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藏经阁!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藏 > 事汇部上 >
  • 法苑珠林卷第十五

      敬佛篇第六之三
      弥陀部第四(此别六部)
     述意部 会名部 辩处部 能见部 业
     因部 引证部
      述意部第一
    夫避苦求乐。??品物之常情。厌浊欣净。是
    生灵之旧理。但行有美恶土成?妙。娑婆五
    痛。由积恶而丘坑。安养七珍。因习善而华
    胜。业成三辈报为九品。宝台珍观。假胜念而
    崔嵬。玉沼琼池。藉善心而皎洁。花开莲合。
    验慈父之非虚。浪动波回。闻法言之在耳。
    自非功勤志固行满因圆。何能随千心
    而上金台。依十念而升乐国也
      会名部第二
    述曰。世界皎洁。目之为净。即净所居。名之为
    土。故摄论云。所居之土无于五浊。如玻[王*(黎-(暴-(日/共))+(恭-共))]
    珂等名清净土。法华论云。无烦恼众生住处
    名为净土。净土不同有其四种。一法性上。
    以真如为体。故梁摄论云。以莲华王为净土
    所依。譬法界真如为净土所依体故。二实报
    土。依摄论云。以二空为门。三慧为出入路。奢
    摩他?巢?崮俏?恕R愿?疚薹直鹬俏?谩?br> 此皆约报功德辩其出体。三事净土。谓上妙
    七宝。是五尘色性声香味触为其土相。故摄
    论云。佛周遍光明七宝处也。又华严经云。诸
    佛境界相中种种间错庄严。故净土论云。备
    诸珍宝性具足妙庄严。又新翻大菩萨藏经
    云。假使如上世界。乃至大火洞然如来在中。
    若依经行。若住坐卧。其处自然八功德水出
    现于地。四化净土。谓佛所变七宝五尘为化
    土体。故涅??经云。以佛神力地皆柔软。无有
    丘墟土沙砾石。乃至犹如西方无量寿佛极
    乐世界等。又大庄严论云。由智自在随彼所
    欲。能现水精琉璃等清净世界。又维摩经云。
    佛以足指案地现净等事。又十地经云。随诸
    众生心所乐见。为示现故。此诸经论所明。并
    约化为净土。由佛神力现故有。摄故即无。
    故名化土
      辩处部第三
    述曰。上来虽明土有四种。然纲要有二。一报
    土。二化土。此二即摄理事二土。初报土者。谓
    佛如来出世诸善体是无漏。非三界所摄故。
    净土论云。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又智度
    论云。有妙净土出过三界。然佛所居无处为
    处。过在十方世界。或依法身而安净土。故论
    云。释迦牟尼佛。更有清净世界如阿弥陀国。
    其弥陀佛亦有严净不严净世界如释迦佛。
    又涅??经云。我实不出阎浮提界。又法华经
    偈云
     常在灵鹫山  及余诸住处
     众生见劫尽  大火所烧时
     我此土安隐  天人常充满
     园林诸堂阁  种种宝庄严
    又华严经云。如来净土。或在如来宝冠。或在
    耳?。或在璎珞。或在衣文。或在毛孔。如是毛
    孔既容世界。故知十住论云。佛举一步则过
    恒河沙等三千世界。其事知是。化土处者。但
    所居化土无别方处。但依报土而起?相。或
    通十方。或在当界。引接三乘人天等众如弥
    陀世尊。引此忍界凡小众生。而安净国。或于
    秽现净如按地现净。譬同天宫其事如是。或
    于众生共相器世界间。种子所感于中显现
