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藏经阁!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藏 > 古逸部全 >
  • 法华经疏

    华报。若复有人。于讲法处坐。至转轮王所
    坐之处。第三分坐人。亦是华报也。阿逸多。
    若复有人语余人言。至信受教教诲。第四
    劝人听经。此人相劝之时。和颜悦色。鼓□?
    舌扪今德。诸根具足。悉皆严好也。何况一心
    以下。第五况出初依也。初九偈颂第一人。若
    有劝一人五偈。先颂第四人。故诣僧房二偈。
    颂第二人。若于讲法处一偈。颂第三人。况复
    一心听一偈。颂第五人也
      法师功德品
    此品所以而来。上虽明弟子。未明师之现报。
    今明二依菩萨。未来流通大法。化功归已。经
    力勋修。即得现报。六根清净。所以来也。此品
    大泮有二段。初总明六根。三根得八百。三根
    得千二百。耳根生识。能闻十方诸佛。所说经
    法。意地思惟分别。生其惠解。舌能说法度
    人。三根入道中胜。偏得千二百。三根发道缘
    弱。但得八百也。今解。依旧经。六根齐等。鼻
    舌身三根尘到。故知。三根遥嘱者也。此当是
    凡夫六根也。今道六根清净者。此是性地菩
    萨。受持此经。经力勋修。尽皆遥嘱。故道遥嘱
    香也。受持得一百。乃至书写。生五百善。教
    人复生五百。是一千善。自性随喜。教人随喜。
    复二百。是为千一百也。是善男子以下 别
    明六根也。舌根道变者。食体资身。要侍破
    质。得未成身最胜。故道变也。意根道解偈
    句。非谓文也。初依人得理??佟Q再示湟病?br> 心之所行者。识阴也。心所动作者。起相受也。
    心所戏论者。行阴也。虽未得无漏智惠者。未
    得初住无漏也
      常不轻品
    此品所以来。上虽复玄谈未来之事。现坐未
    有得者。犹故难信。勿若引成事来证。昔日
    威音王佛时。穷自受持。即得现报。六根清净。
    此事以成证。未来若尔。必得不虚。所以来也。
    就此品中。可有六段。第一从初。至有大势力。
    出不行行之处。获大罪报者。有如法师品中。
    毁骂持经。重于骂佛。所得功德。如法师功德
    品所说。何故道二万威音。正欲取最初威音
    王佛像正法中。不惜身命。修行法华。复有一
    意。若以一佛两佛为证。何必可信。故须多
    佛为证。下皆出不轻行行也。第二尔时有一
    菩萨。至名常不轻。四众与作不轻名字。流通
    大乘。行行不同。但见四众。有举手抬头暹
    豪之善。皆是大乘。故言皆当作佛。不专读诵。
    但行礼拜也。避走远住者。不轻是初依菩萨。
    岂可畏加毁。惜身身命也。要藉此身。得通
    大法。故避走远也。是故经言。不爱身命。但昔
    无上道也。第三临欲终时。至三菩提。明不
    轻闻法华经。得六根清净现报。更增寿命。广
    为人说。增上慢者。信伏随从。神通力者。六
    根现报。乐说辨力者。为四众说法华。万善资
    已。名为大善寂力也。菩萨伏化千万亿众。
    住菩提者。位皆性地也。第四命终之后。至当
    得作佛者。三值佛故。同号日月灯明心也。无
    畏者。初依菩萨。离五怖畏也。第五于意云何。
    至不退者是。会古今。得大势彼时四众以下。
    会弟子古今。由轻贱我故。言二百亿劫常值
    佛。千劫于阿鼻。受大苦恼者。若不值我。受
