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藏经阁!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藏 > 史传部三 >
  • 传法正宗记卷第三

     天竺第十二祖马鸣大士传
     天竺第十三祖迦?衬β薮笫看?br>  天竺第十四祖龙树大士传
     天竺第十五祖迦那提婆大士传
     天竺第十六祖罗睺罗多大士传
     天竺第十七祖僧伽难提大士传
     天竺第十八祖伽耶舍多大士传
     天竺第十九祖鸠摩罗多大士传
     天竺第二十祖?夜多大士传
      天竺第十二祖马鸣大士传
    马鸣大士者。波罗柰国人也。未详其姓氏。亦
    名功胜。盖以其夙有功德殊胜而命之。然初
    诣富那夜奢尊者。以问答有所合。乃慕其道。
    遂从之出家受戒。夜奢因谓之曰。汝夙世以
    有所爱被降梵天生于?成崂牍?H黄涔??br> 上中下三类人。其上之者身有光明。其衣食
    自然。从念而得。中之者身无光明。衣食求之
    乃得。下之者裸形如马。汝悯此类。尝以神力
    分身为蚕。其人得以为服。由是功德汝得复
    生今之中国。方汝舍彼国时。其马人众感恋
    汝德。皆共悲鸣。汝亦以偈慰之曰
     我昔生梵天  为有小爱故
     而堕?忱牍? ∮肴晖?强?br>  我见汝无衣  心生保善护
     示化于窠围  当得诸济度
    偈已汝即此生。以故得今马鸣之号也。然汝
    当转法轮为第十二世祖。师寻以大法眼付
    之。已而大士以其法游化至花氏国。方大兴
    佛事。虽三乘学人皆能度之。一旦遽有一老
    叟。阳为疾者。至其会前。坐而仆地。大士因
    曰。此非常也。将有异相。其人遂即不见。俄而
    从地涌出为一女子。其状端美?如金色。举
    手指大士。而说偈曰
     稽首长老尊  当受如来记
     今于此地上  而度生死众
    复瞥然不见。大士曰。此魔来欲与吾较。有顷
    果风雨暴至。天地忽冥。复曰。魔之信至矣。吾
    当除之。即以手挥空。遂现一千尺金龙。其威
    神夺张。虽山丘为之震荡。而魔事遂息。后七
    日复有一小虫。状类?螟。潜其座下。大士执
    之以示众曰。此魔之所变。盗听吾法。寻纵之
    令其自为。终惧而不能动。寻慰之曰。吾非害
    汝。汝但复其本形。魔乃现其正体。作礼而忏
    悔。大士因问曰。汝之名谁。其眷属几何。魔
    曰。我名迦?衬β蕖F涫羧?АT蝗昃∩窳?br> 能变几何。魔曰。我化大海不为难事。曰汝化
    性海得耶。魔茫然乃曰。此言非我所知。大士
    即为说法曰。此性海者。山河大地皆依建立。
    三昧六通由兹发现。魔闻法大起信心。遂与
    其三千徒属皆求出家。大士即为剃度。乃召
    五百应真与之受戒。谓之曰。汝趣菩提。当即
    成圣道。摩罗果得戒体发光明。而异香普薰。
    大士因之乃大造论议。寻而命之曰。如来大
    法眼藏今以付汝。传之勿令断绝。汝听吾偈

     隐显即本法  明暗元不二
     今付悟了法  非取亦非弃
    付法已。即入龙奋迅三昧。挺身空中。如日轮
    相。寻趣大寂。是时也当此周显圣王之世也。
    四众遂以其真体。?之于龙龛
      天竺第十三祖迦?衬β薮笫看?br> 迦?衬β拚摺;ㄊ瞎?艘病N聪昶湫铡3跷??br> 道。有大幻术。因诣马鸣大士。较法不胜。遂与
    其徒皆求出家。既证圣道。马鸣即以大法眼
    付之。已而游化至西天竺。会其国太子有曰
    云自在者。德于大士。乃欲请往其宫中供养。
    大士辞之曰。佛制。沙门不得亲于王臣势家。
    此不敢从命。太子曰。然则吾国其城之北有
    一大山。山有石窟。清静绝俗。亦可禅栖。虽龙
    蛇异物所护。而尊者至德。其必顺化。大士曰
    诺。从之而往。方至其山。果有大蟒。长可一
    里。?目相视。大士即直进不顾。至山之南方
    坐于坦处。蟒复盘绕其身。亦不之顾。蟒须臾
    遂去。大士视其所随之众。已皆逃散无一在
    者。寻独进将至其石窟。俄然有一老人。素服
    而出。合掌致敬。大士问曰。汝何所居。曰我昔
    尝为比丘。甚好寂静。烦于初学所问。因起?
