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藏经阁!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藏 > 目录部全 >
  •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第九

      总集群经录上之九
      梁萧代都建业(亦云前梁)
    自武帝天监元年壬午。至敬帝大平二年丁
    丑。凡经四主五十六年。缁素九人。所出经律
    论及诸传记等。并新集失译诸经。总四十七
    部二百一十七卷
    (于中四十一部二百七卷见在六部十卷阙本)
    梁沙门释僧佑(三部三十九卷诸录集)
    沙门曼陀罗仙(三部一十一卷经)
    沙门僧伽婆罗(一十部三十二卷经论传)
    沙门释宝唱(二部五十四卷经集尼传)
    沙门释明徽(一部一卷尼戒)
    王子月婆首那(一部一卷经)
    沙门波罗末陀(一十一部二十四卷经论)
    沙门释慧皎(一部一十四卷僧传)
    无名氏(一部一十六卷佛名经集)
    新集失译诸经(一十四部二十五卷经论集)
    释迦谱十卷(于齐代撰别有五卷本与此广略异房云四卷恐误见僧佑录及长房内典等录合入
     齐录随人附梁)
    出三藏记集十五卷(佑录自云十卷见有十五见有十卷长房内典二录并云十四
     见僧佑长房内典等录亦齐时撰)
    弘明集十四卷(佑等三录并云十卷今见十四卷僧佑长房内典等录)
     右三部三十九卷其本并在
    沙门释僧佑。扬都建初寺僧也
    本姓俞氏。其先彭城下颇人。父世居建业。
    佑年数岁入建初寺礼拜。因踊跃乐道不肯
    还家。父母怜其志且许入道。师事僧范道人。
    年十四家人密为访婚佑知。而避至定林投
    法达法师。达亦戒德精严为法门梁栋。佑师
    奉竭诚。及年满具戒执操坚明。初受业于沙
    门法颖。颖既一时名匠为律学所宗。佑?竭
    思钻求无昏晓。遂大精律部有励先哲。武
    帝衍深相礼遇。凡僧事硕疑皆
    敕审决。年衰脚疾 敕听乘舆入内。为六宫
    受戒。其见重如此。及齐竟陵文宣王子良。梁
    临川王宏。南平王伟仪同。陈郡袁昴永康
    定公。贵嫔丁氏等。并崇其戒范尽师资之敬。
    凡白黑门徒万有余众。佑洞明律藏兼善文
    藻。搜集记录撰为部帙。庶寻览之者功省而
    博达。实法门之纲要释氏之元宗也。自萧齐
    末爰及梁代。撰释迦谱等三部。自外法苑集
    世界记师资传等。以非入藏故阙不论。并如
    三藏记等具显
    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二卷(或一卷亦
     直云文殊般若波罗蜜经初出与僧伽婆罗出者同大般若第七会曼殊室利分同本编入宝积当第四十六
     会见李廓录及续高僧传)
    法界体性无分别经二卷(第二出今编入宝积当第八会见李廓宝唱二录及
     续高僧传)
    宝云经七卷(初出与陈代须菩提大乘宝云经及唐达摩流支宝雨经等目本异译见陈录
     及续高僧传)
     右三部一十一卷其本并在
    沙门曼陀罗仙。梁言弱声。亦云弘弱扶南国
    人。神解超悟幽明毕观。无惮夷险志在开
    化。大?梵经远来贡献。以武帝天监二年癸
    未届于杨都。敕僧伽婆罗令共翻译。遂出文
    殊般若等经三部。虽事传译未善梁言。故所
    出经文句隐质
    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蜜经一卷(第二出与前曼陀罗
     出者及大般若曼殊室利分同本房云少胜前曼陀罗所出二卷者)
    大乘十法经一卷(初出与元魏觉定所出十法经同本普通年译)
    度一切诸佛境界智严经一卷(第二出与元魏昙摩流支入佛境界经同
     本)
    八吉祥经一卷(若人闻此八佛名号不为一切诸鬼神众难所侵第四出与八吉祥咒及八阳
     神咒经等同本)
    孔雀王咒经二卷(亦云孔雀王陀罗尼经第十译与唐义净大孔雀咒王经等同本)
    舍利弗陀罗尼经一卷(此咒有神力若能持者雪山有八夜叉王常来拥护所欲
     随心第一译与支谦所出无量门微密持经等同本)
    文殊师利问经二卷(亦直云文殊问经天监十七年于占云馆译袁昙允笔受光宅寺
     沙门法云详定)
    菩萨藏经一卷
    解脱道论十二卷(亦云十三卷天监十四年于占云馆译)
    阿育王经十卷(或加大字第二出与晋安钦育王传同本异译天监十一年六月二日于杨
     都寿光殿译见宝唱录)
     右一十部三十二卷其本并在(并见长房录续高僧传中都
     有部数名不备列)
    沙门僧伽婆罗。梁言众铠。亦云僧养。扶南国
    人也。幼而颖悟早附法律。虽经论具探而偏
    习对法。声闻渐布垂誉海南具足已后广精
    律藏。勇意观方乐宗开化。闻齐国弘法随
    舶至都。住正观寺。为天竺沙门求那跋陀弟
