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藏经阁!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藏 > 史传部三 >
  • 弘赞法华传卷第三

      讲解第三
     唐京师日严寺释吉藏
     唐天台山国清寺释灌顶
     唐牛头山幽栖寺释法融
     唐武丘山寺释智琰
     唐襄阳耆?寺释智技
     唐蓝田山悟真寺释慧远
     唐牛头山释智通 唐左仆射宋国公萧?
     唐海虞山释慧?F(昙玄附) 唐新罗国释缘光
     唐苏州流水寺释玄璧
     唐同州戒业寺释智俨
      更有三十三人。录名居后。亦有造疏
    释吉藏。俗姓安本。安本安息人也。祖世避
    仇。移居南海。因遂家于交广之间。后迁金陵。
    而生藏焉。年在孩童。父引之。见于真谛。仍
    乞?之。因名吉藏。其父将藏听皇寺道朗法
    师讲。随闻领解。悟若天真。年至七岁。投朗
    出家。采涉玄猷。日新幽致。凡所谘禀。妙达指
    归。论难所标。独高伦次。词吐赡逸。弘裕多
    奇。至年十九。处众覆述。精辩锋游。酬接时
    彦。绰有余美。进誉杨邑。有光学众。具戒之
    后。声闻转高。开皇末岁。炀帝晋蕃置四道场。
    国司供给。以藏名解着功。召入慧日。礼事丰
    厚。优赏异伦。王又于京师。置日严寺。别教延
    藏往彼居之。然。京师欣尚。妙重法华。乃因
    其利即而开剖。晚以大业初岁。写二千部法
    华。隋历告终。造二十五尊像。舍房安置。自
    处卑室。昏晓相仍。竭诚礼忏。又别置普贤菩
    萨像。帐设如前。躬对坐禅。观实相理。镇累年
    纪。不替于终。藏年气渐衰。屡增疾苦。敕赐
    良药。中使相寻。遗表?@?ァ@垡源蠓āV劣谇?br> 旦。索汤沐浴。着新净衣。侍者烧香。令称佛
    号。藏加坐俨思。如有喜色。斋时将及。奄然而
    化。春秋七十有五。即武德六年五月也。遗命
    露骸。而色逾鲜白。有敕慰赙。令于南山。觅
    石龛安置。凡讲法花。三百余遍。亦着玄疏。盛
    流于世。及将终日。制死不怖论。落笔而卒
    释灌顶。字法云。俗姓吴氏。常州义兴人也。祖
    世避地东瓯。因而不返。今为临海之章安焉。
    父天早去。母亲鞠养。生甫三月。孩而欲名。
    思审物类未知所目。母夜称佛法僧名。顶仍
    口[改-己+学]。音句清辩。同共惊异。因告摄静寺慧极
    法师。闻而叹曰。此子非凡。即以非凡为字。及
    年七岁。还为极公弟子。日进文词。玄儒并惊。
    清藻才绮。即誉当时。年登二十。进具奉仪。德
    瓶油钵。弥所留思。泊极师厌世。沐道天台。
    承习定纲。因有亏绪。俄随智者东旋。止于台
    岳。晚出称心精舍。开讲法花。跨郎笼基。蹑
    超云印。方集奔赴。负箧成群。有吉藏法师。兴
    皇入室。嘉祥结肆。独擅浙东。闻称心道腾。
    意未之许。求借义记。寻阅浅深。乃知体解心
    醉有所从矣。因废讲散众。投足天台。餐禀法
    花。发誓弘演。至十七年。智者现疾。瞻侍晓
    夕。艰劬尽心。爰及灭度。亲承遗旨。乃奉留书
    并诸信物。哀泣跪授晋王。晋王五体投地。悲
    泪顶受。仁寿二年。下令曰。禅师既是大师高
    足。法门委寄。今遣延屈。必希霈然。并法花
    经疏。随使入京也。伫迟来仪。书不尽意。顶持
    衣负锡。高步入宫。三夏阐弘。副君欣戴。每至
    深契。无不申请。并随问接对。周统玄籍。后遣
    信送还。?敢怕”丁3⒂写迦擞诜??Hド饺?br> 十余里。染患将绝。众治不愈。其子奔驰入山
    祈救。顶为转法花经。焚?钐聪恪2≌咚湓丁?br> 乃闻檀香入鼻。应时痊复。又乐安南岭地曰
