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藏经阁!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藏 > 事汇部下 >
  • 翻译名义集四

     总明三藏第三十九 十二分教第四十
     律分五部第四十一 论开八聚第四十二
     示三学法第四十三 辨六度法第四十四
     释十二支第四十五 明四谛法第四十六
     止观三义第四十七 众善行法第四十八
      总明三藏篇第三十九
    一经藏。二律藏。三论藏。经藏则刊定因果。穷
    究性相。律藏则垂范四仪。严制三业。论藏则
    研真显正。?伪摧邪。同出一音。异随四悉。用
    显圆明之理。式开解脱之门。致立三藏之教

    修多罗。或修单兰。或修妒路。西域记名素
    怛览。旧曰修多罗。讹也。或言无翻。含五义
    故。摭华云。义味无尽。故喻涌泉。能生妙善。
    故号出生。揩定邪正。故譬绳墨。能示正理。故
    名显示。贯穿诸法。故曰结?。含此五义故
    不可翻(出杂心论)或言有翻。妙玄明有五译。一翻
    经。二翻论。三翻法本。四翻线。五翻善语教。
    天台定云。今且据一名。以为正翻。亦不使二
    家有怨。何者。从古及今。译梵为汉。皆题为
    经。若余翻是正。何不改作线契。若传译佥然
    则经正明矣。以此方周孔之教名为五经。故
    以经字。翻修多罗。然其众典。虽单题经。诸论
    所指。皆曰契经。所谓契理契机。名契经也。摭
    华云。契理则合于二谛。契机则符彼三根。经
    者。训常训法。妙玄云。天魔外道不能改坏。名
    为教常。真正不杂。无能?过。名为行常。湛
    然不动。决无异趣。名为理常。又训法者。法
    可轨。行可轨。理可轨。佛地论云。经者贯摄为
    义。贯穿所应知义。摄持所化众生。慈恩云。为
    常为法。是摄是贯。常则道轨百王。法乃德
    模万[?`/弃]摄乃集斯妙义。贯乃御彼庸生。庶令
    同出苦津。终归觉岸
    ?衬我?;?衬帷J彩υ啤?衬崆匮陨浦巍N?br> 自治?H怒痴。亦能治众生恶也。圆觉钞云。此
    云调伏。谓调练三业。制伏过非。调练通于止
    作。制伏唯明止恶。就所诠之行。彰名调伏
    之藏。四教义云。此翻灭。谓佛说作无作戒。能
    灭身口之恶。是故云灭。圆觉略钞云。灭有三
    义。一灭业非(论第一云。灭恶故名曰?衬?二灭烦恼(律云。世尊。谓调伏贪嗔
    痴令尽故制增上戒学)三得灭果(戒经云。戒净有智慧。便得第一道)南山云。??br> 尼翻灭。从功能为名。非正译也。正翻为律。律
    者法也。从教为名。断割重轻开遮持犯。非法
    不定。俗有九流。法流居一。故世律法。皆约刑
    科。道与俗违。刑名乃异。至于处断必依常法。
    谷响云。以此方法律之名。翻彼土奈耶之
    语。律者诠也。诠量轻重犯不犯等。风俗通曰。
    [白/(犀-尸-牛)/十]陶谟虞造律。律训诠。训法。尚书大传曰。丕
    天之大律。注云奉天之大法。法亦律也。此方
    律名。起于舜世。汉萧何以为九章。渐分轻重
    委悉也。西域记云。?衬我?亍>啥镌?衬?br> 耶
    阿?酬肌;蛟瓢?炒锬ァ4嗽莆薇确āN轿?br> 漏法慧为最胜故。四教义曰。无比法。圣人智
    慧。分别法义也。新云。阿?炒锬Α4嗽贫苑ā?br> 对有二种。一者对向。谓向涅??。以乘无漏圣
    道之因。感趣涅??圆极之果。二者对观。对观
    四谛。谓以净慧之心。观察四谛之法。故名对
    也。法有二种。一者胜义法。谓择灭涅??(云云)
    二法相法。即通四圣谛(云云)问若据此义。合
    云对法藏。今隐对法之名。但云慧论者如何。
    答此乃随方之声也。梵语奢萨怛罗。此云
    论。梵语摩怛理迦。此云本母。本母能生妙
    慧。妙慧因论而生。故展转翻为论也。瑜伽论
    云。问答决择诸法性相。故名论。奘师传云。
    旧曰优波提舍。讹也。正云邬波弟铄。后分
    经云摩达磨
    俱舍。或云比吒。或云摘迦。此翻为藏。即
    包含摄持之义。非藏无以积钱财。非藏无以
    蕴文义。故摄论云。何名为藏。答由能摄故。谓
    摄一切所应知义。无令分散。故名为藏。四教
    义云。今言三名各含一切文理。故名藏也。阿
    含即定藏。?衬峒唇洳亍0?酬技椿鄄亍=裎省?br> 经云。贪着小乘三藏学者。且三藏之名。既通
    大小二教。何故法华判局小乘。答曰三藏属
    小。凡有二义。一者小乘三藏。皆佛所说。如出
    耀经云。佛在波罗奈仙人鹿野苑中。告
    五比丘。此苦原本。本所未闻。本所未见。广说
    此法。为契经藏。佛在罗阅城时。迦兰陀子
    名须陈那。出家学道。最初犯律。故说戒藏。佛
    在?成崂搿<?详茸颖灸┮蛟怠8嬷畋惹稹?br> 诸无五畏恚恨之心者。便不堕恶趣。亦复不
    生入地狱中。广说如阿?酬肌J侵?〕司闶?br> 佛说。斯异大乘论藏。自属菩萨之所造也。二
    者小乘三藏。部帙各别。大乘经律。二藏混
    同。是故法华判其三藏。属小乘也。又大论。处
    处以摩诃衍。斥三藏法非大菩萨。先德妄破
    天台立教。此由失究经论所以。问法华既云
    三藏学者。大论安云佛在世时无三藏名。答
    佛灭度后。阿难结集修多罗藏。优波离结
    集?衬我?亍e纫督峒??酬疾亍J窃?br> 法华梵本恐无此名。多是译师加三藏名。显
    小乘教。如今经自余诸品皆是结集者所置
    也。问今列三藏。依何诠次。答四教义云。说时
    非行时。教起之次。阿含为先修行之初。木
    叉为首。故出耀经。说教次第。先经次律。而后
    论也。四教仪以论居中者。以经是所解。论是
    能释。故先经而次论。然观诸文前后非一。亦
    各随人。不可确执。苟以义局。徒自矛盾。或
    标四藏者。大论四名杂藏。或言五藏者。西域
    记云。四名杂集藏。五名禁咒藏。以上座部唯
    结三藏。若大众部。别为五藏。又经音义列八
    藏。一胎化藏。二中阴藏。三摩诃衍方等藏。四
    戒律藏。五十住菩萨藏。六杂藏。七金刚藏。八
    佛藏
      十二分教篇第四十(别明经藏附出众题)
    窃以。理超四句。教摄群机。散华贯华之殊。应
    颂孤颂之别。或有请以敷演。或无问而自陈。
    本事本生。谈理谈喻。牢笼妄识。统会真源。病
    有万殊药无一准。故教部类开十二分。发轸
    曰。长行。重颂并授记。孤起。无问而自说。因
    缘譬喻及本事。本生方广未曾有。论义共成
    十二名。广出大论三十三
    修多罗。此云契经。有通有别。通则修多罗。
    圣教之都名。别则妙玄云。直说法相者。是别
    修多罗。如说四谛等也。所言别者。杂集论云。
    谓长行缀葺略说所应说义
    祗夜。此云重颂。妙玄云。重颂上直说修多
    罗也。亦曰应颂。颂长行也
    和伽那。此云授记。达磨郁多罗云。圣言说
    与名授。果为心期名记。妙玄云。说九道劫
    数。当得作佛。首楞严经明四种记。一未发
    心记。或有流转六道。往于人间。好乐佛法过
    百千万亿劫。当发心过百千万亿阿僧只劫。
    行菩萨道。供佛化人。皆若干劫。当得菩提(净名
    疏云。虽未发心而与记也。如佛只洹林边。为?雀授记。又云约四教位者。虽是具缚凡夫。及二乘方便。若有四教
    大乘机。虽未发心而记)二适发心与记。是人久种善根。好
    乐大法。有慈悲心。住不退地。故发心与记
    (净名疏云。现前即内凡适发心与记)三密为记。有菩萨未得记而
    行六度。功德满足。天龙八部。皆作是念。此
    菩萨几时当得菩提。劫国弟子众数如何。佛
    断此疑。即与授记。举众皆知。此菩萨独不
    知(净名疏问。何故密记。答有菩萨心行未熟。若闻授记。心则放逸。不得现前受记。又云密记即三教外凡位)
    四无生现前记。于大众中。现前得无生。显露
    与记(净名疏云。无生取三教见真位)
    伽陀。此云孤起。妙玄云。不重颂者名孤
    起。亦曰讽颂。西域记云。旧曰偈。梵本略也。
    或曰偈他。梵音讹也。今从正音宜云伽陀。唐
    言颂
    优陀那。此云无问自说。妙玄云。如佛在舍
    婆提。?成?姨蒙稀R醯鼐?小W运涤磐幽恰?br> 所谓无我无我所。是事善哉
    尼陀那。此云因缘。妙玄云。修多罗中。有人
    问故。为说是事。?衬嶂小S腥朔甘鞘鹿省=崾?br> 戒。一切佛语缘起事。皆名因缘
    阿波陀那。此云譬喻。止观云。月隐重山举
    扇喻之。风息太虚动树训之
    伊帝目多伽。此云本事。妙玄云。此说他事。
    如佛将净饭五百人。归国。说三因缘之偈也
    ?陀伽。此云本生。此说菩萨行因。本曾为
    事也。显扬论云。本事者。谓如来说圣弟子前
    世等事。本生谓如来说菩萨本所修行相应
    等事
    ?撤鹇浴4嗽品焦恪C钚?啤4舜铀?砦???br> 方广之理。正理为方。包富名广
    阿浮达摩。此云未曾有。妙玄云。佛现种种
    神力。众生怪未曾有
    优波提舍。此云逐分别所说。义翻论义。
    妙玄云。答其问者。释其所以。西域记云。邬波
    弟烁。旧讹云优波提舍。今问如法华云。我此
    九部法。随顺众生说。入大乘为本。何故小
    教。唯九部耶。答此以大教。而形小宗。则夺小
    乘。义唯九部。故妙玄云。小乘灰断。无如意珠
    身。故无方广。小乘根钝。说必假缘。非天鼓任
    鸣。少无问自说。虽有授记。记作佛少。别论虽
    无。通说亦有。故妙玄云。小有托前六道因
    果。阿含亦授弥勒佛记。亦有自唱善哉。无问
    自说。声闻经以法空为大空。斯乃小乘。亦通
    十二。复次若以小教。而显大乘。则彰大乘义
    亦唯九。以无因缘譬喻论义三部。故妙玄云。
    有人云。大乘根利不假此三。斯亦别论。通语
    大乘何得无此三经。然此十二分经。旧名十
    二部者。妙玄云。部别各有类从也。新译恐滥
    部帙。改名为分。二教论云。穷理尽性之格言。
    出世入真之轨辙。论其文则部分十二。语其
    旨则四种悉檀。理妙域中。固非名号所及。
    化檀系表又非情智所寻。至于遣累亡筌。陶
    神尽照。近超生死。远证涅??。播阐五乘。接群
    机之深浅。该明六道。辨善恶之升沈。??休正)
    期出世而法无不周。迩比王化而事无不尽。
    能博能要不质不文。自非天下之至虑。孰能
    与于斯教哉
    阿含。正云阿笈多。此云教。妙乐云。此云无
    比法。即言教也。唯识论云。谓诸如来所说之
    教。长阿含序云。阿含者。秦言法归。所谓万法
    之渊府。总持之林苑也。法华论解其智慧门
    为说阿含义甚深。涉法师云。阿含此云传。所
    说义。是则大小二教。通号阿含。而小乘中别
    开四部。谓增一阿含明人天因果。二长阿含
    破邪见。三中阿含明诸深义。四杂阿含明诸
    禅法。以四阿含为转法轮设教之首。别得其
    名。嵩辅教编。由昧通别犹豫不决。其词则枝
    首楞严。大论秦言健相。分别知诸三昧行
    相多少深浅。如大将知诸兵力多少也。菩萨
    得是三昧。诸烦恼魔及魔人无能坏故。譬如
    转轮圣王。主兵宝将。所住至处。无能坏伏。故
    名健相三昧也。大经云。首楞者。一切事竟。严
    名坚固。一切毕竟而得坚固。名首楞严。是故
    首楞严定名为佛性。慈恩翻为金刚藏。此诸
    菩萨证此定故。以是为名
    楞伽。正言[马*??(力登)迦。佛住南海滨。入楞伽
    国摩罗耶山。而说此经。梵语楞伽。此云不可
    往。唯神通人方能到也。阿跋多罗此云入。谓
    入此山中。而说此宝。或翻无上。谓此经法是
    无上宝