    子。复从跋陀研精方等。未盈炎燠博涉多通。
    乃解数国书语。值齐历亡坠。道教凌夷。婆
    罗乃静洁身心外绝交。故拥室栖闲养素资
    业。大梁御寓搜访术能。以天监五年被敕征
    召。于扬都寿光殿华林园正观寺占云馆扶
    南馆等五处传译。即以天监五年景戌至普
    通元年庚子。译文殊般若经等十部(其梵本并是曼罗献者长
    房录复云婆罗更出育王传五卷者非也前育王经即是其传不合重载)
    初翻经日。于寿光殿武帝躬临法座笔受其
    文。然后乃付译人尽其经本
    敕沙门宝唱慧超僧智法云及袁昙允等相对
    疏出。华质有叙不坠译宗。天子礼接甚厚引
    为家僧。所司资给道俗改观。婆罗不畜私财
    以其[口*新]施成立寺宇。大尉临川王宏接遇隆
    重。普通五年因疾卒于正观寺。春秋六十有

    经律异相五十卷(天监十五年奉敕撰录云并目录五十五卷今阙目但五十卷其目纂
     篇题应无别事见宝唱录及长房录)
    比丘尼传四卷(晋宋齐梁四代尼行新编入录)
     右二部五十四卷其本并在
    沙门释宝唱。杨都庄严寺僧也。俗姓峰氏吴
    郡人。僧佑律师之高足也。博识洽文罕有其
    匹。武帝甚相崇敬。天监年中频
    敕撰集皆惬帝旨。十五年景申又
    敕撰集经律异相一部。唱又撰尼传四卷房
    录之中复有名僧传等七部。非此入藏故阙
    不论。余并备在续高僧传
    五分比丘尼戒本一卷(亦云弥沙塞律云沙弥尼戒本见宝唱录)
     右一部一卷其本见在
    沙门释明徽。杨都建初寺僧也。戒行精苦习
    弥沙塞部。徽以宋时觉寿译弥沙塞律。但出
    比丘戒本而无尼戒。遂以武帝普通三年壬
    寅。于大律内抄出尼戒一卷。即今见行者是
    (撰录者曰检此戒中众学之后无七灭诤律本虽略准义合安岂可尼僧有诤不弥其律正文与僧同有故彼律第
    四十云众学法中唯除污草及水七灭诤法随顺法并同比丘彼师不安理不通也)
    大乘顶王经一卷(亦云维摩儿经第三出西晋法护云等王乃随多善恶童子经
     等同本见长房录及续高僧传)
     右一部一卷其本见在
    王子月婆首那。中印度优禅尼国王之子(此优禅尼
    国或云在南天竺亦云在西天竺未能定矣或可此国据在中天之维博西近南故传说差误不定一方)
    生而俊朗体悟幽微。专学佛经尤工义理。洞
    晓音韵兼善方言。先于东魏兴和年中译经
    三部。梁大同中从魏之梁武帝留住。敕遣总
    知外国使命。因译顶王经一部
    金光明经七卷(或六卷二十二品承圣元年于正观寺及杨雄宅出凉世无谶出四卷者有
     十八品真谛更出四品足前成二十二分为七卷今在删繁录)
    无上依经二卷(梁绍泰三年丁丑九月八日于平国县南康内史刘文陀请令译见经后
     记房云陈代出者非也诸家历并无绍泰三年如别录中)
    涅??经本有今无偈论一卷(房云太清四年捡会诸年历太清不至
     四年已下并同)
    决定藏论三卷(中有梁言字是梁代译其文句是真谛出也)
    大乘起信论一卷(初出与唐实叉难陀出者同本承圣二年癸酉九月十日于衡州始与
     建兴寺出月婆首那等传语沙门智证等执笔并制序见论序)
    如实论一卷(初题云如实论及质难品房云太清四年出)
    仁王般若经一卷(承圣三年于豫章宝田寺译第三出与西晋法护等出者同本)
    弥勒下生经一卷(承圣三年于豫章宝田寺译第五出与罗什出者同本)
    十七地论五卷(与唐译瑜伽师地论同本翻得五卷遇难遂辍见续高僧传太清四年于富
     春令陆元哲宅为沙门宝琼等二十名德译)
    中论一卷(房云太清四年出)
    三世分别论一卷(房云太清四年出已上并见长房内典等录)
     右一十一部二十四卷(如实论上六部一十五卷见在仁王经下五部九卷
     阙本)
    沙门波罗末陀。梁言真谛。或云拘罗那他。此
    曰亲依。并梵文名字也。本西印度优禅尼国
    人。婆罗门种姓。颇罗堕景行澄明器宇清肃。
    风神爽拔悠然自远。群藏广部罔不厝怀。艺
    术异能偏素谙练。虽遵融佛理而以通道知
    名。远涉艰开无惮夷险。历游诸国遂止中天。
    梁武大同中敕直省张汜等。送扶南献使返
    国。仍遣聘。中天竺摩伽陀国。请名德三藏并
    求大乘诸论杂华经等。真谛远闻行化仪轨
    圣贤。搜选名匠惠益氓品。彼国乃屈真谛并
    ?经论恭膺帝旨。既素蓄在心涣然闻命。
    以大同十二年八月十五日达于南海。沿历
    险阔仍滞两春。以太清二年闰八月始届都
    邑。武皇面申礼敬安置于宝云殿竭诚供养。
    帝欲传翻经教不羡秦时。更出新文有逾齐
    日。属道销梁季寇羯凭凌法为时崩。不果宣
    述乃步入东土。又往富春令陆元哲创奉问
    律将事传译。招延英秀沙门宝琼等二十余
    人。翻十七地论适得五卷。而国难未静侧附
    通传。至大宝年为侯景请还在台供养。于斯
    时也兵饥相接法几颓焉。会元帝启祚承圣
    清夷。乃止于金陵正观寺。与愿禅师等二十
    余人翻金光明经。三年二月还返豫章。又往