    安州。碧树青溪。泉流伏溺。人径不通。顶留
    连爱?。顾而誓曰。若使斯地夷坦。当来此讲
    经。曾未浃旬。白沙遍涌。平如玉镜。顶以感通
    相显。不违前愿。仍讲法花。用酬灵意。自顶受
    业天台。又禀道衡岳。思?三世。宗归莫二。
    若观若讲。常依法花。及说圆顿止观四念等
    法门。其遍不少。且智者辩才。云行雨施。或
    同天网。乍拟璎珞。随闻能领。唯顶一人。其私
    记智者词旨。及自制义记。并杂文等题目。并
    勒千碑阴。以贞观六年八月七日。终于国清
    寺房。春秋七十有二。初薄示轻疾。无论药
    疗。而室有异香。临终命弟子曰。弥勒经说。佛
    入灭日。香烟若云。汝多烧香。吾将去矣。因申
    遗诫。词理妙切。门人众侣。瞻仰涕零。忽自
    起合掌。如有所敬。三称阿弥陀佛。低身[仁-二+付]就。
    色貌欢愉。奄然而逝。举体柔软。顶暖经日。
    尝有同学智??。清高亮之士。先以贞观元年
    卒。临终云。吾生兜率矣。见先师智者。宝座
    行列。座皆有人。唯一座独空。云却后六年。灌
    顶法师。外此说法。焚香验旨。即慈尊降迎。
    计岁论期。审??不谬矣。以其月九日。定于寺
    之南山也
    释法融。俗姓韦氏。丹阳延陵新亭人也。少小
    聪哲。不修矜操。真率自居。博览经史。弱冠。
    遂被经去俗。晦影山林。负笈寻师。不远千
    里。乃依第山丰乐寺大明法师。听三论。及华
    严大品。大集。维摩。法花等诸经。伏膺累年。
    妙探机奥。虽久为门侣。人未之识也。大明既
    灭。又听盐官邃法师讲诸经论。于时。座下学
    侣如林。各骋词锋。争驰辩箭。而融谦光藏
    用。默契于心。时候清闲。发疑起问。言理精
    妙。人所不闻。讲主惊嗟。深相崇礼。乃私谓人
    曰。此师。后日必为佛法八无。然率性无恒。
    不为时辈所许。后有永嘉永安寺旷法师。会
    稽一音寺敏法师。锺山定林寺?F法师。并当
    时义海。融遍游座下。忻然独得。后归丹阳牛
    头山幽栖寺。别为小屋。精修故业。远近学
    侣。翕尔归之。乃于岩谷之前。讲法花经一部。
    于时正在盛冬。凝霜被木。乃于讲所。忽生三
    茎金色莲花。众甚惊异。叹未曾有。经文既
    毕。花亦不见。又有一大鹿。常依时听讲。停法
    之后。绝迹不来。门人发心。皆以法花为正业
    矣。后不测所终
    释智琰。俗姓朱。吴郡人。祖献。梁员外散骑侍
    郎。父玟。陈奉朝请。母张氏。初怀孕日。梦升
    高塔。登相轮而坐。诞育之后。有异侪童。八岁
    出家。事通玄寺璩法师。为弟子。其后。博采群
    经。跨轹先辈。陈至德三年。建仁王齐。百师
    百座。竞流天口之辩。琰时年二十有二。以英
    少之质。?弘通之寄。机辩纵横。众所嗟服。隋
    炀帝在蕃。亦深加礼异。至大唐统宇。还归武
    丘山寺。讲念之余。常行法花普贤等忏。又诵
    法花。三千余遍。感应冥符。神瑞非一。宵炉未
    ?k。自起烟芬。夕灌才空。潜加溢水。以贞观
    八年十月。迁神山寺。春秋七十一。凡讲法花
    三十余遍
    释智拔。姓张。襄阳人。幼年清悟。雅好佛法。
    六岁出家。初为闰师弟子。闰顾有济器。乃携
    付哲法师。哲亦襄川僧望。具之别传。初诵法
    花。日通五纸。经中妙理。略有规度。惟日期经
    诸佛出世之大意也。一人一道非弘不通。担
    毕依持。开悟蒙俗。承帝京上德吉藏法师。四
    海标领。三乘明匠。寻诣奉旨。欣击素心。首尾
    两遍。命令覆述。英俊鼓言。无非乱辙。藏亲临
    坐。拔问众言。一乘为云。遂分为三。亦可一乘