    心。以故命终堕为蟒身。止于此窟。今已千载。
    适值尊者圣德。故来敬之。大士因问曰。是山
    复有何人所居。其务道乎汝示我知之。老人
    曰。此北去十里有巨树焉。能荫五百大龙。
    其树之王号龙树者。常为龙众说法。而我
    亦预听。大士又集其徒相将而前。及至巨
    树。龙树果出迎之。忻然致礼而问之曰。深
    山孤寂龙蛇所居。大德至尊何屈至此。大士
    曰。吾非至尊来访贤者。龙树即默而计之
    曰。此尊者其得决定性明道眼耶。是大圣人
    继真宗乎。大士曰。汝虽心念。吾已意知。但能
    出家。何虑我之非圣。龙树于是悔谢。大士
    即与度之。未几乃命之曰。今以如来大法眼
    藏付嘱汝传之。汝听吾偈曰
     非隐非显法  说是真实际
     悟此隐显法  非愚亦非智
    大士付法已。遽超身太虚。逞其神变。乃趣寂
    灭。以化火自焚。是时当此周赧王之世也。龙
    树遂敛其五色舍利。建宝塔以?之
    评曰。宝林传灯二书。皆书天竺诸祖入灭之
    时。以合华夏周秦之岁甲。然周自宣王已前
    未始有年。又支竺相远数万余里。其人化灭
    或有更千余岁者。其事渺茫隔越。吾恐以重
    译比校未易得其实。辄略其年数甲子。且从
    而存其帝代耳。唯释迦文佛菩提达磨至乎
    中国六世之祖其入灭年甲。稍可以推校乃
    备书也
      天竺第十四祖龙树大士传
    龙树大士者。西天竺国人也。未详其本姓。或
    曰。出于梵志之族。其性大聪晤。才慧卓荦。殆
    非凡器。少时已能诵四韦陀典。稍长善天文
    地理。悉通百家艺术。所知若神明。始其国有
    山号龙胜者。素为龙之所栖。而山有巨树。
    能荫众龙。及大士有所感悟。意欲出家。遂入
    山修行。乃依其树。然而三藏奥义亦自洞晓
    已。能为其龙众说法。以故得号龙树。及摩
    罗尊者来其山。相遇甚善。大士乃与龙众礼
    之为师。方剃度时。其国之君与帝释梵王。皆
    赴其胜会。受戒于大罗汉。即成圣道得六神
    通。摩罗寻以大法眼付之。已而游化至南天
    竺国。先是其国之人好修福业。洎大士至说
    正法要。乃递相谓曰。唯此兴福最为胜事。佛
    性之说何可见耶。大士因语之曰。汝众欲见
    佛性。必除我慢。乃可至之。其人曰。佛性大
    小。曰非小非大。非广非狭。无福无报。不死不
    生。其人众以大士所说臻理。皆喜好愿学其
    法。大士即于座上化其身。如一月轮。时众虽
    闻说法。而无睹其形。适有长者之子曰迦那
    提婆。在彼人之中视之。独能契悟。遽谓其众
    曰。识此相乎。众曰。非我等能辨。提婆曰。此
    盖大士示现以表佛性。欲我等详之耳。夫无
    相三昧形如满月。佛性之义廓然虚明。语方
    已。而轮相忽隐。大士复俨然处其本座。而说
    偈曰
     身现圆月相  以表诸佛体
     说法无其形  用辨非声色
    于是其人皆大感悟。即求为师。而大士悉与
    度之。会众圣与其受戒。而提婆为之上首。会
    有五千外道。先于其国兴大幻术。王与国人
    皆靡然从之。而佛道将塞。当此大士感慨。遂
    易其威仪。白衣持幡。伺王每出。则趋其前行。
    或隐或显。如此凡七载。一旦王大异之。以善
    辞命而致之问曰。汝果何人。而常吾前行。追
    之不得。纵之不去。大士曰。我是智人。知一切