    苦无遍。由见我以。受苦有其畔济。以道圣人
    不作烦恼因缘。毕是罪已。复遇不轻。得性地
    解。故道得三菩提。得大势四众。岂异人乎以
    下。会弟子名字。第六得大势。当知是法华经。
    大饶诸菩萨。讫长行。劝令受持也。说偈重颂。
    初一偈半。颂第一不轻行行之处。是佛灭后
    四偈。颂第二四众与不轻作名字。时诸四众。
    计着法者。学小乘人。可有渐化之理。故言到
    其所也。其罪毕已三偈颂第三六根现报。不
    轻命终一偈半。颂第四值三佛。下五偈半。颂
    第五会古今。亿亿万劫以下。颂第六劝人受
    持也
      如来神力品
    此品所以而来。上虽引证。未能取信。要须广
    现神变。表明大法。现在未来。皆有实益不
    虚。欲不嘱流通。所以来也。尔时千世界。从
    地踊出者。上明闻如来。言我下方。自有恒河
    沙菩萨。自能受持。咸皆从地踊出。今者说法
    既同。欲以此法。末代世中。流通法华。自行兼
    人也。尔时世尊。于文殊师利。旧住大众等
    前。现其神力。付嘱流通也。此品大泮。有七
    种神力。第一出广长舌者。表明不谈语相。上
    来明因乘真实。一果长孝。明师及弟子。所
    得果报。上来所说。皆实不虚。所以出广长舌。
    上至梵世者。通化之处故也。第二一切毛孔。
    放无数色光者。欲明大乘之道。善无不积德
    无不备表明一乘具足之理。欲使四依。未来
    于彼有缘经因。开其惠目。照事法相。已如
    似因光照于万像。故放无数色光也。教化十
    方人等。故遍照十方也。分身诸佛。出广长舌
    者。证理是一。皆表不望语相。第三一时磬
    咳者。明道自昔以来。但说三乘。一乘离隔。在
    于凶衿。今日时中。大理得障。本意得畅也。第
    四俱供弹指者。明昔日以来。设有所说。皆契
    当法法相也。是二音声遍至十方者通化之
    处也。第五动地者。地本刚矿难动。欲明像正
    中人。烦恼刚矿。喻若于地。欲使二依。未作
    流通以大乘柔伏喻除其三毒。故动地应之。
    豫现柔软之拔也。欲使他方八部。以佛神力。
    皆使遥见娑婆净土。见诸佛及以四众也。即
    时诸天。于虚空中唱言以下。所以唱告者。今
    若不使十方众生。识诸佛名字。及以国土。二
    依未来道化。何能取信。故先唱告。使识诸佛
    名字。及以国土。二依未来流通。闻音都障。
    靡不从顺也。彼诸众生闻空中声已。合掌向
    娑婆者。明十方顿首。理可钦敬。故重归命。称
    南无释迦也。第六所散诸物以下。变成宝帐
    者。如来遂其人意。盖合为一欲明万善之因。
    归一果也。亦欲使二依诸人。未来弘通大乘。
    十方同行也。第七是时十方世界。如一佛土
    者。欲明十方诸佛。法轮道同。理处唯一也。尔
    时佛告上行菩以下。明经理深重。付嘱二依。
    若我以是神力。于阿僧只劫。为嘱累故。说是
    经功德。曾不能尽明。法华大乘。理处无量何
    可具说。以要言之者。文简而理收。为要言也。
    如来所有一切之法以者。自上以来。明破三
    归一。万善同归。大乘之道也。自在神通之力
    者。即是观彼久远。由若今日也。秘密之藏
    者。明此经自昔以来。隐而不彰。名秘密。功
    德积聚名。如来一切甚深之事者。常住理
    深。显在此经。故言甚深藏也。亦言我净土不
    毁。而不见烧尽。皆指此法华经。宜示显说。
    汝等于如来灭后以下。劝二依人。受持如说
    修行。若其经所住之处。皆应起塔供养者。明
    理深故也。所以者何。下释明经理深重。当知