    净秽境界。随其六道各见不同。此皆由外名
    言熏习。因识种成就感得器世界。影像相现。
    此影像是本识相分。由共相种子与影像相。
    彼现相识为因缘。即此共相。由内报增上缘
    即此共相由内报增上缘力。感得如此苦乐
    不同
      能见部第四
    述曰。如凡夫二乘。于秽土中见阿弥陀佛。诸
    菩萨等于净土中见阿弥陀佛。据此二说。报
    土则一向纯净。应土则有染有净。故净土论
    云。土有五种。一纯净土。唯在佛果。二净秽
    土。谓净多秽少。即八地已上。三净秽亭等土。
    谓从初地乃至七地。四秽净土。谓秽多净少
    即地前性地。五杂秽土。谓未入性地。第五人
    见后一不见前四。第四人见后二不见前三。
    第三人见后三不见前二。第二人见后四不
    见前一。第一佛上下五土悉知悉见也
      业因部第五
    述曰。具引经论十说不同。或说一行而生净
    土。如涅??经云。有德国王觉德比丘。为护
    法因缘生不动国。又维摩经云直心是菩萨
    净土。菩萨成佛时。不谄众生来生其国等。或
    说二行而生净土。如梁摄论云。出世善法者。
    无分别智及后得智所生善根。为出世善法
    名因。或用定慧为乘。或说三行而生净土。如
    涅??经云。思惟三三昧空无作无相而生净
    土。又观经云。令未来一切凡夫生极乐国。当
    修三业。一孝养父母事师不杀修十善业。二
    受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发菩提心深
    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是三事是名
    净业。或说四行而生净土。如维摩经云。行
    四无量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慈悲喜
    舍众生来生其国。或四摄法是菩萨净土。谓
    布施爱语利益同事。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
    时。解脱所摄众生来生其国。或说五行而生
    净土。如净土论云。一者礼拜。二者赞叹。三者
    作愿。四者观察。五者回向。或说六行而生净
    土。如维摩经云。布施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
    时。一切能舍众生来生其国。乃至智慧是菩
    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一切智慧众生来生其
    国等。或说七行而生净土。如维摩经云。布以
    七净华浴此无垢人。一者戒净。二者定净。三
    者见净。四者度疑净。五者道非道净。六者
    行净。七者行断智净。前二是方便道。次三是
    见道。次一是修道。后一是无学道。由斯七净
    得成四道。四道既成故报居净土也。或说八
    行而生净土。如维摩经云。菩萨成就几法于
    此世界行无疮疣生于净土。答云。成就八法
    生于净土。一饶益众生而不望报。代于众生
    受诸苦恼。二所作功德尽以施之。三等心众
    生谦下无碍。四于诸菩萨观之如佛。五所未
    闻经闻之不疑。六不与声闻而相违背。七不
    嫉彼供不高己利。而于其中调伏其心。八常
    省己过不讼彼短。常以一心求诸功德。或说
    九行而生净土。如无量寿经云。略说三辈广
    说九品(具如经说)或说十行而生净土。如维摩经
