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藏经阁!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藏 > 古逸部全 >
  • 维摩经义记卷第四

    中闻是故在后而明也。又解。正在此中明亦
    是次第□□□□□□能现女像。亦能行于
    非道。以通正道。佛者圆极之果。与□□□□
    道者能通。人至佛故目此品为佛道品。又解。
    行于非道为令宝凡终□佛□远则彰菩萨有
    兼物之德。形夺二乘独善之道。就此品中开
    为两别。始从品初讫永不能发无上道心。正
    明通达佛道义。后从普现色身已下是因室
    空生问。但不别立品名。寄此明也。就佛道中
    开为三段。第一从品初讫菩萨能如是行于
    非道是为通达佛道。直明行非□□之义。第
    二从维摩问文殊何等为如来种讫不入烦恼
    大海则不能得一切智宝。明就缘说于佛□
    □臣所以□□生死烦恼之印有如来种能发
    心也。第三从尔时大迦叶叹言已下迦叶赞
    述文殊之言兼复自慨现分
    就第一段通达佛道中。维摩言菩萨行于非
    道是为通达佛道者。今云非道。唯除菩萨正
    道自余悉为非道也。明菩萨和光以同□为
    功。谓行于非道内心无染道之以。正即通达
    佛道。为行之□□藉非道。然后正道得通。物
    我之行俱申。是故言菩萨行非道是为通达
    佛道也。又问言何行于非道者。菩萨同其尘
    便应有染。云何同非而无其恶。答曰。行五无
    间而无恼恚者。恶从心生不在事理。示行五
    逆内心无?。故不同其恶。就中开为四子段
    第一行五无间讫至于饿鬼而具足功德。就
    恶因恶德果明行于非道。行五无间而无恼
    恚者。即恶中重因。凡夫多以恼恚心切造于
    五逆。欲□□□□现行五逆而无恼恚也。地
    狱畜生饿鬼即是□□□果也。凡堕地狱。罪
    垢故堕。大士虽现处之实无罪垢故也。□□
    多故堕于畜生。欲明菩萨虽现畜生而痴慢
    久断也。悭贪薄福无诸功德故堕饿鬼。大士
    虽处其中而功德是足也
    第二子段。引色界道。不以为胜者。就善因善
    果明行于非道。色无色界即是善果。道者善
    因也。欲明大士虽现处之而不可为胜也
    第三子段。示行贪欲讫示行诸烦恼而心常
    清净。总就一切烦恼因明行于非道。示行贪
    欲离诸染著者。明菩萨虽示同贪欲之行而
    无染着之过。自下诸句类在可知也。示行诸
    烦恼而心常清净者。总举一切烦恼。烦恼因
    不可道尽故总举结之。欲明大士烦恼□于
    外心净着于内
    第四子段。示入于魔已下讫不断生死。就□
    诸果报明行于非道。示入于魔而随佛智慧
    不随他教者。欲明菩萨外同众魔内顺正惠
    不随魔之教也。已下类可知。现遍入诸道者。
    果报不可道尽故。总举果报结之。现于涅??。
    涅??是果报之外故别出之。文殊师利菩萨
    能为是已下总结行于非道通达佛道义
    于是维摩问文殊已下第二大段。就缘说种。
    所以问文殊者。欲明二圣互相显扬。就中开
    为三子段
    第一从于是维摩已下讫一切烦恼皆是佛
    种。明就诸恶说种。烦恼所以为如来种者。若
    论道理。万行为佛种。今指烦恼为种。若无烦
    恼不能发心。缘有烦恼发菩提心。此缘中说
    种也。又解。所以指烦恼为种。今明法起不定
    从缘而发。或反邪从正。或改恶修善。是则正
    由邪起。善因恶生。故缘能种辨。上明非道为
    道师之功也。今明非种为种弟子德也。是为
    二乘独善阙师之功。无烦恼种失弟子之德。
    有身者。身见为万戒之本。无明欲爱已下广
    就诸烦恼增一明义也。七识住者欲界人天
    是一三禅三空为七。所以不取三涂者。但三
    涂是重苦之处。识不乐住。所以不取。第四禅
    但四禅心。无想是灭心定。识不乐住。所以
    不取。非想者但非想为灭尽定所怀。是故识
    不乐住也
    第二子段。曰何谓也已下讫是故当知一切
    烦恼为如来种。明于释疑。何谓也是致疑之
    辞。至极妙果应藉胜因而以为种。今言烦恼
    为种意何所谓。答曰。若见无为者空观也。入
    正位不能发心者。无相引□上名为正位。明
    二乘之人勉于尘劳心栖寂怕之理无为自安
    绝于方外之志也。凡夫烦恼既重遭苦弥重。
    闻说至乐能发方外之志。发心住取。苟据理
    而言。二乘之人俱然在先成佛。但今所以作
    此语者。为令二乘明切?之美凡夫起于胜求
    之心。譬如高原不生莲华者。此下有三譬。前
    二譬凡夫罗通佐譬。后一譬偏与二乘为譬。
    高原不生莲华与二乘为喻也。卑湿淤[泥/土]者
    与凡夫为喻。如是见无为已下合上高原陆
    地。烦恼淤[泥/土]中已下合上卑湿淤[泥/土]也。又如
    殖种于空已下亦与凡圣两人为喻。但前者
    据五钝使为言。此就五利使为语。故得为异
    也。又如殖种于空者与二乘为譬。粪坏之地
    与凡夫为譬。见无为者合上殖种于空。起我
    见毕合粪坏之地。起我见如须弥山者。明凡
    夫我心自高唯胜是从故。闻佛果极乐仰而
    慕之。是故当知已下总结一切悉如来种
    第三子段譬如不下偏与二乘为譬。前二譬
    明二乘无弟子之德。后一譬明无师之功。凡
    欲取珠。要须躬身跋涉大海。声闻不入生
    □□□□□□□□□□□□宝菩萨入生
    死□□获于佛果故言得无上智宝也
    尔时大迦叶叹言善哉已下第三大段。善哉
    已下明赞述文殊之言。尘劳等侣实能发心
    为佛种也。我等今者不复堪任已下明二乘
    自慨绝分不能发心叹凡夫能发心也。是故
    文殊凡夫于佛法有返复而声闻无也。凡夫
    于佛法有返复。佛本正以救苦为怀。凡夫能
    发无上之心。广化众生称佛本意。报恩义足。
    故言有返复也。而声闻亦禀教修行。但断三
    界惑尽取证涅??。不能行化于物。乖于佛意。
    故言无返复之义也。又一解。莫两凡圣无始
    已来皆曾发大心。中间废忘。今凡夫还发大
    心。称本旧解。故言返复。二乘之人于大乘绝
    分。不归本习。故言无返复也。所以者何以下
    释凡圣两人有无之意。所以凡夫有返复而
    声闻无返复者何。释云。凡夫闻佛法能起无
    上道意。发心成佛。传教不绝。悟者常续。三
    宝不断。有报恩之义。故有返复。正使声闻闻
    佛法。终不能发无上道意。故无返复
    尔时会中有菩萨名普现色身以下讫入不二
    法门品。□□□空生第四论。因室空故普现
    致问。凡人室家应有父母妻子眷属取与资
    生。居士此事如何所在。净名答明大大士与
    世有异。世人以生死为父母妻子眷属。有为
    法为资生。大士权实二智为父母。功德以为
    妻子眷属及与资生。虽知无起灭辨明方便
    广上父义。不二法门品广上母义。后五千菩
    萨得无生忍。此皆由空室而来。普现色身问
    远从空室近因此品初区同非道无恶不兼。
    今明佛之正道无德不备。德备于内故能外
    同非道就
    此中开为四段。第一从初说皆何所在。明由
    室空故普现色身生问也。第二从于是维摩
    以偈答曰以下讫降伏四种魔胜幡建道场。
    明□□□父母眷属资生与世有异。第三从
    虽知无起灭示彼故有生。以下讫品。明方便
    智广上父义。第四入不二法门品明于实智
    广上母义也
    第一段普现色身所以致问者。夫为室宅之
    内应有父母眷属及以资生什物。而今悉无。
    是故问言。父母妻子悉为是谁。象马车乘皆
    何所在也
    就第二净名以偈答曰中开为三子段。第一
    从智度以下讫以此为音乐。有四行偈。就人
    眷属为语。智度菩萨母方便以为父者。母本
    明?家事在于室内。欲明实智据在理内故
    以为母。父本当宾客。匡正于外方。便外化其
    犹如父。一切众道师无不由是生者。此二智
    长养法身万行之本。岂直是菩萨父母。一切
    诸佛亦从是生也。法喜以为妻者。妻本适志。
    法喜适悦故以为妻。又一解。世人纳妻者为
    求子胤绍继家宗。喻如道从欢喜生。以欢喜
    故则佛种相续法身不断。其由纳妻子胤不
    绝也。慈悲心以为女者。女人有外出之义。慈
    悲外被故言为女也。又一解。女人性多慈悲。
    为怀慈悲之心像女之性故以况之。善心诚
    实男者。男性贞干能辨家事为义。欲明诚实
    之善既有贞干之用能辨佛果菩提家事。毕
    竟空寂舍者。舍以安身为义。空是栖神之宅。
    其犹如舍。又一解。舍本遮止风霜掩于雨露。
    明此空理能遮烦恼风霜掩诸漏雨露也。弟
    子众尘劳随意之所转者。弟子本以禀承师
    训为义。明尘劳众生从我受化即有弟子之
    义也。又一解。弟子者敬顺孝养资益于我。明
    化尘劳众生功来资已故为有弟子也。道品
