宿卫
      左右常拥护  目不见恶秽
      诸弟子众具  千二百五十
      菩萨无央数  皆来稽首集
      本在家未出  有四品好车
      象马牛羊步  游行观四方
      五通以骖驾  彻视洞听飞
      睹本见众心  游观度生死
      子出行往返  幢?煊鸬袷?br>   前后诸导从  各执诸兵仗
      四等慈悲护  恩惠仁爱度
      普覆众危难  以严饰众生
      生时杂妓乐  椎钟及鸣鼓
      观者悉填路  前后不相害
      树下波罗奈  椎鸣不死鼓
      拘邻等得道  八万四千天
      九十六道伏  其音闻三千
      众生莫不悦  启受心皆明
      所领何国土  人民为多少
      所化有几人  悉为归伏不
      领三千大界  化训诸群生
      十方不可称  莫不蒙济度
      在国思正法  助吾治万民
      动顺礼节训  莫不承教闻
      佛解空本无  舍于四颠倒
      靡不归伏者  神静天为业
      佛与世无雠  博无不备达
      汝言何不及  一切皆自归
      正天下满人  一人头若干
      一头若干舌  舌解无数义
      合集恒沙人  嗟叹佛功德
      江沙劫不畅  况我萤烛明
     王闻益悲喜。叹曰。善哉善哉。阿夷言不妄。佛
     当来不。何日当至乎。优陀报曰。却七日到
     王大踊跃。即敕群臣国中万民。吾往迎佛。导
     从威仪法转轮王。平治道路扫除令净。香汁
     洒地悬缯幡彩。竖其幢盖周遍国内。其所修
     治光饰尽宜。千乘万骑出四十里。往奉迎佛
     稽首归命。优陀前报王曰。本受佛教奉命见
     王。宣其意故今还宣命。说王意旨饥虚无量。
     欲见至尊稽首受法。并化万民咸蒙福庆。
     王曰。宜知是时勿复稽留。尔时优陀耶还来
     诣。佛稽首足下以启国王。世尊及诸弟子。自
     期七日当还本国。王及臣民莫不欣悦。别来
     积年夙夜想念。饮食不甘寝不能寐。饥虚日
     久计日度时。须世尊到已忆七日。于时大圣
     告诸弟子。明日当发至迦维罗卫见于父王。
     皆严整衣服。护持应钵。梵释四王闻佛还国。
     皆来送侍天雨香汁。散华烧香竖诸幢盖。四
     王诸天皆在前。导梵天侍右帝释侍左。诸比
     丘众皆随佛后。诸天龙神华香妓乐追于上
     侍。佛适进路先现瑞应。三千国土六反震动。
     百岁枯树皆生华实。诸枯竭溪涧自然泉水。
     王见此瑞知佛已来。敕诸释种大臣百官。皆
     行诣佛散华烧香。竖诸幢幡鼓众妓乐。悉
     出迎佛王遥见佛。在于大众如星中月。如日
     初出?萦诔?簟H缡骰??曳汲闶ⅰ>奚碚?br>  六相好严身。晃如金山王睹悲喜。前稽首足
     惟别弥时。今乃相见。大臣百官皆稽首礼。
     即还入城足蹈门阃。地为大动天雨众华。乐
     器皆鸣。盲者得视。聋者得听。拘?得行。病者
     得愈。哑者能言。狂者得正。偻者得伸。若被毒
     者毒为不行。百鸟禽兽相和悲鸣。妇女珠环
     相??魃?5倍??奔?吮浠?D?换断病J?br>  宝藏者自然发出。中满珍琦。怀异心者皆共
     和同。等心叉手自归命佛。诸畜生类蒙其光
     润。皆得生天。怀妊母人。蒙斯光明。苦痛微
     薄。皆得在产。端正姝好。消?H怒痴无复尘劳。
     展转相视如父如母。如兄如弟如子如身。地
     狱休息饿鬼饱满。寻光来至归命世尊。皆发
     道意。王见佛巨身丈六。相好光明。体紫金
     色。诸根寂定。如星中月。晃如金山。天帝梵王
     四王所奉。睹诸梵志久在山中。薄露身形日
     炙风飘。身体黑臭在佛边侍。犹如黑乌在紫
     金山。不能发起显佛大德。令一切悦。便敕国
     中诸豪族释。端正姝好颜貌殊异。选五百人
     出为沙门。侍佛在左右。犹如凤凰在须弥山。
     亦如摩尼着水精器。时佛弟难陀亦作沙门。
     未下须发难有典作。剃头师前白佛言。人身
     难得。佛世难值。明时叵遇。今我大天及诸尊
     者。识道至高不可限量。不慕世荣舍世尊位。
     行作沙门今我小节下劣靡逮。何所贪乐不
     出为道乎。唯佛哀愍济救污泥。没溺尘埃拔
     为沙门。佛言善哉。佛时便呼比丘来。头发则
     堕袈裟在身。即成沙门礼诸沙门。因随次坐
     难在后作。次第作礼到此沙门。即住不礼心
     自念言。是我家仆不能为礼。佛知告难佛法
     大通。举学前后不在尊卑。犹如大海悉受万
     川。四流不避。污涂执心。如地四大俱等。地
     水火风内外无异。其神空净所著为名。宜弃
     自大以法自将。乃应先圣无极道训。时难见
     佛教诲切至。事不得止解了本无。弃捐自大
     下意为礼。天地大动众会同叹。善哉善哉。为
     道等心。除自高意而下卑心。感于天地为之
     大动。从是制法先学为长。后学为小。法之
     常仪各无所恨。无所诤讼。佛时入宫坐于殿
     上。王及臣民日日供养。百种甘馔。佛说经
     法所度无量。瞿夷携罗云来。稽首佛足瞻
     对问讯。久违侍觐旷废供养。时王僚属皆怀
     沈疑。太子捐国十有二年。何从怀妊生子
     罗云。佛语父王告诸群僚。瞿夷守节贞洁清
     净无瑕疵也。设王不信今当现证。于时世
     尊化诸众僧。皆使如佛。相好光明。等无差
     异。于时罗云厥年七岁。瞿夷即以指印信环。
     与罗云言。是汝父者以此与焉。罗云应时直
     前诣佛。以印信环而授世尊。王及群臣咸皆
     欣跃。称言善哉。所现无量真佛子也。佛语
     父王及诸臣曰。从今已后无复怀疑。此吾之
     子。缘吾化生。勿咎瞿夷也。王得道证。瞿夷
     受戒。净修梵行。宫人大小。咸受戒法。月六
     岁三。奉斋弗懈。国内清宁。风雨以节时不
     越序。五谷登贱民安其所。万邦黎庶咸来庆
     贺。道德滋茂如月之初
     佑寻。法身无形群有已灭。觉智不起万动永
     寂。而甫现托生降神胎化者何也。乘大缘以
     应俗。本誓力以弘慈也。故能运般若之权。任
     首楞之势。回灵兜率。耀化赤泽。陶钧非我。利
     见由物。岂言像思议而能语其极哉。是以
     摄受群[?`/朋]故地居轮皇。摧制刚夸故才穷艺
     术。断拔爱网故去国入山。显明法尊故降魔
     道树。凡斯如迹罔非振俗。应体圆通随方变
     现。法身凝湛未尝起灭。然世识习滞据迹为
     真。欲观如来失道逾远。故涅??经云。若言
     菩萨在白净王宫。依因父母生育是身。是魔
     所说。盖谓证迹而迷本也。若本迹双照权实
     俱明。则披经无碍法身可睹
     释迦谱卷第五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