    事。王复惊其语。即欲验之曰。诸天今何所为。
    曰天今方与阿修罗战。王曰。天事岂易明耶。
    曰且待将有应效。少顷俄有戈戟。杂人手足。
    纷然自空而下。王见乃信。遂加叹服。命外道
    辈归礼大士。然外道皆求正其见。大士遂因
    之造众论议。若智度者。若中观者。若十二门
    者。不啻其千万偈。悉皆方便开释正法。以应
    其机宜。其后乃命迦那提婆曰。如来以大法
    眼付嘱迦叶。乃至于我。我今付汝。听吾偈

     为明隐显法  方说解脱理
     于法心不证  无?亦无喜
    复谓提婆曰。汝善传持勿使断绝。当于未来
    之世大兴佛事。已而腾身太虚。入月轮三昧。
    大逞神变。返其座即入寂定。及后七日天雨
    舍利。而大士复从定起。以手指空谓其众曰。
    此舍利者。盖昔拘那含佛之弟子号摩诃迦
    尊者。尝发三愿之所致也。其一曰。愿我为佛
    之时。若有圣士化度于世者。遇天澍雨至于
    其身即为舍利。其二曰。愿天地所生之物。
    皆堪为药疗众生病。其三曰。愿凡有智者。皆
    得所知微妙。以通宿命。言已仍泊然大寂。其
    时当此秦始皇帝之世也。提婆与其四众遂
    建塔以?之
    评曰。正宗贵乎简妙。而龙树大士以广论发
    之何哉。曰然简妙常难其至之者。方其人机
    器有上下。此非以方便导之。则浅信者安得
    其进向。是故大士为论务发彼一机者也。涅
    ??岂不云乎。汝慎勿为利根之人广说法语。
    钝根之人略说法也。夫简妙者。要在其心有
    所到耳。不必以其言不言为之当否。是故证
    之于简妙也。弥说而弥至。不证于简妙也。弥
    说而弥远
      天竺第十五祖迦那提婆大士传
    迦那提婆者。南天竺国人也。姓?成崧蕖L煨?br> 才辩。幼习其国风。喜修福业。及趣龙树大
    士方至其门。龙树试之。遣以满钵水先置其
    前。大士即以一针投之。而进相见。忻然契会。
    龙树现月轮以表佛性。众皆罔测。独大士识
    之。遂以谕其众人。寻亦相与师龙树出家。
    而提婆果为其高足弟子。及龙树大士垂入
    泥洹。遂以大法眼传之。其后大士以其所证
    广化乎他方。先是迦?陈薰?懈蝗恕T昏竽?br> 净德。其国称为长者。有二子。长曰罗睺罗琰。
    次曰罗睺罗多。净德好治园林种植嘉木。一
    朝其园木无故忽然生耳如[?`/困]。大于车轮。其
    美味可食。如此终年。唯资净德与其子罗睺
    罗多所?n。余家人辄欲取食。其菌即隐。然净
    德疑之。谓其子曰。此木之耳。唯我与汝得食。
    必非常事何人能为明之。罗睺罗多遂说偈。
    欲以他告曰
     此木生奇耳  我食不枯槁
     智者解此因  我回向佛道
    适会大士入国至其家。而净德父子喜得所
    遇致礼。遂以其事问之。大士乃与辨之曰。昔
    汝二十之时。尝命一比丘于舍供养。其比丘
    虽小有戒行。而法眼未明。心不诣理。坐虚受
    汝惠。然其能少修行不陷恶趣。故报为此木
    耳以偿于汝。初此比丘居汝舍时。汝诸家人
    皆不喜之。唯汝与其次子。能以诚待。故今耳
    [?`/困]独汝父子得飨。复问净德曰。汝年几何。答
    曰。七十有九。大士因说偈曰
     入道不通理  复身还信施
     汝年八十一  此木亦无耳
    净德闻其说。心遽廓然。益勤叹伏。且曰。我??
