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藏经阁!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藏 > 史传部三 >
  • 景德传灯录卷第六

    南岳怀让禅师法嗣
    第一世九人
     江西道一禅师(一人见录姓马时谓马祖)
     南岳常浩禅师 智达禅师
     坦然禅师 潮州神照禅师
     扬州大明寺严峻禅师
     新罗国本如禅师 玄晟禅师
     东雾山法空禅师(已上八人无机缘语句不录)
    第二世三十七人(马祖法嗣)
     越州大珠慧海禅师
     洪州泐潭山法会禅师
     池州杉山智坚禅师 洪州泐潭惟建禅师
     澧州茗?道行禅师 抚州石巩慧藏禅师
     唐州紫玉山道通禅师
     江西北兰让禅师 洛京佛光如满禅师
     袁州南源道明禅师 忻州郦村自满禅师
     朗州中邑洪恩禅师
     洪州百丈山怀海禅师(禅门规式附已上十三人见录)
     镐英禅师 崇泰禅师
     王姥山?然禅师 华州伏栖寺策禅师
     澧州松滋塔智聪禅师
     唐州云秀山神鉴禅师
     扬州栖灵寺智通禅师
     坑州智藏禅师 京兆怀韬禅师
     处州法藏禅师 河中府怀则禅师
     常州明干禅师 鄂州洪潭禅师
     象原怀坦禅师 潞府青莲元礼禅师
     河中府保庆禅师 甘泉志贤禅师
     大会山道晤禅师 潞府法柔禅师
     京兆咸通寺觉平禅师
     义兴胜辩禅师 海陵庆云禅师
     洪州开元寺玄虚禅师(已上二十三人无机缘语句不录)
      怀让禅师第一世
    江西道一禅师汉州什邡人也。姓马氏。容貌
    奇异牛行虎视。引舌过鼻。足下有二轮文。幼
    岁依资州唐和尚落发。受具于渝州圆律师。
    唐开元中习禅定于衡岳传法院。遇让和尚。
    同参九人唯师密受心印(让之一犹思之迁也。同源而异派。故禅法之盛始于
    二师。刘轲云。江西主大寂。湖南主石头。往来憧憧不见二大士为无知矣。西天般若多罗记达磨云。震旦虽阔无
    别路。要假侄孙脚下行。金鸡解衔一颗米。供养十方罗汉僧。又六祖能和尚谓让曰。向后佛法从汝边去。马驹蹋
    杀天下人。厥后江西法嗣布于天下。时号马祖焉)始自建阳佛迹岭迁至临
    川。次至南康龚公山。大历中隶名于开元精
    舍。时连帅路嗣恭。聆风景慕亲受宗旨。由是
    四方学者云集坐下。一日谓众曰。汝等诸人
    各信自心是佛。此心即是佛心。达磨大师从
    南天竺国来。躬至中华。传上乘一心之法。
    令汝等开悟。又引楞伽经文。以印众生心地。
    恐汝颠倒不自信。此心之法各各有之。故楞
    伽经云。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又云。夫求
    法者应无所求。心外无别佛。佛外无别心。不
    取善不舍恶。净秽两边俱不依怙。达罪性空
    念念不可得。无自性故。故三界唯心。森罗万
    象一法之所印。凡所见色皆是见心。心不自
    心因色故有。汝但随时言说。即事即理都
    无所碍。菩提道果亦复如是。于心所生即名
    为色。知色空故生即不生。若了此心。乃可随
    时着衣吃饭。长养圣胎任运过时。更有何事
    汝受吾教。听吾偈曰
     心地随时说  菩提亦只宁
     事理俱无碍  当生即不生
    僧问。和尚为什么说即心即佛。师云。为止小
    儿啼。僧云。啼止时如何。师云。非心非佛。僧
    云。除此二种人来如何指示。师云。向伊道不
    是物。僧云。忽遇其中人来时如何。师云。且教
