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藏经阁!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藏 > 史传部三 >
  • 洛阳伽蓝记序

    三坟五典之说。九流百代之言。并理在人区
    而义兼天外。至于一乘二谛之原。三明六通之
    旨。西域备详。东土靡记。自顶日感梦满月流
    光。阳门饰豪眉之像。夜台图绀发之形尔
    来奔竞其风遂广。至晋永嘉。唯有寺四十二
    所。逮皇魏受图光宅嵩洛。笃信弥繁。法教愈
    盛。王侯贵臣弃象马如脱屣。庶士豪家舍资
    财若遗迹。于是昭提栉比宝塔骈罗。争写天
    上之姿。竞摸山中之影。金刹与灵台比高广
    殿共阿房等壮。岂直木衣绨绣土被朱紫而已
    哉。暨永熙多难。皇舆迁邺。诸寺僧尼亦与时
    徙。至武定五年岁在丁卯。余因行役重览洛
    阳。城郭崩毁。宫室倾覆。寺观灰烬。庙塔丘
    墟。墙被蒿艾。巷罗荆棘。野兽穴于荒阶。山鸟
    巢于庭树。游儿牧竖踯躅于九逵。农夫耕稼
    艺黍于双阙。麦秀之感。非独殷墟黍离之悲
    信哉。周室京城。表里凡有一千余寺。今日寮
    廓锺声罕闻。恐后世无传。故撰斯记。然寺
    数最多不可遍写。今之所录上大伽蓝。其中
    小者取其详。世谛事因而出之。先以城内为
    始。次及城外表列门名。以远近为五篇。余才
    非著述。多有遗漏。后之君子详其阙焉
    大和十七年。后魏高祖。迁都洛阳。诏司空公
    穆亮。营造宫室。洛阳城门依魏晋旧名
    东面有三门。北头第一门曰建春门。汉曰上
    东门。阮籍诗曰步出上东门是也。魏晋曰建
    春门。高祖因而不改。次南曰东阳门。汉曰东
    中门。魏晋曰东阳门。高祖因而不改。次南曰
    青阳门。汉曰望京门。魏晋曰清明门。高祖改
    为青阳门
    南面有三门。东头第一曰开阳门。初汉光武
    迁都洛阳作此门。始成而未有名。忽夜中有
    柱自来在楼上。后琅琊郡开阳县言南门一
    柱飞去。使来视之则是也。遂以开阳为名。
    自魏及晋。因而不改。高祖亦然。次西曰平昌
    门。汉曰平门。魏晋曰平昌门。高祖因而不改。
    次西曰宣阳门汉曰津门。魏晋曰津阳门。
    高祖因而不改
    西面有四门。南头第一门曰西明门。汉曰广
    阳门。魏晋因而不改。高祖改为西明门。次北
    曰西阳门。汉曰雍门。魏晋曰西明门。高祖改
    为西阳门。次北曰阊阖门。汉曰上西门。有
    铜璇玑玉衡以齐七政。魏晋曰阊阖门。高祖
    因而不改。次北曰承明门。承明者高祖所立。
    当金墉城前东西大道迁京之始。宫阙未就。
    高祖住在金墉城。城西有王南寺。高祖数诣
    寺。沙门论议故。通此门而未有名。世人谓之
    新门。时王公卿士常迎驾于新门。高祖谓御
    史中尉李彪曰。曹植诗云。谒帝承明庐。此门
    宜以承明为称。遂名之
    北面有二门。西头曰大夏门。汉曰夏门。魏
    晋曰大夏门。尝造三层楼。去地二十丈。洛
    阳城门楼。皆两重。去地百尺。惟大夏门甍
    栋于云。东头曰广莫门。汉曰谷门。魏晋曰广
    莫门。高祖因而不改。广莫门以西。至于大
    夏门。宫观相连。被诸城上也
    一门有三道。所谓九轨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