    萨达磨芬陀利。此云妙法莲华。天台云。妙
    名不可思议。法谓十界十如权实之法。莲华
    者喻权实之法也。慈恩云。藻宏纲之极唱。旌
    一部之都名。法含轨持。绾群祥以称妙。华兼
    秀发总众美而彰莲
    般舟。此云佛立。亦名十方现在佛悉在前立
    定经。经云。持佛威神。于三昧中立者。有三
    事。持佛威神力。持佛三昧力。持本功德力。用
    是三事。故得见佛
    摩诃袒持。止观翻大秘要。遮恶持善秘要。
    只是实相。辅行云。显非偏小。故名为大。一
    切法即一法。故名秘。一法摄一切法。故名要
    盂兰盆。盂兰西域之语转。此翻倒悬。盆是
    此方贮食之器。三藏云。盆罗百味。式贡三尊。
    仰大众之恩光。救倒悬之窘急。义当救倒悬
    器(如孟子云。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如解倒悬)应法师云。盂兰
    言讹。正云乌蓝婆??。此云救倒悬
    修跋??(此言金)婆颇婆(此言光)郁多摩此言明。
    天台言。法性之法。可尊可贵。名法性为金。此
    法性寂而常照。名为光。此法性大悲能多利
    益。名为明。此三字题。玄义别释。乃立五科。
    文虽明着。人自固迷。或言从法而立号。或曰
    单譬以为题。或文义以两存。欲利钝而[雨/只]济。
    宫商各奏。丹素竞舒。既惑异端。孰能一贯。余
    因临讲。遂辄议之。观此题之旨也。依文正意。
    唯在于法。就名旁通。乃该于喻。所谓佛入禅
    那。妙契原寂。遂唱真号。以赴利机。欲令安住
    于其中。故从当体而立称。是以依文。唯在于
    法。虽义推譬喻无有一文。而名通世象似与
    喻同无妨钝根。而作譬解。是故就名旁通于
    喻。虽利钝兼摄法喻咸通。佛元意故文之旨
    故。七种立题。当单法也。问搜玄录据玄义云。
    若利根人。即法作譬。既云作譬。岂是单法。此
    之一难。讵可通乎。答曰根钝者。以金光明为
    物象之号。根利者以金光明是法性之名。此
    则即用显体。金宝是真如。乃知全性成相。真
    如为金宝。故云即法作譬。既解即法作譬。则
    了全事是理。所以利人不假譬喻。故妙玄曰。
    利根即名解理。不假譬喻。但作法华而解。兹
    意幽深。逐语奚晓。问迩来匠者。解此经题。分
    文义之二途。定法喻之两向。人既佥允。独何
    不从。答文是能显。义是所诠。能诠之文必召
    所诠之义。所诠之义必应能诠之文。今若抗
    分。则成水火。余不用者。由过在斯。问先达立
    随机之义。以伸此题。待人问云法耶喻耶。乃
    应之曰。为问利根。为问钝根。若问利根。即是
    单法。若问钝根。即是单譬。此义通方。何藉
    重释。答随机虽尔。其如佛唱此名。为依法立。
    为作喻陈。是则只图答问纵横。不顾释名淆
    混。问四明记文。据经定题。言从法立。及乎释
    义。云被二根。净觉谓。自语相违。前后矛?J。
    未知此斥。义实然乎。答曰此不可也。何哉言
    从法立者。依文之正意也。云被二根者就名
    之旁通也。只由题旨含蕴。遂致释义通方。
    其有瑕者。但不合云顺古作譬。不知其喻。出
    自题名。由是辄伸管见。粗述大纲。欲以尘
    雾之微。少益山海之广。遂附此集。流布四
    方。冀观览者。塞世情焉
    楼炭。此翻成败
      律分五部篇第四十一
    世尊成道三十八年赴王舍城国王食讫。令
    罗云洗涤失手[打-丁+暴]钵。以为五片。是日有多
    比丘。皆白佛言。钵破五片。佛言表我灭后。
    初五百年。诸恶比丘。分?衬岵亍N?宀恳病?br> 故迦叶阿难末田和。修鞠多五师体权
    通道。故不分教。鞠多有五弟子各执一见。遂
    分如来一大律藏。为五部焉
    昙无德。亦名昙摩鞠多。此云法密。隐覆即
    密义。又翻法藏。大集云。我涅??后。我诸弟
    子。受持如来十二部经。书写读诵。颠倒宣说。
    以倒说故。隐覆法藏。人名昙摩鞠多。法名四
    分。天音折?世?br> 萨婆多。此云一切有。此部计三世有实三性
    悉得受戒。大集云。而复读诵书写外典。受有
    三世。及以内外。破坏外道。善能论义。说一切
    性。悉得受戒。凡所问难悉能答对。是故名为
    萨婆多。法名七诵
    迦叶遗。此云重空观。大集云。说无有我及
    以受者。转诸烦恼。犹如死尸。是故名为迦叶
    遗。法名解脱。此有戒本。相同五分
    弥沙塞。此云不着有无观。大集云。不作地相。
    水火风相虚空识相。名弥沙塞。法名五分
    婆蹉(翻犊)富罗。翻子。上古有仙。染犊生子。
    自后种姓。皆名犊子。此部计我。非是即蕴。亦
    不离蕴。而有实我。律本不来。大集云。皆说有
    我。不说空相。犹如小儿。是故名为婆蹉富罗
    摩诃僧祗。此云大众。大集云。广博遍览五
    部经书。是故名为摩诃僧只。此有律本。首疏
    云。总别六部。僧只是总。前五是别。此僧只部
    众。行解虚通。不生偏执。遍顺五见。以通行
    故。故知是总。遗教三昧下卷经云。佛在世时。
    众僧唯着死人杂衣。因罗旬喻。分卫空还。佛
    知其宿行。使众僧分律为五部。服色亦五种。
    令其日随一部中行。遂制仪则。各举所长。名
    其服色。昙无屈多迦部通达理味。开导利益。
    表发殊胜。应着赤色衣。非南方之赤。萨婆多
    部博通敏达。导以法化。应着皂衣。非北方之
    黑。迦叶遗部。精勤勇猛。快摄众生。应着木
    兰色衣。弥沙塞部。思入玄微。究畅幽密。应着
    青色衣。非东方之青。摩诃僧祗部。勤学众
    经。宣讲真义。以处本居中。应着黄色衣。非中
    方之色。自尔之后。便得大食。斯以五色之衣。
    用彰五部之相
      论开八聚篇第四十二(别明论藏附出众题)
    ?b度。正音婆犍图。此云法聚。如八犍度。以
    分一部为八聚故。以气类相从之法聚为一
    段。一业犍度。明三业。二使犍度。明百八烦
    恼。三智明十智。四定。明八定。五根。明根性。
    六大。明四大。七见。破六十二见。八杂。谓小
    乘法。大论问。八犍度谁造。六分阿?酬肌4雍?br> 处出。答佛在无失。灭后百年。阿输柯王。会
    诸论师。因生别部。有利根者。尽读三藏。欲解
    佛经。作八犍度。后诸弟子。为后人不能全解。
    作略?酬肌F涑踉煺摺<村褥寡?br> 瑜伽师地。此云相应。谓一切乘境行果等。
    所有诸法皆曰相应。师谓三乘行者。由闻思
    等。次第习行如是瑜伽一十七地
    ?称派场4嗽乒憬狻U?票瞧派场4嗽浦种?br> 说。又云分分说。总有三义。广说胜说异说
    昆勒。此云箧藏。大论云。昆勒有三百一
    十万言。佛在世时。大迦旃延之所造。佛灭度
    后。人寿转减。忆识力少。不能广诵。诸得道
    人。撰为三十八万四千言。论未到此
    ?称抨A婆提。此云分别论
    育多婆提。此云相应论
    摩得勒伽。此云智毋。以生智故。菩萨入此
    三昧作论申经。儒家以析理精微名论。释氏
    申通辨论宗旨。收束所说。立为十支。一略陈
    名数支。即百法论。二粗释体义支。即五蕴
    论。此二天亲所造。三总包。众义支。即显扬
    论。四总摄大乘义支。即摄大乘论。皆无着造。
    五分别名数支。即杂集论。六离僻处中支。即
    辨中边论。七摧破邪山支。即二十唯识论。八
    高建法幢支。即三十唯识论。九庄严体义支。
    即大庄严论。十摄散归观支。即瑜伽论。以兹
    十义。疏条诸论。各有流类。断可见矣。是以宗
    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默。玄旨非言不传。
    释迦以之致教。约身口防之以律禁。明善恶
    导之以契经。演幽微。辨之以法相。此即明戒
    定慧之三学也
      示三学法篇第四十三
    安法师云。世尊立教法有三焉。一者戒律。二
    者禅定。三者智慧。斯之三者。至道之由户。泥
    洹之关要。戒乃断三恶之干将也。禅乃绝分
    散之利器也。慧乃济药病之妙医也。今谓防
    非止恶曰戒。息虑静缘曰定。破惑证真曰慧。
    什法师云。持戒能折伏烦恼令其势微。禅定
    能遮烦恼。如石山断流。智慧能灭烦恼。毕竟
    无余。故遗教云。依因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
    苦智慧。南山云。但身口所发事在戒防。三毒
    勃兴。要由心使。今先以戒捉。次以定缚。后以
    慧杀。理次然乎。通言学者。所以疏神达思。怡
    情治性。圣人之上务。学犹饰也。器不饰则无
    以为美观。人不学则无以有懿德。若夫为学
    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则道业?高。益之则学
    功?远。故形将俗人而永隔。心与世情而悬
    反。所服唯是三衣。所食未曾再饭。从师则千
    里命驾。慕法则六时精恳。濯虑于八解之池。
    怡神于七华之苑。至如道安。道昱慧远慧持
    赤髭法主。青眼律师。弘经辩论。讲易谈诗。开
    神悦耳。析滞去疑。扬名后代。擅步当时。或与
    秦王而共辇。乍将晋帝而同帏。遂使桓玄再
    拜而弗暇。郗超千斗而无词。尔乃行因已
    正。方享余庆。四梵争邀。六天俱骋。封畿显
    敝。国土华净。宝树琼枝。金莲玉柄。风含梵
    响。泉流雅咏。池皎若银。地平如镜。妙香芬
    馥。名华交映。近感乐身远招常命。所以修学
    三法之因。得证五分之果。故五分法身。前
    三从因而显德。后二就果以彰能。尽智正习
    俱断名解脱身。无生智了了觉照名曰知见。
    若欲正辨三学。应以七科道品点归三法。以
    广虽三十七品。略但戒定慧三。当知六度乃
    总举。三学是别说。例如四禅八定之类也。以
    菩萨急于化他故。六度加施忍进。由声闻求
    于自度。致三学唯戒定慧。故大论以六度是
    为众生法。三学是为涅??法。又大论以六度
    是略说。三十七品是广说。以解六波罗蜜。好
    学之士如理思之
    波罗提木叉。戒疏云。此翻解脱。如论所引。
    道戒名解脱也。事戒名别脱也。随分果德寄
    以明之。道性虚通。举法类遣。不随缘别。但名
    解脱。事戒不尔。缘别而生。缘通万境。行亦随
    遍。据行凌犯。即名得脱。余非。未行不名解
    脱。又律云。木叉者戒也。据能克果。用目本
    因。因实是戒。非木叉也。故经云。戒是正顺解
    脱之本。故名波罗提木叉。明知是果。故五分
    说分别名句。木叉者。举果目教也。记云。道戒
    名解脱者。即七支无表思也。由断惑得名故。
    若戒事名解脱者。则僧尼受戒。随对杀等事
    不作别别无因。别别无果。故名别别解脱摭
    华曰。此云别解脱。谓三业七支。各各防非。别
    别解脱故
    三昧。此云调直定。又云正定。亦云正受。圭
    峰疏云。不受诸受。名为正受。远法师云。夫称
    三昧者。何专思寂想之谓也。思专则志一不
    分。想寂则气虚神朗。气虚则智恬其照。神朗
    则无幽不彻。斯二乃是自然之玄符。用一而
    致用也。是故靖恭闲宇。而感物通灵。御心惟
    正。动必入微。此假修以凝神积功以积性(云
    云)。又诸三昧名质甚多。功高易进。念佛为先。
    故天台止观略明四种。一常坐。二常行。三半
    行半坐。四非行非坐。一常坐者。出文殊说文
    殊问两般若。名为一行三昧。身开常坐遮行
    往卧。或可处众独居弥善。居一静室安一绳
    床。九十日为一期。结加正坐。二常行。出般舟
    三昧。唯专行旋。九十日为期。三半行半坐。方