    伊体会大道。僧问。如何是西来意。师云。即今
    是什么意。庞居士问。如水无筋骨能胜万斛
    舟。此理如何。师云。遮里无水亦无舟。说什
    么筋骨。一日师上堂。良久百丈收却面前席。
    师便下堂。百丈问。如何是佛法旨趣。师云。正
    是汝放身命处。师问百丈。汝以何法示人。百
    丈竖起拂子。师云。只遮个为当别有。百丈
    抛下拂子。僧问。如何得合道。师云。我早不合
    道。僧问。如何是西来意。师便打乃云。我若不
    打汝诸方笑我也。有小师行脚回。于师前画
    个圆相。就上礼拜了立。师云。汝莫欲作佛否。
    云某甲不解?砟俊Jυ啤N岵蝗缛辍P∈Σ欢浴?br> 邓隐峰辞师。师云。什么处去。对云。石头去。
    师云。石头路滑。对云。竿木随身逢场作戏。便
    去。才到石头。即绕禅床一匝振锡一声。问是
    何宗旨。石头云。苍天苍天。隐峰无语。却回举
    似于师。师云。汝更去。见他道苍天。汝便嘘
    嘘。隐峰又去石头。一依前问。是何宗旨。石头
    乃嘘嘘。隐峰又无语。归来。师云。向汝道。石
    头路滑。有僧于师前作四画。上一长下三短。
    问云。不得道一长三短。离此四字外请和尚
    答。师乃画地一画云。不得道长短。答汝了也
    (忠国师闻别云。何不问老僧)有一讲僧来问云。未审禅宗传持
    何法。师却问云。坐主传持何法。彼云。忝讲得
    经论二十余本。师云。莫是师子儿否。云不敢。
    师作嘘嘘声。彼云。此是法。师云。是什么法。云
    师子出窟法。师乃默然。彼云。此亦是法。师云
    是什么法。云师子在窟法。师云。不出不入是
    什么法。无对(百丈代云。见么)遂辞出门。师召云坐主。
    彼即回首。师云。是什么。亦无对。师云。遮钝
    根阿师。洪州廉使问云。弟子吃酒肉即是。不
    吃即是。师云。若吃是中丞禄。不吃是中丞福。
    师入室弟子一百三十九人。各为一方宗主
    转化无穷。师于贞元四年正月中。登建昌石
    门山于林中经行。见洞壑平坦处。谓侍者曰。
    吾之朽质当于来月归兹地矣。言讫而回。至
    二月四日果有微疾。沐浴讫跏趺入灭。元和
    中追?大寂禅师。塔曰大庄严。今海昏县影
    堂存焉(高僧传云。大觉禅师按权德舆作塔铭言。马祖终于开元寺。荼?秤谑?哦?ㄋ?病V粱岵??br> 汰后大中四年七月。宣宗敕江西观察使裴休重建塔并寺。赐额宝峰)
      怀让禅师第二世马祖法嗣
    越州大珠慧海禅师者建州人也。姓朱氏。依
    越州大云寺道智和尚受业。初至江西参马
    祖。祖问曰。从何处来。曰越州大云寺来。祖
    曰。来此拟须何事。曰来求佛法。祖曰。自家宝
    藏不顾抛家散走作什么我遮里一物也无。
    求什么佛法。师遂礼拜问曰。阿那个是慧海
    自家宝藏。祖曰。即今问我者。是汝宝藏。一切
    具足更无欠少。使用自在。何假向外求觅。师
    于言下自识本心不由知觉。踊跃礼谢。师事
    六载。后以受业师年老遽归奉养。乃晦迹藏
    用外示痴讷。自撰顿悟入道要门论一卷。被
    法门师侄玄晏窃出江外呈马祖。祖览讫告
    众云。越州有大珠。圆明光透自在无遮障。处
    也众中有知师姓朱者。迭相推识。结契来越
    上寻访依附(时号大珠和尚者。因马祖示出也)师谓曰。禅客我不
    会禅。并无一法可示于人。故不劳汝久立。且
    自歇去。时学侣渐多日夜叩激。事不得已随
    问随答。其辩无碍(广语出别卷)时有法师数人来谒
    曰。拟伸一问。师还对否。师曰。深潭月影任意
    撮摩。问如何是佛。师曰。清潭对面非佛而谁。
    众皆茫然(法眼云。是即没交涉)良久其僧又问。师说何法
    度人。师曰贫道未曾有一法度人。曰禅师家