    道场者。此经是诸佛之母。由之得佛也。道场
    者。是得道之处。由此经故。能断其惑得。一切
    智。故言是处即是道场。诸佛于此经中。修学
    道成正觉也。欲以法道照天下。不欲独善一
    已。故言请佛于此。转于法轮。缘尽则化灭。故
    诸佛于此。而般涅??。自下说偈。初四偈。颂
    七种神力之事。上直明叹经理深重。自下有
    十二偈。人以叹法。何以得知。经文言。嘱累
    是经故。叹美持经者。故知。就人叹经也
      嘱累品
    此品所以而来。上明师及弟子所得果报。引
    证分明。现其神力。明经深重。欲以此法委之
    二依。摩顶付嘱。故所以来也。自下正明付嘱
    二依。末代流通。像正中人。要假二依。已为匠
    主。行得成就。事相之中。似若供相劳累。故
    言嘱累。理而言之应名嘱利。所以然者。明二
    依像正流通。匠导化物□已万行得成。有此
    大利。应名嘱利也。所以然者。二依□□□以
    右手摩无量菩萨顶者。明理甚深故。如摩顶
    劝人。如是?@勤至三。我于无量阿僧只劫。修
    集是难得无上菩提法。今以付嘱汝等。汝等
    应末代流通。自行兼人。随缘施化。广作利
    益。令一切众生。普得闻知。所以者何下。释所
    劝汝者。何明如来有大慈悲。慈本与乐至极。
    悲能拔苦尽原。故言有大慈悲。每叹与人。无
    说悭吝。更何所惠也。能与众生。大乘佛之智
    惠也。如来是一切之大施主者。施中最极。莫
    过大乘。故言是施主也。汝等亦应随学如来。
    勿以悭吝。以法付之。应仿而成。须?バ扌兄??br> 于未来世。若有善男子等。有大乘几根。信如
    知惠者。当为广说是法华经。若众生不信受
    者。当于如来余深法中。何者是余深法。二乘
    是大乘家余。为说二乘。示教利喜也。汝等若
    能如是。则已报诸佛之恩也。明释迦分身。及
    以多宝。三佛之意。正使流通大法。彼能流通。
    则称三佛意。故言。则为已报诸佛之恩。自下
    明师□?@?ァV廖?谌?5茏又?āR嘈肓焓?br> 至三。唯然世尊。则不有虑。即受之辞也。上来
    明因果理周。付嘱流通。自下唱随意。分身
    诸佛。及以多宝。大众各随所安。虽唱随意。
    由未离坐。普贤品末。方去之耳。何以得知。药
    王品。赞叹宿王。故知未去也
      药王本事品
    此品所以而来。上如来摩顶付嘱。四依领受。
    讫在于上。自下六品。流通方轨。上言因药王
    告八万大士。未知其人有备何德行。所以因
    之明。药王昔日有此苦行之德亡身取法。勘
    能弘经。是以因之也。自下明药王本流通之
    事。故名本事品也。此品凡有三意。一者明
    药王上依之人弥劫苦行。舍身烧臂。弘通大
    乘。此是流通方轨。二欲使诸小菩萨。则而行
    之。三为一段。诸人德道也。就此品中。可有十
    二段经文。第一明宿王华。问药王苦行之处。
    欲列八部三乘人也。佛答劫数久近。佛之名
    号。先明行行之处也第二尔时彼佛以下。为
    说法华。第三既闻法已。于中修行□德三昧。
    第四即作是念以下。明欲报经佛恩。即入三
    昧。而香华以供养佛。虽以神力供养。未表虔
    恭之心。单成之至。以身供养。即服诸香。使内
    外俱香也。以神通愿力。而自然身。不由水火
    也。光明遍照。诸佛赞叹。是名真法供养。身
    者是财。何故名法。为法烧身。故名为法供养
    经。佛法施无穷。财施有限也。又解。莫问财
    法。要解名用。得作法施之名。若不解名用而