    云。十善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命不中夭
    大富梵行。所言诚谛常以软语。眷属不离善
    和诤讼。言必饶益不嫉不恚。正见众生来生
    其国。又弥勒发问经云。若欲乐生安养国者。
    当修十念即得往生。何等。为十。一者于一切
    众生常生慈心。二者于一切众生不毁其行。
    若有毁者终不往生。三者于一切众生深起
    悲心除残害心。四者发护法心不惜身命。于
    一切法不生诽谤。五者于忍辱中生决定心。
    六者深心清净不染利养。七者发一切种智
    心日日常念无有废忘。八者于一切众生生
    尊重心。除?x慢心谦下言说。九者于诸谈话
    不生染着。心近于觉意深起种种善根因缘
    不生愦闹散乱心。十者常念观佛除去诸相。
    弥勒当知。如是十念。一一次第相续而起。不
    生彼国无有是处。或说三十七品是菩萨净
    土。菩萨成佛时。念处正勤神足根力觉道众
    生来生其国。或如无量寿经云。发四十大愿
    而生净土(上来所说广略虽异随行一法与理冥符皆得往生安乐国土)优波提舍
    论偈云
     观彼世界相  胜过三界道
     究尽如虚空  广大无边际
     正道大慈悲  出世善根生
     净光明满足  如镜日月轮
    述曰。若据实报净土。要修出世无漏正因。与
    理行相成方得往生。若是下品之人本无正
    业。随起一行。或临终日十念虽成。唯生化土
    未能见报。具述观法。备在大小乘禅门十卷
    中说
      引证部第六
    阿弥陀鼓音声王陀罗尼经云。尔时世尊告
    诸比丘。西方安乐世界今现有佛。号阿弥陀。
    若有四众能正受持彼佛名号。以此功德临
    欲终时。阿弥陀即与大众往此人所令其得
    见。见已寻生庆悦倍增功德。以是因缘所生
    之处。永离胞胎秽欲之形。纯处鲜妙宝莲华
    中自然化生。具六神通光明赫奕。阿弥陀佛
    与声闻俱。如来应供正遍知。其国号曰清泰。
    圣王所住。其城纵广十千由旬。于中充满刹
    利之种。阿弥陀佛父名月上转轮圣王。其母
    名曰殊胜妙颜。子名月明。奉事弟子名无垢
    称。智慧弟子名曰贤光。神足精勤弟子名曰
    大化。尔时魔王名曰无胜。有提婆达多名曰
    寂静。又无量寿经云。佛告弥勒。假使三千大
    千世界猛火。为念阿弥陀佛名故。要当于中
    直过。未足为难
    又华严经云。尔时心王菩萨摩诃萨告诸菩
    萨言。佛子。此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刹一劫
    于安乐世界阿弥陀佛刹为一日一夜。安乐
    世界一劫于圣服幢世界金刚佛刹为一日一
    夜。圣服幢世界一劫于不退转音声轮世界
    善乐光明清净开敷佛刹为一日一夜。不退
    转音声轮世界一劫于离垢世界法幢佛刹为
    一日一夜。离垢世界一劫于善灯世界师子
    佛刹为一日一夜。善灯世界一劫于善光明
    世界卢舍那藏佛刹为一日一夜。善光明世
    界一劫于超出世界法光明清净开敷莲华佛
    刹为一日一夜。超出世界一劫于庄严慧世
    界一切光明佛刹为一日一夜。庄严慧世界
    一劫于镜光明世界觉月佛刹为一日一夜。佛
    子。如是次第。乃至百万阿僧只世界。最后世
    界一劫于胜莲华世界贤首佛刹为一日一夜。
    普贤菩萨等诸大菩萨充满其中
    又阿弥陀佛经云。佛告诸比丘僧。是阿?世
    王太子及五百长者子。却后无数劫。皆当作
    佛如阿弥陀佛。佛言。是阿?世王太子及五
    百长者子。住菩萨道以来无央数劫。皆各供