    衰老。虽欲出家。岂堪事师。今此次子素乐入
    道。愿舍以备给侍。幸尊者容之。大士谓曰。昔
    如来记此子云。后五百年中有大菩萨。号罗
    睺罗多。因木之耳出家成道。遂问其子曰。汝
    何名耶。曰我名罗睺罗多。大士曰。此诚合佛
    所记。汝今出家必成大果。寻与剃度。会圣众
    与受具戒。遂专随游化。一日大士复至巴连
    弗城。俄闻外道相计欲掩抑佛法。乃自持长
    幡。往立其会所。外道遽问曰。汝何不前。答
    曰。汝何不后。又曰。汝似贱人。答曰。汝似良
    人。又曰。汝解何法。答曰。汝百不解。又曰。我
    欲得佛。答曰。我灼然得。又曰。汝不合得。答
    曰。元道我得。汝实不得。又曰。汝既不得。云
    何言得。答曰。汝有我故所以不得。我无我故。
    我当自得。于是外道嗣屈。自相谓曰。此必大
    圣。宜皆归之。遂问曰。汝名为谁。大士曰。我
    名迦那提婆。外道辈以夙闻其名。于是服膺
    悔过。其未即化者。后发百千难问。而大士恣
    其无碍之辩。一皆折之。由是广造论议。若百
    论之类是也。然其胜事既集。终命罗睺罗多
    付之法眼。其说偈曰
     本对传法人  为说解脱理
     于法实无证  无终亦无始
    已而入奋迅三昧。体放八光。而趣寂灭。其时
    当此前汉孝文帝之世也。四众营塔。而梵天
    助饰。共供养之
      天竺第十六祖罗睺罗多大士传
    罗睺罗多者。迦?陈薰?艘病P砧竽κ稀<鹊?br> 明其家木耳之缘。即从提婆大士出家。随侍
    往巴连弗城。寻受付正法。于彼城。其后大士
    亦统徒。广行教化。未几至室罗筏城之南。临
    金水河。遽谓其徒曰。汝等知之乎。适五佛影
    现于中流。吾勺其水。辄有异味。此河之源
    凡五百里。当有至人居之。然如来昔已记曰。
    后五百年中当有圣者。号僧伽难提。出于此
    处。相继以为十七世祖。遂将众沂流而上。
    既至果见难提禅定于石窟中。伺之凡三七
    日。会其出定。大士乃问之曰。汝身定耶心定
    乎。难提答曰。我身心俱定。又曰。心身俱定
    何有出入。答曰。虽有出入不失定相。如金在
    井金体常寂。又曰。若金在井若金出井。金无
    动静何物出入。答曰。言金动静何物出入。许
    金出入金非动静。又曰。若金在井出者何物。
    答曰。金若出井在者非金。金若在井出者非
    物。又曰。此义不然。答曰。彼理非着。又曰。此
    义当堕。答曰。彼义不成。又曰。彼义不成我义
    成矣。答曰。我义虽成法非我故。又曰。我义已
    成我无我故。答曰。我无我故复成何义。又曰。
    我无我故故成汝义。难提乃曰。仁者师于何
    圣得是无我。大士曰。我师迦那提婆大士证
    是无我。曰稽首提婆师而出于仁者。仁者无
    我故我欲师仁者。大士曰。我已无我故。汝须
    见我我汝。若师我故。知我非我我。难提心即
    廓然。遂稽首而说偈曰
     三界一明灯  回光而照我
     十方悉开朗  如日虚空住
    偈已再礼必求见度。大士曰。汝心自在非系
    我所。何须依托而求解脱。大士即以右手擎
    其金钵。举至梵天。取天香饭命众共食。而
    其大众忽生厌恶。皆不能飨。大士曰。让
    而不能食。非吾所吝。汝业自然。乃命难提
    分座同食。众复疑之。意其师弟子混而无品。
    大士知之曰。汝不得食。皆由此故。今与吾分
    座之者。乃过去婆罗王如来也。应物降迹。将
    为第十七世祖师。汝辈亦庄严劫中尝趣三