    施者。由名为财也。第五喜见菩萨。命终之
    后。净德王家。忽然化生。即为其父说偈。道昔
    舍身。德报之处。闻法华经。甄迦罗七言偈。频
    婆罗五言偈。阿[门@(人/(人*人))]娑等四言偈。此土方法。西
    土音异。未必如是也。又此土三句。是国数
    法。此不得播还。欲供养白父已。住到佛所。
    头面礼足。说偈赞叹。犹故在世者。自庆载遇
    大圣也。第六尔时日月净明德佛下。明唱告
    灭度。以佛法委之。使千载不隧。诸菩萨大弟
    子。付嘱于汝。使教令成就。并无上菩提。明
    法不自显。弘之由人。故委于汝。七宝世界。
    及给侍诸天。悉付嘱汝。诸天可尔。土田无
    情。云何委付。解者言。土田何由有。是众生
    果报。净秽之来。功由众生行业所成。今以
    净土。委付汝使不据[打-丁+毛]。如若不流通大法。广
    作利益。则众生起惑。若法不行。土由据[打-丁+毛]。是
    故委之。舍利者。欲使流通。而起塔供养付嘱
    也。入涅??。喜见菩萨。敬顺佛语故。起塔供
    养。第七喜见菩萨。复白念言以下。上明法界
    委之。使不据[打-丁+毛]。令使供养舍利。即于四众之
    前。然百福庄严臂。而以供养。令无数声闻。阿
    僧只人。发三菩提。得色身三昧。四众见其无
    臂。其意闵然。故立其誓。愿力因缘。还复如
    故。感其异相。众生欢喜。即是土田据[打-丁+毛]之
    义显矣。第八宿王华以下。明会古今。劝令
    生信。第九格量功德。若然手指为菩提者。胜
    以国城妻子。诸珍宝物。而供养也。第十若复
    有人以下。明经理深。能受持者。其福最高以
    三千世界。满中七宝供养三圣。不如受持此
    经。一四句偈。其福最高。所以尔者。下作喻
    来。释明此经最尊第一。故能尔也。有受持以
    下。明劝人流通。满一切诸渴乏者。除生死渴
    乏也。如寒者得火。去烦恼冰霜。稞者得衣。法
    身严宜。商人得主。亦以大□路。如子得母。乳
    养法身。如度得船。到于彼岸。如病得愈。烦恼
    患如?。灯照了法相。如贫得宝七财具足。如
    民得王。里烦恼我。如贾客得海。得无贾宝珠。
    如炬除?者。惠炬晕世。无幽不朗也。上来明
    其外喻。今还以法结之。若人得闻此法华经
    已下。第十一劝人受持。就中有六子句。第一
    劝下依受持。明流通之人。所得功德。无其遍
    畔。故言以佛智惠。筹量多少。不得其边也。第
    二若有人。闻是药王本事品者。劝下依弟子。
    应当随喜生信。知理是深。要其苦身。而流通
    者。亦得无量无边功德也。若有女人。得闻此
    经。尽是秽恶之刑。后不复受。此是实女也第
    三若如来灭后。五百岁中。有女人。闻经修行
    者。劝上依受持。此是依现为女也。诸佛遥赞
    叹。善男子汝能于释迦牟尼以下。结劝上依
    受持也。若有人闻药王品。随喜赞善以下。第
    四劝上依弟子。随喜生信。能永除三毒。下明
    闻此品。随喜赞善者。所德功德。如随喜品
    所明也。是宿王华以下。第五总劝二依受持。
    以此品嘱累于汝。当广流布。勿令断绝。魔得
    便也。汝当以神力。守护是经以下。总结劝
    二依受持。所以然者。此经即是阎浮提人。烦
    恼病之良药。若人有烦恼病者。得闻是经。烦
    恼消灭。得其真常。故言不老不死。亦可。得闻
    是经。要满百年。终不中拔。故言不老不死也。
    宿王华汝若见有受持是经以下。第六总劝
    二依弟子。随喜生信。广兴供养也。下劝人供