    养四百亿佛已。今复来供养我。阿?世王太
    子及五百长者子等。皆前世迦叶佛时。为我
    作弟子。今皆复会是共相值也
      感应缘(略引十验)
    宋沙门僧亮 宋居士葛济之 宋比丘尼慧
    木 宋魏世子 宋沙门昙远 梁沙门法悦
     隋五十菩萨瑞像 隋沙门慧海 唐沙门
    道昂 唐沙门善胄
    宋江陵长沙寺沙门释僧亮。志操刚烈戒德
    坚净。常结西方愿造丈六无量寿像。功用既
    巨积年不办。闻湘州锢溪山庙甚饶铜器。欲
    化导鬼神取充成办。遂诣刺史张邵。告以
    事源。请船数艘壮士百人。张曰。此庙灵验
    犯者辄毙。且蛮人守护恐此难果。亮曰。福与
    君共。死则身当。张即给人船。未至一宿神已
    预知。风震云冥鸟兽呜呼。俄而亮到雾歇日
    明。未至庙屋二十余步。有两铜镬各数百
    斛。见一大蛇长十余丈。从镬腾出[一/旦]身断道。
    从者百人悉皆退散。亮乃整服而进。振锡告
    蛇曰。汝前世罪业故受蟒身。不闻三宝何由
    自拔。吾造丈六无量寿像。闻此饶铜远来相
    诣。幸可开路使我得前。蛇乃举头看亮引身
    而去。亮躬率人徒辇取铜器。唯床头唾壶可
    容四升。有?蜓长二尺有余跳跃出入。遂
    置不取。庙器重大十不收一。唯胜小者船满
    而还。守庙之人莫敢拒护。亮还都铸像。以宋
    元嘉九年毕功。神表端严威光炜曜。造像灵
    异声传京师。宋文皇帝奉迎还都。以焰光未
    备。敕造金薄圆光。欲处安乐寺。佥以彭城之
    塔号同本封且显居国门。送处像焉至明帝
    之初。以旧邸为寺。请像移住。旧在湘宫大殿
    (右一验出梁高僧传)
    宋葛济之句容人稚川后也。妻同郡纪氏。体
    貌闲雅甚有妇德。济之世事仙学。纪氏亦同。
    而心乐佛法。常存诚不替。元嘉十三年方在
    机织。忽觉云日开朗空中清明。因投释筐梭
    仰望四表。见西方有如来真形及宝盖幡幢
    蔽映天汉。心独喜曰。经说无量寿佛。即此者
    耶。便头面作礼。济之敬其如此。仍起就之。纪
    授济手指示佛所。济亦登见半身及诸幡盖。
    俄而隐没。于是云日鲜彩五色烛曜。乡比亲
    族颇亦睹见。两三食顷方稍除歇。自是村闾
    多归法者
    宋尼慧木者。姓傅氏。十一出家持小乘戒。居
    梁郡筑弋村寺。始读大品日诵两卷。师慧超
    尝建经堂。木往礼拜。辄见屋内东北隅有一
    沙门。金色黑衣足不履地。木又于夜中卧而
    诵习。梦到西方见一浴池有芙蓉华。诸化生
    人列坐其中。有一大华独空无人。木欲登华。
    攀牵用力不觉诵经。音响高大。木母谓其魇
    惊起唤之。木母笃老。口无复齿。木常嚼哺
    饴母。为以过中不得净[泳-永+敕]。故年将立不受大
    戒母终亡后。木自除草开坛请师受戒忽于
    坛所见天地晃然悉黄金色。仰望西南见一
    天。人着[袖-由+巽]衣衣色赤黄。去木或近或远寻没
    不见。凡见灵异秘不语人。木兄出家闻而欲
    知。乃诳诱之曰。汝为道积年竟无所昭。比
    可养发当访出门。木闻甚惧谓当实然。乃粗
    言所见。唯静称尼闻其道德。称往为狎。方便
    请问。乃为具说。木后与同等共礼无量寿佛。
    因伏地不起。咸谓得眠。蹴而问之。木竟不答。
    静称复独苦求问。木云。当伏地之时。梦往安
    养国见佛为说小品。已得四卷。因被蹴即觉。
    甚追恨之。木元嘉十四年。时已六十九
    宋魏世子者。梁郡人也。奉法精进。儿女遵
    修。唯妇迷闭不信释教。元嘉初。女年十四病
    死。七日而苏。云可安施高座并无量寿经。世
