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藏经阁!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藏 > 目录部全 >
  •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第十

      总集群经录上之十
      周宇文氏都长安。从闵帝元年丁丑(依右无号直称元年)
    至靖帝大定元年辛丑。凡经五帝二十五年。
    沙门四人。所出经论一十四部二十九卷(于中
    六部一十一卷见在八部一十八卷阙本)
    周沙门攘那拔陀罗(一部一卷论)
    沙门?那耶舍(六部一十五卷经)
    沙门耶舍崛多(三部八卷经论)
    沙门?那崛多(四部五卷经)
    五明论合一卷(一声论二医方论三工巧论四咒术论五符印论见长房录)
     右一部一卷本阙
    沙门攘那跋陀罗。周云智贤。波头摩国人。虽
    善达三藏而偏精律部。以明帝二年戊寅。于
    长安旧城婆伽寺。共?那耶舍译五明论一
    部。耶舍崛多?那崛多等传。沙门智仙笔受
    (又长房录等云周武帝代天和四年己丑摩勒国沙门达摩流支周言法希为大[蒙-?`]宰荡公宇文护译波罗门天文二
    十卷今以非三藏教故不存之)
    大乘同性经二卷(亦名一切佛行入智?陈?谀遣厮稻?幻?鹗?鼐?蛩木硖旌臀迥?br>  译上仪同城阳公萧吉笔受初出与唐日照证契大乘经同本)
    大云请雨经一卷(内题云大云经请雨品第六十四房云品第一百非也天和五年译沙门
     圆明笔受初出与大云轮请雨及大方等大云请雨二经并同本)
    宝积经三卷(天和六年译沙门道[(工*凡)/言]笔受)
    定意天子所问经五卷(天和六年译沙门圆明笔受出大集今疑与善住意经同本)
    入如来智不思议经三卷(见翻经图第二出与度诸佛境界智光严经等同本
     建德元年译)
    佛顶咒经并功能一卷(保定四年译学士鲍永笔受五部见长房录)
     右六部一十五卷(请雨经上二部二卷见在宝积经下四部十二卷本阙)
    沙门?那耶舍。周言藏称。亦曰胜名。中印度
    摩伽陀国人。专修宴坐妙穷定业。共二弟子
    耶舍崛多?那崛多。以武帝保定四年甲申。
    至建德元年壬辰。为大[蒙-?`]宰晋荡公宇文护。
    于长安旧城四天王寺。译大乘同性经等六
    部。柱国平高公侯伏寿为总监捡校
    金光明经更广寿量大辩陀罗尼经五卷(于归
     圣寺译智仙笔受此五卷金光明经非是全译但于昙无谶四卷经中续寿量大辩二品今在删繁录)
    十一面观世音神咒经一卷(于四天王寺译上仪同城阳公萧吉笔受初出
     与唐译十一面神咒心经等同本)
    须跋陀罗因缘论二卷(于四天王寺译沙门圆明笔受并见长房录)
     右三部八卷(前二部六卷见在后一部二卷阙本)
    沙门耶舍崛多。周言称藏。优婆国人。共小同
    学?那崛多。于武帝时为大[蒙-?`]宰宇文护。于
    四天王寺及归圣寺。译金光明经等三部
    (靖迈图中又有大云请雨经一卷亦云称藏所译今以此经即是与前?那耶舍共出之者不合别上二处俱存)
    妙法莲华经普门品重诵偈一卷(在益州龙渊寺译今编入八卷
     普门品)
    种种杂咒经一卷(或无经字咒总二十三首在益州龙渊寺译)
    佛语经一卷(第二出与元魏菩提留支译者同本在益州龙渊寺译)
    金色仙人问经一卷(于长安旧城四天王寺译萧吉笔受并见长房录)
     右四部五卷(前二部二卷见在后二部三卷阙本)
    沙门?那崛多。周言志德。北印度?b达国人。
    师徒周游来达兹境。以武帝时于四天王寺。
    译金色仙人问经。后随谯王宇文俭往益州。
    于龙渊寺复译普门偈等三部。崛多入隋更
    广翻译。备如后述
      陈氏都建业。自武帝永定元年丁丑。至炀
    帝祯明三年己酉。凡经五主三十三年。缁素
    三人所出经律论及集传等。总四十部一百
    三十三卷(于中二十部八十九卷见在一十四部四十四卷阙本)
    陈沙门拘罗那他(三十八卷一百一十八卷经律论集)
    王子月婆首那(一部七卷经)
    沙门须菩提(一部八卷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第三译与姚秦罗什元魏流支等出者同本)
    解节经一卷(是解深密经初五品异译出第一卷此经非是全部真谛略出以证义耳)
    遗教经论一卷(释遗教经)
    十八空论一卷
    摄大乘论三卷(无着菩萨造第二出与元魏佛陀扇多译者同本天嘉四年于广州制旨
     寺译慧恺笔受)
    摄大乘论释十五卷(天亲菩萨释亦云释论或十二卷第一译与随笈多等出者同本天
     嘉四年于广州制旨寺出慧恺笔受)
    佛性论四卷(天亲菩萨造)
    中边分别论二卷(婆薮盘豆造或三卷于临川郡出第一译辩中边论同本)
    显识论一卷(内题云显识品从无相论出题云真谛新附此)
    转识论一卷(即出前显识论中题云真谛新附此)
    唯识论一卷(天亲菩萨造初云修道不共他在临川郡译或上加大乘字第二出与元魏般若流支等
     出者同本)
    宝行王正论一卷
    三无性论二卷(出无相论或一卷)
    无相思尘论一卷(初出与唐译观所绿论同本见靖迈经图及内典录)
    解卷论一卷(初出与唐义净掌中论同本见靖迈经图及内典录)
    广义法门经一卷(第三出与汉安世高所出普法义经等同本题云是中阿含一品别译
     天嘉四年十一月十日于广州制旨寺译)
    佛阿?酬季???亦云论录云九卷今只二轴未详所以又内典录中更载佛?酬家痪?br>  非也)
    律二十二明了论一卷(亦直云明了论出正量部波罗提木叉论中觉护法师造光
     大二年正月二十日于广州译沙门慧恺笔受)
    阿?炒锬ゾ闵崾吐鄱????婆薮盘豆造第一译与唐译俱舍论同本
     天嘉四年正月二十五日制旨寺译至[门@壬]十月十日讫至五年二月二日更至光大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毕)
    随相论一卷(或云求那摩谛随相论德慧法师造或二卷)
    立世阿?酬悸凼??题云立世?酬疾鼗蛭蘼圩忠嘣铺斓丶蔷?蓝ㄈ?瓿雎荚?br>  十五卷未详)
    四谛论四卷(婆薮跋摩造)
    部执异论一卷(亦名部异执论第二出与十八部论及宗轮论同本)
    婆薮盘豆法师传一卷(此曰天亲第二)
    金七十论三卷(外道迦?陈尴扇嗽烀鞫??遐形绞?垡不蚨?沓し康嚷急鸫嫔?衣?br>  二卷者非也谓梵僧?掖朔???