    等云旋百二十匝劫坐思惟。法华云其人若
    行若立读诵此经。是人若坐思惟此经。四非
    行非坐。实通行坐。南岳呼为随自意。就此为
    四。一约诸经。二约诸善。三约诸恶。四约诸无
    记。辅行云。所言常坐。乃至非行非坐者。约身
    仪为名。若从法为名者。常坐名一行。常行名
    佛立。半行半坐名方等法华。非行非坐名随
    自意等。然此四种三昧。先达以事理二观。分
    四三昧。义亦殊途。四明法师。因奉先清师。谓
    光明玄十种三法。纯明理观。不须附事而观
    法智。破曰荆溪云。如常坐等。或唯观理。随自
    意。从末从事。既云纯明理观。乃是三种三昧。
    专令于识阴。修十乘也。此文则显四明以上
    三三昧为理观。又指要云随自意中。修唯识
    观。观于起心。即约变造事用而说。此文则四
    明以第四三昧。修事观也。问准妙宗云。常坐
    一种。纵直观理。余三三昧。岂不兼事。据此则
    显四明以余三三昧修事观耶。今谓此文。非
    是正分占察事理二观。盖为孤山定义例三
    种观法。皆是理观。十六观法。乃是事观遂不
    以义例三种。收十六观。四明遂约四种三昧。
    无不历事观三谛理。乃显从行。观中。尚有历
    事之相。此非占察事观也。问如妙宗云。若常
    坐等。直于三道之事。而观三谛。不兼修善。及
    纵恶事。故受理名。据此莫显四明唯许常坐
    为理观耶。今谓余三三昧。历外境事。故受事
    名(非占察事观)常坐三昧。唯观内心。故受理名(非占察理
    观)问第四三昧。横开四科。一诸经行法。此须
    具收占察二观。何故四明定随自意。唯修事
    观。答占察事理二观。前三三昧既修理观。是
    故第四唯修事观。或云常坐是理。余三是事。
    谓常行历念佛事。方等历持咒事。随自意。历
    三性事。或云上三三昧并诸经行法。通理通
    事。唯纵任三性专修事观。准荆溪云如常坐
    等。或唯观理。则显上三三昧通修事观。此乃
    由昧二观之相。遂迷四种之行。或问。止观正
    宗法华。何故行相。却通众经。答别明行相虽
    通众典。行者造修。开归法华。故义例云。是知
    四种三昧皆依实相。实相是安乐之法。四缘
    是安乐之行。证实相已所获依报名为大果。
    起教只是为令众生开示悟入。指归?是归
    于三轨。妙法秘藏所以始末皆依法华。即法
    华三昧之妙行也
    末底。秦言慧
    若那。秦言智。智与于慧有异有同。言其异
    者。如肇师云。决定审理谓之智。造心分别谓
    之慧。分别则从因立名。决定乃从果立号。故
    大论以道慧道种慧。是因中总别。一切智。一
    切种智。是果上总别。辅行云。言总别者直语
    道慧一切智故。故名为总。各加种故。故名为
    别。天台云。善入佛法名慧。巧用佛法名智。肇
    论钞云。智则知也。慧则见也。此约义异。若通
    途说智?是慧。俱通权实及以因果。故梵语
    般若。此翻智慧。合为一名。不分二别。今就义
    异。以明慧学。然宗镜云。我法俱空唯从识变。
    第一心法能变有三。一第八异熟识变。二第
    七思量识变。三第六了别识变。以迷人空故
    起我见之愚。受妄生死。以迷法空故。违现量
    之境。障净菩提。既唯识变。我法皆虚。因此
    二空。契会玄旨。以我空故。烦恼障断。以法
    空故。所知障消。烦恼障断故。证真解脱。所知
    障断故。获大菩提。行满因门心冥果海。境识
    俱寂。唯一真空
      辨六度法篇第四十四
    如法华云。为求菩萨道者。说应六波罗蜜。是
    以行施乃尽命倾财。持戒则防遮护性。忍辱
    乃犹刀割水。精精进则知救头然。禅那乃四
    仪湛寂。智慧则一念圆明。大愿之心普被无作
    之道遍施。度生死流。登涅??岸。故曰六度也
    檀那。法界次第云。秦言布施。若内有信心。
    外有福田。有财物。三事和合。心生舍法。能
    破悭贪。是为檀那。布施有二种。一者财施。
    二者法施。财施者。所谓饮食。衣服。田宅。六
    畜。奴婢。珍宝。一切己之所有。资身之具。及
    妻子。乃至身命属他。为他财物。故云舍身。犹
    属财施。有所须者悉能施与。皆名财施也。法
    施者。若从诸佛及善知识。闻说世间出世间
    善法。若从经论中闻。若自以观行故知。以清
    净心。为人演说。皆名法施
    尸罗。此云清凉。大论云。秦言性善。好行善
    道。不自放逸。是名尸罗。经音义云。此义译
    也。正翻止得。谓。止恶得善也。又古师翻戒。
    戒以防止为义。能防恶律仪。无作逸非。止
    三业所起之恶。故名防止。大论曰。云何为戒。
    若恶止不更作。若心生。若口言若从他受。息
    身口恶。是为戒。经音义。梵言三婆罗。此云禁
    戒。戒疏云。戒义训警也。警策三业。远离缘
    非。明其因也。优婆塞戒经云。戒者名制。能制
    一切不善法故。又戒是约义。训义勒义。纂要
    云。约二百五十戒。各有四威仪。合为一千。循
    三世转为三千。将三千威仪。分配身口七支。
    为二万一千。复约对治三毒及等分成八万
    四千
    羼提。此曰安忍。法界次第云。秦言忍辱。内
    心能安忍外所辱境。故名忍辱。忍辱有二种。
    一者生忍二者法忍。云何名生忍。生忍有二
    种。一于恭敬供养中。能忍不着。则不生?x逸。
    二于?骂打害中。能忍则不生?恨怨恼。是
    为生忍。云何名法忍。法忍有二种。一者非心
    法。谓寒热风雨。饥渴老病死等。二者心法。谓
    ?恚忧愁疑?H欲?x慢诸邪见等。菩萨于此
    二法。能忍不动是名法忍
    ?忱嬉?7ń绱蔚谠啤G匮跃??S?智谛?br> 善法。不自放逸。谓之精进。精进有二种。一者
    身精进。二者心精进。若身勤修善法。行道礼
    诵讲说劝助开化。是为身精进。若心勤行善
    道。心心相续。是为心精进。复次勤修施戒善
    法。是为身精进。勤修忍辱禅定智慧。是为心
    精进。止观引旧云。精进无别体。但督众行。义
    而推之应有别体。例无明通入众使更别有
    无明。今且寄诵经。勤策其心。以拟精进昼夜
    不亏。乃得滑利。而非三昧慧。唯识论云。勇捍
    为性。疏云勇而无怯。自策发也。捍而无惧。耐
    劳倦也。陈氏云。精其心进其志。大集佛言。精
    进有二种。一始发精进。二终成精进。菩萨以
    始发精进习成一切善法。以终成精进。分别
    一切法。不得自性。法句经云。若能心不起。精
    进无有涯
    禅那。此云静虑。智论云。秦言思惟修。言禅
    波罗蜜。一切皆摄。法界次第云。禅有二种。一
    者世间禅。二者出世间禅。世间禅者。谓根本
    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即是凡夫所行禅。
    出世间禅复有二种。一出世间禅。二出世间
    上上禅。出世间禅者谓六妙门。十六特胜。通
    明。九想。八念十想。八背舍。八胜处。十一切
    处。练禅。十四变化愿智顶禅。无诤三昧。三
    三昧。师子奋迅超越三昧。乃至三明六通。如
    是等禅皆是出世间禅。出世间上上禅者谓
    自性等九种大禅。净名疏云。佛心智鉴圆明。
    岂烦思惟。究竟无学岂得言修。又翻弃恶。如
    来纯净之智。何恶可弃。故思惟等义皆是因
    也。楞伽经明四种禅。愚夫所行禅。谓声闻
    缘觉外道修行者。观人无我性。自相共相骨
    锁。无常苦不净相计着为首。如是相不异观
    前后转进。想不除灭。是名愚夫禅。观察义
    禅。谓人无我自相共相外道自他俱无性。已
    观法无我彼地相义。渐渐增进。是名观察义
    禅。攀缘如禅。谓妄想。二无我妄想。如实处
    不生妄想。是名攀缘如禅(入楞伽名观真如禅)如来禅。谓
    入如来地。行自觉圣智三种乐住成辨众生。
    不思议事。是名如来禅。颂曰。凡夫所行禅。观
    察相义禅。攀缘如实禅。如来清净禅
    般若。法界次第云。秦言智慧。照了一切诸
    法皆不可得。而能通达一切无阂。名为智慧。
    大论云。般若定实相。甚深极重。智慧轻薄。
    是故不能称。此生善故不翻。此六度法祖引
    经论。以辨其相。共立五义。一对治。善戒经
    云。谓悭恶?怠乱痴。是所破之蔽。二相生。
    善戒经云。谓舍家持戒。遇辱须忍。忍已精进。
    精进已调五根。根调故知法界。又解深密经
    云。能为后后引发故。谓诸佛菩萨。若于身财。
    无所顾吝。便能受持清净禁戒。为护戒故。便
    修忍辱。修忍辱已。能发精进。发精进已。能
    辨静虑。辨静虑已。便能获得出世间慧。是
    故我说波罗蜜多如是次第。三果报。善戒经
    云。富具色力寿安辩。又余经云。施报富。戒报
    善道。忍报端正。进报神通。禅报生天。智破烦
    恼。无着论云。有二种果。谓未来现在。未来
    果者。檀得大福。尸罗得自身具足。谓释梵等。
    羼提得大伴助大眷属。?忱嬉?霉?ǖ炔?br> 断绝。禅得生身不损坏。般若得诸根猛利及
    多诸悦乐。于天人大众中。得自在等。现在果
    者。得一切信敬供养及现法涅??等。四互摄
    者。弥勒颂云。檀义摄于六。资生无畏法。是中
    一二三。名为修行住。此檀摄六度也。又菩提
    资粮论云。既为菩萨母。亦为诸佛母。般若波
    罗蜜。是觉初资粮(觉是菩提。六度是菩提资粮。般若为初耳)施戒忍进
    定。及此五之余。方便愿智力。皆由智度。故波
    罗蜜所摄。此乃般若摄于六度。初后既尔。中
    四例知。五譬喻。华严云。菩萨摩诃萨。以般若
    波罗蜜为母。方便善巧为父。檀波罗蜜为乳
    母。尸罗波罗蜜为养母。忍波罗蜜为庄严具。
    勤波罗蜜为养育者。禅波罗蜜为浣濯人。善
    知识为教授师。一切菩提分为伴侣。一切善
    法为眷属。一切菩萨为兄弟。菩提心为家。如
    理修行为家法。诸地为家处。诸忍为家族。大
    愿为家教。满足诸行。为顺家法。劝发大乘。为
    绍家业。法水灌顶。一生所系菩萨为王太子。
    成就菩提。为能净家族。六分开者。六度通大
    小。十度唯在大。一往亦通藏通两教。以权立
    三智故。言十度者。于禅中有愿智力。故开愿
    度。有神通智开出力度。根本定守禅度名。般
    若中有道种智。开出方便度。有一切种智。开
    出智度。一切智守本般若名
    波罗蜜。大论又云。阿罗密。秦言远离。波罗
    蜜。秦言度彼岸。此二音相近。义相会故以阿
    罗蜜。释波罗密。天台禅门云。一者诸经论
    中。多翻到彼岸。生死为此岸。涅??为彼岸。烦
    恼为中流。菩萨以无相智慧。乘禅定舟航。从
    生死此岸。到涅??彼岸。故知约理定以明波
    罗蜜。二者大论别翻事究竟。即是菩萨大悲。
    为众生。遍修一切事行满足故。三瑞应经翻
    度无极。通论事理悉有幽远之义。合而言之。
    故云度无极。此约事理行满。说波罗蜜
    波罗伽。大论秦言度彼岸。华严云。以波罗
    蜜船。于生死流中。不依此岸。不着彼岸。不住
    中流。而度众生。无有休息
      释十二支篇第四十五
    惑业互资。因缘交助。三世犹若环旋。六道喻
    如轮转。凡夫沈迷色心冰执。圣人超悟生死
    霜融。剪荆棘林。五因顿息。断牵连索。七果
    咸亡。故此十二支法。为中乘之达观也
    尼陀那。此云因缘。什曰。力强为因。力弱为
    缘。肇曰。前缘相生因也。现相助成缘也。生
    曰。因谓先无其事而从彼生也。缘谓素有其
    分而从彼起也。故因亲而缘疏。缘觉根利。通
    观三世。有因有缘。是名因缘。初观过去无明
    缘行。言无明者。不了法界。邪见妄执。常在?