    新吴始兴。后随萧大保度岭至于南康。并随
    方翻译栖遑靡托。谛于梁代所出经论总十
    一部。梁末入陈复出经论如后所述。长房内
    典等录有十八部论一卷亦云谛译。今寻文
    句非是谛翻。既与部执本同不合再出。今此
    删之如别录中述。复有金光明疏等六部二
    十六卷。并是真谛所撰。亦并删之(长房内典等录复云天监
    十五年竺道贤献优娄频螺经一卷直云献上不辩委曲且编疑录此删不载)
    高僧传十四卷(序录一卷传十三卷共成十四卷天监十八年撰见长房内典二录)
     右一部一十四卷其本见在 沙门释慧皎
     未详氏族会稽上虞人。学通内外博训经律。
     住嘉祥寺春夏弘法秋冬著述。撰涅??梵网义
     疏。又以唱公所撰名僧颇多浮冗。因遂开例
     成广着高僧传一部。始于汉明帝永平十年
     终至梁天监十八年。凡四百五十三载。二百
     五十七人。又傍出附见者二百三十九人。都
     合四百九十六人。开其德业大为十列。其序
     略云。前之作者或嫌以繁广删减其事。而杭
     迹之奇多所遗削。谓出家之士处国宾王。应
     傲然自远高蹈独绝寻辞荣弃爱。本以励俗
     为贤。若此而不论竟何所纪。又云前代所撰
     多曰名僧。窃谓名之与高如有优劣。至若实
     行潜光则高而不名寡德适时则名而不高。
     名而不高本非所纪。高而不名则备之今录。
     故省彼名音代以高字。谨详览此传义例甄
     着文词婉约。实可以传之不朽永为龟镜矣
    大佛名经十六卷(内题但云佛名经或三十二卷或十四卷)
    右一经时俗号为马头罗刹佛名传。出梁代
    未详撰者名姓。开元录云。似是近代所集乃
    取留支所译十二卷者错综而成。于中取诸经
    名目。后取辟支佛名及菩萨名诸经阿罗汉
    名。以为三宝次第。总有三十二件。礼三宝后
    皆有忏悔。忏悔之下仍引马头罗刹伪经置
    之。于后乃以凡俗鄙语杂于圣言。本经虽真
    以有伪杂作此校量。编于伪妄乱真录中不
    得入藏。由斯可否已数百年。圣上文思聪明
    远承付嘱。崇阐释教导扬真乘。亲验其文许
    编入藏。贞元十五年十月二十三日乃颁制
    曰。大佛名经一部十六卷。左右监门卫将军
    知内侍省事马承倩奏。前件经未入藏目录。
    敕旨宜令所司附入目录。又旧录云。寻其所
    集之者全是庸愚。只如第四卷中南无法显
    传经在法宝中列此。是行记元非是经。置法
    宝中谬误之甚。古来语曰。虽闲三藏对事犹
    迷以传为经。斯其事也。以编集传经请除之。
    又旧录云。如第九卷云。南无富楼那(唐言具满)南
    无弥多罗(唐言慈尼者子)大唐大遍觉三藏玄奘译云
    满慈子。经中分二今请合称。又云南无阿难
    罗[目*侯]罗此乃二人。经中合一今请分二。亦何
    过焉。诸如此流伏请改正。下顺人望上副天
    心。编入贞元新定释教目录(传出梁朝附于梁代)
    新集失译诸经
    摩利支天经一卷(或云小摩利支天经是陀罗尼集经第十卷初摩利支经少分异译)
    六字神咒王经一卷(第二出与六咒王经同本)
    虚空藏菩萨问佛经一卷(亦云虚空藏菩萨问七佛陀罗尼咒经亦云七
     佛神咒经初出与隋译如来方便善巧咒经同本)
    三劫三千佛名经三卷(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卷上现在贤劫千佛名经卷中未
     来星宿劫千佛名经卷下见长房入藏录彼为三本经今合为一部)
    牟梨曼陀罗咒经一卷(或无经字)
    阿吒婆拘鬼神大将上佛陀罗尼经一卷(亦直云阿
     吒婆拘咒经)
    阿弥陀鼓音声王陀罗尼经一卷
    大普贤陀罗尼经一卷
    大七宝陀罗尼经一卷
    六字大陀罗尼经一卷
    长者女?提遮师子吼了义经一卷
    菩萨五法忏悔文一卷(亦名菩萨五法忏悔经)
    陀罗尼杂集一卷
    大乘五阴论一卷(婆薮盘豆菩萨造见陈朝大乘寺藏录初出与唐译大乘五蕴论同本)
     右一十四部二十五卷除五阴论。余并入
     藏见长房等失译录中阙而不载。寻其文
     句非是远代。故编梁末以为梁代失源云
      魏元氏初都恒安南迁洛阳后迁邺(亦云后魏)
    始从道武帝皇始元年景申(即东晋太元二十一年也)终梁魏
    孝靖帝武定八年庚午。凡一十三帝一百五
    十五年(五帝都恒安至孝文帝大和十八年南迁七帝都洛阳二主都邺)
    缁素一十二人所译经论传等总八十三部二
    百七十四卷。于中七十三部二百五十五卷
    见在一十部一十九卷阙
    沙门释慧觉(一部一十三卷集经)
    沙门释昙曜(三部七卷经传)
    沙门吉迦夜(五部一十九卷经论传集)
    沙门昙摩流支(三部八卷经)
    沙门释法场(一部一卷经)
    沙门勒那摩提(三部九卷论)
    沙门菩提留支(三十部一百一卷经论)
    沙门佛陀扇多(一十部一十一卷经论)