    子即为具设经座。女先虽斋戒礼拜。而未尝
    看经。即升座转读声句清利。下启父言。儿死
    便往无量寿国。见父兄及己三人。池中已有
    芙蓉大华。后当化生其中。唯母独无。不胜此
    苦。乃心故归启报。语竟复绝。母于是乃敬法

    宋何昙远。庐江人也。父万寿御史中丞。远
    奉法精至持菩萨戒。年十八。元嘉九年丁父
    艰哀毁致招疾。殆将灭性。号踊之外。便归
    心净土庶祈感应。远时请僧常有数人。师僧
    含亦在焉。远常向含悔忏宿业。恐有缘终无
    感彻。僧含每奖厉劝以莫怠。至十年二月十
    六日。夜转经竟。众僧已眠。四更中忽自唱言。
    歌诵歌诵。僧含惊而问之。远曰。见佛身黄金
    色。形状大小如今行像。金光周身浮焰丈余。
    幡华翊从充??榭铡9迕罾黾?戮?猿啤?br> 远时住西厢中云。佛自西来转身西向。当伫
    而立呼其速去。昙远常日羸喘示有气息。此
    夕壮厉悦乐动容便起净手。含布香手中并
    取园华遥以散佛。母谓远曰。汝今若去不念
    吾耶。远无所言。俄而顿卧。家既宿信闻此灵
    异。既皆欣肃不甚悲惧。远至五更忽然而终。
    宅中芬馨数日乃歇(右四验出冥祥记也)
    梁京师正觉寺释法悦。戒素沙门也。齐末初
    为僧主止京师正觉寺。敦修福业四部所归。
    悦尝闻彭城宋王寺有丈八金像。乃宋车骑
    徐州刺史王仲德所造。光相之工江右称最。
    州境或应有灾祟及僧尼横延衅戾。像则流
    汗。汗之多少则祸患之浓淡也。宋泰始初。彭
    城北属郡虏。共欲迁像。引至万夫竟不能致。
    齐初率州数郡欲起义南附。亦驱逼众僧助
    守营堑。时虏师兰陵公攻陷此营。获诸沙
    门。于是尽执二州道人幽系园里。遣表伪台
    诬以助乱。像时流汗举殿皆湿。时伪梁王谦
    镇在彭城。亦多少信向。亲往像所使人拭之。
    随拭随出终莫能止。王乃烧香礼拜至心
    誓曰。众僧无罪。弟子自当营护。不使罹祸。若
    幽诚有感愿拭汗即止。于是自手拭之。随拭
    即燥。王具表其事。诸僧见原释。悦既欣睹灵
    异誓愿瞻礼。而关禁阻隔莫由克遂。又昔宋
    明皇帝。经造丈八金像。四铸不成。于是改为
    丈四。悦乃与白马寺沙门智靖。率合同缘欲
    改造丈八无量寿像。以申厥志。始鸠集金铜。
    属齐末乱离。复致推斥。至梁初方以事启
    闻。降敕听许。并助造光趺。材官工巧随用资
    给。以梁天鉴八年五月三日。于小庄严寺营
    铸本量佛身。四万斤铜融写已竭。尚未至
    胸。百姓送铜不可称计。投诸?冶随铸而摸
    内不满。犹自如先。又驰启闻。敕给功德铜
    三千斤。台内始就量送。而像处已见羊车传
    诏载铜?侧。于是飞[橐-木+??]销融一铸便满。甫
    尔之间人车俱失。比台内铜出方知向之所
    送。信实灵感。工匠喜踊道俗称赞。及至开摸
    量度乃踊成丈九。而光相不差。又有大钱二
    枚。犹见在衣绦竟不销铄。并莫测其然。寻
    昔量铜四万。准用有余。后益三千。计阙未满。
    而祥瑞冥密出自心图。故知神理幽通殆非
    人事。初像素既成。比丘道昭常夜中礼忏。忽
    见素所晃然洞明。详视久之乃知神光之异。
    铸后三日未及开摸。有禅师道度。高洁僧也。
    舍其七条袈裟助费开顶。俄而遥见二僧跪
    开像髻。逼就观之倏然不见。时悦靖二僧相
    次迁化。敕以像事委之定林僧佑。其年九月
    二十六日。移像还光宅寺。是月不雨颇有埃
    尘。及明将迁像。夜有轻云遍上微雨沾泽。僧
    佑经行像所。系念天气。遥见像边有光焰上
    下。如灯如烛。并闻推忏礼拜之声。入户详视