    浑如此。师却问曰。大德说何法度人。曰讲金
    刚般若经。师曰。讲几坐来。曰二十余坐。师曰。
    此经是阿谁说。僧抗声曰。禅师相弄。岂不知
    是佛说耶。师曰。若言如来有所说法。则为谤
    佛。是人不解我所说义。若言此经不是佛说。
    则是谤经。请大德说看。无对。师少顷又问。经
    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
    能见如来。大德且道。阿那个是如来。曰某甲
    到此却迷去。师曰。从来未悟说什么却迷。僧
    曰。请禅师为说。师曰。大德讲经二十余坐。却
    未识如来。其僧再礼拜。愿垂开示。师曰。如来
    者。是诸法如义。何得忘却。曰是。是诸法如
    义。师曰。大德是亦未是。曰经文分明那得未
    是。师曰。大德如否。曰如。师曰。木石如否。曰
    如。师曰。大德如同木石如否。曰无二。师曰。
    大德与木石何别。僧无对。良久却问。如何得
    大涅??。师曰。不造生死业对。曰如何是生死
    业。师曰。求大涅??是生死业。舍垢取净是生
    死业。有得有证是生死业。不脱对治门是生
    死业。曰云何即得解脱。师曰。本自无缚不用
    求解。直用直行是无等等。僧曰。如禅师和尚
    者。实谓希有礼谢而去。有行者问。即心即佛
    那个是佛。师云。汝疑那个不是佛指出看。无
    对。师云。达即遍境是。不悟永乖疏。有律师
    法明。谓师曰。禅师家多落空。师曰。却是坐主
    家多落空。法明大惊曰。何得落空。师曰。经论
    是纸墨文字。纸墨文字者俱空。设于声上建
    立名句等法。无非是空。坐主执滞教体。岂
    不落空。法明曰。禅师落空否。师曰。不落空。
    曰何却不落空。师曰。文字等皆从智慧而生。
    大用现前那得落空。法明曰。故知一法不达
    不名悉达。师曰。律师不唯落空。兼乃错用名
    言。法明作色问曰。何处是错。师曰。律师未辨
    华竺之音。如何讲说。曰请禅师指出法明错
    处。师曰。岂不知悉达是梵语邪。律师虽省
    过。而心犹愤然(具梵语。萨婆曷剌他悉陀。中国翻云一切义成。旧云悉达多。犹是讹
    略梵语也)又问曰。夫经律论是佛语。读诵依教奉
    行。何故不见性。师曰。如狂狗趁块师子咬人。
    经律论是自性用。读诵者是性法。法明曰。阿
    弥陀佛有父母及姓否。师曰。阿弥陀姓?x尸
    迦。父名月上。母名殊胜妙颜。曰出何教文。师
    曰。出陀罗尼集。法明礼谢赞叹而退。有三藏
    法师问。真如有变易否。师曰。有变易。三藏
    曰。禅师错也。师却问三藏。有真如否。曰有。
    师曰。若无变易决定是凡僧也。岂不闻。善知
    识者能回三毒为三聚净戒。回六识为六神
    通。回烦恼作菩提。回无明为大智真如。若无
    变易三藏真是自然外道也。三藏曰。若尔者
    真如即有变易。师曰。若执真如有变易亦是
    外道。曰禅师适来说真如有变易。如今又道
    不变易。如何即是的当。师曰。若了了见性者。
    如摩尼珠现色。说变亦得。说不变亦得。若不
    见性人。闻说真如变便作变解。闻说不变便
    作不变解。三藏曰。故知南宗实不可测。有道
    流问。世间有法过自然否。师曰有。曰何法过
    得。师曰。能知自然者。曰元气是道否。师曰。元
    气自元气道自道。曰若如是者则应有二。师
    曰。知无两人。又问。云何为邪云何为正。师
    曰。心逐物为邪。物从心为正。有源律师来
    问。和尚修道还用功否。师曰。用功。曰如何用
    功。师曰。饥来吃饭困来即眠。曰一切人总如
    是同师用功否。师曰。不同。曰何故不同。师