    善知识由是成正觉者。善知识能以善相益。
    正由道品资益成佛故言知识也。诸度法等侣
    者。世人游江越塞必须结畴敦侣然后得去。
    欲明大士若游生死江河越烦恼之关塞。若
    不与六度共俱无由得去。故说为等侣也。四
    摄为伎女者。四摄顺物以悦众情故言伎女。
    又解。伎女本以音声为义。必多来人众。四
    摄化物称适物情。众必归从也。歌咏诵法言
    以此为音乐者。世人音乐以自慰悦。菩萨以
    法音自娱
    第二子段总持之园苑以下讫净心以澡浴戒
    品为涂香。七偈明资生有异。总持之园苑者。
    园本遮援林果不令遗失。欲明陀罗尼总持
    音声法相不失也。无漏法林树者。见谛无漏
    树木根深难拔故得枝条兹茂。明无漏深固
    难倾万善枝条故净扶疏舌犹树也。又一体
    树木能遮蔽日光则有荫凉之义。明此无漏
    之体能障邪见烦恼日光获得涅??清凉妙乐
    也。觉意净妙华解脱智惠果者。华本由树而
    生能得于果。以见谛无漏为树能生思惟七
    觉之华获尽无生智解脱之果也。八解之浴
    池定水湛然满者。八解脱背舍下恶。其犹浴
    池除垢也。夫欲修八解脱观事须游心定水。
    若修定圆备。则八解池满。故言定水湛然满
    也。布以七净花俗此无垢人者。此七净者戒
    净心净见净度疑净道非道净行净行断知见
    净。谓之七净也。华本芬香鲜净为义。明七
    净备戒定芬香智慧鲜净其犹华也。罗汉法
    身大士游心此理。故言浴此无垢人。又解。华
    本由水而出即能庄严于木。此七净由定而
    生即庄严于定象马五通驰者。菩萨以五通
    飞驰处处行化。其犹象马驰骤也。大乘以为
    车者。大乘有运载之义。其若车也。调御以一
    心游于八正路者。八正之道虽复平坦。若无
    调御大乘之车则有越辙之义也。一心者舍
    心也。心有三相。一者发动。二者敛摄。三者舍
    心。若心发动太过则应修定。若心沈没太过
    则应修精进。若动静调适。任之令进容豫之
    中。是名为舍。舍则调停犹如善仰之者。牛迟
    则策之。疾则制之。迟疾得所。则纵渐涉夷途
    无有留难也。具以严容众好饰其姿者。以三
    十二相庄严其容。八十种好光饰姿颜也。惭
    愧之上服者。世间上服以障弊为义。欲明菩
    萨惭愧自法为上服以彰无惭无愧黑弊鄙立
    也。深心为华?者。世人华?首之饰。欲明
    深心行之上其犹如?也。又解。世人杂?贯
    宗众华以为首饰。欲明菩萨以深心之解贯
    宗诸行终成庄严智慧之首。富有七财宝者。
    信戒闻惠布施惭愧谓七财。世人丰七珍为富
    也。大士积此七法为富也。教授以滋息者。以
    七财教化于人。人复化彼。化化相传非滋息
    如何。如所说修行回向为大利者。如说能行。
    回所修善共成无上道。功来归己。其犹大利
    也。四禅为床坐从于净命生者。床坐寝卧安
    身。四禅者安静义同床坐也。又解。世之床坐
    避毒螫下湿。明菩萨修四禅为除下地卑秽
    之患也。夫造床座要须运动斤斧然后得成。
    今朝若不修净命为因。禅定无由可克言。从
    净命生也。多闻增智慧以为自觉音者。外国
    诸王寝睡过多故作糸竹之音奏其耳道令彼
    觉悟。欲明菩萨寝在禅定之床太沈。则以多
    闻增智慧除无明之昏睡也。甘露法之食解
    脱味为浆者。食以资身养命。浆以息渴。如理
    无漏甘露资法身养惠命。经脱除生死之渴
    爱也。净心以澡浴戒品为涂香者。心净故则
    持戒除垢。犹澡浴除垢秽也。世人浴竟恐直
    风入体以香涂之。戒防非法能障恶法。其犹
    涂香也
    第三子段摧灭烦恼贼一偈明举勇健能伏怨
    敌结上两段。世人身健多有谋略故。眷属资
    生所以得立。身羸怯[怡-台+弱]则为他人侵夺。资生
    眷属不得存在。欲明菩萨正以智慧法身强
    故烦恼四魔不能侵毁也。摧灭烦恼贼勇健
    无能?者。世人除怨得称为勇健。明菩萨能
    灭烦恼智慧勇猛。降伏四种魔胜幡建道场。
    太世人破阵胜幡树胜相。明菩萨叹四魔□
    正以坐道场为胜幡也
    从虽知无起灭已下第三大段广于父义。所
    以父母偏广者。惟尊唯重生育之本不过父
    母也。菩萨二智众德之宗万行之本故偏广
    之。就中开为四子段。第一虽知无起灭以下
    三偈总明外化物示现不同上供诸佛下化众
    生也。第二从诸有众生类以下讫以善方便
    力皆能给足之二十四偈。虽明外化非一也。
    第三如是道无量两偈总举结上。如是道无
    量者。内德无量也。所行无有崖者。正由内行
    无量故能方便无量也。智慧无边际者。释上
    道无量。正由智慧无边故内德无量也。度脱
    无数众者。释上所引无有崖也。正以能度无
    数众故行化无崖。假令一切佛一偈明德量
    渊旷。谈不能尽。佛叹菩萨之德。岂可不尽。
    此言不尽者。但言不可累书事不可叠道故
    言穷劫不能尽也。第四谁闻如是法一偈劝
    发心也
      入不二法门品
    此品所以来者。上明佛道品。即是明中方便。
    今明自非照真谛之境穷达无生之理。无由
    能涉明施化。故次佛道品复明不二法门品。
    此品是第四大段广上母义。空理一相故言
    不二。能轨曰法。通智为门。善契此理所以称
    入。从始以来唯二人相对余皆默然。今欲各
    显其德故问众人也。又一解。至理幽玄隐而
    难测。自非众圣详辨无由可究。且时人寄悟
    不同。应见众菩萨说然后获悟。就此品中开
    为三段。从初以下讫随所乐说之。明净名命
    众菩萨说。第二从法自在以下讫净名默然。
    正明不二法门义。第三从就说是语时五千
    菩萨以下讫品。明说法利益时人悟道。就第
    二段中复开为三段。第一诸菩萨以言遣法。
    第二文殊以言遣诸人之言。第三净名以不
    言遣文殊之言。就诸菩萨名中各有三句。第
    一以事相为二。第二明据理无不二。第三明
    智会不二之理。下一一菩萨中皆如此。类
    可知。法自在菩萨曰以生灭为二者。生名起
    成。灭者缘离曰灭。法相理中不见始起之生
    亦不见今离散为灭。得此无生忍者即是会
    不二理也。德身首曰我我所为二者。计身有
    神我自身之外悉为我所也。既无神我亦无
    身外之所也。不?曰受不受为二者。受不受
    相对为二。受以取相为义。不受者心无存执。
    若法不受则不可得者。若法相理中不见有
    取相是受。亦不见心无存执是为不受。正以
    受不受不可得故无受心。是取不受心为舍。
    亦无作起受引等相也。德顶曰垢净为二者。
    烦恼点污为垢。智慧鲜洁为净。若见垢实性
    则无净相者。若见烦恼实性体空则无智慧
    净相也。顺于灭相者。顺于空如灭相也。善宿
    曰。是动是念者。纷乱为动。澄静为念。静乱相
    对为二也。又一解。微起为动。取相染着为念。
    始终为二也。亦得六识为动。想受行为念也。
    不动则无念者。法相理中无六识之动。亦无
    想等之念。无念则无分别者。既无想等之念
    故无六识心。是分别通达此者智会于理也
    善眼曰一相无相者。追二为一相。除有为无
    相逐事明空人计云召然有异故。一相无相
    相对为二。若知一相即是无相者。若知一相
    体空即是无相空也。亦不取无相入于平等
    者。亦不见无相可取。解平等空也。妙臂曰
    菩萨心声闻心为二者。二乘自度心智则狭
    菩萨兼济心则旷大。计大小心为二。若观心
    相体空如到者则无大小之别也。弗沙曰善不
    善为二者。顺理益物为善。违理损物为不善。
    若起心顺理为善违理为不善。入无相空际
    者则无二也。师子曰罪福为二者。上云善不
    善。就因为语。此语则据果为因言。三涂苦果
    为罪。人天乐报为福。又解。是因中之名因招
    苦果为罪。感乐名福。若达罪体性空则与福
    无异。以金刚惠决了此空相。则无罪是缚无
    福是解也。师子意曰有漏无漏为二者。苦集
    为有漏。灭道为无漏也。若得诸法等则不起
    漏不漏相者。若得诸法体空平等则无苦集
    有漏。灭道为无漏。不着于相亦不住无相者。
    不着有漏之相亦不住无相无漏之无相也。
    净解曰有为无为为二者。万像森罗是有为。
    太虚空寂为无为。此空有相对为二。若离一
    切数则心如虚空者。若知有为数空则心如
    虚空。求虚空亦不可得也。那罗延曰世间出
    世者。从外凡夫迄世第一法已来名世间心。
    无相已上得真无漏名出世间心。世间性空
    即是出世间者。若解世间实性证空即是出
    世间无相也。于其中不入出溢散者。于空理
    之中。不见世间心入于生死出世间心出于
    生死亦不见世间心流溢生死出世间心散灭
    生死也。善意曰生死涅??者。缚解为二。生死
    是缚。涅??为解。若见生死性则无生死者。若
    解生死体空即是涅??无生死也。无缚无解