    为雨。分为三雨。众无敢答。藏曰。拔公此问。
    深得旨矣。乃属累大法。使必当遗寄。于是。振
    锡还襄。住耆?寺。恒在常济。讲法花经。年
    别五遍。贞观十四年九月十七日。于清信士
    张公英家。宿集竖义。开法花题讫。云今与乡
    里大德檀越等别。时不测其言也。遂敛容端
    默。众疑入定。迫而察之。已迁化矣。合境缁
    素。嗟惋特深。颜状如生。卓然加坐。蒋王。躬
    临礼拜。烧香供养。赠物百余段。墓所设五千
    人斋。春秋六十八矣
    释慧远。俗姓杜氏。京兆人也。弱不好弄。便慕
    内法。年甫十岁。投吉藏法师而出家焉。具戒
    已后。博文多识。讲法花经。皆自作章疏。晚
    辞人境。卜居蓝谷。乘闲乐道十有余载。贞观
    十九年。在寺夏坐。时属亢旱。乃讲法华。以祈
    甘液。远近听之。云集雾委。每有二老。应时
    而坐。既非旧识。远默记之。潜思诘问。未之发
    也。既讲至药草喻品。大雨沾洽。向之二老。三
    日不来。后策杖俱臻。远怪呼而问。乃逡巡对
    曰。弟子龙也。比蒙法师弘譬喻之品。开方便
    之门。思酬德惠。忽然降雨。但时未应下。敢擅
    洒之。故为龙王所笞耳。因忽不见。远所服三
    衣。特加护净。或时飘然自被其体。而雅性谦
    挹。虽遇沙弥。必下骑而在问也。或问其故。
    答曰。仿佛染衣。仙圣幢相。师子致敬。今成正
    学。在余一介。敢不遵乎。远常诵法华。频有灵
    感。或不加油炷灯。数日自明。后染患浃辰。
    敛念而卒。年五十有一。贞观二十一年七月

    释智通。姓陈。住梓州。八岁出家。为正道法师
    弟子。后诵法华并讲。在牛头山。善持威仪。奉
    戒贞苦。降伏黄老。士女奏章。必杖之五十。远
    近皆惮。寺宇成就。惟其经始。合众畏慑。无
    蓄私财者。常有双鹅。依时听讲。讲百余遍。两
    度放光。至贞观二十三年十月十三日。告众。
    吾造山寺。可用十万贯钱。恨未周备。今便永
    别。言讫而卒。春秋七十七矣。于时合寺房堂。
    并皆振动。树林草木。悉作白色。经一食顷。
    仍方还旧
    左仆射宋国公萧?。字时父。兰陵人。高祖梁
    武帝。父明帝。公深信释典。捐弃外学。时处会
    宴。敕每别赐素食。又赐王褒手书大品经一
    部。山纳袈裟一领。公虽参国务。而诵念无
    亏。手着法花义记凡十卷。时于第内为子侄
    讲之。疏成之日。梦多宝佛塔炳耀空中。因召
    名工造兹妙塔。贞观二十二年六月。卒于玉
    花宫。未终之前。遗嘱云。吾之衣服道具。并
    送津梁寺。同僧羯磨。其上赐山衲。及高祖树
    皮衲。铁如意。曲几。麈尾。香炉。澡灌。玉唾壶。
    玛瑙珠。朝冠。器服。并入常住。永为供养
    释慧?F。河东人。志用方直。操行不群。九岁出
    家。精勤洁业。诵法华经。[其/月]月便度。俄历众
    师。具探玄妙。年十七。赴请还乡。于光兴寺。
    讲法华经。听众云翔。咸陈嘉瑞。异香弹指屡
    经结空中。受具足后。更增荣问。一十七年
    不出寺门。无始要终。布衣蔬食。庆弟既绝谈
    谑。斯云。遂使兽群不乱。鸟集无扰。大唐之
    始。便入海虞山隐居。二十余载。远方请业。常
    百余人也。地宜梓树。劝励栽植。数十万株。通
    给将来三宝功德。中年别于南涧。止一草?。
    两兔一虎来共同。内外盘游。无相陵恼。至于
    禽兽神只请受归戒。叙其事绩。未可具言。苏
    州都督武阳公李世嘉。及刺史江王。前后频
    请。并固让不受。以贞观末年八月十一日旦。
    终于所遁。春秋七十有七。未终三日。异香
    满寺。举众怪问。曰吾后日当去矣。生死人之
    常也。寄世本若行云。慎无哭泣。各念无常。早