    金刚般若论一卷
    大般涅??经论一卷(或无般字第二出)
    反质论一卷(今疑即藏中如实论是故彼题云如实论反质难品)
    堕负论一卷
    成就三乘论一卷
    正说道理论一卷
    意业论一卷
    大空论三卷(于豫章栖隐寺出)
    僧涩多律一卷(陈言总摄)
    俱舍论偈一卷(初出唐译俱舍颂同本天嘉四年于制旨寺出)
    俱舍论本六卷(据其论本即前偈是今复言本未详所以)
    翻外国语七卷(一名俱舍论因缘事一名杂事)
    修禅定法一卷(除四部外余三十四部见长房录)
     右三十八部一百一十八卷(金七十论二二十五部八十二卷见
     在金刚论下十三部二十六卷阙本)
    沙门拘罗那佗。陈曰亲依。或云波罗末陀。此
    云真谛。并梵文之名字也。本西印度优禅尼
    国人。以梁武太清二年届于建业。顷属梁季
    崩乱不果宣传虽翻经论栖遑靡记。逮陈武
    永定二年七月还返豫章。又上临川晋安诸
    郡。真谛虽传经论道?情离本意不申。更观
    机攘遂欲泛舶往楞伽修国。道俗更请结誓
    留之。不免物议遂停南越。便与前梁旧齿重
    覆所翻。其有文旨乖竞者。皆?冶成范始末
    备通。至文帝天嘉四年。杨都建元寺沙门僧
    准忍律师等。并建标领钦闻新教故使远
    浮江表亲承芳问。谛欣其来意乃为翻摄大
    乘等论。首尾两载覆疏宗旨。而飘寓投委无
    心宁寄。又泛小舶至梁安郡。更装大舶欲返
    西国。学徒追逐相续留连。太守王万奢述
    众元情重申要请。谛又且修人事权止海隅。
    伺旅束装未思安堵。至三年九月发自梁安泛
    泊西。引业风赋命飘还广州。十二月中上南
    海岸。刺史欧阳穆公顾延住制旨寺请翻新
    文。谛顾此业缘西还无指。乃对沙门慧恺等
    翻广义法门经及唯识论等。后穆公薨没。世
    子纥重为檀越开传经论。时又许焉。而神思
    幽通量非情测。尝居别所四绝水洲。纥往造
    之岭峻涛涌未敢凌犯。谛乃铺舒坐具在于
    水上。跏坐其内如乘舟焉。浮波达岸既登接
    对。而坐具不湿依常敷置。有时或以荷叶蹋
    水乘之而渡。如斯神异其例甚众。至光太二
    年六月。谛厌世浮杂情弊形骸。未若佩理资
    神早生胜坏。遂入南海北山将捐身命。时智
    恺正讲俱舍闻告驰往。道俗奔赴相继山川。
    刺史又遣使人伺卫防遏。躬自稽颡致留三
    日。方纡本情因尔迎还止于王国寺。时宗
    恺诸僧欲延还建业。会杨辇硕望恐夺时劳。
    乃奏曰。岭表所译众部多明无尘惟识。言垂
    治术有蔽国风。不隶诸华可流荒服。帝然之。
    故南海新文有藏陈世。以太建元年遘疾少
    时。遗诀严正?允疽蚬?榇?壑健F湮母兜?br> 子智休。至正月十一日午时迁化。时年七十
    有一。明日于潮亭焚身起塔。十三日僧宗法
    准等各斋经论还返匡山。自谛来东夏虽广
    出众经而偏宗摄论。故讨寻教旨者通览所
    译。则彼此相发绮缋铺显。故随处翻传亲流
    疏解。谛从陈武永定二年戊寅。至孝宣大建
    元年己丑。更译金刚般若经等三十八部。微
    附华饰盛显隋唐。见曹?潮鹄?八宸殉?br> 房录唐内典录等。余有未译梵本书。并多
    罗树叶凡有二百四十夹。若依陈纸翻之则
    列二万余卷。今见译讫止是数夹之文。并在
    广州制旨王[仁-二+国]两寺。是知法宝弘博定在中
    天。识量?琐诚归东夏。何以明之。见译藏经
    四千余卷。生便弃掷习学全希。用此量情情
    可知矣。初谛传度摄论。宗恺归心穷检教源
    铨头义旨。游心既久怀敞相承。谛又面对阐
    扬情理无状。一日气属严厉衣服单疏忍
    噤通霄。门人侧席恺等终夜静立奉侍。谘询
    言久情喧有时服寐。恺密以衣被覆足。谛潜
    觉知便曳之于地。其节俭知足如此。恺如先
    奉侍逾久逾亲。以他日便喟然愤气冲口者
    三。恺问其故。答曰。君等款诚正法实副参传。
    但恨弘法非时有阻来意耳。恺闻之如噎。良
    久声泪俱发跪而启曰。大法绝尘远通赤县。
    群生无感可遂埋耶。谛以手指西北曰。此方
    有大国非近非远。吾等没后当盛弘之。但不
    睹其兴以为太息耳。即验往隔今统敷扬
    有宗。传者以为神用不同妄生异执。惟识不
    识其识不无然。无上依经二卷准经后记云
    梁代译。今编梁录。又长房内典等录。复有
    正论释义等一十三部一百八卷。今以并是
    经论义疏真谛所撰。非梵本翻故删不录。又
    内典录中梁陈二代俱载起信论者非也
    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七卷(初出与大般若第六会同本)
     右一部七卷其本见在
    王子月婆首那。陈言高空。中印度优禅尼国
    王之子。从魏之梁译业无辍。以梁太清二年