    曰。他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须索。睡时不肯
    睡。千般计校。所以不同也。律师杜口。有韫光
    大德问。禅师自知生处否。师曰。未曾死何用
    论生。知生即是无生法无离生法说有无生。
    祖师云。当生即不生。曰不见性人亦得如此
    否。师曰。自不见性不是无性。何以故。见即是
    性无性不能见。识即是性故名识性。了即是
    性唤作了性。能生万法唤作法性。亦名法身。
    马鸣祖师云。所言法者。谓众生心。若心生故
    一切法生。若心无生法无从生。亦无名字。迷
    人不知法身无象应物现形。遂唤青青翠竹
    总是法身郁郁黄华无非般若。黄华若是般
    若。般若即同无情。翠竹若是法身。法身即同
    草木。如人吃笋。应总吃法身也。如此之言宁
    堪齿录。对面迷佛长劫希求。全体法中迷而
    外觅。是以解道者行住坐卧无非是道。悟法
    者纵横自在无非是法。大德又问。太虚能生
    灵智否。真心缘于善恶否。贪欲人是道否。执
    是执非人向后心通否。触境生心人有定否。
    住寂寞人有慧否。怀傲物人有我否。执空执
    有人有智否。寻文取证人。苦行求佛人。离心
    求佛人。执心是佛人。此智称道否。请禅师一
    一为说。师曰。太虚不生灵智。真心不缘善
    恶。嗜欲深者机浅。是非交争者未通。触境生
    心者少定。寂寞忘机者慧沈。傲物高心者我
    壮。执空执有者皆愚。寻文取证者益滞。苦行
    求佛者俱迷。离心求佛者外道。执心是佛者
    为魔。大德曰。若如是应毕竟无所有。师曰。毕
    竟是大德。不是毕竟无所有。大德踊跃礼谢
    而去(此下旧本有洪州百丈山惟政禅师传今移在第九卷百丈山海和尚下)
    洪州泐潭法会禅师问马祖。如何是西来祖
    师意。祖曰。低声近前来。师便近前。祖打一掴
    云。六耳不同谋。来日来。师至来日犹入法堂
    云。请和尚道。祖云。且去。待老汉上堂时出
    来。与汝证明。师乃悟云。谢大众证明。乃绕
    法堂一匝便去
    池州杉山智坚禅师。初与归宗南泉行脚时。
    路逢一虎。各从虎边过了。南泉问归宗云。适
    来见虎似个什么。宗云。似个猫儿。宗却问师。
    师云似个狗子。宗又问南泉。泉云。我见是个
    大虫。师吃饭次。南泉收生饭云生。师云无生。
    南泉云。无生犹是末。南泉行数步。师召云。长
    老长老。南泉回头云怎么。师云。莫道是末。一
    日普请择蕨菜。南泉拈起一茎云。遮个大好
    供养。师云。非但遮个百味珍羞他亦不顾。
    南泉云。虽然如此个个须尝他始得(玄觉云。是相见语。不
    是相见语)僧问。如何是本来身。师云。举世无相似
    洪州泐潭惟建禅师。一日在马祖法堂后坐
    禅。祖见乃吹师耳。两吹师起定。见是和尚却
    复入定。祖归方丈。令侍者持一碗茶与师。师
    不顾。便自归堂
    澧州茗?道行禅师。师有时云。吾有大病非
    世所医。后有僧问先曹山。承古人有言。吾有
    大病非世所医。未审唤作什么病。曹云。攒簇
    不得底病。云一切众生还有此病也无。曹云。
    人人尽有。云人人尽有。和尚还有此病也无。
    曹云。正觅起处不得。云一切众生为什么不
    病。曹云。众生若病即非众生。云未审诸佛还
    有此病也无。曹云有。云既有。为什么不病。曹
    云。为伊惺惺。僧问。如何修行。师云。好个阿
    师莫客作。僧云。毕竟如何。师云。安置即不
    堪。又僧问。如何是正修行路。师云。涅??后
    有。僧云。如何是涅??后有。师云。不洗面。僧
    云。学人不会。师云。无面得洗
    抚州石巩慧藏禅师。本以弋猎为务。恶见沙