    冥。故曰无明。因烦恼惑。起于三业。造作诸
    法。故名为行。由兹惑业。感现五果。识缘名
    色。六入触受。所谓从行。生心。投入母腹。流
    爱为种。纳想在胎。分别诸法。此名曰识。识但
    有名。凝滑属色。四七渐坚。故号名色。六根开
    张。名为六入。从出母胎。至三四岁。对缘取
    尘。未别苦乐。名之为触。从五六岁。至十二
    三受。觉苦乐中庸三境。既能了别。故名为受。
    复从果报。起爱取有三支惑业。成现在因。从
    十四五。至十八九贪种种境。如渴求饮。故名
    为爱。十九已后。年既长大。贪欲转盛。不藉身
    命。能有所取。故名为取。爱取体同。胜劣有
    异。驰求诸境。起善恶业。牵生三有。故名为
    有。由此因故。感于未来二种果报。谓生老死。
    后阴始起。故名为生。住世衰变。故名为老。最
    后败坏。故名为死。是十二法展转能感果。故
    名因。互相由藉而有曰缘。因缘相续则往还
    无际。若了无明。生死自息。是为缘觉出世之
    要术也
      明四谛法篇第四十六
    法界次第云。通言谛者。谛以审实为义。此四
    谛法。正为声闻人。从闻生解。故必须藉教。诠
    理不虚。故云审实也。若由因感果。则应先因
    而后果。今悉先果而后因者。教门引物为便。
    前二谛是世间之法。令知苦以断集。故先果
    而次因。后二谛是出世间之法。使为灭以修
    道。亦先果而次因。佛灭八百年。如意论主王
    礼为师。立先因后果义。云集苦是有漏因果。
    道灭是无漏因果。外道破云。汝师出世。说苦
    集灭道。何以弟子说集苦道灭。有违师之过。
    如意救曰。佛在世日。对不信因果人。说先果
    后因。我今顺因果说亦不相违。此时外道朋
    党炽盛。众中无证义人。王赐外道金七十两。
    封外道论。为金七十论。如意堕负。嚼舌而终。
    至九百年。世亲披外道论。果见如意堕负。遂
    造论轨论式等。上王救如意论主。王加珍敬。
    赐世亲金七十两。封为胜金七十论。王缚草
    鞭尸表外道邪宗。尸为出血。故出家者。宜应
    晓了四谛教门因果二法前后之义。慎勿惑

    豆?摇;蛞炼[。晋云。苦法界次第云。苦以逼
    恼为义。一切有为心行。常为无常患累之所
    逼恼。故名为苦。苦有三种。一苦苦。二坏苦。
    三行苦。今明三苦。有别有通。别者三苦即别
    对三受。苦受从苦缘生。情觉是苦。即苦苦也。
    乐受乐坏时生苦。即是坏苦。不苦不乐受。常
    为无常迁动。即是行苦。若通论三苦。则三受。
    通有三苦。所以然者。三受之心。即是苦。通从
    苦缘生。故通是苦苦。三受之心。通为坏相所
    坏。故通是坏苦。三受之心通是起役运动不
    停之相。故通是行苦。行以迁流为义。故楞严
    云。譬如瀑流波浪相续前际后际不相?越。
    古德颂行苦密迁云。如以一睫毛置掌人不
    觉。若安眼睛上。违害极不安。愚人如手掌。不
    觉行苦迁。智者如眼睛。违极生厌患。智论云。
    无量众生有三种身苦。老病死。三种心苦。贪
    ?痴。三种后世苦。地狱饿鬼畜生。法句经云。
    昔四比丘论世苦事。一云?H欲恼人。一云饥
    渴逼体。一云?恚扰乱。一云惊怖恐惧。各执
    已是竞谓他非。佛知遂问。比丘具答。佛言汝
    等所论。不究苦义。身为诸苦之本众患之
    原。当求寂灭。此最为乐
    三牟提耶。或弥?。晋云集。法界次第云。集
    以招聚为义。若心与结业相应。未来定能招
    聚生死之苦。故名为集
    尼楼陀。或娑陀。晋言灭。法界次第云。灭以
    灭无为义。结业既尽则无生死之患累。故名
    为灭
    末伽。或??那。晋云道。法界次第云。道以能
    通为义。道有二种。一正道实观三十七道品。
    三解脱门。缘理慧行。名为正道。二助道者。得
    解观中。种种诸对治法。及诸禅定。皆是助道。
    此二相扶。能通涅??。故名为道。此四华梵出
    贤愚经。?酬荚啤7鹞?耐酢W魇ビ锼邓内小6?br> 解二不解。又作?惩佑铩R唤庖徊唤狻S肿骼?br> 车语说。四王俱解。故知四谛名非一概。此四
    谛法。若以药病区拣。苦集是世间因果。此属
    于病。道灭是出世间因果。此当乎药。若以真
    俗甄别则有三义。一者四谛俱真。如涅??云。
    我昔与汝等不见四真谛。是故久流转生死
    大苦海。二者四谛俱俗。止观云。灭尚非真。三
    谛焉是。三者一真。三俗。胜?云。此四圣谛。
    三是无常。一是常。又云。是故苦谛集谛道谛
    非第一义谛。非常非依。一苦灭谛。离有相者
    是常。又涅??经。明于四谛凡有四种。一生灭
    四谛。二无生四谛。三无量四谛。四无作四谛。
    胜?经中。亦明四种。一有作四谛。二有量四
    谛。三无作四谛。四无量四谛。但此二经诠次
    少异。荆溪问曰。何故立此四种四谛之殊。答
    谛本无四。谛只是理。理尚无一。云何有四。
    故知依如来藏同体权实。大悲愿力。随顺物
    机。不获已而用之。机宜不同致法差降。从一
    实理。开于权理权实二理。能诠教殊。故有四
    种差别教起。三藏诠生灭。通教诠无生别教
    诠无量。圆教诠无作。是故天台明四种四谛
    之法也
      止观三义篇第四十七
    实相体寂。因元静乃称止。本觉灵照。由常明
    故曰观。妄风俄动。假妙奢摩他而止之。心珠
    久昏。须?称派崮嵌?垡印D??构凼兔??br> 中。初共通三德。二各开三义。今依彼论分列
    梵语 初标共通
    奢摩他。此云止。涅??经云。奢摩他名为能
    灭。能灭一切。烦恼结故。又名能调。能调诸根
    恶不善法故。又曰寂静。能令三业成寂静故。
    又曰远离。能令众生离五欲故。又曰能清。能
    清贪欲?恚愚痴三浊法故。以是义故。故名
    定相
    ?称派崮恰4嗽乒邸D??云。?称派崮敲??br> 正见。亦名了见。名为能见。名曰遍见。名次第
    见。名别相见。是名为慧
    忧毕叉。此云止观平等。涅??云。忧毕叉者。
    名曰平等。亦名不诤。又名不观。亦名不行。是
    名为舍。止观云。若用两字共通三德者。止即
    是断。断通解脱。观即是智。智通般若。止观等
    者。名为舍相。舍相即是通于法身。起信论云。
    所言止者。谓止一切境界相。随顺奢摩他观
    义故所言观者。谓分别因缘生灭相。随顺??br> 钵舍那观义故。永嘉集云。以奢摩他故。虽寂
    而常照。以?称派崮枪省K湔斩?<拧R杂疟?br> 叉故非照而非寂。照而常寂故。说俗而即真。
    寂而常照故说真。而即俗。非寂而非照故。杜
    口于?骋?3ふ咦恿??黾揖?鸶嫔?ぢ?br> 摩比丘。汝当行二法。止观是也。僧伽摩罗白
    佛言。甚解世尊。佛言我取要而说。云何言甚
    解耶。僧伽摩罗言。止者诸结永尽。观者观一
    切法。佛言善哉 二明各开初列三止
    妙奢摩他。即体真止
    三摩。即方便随缘止
    禅那。即息二边分别止。名出楞严。资中云。
    准圆觉经。奢摩他以寂静为相。三摩提以幻
    化为相。禅那俱离静幻二相。然此二经天台
    出时。经皆未到。而止观中预立其义。故止观
    二字。各开三义。一体真止。二方便随缘止。三
    息二边分别止。又云。此三止名虽未见经论。
    映望三观随义立名。其相云何。体无明颠倒
    即是实相之真。名体真止。如此实相遍一切
    处。随缘历境安心不动。名随缘方便止。生死
    涅??。静散休息名息二边止。孤山释曰。今阿
    难虽专请于止。以即一而三故此止即观亦
    即平等。三一互融是以称妙。妙故方曰楞严
    大定。今于一止复有三名奢摩他即体真止。
    止于真谛(翻奢摩他为止者。定之异名。寂静义也。谓于染净等境。心不妄缘故)三摩提
    亦曰三摩钵底。此云等持。即方便随缘止。止
    于俗谛(三摩提。智论云。一切禅定摄心。皆名三摩提。秦言正心行处。是心从无始来。常曲不端。得是
    正心行处。心则端直。譬如蛇行常曲。入竹筒则直。翻等持者。谓离沈掉曰等。令心住一境性曰持)禅那
    此云静虑。即息二边别分止。止于中道(净觉云。孤
    山专用天台三止。配今三名者。得经之深也。何则止属于定。观属于慧。阿难本以多闻小慧自咎。正以楞严大定为
    请。非三止而何况三摩禅那。显是定名。虽此定即慧而所主从别)次明三观
    谓空假中。荆溪临终顾命众曰。一念无相谓
    之空无。法不备谓之假。不一不异谓之中。章
    安云。天台传南岳三种止观。一渐次。二不定。
    三圆顿。皆是大乘。俱圆实相。同名止观。渐则
    初浅后深。如彼梯蹬。不定前后更互。如金刚
    宝置之日中。圆顿初后不二。如通者腾空。为
    三根性说三法门。虽曰师资相传。原本皆出
    佛经。故次第三观。如璎珞上云。从假入空观。
    亦名二谛观。从空入假观。亦名平等观。因是
    二空观为方便。得入中道第一义谛观。此名
    次第三观。又下卷云。时佛顶发放一切光。复
    集十方百亿佛土佛菩萨众。即于众中。告文
    殊普贤法慧功德林金刚憧。金刚藏善财童
    子。汝见是众中。敬首菩萨问三观法界诸佛
    自性清净道。一切菩萨所修三观法门不。汝
    等各领百万大众。皆应修学如是法门。又中
    论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
    亦是中道义。此皆一心三观之明文也(余昔学肆有吴
    教授垂访问曰。经云作是观(音官)者。名为正观(音贯)呼此二音义云何辩。余即答曰。观(去呼)诠其体。一
    标能想之心。观(平呼)显其用。带召所对之境故曰。以观观昏。即昏而朗)然此各开三
    义。全异涅??。共通三德。由昔混同。故今分

      众善行法篇第四十八
    四悉被物。众善随宜。四门之路有殊。一乘之
    果无别。种种正行。皆断万劫之爱绳。一一
    助道。尽破千生之尘网。今搜梵语。略注宋言。
    欲具乎二种庄严。须启于四弘誓愿
    悉檀。南岳师。以悉檀例大涅??华梵兼称。
    悉是华言。檀是梵语。悉之言遍。檀翻为施。佛
    以四法。遍施众生。故名悉檀。妙玄云。世界悉
    檀欢喜益。为人悉檀生善益。对治悉檀破恶
    益。第一义悉檀入理益。妙乐云。则前二教及
    别地前但属三悉。引入今经第一义悉
    僧那。此云弘誓。肇论云。发僧那于始心。终
    大悲以赴难。此名字发心也。仁王云。十善菩
    萨发大心。长别三界苦轮海。此相似发心也。