    不然不灭者。亦无生死为缚涅??是解。亦无
    生死烦恼炽然。无涅??寂灭也。现见曰尽
    不尽者。烦恼为尽。灭结无为名不尽。若究竟
    尽若不尽皆是无尽相者。法相理中观尽与
    不尽二俱是空不可得故言尽不也 普守曰
    我无我者。计有神我为我。计定实无我为无
    我。我尚不可得非我何可得者。法相理中神
    我尚无。岂有定实无我可得。见实性体空者
    不复起于我与无我也。电天曰明无明为二
    者。智慧是明。烦恼为无明也。无明实性即是
    明者。无明实性体空故即是明也。明亦不可
    取离一切数者。明体性空离一切心数故亦
    不可得取也。喜见曰色空为二者。计五阴定
    有为色定无为空。色即是空者。色体性无故
    色是空也。非色灭空色性自空者。非是色灭
    方空。色体本来自空。受想行识亦皆尔也。明
    相曰四种异空种异为二者。四大对空大也。
    四种性即是空种性者。四大性空即是空大。
    对此五大成身故言种也。如前际后际空故
    中际亦空者。人计现在五大成身故。举过去
    未来破于现在也。妙意曰眼色者。根尘相对
    为二也。若知眼性于色不贪不恚不痴者。若
    解眼性体空则于色不生贪?痴。是名寂灭。
    即体空也。耳等亦然。安住者不见根尘可得
    也。无尽意曰布施回向一切智者。六度是
    己之行体。回向者以我之行回向萨婆若。布
    施性即是回向一切智性者。明布施空即是
    一切智性也。持戒亦然。于中入一相者。会空
    不二也。深惠曰是无相无作者。空是根本。无
    相无作是者枝条。又解。必未皆二。或可。三
    四。但是二增数之初故言二也。空即无相无
    相即无作者。观假实无性为空。正以空故无
    于众相亦无造作。若空无相无作即无心意
    识者。悉皆空也。寂根曰佛法众者。佛僧是人。
    法则法体。此人法相对也。佛即法法即众者。
    体空不异故得相即也。是三皆无为相与虚
    空等者。将事无况性空也。一切法亦尔。类万
    法斯空也。心无碍曰身灭者。五阴缘聚为身。
    缘散为灭。此计存亡为二。身即是身灭者。见
    实相体空者不见有身及与灭身。存亡体空
    故无二也。上善曰身口意善者。身口为外意
    为内。此内外相对为二。是三业无作相。身
    口意体空皆无造作也 福田曰福行罪行不
    动行者。能得三涂苦果为罪行。从欲界人天
    迄三禅谓福行。第四禅已上至非想为不动
    行。罪福据苦乐之境。因为?境四禅已上不
    苦不乐名为不动。是其细境。此?细相对也。
    三行实性即是体空。空则无有罪福之别也。
    华严曰从我起为二者。据计心为二也。上我
    我所者。直就前境此明计我之心计所之心
    也。见我实相者。不起二法。若解我体空。则
    不计我我所之心。故无二法。若不住二法。则
    无有识者。若无二法可住。则无我可识亦无
    我所可识也。德藏曰有所得相者。情存有得
    不存无得。取舍为二。又解。以能得对所得
    也。若无所得则无取舍。若解性空空则情
    无所存。无有取舍为别也 月上曰?与明
    者。月晦为?。月光曰明。无?无明则无为二
    者。若观明?体空故无其二。如入灭受想定。
    举证喻无明?可得也。宝印手曰。乐涅??不
    乐世间者。乐厌相对。不乐涅??不厌世间则
    无有二者。若不见涅??可乐世间可厌。则无
    乐厌之心。所以无乐厌者何。若有生死之缚。
    则有涅??之解。空理之中本来无生死之缚。
    其谁求涅??解脱。无缚无解会于不二也。珠
    顶王曰正道邪道者。据理为正。背理为邪。住
    正道者则不分别是邪是正者。若然真空正
    道则无邪正之别也。乐实曰实不实者。第一
    义谛绝于虚假。称之为实。世谛但名但字。缘
    用非真。名为不尽实。此虚实相对。实见者
    尚不见实何况非实者。法相理中尚无第一
    义谛实之可见。何况世谛非实而可得见也。
    所以者何以下释上义。先释实见义所以名
    为实见者。何今云非肉眼见所见。惠眼乃能
    见故云实也。而此惠眼无见无不见者。所以
    尚无实之可见。何况非实者何释云。无见无
    实之可见亦无非实不可见。故云无见无不
    见。又一解。而此惠眼无见无不见者。虽曰不
    见而无不见。此是惠眼之体也
    如是诸菩萨各各说已下。第二段明文殊以
    言遣诸人之言也
    于是文殊问维摩已下。第三段明净名以无
    言遣文殊之言。文殊叹言善哉者。叹于净名
    无言会理。上身子默然而被呵诘。今净名无
    言。何故致叹。但身子不能即言以会空理故
    在空妨言。所以被呵诘。而净名解言说体空
    即是无言。虽复默然。不妨言说称理之解。所
    以致叹。宜以默然遣文殊之言事须默然
    第三大段说是不二法门已下明说法有益。
    是故五千菩萨会于不二之理得无生法忍也
      香积佛品
    此品因空室而生第五事。正以室中无物故
    身子生须食之念。净名遣化菩萨请饭香积。
    于此娑婆广明利益。得饭之来出自彼佛。故
    云香积佛品也。大意。由空室而来何。意在不
    二法门品。后明上不二法门。辨明真谛之体。
    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时。情莫知所寄。事须明
    有因食以入道引级物情也
    就此品中开为九大段。第一从初说当于何
    食。明身子生念。即为取饭之端也。第二从维
    摩诸知其意已下讫当令汝得未曾有食。明
    净名讥舍利弗结业生身不能无待即县许
    其所须。第三维摩诘即入三昧讫此诸大众
    莫不目见。明将欲取饭先现上方世界。示取
    饭之端。使此时众生于钦待之心。第四从
    时维摩诘问众菩萨谁能致彼佛已饭下讫
    亦如众香国土诸树之香。正明净名取饭于
    此娑婆广明利益。第五从尔时维摩问众香
    菩萨香积如来以何说法以下讫故以一切苦
    切之言乃可入律。明二国交利。第六从彼诸
    菩萨闻说是已皆曰未曾有也讫以无量大悲
    生是佛土。明彼菩萨赞释迦如来并叹此方
    菩萨。第七从维摩诘言此土菩萨于诸众生
    大悲坚固已下讫常以四摄成就众生是为
    十。明净名述成其所叹。第八彼菩萨成就几
    法以下讫恒以一心求诸功德是为八。明香
    积菩萨为此小行之流请净等之行。第九维
    摩文殊于大众中已下明说法利益发心也
    第一段舍利弗心念此诸菩萨当于何食。明
    声闻非不须食。但食自道则难道他则易。故
    云菩萨
    时维摩诘已下第二大段。维摩知其意者。知
    其非直为菩萨亦自为己须食之意。就中开
    为二句。第一句讥其结业生身不能无待。佛
    说八解。仁者受行。岂杂欲食而闻法乎者。佛
    说八解脱。仁者受行斯法。正应游心八解以
    法食为先。岂得杂须欲食之意而闻正法乎。
    又解。揣食有色香味触。是即五欲杂秽之食
    也。又解。讥身子为法来不食为来。八解本能
    除患即是法食。今听法除患。亦是病之良药。
    今存食不为法。似若昔八解不除患。今法亦
    非良药。故执今昔以呵之
    第二句当令汝等未曾有食已下。即玄许其
    所须。非常之食。此食凡有三义。一者食之能
    使身适神悦。二者香味异常。三者食之令人
    悟道。不准常类故名未曾有也。又解。虽然昔
    八解。今法但除因累。身子报身果累未亡。犹
    须食以疗之。故悬许其所须
    维摩诘即入三昧已下第三大段。何故先现
    上方世界者。持欲取饭。先现彼国令此时众
    生钦待之心
    时维摩诘问众菩萨已下第四大段。正明取
    饭于此娑婆广明利益。就中开为五子段。第
    一从时维摩诘问已下讫如佛所言勿轻勿
    学。明[绛-糸+车][序-予+万]新学进于始行。咸皆默然者。欲
    使净名发言自取故默然也。仁此大众无乃
    可耻者。此[绛-糸+车][序-予+万]新学仁此大众之中无能致
    彼佛饭乃是可耻之事。文殊师利曰如佛所
    言勿轻未学者。进于始行。学则便得。故不可
    轻也。又解。上以文殊威神力故皆默然者。设
    饭之来事在主人故默然也。今言勿轻未学
    者。未学犹尚难轻。而况此坐皆是久习高行
    之人。非是不能。但设饭之来事在主人。理不
    关客。所以默然也。第二子段。于是维摩不起
    于坐已下讫亦使如来名声普闻。正明遣化
    取饭。第三子段。时化菩萨即于会前已下讫
    佛为欲化乐小法者不尽现其清净土耳。明
    化传净名之意上方取饭也。令彼乐小法者
    得弘大道者。明外凡夫之人未上性地容得
    弃小向大故言得弘大道。亦使如来名声普
    闻者。自此以前未闻香积之名。因此广彰故
    言普闻也。彼诸大士见化菩萨已下。明香积
    菩萨见化人即发三发问问于彼佛。第一问
    言。今此上人从何来也。第二问。娑婆世界为