    门。因逐群鹿从马祖庵前过。祖乃逆之。藏
    问。和尚见鹿过否。祖曰。汝是何人。曰猎者。
    祖曰。汝解射否。曰射射。祖曰。汝一箭射几
    个。曰一箭射一个。祖曰。汝不解射。曰和尚解
    射否。祖曰。解射。曰和尚一箭射几个。祖曰。
    一箭射一群。曰彼此是命。何用射他一群。祖
    曰。汝既知如是。何不自射。曰若教某甲自射。
    即无下手处。祖曰。遮汉旷劫无明。烦恼今日
    顿息。藏当时毁弃弓箭。自以刀截发投祖出
    家。一日在厨中作务次。祖问曰。作什么曰。
    牧牛。祖曰。作么生牧。曰一回入草去便把鼻
    孔拽来。祖曰。子真牧牛。师便休。师住后常以
    弓箭接机(如三平和尚章述之)师问西堂。汝还解捉得虚
    空么。西堂云。捉得。师云。作么生捉。堂以手
    撮虚空。师云。作么生恁么捉虚空。堂却问。师
    兄作么生捉。师把西堂鼻孔拽。西堂作忍痛
    声。云大杀拽人鼻孔直得脱去。师云。直须恁
    么捉虚空始得。众僧参次。师云。适来底什么
    处去也。有僧云在。师云。在什么处。其僧弹指
    一声。僧到礼拜。师云。还将那个来否。僧云。
    将得来。师云。在什么处。僧弹指三声。问如何
    免得生死。师云。用免作什么。僧云。如何免
    得。师云。遮底不生死
    唐州紫玉山道通禅师者庐江人也。姓何氏。
    幼随父守官泉州南安县。因而出家。唐天宝
    初马祖阐化建阳居佛迹岩师往谒之。寻迁
    于南康龚公山。师亦随之。贞元四年二月初
    马祖将归寂。谓师曰。夫玉石润山秀丽益汝
    道业遇可居之。师不晓其言。是秋与伏牛山
    自在禅师同游洛阳。回至唐州西见一山。四
    面悬绝峰峦秀异。因询乡人。云是紫玉山。师
    乃陟山顶见有石方正莹然紫色。叹曰。此其
    紫玉也。始念先师之言乃悬记耳。遂剪茆构
    舍而居焉。后学徒四集。僧问。如何出得三界。
    师云。汝在里许得多少时也。僧云。如何出离。
    师云。青山不碍白云飞。于[由*页]相公问。如何是
    黑风吹其船舫漂堕罗刹鬼国师云。于[由*页]客作
    汉。问恁么事怎么。于公失色。师乃指云。遮
    个是漂堕罗刹鬼国。于又问。如何是佛。师
    唤于[由*页]。[由*页]应诺。师云。更莫别求(有僧举似药山。药山云。缚杀
    遮汉也。僧云。和尚如何。药山亦唤云某甲。僧应诺。药山云是什么)元和八年弟子金
    藏参百丈回礼觐。师云。汝其来矣。此山有主
    也。于是嘱付金藏讫。策杖径去襄州道俗迎
    之。至七月十五日无疾而终。寿八十有三
    江西北兰让禅师。湖塘亮长老问。伏承师兄
    画得先师真。暂请瞻礼。师以两手拨胸开示
    之。亮便礼拜。师云。莫礼莫礼。亮云。师兄错
    也。某甲不礼师兄。师云。汝礼先师真。亮云。
    因什么教某甲莫礼。师云。何曾错
    洛京佛光如满禅师(曾住五台山金阁寺)唐顺宗问。佛从
    何方来灭向何方去。既言常住世。佛今在何
    处。师答曰。佛从无为来。灭向无为去。法身等
    虚空。常在无心处。有念归无念。有住归无住。
    来为众生来。去为众生去。清净真如海。湛然
    体常住。智者善思惟。更勿生疑虑。帝又问。佛
    向王宫生。灭向双林灭。住世四十九。又言无
    法说。山河及大海。天地及日月。时至皆归尽。
    谁言不生灭。疑情犹若斯。智者善分别。师答
    曰。佛体本无为。迷情妄分别法身等虚空。未
    曾有生灭。有缘佛出世。无缘佛入灭。处处化
    众生。犹如水中月。非常亦非断。非生亦非灭。
    生亦未曾生。灭亦未曾灭。了见无心处。自然
    无法说。帝闻大悦益重禅宗