    华严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此分证发心也。
    言弘誓者。天台云。广普之缘谓之弘。自制其
    心谓之誓。志求满足乃称愿。大士旷怀运心
    广普。依无作四谛之境。起四种弘誓之心。初
    依璎珞未度苦谛令度苦谛。六道受分段之
    苦。三乘沈变易之苦。当了阴入皆如无苦可
    舍。口发言曰众生无边誓愿度。次依璎珞未
    解集谛令解集谛。四住烦恼润有漏业。无明
    烦恼润无漏业。当了尘劳本净无集可除。口
    发言曰。烦恼无数誓愿断。三依璎珞未安道
    谛令安道谛。智慧越苦海之迅航。戒定通秘
    藏之要道。当了边邪是中无道可修。口发誓
    云法门无尽誓愿学。四依璎珞未得灭谛令
    得灭谛。佛陀是无上之世尊。涅??乃最胜之
    妙法。当了生死即是涅??。口发誓云。佛道无
    上誓愿成。仰观大觉积劫度生。都无懈倦者。
    为满本地之愿也
    僧涅。一云僧那大誓。僧涅自誓。一云僧那言
    铠。僧涅言著名着大铠。亦云庄严。故大品云
    大誓庄严。正言[月*册](苏干)那诃。此云甲。[月*册]捺陀。
    此云被。或云衣(于既)谓被甲衣甲也
    ?嘲弦?埂4嗽扑哪畲ΑD罴词枪邸4?词蔷场?br> 智论释曰。初习善法为不失。故但名念。能转
    相转心。故名为想。决定智无所疑。故名智。大
    经云。更有新医从远方来。晓八种术。谓四枯
    四荣。言四枯者。人于五阴。起四倒见。于色计
    净。于受计乐。想行计我。心起常见。故令修
    四念处破其四倒。初观身不净。一切色法名
    之为身。己名内身。眷属及他名外身。若己若
    他名内外身。此三种色。大论明五种不净。一
    生处。是身为臭秽。不从莲华生。亦不从?卜。
    又不出宝山。二种子不净。是身种不净。非余
    妙宝物。不由净白生。父母邪想有。三自性不
    净。地水火风质。能变为不净。倾海洗此身。不
    能令香洁。四自相不净。种种不净物。充满于
    身内。常流出不止。如漏囊盛物。五究竟不净。
    审谛观此身。终必归死处难御无反复。背恩
    如小儿。二观受是苦。意根受名内受。五根受
    名外受。六根受名内外受。于一根有顺受。违
    受。不违。不顺受。于顺生乐受。于违生苦受。于
    不违不顺。生不苦不乐受。乐受是坏苦。苦受
    是苦苦。不苦不乐受是行苦。诸受?细无不
    是苦。三观心无常。心王不住。体性流动。今
    日虽存。明亦难保。山水溜?凼?狻H舨患笆薄?br> 后悔无益。四观法无我。法名轨则。有善法恶
    法无记法。人皆约法。计我。我能行善。行恶行
    无记。此等法中求我决不可得。龟毛兔角。但
    有名字。实不可得。故经云。起唯法起。灭唯法
    灭。但是阴法起灭。无人无我众生寿命。是名
    无我。此说别相念处。总相念处者。缘一境总
    为四观。此中应四句料简。一境别观别(如上别说)
    二境别观总。三境总观别(此二是总相念处之方便)四境观俱
    总。是总相念处。若作一身念处观。或总二阴。
    乃至总五阴。是名境总观别也。受心法念亦
    复如是。阿?酬贾小C魅?帜畲ΑN叫怨苍怠6?br> 破三种外道。四教义云。一性念处。智论云。性
    念处是智慧性。观身智慧。是身念处。受心法
    亦如是。解者不同。有但取慧数。为智慧性。即
    是性念处。南岳师解。观五阴理性。名性念处。
    故杂心偈。是身不净相。真实性常定。诸受及
    心法亦复如是说。二共念处。智论云。观身
    为首。因缘生道。若有漏若无漏。受心法念处
    亦如是。解者不同。有师解云。共善五阴。诸善
    心数法合明念处。若南岳师解。即是九想背
    舍胜处诸对治观门。助正道。开三解脱。故名
    为共念处。故经云。亦当念空法。修心观不净。
    是名诸如来甘露灌顶药。三缘念处。有师
    解。通一切所观境界。皆名缘念处观。有言。十
    二因缘境。有言慈悲所缘境。若南岳师解。缘
    佛教说所诠一切阴入界。四谛事理。名义言
    语音词因果体用。观达无碍。能生四辩。于一
    切法。心无所碍。成无碍解脱。是缘念处观
    也(明小乘竟)若依大乘。以明四荣。如后分云。阿难
    如汝所问。佛涅??后依何住者。阿难依四念
    处。严心而住。观身性相同于虚空。名身念处。
    观受不在内外。不住中间。名受念处。观心但
    有名字。名字性离名心念处。观法不得善法。
    不得不善法。名法念处。华手经云。一切诸法
    皆名念处。何以故。一切诸法。常住自性无能
    坏故。斯乃即法是心即心是法。皆同一性。性
    岂能坏乎
    ?(?潮?柯摩罗阿佚多。此云正勤。斯有四法。
    法界次第云。一已生恶法为除断。一心精勤
    四念处观时。若懈怠心起。五盖等诸烦恼覆
    心。离信等五种善根。时如是等恶若已生为
    断故。一心勤精进。方便除断令尽也。二未生
    恶法不令生。一心勤精进四念处观时。若懈
    怠心及五盖等诸烦恼恶法虽未生。恐后应
    生遮信等五种善根。今为不令生故一心勤
    精进方便遮止。不令得生也。三未生善法为
    生。一心勤精进四念处观时。信等五种善根
    未生。为令生故一心勤精进。方便修习令信
    等善根生也。四已生善法为增长。一心勤精
    进若四念处观时。信等五种善根已生。为令
    增长故。一心勤精进。方便修习信等善根。令
    不退失增长成就。此四通名正勤者。破邪道。
    于正道中勤行故名正勤也
    摩奴是若。此云如意。法界次第明四如意
    足。一欲如意足。欲为主。得定断行成就修如
    意足分。是为欲如意足。二精进如意足。精进
    为主。得定断行成就修如意分。是为精进足。
    三心如意。心为主。得定断行成就修如意足。
    四思惟如意足。思惟为主通言如意者。四念
    处中。实智慧。四正勤中。正精进。精进智慧
    增多。定力小弱。得四种定摄心。故智定力等。
    所愿皆得。故名如意足。智定若等。能断结使。
    故云断行成就也
    婆罗。此云力。阴持入经云。彼力应以何为
    义。答无能得坏。为力义。有所益为力义。有胆
    为力义。能得依为力义。增一阿含说六种力。
    小儿以啼为力。女人以?为力。沙门婆罗门
    以忍辱为力。阿罗汉以精进为力(云云)又因人
    五力。佛果十力。因人五力者。一信力。二精进
    力。三念力。四定力。五慧力(五根七觉支。八正道见法界次第)大
    论释曰。信根得力则能决定受持不疑。精进
    力故。虽未见法。一心求道。不惜身命不休不
    息。念力故常忆师教。善法来听入。恶法来不
    听入。如守门人。定力故摄心。一处不动。以助
    智慧。智慧力故。能如实观诸法实相。佛果十
    力者。今述颂曰。是处非处。二业力。定根欲性
    至处道宿命天眼十漏尽。具释大论八十八。
    论问佛十力者。若总相说。佛唯一力。所谓一
    切种智力。若别相说。则千万亿种力。随法为
    名。今何以但说十力。答佛实有无量智力。但
    以众生不能得不能行。故不说。是十力可度
    众生事辨故说十力。论问佛有十力菩萨有
    不。答有。何者一发一切智心坚固力。二不舍
    众生大慈力。三具足大悲力。四信一切佛法
    精进力。五思行禅定力。六除二边智慧力。七
    成就众生力。八观法实相力。九入三解脱门
    力。十无碍智力
    尼坻。此云愿。志求满足曰愿。智论有二种
    愿。一者可得愿。二者不可得愿。不可得愿者。
    有人欲量虚空尽其边际。及求时方边际。如
    小儿见水中月镜中像。如是等愿皆不可得。
    可得愿者。钻木求火。穿地得水修福得人天
    中生。及得阿罗汉辟支佛果。乃至得诸佛法
    王。如是等皆名可得愿。愿有下中上。下愿
    令致今世乐因缘。中愿后世乐因缘。上愿与
    涅??乐因缘。智论问。佛在世时。众生尚有饥
    饿。天不降雨。众生困弊。佛不能满一切众生
    之愿。云何菩萨能满其愿。答菩萨住于十地。
    入首楞严三昧。于三千大千世界。或时现初
    发意行六波罗蜜。乃至或现出家成佛利益
    如是。何况于佛。而佛身有二种。一者真身。二
    者化身。众生见佛真身。无愿不满。智论问。诸
    菩萨行业清净。自得净报。何以要须立愿然
    后得之。譬如田家得谷。岂复待愿。答作福无
    愿。无所树立。愿为导御。能有所成。譬如锁
    金随师而作。金无定也。又庄严佛界事大。独
    行功德不能成。故要须愿力。譬如牛力虽能
    挽车要须御者能有所至。净世界愿亦复如
    是。故古德曰。有行无愿其行必孤。有愿无行。
    其愿必虚
    萨婆迦摩。翻乐欲好乐希须也。净名疏云。
    根是过去。欲是现在。性是未来。若过去善根
    牢固成就今生对缘则起。此是因根成欲。若
    过去善根未牢。今生遇缘起欲。数习成性。故
    云性以不改为义。荆溪释云。习欲成性。性在
    未来。由性成欲。性在过去。智论云。随所欲说
    法。所谓善欲随心为说。如船顺流。恶欲以苦
    切语教。如以榍出榍。是故智中佛悉遍知。
    无能坏无能胜。事钞云。凡作法事。必须身心
    俱集方成和合。设若有缘不开心集。则机教
    莫同。将何拔济。故听传心口。应僧前事方能
    彼此俱辨。缘此故开与欲。说云。大德一心
    念。某甲比丘。如法僧事与欲清净(一说便止)其受
    欲者。应至僧中羯磨者言不来者说欲。即具
    修威仪说云。大德僧听。某甲比丘。我受彼欲
    清净。彼如法僧事与欲清净
    浮昙末。此云至诚。十六观经云。发三种心。即
    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
    者回向发愿心。疏释至诚心云。即实行众生。
    至之言专。诚之言实(礼记曰。志之所至。至者到也。易注曰。存其诚实。故曰
    至诚。赞天地之化。书曰。至治馨香。感于神明。黍稷非馨。明德惟馨)释深心云。佛果
    高深。发心求往。故云深心。亦从深理生。亦从
    厚乐善根生。妙宗云。今初至诚。疏以专实释
    之。非念真如岂名专实。解于深心。疏虽三义。
    而不相舍。求高深果。须契深理。善契深理。须
    厚乐善根。此乃立行依理求果也。不出彼论
    乐集一切诸善行也。经回向发愿心。义当彼
    论大悲拔苦。起信云。信成就发心者。略说有
    三种。一直心。正念真如故。二深心。乐集一切