    果。而未纯无漏。适虽亲我岂大见性。正宜专
    意归此仁者。然吾灭后。即为大众上首。复出
    一师号伽耶舍多。亦宜知之。众曰。大师神力
    不敢不信。彼云过去佛者尚或疑之。难提以
    其众心未伏于已。乃谓罗多曰。世尊在日。世
    界平正无有堆阜江河沟洫。水皆甘美草木
    滋茂国土丰盈。人无八苦而行十善。及乎双
    林示灭。今将欲千年。而世界丘墟树木枯
    悴。人寡至信正念轻微。不务妙悟但乐神力。
    然我自不为。为亦何难。即展右手入地至于
    金刚轮际取甘露水。以琉璃器持至会中分
    诸大众。然饮者其心益宁。于是众皆推伏作
    礼悔过。大士后乃命之曰。吾今老矣。非久处
    世。如来之大法眼用付于汝。听吾偈曰
     于法实无证  不取亦不离
     法非有无相  内外云何起
    难提闻命。敬奉勤至。复说偈而赞之曰
     善哉大圣者  心明逾日月
     一光照世界  暗魔无不灭
    罗多大士即其座上入灭。是时也当此汉武
    帝之世也。四众建塔以?全体
      天竺第十七祖僧伽难提大士传
    僧伽难提者。室罗伐国人也。姓刹帝利。父曰
    宝庄严。实其国之王也。大士生即能言。与其
    母语。唯称佛事。父母异之。诏其国师。问子所
    以然。其国师异人也。能知往事。谓王曰。此子
    乃昔娑罗王佛也。欲有所化度故示生王家。
    七岁当复入道。出居于金河石窟。其父母爱
    之。常恐如其说。及七岁大士果说偈告父母。
    欲求出家曰
     稽首大慈父  和南骨血母
     我今欲出家  幸愿哀愍故
    初父母不从。苦求方得其志。王遂命沙门禅
    利多为其落发。师留宫中九年。始会胜僧与
    之受戒。一夕大士乃自警曰。我已具戒而尚
    处俗舍。年复二十六矣。何遇圣者而得闻道
    乎。遽感天光下照。俄见一坦路。而前有大山。
    大士即趣之。以往至其山而天色亦晓。自视
    已坐于石窟间。及旦王以亡子求不能得。遂
    摈去禅利多。然大士于此修禅。方且十年。而
    徒稍归之。一日因见瑞气。忽谓之曰。将有圣
    人为我而来。汝速洁前窟待之。未几罗睺罗
    多果至。是时大士在定。候七日会其起。相
    与问答。凡数百言。而罗睺罗多义胜。大士伏
    膺。遂从其求道。罗多曰。如来记汝当为十七
    世祖。寻命之传大法眼。大士一旦谓其众曰。
    罗睺罗多大士尝说。摩提国当出圣士。号伽
    耶舍多。继吾传法。今与汝等往访其人。行之
    无何有祥风自西而来清袭众人。大士曰。此
    道德风也。西之三千里必得圣者相会。然是
    风不类天龙鬼神阿须伦之风者。虽有吹扬
    而不损万物。病遇则愈。学遇则通。恶业遇之
    则无。于是以神通摄众。少选偕至一山。谓众
    曰。此山之顶有紫云如盖。必圣人在兹。众四
    顾。不远果有山舍。进之方及其门。俄见一童
    子持鉴趋迎于前。大士即问曰。汝几岁耶。答
    曰。百岁。又曰。汝方童幼何谓百岁。答曰。我
    不解理正若百岁。又曰。汝善机耶。答曰。佛偈
    岂不云。若人生百岁。不会诸佛机。未若生一
    日。而得决了之。大士复问曰。汝持圆鉴。意欲
    何为。童子乃以偈答曰
     诸佛大圆鉴  内外无瑕翳
     两人同得见  心眼皆相似
    父母以其与大士应对有异。遂使之出家。难
    提受之。携还精舍。会众与受具戒。即命其名
    曰伽耶舍多。他日风撼其殿之铜铃。镗然发