    六月。有于阗沙门求那跋陀(陈言德贤)?胜天王般
    若一部梵文凡十六品始洎建业。首那忽见
    德贤有此经典。敬恋冥怀如对真佛。因从祈
    请毕命弘宣。德贤嘉其雅操虚心授与。那得
    保持以为希遇。属侯景作乱未暇翻传。负载
    东西讽持供养。民之所欲天必从焉。遂属陈
    朝霸于建业。首那负笈怀经自远而至。江州
    刺史仪同共法氍。渴仰大乘护持正法。以文
    帝倩天嘉六年岁次乙酉七月辛巳朔二十三
    日癸卯。劝请首那于州厅事略开题序。设无
    遮大会。四众云集五千余人。匡山释僧果。及
    远迩名德。并学冠百家博通五部。各有硕难
    纷纶靡不焕然冰释。到其月二十九日还兴
    业伽蓝。?b捶既响僧徒咸萃。首那躬执梵
    文译为陈语。杨州阿育王寺释智昕暂游彭
    汇。伏膺至教耳听笔疏。一言敢失再三循
    环。撰为七卷。讫其年九月十八日文句乃尽。
    江州僧正释慧恭。时通三学始末监掌。具经
    序及长房等录。那虽一身而备经涉历元
    魏梁陈相继宣译。后不测其终
    大乘宝云经八卷(第二出与梁世曼陀罗七卷宝云及唐译十卷宝雨并同本见一乘寺藏
     录)
     右一部八卷本阙
    沙门须菩提。陈言善现。或云善吉。亦云善业。
    扶南国人。解悟超群词彩逸俗。化物无倦游
    方届兹。于杨都城内至敬寺。为陈主译大乘
    宝云经一部
      隋杨氏都大兴。自文帝开皇元年辛丑。至
    恭帝义宁二年戊寅。相承三帝三十八年。缁
    素十人。所出经论及传录等。总九十九部三
    百四十五卷(于中九十七部三百十一卷见在二部一十四卷阙本)
    洋川郡守瞿昙法智(一部一卷经)
    沙门?衬岫嗔髦?二部二卷)
    沙门那连提尔耶舍(八部二十三卷经)
    沙门?那崛多(三十九部一百九十二卷经)
    沙门释法经等(二部一十二卷经录目)
    沙门释宝贵(一部八卷合经)
    沙门菩提登(一部二卷经)
    翻经学士费长房(一部一十五卷三宝录)
    沙门达摩笈多(九部四十六卷经论)
    沙门释信行(三十五部四十四卷集录如下二十八卷及三十卷中说)
    业报差别经一卷(开皇二年三月译房云第二出与罪业报应经大同小异者全乖也见长
     房录及续高僧传)
     右一部一卷其本见在
    优婆塞达磨?那。隋云法智。姓瞿昙氏。即元
    魏般若流支长子。本中印度婆罗[病-丙+尼]斯国人。
    婆罗门种。流滞东川遂乡华俗。父子相承祖
    习传译。高齐之季为昭玄都。齐国既平佛法
    同毁。智因僧职转任俗官。册授洋川郡守。隋
    受周禅梵牒即来。敕召智还使掌翻译。智既
    妙善隋梵二言。执本自翻无劳传度。以开皇
    二年壬寅。译业报差别经一部。成都沙门释
    智铉笔受文词诠序义体。赵郡沙门释彦琮
    制序(长房等录并云)于兴善寺译业报差别经。今为
    不然。此经二年季春译出。季夏有诏始迁大
    兴。云兴善寺翻入非详审也
    大乘方广总持经一卷(或无乘字开皇二年七月译第二出与西晋法护济诸方等学
     经同本见长房录)
    象头精舍经一卷(开皇二年二月译第三出与罗什文殊问菩提经等同本见长房录)
     右二部二卷其本并在
    沙门?衬岫嗔髦АK逖悦鹣病1庇《任谲晒?br> 人。不远五百由延振锡巡坊来观盛化。至
    止便召入令翻经。以文帝开皇二年壬寅。译
    方广总持等经二部。给事李道宝般若流支
    次子昙皮二人传语。长安沙门释法纂笔受为
    隋言。并整比文义。沙门彦琮并皆制序(长房录亦
    云于兴善寺出此亦不然过如前述)
    大方等大集日藏经十卷(或十二卷或十五卷题云大乘方等日藏分与
     大集密分同本当第四出开皇四年五月起翻五年二月讫沙门智铉费长房笔受)
    大云轮请雨经二卷(开皇五年正月出沙门慧献笔受是大云经第六十四品第二出与
     周世?那耶舍大云请雨经及隋崛多方等请雨经并同本)
    大庄严法门经二卷(一名文殊师利神通力经亦名胜金花明德女经开皇三年正
     月出第三译与法护大净法门经等同本沙门智铉笔受)
    德护长者经二卷(一名尸利崛多长者经开皇三年六月出沙门僧琨笔受第四译与法护
     日光童子经等同本)
    百佛名经一卷(开皇二年十二月出沙门慧献笔受第二出)
    力庄严三昧经一卷(开皇五年十月出费长房笔受)
    莲华面经二卷(开皇四年三月出沙门慧献笔受)
    坚固女经一卷(开皇二年十二月出沙门慧献笔受亦云牢固女上八部并见长房录)
     右八部二十三卷其本并在
    沙门那连提黎耶舍。隋言尊称。北印度乌苌
    国人。先于齐国为昭玄统。共昭玄都沙门法
    智译经七部。备在齐录。建德之季周武克齐。
    佛教与国一时平殄。耶舍外假俗服内袭三
    衣。避地东西不遑宁息。五众凋窘投厝无所。
    俭饿沟壑者减食施之。老病扶力者随缘济