    诸善行故。三大悲心。欲拔一切众生苦故
    忏摩。此翻悔过。义净师云。忏摩西音忍义。
    西国人误触身云忏摩。意是请恕。愿勿?责。
    此方误传久矣。难可改张。应法师云。忏讹略
    也。书无忏字。正言叉摩。此云忍。谓容恕我罪
    也。天台光明释忏悔品。不辨华梵。但直释云。
    忏者首也。悔者伏也。如世人得罪于王。伏款
    顺从不敢违逆。不逆为伏。顺从为首。行人亦
    尔。伏三宝足下。正顺道理。不敢作非。故名忏
    悔。又忏名白法。悔名黑法。黑法须悔而勿作。
    白法须企而尚之。取舍合论。故言忏悔。又忏
    名修来。悔名改往。往日所作不善法鄙而恶
    之。故名为悔。往日所弃一切善法。今日已去
    誓愿勤修故名为忏。弃往求来。故名忏悔。又
    忏名披陈众失。发露过咎。不敢隐讳。悔名断
    相续心。厌悔舍离。能作所作合弃。故言忏悔。
    又忏者名惭。悔者名愧。惭则惭天。愧则愧人。
    人见其显。天见其冥。冥细显?。?细皆恶。故
    言忏悔。净名疏云。今明罪灭。有三。一作法
    忏。二观相忏。三观无生忏。作法忏灭违无作
    罪。依?衬崦拧9巯噔忝鹦宰铩4艘蓝?拧9畚?br> 生忏。灭妄想罪。此依慧门。复次违无作罪障
    戒。性罪障定。妄想罪障慧。作法忏者。如律所
    明。作法成就。能灭违无作罪。而性罪不灭。大
    论云。如比丘斩草害命。二罪同篇。作法忏二
    无作灭害命不灭。虽违无作灭。性罪未灭。观
    相忏者。如诸方等经所明行法。见罪灭相。菩
    萨戒云。若见光华种种好相。罪便得灭。若不
    见相。虽忏无益。若见好相。无作及性。二罪俱
    灭。观无生忏者。此观成时。能除根本妄惑之
    罪。如拔树根枝叶自灭。普贤观云。一切业障
    海。皆从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众
    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
    地底迦。此云有愧。涅??经云。诸佛世尊常说
    是言。有二白法。能救众生。一惭。二愧。惭者
    自不作罪。愧者不教他作。惭者内自羞耻。愧
    者发露向人。杂阿含经云。世间若无有惭愧
    二法者。违越清净道。向生老病死。百法疏云。
    惭者依自法力。崇重贤善为性。对治无惭。止
    息恶行为业。愧者依世间力。轻拒暴恶为性。
    对治无愧。止息恶行为业。阿?炒锬ヂ墼啤2?br> 者谓于诸过恶。自羞为体。愧者于恶羞他为
    体。涅??经云。智者有二。一者不造诸恶。二者
    作已忏悔。愚者亦二。一作罪。二覆藏
    波婆提伽。或云梵摩。此云清净。葛洪字苑。
    梵洁也。取其义耳。大论云。虽为一切众生。是
    心不清净。不知己身无吾我。不知取者无人
    无主。不知所施物实性。不可说一。不可说异。
    于是三事心着。是为不清净。宝性论云。一自
    性清净。谓性净解脱。二离垢清净。谓障尽解
    脱。大论云。毕竟空即是毕竟清净。以人畏空
    故言清净
    羯磨。南山引明了论疏。翻为业也。所作是
    业。亦翻所作。百论云。事也。若以义求翻为
    辨事。谓施造遂法必有成济之功焉。天台禅
    门翻为作法。一切羯磨须具四法。一法。二事。
    三人。四界。第一法者。羯磨三种。一心念法。
    发心念境口自传情。非谓不言而辨前事。二
    对首法。谓各共面对同秉法也。三众法。四人
    已上。秉于羯磨。以三羯磨。通前单白。故云白
    四。律云。若作羯磨不如白法作白。不如羯磨
    法作羯磨。如是渐渐令戒毁坏以灭正法。随
    顺文句勿令增减。僧只云。非羯磨地不得行
    僧事
    布萨。大论秦言善宿。南山此云净住。净身
    口意。如戒而住。六卷泥洹。翻云长养。长养二
    义。一清净戒住。二增长功德。杂含云。布萨婆
    陀。若正本音优补陀婆。优言断。补陀婆言增
    长。国语不同。律云。布萨法一处名布萨犍度。
    即说戒也。应法师云。此名讹略应言钵???br> 提舍耶寐。此云我对说。谓相向说罪也。旧云
    净住。乃义翻也。事钞云。若众大声小。不闻说
    戒。令作转轮高座。立上说之。此则见而不闻
    也。又如多人说戒。何由并得见作法者面。此
    则闻而不见也。善见曰。云何得知正法久住。
    若说戒法不坏是。摩得伽云。布萨者舍诸恶
    不善法。及诸烦恼有受证得白法。究竟梵行
    事故名也。又云。半月。半月自观身从前半月
    至今半月。中间不犯戒耶。若有犯者。于同意
    所忏悔。?衬崮冈啤H舴钙咧凇2痪蝗饲坝χ?br> 不说戒。即律文云犯者不得闻戒。不得向犯
    者说等。四分若说戒日。无能诵者。当如布萨
    法。行筹告白。差一人说法诵经。余诸教诫诵。
    遗教亦得。若全不解者。律云。下至一偈。诸恶
    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阿舍具解)如
    是作已。不得不说。若不解者。云谨慎莫放逸
    便散。并是佛之嘱累。僧只云。欲得五事利益。
    当受持此律。何等为五。一建立佛法。二令正
    法久住。三不欲有疑悔请问他人。四僧尼犯
    罪者为依怙。五欲游化诸方而无有碍。四分
    持律人。得五功德。一戒品牢固。二善胜诸怨。
    三于众中决断无畏。四有疑悔者能开解。五
    善持?衬帷A钫?ň米?明了论解云本音?衬且?B匝?衬?摩耶经
    云。乐好衣服。纵逸嬉戏。奴为比丘。婢为比丘
    尼。不乐不净观。毁谤?衬帷t卖谋浒住2皇苋?br> 色。贪用三宝物等。是法灭相
    安居。南山云。形心摄静曰安。要期住此曰居。
    静处思微道之正轨。理须假日追功。策进心
    行。随缘托处。志唯尚益。不许驰散乱道妨业。
    故律通制三时。意存据道。文偏约夏月。情在
    三过。一无事游行。妨修出业。二损伤物命。违
    慈??深。三所为既非。故招世谤。以斯之过
    教兴在兹。然诸义不无指归护命故夏中方
    尺之地。悉并有虫。故正法念经云。夏中除大
    小便。余则加趺而坐。事钞问。何为但结三
    月者。一生死待形必假资养。故结前三月。开
    后一月。为成供身衣服故。二若四月尽结则
    四月十六日得成。若有差脱。便不得结。教法
    太急用难常准。故如来顺物。始从十六日。至
    后十六日。开其一月。续结令成。今但就夏亦
    有三时。初四月十六日。是前安居。十七日已
    去。至五月十五日。名中安居。五月十六日。名
    后安居。故律中有三种安居。谓前中后也。在
    处须无五过。一太远聚落。求须难得。二太近
    城市。妨修道业。三多蚊?难。或?k(匝音)?人
    践伤彼命。四无可依人。其人具五德。谓求闻
    令闻。已闻令清净。能为诀疑。能令通达。除邪
    见得正见。五无施主施饮食汤药。无此五过
    乃可安居。钞云。凡受日缘务要是三宝请唤
    生善灭恶者。听往若请唤为利三宝非法破
    戒有难虽受不成。五百问云。受七日行。不满
    七日。还本界后更行。不须更受。满七日已。乃
    复重受。钞云。纵令前事唯止一日皆须七日
    法。律云。不及即日还听受七日去。夏末一日
    在亦作七日法。对首受法应具仪对比丘言。
    大德一心念。我某甲比丘。今受七日法出界
    外为某事故。还来此中安居(三说)若事是半月
    一月者。方应羯磨(上之四卷具羯磨法)若受日者多同缘
    受者二人三人应一时羯磨。西域记云。睹货
    逻国。旧讹曰吐火罗国。东?葱岭。西接波剌
    斯。南大雪山。北据铁门。气序既温。疾疫众
    多。冬末春初。霖雨相继。而诸徒僧以十二月
    十六日入安居。三月十日解安居。斯乃据其
    多雨。亦是设教随时也。又云。印度僧徒。依佛
    圣教。坐雨安居。或前三月。或后三月。前三月
    当此从五月十六日。至八月十五日。后三月
    当此从六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前代译
    经律者。或云坐夏。或云坐腊。斯皆边裔殊俗。
    不达中国正音。或方言未融。而传译有谬。又
    曰。印度僧徒依佛圣教。皆以室罗伐??月。前
    半一日。入雨安居。当此五月十六日。以?湿
    缚庾?月后半十五日。解雨安居。当此八月
    十五日。印度月名。依星而建。古今不易。诸
    部无差。良以方言未融。传译有谬。分时计月。
    致斯乖异故。以四月十六日入安居。七月十
    五日解安居也
    钵剌婆剌??。音义指归云。译为随意。寄归
    传云。凡夏罢岁终之时。此日应名随意。即是
    随他于三事之中。任意举发说罪除愆之义。
    旧云自恣者。是义翻。然则自恣之言。涉乎善
    恶。今局善也。故事钞曰。九旬修道。精练身
    心。人多迷己。不自见过。理宜仰凭清众垂慈
    诲示纵宣己罪。恣僧举过。内彰无私隐。外显
    有瑕疵。身口托于他人。故云自恣。摩得勒伽
    论云。何故令自恣。使诸比丘不孤独。故各各
    忆罪发露悔过故。以苦言调伏得清净故。自
    意喜悦无罪故也。所以制在夏末者。若论夏
    初创集将同期款九旬立要。齐修出离。若逆
    相举发。恐成怨诤。递相沿及。废道乱业。故制
    在夏末者。以三月策修同住进业时竟云别
    各随方诣。必有恶业自不独宣。障道深过。义
    无覆隐。故须请诲。良在兹焉。故律听安居竟
    自恣。此是自言恣他举罪。非为自恣为恶。前
    明时节。谓有闰月者。依闰安居。七月十五日。
    自恣不依闰者。依摩得伽中。数满九十日自
    恣。若闰七月者。取前月自恣。非前夏安居者。
    过润已数满九十日自恣。若修道安乐。延日
    自恣。得至八月十五日。然律中但明十四日
    十五日自恣。及至给施衣中次第增中。十六
    日自恣。增三中三日自恣。四分中云。安居竟
    自恣。则七月十六日为定。律又云。僧十四日
    自恣。尼十五日自恣。此谓相依问罪。故制异
    日。及论作法。三日通用。克定一期十六日定。
    若有难者。如五百问中。一月自恣。事钞问。
    十五日自恣已。得出界不。答不得破夏离衣。
    由夜分未尽故。问此界安居。余处自恣得不。
    答僧只不得结罪。又安居篇云。四月十六日
    结者至七月十五日夜分尽讫。名夏竟。至明
    相出。又四分云。若后安居人。从前安居者自
    恣住。待日足。事钞问。自恣竟。得说戒不。答