    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一十八部九十二卷戒论)
    王子月婆首那(三部七卷经)
    沙门?衬恐窍?五部五卷论)
    沙门达磨菩提(一部一卷论)
    贤愚经十三卷(或十五卷或十六卷或十七卷亦云贤愚因缘经见道慧宋齐录及僧佑录)
     右一部一十三卷其本见在
    沙门释慧觉。一云昙觉。佑云。昙觉凉州人。
    墙仞连霄风神爽悟。戒地清拔慧鉴通微。于
    于阗国得经梵本。以太武皇帝太平真君六
    年乙酉。从于阗还到高昌国。共沙门威德译
    贤愚经一部。见靖迈经图(按梁沙门僧佑贤愚经记云河西沙门释昙威德
    等凡有八僧结志游方远寻经典于于阗大寺遇般遮于瑟者汉言五年一切大众集也三藏诸学各弘法宝说经
    讲律依业而教德等八僧随缘分听于是竞习胡音折以汉义精思通译各书所问还至高昌乃集为一部既而
    ?越流沙?到凉州于时沙门释慧明河西宗匠道业渊博总持方等以为此经所记源在譬喻譬喻所明兼载善
    恶相翻即贤愚之分也前代传经已多譬喻故因事改名号曰贤愚焉)
    大吉义神咒经二卷(或四卷见法上录)
    净度三昧经一卷(第四出见竺道祖录及续高僧传)
    付法藏传四卷(第二出见菩提留支录及续高僧传)
     右三部七卷(吉义咒经一部二卷见在净土经等二部五卷阙本)
    沙门释昙曜。未详何许人也。少出家摄行坚
    贞风鉴闲约。以魏和平年中任北台照玄统。
    绥缉僧众妙得其心。住恒安石窟通乐寺。即
    魏帝之所造也。去恒安西北三十里武周山
    北面石崖就而镌之建立佛寺。名曰灵岩。龛
    之大者举高二十余丈可受三千许人。面别
    镌像穷诸巧丽。龛别异状骇动人神。栉比相
    连三十余里。东头僧寺恒供千人。碑碣见在
    未卒陈委。先是太武皇帝太平真君十年司
    徒崔皓邪佞谀词。令帝崇重道士寇谦之拜
    为天师。珍敬老氏残害释种焚毁寺塔。至庚
    寅年大武感致疠疾方始开悟。兼有白足禅
    师来相启发。生愧悔心即诛崔皓。埋之都市
    以口为厕令众秽之。至壬辰年大武云崩孙
    文成立。即起塔寺搜访经典。毁法七载三宝
    还兴。曜慨前陵废欣今重后。以和平三年壬
    寅故于北台石窟集诸德僧。对天竺沙门译
    吉义等经三部。流通后贤意在无绝
    大方广菩萨十地经一卷(第五出与罗什庄严菩提心经等同本见始兴录及
     道慧宋齐录)
    称扬诸佛功德经三卷(亦名集诸佛华经一直名集华经一名现在名经或四卷
     第三出罗什等出者同本见道惠宋齐录)
    方便心论一卷(或二卷凡四品第二出与东晋觉出者同本见道慧宋齐录及僧佑录)
    付法藏因缘传六卷(或无因缘字亦云藏经或四卷或二卷见道慧宋齐录第三出
     与宋智严魏昙曜出者同本亦见僧佑录)
    杂宝藏经八卷(录云十三卷未详今只有八卷或即分此为十三也见道慧宋齐录
     及僧佑录)
     右五部一十九卷
    沙门吉迦夜。魏云何事。西域人也。游化在虑
    导物为心。以孝文帝延兴二年壬子。与照玄
    统沙门昙曜译大方广十地等经五部。刘孝
    标笔受
    信力入印法门经五卷(正始元年出华严眷属经)
    如来庄严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经二卷
     (亦名如来入一切佛境界景明二年于白马寺出第一译与梁僧伽婆罗度一切诸佛境界智严经同本)
    金色鹿王经一卷(初出与瞿昙流支译同本正始四年出法上录云菩提留支后更
     重勘)
     右三部八卷(前二部七卷见在后一部一卷阙本)
    沙门昙摩流支。魏云法希。亦曰法乐。南印度
    人。弃家入道偏以律藏传名。弘道为务感物
    而动。宣武帝世游化洛阳。以景明二年辛巳
    至正始四年丁亥。为宣武帝译信力等经三
    部。沙门道宝笔受。见长房录等
    辩意长者子经一卷(或云辩意长者子所问经一名长者辩意经见法上录)
     右一部一卷其本见在
    沙门释法场。未详何许人也。亦以宣武帝时
    于洛阳译辩意经一部(撰经者曰谨按高僧等传并云晋时道安出家数载
    方启师求经师创付辩意经一卷可五千言一览便诵又安公失译复载其名准此东晋之时辩意已
    行于世如何至魏宣武始云法场出也)
    妙法莲华经论一卷(婆薮盘豆菩萨造亦云法华经论传侍中崔光僧朗等笔受见
     长房录初出与菩提留支译者大同小异题云妙法莲华经优婆提舍)
    究竟一乘宝性论四卷(亦云宝性分别七乘僧上论或二卷或五卷于赵欣
     宅出见宝唱录第二出译与菩提留支出者同本)
    宝积经论四卷(第二出与菩提留支大乘宝积经论同本见宝唱录)
     右三部九卷(前二部五卷见在后一部四卷阙本)
    沙门勒那摩提。或云婆提。魏言宝意。中印度
    人。学识优赡理事兼通。三藏教文凡诵一亿
    偈。偈三十二字。尤明禅观意在游化。以宣武
    帝正始五年戊子初届洛邑遂译法华论等三
    部。沙门僧朗觉意侍中崔光等笔受。当翻