    益。虽事力匮薄拒谏行之。而神志休强说导
    无倦。屯负留难便历四年。有隋御寓重兴三
    宝。开皇之始梵经遥应。爰降玺书请来弘译。
    二年七月弟子道密等。侍送入京住大兴善
    寺。其年季冬草创翻业。敕昭玄统沙门昙延
    等三十余人对翻。主上礼问殷繁供奉隆渥。
    年虽朽迈行转精勤。曾依舍利弗陀罗尼具依
    修业。梦得境界自当作佛。如此灵祥杂沓其
    例非一。后移住广济(炀帝名广改弘济今复避讳为崇济焉)为外国
    僧主。存抚羁客妙得物心。忽一旦告弟子。
    吾年老力微不久去世。及今明了诫尔门徒。
    佛法难逢宜勤修学。人身难获慎勿空过。言
    讫就枕奄尔而化。时满百岁。即开皇九年八
    月二十九日。初耶舍先逢善相者云。年必至
    百亦合登仙。中寿果终。其言验矣。登仙冥理
    犹难测之。然其形貌瑰奇。顶如肉发。耳长而
    耸。目正处中。有异常伦特为殊相。固是传法
    之硕德也。法主既倾哀惊道俗。绍隆之事将
    渐坠焉。凡于隋代译经八部。即大集日藏大
    云轮大庄严法门等经是也。并沙门僧琛明
    芬给事李道宝学士云皮等。僧俗四人更递
    度语。沙门智铉道邃慧献僧琨奉朝请庾质
    学士费长房等笔受。昭玄统沙门昙延昭玄
    都大兴善寺主灵藏等。二十余德监护始末。
    至五年冬勘练俱了。并沙门彦琮制序。寻耶
    舍游涉四十余年。国五十余里十五万。瑞景
    灵迹胜寺高僧。驶水深林山神海兽。无非奉
    敬。并预征降。事既广周未遑陈叙。沙门彦琮
    为之本传具流于世
    护国菩萨经二卷(见内典录今编入宝积当第十八会)
    移识经二卷(今编入宝积当第三十九会改名贤护长者会初出与唐译显识经同本开皇十一年十
     月日讫学士费长房笔受见长房录)
    发觉净心经二卷(初出与宝积发胜志乐会同本开皇十五年九月出十月讫沙门僧琨等
     笔受见长房录)
    虚空孕菩萨经二卷(大集经第十六分第四出与虚空藏经及虚空藏神咒等同
     本开皇七年正月出三月讫沙门僧昙笔受彦琮制序见长房录)
    大方等大集贤护经五卷(或六卷题云大方等大集经贤护分亦云贤护菩萨
     第七译与般舟三昧经等同本开皇十四年二月出十五年二月讫沙门明芬等笔受)
    大集譬喻王经二卷(或无大集字是大集别品开皇十五年五月出六月讫沙门道密等
     笔受兼前贤护经并见长房录)
    佛华严入如来德智不思议境界经二卷(第二出与
     度诸佛境界智光严经等同本见内典录)
    四童子三昧经三卷(或直名四童子经第二出与法护方等泥洹开皇十三年五月
     出七月讫沙门僧琨笔受见长房录)
    妙法莲华经添品七卷(或八卷二十七品宝塔天授连之为一故二十七仁寿元年因
     普曜寺沙门上行所请崛多笈多二法师重勘梵本阙者添之具经前序)
    善思童子经二卷(第四出与大方等顶王经及大乘顶王经等同本开皇十一年七月出九
     月讫学士费长房笔受沙门彦琮制序见长房录)
    金光明经银主陀罗尼品嘱累品一卷(昙无谶出四卷真谛
     七卷周世崛多五卷并无此二品检梵本有后出之见长房录后十七年沙门宝贵取前后译合成八卷故不
     别存)
    大方等大云请雨经一卷(内题云大方等大云请雨品第六十四第三出与大
     云请雨及大云轮请雨二经同本异译见内典录)
    诸法本无经三卷(第三出与诸法无行经等同本开皇十五年六月出七月讫学士刘凭等
     笔受见长房录)
    大威灯光仙人问疑经一卷(第二出与第一义法胜经同本开皇六年正月
     出二月讫沙门道邃笔受沙门彦琮制序见长房录)
    入法界体性经一卷(或无体字第二出与宝积三昧文殊问法身经同本开皇十五年七
     月出八月讫沙门道密等笔受见长房录)
    希有希有校量功德经一卷(或云希有校量功德经初出与唐译最无比经
     同本开皇六年六月出其月讫沙门僧昙笔受沙门彦琮制序)
    善敬经一卷(亦名善恭敬经一名善恭敬师经第二出与正恭敬经同本开皇六年七月出八月讫沙
     门僧昙等笔受彦琮制序见长房录)
    文殊尸利行经一卷(第二出与文殊巡行经同本开皇六年三月出四月讫沙门僧昙笔
     受沙门彦琮制序见长房录)
    八佛名号经一卷(第五出与八吉祥神咒八阳神咒经等同本开皇六年五月出六月讫沙
     门道邃等笔受彦琮制序见长房录)
    不空?索咒经一卷(亦云不空?索观世音心咒经初出与唐译不空?索神咒心经等
     同本开皇七年四月出五月讫僧昙等笔受彦琮制序见长房录)
    十二佛名神咒经一卷(是云十二佛名神咒校量功德除障灭罪经初出与唐译
     称赞如来功德神咒经同本开皇七年五月出其月讫僧琨等笔受彦琮制序见长房录)
    一向出生菩萨经一卷(第十译与无量门微密等持同本开皇五年十一月出
     十二月讫沙门僧昙等笔受沙门彦琮制序见长房录)