    养。何以故。是人当得度脱众生故。求佛道者。
    应于是人。生供敬心也。第十二明诸人得道。
    多宝赞叹也
      妙音菩萨品
    此品所以来□欲弘经。要须分身散体。殊刑
    六道。非行处行。流通大法。故有此品来也。此
    是药王一流有三意。一欲显德行之方轨。二
    为流通方轨。欲使诸小菩萨则而行之。三为
    一段诸人得道。就中有三段经文。初又从讫
    故来至。此应在方便品。略说三请中事。尔时
    华德白佛以下。至陀罗尼。在药王品中来。还
    归本土以下。应普贤品后也。就中大泮有十
    二段。第一放二种光。照净华宿王智佛国。召
    于妙音妙音大士。何假光召。但此土时会。及
    妙音所得。诸小菩萨。要以光为缘。故以光召
    也。放大人想肉结光明者欲显大乘最上之
    理也。眉间白豪者。欲明中道之义也。第二一
    切净光庄严以下。叹妙音德行。初叹智。后叹
    定。第三释迦牟尼以下。明妙音与彼佛辞。兼
    被戒敕。莫轻彼国。生下劣想。释迦应同丈
    六。现处苦秽。菩萨众等。其刑亦等。汝身长大
    端正。是故敕汝。见彼佛菩萨及国土。于此三
    事。莫生下劣也。师令教至。妙音即受戒敕也。
    我今诣彼。皆是如来神力。智惠庄严故。得住
    彼土侍树。于上三事。不起下劣想也。又解。妙
    音法身大士。岂假如来之力。俱为会中诸小
    菩萨。现有所假。故道。皆是如来神力也。第
    四妙音欲来光现瑞相。欲使土众生。豫生渴
    仰。兼作利益也。第五文殊以下。为其请。文
    殊岂容不达。但始行之流不恻其意。是以文
    殊为□之流。故发斯问也。第六尔时释迦以
    下。如来答。妙音欲来。为供养听法故。先瑞相
    也。第七文殊白佛以下。问彼菩萨。修何功德。
    有是神力。神通是果。果不自有。要由于因。故
    问行何三昧。识名字故。与彼同习。然后乃
    可得见。如其不见。其身细妙。非我境界。何由
    可见。故言。愿世尊。以神通力。彼菩萨来。令
    我得见。所以不答。圣者玄鉴知华得后问。若
    答华得。即通答也。自下高推多宝。命其人也。
    所以然者。正欲二佛同心。为于一理也。第八
    于时妙音菩萨以下。明妙音发来至此。相问
    相问讯流通方法。请见多宝也。此问同大乐
    说。欲见多宝也。上来至此。是是方便品中
    事。第九尔时华得以下。接次药王品末也。今
    答华得。即通文殊。亦可前答文殊。但经家见
    文句相似。不能烦文。隐前而显后也。下明妙
    音。过去修行来久。有是神力。即会故今也。
    第十佛告华得。汝但见妙音以下。明妙音符
    应六道现刑说法。于神通变化知惠。无所损
    咸者。意谓。菩萨非行处行谓损。菩萨得故言
    无所损咸也。若干智惠。即释迦符应六通。乃
    至后宫流通大化。广作利益。道成万行。斯备
    智惠余余明。何损之有也。第十一上明现刑
    非一。即是神通之果。果不自有。要由因得。
    何以故。如来下答三昧。名现一切色身。妙音
    住是三昧。能饶益无量众生也。第十二说妙
    音菩萨品时以下。诸人得道。尔时妙音菩萨
    以下。明供养三佛已。还归本土。妙音由未去。
    说普贤竟。尔乃去耳。但出经家。见下诸人得
    道。故置在此也。既到本国。自言我娑婆世
    界饶益众生见其三佛。礼拜供养。又见诸菩
    萨等。亦命彼菩萨。得见一切色身三昧。来住
    品时以下。明后得道人也
      观音品