    经日于洛阳内殿。菩提留支传本。勒那扇多
    参助。其后三德乃徇流言。各传师习不相询
    访。帝以弘法之盛略叙曲烦敕三处。各翻讫
    乃参校。其间隐没互有不同。致有文旨时兼
    异缀后人合之共成通部。见宝唱等录(所以法华宝积
    宝性等论各有两本耳)初宝意沙门神理标异领牒魏词
    遍尽隅?。帝每令讲华严经。披释开悟精
    义每发。一日正处高座。忽有持笏执名者形
    如大官。云
    奉天帝命来请法师讲华严经。意曰。今以法
    席尚未停止。待讫经文当从来命。虽然法事
    所资独不能建。都讲香火维那梵呗咸亦须
    之可请令定。使者即如所请。见讲诸僧既而
    法事将了。又见前使云。奉天帝命故来下迎
    意。乃含笑熙怡告众辞诀。奄然卒于法座。都
    讲等四僧亦同时俱逝。凡所闻见叹未曾有
    ?骋?段示???长房等录并云宝意于洛阳译今按经序乃云太和四年瞿昙流支于
     邺都译今移在瞿昙录中)
    十地经论十二卷(注云初译有未善魏言多器世间为盏子世间后因入殿齐见诸宿
     德从弟子索器乃总授钵?因悟器器是总名遂改为器世间此十地论长房等录勒那摩提二处俱载今按崔光
     论序乃云菩提流支勒那摩提在洛阳殿内二人同译佛陀扇多传语帝亲笔受二录名在理将未可今合为一本在
     留支录中)
    龙树菩萨和香方一卷(凡五十法今以非三藏教故未录之)
     上之三部今并删也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永平二年于胡国译是第二出僧朗笔受
     与秦世罗什及般若第九会能断金刚分等同本见法上录)
    弥勒菩萨所问经一卷(第二出与大乘方等要慧经同本于赵欣宅译觉意笔受
     今编入宝积第四十一会改名弥勒菩萨问八法会)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六卷(神龟元年于洛阳译是第三出与护持心罗什思益
     正同本异出见法上录及续高僧传)
    深密解脱经五卷(全本初译延昌三年于洛阳出僧辩笔受与唐译解深密经及相续
     解脱解节经等并同本见法上录及续高僧传)
    入楞伽经十卷(延昌二年译是第二出与宋功德贤四卷楞伽及唐译大乘入楞伽经同
     普明寺僧朗道湛笔受见续高僧传)
    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十卷(或云受记无所说字或八卷一名菩萨境界奋
     迅法门经正光元年于洛阳为司州牧汝南王出第二译与神通变化经同)
    无字宝箧经一卷(初出僧朗笔受与唐译大乘离文字经等同本)
    伽耶山顶经一卷(亦云伽耶顶经第二出与罗什文殊问菩提经等同本)
    谤佛经一卷(第二出西晋法护决定总持经同本)
    大方等修多罗王经一卷(初出觉之转有经同本)
    佛语经一卷(初出与同世崛多出者同本僧朗笔受)
    佛名经十二卷(或云十三卷或分为二十卷正光年于胡相国第译见续高僧传)
    护诸童子陀罗尼经一卷(亦云护诸童子请求男女陀罗尼经)
    法集经六卷(或七卷或八卷延昌四年于洛阳出)
    差摩婆帝受记经一卷(正光六年于洛阳出)
    不增不减经一卷(正光六年于洛阳出七纸云二卷者误)
    十地经论十二卷(或十五卷天亲菩萨造释十地经永平元年四月于大极紫亭译帝亲笔
     受后付沙门僧辩等记尽论文至夏首毕见崔光序)
    弥勒菩萨所问经论五卷(或六卷或七卷十卷释弥勒所问即宝
     积第四十一会是洛阳赵欣宅出)
    大乘宝积经论四卷(第一译与宝出者同本异译单卷宝积经即第四十会普
     明菩萨会)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三卷(天亲菩萨造永平二年于胡相国宅出僧朗笔
     受第一译与唐义净所出能断金刚论同本)
    文殊师利菩萨问菩提经论二卷(一名伽耶山顶论婆薮盘
     豆菩萨造天平二年在邺城殷同寺出僧辩道堪笔受)
    法华经论二卷(题云妙法莲华经优波提舍或一卷昙林笔受并制序第二出前宝意出
     者同本初有归敬颂者是见续高僧传)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论四卷(或三卷普泰元年洛阳元桃杨宅出僧辩僧
     朗笔受录云十卷应误见续高僧传)
    无量寿经论一卷(题云无量寿优婆提舍愿生偈婆薮盘豆菩萨造永安二年于洛阳
     永宁寺出僧辩笔受)
    十二因缘论一卷(净意菩萨造)
    百字论一卷(提婆菩萨造)
    破外道小乘四宗论一卷(提婆菩萨造)
    破外道小乘涅??论一卷(提婆菩萨造)
    宝性论四卷(或五卷初出与宝意出者同本已上并见在长房录及内典录)
     右三十部一百一卷(前二十九部见在后宝性论一部阙本)
    沙门菩提留支。魏言道希。北印度人也。遍通
    三藏妙入总持志在弘法广流视听。遂挟道
    霄征远莅葱左。以魏永平之岁至止东华。宣