    袁州南源道明禅师上堂云。快马一鞭快人
    一言。有事何不出头来。无事各自珍重。便下
    堂。有僧问。一言作么生。师乃吐吞云。待我有
    广长舌相。即向汝道。洞山来参方上法堂。师
    云。已相看了也。洞山便下去。至明日却上问
    云。昨日已蒙和尚慈悲。大知什么处是与。某
    甲已相看处。师云。心心无间断。流入于性海。
    洞山云。几放过。洞山辞去。师云。多学佛法广
    作利益。洞山云。多学佛法即不问。如何是广
    作利益。师云。一物莫违即是。僧问。如何是
    佛。师云。不可道尔是也
    忻州郦村自满禅师上堂云。古今不异法尔
    如然。更复何也。虽然如此。遮个事大有人
    罔措在。时有僧问。不落古今请师直道。师云。
    情知汝罔措。僧欲进语。师云。将谓老僧落伊
    古今。僧云。如何即是。师云。鱼腾碧汉阶级难
    飞。僧云。如何即得免兹过咎。师云。若是龙形
    谁论高下。其僧礼拜。师云。苦哉屈哉谁人似
    我。师一日谓众曰。除却日明夜暗更说什么。
    即得珍重。时有僧问。如何是无诤之句。师云。
    喧天动地
    朗州中邑洪恩禅师。仰山初领新戒到谢戒。
    师见来于禅床上拍手云。和和。仰山即东边
    立。又西边立。又于中心立。然后谢戒了却退
    后立。师云。什么处得此三昧。仰云。于曹?脱
    印子学来。师云。汝道曹?用此三昧接什么
    人。仰云。接一宿觉用此三昧。仰云。和尚什么
    处得此三昧来。师云。某甲于马大师处学此
    三昧。问如何得见性。师云。譬如有屋。屋有六
    窗。内有一猕猴。东边唤山山山山。应如是六
    窗俱唤俱应。仰山礼谢起云。所蒙和尚譬喻
    无不了知。更有一事。只如内猕猴困睡。外猕
    猴欲与相见如何。师下绳床执仰山手。作舞
    云。山山与汝相见了。譬如?螟虫。在蚊子眼
    睫上作窠。向十字街头叫唤云。土旷人稀相
    逢者少(云居锡云。中邑当时若不得仰山遮一句语。何处有中邑也崇寿稠云。还有人定得此道理么。
    若定不得。只是个弄精魂脚手。佛性义在什么处玄觉云。若不是仰山。争得见中邑。且道。什么处是仰山得见
    中邑处)
    洪州百丈山怀海禅师者。福州长乐人也。?O
    岁离尘三学该练。属大寂阐化南康乃倾心
    依附。与西堂智藏禅师同号入室。时二大
    士为角立焉。一夕二士随侍马祖?月次。祖
    曰。正恁么时如何。西堂云。正好供养。师云。
    正好修行。祖云。经入藏禅归海。马祖上堂
    大众云集。方升坐良久。师乃卷却面前礼拜
    席。祖便下堂。师一日诣马祖。法塔祖于禅
    床角取拂子示之。师云。只遮个更别有。
    祖乃放旧处云。尔已后将什么何为人。
    师却取拂子示之。祖云。只遮个更别有。
    师以拂子挂安旧处。方侍立。祖叱之。自
    此雷音将震。果檀信请。于洪州新吴界住
    大。雄山以居处岩峦峻极故。号之百丈。既处
    之未期月。玄参之宾四方[鹿/君]至。即有沩山黄
    ?当其首。一日师谓众曰。佛法不是小事。老
    僧昔再蒙马大师一喝。直得三日耳聋眼
    黑。黄?闻举不觉吐舌。曰某甲不识马
    祖。要且不见马祖。师云。汝已后当嗣马祖。黄
    ?云。某甲不嗣马祖。曰作么生。曰已后丧我
    儿孙。师曰。如是如是。一日有僧哭入法堂
    来。师曰。作么。曰父母俱丧请师选日。师云。
    明日来一时埋却。师上堂云。并却咽喉?吻
    速道将来。沩山云。某甲不道请和尚道。师云。
    不辞与汝道。久后丧我儿孙。五峰云。和尚亦
    须并却。师云。无人处斫额望汝。云岩云。某甲
    有道处请和尚举。师云。并却咽喉?吻速道
    将来。云岩曰。师今有也。师曰。丧我儿孙。师