    依明了论先说戒后自恣。四分云。自恣即是
    说戒。问自恣得在未受具戒人前作不。答律
    中令至不见不闻处。作羯磨自恣。若不肯避
    去。僧自至不见闻处作之。问安居竟须离本
    处不。答。安居竟。不去犯罪。?衬崮冈啤1惹?br> 安居已。应移余处。若有缘不得去不犯。若无
    缘者。出界一宿还来不犯。大集经云。我灭度
    后。无戒比丘。满阎浮提。预出家者。宜警察
    之。摭华钞云。诸经律中以七月十六日是比
    丘五分法身生来之岁。则七月十五日。是腊
    除也。比丘出俗。不以俗年为计。乃数夏腊耳。
    增辉云。腊接也。谓新故之交接
    呗(蒲介)匿。或梵呗。此云止。若准律文。呗匿如
    法。出要律仪云如此。郁?国语。翻为止断也。
    又云止息。由是外缘已止已断。尔时寂静。任
    为法事也。或婆陟讹也。梵音婆(蒲贺)师。此云
    赞叹。梵天之音。善见云听汝作呗。呗言说之
    词也。法苑云。寻西方之有呗。犹东国之有赞。
    赞者从文以结章。呗者短偈以流颂。比其事
    义。名异实同。婆沙亿耳以三契声颂所解
    法。佛赞善哉。珠林齐僧辩能作梵契等。音义
    云。契之一字。犹言一节一科也。弘明集颂经
    三契。道安法师。集契梵音。佛道论衡云。陈思
    王幼含?章。十岁能文。每读经文流连嗟。
    玩。以为至道之宗极也。遂制转读七声升降
    曲折之响。世之讽诵。咸宪章焉。尝游鱼山。忽
    闻空中梵天之响。清?哀婉。其声动心。独听
    良久。而侍御莫闻。植深感神理。弥悟法应乃
    摹其声节为梵呗撰文
    婆?尼娑婆婪。此云声音。法界次第云。音者
    诠理之声谓之音。佛所出声。凡有诠辩。言辞
    清雅。闻者无厌。听之无足。能为一切。作与乐
    拔苦因缘。莫若闻声之益。即是以慈修口。故
    有八音。一极好音。二柔软音。三和适音。四
    尊慧音。五不女音。六不误音。七深远音。八不
    竭音。楞严云。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欲
    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大论云。菩萨音声有
    恒河沙等之数。佛音声所到无有限数。如密
    迹经中所说。目连试佛音声。极至西方。犹闻
    佛音若如对面。问若尔者佛常在国土聚落。
    说法教化而阎浮提内人不至佛边则不得
    闻。何以知之。多有从远方来欲听说法者故。
    答佛音声有二种。一为口密音声。二为不密
    音声。密音声先已说。不密音声至佛边乃闻。
    是亦有二种弟子。一为出世圣人。二为世间
    凡夫。出世圣人如目犍连等。能闻微密音声。
    凡夫人随其所近乃闻。大论云。是佛菩萨音
    声有三种。一者先世。种善音声因缘。故咽喉
    中得微妙四大。能出种种妙好。远近音声。所
    谓一里二里三里十里百千里。乃至三千大
    千世界。音声遍满。二者神通力故。咽喉四大
    出声。遍满三千大千世界。及十方恒河沙世
    界。三者佛音声常能偏满十方虚空。问若佛
    音声常能遍满。今众生何以不得常闻。答众
    生无量劫以来。所作恶业覆。是故不闻。譬如
    雷电霹雳。聋者不闻。雷声无减。佛亦如是。常
    为众生说法。如龙震大雷声。众生罪故。自不
    得闻。声有八转。一体。二业。三具。四为。五从。
    六属。七于。八呼。七转常用。呼声用稀。故但
    云七也。西域国法。欲寻读内外典籍。要解声
    论八转声。方知文义分齐。一补沙。此是直指
    陈声。如人斫树指说其人即今体声。二补卢
    衫。是所作业声。如所作斫树。故云业也。三
    补卢崽??。是能作具声。如由斧斫故云具也。
    四补卢沙耶。是所为声。如为人斫。故云为也。
    五补卢沙[多*页]。(都我)是从声。如因人造舍等故
    云从也。从即所因故。六补卢杀娑。是所属声。
    如奴属主故云属也。七补卢铩(音戒)是所于
    声。如客依主。故云于也。于即依义。八[禾*契]补卢
    沙。是呼召之声。故云呼也。又诸咒中若二字
    合为一声名为二合。如云娑他及怛多等。或
    以三字连声合为一字。急呼之。名为三合。如
    勃鲁奄及拘卢奢等。汉书曰。声者宫[嫡-女]角征
    羽也。钩隐图云。声属阳。律属阴。杨子云。声
    生于日。律生于辰也
    钵底婆。此云辩才辩说也。展转无滞故辩别
    也。分明诀了故。辅行明。辩有四种。谓义法词
    乐说也。义谓显了诸法之义。法谓称说法之
    名字。词谓能说名之语言。虽有此三必须乐
    说。说前三也。大品云。从诸佛所。听受法教至
    萨婆若。初不断绝。未曾离三昧时。当得捷疾
    辩。利辩。不尽辩。不可断辩。随应辩。义辩。一
    切世间最上辩。智论释曰。于一切法无碍故
    得捷疾辩。有人虽能捷疾。钝根故不能深入。
    以能深入故是利辩。说诸法实相无边无尽。
    故名乐说无尽。般若中无诸戏论。故无能问
    难断绝者。名不可断辩。断法爱故。随众生所
    应。而为说法名随应辩。说趣涅??利益之事
    故名义辩。说一切世间第一之事。所谓大乘。
    是名世间最上辩。梁僧传云。唱导所贵事有
    四焉。一声也。非声则无以警众。二辩也。非
    辩则无以适时。三才也。非才则言无可采。四
    博也非博则语无依据。事钞曰。古云博学为
    济贫。会正记云。故往之言也。僧传云。学不厌
    博博则通矣。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亦可以弗畔矣。夫(郑曰弗畔不违道也)苟生而贫于学者
    懦夫也。死而富于道者君子也。是知博学济
    识见之贫。思益云。于堕邪道众生。生大悲
    心。令入正道。不求恩报故名导师
    ??那寐。名出声论。或名??谈。讹云和南。皆
    翻我礼。或云那谟悉羯罗。此云礼拜。今谓。
    礼之与拜。名有通局长短。经曰。礼者履也。进
    退有度。尊卑有分。谓之礼。礼记云。礼也者犹
    体也。体不备君子谓之不成人。故孔子云。非
    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是则
    凡所施为。皆须合礼。此显礼名通也。白虎
    通云。人之相拜者何。所以表情见意屈节卑
    礼尊事者也。拜之言服也。故周礼明九拜。此
    显拜名局也。若依释氏如南山云。四仪若无
    法润。乃名枯槁众生。故天台明四种三昧之
    法。是知四仪法则名礼。身业恭敬名拜。此亦
    礼通拜局。今此翻译。礼即是拜。故大论云。礼
    有三种。一者口礼。二者屈膝头不至地。三者
    头至地。是为上礼。一口礼者。如合掌问讯也。
    观音义疏云。此方以拱手为恭。外国以合掌
    为敬。手本二边。今合为一表不散诞专至一
    心。僧只律云。礼拜不得如哑羊。当相问讯。尔
    雅云。讯言也。地持论云。当安慰舒颜先语平
    视和色正念在前问讯。善见论云。比丘到佛
    所。问讯云。少病少恼。安乐行不。二屈膝者。
    即互跪也。音义指归云。不合云胡跪。盖梵世
    遗种居五竺间。葱岭之北。诸戎羌胡。今经律
    多翻互跪。以三处翘耸故名互跪。即右膝着
    地也。涅??疏明三义。一右膝有力跪能安久。
    二右膝有力起止便易。三右膝躁动。着地令
    安。若两膝着地则名长跪。?衬我?啤D崤?br> 体弱。互跪要倒。佛听长跪。三头至地者即五
    体投地。故大论云。人之一身。头最为上。足最
    为下。以头礼足。恭敬之至。辅行云。准地持阿
    含。皆以双膝双肘及顶至地。名五体投地。亦
    名五轮。五处圆故。又勒那三藏。明七种礼。一
    我慢礼。谓依位次。无恭敬心。二唱和礼高声
    喧杂。词句混乱。三恭敬礼。五轮着地捧足殷
    勤。四无相礼。深入法性。离能所相(空观)五起
    用礼。虽无能所。普运身心。如影普遍礼不可
    礼(假观)六内观礼。但礼身内法身真佛。不向外
    求(中观)七实相礼。若内若外。同一实相(三谛一境)西
    域记云。致敬之式。其仪九等。一发言慰问。二
    俯首示敬。三举手高揖。四合掌平拱。五屈膝。
    六长跪。七手膝踞地。八五轮俱屈。九五体投
    地。凡斯九等。极唯一拜跪而赞德。谓之尽敬。
    舍利弗问经。佛言。作供养应须偏袒以便作
    事。福田时应覆两肩现田纹相。不拜王论。有
    五戒信士。见神不礼。王曰。何为不礼。曰恐损
    神故。王曰但礼。信士乃礼。其神形仪粉碎。又
    迦昵色迦王。受佛五戒。曾神祠中礼。神像自
    倒。后守神者。作佛形像。在神冠中。王礼不
    倒。怪而问之。曰冠中有佛像。王大喜。知佛最
    胜而恕之。又感通录云。唐蜀川释宝琼出家
    斋素读诵大品。本邑连比什邡。并是米族。初
    不奉佛。沙门不入其乡。故老女妇不识者众。
    琼思拔济。待其会众。便往赴之。不礼而坐。道
    党咸曰。不礼天尊非沙门也。琼曰。邪正道殊。
    所奉各异。天尚礼我。我何得礼老君乎。众
    议纷纭。琼曰。吾若下礼。必贻辱也。即礼一
    拜。道像连座。动摇不安。又礼一拜。反倒狼籍
    在地。遂合众礼琼。一时回信。梵网经云。出家
    人法。不向国王礼拜。不向父母礼拜。六亲
    不敬。鬼神不礼。西域记云。昔有德光论师。天
    军接见慈氏。谓非出家之形长揖不礼问何
    缘不轻比丘。普礼四众。荆溪释曰。菩萨化缘。
    法无一准。唯利是务。故设斯仪。见众生理
    与果理等。故礼生礼佛。其源不殊。欲令众生
    生慕果愿。果愿者何。我等但理。彼尚故礼。况
    证果理而不尊高。又云。汝等皆行菩萨道当
    得作佛。岂非击我令修圆因。此约现在顺从
    者也。问。内怀不轻之解。外敬不轻之境。安
    弃飞禽之真性。而忽走兽之本源乎。答人识
    义方。可以击发。异类无知。徒劳劝信。不礼之
    旨其在兹欤。不轻礼俗。谨闻命矣。何故方丈。
    僧拜维摩。故彼经曰。维摩居士即入三昧。令
    此比丘。自识宿命。发菩提心。于是诸比丘稽
    首。礼维摩诘足。天台问曰。出家何以礼俗。答
    入道恩深。碎身莫报。此诸比丘。方行大道。岂
    存小仪。又涅??云。有知法者。若老若少。故应
    供养恭敬礼拜。入大乘论云。被法服菩萨方
    便随顺。得礼白衣。敬之如佛。是则法非一概。
    可否在人。有益须礼。当亡身以奉法。有损宜