    在何许。第三问。云何名为乐小法者 佛告
    之曰下方已下讫释迦牟尼今现在。答其第
    二问娑婆之处也。于五浊恶世为乐小法众
    生敷演道教。答第三问乐小法者。彼有菩萨
    名维摩结已下讫增益功德。答上第一问问
    其来处。净名遣化来因答第一问。复生两问。
    第一问。其人何如乃作是化。问人大小许人
    乃作是化也。德力无畏神足若斯。第二问德
    量多少有此神力。佛言甚大者。答其初门。是
    为大人一切十方皆遣化往。答其后门器量
    甚丰德行充备。于是香积如来已下明香积
    佛与饭已而试约之。摄汝身香已下试约
    有三敕。身有二心有一。摄汝身香无令彼诸
    众生起惑着心者敕。身香有二种。报应两殊。
    报香起着应香增道。今云摄者摄其报香也。
    又当舍汝本形勿使彼国求菩萨者而自鄙耻
    敕身。上方大士形则在妙。下方菩萨身则
    劣小。故宜诫约。息于始行自鄙之心。又汝于
    彼莫怀轻贱而作碍想已下敕心。若心生碍。
    受道则难。是故有此言耶。第四子段。时化菩
    萨既受钵饭已下讫欲色诸天闻此香气亦皆
    来入维摩诘舍。明因请香饭更招渡来。闻此
    香气身意快然叹未曾有者。妙香充躯身心
    悦适故曰未曾有也。第五子段。时维摩诘语
    舍利弗等可食已下讫亦如诸树之香。明香
    饭此土有利益也。无以限意食之使不消者。
    明如来慈念苍生故有斯饭。悲心无穷亦饭
    无尽若能体之称大悲意若作局限心不称大
    悲则不消也。又解。食此饭者应发大心能建
    大业报恩义足。名为消也。二乘之人不能发
    心无报恩之义。故言不消。有异声闻念此饭
    少者。相传解言。二乘之人情既局侠有其限
    心。不同大士位怀弥博。故声闻异于菩萨。故
    言又异声闻。又一解。声闻生于异念故名声
    闻异于菩萨也。四海有为有相故宜可竭。此
    饭大悲所勋应化之食。是故无尽也
    尔时维摩问众香菩萨已下第五大段。明二
    国交利。明上方菩萨闻此言教故能化导无
    方。此餐香味知佛事不同两边有益故云交
    利也。从维摩问众香菩萨已下讫所有功德
    皆悉具足。明香国佛事。彼菩萨曰我土如
    来无文字说但以众香得入律行者。香积如
    来岂直虽以香为佛事而不为说法。但就胜
    为缘语。彼国入道多藉香为缘。故记但以众
    香也。所以知然。品初言大菩萨众佛为说法。
    是故得知非无文字也。又一体此方因于取
    识发闻思之解。上方香积鼻识后起意地闻
    思慧解。此亦可从多论门也。彼菩萨问维摩
    结以下。明释迦说法。就中开为三段。第一从
    维摩以下讫刚强之语以调伏之。直明□□
    ?矿故须刚强之况。第二从六是地狱以下
    讫是世间是涅??。明亦刚强法体。第三从
    以难化之人心如猿猴讫以苦切之言乃可入
    律行。明举二譬结事须刚强之言如此。第一
    子段。此土众生刚强难化以下。直明众生梁
    强故须刚矿之言折伏也。就第二子段中。刚
    强法体中明为二门。初从言是地狱以下讫
    是愚痴报。明不期因果理数自至。第二从是
    结戒已下讫是涅??。有藉教有违顺。顺即为
    善违则为恶也。就初不期中开为二意。第一
    意。是地狱既愚人生处。直总明恶果。第二意。
    是身邪行已下因果双明。就双明因果中复
    有三幡。第一幡总明三业身口及意也。第二
    幡虽明十恶。杀生正报堕三涂。余习气人中得
    二种果报。一者短命。二者多病。劫盗亦二果。
    一者贫穷。二者共他财不得自在而用。邪?H
    二果。一者妇不贞良。二者不得随意眷属。妄
    语二果。一者多被诽谤。二者恒为他人所诳。
    两舌二果者。一者得弊恶眷属。二者得不和
    眷属。恶口二果。一者常闻恶音。二者有所言
    说常如斗诤。绮语二果。一者有所言语人不
    信受。二者有所言说不能分了。贪欲二果。一
    者多欲。二者无厌足。?恚二果。一者常为他
    人求其长短。二者恒为他所恼害。邪见二果。
    一者常生邪见家。二者心有谄曲。第三幡。是
    悭吝是悭吝报讫是愚痴。明六弊对六度为
    语。第二段藉教行中。是结戒者。檀场白四羯
    磨始初得戒时称云结戒。持戒者。德行无缺
    皆顺教也。犯戒者。毁破所持皆违教。是应作
    是不应作者。若顺教为善。是则应作。若违教
    造恶。是不应作。自此已下类尔可知 以难
    化人已下释迦说法中。第三大段举二譬结
    事须刚强之言。猿猴躁扰喻心万端。象马[怡-台+龙]
    ??喻身口形色刚强也
    彼菩萨闻说是已已下品中大段第六。上方
    大士叹佛及菩萨皆曰未曾有也。叹释迦如
    来平等空慧而能隐于无量方便之力逐物所
    威种种说法随天人所乐。实为希有。斯诸菩
    萨复能谦下。谦下不辞劬劳不择净秽。生于
    此土也
    从维摩言已下大段第七。述成其言。叹此土
    菩萨大悲坚固诚如所说。述成其言也。然其
    一世已下明秽土修行胜于净国。然智藉痴
    生善由恶发。恶丰故发善则浓。愚多故生智
    则厚。此皆藉外为强缘。然后得发内解之坚
    固。故言此间一世修行?于净土弥劫之行
    也。所以者何以下释秽土修行胜净之意。而
    以秽土修行而胜净国者何。明娑婆秽土略
    有十事善法。净土所无。以布施摄贫穷者。出
    十事之体。秽土由有贫穷故得行檀度具足。
    净国无诸贫乏斗。阙于此行故明秽胜净也。
    犹世良医在假病劫中医术得通。施病良药
    患者皆除欲。明菩萨处不净国土化物亦复
    如是。众行兹繁得弘十法。为大药王济度众
    生。故能超于万劫去烦恼生死之病也。此言
    皆为秽土始行之流欲令自竭其志也
    彼菩萨曰菩萨成就几法以下第八大段。明
    上方大士为此土新举清净国之行。明始行
    之徒功行未成未能自拔。譬如羸人入水救
    彼溺人未能修兼与彼俱没。广此土新学菩
    萨令修净国之行故发斯问。又一解。始行之
    流闻其向言也世饶益众生多于彼国百千
    劫行。便谓菩萨慈在秽土一向不修净行则
    滞于秽国故为请净土之行级行其情。菩萨
    复应修净土之行也。行无疮疣生于净土者。
    善行鲜洁如究净肤体。记恶怀善其犹疮疣。
    就此八法四段明义。第一段敬上接下相对。
    饶益众生而不望报讫谦下无碍。明第一接
    下句。于诸菩萨视之如佛。第二敬上句。第二
    段人法相对。前未闻经闻之不疑。第三于法
    中无乖违。不与声闻而相违背。第四相小乘
    人中不相违背。第三段得失相对不嫉彼供。
    第五见他得供养。于是失不起嫉心不高己
    利。第六于我是得不以为高。而于其中调伏
    其心。结成上得失正怀义。第四段自他相对。
    常省己过。第七自有过内自省。第八句见他
    过不讼也。恒以一心求诸功德。成上自他

    文殊师利解大段第九。明说法利益诸人悟
    道也
      菩萨行品
    此品所以来。上方菩萨始行之流于此土生
    下劣想。如来广明十方世界佛事不同诸佛
    如来功德平等。言对阿难[绛-糸+车]切上方菩萨上
    方大士自求悔过请法还土。如来为说有尽
    无尽解脱法门。即是菩萨行灯故菩萨品所
    以来。就此品中有八段明义
    第一从佛为说法于?罗树园已下讫是维摩
    诘欲求故先现此瑞应。明将诣佛所印封所
    说先现光明表其相来令?罗诸人豫生钦

    第二从于是维摩诘语文殊言可共见佛以下
    讫非意所图非度所测。正明维摩将诸大众
    诣于?罗礼事供养如来
    第三从尔时阿难白佛今所闻香自昔未有以
    下讫此饭如是灭除一切诸烦恼毒然后乃消
    也。广明香饭利益差别
    第四从阿难白佛未曾有也以下讫是名入一
    切诸佛法门。明佛事不同证上香饭有其实

    第五从菩萨入此行者若见净好佛土不以为
    喜已下讫尽力变化所不能作。明言对阿难
    [绛-糸+车]切上方菩萨。第六从尔时众香世界菩萨
    来者合掌白佛以下讫唯然世尊愿少赐法还
    于彼土当念如来。明上方菩萨既被讥切悔
    过自责请法还土。第七从佛告诸菩萨已下
    讫是名有尽无尽解脱法门。明佛为说有尽
    无尽解脱法门即菩萨行体。第八从尔时彼
    诸菩萨闻说是法已下讫品。明上方菩萨香
    华种种供养表其庆情
    于是维摩诘文殊已下第二段。文殊言今正
    是时。今若诣佛正是利益之时也。因诣佛故
    有七事利益。第一因诣佛故得与大众礼事
    供养表病非实。第二因诣佛故明佛事无方
    成上香饭实益。第三因诣佛故得明上方菩
    萨请佛为说有尽无尽解脱法门。第四因诣
    佛故得明法身出百非之表以遣诸人执实之
    心。第五因诣佛故得显净名生处见妙喜国
    不动如来。第六因诣佛故得明法供养即是
    封印净名之所说。第七因诸佛故得明属累