    武下敕?@勤敬劳。后处之永宁大寺供侍甚
    丰。七百梵僧并皆周给。敕以留支为译经之
    元匠也。其寺本孝明帝熙平元年灵太后胡
    氏所立。在宫前阊阖门南御道之东。中有九
    层浮图架水为之。举高九十余丈。上有金刹
    复高十丈。出地千尺去台百里已遥见之。初
    营基日掘至黄泉获金像三十二躯。太后以
    为嘉瑞奉信法之征也。是以饰制瑰奇穷世
    华美。刹表置金宝瓶容二十五斛。承露金
    盘一十一重铁锁角张。??及锁上皆有金铎
    如一石瓮。九级诸角皆悬大铎。上下凡有一
    百三十枚。其塔四面九间六窗三户。皆朱漆
    扉扇垂诸金铃。层有五千四百枚。复施金铎
    铺首。佛事精妙弹土木之工。绣柱金铺惊骇
    心目。高风永夜铃铎和鸣。锵锵之音闻十余
    里。北有正殿形拟太极。中诸像设金玉珠
    绣。作工巧绮冠绝当世。僧房周接千有余
    间。台观星罗参差间出。雕饰朱紫缋以丹青。
    括柏桢松异草丛集。院台周匝皆施椽瓦。
    正南三门楼开三道三重。去地二百余尺。状
    若天门赫奕华丽。夹门列四力士四师子。饰
    以金玉庄严焕烂。东西两门例皆如此。所可
    异者唯楼两重北门通道侠路而置。其四
    门外树以青槐[一/旦]以渌水。京师行旅多庇其
    下。路断飞尘不由淹云之润清风送凉。岂藉
    合欢之发。乃诏中书舍人常景制寺碑文。故
    云须弥宝殿兜率净宫莫尚于斯是也。外国
    所献经像皆在此寺。寺既初成明帝及太后
    共登浮图视宫中如掌内。下临云雨上天清
    朗。以见宫中事故禁人不听登之。时有西域
    沙门菩提达摩者。波斯国人也。越自西域来
    游洛京。见金盘炫日光照云表宝铎含风
    响出天外。歌咏赞叹疑是神工。自云年一百
    五十岁。历涉诸国靡不周遍。如此寺精庐阎
    浮所无也。讫佛境界亦无有比。口唱南无合
    掌连日。孝昌二年大风发屋拔树。刹上宝瓶
    随风而堕入地丈余。复命工人更安新者。至
    永熙三年二月为天所震。帝登凌云台望火。
    遣南阳王宝炬录尚书孙稚将羽林一千人来
    救。于斯时也雷雨晦冥霰雪交注。第八级中
    平旦火起。有二道人不忍焚烬投火而死。其
    焰相续经余三月。入地刹柱乃至周年犹有
    烟气。其年五月有人从东莱郡至云。见浮图
    在于海中光明俨然。周睹非一。俄而云雾乱
    起失其所在。至七月平阳王为侍中斛斯椿
    所胁西奔长安。至十月而洛京迁于漳邺。
    先时留支奉
    敕创翻十地经论。厥初命章宣武皇帝亲自
    笔受。然后方付沙门僧辩等讫尽论文。佛法
    隆盛英俊蔚然。相从传授孜孜如也。三藏留
    支从洛阳宣武帝永平元年戊子。至邺都孝
    靖帝天平二年乙卯。将三十年相继翻译出
    金刚般若等经十地等论共三十部。帝又敕
    清信士李廓撰众经录。廓学通玄素条贯经
    论雅有标拟。故其录云。三藏法师留支房内。
    经论梵本可有万夹。所翻新文笔受[葶-丁+呆]本满
    一间屋。然其慧解与勒那相亚。而神悟聪敏
    洞善方言。兼工咒术则无抗行矣。尝坐井口
    澡灌内空。弟子未来无人汲水。留支乃操柳
    枝聊?志?小C芗铀兄洳攀际?椤H??嫌?br> 平及井栏。即以钵酌用之盥洗。旁僧具见
    莫测其神。咸共嘉叹大圣人也。留支曰。勿妄
    褒赏斯乃术法。外国共行此方不习谓为圣
    耳。惧惑世罔遂秘不宣
    奋迅王问经二卷
    不必定入印经一卷
    一切法高王经一卷
    第一义法胜经一卷
    一顺中论二卷(已上五部七卷长房等录并云菩提留支所译今按经初本译序记并云瞿昙
     流支非菩提也今移在瞿昙录中)
    宝髻菩萨四法经论一卷
    三具足经论一卷
    转法轮经论一卷(已上三部三卷房等亦云菩提留支所译按序记乃是?衬恐窍?br>  故此三部亦移录)
    众经论目录一卷(此是留支所撰非是梵本别翻今目录中叙此不复存也)
    菩萨境界奋迅法门经十卷(宝唱录云菩提留支译今以即是萨遮尼干子
     经异名故不存别)
    十法经一卷(元象二年于邺都出第二译与梁伽婆罗出者同本今编入宝积当第九会
     名大乘十法会)
    无畏德菩萨经一卷(亦云无畏德女经元象二年于邺都译第五出阿术达经等
     同本编入宝积当第三十三会昙林笔受)
    如来师子吼经一卷(正光六年于洛阳出第一译与唐日照方广师子吼经同本)
    银色女经一卷(元象二年于邺都译第二出与西晋法炬前世三转经同本)
    正恭敬经一卷(一名威德陀罗尼中说经或名正恭敬经元象二年邺都出第一译与
     ?那崛多善恭敬经同本)
    转有经一卷(元象二年于邺都译第二出与菩提留支方等修多罗同本)
    阿难陀目?夷嶷?胪恿谀峋?痪?第八译与支谦无量
     门微密持经同本)
    金刚上味陀罗尼经一卷(正光六年于洛阳出第一译与隋崛多金刚场经同
     本)
    摄大乘论二卷(普泰元年于洛阳出与陈真谛唐玄奘所译摄论同本阿僧?易?