    ?R然俱燃。防寺蒋孝孙亦所同见。是夜淮中
    贾客并闻。大航舶下催督治桥。有如数百人
    声。将知灵器之重。岂人致焉。其后更铸光趺。
    并有风香之瑞。自葱河以左。金像之最唯此
    一耳(右二验出梁高僧传)
    隋时有阿弥陀佛五十菩萨像者。西域天竺
    之瑞像也。相传云。昔天竺鸡头摩寺五通菩
    萨。往安乐界请阿弥陀佛。娑婆众生愿生净
    土。无佛形像愿力莫由。请垂降许。佛言。汝且
    前去寻当现彼。及菩萨还其像已至。一佛五
    十菩萨。各坐莲华在树叶上。菩萨取叶所在
    图写流布远近。汉明感梦使往祈法。便获迦
    叶摩腾等至雒阳。后腾姊子作沙门。持此瑞
    像又达此国。所在图之。未几?像西返。而此
    图传不甚流广。魏晋已来年载乃远。又经灭
    法。经像湮除。此之瑞迹殆将不见。隋文帝
    开教。有沙门明宪。从高齐道长法师所得此
    一本。说其本起与传符焉。是以图写流布遍
    于宇内。时有北齐画工曹仲达者。本是曹
    国人。善于丹青妙尽梵迹。传摸西瑞。京邑
    所推。故今寺壁正阳皆其真范云(右一验出西域传记)
    隋江都安乐寺释慧海俗姓张氏。清河武城
    人也。善闲经论。然以净土为业。专精致感。忽
    有齐州僧道铨。?无量寿像来云。是天竺鸡
    头摩寺五通菩萨。乘空往彼安乐世界。图写
    仪容。既冥会素情深怀礼忏。乃睹神光?菟?br> 庆所希幸。于是摸写恳苦。愿生彼土没齿为
    念。至夜忽起依常面西礼竟跏趺。至晓方
    逝颜色怡和俨如神在。以大业五年五月
    微患。依常面西跏趺而坐至晓方逝。春秋六
    十有九
    唐相州寒陵山寺释道昂。未详其氏。魏郡人
    也。履信标宗风神清彻。独怀异操高尚世表。
    慧解夙成殆非开悟。结志西方愿生安养。后
    知命极预告有缘。至八月初当来取别。期月
    既临一无患。问斋时至未。景次昆吾即升高
    座。身含奇相?发异香。援引四众受菩萨戒。
    词理切要听者惭心。于时七众围绕餐承遗
    味。昂举目高视。乃见天众缤纷?管繁会。中
    有清音远听哀婉。天众高亮告于众曰。兜率
    陀天乐音下迎。昂曰。天道乃是生死根本由
    来非愿。常祈心净土。如何此诚不遂意耶。言
    讫便睹天乐上腾须臾远灭。便见西方香华
    伎乐充塞。如似团云。飞涌而来旋环顶上。举
    众皆见。昂曰。大众好住。今西方灵相来迎。事
    须闻往。言讫但见香?坠手。便于高座而
    终。卒于报应寺。春秋六十有九。即贞观七
    年八月内也。道俗崩恸观者如山。接捧将殡
    殓。足下有普光堂等文字生焉。还送寒陵山
    凿窟处之。经春不坏坐固如初。又登讲之夜。
    时属阴暗素无灯烛。昂举掌高示。便发异光。
    朗照堂宇。大众睹瑞怪所从来。昂曰。此光手
    中常有。何所怪乎。自非道会灵章行符邻圣
    者。何能现斯嘉应者哉
    唐西京净影寺释善胄。瀛州人也。善通经论
    涅??偏长。席谈机悟国中第一。行年七十有
    一。初患临终语门人曰。吾一生正信在心。
    于佛理教无心轻略。不虑净土不生。即令拂
    拭房宇烧香严待。病来多日委卧不起。忽尔
    自坐合掌语侍人曰。安置世尊令坐。口云世
    尊来也。胄今忏悔惭愧。如是良久曰。世尊
    去矣。低身似送。因卧曰。向者阿弥陀佛来。
    汝等不见耶。不久吾当去耳。语顷便卒(右三验出
    唐高僧传)

    法苑珠林卷第十五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