    弥勒委付阿难流通此经千载之下流传不
    绝。于意云何者。汝为当目见而已亦在意地
    解其所以。世尊我睹其为非意所图非度所
    测者。我目睹其事。非是意地所量。亦非忖度
    之所能测也
    尔时阿难白佛今所闻香自昔未有。是第三
    段。因问香气广明香饭利益差别。问香是彼
    菩萨毛孔香者。欲令舍利弗发言自答也。如
    是香气住当久如者。问香气住久近。此饭势
    力至于七日。未必限于七日。但阎浮提人不
    食唯得七日。故就一方为语故云七日也。又
    解。法尔七日未入正位者是声闻性地人。得
    入正位者无相以上。得正解脱者证于第四
    果也。未发大乘心者凡夫之人。已发意者住
    前之心。得无生忍者七地以还。又可初地。一
    生补处者十地菩萨。然香饭虽是下地得道
    之缘。初地以上岂苏此藉入道。为欲成香饭
    有始终之益故云乃至十地。小乘亦应云初
    果二三乃至四果。但文略耳。菩萨中亦应从
    初地二地乃至一地之阶级。但文中略。广明
    十方世界佛事不同入道多端。自有由鼻识
    得道。亦有由眼识而受益。此方由其耳识以
    获悟。灭除一切诸烦恼毒者。少分一切唯断
    当地之分也
    阿难白佛以下第四段。明佛事不同证香饭
    有实益。以佛光明而作佛事者。自有见光而
    获秒。是故助以为佛事也。又以菩萨而作佛
    事者。如大通智胜如是入定之后以十六王
    子菩萨度六百万亿恒河沙等人也。又以佛
    所化人者。以须扇多佛灭度留一化身住世
    说法。以菩萨树者。光无所不照。香无不普
    薰。形色微妙随所好而见。出妙音声随所
    好而闻。众生过者无不入道。又以佛衣服者。
    如阎浮提王以世疾疫请佛得佛僧加梨礼拜
    生善。病得除愈。又以饭食者。香作楼阁苑
    园皆香也。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者。一一相随
    应所现令其入道也。佛身者。应形妙体正相
    好论别佛身总语故有异也。虚空者。匝闹之
    处为现虚空。又解。文殊师利灭众色像以化
    阿?世王。众生应以此缘者。应以上来因缘
    得入正行也。梦幻者。说此六喻令人得悟也。
    又解。随所应见而现。如梦睹罗刹。若尔何故
    云喻。但经中每以此六为喻故也。音声语言
    说法此等多以声教为佛事。清净佛土寂寞
    无言乃无为者。犹如法如来所明下方菩萨
    不乐处众多有所众说寂顺无为以作佛事。
    清净佛土炳无情处来无言说寂怕无为以自
    然进道。如是阿难诸佛威仪进止诸所施为
    者。明大圣举动皆有利益。是故无非佛事
    也。有此四魔诸烦恼乃门。而诸众生为之疲
    劳诸佛即以此法而为佛事者。多能降毒龙
    势极嗔息先以欲拘事却以法语人也。此之
    例皆是佛事。即以此法令其入道。是名入一
    切诸佛法门者。总结于上此等佛事轨则日
    法能通为体法也
    菩萨入此门者。已下第五段。明言对阿难干
    切上方菩萨。菩萨入此门者若然佛事不同。
    若见一切净好佛土不以为喜不贪不高者。
    既然佛事不同。故虽见净好情不生喜亦无
    贪着不以高胜。若见不净亦以为喜忧。不碍
    不没者。上见净妙既不生喜。故睹秽不忧。上
    净既无贪。今秽则不生?碍。既不以净为高
    胜。故于秽不生下没也。但于诸佛心生欢喜
    恭敬作未曾有想也。如来功德平等为欲化
    众生而现佛土不同者。明诸佛道同无有优
    劣但随众生应见示现差别也。阿难汝见诸
    佛国土以下举譬以明真应。地有若干者。明
    国土参差则有数量。以喻如来应身有其差
    别。若干者数量之异名。而虚空无若干者。明
    虚空荡然绝于数量以喻如来智惠平等无有
    高下别也。是如色身有若干者。喻合上地有
    若干。其无碍惠者。合上虚空。诸佛色身威相
    以下明功德平等悉无差别也。是故名三藐
    以下如十是同等。略举其三。三藐三佛陀者。
    正遍知正觉。多陀阿伽度者如来也。佛陀觉
    者。阿难若我广说此三句义汝以劫寿不能
    尽受以下。明广演三句尚自难穷况于无量
    功德也。上方菩萨于此土如来菩萨及以净
    名三处悉生下劣之心。故今共对阿难[绛-糸+车]切
    上方小行。明诸佛不可恻量。是故不应生下
    劣之心。且止阿难以下移共在菩萨。明菩萨
    不可恻限度。四海有为有相尚可恻量度。菩
    萨功德不可量也。阿难汝等舍置菩萨以下
    故复言在净□。明菩萨始终之行故宜难测。
    净名一时之益二乘百千劫所不能得知。净
    名身处白衣故生劣想。今明净名一时变现
    神通之力二乘之人百千万劫所不能尽。岂
    可思议也
    尔时众香世界菩萨来者已下第六段。明上
    方菩萨既被[绛-糸+车]切。于兹受悟。故悔过自责请
    法还土。开为二问。从初讫现佛国异。明悔过
    自责也。唯然已下第二问。请法还土。愿赐
    少法还于彼土当念如来者。当念传心如来
    之法也。又解。上已闻说佛事不可思议。将欲
    请法还土。意欲宣扬如来不思议道。令本国
    众生念佛功德也
    佛告诸菩萨已下第七段。就中开为三段。第
    一有尽无尽讫至如菩萨者。不尽有为不住
    无为。二双举有为无为以为章门。第二何谓
    不尽有为已下讫不虚福德是名菩萨不住无
    为。明释不尽有为不住无为也。第三从又具
    福德故不住无为讫是名尽无尽解脱法门汝
    等当学八句双结有为无为也。有尽法门者。
    何谛虚伪可尽可灭。谓之为尽。性空真实不
    可尽灭。谓之无尽。凡夫执有为即是具缚。二
    乘着空亦是具缚。菩萨处有为不着故脱凡
    夫之缚。不证空而住故脱二乘之缚。故得
    解脱。能轨曰法。通智为门。有经文云。无
    碍者除凡夫碍勉二乘等也。何谓为尽谓有
    为法者。无虚伪是为之法。何谓为尽无谓
    无为法者。无性空不可尽灭是无为法也。如
    菩萨者不尽有为不住无为者。有为虽伪。尽
    之则大业不成。无为虽实。住之则空观不明
    何谓不尽有为。第二遍释有为。就中开为五
    子段。第一从不离大慈不舍大悲以下讫发
    行善根无有限齐以来。乱明自行外化。不离
    不大慈不舍大悲者。慈悲是入有之基树德
    之本。故在先明。菩萨化物恒以大悲为首。常
    以与乐济苦为怀。心无舍离。深发一切智心
    而不忽忘者。自行之体。明仰要佛果一切智
    惠心不忘失也。教化众生而不厌倦者。外化
    之德明处生死化物情无厌怠。此之二句明
    上仰要佛果下变众生。于四摄法常念顺行
    者。成上外化正由。备于四摄故。能化物无
    ?场K纳阄锷阄镂薏淮庸恃猿D钏承幸病;?br> 持正法不惜躯命者。成上自行外化。赞若
    自行外化拥隔不通将护法来通故能亡身空
    命。种诸善根无有疲厌者。亦是自行广殖众
    善能与菩提为根故无厌倦。志常安住方便
    回向者。若欲化于众生事须善巧不着。以己
    功德回向萨婆若。求法不解者。亦是自行。仰
    请诸佛深奥之法。情无懈悭。说法不吝者。外
    化之行正由。自能求法。以己所得化物无有
    吝惜也。?ス┲罘鹫摺3缮锨蠓ㄕ?伞G??br> 供养诸佛能求法不解也。故入生死而无所
    畏者。成上说法无吝正由。生死无畏故能说
    法无吝也。于诸荣辱心无忧喜。凡夫得荣辱
    心动。菩萨离世八法于中不生忧喜。不轻末
    学敬学如佛者。学则便得故不可轻。已学必
    成佛。应敬如佛。堕烦恼者令发正念者。本自
    未出。何故名堕。但修行伏烦恼作出离之意。
    遇缘行退方名堕也。方宜教化。令发正念于
    远离乐不以为煮者。二乘之人身远离愦闹
    心离烦恼无为自安。菩萨虽复身远离愦闹
    心离烦恼。假以通道不以为贵。不着己乐庆
    于彼乐者。凡夫见他得乐生嫉妒。自得乐则
    情着。见他受苦则心安。自苦则情动。菩萨不
    尔。不存己乐。闻他有乐心生庆悦。在诸禅定
    如地狱想者。禅定虽乐安之则大道不成。情
    无乐着如地狱想。于生死中如园观想者。生
    死虽苦大道因之而生。菩萨好游其中如似
    园观想。见来求者为善师想者。见来求我。与
    其作善师想。内心欢喜。方便劝化令入正法。
    又解。见来求财请法为善师想师本资益我
    义前人来有所成化功归已有。即资益之义
    故为善师想也。舍诸所有具一切智想者。知
    行此施具一切智。明见因果施而无悔也。见
    毁戒人起救护想者。见造恶毁梵之人起方
    宜救接之想。诸波罗蜜为父母想者。欲明菩
    萨诸度能生成法身如父母也。又解。子有所
    须资之于父母。明菩萨所须求之于六度也。
    道品法为眷属想者。道品令我尊胜。其由世
    人有眷属益我尊贵。发行善根无有齐限者。
    上乱明自行外化。今总结也。一切善法皆能
    行之