    声。复问舍多曰。铃鸣乎风鸣耶。答曰。非风非
    铃。我心鸣耳。又曰。我心谁乎。答曰。俱寂静
    故。大士曰。善哉妙会佛理。宜说法要。嗣吾道
    者非子而谁。寻付大法眼。乃说偈曰
     心地本无生  因地从缘起
     缘种不相妨  花果亦复尔
    已而举右手攀木而化。其时当此汉孝昭帝
    之世也。其众议曰。大士灭度于茂木之下。其
    亦垂荫于后裔乎。或者欲迁于高原而?维
    之。虽尽力举之。终不能动。遂即其处而焚之。
    敛舍利复塔于彼
      天竺第十八祖伽耶舍多大士传
    伽耶舍多者。摩提国人也。姓郁头蓝氏。父曰
    天盖。母曰方圣。初方圣得孕之时。梦有人
    持一宝鉴而向之曰。我来也。及寤觉体畅于
    平日。然其室即有异香。祥光数现。方七日而
    诞大士。其体莹然若净琉璃生十二岁。不浴
    而常洁。每以闲寂自处。或与人语。言必高胜。
    其家本居宝落迦山。及生大士乃有紫云盖
    之。初僧伽难提来其家相求。大士因而师之。
    寻得付法。遂往化于月支国。先是其国有婆
    罗门。曰鸠摩罗多。家有一犬而食息。偏处其
    舍之檐下。霖潦渍湿未始暂离。如此十载。虽
    苦驱亦不之去。罗多疑讶。欲得所决。当时
    罗多年方三十。意气勇壮。不顾有果报。唯外
    道自然之说。乐闻而师之。寻以问其所师梵
    志曰。此犬者何以而然。梵志曰。犬之心自好
    而然。非因缘也。罗多复曰。我夜尝梦一金日。
    其明赫然照曜天地。而我与梵志方在暗室。
    其日之光忽来烛之。我之身即如琉璃。徐有
    无数蝼蚁。周而食之。师之体则洗然无物。斯
    何自而然。幸师原之。梵志亦以自然说之。皆
    无所验。罗多疑既不决。遂曰。非适人意也。皆
    谓自然。何异梦而说梦。若别遇智者能为解
    释。我愿师之。即绝梵志而还。当此大士俄见
    有异气起。即座而谓其众曰。今所见者。大乘
    之气也。复释之曰。气如金环。其事必圆。气若
    玉?。菩萨在旁。今气类?。其下必有圣人焉
    然佛亦记曰。吾灭之后。后五百年间。当有菩
    萨现月支国。其后复出一大士于此天竺国。
    继世为二十祖。今之此瑞必其应也。寻率众
    往其气所。至是少顷果有婆罗门者。状类三
    十许。人来问侍者曰。此师何人。侍者曰。此佛
    弟子也。婆罗门即返闭户。大士曰。适气乃验
    在此家。遂叩其扉。内有应曰。此舍无人。大士
    曰。答无者谁。鸠摩罗多以外语有异。疑必智
    者。思求决前事。乃开户纳之。逊大士坐其
    主榻。盛列供养。因以犬事问之曰。若智者所
    说。解我疑心。即师事之。大士曰。吾说若有所
    验。汝实如其言乎。曰不妄。大士遂为辩之
    曰。此犬者是汝之父。以有微业乃堕畜中。昔
    汝父。先以黄金千[铤-壬+手]。贮于器中而窃埋檐下。
    及其死。会汝不在。未得所付。今故恋此。若汝
    取之。是犬必去。罗多命工发掘。果然得金。其
    犬即去。罗多信之。乃慕佛法。复以昔梦闻之。
    大士亦为原之曰。汝梦日者。盖佛日也。照曜
    天地者。度二众也。二人处暗室者。心未明了
    也。日光照身者。出无明宅也。身如琉璃者汝
    所清净也。彼体无物者。自利一身非能度他
    也。蚁食汝身者。必众知识之所凑泊。食汝法
    味也。罗多以二事皆决。意大廓然。益加叹伏。
    遂师之出家。担专给侍。然大士以其道力夙
    充。虽列之弟子。独器异之。故命圣众与受具