    金刚陀罗尼经一卷(第二出与金刚上味陀罗尼经同本开皇七年六月出八月讫
     沙门僧琨等笔受沙门彦琮制序见长房录)
    如来方便巧咒经一卷(第二出与虚空藏菩萨问佛经同本开皇七年正月出
     二月讫沙门僧昙笔受沙门彦琮制序见长房录)
    东方最胜灯王如来经一卷(题云东方最胜灯王如来遣二菩萨送咒奉
     释迦如来助护持世间经第四出与持句神咒经同本见内典录)
    大法炬陀罗尼经二十卷(开皇十二年四月出十四年六月讫沙门道邃等笔
     受见长房录)
    大威德陀罗尼经二十卷(开皇十五年七月出十六年十二月讫沙门僧琨等
     笔受见长房录)
    五千五百佛名经八卷(开皇十三年八月出十四年九月讫沙门僧昙等笔受见
     长房录)
    观察诸法行经四卷(开皇十五年四月二十四日出五月二十五日讫学士费长房等笔
     受见长房录)
    无所有菩萨经四卷(见内典录)
    月上女经二卷(开皇十一年四月出六月讫学士刘凭笔受沙门彦琮制序见长房录)
    出生菩提心经(开皇十五年十月出其月讫学士刘凭笔受见长房录)
    商主天子所问经一卷(或无所问字开皇十五年八月出九月讫学士费长房等笔受
     见长房录)
    诸法最上王经一卷(开皇三年五月出七月讫沙门明芬等笔受见长房录)
    大乘三聚忏悔经一卷(见内典录)
    起世经一卷(第五译长阿含记世经异出见经题上云崛多笈多二法师共出新编入)
    佛本行集经六十卷(开皇七年七月出十一年二月讫沙门僧昙学士费长房刘凭等笔
     受沙门彦琮制序见长房录)
    圣善住意天子所问经四卷(第六出与如幻三昧经及宝积善住意会等同
     本开皇十五年四月出沙门道邃等笔受见长房录)
    诸佛护念经十卷(开皇十四年十月出十二月讫沙门僧昙等笔受见长房录)
     右三十九部一百九十二卷(本行集上三十七部一百七十八卷
     见在圣善住下二部一十四卷阙本)
    沙门?那崛多。隋云志德。北贤豆(贤豆本音因陀罗婆陀耶
    此云至处谓天帝释所护故也贤豆之音彼国之讹略耳身毒天竺此方之讹称也而彼国人总言贤豆而约之以为
    五方也。唐西域记云正音印度唐翻为日月有多名斯其一也言诸群生轮回不自无明长夜莫有司晨其
    犹白日既隐宵烛斯继唯有星光之照岂如朗月之明苟缘斯致因而譬月良以其土圣贤继轨导凡御物如月照
    临由是义故谓之印度印度种姓族类群分而婆罗门特为清贵从其称传以成俗无云经界之别总谓婆罗门国焉)
    ?b陀???艘?隋言香行国)居富留沙富逻城(隋云丈夫宫也)
    刹帝利种。姓金(俱凡反)步(隋云顶也谓如孔雀之顶彼国以为贵姓)父名
    跋?逻娑??隋云金刚坚也)幼怀远量长垂清范位
    居宰辅[燮-又+火]理有经。崛多昆季五人身居最小。
    宿殖德本早发道心。适在髫年便求出离二
    亲见其识量仍为赞成。即入大林伽蓝因蒙
    度脱。其郁波弟耶(隋云常近受持者今所谓和上此乃于阗之讹略也奘法师云中天近
    音乌波陀耶唐云亲教亦云依学)
    名嗜那耶舍(隋云胜名)专修宴座妙穷定业。其阿遮
    利夜(隋云传授或云正行即所谓阿?梨也亦近国之讹略耳奘法师云阿遮利耶唐云轨范亦云教授)
    名?若那跋达罗(隋云智贤)遍通三学偏明律藏。崛
    多自出家后孝敬专诚。教诲积年指归通观。
    然以贤豆圣境灵迹尚存。便随本师具得瞻
    奉。时年二十有七。受戒三夏。师徒结志游方
    弘法。初有十人同契出境。路由迦臂施国淹
    留岁序。国王敦请其师奉为法主益利颇周。
    将事巡历。便?大雪山西足。固是天险之峻
    极也。至厌怛国既初至止。野旷民希所须食
    饮无人营造。崛多遂舍具戒竭力供侍数经
    时艰冥灵所佑幸免灾横。又经谒罗??陀
    及于阗等国。屡遭夏雨寒雪暂时停住。既无
    弘演栖寓非久。又达吐谷浑国渐至鄯州。于
    时即西魏后元年也。虽历艰危心愈猛厉。
    发踪跋涉三载于兹。同伴十人唯存四个。以
    周明武成之岁。初届长安止草堂寺。师徒游
    化已果来心。更登净坛再受具足。精诚从
    道尤甚由来。既处京华渐通隋语。名闻稍远
    时辈所钦。被诏延入后园共论佛法。殊礼别
    供充诸禁中。思欲通法无由自展具情上启。
    即蒙别敕为造四天王寺听在居住。自兹已
    后翻新经及接先阙。既非弘泰?縻而已。会
    谯王宇文俭镇蜀。复请同行。于彼三年恒
    任益州僧主住龙渊寺。建德堕运像教不弘。
    五众一期同斯俗服。武帝下敕追入京辇。重
    加爵禄逼从儒礼。秉操铿然守死无惧。帝愍
    其贞亮哀而放归。路出甘州北由突厥。遇值
    中面他钵可汗。?@重请留。因往复曰。周有成
    坏劳师去还。此无废兴幸安意住。资给供养
    尚使称心。遂尔并停十有余载。?梨智贤还
    西灭度。未久之间和上迁。化只影孤寄莫知
    所安。赖以北狄君民颇弘福利。因斯飘寓随