    第二段。以诸净国严饰之事以下讫闻佛无
    量德志而不卷。明举佛果显三种胜事树出
    其行。上既明自行外化必得佛果故。次举佛
    果三事树出其行。以诸净国严饰之事成已
    佛土者。是为一事。明以佛果净国严饰故修
    行住要成己佛土也。开门大施具足相好者。
    此为第二事。施本能资于刑。是故因中行施
    能具佛果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也。自有施心
    少财物多自施心多财物少。此二不备。不能
    应无方之求。此二兼备恣其所须。除一切恶
    净身口意生死无数劫意而有勇者。成上第
    二事。明因净则果妙。正以能除诸恶净于三
    等。处生死化物无畏故得净土法身也。闻佛
    无量德志而不?痴摺4耸堑谌?隆C魑欧鹞?br> 量功德修行住取志愿无卷也
    第三以惠智剑以下讫以大精进摧诸魔军。
    明有所除。上既辨果显三种胜事。自非除因
    果二累。无以可获。故次明之也。以智惠剑破
    烦恼贼者。此即因累。烦恼能劫人善财。其犹
    如贼。空观智惠能摧烦恼故云如剑。出阴界
    入者。除阴死二魔。即是果累。荷负众生永
    使解脱者。自既勉累。复能荷负众生。于因
    果二累中永使解脱。以大精进摧伏魔军者。
    天魔是起恶之缘故。以精进之行而能降伏

    第四段常求无念以下讫修四无量。明空有
    二行。上既明所除。自非观违空境。无以能除
    烦恼阴死三魔。若无有智备足。何能降天魔。
    故次明之。常求无念实相智惠者。守境为念。
    空理无物当心故名无念。空理绝于假诳为
    实。表异于有故云相。智惠者此诸观智行。少
    欲知足而不舍世间已下明有中智。自非有
    中智备。无以降天魔。内心常行少欲知足之
    法而示同世间多欲之道。又解。声闻行少欲
    知足舍世间入涅??。菩萨行少欲知足不舍
    世间入涅??。不坏威仪而能随从者。不坏正
    法威仪而能同俗。有感现种种威仪起神通
    惠引道众生者。常以五通化引众生。五通即
    禅定果。由定得总持。得所念总持所闻不忘
    者。得陀罗尼总持。音声法相则无遗失。善别
    诸根断众生疑已下正由。内秉陀罗尼外能
    辨才为物说法。但欲说法要须识根故知药。
    故先明识根知药。差别诸根断众生疑者。此
    明识病。若知众生根性差别善能应机授法
    断其疑。或以乐说辨演法无碍。正以得辨说
    无滞故能断众生疑也。净十善道受人天福
    者。正由十善之行故能示在人天受福教化。
    修四无量开梵天道者。内修四等之行故能
    示生四禅。四禅谓四梵天。又一体菩萨求生
    梵天为欲作诸法之主
    第五段劝请说法以下讫不失品善法。明三
    业清净结上四段正由。身口意净故备上来
    四段之法。劝请说法随喜赞善得佛音声者。
    明口业清净故得佛梵音微妙也。身口意善
    得佛威仪者。明身业清净得佛象王视观行
    住坐卧举动威仪正应道身所修业口意相逐
    来。深修善法以下明意业。深修善法所行转
    胜者。意地修善增然乃有日新之美故云转
    胜。以大乘教成菩萨僧者。正以问解增明故
    能备说大乘心人成于菩萨僧。此成上意也。
    以无放逸不失众善者。意不生放逸故众善
    无失。行如此法以下结上来诸行也
    何谓菩萨不住无为以下遍释无为。菩萨空
    前有。颠心必须涉有。施行不得证空。故知人
    空不住。声闻不尔。谓修梦空不以空为证。二
    乘修空证空而住。菩萨虽复修空而能在有
    施化。不证空而住。修学无相无作。不以无相
    无作为证者。明菩萨虽修学空无相等而能
    在有化物。不同二乘证空而住。虽学无起不
    以无起为证者。菩萨虽观空理绝于起动而
    能在有化物。不同声闻证空而住。观于无常
    而不厌善本者。二乘观无常空而证取涅??
    绝于化道。菩萨虽观无常体空而能在有化
    物。不厌善本证于涅??也。观世间苦而不恶
    生死。声闻若体空在有中恶生死。菩萨观苦
    体空而处生死以化物也。观于远离而身心
    修善者。二乘之人观身心远离体空而证灭
    尽涅??不能修善。菩萨虽观身心远离体空
    而在有中身心修善以化物。观无所归而归
    趣善法者。菩萨虽观空理无物可归而于有
    中归向善法。观于无生而以生法荷负一切
    者。虽观空理无其生灭而在有中现于生法
    荷负众生也。观于无漏而不断诸漏者。声闻
    观无漏空断诸漏尽。菩萨虽断观无漏体空
    而能化物示同有漏也。观无所行而以行法
    教化众生者。虽观空理无法可行而于有中
    行法教化众生。观于空无而不舍大悲者。虽
    观空理是无而能在于生死拔苦不舍大悲
    也。观正法位而不随小乘者。虽观性空而处
    有施化。不同声闻小乘绝于化导也。观诸法
    虚妄者。观万法体空非实。妄计者为实。无坚
    牢。又无我人亦无主宰。此即是假名空也。无
    相者明五阴体空绝于生灭相也。本愿未满
    而不虚福德禅定智惠者。菩萨空前愿。有愿
    中有化物修福德业。藉此之行至于佛果。本
    愿未满。可虚设此愿证空而住。应当有中修
    福德禅定化众生行也。修如此法是名不住
    无为。总结上不住无为也
    又具福德以下大段第三。举八句双结上有
    为无为也。具福德故不住无为者。正以不住
    着无为有胜导故。于不尽有为中能修福德
    之行也。具智惠故不尽有为者。正以不尽有
    为中有胜资故便能于也。不住无为中修其
    智惠。此两句是总。下有六句为别。大慈悲
    故不住无为者。此举不尽有为中初句不离
    大慈不舍大悲正。以不住无为空观明故。于
    不尽有为中能修慈悲之行。满本愿故不尽
    有为者。此举不住无为中最后句本愿未满
    而不虚福德禅定智惠句。正以不尽有为有
    其胜行故。于不住无为中能满本愿也。集法
    药故不住无为者。此举不尽有为中求法不
    懈。正以不住无为空观明故。于不尽有为中
    能集法药也。随授药故不尽有为者。此举不
    住无为中观无所行而以行法教化众生。正
    以不尽有为有具胜行故。于不住无为中能
    随授众生法药。知众生病故不住无为者。此
    举不尽有为中差别诸根。正以不住无为空
    观明故。于不尽有为中知众生病也。灭众生
    病故不尽有为者。此举不住无为中观于无
    我而诲人不卷。正以不尽有为有胜行故。于
    不住无为中能灭众生病也。诸正士以下总
    结劝修之
    尔时彼诸菩萨以下大段第八段。明此诸菩
    萨得法情欣。香华供养礼拜表其庆情也
      见阿[门@(人/(人*人))]佛品
    就此品中有两段明义。初明应身体空。后明
    法身出百非之表。别出净名生处应有见如
    来身品。文句小故寄他品明。不别立品目。若
    尔释迦无动等是如来。何故阿[门@(人/(人*人))]得于品名
    而不去法身品者。但此经宗旨原为维摩。今
    欲显净名生处故存品名。阿者言无。[门@(人/(人*人))]之言
    动。下现无动佛教。云见阿[门@(人/(人*人))]佛品也。初明丈
    六体空。后辨真极法身。此即除惑情二种执
    患。由上净名云何共见佛将诸大众礼事如
    来。时情便谓有定佛可见。今明丈六性空。以
    遣时情执有之患。又由时众不违法身。执应
    为至极真身。今明法身妙体出过百非之表。
    去其执应之患。时人便谓释迦可尔。他方诸
    佛何必同然。辨明妙喜世界无动如来法身
    亦是百非之表故能处净而入秽。不可作净
    秽住取故现妙喜世界无动如来
    就此品中有二段明义。第一从初讫若他观
    者名为邪观。明观如来之身。第二从尔时舍
    利问维摩诘汝于何没以下讫已还置本处。
    出净名生处
    就初段中复开为三段。第一从尔时世尊问
    维摩结以下不观识如不观识性。明应身体
    空。汝欲见如来为以何等观如来乎者。如向
    云。欲见于佛为作何等相根观如来乎。维摩
    诘言。如自观身实相观佛亦然者。如来大圣
    尊重。不敢直尔而观。要自观己身性空。然后
    仰类于佛。我观如来前际不来后际不去今
    则不住者。外人计有神我从冥初来至现在
    住世说法从现在谢在过去。欲明性空理中
    不见如来从于未来来至现在。故云前际不
    来向现在。亦不见从现在谢于过去。故云后
    际不去。亦不见住世说法。故云今则无住。又
    一解。以前际为过去后际为未来。前际不去
    者不见如来谢于过去。后际不来者不见如
    来在未来。今得不住不见如来在现在住世。
    不观色性已下就五论明空。不观色者。无
    定色可得。不观色如故。无色空可得。人不观
    色性故。亦不见色有定性可得也。受相行识
    行亦然也
    第二从非四大起以下。明至极法身出于百
    非之表也。非四大起同于虚空者。明法身不