    求自度。丧事殡葬。律有恒仪。碑志饰词。一不
    须作。能依此诀。吾何言哉。斯固临终不桡。可
    谓坚贞者矣
    释昙宝。不知何人。断谷炼形。戒行无点。常讲
    观世音经导引士俗。而声调超挺。特异人伦。
    登高诵经。响闻三十里内
    释缘光。新罗人也。其先。三韩之后也。桉梁员
    职图云。其新罗国。魏曰斯卢。宋曰新罗。本东
    夷辰韩之国矣。光世家名族。宿敦清信。早遇
    良缘。幻归缁服。精修念慧。识量过人。经目
    必记。游心必悟。但以生居边壤。正教未融。
    以隋仁寿年间。来至吴。会正达智者。敷弘妙
    典。先伏膺朝夕。行解双密。数年之中。?H然
    大悟。智者即令就讲妙法华经。俊郎之徒。莫
    不神伏。后于天台别院。增修妙观。忽见数人。
    云天帝请讲。光默而许之。于是。奄然气绝。经
    于旬日。颜色如常。还归本识。既而器业成
    就。将归旧国。与数十人同乘大舶。至海中。船
    忽不行。见一人乘马凌波来。至船首云。海神
    请师暂到宫中讲说。光曰。贫道此身。誓当利
    物。船及余伴。未委如何。彼云。人并同行。船
    亦勿虑。于是。举众同下。行数步。但见通衢平
    直。香花遍道。海神将百侍从。迎入宫中。珠璧
    ?j煌。映夺心目。因为讲法花经一遍。大施珍
    宝。还送上船。光达至本乡。每弘兹典。法门大
    启。实有功焉。加以自少诵持。日余一遍。迄
    于报尽。此业无亏。年垂八十。终于所住。?维
    既毕。髅舌独存。一国见闻。咸叹希有。光有妹
    二人。早怀清信。收之供养。数闻体舌自诵法
    花。妹有不识法花字处。问之皆道。有新罗僧
    连义。年方八十。弊衣一食。精苦超伦。与余同
    止。因说此事。录之云尔
    释玄璧。未详其氏。苏州吴县人也。幼小出家。
    住流水寺。好学不倦。多游岩壑。栖神妙
    观。不以世务婴心。猛兽毒虫。妖精恶贼。频繁
    遭遇。未始忤其情守。常坐一床方四尺。傍无
    尘杂。未曾倚卧。每讲中百十二门。摄大乘等
    论。花严涅??法花等经。二十余州。咸来听受。
    尝讲法花经。忽有一鹤。从外飞来。于殿下池
    中。三度含水。喷洒于地。径诣佛边圣僧座
    上。一立不动。直至讲了。然始飞去。如此经
    年。后乃恒住。上堂即鼓翼引前。下讲即倾身
    随从。法师或令其舞。即[打-丁+辱]翮[求*页]足。顾影回头。
    乍起乍仰。或来或去。变态殊绝。难以具名。凡
    历二年。周旋不去。数州文翰之士。莫不伟而
    同咏。后刺史江王来向寺。长史司马。遣人来
    报法师。法师云。好。准常安坐。王至寺门。长
    史自报。师云。已知。如常安坐。王怪不来迎。
    遂即却去。至其夜一更。王总唤合郭众僧。为
    国行道。诸僧并驰集王所。王忿形于色。遣长
    史千行自唤法师。法师报云。王为国转经。心
    须殷重。未洁净辄即迎僧。大夫轻慢。不敬三
    宝。如此转经。亦非得力。王令宅内所有酒肉
    五辛。并皆除却。香汤洒扫。贫道。又须洗浴
    洁净。然可转经。公且去。后日来。王大?。更
    遣人唤法师。依常安坐。一无惧色。至后日。乃
    去至彼。王问诸僧曰。玄璧何如人。皆曰。禅
    行高僧也。王意少解。令人唤入。安一高座。
    遣三五美姬。侧近看侍。璧聊叙暄寒。即礼佛
    上座。结加趺坐。凝神寂定。乃经七日。身衣尘
    积。初无摇动。王大发善心。问众僧曰。若为得
    令其出定。僧云。以音乐供养。王命侍妓奏之。
    经半日。璧乃从禅定起。王及大夫人。请法师
    忏悔。受戒。所有猎拘鹰鹞。并皆解放。璧劝王
    诵般若心经。王依言敬受。每旦恒诵。于是倾
    舍名玲。奉酬师德。一无所受。皆令散施。王自