    此品何由而来。娑婆众生。道悟不同。宜应普
    现诸门。救危拔苦。乘音齐物。当如观世。故有
    此品来也。亦有三意。一显观世音德行。二为
    流通方轨。欲使诸小菩萨。则而行之。三诸人
    德道。就此品中。大泮有六假。第一从初讫
    常应心念明??观音名。能除内外二患。此是
    西方菩萨。先在此土修行彼愿住生于有缘
    偏重。故迁施化耳。就中无尽意。问此菩萨之
    名。所以名观世音下。答苦恼众生。称名念
    之。必皆得解脱。以是因缘。名观世音。何故问
    者。欲使众生识名。以念之故。先列名也。断
    其外也。便得离欲等者。明除其内患。所以常
    念供敬。便得离三毒患者。解言。为念不以精
    成之至。感观世音。为其说法。得生理解。永断
    三毒也。第二若有女人以下。明礼拜供敬。
    必能生福捐之言叶明。供敬礼拜者。福不唐
    捐也。是故众生以下。劝人受持。正等无异
    者。格量功德。一解就前田格量。明观世音。
    是十住大士。福田是胜。是故供养六十二亿
    及小菩萨。与供养观世音。福正等无异。有一
    解。观世音。于此土有缘偏强。是以供养者。福
    德处多。六十二亿小菩萨。于此土缘弱。是
    故供养六十二亿。与观世音正等也。尔时无
    尽意以下。第四施之方也。从初讫度脱众生。
    明法身大士。普现诸身。无尽意有三句。一问
    法身大士。久绝?刑。云何游于娑婆。符应六
    道。二问既无身口。为众生说法。当复云何。
    三问方便之力。其事云何。佛告无尽意以下。
    答其三问。汝问云何游者。正以众生应见佛
    身。现种种刑。所以得游。汝问说法云何。正
    由现刑故。随缘为说也。问方便之力。其事云
    何。正以非刑现刑。非说能说。此是其事。第五
    无尽意以下。讫游于娑婆。表明法身大士。有
    此高德。是故劝汝供养也。第六尔时持地以
    下。明诸人得道也
      陀罗尼品
    此品所以而兴。未来恶世。多诸流难。大法雍
    塞不通。自非假咒防护。无以得说。故须说就
    陀罗尼。就此品之中。有三意。一明格量功
    德。二明流通方轨。三明诸人得道。此中说咒
    有五。二是圣人说。二是诸天说。一是鬼子母
    说咒。初明格量功德。二说咒护于法师初住
    以上圣人位中不复假咒。住下凡夫菩萨。虽
    伏烦恼。未得无相真解。必有可假。故须说咒
    护于法师。尔时药王以下。况说宁为多不。格
    量福田。佛告以下。况出下依法师男子。供
    养八百万亿。恒河沙诸佛其人所得功德。宁
    为多不。供养诸佛。此是福德业。功德由甚多。
    岂况理中得真无相解。此是智惠业。俱然高
    胜。其人既理在怀。不独善一已。欲流通大
    法。第一药王说咒。防护其人。使令大法久
    流。第二勇世说咒。第三北方?成趁潘抵洹5?br> 四东持国天王说咒。第五鬼子母说咒。若热
    病一日。乃至七日。热病之鬼。我说咒护之。莫
    得恼乱。即说偈结罪。从诸罗刹女。说此偈已
    以下。讫消众毒药。明以身咒。防护下依法
    师。便得流通。佛告诸罗刹女善哉。明如来述
    叹。汝等拥护受持法华名者。由尚福不可量。
    说咒拥护。具足受持者。功德甚多。更有一
    解。下依法师。得理??佟S缮胁豢上蘖俊9?br> 知。上依之人。得理俞深。具足受持。所以功
    德。不可称计。上来明五种说咒。防护二依法
    师。得流通大法。以明诸人得道也
      妙庄严王品
    未来世中。柄善巧方便。为物作真善知识。能