    为四大所成。借虚空以况。真极若作常住法
    身者即略明常。又解。别有一法身。明相续
    常。即是寿命七百阿僧只劫也。六入无积身
    心已过。法身不为无入积聚已过身心之表
    也。不在三界。出于三界。三垢离者。三界之
    业久已永除。顺三脱门者。智惠与三空门相
    顺也。三明与无明等者。观三空门时?齐观
    故云学也。不一相者垂迹万差不异相知语
    本唯一不自相知随感则赴亦能现于他形不
    他者唯是自体不曾有他。非无相者。法身妙
    有不同虚空相。非取相者。虽非无相复不可
    以相根住取也。不此不彼者。不在生死而未
    出世。不在彼不彼者。不在涅??而未常不在
    此。不中流者。不在道品中间而未常不在彼
    此。而化众生者。虽非彼此中间而在生死以
    化众生也。观于寂灭亦不永灭者。智照性空
    寂灭之理而不永入寂灭亦复处有。不同二
    乘永寂不此不彼故不在此间彼间也。不以
    此不以彼。既非彼此。不可以彼此住取也。不
    可以智知不可以识识者。非灭智所知非凡
    识所识。无晦无明者。朗达三世故无晦。体非
    役虑故无明。又解。现同?昧故言无明也。无
    名无相者。法身之体绝于名相也。无强者。现
    同婴弱。无弱者生老不加也。非净者。示居尘。
    秽者烦累永除也。不在方者。高栖环中。不
    离方者。像无不现。非有为者。法身?磁隆7?br> 无为者。不同六道。非示者。体非色故非示。
    无说者。体非声故无说。不施现同悭吝。不
    悭者。檀度备足。不戒者。现有所犯。不犯者。
    恶法永息。不忍者示同恼恚。不恚者。?忿永
    除。不进者现同懒堕。不怠者。懈怠永尽。不
    定者。现同散乱。不乱者。嚣喧永离。不智者现
    同愚?。不愚者痴?悉除。不诚者。现同诳
    伪。不欺者。虚诳永灭。不来者。从?骋?胂蛲?br> 舍城为来。还从王舍城向?骋?胛?ァ7ㄉ?br> 亦不见背此为来向彼为去。不出不入者。亦
    不见托生王宫为出双树灭迹为入。以一切
    言语道断者。废应论真故云言语道绝心行
    处灭也。非福田非不福田者。慢之得罪故非
    福田。敬则得福非福田。又解。现造众恶非福
    田。众恶永除非不福田也。非应供者。非福
    田故非应供。非不应供养者。是福田故应供
    养也。非取者。非供养故不可取也。非舍者。
    是应供养故不可舍。非有相者。不可作相根
    往取。非无相者不同虚空故非无相。又同真
    际者。同第一义谛真际之理与真理齐。等法
    性者。与性法冥符。不可称不可量者。体绝称
    量。过称量者。金刚已还形夺之境称量之内。
    法身出过名数之表称量之外。非大者。细入
    无间故非大。非小者。弥沦太虚故非小。非见
    者。体非色故非见非闻者。体非声香故非闻。
    非觉者。体非触故非觉。非知者。体非味故非
    知。又一解。非可现见亦不可以非现见故言
    非闻也。亦非觉。察后非此知也。离众结缚者。
    缠累永亡也。等诸智者。上齐诸佛下同众生
    于诸法无分别者。前同假名众生。今同众生
    所引之法无分别。一切无已下明虽同众生法
    而无烦恼等过。无失者。无过失也。无浊者。
    无尘浊也。无恼无烦恼。无作无起者。上明
    无烦恼。此明无业体。无生无灭者。既无烦
    恼结业。生据者始死据者终。明无生死也。无
    畏无忧无喜者。凡夫欣生恶死。若有其死可
    有忧畏。空理之中无死可得。故无忧畏。若有
    其生可有喜。生既不可得。故亦无喜。无厌
    者。无死之可厌无生之可着也。无已有今有
    当有者。此乃常住体非三世摄。不可一切言
    说分别显示者。体绝百非众相之表。故非言
    说可得分别显示。世尊如来为若此已下。第
    三举邪正来结上两段。若以此观者。作丈六
    身空法身百非之表。是名正观。若他观者。是
    名邪观。若计丈六是实若谓丈六以为至极
    之佛。是名邪观
    尔时舍利弗已下。第二大段出净名生处。就
    中开为五段。第一从尔时已下讫云何乃问
    汝于何获而来生此。明理中无其没生。将欲
    出其生处。恐时情计其定实生处故明无没
    生。又解。上明观身实相。实相无生今现有
    生。将成上自观之义。明无没生。汝所得法有
    没生者。将明据理无其没生。故就舍利弗所
    得为言耳。第二从舍利弗没者为虚诳法以
    下讫虽生不长诸恶。明就世谛相续故有没
    生。若一向无生。如来则无由得显净名生处。
    故就世谛名用道中有生令如来出其生处
    也。没者为虚诳法败坏之相者。明没者俗谛
    离散虚诳败坏之法也。生者为虚诳法相续
    之相者。明生是假有虚诳相续不断也。菩萨
    虽没不尽善本虽生不长诸恶者。明二乘人
    涅??之没尽于善本。凡夫生世广造诸恶。菩
    萨现同其灭不尽善本应生不起诸恶。又一
    解。凡夫福尽命终。菩萨示有终没。非是福尽
    也。第三从是时佛告舍利弗有国名妙喜已
    下说但灭众生烦恼?耳。正明出净名生处。
    若不出净名生处。无以生时众渴仰之心。故
    出生处。舍利弗言未曾有也已下明舍利弗
    凡有二意。一者秽土之中多有怒害艰?M。不
    辞艰?M之深累而能处之。亦为希有。二者叹
    舍净之秽实是良难。自非所为处大。何申能
    尔。维摩语舍利弗于意云何已下。举二譬还
    答其两意兼成上生生不长恶灭不尽善义。
    日光出时与冥合乎。答其初意。明虽生秽土
    而不为众秽之所染累。维摩言夫日何故行
    阎浮提已下答上第二意。明舍净之秽者。为
    除物病。虽生不净佛土为化众生不与愚?
    而共合者。合上日光出时则无众冥也。但灭
    众生烦恼?者。合上欲以明照为之除冥者
    也。第四从是时大众渴仰欲见妙喜已下讫
    于是世界亦不迫隘如本无异。明大众渴仰
    欲见妙音世界是以净名承如来之重命接妙
    喜世界未置此土也。第五尔时释迦告大
    众汝且观已下讫其事讫已还现本处。明劝
    时众发心修行。下有十四那由他人发菩提

    佛告舍利弗汝见妙喜世界及无动佛已下大
    段第三。明流通说所以问身子见者令其因
    见庆所闻叹经重。?趁髁魍ㄎ啪??ΑK洳?br> 睹今事。闻经之功同眼见之利。就中开为三
    段。第一从此以下讫法供养品。明将欲付嘱。
    先明经重。在人则人尊。在地则地贵。第二
    法供养品。明如来述成天帝释叹经重人重
    拔量。财供养不如法供养。即封印净名之所
    说。第三嘱累一品正明付嘱弥勒阿难使流
    传万世不绝。从佛告舍利已下讫品。明舍利
    弗出家之人说三惠流通。从品初讫其已信
    者当为作护者。明天帝在家白衣亦说三惠
    流通。第一段中我等快得善利得见是人亲
    近供养者。将明三惠流通先自导已得见净
    名获于善利。其诸众生若今现在若佛灭后
    闻此经者亦得善利。出于闻惠。况复闻以信
    解受持读诵者。出其思惠。如说修行者明于
    修惠也。若有手得是经便为已得法宝之藏
    者。经卷是闻惠之?成上闻惠可重手得者
    尚获宝藏。而况闻已领在胸衿。若有读诵解
    释其义如说修行者。此举赞诵取修惠之人
    则为诸佛之所护念。正明修惠果报。流通此
    法则为如来威神加护故言护。在心不忘曰
    念也。其有供养如是人者当知即为供养于
    佛者。明在人则人尊。供养持经之人与供养
    佛无异。此人流通顿佛处也。其有书持此经
    卷者当知其室则有如来者。此是在地则地
    贵。此经广明如来法身故。云其室则有如来。
    地尚可贵。何况持经之人。理是可尊也。若闻
    是经能随喜者斯人则为取一切智。明闻惠
    果报。藉此闻惠之解终感佛果一切智也。若
    有信已下明思惠果报。此人则为诸佛之所
    记别为得无上菩提也
      法供养品
    法供养者。夫言供养。资身养命。明此法资法
    身养惠命。又解。供养者称可前人之意。若依
    经修行称可圣心。故目此品为法供养品。尔
    时释提桓因以下明天帝辩三惠流通。我虽
    从佛闻百千经。未曾闻此决定实相能除疑
    惑。谓之决定。亦可。理相明白谓决定也。如
    我解佛所说义趣。知其深远。若有众生闻经
    流通此理明知。亦得是深远之法不疑。闻是
    经法者。明于闻惠。信解受持读诵者。思惠也。
    何况如说修行者。明修惠也。斯人已下总明
    三惠果报。闭众恶趣者。因恶不生三趣也。开
    诸善门者。依经修行能通行人近至人天远
    至之妙果故言门也。常为诸佛之所护念者。
    持经之人恒为众圣加护故言护念。降伏外
    道摧灭魔怨者。能降外道改邪从正。灭摧天
    魔弃恶从善。修持菩提安处道场者。明修于
    国中万行感于道场之果。履践如来所行之
    迹。从初地终于法云皆是诸佛所行之迹。其
    一听法者以下明天帝拥护弟子使外恶不干