    方利物。有齐僧宝暹道邃智周僧威法宝僧
    昙智照僧律等十人。以武平六年相结同行
    采经西域。往返七载将事东归。凡获梵本二
    百六十部回至突厥。闻周灭齐并毁佛法。退
    则不可进无所归。迁延彼间遂逢至德。如渴
    值饮若暗遇明。因与同居讲道相?。所?新
    经仍共寻阅请翻名题。勘旧录目转觉巧便
    有异前人。律等内诚各私庆幸。获宝遇匠得
    不虚行。同誓焚香共契宣布。大隋受禅佛法
    即兴。暹等?经先来应运。开皇元年季冬届
    止。敕付所司访人令译。二年仲春便就传
    述。季夏诏曰。殷之五迁恐民尽死。是则以吉
    凶之土制长短之命。谋新去故如农望秋。龙
    首之山川原秀丽卉木滋阜。宜建都邑定鼎
    之基。永固无穷之业。在兹可城曰大兴殿。门
    曰大兴。县曰大兴。园苑池沼其号并同。寺
    曰大兴善也。于此寺中传度法本。于时崛多
    仍住北狄。至开皇四年大兴善寺沙门昙延
    等三十余人。以躬当翻译音义乖越。承崛多
    在北乃奏请还京。帝乃别敕追延。崛西归已
    绝流滞十年。深思明世重遇三宝。忽蒙远访
    欣愿交并。即与使乎同来入国。于时文帝巡
    幸洛阳于彼奉谒。天子大悦赐问频仍。未还
    京阙寻敕敷译。新至梵本众部弥多。或经或
    书且内且外。诸有翻传必以崛多为主。佥以
    崛多言识异方字晓殊俗。故得宣辩自运不
    劳传度。理会义门句圆词体。文意粗定铨本
    便成。受笔之徒不费其力。试比先达抑亦继
    之。五年敕令崛多。共婆罗门沙门若那竭多。
    开府高恭。息都督天奴。和仁。及婆罗门?成?br> 达等道俗六人。令于内史内省翻梵古书及
    干文等于时广济寺唯独耶舍一人译经。别
    敕崛多使兼翻经。两头来往到十二年。翻书
    记了二百余卷进毕。尔时耶舍先已终亡。
    仍敕崛多专主翻译。移法席就大兴善寺。更
    召婆罗门沙门达摩笈多。并敕高天奴高和
    仁兄弟等同传梵语。又增置十大德沙门
    僧休法粲法经慧藏洪遵慧远法纂僧晖明
    穆昙迁等。监掌翻事铨定宗旨。沙门明穆彦
    琮重对梵本。再审覆勘整理文义。崛多曾传。
    于填东南二千余里有遮拘迦国。彼王纯信
    敬重大乘。宫中自有摩诃般若大集华严三
    部大经并十万偈。王躬受持亲执锁钥。转读
    则开香华供养。又道场内种种庄严。诱诸小
    王令入礼拜。此国东南二十余里。山甚岩险
    有深净窟。置大集华严方等宝积楞伽方广
    舍利弗华聚二陀罗尼都萨罗藏摩诃般若八
    部般若大云经等凡十二部。咸十万偈。国法
    相传防卫守护。又有入灭定罗汉三人窟中
    禅寂。每至月半诸僧就山为其净发。此则人
    法住持有生之所凭赖。崛多道性纯厚神志
    刚正。爱德无厌求法不懈。博闻三藏远究真
    宗。遍学五明兼闲世论。经行得道场之功。
    总持通神咒之理。三衣一食终固其诚。仁济
    弘诱非关劝请。勤诵佛经老而弥笃。强识
    先古久而逾诣。士庶钦重道俗崇敬。隋滕王
    遵仰戒范奉以为师。因事尘染流摈东越。又
    在瓯闽道声载洽。身心两救为益极多至开皇
    二十年便从物故。春秋七十有八(唯添品法华序仁寿元年辛酉
    崛多笈多二法师于大兴善寺重勘梵本阙者添译既在仁寿之元年出添品即非开皇二十年卒也又内典
    录云仁寿之末崛多以缘他事流摈东越续高僧传即云开皇二十年卒录传俱宣所撰而自相矛?J何也)崛
    多自西服来至东华循历翻传。自开皇五年
    讫仁寿之末出护国等经。总三十九部合一
    百九十二卷。并详捡陶治理教圆通。文明义
    结具流于世。见隋唐二录(护国菩萨经佛华严入如来德智大方等大云
    请雨经东方最胜灯王如来经无所有菩萨经大乘三聚忏悔经已上六部内典录云崛多所译靖迈经图云笈多出今
    依内典为正大集譬喻王经移识经法炬陀罗尼经已上三部经图之中崛多笈多二录俱载者误也今并载崛多之
    余笈多录内除之)
    众经目录七卷(开皇十四年五月十日敕兴善寺翻经所撰至十月十四日别录六卷
     总录一卷别总成七见长房录)
    众经目录五卷(仁寿二年敕请兴善寺翻经沙门及学士等撰见续高僧传)
     右二部一十二卷其本并在
    沙门释法经等并大兴善寺翻经大德也。开
    皇十四年甲寅撰一切经录。法经等二十大
    德缉撰成之。总标纲纪位为九录。区别品类
    有四十二分。合有二千二百五十七部五千
    三百一十卷扬化寺沙门明穆。区域条分指
    踪?络。日严寺沙门彦琮。?缕纲维考校同
    异。见长房录。又至仁寿二年敕所司。请兴善
    寺大德与翻经沙门及学士等。披捡法藏详
    定经录。随类区辩总为五分。单本第一重翻。
    第二重别生。第三贤圣集传。第四疑伪。第
    五见阙。都合二千一百九部五千五十八卷。
    别生疑伪不须抄写已外三分入藏见录。并