    尔之后。每斋日。常来就寺。参问幽玄。道化
    之声。于斯更远。即贞观中年之事也。后不知
    所终
    释智俨。俗姓严。同州人也。弱而好道。清真盖
    俗。率行方坚。动成轨则。年至十二三。忽遇梵
    僧。令其剃落。俨即鞠躬受诲。因此出家。住朝
    邑县戒业寺。于是。遍近众师。广祈玄教。至于
    摄论唯识般若维摩。及法花经等。并贯其幽
    旨。穷其了义。加之傍习世典。善谈老易。雅
    论玄情。出自天骨。未盈数载。遂当法将。每以
    讲说之余。栖心妙观。常坐不卧。用此为恒。房
    内唯有一床。更无什物。实所谓高洁法师。言
    行兼至者也。显庆三年。太州仙掌县道俗。请
    俨于灵仙寺。讲法花经。俨于寺僧还香房内。
    居止?舍。初夜取法花经。舒披案上。方欲寻
    读。于时。还香并侍者三人。并在其处。俨焚
    香未讫。忽见经上佛字中。出三舍利。五色光
    明。散满经上。行流不住。还香等。遍告寺僧。
    俱来礼拜。欲共收取舍利。舍利还流入于佛
    字。僧等礼拜悲泣。燃香发愿更睹真容。舍利
    还从佛字中出。流行不住。少选之间。别于他
    佛字中。相从隐没。俨所讲法华数十余遍。感
    灵获瑞。难以具言。然妙行高踪。超驾伦辈。尝
    与诸僧。行于池侧。诸僧取水洗濑。俨止之曰。
    若物属他。不与不取。他池水。宁得非盗。又
    夏中正食。蝇来器上。俨一一以指徐引到致
    壁。人或问之。答曰。学修无畏施耳。自俨往来
    讲导。涉履数州。每拱默徒行。执持衣钵。虽有
    香花幡盖。鼓乐?歌。车马振天地。人物隘城
    郭。俨但疑然不顾。邈尔居后。其所感惠利。
    动盈亿万。一无希取。并随处施之。受具三衣。
    至终不替。不汁不破。但唯少故耳。斯乃秽
    累将除。业行坚固之先候也。将终数日。处处
    巡行。法朋旧识。人人共别。忽一日。洒扫庭
    院。端坐入禅。所有门徒。皆令念佛。遂因在
    定。于是而终。时年六十余矣。道俗悲恸。若丧
    所天。素服而从弟子礼者。万余人矣。于是。忽
    有异香。氛氲满院。经余七日。送毕方消。亡后
    数年。其舌不怀。鬓发加长二寸。容色如旧。识
    者。以为得道之流也
     晋剡东仰山竺法深
     晋剡葛岘山竺法崇(有疏四卷)
     晋于潜青山竺法旷
     晋匡山东林寺释慧远
     晋蜀龙[泳-永+开]寺释慧持 晋彭城郡释道融(有疏)
     晋长安释昙影(有疏四卷) 宋吴虎丘山释昙谛
     宋京师何园寺释慧亮
     宋下定林寺释僧镜(有疏)
     宋会稽嘉祥寺释昙机 宋豫州释道慈
     齐伪魏济州释道登
     齐京师湘宫寺释弘充
     齐荆州竹林寺释僧慧 齐庐山释法龙
     梁京师灵味寺释宝亮
     梁上定林寺释法通
     梁钟山开善寺释智藏(有疏)
     陈杨都大禅众寺释法勇
     陈杨都大彭城寺释宝琼(有疏)
     周潼州光兴寺释宝彖(有疏)
     隋东都内慧日道场释道庄(有疏三卷)
     隋常州安国寺释慧弼
     隋吴郡虎丘山释智聚
     隋丹阳仁孝道场释智珠
     隋九江庐山大林寺释智错
     隋京师大兴善寺释弘遵
     隋京师大兴善寺释灵藏(又讲观音日二遍)
     隋江都安乐寺释慧海([(彰-章+(彰-章))/林]诵)
     唐京师纪国寺释慧净(有疏十卷)
     唐京师定水寺释僧凤(有疏)
     唐京师通玄寺释慧?
    右并非专业。兼弘异部。略题徽目。知兰荪不
    绝耳

    弘赞法花传卷第三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