    谓众曰。我要一人传语西堂。阿谁去得。五峰
    云。某甲去。师云。汝作么生传语。五峰云。待
    见西堂即道。师云。道什么。五峰云。却来说似
    和尚。师与沩山作务次师问。有火也无。沩山
    云有。师云。在什么处。沩山把一枝木吹三两
    气过与师。师云。如虫蚀木。问如何是佛。师
    云。汝是阿谁。僧云。某甲师云。汝识某甲否。僧
    云。分明个。师乃举起拂子云。汝还见么。僧云
    见。师乃不语。因普请[?-(目*目)+?]地次。忽有一僧。闻饭
    鼓鸣举起[?-(目*目)+?]头大笑便归。师云。俊哉此是观
    音入理之门。师归院乃唤其僧问。适来见什
    么道理便恁么。对云。适来只闻鼓声动归吃
    饭去来。师乃笑。问依经解义三世佛怨。离经
    一字。如同魔说如何。师云。固守动用三世
    佛怨此外别求即同魔说。因僧问西堂云。有
    问有答不问不答时如何。西堂云。怕烂却作
    么。师闻举乃云。从来疑遮个老兄。僧云。请
    和尚道。师云。一合相不可得。师谓众云。有一
    人长不吃饭不道饥。有一人终日吃饭不道
    饱。众皆无对。云岩问。和尚每日区区为阿
    谁。师云。有一人要。岩云。因什么不教伊自
    作。师云。他无家活。僧问。如何是大乘顿悟法
    门。师曰。汝等先歇诸缘休息万事。善与不善
    世出世间。一切诸法。莫记忆莫缘念。放舍身
    心令其自在。心如木石无所辩别。心无所行
    心地若空。慧日自现如云开日出。相似俱歇。
    一切攀缘。贪?爱取垢净情尽。对五欲八风。
    不被见闻觉知所缚。不被诸境所惑。自然具
    足神通妙用。是解脱人。对一切境心无静乱。
    不摄不散。透一切声色无有滞碍。名为道人。
    但不被一切善恶垢净有为世间福智拘系。
    即名为佛慧。是非好丑是理非理诸知见总
    尽。不被系缚处心自在。名初发心菩萨。便登
    佛地。一切诸法本不自空。不自言色。亦不言
    是非垢净。亦无心系缚人。但人自虚妄计着。
    作若干种解。起若干种知见。若垢净心尽。不
    住系缚不住解脱。无一切有为无为。解平等
    心量。处于生死其心自在。毕竟不与虚幻尘
    劳蕴界生死诸入和合。迥然无寄一切不拘
    去留无碍。往来生死如门开相似。若遇种种
    苦乐不称意事心无退屈。不念名闻衣食。不
    贪一切功德利益。不为世法之所滞。心虽亲
    受苦乐不干于怀。?食接命补衣御寒暑。兀
    兀如愚如聋相似稍有亲分。于生死中广学
    知解。求福求智于理无益。却被解境风漂。却
    归生死海里。佛是无求人。求之即乖理。是无
    求理求之即失。若取于无求复同于有求。此
    法无实无虚。若能一生心如木石相似。不为
    阴界五欲八风之所漂溺。即生死因断去住自
    由。不为一切有为因果所缚。他时还与无缚
    身同利物。以无缚心应一切心。以无缚慧解
    一切缚。亦能应病与药。僧问。如今受戒身口
    清净已。具诸善得解脱否。答少分解脱。未得
    心解脱。未得一切解脱。问云。何是心解脱。答
    不求佛不求知解。垢净情尽亦不守此无求
    为。是亦不住尽处。亦不畏地狱缚。不爱天堂
    乐。一切法不拘。始名为解脱无碍。即身心及
    一切皆名解脱。汝莫言有少分戒善将为便
    了。有河沙无漏戒定慧门。都未涉一毫在。
    努力猛作早与。莫待耳聋眼暗头白面皱。老
    苦及身眼中流泪心中?P惶未有去处。到恁
    么时整理脚手不得也。纵有福智多闻都不
    相救为心眼未开。唯缘念诸境不知返照。复
    不见佛道。一生所有恶业悉现于前。或忻或
    怖。六道五蕴现前尽见。严好舍宅舟船车舆