    沙门彦琮综理裁定。见续高僧传
    合金光明经八卷(二十四品开皇十七年合当第四本见长房录沙门彦琮制序)
     右一部八卷其本见在
    沙门释宝贵。大兴善寺僧也。开皇十七年丁
    巳合金光明经一部。贵即周世智度论师道
    安之神足。?阅群典见昔晋世沙门支敏度
    合两支两竺一白五家首楞严为一部作八卷
    (今准佑录及合经记四本合成无白延也)合一支两竺三家维摩为一
    部作五卷。又沙门僧就合四家大集为六十
    卷。诸此合经文义宛具。斯既先哲遗纵。贵遂
    依承以为规矩。遂合凉世法丰(四卷十六品者)周朝
    称藏(续译寿量大辩二品分为五卷)梁时真谛(更出四品谓三身分别业障灭品陀罗尼
    最净地品依空满愿通前十八成二十四分成七卷)隋代志德(复出银主陀罗尼品及嘱累品)
    前后所出。共二十四分为八卷。沙门彦琮重
    覆勘校品部究足。始自于斯文号经王。义称
    深妙愿言幽显。顶戴护持(又长房云招提寺沙门僧就开皇六年合大集
    经成六十卷者今寻就所合经难为凭准中有差舛如后大乘录及删繁录中具述故此录中存其别本合部之者
    删之不存)
    占察善恶业报经二卷(亦出六根聚经名大乘实义经亦名地藏菩萨经亦直云
     占察经亦名地藏菩萨业报经)
     右一部二卷其本见在
    沙门菩提登。外国人也。不知何代译。占察经
    一部。长房录云。此经捡录无目。而经首题
    云。菩提登在外国译。似近代出。今诸藏内并
    写流传。而广州有一僧行塔忏法。以皮作二
    枚帖子。一书善字。一书恶字。令人掷之。得善
    者好。得恶者不好。又行自扑法以为灭罪。青
    州亦有一居士同行此法。开皇十三年有人
    告广州官司云是其妖。官司推问其人。引
    证云。塔忏法依占察经。自扑法依诸经中。
    五体投地如太山崩。广州司马郭谊来京向
    岐州具状闻奏
    敕不信占察经道理。令内史侍郎李元操共郭
    谊就宝昌寺问诸大德。沙门法经等报云。占
    察经目录无名及译处。塔忏法与众经复异。
    不可依行。敕云。诸如此者不须流行。今谓
    不然。岂得以己管窥而不许有博见之士耶。
    法门八万理乃多途。自非金口所宣何得显
    斯奥旨。大唐天后天册万岁元年。敕东都佛
    授记寺沙门明?绲取??ㄒ磺芯?家驯嗳?br> 正经讫。后诸览者幸无惑焉
    开皇三宝录十五卷(开皇十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上内题云历代三宝纪见内典录及
     续高僧传)
     右一部一十五卷见在
    翻经学士费长房。成都人也。房本出家。周
    废僧侣权从儒服。及隋兴复仍习白衣。时
    预参传笔受词义。以历代群录多惟编经至
    于佛僧纪述盖寡乃撰三宝履历。帝年始自
    周庄鲁庄至于开皇末岁。首列甲子傍列众
    经。翻译时代附见纶综。号为开皇三宝录。撰
    成陈奏下
    敕行之。其序略云。今之所撰略准三书以为
    指南显兹三宝。佛生年瑞依周夜明。经度时
    祥承汉宵梦。僧之元始城堑栋梁。?吃薰饣?br> 崇于慧皎。其外傍采隐居历年国志典坟僧
    佑集记诸史传等仅数十家。摘彼翠翎成斯
    纪翮。扇之千载风于百王。共秉智矩之光照
    时昏暗。同传法流之润洽世?骺荨2?一书?br> 道开厥始。昔结集之首并指在某国某城。今
    宣译之功理须各宗时代。故此录体率举号称
    为汉魏吴及大隋录也。失译疑伪依旧注之。
    人以年为先经随代而次。有重列者犹约世
    分。总其华戎黑白道俗合有一百九十七人。
    都所出经律戒论传二千一百四十六部六千
    二百三十五卷。位而分之为十五轴一卷总
    目。两卷入藏。三卷帝年。九卷代录。代录
    编鉴经翻译之少多。帝年张知佛在世之遐
    迩。入藏别识教小大之浅深
    大方等善住意天子所问经四卷(第二出与宋功德直菩萨
     念佛三昧经同本是大集别分见内典录)
    缘生初胜分法本经二卷(初出与唐译分别缘起经同本亦直云缘生经
     见内典录大业十二年十月出十三年九月兼论并讫见经前序)
    药师如来本愿经一卷(第二出与灌顶第十二卷及唐译药师本愿功德经等同
     本见内典录大业十一年十二月八日于翻经馆讫沙门行炬制序)
    金刚般若论三卷(无着菩萨造见内典录)
    菩提资粮论六卷(圣者龙树本比丘句在释见内典录)
    摄大乘论释论十卷(第二出与真谛译者及唐译世亲摄论并同本世亲菩萨释见内
     典录)
    缘生论一卷(圣者郁楞伽造与缘生经同本见内典录)
    起世因本经十卷(第六出与长阿含第四分记世经及楼炭经等同本亦直云起世经见
     内典录)
     右九部四十六卷其本见在
    沙门达摩笈多。隋云法密。亦云法藏。本南印
    度罗??力贺反)国人也(内典录及翻经图并云北天竺乌场国人者非也)刹帝