    戒。欲速其证果。后果命曰。昔如来以大法眼
    付之迦叶。乃至于我。我今用传于汝。汝受吾
    教。听是偈曰
     有种生心地  因缘能发萌
     于缘不相碍  当生生不生
    鸠摩罗多敬奉其命。拜受勤至。大士即座超
    身。作一十八变。乃趣大寂。用三昧火于空中
    而自焚之。雨舍利缤纷而下。四众接之。随处
    各建?堵波而供养之。其时当此汉孝成帝
    之世也
      天竺第十九祖鸠摩罗多大士传
    鸠摩罗多者。月支国人也。姓婆罗门氏。往世
    尝生于梵天。洎以贪爱菩萨璎珞。乃堕于欲
    界他天。于彼为一天人说佛知见。彼天人因
    之证遂成初果。以故得其天众尊为导师。其
    时适有天玉女来礼其法会。会之众有千二百
    人。未之成果。辄起情爱。故相牵累。亦其绍祖
    之冥数适至。复示今之所生。然其天女亦堕。
    偕生此国。为梵志氏。初大士之家巨富。金宝
    不可胜数。而其父贪吝不知纪极。会其国有
    罗难曰海胜者。往在彼天。得大士说法乃
    证今果。至此思报其往德。恐大士汨没于俗
    富故。从之乞金。实欲导而出之。遂至其家。适
    见大士为童。即语之曰。汝能施我之金。当得
    福利。大士曰。我方十五。未专家事。虽父不在。
    俟闻于母。遂以告其母。母从其所施。大士
    遂以金一斤施之。罗汉寻为记曰。更十五年。
    汝当遇菩萨得证圣道。然小有难。亦折大业。
    及其父还。大士以此建白。父怒笞之一百。其
    父既死。大士亦得决所疑于伽耶舍多。即伏
    膺为师。寻预传法。后行教化至中天竺国。会
    一智士曰?夜多。先此客游。辄来礼之。而致
    问曰。我家父母素敬三宝如法修行。而乃多
    疾病。所萦不遂。我邻之人。凶暴杀害作恶日
    甚。而其身康宁。所求如意。善恶报应岂非虚
    说乎。我甚惑此。愿仁者一为决之。大士曰。佛
    说业通三世者。盖以前世所作善业。而报在
    此生。此生苟为不善。则应在来世。故人有此
    生虽为善世不得其福者。前恶之报胜也。今
    世虽作恶而不受其殃者。前善之胜也。苟以
    今生非得福报复务为恶。而来世益堕恶趣
    也。苟以此世得其福报复务为善。而来世益
    得善趣也。又前世为善其德方半。而改志为
    恶。及此生也先福而后祸。此生为恶其事方
    半。而变行为善。及来世也先祸而后福。适今
    汝父与汝之邻。其善恶之应。不以类至盖先
    业而致然也。岂可以一世求之耶。夜多闻其
    说顿解所疑。大士复曰。汝虽已信三世之业。
    而未明业从惑生。惑因识有。识依不觉。不觉
    依心。然心本清净。无生灭无造作。无报应无
    胜负。寂寂然灵灵然。汝若入此法门。可同诸
    佛。一切善恶有为无为。皆如梦幻。夜多承其
    言。即发宿慧。遂求出家。大士曰。汝何许人。
    父母在乎。诚欲入道可返汝国白之父母。得
    志却来未晚。夜多曰。我国北印度也。去之三
    千余里。岂宜却来。愿屈仁者。就之供养。因得
    度脱。大士曰。我往虽远不难。汝何以去。夜多
    曰。我有小术。亦可从之。少顷而至。大士曰。
    何术。曰我兄?夜摩。先为比丘。于国尝主俱
    那含佛塔。得其塔前末诃木子。然此神物。用
    之涂足。须臾可以致远。欲止则以其叶拭去
    涂油。足乃不举。大士从用其法。与之偕去。
    诣礼其塔。佛即放光遍照其众。夜多既闻父
    母。即就剃度。于佛塔之前会圣僧与之受戒。
    大士乃为说偈曰