    光明显赫。为纵自心贪爱。所见悉变为好境。
    随所见重处受生都无自由分。龙畜良贱亦
    总未定。问如何得自由。答如今对五欲八风
    情无取舍。垢净俱亡。如日月在空。不缘而照。
    心如木石。亦如香象截流而过更无疑滞。此
    人天堂地狱所不能摄也。又不读经看教语
    言。皆须宛转归就自己。但是一切言教。只明
    如今觉性自己。俱不被一切有无诸法境转。
    是导师能照破一切有无境法。是金刚即有
    自由独立分。若不能恁么得。纵令诵得十二
    韦陀经。只成增上慢。却是谤佛不是修行。读
    经看教若准世间是好善事。若向明理人边
    数此是壅塞人。十地之人脱不去流入生死
    河。但不用求觅知解语义句。知解属贪。贪变
    成病。只如今但离一切有无诸法。透过三句
    外。自然与佛无差。既自是佛何虑佛不解语。
    只恐不是佛。被有无诸法转不得自由。是以
    理未立先有福智载去。如贱使贵。不如于理
    先立后有福智。临时作得。捉土为金。变海水
    为酥酪。破须弥山为微尘。于一义作无量义。
    于无量义作一义。师有时说法竟。大众下堂。
    乃召之。大众回首。师云。是什么(药山目之为百丈下堂句)唐
    元和九年正月十七日归寂。寿九十五。长庆
    元年敕?大智禅师。塔曰大宝胜轮
      禅门规式
    百丈大智禅师。以禅宗肇自少室。至曹?以
    来。多居律寺。虽别院然于说法住持未合规
    度故。常尔介怀。乃曰。祖之道欲诞布化元。冀
    来际不泯者。岂当与诸部阿笈摩教为随行
    耶(旧梵语阿含。新云阿笈摩。即小乘教也)或曰。瑜伽论璎珞经。是大
    乘戒律。胡不依随哉。师曰。吾所宗非局大小
    乘。非异大小乘。当博约折中设于制范务其
    宜也。于是创意别立禅居。凡具道眼有可尊
    之德者。号曰长老。如西域道高腊长。呼须菩
    提等之谓也。既为化主即处于方丈。同净名
    之室。非私寝之室也。不立佛殿唯树法堂者。
    表佛祖亲嘱授当代为尊也。所褒学众无多
    少无高下。尽入僧堂中依夏次安排。设长连
    床施?嗉堋9掖畹谰摺N员匦闭泶裁?。右胁吉
    祥睡者。以其坐禅既久。略偃息而已。具四威
    仪也。除入室请益。任学者勤怠。或上或下不
    拘常准。其阖院大众朝参夕聚。长老上堂升
    坐。主事徒众雁立侧聆。宾主问酬激扬宗要
    者。示依法而住也。斋粥随宜二时均遍者。务
    于节俭。表法食双运也。行普请法上下均力
    也。置十务谓之寮舍。每用首领一人管多人
    营事。令各司其局也(主饭者目为饭头。主菜者目为菜头。他皆仿此)或有
    假号窃形混于清众。并别致喧挠之事。即堂
    维那检举抽下本位挂搭。摈令出院者。贵安
    清众也。或彼有所犯。即以拄杖杖之。集众烧
    衣钵道具遣逐。从偏门而出者。示耻辱也。详
    此一条制有四益。一不污清众生恭信故(三业不善
    不可共住。准律合用梵坛法治之者。当驱出院。清众既安恭信生矣)二不毁僧形循佛
    制故(随宜惩罚。得留法服。后必悔之)三不扰公门省狱讼故。四
    不泄于外护宗纲故(四来同居圣凡孰辨。且如来应世尚有六群之党。况今像末岂
    得全无。但见一僧有过。便雷例讥诮。殊不知。以轻众坏法其损甚大。今禅门若稍无妨害者。宜依百丈丛林格式
    量事区分。且立法防奸。不为贤士然。宁可有格而无犯。不可有犯而无教。惟百丈禅师护法之益。其大矣哉)
    禅门独行。由百丈之始。今略叙大要遍示后
    代学者。令不忘本也。其诸轨度山门备焉

    景德传灯录卷第六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