    命回邪入正。当知净藏净眼。故引妙庄严王。
    此品亦有三意。一表明二子有六度之德。二
    欲使下依菩萨。则而行之。三明诸人得道。就
    此品中。有十二段经文。第一从初讫亦悉通
    达。明云雷王佛国。及二子德行。师之眷属。尔
    时彼佛讫说是法华经。第二为二子说法华
    经。第三从净藏净眼以下。讫好乐佛法。明二
    子为其父母。广现十八变。时净藏净眼。讫宜
    应听受。明二子到其父所劝母。同到佛所。所
    以劝母。亲近者何。此佛于一切天人众中。说
    法华经。是以故劝母。往到佛所。而听受也。母
    告子言以下。明我久以信竟。汝父虽复染外
    道邪法。今日根熟时到。但当劝父与供俱去。
    而生此邪见家者。非是怒辞。我是法王之子。
    知其根悟时熟。正欲化邪从正。是以应生其
    中。相顺之义也。第四于是妙庄严王。讫大王
    欢悦。明王眷属相与往诣佛所。为期说法。得
    法欢喜。第五从尔时妙庄严王。讫微妙之色。
    既到佛所。已蒙法利。舍所珍真珠璎珞。以供
    养佛也。第六云雷音。讫功德如是。上来得理
    在怀。所施既重其解分明。如来即为受记。号
    娑罗树王。第七从其王即时以国付弟。讫庄
    严三昧。明出家修道。第八从即迁虚空讫来
    生我家。明领解得道成圣。功由善知识。第九
    从云雷音以下。讫令住正见。明如来述叹近
    善知识。第十妙庄严王。即从虚空中下。讫礼
    佛而出。叹如来三十二相功德。第十一佛告
    大众。于意云何以下。讫亦应礼拜。结会古今。
    第十二说是妙庄严王以下。诸得道也
      普贤品
    此品所以而来。大法难闻。远来听受。请说四
    行。兼复说咒防护。当如普贤。故次明普贤品
    也。此品亦有三意。一显普贤一流通之能。二
    使下依菩萨。则而行之。三明诸人得道。此品
    大泮有二种劝发。一贤在劝发。从初讫当为
    说之。在方便品中事。第二若善男子善女人
    以下。接次在妙庄严王品后。明未来劝发。就
    未来劝发中。可有六句。第一从善男子善女
    人以下。至说此陀罗咒。明未来世中。流通方
    轨。就第一段明善男子。明下依菩萨。具此四
    法。未来世中。流通大法。何者是。一者为诸佛
    护念。内有精成之至。外感诸佛威神加护。二
    者殖众德本。若不殖众德本。不为诸佛之所
    加援。正由其人久殖德本。所以感得诸佛之
    所加护。三者入正定聚。若在退位之中。不能
    殖众德本。正以得登性地。必定位中。故知得
    本成就。四者发救一切众生之心。既具三行。
    成兴大慈悲。普度一切。既具四行。未来世
    中。能流通此经。尔时普贤。五百浊恶世中以
    下。讫即说咒曰。明普贤拥护二依弟子。得通
    化也。妄失句偈者。非是妄是妄文理相难知
    容失。文理俱时。名旋陀罗尼。下依至受持。第
    二说咒防护敕。第三从世尊若有菩萨。讫使
    不断绝。劝二依菩萨受持。就第三假中。从若
    有菩萨以下。讫威神之力。叹普贤德能。若有
    受持。讫手摩其头。举二依弟子。得行况出
    弟子。若但自书写以下。讫娱乐快乐。明二依
    弟子。流通得果报。何况受持以下。举二依弟
    子来劝。自下况出其师。第四尔释迦牟尼以
    下。讫普贤之行。竟明其述赞叹佛。第五普贤
    若如来灭后。讫当如敬佛。明善恶两相所得
    果报。第六说是普贤品时。明诸人得道也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