    止。应逆命以利君何哉。赫连勃勃。据有夏州。
    凶暴无厌以杀为乐。绘像服身。抑僧令拜。遂
    为上天雷震而死。斯乃暴虐之主。诚非圣明
    之君。不遵付嘱之言。故违委寄之道。宁知千
    圣立法。万古同风。安以朝觐之礼。而责山林
    之士。恐后进以未知。遂濡毫而录示
    南无。或那谟。或南摩。此翻归命。要律仪翻
    恭敬。善见论翻归命觉。或翻信从。法华疏云。
    南无大有义。或言度我。可施众生。若佛答诸
    佛度我义不便。五戒经称惊怖。惊怖正可施
    佛也。生死险难实可惊怖。大品云。佛言。若有
    一人称南无佛乃至毕苦。其福不尽。智论问
    曰。云何但空称名字。便得毕苦。其福不尽。答
    是人曾闻佛功德能度人老病死苦。若多若
    少。供养及称名字得无量福(此说称佛功德)华严云。宁
    受地狱苦。得闻诸佛名。不受无量乐而不闻
    佛名。所以于往昔无数劫受苦流转生死中。
    不闻佛名故。大品云。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
    菩提时。十方过如恒沙等。世界中众生。闻我
    名者。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智论问曰。
    有人生佛世在佛法中。或堕地狱。如提婆达
    多。俱迦梨。诃多释子等。三不善法覆心故。堕
    地狱。此中云何言如恒河沙等世界但闻佛
    名便得道耶。答有众生。福德淳熟结使心薄
    应当得道。若闻佛名即持得道。又复以佛威
    力故闻即得度。譬如熟痈若无治者。得小因
    缘。而便自溃。亦如果熟若无人取微风因缘
    便自堕落。如新净白[叠*毛]易为受色(此说闻佛名福)
    弥罗。此云慈。净觉云。慈名爱念。观音玄义
    云。以观性德善爱乐欢喜起大慈心。欲与其
    乐。大经明慈有三种。一缘众生。观一切众生。
    如父母亲想。二缘于法。见一切法皆从缘生。
    三者无缘。不住法相及众生相。智论明三种
    慈。一生缘慈者十方五道众生中。以一慈心
    视之。如父如母。如兄弟姊妹子侄知识。常求
    好事欲令得利益安乐。如是心遍满十方众
    生中。如是慈名众生缘。多在凡夫人行处。或
    有学人未漏尽者。二行法缘者。诸漏尽阿罗
    汉辟支佛。是诸圣人破吾我相。灭一异相。故
    但观从因缘相续。生诸欲心。慈念众生时从
    和合因缘相续生。但空五众。即是。众生念
    是五众。以慈念众生。不知是法空。而常一心
    欲得乐。圣人愍之。令随意得乐为世俗法
    故。故名为法缘。三无缘者。是慈但诸佛有。何
    以故。诸佛心不住有为无为性中。不依止过
    去世未来现在世。知诸缘不实颠倒虚诳。故
    心无所缘。佛以众生不知诸法实相。往来五
    道。心着诸法。分别取舍。以是诸法实相智慧。
    令众生得之。是名无缘
    迦楼那。此云悲。净觉记云。悲曰愍伤。观音
    玄义云。以观性德恶毒恻怆怜愍。起大悲心。
    欲拔其苦。悲亦三种。名同三慈。观音玄义云。
    若就言说为便。初慈后悲。亦是就菩萨本怀。
    欲大慈与乐。既不得乐。次大悲拔苦。故初慈
    后悲。若从用次第者。初以大悲拔苦。方以大
    慈与乐。又就行者先脱苦后蒙乐。故先悲后

    阿檀。或阿捺摩。此云无我。说文云。我施身
    自谓也。华严云。凡夫无智执着于我。智论明
    二种。一者邪我。二者慢我。言邪我者。如辅行
    云。未得禅来。纵起宿习所有烦恼。及因现阴。
    起于我见。仍属钝使。初果所断。此推理见。及
    发得见。皆名邪我。二慢我者。如止观云。如诸
    蠕动实不推理。而举[虫*敖]张?怒目自大。底下
    凡劣。何尝执见。行住坐卧。恒起我心。此是慢
    我。大宝积经佛言。迦叶。譬如咽塞病即能断
    命。如是迦叶。一切见中。唯有我见。即时能断
    于智慧命。地持经云。世间受生皆由着我。若
    离着我则无世间受生身处。无着论云。取自
    体相续为我想。我所取为众生想。谓我乃至
    寿住为命想。展转趣于余趣为人想。大论云。
    我者于阴界入计我我所若即若离。人者谓
    于阴界入中。谓我是行人。众生者。于阴界入
    和合之中。计有我生。寿者于阴界入中。计一
    期报。若长若短。辅行云。我以计内。人以计
    外。众生以续前为义。寿者以趣后为能。凡夫
    既执我倒。佛为二乘说无我法。故智论号名
    字我。如大乘入楞伽云。自心所现。身器世间
    皆是藏心之所显现。刹那相续变坏不停。如
    河流。如种子。如灯焰。如迅风。如浮云。躁动
    不安。如猿猴。乐不净处。如飞蝇。不知厌足。
    如猛火。无始虚伪。习气为因诸有趣中。流转
    不息。如汲井轮。种种色身威仪进止。譬如死
    尸咒力故行。亦如木人因机运动。若能于此。
    善知其相。是名人无我智。大论云。但于五众
    取相故。计有人相。而生我心。以我心故生我
    所。我所心生。故有利益我者。生贪欲。违逆我
    者。而生?恚。此结使不从智生。从狂惑生。是
    名为痴。三毒为一切烦恼之根本。悉由吾我
    故作福德为我后当得。亦修助道法。我当得
    解脱。初取相故名为想众。因吾我起结使及
    诸善行。是名行众。是二众则是法念处。于想
    行众法中。求我不可得。何以故。是诸法皆从
    因缘生。悉是作法而不牢固。无实我法。行如
    芭蕉叶叶求之中无有坚。想如远见野马无
    水有水想。但诳惑于眼。我本空寂。二乘既执
    四枯故。佛于无我中而示真我。故涅??经明
    八自在。一能示一身多身数如微尘。二以尘
    身满大千界。三以大身轻举远到。四现无量
    类常居一国。五者诸根互用。六得一切法如
    无法想。七说一偈经无量劫。八身如虚空存
    没随宜不穷
    阿兰那。肇翻无诤。又云寂静。坐禅三昧经
    云。无诤者将护众生。不令起诤也。什注净名。
    无诤有二。一以三昧力。将护众生。令不起诤
    心。二随顺法性。无违无诤
    驮那演那。此云静虑。婆沙论此定定慧平
    等。余定缺少。不名静虑。静即定也。虑即慧

    末陀摩。本经注云。末者莫义。陀摩者中义。莫
    着中道也
    ?斥蝈取4嗽蒲?br> ?痴诼蕖4嗽扑拧2厥柙啤Q拔窖扒蟆K盼剿?br> 察。心之?性名之为寻。心之细性名之为伺。
    论云。入三摩地有三种。一有寻伺。谓初禅
    及未至定也。二无寻唯伺。谓中间禅也。大梵
    六天。即中间定力所感。三无寻无伺。谓二
    禅近分。乃至非非想天。寻伺亦名觉观。智论
    问。有觉有观。为一法。为是二法耶。答二法。
    ?心初念。是名为觉。细心分别是名为观。譬
    如撞钟。初声大时名为觉。后声细微名为
    观。问曰。如何?酬妓涤?缒酥脸蹯?恍闹?br> 觉观相应。今云何言?心初念名为觉。细心
    分别名为观。答曰。二法虽在一心。二相不俱。
    觉时观不明了。观时觉不明了。譬如日出众
    星不现。一切心心数法随时受名。亦复如是
    三跋罗。此翻护。即是。无表思。第六识相应
    善思也。又名无表色。有止恶防非功能故云
    护。故金刚钞。明戒体克出体性即无表思一
    法也
    三跋致。晋言发趣。或云至奏。奏为也进也
    达?浮W鹌判朊苈邸W魈?浮4嗽撇剖?=庋浴?br> 报施之法。名曰达?浮5家?5匾嗝??浮W?br> 或从手。西域记正云达???者右也。或云驮
    器尼。以用右手受人所施为其生福故。肇云。
    夫以方会人。不可以一息期。以财济物。不可
    以一时周。是以会通无隅者。弥纶而不漏。法
    泽冥被者。不易而普覆
    周罗。立世?酬荚啤Q指∪艘路??喜煌??br> 或有顶留一髻余髻皆除名周罗髻。应法师
    云。此译为小。谓小髻也。弘明集云。削发毁
    容。事存高素。辞亲革爱。意趣圣方。祛嗜欲
    于始心。忘形骸于终果。何眷恋于三界。岂留
    连于六道哉。萨婆多云。剃发剪爪是佛所制。
    律云。半月一剃。此是恒式。涅??云。恶比丘
    相。头须爪发悉皆长利。是破戒之相。式观应
    世。广说万行之网目。缅想契理。唯唱四句
    之网要。故十二年略教戒曰。诸恶莫作。众善
    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妙玄释曰。诸恶即
    七支过罪。轻重非违。如是等恶。戒所防止(戒分
    性遮。亦名主客。又号新旧)诸善乃善三业。若散若静。前后方
    便。支林功德。悉是清升。故称为善。自净其意
    者。破诸邪倒。了知世间出世因果正助法门
    能除心垢。净诸瑕秽。岂过于慧佛法旷海。此
    三摄尽。但由观机乐欲为善不同。应物随宜。
    示行有异。或辨根性。则分信法之殊。或陈
    行相。则列别圆之异。且根性信法者。萨婆多
    云。因闻入者是为信行。因思入者。是为法行。
    昙无德云。位在方便自见法少。凭闻力多。后
    时要须闻法得悟。名为信行。凭闻力少。自见
    法多。后时要须思惟得悟。名为法行。天台远
    讨根源。久劫听学。久劫坐禅。得为信法种子。
    其次行相别圆。若妙玄引涅??明五行。一圣
    行。谓戒定慧。为自行因。二梵行。谓慈悲喜
    舍为因中化他。此二是地前修因行也。垂裕
    记问。诸文或云圣梵是因。今何以梵行在果。
    答圣梵二行并通因果。对于天行。以二为因。
    今云在果。何所疑也。三天行。谓初地已上。证
    第一义天。天然之理。由理成行。故名天行。垂
    裕记问。天既是证。何名为行。答从天起行。故
    名天行。故天行位在于地住。四婴儿行。谓示
    同三乘七方便所修之行也。五病行。谓示同
    九道之身。现为三障之相。此二皆是从果起
    应之行。净名疏云。婴儿行从大慈善根而起。
    病行从大悲善根而起。四教义云。同生善边
    名婴儿行。同烦恼边。名为病行。然此五行。若
    会三谛。圣行是真谛。梵行。婴儿。病行。是俗
    谛。天行是中谛。又依法华。释圆五行。经云。
    如来庄严。而自庄严。即圆圣行。如来室。即圆
    梵行。如来座。即圆天行。如来衣有二种。柔和
    即圆婴儿行。忍辱即圆病行。大经云。复有一
    行。是如来行。所谓大乘大般涅??。此示行法
    之纲要也

    翻译名义集四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