    无字宝箧经一卷(元象二年于邺都出第二译与留支等出者同上十部并见隋费长
     房录及唐内典录等)
     右一十部一十一卷(前九部十卷见在后一部一卷阙)
    沙门佛陀扇多。魏言觉定。北印度人。神悟
    聪敏内外博通。特善方言尤工艺术。以孝明
    帝正光六年乙巳至孝靖帝元象二年己未。
    于洛阳白马寺及邺都金华寺。译十法等经
    十部。沙门昙林等笔受
    得无垢女经一卷(或无得字一名论义辩才法门兴和三年于邺都出第三译与宝积
     无垢施会及法护离垢施经同本见长房录)
    圣善住意天子所问经三卷(兴和二年于邺城金华寺出昙林笔受第五
     译或四卷与宝积善住意会及法护如幻三昧经等同本见长房录)
    ?骋?段示???初出与宝积广博仙人会同本兴和四年七月十七日于尚书令仪
     同高公第译三十日毕沙门昙林笔受见经前叙记)
    奋迅王问经二卷(第二出与罗什自在王经同本兴和四年七月三十日于尚书令仪同高
     公第内启夹创译沙门昙林笔受见经前序记)
    不必定入定印经一卷(初出与唐义净入定不定印经同本兴和四年九月十九
     日于尚书令仪同高公第译沙门昙林笔受见经前序记)
    一切法高王经一卷(一名一切法义王经第三出与诸法勇王经等同本兴和四年六月
     二十三日在窦太尉定昌寺译沙门昙林笔受见经前序记)
    第一义法胜经一卷(初出与大威灯光仙人经同本兴和四年九月一日于尚书令仪同
     高公第译沙门昙林笔受见经前序记)
    金色鹿王经一卷(兴和四年于金华寺沙门昙林笔受第二出与昙摩留支出者同
     本见长房录)
    八部佛名经一卷(亦云佛经兴和四年于金华寺出沙门昙林笔受见长房录)
    顺中论二卷(无着菩萨造武定元年八月十日尚书令仪同高公第译沙门昙林笔受)
    唯识论一卷(一名破色心或云唯识无境界论在金华寺出天亲菩萨造第一译与陈真谛唯识
     论及唐译二十唯识论并同本见长房录)
    壹输卢迦论一卷(龙树菩萨造在金华寺出见长房录云伊迦输卢迦论)
    正法念处经七十卷(兴和元年于邺城大丞相高澄第译昙林僧?P等笔受见长房录)
    无垢优婆夷问经一卷(兴和四年出见长房录)
    解脱戒本一卷(出迦叶?巢课涠ㄔ?暝谮?渴讨猩惺榱罡叱吻氤黾??靶蛏?P笔受并
     制序亦见长房录)
    菩萨四法经一卷(金华寺出昙林李希义等笔受见长房录)
    宝意犹儿经一卷(于金华寺为高仲密出见长房录)
    犊子道人问论一卷(于金华寺为高仲密出李希义笔受见长录)
     右一十八部九十二卷(解脱戒上一十五部八十九卷见在菩萨四法
     下三部三卷阙本)
    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魏云智希。中印度波
    罗奈城净志之种。少学佛法妙闲经旨。神理
    标异领悟方言。以孝明帝熙平元年游寓洛
    阳。后京师迁邺亦与时从。以孝靖帝元象元
    年戊午至武定元年癸亥。于邺城内在金华
    昌定二寺及尚书令仪同高公第内。译得无
    垢女等经一十八部。沙门僧?P昙林居士希
    义等笔受
    回诤论一卷。业成就论一卷(已上二论长房等录皆云瞿昙流支译今
     按经初本译序记乃云?衬肯山褚谰?俏??
    又续高僧传云。当魏时有沙门菩提流支。与
    般若流支前后出经。而众录传写率多轻略。
    各去上字但云流支。而不知是何流支迄今
    群录译目相摄难得详定。升今搜校实录
    件注如前。余所未见侯诸后进耳
    摩诃迦叶经二卷(亦云大迦叶经或无大字兴和三年于骠骑大将军左仆射内侍中
     司徒公孙腾第译见经前序今编入宝积当第二十三会)
    僧伽吒经四卷(元象元年于司徒公孙腾第译见续高僧传)
    频婆娑罗王问佛供养经一卷(兴和三年出增一阿含第二十
     六异译见长房录)
     右三部七卷(前二部六卷见在后一部一卷阙本)
    王子月婆首那。魏言高空。中印度优禅尼国
    王子。以孝靖帝元象元年戊午讫兴和三年
    辛酉。于邺都司徒公孙腾之第。译迦叶等经
    三部。沙门僧?P笔受。首那从魏之梁及于陈
    代更译诸经。如别所述
    宝髻菩萨四法经论一卷(题云宝髻经四法优婆提舍天亲菩萨造兴和三年
     九月一日在金华寺为御史中丞高仲密译沙门昙林笔受见经前序记)
    三具足经论一卷(题云三具足经优婆提舍天亲菩萨造兴和三年九月十三日在金华寺
     为骠骑大将军高仲密译沙门昙林笔受见经前序记)
    转法轮经论一卷(题云转法轮经优婆提舍天亲菩萨造兴和三年八月十一日在金华寺
     为开府仪同三司渤海高仲密译沙门昙林笔受见经前序记)
    业成就论一卷(天亲菩萨造初出与唐译大乘成业论同本兴和二年七月二十五日为
     高仲密于金华寺译沙门昙林笔受见经前序记)
    回诤论一卷(龙树菩萨造兴和三年三月二十日于金华寺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御史
     中尉渤海高仲密译沙门昙林笔受见经前序)
     右五部五卷其本见在
    沙门?衬恐窍伞1庇《任谲晒?恕I怖?踔?br> 释迦之苗裔。曩者流离王坏迦?陈蕹侵锊?br> 释种。当斯时也有四释子。忿其见逼不思犯
    戒出外拒军。流离遂退归还本国城中不受。
    告曰。吾为法种誓不行师。汝退彼军非吾族
    也。既被放斥远投诸国。本是圣胤竞宗树之。
    四释支离皆王一国。今乌苌梵衍王等并
    其后也。嗣胤相承于今不绝。智仙法师即斯
    王种。妙闲三藏最善?酬肌S膂年剂髦???br> 魏境。至瞿昙流支尊事为师。以孝靖帝兴和
    三年辛酉。于邺城内在金华寺。共瞿昙流支
    译宝髻论等五部。沙门昙林笔受。骠骑大将
    军开府仪同三司御史中尉渤海高仲密为。
    檀越启请供养。并见经前序记。而智仙法师
    游方弘化。?越沙险志在利生。既启梵文应
    多部卷。但余见浅狭寻览未周。所睹五部
    经件述如右。后进傥遇幸希续补。使法门无
    谬岂不善欤。自魏及唐传录非一。智仙法师
    未蒙编载。弘法之名莫着。高行之迹靡彰。伤
    哉悲哉深可叹矣
    涅??论一卷(或云大般涅??经婆薮盘豆菩萨造略释大经见内典录初出)
     右一部一卷其本见在
    沙门达磨菩提。此云法觉。内典录云达磨菩
    提译涅??论。不显帝代而编魏末。今同彼
    附于此中(复有涅??论三卷亦题达摩菩提译寻文乃释前论或疑是人造)
      齐高氏都建业(亦云北齐)
    从文宣帝天保元年庚午。至高恒无?承光
    元年丁酉。凡经六主二十八年。缁素二人。
    所出经论八部五十二卷
    沙门那连提梨耶舍(七部五十一卷经论) 居士万天懿(一部
    一卷经)
    菩萨见实三昧经十六卷(或十四卷大统四年于天平寺出今编入宝积
     当第六十会)
    大集月藏经十卷(题云大集经月藏分第十二或十二卷或十五卷或直云月藏经大统
     二月于天平寺出)
    大集须弥藏经五卷(内题云大乘大集经须弥藏分第十五或题云须弥藏经天保
     元年于天平寺出)
    大悲经五卷(天保九年于天平寺出大周录云涅??支流)
    月灯三昧经一卷(或十卷天保八年于天平寺出)
    施灯功德经一卷(亦名然灯经天保九年于天平寺出)
    法胜阿?酬夹穆劬???大德优波扇多造或七卷或无法胜字或加别
     译字或云法胜字或加别译阿?酬悸矍搴佣?瓯碧焖鲁霾⒓?し柯?