     此佛放光明  示度于汝相
     汝已得解脱  诸众亦当然
    寻命夜多曰。佛昔尝记汝。当为二十世祖。今
    如来大法眼藏。乃以付汝。汝善传持。听吾偈

     性上本无生  为对求人说
     于法既无得  何怀决不决
    复曰。此偈盖妙音。如来见性清净之说。汝宜
    受持。夜多再礼奉教。大士即其座上以指爪
    [(??未+牙)-牛+力]面。如红莲开。出大光明照曜四众。乃趣寂
    灭。其时当此王莽新室之世也。?夜多即其
    处建塔而供养之
      天竺第二十祖?夜多大士传
    ?夜多者。北天竺国人也。未详其姓氏。素有
    道识。慕通妙理。初客游中印度。会鸠摩罗多
    大士化于其国。以所疑报应问之。罗多为说
    业通三世。其事既明。因求之出家。罗多不即
    许。与之归本国使白其父母。方度为比丘。罗
    多知其真大法器。复以佛所授记。遂以法付
    之。既而大士历化诸国至罗阅城。而其国素
    多道众。闻大士来皆趋从之。先是其众之首
    者曰婆修盘头。修行精至昼夜不卧。六时礼
    佛粪衣一[歹*食]。而淡然无所欲。其徒甚以此尊
    之。大士即谓彼众曰。汝此头陀苦修梵行。可
    得佛道乎。曰是上人者如此精进。岂不得道。
    大士曰。是人与道远矣。纵其苦行历劫。适资
    妄本岂能证耶。曰仁者何蕴而相少吾师。大
    士曰。我不求道亦不颠倒。我不礼佛亦不轻
    慢。我不长坐亦不懈怠。我不一食亦不杂食。
    我不知足亦不贪欲。盘头闻其说忻然。乃述
    偈而赞曰
     稽首三昧尊  不求于佛道
     不礼亦不慢  心不生颠倒
     不坐不懈怠  但食无所好
     虽缓而不迟  虽急而不躁
     我今遇至尊  和尚依佛教
    大士复谓众曰。此头陀者。非汝辈所并。彼于
    往劫修常不轻行而致然也。适吾抑之。盖以
    其趣道心切。恐其如?甚急必绝。故吾不即
    赞之。欲其趣无所得住安乐地。寻谓??头
    曰。吾言相逆。汝得不动心乎。??头曰。何敢
    动乎。我念前之七世生安乐国。以务道故尝
    事智者月净。而其人谓我曰。汝非久当证斯
    陀含果。宜勤精进。夫修行譬若升天。必慕渐
    上不可退之。苟有所堕而复上益难。其时我
    年已八十。扶杖不能履。适会大光明菩萨出
    世。我欲礼之乃诣其精舍。事已而月净俄来
    相责曰。咄哉。汝何轻父而重子。吾昨视汝将
    得证果。今已失之。我时自以无咎不伏其语。
    即问月净示其所过。月净曰。汝适礼大光。安
    得以杖倚画佛之面。汝以坐此故退果位。我
    熟思之。实如其言。此后凡有所闻。不复不信。
    纵彼恶语犹风度耳。况今尊者以正法见教。
    岂宜悔吝。大士寻命之曰。如来大法眼藏今
    以付汝。汝宜传布勿令其绝。听吾偈曰
     言下合无生  同于法界性
     若能如是解  通达事理竟
    婆修盘头礼以受命。大士于其座上即以首
    倒植象婆罗树枝。奄然而化。众欲正之为其
    ?维。虽百千人共举。终不能动。又诸罗汉同
    以神力举之。亦不能动。大众遂炷香祝之。其
    体乃自倾委。焚已敛舍利。众建浮图以供养
    之。其时当此后汉孝明帝之世也
    评曰。是大士者。反植而化。何其异乎。曰圣人
    逆顺皆得。故其神而为之。不可以常道求

    传法正宗记卷第三(终)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