    内生善法。佛言善哉以下。第二大段述成天
    帝之言。即明经重人重。封印净名之所说。就
    中开为四段也
    第一大段从佛言以下讫若善男子善女人受
    持供养是经者则为供养去来今佛者。此经
    明三世诸佛菩提。若受持者是则供养三世
    诸佛
    第二大段从天帝正使三千世界如来满中以
    下讫菩提之相不可限量以是因缘福不可
    量。明校量财供养不如法供养。所以胜者。财
    供不能令人得道。要须解望悟道。第三从过
    去有佛号曰药王如来已下讫最后如来名曰
    楼王。此明引过去为证。第四是故天帝当知
    此要以下明结劝
    就第三大段引过去为证中开为五段。第一
    从过去有佛号药王如来已下将欲校量财供
    养不如法供养。先列药王如来国土名号寿
    命劫数多少。就药王如来行此二施。是故须
    列。第二从尔时转轮圣王名曰宝盖已下明
    于药王如来所设财供养。第三时王子月盖
    独坐思惟已下列法供养。就中复开为二。第
    一时王月盖独坐思惟。明法供养端序也。宁
    有供养殊过此者。尽财竭宝岂能更有过此
    者。有一解。虽尽天下华饰名衣上服故应更
    有过此者。意谓未尽其极
    第二从佛言善男子法供养者诸佛所说深经
    已下。正明法供养体。就中分为二子段。第一
    从诸佛所说深经讫将护法故是名法之供
    养。明闻思二惠人法供养。第二从有于诸法
    如说修行已下。明修惠人上法供养。就初闻
    惠思二惠中复开为四意。第一意。诸佛所说
    深经已下讫菩萨法藏所摄。叹经理深。诸佛
    所说深经者。经理幽邃故言深。一切世间难
    信受者。此理深远凡夫所不能安心故言难
    信难受。微妙难见者。体绝犀?曰微。微中
    之极曰妙。唯佛能知非圣不达故曰难见。清
    净无染者。体无尘累曰清净。不可点污曰无
    染。非但分别思惟之所能得者。但者单独之
    称。非直以智慧分别能知。要须功德诸行相
    助得此理也。菩萨法藏所摄者。此经明大乘
    理故菩萨法藏所摄也。第二意。陀罗尼印印
    之者已下讫能令众生入佛法藏。明经来益
    人人得经为用。陀罗尼印印之者。无相总持
    印之。以无相印印行者胸衿。世间持印即能
    游江越塞处处无碍。欲明行者柄此无相之
    解理。能越烦恼之江河。游生死之关塞。则无
    留碍也。至不退转。此理至竟不复退转。成
    就六度者。能令行者 度备足。善分别义者。
    能令行者分别万法之义。顺菩提法者。此理
    则与菩提相应。众经之上者。正由此法深妙
    最上故令行者成就六度分别诸义也。入大
    慈悲者。能令行者入大慈悲行也。离众魔
    事及诸邪见者。能令行者改恶从善背邪归
    正也。行人解无性与因缘相顺。无我无众生
    无寿命者。能令行人得假名空。空无相无作
    无起者。得实法空也。能令众生坐于道场而
    转法轮者。明能令行者修因得果成佛说法
    也。诸天龙神所共叹誉者。行人成佛诸天恭
    敬叹誉也。能令众生入佛法藏者。能令行者
    入佛果功德之法藏也。第三意。摄众贤圣已
    下讫十方诸佛所说。明三业通说。摄诸贤圣
    一切智慧者。总论三乘贤圣。说众菩萨所行
    之道已下。虽明三乘说于菩萨所行之此道
    一句。明三中独大自行外化。依于诸法实相
    之义者。自行之体观达诸法体空实相也。明
    宣无常苦空无我寂灭者。出于实相体。能救
    一切毁禁众生已下。明于外化。能救一切毁
    禁众生者。能善方便济度犯戒众生也。诸魔
    外道及贪著者能使怖畏。魔本系属生死乐
    于五欲。外道执着己道计有神我。凡夫贪着
    财物谓为实有。既闻说空故生怖也。诸佛贤
    圣所共叹誉者。既修自行外化则为贤圣所
    叹。背生死苦得涅??者。此明二乘之行。厌背
    生死求涅??之乐。十方三世诸佛所说者。非
    直药王所谈。乃是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皆同
    说也。第四意。若闻如是等经已下。举闻思惠
    出法供养人
    又于诸法已下第二子段。明修惠上法供养。
    就中开为三句。第一句明修惠解理除惑。随
    顺十二因缘离诸邪见得无生忍者。明观达
    因缘之理断五邪诸见得无生之解。第二句
    决定无我无众生已下言依法不依人。明修
    惠人得假实之解备有四依之德。以用心物
    无我无众生者。假名空。而于因缘果报无违
    诤者。正以无性故空。缘和故有。则与因缘
    相顺无违诤也。离诸我所者。解实法空。依于
    义已下明备四依之德。若论次第先明依法
    不依人。人则有善恶无记。不可总依。法有定
    揩。应依法不依人。依法中则语今有了不了。
    故今就法中依了义法。莫依不了义法。了义
    法中有理有教。凡情执言丧义。不能亡言取
    旨。故第三依义莫依语也。既闻依义。便谓实
    有此义。不能虚心会理。故次第四依智莫衣
    执着识也
    第三句随顺法相以下讫是名最上法之供
    养。明举解理除惑结出修惠之人上供养也。
    随顺法相无所归者。外道计五微尘成五大。
    五大成五根。有始入终归。法相理中不见始。
    来生死谓入。离相散还本谓终。归入生死归
    终。又解。十二因缘不入生死归于五道。无明
    毕竟灭故老死亦毕竟灭。明因缘体空。作如
    是观十二因缘体空无有尽相不复起见者。
    既观因缘体空。无有尽灭。则不复起五邪诸
    见。是名法之供养者。出修惠人是上供养

    佛告天帝王子月盖已下引过去中第四段。
    以诸人悟道证法供养是胜。自得柔顺忍。复
    化人得发心。证上法供养胜
    天帝时王宝盖现在得佛已下过去中第五结
    会古今。迦罗鸠村驮讫最后如来名曰楼至
    从如是天帝当知以下如来述成中第四段结
    劝。如是天帝当知已下明结。如是者如上所
    明。供养此经则供养三世佛。校量财供养不
    如法供养。引过去为证正如是。当知此要以
    法供养为上为最。是故天帝已下劝为法供
    养也。是法供养为上第一无比故。劝当以法
    供养供养于佛也
      嘱累品
    流通中第三嘱累品。所以来付嘱弥勒阿难令
    末代流通故有嘱累品来。此法是佛之忧累。
    今以我之累付嘱于汝。又一解。以此经法付
    嘱弥勒。即是弥勒之忧累。弥勒自忧当此事
    故云嘱累也。就中有二段。第一从初已下讫
    无令伺求得其便者。委付弥勒。第二是时佛
    告阿难已下付嘱阿难
    就弥勒中复开为两段。第一从初讫而取相
    分别是为二法。正明如来付嘱。第二弥勒闻
    说是以白佛已下明弥勒受付嘱。第一佛付
    嘱中有三子段。第一从初讫如是无令断绝。
    明如来所得处为重法委付弥勒使流传不
    绝。第二从所以者何已下讫随诸众生所应
    得利而为广说。明于得失也。众生不闻为失。
    闻者为得。所以?@?ジ吨觥N?械檬б病5谌?br> 从弥勒当知菩萨有二相已下明流通人应除
    过。就中亦三播明仪。第一播明舍华崇宝。一
    者杂句文饰之事是世间华饰乖于正典故应
    舍离也。二者不畏深义如实能入此是实理
    故宜遵崇修学也。若好杂句文饰当知是为
    新学菩萨者。情存文饰清华。此即始行之人
    也。若于如是无深无着甚深经典如说修行
    者。此则积来因久。即是崇实人也。第二播弥
    勒复有二法已下。于人法生过。此似外凡之
    人。一者所未闻经怀疑生怖。我初不闻从何
    处来者。此是于法生过也。二者若护持是经
    或时于中说其过恶者。此于人上生过也。有
    此二法已下。明既有此二过。当知是新学。凡
    夫未解深法。其心?矿不能调伏也。第三播。
    弥勒复有二法已下亦于法生过此应是住前
    习种性人虽解深法犹自毁伤者。以解法未
    深犹故起过。既言不能得无生忍。故知应是
    住前人未得性地无生也。一者轻慢新学不
    能教诲者。化物不普于人有过也。二者虽解
    深法而取相分别者。明于深法中未亡其执。
    是故于法有取相之过
    弥勒闻说是以白佛已下第二段明弥勒受如
    来付嘱也。我当远离如斯之恶。弥勒岂有此
    过。但为于末代持经之人应离此过故作斯
    言耶
    是时佛告阿难已下第二大段付嘱阿难受
    持。亦有二段。初明佛付嘱使流传受持。后明
    阿难受佛所付敬顺受持请说经名也。一切
    大众闻佛所说得法心悦欢喜奉行

    维摩经义记卷第四

       龙华二儒共校定也。更比字一校也。
       大统五年四月十二日比丘惠龙写
       记流通
     保定二年岁次壬午于尔绵公斋上榆树
     下大听僧虽讲维摩经一遍私记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