     右七部五十一卷其本并在
    沙门那连提梨耶舍。齐言尊称。北印度乌场
    国人。正音应云邬茶茶音持耶反。奘法师云。
    乌仗那唐翻之苑。谓昔轮王之苑囿。其王与
    佛同氏亦姓释迦。刹帝利种。齐云土田主也。
    由劫初之时先为分地主因即号焉。今所谓国
    王者是也。舍年十七发意出家。寻值名师备
    闻正教。二十有一得受具足戒。闻诸宿老叹
    佛景迹。或言。某国有钵某国有衣顶骨牙齿。
    神变非一。遂即起心愿得瞻奉。以戒初受须
    知律相。既满五夏发足游方。所以天梯石台
    之迹。龙庙宝塔之方。广周诸国并亲顶礼仅
    无遗逸。曾寄竹园寺一住十年。通履僧坊多
    值明德。有一尊者。深识人机见。语舍云。若能
    静修应获圣果。恐汝游涉终无所成。尔日虽
    闻情无领悟。晚来欲想悔将何及。耶舍北背
    雪山南穷师子。历览圣迹仍旋旧坏。乃睹乌
    场国主真大士焉。自所经见罕俦其类。试略
    述之。安民以理民爱若亲。后夜五更先礼三
    宝香华伎乐竭诚供养。日出升殿方览万机。
    次到辰时香水浴像。宫中常设日百僧斋。
    王及夫人手自行食。斋后消食习诸武艺。日
    景将?i写十行经。与诸僧共谈法义。复与群
    臣量议治政。暝入佛堂自奉灯烛。礼拜读诵
    各有恒条。了其常业乃还退静。三十余年斯
    功不替。王有百子诚孝居怀。释种余风胤流
    此国。但以寺接山阜野火所焚。各相差遣四
    远投告。六人为伴行化雪山之北。至于峻顶
    见有人鬼二路。人道荒险鬼道利通。行客心
    迷错寻鬼道。渐入其境便遭杀害。昔有圣王。
    于其路首作?成趁盘焱跏?袷种溉寺贰M?br> 伴一僧错入鬼道。耶舍觉已口诵观音神咒。
    百步追及已被鬼害。自以咒力得免斯厄因
    复前行。又逢山贼专念前咒便蒙灵卫。贼来
    相突对目不见。循路东指到芮芮国值突厥
    乱西路不通。反卿意绝。乃随流转北至泥海
    之旁。南距突厥七十余里。彼既不安远投
    齐境。天保七年届于邺都。文宣帝洋极见殊
    礼偏异恒伦。耶舍时年四十。骨梗雄雅物议
    弹之。缘是文宣礼遇隆重。安置天平寺中请
    为翻经三藏。殿内梵本千有余夹
    敕送于寺处以上房。为建道场供穷珍妙。别
    立厨库以表尊崇。舍从文宣帝天保八年丁
    丑。至高纬(无?)天统四年戊子。于邺城天平寺
    译菩萨见实经等七部。敕照玄大统沙门法
    上等二十余人监掌翻译。照玄都瞿昙般若
    流支长子沙门达摩?那(齐言法智)及居士万懿传
    语。舍于齐时大兴正法弘畅众心。文宣重法
    殊异躬偏恭敬。其奉信推诚为如此也。耶
    舍每于宣译之暇时陈神咒。冥救显助立功
    多矣。未几授昭玄都俄转为统。所获供禄不
    专自资。好起慈惠乐兴福业。设供饭僧施诸
    贫乏。狱囚系畜咸将济之。市[邱-丘+(厂@墨)]闹所多造义
    井。亲自漉水津给众生。又于汲郡西山建立
    三寺。依泉旁谷制极山美。又收养疠疾男女
    别坊。四事供承务令周给。又往突厥客馆劝
    持六斋羊料放生受行素食。又曾遇病百日
    不起。天子皇后躬问起居。耶舍叹曰。我本外
    客德行未隆。乘舆今降重法故尔。内抚其心
    愧惧交集。耶舍后至隋代更出诸经。备在隋
    录具如后述
    尊胜菩萨所问一切诸法入无量门陀罗尼经
     一卷(第三出与无涯持法门经等同本或直云尊胜菩萨所问经亦直云入无量门陀罗尼经)
     右一部一卷其本见在
    居士万天懿本姓拓跋。北代云中人也。魏分
    十姓因为万俟氏。世居洛阳故复为河南人
    也。后单称万氏。少曾出家师婆罗门。而聪
    慧有志力。善梵书梵语兼工咒术。由是应召
    得预翻传之数。懿以武成帝湛河清年中。于
    邺都自译尊胜菩萨所问经一部。见长房录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第九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