    利种。姓弊耶伽??隋云虎氏)有弟四人身居长子。
    父母留恋不听出家。然以笃爱法门深愿离
    俗。年二十三往中印度界???究拨?城(隋云
    耳出)于究牟地(隋云黄花)僧伽???隋云众园旧云于伽蓝者讹略
    也)笈多于此寺中方得落发。改名法密。年二
    十五方受具戒。其郁波弟耶名佛驮笈多(隋云觉密)
    阿遮利夜名旧??达多(隋云得施)又一阿遮利夜名
    为普照。通大小乘经论咸能诵说。行宾茶夜
    法(谓行乞食者旧为分卫讹略也)入第耶那(隋云念修旧为禅那及持诃那并讹僻也)
    恒入此观以为常业。笈多受具足后仍住三
    年就师学问。师之所得略窥户牖。后以普照
    师为吒迦国王所请。从师至彼经停一载。师
    还本国笈多更留四年。住于提婆鼻阿??br> (隋云天游也天谓国王游谓僧处其所王立故名天游旧以寺代之乃此土公院之名所谓司也延也又云招
    提者亦讹略也世世依字解招谓招引提谓提携并浪语也此乃西言耳正音云招闻提奢此云四方谓处所
    为四方众僧之所依也)
    于是历诸大小乘国及以僧寺闻见倍多。北
    路商人颇至于彼。远传东域有大支那国焉
    (旧名真丹振旦者并非正音无义可译惟知是此神洲之总名也)
    初虽传述不甚明信未作来心。但以志在游
    方情无所系。遂往迦臂施国六人为伴。仍留
    此国停住王寺。笈多遂将四伴于国城中二
    年停止。遍历诸寺备观所学。远游之心尚未
    宁处。其国乃是北路之会雪山北阴。商旅咸
    凑其境。于商客所又闻支那大国三宝兴盛。
    同侣一心属意来此。非惟观其风化。愿在利
    物弘经。便?雪山西足薄?衣薰?I扯嗖??
    国。达摩悉鬓多国。此诸国中并不久住。足知
    风土诸寺仪式。又至渴罗盘陀国留停一年。
    未多开导又至沙勒国。同伴一人复还本邑。
    余有三人停在王寺。谓沙勒王之所造也。经
    住两载。仍为彼僧讲念破论有二千偈。旨明
    三印多破外道。又为讲如实论亦二千偈。
    约其文理。乃是世间论义之法。又至龟兹国
    亦停王寺。又住二年。仍为彼僧讲释前论。其
    王笃好大乘多所开悟。留引之心旦夕相造。
    笈多系心东夏无志潜停。密将一僧间行至
    焉耆国。在阿兰??寺讲通前论。又经二年。
    渐至高昌客游诸寺。其国僧侣多学汉言。虽
    停二年无所宣译。又至伊吾便停一载。值难
    避地。西南路纯砂碛水草俱乏。同侣相须性
    命莫投。乃以所?经论权置道旁。越山求水
    冀以存济。求既不遂劳弊转增。专诵观世音
    咒夜雨忽降。身心充悦寻还本途。四顾茫然
    方道迷失。踟蹰进退乃任前行。遂达瓜州。
    方知曲取北路之道也。笈多远慕大国跋涉
    积年。初契同徒。或有留殁。独顾单景届斯
    胜地。静言思之悲喜交集。寻蒙帝旨延入京
    城。处之名寺供给丰渥。即开皇十年冬十月
    也。至止未淹华言略悉。又奉别敕令就翻经。
    移住兴善执本对译。允正定繁。所诵大小乘
    论并是深要。至于宣解大弘微旨。此方旧学
    频遣积疑。然而慈恕立身柔和成性。心非道
    外行在言前。戒地夷而静智水幽而洁。经洞
    字源论穷声意。加以威容详正勤节高猛。诵
    响继晨宵法言通内外。又姓好端居简绝情
    务。寡薄耆欲息杜希求。无倦诲人有?利己。
    曾不忤颜于贱品轻心于微类。遂使未睹者
    倾风暂谒者钦敬。自居译人之首惟存传授。
    所有覆疏务在纲领。炀帝定鼎东都敬重隆
    厚。至于佛法弥增崇树。乃下敕于洛水南滨
    上林园内置翻经馆。搜举翘秀永镇传法。登
    即下征笈多并诸学士并预集焉。四事供承
    复恒常度。致使译人不坠其绪成简无替于
    时。及隋纲云颓效叠烟?k。梵本新经一时斯
    断。笈多蕴其深解遂阙陈弘。始于开皇中岁
    届于京师。即与崛多共参传译。于时崛多拱
    权令望居最。传度梵隋。时惟称美。至于深义
    莫不反启斯人。而容范滔然无涉世路。所以
    传译声望抑己扬人。仁寿之末崛多以缘他
    事流摈东越。笈多乘机专主传译。从大业初
    年终大业末岁。译大方等善住意等经九部。
    并文义澄洁华质显畅。沙门彦琮明则行炬
    等笔受。至大唐武德三年终于洛纳。沙门彦
    琮为之作传。初笈多翻金刚断割般若波罗
    蜜经一卷及普乐经一十五卷。未及练覆值
    伪郑沦废不暇重修。今卷部在京多明八相
    等事。今谓大唐日照三藏翻方广大庄严经
    一十二卷。与旧普曜经梵本是同。于中亦明
    八相等事。与此普乐经亦应梵本同也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第十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